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26 15:5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5岁(1991年9月14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75********(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8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园林
职 位:园林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园林
学 校:XXX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极富创造力,易于沟通;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入其中。本人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平时注重设计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将理论应用到作品中。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勾通,适应能力强。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园林
目标地点:上海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园林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3/7—至今:XX有限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园林
工程部 园林工程师
1、XX风景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园建及绿化工程总面积8万平方米)施工管理,始终将景观工程精品化建设理念贯穿整个工作流程,在管理过程中严抓园建小品的施工工艺及细部处理和植物的搭配;
2、XX锦绣山河豪宅项目(目前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景观工程,担当其中别墅区,高层豪宅公寓区,亚州最大的会所及环湖风光带等重点大型子项景观工程从前期的设计风格的选择,方案、施工图深化的设计跟踪及施工管理工作,在工程质量和景观效果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2012/6—2013/6:XX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 室内外环境
设计部 空间设计师
1、在职期间工作获得上级表扬,积极配合团队的工作,完成了许多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
2、XX区图书馆室内项目,XX区文化活动中心,XX地块景观设计项目等,
3、在设计项目中主要负责整体的设计方案,及部分手绘表现。
教育经历
2008/9—2012/6 XXX大学 园林本科
证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
2009/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2
四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6岁(1987年4月28日)
居住地:湖北
电 话:134********(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2 年5个月]
公 司:XX房地产有限公司
行 业:房地产开发
职 位:景观工程部主管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风景园林
学 校:湖北工业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掌握了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极在课外的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我热爱园林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建筑/建材/工程
目标地点:湖北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 景观工程部主管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2/1—2014 /6:XX房地产有限公司 [ 2 年5个月]
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花园项目部 景观工程部主管工程师
主要工作内容:
1、负责景观工程的造价控制和招标、方案评审;
2、负责园林、景观专业范围的专业施工管理,控制工程质量;
3、编写专业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工程进度;
4、协调土建、市政管网、水电、煤气等相关专业于景观专业的配合;
5、检查、监督承包商与监理公司的工作,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参与竣工验收。
2010/7—2012 /1:XX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1年6个月]
所属行业:建筑/建材/工程
总务处 园艺/园林/景观设计
1、主导园区景观前期概念设计及规划;
2、负责园区招标文件、工程质量、进度管控文件起草及标准化;
3、主导园区景观设计方案深化及施工图档细化与升华;
4、负责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沟通;配合各个部门及各事业群的交叉需求工作;
5、负责组织完成园区景观施工验收流程与付款进度跟催。
2009 /7-2010 /7: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 年 ]
所属行业: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财务部 财务主管
1.负责高档别墅区XXXX花园的总体规划设计;
2.个人完成整套方案的设计;
3.独立完成设计方案的绿化及园林硬质预算;
4.全套负责整体方案的施工图纸的设计。
教育经历
2005 /9--2009 /7 湖北工业大学 风景园林 本科
证 书
2007/6 大学英语六级
2006 /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3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领之一,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对高职学生来讲实践能力是他们最薄弱的一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踏入社会后,面对本科生甚至更高学历的竞争,没有自己的专业优势,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也比较薄弱,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园林专业的学生学习时,由于教师的能力素质有限,所以大多数教师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并没有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入到教学中,学生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不仅没有兴趣,也很难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就不理想。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看为主,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学生的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培养,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困难,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加强园林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摇篮,但是由于受普通高校教学的影响,高职学校更多的也是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管理者,就应该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打破理论知识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园林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从事与园林有关的工作,对他们的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就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我们要转变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的比例,使学生全面发展。
2.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训练
为加强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学生实际训练的内容。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校本课程,教师自编教材,结合学生和地方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重点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训练,增加实践的课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更加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在设置园林专业的课程时,要加强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程中适当地增加实际的案例和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园林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师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要是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针对高职阶段园林专业学生的现状,学校应该努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的园林专业进行学习,了解更多先进的知识,积累自己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教学。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园林专家、教授到学校进行讲座,为教师普及相关的知识和实际的经验,丰富教师的知识和阅历,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4.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校内外的实践锻炼
篇4
关键词:园林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78-02
所谓素养,是指对人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1]。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园林素养是从事园林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养,包括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2]。
一、园林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园林专业属于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建筑、工程、生物、生态、文学、艺术等多个专业领域。而园林规划设计则是以园林艺术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城市规划、园林植物、园林工程、测量学、园林制图学等课程有直接联系,与艺术、历史、文学有密切联系。本专业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既要求学生有与时俱进的理念、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象力,还要有精湛的实施技能。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因而,培养具有高素养的园林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校目前考虑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二、园林专业教育的特点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的特点是:①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②实践教学环节较多,重视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并举;③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双重思维的能力;④课程体系复杂且更新迅速。
1.目前的本科教育基本是四年制,在这很短暂的时间内,学生要学习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既保证有广泛的专业基础,又要求有良好的专业训练,这是一个两难选择,而理想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差距较大。
2.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教育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薄弱、工程训练软化、专业缺乏行业背景等。
三、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1.不同的阶段的专业素养培养。①新生入学阶段。新生入学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之甚少,这个阶段主要是以专业认知、教学大纲的了解和就业方向介绍为主。学生详细了解园林专业特征、今后需要学习的课程及就业方向等,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逐步热爱园林专业,这也是培养专业素养的第一步[3]。②一、二年级学习阶段。进入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学量的专业基础课程。比如素描、色彩、制图、设计初步、植物学等,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对基础课程不感兴趣,觉得这些课程与以后的园林规划设计没有联系。就制图课的授课授课而言,很多学生就会询问,以后还要学习CAD为何还要学习手工绘图。学生不知道在不了解制图规则的情况下无论是用手工绘图还是计算机绘图,都无法准确的表达其设计内容。此阶段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最注重的应是夯实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细心、耐心的做事态度,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展开以及拓宽专业口径奠定良好的基础。③专业学习阶段。进入三年级专业课程学习,可以从专业主干课《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课程中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由于在低年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为学生开设例如《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植物保护》等一系列与园林专业相近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同时也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多选择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以后的专业方向。在专业方向选定之后,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专业方向内更深层次的学习,掌握的相关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再结合市场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一些相关的工作,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另外,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分层培养、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实践教学模式[4]。有利于学生形成真正的职业能力。在科研单位的实践实习,能培养他们认真的科研态度,在以后工作中更具竞争力。④毕业实习阶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对“全才”的需要慢慢转变为对“专才”的偏好[5]。毕业实习是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也是使学生成为“专才”的训练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指导老师。在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植物造景、苗木管理、园林绿地管理养护、园林施工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综合培养。学生由以前的“纸上谈兵”逐步进入到的实战训练阶段,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将专业能力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6]。
2.不同类型课程的专业素养培养。不同类型的课程也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奠定专业基础技能和基础专业素养的课程。如《素描》和《色彩》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空间、体积、明暗、色彩的感觉[6]。而《制图》课程则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投影知识和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保证设计的准确表达。《设计初步》课程让学生了解美学原则,从最基本的构图元素点、线、面开始设计出最和谐、最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图形和图案[7]。专业课则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主要课程。如《园林规划设计》、《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以系统的规划设计原理、规则和方法进行导入,让学生的作品达到适宜观赏、居住、游憩的优美的环境要求。《园林史》和《建筑史》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不同园林体系的风格特征、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等。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既可以纯熟的表现出古典园林的风韵,也可以达到标新立异的设计[8]。《园林艺术》不仅学习到美学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通过大量中外古今优秀园林作品的赏析,将设计理念与功能需求相结合,合理运用美学原理创造景观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抽象化、图案化。以加深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树木学》和《花卉学》在学习园林植物的习性和识别之后,培养学生发现植物观赏价值的能力、通过日常的积累记录植物观察日志,了解当地植物的习性特征,为植物的配置设计准备好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3.班主任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早、也是接触机会最多的教师。他们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情况。在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中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在入学阶段,班主任可以解答学生在专业介绍中不理解内容。在低年级学习阶段,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优良学风的建立,可以使很多刚进入大学就放松学习的学生,调整好心态认真学习。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班主任可以组织一系列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班级活动,如摄影、插花、水仙花雕刻、班徽设计等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也可以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时提出积极的建议,帮助学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班主任还应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提供一些建议,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参与符合该阶段学习特点的实践活动。
总之,结合园林专业实际特点和社会对园林人才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是当今园林专业高等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及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凝练成专业素养,是成为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需求人才的关键,也是学生提高就业质量以及学校良性发展需求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齐旭东.土建类相关本科专业中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环节之间的互动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61-62.
[2]崔钰雪.专业英语教学与本科生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提升[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1,(4):145-146.
[3]马军.加强机械类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2):58.
[4]倪岩.浅议风景写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专业素养的培养[J]美术大观,2009,(6):152.
[5]潘丽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摇培养学生专业素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139-140.
[6]陈玮,朱丽娟.高校城市规划教育的专业素质培养[J].河南科技,2011,(2):47-48.
篇5
关键词: 园林专业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它以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栽培学等为基础,研究园林植物新品种创造及良种繁育的理论与技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掌握园林植物新品种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园林植物遗传改良中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本课程教学的迫切任务。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一般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学时是40—50学时,学时少而内容多。另外,一些院校的园林专业是文理兼招,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选用的是戴思兰编著的《园林植物遗传学》、《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材。针对该教材的特点,我们调整了课程内容,把知识分为六个模块。模块一:遗传学基础。主要介绍基本概念、细胞分裂及遗传定律。模块二:育种现状和育种目标。在此基础上开设模块三: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它主要介绍节花的发育、花色、彩斑、花径和重瓣性的遗传。由于花径是数量性状,因此在此节中先铺垫数量性状的基本知识,把数量性状的特征,统计方法和遗传力等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花径遗传中来,使学生深刻领会花径的遗传规律。模块四:常规育种技术。主要包括种质资源、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倍性育种。将选择育种章节中的芽变选种与经典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结合讲授,将杂种优势穿插细胞质遗传中的雄性不育的知识。这样有机整合既避免了教材之间知识的重复,又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模块五:非常规育种技术,包括诱变育种,离体培养育种,分子育种。模块六:良种繁育。在这六个模块中,前四个模块属于这门课程的经典知识,应该用较多的学时,可根据学时和学生的水平等实际情况安排后两个模块的讲授学时或者是让学生自学。通过上述六个连续、系统的模块就完全能清晰地展现教材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采取怎样的授课方法,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是教师的必修课 [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理论难度大,因此要求教师在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教育背景,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2]。我们在授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多进行对比,总结归纳,也可以安排一定的章节让学生讲解。比如在讲授完有丝分裂后讲解减数分裂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归纳二者的不同;在讲授引种驯化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梅花,菠萝,水杉,华中一带的蜜桃等植物能否引种到本地,如何引种。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影响引种驯化的因素和引种程序。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学科正在快速发展,教学模式也将朝以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方向发展[3]。因此本门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课件、动画等能够动态地、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增加课容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讲授从DNA-蛋白质纤丝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时,运用动画逼真地解释抽象过程;讲授花的发育时,用图片展示ABC模型的具体内容,讲授彩斑遗传时,通过各种各样的花部彩斑和叶片彩斑图片形象地展现了彩斑的类型。
四、强化实验教学,提高操作技能
1.实验材料的准备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和生科、生技专业所用相同,这些材料并不适合园林专业的学生。例如,目前大多数遗传学实验材料(或实验指导书)中有关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是蚕豆、洋葱和小麦等。这对农学专业学生是比较合适的,但对园林专业学生未必适宜。为此,我们选用水仙根尖分生组织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尝试,并对某些实验步骤进行了技术修改,效果较好[4-5]。水仙是栽培技术相对较为容易的室内盆花,同时学生从根尖的培养、固定、解离、染色、装片及观察的整个过程全部参与,这样学生拿着自己培育好的水仙根尖材料,既有成就感,又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
2.实验结果的分析
传统实验内容确定、材料统一,实验结果也大同小异,学生按照课本中的图按猫画虎地画出来。实验改革后,学生根据自己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各个时期的图像能够辨别绘图,且能够对自己所制作的片子进行自主的分析、探讨,教师则可根据实验情况,给学生提供必要指导。
3.考核方法改革
实验考核既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有效措施。以前学生实验成绩主要是根据实验报告来打分的,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因此我们进行了实验改革,把实验考核分成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态度及纪律、实验报告等环节,各环节考核分数比例为:预习报告10%,实验操作40%,纪律卫生10%,实验报告40%,这部分成绩占该实验课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包括期末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理论考核,各占50%,期末考核占该实验课总成绩的40%,实验操作部分合格方可参加实验理论考试。这一系列考核措施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上课认真操作,课下及时总结实验报告的良好习惯,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实验课教学效果。
总之,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认真安排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广建.刍议课堂授课的艺术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34-35.
[2]孙莉.《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精品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长春大学学报,2007,17(6):92-93.
[3]王仲,李秀霞,孙睿,张丽敏.多媒体技术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教学中的应用.科学教育,2009,5:65-66.
篇6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选题脱离实际的情况,如数百亩地的某园区的规划,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有的难度偏小,如几十平方米的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甚至还不如课程设计深度,学生得不到应有锻炼,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导师工作室制度,在第七学期经由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进入由特定教师组织的工作室,在工作室制度下,注重少数精英学生的毕业设计成为可能。这一制度强化了各个工作室之间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对于艺术教学来说是一个培养精英的最佳土壤。工作室教学,学生与教师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因而其师生关系演变为带有师徒制这种传统教学的影子,关系一般比较融洽,所以学生的思想工作比较容易做。一个有特色的毕业设计工作室,应该在选题、教学方法和成果展示三方面有明确的计划和要求,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整体效果。
1.1题目类型个性化
首先由导师提出一个相对明确的整体方向,例如提出某一个园林景观学中正在探讨的理论方向或者设计风格趋势,作为引导学生探讨的方向。教师在开始时讲一个在这个方向上相关知识和内容的讲座,提供一个需要的知识结构。学生经过自己的研究收集资料,思考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提出选题倾向,与工作室导师讨论,逐步确定自己的选题,使同学之间在相互比较和激发的基础上,基本构成整个工作室教学方向。
1.2题目内容真实化
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应选择真实的题目,地形图、规划意见书、任务书等基础材料齐全,多为指导教师参与或熟悉的实际工程项目或设计院的一个真实项目,以“实战”的氛围感染学生,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参加项目踏勘、汇报、图纸会审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熟悉实际工程的操作程序,获得较全面的“实战”经验。
2.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
2.1方法引导
传统的看图改图,就事论事的教学方法无法在毕业设计阶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国际上盛行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提供改变这种现象的理论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以选题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核心驱动力,导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更易于形成个体的学习风格。
2.2进度控制
毕业设计课程和以往设计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较分散。一些学生趁毕业设计阶段外出求职择业,或者参加研究生、公务员等各类考试,这样就会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得学生用于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和投入减少,造成设计质量下降。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有效投入,可以在前期召集毕业生开动员大会,告知其毕业设计的目标、任务及毕业设计中应遵守的相关纪律,与学生沟通,对其毕业设计任务在时间上做好合理安排,避免冲突。除了这些常规做法之外,通过准工作室制、分工分组、模拟实战、商业伙伴对话、Outcome等方式,实施“拼合座位”、“准工作制”等手法,突出设计过程的重要性,完成课程的进度,达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成效性。这样既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3质量控制
有效的过程控制是保证毕业设计良好效果的有力手段。针对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可以从毕业设计指导的方式、内容、时间等多方面着手,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和提高应用型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2.3.1小组指导制
毕业设计的指导,通常采用一个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学生小组的方式。这种单一指导教师制有其容易组织的一面,但可能受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经验多寡等局限。所以应打破这种“单一导师制”,而改行“小组指导制”,即由方案设计、植配、结构、水电等专业教师或工程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参照实际工程设计中的操作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当然,每个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的学生人数可数倍于常规小组,相关工种的指导教师不必全程参与,只在相应的设计阶段加入即可。
2.3.2指导时间切实可行
在指导时间上,保证每周至少一次的固定指导时间,其他时间可通过网络等方式在特定的时间接受学生的咨询或接收学生传过来的设计图,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回复。同时,做好详细的指导记录,记录每个学生的进度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便对下次指导内容做大致安排。
2.3.3阶段性成果质量控制
工作室制的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建设过程的多项内容,因此,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设计本身,每一个过程的评价均应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如寻求设计工程项目、协助甲方编制设计任务书、各个设计阶段的建筑设计、与甲方的沟通协调、与其他工种的配合、方案汇报等。评审过程由导师和其他教师,以及从社会上聘请的专家们组成,进行互评。最后模拟甲方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按院(系)拟定的格式填写相应评价书,折成对应的分值计入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
3.展示模式
3.1展示定位
对于毕业设计的展示,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在答辩的同时进行集中的作品展示,而展示多数时候是为评审的方便而做的按照一定规格的陈列,构不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展览。成果展示在不同的院校形式不一,没有十分明确的模式。而将毕业创作展览提高到与毕业答辩一样的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览自己的毕业创作作品,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使得在师生教与学的关系中,逐步变换成用户—设计管理者—设计师的角色。
3.2展示手段
篇7
景观雕塑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1)用以表现园林主题
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动的形态语言是雕塑的特征,因此,园林表达主题往往是通过景观雕塑来表现。
(2)组织园林景观
由于景观雕塑三维空间的艺术特性,可供人们全方位观赏,是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之一。现代园林中,优美的环境被许多具有艺术魅力的雕塑艺术品注入人文因素,往往多数景观乃至全园的主景便是雕塑本身。环境的组织景观、美化环境、烘托气氛方面主要是靠这些雕塑来支撑的。
(3)点缀装饰环境
一些具有幽默风趣、或夸张、或颜色鲜艳、或抽象的雕塑小品常在园林景观中用来点缀环境。
(4)其它作用
园林中常设一些服务性设施,运用雕塑的表现手法,不仅拥有优美的造型,同时也满足其使用功能。景观雕塑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设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风景园林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能具有审美能力和实际设计能力相结合的设计师。一个专业的设计师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而通过研习绘画、雕塑等代表性的造型艺术形式来提高一个设计师的艺术修养无疑是一个好途径。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营造具有艺术氛围的宜人环境空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景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设计要素,又在城市景观中占有画龙点睛的地位,所以面向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开设景观雕塑设计课程,使学生了解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并且能够建立从雕塑本身的设计制作与雕塑外环境的设计2个方面来考虑问题的设计意识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作为年轻的、应用型专业的景观雕塑,其教学体系的建构既要符合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景观雕塑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该是重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交叉性特色浓厚的专业,它们还需要吸取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主要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基础、设计表达、形式美法则、赏析、制图、创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内容。专业实践层面的学习是指教学与市场应用相对接部分的教学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主要涉及环境艺术和景观雕塑设计考察调研、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课题以及到专业设计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
二景观雕塑在风景园林的应用
1人文主题的雕塑
园林景观在主题选择上,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定文化、信仰、精神、概念为主题的雕塑艺术现代园林景观,不包含特定历史与地域因素,属于人文主题雕塑现代园林景观。
2历史主题的雕塑
园林景观很多城市的象征代表,往往是这个地方曾经的伟人,以及一些历史事件,会以个体形式的主题雕塑来表现。景观雕塑现代园林的策划主旨带有纪念性、历史性,并由多件纪念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的雕塑艺术组成时,雕塑艺术现代园林就可以被称为历史主题雕塑艺术现代园林。肖像雕塑艺术和抽象雕塑艺术是历史主题雕塑2种情况。根据现代园林的特色特征,通过良好的策划,在某种特殊的安排形式下,集中不具备相同主体性的抽象雕塑艺术可以在一个现代园林里表现出某种主题性的观念与意义。
3地域主题的雕塑
园林景观地域主题雕塑艺术现代园林是为了反映自然特色、地域文化。此类艺术现代园林内雕塑要求,是为了反映该地区的总体规划与旅游策划发展结合,为了能展示出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大的区域、大城市,其人口数量多、文化特色呈现多元化趋势,所以当地雕塑艺术现代园林景观表现主题的要求与大自然和谐相融,而小的地区则需要准确地定位和更为鲜明地反映人文内涵。
三结论
篇8
关键词:园林技术专业;职业素养;主题班会
中职学校旨在为行业培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仅具备娴熟的技能,而且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专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既是学生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1]。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德育课和各门专业课程进行,但如果能通过主题班会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化培养,可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一、依托主题班会提升职业素养的优越性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全体学生一起参与的,为解决班级或学生成长中存在的各种教育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而实施的班级活动[2]。利用主题班会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3]。“德育课+专业课”培养职业素养的模式,其弊端在于德育课是统设课,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都一样,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各专业课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只为自己课程服务,任课教师基本是用到什么讲什么,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点状,对整体职业素养培养来说没有系统性;专业课的课时有限,上课花费大量时间做职业素养培养不现实;实操课时,学生一般都比较活跃,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关于园林美、责任心、吃苦耐劳等职业素养问题。通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优势在于:班主任对学生比较了解,更有针对性;通过具有鲜明主题的主题班会,能够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是丰满、丰富的,是印象深刻、系统的;按照学生成长历程,主题选择可以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学生的思维也将更开阔;可以更好地辅助专业课教学,帮助专业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园林技术专业职业素养主题班会探究
(一)职业素养主题班会模块划分中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学制四年,其中最后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是课程实习和就业实习。按照课程进展,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根据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可将主题班会划分为3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进行5个、5个和3个主题班会,每个主题班会课时均为1,详见表1。
(二)职业素养主题班会的三个主题第一,初识园林。园林技术专业学生一年级刚迈入学校时,对学校和未来都比较迷茫,他们急需要了解学校特点以及这个专业能学到什么。为了解除学生疑虑,增加他们的职业信心,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两门专业课程是园林美术和园林植物,结合这两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其要培养的职业素养,可以开展初识园林主题班会,具体内容详见表2,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园林设计基础、园林庭园工程施工等课程打下基础。第二,追逐园林。学生在二年级时,对专业及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思想也成熟了一些。在这一阶段,学习的专业课更多了,例如园林制图、园林测量、园林植物环境等,接触的各项大赛也将会逐渐增多,此时推进追逐园林主题班会,具体内容见表3。第三,与园林为伴。学生进入三年级后,除了继续学习专业课外,还要面对课程实习和就业实习。在这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要尽量缩小学生和职业人心理上的差距,让学生具有尽快融入新环境的能力,从而能够顺利实习和就业。此时推进园林为伴主题班会,详见表4。
三、对职业素养主题班会实践的反思
(一)配合好德育课和专业课主题班会可以强化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但不能替代德育课和专业课中相关的内容,德育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环境与氛围是无法替代和模拟的。主题班会只是减轻德育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压力,并使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加系统化。
(二)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职业素养主题班会不能流于形式,需要班主任做好充分的准备,整合各种各类教育资源,利用行业优势,尽量使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环节清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体验感。
篇9
关键词: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等有着很高的要求。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履职能力。近年来,高校扩招、就业趋紧、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导致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整体水平下滑,迫切需要园林教育界加以重视并作出反应。
1园林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选题方面的问题
选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目前,全国各地房地产比较热,因此很多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过于集中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此类设计题目因为建筑、道路等格局基本定型,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有限,有些沦为简单的种植设计;②很多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题目是虚拟的,与实际脱节;③重复上届的设计题目,或者略加变通,这就可能造成复制拷盘等作弊现象;④有些学校允许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但又缺乏监管,导致很多学生将实习期间在实习单位的设计作品,充作自己的设计,可能并非其本人独立完成;⑤部分学校在选题环节仅仅是要求指导教师提供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而并没有提交设计基础现状图存档保存,这就给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提供了机会。
1.2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带来了空前的冲击,这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通过互联网可以查找到海量的图片,其中不乏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或者是已经施工完成的实例,造成很多学生不去花时间认真设计,转而到网络上抄袭设计,将一个个小的局部设计七拼八凑到一起,可能根本没有考虑其整体性,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设计基址;②在园林设计领域,如果用现有的图片资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一般称之为设计意向图。在20世纪80~90年代,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主要依靠手工作图,意向图使用得很少,而现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常见大量的设计意向图,可能有的学生答辩的图纸有10多幅,其中大部分是意向图,这种趋势非常危险;③网络信息技术使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扫描、手机拍摄、拷盘、电子邮件等方式来投机取巧,减少自己在毕业设计上时间和精力的投入;④现在有很多网站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园林设计图,例如筑龙网、园林人资料、土木工程网等,可能会有学生直接从这些网站下载全套园林设计图,来充作自己的设计。
1.3监管环节的问题
大多数学校举行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答辩的时间在11月中旬,在此之后,部分学生会留在学校里考研、考公务员,大部分学生会找工作单位或找单位实习,然后学生们会在次年4月底5月初集中返回学校,毕业设计答辩的时间是6月上旬或中旬,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完成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时间是在5月份。在学生开题报告答辩之后,4月底5月初返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监管比较困难,毕业设计监管的黄金时间正是5月份,可惜,很多学校基本上缺少监管。由于学生多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完成毕业设计,他们会在寝室里或公共自习室里做设计,学校的制图室是供手工绘图的,电脑辅助设计是供电脑辅助设计教学用的,因此很多学校没有便于监管学生进行集中开展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室,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有些指导教师没有尽到应尽的指导责任,放任自流,而指导教师是天然的监管者,但学生没有将主要精力用于做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一般都有辅导教师,可惜很多学校设立辅导教师只是挂个名,没有真正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等于失去了辅导教师层面的监管。
1.4答辩环节的问题
答辩环节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从目标管理的角度,就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①没有人对毕业设计的真实性把关。对于毕业论文,可以采取论文来审查论文的真实性。而毕业设计,其主要作品是图纸,目前还没有技术手段进行或进行真实性甄别,就必须有学院组建专门的委员会进行真实性审查,也可以建立毕业设计作弊的举报制度,但很多学校没有这样做;②毕业设计答辩的文本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各种类型的设计具有相通性,因此设计说明书在文字上重复率较高。可能很多学生的设计文本并非自己所写,而是从所谓的模板拷贝而来,再稍加修改而成,这个问题很严重,不论这个模板是网上下载的,还是指导教师提供的;③毕业设计答辩之后,一般每个答辩小组会有2名左右的学生进入争议答辩,可惜很多学校毕业设计答辩要求比较正规,但是到了争议答辩环节,就成了放水送人情,常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必太认真,反正做好做坏都会通过。因此毕业设计答辩和争议答辩必须动真格,不能最终人人都通过。
2加强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主要建议
2.1外聘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和参与设计答辩
即主动聘用社会上在园林设计、施工组织方面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参与毕业设计答辩,以弥补校内多数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2.2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指导
教师要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可以从园林建筑设计、公园设计、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滨水绿地设计、风景区设计、休闲农业园设计、湿地公园设计、屋顶花园设计等多方面拟定题目,也可以是关于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园林养护等方面拟题,题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鼓励申报创新型题目。要杜绝陈年旧题、减少或不用虚拟题目,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但要避免弄虚作假。
2.3实施严格的综合性过程指导
依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进度计划,学生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完成后,交由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并确认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任务,每一阶段的任务学生可提前完成,但无特殊原因不能拖延进度,无故拖延进度者将受到警告、严重警告、成绩降级等惩处。对于在校内做设计的学生,指导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勤,每次指导后,应详细记录指导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学生进度情况等,这样可确保学生能有足够的设计时间,也对学生起着督促、警醒作用。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指导老师需确定每周的联系时间,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设计进度,学生也可将已完成的设计传送进行检查,回答指导教师所提问题以确保该设计是由学生独自完成[1]。
2.4加强毕业设计的真实性管理
真实性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引入设计进程图。借鉴工程中的进程图概念,这里的进程图是指学生在电脑辅助设计制图完成到50%~75%时,将其利用Autocad、Photoshop、3Ds-max、Sketchup等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图件保存为JPG格式文件,在毕业设计答辩时,作为设计图件真实性的证明,在答辩汇报的PPT文档中展示。因为设计进程图是未完成的设计图,在网上不能下载,也很难通过成品图纸逆向操作形成,这样就可以在技术上基本保证设计图纸的真实性,至少不是扫描、拷盘、下载等方式获得。当然,加强真实性管理还可以辅助其他手段,比如强制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在真实性承诺书或保证书上签字,另外,还要求不少于一定比例的同班同学提供真实性证明并签名,这样可以在心理、道德、信用层面威慑作弊行为[2]。另外,还可以建立健全的作弊举报制度。很多学校的举报制度形同虚设,就是因为大家都怕得罪人,即使得罪人了最后还是放水通过,毫无意义。
2.5毕业设计答辩不走过场
毕业设计答辩是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毕业答辩可以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考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工作和成绩的能力。在答辩环节,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末尾淘汰制度或类似制度,不能设计做得好与坏,人人都能过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真做设计。指导教师认真指导,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2.6建设毕业设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
上述内容,以及前面没有谈到的一些次要问题,都需要建立有章可循的规范化制度,这样让学生、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对自己的责任、职责、义务、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都能心知肚明,使毕业设计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提高本校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水平,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结语
篇10
关键词:非园林专业;规划;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71-02
园林专业相关课程中,《园林景观规划》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园林专业课程,主要讲述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掌握园林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够从事常见绿地方案的规划设计[2,3]。与园林专业学生相比,非园林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课程学时分配上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是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笔者结合园林景观规划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非园林专业的《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一、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作为风景园林专业从业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园林景观规划》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园林绿地的基本概念,奠定各专题性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园林专业从业人员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视角[3,4]。对于非园林专业,大部分院校的《园林景观规划》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亦有部分学校为迎合潮流开设为专业必修课,不同学校课程定位参差不齐,最终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对专业与非专业学生一视同仁,致使本课程的开设对专业学生营养不足,难以达到专业培养要求,而对非专业学生营养过剩、消化不良,亦难以实现开设本课程的理想效果。
2.教学大纲。在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大纲,没有考虑非园林专业学生的能力与层次,教学计划均衡而没有考虑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比如,绪论、各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及顺序安排不合理,让学生产生理解困难、抽象、与实际脱节等一些不易于接受和认同的现象,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与对课程的兴趣。另外,教学大纲陈旧而没有根据学科发展以及专业差异加以更新和调整,亦不能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
教学内容上将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栽植工程作为重点,弱化园林花坛砌体和挡土墙工程、园林的排水工程、供电工程。对此内容减少学时。园林的给排水工程和供电设计内容专业性强,有些学校专门开设此专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学精,园林专业的学生只须在实践工作中能与想关的技术人员协调沟通即可。
园林工程施工图,是园林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手段,为按图施工提供依据。主要包括地形竖向设计图、园林给排水官网图、喷泉设计施工图、园林施工图、假山施工图、种植设计图等。教学中适当增加施工图的识图和绘制,减少毕业生就业中的看不懂图纸的困惑。
3.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规划》教材不少,但是适合非园林本科专业的教材较少。目前,非园林专业开设本课程的院校基本都是采用专业教材施教,教学内容与专业类的教学内容相同,对于非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讲,相当一部分内容都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同时,在规划的原理、方法与设计等内容的比例上,亦存在不合理分配的问题。《园林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等部分章节对各种园林绿地功能、特点、定位、结构布局形式等内容阐述较为笼统,而对如何针对各园林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却详细讲授,结果既不能让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和掌握园林景观规划理论,又不能从微观角度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另外,对《园林景观规划》课程的讲授,很多学校的老师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去启发式教学,其后果造成学生难以把园林景观规划的知识与本专业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不能为其所用,达不到教学目的。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空谈园林景观规划理论,缺少典型规划案例的剖析。目前在非园林专业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或“注入式”的传统方式,教师通过口述或多媒体放映的形式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灌输给学生,而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但是,《园林景观规划》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创新能力要求高等特点[5,6],所以这种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与课程要求相匹配,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另外,园林景观规划相关工作是一种要求团队合作、思维创新、注重实践的工作,而目前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优化
1.准确定位课程。对于非园林专业学生,本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知识面的拓展,与园林专业学生存在差异,应属于选修课范畴。作为教学的初衷,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着力培养学生应用园林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思想更好地学以致用,便于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方向,挖掘自身潜能,运用所学的园林景观规划知识开拓思路并创新性地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2.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在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非园林专业学生的能力与层次,结合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删减部分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章节,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在案例与实践中掌握课程的知识,同时,结合学科前沿更新与调整陈旧教学大纲,使学生在在了解本专业的前言知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找到不同学科发展的异同点,让学生从学科发展的宏观层面找到学习《园林景观规划》的兴趣点。
3.优化教学内容。针对非园林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类教材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注重规划设计等问题,在《园林景观规划》教学内容上,首先,需弱化学生对各园林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而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园林审美的视角和思想辨析各园林绿地类型规划的原理、方法与设计思想;其次,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删减陈旧过时的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介绍园林绿地规划的发展动态和新方法、新理论,以便学生掌握景观绿地规划的经典内容与学科的发展;然后,正确处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相互关系,加强实践教学安排,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景观绿地规划的理论,同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分析现有规划方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辅相成;最后,把《园林景观规划》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启发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理解、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4.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针对“填充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匹配园林绿地规划实践性强的特点,应采用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包括PPT幻灯片,声音、动画)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画演示方法呈现某类型景观绿地完整方案的构思过程,联系学生的生活常识与本专业的知识,结合教师讲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总结。第二,园林绿地规划是一个从概念到形式的逐步分析的理论活动[5-7],在非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宜采用对比分析和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采用同一项目不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和先整体后局部的讲解方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实现宏观上把握和细节上入手。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调研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各类园林绿地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和位置后,了解园林绿地的分类和规划的内容,以及规划中定位、设计原则和特点,然后带领学生到实际项目中进行实地踏察,以项目为依托指导学生回顾课堂理论知识,同时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等过程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亦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三、结语
总之,园林绿地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不单单是对学生园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园林艺术修养的熏陶和审美的培养。对于非园林专业学生,为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与规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和知识更加全面,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有必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总结,以期抛砖引玉,相信通过该课程的逐步改革与创新,非园林专业的学生对园林绿地规划会有进一步认识,为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就业方向更广、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飞.“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9,(8):35-36.
[2]张晓佳.培养创新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182-185.
[3]李永华,张淑梅,刘保国,等.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4,(9):88-90.
[4]楼一蕾.风景园林专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园艺,2013,(11):223-224.
[5]王艳安,安运华,曾俊峰,等.非重点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5004-5005,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