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的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物流的缺点

篇1

[关键词] 铁路货运;现代物流;结合

0.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加快和国内公路、水运及民航等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铁路货运的缺陷如运输速度慢、时间不确定和粗放式的服务等,显得更加突出,也使得铁路货运份额明显下降,给铁路货运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现代物流业却以快速的运输速度、先进的科技信息应用结合各种交通工具作为载体,配以较新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步的占领传统货物运输的阵地。因此,传统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对于传统铁路货运企业来说,是一条可供选择的出路。

1.传统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对比

现代物流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以其良好的管理模式、快速多样的运输工具、优质的服务理念及先进的信息管理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同。物流作为生产商与批发零售商及消费者的中介,其货物周转、分拣、配货、保管与流通等功能,为客户节省货物流通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已显得越发重要。而传统铁路货运作为货运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业务功能方面与现代物流方面有着一些共同点,但是在货物流通功能、服务意识、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相对于现代物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货物流通功能上:传统的铁路货运只有干线运输、货物装卸、常规存储等基本的物流功能,其与现代物流的七大功能(包装功能、装卸功能、运输功能、保管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情报功能)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总体来说,传统的铁路货运业务内容过于狭窄。

在服务意识上:大多数的铁路货运企业都是被动的接受业务,而不像现代物流企业主动寻找客户、主动提供服务业务;在服务态度上,有些铁路货运企业还保留着“铁老大”的旧思想,认为客户来是求我为其提供帮助的,而不是像现代物流企业一样把客户当做上帝,没有“我为你服务、你为我创收”这种思想。在企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相对比较落后。

信息等技术应用上:现代物流在信息处理、及时共享、实时查询等方面通过运用条形码、电子数据等信息技术,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向客户提供了随时查询和了解货物状态和动向的条件。而很多的传统铁路货物运输企业现在仍停留在到发站、费用查询等最基本查询的原始阶段,在这方面传统货物运输企业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现代物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运用结算等,对于传统铁路运输企业也是需要借鉴和学习的。

2.铁路货运应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方式

铁路货运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上文提出的不足的同时,也应认识到铁路货运自身在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方面的优势,在制定企业改革的策略时,应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措施有针对性的判断和选择。

(1)转变思想、改革运营机制和管理方式

目前,在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大环境下,铁路货运的主体即货运站并不是独立的经营实体,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约束较为严重,没有人、财、物等方面独立的经营权,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其发展进取的空间。因此,应当突破目前管理的束缚,建立独立核算的物流中心,下放相关经营管理权,使该独立的物流中心能够脱离原本的铁路主业,并独立的走向市场竞争,调动其开拓进取的积极性,避免走之前计划经营的“年初下任务、年底调任务”的老路。

同时也应充分利用统一的全国铁路系统这一优势,发达的铁路系统能够为现代铁路物流提供基本的全国仓储基地的物质条件,并能使全国物流信息共享,也提供了全国铁路物流运输网络化的经营基础。因此可引进分层的管理模式,铁路物流的总公司总体上把握全国货物的运作与协调,各分公司具体开展物流业务,在保证全国物流网络畅通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全国各地各分公司的配合,这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所不具备的。

在改变经营管理体制的同时,还应改变和突破传统铁路货运系统相对老化的经营理念,改变原来“铁老大”这种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原来那种坐在家中等客户上门的思想意识、那种把客户当做上门寻求帮助的落后思想应当抛弃,应当主动寻找客户信息、分析信息、主动服务,把潜在的客户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企业效益。

(2)完善设施、建立全方位的运作模式

要完善铁路货运的现代物流作用,还要在货运站的硬件方面做出改造和更新,如在原有的仓储场地上划分各功能区,增加新的存储设备,将原来铁路货运的货物暂存功能转化为现代物流的货物存储功能,增加导轨和牵引索道、活动货架、搬运车、起重机等基础设施。通过改造既有设备设施,增加新设备设施,来完善物流功能,提高作业效率。

还应在原来铁路货运服务的基础上,增设上门接货、代办手续、代办包装、流通加工、货物配送等新业务,实现“门到门”无缝隙服务,提高铁路货运在现代物流服务中的竞争力。在原有铁路货运无法满足上述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汽车运输队或与其它公路、水路、航空等企业展开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在为客户提供更细致服务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良好的效益。

(3)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

针对目前传统铁路货运相对于现代物流跟踪能力差,无法实时查询、无法便捷支付等发面的缺点,应重视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子商务。因此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体系化的全程货物管理信息系统。在货物的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货物运输、销售、管理电子化等方面,采用先进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体系化的货物运输电子商务平台,这其中包括电子支付、网上支付、密匙提取、客户管理、个性化服务、商管理、货物追踪查询等各种功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等来实现仓储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以便帮助对仓库货物的合理存储和调配,从而提高货物存储方面的生产率。还需引进GPS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使铁路货运的实时追踪、查询功能得以实现,弥补传统铁路货运在这方面的不足。

在人的方面,传统的铁路运输人员在现代化物流的运输、配送、仓储、信息管理、物流理念以及市场竞争观念方面都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显得迫在眉睫。

3.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使客户满意才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因此,在传统铁路货运的模式下,铁路货运企业只有结合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改进,才能提高铁路货运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参考文献:

[1]高霞 台湾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12).

篇2

1.1物流概述

物流是一个新的科学分支,它最早起源于美国。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效的物流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通常是指一个产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为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所在地是不同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实践差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现代物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以外的界限分离,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对企业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以实现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2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通过协调市场,企业,供应商之间的物资与信息的流动,以满足客户的消费需要。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品的销售以及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的完整的活动周期。

2. 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物流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企业战略计划中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2.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的观点看,企业物流是企业中的一个属于支持性质的部门,仅仅只是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起到一种支持和促进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系统和生产系统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现代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连接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关键,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使企业从物流中心获得丰厚的利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 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正确的认识

受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制约,物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一般都存在着经营成本大、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模式落后、交货不够快捷、安全性差、缺乏竞争力等缺点和劣势。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企业服务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3.2企业物流管理滞后,现代化设备不足

许多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停留在纸笔时代,或者一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更不用说通过网络管理企业物流的方方面面。虽然有些企业应用了现代物流设备,但是效果一般都不好。长期以来物流专业人才稀缺,主要原因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没有得到相关企业和部门的足够重视。

3.3物流管理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落后

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这一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也阻碍了物流管理服务方式、运作模式的组织创新和发展,制约了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4. 加强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4.1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从生产规划,采购到仓库管理,目前的物流管

理业务和库存控制操作系统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如何使企业的物流总成本达到最低点,依靠人工记忆的处理是困难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购买,验收以及保证货物质量和交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致使库存堆积,交货延误,成本增加,进而企业就会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因此,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要用什么样的信息系统,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情况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信息系统,来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

4.2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物流管理知识

首先,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改变过去只重销售忽视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加强对物流管理在企业战略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建立符合实际业务的现代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其次,企业应重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企业的核心业务要加大力度管理,并积极与供应商和用户进行及时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运作整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再次,应树立绿色物流的概念,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4.3加强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

中小企业需要的综合物流专业的管理人才稀缺,是制约当前物流管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培养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中心;是物流人才管理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物流理论学习的同时,公司还应设立物流示范操作区,使工作人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首先要认识到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人员资格制度和相应的培训体系,并运用相关激励措施,加强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再次采取教育和在职培训相

结合的方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培养现代物流人才。 4.4改善物流管理信息化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加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支撑点。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客户,供应商和制造商联合起来,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物流信息共享知识,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改进和升级,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是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营运成本的关键。

篇3

【关键词】集装箱运输 对外贸易 全球化 提单

一、前言

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可以用于海洋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运输以及多式联运等。此外,集装箱运输能够实现“门到门”运输,具有简便、迅速、安全与经济等特点。由于集装箱在很大程度上的优越性,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普遍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同时集装箱运输也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的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冠军。由此可见,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运输的发展,外贸运输能力的增强又为对外贸易的扩大提供了保障。

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阶段

(1)萌芽期。从1801年至1966年,这一阶段欧美发达国家最先尝试陆上集装箱运输,英国、美国、德国与法国都相继进行了简单的尝试,二战中,美国开始利用集装箱运输一些军用物资。直到1956年,美国一家轮船公司通过在甲板上装载集装箱进行海上试运,@标志着海上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开始。

(2)成长期。从1966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起初,集装箱运输从美国沿海运输向国际远洋运输发展。然后,随着世界各主要航线集装箱运输的开展,出现了第二代集装箱船和集装箱运输专用泊位。集装箱运输在这一阶段发展迅速,技术管理水平不断的提升,企业设备也逐步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成熟期。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集装箱硬件设施方面的完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集装箱法律法规方面体系的健全,使得集装箱运输在全球得到普及,结合世界各国家对外贸易运输体系的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国际贸易的任务,为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三、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1)集装箱运输的优点。推动包装的标准化;有利于开展多式联运;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快车船周转;提高了装卸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货物运输的包装,简化理货手续;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与质量。

(2)集装箱运输的缺点。需要大量投资,资金来源困难;转运不协调,增加相应的费用;受货载限制,货物流向不平衡,影响经济效益;受运输条件限制,不能充分发挥“门到门”运输优势;各国集装箱运输相关法律法规不一致,制约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趋势――集约化

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集约化,港口分布更为合理,将形成北、东、南三大集装箱枢纽港群。北部:以大连港、天津港和青岛港为主;东部:以上海港、宁波港为主;南部:以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为主。

五、集装箱运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集装箱运输信息管理日趋现代化与柔和化。现代物流是信息化的产物,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与柔和化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技术保障,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信息管理建设为发展现代物流的信息系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下,物流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各个国家的货物贸易。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集装箱运输EDI标准体系,通过EDI系统能够传送最广泛且全面的整个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信息来源,大大的节省了贸易双方的市场调查分析时间,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集装箱多式联运加强了与现代物流一体化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在多个地区发展了越来越多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节点,发展成现代物流节点的先发优势。同时,多式联运中覆盖全国范围的交通网络也已经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运输保障体系。政府在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过程中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平台。我国通过不断的优化集装箱多式联运,加强了其与现代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了货物更加方便快捷的运输,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集装箱运输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由于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通常存在责任期间、适航、滞箱、海难事故以及设备交接等问题,这便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贸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按照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甚至对人身财产方面的威胁。比如,著名的海牙规则与汉堡规则便对关于甲板上装载集装箱一事作出了具体的要求,而我国的《海商法》也对此制定了相关的规则,从而更好的便于运输的管理。正是由于集装箱运输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制约了某些国家的违法行为,为国际贸易市场营造了公开、透明的货物运输环境,大大的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的发展与合作。

(4)集装箱运输对提单与贸易术语的影响。由于在采用集装箱运输时,海运提单的种类繁多,操作比较复杂,结汇单据在银行流转的时间较长等原因,而集装箱运输的装卸效率与运输速度比较高,因此往往会出现提单未到收货人不能提货的现象,导致时间的大量损耗和效率的低下,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在国际贸易中常常在集装箱运输时使用海运单,海运单没有物权凭证,有效的解决了收货人收到货单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此外,我国在集装箱运输中,常常采用FCA、CPT与CIP三种贸易术语,货物发生的损失由买方承担,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茅甄.集装箱运输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姚新超.国际贸易运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德明.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J].世界海运,2000.

篇4

近年来,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非常明显,即:物流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物流专业人才,产生其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导致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要。任何一所高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当前许多学校所面临的是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都是从最基本的物流操作开始,所以在校期间的实训显得格外重要。物流管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仅从课本上获取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当中,经常产生理论和实操相脱节的现象,有的学生学了两年多的物流,仍不知道在企业中最常使用的叉车是如何操作的,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为了三江学院更好的发展,在进行物流教学时应注重物流技能的培养。蓝仁昌博士是物流实训方面的专家,他对全国各地的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一方面企业非常需要物流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很大,说明学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许多大学生学了两年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仍然对物流的真正内涵不清楚,对物流的基本操作模糊。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反映物流相关知识太抽象、太难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对物流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始终感觉物流离自己太远。

一、建立实用型的物流实训实验室

根据物流研究的发展,物流渐渐形成了一门边缘化、跨学科的综合学科,物流实际操作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使物流专业逐渐由管理类向工科类靠拢。建设与专业相适应的实训实验室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就业率的重要保障。物流实训实验室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真正体会整个物流过程,消除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陌生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态度。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实验室,如北京物资学院、吉林大学,建立自动化仓库及分拣的实训实验室,这些学校的物流实训实验室设备及软件投资大多在150万元以上;一些重点学校建立的物流流程实训实验室,以物流系统为核心,集成了条形码设备、RF技术、电子拣选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先进的物流实训实验室;国内还有些院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建立行业物流实训实验室,如汽车类、海运类,他们在基础物流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行业特色,建成了基于供应链,将ERP、产品设计、电子商务等企业软件进行集成的一体化物流实训实验室,一’再结合汽车、海运的一些专业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流实训实验室。

学校建立物流实训实验室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尽可能的模拟就业岗位环境,围绕运输管理、仓储管理、汀单处理、信息管理等能力的培养,配备所需的图片、流程和软件等资料,同时要配备物流技术所需要的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计算机、自动分拣、托盘、叉车、升降机等;在物流实训岗位的定位上,要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我国物流业态较多,如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实训的内容要包括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配送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物流各环节的运作,增强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方案学校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学校独立建立物流实训实验室;另一种是与企业共建物流实训实验室,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仿真技术以及企业丰富的物流管理操作经验,通过物流教学系统,以真实的企业案例为基础,在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理解的同时,通过模拟掌握真实的物流操作环节。

无论是学校独立建立物流实训实验室还是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实验室,其优、缺点共存。优点是学校能够通过不同的实训流程、实训模块的操作,给本校学生提供不同的物流运作环境;缺点是除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物流设备应用经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实训实验室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投人是较大的。尽管建立物流实训实验室在当前要投人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学校长远的发展来看,学校建有自己的物流实训实验室是一种合理化的选择。在满足本校学生实训前提下,可以为其他学校的学生提供物流实训或考核,可以使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最终实现共赢的目标。

二、委托物流实训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物流实训

在学校资源有限,实训实验室培训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将物流实训交给有实训经验的实训基地来完成对学生的培训,也是一种选择。上海外高桥物流实训基地总投资1000万元(不包括场地),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实用。其主要模块包括仓储配送、拆零分拣、超市配销、生产物流、集装箱堆场管理、报关与报检业务、货代业务、运输管理、口岸物流综合业务等等,包括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工作岗位。上海外高桥物流实训基地自2005年6月成立以来,已经接受了多所学校的学生培训,该基地对已经接受培训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接受培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他们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物流操作能迅速掌握,所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篇5

论文对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执行者--运输业、仓储业及信息业的组织、协作模式作了一些探讨。分析目前的我国物流业现状归纳出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传统外包模式,二是联盟模式,三是综合模式。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缺点,并对组织方式、职责分担等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在继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之后,被称为“第三种利润源泉”。据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供应链成在5%左右,而我国在30%左右,可见物流市场有巨大利润空间值得我们去努力。

物流市场的兴起使得第三方物流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所重视,第三方物流国外常称之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或物流外部化,是80年代中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一个公认的划分是把独立与产、销之外的其他物流活动的承担者统称为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已越来越成为物流市场的主体,在美国有57%的物流量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业完成的,在社会化配送发展得最好的日本,第三方物流业占整个物流市场更是高达80%。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实践经验更是欠缺,近几年物流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大,物流运作的规范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对目前我国的物流市场作了一些研究与分析,并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与运作归纳为三种形式。

一、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已快速兴起了一些从事物流的企业公司,但总体来说,第三方物流市场很不完善,没有形成规模,总结物流市场的制约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第三方物流需求严重不足。据介绍,目前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或合资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企缺乏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思路,自建物流体系,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其次目前大多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而且服务水平不高,客户满意度低。

我国目前出现的物流公司,大都由原有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改建而来,例如中外运、中远集团都组建了自己的物流公司,但是这些物流公司在服务功能上非常有限,离综合物流的要求还有距离。此外,还有一些民营的物流企业,例如广“宝供”,东莞的“腾骏”、珠海的“九川”等,但其规模较小,只在一个固定的地区提供有限的物流服务,对整体的物流市场带动作用有限。从地域上来看,成功的物流企业大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广东、上海和北京为中心,内地第三方物流市场还远没有开发。

二、物流运作的三种模式

(一)、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

简单普通的物流运作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

企业外包物流业务,降低了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节约物流成本,同时可精简部门,集中资金、设备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了设备闲置。这种模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不需专门添置设备和业务训练,管理过程简单。定单由产销双方完成,第三方物流只完成承包服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业务就是这种模式,实际上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并没有走多远。这种方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之间缺少协作,没有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是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以及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会造成生产的盲目和运力的浪费或不足,以及库存结构的不合理。而且就统计,目前物流市场以分包为主,总比例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战略联盟型物流运作模式

第二种就是第三方物流包括运输、仓储、信息经营者等以契约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相互间协作,形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联盟可包括多家同地和异地的各类运输企业、场站、仓储经营者,理论上联盟规模越大,可获得的总体效益越大。信息处理这一块,可以共同租用某信息经营商的信息平台,由信息经营商负责收集处理信息,也可连接联盟内部各成员的共享数据库(技术上已可实现)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目前我国的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比起第一种有两方面改善:首先系统中加入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各单项实体以信息为指导制定运营计划,在联盟内部优化资源。同时信息平台可作为交易系统,完成产销双方的定单和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预定购买。其次,联盟内部各实体实行协作,某些票据联盟内部通用,可减少中间手续,提高效率,使得供应链衔接更顺畅。例如,联盟内部经营各种方式的运输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多式联运,一票到底,大大节约运输成本。

这种方式联盟成员是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彼此间服务租用,因此有时很难协调彼此的利益,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就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A地某运输企业运送一批货物到B地,而B地恰有一批货物运往A地,为减少空驶率,B地承包这项业务的某运输企业应转包这次运输,但A、B两家在利益协调上也许很难达成共识。

(三)、综合物流运作模式

第三种模式就是组建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综合物流公司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组建完成各相应功能的部门,综合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家生产商可提品、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综合物流项目必须进行整体网络设计,即确定每以一种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其中信息中心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以及配送中心的选址流程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物流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应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调控和管理,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目前主要利用EDI、无线电和INTERNET,INTERNET因为其成本较低(相对于EDI技术)信息量大,已成为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趋势。配送中心是综合物流的体现,地位非常重要,它衔接物流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综合物流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趋势,组建方式有多种渠道,目前我国正处在探索阶段,但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作者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是由某一项目发展商,投资新建或改建自己原有设备,完善综合物流设施,组织执行综合物流各功能的业务部门,这种方案非常适合迫切需要转型的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可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凭借原有专项实力,有较强的竞争力。方案二是项目发展商收购一些小的仓储、运输企业以及一部分生产、销售企业原有的自备车辆和仓库,对其进行整编改造。据统计,企业自备车辆和仓库占到总体物流设施的一半左右,如果能够对这一部分设施收编改造,就可直接推动商家租用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激活第三方物流市场。方案三就是原有的专项物流运营商以入股方式进行联合,这种方式初期投入资金少,组建周期短,联合后各单项物流运营商还是致力于自己的专项,业务熟悉利于发挥核心竞争力,参股方式可避免联盟模式中存在的利益矛盾,更利于协作。

物流活动是一个社会化的活动,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它必须形成一个网络才可能更好的发挥其效用。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组织结构。现在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合适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该模式适合地域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

三、关于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几点建议

发展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当务之急必须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状况落后是制约物流发展的一大因素,各地必须加大对道路、港口、场站等的建设改造,形成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二是增加物流设备和物流技术的科技含量:现代物流是一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特别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GPS、ITS等已逐渐成为现代物流必要的技术手段,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对以前老旧的物流设施必须进行改造,发展新型高科技物流设备,以提高物流效率,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三是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人才极度欠缺,必须通过培训及考察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物流知识的人才。四是转化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现代物流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已不仅仅是客户物流业务的承包人,而是要求其服务延伸到客户的经营活动中,与客户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第三方物流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篇6

随着分工在各个行业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层面上不断,物流产业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蓬勃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物流产业已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民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譬如1996年英国的物流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0.63%,而欧洲化国家的物流总成本一般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左右。可以说,在经济一体化和迅猛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对促进和维持经济区域内部和不同经济区域间的联系、降低社会生产总成本、推动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黄金产业”,物流业对社会经济和经营越来越散发出其强大的力,从而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物流业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开发区作为各地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区域,加快物流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现代物流既是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吸引外商投资、铸就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1.物流业对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据点。一般来讲,开发区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往往较大,而开发区第二产业规模大,这就说明三产业潜力大,空间大。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尽快盘大盘强三产,主攻点之一就是现代物流业。因为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长链条产业,它的辐射面大,带动力强。同时,现代物流业也是一个新兴的增长点。据一份来自世界银行的报告称:如果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的16.7%降低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节本就是增效。

2.一流的物流业也是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巨大磁场。跨国公司主要是立足全球配置生产资源,对物流更加关注。目前,开发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从政策转向综合环境的竞争。而现代物流业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营造综合环境诸要素中最有份量的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外商考察投资环境已把物流环境作为必备的考察,并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3.现代物流既是开发区企业内部挖潜的新型利润源,更是企业决胜外部商战的竞争力。企业追求利润的内在驱动力,需要物流业加快发展。一方面,它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如机械行业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只有5%的时间是被加工活动所占用,其它95%的时间则是仓储、运输或在加工线上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压缩库存。据一些行业统计,企业75%的流动资金被材料费所占用,减少库存对减少流动资金当然能起显著作用。另外,它还可以促进快速交货、保持供应链的连续稳定、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物流费用等等。正因为如此,物流引起了企业界的高度重视,被称为“第三个利润源”、“末开发的黑大陆”、“企业脚下的金矿”。而且,企业通过物流外包,也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模式,有利于剥离辅业,做强主业,集中力量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区尤其是高新区工业结构的重要特征就是高新技术行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新技术行业如加上完善的物流业作保证,则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4.产品大进大出的格局,需要物流业大力支撑。在商品流通中,物流是伴随着商流而产生的,但它又是商流的物质内容和物质基础。物流支撑着经济生活中的大多数交易行为,是所有的商品交易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正是有了物流活动的保障,交易行为才能在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得以实现。创造了货物和服务的时间和地点效用。开发区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前沿阵地,进出口贸易占很大比重。如无锡新区2002年进出口总额近5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250%,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倍,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20%,进口依存度为129%。国际物流相对于国内物流要求更高,其涉及面广,环节多,手续多,影响因素多,尤其需要强有力的物流平台来支撑。可以说,发达的物流业是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和保证。

另外当前世界现代物流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期,物流市场可谓方兴未艾。世界经济一体化打破了国界,生产专业化打破了厂界,使全球采购得以盛行。一位德国专家曾经预言,未来世界只有三种人:生产者、消费者、物流者。因此,开发区必须顺应大势,赶上这班车,并且要坐在这班车的前面。

二.我国开发区物流的发展现状

1.物流园区的规划现状:2001年,中央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各地政府必须做好两项工作:首先,在硬环境方面,政府应承担起规划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辐射网络专用线等基础性工作;其次,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实施标准化工程,广泛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机具设施及条形码等技术。依据《意见》的精神,各地方政府相继推出城市物流规划,其中物流园区建设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深圳最早提出物流园区(基地)建设,《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建设六大物流园区。 1.依托深港西部物流市场的前湾物流园区,它是一个综合物流园区;2.盐田港、机场航空、平湖物流基地和龙华物流园区。这四个园区使深圳市逐渐形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对国际货运的枢纽的格局,它有集装箱、空运、公铁、水铁联运等多种渠道;

3.此外还有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它是一个面向全市的配送中心型的物流园区。总的来说是要形成特区内以西部港区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盐田港区物流园区为内圈层,特区外以龙华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为外层的现代物流产业圈。

上海准备重点发展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三大物流园区。 1.外高桥物流园区,属港区一体化贸易型园区(为进出口贸易)

2.浦东空港物流园区,属航空口岸型;

3.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属陆路口岸型。

北京的目标是形成三个巨型综合物流基地的扇形辐射区,以便北京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其布局为:阎村——王佐铁路、公路货运枢纽性物流园区;通州马驹桥公路、海运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顺义天竺航空、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十八里店物流配送区(北京物流港)。

广州规划了三大、五小共八个园区。 1.黄埔(国际枢纽)物流园区,它面向珠三角、港澳台和日本、韩国、东南亚;2.南沙(国际枢纽)物流园区,它面向港铁联运,远洋集装箱货运;

3.广州空港物流园区,着重于国际航空、国内航空货运。

此外还有五个依托广州、面向全国的综合型物流园区。

总的来看,“三大”是以国际贸易为服务对象,“五小”是以内贸服务为主。

天津将规划开发区工业物流园区、保税区国家物流园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区、局货运物流中心五大物流园区。《宁波市物流发展规划》按照经济合理性、环境合理性和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确定宁波市“一主六副”7个物流园区的布局。江苏省物流发展纲要提出全省区域物流布局采用“物流枢纽城市——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的模式,构架四大物流枢纽、十大综合物流园区。此外,全国其他很多地区都有物流产业园区的规划。

2.开发区物流发展优势和特点:

(1)政策优势。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产业部门,为发展物流业制定协调一致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政策,创造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开发区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大部分开发区都将物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并逐步建立和健全物流行业管理制度,对行业从业审批、经营规范、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进行明确界定。开发区的政策制定比较超前,其物流现状可为其他区域制定正确的物流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2)区位优势。中国开发区大多位于沿海、沿河或是主要交通要道附近,交通方面具有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为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企业原材料运输方式采用多式联运,产品大多销往海外或是中国沿海地区。多数开发区具备了“九通一平”,即道路、热力、供水、排水、排污、电力、电讯、燃气、卫星线路等九通和土地平整,这为物流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发区具有政府海关直通的有利条件,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服务。开发区的信息化程度比其他的区域发达,一般都开通了宽带信息网络、政务、呼叫服务中心等信息化工程,互联网数据中心大多已开始建设,区域信息化环境比较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比较高。

(3)经济优势。开发区的外资、合资企业的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外资企业的经营规范,外包观念很强。主动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为发展物流业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开发区大多呈现出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强劲发展的制造业为开发区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现代物流发展将进一步降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开发区产业经营成本,增强开发区竞争能力。开发区具有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分析其物流现状对进一步改善开发区物流环境、吸引投资提供了准确定位。

3.开发区物流发展的和缺点

(1)首先在物流管理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部门、地区间各自为政,许多企业各自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物流过程浪费惊人,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一方面一些部门或地区因季节性储运设施不足,大兴仓储,另一方面大量的储运设施闲置未用,成为附属物。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和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资金严重浪费,物流企业和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较低。

(2)储运结构不合理。运输设施严重不足,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铁路负担过重,水运和公路运输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仓储设施从总量上看较多,但大量是五、六十年代的陈旧设施,结构不合理,社会仓库利用率低,专用物流设备和工具依然落后,包装技术、包装设备、包装材料急需改进。仓储设施的陈旧、运输能力的不足、储运损失率高、效率低,形成了开发区物流发展的“瓶颈”。

(3)中国企业物流发展单一,导致重复建设,作业效率不高,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物流行业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使全社会难以形成综合性物流服务。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连锁商业企业自建配送中心,无法形成规模型配送,造成仓储、配送资源的浪费,经济效益差。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设施闲置,造成投资上的重复与浪费。现有的物流配送企业(中心)由于效益偏差,服务欠缺,故在层次上仍处于物流配送的初级阶段。尚不具备现代化、全球化、新型物流配送企业的特征。

(4)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和物流行业人才匮乏。由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不畅通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导致资金沉淀,发生大量仓储费用。信息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滞后,目前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企业间商务交易的网络平台建设都刚刚起步,实际应用十分有限,很难适应现代化物流的实际需求。

(5)物流发展外部环境建设尚须完善。纵观开发区物流发展,虽然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是整个物流系统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系统化,存在着物流服务理念、信息系统、运输环节、政府部门协调等问题,造成了开发区物流供应效率不足,无法满足开发区的物流需求。整体上缺少宏观的、系统的、协调的开发区物流发展战略,物流市场面临着条块分割、行业界限造成的部门隔阂,阻碍着各物流子系统能力的协调。三.我国开发区物流的趋势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内部管理的加强,从可控的生产领域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在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上却大有潜力。企业间竞争的优势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

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现代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营销策划和顾客服务等物流环节进行一体化高效管理和经营的新兴产业。其核心是用系统的思想来优化企业的原料、产品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资源配置,以达到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顾客服务水平的目标,并创造价值。开发区物流的发展呈现物流一体化、物流国际化、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和实体集聚化的趋势。

(1)物流一体化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的阶段,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并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亚太物流联盟主席指出,物流一体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物流一体化实现的基础是现代物流技术的成熟和广泛,以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包括各种操作、管理技能等。当机技术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数据交换)、BAR CODE(条形码)等等。国内很多开发区都非常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物流一体化也更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

(2)物流国际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电子商务的全球推广,使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在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中,跨国公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跨国公司从1980年1.5万家,发展到1995年的4万家,目前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50%~60%的份额,国际技术贸易60%~70%的份额,与投资80%~90%的份额。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向其他发达地区和发展家扩展,可以使其增加收入和利润,这种扩展需要把全球化生产与全球化营销综合起来,并由各国子公司独立经营阶段,向围绕公司总部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发展,且通过综合物流的支持来开辟新的业务,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其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的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国际物流具有国际性、复杂性、风险性等特点。

目前,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企业所普遍接受,国际物流通过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将商品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的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需求。

(3)第三方物流

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关非常紧密的相关性。第三方物流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业专业化的重要形式,其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所谓第三方物流,即物流的专业化,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部分或全部企业物流功能服务的一个外部提供者。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战略重要性角度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范围和相互之间的责任范围较之一般的物流活动者有所扩大,通常建立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战略联盟以使双方都获利。

由于供应链的全球化,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成本越来越高,资金密集程度也越来越高。让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包物流工作对企业带来的益处已十分明显,第一,可以集中精力处理企业核心业务发展主业;第二,可减少物流活动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第三,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活动流动成本,提高效率;第四,可以增加灵活性,满足个性化需求;第五,可以减少库存,实现零库存,节省费用;第六,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服务,并按合同承担相关责任;第七,可以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的物流企业的区别:第一,第三方物流整合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第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一般不保有存货;第三,运输设备、仓库等虽然可以由两方中的任一方拥有,但一般都由三方公司控制;第四,外部供应者可提供全部的劳动力与管理服务;第五,可提供诸如存货管理、生产设备、组装与集运输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4)供应链管理一体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网络化趋势,当前的供应链系统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商业渠道和模式正在向实现电子商务模式转变。电子商务为供应链管理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它全面采用电脑和网络支持企业及其客户之间的交易活动;电子商务帮助企业拓展市场,B2B、B2C的电子商务拉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电子商务促进企业合作,建立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业务流程的无缝集成。电子商务将会为企业带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生产率、更低的劳动成本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他们既向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又向其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价值增值链。

供应链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协调传统的各职能领域,而传统的职能部门一般都倾向于保持自己的职能优势,这种组织结构阻碍了供应链一体化的发展和成功。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实现,要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产品,到达有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社会库存,而且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了生产及销售的有效连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它的目标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5)实体集聚化

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就是物流园区。在德国乃至于整个欧洲,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各个企业在生产及销售环节尽力降低成本及费用支出,尤其是在定购原材料到向客户分发最终产品的供应链环节,节约成本的强烈要求带来了发展物流产业的巨大机遇。随着物流产业的兴起,原来相互分割、缺乏合作的仓储、运输等传统企业逐渐走向联合,专业性的物流配送经营实体及园区——货物配送转运中心应运而生。伴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外企业逐渐意识到配送转运中心分散建设、各自为战带来的资源浪费,政府也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开发区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大势所趋。

四.对策和建议

1、明确基本思路和功能定位

根据开发区的实际状况和功能要求,开发区发展物流业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构筑信息平台为关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合理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大力引进先进物流企业,推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功能定位要围绕“口岸物流”,着重发展快速通关、现代仓储和跨国公司区域配送等功能,形成集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于一体的供应链。

2、着重抓三大支撑点,构筑发展平台

通关:开发区的企业,基本上都涉及进出口业务。发展开发区物流业,关键在提升通关速度。提升通关速度,首先要从管理上着手,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其次要从体制着手,熨平口岸海关与其它海关的通关落差。同时要从技术上着手,在海关的支持下,大力推广EDI报关。

信息:信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要素。现代物流是建立在信息平台上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要促进开发区企业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ERP、MRP等在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帮助物流企业和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打造一流的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信息系统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人才:物流是社会科学和科学也即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不仅吸纳和使用着许多代表当今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其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和开发许多独特的物流管理、技术,而且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较强。没有一流的物流人才,难以建设一流的物流企业、打造一流的物流平台。因此,要加大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引进。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物流人才,以人才高地托起物流高地。

3、坚持三个并举,提升发展层次

招商引资与内部整合并举:引进外资物流企业进入是加快发展物流业的有效途径,必须大力推进。但是物流企业的引进,特别是国内物流企业的进入,不能高低不分,大小不分。要制定准入制度,规范竞争行为,垫高进入门槛,防止低水平重复,这才有利于提升层次。在抓奸外引的同时,要搞好内部资源的整合,缩短物流业的起步进程。

全面推进与培植龙头并举:物流业起步阶段,需要广泛发动,不论国有、民资、外资,在规范的基础上,放手发动,全面推进。但是必须注重培植龙头企业。同时更要有意识地培植开发区自己的龙头企业,通过引资、整合等手段促进其尽快成长壮大,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篇7

[关键词] 医药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 外包物流 模式选择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将接近1200亿美元。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物流模式,或对现有医药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医药企业不可回避的抉择。

一、医药物流及行业现状

医药物流是指通过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分配流通及物流信息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有效地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促使药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从而提升药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

国家为确保药品安全,对药品的生产和流通分别有GMP和GSP的规定,对药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质量跟踪。医药公司必须对药品的采购、运输、存储、拣选、配货、发运等一系列物流运作严格按照GMP和GSP的规定操作,并在全程实行批号的严格管理及监控。然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医药行业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作为完整的医药供应链,产供销是一个整体,但是从医药现在的网建工作和对物流的投入建设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药品销售阶段,而对供应链上游的药品生产和原材料采购等并没有实现物流管理,因此有必要对整个行业物流进行集成,使上下游通过物流成为完整的整体。同行业之间基本上没有物流合作,即使合作,也只是为了缓解短时期内的物流资源不足,而不是抱着持续改进,降本增效的目的。

2.医药物流有待建立行业标准

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医药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物流的许多标准有别于一般的物流行业,因此必须有医药行业自己的行业标准。从目前来看,整个医药行业的物流体系刚刚起步,根本谈不上行业标准化,而且由于物流未进行标准化所带来的货物流通和信息交换不畅、流通环节多、速度慢、费用增加,减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发展的一个因素。急需解决的是:不健全的物流规范实施制度;没有统一规范的货物运输基本设备、商品信息标准化滞后、部门之间缺乏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等。因此鉴于医药行业标准化研究和管理工作,加大宣传标准化对医药物流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制定统一的相关运作机制。

3.医药物流政策法制环境有待改进

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滞后,跟不上医药物流发展的步伐。GSP、GMP及其“实施细则”有关条款的设置应该与企业规模、活动类型、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相吻合,与企业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4.医药物流发展的信息系统不完善

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平均日需求量巨大的行业来说,其医药物流的高效、准确、健康地运作离不开信息系统。而医药行业缺乏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实时的过程控制系统,造成了各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

5.缺乏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目前尽管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看好医药物流市场,如中邮物流,邦达物流等少数可以提供综合的医药物流服务,但大部分医药物流服务都是由医药企业所属物流公司承担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偏低,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性业务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二、我国医药物流模式的探析

总体来说,医药物流可以分为自营模式、外包物流模式、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和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1.自营模式

自营是指医药企业自己建立起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自主完成物流相关流程。自营模式的优点是保证医药企业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对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控制并通过合理规划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并且树立企业良好的经营形象;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能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自主掌握住产品的分销渠道,有利于同行业间的竞争;减少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泄露等方面的风险。但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重整企业物流势必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做较大变动,它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同时,高昂的建设费用需要占用大量的固定资金,为企业的正常运转会带来一定障碍;容易造成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长期来看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国药物流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四大物流中心为基础,各地物流仓库连锁化,形成主要以医药产品为主导资源,服务范围覆盖全国的综合物流运营网络系统,提供一体化的物流网络保障。构建中的国药物流全国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物流网点联结起来,依托网络使物流企业与药品制造商、供应商、下游客户及相关单位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地控制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提升和整合物流的服务能力。

2.外包物流模式

外包物流模式是指医药企业将物流体系设计、维护、调货、库存管理、装卸和配送等全部物流业务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加强监管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允许具有现代物流条件的批发企业接受已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委托的药品的储存、配送业务,同时也允许有实力并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企业为已持有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开展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配送。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点是不占用大量固定资金,可以更自由的协调生产运作,加强了企业的柔性管理,使企业可以集中力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幅度降低本企业的流通费用;它的缺点在于企业不能直接控制掌握物流职能,不能保证到货的及时和顾客服务的优良品质;第三方物流商对医药产品的仓储、养护、运输等了解甚少,不了解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策规定,在运作中服务难以满足企业要求。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国家明文规定,无论是药品的仓储还是运输,企业都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低温、冷藏条件操作,即实现GMP和GSP管理。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承担选择低效率物流公司的风险。

康恩贝销售公司主要经销集团成员企业生产的药品,品种、数量少,单个客户需求量也相对较少。经过十几年的稳步拓展,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不仅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也涉及不少中小城市。相应的销售物流配送路程也遍及大江南北,最近的有杭州市区,最远的有新疆、黑龙江、广西、云南等。药品配送难度不断加大。如果还按照以往的运输方式,无法满足业务不断向各中小城市辐射的发展需要。而如果设立区域配送中心,则会导致医药企业的管理成本、经营风险上升。物流管理的弊端日益凸显。在2001年就开始选择从物流理念、服务理念都比较超前的杭州邦达快运公司作为其独家物流公司,从每周的信息交流到每月的沟通例会,从首批重点客户“门到门”配送到全部客户“门到门”配送的完成,从路途时间承诺、网上到货查询到手机短信通知,销售公司提出的一个个合理的需求,邦达都尽其所得满足,这一安全、快捷的物流模式迅速在集团系统得到了认同。如今,集团的物流配送业务基本上都交给邦达,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将物流环节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外包出去,其余的物流环节依然自己来做。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采取的物流模式。例如,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车队来做运输而把销售物流外包出去,有的只是单纯的将废弃物回收这个物流环节外包。哪个环节需要外包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软硬件能力和社会的物流服务能力。相应地,它也集合了自营和外包的种种优点和缺点。

在现阶段,企业可以选择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首先分包出去,使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避免企业在物流环节浪费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很多大型医药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或是为了保留核心业务,或是为了安抚员工,或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也不太放心让陌生的物流企业经营自己的全部物流业务,考虑到企业的安全一般将次要业务和农村等偏远地区的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以考察该企业的运作能力,通过不断地磨合增加双方信任度,对医药企业而言,进可攻,退可守。

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金象大药房在上海、天津、成都、内蒙古、江苏、河北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城市拥有直营店、加盟店200多家,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全面的微机管理,科学规范的运作程序,为各连锁店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稳定的商品服务。金象大药房配送中心的主要配送流程是医药生产厂商把货发到大型批发企业如国药集团的物流中心,国药集团接到金象大药房的订单后把货发到金象大药房的配送中心。金象大药房在物流外包方面,改革后原有的运输车队解散,将运输部分外包出去,由中铁物流公司负责药品运输服务。他们和中铁物流签好协议,在协议中规范好双方的权利义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将货物准确送达到各连锁店,可以支付相应的运费。

4.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除了满足本公司的物流业务外,同时利用自生的优势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的模式。它的优点是不仅能有效减低物流成本,促成整个医药供应链的形成和协作,确保药品的质量,而且将物流转化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医药行业中较早认识到物流的重要并对物流进行革新。公司所有医药物流业务整合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医药物流中心,以自建物流实施为主,客户订单通过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下载到上海医药物流中心的仓库管理系统(WMS),实物物流、信息流的控制不仅延伸到公司的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核算等各个领域中,而且与外部的客户如医院进行信息流的交流,使公司的管理步入透明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海医药物流中心所属各大库区共拥有近46000平方米的库房,108辆运输车辆,2007年货运价值超过100多亿,承担上海地区各大医院及零售业的配送,建立覆盖华东地区的医药商业和制造业配送网络,通过联运承运构筑辐射全国的运输网络。2006年获得第三方物流经营资质,现除满足自营业务外,还对外承接业务。其客户有德国拜耳集团、唯美血液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和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等。

三、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许多医药企业非常重视生产渠道、商流渠道的畅通,却对物流渠道较少问津。这也大大制约了医药企业的发展规模。医药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的时候,关键是要适合自己、适用优势、适应时势。

首先,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自营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如果物流在企业中不是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就没有必要自给物流,搁置大量的资金在物流方面,应该将自己的主要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其次,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现代医药物流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近几年政府加强对医药行业的GMP、GSP认证的监管,医药物流需要对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进行很高的投入来确保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如对疫苗要进行冷藏运输和仓储。物流对于企业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如果没有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只能自营物流。

篇8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6501

1 第三方物流介绍

制造业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似乎愈演愈烈,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使得企业要保持竞争力不得不思考怎样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周期、改善客户服务并且降低物流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利润。传统的“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只会增加物流成本,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逐步的深入,企业需要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2 共同配送的发展现状

所谓共同配送就是由多家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联盟,在联盟内实现资源共享对某一共同客户进行配送服务的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联盟内享有一个业务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效益,集中协调配合,提高联盟的配送效率,这是一种有利于发挥集团性优势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物流企业联盟的核心组织是配送中心(作业中心),每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其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互相配合展开业务,它在运输方面通过混合装载,实现货物的集约运输。共同配送模式实现了联盟内的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的发挥了物流活动分工与协作的优势。

共同配送模式从主体上可以分为货主主体和配送专业者主体,见表1。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由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合作或者投资的形式进行配送。

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一种追求配送合理化的组织管理策略,其本质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活动的规模化来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

3 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的优缺点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的优点

从共同配送模式结构上看,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模式的稳定性较好,因为各个企业是经过慎重的选择才组成共同配送体,各个企业间的合作是长期稳定的。

从共同配送模式效益上看,共同配送可以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从而间接地为其客户带来费用的节省。使得共同配送模式可以发挥物流的规模效益,并且可以去除重复的交通运输,节约资本,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从共同配送模式服务上看,共同配送联盟通过车辆、仓储、人力的资源整合,占用的流动资金较小,商品周转率提高,信息平台更加完善,能够更加快速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模式有利于整体规划建立物流专业园区,解决企业土地需求困境,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3.2 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的缺点

(1)货主企业的商业机密不易保全。

共同配送是在统一的配送中心的调度下来分工合作的,这就要求多个物流企业共同分享客户企业的商业信息,这必然会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例如客户名单、战略意图等等,特别是在同行业的共同配送过程中,配送信息基本处于公开透明化,商业机密不易保全,影响企业在同业间的竞争战略的制定。

(2)联盟内组织协调难度大。

异业间的共同配送最大的问题在于组织协调难度大,首先,因为每个货主对自己的货物配送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时间、地点、途径、以及安全程度等等,要把所有的要素都标准化非常的不容易,如何统筹规划亟待解决;其次,每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法,协调这些企业能够配合默契,合理分工存在着较大难度。

(3)利益分配矛盾多。

目前我国还没有共同配送效益的客观的计算方法,那么在共同配送所产生的利益就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或依据,同时费用的分摊也面临这个问题,利益的分配很难做到公平合理,所以联盟内的物流企业利益冲突较多,不易达成一致。

4 结论

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的模式是物流配送发展的总体趋势。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可以提高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的优势,只有在认清共同配送模式的优缺点下才可以发挥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长处。

参考文献

[1]范李平.共同配送现代物流的新方向[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4,26(1):3234.

[2]何景华.共同配送物流发展的新趋势[J].世界海运,2001,24(5):2829.

[3]左鹏.共同配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途径[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12(6):2931.

篇9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整合模式;策略;发展

1物流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1物流保障生产

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现代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务过程中商品流通之本。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部分余料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整理则需要废物物流;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1.2物流服务于商流

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订的那一刻起,便由供应方转移到需求方,而商品并没有因此而移动,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除了非实物交割的期货交易,一般的商流都必须伴随相应的物流活动,即按照需求方的需求将商品实体由供应方以适当的形式、途径向需求方转移,而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通过网络点击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以终结。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轻松的商流活动都会化为一纸空文。

1.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它们的购物过程。但试想,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者商家所送并非自己所购,那么消费者还会选择网上购物吗?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那么网上的购物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2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关系

2.1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现实交易的最佳载体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的直接产物,同样是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物资流动,其最大价值是进一步提高了现代物流速度。也可以说,物流速度是决定第三方物流业成败的关键。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物流电子化是电子商务概念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物流的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

2.2第三方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最有力保证

电子商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信网络和计算机装置替代传统交易过程中介质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统计、等环节,从而实现了商品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了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但商品要迅速、准确到达,要靠现代物流来实现,尤其是规模化的物资进行迅速、准确的商业流动,就更是如此。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第三方物流的支持,第三方物流要成规模,也离不开电子商务这个理想的平台。

2.3电子商务是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

要实现电子商务,必须要有物流系统的支持和保障,要发展物流业务,也必须有电子商务的支持,这种相互融合的关系的本质是传统的物资流通技术和现代的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另外一个都不会有完美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可见,电子商务是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

2.4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第三方物流需求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生产者物流与消费者物流是物流的主流,因为相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说,企业自营物流更为经济;对于消费者而言,较低收入者的时间价值往往低于所购物品的价值,消费者更愿意自己承担一部分物流功能。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一是时间随机;二是地域分散;三是购买的物品种类多,再加上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个性化要求增加。如果企业选择自营物流,将进入两难境地: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成本将增加到无法承担的地步;控制成本,则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其时间价值也随之提高,更愿意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换取休闲或工作时间。第三方物流则可以解决企业和消费者的问题,通过对不同企业的物流内容和线路进行整合,能将物流成本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高频率和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则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随机消费要求。

3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整合模式

3.1综合物流模式

综合物流物流模式是由一家在综合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理念上均有一定优势的物流企业,对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所有物流业务活动进行全权,由它全权调配物流资源,制定物流方案,协调调度各方运作。一方面,行使综合性物流的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将运输、仓储等运作层面的业务委托给其他专门性物流作业公司,这样可以避免对场地、设施等固定资产的重复投资。另一方面,综合物流企业,利用自己的专业管理经验,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整合供应链流程。既能为生产商提品、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等物流服务,又能对销售商全权配货、送货物流业务,同时还能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这种模式比较适合BtoB电子商务,也适合BtoC电子商务的同城业务。

3.2邮政物流模式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是地域广、随机性、批量小,要满足这种要求,物流配送必须有一个全国性的配送网络,服务覆盖几乎所有地区。目前,在我国能满足这一点的物流企业只有中国邮政。中国邮政的网络极其庞大,几乎无所不至。其物流网络遍布全国每一个城镇乡村,营业网点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分布在每个居民区中,历史悠久,有一定品牌效应,且中国邮政长期从事包裹投递业务。在开展物流配送等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众多个人从业者,中国邮政都是较为合适的选择。比较有发展前景的CtoC电子商务模式,拥有许多在网上开店的“个体户”,多选择中国邮政的服务。邮政物流模式的特点就是委托来源多、服务的范围广、批量小。缺点主要是信息管理方式落后,客户难以实时查询服务情况,工作效率低等。

3.3第三方物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结合模式

由第三方物流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牵头,整合两种资源,由交易双方选择指定的物流公司取货、验货、发货。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联盟,一方面能够较好地杜绝网络欺诈的发生,降低交易风险,使网上交易更健康、更贴近现实:另一方面能代表交易者与物流公司进行协商,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有助于电子商务的推广。缺点是二者的结合较为复杂,操作难以到位。

3.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模式

在物流过程中,客户需要随时了解货物的配送情况,物流企业也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需求信息,随时准备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在传统模式下,很难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一方面是客户一旦将货物交给物流企业后面临服务“黑箱”,引起客户的顾虑,不利于客户有计划安排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不能及时获得需求信息,物流方案难以与客户衔接,造成服务不到位,导致客户流失。物流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络与主要客户的管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双方信息实时交流,委托企业对物流过程了如指掌,物流企业对客户的服务需求也在第一时间获得,双方可以在最大限度范围内展开合作,实现双赢。

3.5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互相参股

电子商务企业将物流外包,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争取成本最低;二是得到可靠的服务。控制成本一般好办,可以采取招标方式进行物流业务外包,选择报价最低的就行。但可靠的服务难以保证。为了对物流过程有所控制,获得有保证的服务。减少顾虑,电子商务企业可选择参股第三方物流公司。反过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有稳定的客户,或者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也可以参股电子商务企业。这种方式更能保证电子商务企业获得可靠的物流服务。但在具体操作中,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突出核心业务。

4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前景和策略

4.1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目前,我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尽管第三方物流前景乐观,但是,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是以旧有的物资流通企业为主体。

4.2外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登陆

中美WTO谈判最为“惊心动魄”之处是围绕分销,及其相关活动-物流与配送进行的多轮谈判,这表明,中美两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分销、物流与配送是企业市场活动的命脉,任何一方都不敢轻视。中国已经承诺,在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内,我国商品分销服务市场将逐步扩大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在过渡期后,基本上全面实行对外开放。

4.3发展对策

我国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应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方法和经验,结合我国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于我国市场状况的现代物流。有如下对策。

(1)构建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与国际、国内同行的争夺战中保持优势。构建核心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知识技能的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设等。

(2)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区域联盟。

实现资产重组可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增强其活力;建立区域联盟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同时还能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

(3)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充分应用。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充分应用。至于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同等重要。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力手段。

(4)与物流劳务的供需双方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西方,工业或商业企业与物流企业长期结盟形成较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已相当普遍。在日本,这种物流配送方式几乎占到社会总物流量的80%。我国企业应尽快建立这种战略联盟参与竞争,最好是强强联盟,这样才比较容易确立竞争优势。

(5)跟踪市场节奏,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在当今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的形势下,对物流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特征。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前景,给物流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可以预见,能否抓住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点,将是物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关键。

5总结

总之,要实现电子商务,必须要有物流技术的支持和保障,要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也必须有电子商务的支持。这种相互融合的关系的本质,是传统的物流流通技术、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完美结合,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环节,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都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oustonH.Carr.Strategicimplicationsofelectroniclinkages.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1999,16,(1):32-39.

[2]AynurUnal.Electroniccommerceandmulti-enterprisesupply/value/businesschains.InformationSciences,2000,127:63-68

篇10

关键词:物流配送;物流超市;云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配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流思想的综合产物[1]。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人们将探寻利润的眼光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的物流。可以说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2]。美国学者Haul. Lee,Seungin Whang在《Winning the last mile of E-commence》一文中指出了物流配送的重要性[3]。国外的专业物流与共同配送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配送技术和设备先进,配送服务质量高,且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基本上稳定在10%左右。而我国物流虽快速发展,但还不能够进行内外资源的统筹配置。我国物流成本近几年一直徘徊在占GDP的20%以上,这其中运输、存储成本分别占到物流总成本的57.1%、31.8%[4]。在我国,物流配送成本高且难以准确预计,配送服务水平差,配送员绩效考核难度大,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重复投资大,行业内没有统一标准。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云物流环境下的新型终端配送模式,以期解决上述问题使得中国物流可以长足发展。

1 云物流环境

由于近些年电子商务的崛起,尤其是2012年淘宝和天猫组织的双11购物狂欢节创下了前所未有的佳绩,虽有所准备但还是迎来了物流的爆仓与停滞,缺人缺货导致了后来第三方物流的“听天由命”,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再次回到如何发展快速物流配送的话题上。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但行业内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与顾客满意程度不成正比等问题也使得人忧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行业内硬件软件的共享,资源浪费现象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使得云计算来到物流行业的视野中。我国的云物流起源于星辰急便,即搭建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参与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供应链的优化[5]。

基于“云计算”的“云物流”主要是为了满足顾客、物流企业和政府等对物流信息的要求,围绕从生产要素到消费者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能够处理从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拆并、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使信息能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快速准确地传递到现代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企业、物流公司、政府部门及客户或公司[6]。云物流重要的就是社会化、集约化及标准化,通过统一平台的建立可以达到信息的同步更新及读取,这点对于信息时代的企业非常有意义。云服务不止于“数据云”,“服务云”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即在公共数据平台的前提下共享服务人员,这是一个新的物流企业——服务型物流企业。

2 现有终端配送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现有的配送方式,不论是个人之间、企业到个人或电子商务物流,只要是收件方为个人,现在物流公司的配送方式都是派投递员送到个人手中或者送到某个地点让该区的人在某个时间之内进行取货。

该配送过程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其不合理性:

(1)物流公司

①成本难预测:分拣、配货、装货、送货到顾客都是由物流公司完成的,所以在分拣配货时需要考虑很多关于配送货物的多少、体积、配送人员个数、区域划分等内容,如果在货量暴增时会出现货物延迟不到及爆仓现象,在物流淡季时又出现闲余人员过多的现象。

②取件服务水平低:快递公司只能上门取件且没有固定的取件点。服务人员上门或等件的时间不稳定,使顾客难以掌握,有时顾客等待时间过长会导致顾客流失,员工到处取件工作量大增且该项工作非增值服务。

③人员难考核:配送员的工作量分配太过人工,无法科学考核。针对疑难杂件缺乏考核标准。配送员等待收货人时间过长,出现人力和时间的双重浪费。有些配送员为了保证绩效,会私自将快递状态改为已签收,使顾客对于物流公司产生不信任感。这都是流程和监管不完善的结果,而如果加强监控,则需加派人手,会使成本增加。

(2)顾客

①取件不便:配送员送达的时间一般为上班时间,不好领取,或者不在相应的地区,导致无法取件。由于配送员在等待,顾客必须放下手头事情前去领取,如果没有及时领取配件员一走了之,极易引起顾客对物流企业的不满。

②寄件不便:顾客寄件时找不到有固定地点的物流公司,打电话上门取件要等待并且电话号码容易遗失,没有固定摊点让寄件人对物流公司也不易产生信任感。

(3)社会

①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快递公司、派送点、代送点等终端成千上万,各小区的便利店等也没有展现它的另一功能,现在的配送方式无法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无法享受集中建设带来的规模效应。

②标准化难题:1 000个物流公司就有1 000个标准,是物流行业最大的问题,给发货公司、物流公司和顾客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果通过统一的平台,其运单查询流程、服务产品(国内、同城、省内)、收费价格、售后服务(晚点、丢失赔偿)以及保险等都能做到标准、透明。通过该平台,发货公司查找到合适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查询订单与运单,顾客进行查询和取货。这样的便利性就达到了建设云物流平台的目的。

3 物流超市

3.1 物流超市职能定义。针对现有物流配送的众多缺点,本文将描述一种新型的配送模式——物流超市配送。该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对物流送货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顾客近距离自提。在各个地方设置物流超市,物流公司或者生产厂家将货物送到物流超市,超市提醒顾客前来领取,由顾客在方便时间到物流超市进行取货,由顾客与物流公司共同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种模式有效地减少了物流公司的送货等待时间,并提高了顾客取货的灵活性,使双方受益,减少了现有物流配送中的诸多问题。下面对于物流超市的职能进行定义。

物流超市职能:不进行买卖,只对物流产品进行定点取货。各家物流公司的货物到达后由工作人员更新快件信息并提醒顾客货物已到可以随时取货,等待顾客取货后向信息平台发回反馈信息。物流超市也进行收件的工作,由顾客选择他们所希望的物流企业,在物流企业送货品的时候再统一取货,进行后来的配送。物流超市配送流程如图2所示。

物流超市是云物流平台内的末端部分,进入这个物流平台,货物接受统一的调配,以最优最快的形式配送到顾客最近的物流超市中。物流超市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有关城市商业统一配送体系[7]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其良好构建不仅是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我国大学校园物流配送存在配送范围、配送质量和配送相关的法律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8],针对配送量大、配送地点一致、配送时间固定的大学校园物流配送,物流超市显然成为解决其配送问题的利器。对于农村地区的少量多次配送也可以使用物流超市模式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9]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尤其是针对B2C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3.2 基于物流超市的配送流程。面对我国“高频少量”的配送需求,物流超市和共同配送的理念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模式存在的诟病。共同配送,即由若干个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服务的物流形式[10],可以很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物流科技含量。随着物流配送模式的改变,配送流程也有了变化。

传统配送流程:顾客送到配货点或者打电话上门取货,物流公司接收,物流公司组单并送货,顾客签收。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本文前面分析的诸多问题。所以在流程重组后的配送流程为:顾客送货到物流超市自行选择物流公司送货,物流公司定点到物流超市接收取货,物流公司组单并送货到收货地物流超市,物流超市通知顾客前来取货,顾客前来取货并签收,物流超市向平台发回反馈信息。

在新流程中,物流公司的职能减少,有关于与顾客联系和数据上传的部分由物流超市完成,对于物流公司而言,这两个部分是非增值模块且付出成本高,而对物流超市来说这两个非增值操作变成了盈利手段。职能单一并标准化是提高管理水平常用的一种手段。而物流公司将成本高盈利少的部分让出去,能够裁员瘦身,增强管理水平,实现共同盈利。

3.3 基于物流超市的物流配送的信息流及结构。从云计算技术角度来分,云计算有4部分构成:物理资源、虚拟化资源、中间件管理部分和服务接口[11]。同样对于云计算环境下的物流平台也是由以上四个部分构成。在物流超市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共享物理资源,包括物流超市的硬件资源(包括店面、存放设施等)、人力资源及服务;采集、计算、更新和读取虚拟化资源,使得平台上的资源重复利用,从新组合并进行数据分析;中间管理层则是交给云计算平台的监督机构来完成,物流超市的工作属于第三方,管理方必须是各层级都满意并信任的机构;服务接口是由物流产业各个层面的标准化完成,如运单查询流程、服务产品(国内、同城、省内)、收费价格、售后服务(晚点、丢失赔偿)以及保险等方面做到标准、透明,使平台中数据往来不存在技术问题,也给选择物流服务商的顾客提供了挑选的依据。物流超市的运营商是一个拥有较强大硬件设备和责任感强的企业。所以“邮局注入”就是提出在初期时可以由邮局担任物流超市的配送作用,充分使用到邮局现有的硬件设备和人力,来解决物流超市初期投入成本过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现有物理条件,增加便利店的功能,作为小型的物流超市配送点。

在配送流程中,供货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在云计算物流平台上进行物流单数据的采集与查询,在数据云中进行数据计算和挖掘。物流企业可以对于物流单进行数据更新和读取,分析本公司的营业状态。物流超市对于物流单是否取货、是否成为疑难杂件等进行数据更新,同时也可预计当天送达到该站点的快件信息查询。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快件追踪,提前预知到达日。图5是在物流超市配送模式下的配送流程中信息传递过程。

4 总结与展望

所有企业的物流战略都有5大目标:降低成本、节省投资、改进服务、利润最高、竞争力最强[12]。物流超市克服了现有物流配送成本高难以预测、服务功能性差等弱点,解决了物流配送原有的渠道不畅、流程不连贯等问题,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增值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对配送过程的整合,物流超市连接了物流配送的上游和下游、顾客与公司,避免一切浪费和不便,完美地完成了物流中的“最后一公里”。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施可以促进物流产业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进程。云计算模式可加强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更有效地降低经营费用。本文只提出了物流超市配送在云物流信息平台中的应用模式和基本框架,希望能为以后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存在各种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但物流行业仍须紧跟潮流,对于现有的非自主公共云要有选择地应用,对于自主云平台要大力研究并积极实践,对于服务云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有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才能建立完善的物流云体系,保证物流产业在技术跨越中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跟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宝琴,吴津津. 现代物流配送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远高,郭燕翔. 物流运营管理[M]. 北京:物质出版社,2009.

[3] Haul Lee, Seungin Whang. Winning the last mile of E-commence[M]. McGraw. Hill Companics, Inc, 2002:106-121.

[4] 王之泰. 现代物流学[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5] 徐颖. 从“云物流”看第四方物流的价值贡献[J]. 商业流通,2011(1):16.

[6] 张明,张秀芬,刘晖,朱卫锋. 基于“云仓储”和“云物流”的电子商务大物流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1(6):35-37.

[7] 何旭. 城市商业统一配送体系发展研究[J]. 商业时代,2011(18):27-29.

[8] 陈转青,崔铃云. 大学校园物流配送营销策略研究[J]. 江苏商论,2011(6):79-81.

[9] 文龙光,潘立军. 我国农村地区开展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新模式——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的配送解决方案[J]. 运筹与管理,2011(6):195-199.

[10] 宾厚,袁义. 共同配送——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新趋势[J]. 包装工程,2007(10):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