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空气质量标准;实施;问题;建议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灰(雾)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PM2.5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为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国家环保部于2012年2月29日了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加严部分污染物限值。根据“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环发[2012]11号)”文件的要求,全国范围应于2016年全面执行,新标准的执行不仅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要求我们相应提高监测能力。在执行新标准前,华中某市提前引入PM2.5进行实验性监测,现根据监测结果及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思考供以供参考。
2 华中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2.1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旧标准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2009年至2013年,该市执行旧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数据。数据显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表现平稳,PM10基本无明显变化,但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详细数据见下表1):
2.1.1 二氧化硫在09~11年略微上升,但由于近几年对燃煤锅炉等控制力度的加强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的普及,11~13年基本趋于稳定。
2.1.2 二氧化氮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三年由于工业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上升较为明显,需要警惕。
2.1.3 PM10整体表现平稳,该市在总量消减上付出了大量努力,但消减与增长基本持平,需要重视。
2.1.4 近五年的环境空气达标率在86.6%~90.7%之间浮动,主要是因为每年受灰(雾)霾、秸秆焚烧等影响的天数不同,整体无明显变化趋势。
2.2 PM2.5项目试监测情况
为先行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城区环境空气中PM2.5污染情况,培训相关技术人才,根据其他城市先行建设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选用了美国Met-one的PM2.5自动监测仪器,建成了一套了细颗粒物(简称PM2.5)监测系统。该PM2.5监测站点处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对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该点位PM2.5监测项目日均值达标率仅为68.8%,最高日均浓度为0.312mg/m3,超标3倍以上,年均值为0.071mg/m3,超标1倍多,较老标准的达标情况大幅下降。
3 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3.1 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面临的问题
3.1.1 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即将完善,PM2.5监测数据可能升高
我国从提出PM2.5自动监测系统的概念,到现在的全国大面积建设,时间较短,PM2.5自动监测系统的配套的标准体系还未完善。在运行PM2.5的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予以修正,确保数据准确性。
3.1.2 地形特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三大不利因素,使我市环境空气污染面临更大压力
该市中心城区大部分位于山谷之中,逆温发生频率较高,特别是夜间和冬季,逆温频率接近100%,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容易造成环境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富集,导致环境空气质量下降。而该市工业结构偏重,目前正在或即将上马的大项目较多,再加上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可以预计该市PM2.5污染负荷还将持续加重,后续PM2.5指标达标情况将不容乐观。
3.1.3 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势在必行,各种考核工作迎来更多挑战
根据环保部要求,2016年全国范围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目前状况,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必然会大幅下降,而按老标准执行的各项考核工作势必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3.2 建议
3.2.1 政企合作,寻求环保发展新道路
政府与企业都拥有各自的环境保护职责,同时也有各自的优势,在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问题上,建议以“相互支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加强与企业合作,联手共同建设灰(雾)霾站监测站,强化环境空气监测力量,建立健全环境空气预警体系。
3.2.2 强化增量监督管理,减轻环境空气污染压力
国家和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环境质量即是要求也是责任,但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势必加重环境污染负荷。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督促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必然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3.2.3 以多面开花方式加快减量步伐,实现环境空气改善的目标
目前在颗粒物总量减排工作中,主要重点倾向于工业减排。据研究显示,环境空气中PM10的含量50%来源于地面扬尘,在现有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工业减排,显然无法达到国家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在保持工业减排力度的同时,加大矿山、建筑扬尘、城市道路等扬尘污染的治理与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启动饮食油烟控制工作,从各个环节减少颗粒物,特别是PM2.5的排放量,加大减量步伐,实现环境空气改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吉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谢伶莉等.宜昌市城区典型灰霾日PM2.5污染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2015.
篇2
关键词: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LAQM
1背景概述
1997年,英国出台了空气质量法,实施了一系列空气质量管理政策,制定了新的战略及目标,以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居民健康。
(1)英国空气质量法
英国的空气质量管理(Local Air Quality Management (LAQM))框架是在1995年的环境法第 IV部第80节的指导下开展的。该法令要求各大臣尽快准备及出台一份关于空气质量评估和管理的政策报告书,最后出版成了空气质量策略(National Air Quality Strstegy (NAQS))。1997年,英国出台了空气质量法。
(2)欧盟的指导
在英国开展包括改善空气质量的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欧洲立法支持。除了完成欧盟法定责任外,LAQM框架为国家实现额外的目标提供了机会。例如,欧洲对交通工具排放和汽油的标准在帮助英国在NAQS中实现控制交通产生的污染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
(3)政策目标
英国空气质量管理体制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空气质量,从而保证公众的健康。行动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他们是由人民直接选出的,因此,他们是可靠的和须直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另一个目标是为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不断变化的污染源倡议一个全面的方法去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2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政策措施及效果
2.1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审察与评估过程[2]
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审察与评估过程主要分两步完成:
第一轮:
LAQM法令最初要求有三个阶段的地方区域内空气质量的审察和评估,每个阶段逐渐深入和复杂,于1998至2001年大大地实行。
第一阶段: 主要是排放源及其在地方区域影响的调研。
第二阶段: 引入审查模型和可用的监测数据。
第三阶段: 为估计预测特定目标污染物未来排放浓度建立复杂的模型和监控程序。
当完成第三阶段的调查和评定后,若某区域的污染物浓度被预测为在他们的目标日期前会超过空气质量标准的,则该区会被指定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Air Quality Management Area (AQMA))。当被选定为AQMA后,当地地方政府须着手准备一份关于如何在指定区域内实现达到空气量目标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书面报告。
第二轮:
环境,食物和农村事务部门(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会被委任对第一轮的工作作出评价和后续的建议,并为第二步简化处理方法。而现在地方政府须通过两步骤确定那些在上次评估中己经改变了的并可能会导致超过空气质量目标的因素。此过程需要两个步骤:
所有地方政府须进行审查评定的更新(Updating and Screening Assessment)。主要是确定那些当第一轮结束后已改变了的且须再进行进一步评估的物质。所谓变化包括新的监测数据、新的目标、新的污染源、现有污染源重要的变化或可能影响空气质量的其它本地的变化。
当此更新的监测评估确定了一个地方有超标危险的话,当局需再进行一个详细的评估,其目标和第一轮的第三阶段相仿,也是确定任何未来可能出现超标的地区,或者相反地修正或取消一个目前的AQMA。
2.2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措施
当国家空气质量策略发表之后,当地政府表达了缺乏少必要的工具和专家有效地实行他们的AQM责任的担忧。于是,中央政府响应以提供有用的国家资源,包括指引文件、含有监测数据的基本网络信息、排放物目录、电话和邮件援助平台。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的制度化是LAQM最重要的一方面。行动计划必须得到不同部门间、政府内部以及利益持有人等的合作。
如上所述,从英国的经验可知,实行空气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制度上的实行,而不是监测和建模等技术方面。在空气质量管理领域政策上的改变速度比制度上付诸行所需的速度要快。不同部门、国家不同水平间以及地方政府都需要参与。目前为止,此审查和评估这个步骤大部分都是由环境卫生的专业人士负责。但在计划实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需要其它专业人士一起去作出一个综合的决定。国家制度化的指引需在各部门的合作下才能对控制不同污染物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可接受的时间框架。而在当地水平上,在英国有两种类型的本地政府:单一的全功能管理局(单一机关)和两级制地方当局(每一层(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的部门责任)。这就使要合理管理各部门以求用最优水平的成本效益达到目标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有趣地,伦敦很多年都从未由单层变为两层的结构。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调查显示有的政府部门对空气质量问题并没予以重视,他们把原因归咎于“政府内部缺乏合作”。但从大部分部门的反映来看,“政府内部缺乏合作”并不是任何一个部门的一个很大障碍,然而的确有少部分部门缺乏在此问题上的知识或参与,例如经济发展部门。此外,交通部门把 “缺乏资金”作为实行空气质量管理的最大障碍。但如今交通部门必须考虑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政策的起动,因此,他们须将他们的政策与环境健康相结合。
2.3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政策效果
在实行AQM的过程中证实了有效的沟通、合作和磋商对加强决策过程的重要性。一个空气质量行动计划是视本地情况而定的,然而,实行AQAP时需要关注除指定的AQMA外其它地方的措施。例如,某AQMA主要是交通相关的问题,任何在AQMA内实行的措施都可能对运输有很大的影响,如往返旅程、突出本地政府地区性地共同工作。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证据显示在英国地区性的合作比本地政府内部其它政策领域的结合更为超前。
在实行AQAP时,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当局实行他们的AQAP时其方法的成本效率。为了可以通过一个公平和有效的方法成比例地把责任分配给工业、运输和其它部门,要对在AQMA中达到空气质量目标所需作出的相关贡献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在与不同利益涉及人商议之前,一个合理的分配是极其重要的,而衡量这个可能的解决方法的成本效率时须把当地情况考虑在内。而对不同方法的效率调查是必须的。
位于英国西南部的布里斯托议会(Bristol City Council (BCC)),将AQAP措施看入是他们本地运输计划(Local Transport Plan (LTP))的发展。BCC发起了一个与运输、土地使用和污染控制有关的合作团体。此团体解决有关空气质量和所有有关团体前景的声音的团体。与LTP早期的结合被证实了对AQAP的实行是非常宝贵的。例如,措施的含义如道路使用者收费和低排放区 (由空气质量,运输和政治的角度)的调查时间比须进行审查和评估目的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在伦敦,一项最新调查了LEZ在伦敦的可行性。它调查了LEZ的成本和利益,它能达到什么以及如何实行之。研究考虑了伦敦很多作为低排放区的选择。在伦敦,推荐的LEZ会将目标PM10的排放有很大的影响。它估计推荐的方案可于2010年把伦敦PM10的总排放减少23%。它也可在2010年前把伦敦PM10超标面积减少43%,还可在2010年前把伦敦NO2超标面积减少19%。
3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政策经验总结
空气质量的管理切勿单单只着眼于城。当审查和评估系统开始实行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很多乡村地区也须颁布AQMA和实行APAP。尤其在挤拥的场区域特别明显,那里交通缓慢以及大众都暴露于主要街道上,这使这些地区须宣布成为AQMA。之前的研究表明乡村地区的合作体系未很完善,很多乡村政府仍存在各部门间隔离的情况。乡村政府里缺乏合作这一问题将会是未来英国AQAP的一个重要关注方面。
政治责任对AQM过程、联合采纳以及在本地政府和其它机构实行有效的措施所需的AQAP所有权是极其重要的。当本地政府被调查问及什是在当地改善空气质量最大的障碍时,缺乏资金是最大的障碍,其次就是政治责任(国家上责任是被认为比本地的更为重要一些)。从当地政治家所需的意识来看,这的确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政治上的责任重要之外,对AQAP的资助也是达到空气量目标的一个成功的因素。在英国,由1997年至2001年的问卷调查显示正趋向于一个更公共的资料,常用的散布数据的方法为空气质量报告、公共数据小册子和一个讨论的网页。数据散布策略的更大适用性和可用性不一定意味着此交流策略是有效的。
Bickerstaff and Walker (2001)并没有证据显示空气质量数据措施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建议一个更专注于本地的空气质量数据来得更有价值。访问讨论显示本地的特定空气质量资料和集体行动对当地空气质量更有影响,这些都被断定为潜在地促使了更大的行为上改变(Bickerstaff and Walker,2001)。
4英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政策的应用前景
篇3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API;可吸入颗粒;空气质量指数AQI
目前新标准中对大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粒子直径小于等于10μm)以及细颗粒物(PM2.5,粒子直径小于等于2.5μm)等六类基本项目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铅(Pb)、苯并[a]芘(BaP)四类其他项目的浓度。研究表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坏与季节、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1 X市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通过对X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各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气象数据等多方面数据进行分类、总结。结合气象数据,首先可通过各区县API指数趋势、X市API指数因素趋势、API与生产总值相关性分析对X市空气质量从AP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各区县AQI指数趋势、X市AQI指数因素趋势对X市空气质量从AQ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最后对API指数与AQI指数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分析影响X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本文主要考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及细颗粒物(PM2.5)四个主要污染因子。将大气环境质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划分三个污染等级;根据污染等级利用降半阶梯型求出隶属函数;对X市四个代表区域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合隶属函数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计算这四大因素所占的权重得到权重矩阵A;在此基础上,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B,反应出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对各个污染等级的隶属度。
2 空气污染指数(API)评价
2.1 城市API值变化特点分析
结合X地区近几年来的气象数据,从如下X市2010~2012年的API趋势图可得,由于X市作为一供暖城市,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大量的供暖锅炉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又由于X市的冬季干燥少雨雪,无法及时消除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很大程度上使每年的第一季度API季度平均值徘徊在100左右,常常是该年内最高峰,空气质量状况为Ⅱ或Ⅲ级。而后,随着降雨量的增大,X的API指数逐渐好转,空气质量状况维持在Ⅱ级。但2013年冬季的X市,由于长时间没有降雨,API的平均指数创下了几年最高,接近于120的值是一直处于轻微污染的情况下。由各个检测点的数据比较发现,以围绕X市市中心的几个区的API值较高,然后逐渐向郊区递减。现就检测API指数时所监测的各项数据发展趋势分析X空气质量。
2.2 主要污染物分析
2.2.1 SO2:主要来源是集中供暖产生的废气。分析SO2的趋势线可知,每年第一季度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这与采暖期污染源增加和非采暖期污染源减少相对应。每年的SO2污染浓度最大值与当年的最冷月相对应。
2.2.2 NO2: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分析NO2的趋势线可知,每年第一季度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其随着X市车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2.2.3 PM10: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合格烟尘排放。每年第一季度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由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绿化植被覆盖率、最近降雨量相关,所以在降雨量最大的夏天,PM10值最低,在春秋季较高。每年的PM10最大值与当年的降雨量相对应。
2.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
由于我国是从2013年起开始正式检测AQI,所以结合X地区2013年来的气象数据与X市2013年的AQI趋势图可得,由于X作为一供暖城市,大量的供暖锅炉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又由于X的2013年后干燥少雨雪,导致X的PM10与PM2.5值居高不下,使AQI指数在1、2月份保持在200以上,空气质量状况为五级重度污染,长期的雾霾天气不宜出门,医院患者明显增多。而后,随着3月的几场降雨,X的AQI指数逐渐好转,空气质量状况有一定改善。随着供暖期的结束,X市的AQI指数出现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以改善为四级轻度污染。
API、AQI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由于AQI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6项,每小时一次;而API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NO2和PM103项,每天一次,而雾霾的主因-PM2.5并未纳入其中。观察API与AQI的趋势图可以明显看到,因为关注到了细颗粒物,在供暖期1~2月份内,AQI指数要么比API高,要么等于API;在非供暖其3、4月份后,AQI与API指数一般相同。就数据的准确性而言,由于AQI采用的标准更严、污染物指标更多、频次更高,其评价结果也更加接近公众的真实感受、更准确。
3 结束语
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对X市环保部门提出意见:必须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推进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估考核体系建设,优化X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提高X市总体的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水平,提升区域特征污染监测能力,X市的空气质量处于一个急需治理的状态,污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污染物呈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同时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影响依然没有减弱。对此,环保部门应针对这两个主要污染源进行监测控制。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按照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监测指标,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开展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作为X市政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亲民务实的理念,把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逐年增长,营造百姓满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 经验 英国 启示
一、引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遇到环境污染事件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由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大量燃烧煤炭,烟尘超量排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上万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使此次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自此之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煤炭燃烧、减少尾气排放,如今大气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也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经验,这些经验及教训为广东省治理雾霾天气带来诸多启示与借鉴。
二、英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经验
(一)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伦敦烟雾事件之后,英国政府非常重视立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经过60余年的努力,目前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大气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与中国类似,英国早期也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来治理空气污染。伦敦市于1954年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1968年修订),将伦敦治理模式普及全国。《工业环境健康和安全法》(1972)规定所有污染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有毒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予以严厉处罚;《空气污染控制法案》(1974)规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申诉权和工业燃料含硫上限。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燃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进入20世纪7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家车数量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措施以寻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寻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性措施,出台了《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清洁空气法》(1993修订)、《环境法》(1995)、《大伦敦政府法案》(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1999)及《气候变化法案》(2008)等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其他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以控制大气污染。同时,从1995年起,英国依据当年出台的《环境法》,开始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随后英国提出《能效:政府行动计划》(2004)、《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05)、《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5)、《低碳建筑计划》(2006)、《退税与补贴计划》(2007)、《英国能效行动计划2007》、《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2008)及《低碳转型计划》(2009)等一系列计划与政策,积极改善环境空气质量[1]。
英国大气环境相关法律不仅体系完备,且范围广泛,涵盖了大气污染和尾气排放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就是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
(二)公开公平的公众参与模式
英国公民在环境问题的讨论、决策、监督、执行上,有深厚的自治传统和强大的社会根基。英国注重通过立法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是最早将空气治理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的国家。官方网络向市民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英国公民获知空气信息的途径也不被官方独家垄断。公民能直接透过《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国王学院环保组织合作开设的“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政府绝不敢指责民间监测组织“非法”、“违规”、“不科学[2]。
(三)重视发挥经济手段作用
英国不但重视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还重视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自愿减排。经济手段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谁花钱”,除可增加政府财税收入外,经济措施同传统的行政命令相比具有持续的刺激作用,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人们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削减污染物数量,逐渐形成自愿减污的环境治理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就开始通过征收环境税、排污权交易、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达到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的目标。作为经济干预手段,财税措施对改善英国环境质量效果明显。
(四)注重科技创新及应用
在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英国政府鼓励企业采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改革生产工艺,优先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这是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政府层面上,积极组织、引导和企业生产采用先进工艺;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自愿采用先进技术减排,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激励手段,迫使企业淘汰落后工艺,积极采用更好的减排技术。
三、广东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与挑战
(一)大气污染源排放结构复杂
目前,广东大气污染正在从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型污染相复合转变。在城市内部,各类排放源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地理位置排放多种污染物,构成了复杂的大气污染排放结构。
(二)环境空气质量要求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也适时收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广东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物整治工作压力巨大。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占全省近80%的多种大气污染物在这一狭小空间集中排放,对珠三角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带来巨大挑战,使珠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的典型地区。
(三)多方参与、多措并举的污染治理模式还未完成建立
广东省在大气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标准制订方面,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特别是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企业自愿减排的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体制。
四、启示和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财税约束与财税激励是英国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治理的显著特征,英国经验表明,完善、有序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对鼓励企业改进工艺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发挥着重要作用[3]。广东省也应借鉴英国经验,注重采用经济激励方法实现大气环境治理目标。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仍应配套完善财税政策,简化行政干预,充分发挥财税作为环境治理的市场调节作用,对主动进行节能减排和设备改造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实现奖罚结合的治污方式;同时,应健全交易市场的监督制度,履行政府部门在排污权交易中的监管职责。
(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完善法规规章。加快《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应急预警、责任追究等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原则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广东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修订和完善广东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体系。
(三)完善全社会参与机制。
从英国公众参与实践成效看,公众参与不仅提升了公民的环保意识,又对政府的环境行为施以重大影响,倒逼政府谨慎处理环境议题。建议广东省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和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索将公益诉讼引入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将其纳入普通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制度,进而形成系统有效的环境权益救济制度,将公众日趋增长的环境权益诉求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中,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通过地方立法赋予公众对环境执法行为的监督权,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监督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和协助环保部门查处大气环境违规违法案件的途径与方式。
(四)强化科技支撑。
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都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要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领域软科学研究力度,加强相关技术、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切实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相关技术产业,支持环保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气处置和利用的产品、设备。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人才与队伍建设,加强人才交流与人员培训,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科学素质和管理协调能力,逐渐形成国内一流的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咨询团队、技术研发团队和环境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1] 张孝德,梁洁. 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 (03): 51-63+71.
篇5
(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西 柳州 545001)
【摘 要】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临时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该应急措施思考分析,探讨中小城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改善路径;探讨分析
0 前言
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天空格外蓝,空气也格外新鲜,从而诞生了一个新词汇——APEC蓝。“APEC蓝”是会议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通过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企业停产、燃煤锅炉改造、扬尘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增加公共交通出行等临时实施的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而取得的效果。通过实施该应急措施最终证明:实施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雾霾是可以减轻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可以有效改善的,这对于中小城市探寻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
环境空气污染的成因非常复杂,形成雾霾的因素也非常多,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对比分析,基本可以认为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污染、燃煤及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因此,中小城市要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重点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扬尘治理、以及减少生物质燃烧等。
2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分析
2.1 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污染及重污染天气逐渐增多,持续困扰着各中小城市,除与气象因素紧密相关外,一方面与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完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造成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形成热岛效应[1],从而出现重污染天气,因此,需要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气候及地理地形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消除污染物聚集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往往也是该城市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因此,中小城市需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并发展绿色的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
2.2 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机动车管理,依据城市环境承载能力[2]及污染现状实施限行措施,严格落实机动车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老旧黄标车,实施机动车油改气、引进新能源车等工作;对于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运输扬尘需严格监管,并加强道路清扫洒水,做好降尘、抑尘工作;并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和露天烧烤监督管理,引导并鼓励广泛使用清洁能源。
2.3 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逐渐突出,环境空气污染尤为明显,因此,需要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并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深刻认识环境空气污染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治理污染是有办法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通过持之以恒的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4 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城市环境人人享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对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及相关分析,改善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需加强五个方面:一是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三是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常态化,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五是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6):77-79.
[2]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PM2.5;监测;意义;流程;方法;建议
1 PM2.5监测的重要意义
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料燃烧、餐饮油烟、工业生产及建筑扬尘等。通过这些途径,PM2.5可能会富集大量重金属元素或者多环烃等致癌物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空气。尽管大气颗粒物在大气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它对城市大气光化学性质的影响可达99%,对人眼所能见到的光产生很大的干涉作用,特别是当颗粒物的直径与可见光波长几乎一样的时候,颗粒物就会对光纤产生很强的消光作用,PM2.5的粒径基本上已经非常接近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因此,PM2.5浓度的增加导致了大气中可见光范围的缩小。此外,正是由于PM2.5的粒径非常的小,且富集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被人吸入肺中,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长期处于PM2.5浓度较高的空气环境中很容易患上支气管炎、心脏病以及各种呼吸道炎症等疾病。正是由于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开始加强对PM2.5的监测,研究其形成机理与污染组分,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更能够为PM2.5的污染防控工作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随着我国逐渐的对PM2.5的监测引起重视,我国空气PM2.5严重超标的状况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空气质量。
2 PM2.5的监测流程及监测方法
2.1 PM2.5的监测流程
(1)样品采集。在采集PM2.5样品时,通常都是使用悬浮微粒采样器进行的。通过分析在一定时间内滤膜上沉积的微粒质量,研究微粒中的组分和各自的含量比例。因为聚氯乙烯材质的滤膜具有阻力小、带有静电、不易吸水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采样率。因此,在采样器中的滤膜一般都使用聚氯乙烯材质的滤膜。(2)样品分析。对样品的分析主要包括了对样品浓度和样品成分分析。在分析样品浓度时,将滤膜放置在25℃和相对湿度50%的实验室内24个小时,使用精密仪器测量滤膜的前后质量差,结合空气的采集体积,可以计算出样品浓度。在分析样品成分时,PM2.5的来源比较广,包含很多微型物质颗粒,因此,对不同的物质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第一种。PM2.5中无机元素的测定。对无机元素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通常对空气中PM2.5中金属有毒物质的消除方法主要有干灰法、电热板消解法和密闭容器消除法等。第二种。PM2.5中有机物测定。PM2.5能够吸附甲醛等有机物,对这些物质的分析方法主要为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和液相色谱等。
2.2 PM2.5监测方法
(1)重量法。所谓重量法是指PM2.5直接截留在滤膜上,然后用天平称重。滤膜并不能把所有的PM2.5都收集到,一些极细小的颗粒还是能穿过滤膜。但只要滤膜对于0.3μm以上的颗粒截留效率大于99%,就算合格。因为所损失的极细小颗粒物对PM2.5的重量贡献很小,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目前按照重量法设计的采样设备较多,如中国生产的TH―150型智能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四通道PM2.5采样器(PR2300)、美国URG公司生产的通用型大气污染物采样仪(URG-3000k)、德国GRIMM分析仪等。这些采样器利用Teflon膜或PTEE滤膜对PM2.5进行采样,再采用称重法计算颗粒物质量浓度。重量法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验证其他方法是否准确的标杆。然而重量法需要人工称重,程序比较繁琐而费时。因此,这种方法及仪器多应用于进行单点、某时间段内的采样与监测,为大气污染调查、研究提供数据。如邓利群等使用基于重量法的VAPS通用型大气污染物采样仪(URG3000k)对PM2.5和环境空气中相关气体同时采集,从而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北京东北部城区PM2.5的污染状况、相关气体组分变化特征以及二次无机组分形成的机制。
(2)β射线吸收法。将PM2.5收集到滤纸上,然后照射一束β射线,射线穿过滤纸和颗粒物时由于被散射而衰减,衰减的程度与PM2.5的重量成正比。根据射线的衰减就可以计算出PM2.5的重量。由于这种方法可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因此多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业务应用中。
(3)微量振荡天平法。基于微量振荡天平法研制的采样器由空心玻璃管、滤芯等组成。该空心玻璃管一头粗一头细,粗头固定,细头装有滤芯。工作原理为:空气从粗头进,细头出,PM2.5就被截留在滤芯上。在电场的作用下,细头以一定频率振荡,该频率和细头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于是,根据振荡频率的变化算出收集到的PM2.5的重量。该方法可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因此,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采用微量振荡天平法测定PM2.5浓度。例如,2011年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采用“赛默飞世尔”的1405型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对PM2.5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分析。
(4)光散射法。该测定方法的原理是: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越高,对光的散射就越强;测定光散射后,理论上就可以算出颗粒物浓度。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光的散射与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光散射和颗粒物浓度之间的换算公式随时随地都可能在变,需要仪器使用者不断地用标准方法进行校正。
3 加强PM2.5监测的建议
3.1大力发展监测技术,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体系
我国的PM2.5监测起步晚,水平相对较低,需要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时还应结合我国空气质量的特点,进行创新完善,形成一套适应我国空气污染特征的PM2.5采样方法及监测技术规范体系。
3.2不断提升环境预警水平
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PM2.5的监测水平,很关键的部分还在于气象和环保等部强力合作。只有在气象和环保部门的合作下,加强对PM2.5的监测点位的优化布设,才能不断扩大PM2.5监测所覆盖的区域,动、静态掌握其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来进行环境预警分析,从而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水平。
3.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对PM2.5监控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强大影响,对经济的发展中各种气体的排放给予制约,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律,进行监督和制约,从根源上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含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PM2.5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此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将PM2.5纳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并将在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PM2.5的控制可以避免更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而将是我国长期的一项重要环保目标。而改善空气质量不在监测,而在治理。在空气环境的改善中,对相关污染物的减排才是硬道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逐渐改善我国空气环境质量,使全国PM2.5都降到一个较低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美国重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排污
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当天PM2.5监控结果和次日的预报数据。民众还可以下载手机应用,随时查询自己所在地的空气总体状况(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状况、PM2.5值和臭氧监测数据等。
根据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美环保署把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区分为“不达标”、“达标”、“无法分类”3种,PM2.5数据是其中最重要环境空气指标之一。此外,环保署还对臭氧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
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行多层次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
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欧洲对排污严重汽车征税
欧盟委员会曾于2008年4月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指令》,被批“标准太低、执行不力”。以PM2.5为例,该指令规定到2020年,欧盟各成员国须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降低20%。从2010年起年均浓度目标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而且从2015年起才在欧盟各国强制执行。该标准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10微克/立方米,也不及美国的标准12微克/立方米。而且,这一标准也未能在成员国得到很好的执行。
欧盟环境委员波多奇尼克认为,欧盟尚有许多改进空间,美国在空气质量的立法方面远比欧盟严格,中国也已经意识到空气质量问题,并正在严格监控空气质量。不应将新的措施视为强制手段,而须当作创新与发展的机遇。
经过多年努力,欧盟成员国目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还是比2000年减少了15%。欧盟各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也是各显其能。如德国一些城市采取了“环保贴”措施,即根据汽车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情况,在车玻璃贴上不同颜色的“环保贴”。同时把城区分成4个不同区域,竖起标牌标明贴有何种颜色“环保贴”的车辆可以通行,违规者将被罚款40欧元。
上世纪80年代,交通污染变成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对此,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家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到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小汽车征收“拥堵费”,用来改善伦敦的公交系统。
日本中央地方携手治理
日本环境省制定PM2.5标准与一场官司密不可分。633名1996年至2006年间东京大气污染公害受害者向日本政府、东京都政府、首都高速道路公团以及丰田汽车等8家汽车公司提讼。2007年8月8日,原被告双方达成和解,要求政府就设定针对PM2.5环境标准进行讨论。日本环境省2009年9月9日公布了PM2.5环境标准,规定PM2.5的“年平均值在15微克/立方米以下,日平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篇8
现在,空气污染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每天有关部门会报告空气质量指数,如果污染严重,会空气质量预警,建议人们减少室外活动,呆在室内。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室内的空气质量,空气净化器因此大获青睐。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仪器设备,主要的功能是滤去空气中的尘埃,减少或消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灭菌及释放负离子,改善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如最近中国某个研究团队,推出了一种能过滤PM2.5微粒的空气净化“器,连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都没法逃过。那么一般空气净化器都是怎么工作的呢?下面笔者就选择几种代表性的空气净化器来进行介绍。
静电除尘式
静电式空气净化器是利用静电集尘技术,根据高压静电吸附的原理来去除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当肮脏的空气通过过滤器,进入电离区域,静电场使气体电离,空气中的粉尘带上了电荷。然后借助库仑力作用,带电粒子被捕集到集尘装置上,达到除尘净化空气的目的。这种净化器能捕集到小于0.1微米的悬浮颗粒,除菌效果很好。
这种净化器的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可以净化温度较高的含尘气体。但它的静电装置需要高压电源,不易清洗,对于除去室内的甲醛等有机物也几乎没有效果。
臭氧净化式
我们知道,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很低的浓度下就可以瞬间完成氧化反应。它能将子,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改善空气的质量。臭氧为弥散性气体,能够覆盖房间中的各个角落。但是,如果室内空气中臭氧浓度过高,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不要长时间待在有臭氧空气净化器的房间,使用臭氧空气净化器的时间不宜过长。
负离子净化式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直流高压在电极间发生放电,产生负离子。负离子与一些颗粒污染物结合形成“重离子”,沉降或吸附在物体表面,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杀灭细菌的目的。
与其他类型的空气净化器相比,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对于室内PM2.5以下的颗粒的净化效果较强,而且,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干净的空气,更是充满负离子的健康空气,因此更受人们的欢迎。不过,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在产生大量负离子的同时,也会产生臭氧,浓度过高就会造成二次污染。可见,对于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使用也要适度。
篇9
方法:采集不同公共卫生场所空气共552份,按照现行的有效标准进行细菌总数的检测。
结果:2013年总合格率为90.6%,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气样品的合格率明显不同。不同月份间合格率也有明显不同。
结论:开封市普通宾馆旅社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夏季合格率明显偏低,应加强卫生监督和检测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保障人体健康。
关键词: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卫生状况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32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60-02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空气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表面、动植物、人体及生产活动、污水污物处理等[1]。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是检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解开封市公共场所空气质量,2013年我们对开封市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采集开封市公共场所空气共552份。
1.2监测方法。按照GB/T18204.1-2000,用自然沉降法。将直径9cm营养琼脂平皿放在监测点1.2~1.5m高度暴露5min,同时注意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4h内送实验室36℃±1℃培养箱培养48h,计数生长的细菌菌数总数。
1.3评价依据按照GB9663~967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
2结果
2.1开封市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总体情况。2013年共采集检测公共场所空气样本552份,合格率为90.9%。
2.2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情况。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气样品的合格率星级酒店会所合格率最高为96.9%,普通宾馆旅社的合格率最低为78.4%,网吧娱乐场所和美容美发店合格率分别83.5%和94.1%。不同类型场所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X2=33.49,P
2.3不同月份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情况。5-8月合格率最低为82.4%,1-4月合格率为94.4%,9-12月合格率为97.5%。不同类型场所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X2=31.23,P
3讨论
公共场所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目前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中,作为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测定的标准检验方法[2],卫生监测结果可作为公共场所被污染程度的主要标志,对公共场所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可以为公共场所消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2013年监测结果表明开封市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总体合格率为90.9%,高于一般的文献报道[3-5],说明开封市空气质量整体状况良好,与人们提高对环境工作的认识,相关部门加大监测监督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星级酒店会所合格率最高为96.9%,普通宾馆旅社的合格率最低为78.4%,在采样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星级酒店会所工作人员管理规范,对公共用具及人员密集场所消毒意识强,同时通风及空气消毒设施相对齐全;而普通宾馆旅社的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应卫生知识安全培训不能及时到位,同时可能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及时打开空调通风换气或者通风换气时间较短,大部分宾馆旅社不实行禁烟措施等,造成普通宾馆旅社空气质量合格率较低。
不同月份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情况5-8月(夏季)合格率最低为82.4%,不同季节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X2=31.23,P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普通宾馆旅社的公共场所的监督力度,同时定期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6]。针对夏季空气合格率较低的问题,应加强公共场所内机械通风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公共场所实施卫生行政处罚和舆论曝光,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郁庆福.卫生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5
[2]GB/T18204.1-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S]
[3]吴晓莉.达州市公共场所空气菌落总数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2):227
[4]朱静鸿,白雪梅,王敏.长春市公共场所微生物的监测[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6,5(5):285-286
篇10
雷悦 林耀 冯建龙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11756
摘要: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而室内的热湿环境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以实地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针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师公寓展开室内热湿环境、空气质量和噪声等内容的研究,得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热湿环境教师公寓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2室内热湿环境对师生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现阶段社会中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合理的住宅是未来居住环境的标准,符合国际住宅发展趋势的方向。
室内气温对人体的热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高温环境可使血循环加快、血压增高并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导致人体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身体产热量增加;同时气温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影响。
1.3成都地区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
成都平均海拔50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气候特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下,这里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成都气候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二是空气潮湿。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调研方法及对象
2.1本次调研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在现场测量的环节中,我们主要检测的对象是西南交通大学南区教师公寓,即天佑斋1号楼和2号楼,而对于不同楼层和不同朝向的宿舍,我们进行了随机的抽样测量工作。在现场测量部分,使用到的测量仪表为:1、471系列手持式数显温度风速计2、DMH2型通风干湿表。
另外,在问卷调查的环节,采用了现场发放问卷和召集同学帮忙填写网络问卷的方式。
调研结果与分析
3.1教师公寓温度分布情况
备注:温度测量时段为5月28日至5月30日,下午16:30至18:00,仪表摆放位置在教师公寓房间的中央位置。
3.2教师公寓湿度的分布情况
备注:湿度测量时段为5月28日至5月30日,下午16:30至18:00,仪表摆放位置在教师公寓房间的中央位置,且保持推拉门全开。
3.3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地纸质问卷72份,网络问卷87份,共计159份有效的问卷。分类整理结果如下:
3.4被测对象对于室内温度的满意度
3.5被测对象对于室内空气质量和噪声的感受
结论及改善建议
4.1结论
1、教师公寓的温度不能满足师生们的需求,建议在宿舍安装小功率的吊扇和根据师生们的意愿自行适当安装空调。
2、学校的公寓的布局不是很好,建议在以后的宿舍楼规划提高宿舍的采光和通风。
3、增加学生宿舍周围的绿化面积,禁止校园内飙摩托车和汽车,以改善空气质量和降低噪音。
参考文献
[1]朱颖心. 建筑环境学. 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6.
[2]粱经通.浅谈建筑节能的若干措施[J].煤气与热力,1991,11(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