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制度和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制度和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汽车 实训教学 问题 对策
国家教育部门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关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学质量的相关意见,提出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从而增加实训教学的时间以及实训教学的质量,以彰显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所以当前汽车类高职院校需要在校内和校外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创新,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引起相关的技术性人次,加大实训教学的投入力度,以增加实训的时间和力度,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够统一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1 汽车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教学设备较为落后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很多汽车类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仍然极为重视理论教育,无论是重视力度还是投入力度都集中在理论教育,而在实训方面,相比理论教育实训教育就显得较为可怜,由于投入力度不足,学校领导重视力度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硬件实验实训设备较为陈旧和老化,和当前企业中第一生产线上的差距极为明显,在学生的培养上显得过于过时,这和当前的用人单位的需求极不符合。
1.2 实训教学的内容较为滞后
目前很多汽车类高职院校所选用的理论课本内容较为符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学生理论知识较为丰厚,但是由于在实训方面由于投入力度不足,实训教学方面运用的设备较为落后,这就直接的导致了实训教学内容也较为落后,和理论有一定的差距,甚至还有很多的内容无法在实现中开展,并且很多高职院校中实训场地规模小,学生人数多,实训的时间极为不足,实训教学的质量极其低下。
1.3 实训项目无法实现统一
根据当前的实训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汽车类高职院校由于场地极为有限,师资力量也极为有限,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是教师负责的实训人数过多,不能有效的开展差异性教学,实训项目的教学质量教师也无法进行较好的控制,其次是场地因和设备素制约了项目的开展,很多情况下项目要分开进行,无法做到统一,如一个组开展变速箱的拆解和组装教学,另一个组开支制动器的拆解和组装教学,导致教学上的混乱。
1.4 新型汽车的实训需求无法满足
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由于人们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就要求的汽车类专业也必须满足这个要求开展教学,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在汽车实训过程中由于很少购置或预算当前新型的车型,使得新型汽车的实训教学无法开展,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实训学习到的知识较为落后,学生毕业后也无法直接的进入第一线工作。
2 提高汽车类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注重差异性教学,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地方,无论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是风土人情、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汽车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这一现状,不能仅仅重视理论优秀的学生,同时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大的关怀和帮助,在教学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当前掌握的知识逐渐的积累。
2.2 学校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汽车类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无法有效的开展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有的高职院校的领导对于实训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在投入上也较少,汽车实训场地无法有效的扩展,实训的设施设备也较为落后,这就直接的导致了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训的内容和社会当前的内容有很大的差距,学生无法学习到高新的技术,所以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汽车类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高的教学项目,在实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扩展实训的场地,购置更为先进的设备,引进更高层次的教学人才,以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3 完善实训教学制度
汽车类专业开展实训教学是社会对于实践性人才需求所决定的,实训场地主要就是顺应时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能够有效的融合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而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规范、顺利的开展实训教学内容,这就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实训教学制度,让教师能够规范的进行实训教学,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实现教学制度不仅仅局限在教学上,还需要重点的考虑学生当前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从该角度入手来制定出教学制度。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实训教学来说,教师是一个尤其关键的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决定了教学的氛围,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派遣实训教师到企业实习,以学习当前的主流技术,也可以加强同类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等,以不断的完善实训教学内容。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满足这一社会现状,需要汽车类高职院校不断的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实践型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学校需要加强实训教学,但是当前的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参考文献:
[1] 何根.浅谈如何提升高职实训教学――以汽车实训教学为例[J].商情,2013(43):174-175.
[2] 汤定国,李飞.计算机仿真平台在汽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39,49.
篇2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一)强调知识的传输,淡化游戏性。在幼儿教育阶段,知识的传输与引导孩子对世界产生认知,应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完成。游戏是这个阶段儿童教育的主要手段。幼儿通过游戏,认识世界的美好,同时经历身体及心理的成长。这个阶段的整个生活内容,应该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应该是游戏的附属产品。近年来,幼儿园为凸显教育的“先进性”,追求学习成效,往往过早开展学前教育,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学龄前阶段。幼儿园的教材难度设置,甚至高于小学低年级。采取的,也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无疑是不正常的。
(二)学龄前的教育内容难度过大是一个方面,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又与小学阶段相同,追求的是知识的难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数量。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成熟的程度不足,思维方式不适合接受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高难度的运算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方式缺乏的是守恒性。对于运算类的学习内容,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才能适应具体复杂的思维操作。幼教阶段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有所差别是十分必要的。部分幼儿园将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作为学习的重点,过度强调成绩,忽略了这个阶段幼儿应该养成的健康心理、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得教育出现断档,高分低能儿的培养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如果在学龄前教育阶段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势必为教育留下隐患。
(三)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模式,与小学阶段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但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往往用小学的学习管理制度来要求学龄前儿童,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于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不利的,有揠苗助长的性质。幼儿园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层次,作息时间也与小学一致,上课、下课,课堂安排也是朗读、拼音、计算等枯燥的内容。每天按规律上课下课,幼儿还要参加特长班等学习。这样的学前教育是让孩子抵触且疲惫的。
(四)幼儿教育阶段,课程安排应该适应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过紧过密的课程节奏,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育。对孩子的特长培养也不宜开发过早,目前,一些幼儿园为吸引生源,故意制造一些绚丽的噱头,来博取家长的关注,往往大肆宣传特色教育的突出特点以及取得的成就。这也是幼儿园创造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开设的特色班也五花八门:舞蹈、绘画、音乐、英语、演讲、主持、计算、跆拳道等等。幼儿的日程里除了特色班就是特色班,没有游戏的时间,每天疲惫至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办园现象普遍,竞争激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的社会需求各有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社会因素影响幼儿阶段教育机构的发展,我国的幼教机构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个人办园大量涌现,满足了不同经济水平的家长的需求。但幼儿园的办园水平、硬件设施就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个人办园,缓解了公立园入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送园的需求。但个人办园的功利性更为明显。往往存在规模较小、设施简陋、人员素质低等现象。这样级别的幼儿园往往不能正常开展科学性的教学活动,职能起到看管的作用。为填补教学内容不足的情况,往往更容易选择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的办园学习内容。也有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幼儿园由于生源的流失,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许多公立幼儿园、条件好、规模大的幼儿园也在招生及教学内容方面做出调整,只为适应家长的需求。将科学的教学内容设置中夹杂了更多的知识传输性内容。使得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盲目要求,许多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焦虑情绪过重,不考虑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水平,生硬地将孩子知识的积累作为衡量孩子成长的指标。 家长的需求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内容设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重视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家长都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家长的衡量标准往往还是停留在成绩是否提高,单位时间内掌握了哪些知识,会做了哪类题目。要求孩子在几岁的时候,识字水平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另外,家长不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往往将自己未能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梦想,从而要求孩子去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家长不切实际的梦想往往使孩子吃力地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在日后的成长中也不会出成绩的一些内容,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
(三)目前,中国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是高考制度,无论是小学阶段的学习还是中学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了冲刺高考。虽然高考不是成才的唯一之路,但绝大多数的家长还在为使孩子能够顺利考上大学而做提前的各种准备。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各个学龄段都追求升学率、高分数是难以避免的。
三、如何纠正小学教育学前化现象
(一)培养学前教育的正确理念,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进行干预。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不足,现在的学前教育的监督机制不成熟。对于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都不能有完善的监管。
(二)从家长的角度提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使家长的正确观念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首先要有科学的、正确的态度以及长远的眼光,同时调整心态,能够正确对待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不是操之过急。
(三)积极推进小学的教育改革,使得学前教育正常化。小学的入学制度,首先应该是就近入学,另外对于师资力量的调整,不应该在重点学校集中优秀教师,而使得部分一般水平的学校无法聘用优秀教育人才。小学的入学制度,不以成绩划分学校。可以使得学前教育的压力减轻。也可以打消家长的顾虑,放松心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把创新问题摆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是时展的要求,是我国多年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如何创新,则是摆在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一种新的建树,去开创教育的未来,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为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并做出努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现代科学表明,创造性人皆有之,只不过是有人得以发挥,有的人仍处于开发的阶段而已。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的学习。教师要改变那种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改变过于僵化的教育教学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开发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制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就要求在思想观念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只有在教师中形成共识,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施才得以概念本保证。
二、实现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新提供前提保证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习过程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活动。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老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学中要做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2、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老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老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是教材的机械重复。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整、删减或重组教材内容。如在上“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生活中已很少用到分币,教学时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l元钱可以买什么?”让学生“认识元”,知道1元=10角,再“认识角”,最后“认识分”。练习时可适当删去教材中分币的习题,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价格(如一支圆珠笔1元4角等),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兑换人民币游戏,模拟商场购物等开放性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钱币,了解进率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充实教学内容。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的现象。如:奶奶今年84岁,班上有56名同学等等。有位学生还能说出,教室墙上有一幅瓷砖拼成的画,横着铺了13块,竖着铺了7块,一共是91块瓷砖。通过这些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至到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意识。
篇4
关键词:美国教育;改革;借鉴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22-01
美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促成了今日美国的繁荣与强大。美国对义务教育理念的重视之早,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根据联合国的一份21个国家的教育索引,美国得分为99.9,排名世界第一,全国仅有1%左右的人不能识字或拼写,学生人数达7660万,美国文化教育的高水平奠定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现在我们从办学理念、办学形式、教学形式及内容、考核录取等四个方面去探讨美国教育,力求能从中探寻规律,找出精华所在,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所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办学理念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多党派使社会中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其社会的开放性促使美国在教育发展上博采众长,建立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性和开发性的教育管理制度。所谓的“拓荒精神”一直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美国教育将认识论摆在突出位置,与实证科学相携并进。课程和学制则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加深对社会的感知,培养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重视团队协作。
二、办学形式
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并高度发达的国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联邦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主要通过教育立法,经费援助等保障性措施对教育实施宏观调控,具体的教育管理权交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联邦政府还积极推进多元化的办学模式,鼓励企业、财团、社会及宗教人士投资教育,并从政策上予以充分的保护。美国的公立大学或私立大学,它们不仅仅是学府,同时具有企业的性质,在办学的同时还要投资经营股票生意,许多名校都拥有巨额财产和基金。因此,美国教育的办学形式十分灵活,既扩大了教育规模,又丰富了教育形态;既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需求,又保证了教育与经济的多元协调发展。
三、教学形式及内容
美国中小学学生一天的课程在3至6节之间,下午3点左右放学,课外作业是有时间限制的,周末一般也不布置作业,如果某一门功课作业布置过多,该教师可能被学生或学生家长依法控告。美国中小学生所学课业知识在这个阶段要少于中国中小学生。课程实行综合化,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拥有十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美国的初等教育阶段,学生是学得少,悟得多,美国教育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培养方式方面,其特点之一是灵活有度。首先,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美国各大学开设了各种课程,每门课程对相应的学分和任课教师做出了具体要求。每学期选修哪些课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然后征求导师意见,导师签字、学校登记注册后即生效。其次,是学制上的灵活性。美国对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只规定必须达到的学分总量,没有入学考试、修业年限、年龄等方面的严格规定,只规定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至于学分在哪个学年完成则由学生自己决定。
四、考核录取
美国高校实行“宽进严出”,即开放起跑线,在终点线上对学生进行优胜劣汰。在美国高校学习,起跑是竞争,过程是竞争,冲刺更是竞争,学生始终面临竞争的压力。美国高校是一个“宽进严出”的冶炼炉,美国高校的录取不是把考试分数做为唯一标准,就考试本身而言就有多次机会,并取最好成绩作为参考。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就“一劳永逸”,大学几年就是等着发毕业证这种怪现状,同时也尽量避免因各种个人或外界因素而导致的考试发挥失常现象,使人才最大限度的得到上升的机会和空间。
美国教育以人为本,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其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美国经济的腾飞就是得益于基础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创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得美国的教育一直勃勃生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美国教育特点,可以找出更加深层次和实质性的东西,为我国教育所吸收与借鉴。从观念、模式,到手段,都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改变,通过取长补短,可以帮助我们冲破误区,摒弃不足,锐意改革,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篇5
一、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一).统一领导,加强机制建设。
县教育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县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县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管理工作方案》等各类文件,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24小时待命。落实校园封闭和值守制度,实施精准管理,加强督查指导,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二)精准摸排,实施人员流动管控。
各校(单位)都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统计报告,实现无缝衔接。推出健康上报举措(钉钉打卡),精准掌握全体师生流动情况。实行外出请假制度,明确疫区禁入制度,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对返回人员严格按要求隔离管理,彻底消除交叉感染隐患。截止目前外出人数为:学生1106名,教师860名,未出现安全问题。
(三)加强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
多次开展防控工作专业化培训,举办各级各类学校防控开学演练现场会,不断巩固和提升学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防控工作能力。
(四)积极争取,全力做好防疫物资调配。
积极向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争取足量的口罩、测温门、测温仪、消毒液、洗手液、酒精等各类防疫物资,统筹分配到到各基层学校,指导各校科学合理的使用。各校结合实际及时补充物资,确保物资满足学校防控需求。
(五)错峰错时,科学调配复课复学工作。
在疫情防控初期统一实施线上授课的同时,结合本地实情,科学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复课计划,有序、稳步推进学生复课,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恢复正常,确保在校师生健康和安全。
(六)强化宣传,引导师生正确面对疫情
自1月21日起,先后通过各种网络媒介,转发疫情防控文件、宣传教育等材料百余份,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防控教育活动,提升全体师生和家长防疫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成立了心理专家团队,设置了心理咨询热线,引导师生和家长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工作。
二、学校体育工作
1、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疫情期间,在保证满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前提下,全县各学校均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坚持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疾病抵抗力。按期完成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上报工作,全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分别为小学97.6%、初中96.9%、高中95.7%。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中考体育考试取消,按照州局要求,各校给予直接评分上报并进行公示。
2、坚持贯彻执行《州校园足球改革实施意见》,继续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深入开展,加快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提高。各学校坚持上好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抓好课余足球队训练指导工作。投入校园足球专项经费6余万元,组织开展校园足球冬训营,参加了全州中小学足球赛、锦标赛等。目前我县有14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3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幼儿园(一幼、二幼、明幼)。
3、坚持实施《县“冰雪天地,快乐体育”工程实施方案》,指导全县学校上好冰雪课程,四所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校为引领,积极开展全县校园冰雪运动。落实省民生实事项目,为三小配备4万元器材设备。组织冬训营活动,举办了县冬季速滑比赛,参加了州暑期冰上项目精英训练营,参加了省青少年短道速滑锦标赛、州中小学短道速滑、速度滑冰比赛。
4、其他方面: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5、在参加的各项比赛中,荣获全州中小学足球赛初中组亚军,全州中小学排球赛小学女子季军。荣获全省青少年短道速滑锦标赛乙组1金1银。全州中小学速滑锦标赛6金6银2铜,全州中小学速滑比赛2金6银3铜。荣获全州中小学乒乓球比赛团体、单打6金2银4铜。荣获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锦标赛甲组3金。
三、学校科技艺术工作
1、加强艺术教育指导,提高教学质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督促进修学校在常规教学指导的基础上,从集体备课、教案、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为依据进行质量考核评价,确保音美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今年阳光招聘6名艺术教师,不断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活动,不断培养艺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基本功。
3、开展活动方面。举办了“科技,艺术,梦想”县遴选第二十八届省青少年科技艺术作品大赛现场评选活动,从22所学校报送的259件作品中评选出了110幅作品参加第二十八届省青少年科技艺术大赛。组织全县参加第十五届省青少年模型竞赛活动,荣获2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响应省“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组织近千名学生观看了以线上科普方式展播的——《科学家讲科学》活动。组织开展《传承的力量》作品征集活动。上报万宝中学、三中、安林中学、两江小学四所学校为省第二批美育特色校。
四、学校卫生工作
1、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州等文件精神,加大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监查力度,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构建和谐整洁的美丽校园;开展“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落实青少年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在校园中牢固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的意识,实现“校园无、学生不吸毒”的目标;积极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形成常态、形成机制、形成氛围,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联合卫健局组织开展年度全县学生体检工作并做好统计分析。组织了2020年红十字“爱心点亮未来,圆梦助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总计为111名学生发放了90500元。
2、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针对本地区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易发状况,教育局提出明确要求,科学指导各校积极应对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晨午晚检,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做好因病缺课记录,严格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室内消毒通风工作,保持人员安全距离,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和主题教育校园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严格执行学校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联检制度(全年至少6次以上),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消除隐患,为全县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安全保障。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力争在年底实现全县学校食堂全覆盖,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得到全方位保障。坚持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由专人具体负责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学校重点部位卫生管理、食品原料采购、加工流程监督、食品留样、校级领导、家长陪餐制、各项工作记录等重点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实现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4、继续加强学校卫生保健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队伍,为全县广大师生的卫生安全保驾护航。联合卫健局组织举办全县学校、幼儿园保健医、保育员、食堂管理员的培训会(7月);举办全县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开学演练、培训会(4.5.6.7月);组织全县幼儿园进行开学演练(9月份);举办2020年全县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培训会议(6月)、参加全州校安会、食品安全会(6月);举办禁毒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应用培训班(10月)。
五、学校国防教育工作
篇6
>> “互联网+”时代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策略刍议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 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化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探讨 移动互联网应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探索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创新探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探究 多维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软件类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与服饰产品设计人才培养 相关教育的数码分界:“互联网+”创新视阈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与架构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互联网+”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路探析 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财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互联网教学与高校人才培养 互联网教学与高校人才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钟秉林")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注入了新的理念,提供了新的路径,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高等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管理体制,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不断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人才培养;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管理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严峻挑战。一是随着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凸显,并引发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环境的变化和教育诸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使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的难度不断增加。三是教育体系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关联度增加,一项教育政策或改革举措的出台,往往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教育领域,需要加强系统研究和协同改革。四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教育改革往往受到教育外部制度、政策和舆论环境的制约,需要社会配套改革的支持。五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进管办评分离,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任务繁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务艰巨。因此,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缓解教育主要矛盾、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必由之路[1]。
我们都在憧憬中国教育的未来,勾画未来中国教育的蓝图。笔者以为,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是体现“有教无类”理念的公平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在学习型社会框架下随时、随地、随意地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是体现“因材施教”理念的多样化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彰显个性和特长;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是体现“人尽其才”理念的高质量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在学习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中国教育未来的蓝图,必须解决三个重大现实问题:第一,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入学机会公平;第三,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为此,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2]。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效融合,为缓解教育主要矛盾和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思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变革的时代需要变革的思维。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以科技的进步为前提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为教育未来的变革之路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路径。
1.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
毋庸置疑,缓解教育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在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慕课”“微课程”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蓬勃兴起,大大降低了学习者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准入条件,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线学习全球各大名校开设的网络课程,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免费选修网上的优质课程,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倡导的是一种共享精神。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将分散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无论是国内重点大学的名师课程,还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都可以通过网络整合到同一资源平台;不同时间节点的学习资料,可以应用相关技术实现高效集成。这种学习空间和时间上的突破,为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加速优质教学资源的拓展,满足社会和公民对于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
2. 教育资源获取方式的多元与便捷可以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分布不均衡而导致教育不公平,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可以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效的路径。教育由线下走向线上,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使教学内容和手段向多媒体化和互动化发展。学习者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任何地点参与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学习,而提供不同类型教育的主体的边界正变得日益模糊。
较之于传统教育教学情境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互联网教育时代可以选择“以效率促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质网络课程的开发。通过优先发展,实现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再通过政策导向,如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在“二次分配”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显然,通过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进而为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学习者提供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有效推动教育公平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3. 在线课程联盟的构建可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成为常态,并很快渗透到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3],教育竞争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全面展开。在大学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核心功能,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成果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关键的标准之一,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则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国际化水平创造了条件。
以“慕课”为例[4],其概念形成于2008年,2012年在美国得到飞速发展,被媒体称之为“慕课元年”,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在内的名校,几乎同时掀起了一股“慕课”风潮,并涌现出了以edX、Coursera和Udacity等为代表的课程支撑平台,旨在建立世界顶尖高校的共享教育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推广在线公开课程。与此同时,欧洲的“慕课”也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了OpenupED、Futurelearn等一批课程平台。我国在2013年掀起“慕课”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一流大学相继加入国际课程联盟,国内有关“慕课”课程联盟也先后建立。从公益性角度来看,大学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该校的优质课程资源与成果,使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和其他学习者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大学也有自身的“精神”诉求,希望通过“慕课”课程的传播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慕课”等相关课程联盟和协作组织的构建和运行,促成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以及教学方式等教学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和共享,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跨国、跨地区的传播与融合。显然,这对中国高校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中国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国际拓展以及增强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平台。 三、高等学校要主动应对互联网教学带来的挑战
以“慕课”“微课程”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以其大规模、开放性、互动性和高质量的特征,吸引了大量学习者注册学习,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
1. 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带来了冲击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正在颠覆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首先,高等学校要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培养模式的禁锢。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其次,要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摒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对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冲击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知识传递的方式已经由单向转为多向互动,这使得大学的知识权威和学术垄断地位遭到威胁,教育实际效能也受到社会质疑。而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正在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要在教师与学生构建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首先,高等学校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调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修订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在职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当前,尤其要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要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干部的培训工作,引导他们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生工作机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服务。再次,要改革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引导教师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努力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5],密切跟踪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革。
3.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冲击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首先,高等学校要着力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探索探究式学习、讨论式教学、合作式学习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当前,尤其要积极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注重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比如,利用“慕课”“微课程”等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将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从课堂讲授转移到课前网上自学,而在课堂上则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将学生课前个性化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实现知识内化的部分功能。其次,要组织教师研发网上课程,积极参与线上教学,辐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校内和校外的共享,彰显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特色。再次,要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线上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4.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带来了冲击
互联网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和学生管理体制,乃至传统的教室布局都带来了冲击。首先,高等学校要加强人才培养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重视政策导向,发挥干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和学习制度的创新。比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适时开展按大类宽口径培养、学分制、弹性学习制、短学期制、书院(学堂)制的改革探索,抑或进行订单式培养、产学合作育人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其次,要根据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6],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院系设置和教学组织,为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和学术组织架构;同时,要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创造条件。再次,要研究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完善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明晰质量标准,优化指标体系,改革评估方式,强化评估结果反馈和改进工作的机制,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跟踪和评价机制,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要推进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大学章程。当前,尤其要根据互联网教学的融入以及学习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探索教学管理体制和学生事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制度保障。 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要不断完善
互联网技术正在为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还需要直面问题,不断完善。
第一,课程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的核心功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贡献。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干部、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立德树人做好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另一方面,一所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包括社会发展性、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等素养和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与其忧虑将来有多少传统学校会面临消亡,倒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上。要探索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育相互融合、扬长避短,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互联网教育产业、在线课程联盟和协作组织应该加强协同探索、优势互补,统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第二,加强“连结”与“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连结和互动,这是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的关键。互联网教学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学习模式、教学内容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并且与线下教育有机融合,吸引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更多的学习者注册学习,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实现其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的价值。否则,“慕课”“微课程”等和十多年前开始尝试的网络课件就没有区别了。
第三,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由于互联网教学准入门槛较低,目前还缺乏有效监督和证书驱动等激励机制,总体上看,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以及所选课程的完成率普遍较低。如何对线上学习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不断改善教师的线上教学水平,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已经成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结合,迫切需要有关研究人员和教师在评价标准、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第四,探索和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有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完善的运营机制是互联网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如何厘清线上教学的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的关系,如何优化“慕课”“微课程”等课程联盟和协作组织的运营模式,如何筹集免费线上教学的经费并保障其稳定运行,如何与高校互认课程学分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 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 教育研究,2013(7):4-9.
[2] 赵应生,钟秉林,洪煜.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 教育研究,2012(1):32-39.
[3] 钟秉林. 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22-24.
[4]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5] 钟秉林. 推进大学科教融合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6.
[6] 钟秉林. 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3(7):4-6.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71133002)的阶段性成果]
(上接第36页)
参考文献:
[1] Gilman, R.A. &. Moody L.M. What Practitioners Say about Listening: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the Classroom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4 (17): 331-34.
[2] Harmer, Jeremy.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Longman, 2001:80.
[3] 吕琦. 课堂生态研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 新课程学习, 2009 (4): 121-22.
[4] 刘福森. 新生态哲学论纲 [J]. 江海学刊, 2009 (6): 12-8.
[5] Cremin, Lawrence A.. Public Education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36.
[6] Waller, Willard.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7:1,248.
[7] 左焕琪. 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86.
[8] Forsyth, Donelson. Group Dynamics [M]. Belmont: Thomson Learning Inc., 2006:11.
[9] Stevick, Earl. Teaching Languages: A Way and Ways [M]. Rowley: Newbury House, 1980:4.
[10] 胡敏娜. 口译训练法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 (9): 81-3.
[11] 吴文. 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D]. 西南大学,2012:106.
篇7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和教学两方面:
(一)、行为规范方面: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
不少幼儿园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幼儿大、中班阶段,引入的是小学的纪律管理规范。他们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这就会异化幼儿的生活,压抑幼儿的主动性,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方面:以“智育”为主,以“教学”代替“保教”
1、课程内容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特色班、兴趣班;下移小学主干课程资源,搬用小学一年级教材,将算术、拼音、英语等课程下移至大班甚至中班,而幼儿基本的必需的游戏活动却只作为点缀。
2、教育方法小学化。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活动为主,采取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但很多幼儿园采用小学“传授”教学方法。教育活动以老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幼儿的观察、操作游戏活动很少。这会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与当前的创造性教育要求相去甚远。
3、借用小学统一评价标准。有的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的作业、制作、图画评定等级,对幼儿的写字算术作业打分,有的还进行期术考试,将成绩通知幼儿家长。这种统一的“小学化”评价标准,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二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使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威胁,容易导致他们过度疲劳,将会严重制约儿童各项身体机能的发育,也容易使幼儿养成一些不正确的姿势与体态,造成身体发育上的某些潜在危机。
(二)束缚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形成与发展。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和社会性初步形成的时期。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学习活动占据了儿童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使他们没有充足的游戏机会,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合作、体验,导致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很难健康发展。
(三)超前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发展时期,他们的思维形式主要靠表象来进行,这就要求他们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促进智力发展。
(四)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使孩子的身一13受到严重的影响。比如孩子因学习的压力而少有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孩子应有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到上小学时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许多孩子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自己的想像力,长期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孩子们的兴趣被压抑并处于紧张焦虑的心情中,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症。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背后有其复杂的成因。当前,许多个体幼儿园陷入招生的恶性竞争、一味“向钱看”,不顾幼儿年龄身心实际,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其次,小学一年级课程偏难,造成‘幼小衔接’脱节。许多幼儿园教材也脱离幼儿实际,大都在量上偏大偏多,度上偏深偏难。而办曰条件不具备、幼儿教师业务素质低下、保教经验缺乏、社会评价偏颇、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等也造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愈演愈烈。
而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滋生于幼儿教育“功利化”这个温床。幼儿教育功利化是指在幼儿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自身宗旨和规律的功利性教育。教育功利化不仅使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而且也破坏了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主要体现在观念落后和制度缺失两个方面:
(一)、狭隘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家长本位”的传统思想束缚
幼儿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替家长分忧。因而,家长们的需求对幼J L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很大。中国传统文化是“成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轻视,儿童的生活总是以一种依附于成人、围绕成人运转的方式而存在。儿章的需要首先是家长的需要,家长的希望就是孩子的希望。家长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同时片面地认为智力开发越早越快越好、教育内容越多越好,加上外界对 “神童”、“早期教育决定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不当宣传,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被盲目地付诸实施。正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些需要,幼JL园才开展了种类繁多的特长教学。
(二)、现行应试教育制度模式下的错误导向
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另一根源,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反而同益严重,并且趋于低龄化。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升学率,违背国家幼散方针,甚至列劭儿入小学设入学考试,将幼儿过早地拉进应试教育的考试竞争中。
篇8
[论文关键词]法律硕士 学位制度 法律职业 发展思路
我国自1995举办法律硕士学位教育以来,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法律人才匮乏的困境基本得以缓解。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体现了阶段性、政策性与探索性等特点,但法律硕士教育的应用性依然不够。面对新形势,如何解决好法律硕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制定法律硕士发展规划,既是广大法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更是教育主管部门、高层决策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
1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主要基于法律人才市场供求的变化,体现了阶段性与探索性特点,教育的规律性实现不够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成功举办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国家对法律人才的紧迫需求。由于建国后长期对法律不重视,法律教育与科研人才十分匮乏,实践中出现了法律人才十分紧缺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初期,恰逢中国建设市场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时期,中国急需大量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和警察。而当时的教育机制、招录结构无法满足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借鉴美国的JD教育制度,开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缓解司法人才的紧缺情形。。国务院学位办于1995年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高校列为法律硕士首批试点单位,招收法学与非法学本科生,分类培养。1998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正式招生。从2000年开始限制法律本科报考法律硕士。经过这次调整,法律硕士教育的二元模式正式形成0。2008年,中央政法委员会了《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决定通过部分高校法学院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经过公务员公开考试招录的本科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在校学习一年,再经过一年的实习,回到原招录单位工作。这次招录主要是基于培养的法律人才无法满足司法机关的需要,反映了供求的局部不平衡。2009年教育部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在报考法学硕士的研究生中。调剂一批学生攻读法律硕士(法学类),学制两年。这次变化主要是因为法学本科毕业生难以就业,而法律硕士招生有限,放宽法律本科报考法律硕士更有益于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我国法律硕士招录政策变化体现了法律硕士教育中的探索性、政策性等特点,其发展始终伴随着来自市场供求矛盾的压力,而较少基于法律硕士教育的规律性。
2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借鉴了美国JD教育经验,实践中遇到中国国情的强力阻抗,体现为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教育的趋同化
我国法律硕士的教育借鉴美国的jD教育的成功经验而设置,美国不存在高中起点的法律本科或者法律专科教育,所有学习法律的人都是非法律本科毕业生,经过考试和考核进入法学院学习法律,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在美国,法律教育被看成是一种精英型教育,法律与其他专业不同,入学的门槛更高。就其教育的性质而言,赋予了法律硕士教育的职业性。从其受法律教育的层次上看,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法律本科,即为初次法律学位教育者。相比之下,中国有着比较严格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体系,在举办法律硕士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法律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之间存在着层级性,前一学位是后一学位的基础,具备了前一学位方可申请后一学位的学习.学位的不同意味着待遇的不同,其等级性十分严格。我国的法律本科招收对象为高中应届毕业生,法学硕士招收已经具有本科学历的学生,法学博士招收的是已经具有硕士学历的学生,其专业限制只是各个培养单位自己作出的一定要求。如果借鉴美国的JD教育招收非法律本科生,学习三年后再授予学士学位,在中国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的。所以我们虽借鉴了美国JD教育的招生模式与培养目标,保证了非法律本科专业的学生报考,但在学位授予方面,我们不得不本着中国现有法律教育的国情,在三年受教育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享受与法学硕士同等的待遇。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高校主要从事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并无培养应用型职业性法律硕士的师资、图书资料、法律诊所,导致法律硕士教育与法学硕士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区别并不明显,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法律实际能力的养成等各个方面区别不突出,造成两种不同培养目标的人才采取相同的培养模式,其区别依然是因其开始报考时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而已。
3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采取了从试点到正式举办再到逐步推广的策略,法律硕士教育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绩
在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基本沿袭了我国改革的一般思路,即从试点到正式举办,最后到逐步推广。我国最早的法律硕士是在1995年开始试点的,最初的试点单位为8所高校,2001年全国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为28所,2009年已经达到115所。为了推动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两届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于1996年、1998年、2006年三次制定与修订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入学考试从最初的多元到逐步统一。1995年根据报考者是否拥有法律本科学习背景,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入学考试科目。1997年开始实行全国联考,全国统一命题。2004年起法律硕士的命题与考录工作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法律硕士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1996年招生人数为488名,1998年为1072名,1999年为3 100名,2000年为5 360名,2001年为7 392名。据各校历年的招生简章统计,截止2011年,西南政法大学非法学法律硕士招生数为345人,法学类法律硕士为330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类法律硕士为200名,非法学类为200名;中国人民大学非法学类法律硕士为200名,法学类法律硕士为90名;北京大学法学和非法学类法律硕士共300名。数量不断扩大,规模效应逐渐凸显。经过十余年法律硕士招生培养工作的探索,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从实践中调研,总结办学经验,发现问题,法律硕士教育的发展进一步趋向科学与规范。
二、现阶段法律硕士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法律硕士的培养规模急剧扩大,特别是2009年法律硕士开始招收应届法学类考生,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多种形式并存,法律硕士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些难题。总体而言,我国现行法律硕士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在职法律硕士、第二学士学位多轨并存,亟待调整规划
我国法学教育主要是1978年以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存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导致法律人才极度匮乏。为了充实国家司法队伍,解决市场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必须采取一定的短期行为和一定时期的政策性行为,在职法律硕士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可以认为是国家在短期满足司法人才的一种救济措施,而法律硕士却可被视为是一项较为长期的行为,而法学类法律硕士招生也被看做是一项比较仓促的行为。为了满足市场的急需采取的某种应急措施,必然与长期发展起来的符合教育规律且比较稳定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产生冲突。法学第二学士学位在入学基本条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上与法律硕士要求一致,只是在学制上一个是三年一个是两年,但法律硕士待遇为研究生,而法学第二学士是研究生班,两者存在着冲突。法律硕士与在职法律硕士两者也存在着冲突,法律硕士招收的是非法律本科学生,而在职法律硕士从最开始只允许有五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45岁以下的在职人员报考,逐步放开到有三年工龄的法律实际工作者。前者为学历教育,颁发研究生学历与学位证,后者只是颁发学位证。法律硕士(非法学)与法律硕士(法学类)两者的区别只在于生源背景与学制不同,法律硕士的生源为非法律本科学生,法学类法律硕士招录对象为法律本科学生,非法学类法律硕士学制为两年,法学类法律硕士学制为三年。除此之外没有多大的区别,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体现不出其特色。特别是法学硕士研究生大量的扩招,由于高校的饱和以及博士数量的增多,法学硕士已经无法寻求科研性岗位,转而与应用型法律硕士展开竞争,造成法学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相互重叠,无法凸显不同类别的优势,多元型模式亟待重新调整规划。
2 我国高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法律硕士教育存在着根本的缺陷,难以担负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重任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在教育性上应该是成功的,但是在法律性或者说职业性上,则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从我国现行高校评估体系上来看,高校的排行主要取决于课题与发表的论文上,对于教师的评价也主要在于主持课题与发表文章数量上。高校关注的是其在行内的排名,教师关注的则是其职称,上课很好但是一辈子评不到职称的大有人在,但上不好课照样可以评教授。由于科研的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法学院教师难以深入到实践中去从事法律实务,况且在中国的现实中,不是拥有司法资格的教师人人都能接到案子。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发文禁止教师兼职从事实务工作,这样在中国的法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对于定位为研究型与学术型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来说,既能发挥高校教师的优势,又能让教师的学术得到较好的传承,秉承师徒关系,所以法学硕士研究生更受教师的青睐,其教学质量也较为令人满意。相反,法律硕士教育由于定位为职业性与应用性,很少教师有比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即使一部分有也被视为是不务正业拼命赚钱的兼职律师教师,这部分教师在学校基本上是被排斥的。另外,这些教师也基本不会将自己在江湖上的一套经验教给学生,以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由于这部分教师整天忙于接案、办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业,难免生出浮躁之气,学生难以从这些教师身上学到职业技能。有些学校聘请一些实务界人士来给法律硕士上课,施行双导师制度,但是学校往往计算其办学成本,有经验的检察官、法官、律师也往往不会因为学校付几十元甚至几百元钱一节课的薪酬去上课,因为他们大都还有自己的工作,日程排得很满。双导师制度看起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学生往往只能联系到学校的导师,难以联系到实务界的老师,实际上也是徒有虚名。从总体上说,高校难以担当应用型法律硕士培养的重任。
3 由于法律硕士与法律职业之间认可机制的欠缺,公务员招考岗位设置对法律硕士有一定歧视,导致其应用性优势未能充分展示
1995年的《关于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法律专业硕士定位为“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管理、科技、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和有关管理工作”。但是法律硕士教育缺乏一个政策性或者说法律性的职业认可机制,与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竞争时没有体现其优势。1995年出台的《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规定:“建议中央政法主管部门在制定有关职位岗位的任职条件和任职资格时,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取得相应职务方面有一定的考虑。”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九条第六款和2001年《检察官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六项分别规定,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即可获得法官和检察官资格。但是随着《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的颁布施行,所有法律执业者均需通过统一的司法考试,导致相关的待遇无法兑现。另外,根据《国家公务员法》,法律硕士要成为检察官和法官的也需要通过统一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这样法律硕士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特点在择业时没有得到展示、发挥,与自考、函授本科、全日制本科、法学硕士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同时对于高校的法律硕士教育,国家没有一个整体的评估体制,图书馆书籍、师资配备、实训基地、法律诊所、社会评价等各校参差不齐,导致法律硕士教育在高校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高校创收的一条重要渠道,法律硕士教育质量堪忧,法律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改革思路
1 理顺多类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关系,大力发展应用型法律硕士教育,适度抑制法学硕士招生规模
大力发展法律硕士教育,是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设置之初的基本指导思想。1994年国务院学位办的《关于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几点原则意见》指出,“在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创设及其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将与法学硕士双轨并存,以适应人才培养的不同需要,并使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体制不断发展。从发展目标上看,随着法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教学科研人才主要通过博士生教育来培养,法学硕士将逐渐减少,最终与法律硕士专业并轨。”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亚杰在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认为:“这二十年,我们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目前,我们正努力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大力培养应用性高层次人才。”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必须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但是这么多年来,与法学硕士教育规模扩招相比,法律硕士的扩招速度比较缓慢,从招生总量上来看,很多学校法学硕士人数依然大于法律硕士生人数。由于高校科研机构所接纳的基本上是有博士学位的法律人才,法学硕士只能进入其他应用领域。法律硕士扩招与法学硕士限制发展成了必然,但法学硕士培养实际上为高校之优势,快速地限制甚至取消发展将对整个法学教育发展不利。笔者主张不受理新增法学硕士点的审批,同时对于现有法学硕士的招生规模应该进行数量限制,将所有新增的硕士点用于法律硕士专业的审批,将所有的新增人数用于法律硕士点的招录。再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将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并轨。对于两种不同类别的法律硕士关系的处理,笔者以为应该维持现有状态,因为现有中国法律本科生数量庞大,限制法学类招生,同时法律硕士又仅招非法律本科,必然堵死更多法学本科生的求学之路。严格限制法学本科招生也将导致我国高校很多教师失业、教学资源严重浪费,不利于法学教育的长久发展。
2 坚持以高校法律硕士培养为主体,发挥司法部门的职业能力优势,探索法律理论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分离的新思路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高校是以学术为基本导向的,教师注重学术,法律应用能力弱,难以承担法律硕士培养的重任。但是法律硕士又是以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如何协调其矛盾成为难题。笔者以为,从长远看,将法律理论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分离,由高校承担其法律理论教育功能,由法律职业培训学院承担法律职业教育功能较为合适。法律硕士的第一学年由录取学校承担其法学理论教育,进行一定的学术训练,第二学年由专门的法律职业培训学院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第三学年由仍然由高校承担其毕业论文写作以及相关毕业工作,实行由高校和法律职业培训学院共同培养的机制。这种分离培养必须是实质性的分离培养,职业培训学院必须为法律硕士配备一名导师,有专门的学院教师进行管理,调配实习单位,设置专业课程,一年后经过课程考试和业务能力考核,进入第三学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文凭上可以加盖毕业学校和法律职业培训学院两个单位的公章。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职业机构的培养能力,可以由各省的检察官学院、法官学院以及律师培训机构担负起临时培养的职能,因为这些机构比较规范、师资力量也比较强,能够承担法律硕士的培养职责。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机构合并,共同组成法律职业培训学院。
篇9
关键词:二年制教改;软件技术专业;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6-0077-05
1二年制高职教育改革的背景
大学生“回炉”学习技术的事例,给我们启示:大学的学科型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岗位要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高职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
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三年学制,由于在学习时间上与四年制本科教育的接近,使我国高职教育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仍然是“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的“老三段”或变相的“老三段”。在教学计划中,除去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环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重心错位,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十分薄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基础”,学习了很多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而实际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使高职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就业需要,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二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强调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是这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必然更加鲜明地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强调课程目标与某一具体岗位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匹配性,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的实用性。在这一思路下,课程内容必然被精简,原有课程的学科结构被彻底改变。以就业为导向,必然要求课程随时反映工作实践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就业取向进行课程设置。
本科教育的扩招引起高职类生源的素质的整体下降,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已无法适应实际需求,应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类型,必须加强课程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实施实践教学。
2高职教育软件技术专业特点
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橄榄型”,即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以及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程序员等都严重短缺。通俗说,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大家成为“软件蓝领”、“软件灰领”、“软件白领”。高职教育的软件技术专业,目标应该定位在“软件蓝领”和部分的“软件灰领”。所谓“软件蓝领”一词实际上是从印度传来,指那些至少掌握一门开发语言或开发工具,所从事任务与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概要设计无关的程序员。
目前中国软件企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软件蓝领”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虽然,大部分院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每年的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也相当可观,但“软件蓝领”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多的缺口。其中原因不是毕业生源不足,而是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与企业的要求脱节,毕业生没能“零距离”上岗,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能用的人员,软件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而流向其它行业的现象。据统计,高职类的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只有不足一半的毕业生从事软件或软件相关的工作。
目前,在软件的实现技术层面上,软件开发存在两大流行体系,以SUN公司技术为基础的JAVA技术体系及以微软技术为基础的.NET技术体系。两大系列并行发展,技术上相互吸收,同时也各有优势。本文作者所在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制软件技术专业,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宽的就业面,采取JAVA、.NET技术两条线路并重的双轨策略。在教学总结中,我们发现,在软件编程能力方面能够兼顾两种技术、两条线的实践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是少数,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在JAVA或.NET某一方面上进行应用能力重点突破,而且,也是在某一技术线上有特长的同学容易受企业的青睐,更容易找到较理想的工作。
从事软件开发,相应的技术更新很快,尤其是软件开发的工具与环境,版本不断地更新换代,采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开发的模式与方法也在不断变化,程序员需要不断地学习。高职教育的软件技术专业应该紧扣技术的发展,不局限于滞后的教材、陈旧的技术,应采用与企业人才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二年制的教改,更应明确定位,选择某一条明确的技术路线,突出学生所撑屋技术的及时性及特长性,做到学有所用,够用为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届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选择.NET技术的应用线路,采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榜样的案例学习”的教学方法。本人是从企业开发一线走进高校的系统分析师,承担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深有感触。
3二制制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下面结合我的具体教学过程,谈谈在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一些措施。
3.1高职类学生学习惯性与二年制改革
三年制高职类的课程安排大体上是:第一年是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第二年是主要的专业课,第三年是实践应用及选修课。
公共课程的学习是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弱项,专业基础课也难以给学生强烈的成就感,考入大学的第一年,学生对所选的专业常怀着美好的憧景,有较强的专业好奇性和求知欲。但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未能迅速地走上专业学习轨道,加上学生还没有掌握专业学习的规律性,部分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教育,形成与之相应的学习方法,学生容易感觉受挫。入学时,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教师上课难度较大,如果对学生引导不好、教学措施不当,好的学生可能会自满,差的学生感觉摸不着方向,学习上很容易松懈,部分学生的很容易成了电子游戏的俘虏。调查表明,常常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玩游戏的学生人数最多,甚至有些学生表明,一年级是玩过来的。
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逐渐上轨,对主要的专业课的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及学习紧迫感,是学生专业学习进步最大的一年,学生的专业学习自觉性最好,受干扰最小,教师上课的专业发挥空间最大,最容易把教师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
受就业的大环境影响,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最为复杂,受到的干扰最大,正常的教学与学习秩序也受到一定影响。一场场招骋的洗礼,好的学生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脱颖而出,基础差的学生由于受挫而茫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习,可以减少这种干扰,同时又获得全面的煅炼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相对于三年制,二年制的改革在时间上就是减少了中间的重要一年,这就是说,实际上的专业学习时间至少减少了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尽早地专业上轨,成为了二年制教改的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在课程安排计划上要专业课前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其次,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成就感和专业兴趣的有效方法。第三,要让学生感受到二年制的专业紧迫感,防止二年制的一年级向三年制的一年级看齐,学习心理上必须“早熟”。
3.2公共课与专业课的问题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实用、够用原则。二年制高职学生主要的出路是就业,在有限时间内要得到最佳效果,必须坚持此原则。生源素质差,学制短,如果仍然按照三年制学科体系要求,开设公共文化课程,不仅会使学生再次遭遇学习挫折,而且会造成与所学专业脱节,与就业导向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要体现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所有课程的实施围绕专业开展,做到因材施教。许多学生虽然公共文化课比较差,但对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欲望强烈。由于学制时间的缩短,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课程设置及安排的冲突问题十分尖锐。必须改革目前的公共文化课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机制,不能挤占专业课,尤其是一年级的课程,专业课要前移,公共课与专业课在整个学制内交错。
3.3生源素质下降,使教育教学面临极大挑战
高职教育生源素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很多院校的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生源是三校生,生源复杂。在现行的职高、中专的教育制度下,三校生的整体素质比普通高考生差,专业基础相差很大。由于学制缩短,教学时数大大减少,按照设置的课程体系,整齐划一的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针对好、中、差的学生采用面面照顾到的教学方法。要完成预定的培养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具体做法是,惯彻合作精神,强调交流的重要性,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抓好的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及时地帮助他们树立“专业权威性”,在学生中制造一个个专业小核心,以学生带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圈圈。
3.4尽快适应大学教育,提高学习能力
“讲课内容能否慢些?再讲细点”,“复习一下吧”“这个问题我没学过,就要我们做作业?”,这些是上一年级专业课时,常碰到的学生提问。经常并不是教师讲课的问题,而是部分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大学的教育方法,不同于中学阶段的那种内容较单一、举一反三式的教学模式。大学教学知识面广泛,应用场景多变,知识交错关联,内容广深,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面传授,教学重在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拓展能力。这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常常就是一个学期才能适应下来。
二年制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缓冲时间,必须尽快适应,并在心理上稳定下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一味迁就学生,“替学生学习”,给予过于详细的帮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学生必要帮助的同时,要给他任务,给他一定学习压力。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序渐进地布置新知识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在“案例式”教学中,通过案例引伸出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查资料、文档、书籍,并整理、讨论解决。对学生的考评,应该有意识地导向学习能力的考核。
3.5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实践架构理论
二年制高职课程变革必须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用实践架构理论,以实践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其一,由于学制缩短,教学时数大大减少,按照学科逻辑设置课程体系,很难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也难以完成预定培养目标。 其二,高职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差,从实践人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其三,职业技能的获得,虽然能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应该怎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但要真正形成技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际训练,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因此,我们提倡“用手去思考”。
实践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培养计划、目标,分阶段、科学合理地开展,要有真实或模拟的项目背景,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实践课程架构理论课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按照就业岗位的实践要求,把学生的专业学习划分成相应的实践学习阶段,确立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其次,根据上述分析,按照实践环节确立理论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学生实践到哪个阶段,就学习相应的理论。第三,教学方式可以是先实践后理论或实践与理论并进。第四,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结合实践生产过程中的真实状况讲解理论
在教改实践中,我们精心准备了一个个教学案例、再现项目,以案例驱动的模式实施教学,以较为完整的实训项目,尤其是综合实训项目,来提高和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对学生进行项目培训,教师直接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商业项目的开发。实践证明,参与项目的学生,应用能力及专业自信有质的飞跃,有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的能力。
计算机系应大力开展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承接商业开发项目,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不但有效地煅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的项目经验与教学的结合,正是实践教学所要求。
3.6在强调就业功能的同时,引导升学、全面发展的功能
二年制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培养,其就业功能是主要的、显性的,采用的教学过程及内容,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但升学功能、全面发展的功能不容回避,不应该把二年制高职再办成终结教育,必须给毕业生一个向上发展的机会与通道,其升学功能不该淹没在就业导向之中。
虽然从办学目标上看,这两者应兼顾,但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选择上,却是个两难选择。要发挥就业功能,势必强调知识的够用、实用,强调技能训练,实践性教学要占相当比例,而要发挥升学功能,则必须考虑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理论基础,若处理不当,则会办成新的应试教育,影响就业功能的正常发挥。
对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38位学生进行调查,有6位学生参与国家的程序员、高级程序水平考试,有4位同学准备升本考试,有多们同学在学习.NET技术的同时,学习JAVA系列及其它软件技术。对于这些同学必须加以引导与鼓励,给予必要的帮助,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在教学上采用灵活的考试评价手段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学习选择权。
3.7规划教材内容滞后与新技术问题
规划教材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很难有反映新的软件应用技术、工具等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应该是内容鲜活、技术主流、工具先进,与企业的要求相适应。
解决这此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因素,教师首先要能判断和掌握新技术,有能力根据学生与专业状况,不局限于教材,及时更新与修正课程内容、选择案例。其次,要给教师充分的教学主动权,扩大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权与使用权。
例如:在二年制的软件技术专业第三学期可开设一门“.NET平台技术”,目的是向学生传授.NET最新的主流技术,教学的内容与教材经任课教师“准实时”调研、计划,教研室讨论确定。课程可以“企业级COM+服务”新技术、最近提倡的“设计模式”、微软最新的“企业级应用案例”为教学内容,选用RICA的《COM+服务》、《C#设计模式》、微软的MSDN中案例文档作为教材。
新技术常涉及较广的知识面,新技术的教材、文档没有规划教材通俗易懂、规范标准、适合学生阅读, 教师必须有处理教材的能力,如何将复杂知识、理论基础精简化、通俗化、可操作化是关键。我们知道,新技术的出现和采用应该是使问题的解决更简单,而不是复杂化。尊循这规律,抓住简单化的本质,把注意力放在实践上,避免纠C于难于理解的概念、术语,可以使用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做到事半功倍。例如:《COM+服务》涉及的概含很多,描述也很复杂,但实现非常简洁。COM+服务是使用开发简单、快速、高效的技术,绝不是增加开发负担。抓住它简单化的本质:了解服务用途à设置或编程实现à理解技术概念,就可以使用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大大降低。新技术常常是概念复杂,实现简单,先实现后理解、由程序反推概念是一种好办法。
3.8技能针对性、岗位适应性、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强调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是这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必然更加鲜明地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强调课程目标与某一具体岗位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匹配性,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的实用性,从而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技术的进步逼迫人们不断地创新与学习,以适应可能面临的岗位变迁。因此,不能因为强调就业技能而忽视宽厚的知识基础,不能因为强调零距离上岗而忽视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能为片面强调就业导向而忽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
4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方向
4.1以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改革要具有岗位针对性,要能紧跟岗位技术的发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构成这些能力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要素的详细分析,确定各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状况,偏重于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学生就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实践课程比重, 提倡“基于案例设计式”的教学实施模式,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4.2二年制软件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为适应二年制高职实践教学的需要,要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编写一批具有岗位针对性的实践教材,做到每个实践环节有实践教材,并且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工具环境的更新而不断修订。
4.3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师队伍,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对课程与学生的适应性、未来工作岗位的技术方向性,能很好地把握。教师应该成为岗位技术的研究专家,在这基础上,扩大教师的教学自,扩大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权与使用权。
4.4处理好共公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养培养的问题
由于二年制的时间限制,共公基础课教育、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养培养,不能忽视,但必须采用灵活有效的机制。
4.5掌握各岗位的人材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二年制的时间周期短,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所在,课程针对性强是它的优势,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窄是它的劣势。培养的学生必须有高就业率,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要求专业定位更准确,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专业方向调整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洛等.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职高专培养模式[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
[2] 杨旭丽. 谈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向[J]. 教育与职业,2005,(1).
[3] 匡瑛.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博士论文)[D]. 华东师范大学,2005.
[4] 李晓明. 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 计算机教育,2004,(8).
[5] 谈松华.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
作者简介:廖永红,广东轻院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系统分析师(高工)。李洛,广东轻院软件学院教授。古凌岚,广东轻院软件学院副教授。
联系方式:广州市海珠区逸景路逸景东五径六号1007邮编:510300
电话:13316010782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互联网+”给财务管理行业带来的变革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方式。互联网金融与企业运行关系密切。金融与财务具有统一性,企业将经营与投资进行积极融合。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化金融发展迅速,促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需要重视几个问题的处置,即正确对待互联网时期货币变化的形势,重视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承受之间的配合度,尤其是关注金融风险外溢程度和监管强度之间的关系,重视技术创新,积极进行商业模式的发展,对创新过程进行合理监管,有效解决与市场回报之间的关系。①另外,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在财务管理模式、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区别于传统模式。在当前多数大型企业中,都积极与信息接轨,开展数字营销,整个企业转变为数字化和信息化。企业运行中涉及诸多信息,如生产、销售、物流、仓储以及财务信息等,借助实时数据方式,推动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更好地将业务与财务进行融合,形成共享的企业生态系统,协助企业实现对业绩、内控、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形成全面、综合的财务系统,②这种方式与传统的财务处理模式存在本质区别,促使整个财务进入急速的调整期。对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其教学经历了不断的变迁和发展,与时展关系密切,息息相关。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紧跟时展,立足时代需求,促使财务管理人才的发展能够满足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要积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发展。
二、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性质与高职教育理念有一定的矛盾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其隶属于工商管理范畴,其主要的职能是提高人才在财务理论知识方面的基本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重视宽口径,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强调专业能力。在高职教育中,仅仅强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注重实践的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局限性,很难严格遵守宽口径与厚基础性。即便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设计,但是,鉴于学制的影响,实际上只是对本科知识进行了压缩,很难彰显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性。
(二)专业定位较模糊
在很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上,与会计专业的相似性较为严重,仅仅是会计专业重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专业更加注重财务的实际应用,二者存在差异,但是,本质上差别又不大。不同高职院校对此意见不一,有的认为财务管理与会计、金融存在差别,特色鲜明。有的认为财务管理特色并不突出,应该定义为会计或者金融的一个分支。由此,各个院校在专业和机构设置上的差异代表其各自的观点。有的院校将财务管理作为单独的专业,但是,隶属会计学院,有的将其归属为金融学院,有的将其作为会计学或者金融学的一个方向。对财务管理专业不同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其特色教育的开展,导致学生观念不清,目标不明确,对未来职业规划缺乏方向性指导。
(三)教学与评价手段的单一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学习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教学的方式以及对学习成果的评价。立足实际,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中,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存在单一性,灵活性不足,使得财务管理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对教学项目、教学模式、评价方面动力不足。教师更加侧重使用教学大纲、计划等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在金融领域,信息网络技术突显影响,传统教学方法、手段、评价已彰显无力。
(四)校企合作现状
企业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支持力度不足,校企合作、学徒制函待推广。企业依托互联网发展,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难以达到企业用人要求。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对象为民营企业,其提供校企合作岗位的可能性较低,校企合作难以形成规模化。依托互联网发展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要求较高,比如金融企业,要求员工掌握证券销售的电商化、互联网融资,整合线上、线下平台,以互联网为工具向客户提供经济服务等。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难以达到对口企业的用人要求。
三、探索“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财务管理专业重新定位与设置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企业商业模式面临变革,金融创新发展迅速,企业投资行为不断整合。在互联网进入运转模式下,财务资金风险、理财以及进入工具方面发展迅速,应用更加频繁,与传统的财务管理区别较大,预算领域备受关注,证券化在企业资产中占据比重较大,促使企业在投资、融资和财务方面强化重构,在根本上讲,金融学科影响增大。在当前高职财务管理中,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配置与会计专业的主课程相似,差别不大,在财务管理方面,与会计专业区别不大,没有真正体现其专业自身的特征。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修订
立足互联网环境,企业财务模式需要进行积极创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计需要立足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满足市场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关系密切,关乎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财务管理专业需要立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关课程需要融入“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思想。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关键性的原则是尊重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的针对性设计。立足市场对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使得知识能够有效转为价值,增强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实力,实现对职业的合理规划。专业主干课是财务专业形成的重要核心,也是其区别与其它专业的显著特征。专业课需要展现自身课程的优势,也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满足时展的需求。
(三)“互联网+”课程建设
1.借助“互联网+”实现专业课程的升级改造。可通过与财务培训机构、财务软件公司、证券金融公司等企业共建的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合作企业的优势资源完成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升级改造工作,建立一个基于技术含量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群,在突出各门课程的特色的同时,建立起课程互通基于云平台的专业资源库。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化课程所需的网络空间、教学软件、资源获取与共享平台服务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的云服务。2.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即时互动、资源分享和学习指导。计划进行课程的移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微课替代传统教学录像,建设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替代传统纸质教材,建设与学习场景融合的课程资源库,让学生实现即学即查、随时扩展、贯通学习。通过移动教学客户端平台助力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
在互联网的当下,整个社会面临新模式和新的格局,投行化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面对海量的数据和资源,需要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构建,为此,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需要重视教学模式的改变。在互联网模式下,这种新的投融资及经营彰显网络一体化的特征,需要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满足实践性的特征,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为此,教师需要重视财务管理投资组合等方面课程的实验,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重视建立互联网相关的实习基地,实现对于校内模拟实验的结合,彰显互联网特征,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另外,要重视对学习策划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发扬创新精神,推动实践教学,增加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与协作性。
(五)“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
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其主要的特征是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共享性,实用性较强,能够推动校企合作的资源整合,有利于信息的高效传递和交流。鉴于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网络平台。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企业与学生的协调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要重视校企合作网络平台的构建,将校企合作基地的相关业务转向云平台,实现相关主体的线上互动。这一网络平台的功能是进行信息的有效收集,强化资源整合,推动相关合作项目的发展和管理,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有效监控,强化数据分析和资源整合,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和专业教育的需求。校企合作平台发挥了桥梁的作用,使得学生、企业与专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实习,保证未来优质的就业,为学生创业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建立学生校外实习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监督,保证校企合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校友会,促进与母校之间的沟通,为学生创业、就业营造优质的环境,强化互动。
(六)开展“互联网+”下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人力范围存在狭窄性,采用了传统的建设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其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立足几个方面,首先,要对狭隘的人力范围观进行摒弃,重视网上师资资源的利用。例如针对网络专业资源,可以采取购买的方式,实现与专业团队的关系的构建,形成师资的一部分。其次,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的建立。例如,可以积极组织师资培训计划,提升教师信息教学能力和素养。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师面临挑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内容等进行改变,重视学生的行为。在教育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育需要更多具有信息化专业的教师。为此,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提升,形成终生学习的理念,全面应用线上和线下资源,吸收新知识和新技术。高职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全新的姿态投入高职教育改革实践,实现职业能力的增强。
注释
①“展望2015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年度峰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主任雷曜提到的术语
②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转型,
参考文献
[1]周远祺.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思考[J].会计师,2015(13):67-68.
[2]邓金娥.新常态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6-71.
[3]马化腾.“互联网+”激活更多信息能源[EB/OL].
- 上一篇:与老人沟通的说话技巧
- 下一篇:急诊科急救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