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的特性

篇1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要素;法律环境

一、金融的生态特性

生态又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充分地揭示了金融具有以下仿生性:(1)金融具有依存性。自然生态系统的依存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生物之间,由于食物链营养关系的存在,彼此相生相克;二是在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由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彼此相互关联。金融生态各构成要素也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资金供应者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的融资为后者的生存和发展增加动力来源;资金需求者又为资金供应者创造出运用多余资金获得收益的机会和渠道;资金供求双方的融资也为金融中介机构提供了业务内容和利润来源;金融机构的活动便利了资金供求双方的资金调剂,促进着双方资本运作规模的扩大和资本收益的提高,金融活动主体因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不断改善现有的经济、社会、法律和文化等金融运行外部环境,随着外部环境的完善,又不断地激励金融机构创造出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因此,营造金融活动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共荣关系是优化金融生态的核心所在。(2)金融具有适应性。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外界条件的不同会引起生物呈现形态构造、生理活动、化学成分、遗传特性和地理分布的差异,而且生物为适应不同的外部条件也必须不断调整自己以保持动态平衡。金融亦是如此,金融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环境选择性,千差万别的外部条件造成各国金融具有不同的环境烙印。同时,为适应各自特殊的外部条件,通过金融内部自我调节与外部监管机制,金融活动主体动态地调整自己的经营原则、交易策略及规模结构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求得以调控。此外,金融活动主体的自我协调与发展推动了金融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而随着外部环境自我调节机能的不断提升又促进了金融活动主体结构和功能的完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自然生态类似,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部影响超过一定限度,金融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3)金融具有演进性。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生态的平衡过程表现为各种生物之间以及各种生物与生存环境的自发性互动;当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生态的平衡则表现为人与自然(包括自然生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人类的行为既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影响着自然环境,在这种相互影响中便形成了自然生态的动态演化。金融发展同样是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金融活动主体沿袭着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传统、法律等不断展开金融活动。这种自发的金融活动虽然通过自动调节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系统的平衡,但随着经济社会中各种新生因素的出现,自动调节的有效性逐渐遭到削弱,金融生态原有平衡随之被打破,表现为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以及由此不断引发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生态的平衡实质上表现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演化过程,也是从过去的“自发”平衡到现代的“自为”平衡的过程,在现代金融生态的自为平衡过程中,政府作为金融监管者和调控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金融具有竞争性。金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定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金融的动态演变过程之中,一种金融活动的出现是金融机构适应相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当金融机构赖以存在的金融环境不存在或发生质变时,那么只有两条出路:一是灭亡,这意味着它已经不再适应变化后金融生态环境了;二是变化,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于是,一些新的金融活动出现了,一些旧的金融活动或者消亡、或者演进,金融机构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的进行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但是,金融还具有不同于自然生态的异质性:(1)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的核心。在自然生态中,生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晰,而在金融生态中,无论是在金融机构内部,还是在金融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无处不带有人的印记,而人的活动天然具有“社会性”和“外在性”。人的经济交易和社会交往及其过程中的“溢出”效果,使金融机构与金融生态环境间界限十分模糊。(2)金融生态的重点在于外部环境对金融的影响。在自然生态中,由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因此既侧重于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又侧重于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反作用。在金融生态中,经济和社会在本源意义上决定着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更侧重于外部环境对金融活动主体行为及运行结果的影响上,更具有单向性。

二、金融生态的环境要素

因研究目的、路径的不同,我国关于金融生态界定形成金融生态系统观和金融生态环境观。前者将金融生态等同于金融生态系统,例如徐诺金认为,金融生态又被称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问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后者则将金融生态等同于金融生态环境,例如苏宁认为,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环境的形象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方面。我们的研究以金融生态环境为视域,正如自然生态中生物不可能离开空气、水、土壤而单独存在,金融活动主体也必须依赖相应的环境而生存,作为金融生态运行基础性条件的环境要素包括以下:

第一,经济基础。经济决定金融,金融部门的产生取决于实体经济部门资金融通的需要,其后的发展则既受到经济发展的驱动又受特定经济制度环境的制约。金融亦又反作用于经济,一方面金融部门有效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起到优化地区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地区经济平稳发展。因此,经济基础是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的衡量又包括以下内容:(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断增强和完善的实体经济部门不仅可以促进金融部门业务发展,壮大其实力,还可以对金融部门提出更高要求和约束,增强其运营的稳健性。而且,经济规模扩大和实力增强可以抑制不良资产的产生,提高金融系统对不良资产的消化能力。(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经济资源在不同类型的经济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并不断调整演化的结果,它也是决定整个经济效率和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决定了经济效益的高低与未来发展的前景,影响了一个经济体面对的总体风险特征,决定了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这些显然对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3)经济活跃程度。经济活跃程度是经济系统及其制度环境具有活力的表现,对金融主体的生存环境及其发展潜力有重要影响。诸如商业贸易、投资行为的活跃程度,可以促进金融体系自身机能的完善,特别是有助于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征信等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地方,通常金融业发展也较快,金融体系及其生态环境也较为完善。(4)经济开放度。开放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发达经济体的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可以获得快速发展的良机。(5)市场化程度。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尚未完成,各地市场化程度很不一致。市场化程度高,通常意味着更少的管制、更自由的竞争和更低的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从而有利于基于市场交易之上的商业诚信的建立,并且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的独立性。

第二,法律制度。金融制度、金融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往往被直接规定为法律,法律与金融本身融为一体。良好的金融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1)法律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活动主体的产权,有效遏止恶意信用欺诈、逃废金融债务;(2)法律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实现金融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3)法律是严惩金融违法犯罪、遏止金融腐败的重要手段,它是维护金融生态系统和谐、稳定运行的锐利武器;(4)法律是金融机构正确行使和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维护金融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法律的最大价值和社会效益就在于推行其认可的金融行为模式,指导金融机构权利的规范运行,避免和防范各种金融纠纷与漏洞的产生。

第三,政府治理。政府不仅具有政治人身份,还具有经济人身份,适当的政府干预有益于纠正市场失灵,促使健全的市场机制的形成,但干预一旦过度,则会破坏金融活动主体经营的自主性、竞争性,甚至对金融生态环境造成持续性的不良影响。因此,政府治理环境构成为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政府治理对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可以以下方面来考察:(1)政府财政能力。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与其自身的财政能力有关。通常,评估政府部门的信用水平就是通过分析其偿债能力和意愿来展开的,而偿债能力也是由财政能力决定的。(2)政府规制程度。政府对市场行为规制的越繁琐、越低效,超出了政府财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职能力所能及和力所应及的范围,可以反映出政府部门的财政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于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潜在冲击,还可以反映出政府介入对于金融生态系统自行平衡发展构成的潜在威胁。(3)政府行政绩效。行政绩效是政府部门在行使行政职能时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是政府部门组织结构的功能体现和行政人员整体诚信意愿的外在表现。(4)政府透明度。透明度高低是推断政府诚信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度公开、充分信息披露的政府活动有益于金融部门及金融活动形成理性预期,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部门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一个基本准则。

第四,社会诚信。诚信在经济上可视为签约方对契约的承诺和遵守。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过程中,往往可能出现失信行为,需要在社会网络中形成一种诚信规范或者诚信规则,作为网络中的个体和机构的行动准则,作为一种类似文化和习俗的东西传承下去,一直被社会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所遵守,这就是社会诚信。

第五,社会中介。在一个社会中,中介组织的数量反映了公民社会参与程度,它能有效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升建立彼此间诚信的基础。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中介组织产业化成为构成整个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诸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公司、担保公司等中介组织,在现代金融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金融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被我国金融生态理论认为是最核心和最基础的金融生态环境要素。周小川指出,法律体系环境和执法环境对于金融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会不断出现变化,需要解决的风险隐患也不断出现变化,这其中很多方面都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法律问题密切相关,而法律应是最后的“杀手锏”,“法律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金融生态。法制的好坏会明显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从借款人角度看,法律上确实存在漏洞,导致贷款人通过中介机构,或者通过和银行工作人员拉好关系,或者利用银行在信息上的不对称性,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如果没有非法占有,银行就难以提出刑事诉讼;即便银行提出破产,借款人可以利用低标准的会计制度做账,说明目前还没有达到破产条件中资不抵债的条款要求,因此避免银行的破产;即便银行用破产法,在法庭审理之前,贷款人还可以尽量不给职工发工资,通过欠医疗费、养老金等办法,占用银行资金。任何一个联盟的借款人都可能会利用法律的漏洞,这对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财务纪律显然是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徐诺金也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容易爆发危机,与其不健全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有关。因此,改进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金融生态结构,增强金融生态功能,提高金融生态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的,因此,法律制度是影响金融生态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因素。”吴志攀强调,“法律在金融生态环境中,既是‘看得见的手’,又是看不见的,大道无形。法律好、管用,那这个生态环境就是和谐的、有序的,就将持续发展;法律如果乱套了,不管用了,那就风也不调、雨也不顺,野草疯长,蛇鼠一窝,这个环境就会崩溃。”

本文认为,法律制度对于金融生态具有以下重要意义:第一,法律制度是金融生态的基础环境。在金融生态中,一切金融业务都表现为合约的订立和履行,即使金融监管也表现为一个合约(法规)的执行过程。因此,法律制度成为金融生态运行最重要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任何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都必须在法律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即使是新的金融组织、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出现,也必须接受法律制度的规范,或者需要新的法律制度给予认定。第二,法律制度决定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减少交易费用是人们对有关法律制度进行选择与改革的主要动因。金融生态具有明显的制度结构特征,一个好的法律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活动的交易费用,提高金融交易效率;相反地,法律制度的不利变化会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弱化金融功能,削弱金融生产力,甚至破坏金融生态平衡。因此,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就是改善金融生态结构,增强金融生态功能,提高金融生态的生产力。事实证明, 一个好的法律环境和好的司法和执法,和不好的情况相比,国家需要付出的资源差别可能是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第三,法律制度对金融生态发展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在金融生态中,无论是解决市场失灵还是避免政府失灵,都要倚重法律制度手段。国家的宏观市场调控和微观市场调节意图、成熟的经济金融政策,都需要上升到法律层次,以体现其形式上的权威性,延续中的稳定性,执行上的可操作性。金融行业的各种业务、各个业务环节都需要相应法律制度调整,所有的金融活动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动。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可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提高金融机构内控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业务的法律制度,可以优化金融结构,强化金融功能,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催生新的金融物种;金融环境法律制度,有助于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提高金融生态生产力;金融自律的法律制度,有助于防止的金融恶性竞争,增强金融生态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第四,法律制度的好坏会明显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在金融生态中,一个好的法律制度,可以有效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增强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但是,如果法律制度功能紊乱、低效率或不公平,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就会扭曲。因此,如果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生态中的一些特殊主体就会利用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破坏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好的法律制度得不到执行,或者得不到严格执行,那么这种制度信息就会对微观主体预期产生强烈刺激, 导致集体违法、违规。

参考文献

[1]刘煜辉.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苏宁.优化金融环境 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5-7-13。

[3]吴志攀.持续改善金融执法环境[J].中国金融,2013,(13):17-18。

[4]徐诺金.金融生态论:对传统金融理念的挑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5]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7。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Legal Environment

YAN Hai

(Law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篇2

关键词:流量检测系统污水防治

中图分类号:U467.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流量控制是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感潮河道的测验工作中,流量控制工作尤为重要,为满足年度定线要求,每年引水和排水至少要各测20个潮次,一般1个潮次要测5个小时左右,最长可达8、9个小时。在遇洪水时,枢纽翻排水期间还要进行实测排水量。为了适用现代水文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流量综合定线后,一方面,在年际总量与时段(逐月、逐日)总量控制精度得到满足要求情况下,水文测验工作可以采用驻测、巡测、遥测、委托观测等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既能满足水量平衡原则和区域代表原则,又控制感潮河道的总出入水量,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解放生产力,开展流量间测,进一步加强基本站、辅助站、委托站等的统一管理,人力物力的统一调度,进一步开展区域的水文规律和水文情报预报的分析与研究。

一、河槽约束水流

冲积河流的特性取决于流域因素,来自流域的长期水沙条件,决定了河槽的形态和比降,及河床组成。不同河流的来水来沙条件组合不同,塑造出不同的河槽形态和比降,从而决定了水流的强弱,形成不同的输沙特性,对于一定的河槽形态,小水淤积、大水冲刷分界流量是确定的。因此,来水来沙条件组合又决定河道的冲淤特性;不同的河槽形态对水流的约束作用不同,又形成不同的演变特性;河床组成的抗冲性与水流的强弱决定了河槽的稳定性,因此形成不同的河型。河型的不同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是河流演变、输沙特性的集中反映。河道的输沙特性与演变特性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原因是它们都受河槽形态的控制。不同河型的主要差别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河槽形态,具有窄深河槽的河流,不仅输沙能力强,河道很少淤积,且河势受窄深河槽的约束,河道稳定,多年坐弯得以累计,可发展成弯曲性河流。而具有宽浅河槽的河流,不仅输沙能力低,河道强烈堆积,且宽浅河槽无法约束洪水期河势变化,受局部边界的影响经常产生“横河”“斜河”,发生游荡摆动,产生难以预料的河势变化和险情,对防洪极为不利。

对于平原河网地区,由于面积大、范围广,尤其是在洪涝期间需要及时掌握涝区中心水位,与相邻地区(山区、行政管理交界位置,排涝闸附近)的水位。对于有地面沉降问题的地区,需要分析几个水位变化情况,调整水尺。

在平原河网地区,尤其周边是山区包围的河网地区,闸门的控制对于防洪排涝蓄淡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需要确定调度规则。另一方面要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远程监控,例如绍兴三江闸的排涝。

二、河道监测

1、河道和水面的远程视频图象监视

对于河道重要区段的管理,可以利用视频图像技术直接监视和录像,例如水面飘浮物,尤其是近几年来水葫芦的失控增长,对环境影响很大,需要监测和治理。

2、水文和水质参数的监测方法

水位、雨量、流量和水质等参数的监测可以采用计算机遥测系统,系统按计算机2级分布式设计,控制中心为上级,各遥测站为下级。通讯方式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公共电话网(PSTN)、移动电话(GMS)或无线电台。控制中心可定时或随时呼叫遥测站,采集水位等数据。定时遥测的时间间隔,根据数据处理和调度需要定为1h、2h、3h不等。对实时采集的各种数据自动进行安全分析,超过规定的正常值时,通知值班人员。建立数据库,自动记录水位参数,并按需要生成各种统计报表。

3、水位、雨量和流量等参数的监测

在水位测站配置雨量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后,就可以同时遥测降雨量和流量。如果流量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参数的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传感器:

(1) 码盘式水位传感器分辨率:1cm,误差:<2cm。

(2) 雨量传感器:分辨率:0.5mm,测量大雨强:4mm/min,误差:<±3%×实测值。

(3) 流量传感器的精度:1%~5%。

四、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确保水体流量控制

河道内生态基流必需满足维持河道水环境质量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河道流域应该加强区域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工作, 大力发展高科技轻污染产业和第三产业, 制定科学的用水定额, 加强工业取用水管理, 推进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技术, 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控制进入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数量, 保障流域水功能区水体质量, 以满足河流基本生态环境流量的要求。

1、促进生态基流的保障制度规范化法律化

河流生态用水问题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但我国除在《水法》中提出开发利用水资源, 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外, 还没有明确的生态环境用水相关法律法规。因此, 必需加强依法治水力度, 抓紧完善流域及区域水法规体系, 特别是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建设, 将河流生态环境基流保障制度纳入法制轨道。

2、进一步研究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基流的水文估算法主要考虑了水体历史流量, 而忽略了具体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需进一步对不同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详细考察和研究, 制定更加科学的生态环境用水量标准, 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 根据河道干流治理开发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 需要在流域梯级建设中加强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确定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保护下游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福中;.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刍议[J]. 河南水利, 2006.07.

[2]卞锦宇;耿雷华;方瑞;. 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09.

篇3

关键词:耐阴;植物;应用;园林

耐阴观赏植物分为耐阴木本植物和耐阴多年生草本植物2种,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常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在林下栽种,使园林绿化更有层次性,更富观赏性,也能更充分的去应用园林空间。

1 耐荫植物基本介绍

1.1 定义

植物分类中的耐阴植物是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之间的一种中间类属性植物。它的生长适用能力强,不仅可以在有光照条件的地方生长,也可以忍受长时间的隐蔽环境,他们在植物形态与环境生态2方面上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具有调节所处生态环境温湿度,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性气体、粉尘,净化生态环境空气等植物基本作用特性。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在弱光、阴湿环境下也能进行正常生长,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1.2 分类

依据植物的光照可以分为3类,即阳性植物、阴生植物和耐阴植物。还可以根据不同属性进行分类:(l)根据光照强弱的环境荫质程度分为,微耐光照植物,耐中强度光照植物,基本不耐光照植物。(2)按植物的观赏特性来分的话,可以得到基本无休眠期的常绿植物,如葱兰常春藤,具有观赏价值的特色观叶植物,如八角金。(3)按照植物结构层次可分为:上层生长具强观赏强抗污性植物;中层生长耐荫且具强光合作用及杀菌特性的植物;下层生长具有较强耐阴性质植物。(4)根据植物生长后观赏效果,可以得到观叶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

2 开发耐阴植物的意义

目前,园林绿地中普遍存在着植物种类单调,栽培群落缺少层次,群落结构不合理,对耐阴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够深入,主要集中在对耐阴园林绿化植物的筛选利用上。耐阴植物的筛选和应用是合理建立复层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绿化生态效益的关键措施。因而,对植物耐阴性进行研究,在模拟自然,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3 乌鲁木齐市绿化树种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忽视某些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我国自建国初起,就将杨柳树作为林业建设的主要树种,并因其抗逆性强、速生等特性而备受青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柳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对城市绿化的不利之处显现出来,最突出的就是飞絮现象。春季,杨柳树种子成熟后形成的大量飞絮,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呼吸,而且还会引起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尤其对于精密仪器厂、制药厂等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来说,飞絮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另外,玫瑰、黄刺玫等灌木虽然观赏性强,但如果将它们种植在人们的生活区内,它们的刺很容易伤人。山桃等一些植物还会经常出现分泌毒汁的现象,选种不当也易对人造成危害。

3.2 对耐阴性重视不足

城市是建筑与人口都很集中的地区,大部分地段缺乏光照,尤其是建筑物遮掩地带,可能终年见不到阳光。人们往往忽视了不同树种对光照需求的差异,在这些光照不足的地段选种月季、石榴等喜光植物,而在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段却选种了云杉、珍珠梅等耐阴植物,影响了它们的正常生长及花色、花量与花期。

3.3 对抗污性重视不足

在城市工业区,空气中往往存在大量污染物质。当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便会破坏植物的叶片组织,甚至导致整个叶片枯焦脱落。有些植物对多种污染物均表现出受害症状,而有些植物则对某种污染物有抵抗能力,但对其它污染物很敏感,还有些植物可同时对抗多种污染物。许多地区因忽略了植物抗污性的不同特点,错种了植物并最后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结实量减少、病虫害增加,甚至大面积死亡。

4 耐阴植物在园林中应用原则

根据研究分析入手的角度不同,可以得到几种名称不一样,但对耐阴植物在园林管理中应用原则这一本质是大同小异,有以下几种:(1)耐阴植物的选择点原则。(2)园林管理过程中,能且最低原则。(3)生长环境与生态环境现状的稳定性原则。(4)依据耐阴性植物生态环境分析原则。

5 最重要的两个原则

5.1 依据耐阴性植物生态环境分析,合理选取,配置耐阴树种

(1)为了不浪费时间让耐阴性植物适应现有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尽量选取适合本地的原耐阴性物种进行园林构造。(2)达到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丰富景观的目的,选用适合大多数城乡普遍贫瘠,土质构造不良等恶劣地质情况的耐干、耐阴性植物。(3)维持城乡园林工艺选择植物的多样性要求,取长补短,增强整体园林绿化功能,同时,还要加大对以下几小点的重视:①合理搭配耐阴植物物种,满足易于更换,合理颜色搭配的体性美观的植物基本需求,以达到不间断的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最终生态效益。②利用城市中不同地段自然条件的差异,配置各具特色的人工群落类型小型水体可以配置成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在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中应加以区别对待,以达到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丰富景观的目的。

5.2 园林管理过程中,能且最低原则

为了不过多耗资耗力,尽量不进行,多次园林改造,所以,一般要选用寿命比较长的耐阴植物。城镇街道的园林绿化,不应为了方便操作直接选用容易被人为破坏践踏的园林绿化方式。通过专业种植知识技能的学习,研究植物生长速度和成体植株大小,以合理安排园林植物的密度构成,减少知识不到位导致的园林植株成品过疏导致返工等人为可控类经济开销。人有两面,事有两性,在过度关注所选园林植物优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缺点的危害性,所以,选种时尽量做到取长补短,避免园林的各方面单一不全面。

6 结论

城乡园林建设已经成为现今城乡建设的一个重头戏,面对这一现象,不仅要结合园林的实际要求与需求选择好园林植物种类,更要根据环境变化的需求研究开发出更多可为园林工艺锦上添花的植物品种,也为改善人民生态环境,让人们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做好耐阴植物在园林管理中的应用,城乡生态环境只会越来越让人心旷神怡,也让我们的边疆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园林植物耐荫性及其配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1

篇4

    (一)环境需求。当今世界,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人类社会取得了巨额财富。然而,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社会带来便捷和舒适的时候,也让我们饱受了因此而出现的各种不利影响。[1]环境破坏、资源紧张、生态失衡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开始悄然逼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也同样受到了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气候变暖、雾霾等诸多威胁。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问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自身的发展方式、生产手段、生存环境等等,生态保护意识正在逐步觉醒。

    (二)社会需求。从一定的角度理解,艺术可以说是将精神与物质有机统一起来的方法之一。把四周环境的形态与质量进行最佳的设计,将这一环境进行优化,并使其展现出最美的审美价值,是所有设计者所要考虑的重点。现代的人们提倡和谐进步,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典型的一个主题。从特定的角度考虑,环境的审美感觉要次于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新时期的设计开始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步趋向于回归自然的态势。

    (三)心理需求。当今社会正处于竞争异常激烈的发展阶段,很多行业都要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社会选择,人们所要承受的压力逐步加大,所以在这种压抑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发泄方法,让人们的神经得到舒缓放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生态的意识观念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情感需求,因为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中人们能够更好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情,并可以逐步舒缓由于外界而造成的心里压力。

    (四)艺术需求。艺术从本质来看,产生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此处所指的生活并非经过加工、改动过的人为生活,而是原原本本的生活,从这原生态的生活现象透视生活的实质,从而获取创作的素材与灵感,并最终创造出所谓的艺术品。艺术归根到底是在追寻最真切的事物,将事物的原生态面貌呈现出来。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的做法,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更是对真正艺术的崇尚与尊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特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强调的重点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要确保和谐,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则是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良好,而且与之相关的各项配套功能可以正常运转,并最终将资源进行最佳的配置及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观念在确保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整个环境艺术设计过程都含有生态的理念。

    (一)高效节约性。通常而言,节约性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坚持最少的资源消耗的原则进行设计,或者是通过资源的重复使用达到节约的目的。然而,本文的节约性则注入了新的含义。[2]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节约性不但包括资源的最少浪费,而且还包括高效益的发展方式,高效性关键是防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浪费与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使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综合运用,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坚持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高的效益。高效节约性并非简简单单的设计,而是要求在节省资源与简约设计的同时保证各项功能可以发挥出最佳的水平状态。

    (二)生态自然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第一特性就是生态自然性,这是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如果设计追寻的是精雕细刻的人为美而不是自然状态之美,那就远离了生态理念的设计本质,因为其原本就是按照生态发展规律,它产生于自然、表现于自然,研究的是生态的自然规律,这是永不改变的一大特征。生态主要是通过自然体现出来,它本身也完全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因此设计者通过对自然的了解而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其本身就融入了生态的理念,并通过设计出的作品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因此设计者需要细心地去体会与把握事物的生态自然性,做到返璞归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独特艺术性。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态理念,本身就包含着追寻自然的艺术设计,而大千自然的万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独特性,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人、动物等等,所以来源于自然的生态理念设计也就必然彰显出其独特的特性。而其所体现出的艺术性则是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因为设计和艺术是无法彻底分开的,设计的过程就是艺术的展现,贯彻生态理念的设计更是遵循了艺术的本意,因为其具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地体现了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三、环境生态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的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中心。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类本身,进一步讲也就是为了打造更好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的所有过程,都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只有统筹考虑到了人类的多方面需求,才有可能保证设计出的环境艺术作品能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安逸的生活。另外,设计师们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迎合人们的精神要求,而且要最大程度地保持生态、自然与环保。

    (二)重视生态环保设计。生态环保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指导环境艺术设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生态自然环境的平衡性,确保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物种的多种多样性,保证生态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可以用之不竭。随着全世界环境保护的进步,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开始逐步加强,针对自然的一些应用技术也得到了重要改进,生态保护设计观念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生态环保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方法都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人为的自然环境破坏开始逐步减少,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效果开始显现。

篇5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张永贞,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张开城,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主任,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湛江52408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162-03

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

(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一个良好的海洋文化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反映海洋文化所蕴含的重要作用和无限的活力。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特性

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海洋文化生态的基本特性。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主体性,

1 整体性。海洋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而言,海洋文化生态是由海洋文化和文化所处的环境组成的整体,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把握好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重视和发展海洋文化各种具体文化形式,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优化文化生态的结构,优化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2 动态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海洋文化生态,其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型的稳定系统。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海洋文化生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海洋文化生态进行维护及完善。

3 主体性。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所具有的特性之一。海洋文化生态的主体性特征是人在海洋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海洋文化生态与人息息相关,人是海洋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体,是海洋文化生态的维护者。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对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在文化世界中的生存发展,彰显其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总之,主体性是文化生态系统最为明显甚至是根本的属性。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海洋文化生态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浩瀚的大海、独特的海洋条件为海洋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海洋文化,因此,每一种海洋文化的形成背景都与其存在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海洋文化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其传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流传,成为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主体拥有不同的文化生态意识。海洋文化主体是海洋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特色构成要素中最为重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对其重要性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这是保护海洋文化生态的首要条件,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海洋文化生态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的确立,是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将文化与生态整合,维护好海洋文化生态,怎样才能使优秀的海洋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对维护海洋文化生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

“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与输入必须平衡才能保持它的稳态,因此,生态平衡是一种根本的价值,是人和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海洋文化生态,海洋文化生态是海洋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所谓海洋文化生态平衡,指的是海洋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乃至各种因子和成分,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保持着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海洋文化是海洋社会的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是与其所处的环境中多种因素协同发展的结果,海洋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涉及海洋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海洋文化生态的建设具有综合的特征,需要保持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之间相适应、协调并相互促进,也就是维持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从而防止海洋文化生态的失衡、淡化和被侵蚀的危险。

(三)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环境指的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所谓的时空条件也就是环境。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海洋社会环境。但是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海洋文化生态有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无论是海洋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弘扬,都是在一定的海洋环境下进行的。海洋文化环境适应海洋文化的存在,文化生态环境就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海洋文化生态环境如果不适应海洋文化存在、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它就会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三、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的必有特性,也是其所

具有的根本属性。按照这一特性进行海洋文化建设,就必须在对海洋文化主体的培育上加大力度。文化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文化可持续发展观。人类进行文化艺术生产,需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的、有节制的开发,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洋文化生态意识,是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前提。应发挥海洋文化主体在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主导能力,将海洋文化价值观和海洋环境相结合,使独特的海洋文化得以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并使海洋文化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赖以生存的源头活水,必须高度重视其合理的利用、保护和开发。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指人们用来从事海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配置开发文化资源,尽可能做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要合理开发和配置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是稀缺的,能够用于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海洋文化资源也是有限的,同时,海洋文化资源也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脆弱的一面,许多文化资源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需要特别加以保护。要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尽可能做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可利用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

1 加强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管理加强海洋文化生态的维护,促进海洋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对文化的开发要经过多学科专家参与规划和可行性论证,谨慎开发。对于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管理的经验教训,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的海洋文化行政管理模式,履行政府对海洋文化的规划、组织、调控等宏观管理职能,形成强有力的海洋文化生态态势,促进海洋文化的发展。

2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海洋文化主体保护的重视力度。针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一些问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对海洋文化主体保护的重视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施政府主导、多方支持的战略,加大政府、媒介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力度,提高整个社会对海洋文化主体的保护意识,对海洋文化的传承人进行全面具体的统计、挖掘和重点保护,发动宣传、科研、教育、培训、涉外交流等海洋文化主体支持海洋文化生态保护事业。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海洋文化生态,将对海洋文化主体的保护纳入海洋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范畴,依据海洋文化主体的生存现状、发展需求,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并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划可行,切实加强对海洋文化主体的保护,形成良好的海洋文化生态态势。

(四)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

人类是海洋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体,海洋文化生态与人的活动是统一的,海洋文化是人类从事海上活动并不断地对海洋事业探索而产生的,同时人类也是海洋文化活动的发生点、支撑点、生长点和归结点。人类的许多行为对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人类的活动直接决定着海洋文化生态的态势,防止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当务之急,要防止其不良影响,就要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人类正常的文化需求取向,从而规范人类的活动,以适应和维护海洋文化生态。

篇6

关键词:生态科技;环境陶艺;应用

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造就了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自然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必须要正视生态问题,要具有生态保护意识。近年来,环境陶艺发展很快,在各大中城市中建有大量的环境陶艺作品,其中不少作品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艺术与生态融合的范例,但是也有的作品则在不同程度上对自然环境形成一定的破坏性影响。因此,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除了应用美学原理和陶瓷工艺以外,还应当关注于生态科技的应用。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是环境陶艺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当代环境陶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科技内涵及其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应用的必要性

生态科技是相对于传统科技而言的,传统科技往往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在传统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因此,近年来,科技人员致力于在传统科技的基础上吸收生态性因素,尽可能消除其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从而使我国的生态科技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生态科技指的是以生态保护为理念,运用生态学原则的科学技术,具有低碳环保的特征,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或污染较小,消耗能源较少。生态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生产的同时保护自然,既改造自然又尊重自然。在生态科技的原则下,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既满足于当前需求,更着眼于长远未来需求。环境陶艺作为环境景观艺术的一部分,在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开发建设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成为环境艺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之下,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理应责无旁贷地在其设计创作的各个阶段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引入尽可能先进的现有生态科技,成为生态友好型艺术产业。环境陶艺建设的目的在于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真正的城市环境美化应是城市中的经济、文化、自然、生活等各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于作品自身的审美功能。因此,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是环境陶艺最重要的设计创作原则之一,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设计创作就必须采取生态科技的方式,以更好地保护好周围自然环境,平衡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陶艺的特征决定了环境陶艺应当应用生态科技进行设计创作。环境陶艺采取的是经高温烧制的陶瓷材质,已经成为自然环境中的异质化物体,不少作品体形巨大,许多依附于自然地形之上,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已经被打破,还有的环境陶艺作品采用了各种含有较多重金属的材料,对土壤、水体都可能形成影响与危害,并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运用生态科技手段对自然进行修复和整治,研制新型无害陶瓷材料,恢复和建立自然生态平衡关系。生态性设计已经成为当代环境艺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环境陶艺也必须紧跟时代,建立起环境陶艺的生态性设计体系,而要实现生态性设计,就必须引入生态科技。生态科技不仅能够帮助环境陶艺设计者实现对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帮助环境陶艺设计者呈现出新奇的艺术效果,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具有生态意味的艺术氛围。

二、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应用的途径与原则

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面对着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的具有较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的生态环境则已经被破坏,同时,还面对着状况不同的周边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科技要在当代环境陶艺中得到有效应用就必须在设计创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因地制宜,使生态科技渗透于设计创作的全过程当中。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一是规划阶段,其二是设计阶段,其三是创作阶段,最后是维护阶段。在环境陶艺的规划阶段,需要对环境陶艺设置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其植被、土壤、水源以及地形、气候等状况,从而就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制定可行的开发方案;在设计阶段,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应用生态科技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建设,从而为环境陶艺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场所,然后再综合运用各种陶瓷及非陶瓷材料设计出具体的环境陶艺作品图纸;在创作阶段,创作者首先需要将场地中有害物质和垃圾处理掉,确保环境安全,然后再结合生态科技手段,尽可能地将作品需要传达的理念融合生态理念完整呈现;在维护阶段,环境陶艺在完成之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后期维护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运用生态科技进行长期的管理与维护。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是生态保护的原则。环境陶艺大多设置于城市中的各类场所,其自然环境往往已经被破坏,而环境陶艺的设置则可能造成二次破坏,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旨在保护或修复自然生态,因此,生态保护是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应用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应当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与此同时,环境陶艺可以设置在城市中的各种不同的场所,包括公园、广场以及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办公区等,其自然生态状况也是千差万别,绝不可以一概而论,必须从实地出发采取相应的生态科技。第三是独特性原则。环境陶艺作品在设计创作中大都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面貌,而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应当是具有独特性的,并与环境陶艺作品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艺术景观。因而,相应地,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也应以营造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原则。最后是生态与文化艺术兼顾的原则。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不仅应当以生态保护为目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陶艺作品本身的文化性与艺术性特点,而不能单纯地以体现生态为目的,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与文化艺术的协调发展,而不应厚此薄彼,在强调生态的同时忽略了对作品文化艺术性的关注。

三、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

生态科技在当代环境陶艺中的应用首先需要从土壤、植被及水体的整治恢复入手。土壤是自然生态的载体,也是环境陶艺设置的基础条件之一,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应当应用生态科技对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土壤环境。最科学的治理土壤的方式是生物化方式,主要是植被方式,一方面能发挥植被的造景功能,为环境陶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背景氛围;另一方面则能够吸收和分解土壤中的有害成分,可以多种植一些超积累植物,如向日葵、紫花苜蓿等,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水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景观因素,环境陶艺可以因适当的水体分布而显得更有灵气。水体可分为静止水体和流动水体两部分,针对环境陶艺所处环境中原有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溪流等,应对其进行检测,如有污染应采取有效的生态科技手段进行治理,如种植水草、营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等方法,还可以建造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水体的循环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整治和修复土壤与水体之后,为环境陶艺的制作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环境陶艺本身也应当是以生态环保型材料制作的,从而避免其对土壤与水体等形成污染。传统陶瓷材料中包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存在,铅、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较大,而近年来随着陶瓷生态科技的迅猛发展,无毒无害的陶瓷新材料越来越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有害陶瓷材料。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应当尽可能地采取生态环保型的新材料,以使作品对自然环境不造成破坏。另外,有不少设计创作者别出心裁地利用陶瓷企业废弃或残破的日用陶瓷或艺术陶瓷来制作环境陶艺作品,如有的设计创作者利用各种破碎的瓷片粘结成环境陶艺作品,既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节约原材料与能源的生态目的。除注重材料的环保性以外,环境陶艺的设计创作者还应当关注陶瓷材料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环境陶艺作品在色彩、造型、装饰等方面都应当与周边自然环境紧密融洽地结合为一体,避免与周边自然环境格格不入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实现人性化设计。还有的设计者更是巧妙地在环境陶艺作品中种植植被,如在陶艺墙体上种植藤蔓植物,从而使作品与自然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并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历史沧桑感。在环境陶艺景观的后期维护中,也应注重于生态科技的运用,其中,环境陶艺景观的照明会消耗大量能源,应当倡导采用太阳能照明系统,从而营造出既生态又美观的夜景。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设置风车、水车等进行发电照明,既达到节能的目的,也能够与环境陶艺景观相结合,构成更为丰富独特的景观。

四、结语

生态科技在我国环境陶艺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认知上的不足和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其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在实际的设计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生态科技的发展水平,环境陶艺的制作建设应当在进行客观细致地评估以后进行,避免因盲目开发而导致对生态的破坏,应当将环境陶艺的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规划当中。而在未来,生态科技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还将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与空间,相信随着生态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不断提高,环境陶艺将更加注重生态,更加人性化,生态科学与艺术完美地融合于一体,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新景观。

参考文献:

[1]陈艳云.论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2]曹阳.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环境陶艺的发展[D].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3]涂彦珣,余雅洁,何炳钦.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影响下环境陶艺功能性研究[J].中国陶瓷, 2016, (01).

篇7

关键词:桑树;城市绿化;生态环境

栽桑养蚕自古以来是我国农户的主要收入渠道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桑树特性的加深了解,随着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入推进,桑树资源的多功能用途逐渐被发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重,污染负荷将突破生态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城市生态与环境问题随时会恶性爆发,并可能出现难以逆转的生态与环境灾难,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大障碍,甚至严重影响全球环境并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桑树对恶劣自然环境的超强适应性和突出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利用到城市绿化、城市防护林、城市景观树、城镇特色旅游等方面,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1桑树的生物学特性

桑树原产我国中部,有约五千年的栽培史。目前,全国各地保存了桑种质资源3000余份。经过整理和鉴定,探明我国有15个种4个变种,是目前世界上桑种分布最多的国。栽培范围普遍,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被称为“东方神树”。品种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为落叶乔木,属桑科桑属。树冠呈倒卵圆形,饱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桑叶呈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桑树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暖和潮湿的环境生长。喜深沉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桑树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好树种。其根系兴旺,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普通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数千年。

2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空气污染严重

生态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重要任务。目前,无论是中国的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空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几亿城市居民和工业发展地区的居民,每时每刻呼吸着混浊的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的气体、浮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铅化合物、苯并(a)芘、氮氧化物、烃类等致癌有害物质的空气。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头号杀手。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排放量大,从而造成我国约1/3的国土面积及20个省市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酸雨现象。

2.2城市水质、土质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中水质污染严重,土壤碱化、酸化,许多本应生长良好的植物由于水土不服,栽植不长时间就枯死,在许多绿化区出现了枯枝、死树等现象。这些都要求在城市进行环境绿化,植物的抗逆性要强,而桑树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古人曾有书“木各有所宜之地,唯桑无不可宜”。2.3风沙侵蚀和石漠化的威胁严重许多的城市经常受着周边荒漠风沙侵蚀和石漠化的威胁,在城市周边栽植生态修复树就成为了许多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经林业部门多年研究发现,只有耐高温、耐旱、枝条不易折且根系发达的树种才能在风沙荒漠区存活。

3桑树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优势

桑树作为乔木,树冠宽广,枝繁叶茂,十分壮观;作为小乔木或灌木,造型优美,十分适合在公园、广场、景区等地栽培;作为生态修复树,桑树根系深,枝叶宽广,抗逆性强,适应环境能力强,作为生态树种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根据不同特性的桑树品种,结合城市不同的生态环境布局,可分别将桑树作为城市行道树、园林景观树、生态修复树进行栽植,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1桑树作为行道树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势

3.1.1行道树种的特点

行道树主要栽培在人行道绿带、分车带绿地、河滨林荫道及城乡公路两侧。理想的行道树种选择标准,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考虑便于养护管理,要选择适应性强、防污耐损、抗病虫害、强健长寿、易于整形的树种;另一方面要考虑景观效果,要选择春华秋色,能美化城市道路,愉悦行人或驾驶员在行车时的心情。

3.1.2桑树作为行道树种的优势

桑树就较好的符合了行道树的种种要求。桑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桑树叶面宽大,对大气中的氯气、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很强的吸收净化能力,叶片不受损或损伤面积小于总面积的20%,生长发育正常,为一级抗性树种;桑叶的滞尘能力很强,是一种很好地绿化树种,在国内一些城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克拉玛依市等)和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的城市还选择桑树作为行道树;桑树枝条抗风不易折断,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是可达千年。使用桑树作为行道树,管理方便,耐修剪;能净化空气,调节局部气候。桑树树冠宽广,有些桑树品种树形独特,能够在美化市容和增加城市特色的同时,起到遮阴避凉的作用。

3.1.3适宜作为行道树的桑树品种

垂桑可作为城市行道树的主要栽植树种。垂桑,树冠宽广,枝条柔软下垂,形似柳树,有龙槐一样的树容。夏日炎炎,成年垂桑可为行人撑开一片绿荫,清风袭来,枝条随风舞动、婀娜多姿,行人赏心悦目。树间可搭配多彩灌木,如:丁香,紫薇等。

3.2桑树作为园林景观树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势

3.2.1园林景观树种的特点

园林景观树种是指栽植在园林、广场、花园等地的美化树种。常选用树冠宽大、枝叶茂密、外观美观、生长健壮、便于修剪管理的落叶阔叶乔木。在夏天,可以有大面积的遮荫,冬季又不遮阳光,还能吸附灰尘和减少噪声,保持空气新鲜。

3.2.2桑树用作园林景观树种

桑树作为园林景观树,其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方式培育出的桑品种囊括了乔木、小乔木、灌木等树种,因此也培养出了各种桑树千姿百态的树形。普通桑树随着树龄的增长一般可达10m以上,2013年在河北发现的古桑群树径粗达1m以上,树高约20m;普通园林绿化中采用的龙桑、垂桑树高控制在3~4m;而根据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的试验,将桑树进行盆栽,树高1m左右,放置在园林、广场中也十分美观。

3.2.3适宜用作园林景观树的桑树品种

龙桑、果桑、垂桑等适合作为园林景观树栽植。龙桑、垂桑树形独特,适合修剪造型。龙桑,枝条曲折多变,似龙驰骋遨游;垂桑因其形似柳树的娇柔姿态,亦常被用到园林设计中。果桑春华秋实,秋日硕果累累,游人观赏愉悦了心情,同时亦可饱口福。

3.3桑树作为防护林在城市生态修复中的优势

3.3.1桑树作为生态修复树种的优势

桑树的根系强大,耐旱性能良好。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域生长的桑树,最深的主根系能够达8m,侧根最长超过9m。在沙地上生长的树冠直径若为1m,其根系就能够向周围辐射超越4m,根系散布面积为树冠投影面积的15倍之多。这样的状况在南方也同样得到证明。因此,应用桑树来防风固沙具有极大的优势。桑树是多年生乔木,木质坚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极强,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也很大,可在-30℃至40℃的温度范围内生存。桑树还耐干旱,调查表明,同样30年生的树种,桑树在北纬42°年降水量300mm的干旱沙地中生长量为刺槐、榆树的5倍。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苛,在土壤pH值为4.5~9.0的沙壤土至粘质土,以及含盐量在0.2%以下的轻盐碱地上都能生长。桑树根系的这些特性能够满足生态修复和城市防风固沙的需要。

3.3.2适宜作为生态修复树的桑树品种

桑树类型众多,经过科研工作者多年筛选出的一些桑树品种适合风沙荒漠区栽植。这些桑品种耐旱耐寒性强,根系深,固土储水能力强,能够起到较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如:沙桑、策沙1号、皮目1号等桑品种,可作为生态修复树栽植在风沙荒漠区。沙漠桑品种枝条柔韧,受风吹不易折断。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新疆地区的一些城市把其作为城市周边的生态修复树种。桑树搭配小型灌木,配合草本植物进行栽植。通过深根系乔木、灌木及浅根系草本植物的组合,达到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

3.4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在城市周边建立集栽、养、采摘、加工一体的休闲桑果园区,不仅能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环境,满足市民就近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一体化的需求,而且能够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脆弱的今天,将栽桑与城市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将桑树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布局、不同的景观要求、结合桑树本身不同的品种特性,因地制宜,栽植桑树,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存环境,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张林,赵卫国等.桑树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现状比较[J].植物资源学报,2004,5(3):285-289.

[2]卫建平,牟志美;桑树抗逆性研究进展[J].北方蚕业2006,27(2):5-7.

[3]左少纯,刘和洋,丁天龙,等.生态桑沙漠化治理方案及实践[J].蚕学通讯.2016,36(1):25.

[4]林志明,姜卫兵,魏家星,等.论桑树的综合价值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179-182.

篇8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引言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随着城市建设对景观多样性的美学需求、对保育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知和开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一些城市正在申报和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但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资源供给之间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如何从环保角度评价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使项目建设能符合生态安全,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环评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生态功能保护论”的基本原则,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立足于“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切实维护好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方可达到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开发建设的目的。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他水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与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城市公园环境影响评价的最大区别,前者是以自然为主体,人为客体;后者则是以人为主体,公园为客体。即两者评价的立足点不同,保护对象的优先顺序和功能取舍的从属顺序不同。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把握住这一本质的特点和区别。

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影响评价比一般城市公园的环境影响评价要复杂得多。除了两者都要阐明项目对环境,以及环境对项目的水、大气、噪声、固废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之外,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般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侧重于以人的美学感受和对人的服务功能为出发点进行评价,评价多采用生态满意度分析(即人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满意程度)和美学景观分析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该生态满意度的指标体系以人为核心而建立。比如以公园实现保障绿化的义务、服务设施比例、便利程度、绿地比例、园路场坪比例、可提供的环境质量、景观效果等作为生态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公园内部景观效果美好程度和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作为景观评价的评价要素。

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更侧重于评判城市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以保障湿地资源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为出发点进行评价,在强调保障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兼顾其服务功能。即着眼于在对拟议建设用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从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入手,预测其环境功能的变化及程度,并寻求保障湿地生态功能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其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中,优先考虑的是保障生态功能,其次才是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着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而建立。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3.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应是反映拟建设用地建设前后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生态指标。可选取湿地形态指标(类型、蓄水量、面积、形态、水系联通性);理化指标(水质指标、富营养化程度、底泥成分、土壤);水平衡变化指标(补排平衡、补排规律、水源来源、生态需水量、水质变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标(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水禽水鸟、保护物种);重要生物种指标(植物、动物);功能指标(水文调节、气候调节、生物生境、资源生产);整体性指标(面积变化、水系隔断与河道通畅性、河道和河岸自然性、河流整体性维持);可持续性指标(生境维持、恢复保育、压力趋势)等反映拟议建设用地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现状、演化的指标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3.1.2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服务功能的指标,包括服务设施比例、便利程度、绿地比例、园路场坪比例、可提供的环境质量等服务性指标。在对服务性指标的分析评述方面,应注重服务性指标与湿地生态功能指标的协调性,包括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的协调性、建构筑风格与湿地功能与特征的协调性、优先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各种管理服务设施配置的合理性等。景观效果分析方面应分析项目建设前后的自然、人文、社会景观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内外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提出景观资源保护在原物、原位、原状这“三原”标准基础上整治,推崇自然野趣,使公园环境保护达到景观相融性的要求。

3.2 注重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适应性论证

由于湿地是一个开放的、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和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条件如何,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生态要素在受到城市化发展影响和压力下的演化趋势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湿地公园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关系到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性与成败,因此,在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注重项目选址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论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谋求解决途径。

在城市湿地公园选址的环境适应性论证中,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3.2.1不能违反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国家对湿地资源采取分区、分类保护政策,城市湿地公园不能建于湿地自然保护区之内,应当依照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要求,建于允许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区域。

3.2.2应分析、论证项目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包括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利用规划、河道防洪和岸线利用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等规划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3.2.3应通过对构成湿地生态系统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查明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实施的资源可行性。

3.2.4以反映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指标和服务性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用开放、系统、前瞻的视角分析选址环境条件中各环境要素对湿地公园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论证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连贯性、完整性、稳定性的演化趋势和服务功能的可实现性。

3.2.5在全面分析项目建设环境制约要素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应针对性地提出防止、减轻或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以及对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提出环保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3.3 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论证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当注重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包括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判别其规划设计方案是否会对地域的连续性造成切割、使生境趋于破碎、自然性降低,是否会使植被盖度减少或斑块化、使物种多样性减低,是否体现了对稀有、重要物种的保护,是否会使系统生产力衰退、生物量减少,是否会使生物组成的协调性受损,是否会造成土壤流失贫瘠化、使生态用水减少导致环境匹配条件的恶化,是否造成环境功能的衰退,也即规划建设方案是否能有利于维护和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避免开发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造成破坏和损害。其基本原则应是基于湿地自然生态特性上,保障和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提高其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连贯性、完整性和稳定性朝着良性的方向保育和演化。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政策。城市湿地公园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种植湿地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城市湿地+城市公园”;更不应利用宝贵的天然湿地资源,开辟成人工气息浓厚的水上乐园。

3.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

城市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与合理规模不仅取决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及开发项目的污染与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还取决于开发项目所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有效的生态环保措施可使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使其已受或可能受损害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保育,使工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生态环保措施论证使湿地公园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和精华,也是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和有效性的主要体现。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论证。

篇9

关键词: 新媒介 大众传播特性 美学阐述

大众传播是美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在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性,它的这种特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也给传统的个体审美体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媒介即讯息,信息社会下媒介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也不断出现,新媒介所带来的新“讯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介”(new media)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介一词及相关概念,自此“新媒介”一词逐渐流行开来。

一、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

新媒介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有着很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新媒介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所催生出来的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标准、最理想和最完善的传播方式。具体来看,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双向互动性。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2)异步性。wWW.133229.COM新媒介实现了异步性,受众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不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收听收看,有必要时还可反复收听收看;(3)非受控性。数字化传媒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介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5)碎片化。新媒介带来了受众的分化,信息传播呈现“分众”、“小众”的特点,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6)多媒体化。新媒介具有提供多传媒信息及产品的能力。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将改变人们的认知、交往方式,改变个体的审美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新媒介的双向互动及交流自由的特性,构成了新的反映舆论、涌现真知灼见的公共空间,增加公众维护自己权益和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和控制权,同时还提高政治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对个人而言,新媒介开拓了个人的传播交流空间,是人体的飞越性延伸,新媒介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活动效率和自身价值实现率。总之,新媒介将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进而将使个体的当代审美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

二、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阐释

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审美信息时,对社会一般大众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目前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内涵在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审美表现的多样化,审美意识的平民化,以及审美交往的主体间性,进而重构了我们的审美世界和审美生活。

1.审美表现的演变:多样化。

人类传播的历史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电子媒介可以看作是过去所有媒体方式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感知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论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网络媒介,我们则可以把它看作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因而它的存在方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所孕育出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将是多样化的。同理,人类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种艺术形式或流派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整合的进程。在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新技术发展的广泛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不可能作为承载艺术的单独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旧有介质的特质,然后融合在自己的审美表现方式中,以一种“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同时我们对于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的“分众”、“小众”等特点,大众传播所展现出来的全新叙事性结构:偶发和间断性的叙事结构,也需多加注意,因为它们同样是多样化审美表现的特定形式。

2.审美意识的变异:平民化。

新媒介的发展为平民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世界,它所带来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具有独特的双向交流功能,在网络中既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多对多、一对一的交流。根据《第二十六次

3.审美交往的强化:主体间性。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必须的行为。正如上文所说的,新媒介环境下的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交互式的审美体验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学者张耕云在《数字媒介与艺术》一文中分析了媒介的变化对于艺术交流的意义,数字媒介的产生使艺术又形成了直接交流,从而把差异统一了起来,成为新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新媒介生态环境中传播的互动性给个体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大规模地改变着主体与艺术交流的方式,催生了审美主客体以动感为特征的新关系,使审美主客体发生历史性变化。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交互式的审美体验使得审美主体间性得到了凸现。主体性是近代哲学和美学的命题,它主要是西方理性精神发展的历史需要,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之上,文学理论与美学也强调文学和审美的主体性。美学应该是一种有关生存体验和生存意义的学问,它应当提倡主体间的共在,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及由此催生出的交互式审美体验使得主体间的交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审美的主体间性在新媒介环境中得以实现。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方式及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个体的审美活动方式。新媒介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表现、审美意识与审美交往特性丰富了个体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在重构着我们的审美生活,但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方式只是人类审美体验和审美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进行个体审美生活的重构任重而道远。 -

整理

参考文献:

[1]姚鹤鸣.传播美学导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1).

[3]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现代传播,2007,(4).

篇10

【关键词】构建;高效和谐;英语课堂;策略

目前多数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不和谐的表象,如课堂气氛冷淡,死气沉沉,课堂教学秩序不佳,师生关系欠和谐,导致教学任务进展缓慢,知识的传递,智力和情感,态度等各种教学目标都难以完成,因此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是诸多问题和矛盾的根本环节。构建和谐的英语教学课堂氛围,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丰富教学的内容,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跃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自身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可以更好的实现和谐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1 树立对话精神,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交流,和谐共处,是和谐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谐教育的本质就是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主体性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等特性。构建良好的和谐英语教学课堂,必须要秉持主体性的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实践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沟通交流,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和谐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建立和谐是师生关系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观,改变了过去被动式教学,随之替代的是互动互助式的动态教学,充分利用师生情感产生的巨大精神源泉催人奋进。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营造和完善和谐的师生学习环境。

(1)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意识。以学生为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采取教学,而不是灌注式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材料时一定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要了解每一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性格,关爱每一位学生,用激励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

(2)平等对话,树立教学民主化的意识。构建教师和谐课堂要引入换位思考,抛下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权威形象,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教师应从自编自导自演的角色性质转换成为一个导演着,策划着,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演员。教师需要构建对话环境,而不是课堂中的独角戏,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中产生独特的见解和理解,应给与其充分的肯定,在对话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释放学生的活跃特性,个性化自主学习,在民主的氛围中良性发展。

(3)尊重差异,树立教学公平性意识。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教育的公平性。受目前实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的部分指标影响,比如,优生率等导致不少教师在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之间产生了差异化对待,考试成绩较高的学生往往会得到教师更多的赞赏,因此在开展多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尽量安排此类学生进行参与。构建和谐的英语教学环境,就必须要树立公平教学意识,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个体上存在的差异特性,给予每一个学生同样的关爱和重视,帮助。对于英语学习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学生,应耐心为其分析问题,愿意,引导其探索出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其客服困难,树立信息,鼓舞勇气,彻底实现学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思想。

2 树立文化意识,确立多元创生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正确树立文化意识,了解使用英语的国家文化背景,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理念一直没有得到关注和重视,文化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实施,离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差距甚远,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认为语言仅仅是一个交流沟通的工具,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受到国际上文化研究的潮流推动和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起影响,文化教学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教学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在语言教学的同时用结合语境和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教学材料共同组织教学活动。第二,提高学生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帮助其充分理解英语文化特点。第三,开设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概括等课程系统的传授相关的文化信息。第四,开设语用学,语言国情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知识介绍,从理论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和能力。

3 关注课堂环境,营造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