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篇1

关键词:竞争;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标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05-02

1 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多是关于产业和国家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社会科学院裴长洪研究员设立了两类指标:一类是说明国际竞争力结果的显示性指标;另一类是解释具有国际竞争力原因的分析性指标。显示性指标包括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TSC指标)、出口绩效相对系数、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销售利润率、产品增值率等。分析性指标又可以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直接原因指标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指标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第二类指标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第三类指标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间接原因指标也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指标申请技术专利指标、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成本比重的指标、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以及职工队伍素质等反映高等生产要素的若干指标;第二类指标是相关产业的产值以及供货商的销售额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等反映相对竞争优势的指标;第三类指标是产品系列化指标。

(2)国家计委课题组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这套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其中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能力和竞争环境为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又可细分为二级和三级指标,竞争潜力包括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两个二级指标。反映比较优势的指标为: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竞争能力包括市场化能力、资源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三个二级指标。竞争环境包括产业竞争动力环境、产业竞争压力环境和产业竞争活力环境三个二级指标,这三个指标均为定性指标。

(3)厦门大学的周星、付英在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对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从理论上应等于产业竞争力资产与产业竞争力过程之积,其中资产指产业现状、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取决于一国的资源条件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过程指产业素质变化及产业结构变动,它取决于企业的策略行为和政府支持的力度。

(4)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金昌研究员设计了用进出口数据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组指标构成:一是反映市场占有率的指标,主要有市场渗透率指标、出口贡献率指标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二是反映净出口(贸易赢余)的指标,主要有贸易竞争力指数、相对竞争力指数和贸易分工指数;三是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张金昌指出,这些指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但在使用中均需要注意指标自身的局限性。

从以上有关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综述来看,主要是针对产业进行竞争力的分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因此,本文在对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时,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而再探讨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更深层次的因素,同时注重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相互作用对最终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方法逐层地打开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黑箱,并最终揭示其内部机理及其内外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1 产品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判断的原则

从现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在判断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内外因共同决定,以内因为主。从总体上看,竞争力的决定力量无非来自于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关系原理,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在识别和分析产品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时,应当把影响竞争力的内部因素作为基本准则,内因是决定竞争力主要自变量,外因只是次要的或辅的自变量,进而真正揭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2)产品竞争力“资产”与“过程”共同决定。根据前文中提到的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总结的关于竞争力决定因素的一般规律,即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条件;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通过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测量的结果)所产生出来的竞争力。按照这一定义,“资产”是竞争力产生和提升的必要基础,“过程”是一种将资产转换为竞争能力的动力。

2.2 决定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根据上述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把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划分为:基础因素,核心因素和环境因素,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1)基础因素。基础因素,是指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金丰裕程度,劳动力资源及基础设施等其他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自然条件上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资源禀赋是基础条件,为产品生产提供原材料,也是产业及产品竞争力形成的基本性条件。由产业竞争力理论,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其比较优势的发挥。某产业由于所占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着该产业中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享有天生的比较优势地位,其它竞争对手无法与之竞争。其次,资金丰裕程度决定着产品所在产业的投资能力,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相应的资金供应,也相应影响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力资源对产品竞争力虽只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大的影响。

(2)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指在产品竞争力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那些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产业组织结构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有利于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实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形式和提升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所以技术创新在产品的竞争力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其次,产业组织结构也影响着产品竞争力的形成。产品竞争力虽然不完全取决于生产规模,但没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在国际上是无法形成竞争力的。这种规模效应一方面有助于扩大市场覆盖面,降低销售成本,另一方面,使该产业能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技术开发,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技术升级。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来自于外部,对产品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较强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竞争环境,政府作用及制度环境等。在外部环境中,本文主要探讨市场环境的作用。

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反复说明了这样一条规律:投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竞争能促进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及促进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等。在竞争市场中,产品国际竞争力通常表现为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增加,或者是替代进口能力得到提高。而扩大出口或者是替代进口,在世界自由贸易为导向下只能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本国产业结构依据比较优势进行调整,即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来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

(4)基础因素、核心因素和环境因素三者的关系。根据以上分析,产品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基础因素、核心因素和环境因素组成,基础因素和核心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具有直接性,也可把它们称为直接因素,在直接因素中,核心因素起主导作用,基础因素起辅助作用。环境因素是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通过直接因素而作用于产业竞争力的,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描绘成下图:

3 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如加权综合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基于因素筛选的综合评价法、人均GDP评价法、产业产出购买力评价法、贸易竞争指数法、WEF评价法等。本文认为利用进出口数据评价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是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评价法。

3.1 进出口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产业的竞争力最终要表现在产品的贸易绩效上,而且进出口是反映一国产品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贸易绩效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产品竞争力的程度。出口不仅可以带来外汇收入,提高本国居民的支出能力,还能增加本国居民的就业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一些学者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出口份额及其增长。此外,由国民经济学宏观均衡模型得出,一国收入按照支出法计算,是由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消费和进出口余额组成。国内总收支可以由进出口表示出来,进出口余额等于国内收入与国内支出之差。又因为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可以由国际贸易差额和收入来反映,所以国际竞争力可以由收入和进出口差额来反映。同时,许多学者用经验数据也证明,在GDP或人均GDP(生活水平)增长与出口份额增长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进出口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3.2 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因为竞争力的研究有多个层次,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通过企业来实现的,而企业竞争最终是通过产品的市场竞争来实现的,所以通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表现,可以看出一国相关行业的综合实力。然而我们研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不仅仅是客观描述特定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实际竞争结果,还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对象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即寻找导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际结果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价格和产品的差异性两个直接的因素,而市场竞争的手段还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而以上两个直接因素又由许多其他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可以看作是决定或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因素。以此类推,我们就无法界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外延,所以为了清晰的分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必要首先界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我们在分析了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范式,如波特教授的钻石分析模型等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因素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方面来考虑影响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技术、规模优势等。根据以上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模型

(见图2):(1)显示性指标。主要从竞争力差距的表现入手,即是竞争结果直接表现出来的,它表现为产品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的实现程度。(2)分析性指标。通过竞争力决定因素方面的差异表现出来的,即原因导向性指标,它解释为什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这些指标所反映了决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结果的变量因素,或解释为什么各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有不同的竞争力。但两类指标分析时都应分别包含说明比较优势和绝对竞争优势两种性质的指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政府职能 金融 国际竞争 国际协作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职能转变与职能定位受到更多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重点是市场的管理与服务,但笔者认为这只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方面,即纵向职能,或称为对内职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经济分工日益深化和开放的条件下,从横向角度观察,政府还承担着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经济协作的职能,这种国际竞争和国际协作的职能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对外经贸管理,其对政府的经济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竞争和协作的目标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争取国家空间,在国家间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国家间合作中获得合作收益或合作剩余。国际经济竞争与协作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为维护本国公共利益发挥自身职能代表国家开展国际经济竞争与协作,并且国家政府作为主体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职能无法由一般企业或组织替代。这种政府职能的发挥涉及不同的国家,因此,我们可以把政府的这种经济职能称为对外职能。

伴随货币与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金融在要素资源全球配置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凸显了金融在配置全球资源方面的核心作用,国家间竞争日益体现为经济竞争,经济竞争的核心日益表现为金融领域里的竞争。金融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将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配置主动权,从而为本国和本地区争取更多的发展条件,这使得金融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必须增强金融国际竞争力,但是中国金融业在国际竞争领域里的话语权、定价权等方面还受到较大制约,提高金融业国际竞争力需要从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政府作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体将在中国金融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发挥重要的职能。

基于这种认识,政府需要更加关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竞争与合作,更为主动地开展系统理论研究、方案规划、策略设计,从而为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政府国际金融竞争与国际金融协作经济职能的目标

政府发挥职能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中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将围绕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进而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国际金融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的金融领域竞争也日益加剧。政府应主动代表国家规划全球金融竞争战略,实现国际金融竞争优势目标。这一目标包括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一是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国际竞争力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决定因素。中国国有金融机构规模占据国内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同时其盈利水平也占到各类企业整体盈利水平较大的比重,因此金融机构盈利水平的高低对中国国民经济、政府财政收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成为提升金融竞争力的核心目标。

二是营造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是金融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能通过其金融地域品牌影响力、集聚与辐射力取得金融领域的产品定价权和业务发展主动权,为拓展更大的金融发展空间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增强资源配置能力。金融的一项重要功能为要素资源配置,现代金融经济条件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依赖各种资源的投入,而金融是调动各种资源流动、组合的核心要素,因此,掌握了金融主动权也就掌握了资源流动、配置、投向的主动权。具备较强的金融竞争能力才能掌握国际要素资源配置的主动权,为国家发展争取更多金融资源,取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四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类型,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同时也承担了沉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并且只能获得产业链末端利润。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处于产业链高端。较高的金融竞争力能够以较少的资源、环境、人力投入获得利润,在节约资源能源、维护环境生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资源的聚集作用,有能力和条件进行各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其他产业的技术水平。

国际金融协作剩余。政府开展广泛的国际金融协作能够使本国金融业更好地融入国际金融环境,使国际金融界对本国金融业发展有更多认识和了解,从而减少国际金融交往的交易费用,获得国际先进金融管理技术与方法,取得国际金融协作收益或剩余。

一是国际结算和金融服务贸易便利化目标。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结算货币协议等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协作,能够大大简化贸易手续、消除贸易壁垒、节约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服务贸易量,同时也能够增加各国的全面交流、互信,通过相互融合减少贸易摩擦,从而达到双赢或者多赢的目标。

二是国际投融资便利化目标。双向或者多边的投融资便利化以及相互合作的投融资活动将促使各国利益出现更多的结合点,一方面能够帮助提高投融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化解各方经贸领域甚至经贸领域以外的矛盾分歧,从而为各方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是国际金融产业各类要素资源的交流协作便利化目标。由于竞争的原因,各国往往会对金融领域里人才、产品、管理、技术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国际流动设置各种障碍。若能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如金融人才的联合培养、国际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金融产品与技术的联合开发,则能够促进金融要素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涉及全球共同利益的金融合作,更需要动员多国力量参与协作。

政府发挥国际金融竞争与协作职能的领域

国内市场环境下,金融竞争力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步积累。但在国际市场上,国家是国际竞争领域的核心主体,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无法实现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这就必须由政府发挥相应职能以平衡市场力量的不均衡状况。

一是金融机构竞争实力基础。中国金融真正朝向现代金融方向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金融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虽然在宏观调控能力、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增强和优化,已经发生了质的提升,但在服务水平、管理水平、货币与资本市场驾驭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较长时期的积累。在整体国际化经营方面更是刚刚起步,与具有百年以上国际化经营历史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相比还有较大的实力差距,参与开放竞争的基础存在较大落差,需要有超越市场的力量平衡。

二是金融竞争制度环境基础。与中国各方面制度化进程类似,金融制度环境尚存在较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方面。制度完善的过程需要经历较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内与国际金融管理制度领域都会存在一些漏洞,这种状况必然使不熟悉现代金融运行规律的中国金融机构与善于运用金融制度规避策略的国际金融机构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改变这些状况也需要政府不断提高金融制度供给能力。

三是制订国际金融规则、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播与掌握国际金融信息。长期的封闭式经济使外向型发展成为我们的软肋,国际金融竞争是外向型金融发展策略,属于我们较不熟悉的领域。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必须首先熟悉甚至参与制订国际金融运行规则、具备预警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掌握国际金融动态信息。一般金融机构无法成为制订国际金融规则的主体,也不具备协调各国金融政策、维护国家金融利益、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播和及时获取相关金融政策信息的能力。因此,政府需要在实践中积累金融外交与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经验和能力。

政府在金融国际竞争力提升中的职能与策略选择

伴随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作为国际交往主体的政府需要提升参与国际金融领域竞争的意识,积极发挥职能,规划这一领域里的策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政府金融职能主要是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政府管理所有金融活动的全过程,是金融领域的全能型政府。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对外金融交往较少且交往对象有限,因此政府的对外金融职能只是少量的外贸和外援任务,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竞争与协作关系,也没有相应的政府职能。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并成为制造业大国。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再一次面临转型升级,金融业必将在这次历史性机遇中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形势。原有的金融强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势必希望继续维护自身优势,对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存在疑虑。因此,政府需要发挥其国际协调功能,一方面增强中国金融业适应国际环境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沟通渠道增加国际金融界对中国的了解、认识,消除疑虑、增加共识,创造合作机会。所以我们认识到,新形势下中国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需要在国际化背景下做出相应调整。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面临整体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里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会进一步减少,同时迎来了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机会。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既是金融业自身的内在要求,也适应了政府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方向,因此,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空间拓展理应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些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府的国际金融竞争与协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中国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围绕提升中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的总体目标,从宏观领域的制度供给、规则制订、风险防范、货币地位提升到微观领域的金融产业集聚、金融机构国际化支持、金融人才培养等,全面发挥相应职能,帮助实现中国经济的再一次历史性跨越。

金融产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与创新职能。作为最主要的金融制度供给者,政府的重要职能是供给和完善各项金融制度、理顺金融关系、维护金融秩序、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紧跟国际金融制度创新步伐,使金融机构在国内经营过程中即能感受和习惯国际化经营的真实制度氛围,从而培育熟悉国际竞争规则、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流金融机构。

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订和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的职能。政府应积极和主动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订、国际金融组织活动和对国际金融秩序的政策协调,能够在国际金融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中国金融业的观念和优势,引导国际金融活动朝向有利于提升中国金融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使中国金融机构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规则,提高其竞争力水平。

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播、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能。经济安全涉及国家整体利益,必须由政府承担相应的职能。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播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也是国家金融竞争力的风险因素。政府可以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金融风险产生与传播的信号,通过相应的金融管理措施阻断国际金融风险传播路径,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同时提高金融的抗风险能力,并使其成为中国金融竞争力的一种体现,增强国际经济界对中国金融的信心。

提升本国货币国际地位的职能。货币竞争力是国际金融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金融发展史也证明,伴随一国经济的增长,通过制度创新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其货币的国际竞争力也将随之提升。货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因此,提升本国货币即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需要政府发挥国际竞争职能。政府可以通过多边与双边外交机会、政府间经济交往、国际经济组织活动、国际金融机构活动等多种途径,以政府的力量推动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创新、增加人民币结算规模、鼓励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以各种方式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能力、国际支付结算能力、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能力,增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营造国际金融产业集聚的职能。金融产业集聚能够产生金融规模经济效应和金融地域品牌等外部收益,能够较大幅度提升区域金融竞争力和最快速度形成金融产业优势,并且可以将这种优势辐射到国内其他地区,是提升中国金融整体竞争力的一条捷径。目前,随着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逐步兴起,国际金融中心也面临一次整合,国际间也正悄然展开一场争取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争夺战。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经营和市场自发形成可能需要较长周期,而且有可能错过难得的历史机遇。政府可以在充分分析国际金融产业集聚规律和国内金融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重点投入,利用国有金融机构优势地位,集中营造金融业集聚环境,吸引国际金融资本的更多投入,从而率先形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区域。

支持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的职能。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是金融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由于对国外金融制度环境、企业制度和经营方式不熟悉,如同其他行业所遇到的问题一样,中国金融机构在在国际化过程中也将遭遇一个时期的不适应。政府可以在金融机构走出国门之前提供国外金融法规、制度、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在金融机构走出国门以后进行政府管制等方面协调配合,使他们尽快适应国际金融业的经营环境,缩短过渡期、降低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前期成本。

国际金融竞争人才的培养和吸引职能。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金融行业发展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更加依赖具有国际金融视野和能力的人才。金融人才的获得可以有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两种途径。培养既具有理论素质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国际型金融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需要较长时期,引进外部金融人才也需要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政策与工作生活环境。这些都是金融机构本身难以实现的,必须由政府制订和实施统一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再是单个国家的经济,政府的金融职能也就不再只是管理内部金融市场的对内职能,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的对外金融职能越来越重要。政府的对外金融职能已不仅仅是简单外汇管理,更主要的是参与国际间金融领域的竞争与协作活动,是要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提高国家整体金融竞争能力,在变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保持相应的金融竞争优势,并公平地获得国际金融协作的收益。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 深度 广度

人民币国际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民币超越我国范围,自由的在世界各国流通、兑换、交易,并且能够作为支付、储藏的手段,以及具有国际价值尺度的职能。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币需求量在国际市场中也不断提高,致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硬通货不断走强的货币。并且这一趋势被市场预期所强化,使得人民币币值稳定,汇率坚挺成为实际中的强势货币,充分发挥出了人民币的硬通货效应。人民币国际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存量实现保值增值,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对外汇储备增长有效控制,协调与其他经济体系之间的平衡发展,缓解汇率压力,使得我国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话语权。

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效应分析

(一)国际贸易规模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硬条件

我国虽然有浮动汇率管理制度,并以市场供求作为基础、参考其他国家货币进行调节的原则,但是在实际中,我国仍旧进行汇率制度的固定管理制度,且只有在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才能够自由兑换,有限度的开放资本项目,使得其并不具备高度的流动性,以至于人民币并没有打破小货币的现状。我国通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出口贸易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也同样位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其中的信用支付、国际贸易结算、大宗商品定价等,则很难看见人民币的踪影,显然我国人民币的地位与巨量经济体逐渐出现矛盾激化。因此,我国政府需要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无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趋势所在,有目的、有步骤的化解我国经济体与人民币之间的矛盾。

目前来看,在境外的货币使用中,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中,仍旧处于非常低的使用率,仅仅被限制在跨境流通中使用,要想人民币成为能够在国际流通的通行货币,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第一,即最重要的一点,要让金融产品以人民币为计价,成为各个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投资工具。第二,需要在境外促使人民币的现金结算形成一定流通度。第三,提高国际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交易的总比重。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现阶段还并未符合这三个条件,因此,可以说我国人民币尚处在初级的国际化阶段。

我国经济的特点以及迅速提升的国际竞争力,极大地提高了普通群众,以及参与国际经济交易者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扩大了其对人民币的需求。同时,我国持续增高的经济总量,能够有效扩大人民币的普遍接受性。

根据世界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我国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民币汇率硬通货效应,即获得百分之二十四的升值,对应贸易上升4个位次,增长7倍,对应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波幅在30%,在42%-72%之间波动,其所占GDP比重振幅约为5%。根据贸易条件的理论来看,一旦货币出现显著升值其贸易必然大幅度增长,并且出现高额贸易顺差,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贸易条件,而一旦贸易条件明显改善,便能够极大提高人民币的硬通货效应。

经济持续性的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优势所在,目前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排名二十左右波动,处于世界国际竞争力的中上游水平。从2000年至2011年的十一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五位,增长五倍,对外贸易、消费以及投资各占三分之一,国际贸易七倍增长,约贡献了1.5倍的外部效应与3.5倍的内部效应,使得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连越两个台阶,上升二十个位次,平均每4个位次上升对应约4%的人民币硬通货效应增长。可以看出,日益增长的经济国际竞争力能够明显增加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借势成为强势货币,这一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直接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

(二)经济增长平稳夯实人民币国际化软条件

我国在开放经济的大背景下,需要保持宏观经济动态,平衡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需要将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一起实现。动态内部平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的核心要素就是经济增长。目前来看,人民币缺乏在资本项目中的高流动性。因此,实现外部动态平衡,也就是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内部效应其实具有两个层面含义。第一层面是指存量效应,也就是我国GDP总量的影响。第二层面则是流量效应,即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所引起的动态结果。我国在35年来罕见地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自200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中我国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我国每日剧增的国际竞争力与逐步雄厚的经济实力奠定了重要的人民币国际化物质基础。在经济飞速提升的内部效应中,显著提高了国际竞争力的乘数效应,以及不断加强的进出口贸易外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以及扩大了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推进了人民币强势货币的不断增强,出现了人民币发展的国际化软条件。可以说决定了人民币在客观条件上的必须国际化,并且为其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软基础。

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就是跨境结算,我国政府在2008年以后,鼓励对周边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与多个国家签订了相关货币互换协议。截止2013年底,与我国中央银行签署本币结算协议的国家以及地区共有十四个,涉及到一万三千多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量在2010年时为五千零六十三亿元,占据全年贸易总量的百分之二点五。而到了2011年前三个季度时,已经高升至一万五千四百亿元,占据全年贸易总量的百分之八点九,截止2013年底,其结算额已经突破两万六千亿元。然而在这两万六千亿元贸易结算中,来自中资企业境内外关联公司结算额占据了极大一部分,并且按照真正意义来说,这一部分的数据并不应该算做跨境贸易结算。因此,只有向大型跨国企业增加人民币贸易结算,或是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使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离岸市场的发展。任何一个世界上主要储备货币均有着庞大的离岸市场。一个发达的离岸市场能够促进货币的国际化,使其在激烈的国际货币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我国需要对新加波,香港地区以及伦敦等离岸人民币中心加强合作,使人民币能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流货币。

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作为股权转让、境内企业并购、新设企业出资、对已拥有企业增资以及提供股东贷款等。这就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外资企业,能够申请将所募集的人民币资金以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回流内地提供可能。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资本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在2011年,人民币合法境外投资者方案与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方案通过确认。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在2012年时高达600亿美元,其中投资方式为并购的投资额度高达220美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2012年初出台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上海力争到2015年能够确立起全球性人民币产品清算、创新、定价以及交易的中心地位,并且在提出这一目标三年后,进一步将改革规划方向进行明确,并且对建设金融中心的步骤进一步细化。

人民币国际化尽管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但是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旧偏低,尚处于对货币国际化的初期摸索阶段。越来越多的机构以及学者为了得出我国人民币目前国际化程度的一系列数据,先后对其国际化程度进行测度。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在2007年至2009年间,美元国际化程度接近一百,欧元国际化程度约为四十,而人民币甚至低于日元的28.2。到了2010年至2012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其不断增强了资本项目中可自由兑换性,人民币对外商直接投资、贸易结算以及货币互换程度持续改善。根据新货币国际度指标测度,也就是在国际货币储备比与国际投资比中,一国货币境外流通的数量以及范围,发现在2007年至2009年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虽然远低于美元、日元以及欧元,不过其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趋势。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中重要的测度指标还包括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国外购买的中国国债,以及人民币是否进入过多国贮备货币篮子,且作为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等。根据调查结果,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人民币能够飞速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并且达成速度很可能突破预期时间。相关各界普遍认为我国能够在日后若干年内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即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与自由交易货币。

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同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建议

国际贸易外部效应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内部效应,有效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优秀的内外部条件,为了解决我国经济总量与人民币之间的矛盾,必须使人民币国际化广化与深化。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人民币处于硬通货效应中,这一点对人民币国际化极其有利。

从根本上说,扩大人民币流通范围与使用范围就是其国际化的广化。实际中,我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流通日益频繁。政府之间通过近年来巨量的货币互换,将人民币打造成为了区域化货币,并且成为了亚洲地区的硬通货。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不断通过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扎实的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从根本上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广化。

对于广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地域扩展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周边国家使人民币出现硬通货效应;其次,将周边化演变为正式区域化与准国际化;最后,从而真正实现国际化。广化的另一层意义则是扩大人民币的货币职能,这一点也能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让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使用人民币。第二是使区域性投资货币成为人民币。第三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的储备货币。

同样,想要做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化,需要对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性不断增强,提高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的份额,同时需要对跨境贸易结算扩大,才能够使得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中与国际金融中不断提升流动性,从根本上增加资本市场中人民币的交易份额。

增强市场竞争、利率市场化与引导境内境外有效资本流动,是做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化的极为重要一步。更好的将利率市场化实现与巩固,需要建立起更深更广的债券市场。这样一来,在资本流动的大环境下,境内市场拥有较深的债券资产池,能够更好的对利率水平进行调节,从根本上说就是需要将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统一起来发展。相关研究认为,债券市场的大规模设立,能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深化夯实国内金融保障。另外,更需要建立起高包容性的市场机制与降低相关准入门槛。

参考文献:

1.王鸿飞.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影响及未来货币政策取向[J].科学决策,2013(2)

2.许越.人民币国际化收益和成本分析[J].商业时代,2013,9(26)

3.郭建伟,赵媛媛.人民币国际化:现实与前瞻[J].经济问题,2013(1)

篇4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立足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市场、资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

创新概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最初并不是科学或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仅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作为标准,而需要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断标准,如果发明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就不能属于科技创新,而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的“软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甚至在某些国家安全领域,一批重大武器装备和关键元器件也依赖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缺乏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不仅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威胁,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均不高,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发资金不足是抑制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仅为1.84%,这与美国的 2.90%、韩国的 3.74%、日本的 3.26%有较大差距。与创新型的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较低,科技型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受到计划思维的影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转变明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科研项目评审方面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等现象,“立项评价组织程度高,结题评价组织程度低”,“争取项目有组织,实施项目无组织”等问题较为常见。

我们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科技企业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国企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上的优惠从而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再积极关注市场需求,虽有创新的实力但是缺乏创新的原始动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创新的压力,但行业准人、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搭建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

政府应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同时也要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应该鼓励大型国企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和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长壮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以及产品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渠道以实现金融社会化。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国际信用的需要,更是激发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宗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2]许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北方经济,2008

篇5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第一、 整体创新能力。

整体创新能力是指文化产业在产品内容、产品形式、科技手段、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整体创新能力。由于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原创性的文化内容,而文化内容是影响千百万人的心理、唤起社会的广泛认同、扩大国际和国内影响的根本要素,因此决定了该产业最重要的价值内涵。如果没有文化内容的创新,产品数量再多也只是一堆没有价值的空壳。所以,文化产业比知识含量较低的传统种植业、传统养殖业、低端服务业等,更依赖于内在的创新活力。可以说,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最宝贵、最核心的文化产业能力。构成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资源是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包括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资源等,这些资源又可归类为基本资源(天然拥有或者不用付出太大代价就能获得的资源)和高级资源(需经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形成的资源)两类。就目前现代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趋势看,基本资源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高级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且已经逐渐成为文化产业资源的核心要素。

2、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成长性因素,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资源汇聚能力等。凡是强势的文化产业,无不在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方面,体现出源源不断的巨大活力,处在全球文化市场的中心位置,而弱势的文化产业,由于其创新活力的缺失,停留在模仿和跟随的境地,逐渐处在全球文化市场的边缘。由于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结果,一种文化现象从实践创造到扩散,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影响文化创新能力的因素如机制、教育、物力、财力等最终都表现为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第二、市场拓展能力。

市场拓展能力是指文化产业不断拓展市场空间的能力,这不但包括在已有的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而且包括率先去开拓新的市场,打开新的文化消费空间。产业竞争力的强与弱,归根结底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没有市场的需求,也就无所谓竞争力。市场对文化产业的产品和劳务需求比较大,则该产业就相对有竞争力。事实上,需求既是竞争力提高的结果,也是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前提。构成文化产业市场拓展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实力。文化产业实力是市场拓展能力的基础,市场竞争首先是实力的较量。文化虽然来源于社会实践,但今天文化本身不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抑或人类创造之成果,而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文化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是其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因此在考虑文化产业实力的强弱时,必须判断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2、文化产业成长。文化产业成长能力是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资源汇聚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了文化企业的战略和文化产品的需求状况。文化企业战略包括文化企业的经营战略、治理结构、营销方式和竞争状况等。文化企业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具体提供者,因此,一国或地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状况将直接影响着该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而文化产品需求则反映了公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它提供文化企业发展、持续投资和创新的动力。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需求又包括了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两个层次的需求。

第三、 成本控制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是指文化产业内部通过组织的合理化,促进有效竞争并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不断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成本越低,则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力越强,而降低成本的关键要素是合理的竞争。构成文化产业成本控制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产业联系。文化产业是由一系列产业链条所构成,从上游产业一直延伸至下游产业,且产业关联度较大。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必须有辅助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如教育、金融、咨询、信息等。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建立在由众多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基础之上,产业间的作用机制是双向互动的,只有通过产业间信息、技术、资本、人力的相互融通,形成一个优势产业群之后,才能形成文化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此外,文化产业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一个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利用文化资源的投入,对内容进行深入开发而达到反复产出,包括为相关产业提供丰富的市场附加值,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市场竞争状况。文化企业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提供者,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状况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在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市场竞争状况至关重要,充分的市场竞争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文化企业只有经受了市场竞争的洗礼,方可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文化产业效益。文化产业效益是成本控制能力的直接体现,一般定义为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该值越高,证明它的产业效益越高,它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劳务在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

第四、 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文化产业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资源等相协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自我维持、独立运转的封闭系统,它要不断获得信息、智能、技术、资金和自然资源等的支持,避免过多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某些地区为了获取短期效益,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巨大破坏),通过智力资源等的不断投入与优化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扩大再生产。构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结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产业结构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但是产业结构的主动性调整和升级更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2、文化产业环境。文化产业政策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因为产业发展必然要在一定的政策背景下进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产业竞争力会产生持久和根本影响。对于那些转型国家来说,政策的作用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及时性及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文化市场的规范程度等。政策最重要的往往并不是对某个产业的支持力度,而是其科学性、合理性。世界各国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是,由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往往并没有多少国际竞争优势,相反,有竞争优势的恰恰是起初一些不受重视的产业。

3、文化扩散能力。一种文化要想获得持久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对自身不断地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和传播。一种文化在目前可能会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如果它的扩散能力差,最终也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同理,即便一种文化在与对手竞争的过程中可能暂时处于劣势,但是如果它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那么就有可能在扩散过程中通过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交换而强化自己并超越对手。因此,扩散力是一种文化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发挥潜在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其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目前我国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已改制进入市场化操作,赢利也成了这类单位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视其为文化产业,因此,可以把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等价于文化扩散能力。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培育

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猛,对国民经济起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就市场竞争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结构性、功能性缺陷突出;三是文化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因此,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刻不容缓。

1、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政府宏观调控,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形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生产和服务体系。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文化市场的主体即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只有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把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有力的推手,才能使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要按照集中优势、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保护竞争、创造品牌、强力扩张的思路,大力发展集团化经营,着力培养产业突出、原创能力强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3、着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人才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文化产业发展首先需要有人才保障、人才支持。要深刻领悟“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培养、吸引各类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文化产业是我国一个新兴的、值得高度关注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篇6

关键词跨国并购资源短缺核心竞争力

跨国并购是企业扩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今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国家商务部不久前披露,目前有3万多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遍布14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重点逐渐从港澳地区及北美转移到亚太、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一部分优势企业正发展成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渐建立;《福布斯》和《财富》的最新排名均显示,2005年有15家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这些境外投资项目不仅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还在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首先,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分享国外资源以确保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已成为中国全球资源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二,我国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企业都未能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家和学者认为,过去我们的跨国经营之所以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源于缺乏独立自主研发能力,实际上以技术引进、并购来获取关键技术并快速提高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过去我国引进的都是国外早已成熟甚至过时的技术或设备,这虽然有效地帮助我们形成了一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却很少给中国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以至我们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追赶。而通过企业并购却可以在很短时间为企业取得战略竞争地位的核心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1跨国并购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并购的核心要素在于市场支配能力和获得垄断地位。对企业的成长而言,单靠自身的积累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于并购重组这一外生扩展形式。近代以来,全球相继发生了5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每次并购浪潮都产生一批巨型公司,我国企业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通过并购重组,迅速带动规模和效率的提升。

1.1获取战略性资源

获取战略性资源是中国大型国有能源开发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机。中海油与中石油的几次大的跨国并购举动颇为引人注目。前者通过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股权和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获得了数千万吨原油地质储量;后者通过跨国收购戴文能源集团在印尼的油田和天然气资产,扩充了自己的海外油气探采资产规模。当然我们这里所强调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还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各种战略性资源,这些资源在全球的自由流动,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寻找商机。中国企业应根据时代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发展思路。

1.2扩张与整合市场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在不加载行业生产能力下达到临界规模,是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的主要途径。此外,在寡占市场追求市场力量和市场支配地位也是进行并购的推动力量。通过横向并购活动跨国公司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凭借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跨国公司的纵向并购可以通过对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并借助对方的品牌,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从而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扩大原有企业市场总份额。TCL集团对德国施耐德公司收购,使其获得了欧洲市场高达2亿欧元的销售额和多于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欧盟给予中国7家企业40万台配额的总和。

1.3获得的研发技术实效强,不确定性低

从事跨国经营的3万多家中国企业,其中1800多家主要是对外承包工程,600多家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主要还是得益于劳动力优势。相当多的企业从事进出口、外向型生产加工、农业、旅游、餐饮等业务,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或末端,干的多是低附加值的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致认为“自主知识创新”是未来国家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目前普遍存在的误识将自主技术局限于独立自主研发,独立研发不确定性大、周期长,可能会使企业丧失一些战略性的时间“窗口”,从而错过最佳市场时机。实际上除此之外,技术引进、并购其他公司来获取关键技术并快速提高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但是技术管理的专家们都清楚,引进国外技术仅能够获得一些通用性的技术或二、三流的工艺或设备,那些能够为企业取得战略竞争地位的核心技术能力基本上不能通过此种方式获得。

我国的盛大网络游戏公司设立时只是一家游戏,没有任何研发能力,它通过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开发商ACTOZ的控股权而立刻获得了游戏产品开发能力;另外,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网络游戏引擎技术开发企业——美国ZONA公司收购,在短短的2年时间使自己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地位,这是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

2005年底,联想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不仅获得了IBM的PC业务和市场,同时也获得了IBM所拥有的全球最好的笔记本研发能力、研发技术、品牌以及其在全球注册的4000多项专利,迅速提高了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联想完全依靠闭门研发,要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恐怕要多年以后。与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并购时效强、低成本,特别是当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获取该优势的唯一途径。

1.4绕过贸易壁垒

跨国并购避开了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快速进入战略性行业。近年来,欧盟对我国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设置了重重壁垒,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并购当地企业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的重要途径之一。湖南中联公司通过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使其技术提升了20年,由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一跃成为非开发技术行业中生产高清晰电视、等离子彩电等新产品的全球知名企业。由于国际大公司在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其私有协议往往就成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这对于后进入者,尤其是中国的企业极为不利,我国DVD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经常被国外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的名义。通过收购海外企业获得该核心技术的所有权,避开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企业京东方。京东方以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TFT-LCD业务,并由此获得了相关专利技术和人才,成功进入一直被韩国、台湾和日本公司所垄断的TFT-LCD领域。通过跨国收购获得核心技术,在短期内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并使中国在光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向前跨越一大步。

2实施跨国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毕博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500多家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中,有半数的企业没有实现预定的并购目标,并且在最初的几个月中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61%的企业没有实现其财务目标。通过企业并购来获取核心技术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并购操作和并购整合通常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之外,还涉及到一系列与技术管理相关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系统的技术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

准确的情报是成功技术决策的前提,因此国际先进公司通常都设有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相关技术情报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收集、分析和预测,并且能够结合企业本身的业务需要和技术发展策略,就技术发展动向及时预警。国内公司情报管理部门通常只提供文档收集等服务,很少有负责技术情报、真正懂得技术又了解公司业务的专职部门;其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综合性的技术专长和眼光。当企业具备了强大的技术情报能力之后,不仅能够及时察觉潜在的技术并购机会,也有助于做出更加科学明智的技术获取决策。

2.2对要收购的目标技术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避免收购后的技术或商业隐患

2001年,浙江华立并购了飞利浦CDMA无线通信部门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研发设备和人员,以及其半导体开发的CDMA协议软件的独家授权,拥有了600项CDMA核心技术专利,进入了该业务的核心领域。然而并购4年后,华立CDMA却悄无声息,问题之一出在华立对该技术情报的尽职调查——飞利浦与美国高通之间关于CDMA芯片有一系列交叉协议和授权协议上,双方承诺不对第三方公开。因此,华立的并购无法间接获得飞利浦拥有的高通CDMA专利技术,损失惨重。因此,对被收购企业核心技术的尽职调查一定要慎重,细化相关的调研和评估工作,防止用巨资买来空技术。

2.3培养和建立具有商务操作能力的企业科技管理部门

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的科技管理部门的责权限仅限于内部技术研发与合作,很少能够从商务层面考虑技术获取策略。国外公司往往由科技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合作以获取或培养技术竞争优势。因此,建议我国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和商务并购部门加强与技术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将公司并购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4及时进行有效地技术整合并留住关键人才

跨国公司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其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愈大技术水平就愈高。使并购后的技术和专利真正转化为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激活那些研发和生产人员多年经验、工作方式、协作能力,不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要学习国外成熟经验,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以满足跨国经营的需求,保持企业的创新与竞争优势。

3结论

“走出去”趋势是一个积极的现象,这说明中国正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为有效提高资源供应,消除区域壁垒,以及建立境外研发中心等业务采取资本运作与资产并购,快速获取关键性技术,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长远的眼光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主要动机将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上存在的战略机遇。

参考文献

1关龙,关涛.外企跨国并购对我国利用外资策略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财经,2005(1)

2甄海涛.浅谈中国企业的并购发展战略[J].商业时代,2005(6)

3刘青.企业并购中的整合问题[J].经济纵横,2004(7)

篇7

建设广东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广东国际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交易商、物流服务商大量集聚,促使广东成为重要的国际转运枢纽和转口贸易中心,从而带动广东整个腹地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因此,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广东及其腹地内国际进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快速拉动广东各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现代化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工程,一个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必须依靠周边城市共同支持、共同参与,才能得到有效推进。因此,建设过程就会整体提高各港口城市以及周边地区中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现代化程度。

3、提升广东港口和航运现代化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港口业和航运业,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港口业和航运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应该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前提。推进这一中心建设的进程,就是建设广东国际大港的过程,也是建设强大的航运船队、大量集聚航运要素的过程。同时,随着港口和航运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必将促进广东港口和航运的产业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广东在国际上的地位。

现状分析

1、目前的现状

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广东在港口条件、集疏运条件、经济条件和人文历史环境等方面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有力的“硬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广东省拥有大陆海岸线3372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2055公里,是我国水运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更是联结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出海可达沿海各港及世界 100 多个国家 ( 地区 ) 的 600 多个港口,区位优势明显,战略位置突出。

二是经济腹地广阔。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汇聚了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群,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消费品都在这里制造。广东腹地广阔,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等泛珠三角省区,周边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充满活力。

三是港口条件优越。以广州港为例,该港口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随着南沙港区一期与二期工程的峻工投产,航道通航水深为负15.5米,1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2011年后航道将浚深至负17米,届时10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通航。截止2009年底,广州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511个(其中生产性泊位462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62个。

四是集疏运体系比较完善。广东水运、空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交通网络发达,港口的集疏运条件日益完善,一批配套设施项目逐步建成投入使用。以广州南沙港为例,目前正加快南沙高(快)速路网、南沙疏港铁路、龙穴南水道的疏浚、南沙作业区西侧驳船岸线的规划和建设,提升疏港专用公路、铁路、桥梁和管道线路标准,确保港口后方的线路与港区无缝连接。

2、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航运硬件设施和支撑条件方面,广东并不比上海、天津等沿海港口城市逊色,但是在配套服务业、政策支持和发展战略等“软实力”上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航运金融服务业不够健全完善。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金融服务业的健全完善密不可分。国务院《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广州、深圳建设成区域金融中心。但与上海相比,不论是广州还是深圳,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差距明显,并且还存在与航运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机构发展航运金融的动力不足、航运金融发展所必须的专业机构发展滞后、航运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不足。

二是船舶交易市场不成熟。广东船舶交易制度不健全、交易秩序缺乏规范,交易市场未能形成较大影响力和规模。究其原因,除了港航管理体制改革过于频繁所带来的冲击外,还有相关部门对发展船舶交易业不够重视、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管理机构政企不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弱化,船舶交易市场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

三是航运企业与船队发展滞后。广东航运业同沿海省市有较大差距,航运企业多而不大,运力结构单一,总体运力规模偏小,我国几大国有航运集团没有一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广东,这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极不相称,也很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是缺少优惠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内沿海省区坚持“港航强省”战略,出台一系列支持航运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本地航运业得到迅速发展,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航运业已成为保障当地重要物资运输安全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沿海港口城市如上海等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港口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改善航运业发展的“软实力”,吸引航企进驻,打造航运总部经济,吸引如中海集团、马士基、地中海等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到上海注册落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航运“软实力”吸引力不强,缺少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致使外资和中资大型航企很难在广东落户。

对策与建议

1、构建优惠政策体系

一是航运产业政策。在航运服务集群区域内进行船舶注册、船员劳务注册改革试点,享受特定的政策便利与利益优惠,实行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注册条件,创建新的航企注册模式及相应的船员劳务注册模式;允许邮轮公司在广东设立中外合资或独资国际旅行社,从事邮轮出境专项旅游业务;研究中资方便旗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

二是财税扶持政策。对注册在广东的航运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和注册在广东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取得的收入,降低或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广东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和注册在广东的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取得的收入降低或免征营业税;对以广东为母港、长期停靠的邮轮给予财税支持;对航运服务集聚区内航运服务企业营业税实行国际低水平税率;设立政府专项基金用于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航运服务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加大对航运服务业公共事务平台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对从事国际航运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进出口企业海上货物运输保费的有关税收政策。

三是投资审批政策。制订专门的项目审批制度和程序,并争取适当扩大各地市政府的审批权限,如下放现代航运服务聚集区内航运金融、保险等产业特许经营权的审批,简化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四是口岸管理政策。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退税措施前提下,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降低国际集装箱中转成本。

2、积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一是重点发展航运融资、结算、保险。首先,引导金融机构设立航运金融部门,开展船舶(含在建)抵押贷款、航运结算、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建立服务于中小航运企业购船(或造船)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制度。其次,鼓励在航运服务集聚区内建立船舶融资专业银行、航运保险机构、船舶金融租赁公司,并为这些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和发行债券创造条件。第三,设定保税港区并在区内进行离岸金融、人民币自由兑换和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允许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第四,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设立广东船舶产业基金和航运产业基金。第五,吸引各类内外资保险公司在广东开展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等业务,并探索实现穗港保险业务通保通赔通付,推进形成穗港航运保险市场一体化。

二是尽快组建广东航运交易所。参照上海航运交易所模式组建广东航运交易所,以打造广东航运交易和服务综合性平台为目标,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着重建设四个信息平台:一是船舶交易市场及信息平台,开展船舶交易服务及其相关的经纪、评估、验船、融资、法律、会计等业务;二是航运人力资源供求市场及信息平台,开展船员人事、人才测评、劳务中介等服务;三是船舶舱位、货源供求市场及信息平台,为船、货市场对接提供服务;四是临港大宗货物交易市场及信息平台,促进煤炭、钢材、粮食、木材等临港大宗商品的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市场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航运教育培训产业。首先,着力把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建设为一所海事大学,并支持综合性大学设立港口、航运相关专业。其次,争取国家交通运输部在广州建立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第三,依托现有航海教育机构,建立船员教育培训与输出基地,完善规范船员市场,形成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内地招募、广州培训、境外就业的新模式。

3、整合珠三角港口资源,加强穗港航运合作

一是整合珠三角港口资源。以建设广东国际航运中心为契机,尽快实现珠三角港口股权的多元化和相互参股,通过建设共同的利益机制来实现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错位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体系,实现珠三角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珠三角港口群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建设广东国际航运中心提供坚实的港口资源支撑。

二是加强穗港航运合作。首先,利用香港船员教育培训品牌,与香港共建船员教育培训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开拓国际船员劳务输出渠道,吸引有实力的船员外派劳务合作服务公司在广州落户。其次,抓紧建设邮轮码头和相关基础设施,与香港共同培育国际邮轮、游艇滨海休闲旅游市场,加强与香港在邮轮航线方面的合作,把广东作为香港邮轮旅游产业向内地延伸的平台,吸引境外大型邮轮公司在广东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鼓励境外邮轮公司挂靠广东沿海各港,并逐步发展为国际邮轮母港。第三,在广州或深圳成立海事仲裁机构,与香港共建海事法律服务中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特别是香港的海事法律服务机构前来落户,加强穗港海事司法合作。

4、建立行政审批办证“一条龙”服务

篇8

关键词:汽车强国;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416.47文献标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6.02.01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支柱地位,已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同时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和带动性极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载体和抓手,因此建设汽车强国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1-2]。建设汽车强国,首先应充分了解中国与汽车强国的差距所在。因此有必要针对汽车产业的总体实力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通过与汽车强国进行综合比较,全面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差距和问题,借鉴其它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为中国汽车强国战略与路线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汽车产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相关要素多,而且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有国家因素,也有企业因素;既需资金及管理,更需技术支撑。将影响汽车产业的诸多纷繁因素梳理提炼,形成汽车强国建设的若干核心要素,是深刻理解汽车产业的前提。建立汽车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是总结其它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成败经验,探求实现汽车强国路径的过程,更是对建设汽车强国提供参考和指引,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模型包括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全球竞争力指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工业竞争力指数、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等[3-5]。而很多学者围绕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6]、标准离差[7]等探讨了汽车产业竞争力强弱及综合评价问题,并对国家、企业提出了一定的建议[8-11]。对比可见,各指标体系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不同,具体指标的选取呈现出多样性。本文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两大指标体系进行说明。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建立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2]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引入产业组织、产业创新、产业环境等概念,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清晰。但是,该体系主要指标为结果导向,并不侧重对于强国原因的探讨,且尚未对其它国家进行系统性评价和比较。由一汽技术中心建立的汽车工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产业-企业-产品的层次逻辑,从质量的角度涵盖了与汽车产业、企业、产品相关联的方方面面[13],更加侧重于针对汽车产业的自身特点提取评价指标,而较少引用产业经济学概念。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力求剖析汽车产业强弱的内因,突出产业和技术针对性,进行系统的国际比较,使评价指标对产业发展战略具备指导意义。建立汽车强国系统性评价指标的目的,不只在于评价各国汽车产业强弱本身,更在于借此加深对汽车产业的正确理解,找出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同时借鉴国外汽车强国的发展经验,找出中国汽车产业不强的症结以及差距,为中国做强汽车产业提供方向性指引。

1 汽车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汽车产业高度复杂,相关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交织,要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指标至关重要,本文参照以下原则进行了指标

遴选。

代表性:评价指标需要很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各级指标需要充分代表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即评价指标中任何一个指标不强,汽车产业都无法做强。

独立性:每个指标要内涵清晰、相对独立,指标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同一层级的各指标间不重叠,且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指导性:评价指标含义明确,数据规范,来源一致。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需要通过指标替代、指标转化或者指标剔除的方法进行适当的修正或舍弃。

1.2 汽车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

汽车强国,必须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拥有支撑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和研发体系。其典型特征就是拥有优秀品牌和产品竞争力强的自主车企,掌控关键的核心技术并具备完整的供应链,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14]。本文基于汽车强国的主要特征,对影响汽车产业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上述原则,同时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汽车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最终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三个维度提出了十大一级指标,分别为核心技术掌控力、产品竞争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份额、品牌实力、营销及服务能力、人才水平、供应链能力、基础工业水平和产业政策及管理体制,见表1。

应当指出,十个一级指标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彼此交织的复杂逻辑关系,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既有需要国家担纲解决的问题,又有需要企业努力克服的困难,更有需要双方共同面对的挑战。例如,市场份额要靠品牌实力和产品竞争力来支撑;品牌需要长期积累并由产品来具体体现和支撑,强的品牌又会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从而以更多的利润来反哺产品,并最终提升市场份额;核心技术掌控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供应链能力又是确保产品竞争力的前提。而这些要素不仅与企业自身投入和经营管理有关,更与包括基础工业水平、供应链完整度、人才水平等在内的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环境息息相关,并直接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一级指标中,任何一个要素对于做强汽车工业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任何指标的差距都会成为“木桶效应”的短板,使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受到影响。这也是中国自主企业“硬性短板,相互制约”的困境。要走出这个困境,建设汽车强国,唯有从国家战略高度予以系统解决。

十大指标涉及范围广、覆盖因素多,同时几乎每个指标又都需要多个维度的复合评价。这恰恰说明,作为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产业非常需要全局的认识和综合的评价,片面强调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要素,都不利于准确地为汽车产业把脉,甚至会因此而有失偏颇[19]。

1.3 汽车产业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在指标框架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本文选择了汽车企业专家、汽车行业负责人和学术领域专家,共计27人,针对指标权重进行了调查问卷。对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比较矩阵、一致性检验等步骤[20-22],提取出主观权重。再借鉴德尔菲法[23],对得到的主观权重进行了三轮校正与调整,最终得出了十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总分为100),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对一国汽车工业某项指标的评分是基于该国该项指标在各国之中的相对水平,即对于任何一项子指标,在该指标上具有最强实力的国家以满分计算,其余国家的分数取决于该国实力与最强国家的对比。

2 汽车产业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2.1 总体评分

为了明确对比各国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将总体评价分数分为三个区间,即90分以上为第一阵营;60~90分为第二阵营;60分以下为第三阵营。将相关数据引入该指标评价体系进行测算,得到各国的综合排名及所属阵营,如图1所示。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到,德国、日本、美国得分都在90分以上,处于汽车强国的第一阵营;韩国、法国和意大利得分在60~75分之间,处于第二阵营;而中国和英国得分相近,都在40分左右,位于第三阵营。

2.2 中国与汽车强国的差距分析

各国汽车工业综合实力评价结果的详细解析如图2所示。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实力与一流汽车强国德、日、美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品牌实力、核心技术掌控力、供应链能力、基础工业水平和人才水平方面,差距十分明显。

(1)从核心技术掌控力来看,德国、日本、美国位于第一阵营,韩国、法国、意大利位于第二阵营,英国、中国位于第三阵营。德国与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略逊一筹。韩国作为后起之秀,已经攀升到第二阵营,并且超越了传统的欧洲汽车强国意大利和法国。目前中国在产品平台、动力总成、汽车电子、前沿技术、研发能力等各项子指标上均处于绝对劣势。

(2)从产品竞争力来看,德国、日本、美国位于第一阵营,韩国、法国、意大利位于第二阵营,英国、中国位于第三阵营。中国与其它七国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处于落后地位。汽车强国都具备提供不同级别、不同档次整车产品的能力,其中德、美、日等强国在产品多品种、快速开发的能力上稳居前列[24]。同时就产品性能而言,中国与汽车强国相比,整体上的差距也还很明显。

(3)从生产制造能力来看,德国、日本、美国、中国位于第一阵营,韩国、法国位于第二阵营,意大利、英国位于第三阵营。生产制造是汽车厂商及汽车工业的主体,是投资最大、资产占用最多、涉及资源最广的环节。在这方面,由于庞大的产业规模,加之通过合资加快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使中国的得分位居前列,与德国、日本、美国不相上下。相对而言,老牌强国如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已处于弱势地位。

(4)从市场份额来看,美国、日本、德国位于第一阵营,韩国、法国位于第二阵营,中国、意大利和英国位于第三阵营。中国虽然产销总量位于全球第一,但本土企业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较低,且主要依赖本国市场,海外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5)从品牌实力来看,德国、日本、美国位于第一阵营,韩国、法国、意大利位于第二阵营,英国、中国位于第三阵营。中国汽车工业的品牌实力远远落后于其它七国,得分不及倒数第二的英国的一半。在2015年福布斯全球品牌价值100强榜单中,日本丰田位居第8位、本田位居第23位,德国宝马位居第16位、奔驰位居第24位、奥迪位居第29位,美国福特位居第41位,韩国现代位居第64位,而中国自主车企的品牌力尚在培育中,榜上无名。未来着力培育品牌价值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6)从营销及服务能力来看,日本、德国、美国、韩国位于第一阵营,法国、意大利、中国位于第二阵营,英国位于第三阵营。中国车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渠道、网络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较国际强企还有较大差距,处于中下游的位置,勉强进入第二阵营序列。

(7)从人才水平来看,德国、美国、日本位于第一阵营,英国、韩国、法国、意大利位于第二阵营,中国位于第三阵营。人才水平的制约,也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软肋之一。突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汽车人才总体数量不足,高水平的技术及管理人才更加欠缺;二是专业化的设计公司、工程公司的数量和水平与汽车强国相比差距明显。

(8)从供应链能力来看,德国、美国、日本位于第一阵营,韩国、法国、意大利位于第二阵营,英国、中国位于第三阵营。目前国际主要汽车零部件强企大部分来自德、美、日等汽车强国,其涉及的汽车零部件领域非常广泛,产业链条完备,且与本国的汽车整车厂都有较强的关联。而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大多规模不足、技术能力有限,且在若干关键领域存在明显缺失,汽车工业供应链完整度较差,无力为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优质零部件支持。目前中国本土整车企业所选择的供应商中大部分属外资背景。

(9)从基础工业水平来看,德国、日本、美国位于第一阵营,韩国、法国、意大利位于第二阵营,英国、中国位于第三阵营。强大的汽车工业,只能建立在强大的基础工业之上,反过来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将拉动基础工业的全面发展。相较而言,中国在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技术基础和装备制造等诸多方面的基础工业水平都还较低,对汽车工业发展构成了制约;而国外基础工业水平较高,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10)从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来看,德国、日本、美国、韩国位于第一阵营,法国、意大利位于第二阵营,英国、中国位于第三阵营。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非常严重,政策法规的系统性、科学性、连贯性,以及执法的严肃性等都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缺乏基于建设汽车强国战略目标之下的综合系统的汽车产业政策及相应举措。相比之下,汽车强国则普遍具备较为成熟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目标明确指向确保本国汽车工业的强大地位,对汽车工业的方向引导、适度管控及适时支持都较为到位。

2.3 研究总结

从评价结果可见,当前中国面临“硬性短板、互相制约”的困境。要做强汽车产业,需要诸多核心要素集体发力。而本土企业不仅自身市场份额萎缩、品牌力不足、产品竞争力较弱、核心技术缺失,而且也受限于供应链完整度、基础工业水平和人才水平等。市场份额少,品牌附加值低,使本土企业很难获得足够的利润,也就无法确保持续充足的研发投入,造成技术难以突破、产品难以提高,这样又无法支撑品牌的持续提升和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陷于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同时,供应链能力、基础工业水平和人才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企业既无法回避,又难以靠自身解决,唯有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的战略部署,对这些短板进行彻底提升才有可能取得根本性的改善。

汽车产业综合评价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市场份额方面,不仅企业要积极争取,国家更应为本土企业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提供各种有力的支持,如对小型车减税、免税甚至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25]。在核心技术掌控力方面,在本土企业相对弱小,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情况下,技术共享将无疑可以事半功倍。国家可以通过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帮助本土企业凝聚合力,对重点技术领域联合攻关。在供应链能力方面,这不仅与汽车产业做强紧密相关,更涉及到国家产业安全。纵观汽车强国,除了拥有整车强企之外,也都拥有世界级的零部件供应商。中国应在关键环节选择重点的本土供应商进行培育,逐步建立完备的产业供应链。

3 中国实现汽车强国的时序预测

通过与几大汽车强国的对比可知,中国目前与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客观存在。但同时,在产业规模、生产能力等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当前,以互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引发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格局重塑,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均显示出传统工业强国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强烈意图。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规划,致力于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形成创新竞争力,“互联网+”将为传统工业带来全新发展可能。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为做强制造业,国家必将全力推进四基工程、人才水平等各项基础要素的不断提升,从而为建设汽车强国提供历史机遇和全面支撑;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变、机制体制的深化改革,也将释放汽车产业的潜在能量。而庞大且仍具潜力的中国本土汽车市场,更为自主品牌车企提供了施展空间。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前景,也为后来居上创造了更大可能。鉴于此,本文认为未来三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在核心技术掌控力、产品竞争力、供应链能力以及人才水平等方面都将逐步增强,这既是达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稳步提升的现实可能。最终,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完全可能逐步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的差距,逐步走出“硬性短板、相互制约”的困境,进入正向循环,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的实质性增长。综上,本文就中国实现汽车强国的时序做出预测,具体如图3所示。

(1)2015~2025年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成长期,如果各方面措施得力到位,借助产业规模继续增长的红利,中国汽车工业将延续过去十年快速进步的趋势,逐步从第三阵营向第二阵营过渡。具体来说,从2015年综合实力约45分,到2020年综合实力达到约70分,初步进入汽车强国第二阵营。到2025年,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实力将达到约85分,在汽车强国第二阵营中的位置得到巩固和提升。

(2)2025~2035年预计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速度将放缓,进入平稳增长期。这一时期内,中国汽车工业将有望逐渐从第二阵营向第一阵营过渡。到2035年,汽车强国综合实力突破90分,跨入汽车强国第一阵营的门槛。

(3)2035~2045年中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逐渐接近一流汽车强国水平。到2045年汽车强国综合实力评价达到95分,成为与欧美日顶级汽车强国比肩的全球汽车工业领军者。

总体而言,在强国评价分值上的进步会逐步趋于平缓,因为越向上走进步将会越难,但同时后续进步的价值并没有缩小。最终期望通过20~30年的努力达到世界顶级汽车强国的水平。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影响汽车产业的诸多复杂因素,根据代表性、独立性、可行性三个原则,遴选了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的十大评价指标,建立了汽车强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德、日、美、韩、法、意、英、中八个国家的汽车产业综合实力进行了量化评价。研究表明,德国、日本、美国得分在90分以上,处于汽车强国的第一阵营;韩国、法国、意大利得分在60~75分之间,处于第二阵营;英国、中国得分相近,都在40分左右,位于第三阵营。从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看,中国汽车产业除生产制造能力已经具备较好基础外,在其它各个方面都有待提高。面向做强汽车产业的国家战略,本土汽车企业最缺的是市场份额,最需要的是充分合作,最期待的是国家完善产业政策及管理体制,并系统解决供应链、基础工业水平和人才等问题。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中国建设汽车强国具有指导意义,并为预测强国建设进程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周济.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Zhou J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Main direction of “Made in China 2025” [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5,26(17):2273-2284. (in Chinese)

赵福全,刘宗巍. 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战略判断[J]. 汽车工程学报,2014,4(5):313-318.

Zhao Fuquan,Liu Zongwei. Strategic Judgment on Building a Strong Automotive Industry in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2014 ,4(5):313-318. (in Chinese)

王勤.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6(6):32-38.

Wang Q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ory and Evaluation System Overview [J]. Foreign Social Sciences,2006(6):32-38. (in Chinese)

Deloitte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2013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 2013.

李平,王钦,贺俊,等. 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目标预测[J]. 中国工业经济,2010(5):5-15.

Li Ping,Wang Qin,He Jun,et a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Forecast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10(5):5-15. (in Chinese)

杨之强. 基于熵权TOPSIS方法的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 经济论坛,2010(7):110-113.

Yang Zhiqia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es'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and TOPSIS [J]. Economic Forum,2010(7):110-113. (in Chinese)

张亚斌,周斐斐.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一个基于标准离差的分析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11):97-99.

Zhang Yabin,Zhou Feifei. Assessment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J].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4 (11):97-99. (in Chinese)

王今,黄永和.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 汽车工业研究,2005(2):19- 23.

Wang Jin,Huang Yonghe. Assess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J]. Auto Industry Research,2005(2):19-23. (in Chinese)

王保林.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39-47.

Wang Baolin. The Policy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J]. China Soft Science,2007(11):39-47. (in Chinese)

LOONEN W,HEUBERGER P,KUIJPERS-LINDE M. Global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of Chinese Auto Industry[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 Service Management,2007:1-4.

王保林. 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分析[J]. 管理世界, 2009(5):174- 175.

Wang Baolin. Analysis on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 [J]. Management World,2009(5):174-175. (in Chinese)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14.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of China,Volkswagen Group (China). Annual Report on Automotive Industry in China [M]. 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11-2014. (in Chinese)

中国一汽技术中心. 汽车工业质量强国战略研究 [R]. 长春, 2013.

China FAW Group Corporation R&D Center. Strategy Research on Quality Power in Automotive Industry [R]. Changchun,2013. (in Chinese)

赵福全. 汽车强国的系统性评价指标[N]. 中国汽车报, 2013-12-09(A5,A6).

Zhao Fuquan. Systematic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Auto-motive Power [N]. China Automotive News,2013-12-09 (A5,A6). (in Chinese)

JIN Y,WANG J. Research on Technology Diffusion Effect Factors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China's Auto Industry[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MEI),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2011:148-151.

王悦,刘宗巍,赵福全. 汽车产业核心技术掌控力评价体系研究[J]. 汽车工程学报,2015,5(4):235-243.

Wang Yue,Liu Zongwei,Zhao Fuquan. An Indicator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Core Technology Capability of Automotive Industry [J]. Chinese Journa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2015,5(4):235-243. (in Chinese)

生延超, 欧阳i. 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非参数 Malquist 指数的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1(6):42-47.

Sheng Yanchao,Ouyang Ya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J].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11(6):42-47. (in Chinese)

Zhao Shijia,Hao Han,Liu Zongwei,et al.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Agglom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Talents [C]//GMC'15: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China,2015:19-23.

付保宗. 汽车产业竞争力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2012(5):37-39,42.

Fu Baozong. Competition Situation in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Analysis on Main Influences [J]. Macroeconimc Manage-

ment,2012 (5):37-39. (in Chinese)

AZADEH A,SABERI M,ANVARI M. An Integrat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uzzy C-Means-Normalization Algorithm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Decision-Making Units:the Cases of Auto Industry and Power Plant[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1,60(2):328-340.

殷克东. 经济管理系统分析:技术方法论[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Yin Ke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Technical Methodology [M]. 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9. (in Chinese)

张炳江. 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Zhang Binjiang. AHP and Application Cases [M]. 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14. (in Chinese)

邓向荣,张冬冬,高顷钰. 共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探析――以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评估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2013 (11):48-54.

Deng Xiangrong,Zhang Dongdong,Gao Qingyu. Analysi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Generic Technolog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Taking the Generic Technology Assessment of the Electric Vehicles as an Example [J].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13 (11): 48-54. (in Chinese)

篇9

关 键 词:体育产业;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32-05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sporting goo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ZHANG Rui-l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performe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on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sporting goo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evealed that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China has distinct advanta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ut a “trap” of low level prosperity is hidden under the trade advantages. The author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e advantages of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China from industrial transfer type formation mechanism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typ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such 4 aspects as governmen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market and enterprise.

Key words: sport industry;sporting goods;international trade;China

体育用品国际贸易是一国体育用品国际商业往来活跃程度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体育用品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世界体育用品业在该国的国际分工情况。2010年我国跃居世界国际贸易第二大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贸易也稳步发展,我国已成为体育用品国际贸易的重要中心。

理论界关于体育用品业的研究较多,也不乏国际贸易角度的阐释。在国际贸易现状方面,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量虽然逐年增长,但大多企业属于粗放经营,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产品的设计、研制开发、标准化等方面普遍存在水平不高的现象,国际竞争力较差[1]。在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方面,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挥自身劳动成本的优势,在国际性产业转移浪潮中,承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体育用品业的扩张,但是随着成本优势相对减弱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2]。在国际贸易与相关要素的关系方面,有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3];此外“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也存在较高关联度,影响表现为‘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较弱’”[4]。

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是否具有国际贸易的优势?国际贸易优势的形成机制为何?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何在?本文运用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贸易的优势,并分析其原因以寻求体育用品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我国体育用品业进出口数量分析

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世界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较大。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占据世界体育用品生产65%以上的份额,几乎加工所有世界各类体育用品品牌产品,其中,在全球体育用品生产中,我国运动鞋超过70%,乒乓球超过80%,羽毛球、羽毛球拍和网球拍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80%。”[5]

中国经济信息网(db.cei.省略/)海关月库中单列了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数据(见表1)。由表1可见,2006~2011年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总量不断增长,只有2009年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出口数量与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由于中国经济信息网海关月库以及相关经济统计数据中尚未单列“体育用品进口数据”,目前缺乏与上述出口数据对应的体育用品进口数据。为此,本研究通过海关商品类章分类的“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进出口”数据,可以一窥我国体育用品的进出口情况。如表2所示,2006~2011年,我国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进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进口数量在2008~2010年有所降低,出口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3 270 024.2万美元)。

我国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进出口的国家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为日本(见表3)。

2 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为了衡量各国某类商品贸易的相对竞争优势,国际贸易研究中一般采用贸易竞争指数TC(Trade Competition)进行测算,通过进出口总额之间的比较,从而体现出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优劣势情况,贸易竞争指标计算公式[6]为:

TC=(Xij-Mij)/(Xij+Mij)

其中,Xij代表i国家j商品的出口总值,Mij代表i国家j商品的进口总值。贸易竞争指数数值反映了一个国家该商品贸易竞争力的情况。当TC为正数时,说明该国该类商品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越接近1优势越明显;当TC为负数时,该国该类商品比较优势不明显,缺乏竞争力,而且越接近-1竞争力越弱;当TC为0时,说明该国的比较优势接均水平,未形成明显的竞争力[7]。

由于数据的有限性,本研究选用2005~2010年我国海关按商品类章分类的“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的进出口总值计算,从而推算我国体育用品的贸易竞争指数。由表4可见,2005~2011年,我国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贸易竞争指数平均达到0.9以上,而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由于体育用品是“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推算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也应该在0.9左右,所以,从贸易竞争指数来看,我国体育用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3 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最早提出了用国际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方法来度量某一商品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后来逐渐完善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又称为出口效绩指数,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测度指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比较优势指标指数的计算公式[8]为:

RCA= ×100

其中,Xij代表j国i商品的出口总值, 代表n个国家i商品的总出口额, 代表j国家m种商品的总出口额, 表示n个国家m种商品的总出口值,当某国RCA指数大于100时,则该国在i商品上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当某国RCA指数小于100,则该国i商品在国际贸易中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9]。

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通过文献中析出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体育用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中心,占据世界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此外,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出口依存度达到了30%。”[5]据此,本文将Xij取值为65×30%=19.5, 取值为100;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各国(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为15 778亿美元,世界各国总出口额为150 820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WTO),省略/),故 取值为15 778亿美元; 取值为150 820亿美元。所以,我国体育用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指标指数为:

RCA= ×100=186.398

由上述计算可知,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指数为186.398,远远大于100,所以,根据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指数,我国在体育用品的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4 我国体育用品贸易优势的理论分析

根据第2、第3章的定量分析,贸易竞争指数(TC)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我国体育用品在进出口贸易中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此,下文将重点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的优势,探寻形成贸易优势的机制。根据经济学理论,国际贸易优势有3种形成机制:“开放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化进程与贸易优势转换之间关联性是沿着3种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的线型路径而实现的,即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和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10]。(见表5)

表5 国际贸易优势的3种形成机制

机制类型 形成路径 主要层次 主要依靠力量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 技术创新新的主导产业新的贸易优势类型 基础科学研究上的突破、企业层次上的技术创新 内生变量:科技进步机制及企业创新能力

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 进口新产品或新技术进口替代产业新主导产业新贸易优势类型 设计扩散、实物扩散、能力扩散 技术转化能力: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的能力

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 国际投资或合作改进要素结构新的成长产业新主导产业新贸易优势类型 主导产业在时序上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在空间上从一个国家(地区)向另一个国家(地区)转移。 外生变量:FDI与政策支持等

上述国际贸易优势形成的3种机制,不仅可以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产业的国际贸易,而且也可以对某一产业国际贸易优势的形成进行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优势明显,贸易优势形成的基础是我国具有比较利益、劳动成本低、体育用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贸易优势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从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类型的构成看,“体育用品的出口总量中,大约50%属于来料加工,40%属于一般贸易,而真正以国产品牌打出去的很少,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平均价格不及国际著名品牌的1/10,因此,整个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1]。从相对优势上看,“近几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劳动成本优势相对减弱,2010年我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 244元人民币(约4 720美元),劳动成本的优势已不明显,而且根据《体育产业信息》资料显示,耐克公司已经把部分工厂开始向东南亚转移;目前世界60%的足球在巴基斯坦生产,那里的制造商多达200家,足球制造业的利润已经让锡亚尔科特变成了巴基斯坦的‘黄金区’,当地人年薪约1 000美元,是巴基斯坦全国平均工资的两倍”[2]。从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全球价值链来看,“我国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属于价值最低的链条,大部分企业是中小企业,还处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阶段,存在科技含量不足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11]。

因此,可以判断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优势形成的机制属于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并出现了技术跟进式优势和技术创新式优势的萌芽,逐渐向技术跟进式优势和技术创新式优势转换。但是,贸易优势之下存在的隐忧不容忽视:第一,由于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具有动态性和不稳定性,因此,该贸易优势随时可能失去,在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性不足。第二,我国多数体育用品属于低端的加工制造,是由外资主导的进出口贸易,处于体育用品全球价值链的末端,经济效益较低。第三,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下易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无法掌握体育用品的核心技术,难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第四,无法实现体育用品业的优化与升级,国际贸易与国内产业结构无法有效结合,一方面国内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自主创新机制无法形成,难以实现体育用品业的转换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5 体育用品业贸易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优势的形成机制为产业转移式,实现贸易优势保持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是:从产业转移式过渡到技术跟进式,最终发展为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类型。只有建立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才能实现我国体育用品业贸易优势的稳定性、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体育用品业的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需要在国家“科教兴国”和“自主创新”宏观战略的引领下,立足政府、研发机构、市场和企业,系统性地促成体育用品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

5.1 发挥政府培育、激励与规范的职能,优化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组织与环境

政府机构分为综合性的中央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于人民政府,应该将体育用品业纳入政府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重要内容,一要建立涵盖体育用品业等加工制造行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激励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物质的保障激励措施;二要提供体育用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如经济效益不高的基础科学研究,政府应该资助技术创新的基础科学研究,建立技术创新的根基,如目前已经建立的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提供行业技术革新所需的共性核心技术为第一要务,服务于整个体育用品行业。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指体育用品业监管的体育及相关部门,其促进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的工作主要包括培育和规范,一要通过行业支持政策、产品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基地建设等措施,培育一批有规模、有技术、能创新、能发展的体育用品企业;二要以标准化和质量监管为抓手,规范体育用品的标准化和市场监管工作,建立体育用品标准化体系,保护体育用品知识产权,保障体育用品产品质量。

5.2 发挥研发机构的创新职能,创新体育用品制造技术

体育用品业技术研发的机构主要是高校、研究院和社会性研究机构,其技术创新的思路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紧跟世界体育用品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新型产品、设计和技术的引进,开展“反求工程”等消化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转换为我国体育用品的技术能力;第二,开展集成式创新,结合体育用品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如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相关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集成利用到体育用品的研发中,从而研发先进的体育用品技术;第三,立足体育用品的“产学研”,结合基础科学研究和企业的制造实践,以高校和企业为主大力开展原创性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技术。

5.3 广泛开拓市场,通过市场检验与实现体育用品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最终是通过市场检验的,促成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必须要开拓市场,处理好国内外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关系,首先国内市场是根基,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建立稳固的国内市场基础,然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以技术创新占领国际市场份额,引领国际体育用品市场的潮流。处理好国外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关系,在体育用品业一些要素(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消失时,适当地进行产业要素的转移,将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较低的环节转移至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或者国外比较成本较低的地区,处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扩展和比较成本的高低。

5.4 调动企业积极性,使企业成为实现技术贸易优势升级的主力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用品企业是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的最终实践者与受益者。因此,发挥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一方面,促进企业的自由竞争,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以企业为主导开展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企业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引领技术的发展,了解各国家(地区)体育用品业比较成本,将非核心要素转移到成本最低的国家(地区)。

现阶段,我国体育用品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国际贸易优势,但是该优势是产业转移式形成机制产生的,属于不稳定的初级贸易优势类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贸易优势,需要我国体育用品业建立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需要从政府、研发机构、市场和企业4个方面综合推进。

参考文献:

[1] 连桂红,孟凤芹.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29-38.

[2] 靳英华. 论国际间产业转移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结构调整[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6):1-4.

[3] 郭朝廷. 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2):42-45.

[4] 陈颇. 体育用品出口贸易与中国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3):20-24.

[5] 周城雄. 体育用品业发展分析[G]//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84-185.

[6] 余少谦. 福建高新技术贸易竞争指数季节调整的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7,12(24):59-65.

[7] 黄毅.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04.

[8] 王玉娟. 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07:26.

[9] 程大中. 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3(5):17-23.

篇10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企业组织在空间上有序群居或集中的高级形态。它总是以某一产业为核心,并包含所有紧密连接的厂商、机构和产业,不论它们是水平还是垂直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本身具有企业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作为产业价值链细分的单元,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竞争与合作,形成了一个关联性的网状结构,它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既获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又不失协作效率,这是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1.2产业集群竞争力涵义

目前,国内尚未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尝试性地对产业集群竞争力作出界定: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以及集群各行为主体(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政府)在产业价值链上形成的特定的网络结构关系,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具有组织特性与时空特性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2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构建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是这些单个集群行为主体竞争力的加总,它的形成不仅与集群内部的竞争个体有关,更取决于集群内部资源配置与合理化程度。集群内部形成的网络状组织结构是其竞争力形成中的关键环节。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在一定区域支撑产业持久生存和发展,提供相关产业长期依赖并开发的核心技能的集合,是保持产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源泉,体现产业集群外在的竞争业绩和集群内在的潜力和持续竞争能力。

2.1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集群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有集群企业、集群辅助机构、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集群企业是集群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集群竞争优势体现,是集群竞争力的本质来源。政府、辅助机构、基础设施、资源是集群竞争力的辅助要素,是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基础设施与资源有利于形成集群所在区域的差异性,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与辅助机构有利于集群企业的完善,进而增强集群竞争优势。市场是集群竞争力的最终体现,集群竞争优势通过市场表现为集群的竞争力。通过上述表述,我们构建五个衡量指标体系来衡量集群竞争力,分别为,规模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政策与环境竞争力、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竞争力,他们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2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2.1规模竞争力

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低成本优势,企业规模偏小,由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核心的企业的附加值很低,知识与技术的扩散非常有限,由此形成的产业集群必然大而不强,竞争力严重不足。由于产业链不健全,支持性产业链如新产品研发、人员培训、管理咨询、中介机构等普遍存在缺位现象,这些都制约了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大多数还处于同类企业“扎堆”阶段,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集群效应较弱。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不少以劳动力低廉、生产成本低、出口价格优势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均面临着国际市场上巨大的竞争压力。

2.2.2管理竞争力

由于集群内大量企业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处于集群产业价值链的同一环节层次,具有相似的生产技能,生产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企业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在企业人员素质不高、不知道也不愿意用符合市场规则的正当手段进行竞争且又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争市场、争客户、争货源,往往用低价招揽、商业贿赂、甚至诋毁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使集群失去了协同共存、合作共进的基础,而不正当竞争所导致的两败俱伤和由此带来的相关费用的上升,又使企业负担沉重,最终会影响整个集群的良性发展。2.2.3政策与环境竞争力

我国产业集群往往是自发形成的,对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集约型发展道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尚未形成共识。政府虽然已经颁布或正式起草若干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政策法规,但针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的政策寥寥无几。此外,政府及相关团体对集群的认识不足,从政策层面常出现概念混乱,由于因为目标和认识的错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与集群发展相配套的产学研体系、标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会议制度、人才引进培养制度、税收制度、公共信息平台等各软硬环境的欠佳导致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竞争能力不足。

2.2.4学习与创新竞争力

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大多以适用、简单的技术应用为主,且模仿多于创新,低水平重复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机制使产业集群内几乎没有用来支持技术升级的连续性知识,严重影响了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造成了传统产业集群长期在低技术水平上徘徊的局面;又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缺乏高素质人才,使得集群区内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配套,以致许多传统产业集群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产业集群区内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不仅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且导致集群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难以实现,无法在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捕捉价值。2.2.5市场开拓竞争力

我国产业集群目前主要是依靠降低成本而生存,集群中很多企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活动没有明确的计划,也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方向感;设计创新能力弱、企业品牌运作能力差;营销策略原始简单,国际市场营销观念淡薄,还没有形成面向国际的现代化营销网络。这样低成本优势虽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中占有有利地位,但是对集群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我国产业集群区内的许多企业因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无力自拔,难以在跨国公司新的相关产业价值链上去创造价值。

3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3.1建立健全经济技术合作机制,拓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幅度

产业集群要想做大做强,首先分析产业和产业价值链,找到占据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附加值和关键的环节,也就是创造价值的环节,然后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获得培育核心竞争力资源。根据企业战略和价值链的特点,进行战略定位。在培育竞争力时,需要必要的制度保障,如充分利用产学研体系的来培育生产、创新机制,加强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通过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产业的规模竞争力。

3.2规范产业内企业竞争行为,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价值链不是孤立存在的,正是因为各个环节的活动不同于竞争力对手,才是企业有竞争优势存在,所以对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管理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集群内企业要充分管理好自己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变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产业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有效的利用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3.3突出政府及辅助机构在集群创导中的作用,为核心竞争力营造软环境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因此,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支持,这就需要各国政府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技术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引导和推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独有的作用。

3.4实行创新战略,强化创新理念,构建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

目前中国产业集群区的许多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较低或“”分工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集群企业必须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积累,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构建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通过该网络,区域内这些组织之间建立起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的新竹、意大利的萨思索罗陶瓷县等都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

3.5培育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战略目标确立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竞争能力,细致划分在相关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及价值来源、构成与分布,从而确定清晰的市场角色与目标定位。我国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只有作为跨国公司价值链上的节点在价值链体系中运行,并充分利用价值链中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等资源,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才能立足于国际市场,最终达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