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进步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些老年常见病相应增多,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已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社区护理面临多重困难,而护患沟通不良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护士的沟通技巧与护理技术同等重要,护士与患者的沟通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社区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能否有效实现。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护士自身因素: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障碍最常见原因是护士不能正确地实施移情,即不能真正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例如新入院的患者情绪非常焦虑,迫切地想知道有关用药、治疗、预后以及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那么此时护士就应该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将这些问题适当介绍清楚。此外,护士自身心理素质及语言组织表达、协调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老年患者因素: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因素往往受到疲劳、疼痛的困扰,如此时与之沟通,患者的注意力根本无法被你吸引,所以这时护士说什么他们都不会有所记忆。另外,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如视力差、反应慢、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易焦虑、退化或称幼稚化、主观感觉异常,甚至出现幻听、错觉、猜疑、愤怒、出现无理由的攻击、易激惹状态、孤独感、失落感等将严重影响患者与他人的沟通。
环境因素:不当的时间、地点、场合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查房探视时或噪音打扰时都不适合沟通。
护患沟通的方式与技巧
“患者至上”: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评估老年患者的沟通能力。沟通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①语言性沟通是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也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基本手段,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护士应经常对患者的语言进行释义、复述、澄清,从而达到语言沟通的效果,护士美好的语言对患者有治疗性作用,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因此,护士应注重语言修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强调针对性语言,态度和蔼,以理服人,多鼓励,语言表达内容要有科学性,实事求是,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争取创造一个病人信赖的护理环境,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②非语言性沟通,亦称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言的声调、音量、手势、抚摸、眼神的流露、书写等,强化沟通效果。对于视力差的老年患者,应避免或尽量少用非语言表达方式;对听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应面对患者,让他看到护士的面部和口型,增加身体语言的表达比例,以弥补由于听力下降引起的沟通障碍。
篇2
【摘要】老年患者在生理上出现明显的功能衰退,属于一个特殊人群,需要一些特殊的治疗以外,护理上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护理上,需要做到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使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方式相结合,强化沟通效果;皮肤护理方面做到保持皮肤清洁、防压疮、防皮肤破溃;对于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跌倒的现象,应预防跌倒的发生,更多地着眼于安全措施的布置,遇紧急情况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处理。
【关键词】老年患者 安全措施 沟通技巧 皮肤护理
老年患者在生理功能上出现逐渐衰退,心理活动方式也极其复杂,莫名出现孤独感和失望感,感情上变得幼稚脆弱,容易情绪激动,生活刻板,看问题固执。老年人身体出现种种衰老现象,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趋向衰退,感觉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部分老年人因身患疾病而出现语言、意识的障碍,导致老年人心中积压起很重的精神负担[1]。
1 沟通技巧方面
老年患者沟通,首先要做到面带微笑接待,老年患者初次入院极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接待时保持和蔼态度,使其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听力下降等可能会出现信息传递失真现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尽可能地做到近距离交谈,可以弯腰俯身,讲述时条理一定要清楚,突出重点,放慢语速,语调适中,语音柔和,交谈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患者听懂为基本原则[2]。沟通技巧上主要做到语速慢、耐心重复、用语简短、亲切触摸、保持微笑、语言手势配合使用等,最大限度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解除不良心理因素影响,调动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沟通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指的是通过使用美好语言对病人产生治疗性的效果,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表达真实的治疗康复信息。非语言性沟通指的是通过使用身体语言达到上述目的的沟通方法,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等,起到强化沟通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对于特殊疾病的患者采取相应的不同身体语言表达。
2 皮肤护理
老年皮肤组织已经萎缩,不富有弹性,皮肤干燥,水分不足,多显皱褶,皮脂腺及汗腺分泌也相应减少,同时亦变薄,对温度、触碰感觉功能减退,因此当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较差,血液循环不良时极易发生压迫性损伤。正因为老年患者皮肤具有这些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就要做到保持皮肤清洁,增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勤擦洗又要防受凉,夏天出汗多时,要随时用热水擦洗,及时更换衣裤,尽量少用粉剂外涂,在潮湿情况下,保持皮肤干燥。[3]
对于瘫痪和卧床病人,护理人员要每班交接皮肤,防止由于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定时更换,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流循环。同时也要保持局部清洁,勿潮湿。针对于大小便失禁的老年患者,必要时可予会垫上卫生纸,并用温水清洗会阴及处,防止会阴及处皮肤红肿破溃。若出现皮肤红肿破溃、局部疮口形成,立即调换防受压继续加重,同时外涂药物治疗。再者冬天要注意热水袋的温度,不要使之直接与老人皮肤接触,防止烫伤。
3 安全措施
老年人不慎跌倒极易造成骨折、软组织损伤甚至脏器受损,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可以成为诱发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住院期间由于病情或体质的特殊情况,难以预料地发生跌倒,因此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确立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措施。病区保证足够的亮度,光线分布均匀并避免闪烁,地面平坦而不滑,通道不应有障碍物,厕所、浴室要设扶手,以防滑倒等。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入院时要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的规律,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给予照顾,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果发生骨折和脱臼,不当的搀扶反而会加重损伤,尤其是脊椎骨折的病人,若脊髓神经受到损伤,会引起截瘫。要先观察跌倒者的表情、神态等之后,询问具体情况,身体不适部位及分析严重程度后,再给予相应的帮助。若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尽快通知医生。搬动老年患者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保持平衡,因跌倒的发生多数出现在既能活动又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身上。根据老年人夜间起夜多的生理特点,护理人员要给予更多夜间时间用于患者的安全护理上。
护理工作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在与老年患者的沟通及护理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帮助,使老年患者在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侯燕,贺晓光,迟晓.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209-210.
[2] 刘祚燕.护士与老年科患者有效沟通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09,24(9):250-251.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25
3月份落实卫生部“三好一满意”的活动原来,医院在门诊窗口下了很大的决心,并在门诊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这样护士与患者接触更频繁,因此掌握沟通技巧对于缓和护患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具有自我形象
良好的第一影响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护士的仪表、姿态、言行、举动都直接影响着每个患者。在优质服务活动中,护士应衣着整齐、淡妆上岗、举止应端庄大方、热情、自动去迎接患者,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而护士的良好形象往往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关键起点,它使患者对护士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沟通技巧
学会倾听:倾听是沟通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技巧。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耐心,专心去听患者的倾诉,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在交谈过程中,护士要使自己成为有效的聆听着,从而做好患者的诊前分流。
运用语言技术:①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语言沟通方式,对文化程度不高的解释,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其交流,对新来就诊的患者需要耐心解释、正确指引,使护患沟通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②使用礼貌性、体贴关怀的语言,首先要尊重患者,礼貌用语,主动上前迎接患者并问一声:“同志,您哪儿不舒服”当患者多时,要做好就诊秩序,应使用“对不起”、“请稍等”等礼貌性语言,并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③注意说话的语速和语调,护士与患者说话时要根据不同的患者使用的语速和语调,对老年人语速要慢,声音要大,对年轻人说话语调勿过硬过高,否则会影响护患沟通,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正是语言可治病也可致病[1]。
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是指伴随着语言沟通时的一些非语言行为,也称为体态语言[2]。在门诊护士工作中,患者可以从护士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中得到关于疾病的信息,因此护士要提倡微笑服务,以微笑接待每1例患者,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心要求,改变服务态度,缩短护患距离,特别是对儿童、老人给予必要的触摸,来体现对患者的关怀,从而对沟通交流都有促进作用。
在护理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与患者沟通时,一定要抓住不同的沟通契机,恰当地应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干部病房;新护士;岗前带教
干部病房以老年离退休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居多,离退休之前主要从事领导工作和脑力劳动,文化层次较高,并且有足够的退休金和享受公费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由于健康状况的不断退化,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术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较高,所以一般选用年资较高、技能较好、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进入干部病房工作。近几年来,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为配合医院发展及缓解护理人力紧张状况,护理部安排新毕业护士进入干部病房工作,为保障护理质量,规避护理工作的风险,我科对新毕业护士进行岗前带教培训,以便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实现从新护士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从而胜任我科的临床护理工作。
1新毕业护士特点
由于新毕业护士缺乏护理经验,入科后常感到不知所措、茫然,以致不能很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岗前临床带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干部病房特点
干部病房多为离退休老年患者,基础病多,病程长,康复慢,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患者及家属对生活护理及操作技能方面如静脉穿刺成功率要求较高。
3对带教老师的要求
选择有15年以上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职称者任带教老师。
4岗前带教方法
入科第一天介绍本科的工作性质、特点。介绍带教老师,由新护士与带教老师共同值班,采取一对一带教的方法。带教结束后,进行与本科专业知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试,考试成绩记录在册。
5带教内容
5.1职业道德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对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专业技能,学习沟通技巧,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2布局环境及规章制度参观我科的布局和环境,了解设施配置,明确仪器,药品的摆放位置。学习相关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各种护理应急预案等。加强对新毕业护士各项护理流程如出入院护理流程,专科流程,各班次工作流程的系统带教,使新护士对各项护理流程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5.3与老年患者沟通技巧的培训干部病房的患者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和长期生活在医院里,常常会感到孤独、失落,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和关心,见面时,应主动打招呼,如:王老、张老,以示尊重,而不应直呼其名或床号。另外,由于老年人听觉、视觉功能逐渐衰退,交谈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所以,在日常护理与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新护士护患沟通相关知识的培训,掌握与老年人沟通技巧,操作前应告知患者目的,操作中询问患者感受,操作后交待注意事项,由带教教师或护士长询问患者,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新护士告知的效果,并将其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5.4相关技能培训①对新毕业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制定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统一标准,进行讲授与演练,最后进行统一考试。如指导新护士为患者穿刺,由于老年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回血较慢,穿刺时,针头进入皮下后进针应缓慢,穿刺针已进入血管而不见回血,可轻压一下靠近穿刺针头处的输液管即可回血。②带教老师应重视护理文件的正确书写方法,加强新毕业护士护理文件书写培训,提高书写能力,指导单独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对新护士书写的病历给予修改,提高其书写护理文件的质量。
5.5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让新上岗护士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会他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教育-考核-反馈-再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健康教育的能力[1]。
5.6加强法律与安全意识教育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2]为了培养新护士的法律意识,我们加强对新护士各种突发事件的护理应急预案的学习,详细讲解。提高其进入临床工作后在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训效果
通过临床带教,系统的学习服务理念,使新护士能够较快的掌握本科护理常规和专业技能,提高了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增强了患者对她们的信任,同时,也使新护士能够较快的更好的适应本科环境,得心应手的进行护理工作。
7体会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已不仅限于基本技能的提高,还应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的宗旨、价值观和发展目标。[3]护理工作就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满足病人需求,为病人服务的过程。因此,根据新毕业护士和干部病房特点,对她们进行岗前带教培训,使新护士通过岗前培训提高,行为和标准得到统一,进入临床后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华英.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篇5
【关键词】护理语言;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6-01
有报道,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有研究发现,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1次。这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
语言沟通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当你的语言非常得体,能够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时,对方就会更加信任你。反之,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会使对方对你产生误解。这一点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护士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逐渐拉近。这种拉近的心理距离不仅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但是护士若以不恰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患者就会极度反感,甚至故意用各种行为刁难护士。所以我们说,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下面,笔者简单谈一谈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一护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和蔼亲切的护理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这就意味着只要护士使用的沟通方式恰当,她的护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处处为患者着想,用诚恳的态度给患者以解释和安慰。 举例:一次,护士走进8床房间,说:“王大嫂,请抽血!”
患者拒绝:“不抽,我太瘦了,没有血,不抽了!”
小刘耐心地解释:“抽血是因为要检查骨髓的造血功能,例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等,血象太低了,就不能继续做放疗,人会很难受,治疗也会中断!”
患者好奇:“降低了,又怎样呢?”
小刘说:“降低了医生就会用药物使它上升,仍然可以放疗!你看,别的病友都抽了!一点点血,对你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患者被说服了:“好吧!”
二使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
1.要对患者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使用称呼语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起点。护士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仅会给患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护士对患者使用称呼语的原则有以下三点:①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称呼语。②不可以用床号取代对患者的称呼语。③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应使用适当的敬称以示尊重。比如: 催款的语言艺术催款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患者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话没说好,常常遭到患者的冷眼冷语,请比较护士甲乙的催款方式。
护士甲问:“老李,要拿药了,什么时候去交钱?”
老李烦躁地回答:“又要我交钱,前几天才交的!”
护士乙问:“老李,今天要用消炎药,需要200元钱就可以把药拿回来了,您什么时候去交钱呢?我可等着米下锅啊!”
老李配合地说:“哦,好吧,我这就去交!”
虽然催款令人感到不愉快,但如果在语气、语调上下点工夫,效果相比之下会好些,护士乙的话患者更能理解和配合2.说服他人的技巧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会经常碰到患者对检查、治疗、护理、饮食、休息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常常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解释和说服。
2.对待患者要有真情实感。多数人在患病后,其各种心理活动、情绪举止都会变得十分消极,而消极的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以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以沉着、镇静的心情来安慰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来同情患者。 多倾听患者的主诉。
3.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想使护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护士必须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患者的心目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护士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在对待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时,护士应该耐心、细心,尽量使患者感觉不孤单。比如在对待老年患者时,护士应该多关心、多询问,尽量解除患者的顾虑。因为老年患者的心里多则是落寞,孤独的。一个亲切的爷爷,婆婆,使得患者对你产生信赖。在对待新入院的患者时,应该热心,以求尽快消除患者的生疏感。对待小儿患者时,要以小孩的心态来对待如果患儿不愿做治疗时,我们可以问患儿:小朋友是不是经常都得到小红花呀,小孩肯定会说是的,我们则可以对他说,今天你配合我们治疗的话,你会得到更多的小红花哦。或者用小礼物来满足患儿。
总结
现在的护理人员多数为年轻化,很多护士姐妹在家是家里的宝贝,使得我们工作的时候难免会情绪化,从2013年本院实行优质护理后 ,护理部对全院护理进行培训,使得病院满意度大增 ,护理投诉大幅度减少
参考文献
[1]山本敦子 看护实践科学 2001;6(20)[2]国外医学护理学 2001; 10 ( 20)[3]吴玉霞,张氏化,吴宏霞,等。从护理管理上防范护患纠纷J 。实用护理杂志,2002,9:74
篇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50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工作性人际关系。老年病科以和谐护患关系为主体的个性化服务,努力营造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核心的人文环境,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途径
加强护患沟通:护士是维护和谐护患关系的主体,改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式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护士在工作中,要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学习护理心理学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注重运用安慰性语言、赞美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告知性语言、询问性语言、形体语言等,热情对待并重视服务对象。较好地将沟通技巧运用到交流当中,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关键。护士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有意识地应用一些沟通技巧有助于处理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通过聊天护理形式规范语言,运用礼貌用语和称呼用语,真诚地感动患者,推出聊天护士,通过聊天形式向患者实施个体健康教育,使老年人从心理上得到慰藉,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不仅获取患者的信息资料,还可以把健康教育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融入其中,此外,教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掌握自护的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帮助患者实现自我价值,这有助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充分体现自身-心理-社会和统一的整体护理特色。不但使患者对疾病有基本了解,消除紧张心理,配合治疗,且通过聊天交谈可发现护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加强护理之间的信息反馈,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建立稳固的护患和谐关系。
创造温馨氛围,增强护患亲和力:护理人员的仪表仪容、体贴关怀的话语、面带微笑的面庞、主动的护理行为等强化护患亲和力。借鉴宾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引入宾馆化管理模式。开展宾馆化微笑服务,变“随叫随到”工作模式为“主动服务”理念;重视强化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在护士中推广住院患者全流程服务用语,即新入院患者的一句关心,床头交接班的一声真诚的问候,接听电话时一句“您好”,护理操作时一声叮嘱,出院时一句美好的祝愿。使每位护士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服务规范化、上档次、上星级,更多地赢得患者的青睐,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突出个性化护理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亦大,每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同样的疾病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心理感受、行为表现都会因性别、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文化素质、、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后果,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就应该突出患者的个性化,充分尊重老年患者的人格自、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权,努力做到应人施护,对症施护,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促进。
篇7
沟通是进行护患信息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逐渐增多,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服务,根据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点,全面的掌握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1 非语言沟通
1.1 护士礼仪 护士应以庄重典雅大方为美。优美的站姿,端庄的坐姿,优雅轻盈的步态及护理操作时协调、准确的动作,既表现出护士的优良素质,也会给患者留下美好、可信赖的好印象,从而为护理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举止得体,仪表整洁,既不扭扭捏捏,也不傲慢无礼,以自己高雅的姿态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1.2 态度和蔼 护士积极的情绪,和蔼可亲的表情,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乐观自信的表现,对于调节病房的气氛,增强患者的信心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护士说话应和蔼可亲,诚恳友善,说话的声音大小、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应适度。患者痛苦时或心情不畅时,要禁忌笑声。
1.3 微笑服务 注意使用体态语言谈话,用明快的声调伴以微笑及适当的手势来配合优美的语言。1在护理工作中坚持微笑服务,从而减少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精神振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操作熟练 动作轻柔 护理技术操作首先要熟练,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其次是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刺激。由于老年病人在输液、治疗等方面要求高,应先主动征求患者的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1.5 正确使用眼神及体语 眼神可以表达言语不易表达、复杂而微妙的信息急情感。在沟通中应有目光交流,可以给患者轻松和被尊重的感觉。在交流过程中运用手势、点头等动作能准确调节交流的进行,也是鼓励患者表达的主要方法。
1.6 合理的安排环境 控制病房的温度、湿度,保持空气清新,使患者产生舒适感。良好的环境能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沟通。
2. 语言沟通
2.1 很多老年人从长期紧张而规律的职业生活中突然转到无规律、懈怠的离退休生活,加之随着社会范围的缩小,心里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和苦闷感等。此时,如果不尊重他们,就容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因此,除了发药、治疗时呼点床号、姓名外,日常交流中应当多用敬语,比如:有职务的要尽量称呼其官职,有职称的要称呼其职称,对普通工人、农民可称呼大伯、大妈、叔叔、阿姨等。
2.2 语言的艺术性 在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中,首先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最大可能的理解老年患者痛苦的心境,说话是的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不能盛气凌人,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与病人交谈,予以足够的心理支持,使病人理解。
2.3 语言的技巧性 ⑴沟通过程中,要了解对方的知识文化背景,切勿为匆匆应付而结论或轻易回答,要防止向病人作出不恰当的保证或表示不合理的乐观。⑵与老人沟通时,说话语速和缓清楚,适当降低说话音调,对于老年性耳聋的患者,可稍增加音量但不要变成喊叫,而被误认为生气或躁怒,反而诱发老人的不悦与反感,引起不必要的护患争执。⑶沟通过程中,注意观察老人的反应,当老人表达出不恰当或不正确的信息与意见时,千万不可当场辩白或使他困窘,不要坚持把自己的信息传达清楚才罢休。不要在老人面前与人轻语或说说笑笑,引起误会。对误解疑问要主动澄清。⑷当老人对治疗或护理工作不满意时,耐心给以解释,及时消除误会,使老人从护士的语言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⑸调动老年患者的积极性。把老人当成自己的长辈,多些鼓励,多些理解。与其进行交流时,使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感受到平等、关怀和温暖,保持适度的幽默感,使老人感到亲切、舒服,对战胜疾病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2.4 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对自己的权力有了充分了解,它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士又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从细小问题上注意,对患者的各项合法权益给予充分的尊重。在执行各项操作中,应将目的、过程、风险告知病人。如遇到特殊的治疗、护理检查时除了需要征得病人的同意以外,还要与其家属沟通,在其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仍需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病人的权利也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需要。
2.5 答话技巧 答话,是对提问的反馈,要说到病人的心坎里,患者所提问题常常是护士看来比较零碎的,反复的、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护士应设身处地去体谅患者渴望康复的急切心情,耐心解答,不应懒于解释或简单敷衍。护士每一回答要科学、准确、慎重、耐心,如果言语欠妥,即使一句不很重要的话,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注意的是:护士不管有多忙,即使是在紧张抢救过程中,也一定要对患者及其家属有问必答,因为患者及其家属与护士,是外行看内行,有时对于医务人员的一些抢救工作不理解,以为你在进行不相干的事务,拖延病人的抢救,此时,应该手不停地快速工作,口也要善于主动解答,安慰家属,消除其疑惑,让他们知道护士正在争分夺秒地救治病人,以避免发生误会,引发纠纷。
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护理效果的基础。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老年患者的身心需要,达到让老年患者表达需要和想法的目的,并将之应用到护理程序中,使老年患者得到更满意的服务,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萍萍,葛炜,谈护士长的交流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22
[2]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5-98
[3] 曲玲,老年病人护理的体会【J】中华常规病临床研究2004,4(4):80-81
[4] 俞彩仙,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重活常见病临床研究2004,4(4):79-80
[5] 张航鸣,护患沟通的技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0):1397
篇8
关键词:老年人 沟通困难 原因 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34-01
自1991年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其中,怎样与老年人有效沟通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与老年人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和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1 与老年人沟通困难的原因
1.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1.1 听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耳廓软骨和软骨膜的弹性减退,凹窝变浅,耳道的神经末梢及听神经功能逐渐减退,导致声波的收集和传导发生障碍,使老年人听力逐渐丧失而易导致老年性耳聋,而听力的下降直接影响口头语言沟通的传递与理解。
1.1.2 视力下降
老年人随着视网膜的老化,会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而老年人血管硬化变性,影响眼的血液供给,使视力显著下降。由于视力下降,老年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减弱和变慢,从而使与老年人的沟通也存在困难。
1.1.3 记忆力下降
随着脑血管的退行性变,脑血流量的减少及耗氧量的降低,大脑功能衰退,老年人思维活动功能减退,理解力和表达力减退,记忆力不集中和下降,从而影响老年人对信息的记忆和回忆,间接影响沟通。
1.1.4 反应变慢
因听力、视力、记忆力等的改变,老年人接受信息能力减弱和对外界事物的灵敏度下降,导致沟通困难。
1.1.5 言语表达困难
老年人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粘膜萎缩易于角化,常导致口干和说话不畅,当老年人生病,尤其是一些较为严重的疾病,沟通表现的尤为困难。
1.2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步入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逐渐进入衰退阶段。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化随着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衰老。同时有些老年人在面对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丧偶等生活事件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沟通。如老年人离退休后,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社会角色改变,生活易简单乏味,加之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感,可表现为沉默寡言,不易沟通。
1.3 老年人的个人因素
老人文化水平和生活阅历不同,对谈话方式和词语选择的要求也不同[2],增加了沟通的难度,有时甚至产生代沟现象。老年人容易坚持己见,时缺乏客观冷静地听取他人意见的心态,表现出特有的固执[3],使沟通变得困难。
2 与老年人有效沟通的对策
2.1 营造和谐沟通的氛围
与老年人沟通时首先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一个温馨无干扰的环境,使人放松容易敞开心扉。而老年人随着喉老化,发音的洪亮度减弱,在安静环境下有利于沟通。良好的形象同样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如整洁大方可使老年人产生信赖感,而言行举止文明,让人赏心悦目,则使沟通顺利的进行下去。
2.2 酌情应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在社会交往中,语言的表达是传递信息的第一步[4]。书面语言适合内向的老年人,结合书面语言能克服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的问题,增加安全感及发挥提醒功能。口头语言对外向的老年人而言是抒感和促进社交互动的良好途径。在与老年人沟通时要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语言,学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如“是的”、“还有呢?”以此来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与老年人沟通时语言尽量要简单通俗,必要时重复,语速要慢,吐字要清晰尤其是提问时。有些老年人易坚持己见使沟通不畅,可通过适当的幽默使沟通顺利进行下去。考虑到老年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社会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必要时我们也可以使用方言,拉近距离,增加亲切感。
2.3 加强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语言沟通的自然流露和重要补充,能使沟通信息的含义更明确和圆满。非语言沟通对于因逐渐认知障碍而越来越无法表达和理解谈话内容的老年人日渐重要[4]。其有多种形式:(1)面部表情: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觉察和理解[5]。如微笑作为一种最常用、最自然、最容易为对方接受的面部表情。通过微笑可创造一种温馨亲切之感,缩短心理距离。适度、适宜、自然、真诚的微笑,在沟通时可以给老年人带来信任感、安全感。(2)目光的接触: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情绪和态度及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情感都能从眼睛中表达出来。目光是最清楚、最正确的信号。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关注的目光,常表示希望交流,崇敬之意。(3)适宜的体触:体触作为一种最有力和最亲密的沟通行为,可以跨越语言的界限,传递各种信息,起到语言无法起到的作用。老年人常有沮丧、焦虑等心理状态,而此时通过一个细微的动作,如替老年人理理蓬松的头发,握住老人的手耐心倾听,或许比实施语言行为更为有效。(4)身体姿势:每当语言无法清楚表达时,身体姿势都能适时有效的辅助表达。如对使用轮椅代步的老年人注意不要俯身或利用轮椅支撑身体来进行沟通,而应适时的坐或蹲在旁边,以利于交流。
2.4 学会耐心倾听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要有说话的技巧,也要与倾听的技巧。倾听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过程,而是包括了认知的和情感的过程。不管是喜欢讲自己光辉经历的老年人还是因生病表述不清的老年人,倾听都是必要的。倾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向人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我很关注你的讲话,老年人就会毫无顾忌地说下去。倾听时也要注意适时适当的反馈,如微微点头,轻声应答“哦”,以示自己在听,判断要慎重,不要轻易打断对方。
3 结语
沟通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真诚的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并能熟练而巧妙地运用这些形式,与老年人的沟通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吴君.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的方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3):111.
[2] 高瑞英,陈永霞.护士语言对老年护理有效护患沟通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84-85.
[3] 张雪梅,魏克燕,蒙张敏,等.护士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J].医药杂志,2002,23(2):58-59.
篇9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41-02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73
老年性痴呆是指老年期出现的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对过去已获得的认知能力不断减退或丧失[1]。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患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患者在家庭由亲人或看护人照料,城市中不足1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在医院或养老机构接受护理。痴呆患者失去自我照顾和保护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掌握痴呆患者的护理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现有的潜能,使其尽可能正常、独立和快乐的生活,已成为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迫切要求。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近4年来先后收住老年性痴呆患者81例,在护理中对这些痴呆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临床资料
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启知园近4年收住老年性痴呆患者81例,其中,男33人,女48人,平均年龄80.17岁。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护理技巧
痴呆患者虽然很多功能丧失,但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行为和症状常不是由于疾病所引起,而是局限于是否有环境的支持。所以,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痴呆患者现有的潜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的负担,缓解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安全护理 痴呆患者由于脑部功能及智能受损,记忆力逐渐衰退,而影响日常起居生活,安全问题尤显突出,因此,护理上应为痴呆患者悉心安排生活环境,确保安全,防止跌倒、严防走失及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入住启知园的痴呆患者,无论痴呆程度如何,均不让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症状轻者,可在园内自由活动,鼓励生活自理,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持地面平而不滑,环境明亮而不耀眼,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使患者容易辨认、取放。中重度患者一般在规定时间内由护士带到集中照护场所内活动,严禁独自外出,重者必要时放置防护栏。4年来未发生痴呆患者走失现象,无由于防护措施不当而导致的跌倒现象发生。
2.生活技能训练 对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的患者尽量督促和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督促协助洗发、沐浴、穿脱衣、整理床铺、进食、服药等。耐心帮助患者将身边常用的物品整理放置在固定位置,可把衣服依顺序先后排好,让患者反复练习,定时提醒患者入厕,使患者恢复最基本的生活技能[2]。鼓励痴呆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事情,定时组织患者集体看电视、听音乐、读报、练太极拳,使患者不脱离社会大家庭。对痴呆症状轻者,鼓励他们多动手动脑,如做一些手工作品、布置居室环境等,最大限度发挥患者的潜能,通过动手,达到健脑的目的。维持适当的娱乐和社交活动,每天陪同他们到花园散步,观察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等,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使患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等活动。重视患者与家人一起生活的体验,与患者同桌共食,与患者一起进行搭积木、托汽球等简单活动,这样不仅可改善其空间定向障碍,还可以训练手指功能,以达到延缓认知障碍的作用。
3.沟通技巧 尊敬患者,言行礼貌得体,灵活运用非语言和语言性沟通技巧,达到有效沟通目的。用直接、具体的语言交谈时,掌握好语速和语调,适当配合使用非语言性沟通,留出一定的反应时间,不要催促患者,不因患者反应慢而抢话题,不因患者讲话不清而不需患者回答问题,或只让患者做简单的回答或点头、摇头。应鼓励患者多开口,让他们把感受描述出来,如所吃食物的名称、形状、味道、是否喜欢等。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话,不与患者相争,降低交谈环境的干扰,控制环境的温度、湿度,保持空气清新,使老年患者有舒适感。良好的环境能稳定老年患者的情绪,促进沟通[3]。鼓励家人及亲友来探视,共同回忆一些让人高兴的往事,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在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的同时,使记忆逐渐好转。
4.认知功能训练 最近研究发现对痴呆患者给予个体化的关心,可以增进严重认知障碍的恢复。护理人员提供持续性的社会交往能刺激患者对环境的兴趣。有人利用一系列的团体活动帮助患者维持最佳功能状态,这些活动包括运动治疗:强调身体的活动、现实定向、知觉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排便及膀胱训练、职能治疗、娱乐治疗及宗教服务安排等等,收到满意的效果[4]。我们先后对收住到启知园的81例痴呆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方面的训练,如反复训练餐前洗手、餐后漱口、每2小时带患者到卫生间大小便,利用图片、食物给患者认物(蔬菜、水果)、认动物、认五官、四肢、认颜色、图片、认所住房号、床位、简单算术训练(加减乘除)、讲自己经历过有意义的事等,采用各种方式适当刺激,以帮助患者辨认周围环境,在患者的房间门口、床、常用物品等处贴上患者容易明白的标记,如不同的颜色、熟悉的图片或词语,这些标记有助于患者记忆物品放置的位置,提示不同的活动区域等。通过训练后,痴呆患者主要异常行为的发生率有较明显减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效果满意。
护理体会
通过对81例痴呆患者的护理,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得到更全面的照料护理,特别是早期患者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压力减轻,效果满意。所以,要使痴呆患者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掌握一些护理技巧极为重要。但是,对晚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不满意,期待广大同仁在预防老年痴呆方面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周闻辉,朱小凤,张乃子.干预性照料方法在机构痴呆老人个案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2.
[2]李丽珠,郝伟平,郭英莉,等.集中照护老年痴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J].护理研究,2006,20(7C):1905-1906.
[3]宋丽燕.沟通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945.
篇10
关键词:护理语言;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工作
语言沟通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当你的语言非常得体,能够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时,对方就会更加信任你。反之,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会使对方对你产生误解。这一点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护士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逐渐拉近。这种拉近的心理距离不仅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但是护士若以不恰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患者就会极度反感,甚至故意用各种行为刁难护士。所以我们说,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下面,笔者简单谈一谈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一、护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和蔼亲切的护理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这就意味着只要护士使用的沟通方式恰当,她的护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处处为患者着想,用诚恳的态度给患者以解释和安慰。
二、使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
1.要对患者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使用称呼语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起点。护士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仅会给患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护士对患者使用称呼语的原则有以下三点:①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称呼语。②不可以用床号取代对患者的称呼语。③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应使用适当的敬称以示尊重。
2.对待患者要有真情实感。多数人在患病后,其各种心理活动、情绪举止都会变得十分消极,而消极的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以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以沉着、镇静的心情来安慰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来同情患者。
- 上一篇:心理干预的方式
-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