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篇1

关键词:生态教育;幼儿园;文化建设

对于幼儿实施生态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这对于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未来生态建设与发展都极具历史意义。生态教育模式不适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根据生态学规律灵活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对于生态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也是生态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分析

生态教育的内涵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与计划对学生进行生态学教育,促进学生对于生态的认识,从而让其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进而保护生态,促进生态建设与发展。不过传统的灌输式生态教育并不符合生态教育的内涵特征,尽管通过灌输式教育也能促进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教育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园丁式教育模式,以一种更加符合生态规律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与价值观,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实施生态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这要求幼儿园要加强文化建设,为提升生态教育的教学效果提供可靠保障。

二、生态教育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生态环境教育下,幼儿园中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他们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这种功能必然要求幼儿园要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完善的文化体系为学生们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学习氛围,进而促进生态教学。在幼儿园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既需要优化学校的内部设置与人员结构,构建更适合生态教学的文化体系,同时也需要联合校外力量,如学生家长、社会公益组织等,为学生的生态教学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其中通过耳濡目染不断加深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生态意识。

三、生态教育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1.利用家庭、社会等资源为幼儿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幼儿园这一阶段儿童的心智发展普遍还不成熟,因此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生态教育。在建设幼儿园文化时,首先要利用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为儿童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家庭资源方面,争取让学生家长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生态教育,比如当向学生讲解生态环境中小树林的作用时,学生家长可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学生到郊区的树林中让儿童切身感受小树林,这样儿童便对生态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在生态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如田野、草地等生态资源,让学生观察自然环境的四季变化,感受小树林中鸟儿歌唱、花儿微笑的美好场景,促进儿童通过这些直观性的物象理解生态环境。作为延伸,也可以让学生参观一些生态被严重破坏的环境或者图片,如被污染的池塘,当学生看到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小鱼尸体时,便会对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形成深刻印象。这样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文化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为生态教育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2.优化幼儿园课程体系,让儿童亲身接触大自然生态教育不适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构建幼儿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根据生态教育这一特点优化课程设置,给儿童创造更多的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这也是儿童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如果只单纯的为幼儿园的学生讲解生态理论,而不让其直观感受,那么儿童根本无法对生态产生具体的认知。所以要构建幼儿园的生态文化,就必须采用新型的生态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探究教学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与生态环境相融合,通过直观性的感受让儿童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比如在生态教学中,可以直接将教学课堂搬进大自然中,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生态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周围的花草树木等形象加深对生态环境的理解。课程的设置是对于幼儿园生态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生态环境下建设幼儿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重视幼儿园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更多的特色生态教育方式,促进生态教学成果。3.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生态教育质量教师是幼儿园生态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因此建设生态环境下的幼儿园文化,就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教师的素质就决定了幼儿园生态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加强学习,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态教学规律为指导,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多元化对儿童进行生态教学,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可通过游戏教学,让儿童在学习生态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尽情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或者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到田野中或者树林中认识生态环境,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提高生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生态教育是当今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要不断完善文化建设,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学生家长支持、优化内部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等方法,为学生的生态教学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儿童的生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凤莲.谈幼儿园生态艺术环境教育价值[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256-257.

[2]彭蝶飞,彭谦俊,谭春风.生态文明视域下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5,09:93-100.

[3]陈丽湘.生态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以福州市丞相坊幼儿园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53+49.

[4].发展生态、互动、多元的幼儿特色生态文明教育———上海市徐汇区益思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6,04:103.

篇2

【关键词】林业会计;核算;改革趋势;改革路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及建筑业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使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也间接造成其它经济损失。森林是维持大自然和谐的重要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森林被人类无休止的破坏,就会导致很多动物失去家园的保护,而人类也将承载着很多麻烦,例如,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现象,如果没有森林做后盾,就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根据相关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表明制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保护人类美好家园的重要性,而森林会计核算问题也被高度重视。现阶段,由于对林业会计核算没有实施相应的的管理体系来维护森林的整体效益,对林业经济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与监督,这也是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林业会计核算现状问题分析

1.对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林业会计核算中有关林木生物资产的部分,相关会计核算部门并没有做出具体的统计,对林业中可生产性资源、公益性资源以及消耗性资源的分类不够明确。虽然针对以上三类的计量分别做出了规范,但忽略了森林的生态价值,新准则的颁布依然以传统林业会计思想为中心,对木材的利用依旧颇为严重,这也充分说明了林业企业忽视了森林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缺乏对森林的保护意识。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森林只是用来生产木材的工具,而其主要价值也仅体现在出售木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森林的生态价值认识不足,从而严重阻碍林业生态健康发展。

2.会计核算体系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林场大多数被定位成生产性企业,在发展公益林的同时,也要经营更多的商品林,而公益林是国家投资的主要林业,地方政府无权干涉。由于地方财政部门对当地公益林无法正常实施经营和管理,因此,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投入就不会过多参与,导致林业的经营利润以及整体效益得不到正确的核算。而经营商品林所创造的经济多数用来作为国家补贴,间接造成了林业企业的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无法相吻合,导致资金在运作过程中比较混乱,也使资金管理工作很难进行。

3.林业经营管理体系不完善

森林管理中,针对商品林与公益林的属性不同,分别按照两种类型的功能进行经营和管理。例如,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所有资源被分为商品林,而可以为生态环境提供服务的则为公益林,前者以经济效益为主,后者以生态服务为主。虽然对两者属性做出了本质区分,但在管理中公益林却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核算,导致公益林的经营理念受到混淆,多数人认为公益林也是提供经济效益的工具,造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比例失调,而两者之间的运作资金难以做到专款专用,由于林业经营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不利于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4.缺乏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

林业会计核算制度只体现于核算林业出售木材后的经济效益,而对生态资源与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并没有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林业会计信息主要以货币计算为主,着重关注局部以及个体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同时反映现阶段林业核算体系无法满足社会资源发展需求。而林业会计收益部分也只计算了木材在市场上交换的现金收入,对林业生态和生产经营没有及时做出监督和反映,间接造成了林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造成了环境资源大量消耗,由于未能具体反映生态效益的综合价值,所以,导致林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林业稳定发展。

二、林业会计核算改革趋势

1.针对经营状况建立监督部门

林业是维持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因此,保护森林资源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目标。而立业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中重要元素之一,所以,要积极参与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维护,并真是的反映出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对立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实施监督。根据森利资源中商品林与公益林的区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体系,成立监督部门以政府投资为主,将两者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进一步提高林业经济价值。

2.设置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案

会计是林业中管理资金来源、资金运作以及经营目标的有效活动,因此,要设置健全的会计核算方案来规范资金的使用范围,以及时反映出林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尤其针对公益林与商品林的经营要设置两种相符合的会计核算方案,使核算信息更准确。例如,商品林的运营状况、资金运作、亏盈利润可采取“先投入、后产出”模式来进行核算,以最后得出的林木总收益减去孕育林木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费,以此来计算林业的盈亏。这种核算方式更有利于对林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计算,并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会计核算方案,通过正确的核算渠道掌握林业的所有信息,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对核算工作做出合理安排

国家应高度重视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能把焦点全部集中在可创造经济效益的商业林中,对公益林也要加大投入力度。虽然商业林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供给市场需求,但生态环境是维持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如不能较好的处理生态问题,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就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要重视对公益林会计核算的改革,并根据其特征对核算工作做出合理安排,使林业不但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到一举两得。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态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41-02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重要学科,同时,高中生物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平台。生物与环境之间天然的关系直接决定了高中生物教学要与生态环境教育相联系。高中生物学科包含着众多的环境知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能够持续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环境价值观。因此,针对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融合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原则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并不是盲目的结合,而是需要遵循相关原则,才能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坚持渗透性原则。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形成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就是贯穿环境问题,宣传环保知识的理念,而是秉持着渗透的原则,结合高中生物教材来融合生态环境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相辅相成。其次,科学性原则。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的生态环境教育必须科学、正确、全面,面对尚未定论的内容教师不应妄自下结论,应该引导学生从辨证的角度进行思考。最后,实践性原则。高中生物课堂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十分重要,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欲望,刺激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课堂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在高中生物讲解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要,符合高中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提升高中生综合科学素养,提高高中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高中生清晰地意识到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转变环保理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众多重要知识点都涉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给教师与学生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例如,在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章节中,明确提出了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为负反馈调节,而在自然环境中有很多关于负反馈条件的案例,有没有同学可以就负反馈调节的案例进行举例呢?”学生可以这样回答:“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到很多种类的虫子,在虫子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情况下,鸟儿的食物就十分充足,鸟类种群的数量就会逐渐增加。然而如果虫子的天敌数量众多,那么虫子的种类与数量又会下降,从而导致鸟儿种类与数量的下降。”教师还可以这样问:“那大家知不知道有关于生态系统正反馈的案例?”学生回答:“当河流中的鱼类由于河水污染死亡,数量急剧下降时,河流的污染将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更多的鱼类死亡。”教师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章节中通过提出问题与举例,可以让学生感知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转变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方式。

(二)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不单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问题”“调查分析环境围绕与癌症发病率关系”等调查类实验,就是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后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探索身边的环境问题。又例如,在“设计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的生物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生态缸的同时教育学生,在生物圈当中某一个环节遭受了破坏,人类与其他生物也会受到影响,使学生更加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在总结归纳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的同时,探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的作用。让学生思考,假如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遭受破坏,那么会产生何种后果。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就会意识到生态平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对生物实验中药剂的使用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有害试剂的回收利用等都要按照规定进行,不能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h境污染,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三)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日常生活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要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环境教育就需要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明确环境保护的意义。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进行“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指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积极主动回收可利用资源,尽量步行或骑行自行车上学,等等。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生态环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实例与图片,直接向学生讲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教学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在高中生物研究性教学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可以用于研究探索的课题,并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而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取得新的能量。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发性的探索学教学,因此研究性教学成为了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机地渗透生态环境教育。例如,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与生活习性”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自行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中,学生不但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而且还要兼顾植物种植生长的难度,兼顾植物排列布局与预算等。学生在搜集资料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校园周边环境;会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会意识到由于生态环境危机,植物种类正在不断减少,从而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的道理。在高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意识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且逐渐养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好习惯。

总的来说,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中要密切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挖掘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潜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提醒学生,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的工作,广大高中生物教师要在一线教学上运用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丽.运用生态性学习理论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以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活动案例剖析[J].中学生物学,2013(1)

[2]陈兆梅.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态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2)

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要性;问题;对策

1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总体实现小康,并开始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与此同时,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即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止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深刻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存和生产方式,对森林资源作为生话和生产原料的单一经济需求,逐步发展为提供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需求,并呈现为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

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资金投入欠缺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情况突出,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很多。这就导致部分地区森林覆被率过低,与生态改善的要求差距很大。同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任务比较繁重,而国家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生态建设整体进度缓慢,生态治理的规模受限,导致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2.2 生态环境意识淡薄“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严重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造成了人们往往把林业只当作产业或一般的经济来看待,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地采伐森林使我国本来就很少的森林越采越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能将林业生态建设的深远意义贯彻到群众中去,从而导致建设工作进展慢,对建设成果保护不力等现象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

2.3 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

林业生态项目效益低下一些地区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带来不少问题。由于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劣质种苗被栽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了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不能稳定地发挥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水平粗放

2.4.1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可操作性差

各级规划只有工程总体目标,没有分解为各个环节,未确定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没有将规划落实到地块上,不能进行质量和进度的有效监督,为不同规划的地域重叠和统计造林面积的数字失真提供了可能性,造成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植数造零”现象。

2.4.2 经济林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及数量调控

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明显存在盲目增加经济林面积的倾向,政府没有根据经济林的最优适生区和供需平衡对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因而出现了果品销售难和群众忍痛砍掉果树的现象。

2.4.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普遍存在责任不明现象

据反映,受地区部门利益驱动,存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如果国家不注意及时制止,这种趋势会有可能增强,如很多县份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经费由县计委这样的非行业部门掌握,但却牵头组织农业、水利和林业部门共同实施项目。这样以来,实际上县计委为项目管理者和决策者,林业等行业部门的决策权却受到削弱,对应的“责、权、利”关系弱化,极容易出现偏离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的所谓“首长工程”、“形象工程”等,造成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利用方向错误和投资效益较低。

3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相关对策

3.1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要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树立生态经济思想。积极搞好宣传、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的认识,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步骤地实施。要改变林业的基本现状,必须实行森林资源永续经营,要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群落结构,培育速生优质新品种,追求综合效益最佳。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对资金的监管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主体是国家,国家要调整财政政策,增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力度,要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金制度,统筹安排,分级管理,专项使用,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外援助和优惠贷款。在加大投资的同时,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健全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强制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3.3 提高造林质量,加强森林经营和保护管理

在造林工作中要制定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用于指导生产,在造林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林地和森林采伐利用管理,真正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3.4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

探索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制度,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地方补偿基金制度。积极探索分级管理,分类补偿政策,制定合理的公益林采伐利用政策,探索分步实施公益林国家赎买机制,赋予林木所有者补偿基金支配权。要努力形成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内在动力政策体系,使地方政府、群众、投资者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发挥,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发展。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背景;林业经济发展;思想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进行林业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前提,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较高的重视,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现代经济背景下,需要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认识和了解,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高效合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

1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强化思想认知

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的执行力。想要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对林业经济发展进行推动,就需要充分地对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进行了解。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工作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需要多个部门及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其中,实现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想基础。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强化对于林业经济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一些先进设备及技术的引入,对人工补植方式合理地运用,将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空缺区域进行高等树种的补植,对林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完善,有效地提升林业经济的生态效益[1]。

2制定合理规范的生态保护制度

想要使林业经济发展在生态保护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推动,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制度作为支撑,并且结合多个不同岗位的相互协调、良好配合,才可以完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目标。对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以及确定林业经济发展的评估标准和监测内容,保证森林保护执法队伍的高素质,让有关专业人员可以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监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对林区过度开垦及采伐行为的惩处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3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进行高效合理的林业资源配置

通过选用合理的林业资源高效配置模式,可以实现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能够一直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林业生产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对林木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其中,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指林业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在适合种植乔木的地方不种植灌木,而在适合种植灌木的地方则不进行乔木的种植。通过适地适树的建设原则将林业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例如,有些地域主要是低山地带及汉水谷地的特点,故此可以尽量选取茶、油桐、杜仲和山茱萸等与地区相适应的经济树种,由此将该地区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从根本上做到对水土流失的预防,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在进行一些不具备天然落种更新的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选择混交林的建设,如将樟子松、云杉块状等混合,通过对树种组合的优化、林龄结构的科学配置,能够更好地进行优质绿化苗木的培养,继而在进行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落实生态保护理念,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2]。

4推动林业旅游业的发展,加强生态及林业经济协调

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能依靠供应木材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产品获得收益,并且可以通过对林业旅游的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建设。所以,有关林业单位应该具备优质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通过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娱乐休闲场所,并且通过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较高的经济价值建设。因为林业旅游从本质上分析是国内扩大内需及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可以为各林业单位的发展建立一个优质的空间。所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大幅度地强化林业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林业经济效益,保障林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3]。

5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

在实际进行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以单一地依靠传统工作手段进行建设,需要引入对应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需要有关单位对现代科技进行大力发展,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借鉴,有效地确保国内的林业资源发展具备良好的可持续性。

篇6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 现状 对策与分析

林业生态工程充分的采用科学技术,以及环境上的要求对植物与微生物的生长,形成人工复合植物主体的生态系统。生态工程与经济、社会生态实现了共同发展。由于,相关的部门对环境保护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强。很多单位也存在其本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重要性的概念,不严格执行法律程序的现象尤为严重,如果不能严格的按照国家颁布的政策将法律执行,就不能有效的解决林业生态工程的问题。同时加强了我国林业生态的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提高。

一、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1)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林业生态工程是规模较大的建设,然而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所以工程建设对于林业生态来讲,是需要详细的讨论以及规划才能够实现林业生态以后的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目前最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缺乏规划前瞻,展望预测性,林业生态是种缺乏想象的建设。过多的林业生态建设者只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尽早获取效益,在规划上,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伪造。除此之外,林业工程的建设其中也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综合运用。并且还需要考虑多种微生物以及生物的生长环境,林业生态工程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包括了各级规划,对于各级欠缺性的规划,通常只将总体规划,对于别的环节不加以进行考虑,甚至不去亲自进行实际性操作。对于各个环节的目标考虑不周,甚至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因为林业生态工程建立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建设时间,使整个林业生态建筑出现了交叉、重叠的不良现象。

(2)国家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不足

我国的地域广泛,进行生态建设需要的地域也十分广,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任务十分艰难、沉重。虽然我国大量的投资林业生态建设,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是大型工程,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欠缺资金的地方也比较多,使得资金方面的欠缺。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部门,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所耗费的时间长,需要消耗资金的地方太多,使得资金仍然十分欠缺。通常情况下,我国相关的林业建设部门,以会议评估的方式来对实地进行分析,从而选择重点地区进行建设项目,在重点的项目中投入充足的资金,虽然不能做到林业生态建设整体的改善,也能促进个别地方的林业生态发展。尤其是经济比较差的地区,资金将更加的缺乏。

(3)国家对林业生态工程监管要求不高

由于国家对林业生态工程监管要求不高,使林业生态工程和其它的工程一样,得不到严格的监督管理所带来的失误。林业生态工程需要做到恰当的监管工作,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保证不浪费一分钱,从而确保所花费的每一笔资金都在关键的地方起到有效的作用。然而在实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林业生态工程是很缺乏相应以及专业的监管团队,或者因为监管团队没能达到专业的管理水平,甚至有的区域连最基本对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制度都没有落实。正因如此,林业生态工程经常会出现,由于分工不明确的责任所产生的空缺与责任的重叠现象。除此之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学科范围比较广,所以必须加强和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然而,实际的林业监管团队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很高,同时也十分欠缺精通专业技术和懂得管理的人才。

(4)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不高

在建造林业生态的过程中,其中很多地区都采用散乱的作业方式,使施工的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常见问题,比如树种结构的不合理等一些问题,使得降低了树木的寿命与存活率,从而不能发挥林区应该有的景象,就不能更好的发挥林区原有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应当加强抵御病虫方面,其中对于抵御方面的质量也很差,使林业生态的利益不能及时的发挥。

(5)法制观念意识淡薄

随着林业生态的发展越来越差,依然有很多人对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意识不高,缺少法制观念,由于相关的部门对环境保护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强。很多单位也存在其本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重要性的概念,特别是对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较差。自身欠缺法律意识,从而有法不依,不按照法律程序的现象尤为严重,如果不能严格的按照国家颁布的政策将法律执行,就不能有效的实施解决根本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法律观念。

二、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水平的有效政策

(1)林业生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

自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就逐步建立起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取得良好的成绩。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加,同时林业生态的问题也在逐渐的严重。因为林业生态是既艰巨而又长期的工程,很多人都难以理解这之间的问题,使整个工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各种严重现象的发生,比如,滥砍滥伐,防护林危机,滥杀动物等。因此,要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让人民深刻的认识,林业生态工程是需要维护的艰巨任务,林业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的工程。加快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制定相关的有效措施。

(2)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

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投资力度,开拓投资渠道。使林业生态建设不再面临资金方面的问题,对林业生态工程全面建设,相关单位与投资人都能在其中得到相应的便利,从而对林业生态加大资金投入,促使生态工程迈向的更好的发展。制定重要的政策与制度,确保资金的落实工作,完善林业生态利益的补偿方法,并能够使此方法在全国实施。

(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林业生态环境

加强林业生态的执法力度,依照法律规定对森林环境进行保护,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队伍,使林业生态工程拥有强大的团队,加强林业生态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从而提高人民的法制观念,利用法律严惩损坏水土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并且快速的制定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

(4)加林业生态的教育工作

重视林业生态的科学研究、运用高科技新技术开发,对林业生态的创新能力有效的提高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全的依靠高科技是为我国振兴林业生态工程的最终出路,也是对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保障。完善对林业生态的推广体系,保持稳定的科技队伍,为林业生态建设,建立人才的教育体系,加大林业生态员工的培训力度,增强林业生态建设者的素质,努力的为我国兴林水平与科技的有效提高做出贡献。

(5)动用社会力量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广大人民。广大人民应做到积极的搞好宣传工作,促进全社会都能对林业生态工程提高的重要性,促使各界的力量都积极的投身生态建设中。使群众都有保护林业生态的积极性。从而做到进一步的加强林业生态的建设,并有效制定政策与方针工作。

结束语: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形式严峻,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相关人员也要努力完善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更好的投身林业生态建设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取得有效的成果。促使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更好的发展。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过程的同时应当注意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尊重地区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使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高对于保护环境的认识。真正实现林业生态的持续发展。完善现有的质量管理方式和监管模式,促使我国林业建设朝着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生态监测 环境监测 体系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除了常见的各类污染因子外,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频发、酸沉降等,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要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监测过渡和拓宽,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这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1 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我省虽然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但是生态环境仍较脆弱,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表现在: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江河的径流量减少,湖库日趋萎缩;林地、矿产资源的乱砍滥伐、开发不当,致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物资源总量下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岸侵蚀问题突出;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已经影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环境监测是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监测,强调“局部剖析”,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其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环境保护以减少或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终极目标,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而环境监测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开展生态监测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是环境监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 生态监测的含义

2.1生态监测的定义

生态监测是指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2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对象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这类划分突出了生态监测对象的价值尺度,旨在通过生态监测获得关于各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现状资料、受干扰(特别指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承受影响的能力、发展趋势等。

根据空间尺度可分为: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2.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综合性(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行业)、 长期性(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复杂性(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等;以及人为干扰,如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分散性(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

3 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应开展以下方面工作:(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们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2)对资源开发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3)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在生物链中传递的监测;(4)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治理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5)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6)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7)人们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8)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9)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10)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1)各个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

4 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 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 重视借鉴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对于生态监测已经开展较长时间,而我们才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对生态系统规律认识还不够,生态监测经验不足,特别需要吸取和借鉴其已有的成功经验,如一些操作性强的指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4.3 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4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三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将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璐,陈帆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篇8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更是为了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危害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呢?现在,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直接威胁,成为我国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从而,环境工程也将成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也是改善恶劣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本文针对环境问题,浅谈我的几点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危机 对策及预防 环保工程 存在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保护环境同样重要,针对环境问题,我提几点看法及建议。

一、目前生态环境情况分析

空前的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任由危机蔓延和加剧,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成为地球上灭绝物种之一。

(一)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人类活动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能源紧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淡水减少、森林减少、野生动植物灭绝等现象。人类从未停止过身大自然的索取,不管是在古猿时代还是在已经进入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不停的过度开采能源,过度砍伐树木,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由于人类活动,将污染物过度排放,且不断扩大污染源,造成严重的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化工厂的建立越来越多,对其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性加大。

(3)由于相关应用技术失控或滥用引起负效应,如核技术污染、转基因技术、电子技术等,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大,已经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白色垃圾、农药等等污染也在迅速向农村蔓延,有的饮用水源也遭受污染,多数地区仍未采取相应措施;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加之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所以环境污染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污染迅速向农村转移。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绿色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二、生态环境危机对策及预防

“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当今世界,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争取可持续发展,是最具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对于我国的形势来说,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做到这些,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解决过度开发和利用的问题。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防止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过度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防止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对于已经过度开发和利用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环保工程进行处理,种树栽草,甚至还原原始地貌,使过度开发的区域逐渐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

(2)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要对排污量大的工业生产进行停业整顿,制定相关规章规范管理,促进企业转型,提高生产效益;另外,对于农村污染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使人民群众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对于已经被污染的领域,要通过环保治理工程,及时对水源、空气、土壤进行科学净化,且应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3)要控制核技术、转基因技术、电子技术等带来的污染,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及试验。避免该技术的滥用与污染,并尽快研究出更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环保工程方式应对生态危机。

三、环保工程的存在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及避免更多的环境问题出现呢?环保工程在这一角色中的意义何在呢?

环保工程的定义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而以某种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环境污染问题去处理解决的一些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噪声控制工程等。从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环境工程是在目前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重要工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环保工程,这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防治及处理等相关工作将会是怎样?当我们身处在一个即将被污染而无相关防治工程或是已经被污染而又得不及处理的环境当中时,我们的生活是怎样?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1.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