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老龄化的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上理论阐述了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以及医疗卫生费用支出的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考虑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以及医疗卫生费用支出的关系也必然在发生改变,因此以上理论的现实意义不是很强。同时选取的指标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单独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费用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借鉴文献的基础上,对指标的选取以及研究的方法做了改进。选取人口老龄化为解释变量,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分别为被解释变量,采取计量经济的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清楚直观地显示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支出以及医疗保险支出的关系,从而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一些现实意义较强的建议。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实施较晚,因此本文选取了1993年到2011年这1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范围。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数据的收集的难易程度,本文将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老龄化程度的标准。因此,选取1993年到2011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解释变量。由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仍然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6]因而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医疗保险支出的研究则从城镇企业职工入手,选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分别为被解释变量,主要研究的是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的影响。
计量模型与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的来源与指标的选取,建立老年人口的比重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以及老年人口与医疗保险支出的计量模型。具体如下:第一步,由于老年人口的比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指标口径不一致,因此需要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取对数,而三者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因此建立半对数的线性回归模型。第二步,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样本期间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时间序列进行回归,估计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相对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影响系数。
结论分析
通过对计量经济的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从(7)、(10)式可以看出,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每增长1%,平均来说可导致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0.87%,导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增加3.06%。由此可知,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医疗保险支出影响均较显著,尤其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而言,老龄化的贡献率很大。当今世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支出与养老保险支出必然增加,这势必然会对我国的养老以及医疗造成严重的负担,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支付问题,甚至是支付危机问题。这是未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与养老的重点与难点之所在,也是政策制定者所需考虑的一大因素。但是本文只是研究了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出与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并没有研究老龄化对新型农村以及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影响,这是本文的一个较大的缺点。
政策建议
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依据计量经济学的分析,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面对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政府应承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计划,把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三种制度相结合,即所谓的“三支柱”制度[6]。适当增加对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加大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地区进行财政补贴。同时不断完善我国的养老设施建设,比如建设社区医疗保健站为慢性病高发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的检查服务;加强社区养老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真正贯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政策。
第二,通过资本市场来缓解我国的社会保障支付危机[7]。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的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半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中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因此必然面临着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为了降低个人账户基金贬值的风险,应该制定专门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办法,扩大基金投资渠道,不断提高基金收益率。而资本市场则是资金保值增值的主要渠道。
第三,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拓宽医疗费用的筹资渠道[8],比如政府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慈善捐款,用于大病医疗等方面,使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费用有一个稳定资金来源。同时对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医疗表显基金建立社会化管理、统筹调剂使用好着两部分资金,使老年人的生活真正得到保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第四,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社区服务,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人养老与医疗保障体系。国际经验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诊治80%以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社区就诊又十分方便,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要提供可能,同时可以避免去大医院成本高、就诊人多的问题。
篇2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all sectors of societ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social problems brought by it.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 of "aging before getting rich" and the basic pension policy of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relied on the community, supported by the pension agency", the optimal design of urban residential will be the key nodes of aging in place. The research purpose is tha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ging in place, integrat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lderly of urban communities residence, and applied the system on the cases.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AHP层次分析法;“原居安老”理念
Key words: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lderly of urban communities residence;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the concept of aging in place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001-06
0 引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8.87%。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①。根据上述增长速度计算,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处于加速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现象正在日益突出。
因此,要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为社会广大老年人群体提供适宜的养老环境,就必须寻找一条经济性和适老性并驾齐驱的路径。“原居安老”②是一种适应社会广大老年人群体的、理想的安老模式,以《联合国老年人原则》③为纲领,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安老为目的,融合了适老化的居住建筑和服务建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化照护服务。居住建筑的适老性是“原居安老”思想首当其冲的保障和支持,而社区住宅的适老化评价是推进我国城市居住建筑适老化设计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述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为研究背景,以“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的补充完善及应用为研究对象展开评论。本文基于安浩元对“城市社区住宅适老化评价体系”④的研究成果,对其评价标准进行细化补充,并将成果运用于昆明市的三个目标案例,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归纳分析,针对实例提出改进的建议。
1 “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概述
1.1 概念及适用范围
本文所应用的“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是安浩元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研究》中得出的研究结论。“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是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评价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的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其适用范围主要有: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适老化评价或几个住宅小区适老化程度的对比评价;城市住宅小区适老化改建或改造前的需求评估;城市住宅小区适老化改建或改造后的效果评估;新建城市住宅小区设计时的适老化指标参考核查清单等。
1.2 “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优点及缺点分析
“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安浩元,2012)的研究成果⑤,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及其评价内容。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值来量化实例的适老化程度。该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其在解决性能评价这类复杂问题时显示的系统性、可控性、稳定性及开放性等优点。本来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是以主观体验、主观认知感受为主的评价方式,该方式对建筑学范畴内的评价因素较难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运用系统工程学的AHP层次分析法,得以实现更为精确、理性的定量分析评价,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的评价问题⑥。
但是,在对实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由于评价标准的定量不够精确,得到的评价结果会由于评价人员的经验、专业等个人因素而又差异。因此,为了减少评价人员的个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笔者认为该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细化和定量,以补充和完善“城市社区住宅适老性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社会养老基金需求;社会养老基金供给;社会养老改革;制度变迁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供求严重失衡,资金缺口巨大。研究表明,截至2010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17.0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7%,全省已经进入老龄化。在2010年之后,老龄化速度开始加快,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223.46万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为15.73%,相当于欧洲目前平均老龄化水平;2020年之后老龄化速度更快,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左右,到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最高值2090万人。面对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江苏省的养老保险制度难堪重负,截至2006年,江苏省企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在职职工共为1059.25万,参保的离退休人员共为302.38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为28.5466%。离退休人员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养老金支出规模的扩张,养老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理论研究
(一)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在名著《国富论》中提出了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在自由竞争市场的调解下,可以使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并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创建了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其主张增加国民福利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国民收入。Titmuss(1991)也认为,政府不仅应该提供国家福利,而且应该提供普及性而非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普及性社会福利制度不仅具有天赋人权和自然公正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避免选择利制度给那些接受社会福利服务弱势社群所带来的“制度性耻辱化过程”。Keynes同时提出了消除贫民窟、建立累进税制和颁布最低工资法等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从而为建立失业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养老保险基金供求研究历程
第一,国外研究。目前对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收现付制度和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两者的比较研究是近年来养老保险理论研究的热点。现收现付制的理论基础是Samuelson在1958年建立的叠代模型。即著名的利率与人口增长的生物理论(biologicaltheoryofinterestandpopulationgrowth)。Samuelson借助此模型论证了现收现付制的运行机制,并指出在一个纯粹储蓄型经济中,养老基金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
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西方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国家面临着养老保险制度收支难以平衡的问题,养老基金缺口越来越大。Feldstein(1974)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现收现付体制的存在,私人储蓄呈下降趋势;现行的制度对私人储蓄带来负面影响。但Blanchard和Fischer(1989),Barro和Sala-I-Martin(1995),Zilibotti和Dirk,kruger通过构造具有利他主义因素的生命周期模型,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储蓄是外生的缺点,同时指出代际之间的关系,在考虑经济行为人的利他因素的情况下,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保险体系并不一定会减少私人储蓄,并引发了对养老保险体系的储蓄效应的研究。由于现收现付制不能解决老龄化问题,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基金制,并比较研究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模式和方向,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还出现了对养老保险政策变动效果的定量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uerbach与Kotiloff(1987)提出了基于OLG理论创立的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又称A―K模型,并以此对OECD四国的老龄化与社会保险体系进行了带有储蓄行为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国内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未来中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选择问题、中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问题等几个方面。陈志国(2001)指出,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存在着五大缺陷:一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名分实合,部分积累制成为实质上的现收现付制;二是基本养老保险费定价偏高又缺乏弹性,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日趋降低;三是行政管理、投资营运双项职能混同,管理效率、投资效率低下;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缺乏制约机制,管理部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五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严重。
耿志民(2001)认为,选择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考虑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即老龄化趋势问题是否严重;二是筹资模式的经济效应,即它需要符合“适应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转制成本;四是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对养老保险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影响。他通过对三种基本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部分积累制才一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一个合理而明智的选择。李绍光(1998)认为,对于一个经济而言,任何一个同质性结构的养老保险计划并不能保证经济能够沿着最优的路径增长。基金制具有自身的优点,比如具有现收现付制所不具备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资本积累过度时发挥稀释资本的作用。但是基金制能否解决转轨战略问题、转轨融资问题、账户分立问题以及保值增值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证。因此不应该对现收现付制全盘否定。无论是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角度来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在功能上都是互补的,这一结论和Davis理论一致。
刘宁、何铁彦(2005)通过融合养老保险宏观和微观主体两方面的“成本―收益”分析,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模型,并以此对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支出限制、保障效益三个方面的考察,并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李洪心(2004)通过运用人口动力学与CGE模型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人口增长下降和老龄化抚养比例上升带来的挑战,通过模型模拟了人口老龄化和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积累和居民消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未来五十年内,如果现有的养老制度不变,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政府收入以及人均消费水平增长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三、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异议
综合分析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外关于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己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也同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的研究则侧重于根据国情对养老保险的实践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存在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养老保险模式的争论:有学者主张实行彻底的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理由是现收现付体制优点,比如现收现付制便于管理、具有多种互济性、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等;但是现收现付制固有的缺点,比如缺乏激励机制、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使得这一制度面临着挑战。目前比较流行的主张是“部分积累制”,但对“部分积累制”概念的界定存在明显歧义,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制度设计思路:一是部分为现收现付,提供最低养老保障,实现互济,另一部分则存入个人账户,形成实在的基金积累。但是忽略了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现实;二是建立名义账户,但仅作为计发依据,不做实个人账户,目前的做法是在以支定收同时,实施部分积累,用于弥补老龄化带来的缺口。
第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核定意见不同:由于计量方法、假设条件以及数据来源等问题,计算的结果也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变化趋势、数值的大小计算结果不一致,这也导致解决缺口所需要的时间不同,进而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型选择的不同;二是对解决缺口所需要的时间和方法认识不足,目前学者的争论集中在模型的选择上,对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所需要的具体措施则不足。
虽然学术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存在异议,但是也有意见一致之处,总结起来大体有以下两点:一是对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缺口,并日趋扩大认识一致,这影响到制度设计目标的最终实现,巨大的缺口主要是由转轨成本、隐性债务等问题引发;二是目前应该采取做实个人账户、避免和解决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实,应该采取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不宜采取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
参考文献:
1、JohnMaynard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陈志国.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缺陷及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1(4).
3、耿志民.中国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人口经济分析[J].社会保险研究,2001(1).
4、王燕.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J].经济研究,2001(5).
5、刘宁,何铁彦.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运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5(3).
篇4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住房;集中;分散
中图分类号:TU24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7-0056-02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中国已进入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且这种大规模的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提前来到的,给城市的养老、住房、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环境品质、生活设施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提出了新的考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养老模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老年人居住消费需求的转变,老年人住房问题将更加突出。2009年全国城市养老服务机构5291个,床位49.3万张,收养老年人32.3万人。面对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城市老年福利机构明显资源不足,城市老年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老年住房及所提供的社区服务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如何适应迅速形成的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要求,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2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概况
我国针对城市老年住房的范围较广,包含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养老社区等不同形式的专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住房,是居住建筑与精神慰藉的结合。目前我国城市存在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不管哪一种养老模式,其前提是老有所居,老年住房成了养老所需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老年人只有有了适合的、固定的居住场所,才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家庭养老是指人进入老年阶段后,居住在家并由子女或其他亲属负责照料生活,是将人的养老问题全部由家庭自我解决,实质上是一种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与自助行为获得老年生活保障的机制。但家庭养老模式并没有提供专门适合老年人的住房,不仅居住建筑没有从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进行设计,社区也大多没有照顾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社区服务等,属于自住型住房。
机构养老则是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主要分为福利机构和营利机构养老两种。福利性机构由于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老年住房覆盖的对象范围狭窄,而且经费的不足常造成住房设施简陋,相关配套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较差,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等情况,很难满足城市老年群体对社会化、个性化老年住房的需求。近年来机构养老逐步走向了社会化,如托老所、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民营机构,主要面向一些不符合进入福利机构养老,但是又不能在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老年住房服务,其老年住房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非营利社会福利为主。民办营利性机构中的老年住房则是参差不齐,以收住、托管老年人和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基本护理服务为主,疗养保健型、休闲娱乐型老年住房数量不多,存在老年住房地区发展不平衡,设置布局不合理,地点远离城市中心区、交通不便等缺点。
总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仍然以选择与子女同住的方式为主,只有少部分选择了机构养老模式。由于缺乏福利性老年住房与营利性老年住房的统筹规划,城市政府只考虑有限的公共养老机构而缺乏对民办养老机构实施有效的支持,加之没有有力的投资发展环境,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在现阶段仍然是有限和缓慢的。现有的老年住房与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应,如果没有新的扶持政策,老年住房的发展不可能稳定、成规模和持续的发展,那么在未来的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住房供需的矛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发展而日趋加大。
3 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展望
3.1分散式――家庭自住社会化模式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尊老爱幼的道德传统,人们自古以来就追求儿孙满堂、多子多福的生活,受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未来我国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仍将以自住型为主。但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医疗康复的要求,家庭自住社会化模式将成为一种新兴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其住房形式仍然是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普通住宅,但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专业养老服务体系,而非家庭成员。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老人享受必要的养老服务设施,还可以从家庭成员中得到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尊重老年人和满足老年人的天伦之乐,并进而通过这种愉快的精神状态增进老年人的生活勇气和安全感。
3.2集中式――独立型老年社区模式
随着城市老年人居住观念的改变,许多老年人从过去不肯到养老机构开始向往群体生活,尤其近年来,集中的独立型老年社区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独立型老年社区有优越的居住环境,能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完善、周到、及时的服务,有适合老人的各种活动,能让老年人解除孤独感、寂寞感,使其享受到“独立居住”、“集中交往”的乐趣。我国现阶段在发展政府福利性和民营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基础上,可逐渐将政府福利性养老机构市场化,使独立型老年社区包含有不同层次的老年住房,既满足“三无”老人等有特殊住房需要的老人群体,又可满足经济基础较好的老年人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多重需求。但独立老年社区需注意选址应尽量不要远离城市生活区,并应保持交通方便、城市生活的延续。
3.3集中分散混合式――复合型住区模式
复合型住区是一个“半开放”的社区,它可以城市的任何一个新建或改造小区为载体,并与城市社会融为一体,而不像独立型老年社区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如果交通不便就容易成为“孤岛”。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复合型住区服务对象仍然以青年人为主,同时在小区内部建设小型的老年社区,让“两代人”虽分开居住,但都生活在一个小区,使老年人既可享受家庭自住模式所带来的天伦之乐,又可满足老年人独立居住的需求,以及在小型老年社区里找到交往的乐趣。复合型住区模式应成为未来主要发展的一种模式。
集中与分散是对立统一的两面,集中与分散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正确处理集中和分散之间的关系对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集中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独立型老年社区规模也不能过大,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性调查,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生活在老年人过于集中的环境,因此独立型社区规模应以中型为主,适当的分散布局,以便与周围居住环境协调,并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同样,家庭自住社会化老年住房在原有分散的基础上,社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必须有计划、整体性集中布置,以提高养老服务的便利性、多样性和高效率。
4 政府视角的城市老年住房应对性政策
4.1统一规划,全程监管
对于老年住房项目,政府应统一规划,将老年住房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专属用地空间布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老年配套服务设施,如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托老所等,从用地范围上进行控制,在小区的详细规划及建设中要予以具体的落实和实施。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对于那些设施和条件比较差的老年住房,要有计划地进行无障碍改造,确保老年住房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各地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和相关政策优惠提供土地,对开发部门关于老年居住建筑的开发进行宏观控制和指导,严格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设部、民政部出台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建设,如配备必要服务设施、采用无障碍设计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的各种家庭类型,以及老年人的各层次经济收入为主要参考依据,在户型配比上更为多样化,以满足不同身体状态、不同阶层老年入的居住需求。政府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一套保障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标准的监督评价体系,不合格的要限期进行整顿和改正,对养老机构实施行业等级管理与评估,实现老年住房开发建设的全程监管。
4.2加强城市政府与养老机构合作
除了面对经济条件较好老年人群体,市场化运作的高端老年住房外,还应加强城市政府与养老机构企业的合作开发,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兴建和管理老年公寓。可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也可采用收取合理土地使用费的方法,并适当降低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简化立项和审批手续。针对养老机构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作用,按照信贷通则加大贷款支持力度。通过优惠的土地、信贷和税收等政策工具,鼓励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增加面向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可支付住房的供给,也可对那些买不起房而需要租用公共住房安家的老年住户采用租赁的模式,让老年人以多种方式实现“住有所居”。
4.3健全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在发展我国传统的家庭自住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建立健全城市社会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其重点是“老年友好社区”的建设,满足老年人在住房、交通、健康、社会交往、、教育、休闲活动等领域的需求。通过在社区内设立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点,将一些原来由家庭负担的事务性工作纳入服务范围,提供相关的养老生活照料服务体系、养老医疗卫生体系及养老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对家庭养老的社会化补充,如结合老年活动中心,开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减轻家庭压力的同时,也满足了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环境的心理需求。
5结语
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长,同时,消费观念的改变,特别是老人传统养老观的改变,老人的养老需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更趋于多元化和多样化。城市老年住房发展模式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出现更为完善的新发展,并通过集中与分散辩证的发展模式加速老年住房的供给和市场化运作,给老人更多的选择,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模式的老年住房问题,城市政府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统一规划,全程监管,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致力于老年住业,从而使城市老年住房的发展真正达到让老年人“住有所居”,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所带来的日益突出的老年住房供需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胡小武.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政策的理念变革[J].城市问题,2008(07)67-72
[2]胡仁禄.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初探[J].建筑学报,1994(10):39-41
[3]罗德启.世纪之交的老龄居住问题[J].建筑学报,1996(0]):30-35
[4]曹云亭.城市社区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J].住宅科技,]997(07):11-13
[5]王玮华.居家养老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J].规划师,1999(01):87-89
[6]曹力鸥.人口老龄化对社区规划和住宅建设的影响[J].国外城市规划,1999(03):19-24
[7]王江萍.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2(03):53-55
篇5
选择并发展适宜的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通过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进行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我国的养老政策,比较各种模式的利与弊,从而得到借鉴以完善现有的模式,为给老人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服务创造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形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人口老龄化。
顾名思义,即社会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一定数值,并持续增高。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数据显示,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二)养老模式。
对于笼统的养老模式概念,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文章指出,“养老模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二、曹宅镇概况及人口现状
(一)曹宅镇概况。
曹宅镇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处金义经济走廊的中心位置,素有“柑橘之乡”、“建材基地”之称,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原金华县四大重镇之一。近年来,工业以乳制品、酿造、仿红木家具、建材等为主导行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农业以柑桔、葡萄、特种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经济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其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也较有代表性。
(二)曹宅镇人口现状。
曹宅镇现有人口4.3万,老年人口8041人,占总人口的18.7%。根据国际上通用标?剩?无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13年以来,曹宅镇以“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为主要思路,积极探索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新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来说,曹宅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已发展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浅析四种主要养老模式
(一)留守养老模式。
1.留守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留守”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本文所指的“留守养老”,即不接受社区的实质,仅接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以及村委会所提供的65元到80元不等的补贴,孤身一人居住在家庭中,老人自己负责日常生活的养老方式。
2.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原因。
第一,老人自身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他们选择自己在家颐养天年,不愿意外出。或是认为自己仍然有独自生活的能力,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第二,子女问题。一是子女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自然而然必须得一个人生活;二是家庭中的子女长期外出务工、求学,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家中照顾老人;三是老人原本未生育子女或是子女已经去世,老人膝下无子无女。
3.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利弊。
这种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老人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在这种模式下生活的老人,大多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时,大部分老人的居住地条件不良,家中摆设简陋、环境较差。此外,老人的存在感较弱,假如发生了意外,外人发现并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较小。
(二)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于留守养老模式。留守养老模式下的老人是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有种“自生自灭”的意味。而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其他人的帮助,老人并不需要自己负责衣食住行等。
1.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
(1)居家式外出养老概况及其特点。
居家式外出养老和外出式居家养老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是“居家”。但是这里的“家”并不是老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老人养老所居住的家庭。包括赡养老人的子女居住地,或是有偿照顾老人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居住地。这也意味着老人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终老。
(2)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
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几乎是中华文化传统,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老人由于自身观念原因,不愿意在养老院居住,在家中养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无论是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在照顾老人起居方面,相对于老人独自生活时方便。
(3)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利弊。
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疑传承了子女应尽“孝道”的传统,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很大程度上弘扬了社会公德。同时,老人不论是与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在一起,内心的孤独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共享天伦之乐。而老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受到重视,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此外,也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一部分财政支出转移到了子女身上。
随着上世纪末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由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加重中青年的生活负担。同时,子女与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2.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式社区养老与居家式外出养老存在明显的区别。居家式外出养老更多地把对供养老人的负担转移到老人子女身上,而居家式社区养老强调了家庭照料和社区服务的结合。这种模式得到了范围越来越大的推广。
(1)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极大推广,越来越多的民政部门倾向于发展此种模式。居家式社区养老是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由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或村委进行辅助,雇佣专业人员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予以照顾的养老模式。它结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一种比较有综合优势的养老模式。数据显示,曹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伙食费仅2元至4元。
(2)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原因。
可以说,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断磨合中产生的。首先,传统的居家养老给老人的子女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工作之余照顾老人起居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机构养老所需费用极大,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个月的养老支出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都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两种模式缺点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3)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利弊。
不难看出,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目前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中具有优势地位。它既避免了留守养老的老人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又避免了子女因经济支出过大的压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行也是有其缺点的。根据曹宅镇居家养老中心各季度就餐人员名单显示,2014年底,曹宅镇就餐老人为991人。但是到了2015底,就餐人数反而减少至931人。有不少老人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饭菜并不是很合口味。同时,也有部分老人子女对社区养老存在顾虑。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明显不同于居家养老模式。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将老人集中起来一起生活,提供生活帮助,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此种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并不是无偿照顾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或是老人的监护人支付一定费用。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公办)养老模式即集中养老模式,由有关部门负责建设、维护敬老院基础设施。而曹宅镇所属的金东区,下辖的每个乡镇或街道都建有一所敬老院。曹宅镇敬老院位于?蛭鞔澹?内设有老人宿舍、食堂、开水房以及浴室,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根据对曹宅镇敬老院的实地调查,大部分居住在这的老人,都是无子无女,仅靠国家补贴和村委补助,或者退休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少部分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或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富裕。此外,民政局对特困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也是将其安置在敬老院。
(3)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相对于留守养老的老人,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情绪状态明显开朗很多。有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结伴出游,身心得到舒展。
在实行公办的机构养老模式中,有关部门既要负责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日常安全,又要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对投入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2.机构(民办)养老模式。
(1)机构(民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养老模式中,民办与公办存在一定差别。机构(民办)养老模式,即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由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具有回报性,在服务水平更高的同时,费用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也高很多。
(2)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居高不下。曹宅镇敬老院已达到饱和状态,在进行扩建之前显然不能容纳更多的老年人。而敬老院的扩建,意味着政府需要负担更繁重的财政支出。同时,一些富裕家庭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又对公办敬老院的服务水平存在一定顾虑。民办养老机构的兴起无疑能解决燃眉之急。
(3)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养老多样性、多层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提高老人服务水平,打消老人子女顾虑。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以私人经营为主,服务人员层次不一,特别是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毒保姆”事件,给老人的安全造成了隐患。此外,高额的费用也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
四、实行养老模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养老方面。
一是留守老人数量庞大,民政部门和村委无法将关心落实到每位老人身上。二是留守老人居住地较为分散,管理工作较为困难。三是留守老人与外界沟通较少,突发状况频繁发生且不可避免。
(二)居家式外出养老方面。
一是存在子女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老人无法受到良好的照顾。二是老人外出居住并未告知有关部门,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三)居家式社区养老方面。
由于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量大面广,村情不一,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不够重视,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二是炊事员队伍不稳定,调整面过大;三是少数村资金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运行成本过高,集体经济压力较大;四是部分老人难沟通、难管理。同时,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种类较少,注重老人的衣食住行,偏重于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却对老人的心理状态疏于关心。
(四)机构(公办)养老方面。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历史原因,敬老院建设用地手续不规范,土地权证和房产证明无法办理。二是功能不完善,敬老院以居养型为主,护理功能缺乏,不能满足特困老人多样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退居二线的村干部担任,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四是专业护理人员招聘难,受职业观念、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招聘从大专院校毕业、具有专业职称的护理人员难度很大。
(五)机构(民办)养老方面。
一是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落实难,虽然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政策,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及《浙江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指标的影响,新建养老机构用地难落实。二是民间资本利用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法规上都是明确鼓励支持的,但在具体落实上,相关部门操作规程不明确、效率不高,存在“事难办”的现象。三是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期长、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投资者问得多、落实少,投资比较谨慎。
五、现行养老模式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成果。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指导、规范管理,保障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运行,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需求作用。通过督查考核、强化管理,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等方法保障规范运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充分发挥敬老院的托底作用。
敬老院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安全运行。通过改造设施,提升功能,优化服务,促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探索通过与卫生部门的资源融合、引入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等路径,把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综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承担好特困供养、兜底作用的同时,发挥更好的社会养老服务。
(三)优化服务,加快民?k养老机构项目落地。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工作衔接、协调,对于已经名称预登记的申办单位,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养老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企业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
(四)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篇6
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为人口老龄化继续以老年人口年增长率2.4%的速度向高龄化发展,而中国以老年人口年增长率3.5%的速度向高龄化发展〔1〕。由于老年人器官衰老的主要生理功能变化和老年病主要临床特点的不同,导致老年病人输血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且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后病情变化及病程进展迅速又难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因此,对于老年病人而言,输血更应该谨慎。
1 老年病人的输血指征
普通成人血红蛋白(Hb)
2 老年病人输血的成分〔2,3〕
输血时,尽量输注新鲜浓缩红细胞,这样可以减少输血量,红细胞浓度相对较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纠正贫血(1单位浓缩红细胞可使Hb升高5 g/L左右);输注血小板时,尽量输注浓缩血小板;输注粒细胞时,尽量输注辐照粒细胞;低蛋白血症时,输注血浆或白蛋白;肝硬化或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同时补充凝血因子。
3 老年病人输血原则〔2,4〕
①少量多次,一般200~400 ml/次;有心血管病者,不超过300 ml/次。②缓慢,控制在20~30滴/min。③异体输血:优点为采血不受病人情况限制;缺点为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④自体输血:优点为减少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缺点为采血受病人机体功能下降限制。⑤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糖尿病、慢性肺部感染、半年内心肌梗死史和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者应避免自体输血。
4 老年病人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5~10〕
4.1 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及分类 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新症状和新体征)或新疾病,称为输血不良反应。其分类见表1。表1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4.2 老年病人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4.2.1 循环超负荷及其处理 ①常见原因:输血过量、过快。②临床表现:急性肺水肿、慢性心衰及肾衰加重的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咯痰甚至咯大量粉红色血性泡沫痰、呼吸困难、水肿、发绀、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等。③处理对策:立即停止输血,吸入高浓度氧,应用皮质激素,纠正心衰及肾衰(半坐位、利尿、四肢轮扎止血带),抗休克治疗,换输浓缩红细胞。④预防措施:控制输血的血量和速度,尤其已有心衰、肾衰者。
4.2.2 发热反应及其处理 ①常见原因:免疫性因素: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不相合白细胞、血小板抗体(多次输血)所致抗原抗体反应(多见);非免疫性因素:各种致热原热原和杂质(少见)。②临床表现:老年病人发热反应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可见寒战、发热、心悸、血压不变或增高或见恶心、呕吐、大汗、虚脱、血压降低。③对策:立即停止输血,镇静解热治疗(虚脱者忌),密切病情观察,改输洗涤红细胞或使用白细胞滤器。④预防:消除热原,无菌操作,尽量用去白细胞血。
4.2.3 过敏反应及其处理 ①常见原因:受血者过敏体质,供血者过敏抗体(过敏物或HLA抗体);受血者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供血者特异性抗IgA(多次输血者)。②临床表现:症状:轻者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面及睑结膜充血、唇增厚感;特重者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体征:荨麻疹、充血征或休克征。发生时间:输血数分钟或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即刻。老年病人症状、体征较重,病情变化、进展快,必须及时处理。③处理对策:轻度者:减慢输血速度、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重度者:立即停止输血、肾上腺素;休克者: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升压药、输液;喉头水肿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IgA缺乏者:按休克处理。④预防措施:筛除有过敏史的供血者,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前2.5 h口服抗组胺药,IgA缺乏者输血应输洗涤红细胞,必要时自体输血。
5 老年病人输血的注意事项〔2〕
输血前,详细检查心脏功能和静脉压;输血前、中、后,密切注意心率、呼吸、血压、颈静脉充盈及肺部啰音的动态变化;输血中,如静脉压升高,应停止输血,如静脉压升高明显,应立即使用呋塞米利尿剂、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甚至放血。
6 老年病人特殊情况输血〔2,11~13〕
①心力衰竭又必须输血,应少量、多次、慢速输血;输血时取半卧位,并注意保暖。②肾功能不全又必须输血,应足量、分次、慢速输血;尽量输注红细胞制剂。③恶性肿瘤又必须输血,应提倡自体输血、成分输血、输去白细胞血、输辐照血。④老年痴呆、高血压和冠心病输血,应输激光或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充氧血。
7 自体输血〔2〕
①一次采血量不>400 ml;②两次采血间隔时间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老年病人手术及非手术输血不断增多。然而,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降低,加之老年病自有的特点,使老年病人输血的风险增大,因此,老年病人输血应该比其他年轻病人更加谨慎。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制定个体化输血方案,严密监控输血前、中、后病情,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确保安全、合理、规范的输血。
参考文献
1 李法琦,司良毅主编.老年医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0.
2 秦环龙,杨 俊.老年及儿童外科病人输血治疗的特殊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1820.
3 吴立翔,李伟道.成分输血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J〕.重庆医学,2004; 33(6):91921.
4 谭庆芬,李聚林,罗 志.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903.
5 孟善丽.输血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山西医药杂志,2009; 38(2):1479.
6 李艳春,赵国英,王 悦.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机制〔J〕.医疗装备,2006;19(4):489.
7 刘 寓,王 娟,杨 均.老年输血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志,2009;7(3):54.
8 石 光.输血不良反应及相关疾病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3):1656.
9 李艳春,孙 玲,江洪湖.输血并发症及预防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2):42.
10 林武存,赵树铭.应用输血新技术提高输血安全性〔J〕.重庆医学,2007;36(24):24712.
11 赵国祥,王立阳,孙祥喜,等.高压氧并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5):7489.
篇7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特点;作用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加重,家庭日趋小型化,养老功能逐步减弱,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或长期生活的社区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养老机构或相关组织提供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养老照顾,由正规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支撑,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生活。
1、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
1.1综合性
建立和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总体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物质基础较薄弱,养老保障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等。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的经济来源,解决的是基本的物质需求,至于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根本没有涉及,这对于养老保障来说远远不够。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养老不再成为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2 福利性
福利性是指社区的养老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造福于社区老年居民,以较小的花费为老人提供较好的服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大量老人居住家中需要社区提供服务,其发展须贯彻福利性的方向。首先是服务目标的福利性。商业性养老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讲究投入和产出。而社区养老服务与此不同,它是为困难的老人家庭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旨在维护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其次是服务对象的福利性。福利有明确的界定对象,主要根据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确定,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对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福利照顾的规定。再次是服务效益的福利性。社区的养老服务不可能全部是免费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讲究经济效益,但它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提供保本收费服务,谋求收支平衡,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后是服务资源的福利性。服务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公共场所、志愿者服务、企业捐献等。
1.3 服务性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社区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社区在发挥养老保障功能时,主要是通过社区服务,养老保障不仅需要资金保障,更需要服务保障,尤其是在养老保障资金不足的条件下,高素质的福利服务已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特别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弥补养老保障资金的不足,增强居家养老保障的服务功能。社区贴近于居民,是老人生活之地,服务是它的较大优势。通过社区的社会福利服务,可提高社区的公共福利水平,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克服困难,满足人们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社区为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都难以替代的。
1.4 社会性
社会性是社区养老服务的特征之一,也就是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所需资金、服务需要社会各方资助,其来源呈现多样化。第一是政府资助。政府在养老保障中负有主要责任,政府理所当然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第二是时间储蓄模式。通过组织低龄健康老人向高龄非健康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然后将其服务时间记录存档,等服务者将来需要生活照顾时,再由别的低龄老人向其提供服务。第三是社会各方面的捐献等。这些资助及服务应具有稳定性,否则社区养老服务难以正常运转,今后政府资助比例应逐步上升,最终以政府资助为主,因为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拥有者,是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主要投资者。政府不能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充当配角。
2、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作用
2.1社区养老服务能弥补养老之不足
第一,社区养老服务和家庭养老功能互补。家庭养老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家庭规模日益核心化,照顾老人的子女减少,总之家庭养老功能已严重弱化,老人尤其是照料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的生活问题尤为突出。社区养老服务则能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缺陷,特别是病弱老人的身体看护,高龄老人的生活照顾,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等。解决对老人生活照料的困难,没有社区养老服务,现代社会家庭养老便难以支撑;第二,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功能互补。社区养老服务能克服机构养老的缺点,不仅投资少、服务广、收费廉,而且通过社区为老人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可帮助老年人过好日常生活,加强老人与社区的联系,多与他人交往,从而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延缓衰老,愉快地度过晚年。第三,社区养老服务与商业化养老功能互补。社区养老服务的对象是本社区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根据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社区的实际情况,提供老人养老的基本需求项目。
2.2社区养老服务对养老保障制度具有补充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事业有了巨大发展,离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起来,养老金、医疗金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是,养老金的社会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仍然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基本问题。现实生活中,不但广大农村老人被边缘化于养老保障制度之外,而且城市里也有一批人享受不到养老金。即使是获得养老金的老人,由于物价上涨较快,养老金有限,其养老保障水平也是有限的。当社会还不能为老人提供较高的退休待遇时,社区养老服务可弥补物质上的不足。有的老人由于财力不足,生活较困难,社区养老服务应发挥其福利性特点,多方筹集资金,政府应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放养老券,补贴老人养老。
2.3社区养老服务对老人日常生活有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人口流动加快,青年人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要么去国外读书、工作,要么到国内其它城市发展,由此导致许多老人的子女身处异地他乡,而老人又不愿离开自己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所以只能自己单独居住。这样,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其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社区。即使是和子女在同一城市居住,由于子女工作忙碌,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子女亦不能为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提供全面服务,老人的日常生活保障依然离不开社区养老服务。现在我国城市社区开办了许多为老人服务的项目,如开办老年食堂;设立老年护理服务中心;设立社区老年病床。这些情况表明,社区组织和机构提供的社会照顾资源已普遍为老人所接受,并逐步开始在养老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2.4社区养老服务能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指老年人在身体衰老过程中,由于生理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理需求。老年人退休后,和社会疏远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失落感,再加上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无所事事,子女忙于工作,难得有时间陪伴老人,更容易使老人产生冷落感,会认为不但社会抛弃了自己,孩子也不关心自己。同时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沟通存在一定问题,极易造成“老小孩”现象,从而引发老人心理健康问题,使老人精神苦闷。社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各种活动是老人精神赡养的主要实现途径,它能丰富老人日常生活,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
3、结语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问题已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城市起步时间不长,操作体系不健全,需要社会各方加快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做好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从而确保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养老金会计;设定提存计划;设定收益计划;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1-0070-03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由目前的9%升至16%。西方人口专家将21世纪称为“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一直在不断努力寻求解决的途径,至今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处理问题,我国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尚处于探索阶段。根据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6%,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6.96%(仅指中国大陆地区),已达到联合国关于“老龄型国家或地区”的界定标准。在此背景下研究养老金会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养老金会计的主要内容
(一)养老金的性质
养老金作为支付给退休职工用于保障日后生活的资金,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曾经产生两种主要观点:一是“社会福利观”,二是“劳动报酬观”。
社会福利观认为,职工在职时取得工资收入,体现按劳分配;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体现国家和企业对职工的关怀。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养老金支付即是该观点的体现,养老金支付往往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企业职工在职服务期间不确认养老金费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的弊端日渐暴露。一方面,养老金费用没有预提,企业无法估计未来应付养老金数额;另一方面,收益和成本不配比,使得企业各期的损益缺乏可比性,不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
劳动报酬观认为,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是职工在职服务期间提供劳务所赚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其实质是“递延工资”。因此,会计处理不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而是在劳务发生时就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这一观点已被世界各国(包括我国)会计界普遍接受。现行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原则也就是建立在该观点基础上的。
(二)养老金会计的核算原则
既然养老金费用是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当期确认的,那么,在会计核算时就应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确认养老金费用,既反映了养老金的基本属性,也是会计核算中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我国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应当按照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和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按照这一规定,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职工服务期间就确认养老金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原则,这是我国养老金会计发展的一大进步。
(三)养老金计划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根据养老金的给付方式和风险承担主体不同,养老金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简称DCP)和设定受益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简称DBP)。
1.设定提存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按照养老金计划的约定,每年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养老金,职工退休时所能领取的退休金取决于提存的金额及其所产生的投资收益,企业并不保证职工退休时养老金的给付金额。在该计划下,企业根据事先确定的缴费水平向一个独立实体支付确定数额的提存金,职工退休时所能获得的养老金数额取决于所缴提存金额及其投资收益在职工退休时的累积额,职工到期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是不确定的,而且通货膨胀风险、投资风险等完全由职工个人承担。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只需在每期计提时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即可。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企业上缴社会统筹费时:
借: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向个人账户足额提拨资金时:
借: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向个人账户不足额提拨资金时:
借: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付养老金费用
向个人账户超额提拨资金时:
借: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
预付养老金费用
贷:银行存款
2.设定收益计划。设定收益计划是指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一次或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能力履行支付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养老金以及提取多少都由企业自行决定。在该计划下,企业承诺确定数额的养老金给付额,并确保提存金和基金资产投资收益的积累额到期能满足支付职工养老金的需要,与养老金资产相关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确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较为复杂,将来的给付义务换算成现时的养老金费用和负债,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从而涉及折现率的选择。而折现的计算必须要考虑很多不确定因素,一般要由精算师对职工的死亡率、离职率、利息率、投资收益率、提前退休率、未来的薪金水平及养老金计划运作中的其他因素做出预测。养老金负债要在精算基础上计量,按期估计并计算未来支付养老金的年金现值,据此确定养老金成本及每期应向养老金基金提存的金额。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每年发生服务成本和负债利息时:
借: 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
贷: 预计负债
提拨资金时:
借:养老金计划资产
贷:银行存款
养老金计划资产发生实际收益时:
借:养老金计划资产
贷: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
发生损失时,作相反分录。
养老金计划修改(包括开始实施) 时确认服务成本:
借:前期服务成本
贷:预计负债
每年摊销前期服务成本时:
借:管理费用―养老金费用
贷:前期服务成本
实际支付费用时:
借:预计负债
贷:养老金计划资产
3.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的比较。从上述分析来看,DCP和DBP各有优缺点,二者比较见下表:
三、养老金会计的现状
(一)国际养老金会计现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LAS19)“雇员福利”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LAS26)“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两项养老金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多项有关养老金的会计准则,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会计体系。该体系主要由FAS87“雇主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FAS88“雇主对设定受益养老金计划的结算、削减和终止福利的会计处理”以及FAS158“雇主对设定受益计划和其他退休后福利计划的会计处理”等组成。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24号(SSAP24)“养老金成本的会计处理”,修订了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FRS17)“退休福利”。
LAS19、FAS87和FRS17对设定提存计划的规定基本相同。一方面,要求企业在雇员提供服务期间把为换取该服务而应付给设定提存计划的提存金确认为一项费用;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披露为设定提存计划确认的费用金额。具体见下表:
(二)我国养老金会计现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1984年开始建立试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将养老金会计按照会计主体的不同分为企业养老金会计和企业年金会计,分别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和第10号中予以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职工养老金保险费等各种不同形式报酬的会计处理进行归纳,规范了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依照该准则,企业将根据具体的设定提存计划,按照固定金额或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支付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在职工在职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且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将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所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单独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处理和列报;规范了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规定企业年金基金所持有的各类投资需以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年金基金的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组成等。
四、结论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是设定受益制与设定提存制的结合,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属于设定受益计划, 而个人账户部分属于设定提存计划,从制度设计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上看,似应按照设定受益制来进行会计处理。但目前我国企业养老金(特别是基本养老金)的会计处理还不适宜采用设定受益计划下的处理方法,原因在于:目前我国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精算师队伍缺乏以及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养老金费用构成模糊,只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不具备按照设定受益计划分别确认养老金成本各组成部分的条件;由于设定受益计划较为复杂,很大程度得依赖和借助精算师的力量,使大多数企业无法采用保险统计方法,依据合理的精算假设计算养老金成本和各种给付义务;相反,设定提存计划的实施成本较低,会计处理较为简单。虽然目前对企业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均采用设定提存计划,但对一些大型的、条件成熟的企业可试行设定受益计划,以后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向设定受益计划过渡。
注释:
[1] 市场相关价值,可能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或是在不超过5年内以系统合理的方式通过确认公允价值的变动而计算所得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康萍.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制定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4,(03):73-77.
[2] 季晓东.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2,(06):27-32.
[3] 陈芳芳.美国养老金会计最新发展及其借鉴[J].财会通讯(综合),2008,(05):105-106.
篇9
欧洲自满情绪的结束是一件好事,但信心的丧失则是危险的。这个危险在于,在匆忙恢复增长的过程中,欧洲增长模式的优点可能与缺点一起被抛弃掉。
欧洲“融合机”
欧洲经济模式最引人注目的优点,可能就在于能够吸纳穷国并使它们变得富有,就像是一台“融合机”。在世界的其他地区,资本从高增长国家流向低增长国家,而在欧洲则不同,资本流入更多的国家增长更快。
欧洲增长模式还因为另两个成就而得到称赞。第一个是建立了一个全球品牌。整个欧洲大陆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都受到欢迎,而“欧洲制造”则是结合了这些技术和设计的简称。这是欧洲企业的成就,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它们悄悄成长起来,通过提高生产力、就业水平和出口来与美国和亚洲的企业竞争。另一个成就是,在平均收入水平比北美洲低近1/4的情况下,欧洲成为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典范”。
世界银行的研究发现从1987年以来有27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发展至高收入。其中阿曼、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发现了石油,而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通过积极的出口导向战略在和平中创造出了繁荣。而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国家中,有一半都在欧洲,包括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希腊、匈牙利、拉脱维亚、马耳他、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欧洲如何能保持其“融合机”的运行?欧洲的品牌如何能被打磨得更好?怎样才能保持欧洲的生活方式?一个简单的回答是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在贸易和金融方面都表现很好,很多国家在企业和创新上也不错,但却少有在工作和政府部门方面表现很好的。因此需要在政府和劳动力市场上多作改变,而在创新、生产率增长和企业创造就业方面需要改变的较少,金融和贸易方面需要的改变则更少。
一体化的红利
贸易是欧洲经济模式的中流砥柱,也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欧洲的贸易额与GDP的比例接近100%,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受益于对外直接投资和境外生产,西欧企业可以帮助中欧和东欧的企业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先进。
目前服务业各方面发展参差不齐:旅游业发展很好但运输业不够好,金融服务发展不错而其他的商业服务较差。通过更新的技术和更好的监管,欧洲服务业贸易规模可在未来十年内达到目前的三倍。
金融一体化是欧洲的另一个优点。由于资本的流入,欧洲成为全球唯一的既有大量的经常账户赤字,同时还能实现经济高增长的地区。经济学法则在欧洲得到了体现,当欧盟国家或者具有加入欧盟意愿的国家在制度层面与西欧国家的经济进一步融合之后,这种经济学法则的体现会更加明显。
虽然金融脱媒的风险仍未消除,但西方银行从欧洲新兴经济体撤离的程度还是小于许多人的担忧。从中得到的教训是,需要在经济繁荣时加强对公共财政的管理,以及强化监管结构来防范跨境私募融资的风险。
重振企业创新
在过去15年中欧洲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附加值以及更多的出口收入。北欧国家如瑞典和爱尔兰,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表现最好。而南欧国家,比如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则表现不好。在2002至2008年,这些南欧国家也创造了工作机会,但都是比较短暂的,或是在一些小型或家庭企业中。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税率和累赘的规章制度。
如果欧洲能将商业经营变得更容易的话,它将会从它的企业中获得更多。欧洲必须尽快行动,否则企业将无法壮大且效率低下,无法吸引国外投资,无法在逐渐扩大的泛欧市场有所作为,并将日益在与东亚和北美洲企业的竞争中丧失核心竞争力。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欧洲的劳动生产率相对美国和日本一直下降。瑞士、瑞典、芬兰、丹麦和德国等欧洲经济体正在追赶美国,主要通过给予企业中的私有研发机构更多的经济激励,构建知识产权制度以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有益联系等,提高创新能力。在欧洲大的内陆经济体中,很多已经在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甚至人力资本上达到或超过了美国,但研发和其他创新不足可能会阻碍其增长。
富有活力的东欧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联系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快速应用已有的技术。当欧洲新兴经济体与欧洲大陆和北欧国家的一体化开始之后,流入南欧的外国直接投资就逐渐减少。对这些越来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而言,改革国内的规章制度,而非更多的研发投入,也许才是加速创新的最好方式。
填补人口空巢
目前欧洲的劳动力约为3.25亿,50年后按现在的移民和劳动参与度趋势估计,劳动力将降至2.75亿。欧洲必须采取激进的改变才能对抗劳动力萎缩。由于青年人口持续降低,仅仅把劳动参与率提升至北欧目前的水平并不能解决年轻劳动力减少的问题。
欧洲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增加欧洲内部的劳动力流动,剥离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以及重新思考移民政策。
最好的方式是现在就开始加速欧盟内部的劳动力流动。工资、住房市场的形成机制、以及国家安全保障网络需要结合在一起来应对人口流动和移民的冲击。最需要重新评估的是就业保护立法,该立法降低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水平。欧洲需要一种更为自私的移民政策,不是仅从人道主义考虑,而是更多从经济上考虑,大量吸引全球人才。
坚守财政整顿
财政整顿是当前欧洲政策最需要考虑的事情。财政压力很高有以下五个原因: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在危机期间飞速增长;危机后的增长可能疲软;快速老龄化导致财政压力增加;在下次危机来临之前财政政策应有稳固立足点;市场对财政的脆弱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模拟显示西欧国家如果要在2030年达到公共债务占GDP比例为60%的目标,那么经周期调整后的基础财政收支在十年内改善幅度需要达到GDP的6%。南欧所需的基础财政收支调整最多,北欧所需调整最少。这些调整很大,但仍然有空间削减开支而不影响增长。实际上,在过去15年中,初始政府规模越大的国家增长率越低。在欧洲,初始政府规模增长10个百分点将导致经济年增长率下降0.6到0.9个百分点。当政府支出规模超过GDP的40% 时,支出的增加将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
篇10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寿命不断地延长,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日趋上升。老龄化社会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沉重压力,也给社会带来种种问题,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犯罪问题也变的突出起来。于是我们必须加紧对老年人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老年人犯罪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本文就是针对老年人犯罪的各种特点、不同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能对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有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使老年人犯罪问题能得到很好解决。同时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应当列入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之一。
关键词:老年人;老龄化;犯罪特点;法制教育;犯罪对策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社会家庭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诸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在社会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数量也有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某地监狱在押犯常年12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员1998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2%,1999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4%,2000年以占到在押犯总数的2.1%。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长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就是从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即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谓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学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制约与机体生长成熟这一序列同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转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自身的生长条件和天生机体发育的差异,判断老年人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和角色作用,可分别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来衡量。1982年在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的界限定义为60岁。我国若以退休年龄为界限的话,则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把我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0周岁以60周岁为标准便于正确的估量老年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
因此老年人犯罪概括起来说,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这是一种以年龄为标准对老年人犯罪下的定义。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以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狭义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由于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处于老年化的过程中而引发的犯罪行为。前者着眼于行为主体,后者着眼于行为特征。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围较小,它把老年人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
二、 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不同之处在于,老年人犯罪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然而 ,老年人犯罪也有自己特殊的犯罪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我们注意。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犯罪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上看,老年人犯罪多为孤寡老人,文化层次偏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成家后大都与老人分居两处,致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孤独寂寞,单调乏味,易滋生不健康的心理,从而滋生犯罪。而且这些老年人多为文盲或半文盲,文化水平较低。
(二)从老年人犯罪的类型上看,男性多属猥亵、、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伪造、诈骗等,女性犯罪则以扰乱社会治安为主。
(三)从老年人犯罪的手段上看,暴力型犯罪较少。进入老年期后,由于不同程度的生理疾病的存在,使老年人存在着运动障碍,这些决定了老年人所实施的抢劫、杀人等暴力型犯罪较少,他们往往采取教唆、诱骗、包庇等具有智能性、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犯罪手段。
(四)从老年人犯罪的对象上看,多为弱势群体。人进入老年以后,生理机能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老变化。因此,一些老年人往往把犯罪对象直接指向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的儿童、妇女、残疾人等弱者。
除了以上几个可以明显归类的特点,还有一些特点,一些老年人犯罪是低文化者较多,农村老年人犯罪较多。近年来还有一些退休老干部利用自己多年的人际关系网,为家人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三、 老年人犯罪的特殊原因
老年人犯罪除与未成年人犯罪、中青年犯罪和其他的各类犯罪有共同的主客观原因外,还有一定的特殊原因。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并具体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具体原因:
(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技能都面临明显下降趋势。在身体机能上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许多器官和组织有相当程度的萎缩现象,如听力下降,视力减退。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减弱、反应变得迟钝。因此老年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从心理机能上来看,此时老年人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有些老年人变得敏感多疑。加上身体机能出现的衰退,自身抵抗能力的降低,使老年人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问题,从而引起了很深的猜疑心理和被害观念,总怀疑他人是否侵犯自己,往往由于猜疑被害而发生防御性的犯罪行为。有些老年人情绪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老年期的人在情绪方面出现重要变化,产生情绪回归现象,即老年人遇到挫折时不容易克制,常常失去理智,变得像儿童一样任性固执冲动。有时变得自私起来,整天怨天尤人、固执己见、缺乏宽容。这些心理倾向是由于他们身心衰退而造成的。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身体衰弱精力不济,不能恰当地解决遇到的纠纷,很容易因为小事而激起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有可能导致攻击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老年人在步入老年期以后,由于身体和心理的特殊变化常常会出现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
1.对离休,退休的不适应。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工作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工作收入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在工作当中可以全面的展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并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中得到快乐与幸福感。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从忙忙碌碌的工作中一下子松懈下来,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了重心,生活从此变得没有意义,个人价值也无从体现,于是变得消极颓废,此时最容易卷入违法犯罪的活动中。
2.对生活贫困的不适应,对一些老年人来说若有退休金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的话则出现有关财产犯罪的可能较小。但对于另外一些老年人来说,本身并没有很多的积蓄,一旦退休经济上的收入更少,不可能完全支付生活开支,加上老年人容易患病,更需要金钱来保证及时治病。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有子女提供,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很容易发生赡养纠纷,当无人赡养又无经济收入时他们可能会进行多种财产犯罪活动,用来解决经济问题。
(三)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情况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犯罪行为
1.与子女的关系影响犯罪行为。当老年人退休离休后,老年人的工资收入不再像以前那样丰厚,他们的地位权利也不如以前,给家庭带来的种种好处也不复存在,这样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动摇,以前家长形象逐渐减弱。对农村老年人由于年老身体机能的衰退,各种机能的下降,劳动能力不如以前,也不像年轻时撑起整个家,于是家庭中的地位也不如以前了。一些修养较差,缺乏道德观念,尊老养老意识淡薄的子女,看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同时老年人本身心理机能发生微妙变化,本身又会觉得自己为家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做出了许多的努力,而当自己体弱多病身体不佳,正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却遭到如此冷漠的态度,老年人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很容易产生绝望轻生无用等情绪,于是心理上便出现了报复心理,“我过不好你们也甭想过好”。尤其是那些老年丧偶身边无人陪伴,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没有人可以安抚;当心中郁闷时没有人来倾听;当遇到生病时,没有人来照顾。长期的内心压抑情绪一旦爆发,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出现犯罪行为是很正常的。
2.与配偶的关系不睦造成犯罪
当老年人退休后没有工作来充实生活,心中不免有失落感。对新生活也会出现不适应,使老年人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心理上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大多老年人容易激动往往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把夫妻间往年的烂事抖出,互相揭对方缺点,引起双方的不满,各不相让往往会造成夫妻间的矛盾冲突演化为犯罪行为。
(四)由于恶习不改造成犯罪
少数老年人之所以造成犯罪是因为恶习很深,积重难返,不思悔改造成的。如三进宫的老年犯郑某,利用封建迷信欺诈胁迫等手段奸女。老年惯犯王某采用利诱的手段,先后多次利用看电视,给钱等手段对邻居家的小女孩进行猥亵。
(五)由于法制教育的不全面
在我国,尤其农村地区,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在为人处事是往往依照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于法律知识非常陌生,法律意识浅薄,也就无从遵法守法了。当前我国正在加大普法宣传,但往往会忽略对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尤其是农村老人。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很容易违法犯法走向犯罪道路。
(六)由于道德教育的不全面
人们往往认为老年人人生经验丰富,辨别是非能力强,因此人们在关心老年人晚年生活中,往往认为老年人不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对老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不免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成员的思想价值观造成影响。加上一些老年人原本就存在一些不良思想意识,势必使这些老年人由于是非,善恶,美丑观念的混淆,比较容易主动或被动鼓励参与或组织如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行为活动,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以上是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对社会的不适应,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不同角度对老人犯罪原因进行的分析,但这些分析在理论发展中还不完善,还没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当我们对老年人犯罪原因进行分析时要运用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研究。
转贴于
四、预防老年人犯罪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物质生活保障体系。目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社会养老制度建设,实行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公平负担的原则。发展养老事业要学习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完善社区保障制度,解决老年人的社区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问题。加强老年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可以采取政府投资兴建,社会各界捐助赞助等多种形式兴建,如在社区加强老年医护,生活服务,文化体育等硬件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服务软件建设。形成完善的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医疗保健,文化娱乐
切实得到保障。
(二)建立城乡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必须调整现有的医疗政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尤其要保证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看病交得起费用。建立健全老年的医疗救助制度,对城乡没有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虽纳入但无法获得必要保障的生活困难的老人给予医疗救济,国家实力贫困救济医院,专门救济生活贫困人口,特别是老人。各个地方要经常组织医疗队伍下乡送医活动,
帮助贫困老人渡过难关。
(三)重点救助贫困,生活艰辛的特困老年群体。各级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老人实行特别政策给予特别关爱。对贫困地区,国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使贫困地区的贫困老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救助贫困老年专用基金,有个政府老年工作机构负责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各级政府应创建条件,逐渐把有子女却无赡养能力的贫困老年人纳入乡镇五保供养范围。建立城乡对口医疗支援制度,定期为贫困地区的老年人防病治病。发动社会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特别救助等等。
(四)依靠发展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身体,生活,精神质量。发展老年教育事业,针对老年的教育特点和规律,应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和科学健身活动,使他们在学习,健身中得到快乐和知识。必须以满足老年的实际需要为目标,解决老年人全体普遍关心的热心和难点问题,争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积极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充实精神生活,让有益的活动填补他们离开劳动岗位后产生的思想空虚,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违法犯法的现象。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加强普法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对老年人的教育,努力使老年人学法,知法,守法,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争强老年人的法制和道德观念。另外,不能忽视家庭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不能因为作子女的工作生活忙而忽略了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应当继承和弘扬尊老的美德,尊重老人的人格,加强与老人的交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减轻他们的失落感,让他们幸福安度晚年。
(五)把维护老年人的权益摆在司法工作的重要位置。我国1996年10月1日起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我们要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老年人的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尤其要慎重对待,妥善处理老年人犯罪案件。对老年人犯罪的案件的审判,须根据老年人的犯罪特点,犯罪的原因,犯罪的情节和危害的结果综合考虑,在法定量刑幅度内尽量从轻判处。刑种选择,刑期裁量,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对于依法可判刑可不判刑的,尽量以不判为主;对于判刑可轻可重的,尽量以轻判为主;对于可关押可不关押的,以不关押为主。在审判程序和审判策略上,尽量照顾老年人身心特点,注意说服教育;审理用语规范化,保护老年人的自尊。区分具体案情,正确使用缓刑和暂予监外执行。老年人犯罪,除难以改造的累犯和惯犯外,一般其社会危害性较小,加上老年体衰,再犯可能性也较小,除个别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外可以使用缓刑。对于身体有严重疾病,符合法定保外就医条件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做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对于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在减刑、假释条件上给予适当放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条件就可减刑,假释。我们以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危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被害老年人。另一面对老年人犯罪也要打击,通过打击使那些在犯罪边缘的老人能悬崖勒马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从而起到预防老年人犯罪的效果。
(六)做好老年犯罪的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老年犯罪入狱人员比起其他年龄的罪犯相对较少,但随着老年犯罪案件的逐年增加老年罪犯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年老体弱独立生活能力差,加上社会关系来往少,这种情况下老年罪犯会变得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兴趣,这会增加对他们改造的难度,介于老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改造机关应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尽量少分配繁重的劳动任务。在做好狱内老年犯罪教育改造的同时还要做好老年犯罪的出狱安置工作,防止刑满释放或者假释后因生活无着,走投无路而再次犯罪。为此,家庭、居民委员会、民政部门和社会福利部门,应及时解决刑满释放或假释后老年罪犯生活出路问题。各地老龄工作机构和民政部门应协调好工作,在安置上给予适当关注,落实生活保障措施,预防再次犯罪。
以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预防老年犯罪的对策与措施的,但我们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我们要在现实条件下来谈论某种预防措施,不能一味的追求预防成效而忽略了现实的可能性。如:在建设各种老年服务基础设施时,应考虑本地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
2.对老年人犯罪应该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行政的、法律的、政策的、社会的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3.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去研究老年人犯罪的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也会出现某些变化,我们的对策也应随之变化。
我们要把老龄工作视为社会主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都重视起来,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条件与环境,激发老年人为社会服务的意愿,引导老年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安度晚年。这样老年人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的。另外,笔者认为在全国人口高龄化已到来之际,和现代社会小家庭日益增多的冲击下,对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加强研究,应列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资料
[1]赖文.老年人犯罪的问题.
target=’blank’>xinhuanet.com
[2]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target=’blank’>xinhuanet .com
[3]程东宁.老年人犯罪能不能网开一面[J].人民法院报,2003(4)
[4]费平 金进.当前老年人犯罪增长应以重视[J].
href=’dffy.com’ target=’blank’>dffy.com
[5]易明刚.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报,2002,3, 1
(57-58)
[6]吴宗宪.老年男性的犯罪心理[J].政法论坛,1992(3)
[7]陈丽平.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N].法制日报,2003(5)
[8]郭金亮 丁桂枝.论我国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J].求索,2003(4)
[9]赵秉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 1989
[10]侯玉波.人格与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
2000,9,5 (719- 724)
[11]赵俊康.中国大陆农村老年保障问题[J].
href=’ccswf.org.tw’ target=’blank’>ccswf.org.tw
[12]陈永革李缨.老年人犯罪的英法问题刍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报,2003,12(12)
- 上一篇:林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下一篇:乡村现代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