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

篇1

所谓双减制度,就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课程进行减负,在学生的家庭作业和校外辅导上进行双重限制,让学生在放学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可当“双减政策”刚刚实施两个月,很多家长和学生还在适应双减制度的节奏时,有关部门有出台了另一项重要政策——“双增政策”。

“双减”还没完,“双增”制度又来了,究竟啥是“双增政策”?

很多家长已经知道双减政策是为学生减负而出台的政策,让学生的学习节奏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让很多家长都在逐步适应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改变。可双减制度还没有完全适应的状态下,“双增”又称为家长的焦点。

其实“双增制度”,就是在“双减制度的”的前提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体育、美术等“美育”发展中,增加在学校中的“美育课程”,这是“第一增”。而“第二增”就是增加学生在校外补课机构的时间,而这部分的时间将尽可能的放在体育和美术的培训上。

正因为“双减制度”限制的是学科类补课时间,正好和“双增制度”相辅相成。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的成长有更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全面下降的情况下,肥胖和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只会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这让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学生的素质角度,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美育”来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拓展自己的思维。

在双增制度公布后,很多家长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学生的教育,但“双增政策”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的多。在政策公布后,率先坐不住的还是各类学生的家长。

面对“双增政策”,家长心中都有哪些隐忧?

“美育”进入中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高中,很多家长都知道,普职比的调整让中考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想要考上好高中也越来越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育”进入中考和双增制度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学生最终的中考成绩也是未知数,尤其身体素质先天就不好和本身就对艺术不敏感的学生,更成为家长担忧的对象。

鼓励“美育”辅导班,基层家长却有苦难言,在双增制度中,明确表示有关部门将鼓励非学科类辅导班的开展,尤其是“美育类”辅导班更将成为辅导机构中的香饽饽。

但在家长的认知中,非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要比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高得多,如果让一些美育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辅导机构,就会对很多父母在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还有很多基层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学生的补课费用。

在“美育”进入中考的情况下,“双增制度”的出现让很多家长开始担忧学生的中考分数,那么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中考成绩,要不要报补课班成为很多家长的忧虑。

学生要不要报考“美育类”辅导班,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面对双增政策,很多家长都在担忧学生的美育成绩会在中考中吃亏,于是开始想着将学生送到辅导机构中补习,可一旦将学生送到补课班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同时也让家长的经济压力严重超标,于是要不要将孩子送到“美育班”补习也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美育考试中,最重要的很明显是在中考中有较高分值的体育,而想要在体育中有较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腰腹力量、四肢力量以及身体灵活度,这些力量都能从仰卧起坐、跑步这样的日常锻炼中得到,完全没有必要参与补课班。

如果家长能在周末节假日期间陪伴孩子一起锻炼身体,不仅能解决一定的经济负担,还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而美术、音乐这样的课程也会遵循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会考有太难的考试标准,所以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

篇2

关键词:低碳旅游;优势条件;阻碍因素;对策;江西

一. 引言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要求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全新旅游发展方式。

江西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决条件,2009年11月江西省政府了国内首个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白皮书《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其中提出要建立三大低碳产业群,旅游业为其中之一,低碳旅游对江西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江西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江西的生态环境在全国一直属于前列,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根据《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西省有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自然遗产3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3处,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5处,全国水利风景区14处,国家湿地公园10处,等等,江西森林覆盖率63%,生态效益价值达8233亿元,是低碳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

(二)旅游客源

近年来,江西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005年的5095.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0819亿人次,年均增长16.25%;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3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818.3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66%。游客主要来自本省及苏、浙、沪、湘、鄂、粤等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

(三)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低碳意识及行为

低碳旅游在全国刚刚兴起,江西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识还不够,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仍然注重经济利益,高能耗、高排放的开发方式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江西旅游景区、旅游交通、酒店、宾馆的运营仍然以传统能源为主,清洁能源和碳减排技术的利用和推广不足,这其中包括资金、技术实施条件、人才等方面的原因,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而据对江西游客的问卷调查显示,60%的游客存在乱扔垃圾、浪费食物、浪费水资源的行为,70%游客对他人破坏环境行为不会立即进行制止,环保意识不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受到限制。

(四)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

江西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总体来讲比较低,旅游业能源消耗占全省能源消耗总量不到2%,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到1%,是低能耗低碳产业。其中,旅游住宿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江西旅游业16%和12%,旅游活动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江西旅游业15%和13%,比重较小,而旅游交通中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占江西旅游业70%左右,是旅游业能耗的主要方面,各交通工具中以汽车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为主,其次为飞机和火车,这与使用汽车出行距离最长相关。

(五)政府旅游规划及政策

江西坚持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已明确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及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方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编制《江西省旅游生态设计规范》和《江西省旅游生态行为规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江西省尚未制定低碳旅游发展规划,未出台低碳旅游相关的政策法规或行业标准,低碳旅游活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界定,旅游业涉及的各行各业也没有明确的生态、能耗及排放指标,碳减排程度的考核和等级的评定无从实施,这不利于低碳旅游的长远发展。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可得出,江西优秀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江西近年来迅猛的旅游发展势头、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契机均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了动力,但另一方面,江西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低碳意识弱、新型能源和低碳技术利用少、缺乏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和政府相关政策又构成对低碳旅游发展的阻碍,只有增加动力,减少阻力,才能促使低碳旅游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 江西低碳旅游发展对策

低碳旅游强调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即要求在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方面实施低碳管理,这就需要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者多方的共同推进和通力合作。

(一)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做好低碳旅游引导工作

政府在低碳旅游发展中应起到引导、管理和保障的作用,(1)在江西省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江西低碳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低碳旅游发展目标和任务,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中进行节能减排任务分解,确保2015年前能耗减少20%。(2)加强低碳旅游宣传,在旅游景区、居民小区、火车站、酒店宾馆等地设置低碳旅游宣传牌或借助江西卫视、江西旅游网、江南都市报等主要媒体开设低碳旅游专栏,倡导低碳消费,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意识。(3)制定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的碳减排标准,对碳减排量进行统计考核,并与星级宾馆评定、绿色饭店评定、A级景区评定及地方政府政绩评价等工作相挂钩,促使和激励旅游过程中的各环节节能减排,实施低碳管理。(4)制定扶持低碳旅游发展的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设立低碳旅游专项基金,对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或碳减排技术给予资金支持,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高能耗、高排放的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

(二)旅游者转变消费模式,发扬节能环保美德

低碳消费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旅游者的低碳行为对低碳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摒弃奢华浪费的消费方式,转变为注重环保、节约资源的低碳消费方式。有研究表明,旅游的愉悦感与酒店的等级没有必然的联系,与旅游中开支的高低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节能环保行为体现了旅游者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旅游者获得一份精神享受,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不浪费食物和水资源,不污染环境等。2010年国庆在赣州章贡区、九江武宁、萍乡武功山、鹰潭龙虎山等地,游客骑自行车,自带帐篷进行近郊游及野营,就是低碳旅游很好的体现。

(三)旅游企业实施低碳化运营,旅游交通是碳减排重点。

旅行社、酒店、餐馆、交通公司等旅游企业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主体,只有将低碳思想融入到经营管理中去,才能促进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如旅行社向旅游者推荐低碳旅游路线,餐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酒店客房用品一日一换改为一客一换,洗漱用品改耐用型大包装,等等。旅游交通由于碳排放量较大是碳减排重点,主要是变私家车为公共交通,变耗能大的交通工具为耗能小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自行车、马车,或开辟步行路线,减少交通带来的碳足迹。九寨沟景区的交通模式值得借鉴,庐山景区的观光公交也可在全省推广。另外,旅游企业应积极运用新型能源和碳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分阶段实施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江西可分阶段进行。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是探索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对省内其它景区起示范借鉴作用。婺源被授予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称号,得益于其低碳旅游发展科学有序,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庐山、井冈山、龙虎山等地也是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的很好选择,一是这些景区生态环境较好,具备优先发展低碳旅游的条件,二是这些景区客流量较大,可引领全省的低碳消费。在低碳旅游示范景区,从景区规划、建设、运营到游客接待都要尽量做到低碳化,使游客通过切身感受理解和接受低碳消费方式。通过低碳旅游示范景区的建设和推广,为低碳旅游在江西的全面实施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娟、范星宏、王朝辉,区域旅游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2月

[2]沈中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年第11期

[3]吴铀生、马胜,低碳消费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要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4]石长波、彭晶晶,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年第1期

[5]黄艺农、范松,基于相关利益者视角的低碳旅游发展思路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6]肖瑜、张祖明,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1年第9期

篇3

1月6日,国务院召开2016年首次常务会议,会议决定根据2015年国务院督查情况,对落实重点政策成效较明显的20个地市、20个县区,实行“免督查”。

一个月后,《2015年国务院大督查情况通报》(下称通报)公布,受表扬的40个市、县见诸报端,其中,铜陵是2016年安徽省唯一获“免督查”的地级市。

“安徽省铜陵市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第一名,2015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40%,实施节能减排重点项目171项,完成投资157亿元。”在《通报》中,铜陵凭借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典型做法,被点名表扬。

为什么是铜陵“免督查”?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铜陵做了什么?“免督查”对铜陵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决策》记者来到有着“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的江城铜陵,聚焦其免督样本。

优化升级主动作为

“督察不仅要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还要把好的典型经验拎出来,推广给其他省市做示范。”铜陵市财政局经济建设科的董磊,向《决策》介绍了铜陵免督察的背景。据了解,在向国务院督查组推荐典型经验时,安徽省财政厅及发改委不约而同选择了铜陵。

两大核心职能部门的推荐是对铜陵转型升级中主动作为的肯定,也正是这种主动作为让铜陵收获了“免督察”。

放到铜陵发展的肌理中,这种主动作为的逻辑将更加清晰。“铜陵因铜而名,因矿而兴,是一座依托铜矿资源开发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然而,曾令人引以为荣的铜矿资源却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可采资源趋于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铜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坦言。

另一个方面,从铜陵的产业结构来看,呈现“二三一”格局,即一产小、二产重、三产弱。工业一业独大、比重过大的局面,使得铜陵对能源需求大,加之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都面临巨大压力。

尤其在宏观经济下行和自身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当下,找到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的抓手,铜陵必须主动作为。2013年,铜陵先后入列第二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和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为铜陵优化升级插上了“助力器”。

不同于第一批20个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由相关部委指定,铜陵进入示范队列经过了层层筛选,从申报、到初审、再到答辩,每一个环节都是铜陵为谋求优化升级付出的努力。

“这是铜陵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具含金量的政策平台,作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为铜陵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铜陵市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决策》。

平台有了,下一步怎么做则是对铜陵施政者更大的考验。

“铜陵紧密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将节能减排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将循环经济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在双示范市的建设上达成共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共识的凝聚为铜陵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双示范“善”作为

“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有两个硬性指标,一是节能,二是减排。如果这两个指标完成不了,当年的示范市考核将被一票否决。”铜陵市经信委节能办许朝文坦言,创建的前两年压力很大。

压力即动力。在各方努力下,铜陵交出一份出色答卷:2014年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考评中获优秀等次;2015年铜陵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在“十二五”原定目标任务基础上再下降了20%以上,资源产出率比2010年增长15%以上。

如此骄人成绩是如何做到的?典型示范项目建设功不可没。

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是坐落在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园内一家焦化企业。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泰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将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蒸汽输送给园区其他企业,形成了由泰富为纽带的热能梯级利用。

“泰富年可利用焦炉煤气量3.7亿立方左右,年蒸汽产量200万吨左右。其中煤气量50%企业自用燃机发电,50%外供周边企业;蒸汽77%自用发电,23%外供周边企业。”许朝文介绍说,2015年泰富公司通过供热实现盈利2215万元,周边企业也因此享受到更安全、更便宜的煤气和蒸汽。

工业园区热能梯级利用只是五大典型示范项目之一,除此之外,滨江老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升级工程、千亿铜产业链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中心城区水环境及湿地整治恢复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都是铜陵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中打出的“硬招式”。

“不仅是在全盘布局上抓重点,控制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能耗也是节能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许朝文表示,在铜陵全市的能耗占比中,二产能耗占比高达80%以上,其中70%以上的能耗来自32家(含枞阳)年耗能在300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能耗下降了,铜陵市的总能耗也就下来了。

确实,牵住了“牛鼻子”,方能一子落,全盘活。与此同时,铜陵创新制定出“12345”节能管理制度,即项目管理“一套体系”、项目用能“二维控制”、项目能评“三级审批”、项目准入“四色区分”、项目全程“五步监管”,环环相扣,确保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位。

以减排为核心的“三市联创”、以产业升级为契机的“源头控制”、以产业链接为纽带的“空间整合”和以重点企业为主体的“点面结合”,在双示范市的建设中,铜陵务实与创新并重,走出了极具特色的铜陵模式。

“顶层有设计、实施有计划、推进有体系、协调有机制、考核有办法”,铜陵在抓住双示范市政策机遇上彰显了“善”作为的智慧与“能”作为的执行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铜陵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扎扎实实推进双示范市创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务院“免督查”的殊荣才花落铜陵。

免督与自督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主要靠各县区、各部门,而县区和部门落实情况如何,则需要靠督查工作去督办、跟进、问效。”铜陵市委督查室主任吴爱林告诉《决策》,自2013年以来,铜陵高度重视督查在打通政策落实“最先和最后一公里”中的作用,将督查作为保证各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的主要抓手。

如果说铜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工作为免督查埋下了种子,铜陵市级层面的督查工作,则是确保铜陵“免督”开花结果的“守护者”。

据铜陵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介绍,2015年市政府督查室累计编发《铜陵政务督查》123期,相对于全年249个工作日,平均每2天发一期政务督查,而每一期政务督查即市政府督查室开展的一项督查。在吴爱林的桌上,记者同样看到厚达544页的《铜陵督查》2015年汇编本。督查之频繁可见一斑。

督查工作越来越繁重的同时,也愈加规范。2013年,铜陵对《铜陵市大督查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修订,推动了督查工作由督查部门“单兵种”作战向党政部门“大兵团”上阵的转变,各级督查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作、重复督查、交叉督查等问题得以缓解。

为确保督查工作的专业性,铜陵在督查中进一步形成2+X的工作机制,即督查主要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两部门牵头,而具体到各项督查,则是涉及到哪个领域,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参与。

“免督查是激励,也是压力。虽然国务院对铜陵免督查,但市级层面的督查不能松懈,必须加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铜陵在下一次大督查中,依然走在前面。”吴爱林如是说。

勤政者有奖

奖惩分明促勤政有为,对于免督查城市来说,免督查不仅是一次来自国务院的表扬,更是“真金白银”的激励措施。正如铜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所说,“‘免督查’,铜陵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根据《通报》,除了不纳入2016年国务院大督查范围外,免督查城市将在今年享受到国家在资金上对其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财政沉淀资金奖励及发行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四大激励政策。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四大支持政策已经落实到铜陵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分别结合自身部门职能,对于支持政策的利用进行了谋划。

“中央财政提前调度资金和沉淀资金的奖励是落到我们财政局,3月份的时候,5亿元的超调资金就已经到市财政了。这5亿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包括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及实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董磊向《决策》介绍说。

铜陵还在谋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基金,作为绿色发展的种子基金。“2016年是铜陵节能减排示范市的收官之年。三年的示范期即将结束,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却任重而道远。”董磊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市民层面,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必须超前谋划,一旦有了这基金,就能够聚集更多社会资金。

小杠杆撬动的是绿色大发展。在四大支持政策中,同样将对铜陵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撬动作用的,还有企业债的“直通车”机制。

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部分企业申请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的通知》,其中对企业债“直通车”机制做了详细说明:大督查表彰的40个市、县的企业在申报企业债时,不再需要通过省发改委转报;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加快和简化审核类”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技术评估和审核工作。

“4月26日,铜陵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铜发集团)向国家发改委正式申报15亿元非公开发行绿色债券,是安徽省首支申报的绿色债券,同时也是全国20个享受‘直通车’政策城市和政府投融资平台申报绿色债券的第一单。”铜陵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倪培军认为“直通车”机制省去了很多中间很多环节,为企业申报企业债节省大量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机制为铜陵申报绿色债券提供了最佳机遇。

本次铜发集团申报的债券期限为7年,募集资金拟投向15个绿色项目建设,所有项目均属于国家发改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重点支持的十二类绿色项目。“绿色债券若能成功发行,将为铜陵绿色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加快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篇4

摘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向水污染宣战的行动纲领。文章解读了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水污染防治新机制改革创新的内容,深入削析了行动计划在推动政府、企业、公众各自权利与责任落实方面的转变。最后从管理体制机制、环境法治、公众参与和经济政策配套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的制度与政策创新重点,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治污合力,构建“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社会共治:水环境管理:环境治理

近日,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表明我国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环境民生的决心,也是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的又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大举措。“水十条”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我国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九五”开始,政府就集中力量对“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十一五”以来,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水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国水污染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水污染现象日益凸显,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亟需深化改革创新,破解瓶颈、擅补短板,特别是需要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融合和各自角色发挥。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错位、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亟需明确政府的环境责任定位

一是受“环保靠政府”理念的影响,导致环境治理事宜政府大包大揽负担过重,政府承担了很多本该企业和社会承担的责任,依赖政府的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治理绩效不高、历史欠账较多;二是在现行财税体制和重GDP的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保护改善环境的内在动力,甚至主动牺牲环境求发展,为环境违法企业保驾护航;三是生态环境监管任务日趋繁重,基层部门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管理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管理效能总体低下。因此,政府要做实环境保护监管职能,将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引入,激发其他治理主体参与,使政府真正起到统领、监管和监督作用。

污染治理成本未能有效内部化,作为治理主体的企业外部驱动力严重不足

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和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也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制造者,应当承担起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责任。当前我国水价、排污费标准太低,不能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不利于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引导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作用。企业所缴纳的排污费严重低于治污成本,排污费政策尚不能真正达到刺激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现行价格、财税、金融、外贸等经济政策不能充分反映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促进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的调控激励作用不强。

社会公众是行动者、参与者和监督者,需要强化对自身权利和责任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环境权益观

随着公众的环境关注度、期待度、参与度的提升与忍耐度的降低,对邻近地区建设项目的决策、环境质量评价、政府问责等日益关注,公众维权意识与参与意识正在增强,公众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意愿日益强烈。但是,一方面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末端参与,即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之后,公众受到了污染影响才会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参与渠道不畅,环境诉求成本高,导致公众诉求不能有效表达,矛盾不能有效化解。另一方面公众往往既是污染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公众对自身环境权利和责任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强调权利的实现,但主动践行环保责任的意识弱。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公众环境利益,切实做好环境治理,有必要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环境公平正义观和环境权益观,让公众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到环境社会治理中。

“水十条”体现环境治理体系誓三个转变”

“水十条”充分把握了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环境管理转型的基本要求,按照环境保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将完善制度政策本身作为计划实施的重点任务,改革创新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依法施策与市场驱动并举,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主体共治,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释放水污染防治的“政策红利”。特别是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国家水污染防治思路的重大转变。

从“督企”向“督政”转变,推动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落实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要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改善责任,改善环境质量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水十条”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工作方案,要把“什么地方治成什么样”等阶段性进展向社会公开,同时要明确责任人,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公示达标进程。在后续手段上,提出了区域限批,挂牌督办,约谈,取消荣誉称号、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推动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责任落实。在部门责任落实方面,“水十条”在时就明确了每项措施的责任部门和参与部门,环境保护部负责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并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进展。

从政府一元管理向“政府一企业一公众”多元主体社会共治模式转变

根据国外的治理经验,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是水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过去我们的规划、计划主要强调政府管理,“水十条”提出建立“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在环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中,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形成一种有机的合作关系,政府成为环境保护的监管主体,由企业落实治污减排的法定主体责任,公众则具有环境保护监督和实践的双重身份,冲破了传统环境治理体系的束缚与水污染防治责任。环境社会共治是公众参与的升级版,不仅强调公众要参与到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更强调各主体自我管理和主动践行环保责任;不仅要求信息公开,而且还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追责机制、监督机制;不仅加大了信息公开的力度,更让公众参与监督地方政府、重点排污单位等有法可依。因此,“水十条”的出台,让公众在参与水环境治理时,形式更加多元化,逐步实现从“末端参与”向“全过程参与”转变。

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向政府监管与市场驱动并举转变

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保障,一方面应完善相关环保制度规则制定,积极转变政府在环境保护中角色,由环境治理的承载主体转向环境监管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应努力建立和培育环境资源市场,推进环境资源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运用市场力量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因此,“水十条”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一是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健全一系列水环境保护相关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制度、目标任务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重大制度,形成最严格的水环境保护制度;二是按照创建、利用和规范市场的基本要求,从价格、财政、税费、投融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环境市场的有效形成和顺利运行,规范发展环保产业,推动经济绿色化。

构建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的重点与方向

改善水环境质量,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突破在机制。“水十条”亮出了向水污染宣战的“利剑”,它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将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行动。为此,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重点加强以下保障措施。

改革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水污染防治责任落实

一是以生态环保职能优化整合和事权合理划分为突破口,重构水环境监测监管体系。“水十条”提出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面(点位),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水污染防治职能,有序整合不同领域、部门、层次的监管力量,对所有水污染物、水污染源和水环境介质实施统一监管。按照国家考核、国家监测的原则,上收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将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运行、维护全部上收到中央本级,加大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生态等环境监测资源统筹共享力度,实现水环境监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信息。“水十条”还明确提出流域上下游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定期会商,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并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于2015年年底前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二是实施地方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实施体现生态环保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每年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开创“九龙”合力、系统治理的新气象。对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抓行业管理和抓行业环保“一岗双责”,加快建立健全区域流域协作机制,加强水资源消费量控制与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协调联动。在“水十条”研究编制过程中,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很多好想法、好思想、好点子,有些落实到“水十条”文字中,有些已经落实到各自部门工作部署中,有些协同推进已经见到实效。地方也要借鉴国家经验,特别要注意把握统筹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的系统思维,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推行“一岗双责”,以任务的形式明确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强化行业管理的任务要求和联动增效。“水十条”还明确提出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交流进展、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联动协作。

加强环境法治,依法落实企事业单位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一是明确企事业单位节水减污、风险防范、达标排放、自主监测、信息公开等法律义务,加大环境违法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力度,强化企事业单位环境刑事责任追究,明确企事业单位的水环境修复责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二是“水十条”创新性地提出了排污企业“红黄牌”制度,秉承新《环保法》中对污染企业严格处罚的思路,将违法排污企业公之于众,通过“贴牌”,确保持久曝光,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强烈震慑,对违法排污企业“齐抓共管”。三是构建环境保护信用约束机制。开展企业环境自行监测,自觉公布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推行企事业单位环境行为颜色评价,形成直观有效的管控体系。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结合公布的“黄牌”和“红牌”企业名单,加强与信贷、环保资金优先支持等相关的政策联动,推动企事业单位环保自律机制形成。

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让社会大众成为水污染防治的监督者和行动参与者

一是政府完善参与平台,构建环境信息沟通与协商平台,充分听取公众、NGO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告知社会公众治理河流名称、采取的措施、治理进展和责任部门(人)、达标进程,引导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让社会公众在参与“水十条”过程中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二是以绿色消费革命推动消费端和需求侧的转变,强化公众责任,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公众参与环境质量改善进程,优化社会治理方式,比如参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清单的选择。三是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水十条”提出公布“水环境质量及达标情况、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 ‘黄牌’和‘红牌’企业名单、黑臭水体治理进展、饮水安全状况、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环境违法典型案件”等方面要求,要严格按照“水十条”的时间和频次要求进行信息公开,以信息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保障落实:国家每年分流域公布各省(区、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四是重点突破社会监督制度,健全举报制度,通过有序推进有奖举报等方式,鼓励公众对污染现象“随手拍”、“随手传”、“随手报”,加强对政府、企业的监督。五是提升环境舆情引导能力,合理引导公众环境预期。

加快制定和实施配套经济政策,促进水污染全成本内部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诸多国际经验也表明,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水污染防治进程。因此,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政策是落实“水十条”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这主要包括进一步调整价格政策,完善水价、排污收费征收标准和范围,刺激节约用水和污染防治;创建环境资源市场,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建立跨界水环境补偿机制,开展补偿试点;以环境资源有偿使用为基础深化排污权交易试点;大力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财税政策、绿色金融等激励政策,较多地采用政府采购环保服务制度、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第三方治理等产业形态创新,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搞活环保市场。我国各地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千差万别,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重大政策先行先试,早出台、早实施、早受益。北京市已经将排污费调整到原征收标准的14~15倍,实现污染成本内部化,并且收入全部用于环境保护。海南等地开展了“银政投”绿色信贷计划试点,目标总规模20亿元,目前已经前期投入10亿元。对下游为饮用水水源功能区、水质有改善需求且有污染纠纷的跨省界水体,可考虑开展跨省界补偿试点。

结论和展望

“水十条”自始至终体现改革创新的思想,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机制的建设,创新工作思路,重构了部门联动、落实企业责任、发挥公众监督等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税收、价格、生态补偿等经济政策手段,推动第三方治理、环保产业等投融资机制改革,为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水十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基础。

篇5

继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出现1998年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后,2012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238亿美元,但此后的二季度再次出现季度负增长,较上季减少650亿美元,三季度增长500亿美元,四季度微增200亿美元左右,全年储备资产增量大幅减少。

比外汇储备增速放缓更大的变化是,资本跨境流动已经从单边顺差转成“双向流动”。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65亿美元,而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却高达1173亿美元,比2011年顺差1861亿美元大幅减少了3034亿美元)。其中除第一季度外,第二至第四季度中国资本项目和金融均呈现逆差,这是1999年以来国际资本和金融账户首次出现年度逆差。

国际收支账户从“双顺差”格局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格局,“一增一减”意味着国际收支总体将趋于平衡,而这必将对央行货币创造机制和货币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看,由于外汇资产不能自由使用,因此引发了扩展债务资金的内在要求,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务资金,形成外汇占款。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反映出中国货币创造机制的变化:过去在基础货币供给中曾起主导作用的“对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近年来呈不断下降趋势,外汇占款已成基础货币供应主渠道,并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膨胀(截止2012年10月底,央行资产规模达到4.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实施量化宽松的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为全球第一),GDP占比不断上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资产严重外化,央行不得不发行大量的票据或吞吐国债来冲销流入的外汇资产。因此,从本质而言,央行是以扩大债务(发行央行票据和国债)为基础的兑换外汇资产的被动货币创造过程,其代价就是本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而未来当外汇储备增速放缓,甚至出现年度资本金融账户逆差成为常态的背景下,也预示着中国货币创造机制改革时间窗口正在临近,央行不再承担“买卖”和“对冲”外汇的角色,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亟待加速推进。

篇6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我国近几年来税收超常增长速度谈起。“九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每年增长额都在千亿元以上,1999年税收总收入突破万亿元,2000年超收2000多亿,2001年又增收2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这种增长速度令不少人感到不安,照此速度增长,税收收入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时间不用太长,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税收超常增长。我国税收高速度增长,并非完全依赖于税率的提高和税种的新设。在整个超收收入中,政策性、一次性收入和税收流失回笼收入所占比例较大(2000年车辆购置税增加266亿元,减持国有股收入122亿元,利息税40亿元),同时,有一部分收入是经济内生增长带来的税收自然增收。另一方面,我国94税制改革之后,税收制度一直平稳运行,未能进行较大的变动和调整,只是根据经济环境状况灵活作了些停、开征税种的工作。(如固定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停征,车辆购置税、利息所得税的开征)。因此,从上述税收增长收入的结构和94税改后我国税制的平衡运行状态可以推出,税收增长并未是真正在法律基础上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其增长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即税务工作者的勤勉工作、征管方式的改变和纳税人纳税意识的逐步提高。

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我国税收收入结构。最近,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所得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6.3%,2001年上升至23.9%;与之相对应,流转税1994为79.5%,2001年下降为69.3%,这组统计数据虽然表明所得税在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但从总体上看流转税占绝对优势的基本税制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确立了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税的复合税制结构,以增值税和营业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征管水平的逐步提高,这种绝对地位有所改变但我国的税制结构仍然是属于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典型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推行减税政策,至少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税收收入的降低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减少,这不仅存在经济风险还蕴含着相应的政治风险。显然,减税存在着较大的阻力,虽然广大投资家期望政府能够削减部分税收,但事实上,投资需求的增长在目前看来取决于投资者情绪、经济景气指数和市场进入门槛的高低三大因素,减税直正与投资需求的增长关联程度不高;二是通过减税来扩大内需,在我国缺乏实践环境,西方国家通过低税政策可以鼓励勤奋工作、提高税后收益水平产出规模和企业自身的积累率,进而达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但在我国处于转轨时期推行减税政策,“储蓄—投资—产出”循环流势必会受到险碍,并不一定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多大的刺激(这从我国降息与储蓄存款的增长关系可以得到进一步证实)。三是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对企业都实行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未能冠以“减税”二字,而是以“税式支出”的方式存在。从1994年以来,特别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政府已经在很多领域相机实行了力度很大的税收激励政策。例如,暂停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收;允许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额的40%抵免企业所得税;对高科技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实行特殊的广告业务费用扣除法;并与此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出,在支持农业、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综合上述分析,答案我们不言自明,税收的超常增长实在不能成为减税的理由。

二、从当前政府的事权看减税

目前,我国已是WTO的正式成员,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到全球经济之中去。我国税收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帮助企业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过程中,在整个世界经济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间切到其应有的份额,简而言之,其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政府可以通过税式支出和直接的财政支出两种方式来达到目的,但无论是那一种都需要政府财权的支持。

坦诚地讲,我国经济仍处于低水平的增长阶段,通货紧缩压力较大,还需要通过积极财政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当今,政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花大力气解决:(1)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挥乘数效应;(2)西部大开发的直接资金注入(或转入政策性银行);(3)社会保障投入和下岗人员再就业;(4)落实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政策;(5)增加教育、科学、环境、农业投入;(6)农村费改税后面临的巨大财政支出缺口。以上六项项目,项项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强大的财力来推进改革,丝毫马虎不得。所以,从经济运行环境来看减税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从经济运行环境看减税

无论是“减”还是“不减”,改革的推进是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1992年,我国开始了市场经济的历程,2001年又加入了WTO,可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正逐步由不成熟、不规范走向成熟和规范,在这种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问题会由于诸如传统和国情的原因而使问题复杂化。因此,当经济结构改变、企业转制推进、投资需求不足、通货紧缩伴生、“三农”问题凸现等关键问题交融构成我国宏观经济大背景的时候,减税是很难的选择。1994税制改革的起因是为了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而进行的改革,而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经济运行环境下,减税和不减税不是税制改革的要害,改革应着眼于运用税收杠杆增进国家、企业效率,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着眼于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公平税负;着眼于全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四、从税负看减税

篇7

(一)生物工程专业规范方面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增设生物工程专业成为许多高校的办学热点之一。由于各高校办学基础参差不齐,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时,差别较大,甚至差异迥然。一些缺乏工科办学条件的师范院校开办生物工程专业的过程中,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过于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结构模块,对工程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培训则鲜有涉足;而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不仅生物基础理论模块十分薄弱,且受办学成本限制,对工程技能培养也相当弱化,课程能减则减,学时能缩则缩。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部分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思路不清晰,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淆、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教学计划制订程序不严谨欠规范,校内校外均缺乏严格的专家认证过程,导致教学计划安排随意性明显,没有意识到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并加以落实和强化。因此,制订统一规范的生物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已经成为生物工程专业办学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工程技术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在我国,一些高校生物工程教育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科研、轻教学,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多数对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工程设计缺少理解,觉得科学比技术更重要,这也正是这些生物工程专业工科教育不重视实验教学和工程设计的误区,导致学生缺少综合实验设计和工程设计的经历。此外,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每一步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清清楚楚,学生依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综合性实验也由于学生人数偏多、设备台套数不足,动手操作的少,旁观的多,教学质量大受折扣。而设计性实验更是凤毛麟角。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教学则包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一般以校外为主,校外实习基地是工程训练最好的场所,是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实习经费偏少,实习基地的建设经费往往由企业单方面提供。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尽管不少高校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绝大多数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没有制度约束和政策支持,对学生实习热情不高,而生物工程专业相关企业又相对偏少,导致一些新增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单位不对口,实习内容能减则减,实习过程流于形式,质量难以保证,常常是走马观花,草草结束,难以发挥实习应有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及考核方式方面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一般都建立严格系统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监控措施和考核评价办法,而一些高校对实践教学却往往缺乏有效的全过程监督和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或没有认真落实和执行。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体系是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体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难点,由于实践教学流动性强、机动性明显,不易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给出准确评价,因此,少数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往往采取点名制方式进行过程控制,对于实践效果则依赖于最后的实践理论考试,考试内容通常属于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极少有学生不及格。通过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效果仍旧属于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抹杀了学生兴趣,阻碍了个性发展,确实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有必要强化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监控方案,并不断改进实践教学考核办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才能得到保证。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虽然新增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引进了大量的具有生物专业背景的博士人才,有效解决了多年来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学位偏低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发现,这些新增专业新进教师相当数量属于学术型的,擅长科研学问研究,很少在企业工作过,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数缺乏工程技术学习和研究经历。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能手,因此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况且一些高校为这些教师创造培训、进修、企业锻炼的机会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导致这些高校部分生物专业教师宁愿多上些理论课,也不肯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即使在举足轻重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选择毕业论文的多,采用毕业设计教学方式的则寥寥无几,极少数高校新增生物工程专业甚至清一色的采取毕业论文形式。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悖于专业培养目标。目前,特别是新增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双师型”教师、师资专业背景比例失衡、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问题。(五)工程师培养体系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审核,教育部最终批准61所高校成为首批批准的“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一批涉及工程与工艺的工科专业成为试点专业。相比而言,属于朝阳产业的生物行业尚在培育、壮大过程中,虽然许多从事生物工程教育的人士已经意识到“卓越计划”对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部分相关企业并未深度参与到一些高校生物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空间依然广阔,职业资格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工程师培养体系尚不够健全。为了适应国家工程教育发展新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与其相关产业的合作,使得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驱动生物行业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链条灵活运转。

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措施及途径

(一)规范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明确工科办学思路我国生物工程专业正式设立时,对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备生物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产品技术研究开发、质量检测和企业管理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构筑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时,要重视生物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工程等基本知识单元的设计,以此组成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体现专业的本质、交叉与融合。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兼顾个性差异,留有足够的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具体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按各校的特色和条件设定,特别是选修课程更要体现不同学校的基础和专业定位,如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发酵工艺、能源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等,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学生来源、教育资源的差异以及培养目标的行业方向和特色。

(二)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确保工程技术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方面,逐步减少认识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及研究性实验。根据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科学地综合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积极引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科研新成果和社会应用新项目,引入国内外方法成熟、适合本科实验教学的先进的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应当有体现工程技术训练的内容,不应仅限于生物工艺技能,而应有所拓展。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应逐步加强实验仪器设备投入和加快实验室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利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搭建具有生物工程技术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引进企业的资源和设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分层次构建完整的“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工程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利用生物工程仿真技术、校内外工程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能力。为保证工程实践教学质量,应着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顺利完成工程实践教学提供必备的条件和环境。通过与企业联合投资生物产品中试生产设备、购置生物工程仿真装置等方式构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是拥有或模拟一个真实的生产系统,完成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或模拟真实的产品生产,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而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按教学要求逐个环节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生产,这个训练过程在企业的实习过程是根本无法做到的。生物产业属于朝阳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引导、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创办生物工程企业。同时积极寻求一种校企共赢的产学合作模式,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这是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能够顺利建设和良好运行的关键。积极推进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校内实践和企业综合实践相辅相成,从而确保并不断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方式,健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产品的学习等多种实践学习方法,采取产品带动,设备配套,工艺优化,动手操作与学习思考相结合,基本原理和现场实际相结合,现场教学、双向交流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为主,紧密结合工程技术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工程技术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往往是连续的多过程,基于工段分批轮换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是一种高效可控的途径,化整为零,既可减少相关企业的人员增加压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学生可以接触并了解全部生产工艺,并能掌握整套设备的调试和操作方法,同时有利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作为能否顺利进入下一生产环节的依据。在考核环节上,改变传统单一笔试考核和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采取现场答辩、实践总结、不同产品工程工艺设计等灵活多变的方法,并结合实习单位提供的完整的考勤考核记录、企业指导工程师开出的实习个人评价等辅助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为实习顺利开展构筑坚实的平台与保障。

(四)拓展师资队伍建设渠道,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生物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的教育师资队伍。作为工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在教师构成上必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工程背景的教师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生物学方面背景的教师也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各种背景教师所占具体比例不能一概而论,可依据各校的特点应进行适当的建设。专业教师引进或录用考核时,除考察理论研究水平和外,对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优先引进和录用,在引进待遇上给予适当倾斜。同时要为缺少工程实践经历的在职教师创造条件,派遣其到企业单位顶岗工作,鼓励教师借助生产实习机会,接受企业生产训练。支持教师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校企互动模式,在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工艺、改造旧设备等生产实践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一批专业教师的工程经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聘请企业中工程技术水平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协议,到校或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理论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相关实践教学工作。

篇8

在此背景下,“救市”成为2008年房地产调控的主旋律,如税、费、率齐降;4万亿元投资等。除此之外,住房保障、节约用地、产权保障、建筑节能齐头并进。

税、费、率

主题词:三率齐降

政策名称: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基点,并降准备金率

出台时间:2008年11月27日

核心内容:一、从2008的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二、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三、活期存款利率从0.72,直接降到0.36。

主题词:双率下调

政策名称:央行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出台时间:2008年9月16日

核心内容: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相应下渊,其中5年以下(含5年)贷款利率下调0.18个百分点,降至4.59%;5年以上贷款利率下调0.09个百分点,降至5.13%。

主题词:准备金率

政策名称: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出台时间:2008年6月15日

核心内容:2008年1月25日,由14.5%调至15%;2008年3月25日,由15%调至15.5%;2008年4月25日,由15.5%调至16%;2008年5月20日,上调0.5%调至16.5%;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上调0.5%调至17.5%。

主题词:企业所得税

政策名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

出台时间:2008年4月16日

核心内容:省级地区的住宅(非经济适用房)预售收入的预计利润率由原来的不低于15%调高到20%。即企业按照预计利润率不低于20%的标准预缴企业所得税,开发产品完工、结算计税成本后按照实际利润再行调整。

主题词:三部门联合救市

政策名称:财政部、税务总局,降低住房交易税率,央行降低首付款比例

出台时间:2008年10月22日

实施时间:2008年11月1日

核心内容: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原为1.5%)。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0.05%);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根据房子面积大小实行不同的税率)。自10月27日起,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原为0.8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主题词:两减一免

政策名称: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暂免个人存款利息所得税

出台时间:2008年10月9日

核心内容: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0.27%;对储莆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与此同时,全国各大城市亦开展救市。

主题词:双率再降

政策名称:央行决定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出台时间:2008年12月23日

核心内容: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另外列公积金贷款下调0.18个百分点。

主题词:五年交易解禁

政策名称: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措施

出台时间:2008年12月17日

核心内容: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对已贷款购买一套住房但人均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申请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其中,将现行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改为超过2年(含2年)转让的,免征营业税;将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不足2年转让的,由按其转让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改为按其转让收入减去购买住房原价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楼市》点评

2008年房地产调控“前紧后松”,体现在税、费、率的调控上,尤为明显。

长达五年之久的加息周期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五次降息,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救市组合拳”还包括争议已久的普宅标准放宽、二套房贷政策松动以及五年交易瓶颈“解禁”等。在一系列救市举措下,市场乍现回暖迹象。

投、融资・扩大内需

主题词:九项措施保经济、促发展

政策名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出台时间:2008年12月13日

主题词:4万亿元

政策名称: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出台时间:2008年11月5日

主题词:支持优质房企上市

政策名称:证监会表示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通过IPO或借壳上市等方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但对募集资金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升发用地等的IPO,将不予核准

出台时间:2008年3月20日

主题词:适度放松货币政策

政策名称: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5项重点任务

出台时间:2008年12月10日

核心内容:会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工作具体部署上,要积极扩大同内需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楼市》点评:

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采取积极政策保经济、促发展。未来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避免盲目惜贷、降低开发企业融资难度等等,无疑给颓势中的中国经济以及房地产业注入了一把新的动力。然而,这些仅是政策面的积极信号,能否真正扭转乾坤,还要看政策落实的到位与否,以及未来是否有相关跟进措施出台。

土地

主题词:闲置土地

政策名称:《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出台时间:2008年1月3日

核心内容:通知要求,2008年6月底前,各省要将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专题报告;要优化住宅用地结构,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

主题词:土地“身份证”

政策名称: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土地登记办法》

出台时间:2008年1月3日

实施时间:2008年2月1日

核心内容:根据《土地登记办法》,完成土地登记后,每幅土地都将发放由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土地权利证书,即土地“身份证”。有效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主题词: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政策名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

出台时间:2008年1月7日

核心内容:一、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并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三、严格禁止和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四、严格土地执法监管。

主题词:土地利用总体纲要

政策名称:《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出台时间:2008年8月13日

实施时间:2008年10月1日

核心内容: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

主题词:金融促进集约用地

政策名称:央行、银监会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出台时间:2008年8月27日

核心内容:对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建设用地闲置两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禁止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或以此类项目建设用地作为抵押物的各类贷款(包括资产保全业务)。

主题题:土地收购

政策名称:《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办法》

出台时间:2008年2月15日

核心内容:国有土地收购分为货币补偿直接收购和土地收益分成收购两种方式。货币补偿直接收购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构)筑物,以土地使用权补偿作为主导方式的,土地按照评估价格的60%给予补偿,建(构)筑物按照评估价格补偿;以地上建(构)筑物补偿作为主导方式的,按照房地产综合评估价格扣除所含土地评估价格的40%给予补偿。

主题词:规范开发时限

政策名称: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向各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

出台时间:2008年6月1日

实施时间:2008年7月1日

核心内容:合同要明确填写建设项目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属于商品住宅项目的,原则上开发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年。且3年开发周期并不会因为土地转让而有所改变,即使土地在合法情况下完成转让,下家依然要遵循土地出让时签订的竣工时间表,违约依然要交纳违约金。

《楼市》点评

从近年的土地调控来看,在提倡节约用地的总基调下,一方面,政府希望发掘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供给平抑房价;另一方面,一路高企的地价,令房价“水涨船高”,这本来就是一对矛盾。未来,土地政策如何在新的地产形势下发挥积极作用,应该是下一步土地调控的重中之重。

保障性住房

主题词: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优惠

政策名称:央行公布《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

出台时间:2008年2月4日

核心内容:一、开发经济适用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利率可以下浮10%以内;二、开发经济适用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建设项目资本金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0%,比35%的常规要求有所降低;三、开发经济适用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比常规2年的还款期限有所延长。

主题词:“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名称:“两会”中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房地产相关的是“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出台时间:2008年3月5日

核心内容:一、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二、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三、要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依法查处闲置囤积土地、房源和炒地炒房行为。

主题词:加大保障住房规模

政策名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5方面工作

出台时间:2008年11月13日

核心内容:一、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林区棚户区、农垦危旧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四、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五、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规范市场秩序。

《楼市》点评:

2008年,保障性住房的空前繁荣“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无论如何控制房价,老百姓依然只能“望房兴叹”,只有靠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忧的是,“两限房”俨然成为政府调控的“鸡肋”。

2008年,全国房价普通下行,卖方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在开发商不得不降价过冬的背景下,“两限房”所谓“平抑房价”的意义也就烟消云散了。

建筑节能

主题词:民用建筑

政策名称:《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颁布

出台时间:2008年8月1日

实施时间:2008年10月1日

核心内容: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积极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做好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主题词:公共建筑

政策名称:《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颁布

出台时间:2008年8月1日

实施时间:2008年10月1日

核心内容:《条例》指出,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篇9

今年年初,环保部颁布了《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电厂脱硝工程再次被提上议程。

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提醒我们,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势在必行。事实上,我国早在2003年就出台文件要求电厂脱硝,但由于政策是非强制性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脱硝工程将大大增加电厂的成本,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企业不堪重负,自然缺少动力。

“现在煤价走高,电厂本身已经是负利了。作为电厂,尤其我们是股份制的民营企业,运行脱硝工程,根本承受不了。”广东顺德五沙热电厂(以下简称“五沙电厂”)经营部部长万义荣对《新财经》记者表示。根据五沙电厂的核算,电厂脱硝的运行成本费用每年高达4799万元。

保护环境是大势所趋,国家政策应该怎样落实?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要求脱硝电价补助是企业一致的呼声。

脱硝势在必行

说到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万义荣并不回避。他回忆说,五沙电厂刚规划筹建时,四下里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短短几年时间,电厂建立起来了,环境也面目全非了。原来绿意盎然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已悉数变成了黄色。新建不久的建筑物也被腐蚀得厉害,诸如避雷针、防盗窗、防盗门之类有金属的地方,锈迹斑斑。“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比如,我们人体吸吸入过量的二氧化硫或者氮氧化物气体,危害也很大。”

万义荣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五沙电厂自规划之初就把脱硫、脱硝提上了日程,并一直在努力节能减排,力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从企业本身来讲,缺少足够的财力支撑,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我国煤炭丰富、电力偏紧的背景之下,电厂已星罗棋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煤中所含的杂质硫(约1%),在燃烧中排放酸性气体二氧化硫(SO2);燃烧产生的高温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排放酸性气体氮氧化物(NOx)。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后形成酸雨(硫酸雨和硝酸雨)。

酸雨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酸雨使得大气透明度变差,令城市变为“烟霾岛”,有害居民身体健康;可导致土壤酸化,使植物中毒甚至死亡;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或诱发植物病虫害;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建筑物损坏,建筑材料变脏、变黑,影响城市市容和城市景观。

据了解,在北欧一些国家,由于氮氧化物的沉降,使得水体中氮成分大大增加,已经引发了海水赤潮。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已超过烟尘污染,成为大气环境的第一大污染物。

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厂是氮氧化物的最大来源,其次是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氮氧化物的成分是硝,因此,硝是电厂对环境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作为电厂环保的一种技术设备投入,脱硝工程能够消除氮化合物,直接减少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脱硝势在必行。

脱硫应起到示范效应

对于电厂来说,是否应该强制脱硝?有业内专家表示,这需要综合考虑。因为脱硝不仅仅是新型环保技术问题,还要考虑电力企业的经济成本和相应的财政投入。万义荣也表示,从企业自身来讲,的确面临很大的成本投入。

相比较而言,脱硫工程在我国推行得相对较好。国家强制电厂上相关装置,并给予电价补贴。目前,世界各国对脱硫都非常重视,已开发出数十种行之有效的脱硫技术。

由几家企业小规模起步,我国大约在十年前就开始研究脱硫工程。发展至今,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烟气脱硫市场,能依靠自主研发的脱硫技术给产业注入活力。

脱硫产业,美国用三十多年才发展起来,我国用了不到十年。从脱硫电价补贴每度电1.5分钱,到各类意见的出台和措施的颁布,我国脱硫产业已逐步走向规范化,进入整合时代。

相关部门对脱硫的重视程度和治理程度正逐年加强,脱硫产业的容量进一步得到提高。据悉,行业龙头龙净环保脱硫项目的营业收入,从2005年的1.75亿元提升到了2009年的将近12亿元。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在我国,脱硫产业先行,但仅仅脱硫是远远不够的。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贺克斌指出:“我国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削减二氧化硫10%的目标,但如若不进行综合治理,二氧化硫的减排效果将被氮氧化物的增长全部抵消,因为尽管降水中硫酸量下降了,但硝酸量却上升了。”

据万义荣介绍,发达国家是脱硫产业和脱硝产业同时发展,电厂实施双项工程一并起步。相比较而言,我国脱硝产业却明显滞后。

“我国在三年前开始强制要求脱硫,而脱硝没有强制要求。但现在要求更严了,要上电厂一定要加装脱硫、脱硝设备,尽量减少燃煤、燃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万义荣指出,政策在脱硫和脱硝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脱硫设备有电价补贴,而且已经实施了三四年,但是,脱硝这块补助一点也没有。

在脱硫电价政策的激励下,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相关专家表示,对脱硝而言,脱硫应起到示范效应,脱硫电价的执行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电厂有苦难言

对于脱硝电价补贴,万义荣告诉记者,最初有关部门也认为应该给,因为电厂有投入、成本高,但一直没有出台具体执行措施。

“现在市场煤价持续走高,要上脱硫,又要上脱硝,企业财力很吃紧。”万义荣说,“我们电厂去年的收入情况还马马虎虎,一是可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加大了投入,对电的需求量较大,再者去年煤价还不是很高。但今年的煤价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幅度高达30%~40%,而电价在有些地方,比如广东,不涨反降。”

今年年初有消息称,龙煤集团与五大电力集团中的四大电力集团所属电厂签订的2010年电煤合同,吨煤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了50元。这只是开了个小头,之后的半年里,煤价持续走高。据万义荣说,最近的煤价又涨了约200元/吨。

2009年的“好日子”来得快,也去得快,这让电力企业叫苦不迭。高位徘徊的煤价令他们惴惴不安,电煤库存下滑的紧张现实让部分企业如履薄冰。因“缺煤”,华中地区一度电力供应紧张,一些火电机组被迫停机。

内部挖潜空间不大,企业只能努力从购煤、运煤方面控制成本。背负着重重压力,2010年,大部分电力企业面临微利甚至是负利的结局。华电能源一位负责人称,他们去年已经亏损,如果煤价还这样高,2010年,公司将继续亏损。

根据发改委开会确立的煤电联动的精神,煤价每上涨5%,电价就要上调1分钱/度。但现在电价根本就不动,企业却得面临煤价的持续高涨。万义荣说:“如果国家再强制脱硝的话,我们企业的压力很大。”

“燃煤之急”让五沙电厂很伤脑筋。煤价飞速上涨,没有计划煤,领导就拍板买市场煤。“可市场煤内地价格很贵,那就买国外的,因为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印尼煤价稍微低一点,为了生存,我们就买印尼的煤。设计煤种(一般是指报告书和初步设计中采用的煤种)买不到,我们就买热值低一点的,没有办法,为了发电。”万义荣告诉记者,作为电厂,发电可能亏损,但不发电也不行,“之前我们跟电网签了合同,一年要发多少电就一定要发的,如果发不足,将面临罚款” 。

今年年初,五沙电厂用于发电的40多万吨煤,有2/3来自印尼。

就五沙电厂本身来说,电厂现运行两台30万千瓦超火电机组,工程总投资数额巨大。万义荣有一肚子苦水:“还有70%银行贷款,如果没有效益,就还不了贷。”虽如此,电厂用于环保的设施建设一项都没少,一开始就上了脱硫、脱硝设备。“其中脱硝系统一投资就是1.5个亿,平时的费用一度电要1.4分钱。”投运以来,环保也成为公司的亮点,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来自五沙电厂的脱硝运行成本核算表显示:电厂脱硝运行成本费用总计为4799.65万元/年。按年运行7500小时,上网电量33亿kWh计,4799.65÷330000≈0.0145(元/kWh),供电脱硝成本为:0.0145元/kWh。因此,万义荣最期待的国家脱硝电价补贴值为1.45分钱。

据记者了解,另一家电厂――广东国华台山电厂,也面临同样的困境。电厂配置相关脱硝设施,投入巨大,对于目前部分经营困难的电力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民营电厂的生存越来越难。由于脱硝运营成本巨大,不少电厂,特别是民营电厂,虽然已经上了脱硝设备,也没有运行。

企业脱硝经济负担应削减

事实上,我国环保行业的发展,强烈依赖于政策的激励和保障。从我国脱硫产业的发展来看,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可见一斑。

早在几年前,我国已提出了要脱硝,国家早在2003年就已经对脱硝相关政策立项,多方期待脱硝能和脱硫做得一样好,但相关配套措施一直没有出台。目前的情况是,国家已经给出政策,支持电厂上脱硝装置,但怎么支持并没有务实的举措。企业呼声较高的电价补贴,也没有得到政策支持。

去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环保处处长赵鹏高,在第十一届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暨环保产业报告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烟气脱硝的经济政策和电价政策,当年将开展试点工作。”

业内有关专家指出,《技术政策》是脱硝技术的引导性政策,先于相关经济政策出台,从而保证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技术先行,通过基于技术的相应方案来确定需要多大的成本投入,从而确保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协调。

这也说明了:脱硝标准的制订等问题令业内人士困惑,实用性政策的出台尚需等待。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脱硝电价等问题属于经济政策范围,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出台配套政策,如发改委、财政、税务等,环保部门也会参与到火电厂脱硝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的核算工作中去。到底该补多少钱,牵扯到多方因素,也决定着多方利益。

据介绍,单从脱硝技术上来讲,我国多采用乙胺加蜂窝式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这是引进的日本技术,即加胺进去,跟碳起综合反应,使得其不生成硝酸。五沙电厂目前用的就是上述方法。万义荣表示,有的企业正在研发新的方法,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有更好的方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所以,政策跟上之后,技术不成问题。万义荣还提出,“电厂现在要强制脱硝,但是相关的管理是一片空白,没有考核。”

篇10

【关键词】欧债危机;高福利;中国福利建设

一、欧洲高福利制度现状分析及成因

1.债务危机背景下的福利现状。高额的工资、良好的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也让欧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极为羡慕的对象,欧洲福利制度因此有了个看似不错的名号“从摇篮到坟墓”。然而,令人羡慕的高福利体制在给欧洲人带来了优越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欧洲各国相继爆发了债务危机,经济面临重大的问题,其中最先倒下的便是希腊,希腊工人、公务员、银行职员、老人参与的游行一浪高过一浪。这对于没有税收保障的希腊政府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灾难,欧洲政府开始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削减开支,降低福利标准。这就意味着欧洲人要开始勒紧裤腰过日子了,过惯了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欧洲人对政府的做法并不买账,提高福利待遇容易,要想再降低可就难了。虽然希腊国会最终通过了政府紧缩法案门业获得了国际援助资金,暂时性避免了国家破产,但民众对于这种削减薪水和提高税收等措施表达了强烈的抗议。而衡量一个国家的福利程度国际上一般会用政府的公共支出大小做标准,而希腊在加入欧盟后,更是借下了3000亿欧元,政府预算赤字已经高达GDP的13.6%,总债务占到GDP的116%,希腊政府收入没保障还要维持高福利标准,也就只能靠借债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

2.欧洲高福利制度形成原因。把政府债务危机单纯的归因于高福利显然是不理性的,2008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欧洲有统一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但却没有一致的财政政策体系,货币体系和财政政策体系不兼容才是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洲各国之所以实施并维持继而不断提高福利标准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缓和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带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民众对未来缺乏信心,政府为了缓和这种担忧和不平等以及潜在的暴乱,政府便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福利政策来平复民众,而这种福利政策在此后的时间里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巩固,由此福利制度逐渐开始形成。可以说这是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结果。其次,福利允诺是政党获得上台执政的途径。欧洲国家党派之间相互竞争上台,为自己党派和所代表的阶级攫取利益,为了获得高选票并成为执政党,党派开始把目光投向民众最关心的福利方面,并开始向民众允诺幸福,提供高福利,而其他党派为了竞争和获选,只能提供或许诺更高水平的福利水平。由此,福利制度又一次被抬高。

二、欧洲高福利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西方国家所实施的高福利制度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维护了社会和国家的安定,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短期来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由于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优越且完善的福利制度,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失业人口剧增、社会问题突出、财政支出压力越来越大,高福利制度也日益成为困扰西方福利国家的问题。同时也为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政赤字剧增。由于实施高福利支出,财政收入减少,而福利支出和财政支出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致使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有增无减,国库入不敷出。第二,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入常年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加大,而高福利制度通又是以高税收为支撑的,而高税收则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企业资源成本以及融资成本都不断加大,致使企业经常偷税漏税,缺乏经济活力,竞争力差,这都阻碍了经济增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加速了金融危机的到来。第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失业率不断加大。当福利水平相对比较低的时候,人们失业后会从有关部门申请到失业救济金,由于失业救济金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所以失业者一般会尽力找工作,一般几个星期就会从新就业。而在高福利的保障下,人们即使失业了也不愿意去自主找工作,因为高福利使得他们在失业后也可以享受到并不比就业上班差多少的生活保障。人们开始变得懒惰,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吸毒、、走私。

三、欧洲高福利制度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社会福利的重心经历了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险再到普遍性的社会服务过程,各种名目繁多的社会补贴和社会服务项目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福利项目。而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社会福利已逐渐脱离了社会救济的范畴,而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福利通常包括满足人们在生活照顾、护理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活动,还包括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内容。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而我国传统的福利制度是指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而这种福利制度是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这种福利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相对于城市社会福利而言的。城市的这种福利模式是保障程度和福利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福利。这种模式是以就业为大前提的,城市居民通过就业进入企业、工厂和公司之类的单位当中去,通过单位得到全面而优厚的社会福利待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生老病死,人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一切都与单位有关。单位负责个人的一切。而在那个年代,国家、单位和企业基本上是一家人,国家向企业和单位下发职工福利,再通过单位这个载体将福利发给职工。而现如今,单位、企业与国家脱钩,单位而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并且还需要承担职工的福利发放,国家只是象征性的给予补贴。第二种,是针对农村地区而言的。农村的社会福利国家基本不负责,而是由集体组织、生产队、生产组来负责。这些组织有着自己的组织模式,他们自己组织劳动,劳动成果由组织成员享有并自由自支配劳动所得。而由于收入有限,对于大多数的组员在福利待遇这块是照顾不到的,只能对那些老弱病残等人员进行“五保”供养。当然,这种福利和城市福利并非属于同一层面,农村福利基本还处于救济层面。欧洲的福利制度是从摇篮到坟墓,而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这种模式,一个低水平,一个高水平,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由于国情和现实情况,福利发展水平差异,二者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三种是对于城镇“三无”人员而言的,在过去的中国,没有单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而现在经过多年的福利制度改革,即使是城镇“三无”人员也可以享受福利制度所带来的好处,只要通过向当地民政部门或是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并通过审批便可以领到帮扶金。经过这种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的福利制度越来越优越,表现为由国家包办,只惠及于“圈内”的模式向福利机构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社会福利模式转变。大力推行福利制度改革,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个别地区甚至已经推行全民免费医疗等。但总体上来说,类似于欧洲那样较高级别的福利制度暂时还并不会出现。

3.欧洲高福利制度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中国与西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西方用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福利制度面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适度修改和调整是有必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绝不能用西方的福利水平来判断中国的福利制度的好坏、优越与否。我们只能从其发展过程上借鉴一些经验,避免过度走弯路。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指出:反思欧洲高福利,我们不必在进行社会福利建设时减速,反而还要补欠账,既然高福利有风险,低福利不适合社会主义,那我们完全可以建设“中福利”。他们还认为,中国不能因为欧洲高福利就在福利建设道路上因噎废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困惑的是如何增加福利,以往我们在研究社会福利的时候喜欢参照欧美,实际上也过度夸大了发达国家高福利的能力。美洲国家在进行福利制度建设时一味照搬欧洲国家的福利建设方法,提出经济、福利双赶超的口号,大刀阔斧的进行“双赶超”建设。可最后由于保障过度,预期目标不但与现实差距太大,致使问题百出,还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这也是我们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

(1)把握基本国情,立足于实际。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实际。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欧洲的福利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的,花费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建成,而我们的基本国情就决定我们在设计和建设福利制度时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必然不同于欧洲。(2)福利建设要有充足的经济支持。在建设福利时,不能超越国情,收入增长要与劳动力生产要同步,经济增长与福利增进之间的失衡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类似欧洲高福利带来的后果,我们的福利建设一定要与财富供应相适应,避免出现欧洲那种因财政赤字过大而出现四处借债,寅吃卯粮的结局。福利建设一定要与国家收入相适应,要有充足的经济支持。在保障民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做好,只有把蛋糕做大做好才不至于坐吃山空,这样才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老无所依的基础。(3)国家、市场、社会协调共建。在进行社会保障建设时要调动国家、市场、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政府作为福利建设的主导,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其中,不但可以为政府分担责任,还可以发挥市场这一基础作用,绝不能搞大政府主义,大包大揽什么都做不好,还容易滋生腐败和浪费。(4)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国福利大厦建设时必须保证公平、公共、适度、效率的原则。必须保持分配上的公平性,收入较低者可以通过适当较高的福利来调节,而收入较高者可以享有适当较低的福利来调节。最终目的在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少两极分化。由于我国即将进入老龄阶段,老龄人口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占较大比例,老龄人口压力不断增大,所以福利政策可以在考虑到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适当向老龄人口倾斜。

中国的福利大厦的建设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就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切不能违背其规律性。中国的福利制度建设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 考 文 献

[1]刘胜军.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J].经济师.2012(3)

[2]谭丰华.欧洲高福利制度走到尽头了吗?[N].上海证券报.2011-

10-25(2)

[3]黄慧.浅析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对中国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

[J].传承.2009(6)

[4]朱大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福利制度[N].经济参考报.2011-09-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