移动互联网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互联网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导和“双创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研究 探究基于移动互联网行业背景的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 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学 基于互联网旅游的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教与学探究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 基于电商平台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经济研究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选择与风险揭示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众创业研究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与评价体系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微课程开发探索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管理探索 基于互联网的普惠金融实践 基于“互联网+”的实景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国家骨干师资培训实践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防腐平台的建立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支付系统的构建 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商业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唐亚阳等.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张运.公益3.0模式下高校公益类社团的创业形势分析[J].山西青年,2016(23):69-70.
[6]苏海泉,姜勇.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探讨――以全国创青春公益创业赛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16(8):11-16.
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刚(1979-),男,辽宁黑山人,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主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35-02
2011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最新目标。所谓人才培养模式,[1]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有关高职高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有:於实等提出“园校互动,工学交替”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即充分利用园区优势,进行园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为人才培养建立保障网络,共同实施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创新能力。[2]山东东营职业学院的张洪生分析了“高端技能型人才”与“以就业为导向”的关系,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以就业为指导”,狠狠抓就业不放弃,以就业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达到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3]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陈飞强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探索创新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综合以上对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结合移动互联网产业与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以创新、创业引领教学研产,以教学研产促进创新、创业为主线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二者结合成一体,根据iResearch相关数据,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4.1亿,手机应用软件下载规模达36.63亿次,预计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5.2亿,手机应用软件下载规模将达109.59亿次,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近400亿,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将以150%的速度增长,可以预见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几年内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需求量巨大。随着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Android Market以及中国移动的移动MM等移动应用软件商店的兴起与成熟,使得通过开发移动应用软件方式进行创业变得更加方便,正如《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水果忍者》、《捕鱼达人》等热门应用的成功,进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到移动互联网行业施展抱负。移动互联网产业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行业,总是需要更好的创意、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盈利模式。创新与创业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非常明显的两个特点,也是不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向前发展的两大动力。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高考、中职升高职、自主招生等,尽管存在学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差等不足,但也同样存在学生思维视野广、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动手实践能力强、敢想、敢干、敢闯等优势。高职学生思维视野广,他们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往往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回答,特别是在策划、组织活动等方面有更多的想象力,能提出非常好的创意。高职学生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几乎每一个在校高职学生都有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经历,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社会阅历以及更多的生活感受,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从某种程度上也大大丰富了学生创新的素材,从而可以更好地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高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主要表现在,高职学生在高中或中专阶段其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习文化课上,基础知识偏弱,这使得他们在高职阶段更乐于学习一些动手实践课程,更喜欢做一些比较新的东西。通过以上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分析,高职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得他们具有非常好的创新基础,充分利用其优势,以创新、创业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的巨大需求,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已显然摆在各类教育机构面前,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我院)作为黑龙江省较早开展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在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实践,结合移动互联网产业与高职学生的特点,逐步摸索出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即以创新、创业引领教学研产,以教学研产促进创新、创业为主线,通过将创新、创业课程有效引入到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体系中,为培养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基础保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体系,为培养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过程质量保障。通过搭建开放共享式教学研产一体的大学生移动应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培养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输出(包括创新人才输出、作品输出、课程输出)保障。经过近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在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3
关键词:3G 手机媒体 移动互联网时代 Appstore M-Market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其中中国移动获得了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3G标准――TD―S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这标志着我国从此跨入了3G时代。整个电信业为3G牌照等待了太久,不免会让人们对3G抱有太多甚至是过高的期许,这一点从3G牌照发放以来各方的追捧,以及所谓2800亿撬动2万亿的宏伟蓝图便可窥见。从国外3G运营的历程来看,过于乐观的估计显然是不理智的。各大运营商更应该冷静地把握3G的实质,3G更重要的不是技术上的进步,而是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作为运营商应踏实地开发3G相关服务,使我国的通信平稳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M-Markel平台开发背景
3G从本质上说,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且代表了一个高速无线移动网络时代。手机媒体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与网络的紧密结合。如何方便快捷地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3G移动互联网服务是各大运营商首要思考的问题,而中国移动的M-Market平台也是基于这种考虑而开发的。
在具体谈到中国移动的M-Market之前,不得不先提另一个著名的平台――ApP store。App store是苹果公司基于iPhode的软件应用商店,向iPhone的用户提供第三方的应用软件服务,这是苹果开创的一个让网络与手机相融合的新型经营模式。App store事实上就是一个商业平台、一个供全世界有想法的程序员和公司自由地卖出他们自己的产品的平台,App store大大降低了人们进人手机软件这个领域的门槛,为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提供了方便而又高效的一个软件销售平台,适应了手机用户们对个性化软件的需求,从而使得手机软件业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提倡的“大家参与,利益分成”的模式精神。
3G手机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它是智能手机。另一个是与高速无线移动宽带网络相联。而App store模式正是应用了3G手机的这两个因素:首先,它之所以能够卖手机软件。是因为手机软件购买者所用的手机是智能手机,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另一个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App store模式无疑是在3G时代占据了重要的交通要道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运营模式。
M-Market平台开发的特殊性
中国移动的M-Market正是受到了App store的启示而诞生的。中国移动在面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时,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能承载它所提供的增值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需要中国移动改变以往的Wap思维模式,代之以Web的开放和共享的思维思考,App store的出现可以说是给中国移动指明了道路。M-Market的基本模式跟App store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两者在通信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也就导致了这两个平台的实际应用存在着不同。苹果本身是终端制造商,拥有自身的操作系统,而中国移动则仅仅是运营商,可以说在终端和操作系统上都没有任何优势。
当然,中国移动之所以坚持要研发这个平台,一是基于这个平台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次中国移动虽没有终端和操作系统的优势,但却有其他终端制造商和网络平台无法相比的客户资源优势,这些客户是可以细分和量化的。以手机号作为客户的身份识别,可以精确定位客户类型。从而为客户提供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在3G开启的新生活时代,中国移动本身拥有的4亿多用户资源是无比珍贵的,如何针对这4亿多用户开发符合他们口味的方便的平台和服务,是中国移动在3G战中能否保持它中国第一移动运营商地位的关键。
M-Market平台的运营
在平台运营上,中国移动应当借鉴苹果的成功经验,以开放和利益分成的思想运作。建立良好开放的环境,让各种开发者有更方便的通道自主进行软件开发,不再受到SP资格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这个平台有效运转。首先中国移动会建立统一的开发者社区,为所有开发者提供一个方便开放的平台,无论你是学生、行业开发者、个人开发者,都可以汇聚到这个社区,为M-Market平台提供应用产品。其次,中国移动制定了新的利益分成模式,所有开发者可以直接从M-Market平台获得利益分成,不再受限于sP资格。再者,中国移动采取扶持开发者的政策,将已有的成果封装成一个开发包给开发者,开发者便可以直接使用,省去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也使M-Market平台上的应用产品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
M-Market平台的内容提供
建立方便快捷的平台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内容产品,而产品本身的好坏才是吸引用户的关键。目前,从中国移动的宣传来看,他们主要提供两类商品,一是应用,二是数字内容。应用是指第三方客户端软件,包括游戏、应用软件、主题、还有行业软件。通过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的参与,以专卖店的形式形成一条产业链,吸引更多的开发者甚至是海外的开发者参与其中,将应用产品的产业链最大化。数字内容是指将一些资讯、音乐、视频等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用户服务门户,用户可以随时来逛,顺便再买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像一个大的超市。笔者认为M-Mar-ket平台在所提供的应用和数字内容之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内容形式,使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效用,更多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用户有更好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用户更加忠实于这个平台和服务。笔者所说的内容提供的更加多样化,可以借鉴在日本非常成功的I-MODE,虽然它不是3G产物,但它提倡的方便、快捷、贴近生活的手机媒体内容是超越了3G界限的。基于用户的需求,将手机媒体的价值最大化是I-MODE在日本占据人们生活核心的重点。I-MODE为人们提供了电子地图、气象预报、电子支付、手机自动售货机等各式各样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你可以在超市购物时直接用手机付款,也可以通过手机购买股票、购买旅行机票等,正是这种与人们生活的高度关联。使得I-MODE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中国移动M-Market平台可以从I-MODE的内容提供方式上吸取经验。开发更多的有特色的内容服务。
M-Market平台所面临的挑战
作为中国化的App
store,M-Market平台肯定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首先,不可避免地要与苹果作比较,苹果具有自己的终端优势,中国移动虽然有定制,但却无法完全控制终端,这就使M-Market平台如何在不同的终端上有一致性的展现和用户体验变得非常重要。其次,用户数量的庞大是个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到底怎样基于M-Market平台的内容服务才能满足如此多样的用户?最后,合理的开发者利益分成是吸引开发者不断提供开发产品的前提,中国移动也必须很好地权衡。
结语
中国移动的M-Market平台,最关键的是必须以互联网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秉持开放、互动的理念。3G的到来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开启一种新生活的时刻,这个新生活可以定义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活。中国移动的M-Market平台要想在这个新生活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以互联网开放互动的思维来运作,必须使这个平台更多地参与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完全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使M-Market平台成为中国移动在3G新生活时代的杀手锏应用。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著:《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润彤、朱晓敏编著:《移动商务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舒咏平、陈少华、鲍立泉著:《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吴满意编著:《网络媒体导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篇4
当今世界,媒体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媒体世界,精彩的创意也总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如何用源源不断的创意让媒体世界持续地展现精彩,正是媒体创意专业所要学习与追求的东西。
媒体种类五彩缤纷
媒体创意的对象是媒体,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及图书等)与新媒体,其中新媒体的发展相当迅速,璀璨夺目,已成为媒体创意专业高度关注的领域。
新媒体主要指的是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数字电视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电子书媒体及新媒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它们的发展日新月异,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块面: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电视媒体等。
与此同时,传统的媒体也开始与新媒体逐渐融合。如新型的广播与电视已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可以更容易地被保存、编辑、检索及按需点播。
媒体创意从广义上说,是创新性、创造性思维在整个传媒运作领域里的运用,包括了媒介的制作、传播、经营管理;从狭义上说,就是要培养学生为各类媒体(或某类媒体)创意策划的综合能力,部分基础课程与新闻学类专业相同,但在创意实现、管理及推广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做着重培养。这一专业提倡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这也正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所推崇的基本理念之一。该专业通常会学习设计原理、创意策划方法、创意学概论、媒体和娱乐产业、新媒体导论及媒体策划与营销等相关课程,还会兼顾新闻、广告等课程,如信息采编、网站策划、平面策划设计、广告策划设计、摄影艺术及用户体验设计等课程。或许你觉得,课程涉及的领域很广,使得专业针对性不强,但媒体创意课程设置就好比是在一间黑屋子里开窗,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创意的视野更广阔,并为学生下一步自我完善打好基础,所以窗多开几扇总是好的。
创意让媒体世界更精彩
创意是媒体创意专业的核心,用创意打造媒体,能让各类媒体都展现出各具特色的精彩。实际上,整个人类世界的精彩都要通过创意来实现,正如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先生所言――创意改变世界。
篇5
【关键词】技术经济;互联网应用;新疆经济;促进作用
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技术的突破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将人类从工业化时代带入信息时代,而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更是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网络这种“新经济”革命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力。在现代化生产中,发达的信息技术甚至可以使信息代替某些材料和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生产资料。
一、新疆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现状
1.新疆网民
2008年,新疆网民总量和普及率两项指标排名西北五省区排前列,尤其是网民普及率在全国范围内也排在前列;2009年,因新疆互联网管制原因,新疆网民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但网民数量和普及率两项指标仍排名西北五省区前列。新疆网民详细数据见表1。
此外,根据新疆互联网协会对新疆网民调查,新疆网民主体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这与全国网民主体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相比,新疆网民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新疆互联网接入
新疆通信管理局的最新一期《2010年一季度新疆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止3月底,互联网宽带用户在去年突破100万户的基础上继续增长,达到129.5万户,虽远低于上年同期22.9%的增长率但同比增长9.7%;另外,移动互联网用户(包括手机上网卡用户和无线上网卡用户)继续快速增长,达到139.1万户,同比增长16.5万户。
新疆宽带互联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为新疆互联网应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推动了新疆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宽带普及率、移动上网普及率和网民普及率,为新疆互联网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本地用户资源和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互联网应用人才。
3.新疆互联网网站
互联网管制前,新疆备案网站比较多,总数达到7000余个,但约一半不能访问,能够正常访问网站中的大部分访问量比较少,影响力比较弱。互联网管制后,新疆积极开展网站治理,可正常访问的网站降到1000余家左右,一部分面向内地和国外网民的网站受到较大影响,影响力下降;同时,因新疆网民无法访问疆外网站,为疆内网民提供互联网应用的网站迅速发展,大量新疆本地互联网应用得到很快的发展。以天山网和亚心网为代表的本地门户网站在互联网管制期间访问量是管制前的3-4倍,成为新疆本地真正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
政府网站是互联网网站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新疆互联网网站数量偏少,政府网站在新疆互联网网站中的比重和作用更加明显。新疆互联网管制期间,新疆政府网站成为新疆网民了解国内外新闻、获取需要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影响力和点击数量大幅度增加,新疆网民开始关注新疆的政府网站建设。
总体上看,新疆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基础很好,包括较好的接入资源和网民素质,较高的网民数量和普及率,有一定数量的有能力、有核心资源的互联网企业,有新疆政府在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大力度建设等,为推动新疆互联网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本质
中国政府和企业对基于互联网上应用十分重视。从2002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建设至今连续9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推动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北京、广州、深圳、青岛等电子政务先进地区的居民(网民)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查询信息、参政议政和大部分业务的网上受理,对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新疆环保局、新疆地税局、新疆巴州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超过全国同级政府网站建设效果的平均值,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相比政府的互联网应用,企业在互联网应用上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其中最典型案例为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用短短的十年时间依托互联网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建立起国内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网上零售平台(2009年销售收入已超越苏宁、国美,成为国内最大零售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带来国际性声誉。在新疆,不完全统计新疆一半以上的企业通过互联网传递商务信息,并在招商和宣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内地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新疆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但新疆具有独特的民族和地域优势,在互联网应用上的潜力很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和企业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浅层次看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更深层的原因是将管理和业务的主要内容信息化并借助互联网传播能力将其传递并发挥其对传统资源的组织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政府和企业都在用互联网,但却在成效上有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而,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本质是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能力,只有掌握并具有这种能力,才能驾驭信息时代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确立领先地位。在信息时代和新疆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新疆更需要通过推动互联网应用培育信息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能力,为新疆经济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互联网应用和发展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互联网应用和发展促进新疆信息产业发展
在欧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美国从1995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1/3,比过去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钢铁、汽车和建筑业)加在一起的贡献率还要大;此外,信息产业提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高度渗透到传统行业,推动传统行业提升管理、投入产出水平,甚至于一些行业离开信息产业的支持已无法正常运行。
从信息化应用载体发展来看,信息化应用已从基于计算机应用过渡到基于以计算机为节点的互联网络,互联网既是信息时展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继续深入的新载体。因而,基于互联网的以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龙头和主要拉动力量。新疆互联网应用和发展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推动新疆互联网应用和发展不但是新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新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2.互联网应用和发展促进新疆传统优势资源向效益转化
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旅游资源,还有地处亚洲中心的地域优势,这些资源和优势为新疆经济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互联网应用和发展,政府、企业和个人充分开发依附于以上传统资源的信息资源,产生了大量依附于传统资源但又较为独立的信息资源,这样传统资源由单一资源转化为由主体资源和信息资源两部分组成。利用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相比主体资源在组织、存贮、传递和使用中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促成主体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为传统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下面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新疆地域优势向效益转化为例:
新疆地处亚洲中心,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中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但在商务活动过程中,除交易商品本身外,还有依附于商品的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都是信息资源,相比商品本身更容易传播使用且成本更低,因而,商务活动首先是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等信息资源的高效配置,然后才会进入商品实物的转移。如果没有对依附于商品的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商务活动的促成率和成功率就会下降,新疆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商务活动中的地域优势将大打折扣;反之,通过对依附于商品的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商务活动的促成率和成功率大幅提升,就会带动更多商品实物的移动,新疆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商务活动中的地域优势会得到明显放大,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因而,充分开发和利用依附于新疆传统优势资源的信息资源是对新疆传统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促成了新疆优势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同时,也为新疆经济大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添祖.技术经济学概论.2006.
[2]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2010.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
[4]新疆通信管理局.2010年一季度新疆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
[5]中国互联网协会.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9.
[6]陈兵,李培军.新疆网民调查数据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8.8,P109-111.
[7]新疆通信管理局.新疆互联网网站发展报告.2007.
[8]阿里巴巴中文网站.省略.
[9]天山网.省略.
篇6
新媒体背景下的服装产业
“衣食住行”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优势显著的行业,但是我国的服装行业仍呈现出以“以生产为主,设计营销滞后”的局面。中国国外服装品牌入驻中国,并获取了惊人的销量,使我国服装行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此外,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消费方式,服装实体店铺也承受了很大的冲击,大量的服装实体店、百货店等,不堪一击,纷纷倒闭,服装市场呈现混乱局面,如何提高我国服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保全服装实体店,传承“逛街休闲”这一文化,将传统的服装行业与新媒体切实结合成为业内重要的研究课题。
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与互联网并驾齐驱被成为四大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出现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短信、手机APP、以及所有的交互式触摸媒体,都被成为“第五媒体”,也叫新媒体。新媒体的概念重点突出一个“新”字,与传统媒体形成对比(郑夙夙,2011年)。景东和苏宝华(2008年)的研究中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总结为,新媒体就是移动互联网媒体。将手机媒体冠以新媒体的称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的讲话:“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的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对新媒体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五花八门,本研究认为:新媒体是在互联网的平台基础上,以移动互联网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同时具有信息量承载,以及信息传播,并通过交互的手段与信息接收者形成交互的媒体。
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刻的与新媒体发生接触,并且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以数字显示器为终端的媒体已被划分到“传统媒体”的行列。消费者以新媒体为载体,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消费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和特征,将服装行业与新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服装行业的挑战。新媒体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可以为服装商品的营销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并可以通过信息数据的收集,准确的分析出消费者的消费动向。高雅勋(2009)曾经在针对中国80后年轻消费者的服装消费行动概况的研究中提到,年轻女性消费者是中国服装人群中最大的群体,本研究针对年轻女性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概况、购买渠道和购买行动等内容进行研究,以辽宁省年轻女性消费者为中心,对我省服装制造企业,服装零售企业以及所有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服装企业的建立创新型产品开发和互动式营销战略提出建设性建议。
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选定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第一:对辽宁省年轻女性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概况分析;第二:以辽宁省年轻女性消费者购买途径为标准进行集团性分析;第三:阐述辽宁省年轻女性消费者各集团间购买行为的差异。
2.材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对现居沈阳,20-25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设计艺术专业、外语专业和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女性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2016年3月、4月,通过网页派发500份调查问卷,除37份无效问卷外,剩余463份为最终的分析资料。调查材料分析运用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信赖度检测运用Cronbach’s分析、Alpha分析、频度分析、varimax要因分析、群体分析、ANOVA分析、Duncan大众比较检测以及χ2检测分析等方法。
3.调查内容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调查问项全部引用先行研究(Tae Youn Kim、Yoon Jung Lee,2015; Chao Xu、Hyesun Park,2015),经过修改整理后应用于本次设问调查。本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服装商品购买途径、服装商品购买行为中购买价格区间、购买情报、购买场所、购买频率等内容和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等基本内容。其中、购买途径问项10个、购买行为问项5个、人口统计学问项5个,所有研究问题均使用5分Likert测定法。
研究结果
1.人口统计学分析结果
人口统计学的基础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在20至22岁的占21%,22至24岁占64%,24岁以上的占15%,;婚姻情况上,未婚人数占98%,已婚人数占2%;学历方面,大学在读占86%,研究生在读占14%;专业方面,艺术类占36%,文科占27%,理科占37%;月消费金额方面1000元以下占8%,1000至1500元占15%,1500至2000元占33%,2000元以上占4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读女大学生的年龄以22至24岁所占比例最多,绝大多数处于未婚的状态,本科在读人数占绝大多数,各个专业的分布均匀,月消费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占第一位。
2.购买途径分析结果
辽宁省女性消费者的购买途径的数据采用varimax要因分析,固有值1.0以上的为可以采用的有意义问项。共10个问项经过varimax要因分析后产生2个要因见,分别是“多媒体店”和 “实体店”。
3.购买行为分析结果
与服装消费行为相关的问项采用标准偏差、Student's t test,监测结果显著的问项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轻女性服费者(以春夏季服装产品为例)购买服装产品的价格区间在“100元以下”、“100元-200元”、“200元-300元”;购买信息有“网络广告”,“影视剧中人物的服装”和“周边流行”;购买频率为“一个月2次”、“一个月3次以上”。
研究结论
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现居辽宁省的年轻女性服装产品消费者,按照其人口统计学标准、服装产品购买途径、服装产品购买行为进行细分后对服装的产品开发和确立创新型营销战略是有所帮助的。本研究结论阐述以下几点市场策略。
首先、对服装消费者来讲,年轻的女性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学概论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服装商品的购买情况,她们绝大多数处于未婚状态,不受所学专业的限制,月消费水平普遍达较高,针对这一消费人群,服装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发“年轻化”和“高品质”的服装产品,会满足消费者消费心理。
其次,辽宁省年轻女性消费者购买服装产品,即利用多媒体服装销售渠道,同时也会光顾服装实体店铺,针对这一现象,服装企业可以制定线上线下区别性销售的战略,例如,将线上销售的款式与线下实体店销售的款式区别开,促进销售额,维持实体店销售文化,以及保护实体店,不会在消失在网络时代。
最后,针对辽宁省的年轻女性消费者的服装产品购买价格区间,开发性价比高的产品,并利用移动网络媒体和赞助影视剧等平台,进行产品宣传,引导购买行为。
本论文由于研究条件有限,虽然尽可能选择来自全国各个地的现居沈阳几所大学校园的女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但仍具有局限性,希望本次调查结果能够对辽宁省的服装企业,以及全国的服装企业、服装研究机构的产品开发及营销战略的制定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篇7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社区;企业管理;城市居住社区;社区服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19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95
随着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不仅成为年度热词,也成为广大创客青睐的创业点和企业积极寻找的转型切入点。实际上,几十年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创造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多个新兴行业,改造并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也将继续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本文试通过对现有的“互联网+社区”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以社区为增长点的可能途径。
1“互联网+社区”的内涵
社区是舶来词,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的著作时引入中国的。尽管不同的社会学家给社区下的定义不同,但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基本认识还是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中国现代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单位制的消亡和商品住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当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繁荣,“社区”一词也有了其他的含义。在实体的居住社区以外,出现了大量超越了地理范畴的虚拟社区、网络社区、网上家园,因此这里有必要先对本文所讨论的社区做一个界定。本文所指的社区并非虚拟社区,而是城市居住社区。从概念上,可以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城市居住区的界定: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概括地说,这里的社区有三个要素:(1)有一定的地理区域;(2)有相当规模的居住人口;(3)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所谓“互联网+社区”,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改造社区生活、服务社区建设。社区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家园,满足人们对“住”的需求,餐饮、购物、交通等“衣”“食”“行”方面的需求也都需要在社区中得到满足,甚至包括人际交往需求和个人自我价值需要的实现等也离不开社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和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改造传统行业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社区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也许只有部分人在社区论坛上灌水,只有少数人在当当网上买书。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手机轻轻一点,喜欢的餐厅外卖半小时内就送上了门或者出租车就在楼下等候,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社区生活。
2“互联网+社区”的服务类型
“互联网+”虽然是个新鲜词,但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上网用户的飙升,“互联网+社区”已经在最近十年尤其是近几年有了丰富的实践,且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常见的“互联网+社区”服务总结起来有哪些呢?
2.1购物类服务
为公众所熟悉的既有当当网、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淘宝天猫、一号店、苏宁易购等综合类购物网站,也有易果生鲜等专门品类的购物网站。现在不仅很多知名的商场、超市开了网店,还有越来越多的社区便利店、社区超市也加入到“网商”的队伍。
2.2信息类服务
北京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大型居住社区都有社区网站和活跃的注册用户。这些社区网站都是基于一定的居民圈而建立。通过社区网络平台,为居民提供社区新闻、公共服务信息等,也作居民间信息交流之用(如旧物交换)。虽然政府和相关公共服务部门(比如公安、旅游、气象等)有专门的信息查询服务网站,但就讲述身边事、交流身边事、推动社区公共事务而言,社区网站是重要的平台。比如2005年前后,在“家住天通苑”论坛众多网友的推动下,成功地在北京市5号线地铁的规划中为天通苑增加了一站,被誉为“创造了社区民主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2.3生活类服务
这是最近一两年蓬勃发展的,比如餐饮、洗车、洗衣、打车等。主要形式是借助手机APP软件,实现供需对接,就近为居民提供服务。以洗车服务为例,打开手机应用市场,有汽车超人、e洗车、呱呱洗车、赶集易洗车、快洗车、滴滴洗车等超过50种洗车APP供下载。至于美食送餐服务,更有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众多服务平台。因为生活类服务的同类服务间的差异性较小,进入门槛较低,又顺应了“互联网+”的大趋势,当前非常受被各方创业者青睐,同类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因为社区是有一定的地理界限的,笔者认为,“互联网+社区”服务,也有着显著的地域属性。比如购物类服务,必须围绕社区建立物流终端网络;生活类服务,要围绕社区建立供应网络;信息类服务,当然也要聚焦某个地区。对一些普适类的服务,如网上支付、网上定票、网上挂号等,虽然也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其服务对象不具有地域的特定性,因此这里就不进行讨论了。
3“互联网+社区”背景下企业融入城市居住社区的路径分析
3.1“互联网+社区”背景下企业融入城市居住社区的方向
面对“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互联网+社区”也在蓬勃发展,企业和服务的成长和创新方向目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1.1服务内容的创新。在现有信息技术支撑下,创造新的服务项目,如基于APP软件的上门洗车服务。3.1.2服务平台的创新。如“左邻右里”O2O平台,将房产信息、物业服务和机票、火车票、酒店等查询预订等社区服务进行整合,并兼具社交功能,为邻里互助搭建平台。再比如“到家美食会”,通过呼叫中心、网站或手机客户端,为城市家庭用户提供特色餐厅的外卖服务。3.1.3原有服务的延展。既有横向的拓展,将原有服务范围或内容进行扩大,如从“红孩子”母婴用品网站到被“苏宁易购”合并成为全品类的购物网站;也有纵向的延伸,对原有服务进行挖潜和完善,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在原自有电话点餐和送餐服务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进行点餐。总体来看,有关行业还处于起步和上升阶段,服务的创新和发展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3.2“互联网+社区”背景下企业融入城市居住社区的路径探析
社区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服务提供者和受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势下,“互联网+社区”的发展也呈现出互融、互促的趋势,众多企业在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创业者应选准突破口,坚持线上、线下建设并重,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在“互联网+社区”中实现可持续增长。3.2.1要着眼需求,精准切入。需求产生供给。广大居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购物、交友、育儿等。无论是聚焦一点还是关注一面,无论是发现需求,还是引领需求,关键是从社区居民需要的地方做起,从自身熟悉或擅长的领域出发,弥补不足,填充空白。3.2.2要建好平台,夯实基础。“互联网+社区”必须基于稳定可靠、内容丰富、功能实用、易于操作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这也是神经中枢。不管是借助已有平台还是开发新的平台,这个平台必须做到可用、有用、好用的统一。3.2.3要重视线下,完善网络。社区服务的终端指向居民个体。在做好线上建设的基础上,要做好线下的配套工作,如物流网络建设、服务终端建设等,畅通“最后一公里”。3.2.4要持续推广,扩大覆盖。要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服务品牌的知晓度,扩大影响力,吸引、培育、引导、凝聚社区居民的参与。
参考文献
[1].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5-03-06.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泰语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79-02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器。在它的驱动下,产业创新、跨界融合等社会形态风生水起,将大大惠及社会与民生。“互联网+”以其无限的“可能”预示着,包括外贸经济在内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设计,是教改各类方案的“重中之重”,它成为一个学院创新领域的核心解读,是学院确定教学方向的“指南针”、管理的核心和主体。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改革。高职应用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严格遵循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打破条条框框,在不断教学实践中寻找出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以迅速适应中泰贸易的新环境、新理念、新思维。
一、坚持以行业发展需求、岗位需求、就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对“互联网+行业”的人才研究与培养思路已提升到一个新的实施层面。根据当前的人才发展态势,在行业需求的具体类型方向上,将会是如下几类人才:
第一类,“中―泰”贸易人才。如既能掌握泰语的“听说读写译”,又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涉外金融知识的泰语(涉外会计方向)人才与泰语(涉外贸易方向)人才和泰语(涉外金融方向)人才等。这些涉外贸易人才是促进中―泰两国商务发展的重要部分,有着极大的需求量。
第二类,“中―泰”旅游、文化交流人才。“互联网+”的影响、中国与泰国关系的日趋发展,迫切需要中―泰跨文化交流人才,以促进彼此在文化上的交流进而促进 “中―泰”文化产业向前发展。
第三类,“中―泰”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随着互联网移动的快速发展,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是深化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枢纽要地,有望成为“中国―东盟跨境电商新基地”。“互联网+”战略给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市场迫切需要大量了解网络贸易、网络零售、移动旅游等电子商务各领域的人才。
总体而言,在“互联网+”背景下,“中―泰”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除了具备泰语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专业外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如跨境电子商务、外贸、涉外会计等。与之对应的国际商务单证员证、电子商务师资格、电子商务运营专才认证等证书也是大部分企业所看重的。在泰语人才的各项业务技能方面,除了泰语的听p说p读p写、译能力尤其受到重视,更多的单位希望泰语人才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加强和提高公关策划及管理能力。一专多能、综合型泰语人才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最为急需的,在作为泰语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能担任多项业务;而对于大型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而言,精英型人才则最为走俏,要求具备极强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此外,所有的企业都对人员的品质、素质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必备的技术能力之外,更看重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耐心细致等情商方面的表现。
因此,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泰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国内及东盟国家的涉外企事业单位,即具体面向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涉外旅游等行业的,涉及技术、管理、服务层面的一线岗位,最终培养出具备良好的泰语交际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业务、涉外旅游服务等领域知识的跨文化沟通、交际人才。这类人才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较为出众,国际化视野广阔,乃现代商务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用泰语专业实行以商贸行业为依托的“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商学结合为基础”,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见习―课内操作―集中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商学结合”和“顶岗交替”为表现形式。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与满足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中―泰”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结合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形成以较强的泰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基础,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形成“泰语语言技能+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泰语语言技能+涉外电子商务操作技能”、“泰语语言技能+涉外旅游服务技能”等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关系里面还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授课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课程建设问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靠课程质量的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学习课程外,还拓展开设了“互联网+商务课程包”,课程包里安排了跨境电商操作实务、跨境电商应用英语、网络营销、商务通识课、商务数据分析、国际汇兑与结算、电子商务应用、国际贸易实务、互联网金融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采用弹性学制,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学期内自行利用课外时间上网选修学习相应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拿到相应学分。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泰语专业实行“2+0.5+0.5”的教学模式,第五学期学生将赴泰国留学一个学期。为了鼓励学生到泰国实习并为学生做好实习前有效的预热,“互联网+商务课程包”的开放学习时间为第二、三、四学期。该课程模块的学习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需要制定与完善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环节的要求,改革考核方式,使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而校方则在作为教学保障的后勤工作上给予大力的投入与支持,全面建设数字校园,实现无线网络的全校园覆盖。
三、结合专业特点,创新创业教育
在2015 年教育部有关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里,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
“互联网+”战略推动了创业教育方式的改革,移动互联网的丰富性、开放性、时效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给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学院结合自身特点、专业特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加强研讨,树立全新的“大创业教育观”即创新创业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在线等课程外,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行“体验式”、“探究式”、“引导式”、“研讨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同时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培养学生商贸创新创业能力。例如,定期举办职场精英对对碰的活动,借助现代互联网移动技术,远程邀请在泰国从事涉外商务、涉外教育、涉外物流、涉外旅游等行业的精英给学生讲述自身的职业发展历程以及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学生解答对职业学习和发展的困惑,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创业的信心。
其次,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机会。“互联网+”背景下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发拓展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训平台,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技能,有效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商务开放仿真实训基地”。在深化东盟文化体验区内涵建设的同时,凸显商务交际、商务谈判、商务翻译等多种实战训练,打造多功能的实训平台,为应用泰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体验提供良好的服务,使之成为“中―泰”特色鲜明,集实用性、示范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现代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业务开发和社会服务基地。如充分利用校内商务外语实训基地、国际商务实训基地及东盟文化体验基地,培养学生相对应的技能及实战经验。商务外语实训基地主要训练学生商务交际能力;国际贸易实训基地主要训练掌握国际贸易的流程;东盟文化体验基地主要培养、训练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还要结合学院特色,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文化精英体验之旅”等项目,积极开展商务泰语口语课程的改革,加强立体化体验式实践教学,在接待泰国留学生的真实过程中,熟悉真实的接待流程,通过完成接待过程中的相关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实际操作技能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校与学生将来就业的工作零对接。
总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不能照抄照搬别的学校模式,需要立足学院的实际,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在保证稳定的教学体系前提下,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改革要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健,刘巨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集思广益,2014(5)
[2]梁洁,黄子娟.构建创新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科教育,2013(27)
[3]朱军.“互联网+”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J].企业导报,2015(16)
篇9
关键词:“互联网+”;MOOC;教学改革;机床数控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功能的不断提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功能的“互联网+”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变革和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2011-2020年)规划》和《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发展提出了整体的部署和明确的要求,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技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改革要求。[1]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教育模式,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又称为“慕课”,是基于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在线课程模式,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实现方式多样化、学习主动性强等特点,学习者可以基于自身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能够有效提升教与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本文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对MOOC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2]
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特征
“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其并非简单的叠加。《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通过将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入融合和演变,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成,促进了社会生产能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的发展,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和社会发展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面向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群提供开放式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行为和学习效率,并有效推动了传统“课堂教育”方式向现代“智慧教育”的转变。“互联网+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它以受教育者为主体,通过多种网络交互方式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通信。[3]“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是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变革,其主要的特征如下:第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中存在着诸多不同教育层面的跨界交互,并在跨界交互过程中得到了新的教育形态。该模式将教学、课程、考试、管理、考核、就业等教育元素通过互联网有效整合连接为一体,实现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升级。例如微课、MOOC、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4]、云端大学、翻转课堂等线上课程教学方式就是“互联网+课程”的典型代表。[5]第二,“互联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并使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变革和进步。互联网可以将网络视频、虚拟现实、智能移动通讯、在线语音、云搜索、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创新教育新模式,通过集成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不同类型的创新性教育众创空间和学习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问题,使教育资源可以走出学校,实现共享。第三,“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不同教育主体间的关系优化和结构重组,使学习者在充分掌握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条件下,具有独立的受教育选择权和教学质量监督权,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机构三者之间的作用和角色发生了改变,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共享平台,可以摆脱课堂教学的位置和时间局限性,为实现随时随地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MOOC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意义
基于MOOC的开放式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是“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教育共享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MOOC的概念是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和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于2008年提出的。[6]斯坦福大学于2011年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免费共享于网络,多达16万名学习者对此课程进行了网络学习,这标志着MOOC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7]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于2013年5月加入了在线教育平台edX,这标志着MOOC教学模式正式被引进中国。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宣布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诸多国内高校共同建立中国的MOOC在线教育平台。[8]2014年5月,由教育部创建的中国大学MOOC在线教育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为学习者提供了免费优质的知名高校MOOC教育资源。教育部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推动了开放在线课程的进一步认定和推广。随着MOOC发展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推进,中国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机遇。MOOC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性、微课程性以及分层教学,学习者可以基于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学习任务,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但是,MOOC是无法取代正常教学环节的,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并非相互矛盾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以传统教学环节为主,MOOC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MOOC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MOOC教学质量高,教学资源多样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通过MOOC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课程的讲授者往往是学校的教学名师,课程制作精良,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并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接受跨文化、跨国界的课程教学,有效减少了外界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习视野。2.MOOC学习成本低,无须缴纳教学费用MOOC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教学,其注重的是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课程结束后并不提供任何学分和学位,也不需要交纳任何的学习费用,因此极大降低了学习者的受教育成本,有利于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3.MOOC促进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水平素养由于MOOC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在线课程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影响力得到了充分扩大,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和班级。因此,要求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能力,并掌握新的在线课程教学技巧。4.MOOC推动和深化了在线教育创新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在线教育而言,MOOC强化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更深入高效的在线教育策略,克服传统在线教育存在单向传输性和课程多线性,缺乏教学交互性等缺点,对推进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MOOC环境下《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建设
随着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普及应用,数控技术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教材选用陈蔚芳教授与王宏涛教授主编的《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第三版)》,具有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9]该课程主要包括数控技术概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计算机数控装置、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与装置、分布式数控技术(DNC)、柔性制造系统(FMS)等几个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程序编程方法、数控插补原理以及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如图2所示为《机床数控技术》的MOOC课程建设思路,具体描述如下:制作、搜集并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包括课件、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网站链接等,以不同章节的知识单元为主体,进行知识点的碎片化处理,并根据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地整合化处理,然后将课程资源于MOOC在线平台中,使学生能通过网络移动终端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课程资料。以“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原理”章节的难点“数字积分法(DDA法)圆弧插补”为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插补的原理以及课本插补例题的讲解往往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被压缩,无法深入了解数字插补本质原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MOOC在线平台,共享相关课程资料。对于难点部分,学生可以结合课件、视频、动画进行反复的学习,并结合MOOC在线插补仿真软件,进行任意圆弧的插补过程的推导和验算,真正了解DDA插补运算的本质。学生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以后,可以通过MOOC在线考核模块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的独立测试,及时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和问题。试题由题库自动随机生成(包括数控概念选择填空题、主观数控编程、插补过程分析、数控机床核心部件设计等),并设有考试时间限制,保证考试内容与结果的合理性与代表性。考试结束后,MOOC在线评估模块会根据考试的结果输出学习效果报告,教师根据效果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线课程的优缺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充。MOOC在线教学平台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模块,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与非实时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群体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解决自己在学习和测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更全面、准确地掌握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总结推送到交流讨论模块中,提供给教师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参考。MOOC在线教学平台的顺利推广需要政府、学校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有力支持,推出合理的MOOC建设激励机制,并配备制作课程资源与维护平台运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践),应建立实训中心基地和实践平台,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论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MOOC教学模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意义,并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为例,讨论了MOOC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基本方法。MOOC适应了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传统教育的创造性变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郑勤华,林世员.“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5-20.
[2]马红亮,袁莉,白雪梅,等.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实践创新[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68-75.
[3]赵君,秦懿玟.浅谈“互联网+教育”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模式———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18-20.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33-35.
[5]郝建新,郭晓静.互联网+背景下SPOC模式电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09-213.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7]蒋汶蓓,李尉宁,黄景文.慕课对高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5-10.
[8]黄健.MOOC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3-5.
篇10
关键词:微型移动学习;高职课程;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61 -03
一、微型移动学习的含义
微型学习是学习者在短时间内使用多媒体设备学习片段化的知识,通过实际案例、训练任务等方式的练习和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微型学习过程是伴随式的、嵌入式的活动,学习内容可以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移动学习是指利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无线移动设备接入无线互联网获取知识和学习资源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型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学习方式呈现移动性、广泛性、高效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是未来的一种持续学习的模式。
二、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在高职课程中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可行性
根据调查,目前高职学生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的持有使用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无论是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还是校园无线网络均覆盖程度高,移动学习开展的硬件条件己经基本具备,移动终端及网络的的普及使得微型移动学习引入高职课堂教学成为可能。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在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上具有显著的优势,移动设备已经深入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学生普遍表现为对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依赖性强,使用频率高,对移动设备上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课下活跃,课堂上对于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兴趣不浓。对高职在校学生实地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同并乐于接受微型移动学习方式。
(二)必要性
首先,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克服高职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有利于灵活整理和利用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以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由于较长的更新周期,教材不可避免具有滞后性,不少教材所持理论和观点都已被淘汰,在一定程度上与最新的商业实践产生脱节。其次,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克服高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授课为主,课后通过布置习题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较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要求更新快,案例更新,因此,结合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实时更新性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开发微型移动学习资源是很有必要的。
三、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高职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原则
学生采用微型移动学习平台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学习。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职课堂教学要求,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应基于以下原则。
1.内容上要体现适合、实用和小模块设计的原则。微型移动学习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高职学生对于智能手机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高职教育的教学也要求贴近现实真实业务,因此在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学习资源开发中可选择适合学生的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实用网络资源作为教学内容。如校园网的空中课堂可开发相应的手机APP,作为学生微型移动学习课程教学的理论辅助资源,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的天猫和淘宝等手机APP的应用,微商平台、微博营销平台都可作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学习实践资源。这种移动学习方式对于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环境、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媒体选择上要以适应学习内容需求为前提。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工具。媒体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选择学习媒体时,需要衡量学习媒体的质量,如屏幕大小、分辨率、运行的速度、存储能力、操纵的难易程度。目前高职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媒体终端以搭载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的智能手机为主,这些智能终端在硬件、操作系统方面,基本都能满足微型移动学习内容的要求。媒体应用程序的结构设计要合理、交互设计要简明、视觉设计要清晰。
3.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基于微型移动设备资源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与课程体系内容一致,学习单元的时间控制在一定时限内,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体现微型、精炼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丰富的媒体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丰富有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利用淘宝、京东等手机平台,教师可根据课程的要求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行在移动终端上开展淘宝开店、运营店铺、支付宝钱包管理等实践操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
(二)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高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
1.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内容开发
(1)校园微型移动教学平台的开发
学校建立课程中心微型移动学习平台,对网站进行日常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教师可以便捷地在此平台上设立自己的课程空中课堂,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以及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学习资料资源库、案例资源库放置于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移动空中课堂可有效实现诸多功能,比如课件上传下载,教学视频资源的点播,在线布置作业,教师答疑等,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学生可在手机或IPAD等微型移动终端完成用户信息的注册,登录学习平台进入到学生管理中心,提交课业,在平台上提出需求信息、建议、意见,或与教师交流。从平台的内容上看,学习资源的内容要保证周期性更新,尤其是作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内容更新快,教师应经常对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满足学生即时性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资源平台的整体框架、逻辑结构等界面的设计要明确清晰,符合微型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适合尺寸、屏幕分辨率以及交互方式实现等限制条件。平台媒体形式组合使用,文本配合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学习资源,平台链接保证丰富有效,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2)开发移动互联网上数字化资源,创设学习环境,丰富微型移动学习资源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可称为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巨大学习资源库。首先,淘宝、京东、当当等网站开发的手机APP以及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可以成为电子商务教学的重要学习资源。高职学生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使用过此类手机应用进行购物,并有一定的作为消费者的商务交易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析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其次,微商、微博营销、O2O实体店销售等新兴模式,可以作为另一种学习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再次,百度等搜索引擎学生都比较熟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理的利用搜索引擎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教材囿于体例和篇幅等诸多限制,所覆盖的知识面和深度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的信息查找。如对于教学中物流知识的内容,在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后,教师完全可通过布置诸如“淘宝网的物流分析”等扩展作业,鼓励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购物体验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的关键节点,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好这一免费的电子商务活动环境,从中挖掘、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推动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2.高职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1)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资源,精心设计课程实训环节
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合理的实践操作。目前教学中常用的“模拟教学软件”缺乏真实感,学生体验差,存在较多弊端,不利于高职学生从教室走向现实环境。而基于移动互联的电子商务交易实践则为高职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练兵实训室”。因此,高职教师在开展电子商务实训操作教学时,不能单纯依靠模拟教学软件,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移动网络资源,将一些真实、生动的操作环节融入实训项目中,针对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各个知识模快,创新设计多个相应的实训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如在C2C 购物实验环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手机淘宝进行实际操作;在电子商务支付教学环节,教师可联系目前广泛采用的支付宝、网银等支付方式,让学生展开分析电子商务支付的运作。通过上述途径可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移动网络学习资源,积极探索创业型教学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高职教学中应融入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对于电子商务实务课程而言,教师可利用好移动互联、模拟软件等手段构建相对完善、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场景,在此情景下开展商务流程与商业模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同时,教师可结合当地经济运行中的企业案例,鼓励学生参与电子商务的创新活动,比如可设置“网上开店”等实训项目,将实训教学内容与当地知名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流程,使学习与创业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基于微型移动学习的高职课程资源媒体的选择
微型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在屏幕尺寸、分辨率、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上直接影响移动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当前无线网络和移动手持设备发展迅猛,WIFI将个人计算机、PDA和智能手机等设备通过无线通信连接网络,主流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DA都支持无线WIFI。
调查发现,有苹果公司的IOS 系统手机、IPAD,Android系统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成为高职学生使用的主要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比例较高的主要是Android 系统手机。作为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Android 拥有丰富的硬件选择,支持众多硬件厂商的硬件产品,学生基本可摆脱网络限制进行手机上网。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智能手机基本普及,不会对学生造成额外负担。IPAD 移动终端的先天优势是便携性,可存储的电子书籍可以达到一个图书馆的藏书量。开发IPAD 电子阅读功能的电子商务资源,通过扫描和复印可以方便快捷地将Photoshop相关的图书制作成PDF 格式下载到IPAD 上进行学习,将其应用到电子商务专业的课堂上是完全可行的。当然,智能手机和IPAD上娱乐和社交功能较多,对于学生的自律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开发IPAD 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电子教材,可能会出现版权问题。教师在开发学习资源时可根据其优缺点综合考虑,并在媒体设备选择上考虑其兼容性。
参考文献:
[1]顾小清, 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 2008,(03):17-21.
[2]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孟令杰.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微型移动学习视角[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 2014.
[4]樊斌.基于网络资源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J].商业经济, 2010,(13):108-110.
- 上一篇:城市商业区景观设计
- 下一篇:防灾减灾安全应急预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移动营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