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疾病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神疾病概述

篇1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改进;效果;并发症

1990年Glayman等人首次经腹腔途径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肾切除术[1~2],且随后此项技术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沿用至今时已对此项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及完善,因此,本文以传统后腹腔镜根治术为对照组,探讨了改进后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56例肾癌患者中,均经CT、MRI、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肾癌,且经体检、胸部X线、B超等检查排除远处转移。56例患者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8.6±5.3)岁,肿瘤直径3.5~8.8cm,平均直径(5.0±1.2)cm,左肾癌32例,右肾癌24例。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排除心、肝、肺等异常患者,排除术后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后腹腔镜技术治疗,全面健侧卧位,以中线髂棘为第一穿孔,扩张患者后腹腔间歇,于第十二肋缘下、骶棘肌外侧实施第二穿刺,置入套管,腋前线行第三孔穿刺,安放操作钳,分离肾脏,扩大髂棘取出标本。

观察采取后腹腔镜改进根治术治疗,全麻健侧卧位,在患者左腋后线肋骨脊角下2cm的位置,实施水平切开,切开大致2~3cm,以此为A点。分离腹膜后间隙后向切口插入气囊扩张器,并向内注入空气不低于800ml,并保持5min。然后以A点伸入食指,并分别以腋中线髂前上棘为B点,腋前线肋缘下为C点,食指阴道下于B、C点做切口,并向三点分别置入套管。A点主要为超声刀、钛夹钳、Hem-o-lok夹的操作孔,而B点安放30°自动对焦电子镜,C点为分离钳、无损伤抓钳、吸引器的操作孔。剥除患者肾周筋膜外脂肪,剥除腹膜外脂肪,于患者近肾脏上极处,实施水平沿肾脏和腰大肌夹角处切开侧锥筋膜,切开约为2~3cm,然后转向腹膜面,实施弧形切开,切开此处筋膜至腹膜附近,再利用无损伤抓钳对患者肾脏实施轻压,以超声刀锐钝性分离腹膜与肾周筋膜,动作应准确轻柔。然后由侧锥筋膜进入腰大肌腰方肌前间隙,采用超声刀锐性分离腰大肌与肾周筋膜,肾脏推向腹侧而有效暴露肾脏背侧。于肾背侧肾上极上方切开患者肾周筋膜,再沿肾上腺下缘下0.5cm处实施超声刀锐性切断肾周脂肪。对于左侧肾上腺底的肾上腺中央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应实施仔细分离,然后利用钛夹夹闭,使肾上级完全游离后,让肾脏腹背分离会合。再在患者肾下极方位,实施充分分离,将患者肾周筋膜回合成条索状,然后分贝游离内含的输尿管、性腺静脉,并以钛夹夹闭切断。再将患者肾脏向上方掀起,沿输尿管和腰大肌间分离直达肾动、静脉。打开患者的血管鞘后,将肾动、静脉实施游离,利用Hem-o-lok夹近肾端1枚,远肾端2枚夹闭剪断。以12mm直径套管置入标本袋并暂时放置在髂窝处,然后实施检查,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扩大切口后取出标本袋再检查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在B点安放引流管并缝合。

1.4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肠管、大血管损伤等发生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镇静剂使用量。

1.5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以P

2 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次,从并发症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1例下腔静脉损伤,1例术侧下腹部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4例下腹部皮下气肿,2例下腔静脉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P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3 讨论

针对早期肾癌患者采取后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肿瘤大小并无严格要求[3~4],主要是肿瘤表明粗大血管多、侵犯深静脉、突破肾包膜范围广等类别的患者不建议实施此项手术,避免术中大出血。

在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多数患者为T1N0M0肾癌,这也是目前公认的适应证[5~6]。在本文后腹腔镜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自动对焦电子镜,可以为术者提供更良好的视野,显示精细度高且对血管处理有很强的帮助作用。其次,改良术中腹膜后间隙的建立也至关重要,通常气囊注入气体低于800ml,而本文改良气囊可以注入高于800ml气体一次来保证术者足够的操作空间,同时避免了副损伤,且改良气囊并不会影响手术时间的延长,且可以有效缩短术中分离腹膜外间隙的时间。

在分离肾脏的过程中,对于较瘦患者可以容易显露肾蒂,利用Hem-o-lok夹闭肾动脉及肾静脉,然后可有效分离肾脏。而肥胖患者因肾周围脂肪肥厚且多数呈颗粒状,分离肾脏存有难度,可能因肾血管无法全部观察到、显露及控制肾蒂不够到位从而造成分离过程中发生血管损伤。因此,在改良术中对肥胖患者我们试试最后处理肾血管,在常规先充分游离肾脏腹膜面后再对患者进行肾脏背侧分离,若先将患者肾脏背侧筋膜完全离断则可能造成肾脏失去背侧筋膜张力而紧贴腹膜造成分离难度提升,可能引发腹膜破损。在手术过程中,建议先对患者的肾脏腹膜面实施精准、轻柔的游离动作,在此过程中利用无损伤分离钳对患者进行分离,且防止钝性分离,降低患者腹膜张力,若造成腹膜破裂则会引发二氧化碳气体流入到腹腔,从俄国人可能引发高碳酸血症发生。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采用自动对焦电子镜、气囊扩张、超声刀治疗的后腹腔镜技术观察组患者,其比传统后腹腔镜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镇静剂使用量更低,术中出血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参考文献】

[1] 王德举,王科,高振利等.腹股沟斜切口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7):478-479

[2] 王立国,王冰峰,唐化勇等.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癌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3):98-99

篇2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XX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XX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XX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卫生”。

节日概述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 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至XX年已先后举办了14届活动,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

节日由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1992年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开始实行。创设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进行更公开的讨论,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当前(XX年),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为此,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初级保健中的精神健康:加强治疗和促进精神健康”,将精神卫生视作初级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呼吁各国政府改变相关政策和做法,使成千上万有需要的人得到必要的精神卫生服务,并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保健的水平。

篇3

基本概述

木僵症(stupor)是指病人缺乏反应,只有通过强烈的,反复的刺激能使其有短暂的醒转。当这些功能发生障碍时,正常的觉醒状态发生阻碍,症状持续的时间可短暂或持久,程度可轻可重。木僵和昏迷都是极端的形式。在晕厥时,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不清。当发生抽搐性癫痫发作时,意识不清持续更为持久;当轻度脑震荡时,昏迷可长达1小时。完全性昏迷持续超过数小时者通常都是由严重的颅内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所引起。较轻的损伤能造成淡漠,注意力丧失以及睡眠过度(睡眠过长或过深,只能通过用力的刺激才能将病人弄醒)。谵妄也是觉醒和注意受到阻碍的一种状态;痴呆则是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通常不伴有觉醒的障碍。

症状表现

新近发生的精神错乱,严重的淡漠,木僵或昏迷都提示大脑半球,间脑和/或上脑干的功能障碍。小脑幕上结构的局灶性病变可广泛地损害两侧大脑半球,也可以通过严重的脑水肿使半球结构压迫到间脑的激活系统与中脑,引起经小脑幕切迹的脑疝导致脑干损伤。原发的小脑幕下(脑干或小脑)病变可压迫或直接损伤自中脑中部至间脑(通过向上的压迫)之间任何部位上的网状结构。代谢性或感染性疾病可通过血液成分的改变或直接的毒素的存在抑制大脑半球和脑干的功能。脑血流量的减少(如晕厥或严重心力衰竭)或脑的电活动的改变(如癫痫发作)也都能造成意识障碍。脑震荡,抗焦虑药物以及麻醉剂可以引起意识障碍而不伴有可被察觉的脑部结构性变化。

造成意识障碍的病因往往不是立刻就清楚的,诊断有赖于采取有序的步骤。首先,要保障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检查血压与脉搏,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脏输出是否充足。

对症治疗

尽快确定引起木僵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或不同类型的木僵采取适当治疗。

紧张性木僵:解除的最好方法是电痉挛治疗。如病人不宜电痉挛治疗,可采用静脉滴注舒必利200~400毫克/日。

抑郁性木僵:解除的最好方法也是电痉挛治疗。当病人能口服给药时,应给予抗抑郁药。

心因性木僵: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也可给予苯二氮卓类或小剂量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

器质性木僵:对各种不同的器质性原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手术切除肿瘤或血肿等。

支持疗法

木僵病人进食多有困难,因此需要安置胃管,由胃管补充液体和营养。

护理措施

安全和生活护理

1.木僵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需重点予以精神疾病照顾。

2.加强观察,以防突然兴奋伤害他人。

3.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液体的摄入。如病人能接受喂食,应耐心喂饲;对完全拒食者,应采用鼻饲,鼻饲食物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平衡。

4.木僵病人的意识大多清晰,医护人员在病人面前的言语和行为必须注意,应避免刺激病人。

特殊护理

加强生活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发生溃疡。注意预防并发症,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形成。做好二便护理,注意排便情况,必要时导尿和灌肠。

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采取卧位,头偏向一侧。

篇4

[关键词]医护人员;工作意向;调查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我市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意向性,为政府部门改善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条件、提高待遇,进而稳定精神医护队伍,促进精神卫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依据,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市六所精神病医疗机构的42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工作意向性和精神病医院工作现状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现有的精神科医护人员因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条件差、医疗设备陈旧、经常遭受病人的暴力对待以及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强度大、社会地位低、收入低等很多原因,不愿意从事精神科工作。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在加大精神病专科医院硬件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改善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水平,将精神病院真正纳入公共卫生事业,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稳定和扩大精神科医护人员队伍;加快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患者的规范治疗管理,给病人更多的关爱。

一、现状概述

我市共有六家精神卫生机构,其中以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为龙头,齐齐哈尔市第二精神病院、拜泉县精神医院、富裕县二道湾精神病院、昂昂溪精神病院、齐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其中有三家差额事业单位、三家全额事业单位,有职工760人,有在编医护人员461人。主要收治各类型精神疾病、失眠、焦虑、抑郁、戒酒脱瘾、心理疾病患者。我们利用三个月时间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市的42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工作意向性和精神病医院工作现状调查,期望为政府部门改善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条件、提高待遇,稳定精神科医护人员队伍,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二、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对六所精神病119名在岗医师301名护士(其中包括正式和聘用合同制人员)进行调查。

(2)方法。采用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意向性调查量表,该表由33个条目组成,分为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意向性调查、精神病医院工作现状调查等三个方面子条目,采用选择打“√”的方法,然后计算所选占所在项目总数的百分率来说明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意向性、精神病医院工作现状等情况。

六所精神病医院的调查量表由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全市六家精神卫生机构,请当地医院的人事科或办公室负责同志配合,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统一发放给医护人员,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集中填写,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有效问卷420份,有效回收率为97.7%,统计有效票数,计算百分比,据此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男性医护人员173(其中医师62,护士111)人,占41.2%,女性医师(护士)247(其中医师57,护士190)人,占58.8%。调查对象年龄在25-45岁医护人员274(其中医师84,护士190)人,占65.2%,已婚348人,占82.9%,工作年限在5-20年医护人员184人(医师46,护士138)人占43.8%,无职务386人占91.9%,院长(副院长)5人,中层干部33人。

(2)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意向性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意向性详见表2。

(3)精神病医院工作现状调查

精神病医院工作现状调查详见表3。

3.调查分析

(1)对全市6家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意向性调查表中,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35.2%的精神科医护人员将选择综合性医院,60.7%精神科医护人员将选择精神病医院,4.1%精神科医护人员将选择其他专科医院。另外,有50%的医护人员想离开精神病医院,在有效问卷里有的备注写明:工作环境太封闭,没意思。42.4%的医护人员是被动地到精神病医院工作。说明在现有的六家精神病医院中,半数医护人员不想离开精神病医院,有的表中注明:不想离开这里,只是想早些退休。57.6%医师(护士)主动地从事精神卫生工作。

(2)对全市6家精神病医院工作现状的分析

由表2结果显示,86.2%医护人员认为精神病医院的工作条件差,因病人病情的特殊性,特别是躁狂病人经常大喊大叫,为不影响别人,一般精神病医院设置在相对偏僻的地方。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缺乏认知,病房建筑上都需要隔离,如在窗户上安装铁栅栏、病房随时上锁等,造成病区封锁,医护人员与病人生活在一个空间里,工作环境给人带来压抑感。89.3%医护人员认为医疗设备简陋,一方面政府对精神病医院投入有限,虽然已经纳入公共卫生范畴,但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另一方面,精神病人的诊断一般取决于医师的临床经验,病人需要理化、生化检验以及特殊检查的机会不多,因此,医院的医疗设备没法与综合性医院相比,88.8%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强度大,93.6%认为医护人员受编制和待遇限制招聘难,在岗人员明显感觉数量少,满足不了患者需求。据全国精神卫人力资源配置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精神科共有医师19310名,每10万人只有1.26名精神科医师,与3.96名的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估计,我国当前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为15%,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为1%。在大约1600万的重症患者中,有80%得不到有效治疗。一方面精神科医师总数不足,且流失严重,另一方面精神病医院招聘医学专业的大学生难、专业技术人员引进难,使得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后继乏人。在所调查的人员中,硕士学历的人员仅有2名,73名医师为本科学历,占医师的61%,而且所学专业为精神医学的45人,占医师总数的37.8%,73名61.3%的精神科医师所学专业为临床医学,说明现有的精神科医师不仅学历层次有待提升,而且大多数未经过正规的精神科专业培训,这一现状已经成为发展精神卫生事业、提高医疗质量的瓶颈。同时,医学生刚进入医院,都必须经历长时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写病历、开检查单、跟主任查房、记录、整理记录、与病人交谈沟通,占用了相当多的精神和时间,因此工作量大、强度大。

研究结果显示,96%的医师认为精神科医师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特殊的公共卫生事业,每天面对精神病患者,经常遭受病人的暴力袭击占86.9%,社会存在种种偏见的占91.7%,社会认可度低,不被社会所理解、没有职业荣誉感占90%,对医师的社会地位感到不满意的占88.1%,感到医师职业风险很大的比例达95.7%,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是丧失正常责任能力的患者,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经常受到患者人身攻击,严重的甚至被打伤、致残,遭受心理与身体暴力的双重折磨,因此精神科医护人员基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88.8%的医护认为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情况下,他们普遍感到没有职业荣誉感,自己付出的劳动没有被社会所理解。同时不少患者把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归咎于医护人员,医院经常成为媒体、群众指责的焦点,所以医护人员的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可度现在都比较低。

在所有选项中,97.6%的精神科医护人员认为与同级别的综合性医院同行相比,收入低很多,这也是精神科医护人员不愿意从事精神卫生事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卫生部2008年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床日收费仅为综合性医院收费水平的1/5-1/4,整体经济收入仅为综合性医院的1/15-1/10,自我补偿能力有限。政府近两年对精神病医院的投入在加大,但主要是建设基础设施、购置医疗设备等硬件上,在医护人员的待遇方面变化不大,另一方面,精神病人检查的机会不多,用药的种类与数量也远不如其他医院。医护人员待遇普遍低于医疗卫生行业平均水平。在所调查的420名医护人员中,月收入在1001-2000元206人,占49%,2001-3000元135人,占32.1%。

73.6%的医护人员对目前医患关系感到紧张,频频发生的“医闹”、“打医师”“伤医生”“杀医生”事件以及医疗纠纷问题,导致医护人员职业社会认可度下降。给社会造成了一种印象,精神科医护人员是个费力不讨好的职业,从业没有安全感,甚至人身安全经常受到威胁,风险太大。

(3)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意向性对精神病医院工作的影响

一方面全国普遍存在精神科医护力量不足现象,另一方面现有的精神科医护人员因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条件差,医疗设备陈旧,经常遭受病人的暴力对待以及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强度大、社会地位低,与同级别的综合性医院同行比,收入低等原因纷纷跳槽或改行,半数医护人员不再愿意从事精神科工作。半数的医护人员想离开精神病医院,接近半数的医护人员被动地从事精神卫生工作,这不利于精神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结论及建议

1.政府部门在加大投入加快精神病专科医院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改善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特别是工资收入水平,精神病专科医院尽快纳入全额事业拨款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2.加快精神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社会对精神科医护人员特殊社会功能的认可度,切实提高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篇5

二、活动背景

在两会胜利召开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又一次次被很多人大代表作为提案提请出来。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这既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又是保证青少年正常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谐稳定蓬勃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响应两会,我们团队特做出此次活动,借此希望能号召更多人重视以及参与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

三、活动目的

1、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在丰富师生业余文化活动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

2、引导中学生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3、希望借此能对活动参与者有更多正面的帮助。

4、通过策划举办这种有意义的慈善活动向社会传递出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一面。

四、活动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青少年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能够与父母沟通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并借此慈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青少年热情富有活力的青春风采,让孩子远离一些不利的社会影响。

五、活动概述

此次活动,主要凭借慈善的作用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为主题,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为目标,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此次:

2、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呈现;

3、在活动中,会邀请院里优秀的心理老师和在校老师等进行活动的指点和专业辅导辅导。以争取给学生和家长最正确的指导。

六、活动对象

福州某中学的学生们及其家长。

七、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5月6日至5月中旬;

地点:福州某中学的操场、教室。

八、活动形式

主要通过视频短片、演讲、亲子游戏等形式呈现。分为三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前期宣传,活动实施。

九、嘉宾邀请

1、举办活动的中学的校领导;

2、校心理咨询与训练中心的老师;

篇6

关键词 自杀 文献 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自杀现象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在我国,自杀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我国的自杀研究水平距离西方先进国家差距还很大,缺乏对自杀的系统研究。加上自己对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感兴趣,故选择此课题进行综述。

2、意义:对自杀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有助于帮助自己或周围人更深刻地了解自杀的危害,从而减少身边的自杀现象。

二、自杀概述

(一)自杀的定义。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主要根据行为的目的或动机来定义自杀,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自杀定义为“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Schneidman将自杀定义为“自己引起、根据自己的意愿世自己的生命终结的行为”;从结局或结果来定义自杀,如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EmailDurkheim认为:“由于受害者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的死亡都可以称为自杀,受害者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死亡。”;EdwinShneidinan从心理学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有意识的自我毁灭的行动,处于多方面困境中采取自杀行动的人认为,自杀是从困境中解脱的最好方式”;KarlMenninger从精神分析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1)谋杀(仇恨和杀人的意愿);(2)自我谋杀(内疚或被杀的愿望);(3)死亡的愿望(绝望)”;JeanBaechler从存在主义的观点来定义自杀,认为“自杀是通过影响主体生存的企图来寻求解决存在问题的所有行为”;JosephDavis从法学的角度来定义,认为“自杀是致死性地、故意地危害自我生命的行动,行动者明显缺乏生存愿望,提示行动的致死性和故意性”。百度百科对自杀的定义是,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考虑到自杀各个方面,国内肖水源教授将自杀定义为“在死亡意愿支配下,故意危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这一定义的主要特点是:定义行为而不是结局;明确行为是故意的,无论在何种意识状态下发生的意外行为都被排除在外;既包括主动危害生命的行为又包括被动的拒绝延续生命的行为;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内显行为。

(二)自杀的分类。

最常见的是按照自杀的结果进行分类,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在1974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三类。

Gelder按照自杀的目的将自杀分为自杀死亡和准自杀两类,自杀死亡是以死亡为目的,自我攻击型的自杀。而准自杀又称类自杀,企图用自杀来唤起人们的同情、关注,并使对方忏悔。

法国社会学家Durkheim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分为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以及失范性自杀。失范性自杀是指社会反常状态下的自杀。

一些学者则按照自杀形式和手段的不同分为主动自杀和被动自杀。根据自杀者的心理反应将自杀分为情绪型、理智型和神经过敏型三种。另外一些特殊类型的自杀有比如集体自杀、殉情自杀、杀人自杀、扩大性自杀以及间接性自杀,扩大性自杀是指自杀者在决定自杀时为了怜悯幼儿或病弱的配偶、父母,而在自己自杀前先杀死他们,也称怜悯性自杀,多见于抑郁症患者。而间接性自杀指自杀者在自杀失败或无法自杀时,采取杀别人而犯罪,以求司法机关处死,间接达到自杀目的,也称曲线自杀,也多见于抑郁症患者。

三、自杀行为的理论模型

自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自杀提出心理动力学的解释以来,许多自杀学家从各自研究的视角对自杀进行了内部机制的探讨和理论的建构。Leenaars等对10位著名的心理学交的理论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理解自杀的8个概念和结构,包括5个人格因素和3个人际因素(难以忍受的心里痛、认知受限、间接表达、适应不良、自我、人际关系、拒绝-攻击和身份-逃逸)。

(一)精神分析理论。

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存和死亡有和死亡的本能控制,两者不断斗争,死的本能占优势便发生自杀行为。Orbach进一步发展,认为可以通过测定生与死对人的吸引力与排斥来诊断自杀的可能性,其中,来自死的吸引力与来自省的排斥力对应死亡,来自生的吸引力与来自死的排斥力对应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组成。无意识是最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危险的部分,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往往会将事情压抑到无意识中,因为抑制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人们所具有的能量在任何特定的时候都是有限的,因此,用来压制否定性事件的能量越多,死亡就越得到加强,自杀就不足为怪了。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由两部分组成,良心与自我理想,良心告诉我们那些事情不能做,自我理想即理想化的自我。因此“超我”追求完美,拒绝任何不完美的东西,而过度发展的超我则可能会引起自杀。大部分精神疾病都源自这三部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行为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而从动物身上发现的原则也能应用于复杂的人类行为,童年时期仅有的一次创伤经历足以引起长大成人后的病态恐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可塑的,其基本原则是强化。极端行为主义甚至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而习得的所有行为都可以通过再学习方式得以巩固,通过消减学习的方式而消除。人类行为均是在一定遗传生物学因素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再社会学习过程获得的,自杀这一有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也不例外。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等级的,一旦满足基本需要,人类基本上是有发展倾向的,将向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看不到生命意义的人将在无聊与空虚中度过一生,一旦问题严重的无法应对,很有可能选择自杀。

(四)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们以特定的秩序经历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不只是揭示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为抑郁与自杀者的思维方式为目标的认知疗法奠定基础。

(五)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家强调,不能脱离自杀发生的社会环境来理解自杀在社会学对自杀的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他认为自杀起因于个人在社会中经历的“适应性”,一个人走上自杀道路是因为在社会上感到外界环境失意导致。

四、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社会因素。

1、性别分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欧美国家自杀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而我国自杀率或自杀未遂率一般都是女性高于男性,且自杀未遂率性别差异更悬殊。在一些地方早年自杀率女性高于男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杀率逐渐被男性高于女性所替代,故推测发展中国家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原因可能与社会经济欠发达有关

2、年龄分布。

大多数国家年龄与自杀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自杀率亦增高,而长期看来,自杀率上升的趋势最明显地表现在青少年组。

3、文化水平。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自杀率差别明显,文化程度越低,自杀率越高,而在英国则文化程度越高自杀率越高。

4、婚姻状况。

国外有研究表明,婚姻是自杀的保护因素之一,美国自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寡居的、离婚的、单身的或没有结婚的、已婚的、已婚有小孩的。婚姻对自杀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婚姻对精神健康有保护作用,夫妻双方在经济和情绪方面的相互支持有助于减少应激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5、职业分布。

国外研究显示,各个社会阶层的自杀率构成一幅“U”字形轮廓图。高阶层的自杀死亡率最高,非技术工人的自杀死亡率超过技术工人,低社会阶层的退休男性自杀率高于社会阶层人群,反映了退休以后的经济保证等因素在各个社会阶层有所差异。

6、社会阶层。

传统观点认为,处于低层的人自杀率较低,处于高层的人自杀率较高。但近年来,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多方面的,如社会阶层低的人失业率高、经济压力大以及精神部分研究都表明,不管按收入还是按职业来划分阶层,社会阶层欲自杀均呈负相关,而病患者则向下层社会漂移。

7、城乡分布。

在发达国家,农村人口的自杀死亡率远低于城市人口的自杀死亡率,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有助于个体自杀行为的发生。但在我国农村自杀率大大高于城市,学术界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农村地区农药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自杀预防和救治力量的薄弱。

8、种族差异。

不同种族由于遗传、环境、文化、风俗、等各异,自杀率存在差异,可能系文化、风俗、等多种差异综合所致。

(二)自然因素。

尽管自杀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自杀与自然因素也有相关性,其中主要是气候和季节性气温。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认为,有雾和寒冷的国家特别有利于自杀的扩散,而且这种看法长期以来一直被当做规律,然而统计资料明确的否定了这一看法,自杀达到最大程度的不是在秋冬季,而是在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春夏季。人们宁愿在最安逸的时候弃世而去,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例外。在每年的自杀者中,1000个里有590-600名死在美好的季节,只有400个死在其他季节,准确的说,自杀最高的时候为夏季,最低为冬季,且在任何季节里,大部分自杀都发生在白天。迪尔凯姆认为,白天有利于自杀是因为这时候各种事务最为繁忙,人际交往错综复杂,社会生活最为繁杂,而中午的午休时间因一般活动都处于暂停状态,故自杀也暂时中止,还有一个相关的事实是,周末的自杀也有所减少。

五、自杀的病因学

(一)遗传与环境。

自杀行为和其他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一样有家族史。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换不同精神病的患者如有自杀家族史会增加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

(二)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自杀者一般认知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且固执被动,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对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有很大影响。而一些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信念正好与无望感相反,它可以阻止个体自杀。

3、归因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杀。

4、气质和人格:一项人格特质的群体分析显示,以下几种类型的人格特质与97%的自杀精神患者有关:消极的、回避型的;消极的、回避型的和依赖型的;消极的、回避的和型的;冲动性、攻击性;抑郁/退缩。

5、历史因素:包括童年创伤以及个体经历过的一种创伤性事件。

(三)社会因素。

1、家庭与社会因素:婚姻和谐可以有效预防父母、青少年自杀,而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也对自杀预防和自杀干预有着实际的意义。

2、历史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自杀前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包括急性和慢性的的应激事件。

3、宗教与民族文化:对自杀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地区对自杀的态度等等有差异,不同民族间自杀率存在差异。

(一)遗传与环境。

自杀行为和其他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一样有家族史。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换不同精神病的患者如有自杀家族史会增加其自杀行为的危险性。

(二)心理因素。

1、认知方式:自杀者一般认知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且固执被动,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对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有很大影响。而一些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信念正好与无望感相反,它可以阻止个体自杀。

3、归因方式: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杀。

4、气质和人格:一项人格特质的群体分析显示,以下几种类型的人格特质与97%的自杀精神患者有关:消极的、回避型的;消极的、回避型的和依赖型的;消极的、回避的和型的;冲动性、攻击性;抑郁/退缩。

5、历史因素:包括童年创伤以及个体经历过的一种创伤性事件。

(三)社会因素。

1、家庭与社会因素:婚姻和谐可以有效预防父母、青少年自杀,而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也对自杀预防和自杀干预有着实际的意义。

2、历史因素:大量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自杀前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包括急性和慢性的的应激事件。

3、宗教与民族文化:对自杀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地区对自杀的态度等等有差异,不同民族间自杀率存在差异。

六、治疗

(一)行为治疗。

1、药物治疗:自杀的患者70%都患有忧郁症。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精神遗传基因,但最终到达了抑郁的程度,都可以通过有效的药物干预和治疗来避免其病情加重,甚至完全通过药物治疗好。

(1)心境稳定剂:这是治疗躁狂及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且不会诱发躁狂或抑郁发作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两组:第一组为锂盐(碳酸锂),能有效缓解躁狂抑郁症状;第二组为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对于双相障碍亦有效。

(2)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看成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则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对减少自杀行为及总体上降低自杀率亦可能有效,非典型抗精神病性药物氯氮平减少自杀的有效性有证据支持,Meltzer发现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氯氮平治疗,经过调整治疗周期,自杀死亡率降低了80%-85%.

(3)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物是一类治疗各种抑郁状态的药物,但不会提高正常人的情绪。尽管抗抑郁药物对减少自杀可能有积极作用,但其使用仍明显不足。自杀的心理学尸检研究发现,抑郁型自杀死亡者接受恰当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仅占6%-14%。

(4)抗焦虑药:抗焦虑药应用范围广,种类多,具有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都曾列入此类,并用于临床。在包括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在内的精神疾病中,焦虑症状非常普遍,急性焦虑和激越都有可能增加自杀风险。此外,焦虑症状是心理社会应激导致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电抽搐治疗:电抽搐治疗又叫电休克治疗,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它推荐用于精神病性抑郁症、急躁狂和精神分裂症、药物使用有风险者,以往电抽搐治疗效果良好者,混合性躁狂发作者以及那些难治性的紧张症、重型抑郁障碍、分裂情感障碍或内源性抑郁症患者。

(二)心理治疗。

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和影响患者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和躯体功能积极变化,克服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及适应问题,达到治疗、康复目的。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缓解精神障碍或减少自杀风险,仅靠药物是不够的,药物发挥疗效一般要一个月左右,而在此期间,患者往往体验到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社会公众的歧视偏见,由此可能出现自杀危险时需要足够的心理支持。心理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精神分析治疗及心理动力性治疗:关于潜意识和“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学说是经典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治疗专门技术包括释梦、自由联想、对质、澄清、阐释、修通、重建、阻抗分析、移情与反移情的处理等。但由于耗时太多不再流行。而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各种短程治疗较为普遍,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本思想,统称为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

2、认知治疗:医生帮助病人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和思维方法。人作为有机体所具有的内在心理过程,如认知过程,在由外来刺激引起行为反应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适应不良或者病态行为之所以形成并维持下来,与一些非理性观念或推理方式。

3、人际治疗:医生帮助病人改变人际交往中导致抑郁的行为方式。

4、系统式治疗:特点是强调个体与人际系统间的心理动力关系,关注整体和系统中各种互动性联系。与其他疗法关系密切,有很好的兼容性,但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观点和技术。

七、预防

1、限制自杀手段:通过限制武器、农药,家用煤气脱毒,限制剧毒医疗药物的处方量和减小包装,跳落处加护栏,减少汽车尾气毒性,低毒的抗抑郁剂,戒酒等措施可以降低自杀死亡率;用致死性低的手段替代致死性高的手段也可以降低自杀率,比如英国、德国、美国使用低毒煤气,芬兰禁止有毒杀虫剂;在评估限制自杀手段在多大程度上使自杀率下降时要考虑远期自杀率变化的趋势、混淆变量的影响(抗抑郁剂使用的增加)。

2、媒体:预防自杀,媒体是把双刃剑。一些研究显示不当宣传鼓励脆性个体试图自杀,或被偶像的自杀行为所吸引。一些网络媒体特别是自杀聊天室、提供自杀方式和指导的网站、寻求集体自杀伙伴的吸引,应对媒体做好一定的措施。

3、现代生活压力增大,忧郁症患者也随之增多,但目前对忧郁症的认知仍然缺乏。多数患者选择回避自己心理问题,封闭自己,不去勇敢地正视和面对它,结果导致自杀事件屡屡发生。治疗忧郁症需要多方的协助,除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外,亲属也要善于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劝导其求医。在治疗上应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或拨打专业心理机构的危机干预中心来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

对自杀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只针对某一方面比如对自杀的病因研究而没有一个完全的自杀综述。对自杀的一系列程序进行总结和归纳,才能减少或防止社会上严重的自杀现象。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正亮、童辉杰.自杀的理论和风险评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23卷第12期.

[2]杜恩、杨彦.七成自杀者患有忧郁症及早药物治疗完全可治愈.扬子晚报.2009年11与3号.

[3]匡培根.自杀心理治疗.闻康网心理频道.

[4]放心医苑网.

[5]各国的自杀行为干预手段.新华网.2009年12月17日.

篇7

关键词儿童牙科畏惧症心理干预行为管理防治

儿童牙科畏惧症(D)是指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哭闹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本文通过对68名儿童口腔科患者D的调查研究旨在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其防治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11年6~1月收治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儿68例年龄~1岁其中男9例女1例。疾患均为下颌乳磨牙中龋无自发痛。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智力发育障碍者。

研究方法:治疗前采取问卷式调查对患儿情况进行填表登记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牙科不良治疗经历、口腔卫生状况、儿童本身气质类型和父母对治疗的态度。口腔卫生状况由经治医生根据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评定儿童气质类型和父母态度由同一医护人员通过观察主观判定。治疗后由诊治医生采用以体征为依据的Venham六级分类法进行评价。评分1级以上视为D患者。

应用P1.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检验进行比较P

结果

68例就诊患儿中D患儿558例发生率8.6。不同性别患儿之间D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5)学龄前组(~6岁)和学龄组(7~1岁)D发生率分别为8657和776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D发生率79较差865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指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哭闹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而就诊率却不及1其中就诊合作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调查中我院儿童牙科患者D发生率86与其他调查基本一致。其中大多数1~级的可合作型(65)需强制措施完成治疗的~5级166。性格因素与精神状态也是D发生率不同的因素之一。过于敏感的人对痛刺激能产生强烈的反应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的人更能忍受疼痛就很少发生D。正如本调查显示开朗活泼的儿童比内向胆怯者更容易接受口腔治疗。

本调查还显示患儿口腔卫生状况、有无不良牙科经历、患儿父母对待治疗的态度均可影响D的发生实际上这三方面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口腔卫生情况较好的患儿家长多数有很强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且具有良好的家教不溺爱使儿童有一定的自制力更容易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相反家长若不重视口腔保健对乳牙的治疗不认可孩子易患口腔疾病甚至不积极治疗就诊时病情往往较严重这样易引起治疗时疼痛造成不良牙科经历也就容易发生D恶性循环最终损害儿童口腔健康。所以口腔卫生情况好、没有不良牙科经历而且家长治疗态度积极主动的患儿D发生率较低。

患儿的心理干预及行为管理是有效预防D的手段。很多人认为儿科医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耐心其实不然儿童口腔科的接诊技巧才是获得治疗成功的关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笔者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医生缺乏接诊技巧不能取得患儿信任合作是导致大量患儿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主动研究心理学并根据儿童心理、情感和思维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消除其恐惧心理并获得儿童治疗合作。

参考文献

1吴友农.概述牙科畏惧症[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7,7():199-1.

篇8

关键词 空巢老人 志愿服务 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知道,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13.26%,同2000年“五普”相比,提高了时上升2.93%;65岁以上人口占比8.87%,增加1.91个百分点 ,老年化严重已成为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涵盖面最广的则是空巢老人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概述

(一)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根据调查发现,有20.5%的低龄老人,在经济、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独立生活,寻求更多的自由空间。或者有些老人对于生活的地方感情较深,不愿搬离原住处,而成为空巢老人,这样的占10.7%左右 。

2、家庭原因。针对空巢老人产生的家庭原因,对辽宁鞍山市某区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避免与后背发生冲突、老人不愿增加子女负担、住房紧张、子女不愿赡养等几点,其占比各不相同。

3、社会的原因。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观念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出现了一些空巢老人。很多子女在结婚成家后,有了自己的住房就会与老人分开居住,使老人独自居住;有些子女在外地求学就业,时间长了很多就会居住于此处,而使得家里的父母等成为空巢老人;也有因为婚嫁等原因,而在异地成家,出现空巢老人的情况。

(二)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1、经济水平低,生活压力重。我们常说“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但是都需要经济来决定老人的生活质量。根据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经济主要是退休金、子女赡养费用、工作收入、社会救助等。其中退休金占比最重为56.7%,子女赡养费占53.3%,而工资收入仅为6.7% ,由此可知空巢老人的经济并不宽裕,除了支付日常生活外,很难应对疾病及其他支出,生活压力大。

2、健康保障低,身体状况差。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会随之变差,患病率急剧增加。而53.3%的空巢老人身体一般,身体不好的占据13.3%,仅有33.3%的空巢老人身体状况好 。而且空巢老人对于康复需求较低,大多为慢性病等一些小毛病,医疗设施不完善,很难及时对于空巢老人进行身体检查。由此可见,保障空巢老人健康十分重要。

3、情感交流少,诱发精神疾病。在当前这个生活、工作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人因为学习、工作、生活等压力大,忽略了对老人的照顾,使得许多空巢老人形单影只,精神状况差。相对于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空巢老人由于孤独寂寞,极度缺乏安全感,精神空虚,加之与亲人的情感交流少,不善于社交,更会出现“空巢综合症”,严重的会引起身体疾病,如:抑郁症、老年痴呆、心理疾病等。

二、志愿服务措施

根据目前我国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我们可以从空巢老人的经济、健康、精神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给予有效的帮助,将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持续进行,关爱空巢老人。

(一)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提高养老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力度加大,政府也采取了一定措施,给予空巢老人最大的关爱与志愿服务。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其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境,使其养老生活有所保障;建立空巢老人社会福利制度,尤其是以家庭作主体,社区为依附,各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福利体系。实行空巢老人的长期福利财政保障,从经济上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

(二)建立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项目,保障空巢老人身体健康。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社会最主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众多空巢老人,医疗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存在。因此,政府应该建立适合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项目,定期向空巢老人提供一些常规检查及医疗保健服务,还要建立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大力宣传医疗保险及疾病防治,采用服务热线等方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医疗咨询,让空巢老人也掌握一些医疗知识,随时关注身体状况。

(三)增加同空巢老人的情感交流,开展多种志愿服务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

很多空巢老人缺少与亲人的情感交流,严重缺乏安全感,因此要注意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鼓励空巢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达到“老有所为”,精神上“老有所依”的状态,随时与社会保持同步。

除此之外,社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老人之家等交流平台,为老人提供免费的休闲娱乐、学习等志愿服务,如:老人舞蹈社团、绘画班、手工艺、合唱团等都是空巢老人拓展交际,愉悦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当然,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应该号召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进行时”这个行列中,为众多的空巢老人带去一份温暖。

(作者: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和平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

注释:

田奇恒,孟传慧.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探析――以重庆市某新区为例[J].南京: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2012(1):76-79.

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河南社会科学,2011(1):198-201.

徐小林,丁松宁,赵华硕等.社区空巢老人生存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J].吉林: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0):75-77.

篇9

关键词:肿瘤;Per1;表达;昼夜节律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对人体的严重危害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且近年来全世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做了大量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并分别从基因、分子、细胞水平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来对生物钟基因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物钟基因在癌症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证明生物钟基因不仅对机体的生理性昼夜节律活动进行调控,同时生物钟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异常与体内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效果及预后等关系密切。对生物钟基因尤其是核心生物钟基因的研究将为探索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生物钟基因及生物钟Per1基因概述

生物钟系统[1]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体中,起着调节控制生物体从细胞新陈代谢到机体睡眠-觉醒,从细胞增殖、凋亡到机体的生长发育,从生物体内生化指标到机体的行为活动等一系列生理活动,使生物体的生理活动呈现出约24 h周期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生物钟系统由一系列生物钟基因组成,目前已经证实:生物体至少包括9个核心生物钟基因[2]:period1(Per1)period2(Per2),period3(Per3)CLOCK,cryptochrome1(CRY1),cryptochrome2(CRY2),BMAL1,casein kinase1 epsilon(CSNK1E),timeless(TIM)。哺乳动物的生物钟系统(节律中枢)位于下丘脑视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3],外界信号通过输入通道传达到SCN,在中枢系统产生昼夜节律性震荡后通过输出通道到达相应靶器官,使机体的生理活动形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昼夜节律性改变。当构成生物钟系统的核心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量、表达节律及其振幅等改变会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及疾病,如昼夜节律消失,肿瘤的发生、记忆力衰退,心血管疾病、精神障碍及药物依赖性等。

2生物钟Per1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昼夜节律

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内原癌基因被激活、表达增高,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表达下降或不表达,在二者表达失衡的基础上,细胞内的DNA修复功能下降或缺失,从而导致细胞内细胞增殖程序与凋亡程序的平衡被打破,致使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形成肿瘤。Per1具有调节细胞周期及促进DNA修复的作用,从而预示着Per1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系。既往的研究也证实了Per1表达异常会导致机体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对Per1在各种肿瘤中的表达及昼夜节律的研究可在人体组织、动物及体外培养细胞中进行。由于在人体内取材及伦理的限制,所以临床实验多是在肿瘤行手术切除时取部分肿瘤组织及瘤周正常组织作为标本进行研究,实验方法多选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及RT-PCR等,因为条件的限制,故临床上所得到多是某一时间点的Per1的表达量,而不是Per1表达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为了研究Per1表达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可采用细胞培养或在动物体内建立的肿瘤模型进行研究,因动物模型可根据需要改变外界环境从而更接近人体内肿瘤所处的内环境,故目前对Per1基因表达昼夜节律变化规律的研究多数在动物模型上进行,而利用体外细胞进行实验的还比较少。

2.1临床研究 有人通过对慢性期(CP)、加速期(AP)及急变期(BP)、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CML)的骨髓取样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Per1的表达在CML中较正常组织中下降,且随着CP、AP及BP期的变化,Per1的表达量呈递减趋势。

Gery将人非小细胞肺癌癌症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进行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二者对比发现Per1在癌症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降低。Sato等将在12∶00~13∶00获得的胰腺癌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Per1表达的百分细胞比及表达强度均较正常组织中升高。

将在12∶00~14∶00获得的脑胶质瘤肿瘤组织、瘤周正常组织及在10∶50~14∶30获得口腔颊粘膜鳞状细胞癌的癌症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发现Per1在脑胶质细胞瘤及口腔颊粘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均较癌周正常组织中降低,且Per1的表达量随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加表达量进一步降低,与口腔颊粘膜鳞状细胞癌分期及有无转移呈负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Per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Krugluger将于09∶00~12∶00从结肠癌手术患者体内取得的癌症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进行RT-PCR检测,结果证实在未分化癌中Per1表达较正常组织显著下降,而在分化癌中下降不显著[5]。

2.2动物 在以12 h∶12 h光照/黑暗(L/D)条件下以人体颊鳞癌及乳腺癌癌细胞建立的小鼠颊癌及乳腺癌模型中,Per1的表达均遵循余弦定律,均以24 h为昼夜节律周期。其中Per1在口腔颊鳞癌中表达的峰值发生在19.48 HALO(hours after light onset),谷值发生在7.64 HALO,而Per1在小鼠乳腺癌中的表达峰值约为11HALO,谷值约为22 HALO,如将最低表达量设为单位1,Per1表达相的振幅为2.5。

Per1在脑胶质细胞瘤中呈严格的周期性节律性表达。在以12h:12hL/D实验条件下建立的小鼠脑胶质瘤模型动物实验中,脑胶质瘤细胞中per1的表达量较正常脑细胞中减少,振幅降低,周期缩短。在小鼠脑胶质瘤细胞中Per1表达的波动周期缩短为12 h,在一天中Per1表达量在ZT(Zeitgeber time)4,ZT16降到谷值,在ZT12,ZT24升至峰值。

3生物钟Per1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昼夜节律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SCN作为哺乳动物的近日节律中枢在对生物体的昼夜节律及相关生理活动的调节及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er1基因作为核心生物钟基因,不仅在SCN中表达,在脑组织的其他部位及机体周围组织中也有表达,如在脑胶质细胞、口腔、心、肝、肾、肺、乳腺、子宫及胃肠道等均有表达,起着调节机体诸如血压、体温、内分泌、进食等生理活动的作用。

4对生物钟Per1基因表达昼夜节律的研究意义

由于证明Per1表达异常可以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机体疾病,在不久的将来临床上有望根据测定机体内Per1的表达量及昼夜节律表达规律的改变,达到早期诊断疾病的作用,调整体内相应器官内Per1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疾病预后等作用,如改善患者的药物依赖作用,治疗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Per1在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明确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Hara Y,Onishi Y,Oishi K,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Mybbp1a as a co-repressor on the Period2 promoter[J].Nucleic Acids Res,2009,37,(4):1115-1126.

[2]Badiu C.Genetic clock of biologic rhythms[J].J Cell Mol Med,2003,7(4):408-416.

[3]Bell-Pedersen D,Cassone VM,Earnest DJ,et al.Circadian rhythms from multiple oscillators:lessons from diverse organisms[J].Nat Rev Genet.2005 Jul;6(7):544-556.

篇10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的精神疾病。1953年,第一个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氯丙嗪在临床上应用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50多年。近几年,有许多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继上市或进入临床后期试验,其中研究较多的有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和齐拉西酮等等[1]。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以及安全性、耐受性、锥体外系综合症(EPS)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1 抗精神病药物概述

1.1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定义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1.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定义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初定义是因为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调节谷氨酸受体等多种受体而起作用。近年来开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舍吲哚、阿米舒必利、阿立哌唑和佐替平已在中国上市。

1.2.1利培酮 利培酮是首次发作或者多次发作精神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物化学结构为氟哌啶醇与利坦色林组合而成,以达到对阳性和阴性分裂症状都有效、又能减少EPS的目的[2]。

利培酮常见不良反应如失眠、焦虑等,比传统抗精神病药少而轻,会出现体重增加、水肿、肝酶水平增加。可引起血浆中催乳素浓度增加,该增加与剂量有关。在临床使用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

1.2.2奥氮平 奥氮平的分子结构与氯氮平相似,系噻吩苯二氮卓类,其作用原理也是既可阻断多巴胺受体又可阻断5-羟色胺受体,且选择性作用于中脑边缘多巴胺能通路,而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的作用较弱,这也表明了奥氮平能有效治疗精神病性障碍,但较少出现EPS的原因[1]。

1.2.3奎硫平 奎硫平系二苯硫西平类物质。奎硫平的临床疗效可以涵盖精神病的情感及认知方面,能缓解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能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D2受体,而不影响纹状体D2受体。长期用药后可对中脑边缘系统A10区的DA能神经元产生去极化阻断,但对A9区黑质纹状体DA神经元却不出现此种现象。试验结果提示奎硫平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但引发EPS的可能性却很低,也可推论:产生TD的危险也较低。

1.2.4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属苯异噻唑哌嗪类化合物。齐拉西酮与多种神经递质D2、5-HT2A、5-HT1A、5-HT2C及5HT1D受体有亲和力,它与5-HT2A受体的亲和力同与D2受体的亲和力强度之比值(t值)较之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要高很多,这提示了齐拉西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中有较好疗效,且EPS发生率也较低。

齐拉西酮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嗜睡,EPS和体重增加不常见。该药不宜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抗精神病,也不宜用于有QT延长史、近期心肌梗死或者非代偿性心衰的患者[2]。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2.1治疗阴性症状的机理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疗效显著。阴性症状与中枢5-HT功能的提高以及DA功能尤其是前额叶DA功能的下降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部位除了中脑边缘系统以外还有前额叶,前额叶主要拮抗5-HT2受体,解除了5-HT2对DA的抑制作用,调节前额叶DA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目的。

2.2减少EPS的机理 EPS发生的机理可能与阻断D2受体而使多巴胺功能低下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明显减少EPS不良反应的发生正是由于其能够补偿这种作用,刺激DA突触前膜向后膜释放,增加DA神经元间隙中DA的水平,从而减轻了EPS。另外,EPS的发生还与5-HT2阻断比率有关。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属于强5-HT2弱D2阻断类型,比值较大,很少有EPS发生。

3 临床应用

3.1耐受性和安全性 在耐受性和安全性方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普遍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尽管在应用利培酮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镇静、头晕及EPS等不良反应,但调整剂量后一般都能耐受。任何剂量的奥氮平以及低剂量的利培酮的EPS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奎硫平没有剂量相关的EPS,剂量高达750mgd-1时EPS也不会增加,并且增量后出现的一些镇静和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对于躯体健康的患者能较好地耐受。

3.2治疗效果

3.2.1治疗精神分裂症 Feldman比较了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药在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奥氮平明显优于利培酮。Volavka在由157名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的患者参加的14周的双盲试验中,比较了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氟哌啶醇的临床疗效,结果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能显著改善PANSS成绩,氯氮平和奥氮平能显著改善PANSS阴性症状成绩。

3.2.2治疗心境障碍 在一为期16周的多中心、开放实验中,符合DSM-Ⅳ诊断的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患者被随机分为利培酮组(n=140)和奎硫平组(n=414)。结果显示奎硫平比利培酮对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明显。

3.2.3治疗其他精神障碍 新型抗精神病药除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外,还用于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等。

4 不良反应

4.1锥体外系综合症(EPS) 研究表明,任何剂量的奥氮平、低剂量的利培酮的EPS发生率与安慰剂没有显著差异。奎硫平的剂量达到20mgd-1可能出现EPS。利培酮的剂量大于6mgd-1,其EPS发生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4.2癫痫发作 对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或存在可能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条件时,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时要谨慎。

4.3代谢系统的不良反应 新型抗精神病药能使体重增加,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

4.4催乳素水平升高 新型抗精神病药能引起催乳素水平升高,女性出现闭经、溢乳,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男子女性型乳房。

4.5抗胆碱能作用 奥氮平对M受体有中度阻断作用,可引起轻微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奎硫平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作用较强,其他非典型药物无此不良反应。

4.6躁狂 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能引起躁狂。

5 结论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还可以治疗其他精神障碍,且锥体外系副反应少。尽管如此,这些新药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今后新药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进一步提高疗效,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