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电工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级电工实训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现有在校生6000人,专任教师265人,是该校职教攻坚三年以来的重大突破,学生人数暴涨,教师需求增加,但学校师资现状令人担忧,总体表现为以下四大方面。
(一)教师紧缺
目前,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缺口大,特别是专业教师缺口更大。现就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成立初期和职教攻坚三年(2008-2010年)到目前的数据作统计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看,随着职业教育中心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师生比系数上升,教师紧缺情况越来越严重。2010年7月教育部出台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以下简称新设置标准)规定,中职学校的师生比是1∶20(原标准为1∶17),从2008年,中职扩招以来,师生比均高出新设置标准,说明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紧缺的严重性。
从表2看,参照“专业教师数不低于本校专业教师总数的50%”的新设置标准,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专业教师数还不达标,而其中部分专业教师还是通过文化课教师的临时培训转型而来。专业教师紧缺也是职业教育中心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主要从职教中心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双师型”教师三方面进行分析。
1.教师学历分布。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总人数265人,本科学历153人,占57%;专科94人,占35%;中专12人,占4%;高中6人占2%。按国家规定标准,中职教师学历要求达本科以上,特殊技能人才即有高级证书的教师至少要有专科以上学历。就上文看,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达标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一半,专科学历占的比例还很大,而中专以下学历的还有18人(中专、高中),占6%,学历层次还相当低。
2.职称分布情况。具体情况见表3。
根据新设置标准规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而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此类教师的比例仅为3%;初级职称的占了大多数,达六成多,其中“双师型”教师28%,比规定标准30%略低。总体来看,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多为入行不久、素质不高的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极其大。
(三)教师来源较杂
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由多类教师组成,如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有原职业技术学校的老教师,有从各乡镇抽调来的文化课教师,有新近几年从高校或理工学院毕业生中录用的新教师,有资源整合后来自其他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如原技工学校、农机学校教师等,还有来自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的行业精英、种养能手等。
(四)教师的观念、知识体系陈旧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的观念知识体系陈旧。很多教师还保留原来的教学观念,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模式和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定位,教学思维、方式和技巧等都仍是老一套,他们在黑板上“种田”,在讲台里“养鸡”,照本宣科,不重实践。而且一大部分教师的知识体系还是老一套,如机电专业的一些老教师,现在还教黑白电视机的维修,而目前社会大多都是使用液晶电视了。
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一)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环境
1.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是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学者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对本职工作的认可和热爱的程度有关。职业教育中心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有以下两种途径。
(1)设立“一心一德”师德论坛。所谓“一心”,是指教师要捧着一颗教育的心来,全心全意做一名教师,用心去经营好自己人生的这份专业,而不单是一种职业;而“一德”则是要求教师要秉承优良的职业道德,用为人师表的风范与人格待人处事,关爱学生。如在学校网站开设此论坛,健全稿件征集、、评比、奖励机制,将师德典型例子、职业教育动人故事上帖,教师网上讨论分享。
(2)铸就中心的“攻坚精神”,让精神薪火相传。弘扬开拓进取、大胆改革的攻坚创业精神和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攻坚克难精神,把“攻坚精神”写进学校发展史,作为中心教师手册里的卷首语、新教师入职培训必修课。
2.强化团队意识。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的来源渠道众多,有专职的教师、企业行业的技术精英,还有种养能手。从教师结构层次上看,有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青年志愿者,也有资深老教师、老师傅,还有一大部分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前身——市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其他培训机构合并过来的元老或退休返聘教师等。临时“拼凑”起来的教师队伍,从区域上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整体,或者只能惯称为“同事”的集体,还不是一个团队。
教师之间,尤其是新、老教师之间,各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教师之间的融合亟待改善,否则就会出现学校运作混乱或工作低效甚至内耗现象。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得从组建教师团队开始,其中的关键就是团队氛围和团队文化的营造。方法有三:
(1)组建“职教家园”。开展“一个职教一个家”主题活动,组建职教家园。首先,统一旗帜,营造归属感。可通过设计校徽、统一校服,甚至可制作教师统一使用的雨伞、水杯等团队标志,定期组织活动,规范标志使用章程。其次,确立中心愿景、规划蓝图,学理念、教师价值观和学生观。再次,建立“家”的观念。成立职工互助会(设立互助基金,职工自愿参加,每月扣1%的薪金筹集基金,由工会组建基金管理委员会),实施“教师关怀计划”(配置校园教师康乐设施,设教工俱乐部,实行新教师安家资助、教师分年龄实施不同级别的健康体检补助、教师生日配送蛋糕、教师家庭成员变故慰问金、直系子女升学奖励等)。
(2)设立教师社团。以学校工会牵头,组建职工之家,大家园下设小家,如“机电职工小家”(机电专业)、“模具职工小家”(模具专业);还可设立各种教工业余团体,如羽毛球协会、钓鱼协会、书法协会、专业沙龙、学术沙龙或车友会等。
(3)举办拓展活动。拓展活动是快速增进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团队 凝聚力的途径。职业教育中心目前的状况,教师来源的杂与广,适当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拓展活动或拓展游戏有很重要的意义。就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课程安排情况来看,在每年的一月初,放寒假之前,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一次拓展活动。活动可借助本地的风景名胜区或学校的农业实习基地进行,今后条件成熟还可以成立中心自己的拓展基地。
3.观念更新。教师属于专业人员,就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行为规范,同时其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应该以追求知识为其个人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为追求物质生活利益而从事这一门职业。
目前流行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模式,有新加坡“教学工厂”、“专能发展平台”、“经验积累与分享知识库”和“项目教学”等。
4.时间松绑。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少,课时多,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一般每星期都在23节以上(标准课时12节),是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要有所突破,必须想方设法给教师的时间“松绑”。一是请兼职教师(已占一定比例)和教学辅导员(新加坡经验);二是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依托国家统一规划的中职教材,开发适合当地企业用工标准的校本教材,避免教师被教材牵着鼻子走的尴尬;三是灵活坐班时间、给教师学习、讨论或写教学反思腾出时间;四是实施市区见习计划或农业技术体验计划,把见习和体验纳入课程设置当中,作为实践的一部分,利用社会优秀技术和师傅资源给学生更真实的学习环境,学生参加“见习计划”和“体验计划”的同时给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引、本、牵、联”四个方面组成。
1.引:引进人才、理念、模式等。“引”能保持学校教师队伍“常青”,只有源头活水来,才不会落后。引进理念、人才、技术、方法、模式。立足中心实际,根据学校发展需求,按目前中心发展规模,在校生人数达到6000人,按国家标准师生比1∶18计算,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332人,缺口68人。
缺额教师主要通过人才引进的方法解决,人才引进主要依靠高校毕业生吸收录用,以及企业或行业技能精英的招聘。教师招聘要严把“入口”关,通过入职考核把真正适合当教师,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并具备教师素质的人挑选进入教师队伍中。近年来,职业教育中心大批量招录大学毕业,尤其要把好教师选拔的第一道关口。
建立人才储备库,挖掘各行业技术精英,如酒店高管、农艺师、畜牧兽医师、种养能手等,备案在册,如有短期培训项目可聘为客座讲师。
引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凡有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下企业参加一线生产实践,回来后要上交一份参观学习或生产实践的心得体会,其中的内容要求就有一项是专门介绍本人学到的新理念、技术、模式和方法,由学校教师培训中心负责整理收集,形成一个知识库,供全体教师分享,如经论证可行的加以推广。
在引进教师方面要做好的后续工作是新入职教师的职前的培训。近几年来,新教师一般都在每年的六月份到校报到,学校可组织新教师在七月暑假结束前,先在学校感受职教生活一个月,然后依托高职师范院校,参加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等知识的学习,为期三个月,九月底回校,安排跟班实习,跟踪期一年,在第二年八月,组织新入职的专业教师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合格者签约聘用。
2.本: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争起组织,旨在满足每个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Evans(1993)对校本培训的界定有以下四个方面: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从学校实际出发,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以专家为引领,以本校教师为教学资源和教学对象的培训活动;学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学校是培训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是指导与合作关系;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结合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际,依据职业教师素质发展理论和马斯洛成长周期理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上附高校、下靠企业”的原则,主要从三个领域和四个层面着手开展校本培训。
(1)三个领域,即培训的三方面内容:一是职业道德,指师心师德、教师精神、职教精神方面;二是指专业知识,指各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三是教育教学技能,指班级管理、课堂组织、备课授课的技巧等。诸如众多职教工作者提到“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或者“学术性、师范性、专业性”三合一的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会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就目前来看,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还没达到这样的水准,只能立足现实,从眼前做起,紧扣“校本培训”中“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从学校实际出发,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这一要义,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举两得的目的。
(2)四个层面,是指从组织开展培训的范围与对象方面区分,有全校、专业部、学科小组和个人四个层面。
全校层面的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职教精神熏陶和行为作风规范或者全校性的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或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等的培训上,主要可通过专家讲座、先进事迹分享会、校园网上论坛(“一心一德”论坛)、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论文评比、“职教风范奖”)等形式进行;同时还要指导各专业部实施推进本专业部的教师培养计划。
专业部层面的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技能、专业性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例如,专业部内文化课教师多是来自普通中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他们都是师范院校“科班”出身,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对于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他们是最富有实战经验的导师,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及班级管理方面的指导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专业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专业的优势,与文化课教师共同分享专业的发展前景、技术发展动向、对口企业用工标准或者产品研发等信息。所以在专业组内开展不分“文、专”的示范课观摩、教学研讨、知识经验分享等活动,并且组织“文、专结对&rdq uo;、“传、帮、带”行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力的提升。
学科小组层面,相当于普教中的学科教研组,在职业学校来说可称之为专业模块小组,如机电专业中的“电子电路”、“电工基础”;模具专业中的“机械制图”等都属于各专业内的单元模块小组,即学科小组。学科小组是专业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沃土,小组一般由技术基础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老教师和掌握着新技术、新理念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以及企业一线技师等人员组成。学科小组层面的校本培训重点放在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和项目研发上,促进“产教研”的有机结合。可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实施项目教学法,每一个学科小组就是一个项目小组,项目小组实行“产教研”捆帮发展模式,具体做法如下:产,指专业技术的产出,即教师能设置出适合市场用工标准的课程教材;教,就是教师能传授符合当前或今后企业用工标准的专业技能给学生,新加坡标准是“用明日的科技培养今天的人才”;研,指科研、研发,即教师能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困难,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三者是互为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科小组“产教研”捆绑发展模式是一个促进职教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个人层面的校本培训,主要是在前面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自觉地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主动参与到学校、专业部和学科小组的培训中来,在不同的培训平台上发挥自己特点,发表言论、见解。把自己融合到整个团队中来,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个人师德的修炼,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的不断提升。如在论坛上写教学反思,发表文章,分享个人的教学心得等。
3.牵:牵线搭桥。牵线搭桥指的是为中心的每位教师创设一个专业发展的平台。职业教育中心的教师来源渠道繁多,层次不同,单纯依靠校本培训或者教师自身的努力只能是闭门造车,要让每一位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机会,关键在于学校能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找到发展的平台。学校的作用就在于牵线拾桥,遵循的原则是“创设平台,各尽其能、共同提高”,做法有:
(1)设专题讲座。学校行政领导(校长、副校长)或外出学习进修教师,每学年内开出一到两个专题讲座,由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协调统筹后,在每学期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方案前向全校公布,供教师选择参加。
(2)组织外出考察。根据不同专业部年度建设重点,组织各专业组长、骨干教师到同类或更高层次院校参观学习,如2013年春季期,计算机专业重点工作是实训设备改造,可组织该专业部分人员到区内实训设备先进,教学水平高的学校考察学习。由学校或通过上级部门了解并联系到要考察的目标学校,双方沟通确定考察方案后,由该专业组织派教师前往,避免考察无目的或流于形式,甚至去看看就罢了。
(3)广泛建立专业学术联盟。为教师提供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库,如广西南宁工业学校的模具专业是全区的示范专业,有全区最权威的专业精英,作为县级职业学校就要主动寻求与此类学校建立良好关系,期望通过对口专业信息互通、学术共享,形成联盟;也可以通过学校间的沟通,为教师创设与别校同专业学校教师组织专业学术论坛的机会,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联: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指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在这里所讲的“联合办学”着眼点不是在学生的输送与培养方面,而是指教师的培养提高方面。
(1)校校联合。校校联合是指与高等学府联合办学,一类是高等师范院校,一类是高职院校。这是“上附高校”原则的体现,目的是借助高等学府的学术权威与技术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校企联合。校企联合,即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式有两种:一是战略伙伴关系,学校与企业[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合作设置专业或课程,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利益分成;二是企业不参与办学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就业,而企业员工的培训也通过学校完成。
职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的走向应是介乎以上两种形式之间,既不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不只是简单的伙伴合作,而是“产教研”一体的合作模式,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一线生产技术,同时参与企业技术改进的研发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上的实际困难,而企业也会在信赖与合作的基础上为学校提供实训的设施设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发展,企业也得到了减少开发成本的收益,达到双赢互利的校企深度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吴全全.关于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报,2007(9)
[2]王泽荣,赵清梅,吴全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简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3]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4]欧阳河,郭峰,等.2006-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 上一篇: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 下一篇:美术教育和学科美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