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22 23:5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辆工程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台湾大部分与车辆相关的专业都隶属于机械工程,相当于211以上的台湾科技大学,近似二本左右的屏东科技大学、虎尾科技大学,私立的明志科技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的车辆工程培养目标是培育车辆产业所需专业工程人员,并针对车辆产业的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装配,以及营销管理、售后维修等各项技术进行相关教学及研究,以开发先进车辆零部件增进车辆性能及安全性。台湾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路线图如图1、图2所示。台湾科技类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分析:
(1)合理加强公共、专业基础平台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不代表授课内容系统性越强越好、深度越深越好、难度越难越好,恰恰相反,应用型院校应该不脱离培养目标的核心思想,授课内容应该越简明越好,越通俗易懂越好,关键是把要求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融汇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比如高等数学、工程图学、机械大类等课程都有需改进的地方。
(2)根据专业特色,增设前沿性课程汽车新技术课程除了汽车专业基础课,如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等为必修课必须开设外,增设前沿性的汽车新技术课程,如汽车空调、电动汽车、轨道车辆等。
(3)专业模块各具特色各校学科发展方向不同,课程设置有所侧重。其课程设置中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如屏东科技大学为车辆动力系统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服务工程师、生产制造工程师开设了不同特色的课程。
(4)学生接触专业早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即安排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如屏东科技大学在一年级新生的课程中安排了“车辆工程概论”、“车辆实习”以及“车辆应用材料”等课程。
2.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2.1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二十一世纪科技进步和海西经济区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管理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2业务培养规格
学科基础知识的要求以及对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汽车相关的机械领域基础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当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车辆及其相关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大学外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本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工程材料、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设计、汽车营销等基础知识;(3)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汽车设计制造方向或汽车服务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实践能力的要求:(1)具有解决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掌握汽车常见结构拆装、汽车驾驶等基本操作,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与分析工作;(2)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就业方向的要求:可直接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设计、制造、运营维护与检测等工作,亦可从事与汽车相关背景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战略策划、软硬件应用或机械工业领域的相关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2.3课程设置研究
通识教育平台52学分:其中必修课44学分,占25.9%。主要包括:大学英语(Ⅰ-Ⅳ)、大学体育(Ⅰ-Ⅳ)、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等。选修课合计8学分包括:人文社科类4学分、艺术类2学分、心理健康类2学分。专业大类平台62.5学分:其中大类基础课程24学分,数学4门13学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大学物理7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学分;大类核心课程38.5学分,包括材料与力学类3门10.5学分;设计制造类课程3门17学分,热学与流体类1门2.5学分,测量检测与控制工程基础3门8.5学分。车辆工程专业平台17.5学分占10.3%,其中汽车设计制造模块包括: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等4门课程;汽车服务模块包括:汽车构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器与电子学、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5门课程。专业选修课11学分,主要有:专业英语、汽车动力学、汽车CAD/CAE技术、载重汽车技术、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安全技术、人机工程学等总共开课近20门。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共8门专业相关的主要有: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结构拆装实习、汽车工程认知实习、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驾驶实习、汽车生产实习、综合论文训练。
3.结论
通过对新建应用型本科学院新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得到如下启示:
(1)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不是研究性教育,而是一种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择业性倾向或就业导向。这种选择就业不是面向单一职业,而是面向某类行业或职业群,使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性。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少量的学生有机会立即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出国深造。课程体系设计应该从源头上化解这个矛盾。
(2)无论是直接面向特定职业群的课程,还是设置学科课程,都应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服务。应用能力可以分为:关键能力或基本能力,即面向所有职业、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有的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即与具体学科专业相联系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即与职业群相联系的能力,主要通过构建不同的课程平台达到不同能力培养的需求。
篇2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61-4
1.引言
实践教学是车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1]。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操作技能、研究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办学思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设计教学[2]。
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车辆工程R到萄У闹匾组成部分和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内安排的实验教学环节。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主动研究的探索创新精神。
根据汽车专业实验大纲的要求,我校车辆工程系开设59项实验,建立7个实验室。在满足实验教学的同时,使车辆实验室具备高水平装置研发和改造的能力,为车辆专业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支撑,能指导研究生实验工作,使其成为组织本科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
3.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进行, 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课题进行实习。实习环节主要包括:
(1)认识实习:通过对典型的汽车相关生产经营企业或单位的参观,学生对车辆专业涉及的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有一个全面认识,初步树立工程观念,为后续课程的教学创造条件。
(2)生产实习:主要以工人身份顶岗或跟班劳动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本专业的主要生产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汽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3)毕业实习: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就业和创业结合,老师与企业共同商定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设计方案,邀请企业带着毕业设计方案来学校招聘,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身份顶岗或跟班劳动的形式进行毕业实习。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在工作中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论文)收集各种资料。
4.设计环节
设计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设计选题要求符合车辆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围绕本学科和专业,提倡选择与当前车辆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课题;选题应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车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较全面的训练,通过设计教学环节,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整车或汽车零部件实际设计、研究或制造工作的经验,具有与课题相关范围内较全面的知识,教风严谨、责任心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培养学生又能出科研成果。
教研室做好指导教师、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由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设计任务书,公布设计工作要求、质量评分标准等有关管理规定。设计教学结束后,教研室组织学生按时按质将完成论文或设计说明、计算资料、图纸、实验数据、报告等,组织相关教师集体评阅,开展答辩工作,按照学校指定设计答辩评分参考标准公正评分。
5.总结
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加强了实践教学的规范管理,实现了车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了车辆学生专业基本操作技能、研究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同时,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实践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完成了校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衔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创新实践 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LIU Caiyu, ZHANG Yong, WANG Suling
(Northeastern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Abstract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Engineering teaching.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essional automobil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demand for the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thinking and engineering capability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ar enterprises , and aiming at providing innovation probability from Multi directional and multi angle during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study work about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is in progressive.
Key words automobile engineering; innovation practice; study and discussion
目前,针对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可变性、对企业需要的顺应性和协作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系统工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力等成为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中的重要规划目标。
而现在国内汽车专业存在不少问题:一、宏观问题:社会对毕业生评价不高,工程专业学生与企业接轨困难;二、微观问题: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创新能力培养、学习过程缺少产品-工程-系统的应用理念,缺少随企业需求变化的跟随意识,缺少学生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缺少以集体为上的人文情怀。诸多问题使学生培养无法达到企业需求,建立与国际机械工程教育接轨的、适合我国汽车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创新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1 创新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的理论依托
(1)工程应用意识贯穿汽车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时刻秉承知识结合工程、服务于工程,规避所学非所用,与企业发展脱节;(2)系统性既表现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与工程应用的关联性上,又表现在学生对产品—过程-系统一体化工程项目的理解和执行,还表现在技术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的整合上;(3)创新性是基于现有的改造和完全的创造两方面,需要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应善于学习、辨别和应用别人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对新生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假设和推断,掌握新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应用能力;(4)柔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体系有变化性、多样性、可扩充、可持续性,在教学上与企业发展有契合性,在人文思想与技术发展方面有融合性。
车辆工程创新教学实践平台正是以上述内容为理论依托,不断地建立与完善各个环节。
2 创新教学实践平台的节点布置
2.1 建构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本校车辆工程是新建专业,结合车辆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与实际,对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修订。制定车辆工程专业相应的教学大纲,依托实验室构筑实践性强的教学新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上采取长期规划和短期安排相结合,具有柔性和系统性,随课程建设的深入不断完善和调整。首先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增加选修课比重,拓宽选修课的范围,规划未来待选课,随专业发展和工程项目参与程度的增加,学生有较自由的选课空间。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另一方面,搭配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优势互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和优化是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的基石。
2.2 建立有利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1)课堂采用“三式教学法”教学模式,研讨式、启发式和协作式三式联合,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教学内容分阶段实施,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据知识点难度及与工程应用的结合程度开展不同层次的研讨教学。针对具有较多知识点、范围广泛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完成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态度转移。(2)以产品-过程-系统理念贯穿教与学的生命周期,系统工程意识贯穿于各学习阶段,使学生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理论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工作。执行过程可选择性地与企业联合,外聘导师,实现双师制。(3)在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制(下转第49页)(上接第43页)定调整教学内容,据企业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各部分内容比例,增加企业培训课,了解行业前沿,使教学内容目标明显,学生学习有方向感;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素材库、网络平台、工程项目范例建设和实验平台建设,以视频、动画、图片、案例多种媒体形式,为以基于应用创新实践的教学环节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有效支撑,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2.3 丰富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平台空间,提升应用创新能力
(1)开展创新型实验开发与创新设计活动,促使实验与设计训练的有机融合。教研室在传统的实验项目基础上增加一定量的创新与综合实验项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课堂知识与自身的判断、联想、动手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对实验题目的分析、实验方案的构思和优化、对实验设备的拆装、实验过程成与败的反复,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素质,真正发现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离性,理论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延伸与创新。部分学生走入实验室,将实验装置作为课程设计或创新设计的载体。鼓励学生参与资源库、实验室等各种教学平台建设和创新设计活动,重视工程项目质量。结合课程(创新)设计,除了进行常规训练型题目以外,可与汽车制造企业相结合,提出一些较为简单实用的具有科研性质的课题,有工程项目的同学可结合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拓宽实践平台的空间。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由课堂和实验室引入社会和企业。如发挥新专业和区域优势,加强与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联系,外聘企业导师,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的交流;如到哈飞集团和汽车4S店参观实习;到车模公司动手实践;到乐高机器人公司参与创新设计等。将应用创新的思维触角延伸到多个空间,大大提升创新能力、师生的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和良好企业文化素质。
(3)实施和完善学生创新设计的流程性文件,鼓励参与各类创新设计活动,建立学生参与创新题目的评价体系和奖励等制度,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引入学生交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与分组模式交互。同学有机会作为主体评价和学习其他人的成果,在课程(创新)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个人作品成绩,还需考虑团队总分,并由学生根据贡献大小对组内同学的团队协作能力评价。设置专门的创新指标分,鼓励新思路和新途径。
3 结论
在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已建立起适合本校新专业建设特殊性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三式教学法”在专业基础课堂教学和创新设计过程中产生良好效果;新的成果评价方法和工程实践效果评价方法已初步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部分车辆学生进入实验室和企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设计活动,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团队精神和人文情怀得以全方位提升。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将不断地践行工程教育理念,进一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在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平台上努力实现高素质、创新型的工程培养目标。
资助课题: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车辆工程专业多维教学新模式研究 ,校级教改项目。以应用创新能力为核心,柔性建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 羊玢.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1).
篇4
车辆工程 大型工程软件 网络 教学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21世纪个人、企业和国家生存的重要部分。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现代生活。同时,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影响。当今,国际信息化教育的主要趋势就是网络化教育。
在网络发展得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大都高校的教师都已经采用课件的形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如用PowerPoint或其他的教学软件来丰富课堂,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方便老师,也使学生以最大的学习效率去学习。从教学模式来看,建设出好的教学网站能让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现代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本文结合《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了HTML等相关知识,利用Dreamweaver、Flash等网页制作工具。文中对系统需求分析、网站的概要设计、模块设计以及BBS论坛的功能和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该网络教学智能平台的实现,对于突破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性,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实时互动性和协作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充分体现了网络教学的互动、开放、智能的特点。
一、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功能分析
教学网站要求既能满足学生的学,又能满足教师的教,既能满足学生自学的需要,又可供教师进行备课及课堂教学参考。在往常的学习当中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这门课程的感觉内容很枯燥,不容易掌握,以及受课堂条件的限制,所以在日常的课堂中很难通过书本完全掌握相关的知识细节。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为教学的课下学习进行改革。在教学上能实现:首先,以简洁美观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提供有关课程的介绍,教学团队介绍;第二,《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就在网络平台中对外开放,向教师提供方便的课件上传和教学的相关资料;第三,BBS向师生提供便利的网上学习和讨论的交互式环境;最后,为师生提供方便的资料查询与检索功能。
二、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内容
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该课程的特点。第二部分是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的课件资料,也就是本网站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实例教学。第三部分为教学视频,供浏览者观看和下载。第四部分为课程的教学团队。第五部分为课程论坛,提供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第六部分为联系我们,为浏览者提供联系方式。
三、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模块实现
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模块实现是基于Windows XP Sever,在技术上主要运用Dreamweaver、VBScript和ASP数据库等来实现。在设计ASP行网页时,涉及到访问数据库。主要依赖于ADO对象,当ADO对象实例被建立后,就可以通过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采用Photoshop制作Gif动画实现;在网页显示速度方面,由于页面的图片采用Photoshop制作,生成JPEG格式,因而影响了网页的速度,出现速度慢的缺点,但采用ASP缓存技术恰好弥补了这一缺点,实现网页的打开速度从以秒到毫秒的飞跃。学习模块是根据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的文本资料和视频资料,制作成文本教案和幻灯片课件,通过FlashPaper2和PowerPoint to Flash转换成swf文件,到网页中。对于实际教学中的PowerPoint课件,通过编辑和整理,发现如果直接在网页中插入到网页中,就无法满足没有安装PowerPoint的用户使用而且占用很大的网络空间,而且很容易被用户下载,而PowerPoint to Flash的软件可以轻松的解决以上问题,将PPT转换成Flash可以不用考虑用户的电脑是否安装Flash便可以轻松的在线观看幻灯片。制作成Flash格式的幻灯片不但限制了用户的复制粘贴从而保护了资料编写者的劳动成果,而且占用的网络空间也比PPT格式减小。学习模块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也是整个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所在,能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了解本课程网站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等。在了解后,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网站主要提供的学习方式是书面+多媒体教学,这里所谓的书面就是电子教案,使学生在了解每一章节理论的同时可以观看相应的Flash,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所学章节的内容,浏览者不用担心对建模的过程等没有感性的认识,网站为浏览者提供动画模拟页面及模拟菜单,浏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模拟等过程反复观看。搜索模块在与Internet连接的条件下,用户可以不单独登陆其他页面,就可以在本搜索模块下进行资源搜索,方便用户使用。BBS留言版模块里面学习者可以自由进行技术交流,及其塑性加工先进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学习,此网站的具体交流形式为留言的方式,使答疑的人不局限于老师,更多的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体验不同的学习方法与过程,这个工作可以大大减少教师在答疑过程中的工作量。管理模块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习者对网站留言的内容、质量,这个网站在留言之前要先进行登陆,方便管理员对留言的用户进行管理。
四、结束语
在充分借鉴了现有网络教学平台、课件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对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制作平台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着重考虑了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开发平台能够实现多种资源格式的无缝兼容,减少教师工作量并能提高开发课件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了车辆工程大型工程软件网络教学开发平台设计,建立了各功能模块既独立又联系的有机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该平台的设计功能一旦实现,将能很好促进网络优秀资源的建设,推进网络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96-02
一、前言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赢得了全球刮目的成绩, 首次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汽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也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对应用型的车辆方面人才真可谓是求贤若渴。
二、应用型车辆人才的概述
1.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和特点
应用型人才即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于所从事专业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某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所培养的,面向生产一线的,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将相应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人才。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应用性人才更应该突出的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知识方面是需要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在能力结构方面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在素质方面应该具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责任心、意志品德、心理素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型人才按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技能应用型,主要是通过高职和高专院校培养;知识应用型,主要是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所培养;理论应用型,主要是通过国家及部分地方重点大学重点培养。 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其教育的目标往往都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强化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立足市场、职业,关注产业和企业发展。
3.车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3.1拓宽知识面
车辆工程本科专业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基础并拓宽专业的服务面。这就要求学生在本科期间四年学习生涯中,不仅要学习与车辆密切相关的课程知识,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譬如说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但往往被学生们忽视的学科。
3.2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又尤其是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计划则更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但要能从课堂中学得知识,更需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式、方法。培养能够从各方面获取所需的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通过实验课、基础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实习实训、课外设计、大赛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等,培养学生相互之间、学生和社会等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
3.3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二是要充分重视本专业本学科以外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培养。三是在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
三、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现有的培养体系的问题
1.1实践教学往往受传统教育的质量观影响,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和学术水平的高低作为能力的评价指标,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欠缺评价手段。
1.2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单一,实验设备陈旧,实验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前沿技术,从而导致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缺乏学习兴趣。
1.3受实践课程的学时限制和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综合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设置较少。
2.可取的革新考核方式
2.1教材方面:课堂教学可以不使用指定教材,但列出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目。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解大纲要求的课程内容外,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目自学相关的内容。期末的考核中的部分试题也可涉及参考书目。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2.2考核方式:考核的方式不应该过于的单一。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实习和实习报告或研讨会报告等。比如学生分组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并出具分析报告等。这样不光可以提升学生在对知识方面的认知程度,还可以提升高团队的合作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3.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联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优化车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市场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价值观。认识到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从而更加了解如何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为企业带来价值。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通过这样的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出最适合自身的未来的潜力员工,同时也节省了未来培养过程中的培训经费,也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束语
我国的汽车产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这对现阶段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可这也同时是机遇,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应用型的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为向导,同时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为方法加以改变。在这改革的过程中还可以虚心向西方的汽车产业强国学习。与此同时更应该意识到高等学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也受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在这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应该要有充分的决心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车辆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庆华. 面向能力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科学咨询. 2010(1)
篇6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车辆工程 课程体系
一、引言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和技术高度集约的行业,我国自2002年汽车产销量出现“井喷”以来,汽车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产销量世界第一。汽车行业和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汽车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汽车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二、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从培养目标的内涵上看,国内各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偏重的是专业(或方向)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满足社会对汽车技术的改进、提高的需要”。其典型代表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等。第二类偏重于理论的运用,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科研和生产的第一线。典型代表高校有:合肥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淮阴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等等。
由于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深厚和宽泛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宽广的科学视野,因此以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了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复合型人才而言的人才类型,承担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的任务。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更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更强调理论的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更强调专精实用。
三、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我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学校整体定位和汽车工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师资、设备、背景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为培养适应汽车行业需求的人才,我们在专业建设思想、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经过调研和分析,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类学科的基本知识,获得现代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初步的汽车制造与设计、应用开发和经营管理等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受到专题设计、实验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汽车制造、设计、开发工作,也可从事汽车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和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有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汽车作为一种机、电、液、控制、材料等技术高度结合的产品,代表了机械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因此,要求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培养目标及就业形势的变化,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建立了涵盖机、电、控制等学科的基础课平台,基础课平台包含车辆工程专业所需的各方向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而满足汽车行业就业和深造需求。根据就业方向不同,各类课程学生可选多学时、少学时两种模式,满足了扩大基础面的要求,兼顾了学生学习的深度要求。
2.增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门类,适当减少课时。
3.对于“汽车构造”和“汽车电子电器”这类核心课程,适当增加课时数以加强教学深度。例如我们增加了“汽车构造”课程学时,同时把原来的一学期授课时间调整为两个学期。
4.扩大专业任选课范围,如增加了“汽车驾驶与保养”、“汽车诊断与维修”等课程。
5.将“汽车专业英语”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
6.增加实践环节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并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刻。
五、结语
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寻和完善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满足市场对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自身办学实力及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合理地重新定位,满足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对汽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盂庆华.面向能力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2010,1:106.
[2]崔军,申翠英.本科优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4:71-73.
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而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强调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培养具备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能力,扎实掌握汽车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从事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检测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从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讲,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环节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出理论和实践均出色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认真探索的方向。
一、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目的
根据重点高校培养工程研究型人才,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教学型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等指导思想。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技术工程师,其主要特点有: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法关于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同时要体现工程应用性的特点,从教学体系建设中体现“工程应用”,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社会对汽车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开设解决了这一市场需求,但通过一些实际调查发现,许多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后,还要经过再培训才能顶岗。这样,就迫使我们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反思,探索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1.强化实践教学还未形成一致普遍的理念,重理论轻实践
部分师生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以及对强化实践教学重要型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即使在观念上已有认识,但常囿于条件、环境、基础等因素所限,观望、等待、敷衍等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证明,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在汽车专业课的教学中是行不通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老师费尽精力,但教学效果很差,就失去了干劲;学生满怀希望要学好这个专业课,由于基础差,理论课又多,想学就是学不会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于是厌学、逃学使好学生也变成了坏学生。
2.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
表现在:(1)多功能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物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性的发挥。(2)实训模拟场地限制了学生更多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现有的设备设施还远未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现阶段的实习基地普遍存在着浮于形式的现象,一方面,归因于当前我国企业改制后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可归因于在该领域经费投入、人力投入,以致感情的投入受限。
4.教学计划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当前在教学计划中,尽管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已有较大提高,但大量的公共课、理论课仍占据了较大的学时比重。
5.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教师中能够适应满足实践实训的总体上比重不高,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6.教学评价机制缺位
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不能起到强化鼓励实践教学环节和鼓励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的积极性,相反存在着制约倾向。特别是在学生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判、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的折算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
三、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思路
1.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
当前各种新技术在汽车新产品开发和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发动机电喷技术、电控悬架、自动变速器、新能源等技术在不断发展。如何及时将这些内容引进到教学中去,保证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是我们需要探索的。因此,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深入行业、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切身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将来可从事的岗位以及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聘请汽车企业的领导和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审查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明确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达到学生培养教育和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2.加大力度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是将应用型本科教学落实到实处的重要保障。(1)可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使理论课教师了解专业实践知识,使专业实践课教师掌握专业理论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2)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较高职称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专家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3.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建立与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实践―理论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教育应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安排教学计划,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要围绕实践教学展开,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的教学现状,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
开展数字化设计教学,开设CAD、UG、MATLAB等软件学习课程,将数字化课程的教学与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课程充分结合,使学生不局限于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以新的思维方式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安排是先理论后实践,从理性知识到感性认识。这是本科院校习惯沿用的方法。这种做法往往强调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很自然地挤占了实践教学环节,造成了毕业生既不“高”也不“能”。现在我们可以尝试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先实践后理论。着眼于“应用型本科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注重于“工程应用型人才―高级人才”的培养而不是“高级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方式也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更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有很多科学发明创造都是由实践到理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哪些实践环节可以超前,哪些可以滞后,哪些理论必须超前,哪些必须滞后,要精心考虑,慎重选择,要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相适应,不能一刀切――先实践一遍,再进行理论教育。
5.加强实践设备设施的建设
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行动;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财政投入,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在校内建立汽车实训中心,包括汽车发动机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汽车整车实验室、汽车电器设备实验室、汽车电控实验室、汽车测试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及单片机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6.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鼓励、资助并考核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和摇篮。实习环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单位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可与整车厂和4S店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跟企业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大四学生即可进入企业实习,指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带教师傅,负责在实习期间督促、帮助学生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习结束时做出实习鉴定。这种模式既可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又可让企业直接选择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这样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7.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组建实践教学管理队伍,鼓励创新、鼓励改革,同时落实岗位职责,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绩效。实践教学中集中安排的内容要单独考核,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要进行答辩、评审考核。答辩评审时可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实践教学成绩,均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考核成绩是学生升留级和毕业的依据。
我国汽车产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对具有一定深度专业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但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将迫使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不断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既“高”也“能”的高素质车辆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平飞,刘文苹.车辆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2]严运兵,张光德,杨启梁.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1(03).
[3]范小彬.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0(06).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教改资助项目(2012TH
篇8
关键词:汽车电子;车辆工程;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作者简介:姚嘉凌(1976-),男,湖南长沙人,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系主任,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09C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19-02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车辆工程的专业人才,汽车电子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也急需专门的人才。近年来,全国已有几所高校开设了汽车电子专业方向的本科专业,总体的目标是:希望培养既懂车辆专业知识又懂电子技术和相关控制理论的复合型人才,但每所高校的侧重点不同。南京林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招收汽车电子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经过论证和研讨,确立了自己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本文就这个专业方向的开设必要性、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方向)的专业定位
1.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形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至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2011年的产销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
虽然产销量保持了世界第一,但在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中国的自主品牌竞争力很弱,轿车中只有很少的几款车是国内自主开发的自有品牌,即使是号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轿车,其中不少的发动机还有外国品牌的血缘。可以说当今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跨国汽车巨头之间的竞争。中国汽车产业只是在具体的数字上保持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外貌,是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是一个汽车的消费大国,不是一个汽车的民族品牌大国。并且,外资拿走巨额利润。由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每生产一台合资品牌汽车都要向别人缴纳一笔技术转让费用,大量的利润流进了别人的腰包。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基本上都由外资控制,如高压共轨/汽油直喷、自动变速箱、电控悬架、ECU电脑等关键部件都需进口,70%的利润由外方拿走,而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是汽车电子技术。
另外,在汽车保有量方面。美国是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09年底大约有2.46亿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高达820辆,汽车普及率为82%。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等西方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都在50%以上。全世界千人平均保有量为120辆,而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40辆,汽车普及率不到5%。如果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内,中国能在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上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中国汽车的年产销量将超过5000万辆。可见,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处在上升期,是个朝阳产业。[2]
2.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企业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开始实施由劳动密集为主体特征的生产模式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转变,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表明,从2004年到2011年,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始终保持着90%以上的一次就业率。
从对人才的需求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几个单一的品牌,主要为商用车,对汽车类人才需求少;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增加,各种品牌轿车大量涌现,特别是后期,对车辆工程的人才需求剧增,但大多从事简单的设计或外形模仿工作;第三阶段是近10年开始的,随着自主品牌的主机厂以及零部件企业的大量出现,企业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零部件日益重视,开始进行整车和零部件的设计和研发。全国设立车辆工程专业(或近似专业)的高校,1996年以前有30余所,1997年有80多所,目前已达160多所。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的概念是汽车设计,侧重零部件、整车机械和外形的设计、试验,而针对汽车电子设计的高校没有几家。
近些年,汽车电子相关的零部件企业和整机厂对电子类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特别是既懂电子技术又懂汽车的人才。例如,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下设汽车设计、发动机设计、汽车电子、汽车贸易等6个专业方向,汽车电子方向是招生和就业最好的,而且还供不应求。目前,国内汽车相关院校有车辆工程专业的都相继设立了汽车电子方向或车辆电子方向,如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华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没有单独设立汽车电子方向的高校也在车辆工程专业中加强了电子类课程,如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可见汽车电子在车辆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汽车电子方向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3.汽车电子的内涵
随着汽车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在汽车上逐步应用,汽车电子的概念不断延伸到新的层面。现代汽车电子已经成为由基础技术层、电控系统层和人车环境交互层所组成;是面向汽车而集电控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汽车技术于一体的平台。
汽车电子具体包含以下方面:仪表通信,如电子油耗表、大型电子化薄式仪表盘、多路信息传输等;发动机及传动系,如电子点火、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等;安全方面,如电子防抱制动控制、电子主动悬架控制、故障预警提示系统等;舒适性方面,如空调自动控制、行驶路线最优化选择控制等。另外,汽车电子在智能交通和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方程式汽车大赛 一体化 教学模式 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如何改变高等学校现有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实践、创新、卓越工程师型人才显得十分必要[2]。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平台,建立一种新型学校培养实践、创新、卓越工程师型人才的“教、学、做”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1.1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介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中国FSAE”)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大赛。该赛事通过搭建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交流舞台,深化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主流意识,完善汽车人才培育机制,为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战略方向迈进奠定人才基础,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培养汽车产业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新体系。
1.2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现有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下培养人才,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理论与运用也存在脱节,导致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创新能力,制约着汽车行业发展。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这方面的缺陷。该模式以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为辅助,以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主体[4],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做”一体化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2.1 改革的目标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发展、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依托河南省车辆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工业基地这个优势,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质量反馈体系,最终形成一套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2.2 改革的内容
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观念创新。明确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实践性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定位,通过项目培养学生参加实际工程设计,并自己动手加工零件,制造和调试赛车,同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整个赛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2.2.1 由“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工程设计实践,仅仅是延续理论上可行性的设计分析,具体设计的零部件能不能用于实际生产或能不能生产都是未知数,没有一个可以检查设计是否合理正确的方法。大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参与实际工程设计,由亲手设计每个零件开始,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最终装配出一辆满足要求的具有良好行驶性能的赛车。教学模式中设计实践应用的改革,学生进行工程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设计,而是必须应用到实际进行生产加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创新能力。
2.2.2 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是以金工实习和一系列课程实验进行实际动手能力培训。这种模式培养的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能力,学生按部就班完成规定的实验,验证书本知识,发挥空间有限,仅仅是知道已有的工艺和设备的简单使用与操作。
通过参加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学生完成整车设计。所有零件自己设计,在软件上完成控制分析,形成零部件图纸。自己设计零件加工工艺,在教师辅导下动手操作各类机床加工设备,加工出零部件,将这些零件应用到赛车上,通过实车验证设计、加工的正确性。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能更加适应企业发展。
2.2.3 传统产、学结合与企业合作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在产、学培养方面,企业多数是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很少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高校往往采用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的方式以参观的形式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种简单的参观,学生仅仅是形成初步的企业生产概念,并没有充分理解理论如何应用到企业实践。通过参加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参赛过程中学生要制造出一辆满足竞赛要求的赛车,在赛车的制作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与企业联合制造赛车,企业可以为学生在汽车零配件制造方法、制造过程、性能检测与维修等方面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和场地技术指导,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中进行生产学习,并验证自己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2.2.4 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车辆工程专业是集车辆开发、设计、生产为一体的产品类专业,要求教师除具有理论知识外,应当具有丰富的产品设计经验。目前,由于新进教师多为高校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这样的青年教师很难胜任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因此需要有实践培训过程,通常做法是到实验室工作1~2年,但效果不理想。建立了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平台后,这一情况明显改观。严格实践的要求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从而形成一支教学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平台也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其更能够胜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的要求。
2.2.5 实验教学及实验室改革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多数以演示和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实际操作和一定的参与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通过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平台,学生在赛车的制造过程中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自己动手制作、加工、组装、调试、维修赛车,且方程式赛车不仅仅是设计和制造赛车,还需在比赛中发挥优异的性能,因此必须进行汽车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等各种相关性能的检测试验。汽车各种性能方面的试验都要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这样将学生由被动角色转化为主动角色,增强了学生对车辆工程专业实验理论与相关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步搭建了卓越工程师型校内培养平台。
2.2.6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质量反馈体系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价,对教师的讲课和实验指导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来得到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是建立在理论评价的基础上的,没有可以检验评价效果的方法,如何建立一套能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的体系,使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不断上升,一直是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方程式赛车设计、制造、测试、比赛的过程,很容易评价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否合格和教师指导是否到位。这不是一种虚的评价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造出来的赛车在竞赛场上运行的实际性能来评价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这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质量反馈体系能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量管理制度。
3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成效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主干课程为重点,跟踪汽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教学队伍和教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目前已形成了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内容组织科学,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先进,教学效果良好的局面,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河洛风”SAE方程式赛车队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参赛队伍,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获绿色环保大奖、最佳外观设计奖等11项大奖,赢得了组委会及企业界的广泛好评,得到CCTV-5、东方卫视等社会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与赞扬。
同时在赛车的设计和加工制造过程中,与中船重工725双瑞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一拖集团、洛阳亿众等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与专业对口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形成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生申请与赛车相关的发明专利2项,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高水平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多篇。车辆工程专业形成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一批精品课程。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加速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了实践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创建结构优化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车辆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改革成果应用于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每年直接受益学生150人,间接受益其他相关工科专业学生1 000人。改革研究面向全校,以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为载体,以车辆工程专业为实例,形成的一套完整“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车辆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发展的教育教学为理念,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这种教学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组织运行体制,创造了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新模式,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
参考文献
[1] 李延保.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3):28-32.
[2] 王树才,宗望远.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07,10(10): 63-65.
篇10
关键词:工程硕士;教学方法;EPBEP;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40-03
一、引言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企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要阅读相关外文技术规范流程,与国外汽车工程技术专家的日常沟通已成为常态,高等学校开展对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专业英语的深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是汽车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成果直接渗透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是研究生知识体系构架中重要的一环。和本科阶段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相比,工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因其面向对象背景不同,其教学上有其自身的问题和特点,面向培养对象来源宽泛,个体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技术研发中心和学校等;由于工程硕士录取要求一定工作经验背景,主要面向工程技术人员,使得实际招收的工程硕士年龄结构差异大,一般在26~35岁之间,因此在英语教学上区别于年龄结构单一的本科生教学,其自身具有如下特点:(1)英语水平差异大;(2)学习目的差异大;(3)学习时间难以统一,因为要兼顾家庭、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平衡。为满足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本文结合汽车学院工程硕士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针对工程硕士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车辆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1]。
二、工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车辆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并结合项目组多年教学经验来看,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存在如下问题[2]:
1.教学方法单一化。目前教学上主要是通过阅读和翻译英语专业文章的程序化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这对提高阅读翻译能力比较有益,但却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际利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达不到培养综合素质专业人才的目的。另外,教学手段上也比较落后,没有很好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长处。
2.教学方法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由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整车企业,对实际问题更为感兴趣,任课教师因势利导,着重加强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教学中仍把工程硕士专业英语当作一门知识型课程来讲授,讲课过多关注英语词汇、特殊句式等英语本身知识上。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缺乏与学生的积极沟通和互动,不能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积极思考,对课程消极对待。因此,要转变原来以英语知识点讲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中的实际工程实践需求为目标的双向交流和促进。
3.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用“在职不离岗”的形式参加学习,教学时间大多在周末,上课间隔时间为一周,平时大部分精力还要关注在工作上,因此,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很难在这样少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吃力,教师教学任务压力也大,学生期望的课堂知识学习量与教师的课程安排不合拍,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和教师都有怨言。
与全日制专业英语教学相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应注重语言的表达使用和获取国外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由于专业基础和从事岗位的差异,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目标和需求也不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汽车企业日益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日益创新。因此,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以适应工程硕士研究生“具备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在专业英语授课上,如何采用合适良好的教学方法,基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放眼全球整车企业的最前沿技术知识,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灌输学生工程技术观点,将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其专业需求相结合,是授课教师在教学方法研究上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诸多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法国工程师院校课程教学中常用EPBEP教学方法,即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紧扣工程硕士培养目的,通过在课程中导入相关工程实例,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锻炼与培养。具体改进措施如下[3]:
1.授课内容与专业方向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将授课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紧密联系时,才能激发对车辆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授课时,巧妙地将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融合,辅助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最大程度上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授课教师在讲授“工程硕士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概述的时候,举出的工程实践例子采用贴近学生专业实际的问题,如在讲授转向系统时,和学生重点探讨转向系统的轻与灵的问题;在教授悬架系统时,讨论麦弗逊悬架存在主销轴线、滑柱轴线以及弹簧轴线3个轴线不共线的问题;在制动系统时与学生讨论汽车的ABS防抱死系统等。这样授课老师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车辆工程专业上的悬架、转向和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原理上。
2.授课内容与车辆工程实际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点。“工程硕士车辆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服务于实际应用,也来源于大量的工程实际。因此,车辆工程专业英语的授课内容应面向工程、面向生产和研发第一线的汽车科技骨干人才,在教学中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点是十分必要的。来自不同厂家的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专业面的掌握也不同,所面对的工程实际问题也是不同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以后会继续在汽车行业的各个部门中工作,需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要灌输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点,有意识地将授课内容和学生日后的工程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引入工程背景,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English Practice)。
3.授课内容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来自不同企业的学生,由于工作中所涉及的汽车工程专业内容不一样,学习关注重点自然不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需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而且贴近车辆工程的专业实际,在教学内容上要个性化设置,包含基础专业内容,但也要突出各个专业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了解学生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个性化教学内容。举例来说,对课程的基础内容,如车身、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四部分基本结构和概念,强调教学上的“精华”,代表所有专业方向授课的共性。而对和学生工作联系紧密的内容,就需要“个性化”区别对待:如第三章针对于整车方向的学生,可以结合汽车构造课程的学习,进行悬架、转向和制动系设计流程分析。
4.语言表达简单化。由于《车辆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专业性强,英语专业词汇拗口、生涩,在进行知识的讲授中,应多采用简单句。首先课程本身专业知识理解有难度,难于理解;其次,不少学生本身就带有地方口音,简单句方便理解,易听懂。
因此,虽然教材中多使用书面用语,即长句、复杂句,但在讲授的过程中杂句式无疑更增添了难度;第二,作为中国籍教师,英语很难做到出口成章,简单句能容易应尽量将其拆成单句进行讲授,利于知识的传授。
5.提倡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使用图表及多媒体。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图表,一方面,图表简洁明了,教师由于有图表作为参照,因而英语语言的表达将更加流利;另一方面,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眼、耳和口的互动也将使学生听课变得更加容易。此外,多媒体动画的插入和实施也更有利于将纸面静态的结构转变为动态的三维形式表达。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或者自己动手制作与车辆工程专业紧密相关的Flas,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营造出逼真、形象的英语学习氛围,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四、建立EPBEP教学方法
根据上述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建设与原有课程教学大纲相配套的EPBEP(English Practice Base on Engineering Project)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精选教学内容,为EPBEP教学方法奠定基础。EPBEP教学方法的展开需要辅以精选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将教材的内容涉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的整车技术、发动机技术和汽车营销等方面的话题重点进行介绍,并兼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要求。此外,在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学习后,对专业知识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此提高学生听说和利用英语阐述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推出EPBEP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实际课程教学中,要摒弃只讲授语法和单词的、机械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取而代之以工程实践应用为主的、专业前沿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在实际专业知识中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
课堂上针对车辆工程实例导入教学,启发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和专业词汇的思索。引导学生用工作经验的知识回答工程实例中涉及的专业问题,引发学生对本工程实例问题的兴趣,渴望搜寻相关专业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话题词汇的“暖身训练”。之后,引导学生围绕相关工程实例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各自观点和见解,完成某项任务,并选派一名代表讲解表达给整个班级,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的能力,即EPBEP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广泛存在于法国的工程师院校中,主要针对工程师交流和国际化的目的,在课上展开相应工程实例讨论,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表达、交流和沟通,具备专业知识的英语能力组织、表达和讨论的能力,注重工程技术知识的陈述,达到彼此理解的目的。
3.引入知名汽车企业工程问题视频讲解。由于在其他汽车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国外知名汽车企业工程师对汽车专业技术知识讲解的视频资料,项目组打算在车辆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考虑到课时有限,可以通过预留作业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和表达。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引入实际知名公司的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课堂兴趣;二是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通过反复地听,达到精听的效果,能够让学生能够写出大部分的英语专业词汇;三是要求学生针对其中一些专用词汇和段落进行翻译,提高学生对被动式、长句式和蕴含生涩专业单词的专业知识进行翻译的能力;四是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达能力。在精听和翻译的基础上让学生具有重新组织语言,并能表达出相同内容或者回答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真正考验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刺激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五、结束语
虽然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专业英语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EPBEP教学方法的推出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其与实际结合的学习环境和多元互动的交流机制,一定能够为工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创造新的可能性,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桂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初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