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范文

时间:2023-04-07 09: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结构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结构主义

篇1

从2008年开始,结构主义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长达20年的适用期;周期波动、结构演进和制度变革三位一体地构成了结构主义分析框架。周期波动和结构演进是结构主义的两个研究主线,罗斯托的工业化理论和熊彼特的三周期嵌套模式是基本的理论基础;在以前的尝试中,我们较好地判断了繁荣的起点、疯狂的终结以及剧烈震荡的到来,近期也很好地指出了周期大拐点的到来。

在未来的20年中,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边际递减是不可抗拒的,所以,依据总量进行投资的逻辑只可能是一个波段取胜问题。现实的情况是,在发达国家,货币释放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继续实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很低,可能无法对冲总需求的下降和生产率的下滑,这意味着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吸收和消化已经达到一个极值,长期流动性的拐点已经到来。在长波衰退之后的这个历史阶段,实体经济无法继续吸收流动性,也就是说,微观主体已经无法对货币的宽松和持续宽松做出理性的反应,因为这个阶段,不断下滑的总需求制约了微观主体的行为,他们更加注重经济基本面和未来的预期,而对流动性宽松程度的反应已经事实下降。

资本市场研究逻辑

自2005年以来,我们就在使用结构主义的框架在分析经济和市场,但是这套理论体系真正发挥其效果,是在2007年长波进入剧烈的衰退期之后,我们对重要顶底的预测说明结构主义框架在显示其作用。惊人的巧合是,在上一次长波的衰退及萧条期(1966-1980),西方经济学对结构主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而在此之后,由于长波进入了复苏期,结构主义的周期研究开始衰落,任何的理论框架都是应运而生,而不可能统治久远,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法则,但重要的是,结构主义在长波的衰退和萧条期,即未来的20年将是一个重要的适用期,这恰如在上个世纪70年论界对长波的研究如火如荼一样。

为什么我们要在此时选择说明这个框架的适用性,是因为结构主义本身就是一个探讨经济增长原动力的经济学,所以经济波动和结构变动就是其两条基本线索,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我们相信问题的核心在于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我们还能把泡沫吹得更大,所以,按照康德拉基耶夫所揭示的人类行为规律,未来20年就是洗去过去30年繁荣中的过度需求成分,探索未来新的经济动力源,从而为下一次繁荣进行准备。因此,探索动力源就是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核心,在这一点上,结构主义的时代开始到来。

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尤其将表现出经济增长结构变动的可能性和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原因在于,结构变动本身就分为经济特征的结构变动和经济周期中的结构变动两个级别,欧美国家在未来的中周期中只存在经济周期的结构性变动,而中国作为正在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自2008进入了走向成熟阶段,这将是一个经济结构的大级别变动期,通常所讨论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即是一个大级别的变化。

所以,未来的机会更多的将存在于结构变动中,而不是总量的变化,这是一个投资逻辑的改变。按照对当前资本市场的认识,至少在可以预见的1-2年内,市场对机会的认识和把握都不可能是前十年的重复,而是一个颠覆。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结构主义分析框架是借用了结构主义经济学的部分理论,而不是结构主义经济学本身。根据我们2005年以来的实践,结构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研究经济增长和波动中的必然,而认为政策或者流动性都属于增长中的外生变量,这是一套探讨必然性的理论体系,自然只是说明了经济和资本市场运动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没有一套理论体系能涵盖全部问题。(见图1)

周期波动和结构演进是两条主线

结构变化在周期中的实现

根据多年的探索,对于策略研究的两个核心即趋势和配置而言,结构主义就是以周期波动和结构变动两条逻辑的交汇来完成研究的,对于中国经济的研究而言,显然首先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2005年开始,我们首先运用罗斯托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但在后来的工业化进程研究中发现,结构的变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结构的变化是靠经济周期的演变来实现的,最典型的是,长波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具有极强的约束作用,所以,只有将周期的波动和结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对趋势和配置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就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们的理论体系开始成熟。

实际上,根据罗斯托理论,2000年到2008年的中国工业化起飞期,是以研究增长为主的理论阶段,而到2009年进入走向成熟阶段之后,罗斯托理论的重点开始进入一个转换期,罗斯托自己也承认,这是一个富有希望的选择期,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渡阶段。因为进入走向成熟之后,增长问题的重要性降低,而全社会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变化,开始进入一个更加关注财富分配的阶段,这是工业化自身的宿命,是起飞期财富集中的结果。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结构主义框架下继续解释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潜力,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比以前十年(2000-2008)大得多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遭遇到不可避免的长波衰退以及随后的萧条,其对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抑制是不可抗拒的,在这些问题的认识上,我们的理论在2008年实现了第一次飞跃。(见图2)

关于三周期嵌套

随着对周期波动的不断研究,事实证明了熊彼得的三周期嵌套模式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周期解释框架,熊彼特其创新经济学和三周期嵌套理论,是考察经济周期变动的主要分析工具。当长波、中波和短波周期力量的方向性是一致时,就很容易地感受到经济运行的特征,而当三个周期力量是冲突的,就需要辨别哪个力量是主导性的,而这个工作往往超出研究预期的能力,为此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市场就会显得很迷茫、混沌。

在2007年底,我们曾经使用长波理论对全球经济即将步入长波衰退的剧烈阶段做出了预测,当时,应该是长波在经济周期中占主导的阶段,而在2009年以后,主要使用的是库存周期理论做出了中级反弹的顶底和热点的判断,时至今日,本轮库存周期已经运行在了其最后的二次去库存阶段。

今年下半年及未来1-2年,中周期的趋势将成为主导,探索中周期的启动机制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核心,这就是所谓的新的增长点问题,即新起点,但是,对于经济周期理论而言,新的增长点不等同于创新。结构变动本身即存在周期中的结构变动和经济特征的结构变动两个级别,现在看来,这两个问题对中国同时存在。但是首要研究的该是周期中的结构变动。在这个问题上,再次体现出了我们的框架的要义,即在周期波动中体现结构的机会。

这个问题从行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工业化理论及其结构的演进,来分析经济体系中产业链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为市场提供“结构性”机会。各个行业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弹性是不一样的,为此行业演进的次序和程度是有区别的,我希望通过结构变迁这个中观视角来剖析市场机会。但同时,在周期的运动中,各个行业的变迁又有其特定的规律,这一点对于配置更有短期意义,所以,要厘清周期中的结构变动和经济特征发展中的结构变动的不同意义,这对于配置极为重要。(见图3)

结构和制度刚性是深层因素

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制度性的。结构主义经济学分析的视角是多样的,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结构主义最终的一个归宿就是制度。这既是结构主义的一个缺陷,但同时也是一个优势。缺陷在于它无法获得总量分析框架下的定量结论,优势在于它可以获得总量分析框架下难以企及的方向性。对于投资而言,这个方向性很多时候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

拉美结构主义的代表普雷维什说“经济进程趋向于使发展的成果局限于社会的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这就是结构主义的必然理论归宿,所以,“民主化趋向于将这些成果作为社会性的扩散”,结构主义最终问题的解决是制度问题,而在这方面,罗斯托对走向成熟这一工业化阶段中对分配制度的关注也体现了结构主义的归宿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奥尔森是从社会调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打破制度刚性的改良理论,他的公共选择理论诠释了如何打破制度刚性。

当经济增长趋缓,财富分配重要性就凸现,这种局面的产生从技术层面上看是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与人口红利减少的结果;从制度层面上看,由于分利集团的膨胀对创新的抑制,为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制度变革。

结构主义在投资策略中的运用

结构主义的试探:罗斯托工业化理论的实践

早在2005年底,结构主义分析框架就以罗斯托工业化理论中的工业化转型期的投资路径出发,研究中国虚拟经济繁荣的起点,认为2005年以来的中周期投资增长可能是未来一段较长历史阶段无法逾越的,中国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工业化起飞及其城市化是当时经济周期起飞的原动力,产业多样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将会沿着市场化的线索展开,城市深化过程汇总的房地产、金融、基础设施、流通、零售业态等将不断创新,日益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2005-2006年正好处在虚拟经济繁荣的起点阶段,工业化深化阶段的实体经济将会对虚拟经济产生支撑作用,从一个相对较长的视野来看,虚拟经济大繁荣将超越周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伴随着一些临界条件的发生,虚拟经济将走向大繁荣,而且时间将比较长。随后,市场从2005年开始启动,直到2007年,实际上也是一种超越经济周期的趋势。

周期波动与结构演进的首次结合:周期内核

2007年的市场演绎疯狂行情中,观察到全球市场的疲态之后,结构主义的分析框架从资源约束、信用膨胀和美元币值为要素的周期内核分析中指出,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长波衰退中的通胀阶段,而这个阶段,信用的膨胀和以资源、资产爆发式上涨扮演了经济增长的“掘墓人”,全球经济注定进入一个大衰退阶段。2007年底,结构主义分析框架就根据长波的演进得出,全球经济将在2008年陷入一个衰退的巨大转折中。

对于中国而言,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是美国的上游,为此经济将紧紧受到美国经济的制约,陷入一个国际化博弈中,中国经济的走势和中国市场的表现将取决于国际化博弈的结果。但是,在国际化博弈中,中国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被动方,并没有主动性,为此,中国可能被迫进入一个衰退的进程中。而且,中国工业化进程也到达一个工业化起飞结束的阶段,“工业化萧条”作为一种常态,也将降临。对于市场策略而言,转攻为守的时刻已经到来。

周期波动与结构演进的二次结合:结构内核

美国次贷危机以其意外性和巨大冲击性,极大地摧毁了市场的信心和经济增长的动能。危机的酝酿、爆发和深化标志着长波周期大拐点的到来,以一种极其暴力的方式演绎了结构主义对长波周期演进的判断,这个冲击的猛烈程度甚至超出我们的预期。全球经济在2008年秋季之后,开始进入一个风声鹤唳的年代。中国经济在国际化博弈中被动陷入一个大衰退中,这也是改革开放及工业化开启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当然,这个衰退是以外部冲击的方式展开的,但是,按照我们的研究逻辑,即工业化理论,中国工业化起飞完成之后的起飞萧条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同时,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认为2008年底的衰退程度将是一个最剧烈的阶段,其后的经济将在工业化的主导下进入一个向成熟阶段的过渡,经济将逐步复苏,市场也将开始一个基于估值修复和复苏预期的中级反弹。

经济结构转型:周期的大拐点

从工业化起飞向工业化成熟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消费的双低点模式,实际上收入滞后调整导致的消费回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政府投资的潜力和深度伴随着去政策化的过程和财政收入的约束,经济逐步回落是更为可能的大概率事件。特别是,通货膨胀预期的显性化,市场将逐步转向未来通胀和去政策化,这都将影响市场信心,从这个角度出发,市场将达到一个关键的选择时点,中期反弹的顶部已经构筑,2009年下半年的主旋律将是调整,市场将开始演绎结构转型的特征。此后,市场和经济也演绎了一个下滑的过程。

在结构主义分析框架的逻辑中,当市场大幅下跌之后,市场开始处在一种混沌状态,看多和看空的力量僵持不下。而根据经济周期的此起彼伏,我们判断2010年第二季度是库存周期的大拐点,也是长波周期的一个阶段性拐点,其后经济将进入一个大拐点之后的景象,即过渡和萧条的特征。为此,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趋势已经确立,在新动力尚未建立之前,经济和市场将是一个趋势性下行的过程。2010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和市场再次演绎我们的策略逻辑。

结构主义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对全球而言,结构主义要研究的是一个周期运动的问题,而结构的问题是次要的,因为对发达经济体而言,短期内不存在升级式的大级别结构变动,而且,由于长波处于衰退后期,其拐点特征十分明显,是一个总量增长向结构增长的过渡阶段,而同时又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虚实分离的特点,所以,这是一个虚拟财富的下降阶段,需要解决2010年第二季度周期大拐点之后,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景象是如何的,长波统治下,短波和中波的力量能否带来结构性的上升机会。特别是,在面临主要发达经济体去杠杆的过程,不同经济体的投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将会如何演进,即全球经济再平衡对总需求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和市场而言,在结构主义分析框架下,最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中国未来经济波动中的市场的底部和顶部是由中周期的运行所决定的。在全球经济长波遭遇大拐点之后,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中周期与全球经济长波周期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周期嵌套中的主导性选择问题,也是一个周期运动的问题。

第二,发展模式转化和经济结构演进中的结构性机会或成长的线索。是继续走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还是转向以内需为主、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即是中国工业化演进的结构性问题。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要素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产业之间的关联及顺序可能会发生变化,即所谓的前向和后向效应的考察。这个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资本积累问题,各个行业的资本积累速度和程度的不同,将决定了未来经济的结构。从这个路径出发,我们需要寻找到弹性不同的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带来的成长线索,或投资机会。这实际上是一个结构问题,与发达国家不一样,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结构变迁,即大结构,而不是一个次要的问题。

第三,是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当经济增长到达工业化起飞完成阶段,社会矛盾就十分明显,社会利益集团分立,收入分配差距达到高点,经济效率开始明显下降,分配等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即中国是否存在制度红利问题,制度红利能否对冲其他风险。

当然,不管是全球经济、美国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对其经济周期波动和结构演进的研究实际上是为了指导我们的投资。而在我们周期和结构两个研究主线中,我们也是在寻找成长的线索,用以指导投资的逻辑,一方面避免在周期的力量中陷入起伏的无序性,另一方面又能掌握好周期起伏的波段和结构变化中的机会。

篇2

关键词:福克纳;后结构主义;《喧哗与骚动》;语音中心主义

有人问一个俄国舞蹈家,她跳的舞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说:“如果我能用几句话来表达,我何必那么麻烦地跳舞?”同样,96000多字的《喧哗与骚动》又岂能从一种解读角度、用一种分析方法解读其全部意义?因此,研究者用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尝试解读福克纳这部伟大作品。对作品的追问从其诞生那刻起就开始了_,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伟大作品之伟大,也许正在于对其不同的追问方式。意义在不同的时空中吝啬地一点点彰显,其魅力跨越时空,在不同探索者心中永存。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美国小说家中被评论最多的一个。瑞典科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的概括是:美国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与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实验主义者。

“Itisatale/Toldbyanidiot,fullofsoundandfury/Signifyingnothing.”(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叙事者的选择在现代小说史上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就是因为叙事者班吉是一个。自从这个文本问世,人们就在追问,福克纳写的这部“痴人梦语”文本表达了什么呢?应当如何解读?

弗莱在其名著《批评的剖析》中强调,批评家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批评,批评的任务不只是为了追求一部文学作品的原初之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研究它在不同关联域中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无限地发展的。

文学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诗学的方法,一种是解释学的方法。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中认为:“诗学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而解释学则不同,它以文本为基点,研究文本的意义,力图发现新的、更好的解读。”

本文尝试从后结构主义理论视角解读文本的这个核心人物,希望使这个开放性的文本增加一种新的视角与阐释。

一、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原是哲学领域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颠覆,后扩展到文学批评和创作领域,是西方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转折点,其滥觞者为雅克·德里达。他的解构主义哲学被公认为后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理论,解构批评也成了后结构主义批评中最主要的批评方法。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最主要的目标是反对西方思想传统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既包括“理性中心主义”又包括“语音中心主义”,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同一的,在诉诸语言之前即存在一个明确的意义或中心,语言只是这个意义的外在特征和“服饰”,语言比意义小一个等级,而语言中的文字又比口头语小一个等级。

“后结构主义”利用结构主义提供的基本命题继续推导,对符号、知识、主体性等范畴作了新的阐释,形成了对整个西方思想理论的质疑,从而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础理论部分。后结构主义的中心议题或首要议题是消解中心。主体的消解,是后结构主义消解中心工程的一个必然后果,因为“中心”实际上是自我的一种需要的产物,如果没有一个中心,人们就无所适从,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会失去自我,因此“中心”的中心是“主体”。

后结构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存在诸多分歧,但仍然在以下这些方面是一致的:主张“主体离心化”,从不同角度削弱西方传统文化努力建构的“主体性”概念,如拉康就以说话主体(speakingsubject)取代了实体性主体(自我)的位置;通过批判语音中心主义、逻辑中心主义和西方种族中心主义来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张由外部分析回归文本内部分析,主张文本的生产性,读者在阅读中进行文字游戏,消解文本的单义性,让文本自我解构,从而导致文本的意义增值和不确定性。

严格地说,所谓“解构”,就是把传统形而上学和一切传统文化通过逻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而确立的概念和思想体系加以粉碎,以模糊化的符号游戏取代它。但是,模糊化并不单纯是解构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其方法和整个过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的“解构”就意味着:“使原有各自封闭而独立存在的传统论述单位(语词、语句或段落等),转变成为多元开放的、非同质的可能表达结构。……通过‘解构’,不但破除了传统形而上学和传统话语论述表达结构的逻辑性,破除其‘符号/意义’二元对立的语音中心主义原则,破除其主次关系分明的体系性。”

在介绍《喧哗与骚动》创作过程时,福克纳说:“我先从一个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由一个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说出来,可以更加动人。虽然它们都是表面的,局部的,但却是可靠的、客观的、未被观念和理性加工和扭曲的。”小说四个部分中,班吉的部分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其一,班吉是康普生家族的成员,身在其中,决定了他的感受的真实性;其二,“”的身份,保证了其意识流内容的客观性、现象性,不带任何具有“先见”的分析,只是照相机式的叙事。在该小说的四个叙述者中,班吉的意识流是最可靠的叙述,最能反映南方的这个家族的崩溃史,因而尝试解读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象征意义也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文本解读。

二、班吉的“声音”与“愤怒”

《喧哗与骚动》中的众多意象、明显的神话结构、文学性语言的改革使看起来只是描写南方一个家庭日常琐事的文本,成为一个探讨人类命运问题的寓言。该文本的人物之怪诞,往往首先吸引了文本研究者的注意,注意到此类病态畸形的人物“几乎毫无例外地偏离了常轨”。怪诞人物形象往往是造就令读者惊异、迷惑、震撼的艺术效果的关键。这些人物在作者精心设计的文本结构中、独具风格的文学语境下常成为某种象征,深深地吸引着读者透过文本有意的变形、错置的描述,体会文本后一种更为真实的现实。正如美国批评家布鲁克斯所说:“象征贩子们一直为班吉这个《喧哗与骚动》里的忙个不休”。

班吉是位先天性,33岁却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他不会说话,情感只能靠嚎叫、或沉默来表达。对他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只能在意识流中流淌,只能“嘟嘟哝哝”(moaningandslobbering),虽然这些“嘟嘟哝哝”跟随着他的意识流,福克纳在班吉这部分重复使用“moaning”达21次,但只是“声音”,没有意义。班吉只能发出这些没有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对班吉而言是有意义的,是他的意识流的自然外流。但他无法与他所面对的人和社会交流,无法获得他人的理解。对其他人而言,那些声音只是“嘟嘟哝哝”,没有任何意义,声音与意义相分离。

班吉的“言说”欲望与他的意识流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火、水、影子、镜子等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意象对班吉来说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甚至低级的感官印象。对班吉来说,火是温暖和家庭温情,所以他只要望着燃烧的炉火就会马上安静下来;而水则似乎与不祥、堕落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班吉一走进水里,就会马上想起他小时候和凯蒂在小河沟里玩水的情形。他想起了“凯蒂拿了厨房里的肥皂到水池边使劲搓洗她的嘴。凯蒂像树一样的香。”凯蒂是他的爱与依靠,但凯蒂走了,离开了他。

影子(shadow)在班吉的意识流中出现了12次之多,此外,在班吉的眼中也具有影子意义的还有十多次。这些影子在班吉的意识中始终意味着某种很特别的、不好的征兆。

镜子是班吉观察其他人物的中介物。通过镜子,他看到了“凯蒂跟小杰生在镜子里打了起来。”只有凯蒂对他的爱护,他才“可以又看垫子又看镜子又看火了”。正是通过镜子,他看到了他身边的人对他的不同态度:一类人视班吉为耻辱,瞧不起他,如康普生太太和杰生等;另一类人真心地爱护班吉,如凯蒂和迪尔西。

班吉的“哭”是他表示不满、“愤怒”的方式。在《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班吉的“哭”似乎总是和凯蒂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凯蒂14岁开始使用香水时,班吉大哭大闹,凯蒂为了顺从他,将香水送给了迪尔西。一次,姐弟俩在荡秋千,班吉突然哭闹起来,因为此时凯蒂的情人查理出现了。“坐在秋千架上的那人站起来走了过来、我哭着,使劲拽凯蒂的衣服。”班吉潜意识里感到这个男人将夺走姐姐。凯蒂第一次失身后回到家里,班吉闻到她身上的巨大变化,放声大哭,拼命拽她进洗澡间,想让她洗去不贞,恢复往日的“树香”。

班吉有着强烈的言说欲望,这种强烈的言说欲望来自他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这些感官把他所经历的过去和现在全都调动起来了,产生了“想说话”,“一个劲叽地想说话想说话”的强烈欲望,但班吉只是“嗓子里不断地发出声音。它不断地发出声音,”无奈的班吉只能“把住了栅栏”,似乎希望把这个限制了他的行动自由、表达自由的障碍移开,“一边用嘶哑、绝望的声音哭喊着。”班吉不是不能发出声音,不是不想发出有意义的声音,但对他而言,声音与意义是相脱离的,他只能“可怜巴巴地干嚎着”,发出“世界上所有无言的痛苦中最最严肃、最最绝望的声音了。”福克纳曾说班吉这个人物代表了他对人类的同情和悲伤,班吉的声音在书中也被描述为“声音里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惊愕,而且也有恐怖、震惊,是一种没有外形、不可言状的痛苦”。大声嚎叫是班吉的痛苦不堪、无言绝望的表达方式,他的所见所闻勾勒出康普生家族的衰败,也象征着整个南方种植园主阶级的没落与崩溃。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沟通的声音的无意义,使班吉被迫待在他完全封闭的世界里,忍受“无言的痛苦”。声音与意义的分离,正是许多像班吉那样的人在眼看着自己时代的社会制度与道德体系崩溃时无奈而面对的现实。

班吉在说着“话”,也在发出“声音”,甚至表达他的“愤怒”,但其发出的“声音”和“愤怒”是与意义相分离、断裂的,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声音”和“愤怒”,因而他的“声音”和“愤怒”便不具有任何意义。声音并不必然地携带意义,意义也不必然地伴随声音。西方传统文化中以“声音/意义”二元对立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的语音中心主义不攻自破,遭到彻底颠覆。班吉的“愤怒”是“无言之痛”。

三、班吉的意识流言说

对福克纳而言,意识流是《喧哗与骚动》所使用的一种文学写作方式探索,但意识流也是一种现实,是人类的本能与直觉。柏格森在《形而上学导论》中认为:“生命是一种绵延,它既不是同质的,也不是不可以分解的,不是从运动中抽象出来的某一种属性,而是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各阶段相互渗透,交融汇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永远处于变化中的运动过程。”

时空是叙事与逻辑的重要基础,但班吉意识流的无序时空不仅颠覆了家族的整个历史,也颠覆了所有家庭成员的所有的意义,闻到的只是“死的气味”。

班吉的思维不受理性和逻辑的制约,也不具有任何道德因素,而是依靠直觉来认识身边的人和事。班吉的意识流不受时间限制,任凭本能追求并努力维护能引起他快乐的东西,如爱他的凯蒂、暖的炉火和青青的牧场。他的哭是表达不满、愤怒的方式,而别人的哭,却是他听到的“唱歌”。

在班吉的意识流中,没有时间概念,没有过去和现在,也没有事情的先后顺序。几十年所发生的事像一团乱麻搅在一起,汇成各种复杂的前后颠倒、混乱模糊的印象之流。在他的意识流中,大量的回忆与凯蒂有关,或通过回忆凯蒂跳到其他的事情。

班吉意识流的混乱实际上是其思考“话语”的能指与所指的分裂与游弋造成的。巴特认为,文本语言能指与所指并不能构成索绪尔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语言中每一所指的位置可能被其他能指取代过,能指所指涉的与其说是一个概念,不如说是另一些能指群,这就导致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及达到其所指前就转向了其他能指,能指因而只能在所指的岩层表面“自由漂移”。班吉的意识流中的“话语”无所指,但也无所不指,并不停驻在某一固定时空。他所发出的“嘟嘟哝哝”更是一种能指意蕴庞大的符号。的“话语”与“声音”,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喧哗与骚动”(thesoundandthefury)。

班吉听到叫球童(caddy)捡球时,意识里出现了姐姐凯蒂(Caddie)。与勒斯特穿过栅栏,衣服被钉子挂住时,意识中又出现了28年前凯蒂带他穿过栅栏时的情景。当时是圣诞节,非常寒冷,凯蒂叫他把手口袋,当他意识流到这里时,马上又出现当天稍早些时候在家里的情景。他的内心独自充满了流动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他意识中的“现在”可以跨越所有的时间段,囊括过去发生的一切,因而同一事物可以激发他各类跳跃的、重叠的、并列的、混合的、不完整的联想。这些联想之间没有时间的区分,也没有性质的不同。

这种无序的随各种情景而产生的意识流,没有逻辑顺序,只是无序地跳跃着。“德里达在批判语音中心主义时强调,说话和论述就是‘逻各斯’(log-os),就是说话者理性的表达和展现。在这个意义上说,语音中心主义就是逻辑中心主义。”在后结构主义视域下,意识流的非逻辑性正是解构西方传统的逻辑中心主义的极好方式。班吉意识流中的无序时空与各种片段意识正是南方种族制度溃败中的现实表现。

四、班吉眼中的“凯蒂”与“迪尔西”

种族中心主义向来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核心和根基,也是西方人编纂人类历史时所遵循的最高原则。在班吉的意识流所反映的“他者”与社会中,没有黑人与白人的区别,没有任何种族的意识。而对班吉而言,只有对他好的身上有“树的香味”的姐姐凯蒂,对他不好并在镜子中与凯蒂打架的杰生;黑人迪尔西,对班吉而言,是厨房、生日蛋糕,是他喜欢的“火”的提供者,回忆起迪尔西,更多的时候是“她拿来了我的碗。碗里热气腾腾的,挠得我的脸直痒痒。”班吉喜欢迪尔西的儿子T.P.,“迪尔西安顿我上床睡觉。床上的气味跟T.P.身上的一样,我喜欢这气味。”种族中心主义在班吉的意识流中没有任何位置,没有任何意识。

在班吉的意识流中,有一段改名字的回忆。康普生太太发现小儿子是个低能儿后,把他的名字从“毛莱”改为“班吉明”,她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自己这方面的责任。

“按照德里达的说法,西方人所谓‘命名’,就意味着以命名者的‘主体’为中心,以命名者所树立的法制和规范作为标准,对作为‘客体’的‘被命名者’给予并确认其身份。”班吉的主体意识缺乏并不会因为改名而有任何改观。正像迪尔西所说:“换个名儿可帮不了他的忙。但也不会让他更倒霉。……我的名字在我记事前就是迪尔西,等人家不记得有我这个人了,我还是叫迪尔西。”。福克纳的这段对话对于西方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建构方式进行了有意义的反驳。新晨

五、结语

“整个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摇篮时期开始,当建构以人为主体的人文主义传统的时候,就强调语音中心主义、逻辑中心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一致性。按照这个原则,人面对自然和整个客观世界的主体地位以及人面对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主体地位,都是以‘说话的人’和‘理性的人’的基本事实作为基础和出发点。”

在《喧哗与骚动》中,班吉作为“说话主体”,其意识流就是他的言说;班吉这个只有3岁智力的叙事者的叙述是“客观”的,因而也是“理性”的。然而,班吉的意识流不仅证明了这个人物的非主体性,而且也证明了主体性的无法建构。对西方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强调的“主体性”概念的至高无上性,班吉的“无言”、被“去势”,也宣告了“主体性”概念中蕴含的试图建构他们在全世界的统治中心地位的野心的破灭。

篇3

关键词:吕西安・戈德曼 发生学结构主义 集体主体

一、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同构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之谜历来就备受学者关注,法国思想家吕西安・戈德曼也不例外。他用社会学家的视角来研究文学,创建了全新的理论――“发生学结构主义”。戈德曼试图解决艺术与社会如何联系,沟通两种互不相同的层次的难题,而他最后给出的答案是:同构。

戈德曼认为文学作品世界的结构和某个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关系,这种特别关系用戈德曼的话来说,便是“同构”。“同构”一词最初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中,用以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体系之间存在的相似性。而后,“同构”一词逐渐被人文科学借用。在人文科学语境下,“同构”一般指多个对象之间虽然外部形式有差异,但在内部结构上是一致的或者具有相似性。戈德曼将这个词用于文学研究领域,却并未明确界定这个概念,但我们认为,借助戈德曼理论体系中相关的其他概念来理解这一概念仍具有可行性。在戈德曼的理论中,“同构”是同一种结构表现在不同的层次,这里的不同的层次可以是作家在小说中创造出的想象世界和某一社会集团的经验世界,也就是说,作品世界的结构与作者所属社会集团的精神结构或者说世界观原是同一种结构,他们是同源的,由此进一步扩展,作品结构最终与社会结构也是同源的。至此,文学与社会就巧妙地联系起来了。而这里所“同”的结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而是戈德曼意义上的“有意义的结构”。

戈德曼继承了皮亚杰的“结构”概念。皮亚杰认为,当各种成分的特性完全或部分地依赖于由他们汇聚而成的整体的特点之时,就有了结构。戈德曼更进一步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基础上,将这个概念进行延伸,使它与“意义”、“功能”联系在一起。戈德曼将一个结构放置到包含着它的更大范围的结构之中来观察,因而,除去结构自身的意义之外,还有两个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功能”与“意义”等范畴,这样一来,与传统意义上的“结构”概念相比,戈德曼的“有意义结构”要丰富得多。他认为“结构通过其意义特性而存在,而这意义特性又来源于它要满足某一功能的不可逆转的倾向”。①12“功能只能通过结构来实现,而结构在它们恰当地完成了某一功能的意义上,又是有意义的”。①13因此,“有意义的结构”就是将功能、结构和意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结构。功能、结构和意义,这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互动,生成这个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概念。这种“有意义的结构”并非凭空而来,那么它又是从何而来,由谁建构的呢?在此,戈德曼又引入一个概念――集体主体,即超个人主体。他认为是“集体主体构成了一个不尽被意识到的有意义结构。这一有意义结构总是采取集体主体的结构方式”。①97

二、有意义结构的主体:集体主体(超个人主体)

在将文学与社会联系起来之时,文学创作的主体与社会生活这一客体之间如何能够实现总体的和明晰的一致,如何调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体这一概念的注入犹如神来之笔。正是通过集体主体这一概念,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集体主体的可能意识以及世界观等范畴实现了主体与客体、文学与社会、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辩证调解,“避免了以片面的方式将具体方面溶解到逻辑范畴中去的危险”,①10“人们便远离了艺术――社会关系的机械主义或简单的模仿理论”。①10

一直以来,无论是模仿说,还是文学反映论,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主体无不是具有超凡才能的个人,即创作者。而戈德曼解读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方式则不同,他认为发生学结构主义与以往文学批评的主要分歧就在于集体主体。从个体主体转变为集体主体,这就是将文学实践引入到社会实践的领域。

从社会研究的角度来看,个人主体的意义十分有限。从韦伯开始,社会学家就致力于增强社会学的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他们的理想是将社会学建构得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而严谨。然而,集中在个体主体身上的研究,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社会学研究,很难避免个体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身为社会学家的戈德曼试图驱散文学研究中的神秘阴影,他将社会学追求客观实证的精神带到文学研究中,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置换了研究的焦点,即由个人主体转变为集体主体,集体主体是更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概念,关于集体主体的研究,摈弃了个体身上纷繁复杂的个别因素,抓取个人与个人之间共同的、普遍的特质,这样的研究结论更具有理性色彩和实证价值。戈德曼曾明确表示,一切历史行为只有与集体主体相联系时,才能被科学地研究,才能诉诸理性。同时,集体主体是社会化的群体,将它置于文学和社会中间,能够使得这两个相互异质的领域更加紧密地缝合起来。戈德曼文学社会理论的哲学立足点是他一贯坚持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的原则,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文学创作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学表现的客体――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因而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文学与社会就是由创作个体,这样一条纤细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的。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将主体与客体的交汇点转换为集体主体,如此一来,无论是主体与客体之间,或是文学与社会之间都将结合得更加紧密。

对集体主体最初的研究还应该追溯到创始人那里。在集体主体层面,马克思把组织、社会集团、社会全体作为主体。马克思与恩格斯重视集体主体的意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的集团。戈德曼继承了这个观点。首先,他肯定历史的主体是人而非结构。戈德曼写道:“发生结构主义指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取代人而作为历史的主体。”②进而,他认为历史的真实主体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活动着的人类群体,正是无数群体的成千上万次的有意义的行动才构建了历史。他始终将目光聚集在集体主体身上,认为文学创造的真正主体是集体主体。

在马克思的主体理论中,集体主体往往以经济政治意义上的社会阶级的面貌出现。在卢卡奇的理论中也出现过“我们”的概念,许多人认为,戈德曼的集体主体的概念直接源自于卢卡奇,但我们仍注意到两者的不同。作为集体主体的“我们”在卢卡奇那里是“非无话的无产阶级,它以一种理想化的价值悬设成为悬在资本主义物化现象上方的伦理之剑”。③但戈德曼的“我们”却是被物化了的,集体主体不再是一种总体性的逻辑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了现实的操作性,它可以让人们去想象,去描述,去理解。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哲学家的卢卡奇与社会学家戈德曼的不同。

三、集体主体:一个“有意义结构”

戈德曼有时将这个集体主体称之为“个人群”,但它并不是个人实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精妙的集合体,一种超个人的、思想和感情上协调一致的社会群体。正是在这样的集体主体行为中才不断地形成有特定功能性的结构,即“有意义的结构”,在戈德曼看来,这种功能性的结构正是我们理解文学与社会关系之谜的钥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戈德曼不仅在研究具体作品时用到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著作中他分别用“有意义的结构”来描述某一种社会制度,一种集体意识或某个社会集团的世界观,某种文学样式或者个别作家的著作。

在这里,我们认为,戈德曼的集体主体概念与马克思或者是卢卡奇的集体主体概念都有所不同,戈德曼描述的集体主体也是一个“有意义的结构”。集体主体是由个体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按照特定意义关系聚合起来的整体,它不仅仅是在整体意义上体现价值,同时,集体内部的一切个体的意义与功能都必定是在集体主体的整体之内才能够存在。“一切历史的行动,从打猎、捕鱼到审美的和文化的创造,唯有当它们与集体主体相联系之时,它们才能被科学地研究,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才能诉诸理性。”①45在此,戈德曼运用了建构“有意义结构”之时相同的方法,将创作个体同样置于更大的个体集合――集体之内来考察。个体在集体聚合中的功能,个体行为在集体中的意义,以及个体实践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的结构关系,这样将功能、结构、意义统一在一起的集体主体同时也是戈德曼意义上的“有意义结构”,因而,在这样的集体主体的世界观特别是可能意识的领域,“有意义结构”能够与作品中的“有意义结构”以及整个社会的“有意义结构”形成“同构”关系,从而完成文学与社会戈德曼式的链接。

戈德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描述“集体主体”的形成。这样的社会群体生成的契机在于个体寻求以统一一致的方式处理那些有关他们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问题聚合体,他如是说:“诸个体构成的集团,其中,诸个体发现他们或在某些时候或多或少重要的方面,或在相似的环境内处于相互的关联之中――寻求统一一致的方式,处理那些有关他们与周围环境间关系的问题聚合体。或者换种方式说,他们的行为(实践),在他们自己与这些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平衡。”①61在这种情境中,个体能自觉地形成“集体主体”而行动,同时形成指导这些行动的思想,进而产生相近的情感。话说回到文学艺术创作上来,作品虽是某个生物学层面上具体的个人创作的,但个人是集体主体基础上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戈德曼说:“我从不怀疑艺术家的存在,我只是说他并没有发明他的世界,他仅只是从那些存在于社会之中且为他人评述过后的已知条件之中创造了他的世界。”④他始终坚持认为集体主体才是文化创造的真正主体。

注释

① 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M].工人出版社,1989.

② 戈德曼.发生结构主义和文体分析[J].社会语言与技术语言,1970.

③ 张一兵.全面的意义结构:总体类型学――解析戈德曼的哲学理论逻辑[J].现代哲学,2003(3):31.

篇4

【关键词】布隆菲尔德;《语言论》;结构主义

一、布隆菲尔德其人

列昂纳德・布隆菲尔德(Leinard Bloomfield 1887-1949),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布隆菲尔德不仅熟知历史比较语言学,而且也是共时描写语言学的巨匠。布隆菲尔德是“美国语言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开创了一个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培养了一代语言学家,如哈里斯,布洛克等,他们都在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描写方面取得过出色的成就。这个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国语言学界占有主导地位,有“布隆菲尔德时代”之称。

二、理论简述

(一)、语法形式:布隆菲尔德把语法形式归纳为句子。替代和结构,还使用了一系列的术语来描述语言的形式, 如词素、词根、自由形式、粘着形式、复合、屈折、派生、成分、一致等。所有这些后来都成为普通语言学中句法学与形态学的主要内容。

布隆菲尔德首先区分了自由形式和粘附形式。不能独立使用的叫粘附形式,如英语的前后缀:Johnny和Billy中的-y等;能够单独使用的叫自由形式,如词、短语、句子:John,Bill等。有些语言形式与另一些语言形式在语音和语义上部分相同,这叫做复合形式。凡是与其他形式没有语音或语义上的相同之处的形式都叫词素。复合形式皆由词素构成。

(二)、语法形类:布隆菲尔德认为语法形式可以归为词类、句类、短语类、词缀、格位几个大类。被认为是同一范畴内的成分的一组形式类别叫做语法形类。如:“树、人、房”……类义“事物”类义名词。

(三)、语法配列:布隆菲尔德认为,话语的有些特征不能因词典来解释,而是用排列顺序解释。把一些有意义的形式组合起来,就叫做配列。配列有四种方式:

a、次序,即组成成分出现的先后。是语言,尤其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法形式。例如:“项羽杀人”≠“人杀项羽”。

b、变调,即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跟“语调”有接近,又称“次音位”,即该音位不出现在任何语素中,如汉语的声调。一个语言中有多少次音位还有待研究,次音位有时候要表达意义。

c、变音,形式中主音位的变化。主音位有一个具体的音位形式,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主音位的变化,例如:不用 bú yóng 甭 béng; do notdon’t。 这样的变化可使发音更省力,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

d、形式选择,即在语法配列上都相同而在选择上不同,这种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类属意义)。有些带感叹收尾音位的语素,是呼唤人或引起注意的,如: John!boy!(名词类),但换一些词则意义可能不同, 如:Jump!Run!(动词类),作用就是表达命令。 前一种形式布隆菲尔德称之为“指人名称表达词语”形类,后一种称之为“不定式词语”形类。

(四)、语法结构:由词组成的短语所构成的语言片段叫做语法结构。语法结构分为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两种:

a、向心结构:合成短语可能和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分一样,属于同一形类。整个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与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分相同。其中一个成分可以代替整个成分的功能,该成分叫做中心词。如:Poor John是名词结构,John为名词,整个结构为向心结构,从整体看具有统一的功能。

b、离心结构。合成短语与短语中的任何成分的形类都不相同。其中任何成分都不能在功能上代替整个成分。如:John run ,John为名词,run 为动词,整个结构为主谓结构,故其是离心结构。介宾结构、分句从属结构、短语从属结构等都属于离心结构。

此种方法将短语结构一分为二,从其语法关系分析其语法特点,是布隆菲尔德的一个创新。

(五)、语言分析方法

a、直接成分分析:布隆菲尔德揭示了语言结构的层级关系,首次提出了“直接成分”的概念,用于分析音位和语素。布隆菲尔德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若干个直接成分的层级构成的, 每一个较低层级的成分是较高层级的成分的一部分。在一个复合形式中划出两个组成成分的分析方法,即是切分法。

b、替换法:用一个语言片段去替换另一个较大语言单位中的语言片段,从而观察被替换的语言片段是否是语言事实,从而找到区别性成分,包括语音区别性成分和语素区别性成分。

例如:pin-fin-sin-tin这四个音,其意义不相同,则前四个音具有区别意义。

四川话:ying、yin都读作yin相同则合并,不同则独立。

区别音位时可以用此方法看是否区别意义。

c、分布分析法:分布指一个语言成分所能出现的位置和环境的总和。位置分布理论确定一个语言成分要看它和其它成分的种种语言关系。

三、实用应用

(一)、教学法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一套形式结构,一个符号系统。这套形式系统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进行分析与描写。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连串刺激和反应的行为。这样语言学习就是要获得操作这套符号系统的技能, 即训练对刺激做出正确反应的一套语言习惯。布隆菲尔德在其著作《语言论》中,将这两种观点相结合,形成了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的主要方法。

因此,此种教学法重视听说,轻视读写;主张大量的机械操练,加快习惯形成的过程;坚持多教实际话语,少讲语法知识;进行句型和替换词训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这种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明显的优点。在二战期间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和传播。但是听说法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不注意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强调外部刺激的作用;二是教学脱离语言使用环境,不利于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听说法在六十年代初期开始逐步被功能法、情景法、交际法所替代。

(二)、语言测试:结构主义教学法认为, 语言形式结构可以一项一项地学, 技能可以一项一项地练, 语言学习不过是习惯的形成而已。因此考试常用的试题都与形式结构有关, 如:语法填空、句子辨错等。常用的考试题型为多项选择题型(M C 题型)。M C 题型与语法填空等试题的结合是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的主要特征它着重测试对语言形式的反应及操作技能。考试的范围严格限于语言的形式结构。结构主义语言测试强调分离处理:四会(听、说、读、写) 技能分开测试, 语言点分开测试, 即理论上一道题只考一个语言点。这就是离散项目测试( discrete一pint test)。由于完全忽略了语言使用的语境和情境, 因而也完全忽略了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在测试方法上, 结构主义测试从心理学领域吸取了心理计量学的科学方法, 形成了心理计量结构主义测试。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 辜向东.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2).

[4] 梁如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外语教学[J].科技资讯,2007(26).

篇5

关键词:冰人 白日梦 谎言 死亡 拯救

完成于1939年的《送冰的人来了》是尤金•奥尼尔后期的重要剧作之一。剧本刻画了一群生活潦倒失意者。这些社会的畸零人绝大部分寄居于霍普酒店,终日无所事事,与外界生活隔绝,恐惧现实,希求救赎,却因对过去的无限追缅、感怀而继续自弃。本文以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对该剧进行细读,并以A•J•格雷马斯的语义矩阵总结全篇,揭示剧本的深层意义。

结构主义受语言二元对立的直接影响,认为二元对立的概念在文学文本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以此作为结构概念的基础,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受此启发,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A•J•格雷马斯提出了他的叙事理论。他主张叙事是一个有机的结构,以行动元和行动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并将故事的行动以二元对立的方式简化为如下的“符号矩阵”。其中,S1和S2是一组最基本的对立关系“肯定主语对反主语”。行动的实现不仅需要主语,而且需要宾语,2和 1因此派生出来。S1与S2、2与 1、S1与1、S2与2是相互排斥的否定关系。S1与2、S2与1是两对不产生逻辑矛盾的涵盖关系。

(肯定主语)

(涵盖关系) (否定关系)(涵盖关系)

(肯定宾语)

《卖冰的人来了》沿袭尤金•奥尼尔对人生意义的一贯关注,取材其早年不羁岁月的故友旧识,探索了现在/过去、忘却/记忆、拯救/背弃、爱/恨、真/假、生/死等一系列主题。这些主题在该剧中相互交织,呈现了失意者矛盾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彻底绝望后的痛楚,这也正是现代人共同的生存现状。

一、时间现在/过去真/假

1.今天:酒精

剧本第一幕幕起时,舞台说明呈现出一幅霍普酒店的酒鬼群像。他们断断续续地说着话,围绕的主题就是酒精:“酒是治愁药”。比如:曾经的社会活动家、无政府主义者雨果•卡尔马仿佛永远都在沉睡,除非“资本家的走狗,中产阶级的坐探” 惊扰他的美梦:而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喝酒,然后继续安睡;牛津大学学生威利•奥班每次从噩梦中惊醒,总是要威士忌来安神;……而所有的人都在等待五金推销员西奥多•希克曼(希基)的到来―希基是他们的救星,“每年按时到这里来两次,同大伙儿开怀畅饮,把身上的钱统统花光。”

2.明天:白日梦

与之相对应,白日梦是他们生活的另外一个主要内容。酒精给他们以精神麻醉,让他们暂时进入白日梦的呓语,并渴求在其中永生。“哈里•霍普二十年来一直希望自己出去走动走动;詹姆士•卡梅隆,绰号“吉米•特莫罗”多年来梦想着重回工作岗位;雨果渴望领导无政府主义运动,重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帕特•莫格洛因梦想着“把(我)原来在警察局的那份差事弄回来”;威利则怀抱着一线希望:“你(帕特•莫格洛因)的案子正是我初试锋芒的好机会。”霍普的小舅子莫舍也信誓旦旦“……过一两天就去见老板,要求恢复我原来的工作”;科拉和酒店的日间侍者查克则梦想着“结婚,到农场去安个家”。此外,霍普之妻贝西,希基之妻伊芙琳,吉米之妻玛乔里和科拉都执着于同一个白日梦――她们的丈夫或者未婚夫总有一天会把酒戒掉,脱胎换骨。罗莎•帕里特则视她的政治运动为生命,始终坚信情人拉里不会背叛运动:“拉里已经献身于运动,要是他失去对它的信念,他自己也就完蛋了。”事实上正是因为运动的缘故,她的儿子同样背叛了她,将她送入监狱。

要实现这些白日梦,机会不在“今天”,而是永远指向“明天”,一个又一个“明天”。

3.昨天:谎言

刘易斯上尉和韦乔恩将军都自夸曾经是波尔战争中的英雄,多年来一直怀揣着梦想――攒钱回家,期待乡人的夹道欢迎。似乎路费是他们此行的最大障碍。而事实上,耻辱才是根本原因。刘易斯上尉挪用公款赌博,输得一穷二白,走投无路下逃遁到霍普酒店;韦乔恩将军则是波尔战争的逃兵……

过去,因此,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塑造并决定着现在以及将来。这也是奥尼尔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一个典型特征,如:《长日入夜行》中的玛丽•蒂龙,《月照不幸人》中的小詹姆斯•蒂龙。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现在―未来构成了一个封闭的怪圈,时间在这里成为宿命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酒鬼们的人生是灰暗的。

二、霍普酒店孤独者的监狱

剧本的另外一个主题是关于孤独。通过阅读剧本我们发现,霍普酒店是封闭的,外面的人很少来,里面的人也决不跨出一步。酒店的食客罕有亲友,几乎都是作为孤独的个人在这里寄生,各自在二楼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说,霍普酒店囚禁了他们肉身的同时连精神也一并冻结起来。这个世界因而与监狱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这种“体制化”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惯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惰性,逐渐磨掉生活的斗志和理想,使生活平庸化的同时突显人对孤独的恐惧。霍普二十年从未离开酒店一步,是希基喋喋不休的“到区里去走走”打破了霍普原本宁静的生活。霍普为此先是烦躁不安,之后勉强走出大门,还没过马路就迅速折回酒店,抱怨自己耳聋眼花、街上汽车又多。而一旦踏出酒店,他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庸人。其实,不仅霍普,酒店的每个人都在这种长期的寄居生活中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努力的意志,他们惺惺相惜,藉此从怯懦和孤独中暂时抽身。众酒鬼们在将霍普酒店视为避难所的同时也心甘情愿地将其变为灵魂的牢笼,不但拒绝陌生的外界和可能的孤独与挫败,甚至竭力避免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三、冰人拯救/背弃生/死

1.拯救/背弃

希基宣称自己是一个拯救者,要大家“生活在今天”,摆脱过去的噩梦。拯救与背弃因而成为剧本的又一个主题。剧本一开始,众人就在热切期盼他的到来。长期以来,希基都是他们当中的一份子―每年定期来一次,给他们付酒钱,同他们一起开怀畅饮,尘封记忆。而酒店老板霍普60岁生日这一次他却姗姗来迟,似乎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与往常的玩世不恭判若两人。他一进门,就宣布:“……我已经戒酒了。这辈子再也不喝了……我总算有勇气正视自己了,把那个害我活受罪的该死的白日梦扔到海里去了,也总算有勇气为了一切有关的人的幸福……我立刻就感到心安理得,再也不需要什么酒了……”这一番话先是引起了大家的怀疑和嘻笑。之后,每个人都开始对他敬而远之。他与众人的关系由是由亲密以至于疏离。他坚持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大家,而事实上他正因为如此而背弃了众人―他们业已为白日梦和威士忌的生活“惯性化”了,而希基的拯救则要求众人从这种常态脱离,走向众人默认的“现实的噩梦”。 如上文所说:众人的怯懦已将其共同困在这里,剧终希基被捕以后,他们重又恢复了往日的醉生梦死,因此,他们占据了背弃、非拯救一项。而背离“惯性”的结果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如同如同帕里特和拉里。

帕里特是在剧中惟一一个受了希基说教鼓舞而付诸于行动的人。他彻底放弃之前由爱、爱国主义和金钱编织的白日梦,坦言自己是因为恨的缘故背叛了自己的母亲,以死亡结束了对人生答案的追问。在某种意义上,海涅的诗可以概括他的生活。尽管海涅的诗并未直接促成他的自杀,但他的死亡方式却恰好实践了海涅的诗歌哲学:“瞧,睡着了是好的,更好的是死去;说真的,最最好的还是永远不出世”。既然无法选择“最最好”,“更好”就成为最完美的选择。帕里特的死亡给拉里以极大的震撼。他第一次承认:“天啊,哪儿有什么希望啊!……我已经受够了,活不下去了!”在这一刻,拉里精心构筑的白日梦也瞬间倒塌。虽然他没有马上步帕里特的后尘,但死亡已渐渐向他逼近。占据了非拯救/非背弃一项的是生活。生活本身是中性的,位于意义与非意义之间,其价值或意义是由希基及众人共同确认的。

2.生/死

希基的意义何在?诚如上文所言,希基一开始就与冰人、死亡不可分离。该剧的表面意义是一个关于妻子和冰人通奸的俏皮话,但是,随着故事的推演,“冰人”成为指称人生意义的一个象征,渐渐指向死亡,并经由拉里的总结和希基的陈述而得到强化,以帕里特、希基的死亡和拉里的第一次渴望死亡而完成了死亡的指称意义。由此,白日梦就构成了众人生活的意义,藉由自欺和欺人继续逃避生的痛苦和死的恐惧。或者,如残雪所言,“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就因为他拥有自欺的法宝作为自我保护的武器,这种前提在社会中成为强大的惯性,让人能够忘却,能够沉溺于尘世短暂的欢乐。”

四、结论

事实上,《送冰的人来了》不仅是奥尼尔献给故友旧识的一曲爱的挽歌,也折射了现代人灵与肉分裂的痛苦现实。剧中人与现实生活的疏离,在幻想世界中的游离,在爱与恨之间的徘徊以及对罪与罚的深刻反省无一不回应着《新约•保罗致罗马人书•灵与肉的交战》:“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因为我做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神明与现代人渐行渐远,充溢人心的是无处不在的虚无,对奥尼尔而言,摆脱虚无的方法即是拥抱梦想,即使是毫无希望的白日梦。

参考文献:

[1]Bressler, Charles E.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Houghton College, 1998.

[2]O’Neill, Eugene, The Later Plays of Eugene O’N-eill, ed. Bogard, Travis.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andom House Inc., 1967.

[3]残雪著:《地狱中的独行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特拉维斯•博加德编,汪义群等译:《奥尼尔集》(下),三联书店,1996。

[5]尤瑟夫•库尔泰著,怀宇译:《叙述与话语符号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四大民间故事 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 母题

结构主义在西方首先是一种研究语言的方法,后借以对文学作品作分析评价。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衍生出来的研究作品的一种方法,用结构主义来分析四大民间故事,来认识此类故事背后所传达出来的深刻意蕴。

一、四大民间故事情节发展的不变结构

在结构主义学者看来,同类型叙事性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看,其内在的结构是不变的,而变化的只是人物、环境或故事情节等因素。同一类属的故事,尽管发生许多细枝末叶的变化,但是其基本的结构是不变的。普洛普认为:“我们将功能理解为一个人物的行为,该行为是根据其在情节展开之中的意旨来决定的。”[1]像四大民间故事所讲述的都是“大故事”,至于你在不同时代,因为不同的需要,可以添加不同的人物,甚至故事情节,使其变成一个个内容有所不同的故事,但其内在结构是不变的.这一现象普洛普在研究俄国民间故事时就发现了,他通过对100个俄国民间故事的研究发现,尽管不同的民间故事有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但他的叙述结构却往往相似甚至相同。正如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研究中指出的,不需寻找“可靠讲法”或“较早的讲法”,也不需要寻找“唯一讲法”。

由此我们来看一下,四大民间故事的情节发展:梁祝故事里,祝英台路遇梁山伯,祝英台女扮男装和梁山伯一起读书,情意相投并暗许终身,马文才逼祝英台嫁给他,祝英台投墓殉情。在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里,白娘子遇许仙,共舟而行后来结为夫妻,法海阻止白娘子和许仙在一起,白娘子寻夫水漫金山寺,白娘子被压雷锋塔。在孟姜女和万喜良的爱情传说里,孟姜女后园遇万喜良,两人相爱成为夫妻,官吏抓走万喜良, 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在牛郎和织的传说中,女牛郎遇织女,两人结成夫妻,但是王母抓回织女,牛郎追赶,最后银河相隔。我认为四大民间故事情节发展有固定结构:即男女主角相遇+情投意合+情感受到阻碍+为情感而反抗+结局失败。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四大民间故事都是一种类型的,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变的只是每一个故事的内容。

二、二元对立的建构与消解

列维·斯特劳斯引入了语言学家的“二元对立”研究模式,他把内在“功能”不变的“大故事”分成一个个结构的成分,从而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彼此对立与联系的一些因素,从“二元对立”结构的发展、变化、消解中,发现故事深层意义,达到对故事“现实价值”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分析《梁祝》故事中人物的二元对立:一边是梁、祝要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一方是以祝父为代表的强烈反对,对立双方已很明显。在《白蛇传》中的人物关系对立:一面是白娘子要和许仙生活在一起,另一面是以法海为代表的强烈反对。在《孟姜女》里,孟姜女与万喜良结为夫妻,幸福的生活刚开始,但是对立面又出来了,官吏为代表的反对者把万喜良抓走了。在《牛郎织女》里,织女来到凡间和牛郎织布耕地,但是反对者王母娘娘出现了,抓走了织女,两人从此隔着一道银河。对立决不停留于此,必须是一个动态的结构,随着故事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这一结构也要相应地作出调整。造成这些爱情悲剧的并不仅仅是反对者这么一个人,反对者只是某个观念的代名词而已,他是维护某种制度或秩序的一个工具。所以这并不是两个人与一个人的对立,而是两个人与一群人,更准确的说是一种社会观念或社会制度了。而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私自许婚,白娘子和许仙是人与妖相恋,孟姜女与万喜良是与逃犯结婚,而织女和牛郎人与神想爱。些在正统的观念里面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阻止“异类”的行动出现了:马文才逼婚、法海来降妖、万喜良官吏被抓走、织女被王母娘娘抓回天上。这一深层结构中实际上反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异类与正统”、“自由与限制”的矛盾冲突。

二元对立结构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它会从最先的对立走向最后以一种圆满的方式得以消解,从中可以揭示故事价值的所在。祝英台和梁山伯化作一双蝴蝶飞走,以这样浪漫方式化解二元的对立,寄予着人们的理想。白娘子出塔,与许仙再续前缘,让孟姜女哭倒长城,报复暴君,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一解相思之苦。

三、主要母题的分析

列维·施特劳斯说:“神话的实质并不在于它的文体,它的叙述方式,或许它的句法,而在于它所讲叙的故事。” [2]对四大传说作结构主义分析,要真正展示这一类故事结构的演变,那么我们有必要对其母题进行分析。母题是民间文学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其具体内涵就是指贯穿在同一类型题材故事中统一不变的某些因素,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可以表现为某些思想观念、形象或者意象。这些母题总是不自觉地在同类故事中以程式化的情节体现出来,并以某种序列组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架构。

祝英台路遇梁山伯,白蛇断桥遇许仙,孟姜女后园遇万喜良,牛郎织女河边相遇,故事由此进入一个美妙的开局,男女主人公共度了一段美好时光。但是反角出场,马文才要娶祝英台,法海藏许仙,官差抓走万喜良,王母抓走织女,有情人被迫分离。故事到这里泛起波澜,不过主人公为了爱情奋起反抗,梁祝楼台相会,白蛇的水漫金山,孟姜女千里寻夫,牛郎追赶织女,故事进入了。人们期待着主人公的抗争的胜利,然而最后,祝英台悲愤的投墓了,白蛇被压雷峰塔下,孟姜女不停地哭泣,牛郎与织女两人银河相隔,我们看到爱情最终还是在悲伤中落幕了。但是织女与牛郎虽终年分离但矢志不渝,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终化蝶双飞。白蛇废弃千年修炼的正果,被压于雷峰塔下仍痴情不改。孟姜女历尽艰难,千里寻夫。在悲情的结局中我们还能寻找到一些希望,得以慰藉。

以上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四大民间传说进行粗略的分析,旨在发现这类故事内在深层结构中某种相同的语法,通过二元对立结构的分析,发现隐藏在故事背后深层次的意义。用这种“二元对立”模式分析作品,可以启发人们从更深的层面上去追索故事自身的逻辑和结构原理,进一步探索其文化价值,这是有深远意义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有可能从多角度去研究文学作品,发现隐藏于作品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结构主义;工业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ndustrial Building Analysis by Structuralist

Abstract:Structuralist stresses relations among the elements, concerns the "deep structure", seeks common sense of representation, those are many established industrial buildings miss. This paper analyze some cases which reflect the meaning of the structuralism, to point out the factors needed when designing. And the structuralism will be the useful and responsible designing methord in the future.

Keywords:Structuralism;Industrial architecture;Design;

工业是国家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但是由于业主的短期效益要求和建筑师的忽视,工业建筑被关注的往往是其实用性,忽略了对环境与景观的影响,造成了很多城市的杂乱和环境的污染。实际上,工业建筑不仅仅提供生产的场所,也是生产工作人员长期停留的空间,同时也是城市面貌的重要体现者,因此,现代的新型工业已经不能仅是冷冰冰的大跨度方盒子,应该在设计与建造时注重其人性化、地方性、节能性等特性,强调建筑与环境、与城市、与人的联系,这些要求正是工业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且与结构主义的理念不谋而合。

1.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它是从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律系统。“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论,而不是一种建筑流派,,[1]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许多学科都能够像语言学一样精准而秩序化。

结构主义从语言学发展扩大,其特征却能够涵盖许多学科。首先,关系重于关系项。研究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分裂研究整体中的要素。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只能从关系中发现其意义。其次,深层结构重于表层结构。结构主义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认为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深层结构),也就是人思维的本质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始终不变的,但是文化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表层结构)却是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时间及观念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三,共时性重于历史性。结构主义所研究事物的任务就是在特定时空中的定性研究法,要通过事物结构的操作从无意义的构成要素中引出有意义的事物本质关系。[2]

2.结构主义应用于建筑

建筑中的结构主义理论是1960年以来建筑界重要的先锋派运动。结构主义者以整体的方法论批判了早期现代建筑忽视历史与文脉的僵化思想,并提出场所感意向创造以及认同设施等注重人性因素的城市规划基本概念,从而开创了崭新的建筑创作思路。

3.工业建筑与结构主义

工业建筑作为一种倾向实用和近期兴起的一种建筑类型,或许设计中并未刻意追求运用结构主义的理念,但是建成的优秀建筑中仍然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了结构主义的思想,我们需要深入的分析作品做出总结,从而在以后的设计中有意识而且合理的运用结构主义。

3.1关系重于关系项

前面已经提到,注重关系而不是关系项是结构主义的首要特征,而其应用于工业建筑中,体现在建筑自身中各要素的关系,包括功能布局、技术支持、材料应用等等方面;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环境不仅仅包括基地的物理环境,还包括地域的、文化的、社会的综合因素。工业不独立于环境而存在,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融入环境,还要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影响,重视“关系”。

托马斯・赫尔佐格设计的位于德国的产品大厅和中心能源工厂(图1)能够良好体现建筑中“关系”。三个玻璃大厅部分被四个高起的支架部分悬挂起来,其生态学的理念表现在建筑方方面面:隔热良好的玻璃、自然通风的运用、太阳能利用、屋顶植物的雨水收集作用。而且,流经屋顶和场地的雨水流向新开辟的人工湖,用以浇灌和消防。(图2)建筑环境的营造体现与环境和景观友好的创作理念。

形式单一而又快速建造的工业建筑充斥着城市,但其实它们不应该是单独孤立的,其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体现企业理念、跟随社会发展、与环境协调存在,工业建筑应该是与种种要素作用的最终结果,而不是自我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工具而已。

3.2变化、生长与共存

变化、生长与共存是“十次小组”提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概念,成为结构主义理论核心。[3]因为结构主义理论强调导致形成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同化作用,这种作用使有机体在适应环境时,使客体在机体和能量两方面与有机体自身同化,并在融合客体于自己时产生新的图式,在新的概念性表象的层次上形成新的结构。[4]

Glass bottling Plant Cristalchile(图3)是建筑师Hevia做工业工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重要案例,良好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存,无论在形象上还是对环境的友好层面。

透过建筑,在设计上体现着两种真实事物:朴素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但同样试图向社会传递有用的信息。建筑在实现这个目标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白天和夜晚,起伏的大型的上升的屋顶仿佛是这个地区风力作用下账幔的动势,立面玻璃幕墙的使用时生产过程透明可见,成为一种直接易懂的建筑化的语言,强调光和影的处理,现实了巨大尺度,获得直接面临地区环境和地理的意义。

使用自然通风(文丘里效应)是利用了现有的风和屋顶通风设备,生产区域的热空气排出,温度通过有孔的玻璃外墙消散(内部温度总是比外界高)。通过地热,温度稳定在20°T的空气进入工作区域,这样的空气是自然形成的,通过地下管道(3米深处)用7个机械风扇(37 HP总消耗量)。而白天,这个建筑只利用天然的天顶照明。

工厂的位置、形式、发展都深深受到社会、文化、景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筑就需要学会极力的与这些因素协调共存。

3.3层次性与多价空间性

多价空间性这一概念是荷兰结构主义建筑师赫兹伯格针对功能主义过分强调共同价值观而缺乏个性自由所提出的,他说:“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典型空间,可以用集体来解释个人的生活模式,亦有使个人解释集体模式的可能,换言之我们要从特别的途经来建造住宅,使每人都能将他自己带进以他自己所解释的集体模式中去……因为,为每一个人安排一个精密适合他个人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创造出一种供个人作解释的环境”。[5]

Software and Biotechnology Plants(图4)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科技园区,对于工业发展的最后阶段,决定新建两座建筑物用于研究和生产,分别为计算和生物科技。在外部他们应该各自完全独立,尽管这项计划被认为是在一个统一的方式中(图5);在内部,每个用户都将根据自己的需要占用室内空间,但建筑外观依旧保持一致,并且保持它最准确、长效的元素。

正面是通风的双层皮(图6),使建筑能够呼吸,同时,它连接了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并能够在这种呼吸交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能源,提供良好卫生条件和空间,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持续与外界联系的场所。。两层薄膜之间的空间立面实际上是一种通高的垂直空间,并且为外层膜的两侧都提动了足够的自然光线。

3.4整体性的人性关怀

结构主义特正中强调“深层结构”与“共时性”,由此引出最为根本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自身需求,无论是人本身心理情感上的满足需求还是人对与意义的探索前进,都是共时性的深层结构体现。工业建筑设计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单纯的生产空间光线来自人工照明、空气不流通、工人简单的休憩要求得不到满足等等。可以说结构主义是一次对建筑作为表达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的探求 [6] ,而结构主义若应用于工业建筑则更能体现市场环境下的人性关怀。

位于土耳其的Ipekyol(图8)是一个定制生产优质纺织品的工厂,体块由于用地的限制已经触及到基地的边缘,不过能够使两个单元通过中间直线型的花园产生对话(图9)。花园狭长,种植树木花草,设置座椅,主要目的是提供员工休息的场所,同时,自然光线和空气能够进入生产空间,为工人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内部环境。

总结:

结构主义告诉我们需要注重关系、关注永恒不变的“深层结构”、追求意义的存在,这些正是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建造中缺失的内容。基于此,我们的工业建筑设计中需要关注生态、景观、社会、人文、民俗等多个方面,材料、技术服务于结构主义的工业建筑的建造而不是越来越孤立工业建筑,从而使我们的工业建筑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注释:

[1] 陶友松.建筑领域中的“结构主义”――运斤堂刍论之一.新建筑.1995年1月.61页

[2] 王恺.结构主义哲学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反映(上).时代建筑.1989年2月.5页

[3] 王恺.结构主义哲学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反映(下).时代建筑.1989年3月.8页

[4] 王恺.结构主义哲学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反映(下).时代建筑.1989年3月.8页

[5] 王恺.结构主义哲学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反映(下).时代建筑.1989年3月.9页

[6] 蔡勇.整体秩序与群化思维――结构主义建筑观的启示. 新建筑.1999年6月.40页

参考文献:

[1] [英]特伦斯・霍克斯 著,瞿铁朋 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第一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瑞士]皮亚杰 著,倪连生 王琳 译.结构主义,(第一版)商务印书社,2009.

[3] [德]英格伯格・弗拉格 等编,李保峰 译.托马斯・赫尔佐格 建筑+技术(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托马斯.赫尔佐格的作品与思想(第一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结构主义;认知

很多高校的管理学教师尝试从多个方式上对管理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比如角色扮演或者案例分析等,对于管理场景的模拟,或者是让学生参与到管理的游戏当中,这些实际上都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一系列的教学尝试,实际上还是缺乏一定的理论进行整合,也就是在整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仍然需要通过相关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而结构主义作为一种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对于高校当中的管理学的教学而言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管理学内在的学科知识和理论等,都应该进行重新整合和思考,通过对方法和内容的重新审视,能够帮助高校的管理学教学更具备吸引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结构主义理论与管理学教学结合概述

结构主义理论主要是认知心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派系,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图式”,图式实际上就是每一个个体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结构主义强调对于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进行反思和省察,而且也认为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围绕图式进行开展,抓住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有三个过程,分别是同化、顺化以及平衡。同化是个体在受到外界新的刺激之下产生的改变,而顺应是在外部的环境产生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重新进行重组的过程当中,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结构主义的理论主要由皮亚杰、科恩伯格以及斯滕博格等人对理论进行开拓和发展,他们针对认知的理解和研究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人对认知、教育等层面的研究。在高校的管理学的教学当中,结构主义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思维,因为传统的管理学理论教学是实践训练过程当中,往往没有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特征,并没有真正深入地探究这种演进过程的机理。但是,在结构主义的相关认知理论的支持下,管理学在教学的过程里可以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结构主义中认为的“平衡”状态。所以,应用结构主义指导管理学的教学实践,实际上是有着非常大的应用空间,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管理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结构主义思维下管理学教学原则

结构主义对高校的管理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价值观,特别是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角色以及影响仍然是辅的,应该让学生作为认知行为的主体,教师引导这种认知行为的发生。所以,在结构主义的思维之下,高校的管理学的教学应该充分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特征,从认知的过程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教学计划者,以这样的计划者身份,充分地调动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教师最终评估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结构主义认知理论中的“平衡”。所以,在结构主义的思维之下,管理学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方面,结构主义要求管理学的教学,应该以问题作为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日常的管理学学习当中。问题实际上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可以是管理学的教师提供的一段相关的素材、文字材料或者多媒体材料,也可能是实际的管理行为中的矛盾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认知。在结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当中,以问题作为推动学习者认知的方式是相对比较普遍的,很多学习者只有在自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才能够从被动认知转化成为主动认知,从而更好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对管理学的知识进行认知。问题作为管理学的驱动和核心,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而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方面,结构主义也要求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作为中心。教师实际上只是学生在认知过程当中的辅助力量,虽然在高校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进行积极地引导,但是教师并不能够越俎代庖,而是应该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管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对课堂的教学起到控制以及促进的作用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以主人公的角色参与到管理学的学习过程当中。第三方面,结构主义也认为,学生在管理学学习过程里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认知。虽然高校的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不一定能够创造非常多的真实场景,但是实际上,学生也只有在最真实的环境当中,其学习和认知的速度才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知识不是管理学的教师进行灌输式的介绍,学生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具体认知的,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仍然需要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下才能够形成自己的认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里,教师应该积极地根据管理学当中的内容,创造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掌握,以直观和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启动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三、结构主义下管理学教学的改革路径思考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复合特征的学科,其横跨多种不同的学科知识,因此,管理学本身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发展。管理学是所有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等院校专业的基础课程,管理学实际上具有相对比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特征。而在管理学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让学科的教学更具备系统性,这也是很多高等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管理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特别是在结构主义的相关思维和理论的支持下,逐渐摸索形成更具备效率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最终推动管理学的教学和发展。从实际上看,结构主义发展形成的理论和思维模式,结合管理学的教学实践,其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首先,管理学教学应该形成问题作为核心的导向教学。导向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形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认知。导向学习主要也划分成为问题和启发两个部分,教师在整个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为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才能够称之为成功。结构主义认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学习者容易受到之前学习的知识经验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引进管理学的新知识过程中,应该充分分析学习主体主要的学习背景,从他们熟悉的学习背景引导到新知识上。所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从管理学学习者熟悉的背景引导而来,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然后在学生形成自己的解决思路或者方案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这实际上也就是结构主义教学思想里面的“顺化”过程。其次,管理学教学,也应该强调学习者作为中心,也就是让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结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当中认为,学习者实际上是整个学习和认知当中的核心,所以管理学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真正自己去把握管理学的认知进程,而教师只是对整个认知过程进行有限度的引导和推动等。所以,管理学的教师应该从外部进行引导,不能够简单地将管理学当中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感,不愿意主动地进行管理学的学习。管理学的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不同的观点当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够采用新的思维和认知,从而逐渐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的过程。传统的管理学教学过程里面的集体讨论或者小组研究方式并不是要进行摒弃,而是要进行改良,帮助学生掌握认知的过程。管理学的教师要让学生在真实和具体的条件下解决问题,而不是对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简单地纸上谈兵,这显然没有办法形成效果。所以,对于管理学教学当中的学生主体性,需要管理学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渐掌握一些学生主体教学的引导方式,启发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的认知问题。

四、结束语

在日常的管理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角色,充分把握好日常教学当中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能够在主动认知过程中获得知识。所以知识的输出和最终的“平衡”,正是要充分结合结构主义当中主体认知、认知过程等相关的理论,帮助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知识过程里树立自信心,最终解决日常教学当中的各类问题。综合上述分析,结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管理学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特别是从教学方法和认知模式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推动力,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竺国丽,刘勇.高校教学管理伦理建设切入点研究———基于公共管理伦理理论的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

[2]黄吉雄.伦理视角下的高教教学管理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

篇9

一、索绪尔和结构主义

索绪尔1857年生于瑞士,1880年考取博士学位,此后30多年潜心研究语言,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缺陷,下决心提出一个全新的有别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索绪尔逝世后,1916年索绪尔的学生们将他的理论、思想整理出版为《普通语言学教程》。该书也是索绪尔唯一一本著作,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创立,后被奉为语言学的“圣经”。它集中体现了索绪尔的主要语言学理论,以“语言是符号系统”作为理论核心,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能指”、“可指”的概念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约定俗成的联系,重视区分共时和历时,注重研究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主张区别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他的符号学思想促使了符号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使他成为符号学的先驱。《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而《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体现的索绪尔的思想、理论,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全新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这场划时代的革命给语言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效应:以索绪尔的思想理论为基础,欧洲语言学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并促使生成了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哥本哈根语符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三个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派。

索绪尔极其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现代语言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索绪尔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是现代语言学的支柱。”①无论今后语言学如何变化和发展,他的理论和思想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

二、结构主义思想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巨大成就对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以来,我国语言学家在汉语研究中的语音研究、语法研究、词汇研究等方面都深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思想对中国语言学中语音研究的影响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阐述的音位学理论,对中国的语音学研究影响深远。50年代初,我国语言学界并不支持音位学理论;1955年到1958年,我国语言学界展开了对普通话音位系统以及对音位学理论的讨论。讨论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借鉴结构主义的音位学思想,吸收欧美的音位学理论,在把握好汉语普通话属性和特点的前提下,研究汉语音位学以及发展语言学中的音位学理论。在此过程中,对于归纳音位的原则较多的采用了结构主义三大学派之一——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确定音位的原则,即对立互补原则、语音相似原则、模式匀整原则和经济原则等。此外,汉语中音位变体理论较多的受到了布拉格学派中在音位学方面本文由收集整理研究成就最突出的特鲁别茨柯依的理论。特鲁别茨柯依认为音位学应该研究在一种语言中哪些语音的区别是同意义的。这直接影响了我国语音学中对音位变体的研究。例如,在河南信阳地区,[n]和[l]的并没有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牛”和“流”不分,“能”和“棱”不分。因此在这个地区的方言中,[n][l]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二)结构主义思想对中国语言学中语法研究的影响

1948年,赵元任出版《国语入门》,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应用结构主义思想来研究汉语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出现了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从未有过的采用结构主义思想进行汉语语法分析的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状态中,最重要的是一切以关系为基础;而这些关系通过语言单位之间彼此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产生相互作用。在《国语入门》中,赵元任正是根据词与词的组合关系对汉语词类进行了划分。

1957年,陆志韦等人编著的《汉语的构词法》 ②出版。作者在研究汉语的构词法的时候提出了以扩展法作为确定汉语词的界限的形式标准。而此方法正是来源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直接成分分析法”(扩展是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汉语构词法》还根据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关于语素的思想具体论述了汉语中的词儿,这不仅新颖,而且比较符合汉语的实际。” ③

但结构主义思想也对我国语言学中的语法研究产生过消极的指导作用。例如,索绪尔认为语法作为一个稳定性极高的语言的组成部分,只是静态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并非变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张对语法进行断代研究。这样,就忽略了语法的历史发展。我国语言学家高明凯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认为语法古今一样,古代语言和现代口语可混在一起研究,虽然不像索绪尔那样忽略古今的联系,却也同样忽视了语法的历史发展。这就是结构主义思想对我国语言学研究负面影响的一个体现。

(三)结构主义思想对中国语言学中词汇研究的影响

第一次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思想全面渗透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著作是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在这部作品中,丁声树大量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思想,进行了汉语语法分析。他采用结构主义“替换”和“分布”的理论进行词类划分,如“出题”中的“题”可以与“一个”“一些”组合,也可以用“路”“话”替换为“问路”“问话”;“题字”中的“题”后可跟“过”“了”,也可用“写”“打”替换为“写字”“打字”。由此可总结出“出题”的“题”是名词,“题字”的“题”是动词,它们不算是同一个词。这同时也体现了对结构主义理论中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应用。比如对“次动词”的划分:“能带体词宾语是一般动词的性质,但是不做谓语里的主要成分,又跟一般动词有区别,所以叫做‘次动词’。”④这里通过描述次动词“是一般动词的性质”(体现了聚合关系),“不做谓语里的主要成分”(体现了组合关系),对“次动词”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此外,丁声树还采用了结构主义“类义”的理论,认为词类具有共同意义。在句法分析中,他按照结构主义语法中词序配列的分析方法来确定句子成分。⑤

此外,结构主义语言学所注重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对我国古代汉语词汇和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也有一定影响。

篇10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霸王别姬;叙事;对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54-01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前提

结构主义从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社会思潮,席卷了全世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论。要了解结构主义,首先得从“结构”这一概念入手,结构主义思潮或方法论中的“结构”起源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一个语言学基本概念“系统”。索绪尔提出的“系统”概念就是语言学家们公认的结构,它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时代。

早期的结构主义研究致力于找出具有普遍统一性的深层结构,而这种深层结构是由二元对立组合的体系构成的。根据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人类的大脑是由二元对立组合的机制为基本单位进行运作的,因此在文本中找出相对应的二元对立组合机制能够揭示支撑各种文本乃至文怀现象的深层结构。这种对二元对立组合的揭示对了解文本的整体架构仍然是有指示意义的。通过对《霸》深层结构的分析,我们也许能够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组合。

二、影片的叙事结构

(一)梦想与现实

在程蝶衣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梦想,成为无论是在戏剧里还是现实中为万人所称颂的美丽女性――虞姬,并与“霸王”段小楼厮守一生、咏唱一声。这样的梦想在他初进喜福成科班之时就已埋下种子,在喜福成学戏的日子里,他受尽师兄、师傅的欺辱和责罚,然而唯一对他较好的师兄小石头让他在这没有爱的世界里得到了一丝的温暖。在和小癞子出逃的段落中,小豆子看到的“盛代元音”般的京剧表演,看到了“角儿”受人推崇和万人空巷般盛大场面,于是毅然决定冒着受师傅体罚的代价返回喜福成,为他那成为“角儿”的梦想重新开始学戏。

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世俗的社会中,程蝶衣的梦想只能在自己虚幻的世界里绽放。戏剧中的“虞姬”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为众人所喜爱,爱的是其“从一而终”,为爱而死、为霸王而死,而程蝶衣想将戏剧中的“虞姬”延续到现实生活中,继续“从一而终”“为爱而死”,然而同样是“从一而终”,后一个显然不为世人所接受和喜爱,就连师兄段小楼似乎也并不领情和理解,对于一个拥有七情六欲和市井小人特性的“假霸王”,“真虞姬”的梦想能够实现吗?

(二)同恋与异恋

童年的程蝶衣反复念唱而又反复出错的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表明那个时候的他自我性别认同是正常的。程蝶衣从小不知道父亲是谁,卖入戏班后又失去了母亲,他的生活中没有亲情,没有温暖,没有欢笑,有的只是泪水和痛苦,有的只是师兄们的欺辱和师傅的责罚,幸好还有师兄段小楼时常保护他关心他。因此,结果是程蝶衣一点点迷失了自己的男性性别,一步步走进镜像中被环境认同的女性身份,并对师哥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最终由男性性别认同转变成了女性性别认同,迷失了自己的性别身份。

影片中程蝶衣被简单化为了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艺人,一个为艺术而彻底迷失自我的戏子。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图腾,他因入戏太深二颠倒了真是生活中的一切顺序。于是蝶衣爱小楼成了虞姬爱霸王的戏外延伸,于是不知不觉中蝶衣畸形的爱恨不再是同性间的了,而是转化成了蝶衣在心理上接受了戏文的性暗示以及与角色的同化,从而以虞姬爱霸王的心情,以一个女性的万千柔情爱着师兄段小楼。

显然,如此同性之恋是不为世俗社会所容忍的,人们既希望看到万千柔情、从一而终的“虞姬”爱着“霸王”,却又不能接受戏外的“真虞姬”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假霸王”的事情发生。现实总是矛盾的,既然同性之恋不被认同,自然菊仙的出现较好的填补了其中的空白和缺憾,菊仙和段小楼之间以及菊仙和程蝶衣之间的三角关系是《霸》中最为典型的人物关系之一。如此,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升级,直到后来菊仙的死去才告一段落。

(三)传统与现代

文化在其传承过程中有两个维度,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是现代。他们作为文化的一体两面,是共时态的居于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传统与现代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京剧艺术的传统式样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沉淀在程蝶衣身上的是对所谓“传统戏”的捍卫与痴迷,是对华丽装扮和程式化表演的执着与追求,是在“流上三五车汗”的历练中形成的。面对以小四为代表的“现代派”,程蝶衣表现出抵抗和愤恨,他以及他所代表的“传统戏”在小四们眼中成了守旧和落后的代名词,是不为“劳动人民”所推崇的。传统与现代的对抗在影片中的集中表现在程蝶衣与小四两人的盛衰荣贬,此时的程蝶衣既无奈又痛心,小四的离去和小四对他的地位的取代,标志着程蝶衣的彻底败退。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传统京剧的悲哀抑或是伪现代派的胜利?

(四)女性与男权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和工具,是毫无地位和身份可言的,在影片的背景北洋军阀时代依然是以“”待之,前景即是借戏剧《霸》中“虞姬”这一经典女性形象再一次强化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位置及其本质属性。为何影片中的观众,包括张公公、袁四爷、军官等等此类人物对“虞姬”如此钟爱乃至将虞姬扮演着程蝶衣错看成女性而爱之、玩弄之?

从西方女权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父权社会里的观众(男性观众)可以从中得到愉悦是一个重要原因。该理论认为,人从孩提时就有一种窥视心理。劳拉・马尔雅是这样解释这种愉悦的:‘第一,窥视者会把被窥视的人当做性刺激的物体而从中获得快乐;第二,由于人有自我和自恋情结,观看者可以从看到的形象中获得认同的快乐’尽管该理论研究的是电影观众的心理,但我认为,至少在这部影片里它能解释戏剧《霸王别姬》观众对‘戏’的那种渴望。

在中国,戏剧是传统的娱乐项目之一,在银幕中多次看到戏剧观众面对舞台和演员疯狂热烈的场面,除了京剧艺术的征服力之外,人物或演员的美丽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影片中所体现的英雄主义不仅突出了“勇敢、力量、正义”等宏大概念,而且制造了性别歧视,男人们为何对霸王钟爱有加?当了霸王既可以得到社稷江山,又可得到没人虞姬。可以预料,在一个父权、男权当道的社会里,虞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女人”的命运。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为男人就是死也在所不辞。尽管在戏中虞姬甚至比霸王还要死的伟大,但又有多少观众想做虞姬?

(五)戏与人生

戏终究是戏,人生则是另一个轨迹,如果一个人按着戏的轨迹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他的结果将是步入毁灭的深渊。正如程蝶衣的一生,是“不疯魔不成活”的一生,他一生沉浸在自己的戏剧中,将戏剧中的生命注入到自己的灵魂之中,人戏不分,痴迷于“虞姬”这一虚幻的意象,因此度过了悲剧性的一生。

《霸》这部影片阐释了两个层面,浅层次:京剧艺术的美,京剧艺人的人生沧桑;深层次:京剧和京剧艺人的命运引起的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对人性的反思,以及人生的执着与命运的无奈。这几个层次都主要通过程蝶衣这个角色以及蝶衣与其他人的对比来体现。

张国荣在《霸》中,赋予了影片另一个层次的美感和意义。蝶衣的形象打动了万千观众,但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逻辑和人们生活的道德的逻辑,这个角色的情感和精神并非多么美,畸形的不为主流文化认同的爱情,虽然执着但终究是一种偏执,那不合时宜的不疯魔不成活,虽然可贵但究竟迂阔。之所以有那样打动人的美,是因为张国荣的演绎的纯净、神圣的美使人们跨越了男女、雅俗、生死的偏见,人们只能为这样的美丽而感动、叹息、震撼,而哪管他是男是女,是雅是俗,是生是死呢,这就是他的境界,也是他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电影百年纪念中,《霸》再次获取荣誉也强化了我们对张国荣的记忆。究不知是《霸》带给了张国荣更多,还是张国荣带给了《霸》更多。或者,正如陈凯歌所言,张国荣真的成了程蝶衣。

电影里有戏,戏里有电影,程蝶衣最终死了,死在大时代之后,自己手中的剑下;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张国荣最终死了,死在事业的高峰期,自己的心情中。

参考文献:

[1]韩泽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聊城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