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

篇1

关键词 国际工程 建筑材料价格 风险管理

在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费用占工程造价的比例一般都超过50%,对项目的盈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近年来,石油、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幅度十分惊人,国际工程承包商面临着巨大的材料价格风险。本文对国际工程承包商如何利用合同、工程适用法律以及掌握的市场信息规避和降低建筑材料价格风险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借鉴。

一、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建筑材料的投标价格与市场价格背离的风险

建筑材料的价格从投标、中标到实施采购,可能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而建筑市场的材料价格受政治、经济等很多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等,对建筑材料的价格均有重大影响,这些因素都增大了对材料价格预测的难度。

如果投标人在投标阶段所做的询价工作不够充分,对主要建筑材料的采购地区、采购渠道以及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等信息没有准确掌握,可能会造成材料价格报价偏低而产生亏损。

例如,某公路工程,2006年12月投标时当地水泥价格为187美元/吨,到2009年7月(工程施工中后期)时已经上涨到265美元/吨,平均上涨41.71%。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会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加,从而大大降低国际工程承包商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外,许多工程所在国政府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常常对进口到本国的材料实施减免税的政策,承包商在报价时需要对减免税的建筑材料类别等做出详尽考虑,以免产生损失。如某国际工程,因当地无法提供足量的燃油,承包商只好进口,但在申请免税时,却遭到拒绝,理由是燃油不属于建筑材料。

(二)工程变更与材料种类和需求量变化产生的风险

工程变更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改变等重大设计变更,会造成材料品牌改变、新增材料类型和数量以及造成材料浪费等现象,可能使工程成本发生较大改变。表面上看,工程变更赋予承包商获得费用补偿的权利,但在变更工作定价的方法上,可能使承包商无法按实际支出额获得补偿。

例如,中国某大型国际工程公司在非洲某国承建的一条普通沥青表处道路项目,原设计中要求底基层为25cm厚的红土粒料与4%的普通水泥的拌合料,而基层为15cm厚机轧碎石,在底基层、基层工作施工开始前,业主及原设计单位担心15cm厚的基层无法满足刚性要求,因此提出变更,将底基层、基层的厚度均变为20cm。虽然底基层和基层的总厚度没有改变,但却增加了机轧碎石的需要量。由于道路沿线没有合格的山石,承包商无法自建石料场生产机轧碎石,必须从100公里外的当地商业料场购买碎石。当地石料是卖方市场,基层施工进度及成本完全受石料供应商的制约,而该变更使得基层工程量增加30%。由于此项工作仅是量上的变化,按合同规定将直接采用合同中的碎石单价对该变更工作定价,但合同中的碎石单价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导致承包商亏损。

(三)材料采购决策风险

材料采购决策主要是对材料的采购时机、采购地、采购次数等问题做出选择。材料采购时机是影响材料费用的重要因素,采购时机恰当,将节省大量材料成本,反之会加大材料成本投入。

仍以上述公路项目为例,承包商担心国际原油价格会继续上涨,从而导致沥青价格的上扬,在2008年6月就提前订购了沥青,但2008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低,市场上的沥青价格随其走低,提前订购极高价格的沥青让承包商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另外,选择工程所在地采购,还是在中国或第三国采购,选择何种交货方式,一次采购还是多次采购等都会影响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四)建筑材料开采地变化产生的风险

一个案例可以概括介绍此项风险:某公路工程招标文件中列明,沿公路有两个开采建筑砂石的地点,承包商可免费从这两个地点开采工程所需要的砂石,但同时说明,这两个取料点仅供承包商参考,承包商可自己选择另外的开采地。我国承包商在施工方案中选择招标方推荐的这两个开采地进行投标报价并中标。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一个砂石开采地无法开采出合格的砂石料,不得不更换其他的取料点,结果新的取料点不仅路途远,而且还必须向当地政府交纳一笔费用才允许开采。

从此案例可以看出,如果招标文件列出了建议的开采地,并说明仅供承包商参考,承包商应在现场考察中对是否能开采出符合合同要求的材料做出客观的评判,必要时可开展少量试验,以得到可靠的结果,使得报价更加准确。

二、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价格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信息收集,提高价格预测的准确度

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计价方式,无论是固定总价合同还是固定单价合同,材料价格偏低都会给承包商带来亏损。而且,报价偏低往往是投标人为中标故意报低价或因自身错误造成的,不能进行索赔,只能在事前采取措施规避。

为避免产生人为的报价错误,承包商需要加强市场实时询价能力,安排专人负责关注国际以及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形势,对重要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石料、油料等)分析价格走势,在投标报价阶段根据现有价格合理估计工程实施时的价格,从而有效确定投标的材料价格。

在为了中标而有意降低材料价格时,应首先对工程范围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以此为基础,对可能发生的变更工作所涉及的、大量使用的某些建筑材料的价格,相对其他材料应处于价格高位,以便在出现变更时,避免更大的损失。

(二)争取合理的材料价格调整方法

很多国际工程都采用固定总价合同,量价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建材价格上涨后,承包商从合同中找不到调价依据,为了避免这种损失,承包商应主张在合同中约定业主和承包商共同承担由于材料价格变化引起的费用风险,权且称之为风险百分比法,即业主和承包商在招标时约定一个百分比,材料单价变化在这个百分比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商承担,超过这个百分比的上涨风险在合同中约定调价方法。

这种风险分担的处理方法对合同双方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承包商在投标时会谨慎报价并考虑在施工中有效备料和预购材料,

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业主方也得到一个合理的报价,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避免质量问题和投资失控等不良现象,,

价格调整公式是国际工程承包中常见的一种价格调整方法。表面上看价格波动的风险似乎归业主方承担,但实际上,价格调整公式对承包商而言存在着巨大的隐性风险。建议承包商从以下三个方面防范这种隐性风险。

1 巧妙利用公式中的价格调整权重系数

国际工程中价格调整公式的一般表达方式为:

式中:Pn为第n期所完成合同价格的调整系数;a为价格调整权重系数,表示合同付款中的不可调整部分;b、c、d、L表示与相关调价项对应的价格调整权重系数(a+b+c+d+L=I),Ln En Mn为第n期的调价项(如劳务、设备、材料等)的现行价格指数;Lo、Eo、Mo为调价项的基准价格指数。

近几年世界银行的招投标项目对FIDIC调价公式的规定越来越详细,对合同中需要调价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分别进行本地币调价和外地币调价,并对调价材料的限制也越来越严。但是,承包商依然有充分利用调价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8期公式的空间,因为业主往往要求承包商在报价时对除a之外的权重系数自由选择数值。此时,承包商必须准确预测未来可能产生价格上涨的材料种类,价格上涨越高的材料,其权重系数应选较大值。

由于权重系数的调整是在原定招标文件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业主对承包商的投标评分。因此,巧妙利用价格调整权重系数不失为承包商规避价格上涨风险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承包商对于每一种施工工序的成本构成非常清楚,同时还要对每一种材料的价格走势有较为准确的预测。

2 基准价格指教的选择

基准价格指数也是需要承包商进行选择的,承包商需要针对工程所支付的货币币种,选择价格指数的来源、日期及具体数值。我国承包商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由于合同支付货币为美元和当地币,对外币调整部分,基准价格指数选择了美国某个权威组织的材料价格指数,而实际采购的材料来自于美国之外的国家。结果是美国的物价很稳定,而实际采购的材料价格却在不断上涨,无法根据价格调整公式将上涨的费用调回来。正确的做法是填写材料采购地的基准价格指数。

3 投标报价时适当考虑无法用调价公式弥补的费用

由于调价公式中存在固定系数,且承包商经价格预测后报出的各调价项的权重系数与实际施工中各调价项所占的百分比构成并不一致,所以调价公式不能完全覆盖价格上涨风险。这里有一个例子能非常清晰地证明这一点。

我国某大型国际工程公司在埃塞俄比亚签订了一个原始合同价格为3亿埃塞俄比亚比尔(ETB)的项目,项目从第一期付款时就开始进行价格调整,同时第一期就发现调价公式中承包商和业主约定的比例与实际调价项所占的比例相差较大,当时并没有完全计算这个比例差值到底对项目的影响有多大,临近项目结束,工作人员用1周时间计算完毕,发现整个项目虽然在四年多的施工期内一直进行价格调整,但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给项目带来了近7000万埃塞俄比亚比尔的损失,折合人民币4200多万元。

因此,承包商要做好材料价格的长期跟踪以及走势预测工作,并对每一个项目的投标报价和实际价格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将可能发生的无法用调价公式弥补回来的费用进行事先估计,并在投标价格中进行体现。

(三)利用套期保值交易冲销材料价格上涨的损失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为了防范在现货市场中的风险,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做一笔和现货市场上数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的交易来冲销现货市场上资产价格变动的一种交易方式,其目的就是转嫁风险。这种方式能够避险的原因有二:首先,一般在特定地区与时间里,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经济因素对该商品的期价与现价的作用是相同的。这就使同种商品的期价与现价的变化趋势具有趋同性;其次,期货市场的远期合约价格随着合约到期日的临近,将会与现货趋于一致。这表明了期价与现价的联系,有利于不同的保值者把握平仓机会。

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很早就把套期保值作为规避价格风险的手段。近几年,钢材、原油等重要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很大,建筑业也应该考虑采用套期保值方式。承包商的市场风险在于未来材料价格的上升,所以承包商应该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保值。

套期保值方式可以很好地降低价格上涨风险,但要求材料采购地具备期货市场,或者材料采购地的市场价格波动趋势和某个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趋势一致,因此这种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对调价公式无法弥补的那部分价格上涨损失进行索赔

国际工程中较为常用的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87年第四版中第70.1款规定:如果劳务、材料等投入成本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影响了工程成本,合同价格可以根据合同中相关的特殊条款增加或减少。该条款赋予了承包商对投入要素价格上涨进行费用索赔的权利和机会。在具体的合同中,业主往往会在特殊条款中规定相关的调价公式或者对调价公式的使用提出一系列限制条件,但该部分往往不会被业主特别重视,如果措辞并没有将调价公式无法调整回来的那部分风险全部归为承包商承担,索赔就有可能成功。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第13.8款不但明确提供了调价公式,并说明当工程变更太大导致各调价项的权重不合适时可以对权重系数进行调整。这同样为承包商提供了索赔机会。承包商应仔细研究可能存在的索赔机会,对调价公式无法弥补的那部分价格上涨损失进行索赔。

索赔能否成功,首先要看工程师的态度。因此,承包商应本着“伙伴关系”和“双赢”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与工程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索赔和友好谈判解决材料价格风险造成的损失。

(五)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部分问题

不同的法律可能对同一事件的处置结果有不同的规定。承包商应充分了解工程适用的法律,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有个法律术语叫“情势变更”,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履行之前,如果出现某种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原因的客观变化,若仍然履行合同会给一方当事人造成显失公平的结果,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而免除违约责任的承担。有的国家的法典中支持情势变更,比如埃及的《民法典》,有的国家的法典中就没有类似规定,承包商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诉讼。

仲裁与诉讼略微不同,虽然会非常关注法律规定,但也会适当考虑公平问题,因此仲裁比诉讼适用情势变更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承包商应权衡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和仲裁费用,考虑是否选择仲裁。

篇2

关键词:工程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工程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目前,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材料费用的高低对工程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在土建工程中材料费占总造价的60%-70%;在安装及装饰工程中,材料费用的比重达到项目工程造价的75%左右,个别高档次的装饰工程,甚至达到85%以上,可见材料费用管理是建安工程中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材料价格的构成

材料价格是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及半成品)从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经中间转运,到达施工工地仓库或堆放场地后的出库价格。材料预算价格一般由材料原价(或供应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在途损耗、采购及保管费、检验试验费等组成。

二、材料价格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一)、市场供求关系引起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建筑材料的价格从投标、中标到实施采购,可能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而建筑材料价格受政治、经济,材料供应市场等很多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材料供应市场风险主要有材料断货、材料价格上涨等风险。材料原价是材料价格中的最基本的组成。建材供应市场供求波动较大,易造成材料价格短时间内大幅度升降,而能源涨价、行业影响都可能带来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扬。随着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势必提高工程造价,这也给施工单位造成了沉重的压力,由此导致的延误工期、拖欠供应商材料款现象以及工程后期的结算困难等等问题都可能出现。因此,市场供需的变化,是材料价格的最大风险。

(二)、材料报价偏离市场范围及预算时选材不当

材料报价不够准确,市场询价不到位造成预算价格的偏差,致使投标报价出现偏差。如在达陕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在预算时,就近选择了四川宣汉的河砂,然而在施工时才发现,其含泥量较重,不符合施工要求,故不得不远调陕西符合要求的河砂,从而导致材料成本大幅升高。

(三)工程变更引起材料变化的风险

工程变更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如造成材料品牌改变、材料数量增减、材料类型改变及造成的材料浪费等,这些均可能成为项目造价发生较大变化的风险。

三、材料价格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工程准备阶段对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

在工程准备阶段中,合同管理是其主要内容。合同管理中对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有三种:一是固定材料价格,其二是不固定材料价格,其三是限制调整材料价格。

1、固定材料价格

固定材料价格是指在整个施工期间各种材料一律执行投标报价时综合单价中的材料价格。材料市场变化与否,均不构成对已约定材料价格的修正,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将材料价格风险全部转嫁给承包商承担。这样对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承包商必须全面掌握价格信息的变化和风险范围,这一点,承包商往往很难做到。因此,固定材料价格这种方式虽然由承包商承担材料价格的全部风险,虽然业主也规避了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但如果项目施工过程中某种或某几种主要材料大幅度上涨,导致承包商损失很大时,承包商会选择终止合同,以承担违约金方式来避免更大的损失。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工程将无法顺利进行,这时业主遭受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施工周期长,投资数额大的项目中用固定材料价格处理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是不合理的。

2、不固定材料价格

即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材料以采购时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和计算。这种方法,形式上看是符合实际情况,其实质是价格风险全部由业主承担,承包商完全不承担价格带来的任何风险。这种方法既不符合风险分担的工程管理原则,也违背了国家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思想,对承包商树立风险意识以及加强和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与水平并无好处。这种调整和结算,也是造成项目投资失控和工程造价“三超”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这种方式不应该提倡,相反相对于一些施工期短的修理项目,这种方法较为合适。

3、有限制调整材料价格

是指在工程实施期间,按照合同约定的调整范围,当价格波动到一定的幅度时,如主要材料的波动幅度为5%或10%时,对超过的部分进行调整,这里的5%或10%就是调整的限制因素。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价格波动的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其中,材料波动限制因素以内部分的风险由承包商承担,超过限制因素以外部分的风险由业主承担。

(二)、工程实施阶段对材料价格的风险管理

不管对材料价格风险确定如何规避或分担,始终存在着在工程实施阶段对材料价格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问题。

1、主要材料实行发包人供货

发包人提供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即通常所说的“甲供材料”,这种形式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业主所采用。甲供材料的特点是:一是能保证主要材料的质量和品种,杜绝不合格或质量较差材料用于工程施工,保证工程的内在质量;其次是将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的主动权掌握在业主手中,确保材料的真材实价。一般而言,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五花八门。如有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还有打折价、优惠价等等,个别材料的价格折扣比例惊人,杜绝水分的最好方法就是业主提供主要材料。当然业主应加强自身采购人员的管理。完善采购招标办法,提高采购质量。这是业主控制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风险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

2、完善对材料的确认签证

材料价格的波动是一种市场的常态。在市场价格有较大波动的时期,控制好承包商采购的价格,保证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是业主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每个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不管采用甲供材料方式或者承包商自购材料方式,都应该建立和完善对材料质量和价格的认证制度,特别是对承包商自购材料的情况。采用材料的确认签证,是目前业主控制价格风险的另一个主要方式。材料的确认签证,对业主和承包商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签证的业主工程师代表和承包商的项目经理对建筑材料的品牌、分级分类、性能、特点都要十分明了,确保签证材料的实效性和可靠性,如管材,签证不但要明确管材的规格,还要明确品牌、供应厂家、生产时间等。真正达到控制和降低材料价格风险的目的。

四、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施工承发包双方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签订合理的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条款,明确各方承担风险影响的原则,切实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计价中的风险范围、控制和处理原则。承发包双方应当在合同中约定:

(1)、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包含的材料范围,如:钢材、木材、水泥、预拌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沥青混凝土、电缆、电线等。

(2)、承包方的投标价格中包含的材料价格风险的幅度。

(3)、当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超过投标价格中的风险幅度时的材料价格的调整办法。

2、强化市场询价手段,提高材料价格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市场实时“询价”的力度和手段,建立自己的价格信息网络和供应商队伍。不能过分依赖以往的工程经验和价格。材料消耗量可以取之于企业定额或是地方定额,而材料价格却完全服从于市场。在瞬息万变的材料价格市场信息中,如何快速、广泛、准确地获取材料价格信息,无疑是材料价格管理中的焦点问题。第一步:广泛查询市场价格。从目前看,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参考地方定额中所编选的材料预算价格和当地造价管理部门按期的材料市场信息价格;二是通过有关网站和自我市场询价,取得详细的信息价格。第二步:重点分析主要材料的价格走势。主要材料种类虽少,但所占费用比例很大。

3、加强材料采购管理

无论是甲方供货或是乙方供货,都必须加强材料采购的管理。采购过程中通常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应对各方案比较并优化,包括采购地点、供应商、采购批量、采购时间、付款方式等进行优化,实现材料采购渠道多元化、透明化,材料库存管理实时化。例如,对于价格较稳定而且容易采购的材料,应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尽量随用随买。增加存在较大价格风险的材料储备,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对一些品种规格单一、零星的以及急需用品,由项目部自行采购;但对于大宗材料,应注重搜集多家供应商的信息,加强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通过询价或公开招标选择价低质优的材料。

4、注重周转性材料的管理

周转材料一次性投人大。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周转材料使用次数,减少周转材料的一次性投入。对周转材料的使用要根据周转材料的不同品种、使用年限和周转次数,合理确定使用单价,按月分摊。工程完工或不用的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5、减少工程变更

一是签好施工合同,防止施工单位“钻”工程变更空子。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范围及处理办法。二是优选勘察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减小变更事项的发生。改变目前工程设计实报实销、设计不顾造价的做法,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法。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促进精心设计,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三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防范因技术和计算错误引起的变更。四是选好现场代表,严把工程变更关口。选择具有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经验的现场代表,严把工程变更关。

6、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选择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施工方案的优化包括施工工艺、机械设备、材料、现场平面布置等的优化。尽量减少高价材料的使用量,选用廉价材料或代用材料,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并重视科技进步与科技开发,利用科技开发成果消化材料价格上涨和项目材料消耗对成本的影响。

7、优化施工进度

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多家抢购、卖方抬高市场价的现象。当前的工程建设要千方百计避开建材价格高峰。在工程建设必需的材料价格涨得过猛时,可适当调整施工时间,错开建筑施工的高峰期,如:可将新开路基改扩建公路这些用水泥、钢材量小的工程安排在房屋建筑高峰期施工,尽量将必须大量使用水泥、钢材的工程安排在房屋建筑的淡季施工,避免多家抢购、卖方抬高市场价的现象。

8、提高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类、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经分类、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代替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和混凝土垫层,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产品。

参考文献:

1、卓志,《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材质量;分析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国家经济建设逐步加强加大,建筑工程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在建筑工程的实践、具体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尤为严重。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的利用和管理建筑材料成为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质量、效益的重要决策之一。那么应该怎样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它的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在价格上,取得一个很好的性价比,降低工程成本,满足施工建设的需要;在材料上,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及它的使用量,减少浪费[1]。

1.材料质量管理方案

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及抗压、抗温、抗寒等质量问题,跟材料的质量管理、材料的使用息息相关,这是本质上的问题。综合考虑方方面面,主要应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建筑材料的管理:

1.1从材料市场入手,认真调查和分析,确定合格材料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和市场被开发,材料市场的繁荣也是欣欣向荣。工程建设中的材料品种各种各样,规格大小不一。生厂商的竞争、经销商的盈利性质导致某些经营理念和手段会有些偏离,他们甚至为了一时眼前的利益而伪造、造假等,这就是材料建筑不过关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厂家的实力、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所以,一定要实事求是,深入各个厂家,深入市场,尽可能掌握相关的建筑材料知识,积累更多的相关经验,做多方位的调研。

首先可以从经销商入手。审核检查材料生产商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合法,是否完备齐全;其二,实地走访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文化、运营模式、经营理念及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整体动态;三,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相关的质量监督体系、质量合格认证单位、国家认证、对外开放信息程度等,还可考察它与同行业内产品层次的定位,是属于高端、中等还是一般。另外还可以考察建筑业界,掌握相类似的各个经营项目、理念、企业的信誉等,充分了解市场,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材料招标采购中真正做到选择高标准、有质量的建筑材料。

1.2提高预计将要使用到的材料的准确性,避免浪费

在购买材料之前,一定要准确预估材料计划,测算出工程的面积、大体结构、施工计划等,咨询施工管理技术部门的意见,并与之共同商讨,使用它们提供的备料计划为依据,有效跟踪施工进度和工程市场信息,做好变更调整供应计划,做好第二准备。与之同时也需要协调好同施工管理部门的关系,相互辅助,对对方负责,保证备料计划的及时性和精准线性。材料计划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计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各个参与部门团结一致,积极配合达成目标[2]。

1.3不断建立和完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不仅要依靠各个生厂商、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还要依靠相关的体制。建立相互衔接、相互约束、相互配合的工作程序,并严格按照工程程序操作、检测和最终考核,才是更有力的保证。在材料计划、采购、检测、存储等各个环节,设立岗位和专门的责任人,报质量体系标准落实到每一个人,确保工作有记录,考核有依据。通过完善自身,建立自审,内部审核,最后到监督审核先后程序,建立和完善材料的质量管理制度,检查落实材料的质量计划、检验证资料、物资招标、供方选择。

依据采购计划的标准化,程序化管理的要求,确立并落实材料验收和可追溯性制度,有机结合责任意识与制度建立,为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提供可靠依据。

1.4建立健全材料管理的信息资料

将收集到市场上的材料资料进行储备、分析、整理、管理,同工程建设中的其他资料一样重要。这些资料主要有:生产厂家的资格证书、质量认证书、营业执照、,材料出厂的合格证书、,材料检测报告书,使用说明书等,还应包括相关的材料入库单,出库单,材料价格单,下来现场抽样检测报告等。工程建筑材料使用方,亦即业主方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储备,与其他资料存档,为以后随时查阅做好准备。

2.建筑材料的价格管理

消费决定生产,价格影响消费,物美价廉是每个买家、消费者所追求的目标,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成本和开支[3]。材料价格方面的控制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因素。对材料进行招标采购和确立材料的供应方、供应模式是控制材料价格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2.1全方位分析市场整体动态降低建筑材料价格,找到最佳性价比

了解市场动态,就是大量的收集、调查市场价格。在了解建筑材料价格并进行整理、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材料经销商等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和估价。这些价格,一定要反应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这些价格的调查和采集是繁杂而又十分重要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一定要认真、科学、严格要求对待。

2.2采取合理的采购招标模式,保证质量

就目前的经验和现状来看,采购商一般会采取三种常规的模式,他们分别是:

1)完全由施工方采购提供,也就是企业自行自主报价。它存在一定的缺点,因为投标人自主报价是,为了中标往往会选择低档次的产品进行报价,如果未来在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因不满意承包商所确定的价位的产品时,需要重新选择,投标人就有了自己调整报价的会。这样一来,建设单位将会处于很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工程造价的决策。

2)完全由业主方采购供应

这样一种模式是业主方作为投资主体,他掌握了主动权,能有效的控制材料的质量,有利于降低建筑材料的价格,它的缺点是对于材料的采购、保管问题,它同使用这三者是相分离的,加大了工作量。特别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业主,在日后材料质量的认定分歧方面又会造成保修和维修方面的争议,很难判定和调解。

3)利用市场的宏观调控,管理、策划运输方案

策划一个合理的运输方案,降低运输费用,对材料采购费用减少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整理分析材料订货地点的远近、交通便利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当地消费水平等,都可以提供参考指数。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策划一套有效的保证材料管理工作的质量方案将会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为企业的壮大做出更多的贡献,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深入调查市场保证建筑材料的来源,给出相应的市场价格定位,以保证良好的采购招标模式,确立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从本质上做好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希望为各工程建筑商家和企业提供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张存军.塔指《质量管理成果汇编》发行[Z]. 塔里木石油年鉴. 2010(06)

篇4

1.1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具有竞争性的招投标是否能拿下,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但是因为不规范的建筑环境,施工单位希望能中标,往往会以最低价的方式进行投标。这一点就要求企业能更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例如施工现场管理、采购管理等,因此,投标价格科学、合理的计算,显得由其重要。对于标价的降低,应确定保证不能亏损。投标过程中的成本,比如编写标书的成本,人员差旅的成本,相关咨询的成本,异地办公的成本,人员招待的成本等。如何核算这些费用,没有相关文件进行明确规定。所以,提高招投标的成功率,节省差旅和人员费用的支出,降低相关成本成为如何降低企业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招投标机构,用于招投标,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相关责任的分配。通过认真核算的投标报价、合理的形式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中标的概率,另一方可以从总量上控制相关的投标的费用。

1.2加强材料管理

因为材料成本在工程总费用所占比例最大,在某些大型设备安装项目中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所以,如何节约材料的成本,成为降低工程成本的重中之重。项目部的材料管理部门要严格规定和要求所必须的工序和过程。主要是为了提高材料接收和存储方面的规划,以减少各方面损失,节约采购成本,合理堆放材料,尽量进行组织材料分批进入场地,以减少或者避免再次搬运的可能,严格进行建筑材料进场前的验收工作和根据工程进度进行材料采购,制定和实施节省材料的技术举措,合理分配和使用建筑材料,修旧物资回收和所有资源的综合利用。

1.3加强劳务管理,控制人工成本

拿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来举例说明,用加强劳动管理的方法来控制人工成本。这样,劳动力成本管理成为项目的重点,要加强对劳动力的预算控制。成本管理首先要真正了解分包内容,努力实现单位价格最低,已经包含的工序不进行重复的计算;现场管理应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零星的劳动人员和额外的劳动力。如果有零星劳动力和额外的劳动,就更难以控制劳动力成本,为了便于控制,可以分包部分项目,减少过程中发生的建设成本和人工成本。

1.4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为了加强机械的控制和管理,我们要正确分配和比较合理地利用机械设备,积极维修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利用率和可操作性,这样可以加快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在购买设备前都要进行经济比较和技术分析,在设备购买或是提出解决方案之前,为了获得最好的收入所得,对于施工方案的编制项目,必须达到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时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利用工程机械,并力争最短时间的利用机械,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效率。应该积极进行维修和保养机械设备的工作,操作者应行使日常维护机械设备的规程,使其处于正常状态。

2实例分析

在某路段防风提速的项目操作中,要求进和行成本核算,以便控制总成本,增加利润,工程项目成本计划表,列举所有项目所产生的成本,和可能可以降低的数量,对于成本的预估和降低预算起到一个关键作用。总项目降低预算完成后,又将要求提到了各个项目分部,项目分部也提交了工程降低成本计划表。有关项目部门与施工队进行合同的签定,以便可以根据每个项目分部降低工程成本的计划来实施,而且要按月上报降低成本的情况,制成表格,并且进行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时刻监督。通过分析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节约成本八十六万四千三百二十元,降低了预算的百分之七,在这之中关于人工的费用节约了千分之三点五,有关材料的费用节约了近百分之十,机械使用相关的费用节约了百分之十。实际的付出成本大概降低了百分之七,基本上符合降低计划成本百分之七点六的目标。②但是间接的成本付出只节约了四万五千元,与预估的成本进行相比分析,发现只降低了百分之六,却没有达到计划中要求的降低成本百分之六点五的要求,这说明了间接的成本没有按预算下降。③总而言之,这个项目的实际成本相比降低了近百分之七,与计划成本基本符合,这一点说明成功地完成了成本管理。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工程成本;动态管理;策略

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受到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最多的环节。因此,加强对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动态管理工作对于顺利实现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目标,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而施工阶段的成本支出主要包含建筑材料费用、人工成本费用和机械设备费用等,做好这三者的动态管理工作是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1 建筑材料费用的动态管理措施

建筑材料费用的成本在工程成本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为总成本的65%左右,因此做好施工阶段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1]。建筑材料费用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费用、材料消耗费用的控制管理和与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等方面。

在材料的采购方面,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建筑材料的市场调研工作,密切关注建筑材料因供求关系变化而引起的价格浮动,切实做到货比三家,避免建筑材料的实际采购价格远高于材料的计划价格。在材料的库存管理方面,施工单位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规章管理制度,合理堆放和保管建筑施工材料,严格依照施工标准和设计方案施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到建筑材料的俭省节约,避免出现因施工质量问题出现返工而造成的材料浪费,以及减少对材料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在材料费的控制方面,施工单位一方面要注重控制建筑材料用量的消耗,尽可能的优化工程项目施工的设计方案,并做好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限额供应的方式降低对建筑施工材料的消耗[2]。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法选择材料供应商,以降低施工材料采购的价格,并协调处理好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 人工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

施工单位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主要体现在因施工人员而产生的各项费用,如施工人员的基本工资、生活福利与补贴和劳动保护费用等,其约占工程成本的15%左右。施工单位管理和控制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要注重考虑人工单价与人工消耗量。

在人工单价的管理和控制方面,施工单位可以实行施工项目每个环节和责任的包干制,尽可能地将人工单价控制在可以允许的风险范围内,如果出现超出预算成本的情况,施工单位可以及时调整用工策略,以提高施工效率来降低和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消耗[3]。同时,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完善施工方案、改进施工方法和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等途径,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将人工单价降至最低。

在人工消耗量的管理和控制方面,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施工项目各阶段的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好人工成本的核算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以减少人工消耗量浪费情况[4]。同时,施工单位要做好经济效益观念的宣传工作,强化劳动纪律,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精简施工人员队伍,提高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促进其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从而顺利实现管理和控制人工消耗量的既定目标。

3 机械设备费用的管理和控制

机械设备费用在整个施工项目成本中的比重约为6%左右,施工单位在管理和控制机械设备费用上,也要从机械设备的选用与管理和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两方面入手。

施工单位施工选用机械设备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购买和租赁。如果施工单位购买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其单价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项目,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不要盲目购买最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免大材小用,造成成本浪费。如果施工单位租赁机械设备,不仅要注意在租赁价格上进行商谈,而且要注重对租赁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以免因使用或操作不当对机械造成损坏,出现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和因延长租赁期限产生的费用。

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上,要做到组织有序、调配得当,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和利用率[5]。同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机械设备资源浪费。此外,施工单位要选择用专业的人员操作机械,对操作人员的资质和技术进行严格的审核,以免因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而在实际的施工中操作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害。

总之,工程成本的动态管理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支出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方面作用明显。施工单位只有做好施工阶段建筑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机械设备费用的管理与控制,才能真正的减少项目施工成本的支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罗薇.全面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康香萍.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建设工程成本动态控制[J].水力发电,2013(05).

[3]王珏.装饰工程项目成本动态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3(20).

篇6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阶段;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造价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针对一项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的预算。一位优秀的造价工程既要有一定的财务预算能力,也应对建筑领域有一定理解,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手段,从科学的角度对建筑工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成本费用变化进行再确定以及做出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可以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应重视每一个阶段,只有这样,工程造价才能在建设中起到最大的作用。然而,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却层出不穷。投标招标市场不规范,法律约束力不强;造价咨询业未能发挥作用,无法给业主提供有效信息;建筑设计人员的方案不精确,致使施工过程拖慢;以及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造价不及时等,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工程造价,造成建筑工程造价失去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二、各阶段控制的造价管理的措施

虽然建筑队伍施工过程屡屡出现问题,但是现今国家对建筑工程造价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那么,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如何更好地掌握合同交易双方对建筑的态度,把握建筑工程的尺度,有效地加快建筑工程的进度,争取获得建筑工程最大的经济效益呢?下文将对建筑工程造价各个阶段逐一进行探讨。

1.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排是否妥当。充分的准备可以确保工程的进展速度,为以后工程建筑的顺利完工提供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一个建筑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分为工程的报建、委托建设监理、编制投标书进行投标、签订施工合同这几个方面。但是如今,我国建筑业对于施工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还不够重视。

首先,在工程招标、投标阶段,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时有出现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在投标过程中竞争虽激烈,但是投标人的机会却不完全均等。这样的竞标活动,并不能保障投标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在招投标阶段,就应该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泄露标底、串通投标、转包合同等,确保奉行招投标的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对于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建筑单位要设置投标限价,并在招标前三天开始向投标单位公开招标,若有竞标价格高于投标限价的标书,则视为无效。招标、投标的过程中,造价工程师也要对标价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招投标的公正性。

事实上,在施工准备阶段,造价工程师也应该开始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造价工程师应该对建筑工程提出一个准确的成本预算结果,对建筑项目的造价管理进行筹划。比对多个建筑设计方案,对项目经理提出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在其中选取最优化、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减轻业主的经济负担。设计方案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造价,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选择最佳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可以保证施工队伍对建筑更好的把握,也可以减少工程造价不必要的改动。当然,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选取也需要建筑公司各部门的层层把关。项目经理部要开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一系列准备。而监理部门也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规范,确保工程造价在控制范围内。对于建筑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减少业主不必要的成本支出。[1]

2. 工程施工阶段

一旦报建建筑工程项目,就表示项目的前期工作结束了。此时,工程开始进入了施工阶段。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就是领取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及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采购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以及合同的规定。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费占了相当一部分费用,材料的选取决定了建筑成本的高低。因此,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材料的数量与建筑工程的需求保持一致,控制材料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外,我们要注意到由于市场上的建筑材料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的,对于施工材料价格的一丝变动,要及时反映到与工程造价相关的部门,确保建筑造价工程师对建筑成本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报给相关业主,以取得同意、认可。我们要以市场为中心,对市场上的一系列相关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尽量避免建筑公司与业主因材料的采购而引发纠纷,。

由于建筑设计方案的更改,工程造价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因为建筑方案设计粗糙,导致施工队伍施工时不能正确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例如出现规格不一致、材料的错误选取的问题。因此,建筑公司的各个部门应该对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建筑的质量、时间以及造价,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选取较为经济的设计方案。

当然,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应对工程的索赔情况做好分析记录。对于每一项索赔活动,例如拖欠材料费、违约、工程进度减缓等,都要有完整的记录,相关的细节描述。在索赔活动出现时,严格按照相关记录以及合同条款进行索赔,保证索赔的有效性、合理性,降低建筑风险。[2]

工程竣工阶段

工程竣工阶段分为竣工验收和期内保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则意味着施工阶段的结束,竣工阶段的开始。

竣工结算能够是能最终确定实际工程成本的计算。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承包方的竣工结算书上,最终的结算结果总是相对实际工程造价要高。因此,工程的验收具有重要意义。竣工验收对建筑造价工程师进行工程结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避免承包方在工程造价时故意抬高价格,虚报建筑工程成本,造价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的程序掌控到位,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较为隐蔽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了解。要站在业主的角度,为他们减少损失。

竣工验收时应该将整个工程的建筑实际情况与合同上的各项条款一一进行比对,有效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在竣工验收时,如若发现建筑工程与合同上的条款不一致,则应在施工承包方、建筑单位以及监管单位的查看下对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确认,及时对工程进行验收,为工程造价做出合理调整、控制。对于工程造价应该及时、有效,避免拖欠工款的现象发生。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对工程款进行支付,这样才不会引起争议。即使发生纠纷的情况,也应该请相关人员到场进行解说,化解纠纷。

造价工程师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结算时应该做到不重不漏,仔细验收工程结果,细心整理数据,进行审核工作。对工程造价的所有相关费用进行核实、比对,严格把好关,降低计算失误。[3]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兼容性以及动态性,意识到工程造价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工作进度的重要性。对于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动态的变化,积极做出调整、控制。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入手,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会遇到的问题,改善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这对整个建筑实施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曹扩军.浅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信息2008(33).

篇7

【关健词】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目前的市场环境顺息万变,各种商品的价格浮动频率非常明显。尤其是近几年,世界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筑材料市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给建筑企业工程造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规避因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是现阶段建筑企业特别是设计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1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方面。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对工程造价造成负面影响最大因素,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材料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带给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工程造价升高

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对于工程造价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它直接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增加。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采购费用能够占到工程的60%,尤其是在需要有装饰的工程当中,材料的费用甚至会更高。所以说,材料的价格对工程造价影响非常直接,它基本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造价。在其它因素不影响的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工程的造价就有可能上升0.6个百分点以上。

1.2加大承包商的运营风险

在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单价合同中,工程造价是一次性定型的,所以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不能进行调整。当全同在签订之后,建筑材料价格如果上涨,对于上涨所造成的超支费用部分,都应该由承包商来承担,这样就会给承包商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不但会压缩了承包商的利润空间,甚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亏损问题,所以说也就会加大承包商的运营风险。当建筑材料的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时,很容易导致承包商的资金链断掉,或者拖欠工人工资、供应商货款等情况,进而可能导致工程停工,影响工期,间接提高工程造价。

2设计阶段选用合适材料降低成本

案例一2004年8月竣工的平谷应急水源工程是为解决北京地表水资源紧缺而实施的项目。在该项目的最初设计中,管道材质选用钢管和球墨铸铁管,工程造价高,施工周期长,无法满足市政府要求的工期。后经研究修改设计,采用新型材料玻璃钢夹砂管代替钢管,仅管材一项就节约投资上亿元,且施工进度快,确保了工程按期完工。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二

某工程按甲方要求设计了330 m长的排水箱涵,据测算其过水断面为4. 0 m×5. 2 m,设计人员设计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为整体式箱涵,底板厚为50 cm,顶板、立墙厚均为40 cm;另一个方案为盖板式箱涵,底部为钢筋混凝土台阶式基础,立墙厚由124 cm渐变到80 cm。两种设计方案的参数比较见表1。

表1两种箱涵设计参数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两者的实施效果一样(即过水断面相等),但材料用量不同,造价差异很大。套用相关定额,计算出整体式箱涵的造价为621. 02万元,盖板式箱涵的造价为887. 48万元,前者比后者的造价低了30%。通过经济比较,设计人员最终向甲方推荐了整体式箱涵方案。

③案例三

在给排水项目设计中,地基处理有多种方案,如强夯、换土、水泥深层搅拌桩、回填等方法,在沟槽软基处理中多采用回填片石、碎石、石粉方式,其中回填片石的单方造价约为130元/m3,回填碎石的单方造价约为105元/m3,回填石粉的单方造价约为75元/m3。在满足回填条件的前提下,可优先采用单方造价较低的回填石粉方式以降低造价。在设计中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材料等均会对给排水项目的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在设计阶段应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节省的方案,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以上案例说明,在具体设计中运用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运用集体智慧着重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控制造价,并不是片面地认为工程造价越低越好,而应从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不仅要分析工程的建设成本,还要分析运行成本,以全面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

①推行限额设计

严格遵守初步设计方案及概算投资限额设计,既要有最佳的经济效果,又要保证工程的使用功能,这就需要设计者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优设计方案,从而达到控制或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设计任务书一经批准,其投资估算应作为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②积极推行给排水项目设计招标

我国现行设计计费办法是按工程造价的百分比计取的,普遍存在“技术”和“经济”脱节现象,通过设计招标,可使优秀方案脱颖而出,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③树立经济核算的观念

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应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投资估算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必须强调的是,设计的造价控制不仅仅是在方案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而应该是贯穿整个设计阶段。尤其是在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当发现设计与实际有差别、需采用代用材料时,要及时征得监理人员的同意进行更改,并由经济人员检查实际费用增减

3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对策研究3.1订立合理、明确的合同条款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工程复杂等特点,工程的承包合同的履行周期也相对较长,并且其包含了许多变化因素和风险因素。因此,为了有效减少因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而引起的合同纠纷,应该制订明确、合理的合同条款。合同的条款应该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应该依据工程的规模、应用技术的复杂程度、施工工期的长短等来制定相应的合同计价方法和支付形式。通常情况下,固定总价的合同对于较小规模、技术相对简单、工期较短的工程来说比较适用;而调值总价的合同则比较适用在工程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复杂、工期较长的工程当中,这种合同尤其合适在建筑材料价格乳动频率较大、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困难的工程中;而对工程中容易出现的条件变更问题,合同双方应该将责任归属划分明确。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建筑价格上涨的幅度超过投标报价中的预算费用,对于超出的费用,如果不是承包商的主观原因造成时,应该由业主来承担。3.2建立健全建筑材料价格管理体制工程经济人员应该具有全面的建筑材料价格信息管理体制,及时的对建筑材料价格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应该克服以往信息来源单一的问题,对材料市场的价格进行综合考察、全面询价,通过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平台,来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而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材料市场的整体行情,并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预测出可能的价格走势。对建筑材料价格的全面采集和科学分析,能够为设计单位报出文件更准确,对甲方投资和采购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以便合理的造价进行控制。4 结论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建筑企业和设计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工程规模,采取相对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将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降至最小,进而规避各种有可能出现的工程风险。

文献引用

[1] 施文娥.试论建筑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策略[J].经济研究.2011年4月.19~20.

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造价管理;工程;应用

一、我国造价管理的现状

(一)观念落后,亟待更新

房屋建筑的造价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确定建筑所需的工程造价。中国曾经历计划经济时代,造价管理背景与发展历程很是复杂。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对应的主体是国营、集体,承包项目的单位也大多数是国营和集体单位,双方依照规章制度行事,管理模式也很单一,再加之当时的物价、劳动力、机械价格都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在当时是可行的。而且直至今日仍有很多项目是采取这种方法。时代在前进,工程造价管理也要不断调整方法和手段,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所以转变以往“基于定额的传统管理模式”,树立“全过程造价管理”、“全面造价管理”。其优越性对关系如图一所示: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竞争有很大的约束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实际的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招投标法在实际应用中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健全行业法规,与国际接轨是当下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在工程造价领域中,从业人员80万,从学历来看,其中本科学历毕业生(包括大专、函授毕业)不到1/3。从专业水平来,真正正规高等院校造价管理人才还不到百分之一,很多都是相近相邻专业,这些人只是把眼光放到预算上,并不能全方位、全程动态的进行考量。

二、当前造价管理在房屋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建筑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方法进行控制造价是十分常见的做法。很多投标单位在招投标阶段会以非正常的手段任意压价打击对手,从而低价中标。然而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中标时的造价目标,施工方就会偷工减料来弥补差价,这样一来也自然就降低了工程质量。这样的做法也使工程造价管理失去了真实性,进而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二)在投资、决策环节存在的问题

1、可行性研究不够精确

工程造价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之前都会进行所谓的可行性研究,也就是由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对建筑工程的实施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且要根据研究结果做出一份报告。但是建设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影响建筑设计,比如要求降低投资预算,这样一来就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2、工程项目的建议书不够合理

建筑项目的投资预算往往是由建设单位提出,那么建议书就是为建设单位进行建筑项目的分析而写的。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建议书往往只是一个形式,内容比较简单,而且这种建议书会导致漏项,本身不具有合理性,这样也就影响到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三)工程施工的阶段造价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建筑行业是赚钱的行业,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要求增加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这样一来也相应的增加了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其次在建筑材料的价格方面问题最大,由于采购的时机、选择供应商的不同往往会导致价格的差异,加之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材料采购部门谎报价格,这些都会导致建筑工程的造价计算出现偏差。最后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往往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也会导致工程造价高于实际。下图二是某项工程人力状况:

三、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做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的管控

建筑工程造价要做到进行有计划地进行投入、合理量化劳动,要将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在合理范围内,就要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动态地管理。我们将针对下图三所构建的环节展开讨论。

(一)从源头抓起,控制造价

建筑项目决策选择正确合理的投资方案,这是建筑的龙头,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做技术性研究比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首先要做的立项控制,包括岗位分工、授权批准、项目决策、概预算、价款支付、竣工决算和监督检查。其次,项目决策相关资料要充分搜集。比如工程所处地方的水电、地质、建筑材料物价等等。再次,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要掌握详实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市场现状合理确立工程规模。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为立项申请提供较强的说服力。

(二)做到项目设计最优化,从而控制造价

设计是将虚构的设想变为现实的有力支撑。建设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工期,合乎标准、保证质量等等都和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工程设计上我们要做到:一、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查,监督设计质量。二、对设计概算加以规范。确立对合乎工程标准和建设可行性的审查,去除人为增加费用的可能。三、严格惩戒制度。大力查处违反行业规范的行为。四、对设计标准进行适当限制。有关部门应对不同的类型的建筑做出相对应的控制办法,限制其规模、控制投资。

(三)公开招投标,明确合同双方权责

认真对待招标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筛查施工单位的资历、调查其信誉状况,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有利于以后的成本管控。不能一味求低价,同时一定要考虑工期和施工质量。在签署合同时要明确各项条款,应当就工期、违约、结算等涉及费用的问题达成明确约定。

(四)抓住施工重点,在施工过程中控制造价

施工阶段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造价与施工质量、工期之间的关系,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用量、材料品种,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的价格走向。其次,要严格管控施工方的额外用工产生的各种预算外费用。再次加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控制和管理。

(五)加强竣工结算,控制造价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控的最后一关。要根据合同、预算和其他相关材料认真核算工程款。要严格审核工程量,把好材料的价格关,认真查看手续的准确性,建设单位完成核算以后还应交由审计部门复查。在各项工作落实之后还应做一份竣工核算报告,分析资金的使用状况,对超出预算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吸取经验教训。

篇9

1.1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作用。路桥工程是涉及层面较广,项目较多的大型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施工周期也耗时较长,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制约。路桥工程的投资程序较为复杂,这就使得工程中的关联性部门较多,一旦控制不当,就会在规划及设计等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工程各个环节的造价管理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特点的,而发生投资行为之前造价管理的关键点就是对工程前期阶段的资金往来进行管理及控制,确保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率。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的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它能够贯穿于工程始终发挥其资金管控作用。通过对可靠资料的研究及分析可以发现,决策及设计环节的造价在工程中所占分量能够达到50%左右,而施工环节的造价对工程的影响最小比例为6%,最大也仅能达到38%,另外工程结束阶段的造价所占影响比例最小,甚至有可能不会对工程形成任何作用,因此决策及设计阶段是造价形成标准值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中至关重要。1.2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作用。在路桥建设工程中,造价管理能够对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升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且它能够对工程方案的形成及图纸设计提供密集型资金保障,因此也可以说造价管理可以始终贯穿于设计项目的各个阶段。部分施工单位由于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缺少重要性认识,从而导致工程项目中的设计资金占有量并不能达到既定标准,还有部分造价管理部门也缺少对建筑设计环节的资金管控。但是设计环节中所涉及的应用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的形成、施工技术及设备的应用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能够确保工程的各个项目的优化选择达到最佳状态,确保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与预期目标的高度相符。1.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作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这一阶段对工程的影响比例并不是最高的、并且提高资金利用率所存空间不大,但是如果缺少强而有效的管理不仅会导致资金的不必要流失,更会提高工程运行风险,因此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首要前提就是要将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纳入施工管理的重点考量范畴中。路桥建设工程从确定项目到工程竣工,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在施工周期中需要投入的资金小达几十万,多则上千万,因此建筑工程是规模大、耗资多、涉及层面广、所处施工环境复杂、材料变动幅度大的工程项目,这些因素都会对造价管理形成直接影响,所以这就需要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完善相关变更审批制度,强化施工造价管理。1.4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工程进行到竣工验收阶段,可能存在着建筑材料价格变化、工程量统计不准确、工程归类引起的收费差额、定额选择错误基价套高等问题。如果竣工验收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极大地造成资金的浪费。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包括:核定工程量、确认签证等文件的合理性、根据工程合同索赔或者反索赔。我国实行的是最低价格中标原则,很多建筑企业为了争取工程微利甚至无利润操作。还有些国企无法适应市场机制,缺少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上计划经济重视产值、轻视效益的落后观念,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有些企业争取到建筑项目会变相追加资金。

2路桥建设工程中造价管理措施

2.1路桥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投资决策阶段相关人员应制定多种投资方案,并且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估和对比研究,选择最经济最理想的投资方案。这阶段要研究的内容包括路桥工程周围环境、电路情况和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采购方案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制定精确合理的投资预算,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另外,建筑单位各部门应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前期造价工作。投资估算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可行性研究、评估审查等阶段。其中项目规划阶段主要是按照规划要求和内容,粗略估算项目投资额,并在此基础上决定继续项目或者否决项目;建议书阶段主管部门对建议书进行审批,决定继续项目或者否决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项目是否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将项目列入年度计划或否决;评估审查阶段最终决定了项目是否实施。2.2工程招投标环节的造价管理。招投标包括三个环节:取得报价、报价评价、合同造价变更控制。所以招投标的造价管理可以从这三个环节入手。开始可以利用市场竞争机制规范招投标活动,增加询标环节使招投标更加标准化。招投标过程要公开透明,并且利用有效措施提高报价的平衡性,以确保报价公平,最终选择最低报价为中标企业。通过这几个环节的控制完成招投标造价管理。为避免串标行为出现,要加大对投资行为的控制力度,让业主了解合理造价是确保工程质量的经济基础。2.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不同的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不同,一个工程项目的费用九成以上用在了施工建设阶段,所以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确保造价精确合理。施工阶段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动态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同时要加大对人力、物力的管理力度,配合造价管理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造价管理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另外,要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加强对工程变更和各种索赔的管理控制,从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控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工程造价管理决定了建筑项目的投资效果,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加强工程项目的投资监管,确保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更加复杂多样。路桥建设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其进行合理的造价管理是确保路桥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措施。路桥工程造价控制要从工程投资决策和设计这些源头抓起,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直到最后竣工验收和审查工作结束。

作者:张伟 单位:黑龙江鹏宇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怎样才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方式进行改变,进而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要求,文章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和建筑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平台予以分析,希望有所启发。

【关键词】

信息化;文明施工;发展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完成从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向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抓住信息化这一重要的突破口。也就是说,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来促使企业自身朝着智能型和现代化的企业集团方向发展,才能在激烈的世界大环境下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一、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信息素质、信息能力亟待加强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根本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信息化建设具体内容的了解,这直接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落后。

2.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的投入不够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建立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局限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以及机构设置,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本没有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施工管理模式中,在这种施工管理模式中,很多信息流通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只能以非正式沟通的形式存在。这种非正式沟通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使信息交流失去其真正的作用,使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可能阻碍工程项目管理。

3.建筑施工企业中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匮乏当前在很多行业,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这直接导致相关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数量不足。而这种现象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更加突出,特别是那种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建筑施工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要想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逐步实现信息化,必须以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为基础。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用

1.财务资金集中使用分析在我国由于银行对融资的需要、政府对建筑工程项目监管的要求、甲方的要求以及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众多等现实原因,使得那些大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银行有很多的账户,这种现象不仅使建筑施工企业总的银行贷款数额巨大,还在很多的账户中分散着总体数额巨大的小额资金,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在银行出现存款、贷款数额居高不下的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降低企业的财务支出,就应该推行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资金集中管理方式。通过实践总结发现,实行这一财务资金管理方式,能够很好地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长久发展以及躲避金融风险提供重要的保障。

2.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以及劳务和专业分包集中招标分析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成本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基本的工程消耗和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待遇支出。建筑工程中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在所有的成本消耗中,建筑材料的消耗占有重要的比重,通常占到总工程消耗的六到七成,而这一成本消耗还存在着一定的节约潜质。通常建筑工程项目在其他的成本中超出计划,都会利用材料成本控制来进行事后的弥补。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成本,也就成为了决定工程项目亏损还是盈利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筑材料往往是由各项目部分散地进行采购,这种采购方法会造成以下的现象:议价的能力不够,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时,无法获得最大限度的优惠力度;且这种分散式的建筑材料采购方式给予采购人太大的权利,很容易造成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建立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信息系统,包括供应商信息、招标采购计划、供方选择、招投标管理、合同签订等管理模块,核心思想是三级管理:集团层面建立招标采购的信息平台,合格供方信息目录、各公司的需求采购信息以及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对各种招标采购进行监督管理;二级公司负责组织具体招标实施,当某些原材料越来越集中时,由集团公司与供应方形成战略采购联盟,寻求最低的供方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项目部有最终询证的权利,可提供更为便宜、合格的材料信息供二级公司进行采购招标。这样就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体系。通过这些制度化的建设,有效地解决项目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大大降低采购成本,确保安全和质量,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填塞管理漏洞。同时,通过信息化解决了信息对称与透明问题,所有项目部采购的材料、租赁的设备、劳务分包的范围、价格都会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比对,经营分析的数据可以进行分析、追踪、比对,甚至每个项目部召开监理会后监理会议纪要都会全部呈现,使项目组织、二级企业以及所有管理人员感到工作随时被置于公开监督之下,自我约束的管理意识明显提升。劳务与专业分包分别集中招标系统与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系统类似,也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管理合格供应商名录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管理模块实现三级管理。

三、制定安全文明管理施工方案

为加强标准化现场管理,提高公司施工现场各项目部的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形象,增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迎合市场的需要,本着建设标准规范化的安全施工环境为目的,以国家和地方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依据,结合公司的标准要求,制定安全文明管理施工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安全生产制度(1)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管理机构、规章制度。(2)明确划分项目部各人员的责任制,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项目经理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项目部必须按照现场施工环境,配备具有经验的相应安全员人数。并定期有上属部门对其进行考核。(3)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由项目部安全员和富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对各班组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技术上的教育培训。(4)安全领导小组时刻对每个项目部进行远程控制,定期对下属项目部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部位(方案)提出整改要求。

2.安全管理目标:工亡事故为零,无重伤,负伤率≤0.3‰;杜绝重大火灾和机械伤亡事故;职业发病率为零;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对新开工项目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培训工作达到100%;对新开工的施工劳动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办理达到100%。

3.施工组织设计(1)由对现场环境熟悉的技术人员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2)对一些专业性强、难度大的施工项目,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呈报上级部门进行审批。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准施工。杜绝盲目的、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方案进行的施工。

4.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1)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和富有工作经验的工程专业人员,组织各班组人员对其进行各工种的安全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工种(如电工、电焊工、吊装工、气焊工、架工),除具有上岗证外,还应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2)在安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要做到针对性强、全面,并且在交完底后让各施工人员签字,留做文字形式交由工地存档。

5.安全检查(1)坚持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公司每月、项目部每周进行一次制度性安全大检查。项目部安全人员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检,记录下各班组的施工工艺和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项目进行整改。(2)对发现有重大隐患的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检点围绕高空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进行,防止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人等事故。检查中发现问题和隐患,必须立即整改,确保安全施工,并完善书面签字,在安全问题上做到“令行禁止”。

6.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在开工前对进入现场的每一个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培训,让工人能够充分了解安全教育的内容,使其在思想上认识到这是关系到自己生命安全的大事。将接受安全教育签字的人员名单收集起来,工地存档。

7.工伤事故处理(1)项目部每天对在项目部的受伤人员进行统计,建立工伤事故档案,并在每月25日前将情况上报给公司安全部门。(2)对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实施“四不放过”的原则(无三级安全教育、无防范措施、事故原因不清楚、责任追查不彻底),杜绝以后有类似状况的发生。

8.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1)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贯彻文明施工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文明检查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2)认真贯彻宣传,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3)现场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挂帅,并且制定一套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文明施工制度,使得项目管理人员明确,必须坚持“管施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