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式快餐;西式快餐;核心竞争力
一、中式快餐业在餐饮行业所处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物质的丰富,我国的餐饮业市场也在不断发展,显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从2016年公布的餐饮业数据来看,快餐行业占据了我国餐饮市场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西式快餐以肯德基、麦当劳等为代表的国际快餐品牌企业,占据了我国快餐领域的大部分市场,根据2016年8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肯德基连锁店达到了4896家,麦当劳超过2000家,他们的单店年营业额均达到了800万元以上,是我国快餐及餐饮行业的领先者。其特点是从我国一、二线城市不断向三、四线城市延伸、从东部向西部拓展,完成了在我国全面布局,同时在食品上也有很多的创新,使得菜品更符合我国国民的口味,是中西融合的良好典范。
综合来看,我国中式快餐企业在创业初期都十分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把握中式快餐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二、中式快餐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
1.西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目前,我国快餐业的竞争格局十分清晰,西方快餐企业对本土快餐企业形成碾压之势。所以,中式快餐在与西方快餐的竞争中取胜的最有效办法是客观的分析西方快餐的优劣。同时,分析自身发展的优劣,扬长避短,并针对西式快餐的软肋,形成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西式快餐的竞争力十分明显,以肯德基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包括,品牌公认度、加盟培训系统、产品标准一致化、肯德基店铺选址建设、运作标准化、全球化运作模式。但是西式快餐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如营养专家指出的,营养失衡、油炸食品诱发肥胖以及西式快餐所使用的“氢化油”危害身体健康。
2.中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中式快餐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上应该分析对手的情况,所以针对西式快餐的营养以及健康问题,中式快餐应该牢牢把握。其中可以从3个层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企业生产产品及控制其质量的能力、企业的服务能力、成本控制的能力、营销的能力、技术发展能力;二是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人、事、物、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三是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因此,中式快餐应该以“为中国人打造健康、营养的中式快餐”的企业文化为中式快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形成的,根据当前我国中式快餐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式快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立足传统,提出营养、健康中式快餐理念
近些年来,西式快餐针对自身的缺陷也在试图做一些改变和新的尝试,比如肯德基新推出的四季鲜蔬汤、健康早餐等,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西式快餐营养搭配差的问题。
但是,中式快餐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如《黄帝内经》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恰当搭配的日常饮食,能够达到营养培元,蓄精益气,预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中式快餐应用中分利用我国的饮食文化,同时做好营养调配,充分宣传和推广健康和营养的理念。如“真功夫”就是结合中餐健康、营养的饮食理念,以蒸饭、蒸菜、蒸汤等构建营养组合。随着健康、营养理念深入人心,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营养丰富、饮用健康的中式快餐。
2.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知名度
目前,肯德基、麦当劳已经是世界知名品牌,并且其品牌价值在世界众多大型企业中仍然名列前茅。可以说中式快餐与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型西式快餐的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品牌劣势,所以建立优秀的饮食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选择有个性的品牌名称,不能只是冠以笼统地方色彩名称,如“兰州拉面”、“鲜羊肉泡馍”等,应该同时在LOGO设计上要具有企业文化特色和独特标识性。
二是要有准确的品牌定位。根据所选择的中式快餐的属性,对市场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才能够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三是有丰富的品牌内涵。要充分利用当前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建立食疗保健的功效,扩大品牌的内涵。如“真功夫”提出的“营养还是蒸的好”。
3.标准化生产,打造健康中式快餐组合
在品牌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具有品牌建设,还有丰富的内涵,也就是产品的品质。同时建立严格的食品加工标准,建立食品加工手册来保证食品标准化的实现。
中式快餐用料丰富,在营养、健康上值得称道,这却给标准化生产带来很大难度。由于中餐多数是对生品进行直接的加工,而且加工工序复杂,缺少量化标准,厨师操作全凭经验,使得中式快餐的标准化困难重重,不仅影响了中式快餐业的工业化和商业化进程,也对于产品的口味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进行创新。如“真功夫”在标准化上的突破,主要是运用了电脑监控蒸汽设备,使烹饪过程保持一个统一的标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长期来看,餐饮行业的前景依然明朗,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消费者的增长将持续为餐饮行业的增长注入活力。然而短期内,餐饮行业的转型升级问题突出,行业整体都面临严峻的挑战。
收入增速、创利双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3 年被称为餐饮行业的“寒冬”,行业整体收入 10 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的增长,达到了 2003 年“非典”以来的历史新低。这样严峻的挑战既来自于“三高一低”(人力、租金、原材料成本提高,利润率降低)的行业利润压力的持续深化,也来自于央八条对公务消费、商务宴请的抑制对中高端餐饮业造成的显著冲击。从历史数据来看,百强餐饮企业的利润率已经从2009 年的 10.4% 下降到了2012 年的 7.7%,以 9.5% 的速度逐年下降(见图1)。在行业收入以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利润率的下滑也达到了两位数的水平。在行业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对餐饮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突围红海
红海竞争的核心焦点在于在现有的基础上精耕细作,深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升级整合,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安全与品质上追求极致。
红海策略一:提升效率、经营管理升级及后台整合持续深化
罗兰贝格认为,为提升餐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创利能力,餐饮企业必须通过规范化管理、连锁化经营、信息化升级、标准化生产、现代化人才五方面的建设实现升级。
规范化管理 餐饮企业尤其在发展早中期,管理规范程度普遍不高。需要将家庭小作坊式的人治管理、决策靠拍脑袋的现象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予以升级。通过制度、流程、规范、计划的制定,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代替个性化管理、降低随机因素,提升效率,保证管理不失控。
连锁化经营 在餐饮企业进行真正的连锁化扩张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尖锐的经营管理问题。如何处理总部和门店的关系,如何进行连锁门店的经营管理控制无疑是经营者关心的问题。这要求在集团总部设置合理的管理幅度,并在集团与连锁门店、区域之间建立清晰的授权体系。明晰门店管理人员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集团的供应链及门店加工等后台职能进一步进行标准化,提升其可复制性及在连锁门店的质量可控。
信息化升级 传统人工操作、统计、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在产品生产、经营上的信息系统升级能优化企业对于价值链的管理控制,并增加数据的可得性,在加强分析力的基础上能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及品质控制的效果。
标准化生产 随着跨区域的扩张、加盟的开放、连锁门店的增加,对业务流程、产品标准化的需求越发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需要建加工厂、中厨,如何将流程、工序、品质管理工业化、自动化及标准化是企业面临的关键议题。
现代化人才 餐饮企业应当在人才的招、育、留、用上有所加强。如自建培训中心培养一批企业的核心骨干,同时通过充分授权、有效激励等激发员工积极性。在内部培育、留用的同时通过外部招聘优秀人才,引进一批现代化人才。
红海策略二:安全品质竞争日益凸显,严格控制精益求精
餐饮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的另一大表征在于安全与品质的竞争日益凸显。
一方面,近年持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染色馒头到问题奶粉,从地沟油到白羽鸡,各类产品、各类餐饮企业几乎都遭到了食品安全的质疑。面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担忧,餐饮企业必须积极应对。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餐饮消费品质追求层次的提升进一步加剧了餐饮企业在品质提升上的竞争。
无论是品质还是安全要求的提升对餐饮企业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对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挑战:
全价值链的安全品质控制 从食品采购的源头、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物流到门店现场销售、客户体验各个环节上将贯彻食品的安全品质控制,达到极致体验效果。
安全品质价值的显化和传递 企业在食品安全品质上的努力需要充分向消费者进行传达,通过公开透明后台、对消费者承诺公示等多种手段显化安全品质上的追求。
社会资源的合作推动 调动社会资源协助企业深化食品、安全的改进,尤其是政府、行业协会、监督机构、消费者的相关资源,提升效率。
崛起蓝海
在未来趋势向好、短期业绩压力巨大的背景下,餐饮行业进入了转型调整期。仅仅依靠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更为严峻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把握行业显现的创新机遇所带来的蓝海市场,突破传统商业模式的盈利瓶颈成为餐饮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消费者结构转型,消费习惯转变,技术革新带来了跨界经营的新出路、业态创新的新选择以及 O2O消费体验的商业模式革新。传统餐饮行业的蓝海竞争大幕才刚刚开启。
蓝海策略一:跨界经营开辟新出路
餐饮行业经过了长期积累,已经有相当的企业在体验、产品、渠道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对于这部分企业而言,跨界经营成为一种可选的蓝海市场。
纵观整个饮食行业,已经有众多食品加工企业向零售、 餐饮两大方向拓展。而传统零售企业也拓展了有体验的餐饮消费业务。餐饮行业中部分拥有核心产品、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也已经实现了核心产品的加工及零售渠道销售。同时餐饮行业的先驱者还开始了往连锁零售渠道扩张的尝试。金百万,一家以烤鸭为核心产品的社区餐饮企业通过门店在社区的优势,销售半成品、成品食品。借助门店的地理优势,打造面向社区居民的连锁零售渠道。
未来各种各样的跨界经营的尝试者还将不断涌现。通过放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潜力,创造新的价值。
蓝海策略二:餐食业态创新及餐饮体验升级
传统的餐饮消费需求既涵盖了满足一日三餐的功能型需求也包含了商务社交、亲友聚会的社交型需求。而随着城市现代人群的 75后、80后、90 后成为餐饮消费的主体,城市节奏不断加快,“慢慢吃、吃体验”的社交型餐饮需求和单纯的功能型餐饮需求逐步分离。单纯的社交型消费对于环境、服务等体验的要求将更高。而功能型消费的分离将为新的餐食业态创造机遇。
以极简餐食、外卖为主的创新餐食业态在中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路边摊、街边店为主。而在台湾、日本已经形成了以便当店、便利店为主的满足便捷、实惠、口味需求的成熟餐食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餐食行业将经历快速发展,并且吸引一大批行业进入者改写行业格局。 餐饮企业在这部分市场的竞争中具备天然优势,应当把握时机在蓝海中占领一席之地。
要把握这一机遇,餐饮企业面对功能型及体验社交型餐饮升级的不同挑战。
功能型消费的满足对于餐饮企业在研发、 生产方面工业化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在品质及成本控制方面也要求餐饮企业严格把守、创新管理。而在零售渠道方面,餐饮企业普遍缺乏经验,尤其需要在成本控制渠道管理上有所加强。
体验社交型消费的提升对于餐饮企业在环境的打造以及门店位置的挑选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验型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能为其社交提供优良环境的餐饮门店,并且要求餐饮门店的可到达性、便捷性高。餐饮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门店选择。
蓝海策略三:O2O 革新餐饮消费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颠覆了众多线下零售行业,也催生了 O2O 商业模式的诞生发展。随着O2O 渗透入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O2O 的井喷时代已经到来。O2O 已经开始全面渗透进入餐饮行业的整个流程,并成为未来革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篇3
一、文化营销的内涵及作用
所谓文化营销,是基于文化与营销活动的融合点,从顾客需求出发,通过有意识地发现、甄别、培养、创造和传递某种价值观念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需求并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以文化价值为纽带将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维系在一起,既是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方式也是营造和传播企业文化的途径。实施文化营销可以起到创造差异化、增强内部凝聚力、增进企业外部形象等作用,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餐饮行业与餐饮文化
餐饮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传承的一种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我国的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反映了人们饮食活动过程中关于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的独特文化意蕴。餐饮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具有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相结合,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等特征。除了饭菜的质量和价格,消费环境、服务态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餐饮行业所蕴含的文化传统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餐饮企业必须重视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塑造,并通过有效的文化营销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餐饮企业文化营销策略
(一)借鉴文化因素,丰富餐饮品牌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历史变迁、民族习俗的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者很容易对饮食消费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产生共鸣。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寻找产品、服务、品牌与中国文化的衔接点,增加品牌的附加价值,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借鉴各类文化因素,有效地丰富餐饮品牌的内涵。
1、深挖历史和民俗: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朝代的饮食文化精神,汲取民族原生态的饮食文化习俗,从形式到内核进行总结和提炼,保留原汁原味或改良创新,通过就餐环境的装潢设计、服务人员的言谈举止、菜品的选料加工、相关文化节目的现场表演等一系列营销手段给顾客带来难忘的消费体验。
北京的“海碗居”老北京炸酱面馆就是个将地方传统文化与餐饮经营有效融合的典型例子。带着浓重北京腔的吆喝声,身着对襟衣衫、脚蹬圆口黑布鞋、肩搭手巾把儿的小伙计,大理石的八仙桌,红漆实木的长条凳,京腔京韵的北京琴书,地道的北京风味小吃,每一个因素无不映衬出古朴的京味儿文化。在此就餐不仅仅是品尝北京的地方菜品,更重要的是体验北京的地方文化氛围。
2、迎合时尚因素:追求时髦是许多现代人的重要心理需求,在餐饮服务中加入时尚的文化因素往往能够调动起人们的消费欲望。个性、新奇性和娱乐性成为很多现代餐饮企业着力打造的卖点。以各种文化娱乐元素为主题、装潢别致的小型餐厅层出不穷,为满足现代年轻人个性化需求的诸如生日包厢、情侣茶座等特色服务项目屡见不鲜。各式各样迎合都市时尚及生活方式的文化营销方式给传统的餐饮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二)以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推动餐饮文化营销
现代企业间差异化竞争越来越趋向于企业内在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在品格、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而文化营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可以对受众进行价值观和理念上的引导、培育和塑造,与消费者在思想、观念、情感和道德上产生共鸣。因此,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进行文化营销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和动力源泉。
1、树立“真、善、美”的文化价值取向:人类文化活动的终极意义就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求“真”,要求企业真诚待客,诚信服务;向“善”,要求企业关注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寻“美”,要求企业在服务中融入艺术美感,增加审美情趣。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企业文化极易被社会接受和推崇,使文化营销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营销方式的高品位素质,使营销不仅成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而且成为追求社会效益的文化行为。
山东著名海鲜餐饮集团“净雅集团”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其独特文化管理的实践,在餐饮行业中树立了以文化管理推动品牌文化营销的典范。净雅文化标准包括“灵魂篇、理念篇和标准篇”,分别回答了净雅“将成为什么”,净雅“是什么”和净雅人该“怎么思考、怎么做”。整个文化价值体系围绕“幸福快乐与奉献同在”的核心价值观和“真诚、忠诚、谦虚”的企业核心素质展开,通过制度、流程、考核、审计和信息化等多种手段有效地将“真、善、美”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使企业成为优秀文化的孵化器,辐射并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个利益主体。
2、注重员工文化培训,实行全员文化营销:文化就是一种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对待社会的态度,企业的文化建设得好,其员工素质自然也会提高。因此,在企业培训活动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培训,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深深植入员工的心中,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文化的主动实践者、文化的自觉变革者和文化的积极传播者。通过员工这个外界了解企业的“窗口”,传播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直接影响消费者对餐饮品牌的评价和定位。
篇4
摘 要:酒店餐饮行业是第三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很高的劳动密集性。对于酒店餐饮企业来说,拥有良好的团队和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从目前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对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迈入到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源,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现代酒店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让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还能够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从而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一、酒店餐饮人力资源概述和基本状况
(一)酒店餐饮人力资源概述。酒店餐饮的人力资源就是根据我国人事劳动政策以及企业制度的管理政策与方针,来对酒店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合。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管理业务,让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让职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提高,酒店餐饮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也能得到增强,从而来塑造一支充满战斗力和活力的工作队伍,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打下比较良好的基础。
(二)酒店餐饮人力资源基本状况。通过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的调查可以发现,现在酒店餐饮的从业人员主要是餐厅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厨房的管理人员以及厨师。从业人员的学历主要为高中,其次就是初中以及初中以下的学历,高学历人员非常少。如果是从学历结构和人员结构来看的话,酒店餐饮行业是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比较集中。但是在新时期的发展下就需要对这种基本的构架进行重新的审视,如果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人力结构形式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对整个酒店餐饮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善。
二、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现状
(一)职工流失率偏高。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可以发现,在酒店餐饮行业中,职工的流失率非常高。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酒店餐饮行业人才的接班人培养来说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二)非正式的厨房组织。在酒店餐饮行业的厨房体制上,有非常明显的小团体组织,很多都是师徒相传,这种体制的稳定性比较好,如果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好的话,就会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对于传统酒店餐饮行业来说这种体制是非常适应的。但是这种组织形式也具有很明显的缺点,徒弟的厨艺是很难超过师傅的,很多厨师都是从学徒开始做起,理论知识不扎实,创新能力也不强,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缺乏健全的员工培训体制。酒店餐饮行业要想让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就需要对职工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提升,从而来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但是现在很多酒店餐饮企业为了节约自身的经营成本,却经常忽视职工的培训。很多企业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主要就是入职培训以及英语培训,相关的培训体制并不健全。
(四)人性化管理的缺失。在很多酒店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都比较强调个人服从组织,企业的管理层之间、管理层和职工之间以及职工和职工之间的沟通比较缺乏,这样工作氛围就显得人情淡漠,在这样的环境下职工有什么意见也不敢表达,从而就会造成职工的情绪不稳。不能公平、公正的去界定职工的责、权、利,这样分工体系的正常运行就得不到有效保证。在酒店餐饮企业中将一线服务员提拔为管理层员工的非常少,这也会让职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餐饮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酒店餐饮企业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要树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把酒店餐饮企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树立起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转变成为管理服务型,而职工也应该转变成发展型,职工的培训应该从应急转变成终身有用,职工的待遇则需要转变成为薪酬制度,只有从观念上去改变,才能够让酒店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走出误区,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和培训机制。职业规划就是职工本人对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来设定出自己的长远职业目标,把目标的落实思路和策略制定出相应的培训、工作以及继续教育的计划,在对实现不同目标的步骤、程序以及措施进行分析。通过职业规划能够让职工确立和发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去更好的平衡事业、个人爱好以及家庭之间的需求。每个职工都需要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成长,为了能实现这些愿望,他们就需要不断的去追求理想的职业,去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规划。所以酒店餐饮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构建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和培训机制,对每一个职工制定出的职业规划都应该要鼓励和重视,根据每个职工的不同潜能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对职工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三)建立并完善薪酬制度。酒店餐饮企业职工流动性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薪酬问题,要想留住人才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薪酬。酒店餐饮企业应该要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确定出具有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的薪酬制度,这样薪酬制度的公平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在酒店餐饮行业的内部有非常严重的同工不同酬或者同酬不同工的情况,这样就会让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只有当企业职工相信他们的付出和薪酬是相等时,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激励职工的作用才能有效实现。
(四)实行人性化管理。酒店餐饮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思想上应该要进行积极的转变,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把职工看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最主要的财富。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要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对职工的个人需求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重视,而且还应该要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去尽量满足。对于职工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引起重视,这样能够让职工的自信心加强,而且还能够让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都会提高,从而有效避免职工的频繁流失。
(五)建立酒店文化。酒店餐饮企业还应该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让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有效确立,职工同时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让职工愿意把自己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企业和职工之间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念,对于留住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加强职工沟通。酒店餐饮企业的管理层应该要加强和企业职工的沟通,去认真的听取他们对酒店经营和管理的建议。对于很多一线服务员来说,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顾客的真实需要,发现企业在管理和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加强和职工的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在酒店餐饮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去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对用人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来全面提升酒店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范恒君.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D].广西大学,2008.
[2] 刘静歌.A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
[3] 刘思林.论酒店人力资源成本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 周慧敏.呼市CGX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餐饮行业;新方向
1 “互联网+”的相关介绍
1.1 “互联网+”的涵义
在发改委的报告中,对“互联网+”是这样定义的:“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2 “互联网+”的典型特征
“互联网+”在结合传统行业时,会有以下特征:
①连接: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构成了“互联网+”的物理基础,一切的数据来源、控制系统都基于连接一切为物理基础;②融合: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方法,融合到传统行业的价值链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③重塑: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重塑传统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消费者深度参与、平台化思维整合社会闲置资源等等,在结合传统行业后,会产生企业新的盈利方式和商业模型;④体验:互联网是以消费者体验,口碑传播为基本立足点,对消费者的服务体验追求极致化,对消费者实现个性化服务,以消费者数据为基本参考,实现跟消费者充分互动;⑤开放:互联网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社会化分工更加明确,平台化、标准化的体系更加完善,对于个体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门槛要求更低。
2 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
餐饮业作为服务行业的支柱行业,对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安置就业、繁荣市场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和贡献。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食品安全等诸多因素影响,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也相应降低,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已出现明显放缓迹象。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首次出现同比增速提升。
图一 餐饮业年总零售额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1 餐饮业结构向大众化调整 近3年,高档餐厅表现下滑明显,2014年高档餐饮企业近九成营业额同比下降,平均幅度40-50%,较差的达到80%,人均消费大幅下降,利润率下滑明显。从上市公司财报可明显分析,2013年全聚德餐饮业务营收同比下降5.64%;湘鄂情全年营收同比下降41.19%,全年亏损5.64亿元。而大众餐饮市场则表现增长迅猛,企业平均营收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其中,味千拉面201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4.4%。杭州外婆家、绿茶、南京大排档、上海南小馆等大众化餐饮门店呈现天天排队、翻台率居高不下的繁荣景象,这都反映了大众餐饮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2.2 私人社交需求为主要目的 在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中国网《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中数字表明,在除工作餐外,“朋友聚餐”、“家庭聚会”占据77%以上的饮食消费目的需求,且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在目前的消费群体中,餐饮消费和社交需求之间的结合度会越来越明显。
图二 在外餐饮消费目的各项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2.3 信息传播依靠口碑 在对消费者首次消费的餐厅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依靠朋友口碑推荐和点评网站的内容占比已经高达74%,且点评网站的占比还在逐年提升的过程中,说明中国餐饮业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已经占据非常重要地位。
图三 选择就餐地点原因分析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2.4 预订方式仍然传统 在消费者预订过程中可以发现,电话预订这一传统的预订方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网络预订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占据31%的比例。且更可喜的是,网络预订跟点餐和支付的结合度非常之高,27%的人在网络预订后直接选择了点餐,其中21%的人会直接提前支付,这个对重塑消费者习惯和商家的供应链管理提供重大的参考价值。
图四 预订就餐地点方式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餐饮行业结构化在调整,互联网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消费者参与度正在逐年提升,未来进一步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潜力明显。
3 “互联网+”餐饮业的变革新方向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为0.98亿,相比2011年增长58.1%;2013年达到1.39亿。未来几年,餐饮O2O商务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这一规模将超过2亿。
图五 线上餐饮行业年用户规模图
(数据来源:品途国际《中国餐饮行业O2O发展报告》)
市场规模增长更加明显,2012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为386.6亿,比2011年增长87.1%;201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61.1%,达到622.8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左右。
图六 线上餐饮行业年市场规模图
(数据来源:品途国际《中国餐饮行业O2O发展报告》)
从业界形态来看,餐饮业跟移动互联网之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综合型餐饮平台主导 最早诞生的链接商家和用户的餐饮类互联网应用是团购业务,这种以线上信息传播、支付购买代金券、线下消费、评价来形成整个消费者闭环的应用方式,帮助消费者寻找更物美价廉的服务,帮忙商家获取更多消费人群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市场上,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累积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
图七 各团购网站月销售市场占比图
(数据来源:团800)
而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商家对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以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为核心能力的外卖业务平台发展更加迅速。目前来看,四大外卖平台巨头,已经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图八)
3.2 垂直细分领域的高度整合 除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标准化服务体验,满足基本饮食需求之外,市场上还诞生了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化更具价值感的服务体验的垂直领域应用:
3.2.1 餐饮品类外卖的垂直整合,以全流程和质量管控体系为内容的整合。如到家美食会,专注于为城市家庭用户提供知名特色餐厅的外卖服务。用户通过“到家美食会”的呼叫中心、网站或手机客户端,可以方便的从周边知名特色餐厅订餐,并由“到家美食会”的专业送餐团队配送到家。
专注与火锅配送的“挑食”,火锅不仅仅是将菜品送上门的服务而已,它的竞争力更在送上门后的服务上――配送人员到家后是否可以为用户进行很好地摆桌、摆盘、让用户在家里也能很有品质地吃上火锅。
专注于甜食下午茶配送的楼下100服务的客户有三类:第一类是85度C、宜芝多这类连锁品牌,电商化程度很低,处于线上线下夹缝中的观望状态;第二类是线下的烘焙精品店,产品味道不错,客单价高,但是喜爱它们的年轻白领大多是在周末慕名而来,工作日生意稀少,订单量极不平均;最后一种是廿一客、诺心这些电商原住民。以联系消费者为模式,以配送为核心竞争力。
3.2.2 以最后一公里生鲜市场配送为核心。爱鲜蜂用户提供一小时内的配送和零售服务,配送的物品包括食品和部分生活消费品,配送时间为早上9点到凌晨2点。其专注于社区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整合小区小卖部等资源,以众包微物流配送为核心模式,基于移动终端定位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O2O运营服务。
图九
3.2.3 专注交易环节的网站。除了垂直化做全流程交易的网站外,还有一类是专注于餐饮服务分某一环节类应用,对于餐饮来说,排号、预约、领号、支付等等都是消费者与商户之间发生联系的交易环节,现有的互联网公司更多的是从某一个环节切入整个的交易过程,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专注于给消费者提供提前点菜服务的优先点菜。商家通过优先点菜的客户端或网页版上传菜品照片,并且可以实时调整菜品价格。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优先点菜提前点菜、付款、到店报手机尾号用餐。其主要意义主要是:减少了等菜、等座时间;简化了点菜的决策过程;解决了很多大众餐厅菜单没有图片的困难。
3.3 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
3.3.1 上门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的一大特性就是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在未来,会利用大数据维度,给消费者从食材订购、厨具的配置、菜谱的设计等关于原料和用具的个性化服务,会从外出就餐到厨师上门服务,从提供原料到提供半成品待加工的配料,从线下购买到生鲜蔬菜均可有电商配置这样的变化。
3.3.2 食材供应链信息透明化。当前,食品安全为制衡餐饮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食材在培养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缺乏安全感。在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统一标签技术溯源,在培育、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供监管部门检查和消费者认知,消除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恐慌和价值欺诈。
3.3.3 结合大数据,深度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当前,还没有一个平台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饮食需求,只是单纯的满足比如说外卖、点餐等。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对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把握更明确,针对消费者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一定会出现,能够深刻了解用户,不管是外卖、工作餐、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出差商务用餐等等,都能针对用户的口味偏好、成本支出甚至健康情况等提供针对和建议,提升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面临新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量的企业面临转型和升级,也会有部分不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面临失败和淘汰,新的创业者在不断的涌入这个行业,未来的餐饮业发展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发改委.《政府工作报告》,2015.
[2]项立刚.“互联网+”不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简单相加[J].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5,04:26-27.
[3]辛嘉言.“互联网+”,加的不仅是技术[N].经济日报,2015-03-3001.
[4]周鸿t.“互联网+”是一场化学反应[J].中国中小企业,2015,05:16.
篇6
商务部的“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餐饮业保持年均16%的增长,到2015年零售额突破3.7万亿元,并培育一批特色突出、营业额在10亿元以上的品牌餐饮企业集团。同时,商务部还将规范一批快餐品牌,初步形成以大众化餐饮为主体、各种餐饮业均衡发展的发展格局。
一、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1.消费形式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也早已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两口、三口之家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体;大众化、多样化的餐饮消费已经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主流;传统的大酒席形式被小餐桌的分餐制所代替。目前以二至四人为消费的主体,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是中国餐饮消费未来发展的方向。
2.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者在餐饮方面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消费者就餐选译不仅是讲究口味,餐厅的卫生、形象、环境、氛围、情调等都成了顾客挑选就餐地点的关键条件,可以说消费者目前追求“色、香、味、形、器、温、营养、卫生”结合的餐饮目标。同时,中国饮食文化和烹饪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不同地区所表现出来的餐饮文化上的差异也使餐饮带有明显区域性特征和鲜明的文化性特征。另外,文化与食品、饮食方式、饮食习惯的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3.餐饮标准化必须突破。中国餐饮具有色、香、味具全的独特魅力,具有区域性和文化性特征,这也使餐饮标准化具有了很大的难度,成为餐饮企业规模竞争的瓶颈。而且,将中国餐饮、烹饪作为一种相对标准化的工作,需要科学分析形成菜品原料、制作标准化和流水作业,使之成为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和发展基础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需要长期推行和持续的规范,同时又是餐饮企业必须突破的关键。
二、连锁餐饮业态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餐饮业进入规模扩张阶段。特别是外资连锁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之后,中国本地餐饮企业也开始推进连锁化。进入21世纪之后更是快速发展,一批诞生于90年代的餐饮企业开始加速连锁化发展,从而催生了一批成熟的连锁餐饮企业,如小肥羊、湘鄂情、真功夫等知名连锁餐饮企业。
同时餐饮市场细分不断深化,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业态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餐饮市场呈多元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特征。正餐企业在总体规模上依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占70%多的份额;但是正餐连锁在中国连锁餐饮市场上的地位,已经由主体转变为次主体。正餐连锁企业营业收入(限额以上)由2005年57%降至44%(2009年);快餐连锁企业营业收入由2005年41%上升至51%(2009年),并且已占据发达省份和城市优势,如上海、浙江、广东等,形成有效规模竞争。
进一步分析餐饮百强企业的细分业态,我们可以看到营业额居前的业态是快餐连锁企业,占百强营业额的40%。其次是火锅连锁企业,占百强营业额的26%,正餐连锁企业虽然在百强中数量较多,但是营业额占比处于下降趋势,占百强营业额的20%-25%。
三、连锁餐饮特点分析
1.高档连锁餐饮受消费群体和范围制约,对经营场所、环境、特色及品牌知名度均有很高要求,其进入门槛较高,扩张速度也有限。更需注重依据自身的品牌和经营特色提升服务附加值,满足中高端客户,通常以直营店为主,很少采取特许加盟模式。
篇7
关键词:特色餐饮;丝路文化;产业化;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5日
一、走向现代的新疆传统特色餐饮
新疆的特色餐饮广为人知,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但在产业化方面仍显不足。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疆特色餐饮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各种便利贸易,为往来客商、行旅服务的设施必不可少,住宿餐饮业的国际化、产业化更是不可或缺。在这一时空条件下,新疆特色餐饮业的发展既要立足本地市场、站稳脚跟,又要“东进”,拓展东部市场,还要“西出”,开发欧亚市场。
在全球化时代,新疆特色餐饮业竞争优势的生成,在发展理念上有一个从“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转型。“餐饮业的现代化是指餐饮业在现代观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营方式等的冲击下,业已经历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新疆特色餐饮业的发展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烹饪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产加工的工业化、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并达致新疆特色餐饮业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在这一进程中,一是要鼓励创新,这是增强新疆特色餐饮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二是要适度引导,这是新疆特色餐饮业在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起飞阶段的助推器。
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和引导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餐饮企业拥有的注册商标、专利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版权等知识产权是其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知识产权权利的集合是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特色经营、特许经营的保障。餐饮服务作为一种体验性商品,要求餐饮企业具有独特与不可模仿地吸引和保持顾客的能力,创造及运营自己的品牌,以求保持竞争优势。
新疆传统特色餐饮有文化、民俗、口碑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品牌少、缺乏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以及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不足。新疆特色餐饮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主动学习和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观念与管理制度。在新疆特色餐饮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增强餐饮企业的知识产权主体意识,发挥知识产权鼓励和保护创新的积极作用。
二、新疆特色餐饮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支撑
新疆特色餐饮业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民生、民心产业。创新驱动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需要发挥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
第一,制定实施新疆特色餐饮行业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政府主管部门有必要引导和推动新疆特色餐饮企业运用各类知识产权工具,加强专利保护推动技术创新,培育知名商标,提升产品附加值。制定并实施新疆特色餐饮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引导新疆特色餐饮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激发新疆特色餐饮产业集群和中小特色餐饮企业的创新活力。
第二,商标设计和注册。新疆特色餐饮企业不应忽视商标设计和注册工作的重要性。“品牌是实现差异化战略,形成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的忠诚度的基础,准确的品牌定位,鲜明的品牌形象,清晰的品牌战略是餐饮产业扩张的前提,也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这是新疆特色餐饮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韩国泡菜在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被塑造为韩国餐饮的主品牌得到全力推广。韩国泡菜文化品牌的成功塑造,有效地促进了韩国泡菜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营销,为泡菜产业化发展和进军世界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有效申请专利。从餐饮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在餐饮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改进加工设备和工艺、优化外观设计、研发新式菜品等等都需要科技手段助力。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创造性智力成果,这就需要用专利权这个护栏把这些创造性智力成果保护起来。当然,餐饮企业在选择是否申请专利时也应保持审慎。理论上看,烹饪方法、食品及其配方是能够申请专利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就是适当的保护手段。这类申请较难满足《专利法》关于新颖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要求,最终获得批准的可能性低。而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权利人一旦提出专利申请,就要公开相关配方和制作方法,如果不能最终取得专利权,则既不能获得专利权利保护,又因已经公开而不能通过商业秘密获得保护。
第四,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做了规定。专利权与商业秘密的主体和客体有一定的交叉。权利人在研发出新的技术方案后,既可以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也可以通过保密而取得实际上的专有权。因此,权利人可以选择专利的保护途径,也可以选择商业秘密的保护途径。对于餐饮企业,菜品、调料、配方和加工方法最适合的保护工具就是商业秘密;另一方面,商业秘密一旦被非法披露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给权利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餐饮企业应当重视对自身商业秘密的管控。当前,员工泄密、竞争对手窃取等商业秘密侵权现象比较突出,且权利人维权成本高昂。因此,餐饮企业要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等的规定,构建餐饮企业内部的商业秘密管控体系。
第五,振兴和培植新疆的老字号餐饮企业。老字号餐饮企业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老字号餐饮企业所承载的物质和文化遗产是新疆特色餐饮文化的重要载体。新疆的老字号餐饮企业应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保护工作。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餐饮企业的重要资源,是培育企业品牌、创造附加值、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驱动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基本构想
为促进新疆特色餐饮产业的发展,应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品牌的塑造和运营。品牌创造及营运已成为制约我国餐饮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品牌塑造问题是制约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的瓶颈。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应当依托区域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支持餐饮企业丰富商标文化内涵,提升和延伸商标品牌价值。
我们既要重视塑造新疆餐饮企业的单个品牌,也要重视塑造新疆特色餐饮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和品牌营销活动的复合体,体现区域产品属性、服务和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甚至独一性。达到产品、产业与该区域名称混合同一,使产业符号把本区域与其他区域区别开来的效应”。新疆特色餐饮的区域品牌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来共同创造、使用和保护。塑造新疆特色餐饮区域品牌,一方面有利于新疆特色餐饮业的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能把众多新疆本地中小微特色餐饮企业聚拢在新疆特色餐饮的旗帜下,形成新疆特色餐饮业的集群作战能力。
(二)餐饮文化的提炼与传播。商标标识、视觉符号等是品牌浮在水面上的部分,而藏在水面下的则是品牌的价值观、智慧和文化。服饰、饮食是浮在文化表面却又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我们传播或者了解一个文化,往往就是从这个文化的服饰、饮食等等象征之物开始的。受东西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新具地域特色的餐饮文化。餐饮文化是一种珍贵的人文资源,在器、形、艺、俗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促进新疆特色餐饮业的发展一定要充分挖掘和传承地域、民族餐饮文化。
(三)新疆特色餐饮业、农牧业的联合发展。特色餐饮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以及带动服务业、旅游业和农牧业的发展。新疆特色餐饮的一个主要特点就在于选用新疆地产的特色食材,如牛羊肉及其制品、面粉、瓜果、大米等。新疆特色餐饮之“特色”总是与对新疆地产特色食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因此,应当把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促进餐饮业与农、林、牧、渔、旅游和文化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综上,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应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作用,运用知识产权工具来鼓励和保护创新,实现新疆服务业、农牧业、旅游业的产业升级和协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冯俊.中国餐饮业的现代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篇8
但是更多的企业没有运用品牌战略,或者对品牌战略运用不当,或者误解了品牌的作用,在品牌战略的适用性和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首先提出对品牌战略的见解,简析品牌战略与品牌策略的不同,最后重点介绍品牌战略的适用性问题,希望能对品牌战略本身以及适用性问题的探讨在国内理论和企业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真正的品牌战略
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比较难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
笔者认为,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
1、品牌战略为“偏正结构”,品牌战略首先是战略,是许多企业总体战略构架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品牌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则只能是策略而不是战略。
2、企业必须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而品牌也的确能够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如果品牌不可能成为某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品牌同样难以上升到战略高度。
在一些行业和企业里,品牌明显符合核心竞争力的六大特征:
(1)、具有不可替代性。(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2)、具有使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品牌通过本身的附加值持续获取额外利润)(3)、处于企业各种能力中的核心地位。(对快速消费品等行业而言,品牌可处于各经营要素中的核心地位)(4)、系企业长期所积累,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特点。(品牌具有明显的积累性、持续性)(5)、具有延展力。(多数品牌可进行适当延伸)(6)、具有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品牌作为消费者心理认知,由认知所搭建的品牌壁垒相对强大)
正因为品牌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特性,品牌的打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目标,并将之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3、品牌最终必须为企业获取长期的差别化利润。
品牌战略必须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根据价格定位不同,品牌可分为大众品牌和奢侈品品牌。大众品牌如可口可乐、娃哈哈、高露洁、强生,这些品牌价格定位适中,顾客群体广泛,有大量忠诚顾客高频次的购买,最终这些品牌通过顾客大量消费,导致企业规模化生产而获取规模效益,获取规模利润。
奢侈品牌如劳力士表、鳄鱼服饰、宝马轿车等,这些品牌附有地位、身份象征,有心理的附加价值,定位高档,产品的毛加率远远高于一般商品,因而这些奢侈品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直接体现在产品高毛利率上。
无论是因大批量忠诚客户购买所带来的规模化效应的大众品牌,还是因附加有地位、身份等附加价值而高毛利定价的奢侈品牌,最终均为企业获取了超一般水准的利润。
二、品牌战略与品牌策略的区别
根据本文对品牌战略的定义,企业的品牌上升到战略高度要具备核心竞争力特征等多种条件。而如果将品牌作为产品标识或者作为普通的品质承诺来理解,则品牌几乎适用于任何企业,此时企业运用的是品牌策略而不是品牌战略。
品牌策略是企业达成营销目标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基本策略之一,但不是获得成功的根本要素。正如各行各业对营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样,许多企越来越需要品牌策略。
在物质过剩和信息过剩的年代,品牌策略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品牌策略不但适用于消费品行业,同样适用于零售、批发、金融、文化、娱乐等行业,甚至同样适用于学校、医院、城市、政府等非赢利组织。这些行业/组织推行的品牌策略,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一般不能起到力挽狂澜的决定性作用,。
品牌策略只有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真正将品牌塑造成消费者脑海中深刻的美好的认知,打造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差别利润,这才是品牌战略。
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必须采用品牌策略,但是,许多行业和企业并不适用本文所定义的品牌战略――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
要辨别一个企业运用的是品牌战略还是品牌策略,详见下表两者的区别。
品牌战略与品牌策略的不同:
项目品牌战略品牌策略
行业适用性消费品等特定行业很广,几乎所有行业
对公司的总体影响全局、长期、深远局部、短期、浅层次
是否构成竞争优势是核心竞争力,构成企业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竞争优势属基本竞争力,构成营销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产品、技术等其它方面
品牌负责人员精通品牌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
品牌管理组织的地位企业核心组织,领导营销部门甚至研发、设计等部门与销售部门并列,不能主导销售、研发等部门
品牌规划的重要性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部分是营销策略中重要部分
三、品牌战略的行业适用性
品牌战略对一些企业塑造差异化和核心专长而言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品牌战略不是万能的,任何战略均有场合适用性问题,品牌战略也不例外。作为产品标识的品牌策略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但是要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高度,品牌战略在许多行业和企业并不适用,同时也有许多行业和企业非常适合采用品牌战略。
(一)、不适用品牌战略的行业与企业
1、大量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行业,面对组织市场的行业。比如能源产业中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建材产业中的木材、铝材、钢材等;化学产业中的一些有机物、添加剂;机械设备行业等等。
根据本文对品牌及品牌战略的定义与研究,品牌的安全感、身份感等属性是大量针对消费品产业的,品牌战略之所以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成功的品牌战略可成功的占据消费者的心灵。但大量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顾客不是广泛的消费人群,而是团体及单位。团体及单位的购买行为非常理智,价格性能比是其决策的主要依据,品牌则是居从属地位、并不重要的购买决策因素。在这些原材料、中间产品行业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最终提高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才是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重心。
2、一些消费者低关心度的,购买时能了解产品品质的消费品行业。比如袜子、圆珠笔、信笺、毛巾等日常消费品。品牌有品质保证、安全、价值实现等诸多对消费者带来利益的属性,但是对以上低价值的,消费者很容易把握产品品质的产品而言,品牌对购买者决策因素明显降低。根据一项“品牌意识”的调查报告(卡菲勒,1988年),袜子、圆珠笔等日常低价日用品,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并不注意产品品牌。
反之,如果这些产品的企业采用品牌战略,则很难获取竞争优势取得成功。例外情况是,如果一些企业将这些产品塑造成奢侈品品牌,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以满足使用者的自我表现价值,则这些小产品用样可适用品牌战略获取成功。比如圆珠笔中的派克笔,一直以来高价定位,产品的使用功能弱化,品牌的附加价值(身份、地位)很大,在高端人群中,取得巨大成功。但是后来,派克公司用同样品牌推出低档的派克笔,结果“派克”品牌形象大大受损,“派克”品牌的“身份、地位”附加价值降低;因为对圆珠笔等这一类低价值,易把握品质的商品而言,品牌一旦失去了“身份、地位”等满足内心的象征意义,则品牌不再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考虑的因素。
3、一些零售批发、餐饮行业: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低成本采购,周到的服务,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等方面,品牌形象的树立是果,不是因。世界零售排名第一第二的沃尔玛、家乐福,几乎从不刻意宣传品牌,广告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不到1%。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美味菜肴、服务、环境、价格等方面,需要品牌策略,但不是品牌战略,品牌在多数餐饮业里难以成为核心竞争力。
由于公司并购原因,2004年浙江第一超市品牌“家友”统一更名为在浙江尚无知名度的“世纪联华”品牌,更名前后销售数据对比表明,品牌更替对营业无任何影响。零售业态的品牌附加值很低,难以实施品牌战略。由于商标纠纷,杭州著名的“上岛咖啡”店招牌一夜之间换成全新的“两岸咖啡”,其营业额也没有什么变化。
4、一些资本力量薄弱、实力不强的中小消费品企业。品牌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占据消费者的心灵,改变消费者的认知,这需要大量信息传播与告知。在如今信息泛滥的年代,将适当的信息传播到适当的消费者脑海的代价越来越高,以2004年11月18日央视黄金时间广告的投标为例,2004年的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总额高达53亿元,比2004年度上升21%,比2003年度上升了60%,这是大资本与大品牌的游戏。对一些中小消费品企业而言,品牌战略是暂时可望但不可用的梦想。如果超越企业本身的实力,用赌徒的心理(如去借钱打广告等现象)强行去实施品牌战略,最终的可能是全军覆灭。
品牌战略仅仅是企业获得核心专长,获取差别利润的战略之一,中小消费品企业仍可采用差异化营销获取竞争优势,比如:
(1)低价格优势。浙江义乌的轻工产品畅销全国及海外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其物美价廉优势。
(2)款式、造型、颜色等产品外观优势。对一些服装、玩具行业而言,除了奢侈品品牌可采用品牌战略外,更多的企业可以在款式、造型、颜色等方面打造产品竞争优势。
(3)通路垄断优势。对消费品产业而言,通路(渠道)的作用并不亚于品牌,没有良好的通路,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购买的便利性,则品牌的购买行为难以实现。同样,如果一些中小企业避实,采用买断通路方面经营,对一些品牌进行终端拦截,同样可获取优势。在果冻行业,喜之郎是采用品牌战略获取成功的典型案例,但徐福记果冻采用“对一些重点卖场中租场卖散装果冻”的通路策略,同样获得巨大成功。(目前销售规模位居果冻行业的第五位)
(二) 、应该采用品牌战略的行业与企业
1、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等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高度关注的产品。
大众品牌伴随着消费者的不安全而产生。对食品饮料等商品而言,消费者在使用之前,无法感知产品的品质,既使在使用之后,除了口味口感能感知外,产品中的营养成分等仍无法感知,因为品牌所具有的品质安全、承诺等属性,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时,品牌成为首选因素,而价格、包装等属于从属因素。1995年AC尼尔森在法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婴儿食品、茶、饮料、饼干、咖啡等食品饮料,国家级全球性品牌的集中度超过80%,其中婴儿食品的品牌集中度高达100%!这意味着对品质和安全极度关心的婴儿食品购买者而言,品牌是其唯一的首选因素。根据国内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在饮料、方便面、奶粉等行业,全国性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75%。
同样原因,保健品和药品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健康和安全,事关顾客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人生大事,品牌必然是这些顾客的首选因素之一。十余年来,太阳神、沈阳飞龙、三株、太太、万基、康富来、红桃K、脑白金、养生堂、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运作风生水起,有些企业到了品牌战略的高度(如太太、万基、康富来、养生堂、脑白金),企业获得明显的成功,有些企业仅视品牌为策略并受其它战略失误的连累(如太阳神、沈阳飞龙、三株),从此一蹶不振。
2、生产奢侈品的产业:
奢侈品的价格定位远远高于一般产品,其目标顾客针对社会中的富裕阶层。贵族阶层之所以选择宝马汽车、劳力士手表、夏奈尔服饰,品质仅是基础因素,而品牌所附加的“成功、地位、身份、荣誉、时尚”等心理的满足,才是购买的决定因素。奢侈品品牌针对的是社会定的狭小而富裕的人群,因而一般不通过普通的大众传媒扩大知名度,扩大大众消费来打造品牌。奢侈品品牌必须维护尊贵客户的利益,为他们创造出一种优越性和距离感。
3、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行业。
汽车、电脑、空调、摄像机等耐用消费品,由于价格占消费者收入的比例较高,顾
篇9
【关键词】需求;发展优劣势;发展道路
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特色小吃,延续着当地特有的民族麻辣风味。麻辣的土家炕洋芋、香酥可口的土家酱香饼、松软美味的社饭无不代表土家独有的饮食文化。近年来,恩施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本地餐饮行业带来了一股暖流。但在恩施州经济发展不够完善的条件下,特色小吃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恩施州小吃该如何应对?笔者从市场需求、恩施州小吃行业的优势劣势方面进行探讨,为小吃的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一、特色小吃的市场需求
随着恩施州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根据恩施州统计局调查显示:恩施州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1%。2012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71元,比上年增加633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94元,比上年增加3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8元,比上年增加1884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005元,增加1343元。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人们的消费能力。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助推着特色小吃这个餐饮小分支的前进,对历代以本地食材制作食物的人来说,特色小吃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众多游客。根据恩施州统计局调查显示:恩施州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2198.58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55亿元,同比增长38.3%。外来游客在游览了美景以后,想当然也想顺便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去感受一下恩施特有的民族风味食品,满足消费者爱好美食的天性。从每年餐饮营业收入的攀升速度来看,当地食物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恩施州特色小吃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
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其中战略内部因素(“能够做的”):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外部因素(“可能做的”):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一)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
恩施州资源丰富。就土豆来说,家家户户都会大量种植,并且用土豆制造出的菜种类繁多。例如:炕洋芋、榨广椒土豆片、干煸土豆条、疯狂土豆片、以土豆作为干锅的锅底等等,都显示出了恩施人对材料的把握。清江流域的灌溉,滋养了一代代的土家苗族人,也带给了这个少数民族特有的自然资源。恩施人用他们的智慧,让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谷的收获,便产生了土家祭祀的社饭,玉米和辣椒的混合,便衍生了榨广椒,为了延长猪肉的食用,便又出现了熏肉,还有茶叶与各大佐料生成的油茶汤等等。这里的人们对食材特有的敏锐度,把手中拥有的食材发挥的淋漓尽致。
2、古老的土家苗族文化
我们感慨大自然的慷慨给予的时候,别忘了赞叹这里的人们在食物短缺的时代,利用而材食料的智慧。饮食背后的文化,不仅延续了古老的智慧,更是对这个民族顽强生存的一种精神的传承,同时也造就了恩施特有的饮食味道。饮食文化延续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渗透在饮食文化中,那种文化的相互交织相互传递,牵引着众多游客对恩施的向往。
3、众多重点旅游服务业开发项目
根据恩施州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恩施州重点建设项目中:交通21个、城建41个、旅游产业26个、服务业39个、文教卫18个、生态环境7个都已准获投资。其中在旅游产业建设中涉及8个县市,建设项目有:恩施大峡谷沐抚女儿寨、恩施土家女儿城、中国硒都国际茶城、利川市林海云天休闲度假中心等等;主要建设内容有:度假区和人文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民俗产品商业区及旅游区等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完善了旅游设施、公共基础设施;更多旅游项目的开发,为恩施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更是锦上添花,仙居恩施的向外推介更有力度,也进一步加速了这个城市旅游餐饮发展。
(二)劣势
随处可见零散的小吃摊,各自为政;夫妻店的独家经营模式,毫无规模可言;各种独家小吃秘方不公开,导致口味单一。卫生状况的疏忽,隐藏着一系列健康问题;餐饮人员素质不高,降低了顾客对服务的享受感;政府部们有限的帮扶与政策支持,让小吃行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租金较高、小吃品种创新不够。
(三)机会
近年来,人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预示着广阔餐饮市场前景。旅游项目的大力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旅游业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旅游、消费。未饱和的小吃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和各餐饮协会的支持、宣传,为餐饮业发展输送能量。
(四)威胁
人们对餐饮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吃的发展程度目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降低了人们对小吃的满足感。餐饮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色小吃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规模,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力,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政府对于建立健全餐饮市场的法律文件实施力度不够。
三、特色小吃发展道路分析
恩施州小吃正处于发展的瓶颈,让其本身具有的发展优势在劣势的阻碍下难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餐饮市场激烈的竞争下,特色小吃该何去何从?笔者根据恩施州未饱和的市场需求及小吃发展中的经营优劣势分析, 提出以下三种发展道路:
(一)联合企业共同经营
联合经营战略,就是企业经营者根据单个企业尚不足以独立经营某一事业,难以利用规模效益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经营实体横向联合成立一个经营实体或企业集团的拓展战略。就恩施州特色小吃的发展来说,借助餐饮企业发展力度,采用联合经营战略可以改善特色小吃的环境卫生状况、共同采购降低成本、共享资源、壮大规模。不仅让消费者对饮食卫生的安心,成本降低也能给消费者更多的优惠。
1、充分发挥中小餐饮企业的主导作用,带动小吃行业的发展
若能与恩施州的十大餐饮名店进行联合创新经营,餐饮经营多元化,让消费者再享受完正餐后,还能品尝到当地特色的小吃,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美味的追求。
2、统一经营战略,增加实力
联合经营实行联合促销,加大宣传,提高在餐饮中的竞争力。统一经营目标、统一经营形象、统一宣传、统一业务等经营策略,形成企业和小吃之间的凝聚力,达到完全的企业集团联合体。
3、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避免内部经营矛盾
采用联合经营模式,餐饮企业主导菜系开发、环境维护,小吃主导营销、采购等,形成一个合理的生产供应销售链。有助于联合经营后的企业有秩序地健康发展。
在恩施州特色小吃发展初期,更适合通过联合经营的发展战略来储备和提升现有的规模,从而建立起更稳健更壮大的小吃市场。
(二)开发恩施州特色小吃街
小吃街是当地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很大的商业价值。潜在的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深掘。
小吃街的开发不仅需要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外,同时还应该满足一下条件:
1、以商业区为中心,借助当地的资源
商业区通常集娱乐、购物、餐饮、住宿、旅游于一体,通常也是一个城市客流量最多的地段。因此,有了商业区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客流量。与此同时,有效利用当地资源也会给小吃街的开发带来优势,依托土家苗族文化建造极具土家苗族特色的小吃街,以特色品牌为主推介到市场。
2、具有一些休闲场所和众多客源开发潜力大的地区
休闲场所的需求反映了一个城市人们对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特色小吃街的建设必须有很大的客流量和客源,主要是本地休闲娱乐场所客源和旅游客源市场。就目前恩施州的经济水平、休闲娱乐场所的建立、旅游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
3、相应的旅游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等。加之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性不仅是带给当地的消费者还有前来旅游的消费者极大的方便。增加了他们对这个城市的好感,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消费。
4、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色明显
恩施州土家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这种土家苗族文化从进入恩施这个地方开始,渗透在建筑、饮食、服饰、节日等方面。木质的吊脚楼、土家酱香饼、苗族服饰、背篓、女儿会节目无不表现出当地的民族文化。
小吃街的开发所形成的独立市场,表现出小吃业基本发展成型。可以不用借助其他企业也可以很好的发展。面临的零散经营、环境卫生状态、政府帮扶等等问题基本解决。一条小吃街相当于当地的一个餐饮品牌,对当地的旅游、经济、餐饮来说有很大影响。
(三)小吃业O2O转型路
O2O最初的定义是Online To Offline,即将用户从线上引导到线下,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O2O实际上是一个线上与线下双向流通的闭环。一方面依靠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线下实体店、线下媒介等将用户从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引导入闭环。另一方面确保线上线下双向通道的畅通,让闭环内的用户流畅地往返于网络与现实之间,并让他们在往返之中多层次、多渠道的加深对品牌的印象,增强对品牌的忠诚度,提高二次消费。
O2O与餐饮业的对接,一是有助于降低成本,通过在网上信息传播面更为广泛、及时;二是有助于品牌的塑造,通过网站或者手机APP开展宣传、预订、咨询、投诉等服务,能将餐饮行业的服务和营销方式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通过互联网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引流至线下也能帮助餐饮企业聚集人气、塑造口碑;三是有助于完善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O2O模式要求线上和线下打通,需要建立一套高效、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订单体系以及支付体系。
然而要实现O2O的完全转型还需要满足服务体系、订单体系、支付体系标准和条件。就目前恩施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餐饮发展状况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在继大众点评网的出现,微信公众平台与餐饮的对接以后,就消费者来说大大提升了点餐、预定的便捷性;而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当电子商务进驻我们这个时代开始,就注定了互联网的不可预测的优良前景,O2O的转型更是未来餐饮的一大趋势。
通过对恩施州小吃的市场需求分析和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恩施州小吃业的发展存在很广阔的前景。但在恩施州当前的经济背景下,特色小吃无论是想转型走O2O模式,还是开发特色小吃街,都有一定困难。要想从餐饮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对城市重新进行合理规划、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品牌;对菜系品种进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可以尝试进行与餐饮企业联合,以联合经营来提高小吃的市场竞争力。借助政府和餐饮行业的支持,同时与旅游业相互扶持,形成旅游餐饮的凝聚力。综上所述,倘若恩施小吃能够走出瓶颈期,进行科学管理,大胆创新,恩施的特色小吃将会遍布大江南北。
参考文献:
[1]蔡志海.探索潮州特色小吃的特点及文化内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8).
[2]刘梅康.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品牌集聚经营――“沙县小吃”例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
篇10
一、酒店餐饮业现状:
1、经营业态多样化,品种丰富多彩:综合性高中档酒店、饭店、专业饭店、酒楼,以及大众快餐、自助餐、休闲餐、沙龙餐饮、娱乐餐饮、美食街、美食城、特色餐饮、地方小吃店,甚至庄户饭店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经营格局。
过去,餐饮业经营是以地方菜和少数份额的北方菜为主,现在是鲁菜、川菜、京菜、沪菜、粤菜、东北菜等应有尽有;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外国餐饮,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形成了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南北菜系大合唱、中西餐饮大交流的局面。
2、餐饮企业经济成分和网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酒店餐饮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社会上各种经济成分的酒店餐饮企业,诸如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私有制酒店、饭店迅速发展。据调查,现有的全部餐饮业网点中,非公有经济性质的企业都占80%以上,但在餐饮大店中国有经济仍占较高的比重。
酒店餐饮业的网点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过去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店很少。现在是新建、扩建的大型、豪华、多功能、高档次和具有品牌特色的饭店、酒店不断增加;各种方便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的小餐馆、小吃店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与此相反,中等规模、档次的餐饮企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逐步减少。
3、市场竞争激烈,酒店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该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程度加大。竞争促进了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多数酒店餐饮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从调查情况来看,淡旺季节明显,甚至在某些时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不足30%,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
二、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服务:没有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特别是一些私营小企业缺乏诚信,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形象。
2、经营观念转变慢,研发创新不够:随着餐饮业发展,大部分酒店、饭店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当数量的酒店、饭店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软硬件不配套,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三、本单位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及现状:
1、经营方式的转型困难:由于本处的背景,我们不能向其他同行那样承揽多种商业性活动,导致许多慕名而来的商户转投他家,从而造成了本处在经营形式上的缚手缚脚。但同时,该背景也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应该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力来拉拢客户。
2、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引进力度不够,培训工作又跟不上,餐饮烹饪研发创新不够,菜品、经营缺乏特色。解决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二是切实抓好行业培训工作。在人才引进的同时,重点是抓好在职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