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线下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线下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MOOC;标准化;教学方法;管理会计学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针对大众的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在线课堂。MOOC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是随着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和互联网速率飞速提升与普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MOOC的概念在2008年由BryanAlexander和DaveCormier2位教授联合提出,标志着教育行业真正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2012年Udacity、Coursera、edX等三大MOOC学习平台先后成立,吸引了全球上百所一流高校的积极参与。同时,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也积极参与其中。然而,在MOOC教育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其“注册量高、辍学率高、课程完成率低、效果监管能力差”等诸多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并没有按预期逐渐地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管理会计学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双向要求的特点。本文意在综合分析MOOC教育的优势和不足,针对高校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特点,以“管理会计学”的教学方法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综合考虑当今大学生的真实诉求,开展新型的教学方法设计研究和效果分析评估,以求提高高校“管理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并为MOOC模式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实践依据。

1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

远程教育早期主要有异步在线课程、大学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等3种主要形式。MOOC吸取了AOC、大学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的成功经验,再加上网络带宽和无线接入的不断改善,MOOC在提供大量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安排了严格的教学进度,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高密度的交流和互动。从发展形态与趋势看,MOOC与传统的远程教育和传统大学教育相比具有以下5个特征。(1)工具资源多元化: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2)易于使用: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随时随地即可学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课程。(3)课程受众面广:突破传统课程人数限制,能够满足大规模课程学习者学习。(4)自主性要求高:课程具有较高的入学率和辍学率,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按时完成课程学习内容,教学效果的监管性和引导性差。(5)严格依靠网络:MOOC是互联网的产物,网络的连通性也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何能够联网的终端进行学习,并可以有效利用零碎的时间。

2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课程科目繁多、教学任务量大,而学生的上课时间却十分有限。因此,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在短短的课堂内不得不讲解大量的专业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内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而且不能照顾基础偏差的学生,以致出现部分同78教育标准化/EducationalStandardization学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科考核考试不合格的现象,而少部分同学却觉得课程进度太慢或学不到足够的知识。由于会计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并且需要大量的记忆和思考,大多数同学对此不感兴趣,而现有的教学考核方法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所以会导致出勤率较低和即使出勤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以及平时旷课考前突击的现象。再次,考虑到当今大学生的真实诉求,部分学生计划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或出国深造,希望将来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理论研究;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希望掌握实践能力,学习到丰富的会计从业经验,毕业后在工商、行政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职业技术人员。现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均不能完全侧重于某一类人才的培养,存在着针对性相对较差的不足。最后,随着移动通信互联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移动终端因为其方便移动特点,开始大量涌入大学课堂,学生能轻松获得大量信息,而这也成了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的主要因素。

3“线上MOOC+线下课堂”教学方法

结合新兴MOOC教育模式资源丰富、易于使用等优势,以及自主性要求高、考核制度不同步等不足,并针对高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特点,以及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现状问题,本文设计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线上MOOC+线下课堂”教学方法。“线上MOOC+线下课堂”教学方法以课堂面授为主、线上MOOC为辅,在课堂上使用面对面教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外借助MOOC进行自学和交流讨论,并引入学习效果监管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顾及不同基础同学及其不同的教学需求。具体来说,“线上MOOC+线下课堂”教学方法包含以下3个主要部分。(1)线上MOOC教学。随着参与MOOC资源共享的高校越来越多,每门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每所高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偏差,其制定和的MOOC教学资源并不一定能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最好的方式是结合本校的教学计划安排,自主设计制作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MOOC教学资源,建设针对性强的学校特色MOOC平台,但由于教学资源和人力财力的限制,这种方法并不能适用于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同时,信息化时代下各种教学资源数量类目的爆炸式增长,也给希望借助MOOC资源学习的学生带来了已经超出其能力范围的最佳资源选择难题,如何准确选择并有效利用MOOC资源已经MOOC教学走向实际应用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在“线上MOOC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首选需要担负起MOOC资源制作、筛选的职责,也就是综合对比会计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从类目繁多的MOOC资源中选择最合适的课堂内容导入、知识点讲解、扩展阅读等课程视频片段,在有条件和资源的前提下,自主设计制作有针对性的、交互性强的MOOC教学资源,并结合课程进度安排适时推送给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避免最佳MOOC课程选择的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体系化的会计学科课程预习和复习,并可以通过线上交流讨论达到实时高效的答疑解惑,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线下课堂面授。与传统课堂的面授教学方法类似,在“线下课堂面授”的环节中,教师在课堂上对课程知识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集中讲解教授,但讲解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本黑板+PPT”模式,可以借助各种定制的教学工具,通过使用自主制作或网络剪辑的视频、文字、图像等数字多媒体资源,辅助面授讲解实现课堂内容的导入、知识点难点的诠释。同时,开发专用的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借助校园网无线接入服务,使学生通过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随堂提问考察、点名签到、课后习题布置、作业提交等功能,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授课时间,提高面授教学的教学效率,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互程度,提高学生课堂面授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有效解决互联网娱乐信息、实时交互软件分散学生课堂上专注力的现象。(3)学习效果考核。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使用“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平时成绩主要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打分,不具有全面性,而期末考试则常常针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考核。MOOC可以给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但与之相对应的评价考核制度没能系统建立,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并不能获得相应的、与传统课堂平行的学分,容易导致学生线上MOOC学习态度消极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线下MOOC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并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上MOOC+线下课堂”教学方法也设计相关的学习效果监控方法,在现有“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考核办法基础上,针对性地添加“线下MOOC教学”相关的考核项目,将MOOC教学纳入到学习效果评价考核制度。

4“线上MOOC+线下课堂”实现途径

按照教学活动的时间顺序,“线上MOOC+线下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3个部分,对应任课教师和学生又可以细分为:教师工作相关的课前备课、课堂讲述和课后评估,以及学生对应的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交流。如图1所示,在课前准备阶段任课教师的工作主要包括:(1)课程教案设计。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目标、课程安排进度等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专业、年级、知识储备以及学习特点等因素,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教学教案。(2)课堂讲义撰写及课堂PPT、课堂多媒体制作或剪辑。撰写课堂讲义,设计制作课堂PPT,并根据课程内容制作或剪辑内容导入、难点讲解采用的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3)课程预习任务表设计、MOOC资源制作筛选即推送。根据课程内容圈注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制定预习任务表,制作筛选线上预习用的MOOC资源,并实时推送给每一位学生。在课堂讲述之前,收集学生线上反馈的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和难易度对课堂讲述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动。课堂面授过程中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听讲与传统课堂的面授教学方法类似,包括课堂的导入、难点/重点讲解、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互动等常规的环节,并添加了回答学生课前提问的环节。同时,使用了手机、pad等移动通信终端实现点名签到、提问考察、随堂测试、作业布置等任务,增强学生与教师间的课堂交互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相关互联网信息对学生的干扰,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最后,课后部分的工作全部在线上进行,包括交流讨论、延伸资源观看、问题反馈、满意度打分,以及任课教师负责完成的MOOC资源访问频次统计、反馈问题记录、课堂打分统计和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综合评估。综上所述,在课前部分任课教师完成的工作既有为传统线下课堂准备的课程教案、讲义、PPT的设计撰写和制作,也有用于线上MOOC的课程预期任务表、MOOC资源的制作筛选。而学生按照课程预习任务表,结合书本和推送的MOOC资源完成预习之后,可以及时将关注的问题实时地提交反馈给任课教师,用于帮助任课教师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动,以提高线下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在课后工作部分,学生可以对课堂的整体满意度进行打分,并反馈线下课堂中的各种问题,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反馈的课程满意度,记录反馈的各种问题,针对性地对以后教学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最后,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MOOC资源的访问下载频次、线上交流讨论的参与积极度,以及讨论的深度和意义,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比较全面地考核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5结论

本文全面分析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针对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线上MOOC+线下课堂”教学方法,并以“管理会计学”课程为例设计了该教学方法的实现途径。充分利用“线上MOOC教学”的便捷高效特点,通过与学生课前交互,获取学生反馈的课程难点和关注问题,辅助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下课堂面授”。课后通过线上统计课堂满意度打分、收集分析反馈问题等形式,综合评估课堂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线上MOOC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引入新型的学习效果考核方法,将MOOC教学纳入平时成绩考核项目。

参考文献:

[1]张艳婷.基于MOOC的高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以“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7(02):87-89.

[2]毛华扬,杨洁.MOOC模式下会计教育浅探[J].财会通讯,2014(28):120-121.

篇2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线上线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后续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专业课的前期基础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理论课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不仅是熟练掌握微生物基本操作,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微生物的计数及测量、微生物的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及菌落观察与鉴别等训练环节,也是培养环境专业类学生观察能力、鉴别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运用能力等的重要途径[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2]。本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与设计实验,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1实验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16学时),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在第二学期同时开设,主要实验项目为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的计数及测量、培养基的制备、革兰氏染色、纯种分离与菌落观察,均为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项目,使学生在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过程中达到了巩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的目的。由于学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组(2人/组)授课,课前,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进行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实验步骤的预习;课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随时指导、纠正学生不准确或错误的操作,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课后,学生进行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成绩主要依据实验预习(20%)、实验操作(40%)及实验报告(40%)三项进行综合评定。由于微生物学实验耗时都比较长,因此,实验所需器皿、材料和细菌悬液等都由实验员准备。教师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仅在较短的时间,被动地照着做,实验课只是完成了一个验证性的环节,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忘记了思考,忘记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验操作中的应用[3]。此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实践操作性和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如无菌操作、纯种分离、菌落观察与鉴别等很多实验操作,学生很难一次性熟练掌握。由于学时的限制,学生只有一次实操机会,很难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1实验内容整合与优化

根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细节多、操作性强、耗时长,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特点,实验项目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模块,为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的计数与测量,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纯种分离3个实验,共计8学时。这3个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原则、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玻璃器皿的包扎、平板划线等纯种分离技术及无菌操作理念的建立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操作基础。模块二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模块,为水样中大肠菌群的检验与菌落观察与鉴别,共计8学时。实验涵盖了3个基础性实验的全部实验操作,同时增加了新的实验内容,如微生物的染色、细菌悬液的梯度稀释、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检验及菌落鉴别,目的是使学生巩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包括水样的自由选取),大肠杆菌的菌落观察及鉴别等。

2.2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学时有限,实验内容较多的问题,教师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用于实验教学中。

2.2.1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模块课前,教师将3个基础性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目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录制成微课或小视频,将3个基础性实验所涉及到的实验基本操作以真人实况录像的方式进行演示,并上传至慕课资源平台。学生根据实验任务点和任务目标,在线上观看微课、视频和录像进行预习,完成预习报告,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可以在慕课平台上进行线上交流,教师会及时整理实验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及操作问题,记录共性问题。课上,教师会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重点讲解共性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操作示范外,课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每个学生要独立完成全部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教师在课上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及时指正实验操作不规范或操作错误、回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会根据情境拓展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问题的关联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可以反复观看实验操作录像等线上资源。课下,学生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和归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同样,可以在慕课平台上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疑难问题,教师会及时解答。

2.2.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块由于大肠菌群是生活饮用水、再生水回用及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的必检项目,是一个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知识性的实验项目。课前,教师将实验项目有关的辅助与拓展资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再生水回用水质标准等相关资料,分组情况(包括组员和组长)、任务点及任务目标等上传至慕课资源平台。学生根据实验题目,阅读文献、查阅实验方法和相关水质标准,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上传至慕课资源平台,教师要对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学生小组多次修改,实验方案合格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准备实验所需器皿及药品。课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认真参与到实验中来,要集体讨论与标准实验方法中描述的实验现象不一致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教师仅充当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记录每组同学的表现,包括无菌操作理念的执行情况、器皿的灭菌情况、细菌的纯种分离、革兰氏染色、细菌悬液梯度稀释、菌落培养与观察等实操细节,对操作不规范或错误的学生及时引导和纠正。同时也需要关注文献阅读能力、实验参与度、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体现。课下,每个小组成员认真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与理论问题做出详细回答,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综合实验报告论文。

2.3实验考核方法改革与评价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每个实验要经过线上-线下-线上的混合式的学习,才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因此,实验教学的评价也要关注线上线下整个过程,实验考核包括过程评价考核和结果评价考核两部分,而且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评价所占权重也不一样,具体考核指标见表1。这种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线上线下的表现情况知道自己的综合得分,使学生在每个环节都明确知道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实验成绩综合评价优良率达到80%以上,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篇3

关键词: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化,人们的学习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函授教学模式亦或简单的结合网络课程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现代化学习需求。这为我国成人函授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正所谓科技改变教育,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进一步探寻成人函授教育教学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是顺应时代之必然,亦是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国成人函授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成人函授教育多数采用传统的“面授+自学”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平时自学,假期时间集中面授和考试。随着远程教学模式的不断普及与应用,已有部分高校采用了网络教学和函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与单一的网络教学和单纯的面授教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现行的网络课程和函授课程大多是基于传统教学理念构建而成,形式变化背后依然是“新瓶装旧酒”,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模式单一固化。不管是网络教学还是面授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形式,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的自主性未得开发,未能发挥成人教学的“成人性”。二是教学资源实用性弱。网络课程和函授课程所选的教材多数具有“普教性”倾向,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材种类单一且多数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网络课程结构单一且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成人学生的应用性需求。三是教学管理不规范。多数校外教学点追求办学规模和生源数量,却忽视教学质量,缺乏准确的定位和办学理念。同时,教学管理理念和办公模式仍然相对传统,科学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偏低,对教学过程监控不足,与信息化时代下的自动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等现代化管理理念不符。四是学员自学能力不足。随着远程教育平台的普及以及自主学习概念的深化,很多学校的远程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课程。然而,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习者因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足,而无法获取真正适合自己实际需求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此外,有些网络教育平台也支持在线小组学习,但存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实际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二、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优势

(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发展,是优化成人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力举措。与普通函授教育不同,接受成人函授教育的学生是已经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成年人,这就对成人函授教育教学提出了更为特殊的要求。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场所不再只是课堂,学习的资料不再只是课本,学习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因此只有主动引入新技术、新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现行教育资源,从师资配备、教学方式、课程教材等方面协同创新,才能有效促进成人函授教育供给侧改革。

(二)解放学生自主性,发挥协同创新能力

成人教育中学生的特性是成人教育区别于普通函授教育的关键因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解放学生思想,将学生协同创新的能力释放出来。“成人函授教育所强调的创新与普通高等院校提倡的创新不同,更侧重于知识运用的创新,强调创新性思维,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1]通过线上线下即虚拟学校和实体教学深度融合的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空气中时时刻刻处于学习状态中。正如陶行知所言: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的引领性才能得以彰显,教师即能由“灌输型”转变为“导学型”,实现因材施教,协同创新。

(三)以“学习导向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成人函授教育的发展主要属于外延式发展,即通过扩大教育机构数量来实现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加,这使生源质量受到一定冲击。在现实中,有不少的学员是单纯以获取文凭、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为功利目的的,这种混文凭式的“学历导向型”学习模式,也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与“学习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互生关系,即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有助于对“学习导向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同时,“学习导向型”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推动成人函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成人函授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逐步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提高成人函授教育质量一方面需要改变学生自身学习心态,转变成教学生的思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调整成人函授教育供给来适应社会发展和引领学生观念的转变,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教学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学习,让具有不同才能的人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以实践创新提升成人函授教育质量。

三、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基本途径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强调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2]我们的成人函授教育的创新,只有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成人函授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彰显成人教育教学特色。

(一)树立现代化成人函授教育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成人函授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它将直接影响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发展思路以及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方向,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成人函授教育作为我国函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高校边缘化,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成为一些办学者创收的途径,也成为学生轻松提升学历水平的手段,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成人函授教育质量每况愈下的现状将倒逼教育主管部门和管理者进行转型。树立成人函授教育现代化办学理念,一是要基于成人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将成人函授教育与普通全日制函授教育办学理念区别开来。不能简单照搬和模仿,要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系统化重置。遵循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关注成人学生的差异性,树立以成人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思路。二是要适应当前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管理者要有互联网思维、开放进取精神和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加大成人教育经费投入,引入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开发线上线下课程学习资源,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现代化成人办学经验,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成人函授教育发展之路。

(二)构建“云教育”下的移动学习资源系统

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是成人函授教育协同创新的基础。“云教育”作为一种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是现代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信息边界,可自由上传和下载资源,让不同学习者在一个共享虚拟空间,得到海量教育资源,可与全国范围的成人学习者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云教育”突破了传统网络远程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传统远程网络资源的再升级。“从校内共享向校际共享,再到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化共享,只要是云教育平台上的资源均适用于移动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3]对于探索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教学技术的应用,当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经验,而是一种新的尝试和调整。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人员积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和社会传媒的先进理念,以“云教育”思维为契机,深入探索优化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优势,让学习者随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实时学习,与不同地区的成人学习者组成“云课堂”、“云社区”等个性化移动学习空间,学生像进入学习超市一般,可自主选课,按需选课,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线上线下实时互动,集思广益,协同创新,形成一个移动学习的循环机制。

(三)打造“回归实践”的开放性课程

应该说,任何一个单一的教育组织都很难掌握所有的教育资源,成人函授教育的对象本身具有职业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拥有本工作单位的优质资源。因此,线上线下的协同创新教学不是将原有单一学校教学资源的重新打包上传,而是要实行“开门主义”。一方面,加强线上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我国成人函授教育应遵照国家有关政策,坚持平等开放、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借助互联网实现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学校的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师生协同、生生协同,注重不同个体间工作实践的互补。以此来“改变分散、封闭、低效人才培养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4]此外,成人函授教育的供给者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广泛合作,在不同行业和高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合作联盟,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线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成人函授教育的培养要从重理论回归实践。“实践智慧是对学理素养的超越,它渗透在学理素养的具体应用之中,将学科的话语体系与特殊经验感觉有机结合在一个鲜活的情境中。”[5]成人函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学与成人学生本身鲜活的职业实践相关联,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课堂可在学校教室,也可在学生所在的工作单位,可采用名企名人参访、实地调研、现场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有理论导师也要有实践导师,充分践行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扩大到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让每一个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实现创新创强。

(四)培育创新型的师资力量

创新型教师资源是实现成人函授教育的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根本保障。创新型教师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和协同创新素养的学生。有资源不等于会使用资源,只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掌握了搜索和使用有效资源信息的方法,才能实现线上多元化教学资源与线下的实践教学充分融合,从而促进协同发展。提高成人函授教育质量,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成人函授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使之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教师只有掌握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不断学习新科技新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所从事行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增强自我发现问题的意识,带着问题再学习、再实践,便能实现实践与知识的融合。总之,从成人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平衡好管与放,将线上与线下的教与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授之以渔。

(五)创新教育考核评价制度

考核评价体制是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目前成人函授教育考试多数依照普通全日制本科的标准,即平时成绩加理论量化考核,是一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核评价制度,显然并不适用于成人教育。因此只有创新教育考核评价制度,才能督促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改革创新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真正提升成人函授教育质量。创新成人教育考核评价制度需要从学校管理者、专业教师和学生3个维度进行,既要注重结果性考核,也要严格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对于学校管理者,主要考量教学管理科学化水平、教学信息化程度、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教学培育计划的实用性等方面;对于专业教师,重点考量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线上线下互动性、教学创新能力、指导能力、责任意识等;对于学生的考试考核,要关注成人学生实际,应设置多次考试时间和多元化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可自主进行网上自测和考试。考核重点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增加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传统成人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发展研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将结合现实条件和实践经验对本文提出的线上线下协同创新途径继续深入思考。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成人函授教育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研究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白云华.成人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2):98 ̄103.

[2]王秀丽.用“协同创新”思维促发展[EB/OL].(2014 ̄10 ̄30)[2017 ̄02 ̄21].

[3]李桂英.基于云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4]黄正夫.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篇4

疫情前日常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

疫情发生之前,本课程日常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并不多,绝大多数任课老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线下多媒体教学。从硬件来看,因对网络和线上学习条件要求较高,高校受信息技术和软件等因素限制,本课程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从教育理念来看,《微观经济学》开课多年,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与实践应用,有些老师不愿放弃多年的PPT教学,教学资源信息化程度低。而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对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更新和重构。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效

疫情防控期间,笔者领导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采用了以社会慕课+直播+QQ群为主,以雨课堂、Blackboard平台、微课为辅的立体化网络授课方案。授课前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精心预设前期互动,通过课前布置自学慕课任务,布置与课程相关的经济讨论题,用“经济小沙龙”的形式为直播课堂预热。授课中借鉴“知乎社区”模式和直播模式营造线下课堂氛围;授课后,及时搜集教学评价并反馈,为学习者设计趣味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本共布置了7次在线测试作业和3次小组作业,配合在线推送财经类文章;通过“学霸讲题”和“优秀作业展示”等补充环节辅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授课教师对于延伸到线下的互动任务,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取得超出预期成效,一方面,学生到课率和课堂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互动环节发言积极,小组作业的形式也从以往的文字版或者PPT版扩充到了音频、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技术和团队条件已经锻炼成熟。通过在线培训、群内组织教学研讨及集体“云备课”等方式,教学团队已经掌握大部分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线上教学内容的创新、线上教学资料的共享、线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工作均已熟悉。

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路径

根据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后疫情时代微观的课程教学设计总体原则确定为:师生在一个共同空间进行线上、线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再辅课外的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

通过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拓宽线上课堂。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LearningSociety)以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课堂的延伸拓展。根据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外三个维度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除了线上线下的教学,同时添加了鼓励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拓展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具体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推送资源与交流: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激活课堂:课中学习慕课(30%)和面授(70%)融合翻转课堂,重点难点/系统梳理讲授,开展教学互动,通过课堂练习检测课前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讲授解,组织思考和讨论,并选择性答疑。面授教师全程督学导学,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课后虚拟学习社区:课后利用SPOC平台进行测验,讨论题并反馈,完成在线扩展学习;包括课后分组项目活动与互评与教学问卷调查等。

多种教学工具交互使用实现多维度立体教学。构建基于“慕课SPOC+Blackboard平台+QQ群+原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多维度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前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全部课时的30%释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翻转课堂,开展教学互动进行讲解,组织思考和讨论;课后可结合Blackboard平台等进行课堂讨论和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工具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可有效避免完全背离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以上模式主要通过教学、考核、反馈三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双师教学”模式确保线上线下全程督學导学。利用教学团队分工优势,主讲教师一主要负责课堂面授,主讲老师二主要负责线下的学生互动、辅导性教学及拓展性讨论等,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导学功能最大化。主讲教师(第一课堂):负责实施翻转课堂和探究式教学,进行交互式的实体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式+发散思维+交流互动教学内容为主,并将讨论结果上传至慕课平台,进行二次交流,大课精讲。辅导教师(第二课堂):辅导计划的制定、组织学生课前学习、随班听课、组织学生答题、批改作业等;第二课堂和创新项目团队还分别建有各自的微信群、公众号和豆瓣小组,教学活动可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技术指导教师:为教师、助教和学生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学生管理与课程考核评价。考虑到《微观经济学》基本都是大班课堂,首选手机而非电脑参与课堂互动,实现全员参与,是一种更有效的交互手段。同时增加高质量学生作业,通过分组,布置至少3次有评价标准的主观作业,并实现同业互评。助理教师管理网络讨论区交流和虚拟学习社区构建,打造高效果的教学互动场。最后通过大数据的学生行为画像实现教学监控,利用线上学习数据(签到、打卡、听课时长等)动态跟踪学习者在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进展。

篇5

关键词:中职;“O2O”模式;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59-04

一、引言

2014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选修课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时数的50%,同时指出“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打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等要求,该方案将选择性课程建设提升到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因而,中职学校势必将打造更吸引学生眼球、更符合学生兴趣、受众面更广、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选择性课程为课程改革方向。

毫无疑问,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将会助力中职课改的顺利实施。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又将进一步激发教育领域发生更深入的变革和创新。“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教与学,也需要线下活动对线上活动的补充和拓展,更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

《咖啡技艺》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备的技能课程,原是酒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一直以来很受欢迎。根据课程特点,将该课程开发为一门校本特色网络选修课,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2012年起,学校着手开发了《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将咖啡技能学习虚拟化、游戏化,不仅解决了实体实训室资源有限的问题,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化学习平台在网络上学习。同时,该课程实践性要求很高,学生必须通过实操才能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该门课程很适合以O2O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二、操作策略

如图1所示,O2O课程教学实践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课程教学实践。

O(online线上):学生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学习软件、微课教学资源、虚拟互动社区,学习咖啡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由初级咖啡师到高级咖啡师的晋级过程。

O(offline线下):学生线下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计划进行各种咖啡技艺的实操,参与咖啡服务实践巩固咖啡技艺。

2(to线上线下交互):线上学习情况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

三、教学实践

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开设了第一期《咖啡技艺》选修课,学生报名非常踊跃,有将近120名学生参与报名工作。由于是第一期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在人数上做了一定限制,从报名人员中随机摇号产生了30名学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和线下学习,共有24名学员完成了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部分学员晋级到了中级、高级咖啡师,学会了使用法式滤压壶、摩卡壶、滴滤壶等器具制作咖啡,并成为了学校咖啡服务的主力军。

1.O(online线上)

具体来说,学生在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软件平台进行咖啡基础知识的学习、模拟咖啡制作技能训练(见图2),同时还能在平台上的竞技场中规定时间内PK各种咖啡制作技能获得积分和提高排名(见图3),在虚拟社区和同学、老师进行有关游戏闯关技巧和咖啡相关知识的交流。

由于有些较难的咖啡制作技艺仅仅用游戏的形式无法完全体现出咖啡制作中的细节微妙之处。因此,在游戏平台中加入了微课资源,并在视频中设置了测试题以检查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看完微课后可以重新回到游戏中进行虚拟实操,增加微课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堂实操时易出现的细节问题。

平台的后台系统记录了学生线上学习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指导教师在线下的教学活动开展。以跳舞拿铁咖啡制作为例(见图4),共30人参与了“跳舞拿铁”的网络课程学习。学生出错环节,在备器环节出现错误共35次,在放滤网盖的环节出现错误共2次,在取细、中、粗度咖啡粉时出现了14次错误,选择不同温度的水时出现了9次错误,咖啡萃取时间的选择出现了55次错误。

在软件中放置了相关操作的微课视频,并设置13道测试题(其中法压壶咖啡5题、手动打奶泡5题、牛奶咖啡分层3题),用来检验学生观看视频效果。在观看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制作时,30%左右的学生答对了所有题目。他们基本掌握了法压壶咖啡制作的要领,仍有小部分学生(约9.1%左右)在对法压壶的结构、法压壶咖啡的特点、法压壶咖啡操作步骤、法压壶咖啡所使用的水的温度等方面理解错误,18.2%的学生对法压壶咖啡适合的研磨程度选择错误。

第三步骤将咖啡加入到打完奶泡的牛奶中进行分层,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获得了100%的准确率。这说明本视频在对跳舞拿铁分层原因、分层内容及吧匙作用对学生传达地比较到位。

2.O(offline线下)

在线下环节中,教师根据线上的数据,针对不同学习情况展开教学指导。以学员分层、学习目标分层及任务实施分层为特色,采取注重个性化、富有针对性的分层式教学方法,从学生学情出发,展开差异化、定制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咖啡技艺上有所提升。从一学期的实践情况来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

(1)课堂检测式

任课教师采取的第一种教学策略是课堂检测式,指在课堂上以检测的方式对学生在网络学习的情况以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这种形式对游戏平台中相应的虚拟仿真咖啡制作过程要求较高,适合较简单基础的咖啡制作训练。以《奇妙咖啡之旅》中单品咖啡的制作为例,游戏中完整地重现了使用意式全自动咖啡机来制作一杯单品咖啡的过程,游戏步骤清晰明了,和实操的契合度极高,即使没有微课教学资源辅助,学生也可以较好地掌握该技能。

(2)示范操作式

示范操作是笔者在咖啡选修课堂上所采用的第二种教学策略,即在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后,首先对学生展开一定程度的讲授指导,再由学生参加测试,同样以量化考核的指标加以评分。示范操作较适合难度中等偏上、游戏中无法体现咖啡制作细微之处的教学内容,如对打奶泡的合适力度和程度的把握。

(3)资源整合式

资源整合式是指采取线上微课教学资源+后台数据资源,线下要点提炼+测试式的策略。教师参考游戏软件后台管理数据,分析学生在游戏中的薄弱点。该策略适合难度较大的咖啡制作技能。例如跳舞拿铁制作,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学生在线上总体掌握情况,在确保基本掌握后再进入实操室进行操作。教师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学习策略,如表1所示。

3.2(to线上线下交互)

O2O互动是指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的双向互动。互动模式包括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等内容。

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不仅仅是上文提及的个人学习过程记录,还包括对整个班级学生一个学期内所有线上情况的记录数据(如图5所示)。

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奖励机制互通具体指线上积分可用于线下实物兑换,如一定的积分值可兑换教师亲手调制的一杯咖啡,提高学生线上学习获取积分的积极性。线下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奖励可用于线上购买装备、丰富虚拟形象,如在学校咖啡馆里进行咖啡服务可用来增加线上的积分。

目前已在筹备创建线上《奇妙咖啡馆》虚拟社区,设置咖啡作品墙和咖啡梦想墙,作品墙展示线上的虚拟咖啡作品和线下实践作品,咖啡梦想墙展示线下采风的咖啡照片(如图6所示)。

四、选修课的特点

1.自由学习,灵活晋级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的特点之一为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度和游戏中学生闯关晋级的自由性。学生可以选择任一时间自由反复地学习咖啡网络课程,体验咖啡游戏,也可以在游戏中的竞技场平台中任选一款咖啡(法压壶咖啡、摩卡咖啡、滴滤壶咖啡等)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充分自由。另一方面,不同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可以自由重复学习某一薄弱环节,从而达到更高效地学习。咖啡游戏中学生完成线上任务和线下实训测试后可以向高一级晋升,且排名会出现在游戏中,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习得情况晋级,学生的积分、等级也反映出学生对咖啡课程和咖啡游戏的兴趣度和掌握度。

2.高效管理,差异管理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程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开展课堂管理、课后管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差异化管理。教师通过游戏后台系统,可以查询到学生完成任务的积分、学生参加理论测试的分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奖惩措施,可激发先行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改善后进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平台中测试的数据分析,教师可总结出学生在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便于在线下课堂中及时指正,也使得教师在开展线下课堂的教学时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效果更明显,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寓教于乐,调节性强

游戏化学习又叫做悦趣化学习,是一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方式,是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特别在游戏化咖啡课程开展前期,学生对咖啡课、对咖啡游戏的好奇心、兴趣度尤为明显。游戏化学习课程相对于传统的书本类、教条类的知识点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奇妙咖啡之旅软件》中关于咖啡豆、咖啡壶等的文字知识部分,由于和传统课本教材的知识点介绍并无太大差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翻页或忽略,所以一款吸引人的游戏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以视频、情境模拟等形式取代。又如《奇妙咖啡之旅》游戏中原来法压壶咖啡的分步制作图示,而现在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后者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助力性更加明显。

五、结束语

根据《咖啡技艺》一期选修课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一期出现的问题,将进一步对线上的游戏软件、微课资源、虚拟社区等模块继续丰富、完善。对线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调整、改革,以期最大化游戏化学习软件的作用,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与学,为中职领域“O2O”模式的教学实践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魏婷,李艺.国内外教育游戏设计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3):67-70.

[2]恽如伟,李艺.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5):75-78.

[3]丁荣涛.面向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游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6):101-103.

[4]尚俊杰,蒋宇,庄绍勇.游戏的力量:教育游戏与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韩婉秋.教育游戏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价值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52.

[6]叶展,叶丁.游戏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7]朱海静等. O2O教学模式设计与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4(9):114-115.

篇6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课,大学计算机;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空间技术等新技术驱动产业、业态进行变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以来教育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显著,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社会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1]。2018年以来教育部提出高校应加强“金课”建设,“金课”成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国家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金课”的评价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并提出要大力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建设[2]。“金课”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大学计算机作为通识必修课之一,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的掌握、计算机科学思维与职业素养的养成三方面进行培养,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信息化适应的基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天水师范学院例,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参照“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进行建设与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方面体现课程“高阶性”;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加强课程“创新性”;从教学评价方面,提升课程“挑战度”[3]。

1通过学生学习产出确定课程目标,精准定位课程

“金课”的建设首先应对照课程的高阶性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的高阶性要求设计具有适当深度的课程,要求课堂学习具有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注重对信息的应用整合、关注知识的重构与实践、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四个基本特征[4]。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主旨,通过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学习产出制定课程目标,大学计算机课程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充分考量学校各专业对课程在知识、技能、素养的需求,课程目标按理工科和文科需求进行划分。课程总体课程目标为掌握计算机基础和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和算法与程序设计技能,形成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和社会主义思政素养。理科加强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数学建模的有机结合,以通过计算机的建模高效准确运算实现并分析专业问题;工科加强以迭代为核心的计算思维与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以解决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学科专业有机融合适应新工科的学习产出问题;文科加强与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升和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在遵循课程总体目标指导下,课程充分考虑学习层次和专业定位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需求,做到同一专业针对卓越班和普通班、师范班和非师班两套具体目标,如卓越班加强理论深度、课外拓展和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要求,师范班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工具、信息化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做到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的精准对接。

2结合社会专业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创新优化课程

“金课”建设要结合社会专业需求充实完善课程内容,大学计算机课程在保证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融合新知识与基础知识,实现课程知识储备的实时更新;充分衔接社会专业需求与计算机应用技能,实现课程技能的按需应用;充分融合服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思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服务社会主义的根本;充分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素质发展需要,实现课程素质目标。“金课”的课程内容不仅要设计合理,更要组织有效。大学计算机课程对课程内容主要以教学案例为线进行组织,实现课程内容的条理与连贯,创新优化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应充分进行知识与素养的整合、技能与素养的整合。好的教学“案例”可以将知识点连接为知识面,形成知识体系,将案例知识认知通过实验设计验证实现实践认知,并通过课程思政案例扩充到情感认知,加强知识体系的实践应用和社会主义思政教育。课程案例包括知识案例、技术案例、实践案例和课程思政案例,更多是将三类案例进行综合,如指定某主题,首先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检索或爬取进行各类信息的收集,其次要求学生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编辑、统计汇总或编程计算进行信息的分析,最后要其学生通相关软件或工具生成结果分析报告,并说明每项结果计算或分析的知识原理和过程,最后产生综合社会、技术、情怀的评价,如此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综合了知识点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践验证、归纳分析、工具使用和价值评价,实现了对知识、技能、素养的融合。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确定教学方法,高效实施课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灵活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大学计算机课程“金课”建设采用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效实施课堂。线上教学依托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学习通、虚拟实验平台等线上教育学习平台和钉钉、腾讯会议等交互应用软件,进行以现有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为主和符合本校学情的课程资源的结合,线上优质资源作为主要知识体系学习,自建课程资源主要是对知识体系的补充、实践实验的强化和课程思政的讨论等文档上传平台或通过交互应用软件进行线上直播,便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回看复习以及完成实验和线上学习数据的统计。线下教学主要依托课堂和基于移动端的线下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授课讲解、答疑互动、实验实践指导,并借助慕课堂、蓝墨云等移动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检测、全员互动讨论等教学环节和课堂学习数据的统计。

4参照科学评价体系确定考核方案,明晰考核规范

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案是判断课程建设效果的有效工具,同时科学的有效的考核结果可以反向促使课程建设有的放矢的建设。以学生为核心的考核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评价,以教师为核心的考核是对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是否促进教学效果的评价,以课程为核心的考核是对课程目标与内容定位是否满足课程立德树人要求的评价。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案是“金课”建设的检验标准,“金课”建设与实施也应参考科学评价体系确定考核方案,明晰考核规范。大学计算机“金课”建设实“三位一体”的考核方案,即同时对学生、教师、课程进行考核。学生考核将体现线上线下学习动态的讨论、问题回答等过程评价与体现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期末考试、设计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考核将体现教学能力的课堂组织、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案例设计等过程性评价与体现教学效果的学生平均成绩、实验设计、课外调研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将体现素养培养的思维、思政等过程性评价和体现课程建设成果的项目、竞赛等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结束语

“金课”的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的“金课”建设与实践,探索“金课”在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产出质量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分专业分层次的精准定位课程目标、融合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数据分析的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金课”的建设与实践,探索“金课”建设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董琴,张秋,王慧敏.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调查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2(05):13-16.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刘慧,王成武,蔡江东.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J].大学教育,2020(7):73-55.

篇7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最初适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引起学者关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目前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或传输媒介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2003年,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概念,并开始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普遍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作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承继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与方向。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的互补,不单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了教学效果。相比较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言,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学资源上,慕课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相关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采取视频、音乐、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讲解不深入的不足。从效果评价上,慕课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综合评定,最终产生系统化的课程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类型

本文论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模式是指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时间,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该种类型指的是线上教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在相同的时间点展开教学。这种方式通常将手机客户端作为载体,线上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师上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任务,还包括了学生课程签到、在线讨论、问卷调查、课程反馈等诸多模块。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在线上完成相应的功能,进而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其次,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时间不同。线上教学主要利用慕课平台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课前预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喜欢的内容,完成线上学习。在这种类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补充以及相互融合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本文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了学生线上课程预习、课堂深入教学、课后巩固反思三部分环节,主要是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应用网上资源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熟练地掌握各种核心理念,通过课后线上+线下对知识巩固反思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线上课程预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视频资料、阅读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任务、难点、重点等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对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预习完课程内容以后,视频资料中会有测试环节,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试,教师按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掌握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问题和知识漏洞,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线下课堂授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第二、课程深入教学。学生所开展的线上课程预习活动能够为线下课堂教学深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通过对学生难点与知识漏洞的梳理,对教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凸显学生不明白或者是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实现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迁徙,进而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授课前,教师可以设置诸如:道德的含义指的是什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等这类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阅读课前搜集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换看法,完成协作探究活动,将相关知识用于新情境当中,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课程讨论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第三、课后巩固反思。该阶段可以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线上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集中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并交由学生对课前预习问题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漏洞的梳理,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线下部分,教师针对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利用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书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徙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调查,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总结的形式,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之间的融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获得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应用专题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性专题教学作为核心,按照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具备的逻辑关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同时,为了全面整合资源,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工作,比如经典文献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制作课件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互动渠道

为了加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线上慕课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线下课堂教学模块包含了课堂知识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等相关环节,教师负责对教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针对线上慕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保证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三)转化教学语言风格

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单单与教学内容的有关,还和教师教学话语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会采用教材式的语言,表现出一定的政策性与学术型,对学生理论理解能力要求高,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由此可见,教师在编制慕课课件的时候需要注重语言风格的转变,构建一套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丰富而又生动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感染力与形象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采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诠释,保证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篇8

一、课程设置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以教学周为单位,确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建立符合教学进度安排的统一课程表。九年级于8月16日动员,17日开始上课,正常进行一轮复习,以“线上复习直播+作业+测试”方式推进九年级教学工作。

2.线上教学采取每5天休息2天的方式,各班每天6+1节课(最后一节课,周六为培优时间),每节课40分钟,教学内容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17日---22)以八年级复习为主,边讲边练。

第二阶段(8月24日后)九年级新课程学习。

上午:三节课,一节线下自主学习

下午:三节课,一节培优,晚上线下自主学习。

通过师生互动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开设班会课、眼操、体育活动及劳动教育。把知识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师资配备

为切实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做到有的放矢,按照行政班教师定位进行授课。

三、教学方式

1.为便于教师把控课堂,得到切实有效学情大数据,依据年级实际情况,采用腾讯视频或钉钉进行课堂直播,利用QQ群进行作业布置和在线测试。

2.教导处依据九年级班情、学情、师资安排课表、教学班级。(培优课程表)

3.教研室加强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指导。

4.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布置作业,学生作答提交后,教师手动批改,巩固强化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不打折。

四、检查反馈

1.分管校领导进入分管年级部网络平台进行巡视,教研室、教务处、年级组负责线上教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2.班主任须作好线上教学的宣传工作,及时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发班级群,沟通学生上课情况,做好家校联系,使学生逐步适应由传统课堂到线上教学的转变。还须加强班级网络学习空间的引导与监管,安排指导好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五、家校合作

坚持“因地制宜、家校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家校沟通模式,掌握学生动态,引导学生家长保持良好心态、消除焦虑恐慌、克服麻痹大意、积极抗击疫情。组织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对家长进行线上授课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学生安排好学习、锻炼时间,规律作息,确保线上学习“不断线”,思想教育不松懈。

六、考核评价

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需做好线上教学教师工作量记录,可利用教师互评、组长评价相结合进行打分,线上教学考核情况将纳入到对教师个人的阶段性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

七、线上教学要求1.预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高度重视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同步与异步紧密结合,丰富并创新教学激励办法。

2.线上教学应注意低起点、小容量、小步慢走、知识点分解、精内容、多互动、有展示、勤反馈、有效率、作业控制总量,注意营造教学情境感和现场感,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关注过程监督,务求提高实效。尽可能减少线上看屏时间,多给些线下练习,实践性体验性学习。

2.教师要关注线上教学情况反馈、讲练错题、作业质量和教学对策等四个方面及时调整线上教学工作。

3.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有效互动,注重学生练习“基础+典型”与讲课相结合,加强线上与线下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专注力,提高学生居家自主学习能力。

4.做好课前准备,掌握学情,提高效果,精讲多练,提前做好3周教学计划,每天一份练习。(教研室做好收集,纳入教师管理)。

5..随时根据家长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6.加强板书,注重小结,强化知识记忆。

八、具体措施

篇9

关键词:肺炎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1引言

肺炎疫情期间,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教育部下发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通知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在延期开学期间,全国各地的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高校开展了有史以来覆盖面最广、师生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久、涉及所有学科和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1]。在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以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课堂面授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需要,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程类专业,亟需找到合适、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工程项目管理》为例,探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应对策略,促使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由“应急式”线上教学过渡到常态化教学,突破传统课堂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把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进行有机结合,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提供参考。

2课程特点及线上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适当拓宽知识面,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3]。不同于纯技术类或纯管理类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它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介绍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与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合同、安全、风险等有关的控制和管理知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1学生线上学习现状。在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组织在线网络教学工作。通过整合学校网络课程资源,优化网络学习环境。学校授课教师利用QQ群、微信群、雨课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学习通、钉钉等一系列线上教学服务平台以及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爱课程、学银在线、超星尔雅等线上课程资源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这种线上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速推进了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有效降低了疫情对教学进度的影响,避免了线下课堂教学可能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对于线上学习,目前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还不够高。在这次疫情防控居家线上学习期间,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性和自主性,各种事假、病假、旷课人数比平时明显增多,加上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操作不熟悉、线上学习过程监管不到位以及少数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和网络学习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授课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不如线下[4]。以疫情防控期间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学习为例,首先是网络问题。因寒假期间绝大多数学生离校返乡,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主要利用手机上网课,网络与流量随时切换上课。有部分学生因家里没有网络只能用手机流量上网。有少数学生虽然手机可以用流量,但因家里信号不好只能在室外上网。还有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兄弟姐妹几人共用手机上网课。其次是教材问题。疫情线上教学前半学期学生无法获得教材,只能通过电子版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由于不便于做笔记以及阅读体验差,加大了学生预习以及复习的难度。最后是平台问题。疫情线上教学期间,授课教师往往需要选择几个不同的平台进行授课,学生需要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切换学习。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平台操作培训,多数学生不熟悉平台操作,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2.2教师线上教学现状。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有的教师在“封城”隔离之前返乡,有些教师没有随身携带计算机和教材回家,手机上网在软件选择与平台资源分享等方面有局限性。此外,授课老师受网络和教学资源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线上教学质量与进度。疫情防控期间,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授课模式主要有:(1)共享屏幕加视频/语音方式。主要利用腾讯会议、QQ、微信等平台分享PPT、视频和文档等形式,师生可以在平台进行互动与答疑。(2)网络平台直播方式。教师通过腾讯会议、雨课堂、钉钉等平台的直播功能在线授课并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3)自建课程方式。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添加课程资料,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考勤、测验以及与学生课堂互动。(4)录播视频课方式。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进行学习并完成作业。今后,在适应信息化教学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双重要求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能力体系将发生重构。教师除了要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应对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所需的应急反应能力。当疫情防控等级突然变化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要求。在疫情防控等级动态变化过程中,教师能够快速转换教学方法,使得在应急防控阶段与常态化防控阶段的教学能够有效衔接,能够适应疫情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做出教学方法调整。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2.3学校管理现状。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中小学及高校的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上学习,无形中加大了对互联网的使用量。受网络平台服务器数量、质量、系统等多方面影响,线上教学过程中网络不稳定、拥堵、卡顿和延迟等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了解,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学银在线、超星尔雅等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丰富,但这些平台都存在系统崩溃、视频内容无法加载、课程信息无法更新、服务器无法连接等网络问题[4]。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集中性的居家线上教学期间,部分院校在信息化管理水平、线上教学组织管理、线上教学质量监控、高校治理效能、数据对接,以及线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暴露出一系列问题[5],导致线上教学管理混乱,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难以监控。同时,突发的疫情导致网络教材、平台使用与课程资源等方面准备不及,影响了教学质量。前半学期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无法邮寄教材。而大部分的教材由于版权问题无法在网上免费获得,加上电子版书籍、教材阅读体验感较差,不便于记笔记,加大了学生预习和复习的难度。此外,多数教师疫情之前长期开展线下课堂教学,对线上各种教学平台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不熟悉平台操作,因此短期内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相比于其他课程,实践类课程因授课教师难以在家中进行演示,在线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只能进行抽象的理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网络课程,只能等学生返校后再补课。

3课程教学应对策略

3.1学生学习应对策略。随着全国各地高校学生在新学期分批分阶段错峰返校复课,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如何有效衔接线上和线下学习内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单纯的线上或线下学习方式相比,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因其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灵活和便捷而深受学生喜爱。在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生返校复课之初应尽快做好学习情境转换后的心理调适。在课前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方式掌握授课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交流和拓展[6]。现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加以说明,工程项目管理的情景模拟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过渡,避免两者严重脱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7]。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对授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预习,掌握具体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体模拟,如结算对量模拟、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招投标模拟、可行性研究方案评审模拟以及运用BIM技术进行方案优选、专项施工方案论证模拟、钢筋碰撞分析模拟、施工模拟等。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工程项目管理实操模拟,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2教师教学应对策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可以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衔接。这既是为了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考验。授课教师应依据学生居家“隔离”线上学习期间的学习效果和学情数据,制定出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预案,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授课教师可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教材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筛选出来,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设计,录制成微课的形式,同时设置一些与知识点有关的讨论题。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及对课程的兴趣。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参与讨论的次数,特别是课上讨论,把学习课程的全过程作为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而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课堂点名和交作业方式,使得平时成绩的获得更加客观全面。例如教材中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这一节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针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优缺点的重点介绍。而实际上每种模式都有自身适用的项目场景,对学生以后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鉴于此缺点,授课教师可以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这一节内容录制成微课,以解决课时短缺和全面了解知识点相互矛盾的问题。授课教师还应结合国内疫情防控的形势,能够根据防控形势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常态化防控阶段与应急防控阶段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阶段性防控要求。当疫情再次出现时能做好再次居家“隔离”进行线上教学的准备。同时,授课教师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倒逼自己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关系,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积极构建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以满足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互补,打造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新常态。3.3学校管理应对策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服务好全校师生,做好线上与线下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做好线上教学培训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保障学生学习效果。以疫情应对为契机,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促使自身提升治理能力,以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教与学的转变[8]。经历了这场疫情,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功能、网络稳定性等对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应借此机会不断对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增速扩容与功能优化,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录播与网络开发,保障各种形式、样态的线上教学。同时提前做好谋划、对师生进行线上教学培训,开展横向点带面、纵向多层次培训。从课程资源建设到平台软件培训,从教学咨询案例分享到大规模在线学习与培训,开展教学管理部门人员培训、系/教研室主任培训、授课教师培训、学生培训[9-10]。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授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教学的优势,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线上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课程问题以及平台问题,为学生在线学习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4结语

2019年突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全人类带来灾难和不幸。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来说,要在危中寻机,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学变革的契机。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的线上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改革,不断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重塑教师能力体系,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以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需要。同时,就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而言,授课教师必须扭转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想,不能仅从应对疫情防控的短期视野来思考教学,而是要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日常教学统筹推进的需求。同时要站在新一轮教育技术变革的高度思考教学,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师生良性互动、推动多元考核模式,构建师生“线上+线下”学习模式,以实现教学质量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2]鲁业鸿,高星.应用型本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4):75-77

[3]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李安辉,邓婕.肺炎疫情防控中民族院校线上教学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8(3):70-77

[5]谷中秀,华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应对.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9):19-21

[6]闫新红,刘春艳.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校翻转课堂建构.喀什大学学报,2019,40(5):108-111

[7]张云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临汾,2017

[8]虞乔木,郑东桦.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研究.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20,(1):65-68

[9]吴艳波,韩怀钦,刘志宏,等.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实践及其常态化的思考.医学教育管理,2020,6(5):471-482

篇10

[关键词]现代推销技术;改革;创新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课程从线下走到线上。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该如何实施线下课程,笔者在“现代推销技术”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改进,针对混合式课程的线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2反思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材,教学素材与时俱进

一门课程要想讲得好,首先要有一本好教材,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绝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也不能生搬硬套地按照教材内容讲,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至少要参考4~5本教材,从众多教材中取其精华,提炼出每一堂课最需要的素材。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学习和掌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和筛选经典案例充实教材,让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充分深入和拓展,这些素材要典型而新颖,要与时俱进,要抓住时事热点,也可关乎娱乐新闻,既可以是阿里巴巴、腾讯等大企业的推销案例,大师、企业家、娱乐明星的经典推销案例,也可以是身边的小商铺推销案例;既可以是线下的经典推销案例,也可以是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典型推销案例,只有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才能够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同时要对授课所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优化,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后续学科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反思,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差异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来参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有帮助。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学习态度散漫、不认真对待课程的学生会拒绝参加,那么提高这部分同学的推销能力就有困难,同时对整个课堂的活动气氛也有影响(有时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在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中,笔者发现,不能强制要求同学来参加,但是可以从侧面去引导他,设计的活动要因人而异。比如,在训练同学们寻找客户的方法这一实践技能的时候,可以设计2~3种活动方案:方案A是根据给定的任务,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把寻找客户的方案表演出来,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最高(假设10分);方案B是根据给定的任务,把寻找客户的方案写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讲出来,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次之(假设6分);方案C是根据给定的任务,把寻找客户的方案写出来就可以了,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最少(假设2分)。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根据各自的能力与需求选择方案,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加分,当然加分越高难度越大。但是他们也会发现方案A和B虽然也差4分,但是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方案讲一下并不是很难,这同方案A表演出来相比,太容易做到了,于是很多腼腆的同学也跃跃欲试,选择方案B,最后方案选择完之后,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选择方案C,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方案A和B。经过几次的演讲,那些曾经选择方案B的同学们积极性提高了,有不少同学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去挑战难度更大的A,那些曾经选择方案C的同学,在大家的影响下,也开始尝试方案B了,所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十分重要,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找对方法,每一个学生都会有所进步。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断创新

“现代推销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周当中,应至少安排1~2次的课堂活动,一个学期下来,这样的课堂活动累计至少也有十五六次,如此大量的实践活动,怎么能让同学们一直保持积极性、新鲜感、活跃度、参与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改进和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新更多的方法,如挑战训练、对抗训练、实践推销、角色表演、趣味活动等新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推销技能,既能提高自己的推销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销有方法,推销无定法”,虽然学习了经典的推销技巧和方法,但是教师应给学生补充大量的其他方法,例如接近顾客的方法,教材上讲了8种,我又给大家补充了8种,同时也会告诉同学们接近客户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方法都是有经验的推销员不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方法诞生,每一位推销员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或者创新出最合适自己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方法,只要你的方法行之有效,就全组成员分上加分。在这样的激励下,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特别积极,经常会看到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主动找老师进行辩论,在同学们的带动下,经常会有新的方法诞生,用新思维去解决传统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效果是笔者所预期的,也是同学们喜爱的。除此之外,课堂讲授环节中,教师应经常设问,让大家去思考,然后找到更新的推销手段来解决问题,笔者发现创新思维活跃的同学经常不按套路出牌,举一反三,但是解决问题的效果却很好,在这样的训练下,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也锻炼出来了。

6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温故而知新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是一门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双创在线开放课程。笔者要求同学们在平台上自学下次课的知识点,同学们通过学习微课视频和在线资料,不仅能对下次课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同时如果课堂上掌握不太好,也可以在课下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有了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的教学就压缩了理论知识的讲解,用大量的时间来实践、来演练。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推销的任务,要求大家利用每堂课的前10分钟,在班上进行真实的现场推销,每次限定2~3名同学,一个学期下来每一名同学都必须参与。推销效果最好,出单率最高的前三组同学会加平时成绩。每一次推销,教师应花3~5分钟进行点评,和大家一起总结这次推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在不断地总结中,同学们在每次课堂上的推销小活动就会越来越好,懂得分析客户的需求,活学活用最近学习的推销方法,这不仅提高了同学的推销兴趣和推销技能,也为接下来的推销实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利用在线开放平台,这门课程的作业形式也进行了改革,小组讨论的作业,我会要求大家在课堂完成,并书写在实验报告纸上。个人作业我会布置在平台上,根据课程进度依次作业,同学们可以利用个人的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去完成。鼓励同学在平台上互相讨论推销技能和方法,在线提问、在线答疑也成为教师和同学们线下互动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