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化学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化学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皮划艇(静水);项目特征;生物力学;研究应用

一、前言

皮划艇(静水)200m作为全新纳入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其相比较于500米以及1000米而言,距离更短,竞争也相对更为激烈,因此该项目对于运动员的技术以及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使得该项目的运动特征受到了大量运动员以及科研人员的重视。研究项目特征以及生物力学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对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项目特征研究

1.运动环境

作为水上运动中的一个项目,皮划艇项目中的艇和人的重心在上面,浮力中心则在下面,一旦出现偏差便会出现翻转力矩,导致人艇系统将会持续在不平稳状态。该项运动要保证运动员在不平衡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控制身体姿势,运用正确的划桨动作使艇得到水的推动力[1]。若艇处于不平衡状态中,为了使艇可以平稳而快速的前进,将对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以及平衡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2.运动属性

该项目一般的比赛时间处于40s~60s间,和300米短跑所需时间相近,然而却和短跑要克服重力进行大肌肉群做工有所不同,皮划艇不需要进行承受重力,因此肌肉群的负荷较小。主要是进行磷酸原系统以及乳酸糖酵解进行供能,主要是进行无氧供能,消耗的全部能量中仅仅有10%~20%为有氧供能,比赛全程是一种力竭性做功过程[2]。皮划艇作为一项快速无氧为主进行周期性的项目,运动员对于耐力、速度力量、乳酸耐受力和最大力量等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3.竞速结构

竞速结构就是在皮划艇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对各阶段所需速度加以分配以及节奏安排,研究人员通常将皮划艇全程分为起航、加速以及途中与冲刺四个部分。合理的竞速结构能够对运动员所具有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最大程度的调动。由于皮划艇是一项水上运动,在处于静止过程中保持平衡非常困难,在起航前将会出现显著地晃动,所以要将比赛全程分为航前准备、冲刺、起航以及途中四个阶段。

航前准备阶段是使艇保持静止于水面上得到出发指令,但是由于皮划艇相对较窄,一旦运动员重心稳定性不佳,要想保证整体的平衡,便要调动大量的肌肉进行维持平衡,将会使划桨做功的肌肉量下降,对出发后的第一浆划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对比赛成绩造成影响。所以航前准备对于平衡能力以及中心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起航阶段是由静止不断加速至稳定状态,此时要保证一个合理的浆频,并非是浆频越快越好,一旦频率过快将会对体能造成极大的消耗。途中阶段此时艇速非常稳定,此阶段时间以及路程都很长,只有控制好浆频以及划桨节奏,确保一个稳定的途中速度,便要利用速度力量对途中速度加以不断的维持。冲刺阶段则要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在确保每浆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升浆频,以此来取得最快速度,此时艇速呈现显著地提升。

三、生物力学方法应用和展望

运动生物力学对于竞技体育领域而言,主要是将其运用在合理的训练以及测试中,以技术角度实现对运动员的监控。主要的监控形式对运动员的实时运动技术动力学参数以及运动学参数进行测定,同时对参数做出诊断以及评价,以此作为指导运动技术所学的理论基础。录像解析作为运动学指标获取的主要手段,将划桨过程中的身体、艇速、浆角以及位移等方面的角度、角速度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以此作为训练的技术支撑。在皮划艇前进过程中流水和浆叶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主要的动力源,同时也是重要的阻力源,对水-浆作用力已经成为主要的动力学研究指标[3]。采用三维运动学能够将皮划艇中水面上的所有的运动指标进行获取,然而在皮划艇监控当中,对艇运动现象造成的原因解释主要是利用水流动力学,从而实现对运动技术进行正确的评价。

四、结语

皮划艇运动相比其他运动而言,对运动员所具有的平衡力以及身体控制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皮划艇项目研究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起航准备将对整个比赛成绩造成直接的影响。皮划艇运动对于运动员体能要求相对较高,要想提高比赛成绩,便要在体能的基础上对能量的利用率加以不断的提升。而生物力学将是一种完善运动技术的重要方式,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研究提升我国的皮划艇竞技水平,使我国成为一个运动强国。

参考文献:

[1]赵云涛,曹妮娜.浅谈在动作和能量代谢视角下如何进行静水皮划艇项目训练[J].科技展望,2016,07(07):266+268.

篇2

关键词:化学;本科教学;生物化学;课程设计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科学观念的更新,知识的融合,学科之间的划分没以前那么明显,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的趋势越发的明显。生物化学是一门涉及知识范围广,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非医学的很多重要领域。在生物学和化学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很多非医学院校的化学系专业没能开设生物化学课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的空间,使很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适应能力遇到严峻挑战,本文就非医学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生物课程的必要性做一浅谈[1-2]。

1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探讨蛋白质、糖、脂肪三大生命元素的结构和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从分子水平解释生命科学的现象。从早期对生物大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如今通过对分子结构的精细研究。目前,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学上主要依赖于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在化学方面,应用光谱技术分析生命物质的结构,同位素标记技术标记不同生物,同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观察生命的组成,通过化学分离的技术对重要的生物分子进行分析来说明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的关系,通过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揭示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生命的奥秘中的化学变化。使学生在化学专业基础上通过生物化学的课程,认识化学领域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乐趣。

2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系统

生命活动的本质就是生物分子在机体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从化学元素到分子物质的化学组成,再到生命活动进行的化学反应。生物化学课程中,学生能认识到的生物分子的不同化学组成会有特定的生理功能,C、N和O等元素的相同的组成成分但不同化学结构会有截然不同的生理效果。相同的化学基团与其他元素组成不同的生物分子,亦能显示出相同化学基团的功能,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的化学反应才会有酶的活性,去磷酸化会功能沉默。由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糖类物质,有些能直接提供能量,而有些通过糖原储存能量。同是脂类油性物质的脂肪,有的化学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在特定环境下能够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糖类物质,有些化学结构使其具有存储、和保温的功能。学生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不但认识到物质组成性质和结构的变化规律,亦能了解生命机体内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对机体的意义,加深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统一性和特殊性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系统。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启发化学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思路。近年来逐渐兴起一门学科叫化学生物学,是通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的现象、生命过程的化学基础。以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学信息学、生物物理化学和仿生高分子材料为研究方向、发展方向,探索和调整生命机体过程的途径和机理,为新的化学药物的发现提供必要的理论证据,化学生物学使用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的问题,正在由化学分子学、化学遗传学而且向化学基因组学的方向扩展,构成了现代生物学与遗传学的重要技术基础[1-3]。

3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拓展化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

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是从事农业、牧业、医疗、环保或食品营养等相关行业,这些行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牢固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化学基础知识,还要求从业者掌握和懂得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很多化学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亦经常碰到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化学问题,毕业后还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补充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化学专业设置生物化学课程知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化学专业毕业生,让学生在化学专业原有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较广泛的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化学与相关生物学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能成为在化学生物学、化学、生命、医药、材料、化工、环保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2,4]。遗憾的是化学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难度和教材皆不尽如人意,生物化学是涉及知识范围广的学科,教材主要针对生物学或医学专业的学生,因此花费过多的篇幅介绍相关的基本化学知识,容易使化学专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教材生物学知识的起点较高,化学专业学生对体内代谢等缺乏系统的掌握和了解,导致化学专业学生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这样的学习失去了生命科学的特色,学生的收获也会不大[1,6]。因此适合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显得很重要。

3.1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要灵活

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巧妙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讨论式、提问等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提供的一些类似于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动画和蛋白及核酸等分子的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图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性。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纲要信息图表法出示比原有知识更为简洁的纲要信号,以简化信息,提高学生认知的清晰度,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教学时通过一些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在讲糖代谢和三羧酸循环时联系我们日常的糖尿病患者,因其胰岛素不足或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原转化功能受诉,导致血糖的升高,把复杂的知识生活化,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物的学习热情。

3.2教学内容上要适宜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上对化学专业已经学过的糖、蛋白质和脂类结构等内容上简单性回顾精讲适宜,不宜花很多篇幅和时间。增加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结构,细胞器的功能等内容,让化学专业学生打好学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机体生物转化和规律,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内容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与原有化学专业的知识体系衔接,在突出生物性的前提下,将庞杂的知识点分成难、中、易三个等级,因人制宜,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不同区别对待,使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化学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程是知识交叉、学科渗透的科技时代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化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是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迫切需求。但是,对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授课方法和讲授内容上还必须不断的研究,使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能够符合化学专业的实际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聂俊琦.化学专业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初探[J].广东化工,2014(22):150,161.

[2]苏欣.浅谈高职院校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J].才智,2015(30):151.

[3]唐咏.谈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的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1992(4):44-45.

篇3

相对于普通医学高等教育而言,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是培养医学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特殊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职业性”是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特殊所在、特色所在。作为诸多专业重要基础课程的生物化学,其理论教学过程也应体现职业特色,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强调基础理论的倾向,努力使课程内容服务于行业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生命的物质组成、生命物质的代谢与能量变化、生命体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三大部分。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应结合职业需要,进行针对性详略增删。对于临床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要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如社区医生、预防保健医生等,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因此对生命的物质组成及生命物质的代谢与能量变化的内容进行了强化,如常见营养缺乏症及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而生命体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只作为熟悉的内容。在介绍酶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护理专业对于酶的抑制剂、激活剂这部分内容只需要了解,不需要重点掌握,但是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是与他们的职业能力密切相关,需要重点讲解,并充分引用一些以酶作为靶位的药物实例来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的职业特色体现

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况,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除进入医疗系统工作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医药企业从事产品研制和生产等工作,这些岗位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物化学的实践教学旨在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如血糖、血钙的测定实验,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及其竞争性实验等,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是非常不够的,因此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体现实践教学的职业特色至关重要。综合性实验应在实验内容中将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交叉融合,实验材料和方法综合运用[1]。例如“小鼠饱食和饥饿状态下肝糖原和血糖含量测定的比较”的实验,将动物实验、血清制备、分光光度计使用、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测定、肝糖原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等一系列的实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任务整体,既能反应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又可综合验证理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以及思维能力,以适应职业的要求。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实验指导教师提出选题的方向,实验目的和条件,具体实验设计、实施等问题由学生自行完成。这种自我发挥、自我实现的实验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职业培养目标[2]。另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相关研究课题。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设计研究方法、路线。经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查和科学的论证后,自主实施实验方案,分析整理研究结果。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研素养,同时也能推进教师的科研进程,在师资、设备的优化配置方面有突出的优点。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课时紧张的问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有一定的开设难度,而建立开放实验室,学期结束后开设小学期实训课程,学生假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3教学方法的职业特色体现

从医学高职高专的育人目标和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生物化学的教学都应强调体现职业特色的方法,如通过引用实例、角色扮演、基于案例的PBL教学法等,将生物化学的教学与临床或行业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

3.1实例引用法

生物化学理论性强,代谢途径复杂,分子式、结构式多,单纯的理论讲授往往使学生感觉生涩难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丰富的实例引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引用临床病案、经典实验研究,或者医药领域以及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今后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脱节。如讲授生物氧化时,可结合甲状腺功能亢进、CO中毒;讲解糖代谢时,可介绍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讲解脂代谢时,可结合高脂血症、脂肪肝加以阐述;介绍氨基酸代谢时,可联系氨中毒、帕金森病、苯酮酸尿症等。通过这些临床实例的引用,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根据授课专业的不同,举例要有针对性。对医学及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结合医疗保健方面的案例;对药学专业的学生,最好能结合药理方面的案例,如讲解胆固醇代谢时,可以联系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机制。除了在课堂上引入实例外,课后作业和课程考核均可通过引入实例体现职业特色。如糖代谢章节,可介绍临床有关糖尿病的分类,然后要求学生查阅不同类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依据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通过查阅病例知识,复习巩固教学内容。同时在生物化学的结业考试中,也可以改变传统的题型为相关案例分析。

3.2基于案例的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医学职业教学中,应以疾病问题为基础,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要经过精心的准备,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如维生素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症作为病例。老师将准备好的病例和问题制作成教学案例,提前1周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检索资料,对如何解答每个病例设计的问题进行准备。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每组由1名学生对病例及其问题进行全面阐述,然后提出本组讨论的结论,同时还可以针对病例提出自己的问题,由其他组同学进行讨论解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讨论做出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观点给予及时的补充、完善以及必要的纠正。基于案例的PBL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的提高,并且起到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的桥梁作用。

3.3角色扮演法

这里的角色扮演指的是在教学中始终强化学生作为未来的临床医生、护士或其他相关的职业角色[3]。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及考试环节中均要求学生从职业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如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始终设定学生作为临床医生,要求学生做出的分析和结论必须严谨、周密,而作为医生,必须要求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促进病人的康复,保证病人的安全。

4教师素质的职业特色体现

4.1知识结构的完善

尽管近年来的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是其知识结构并不一定非常完善。生物化学是很多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作为一门基础课教师,面对的学生往往来自多个不同的专业,如临床、护理、口腔、药学等。为了更好地将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与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将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教师必须对不同专业的基本课程有所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部分生物化学教师其第一学历不是医学院校,而是毕业于综合、农业、林业或师范大学。这部分教师对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等有着比较深的研究,但是缺乏临床医学背景,对教材中临床学科相关知识难以展开和讲透,引用的临床实例也相对匮乏。针对这些问题,青年教师必须主动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将生物化学教学与医药相关学科紧密联系起来。首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及业务交流,主动阅读不同专业的教材或相关书籍,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和相关课程内容有所了解后,生物化学的教学能做到有的放矢,体现相关专业的职业特色。另外,可以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如来自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的临床知识较丰富,而来自其它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知识较丰富,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采取集体备课,研讨教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除此之外,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中有关疾病、食品、药品、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寻找这些内容与生物化学的联系,将这些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素材,不仅能够使生物化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2“双师”素质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为宗旨,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所谓“双师”素质,是指教师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及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4]。为了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实践,如将教师的专业实践作为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指标。教师通过深入医疗卫生单位和医药企业,参与医疗卫生工作,了解医药领域生产实际,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双师”素质。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涉及到医学、药学以及生物技术多个领域,作为生物化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科研方向以及所教授学生的专业方向选取合适的实践单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篇4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育;改革;高职;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4-0171-02

作者简介:全碧波(1987-),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肿瘤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揭示生命现象既复杂又统一,既多样又简单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知识结构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性,使生物化学成为难以讲授和难以学习的一门学科。因此,创新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医学生物化学认知的内在规律,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密切联系岗位技能需求,成为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一、选取遵循岗位和职称考试要求的教学内容

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考试内容选取教学内容。通过成立本专业资深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派遣教师到临床相关岗位实践,了解毕业生和实习生的反馈信息等多种途径制订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满足临床岗位对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需求,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另一方面提高本岗位职称考试的通过率,为毕业生和实习生的继续教育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内容选取应以解决岗位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高职教育“必需、够用”为原则,充分体现岗位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知识需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重视基础理论内容的倾向,结合不同医学专业的岗位和就业特点,从实际工作岗位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具体需要出发,使教学内容服务于岗位综合应用的要求与扩展。对于高职高专教育,大多数毕业生将工作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岗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医疗、疾病预防及健康教育,因此对于生物化学教学中与之相关内容应作重点讲解,例如对于护理专业,应该将生命的物质组成及生命物质的代谢与能量变化,常见营养缺乏症作为教学重点;而对于临床专业,应突出讲授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对于药学专业来说,在酶学教学内容中,应将酶的抑制剂、激活剂与抗生素药物的作用机制相结合进行重点讲解,并辅以酶作为靶位的药物应用的具体实例,充分满足其工作岗位对相关生物化学内容的需求,通过对具体专业岗位需求的不同解析和调整,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对于“生命体信息的传递与调控部分”等高职医学各专业的基础生物化学知识中复杂难懂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进行详略的增删,简化具体反应过程,而以“够用”为原则讲解基本问题。此外,随着临床检验医学应用的现代化,多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已成为主要诊断手段,因此,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必须反应与检测仪器相关的临床检验项目,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疾病说出相关生化指标的内涵,能够理解和解释生化化验单,例如“ALT”、“AST”等简写在肝功检测中含义,并能解释其变化的医学诊断价值。资格考试是目前我国医疗行业人才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生物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近年来,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生物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要低于其他医学课程,因此,必须改革现在生物化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医师资格考试的需求。高职医学院校应该首先建立“培养医师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医师专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保留生物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和重要理论体系,压缩记忆性知识,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即以“精干、系统、应用”为原则改造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科知识体系。由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涵盖了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考虑与其他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横向联系,将生物化学知识定位于整个医学学科体系中,实现跨学科教学。

二、采用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为高等教育推崇和提倡的教学模式,深入探究该方法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互动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载体,通过教师与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听知识的单向传递方式,通过师生充分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操作,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高职高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实施就是要把多媒体演示、案例讨论、专题讲座三种方式有机结合。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硬件条件的普遍提高,多媒体教学成为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形象化、直观化、动态化的多种特点能够克服传统生物化学教学的静态难题。例如在生物中心法则的教学中,通过动画中两条DNA链的解螺旋、RNA引物的合成延伸的动态展示,让学生观察DNA的复制连续过程,从而理解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区别。

此外,充分挖掘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从国内外相关网站搜集各类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三维结构、代谢过程及生物信息传导的通路图,从而丰富平面理论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感官,将单一教师讲解转变成为多维互动形式,继而扩大师生互动空间,拓宽师生互动途径,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案例讨论教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目前国外高等医学教育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它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问题或疑难情景进行研究,是一种开放、合作、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案例讨论教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通过向学生展示真实、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通过掌握的理论知识,并根据问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实践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这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教学方法优势。生物化学既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快速发展前沿学科。专题讲座的开展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本学科发展的迅速,增强学习的紧迫性,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在专题讲座的实施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中紧密衔接的知识单元联系起来,聘请相关专家或由主讲教师精心备课进行开放式和公开式的讲座教学。这使讲座教学在内容上突破了教材的限制,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一方面通过听讲座,学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教师也通过精心准备,把科研中的最新成果、社会的最新需求带入讲座,引导学生以社会需求指引自己的学业。

三、建立系统化教学考核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目前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层次多,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差异大,如果考核评价不能紧密结合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无法实现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总成绩的评定者往往是理论教师,而理论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教师仅仅是以期末理论和实验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在实验过程中相互抄袭实验报告等现象的出现。所以,以期末理论和实验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得出的评价结果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因此,生物化学教学评价改革应该进一步深化评价内容,扩大评价者的范围,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科学合理的过程化评价体系应注重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例如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体系的认识和态度,获取、分析、利用资料的能力,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科学研究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基本实验技能,等等,从而形成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结合评价。此外,应进一步扩大评价者范围,将理论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代表等纳入到评价者中,以便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技术能力为主线。只有以岗位和职业资格需求为导向,以新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为载体,以系统考核体系为保证,才能使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世纪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学春,石运芝,马敏,等.构建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50-51.

[2]王庭槐,王淑珍,周慧明,等.构建综合性大学“243”型课程体系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5-6.

[3]黄盼,何仁生.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3):91-93.

[4]侯新东,葛台明,盛桂莲.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2,32(1)1:04.

[5]邓克敏,顾国耀,陆阳.医用化学课程的创新与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12-13.

篇5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

生物化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学科,发展极其迅猛,是生物学科、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肇庆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综合大学,从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培养,向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人才培养转移。为了适应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生物化学课程组在近3a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中,从实验内容、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编写生物化学实验教材,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因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和完善,以体现学科的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性、基础性实验为主,而且各个实验之间相互独立,缺少知识的联系和技术的整合,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笔者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删去一些单一性、验证性和演示实验,如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蛋白质沉淀反应等实验,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大板块,加强了实验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建立一个既能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技能,又能逐渐提升综合设计能力的教学体系。基础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生物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有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及生物分离制备技术,精选了6个经典的基础实验:氨基酸的纸上层析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血清蛋白、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粗脂肪含量的测定,这些实验涵盖了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打下了基础。在保证一定比例的基础性实验上,增加系统性强、综合性与设计性为主的实验。配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课程组编写了《实用生物化学实验》教材,教材内容分3部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要求,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教材已出版,并投入使用,学生反应较好。

2改进教学方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实验教学方式以模拟、验证和灌输为主,教学方法上,教师在上课时花费较多的时间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学生则按教师整理好的实验流程,“照方抓药”去操作,学生纯粹是为实验而实验[1];实验准备工作(包括试剂配制、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仪器的安装和调试等)均由实验教师准备,这种模式不需进行任何创新思考,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结果是学生不知如何配制试剂,不会观察和分析问题,有的甚至连简单仪器设备也不会使用操作,学生不能获得系统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创新人才,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如何获取所需的知识是学生终身受用的[2]。具体实施方法有以下方面:要求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每学期开始,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有计划、分次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在实验教师的组织下使学生熟悉整个实验环节,从试剂称量、配制、材料的培养、仪器的安装和调试及实验的预做等均由学生去完成,这样学生既了解了实验的准备过程,也学到了实验教材上许多没有的具体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实验课前预习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每个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所做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重点环节和预期结果加以思考,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写出预习报告,可减少实验操作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只讲解实验要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鼓励学生将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求知欲和创新欲;设立课堂原始数据记录本。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及数据等如实地记录在本上,下课后即将记录本交上,这样可防止有些同学实验不认真,课后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或数据。采取这种方式后,学生都非常认真预习实验,不懂之处主动向教师请教,实验过程更是不敢有半点马虎,认真严谨地对待实验,有些同学甚至重复做2~3次实验,直到实验结果理想为止。这样可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拥有一种对实验的高度责任感,使他们不断去探索实验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实验仪器的安装尽量让学生自已去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等实验,要求学生自行安装仪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3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验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研究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主要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与测定为主,涉及各种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1]。在实验教学中,探索一条以动物组织DNA的提取、纯化、纯度测定、浓度测定及电泳为路线,将各个实验内容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列综合性实验,学生对实验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启发学生利用所学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这一系列实验中,由于后面的实验要用到前面实验的样品和结果,前面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后面的实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地对待实验。

自主性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研素养、激发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由学生以实验小组(3~4人一组)为单位自选题目,运用已学过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利用已有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设计,经教师确认方案后,即可进行实验准备和实施,最后写出实验小论文。因为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周期较长,学生无法在既定的学时内完成,为此,采用实验室开放管理方法,把学期的最后3周定为开放实验周,全天开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设计性实验能让学生学会一个完整的实验研究工作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材料准备、实验药品配制、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实验研究报告的写作步骤。开放实验室后,学生对实验有较多的自和独立操作的机会,学生一有时间就进实验室,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当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学生反复多次实验,不断探索失败的原因;当实验失败后,学生自已修定实验方案,重新实验,从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实验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舒展个性化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对于设计实验,我们要求学生以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准确、简明扼要地用文字表达出实验的全过程。

4完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培养

生物化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规范的实验技能及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过程的培养,将以往单一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依据的考核方式变为综合考查学生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能准确评价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将生物化学实验成绩分为3部分:基础实验(40%)、综合实验(40%)和设计性实验(20%)。在基础实验中,实验评价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实验预习情况、实验过程完成情况、实验技能掌握情况、实验结果与讨论情况及实验报告书写是否严谨等,能全面、公正、客观反映学生的能力。综合实验的评价,要求学生能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能根据实验经验总结出实验中应注意事项并能提出改进本实验的建设设性意见。设计性实验的评价,要求学生以格式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及参考文献等内容,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论文的书写格式,又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结语

近3a来,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同时,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如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学生们踊跃参加,并连续3a在大赛中获奖。

参考文献

[1]刘敏,党永岩,牛延宁,等.学生自主式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06):146-148.

[2]唐梅,周梅仙.开设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7(06):77-78.

[3]郭恒俊,高铮,李菡,等.深化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J].实验室科学,2011,14(03):32-33.

[4]张强,周正义,崔峰,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78-79.

篇6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231-1

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有机体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金陵科技学院的生物化学课程,总学时数为64学时;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生物化学新知识、新进展不断涌现,有大量需要记忆和思考的内容。针对生化的迅猛发展,学时显得并不充裕,使得经常有很多学生认为它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课程。那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以及将来进行研究奠定基础则成为生物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认为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几方面入手,齐抓并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课前准备工作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尽可能地将授课内容安排恰当,制作好教案。依据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材的基本内容出发,首先注意整体把握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授,哪些内容只需一般介绍,同时使各章节内容有机地衔接起来。每章节授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大小、范围、难易程度和形式种类都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变,设置问题应难易适度,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为原则。

2 课中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现在的教学多数都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多媒体教学。但其实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由于幻灯片放映速度过快,很多学生感觉跟不上节奏。为了加深重点,体现难点,让学生能跟上上课的步调,那么就需要适当的板书,同时辅助模型,录像等教学工具和手段。

2.2 生动、新颖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课过程中,发现适当穿插一些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不但可以激励大家努力学习,还可以增加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原理,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DNA的二级结构的时候,就可以把Waston和Crick的一些小故事告诉学生,大家的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例如,介绍脂肪酸的时候,就可以提及各种奶粉中添加的DHA和ARA,以及广告中提及食用油中的脂肪酸比例1:1:1等。

2.3 生物化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同学们都感到记忆起来很困难,这样就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关于各种物质的代谢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比较的方法记忆。又如八种必需氨基酸,可以采用首字记忆方法:“苏,缬,亮,异亮;色,苯属芳香;还有赖与蛋;缺一人遭殃”。也就说明了8种必需的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容易记忆,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重视实验与实践课程的学习

以往的实验课程,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讲授,准备工作后,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很多情况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与意义,只是被动的接受。为了加强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实验与实践课上,教师只强调重点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在实验中,学生不对的操作及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纠正和回答,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中的原理及性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同时实验采用分组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 课后辅导工作

采用PBL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主动学习活动,也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结束时都留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和预习,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同时实验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重点对结果现象的认真思考和总结讨论。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期刊、书籍等多种学习资源来寻求答案,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前的认真准备,课中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课后的辅导工作。使得很多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也都大大加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永杰,蒋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纵横, 2009,(2):174.

[2] 朱葆华.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生物学杂志, 2009,26(1):89-90.

篇7

摘 要: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生物技术内容呈现内容方向和呈现途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技术;内容简析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被大量引入高中生物学的教科书中,但是很多生物学教师并没有对这部分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选修教材内容的开设也明显不足,因此要加强生物技术的教学,对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呈现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生命科学本身就与医学、农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既是这些应用学科的基础,也能从应用学科中获取基础研究的源泉活水,为理论研究提出重大的研究课题。21世纪,生命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领域,将出现保护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恢复生态环境等方面。”[1]可见,生物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生物技术的概念

“生物技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物技术是指人类以经验科学为基础,改造生物物种及其功能的技术。狭义的生物技术,指人类以现代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特别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直接改造生物物种及其功能的新兴生物技术。”[2]《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技术的理解,没有将生物技术局限于“高新”技术,而是广义上的[3]。

本文对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的分类方式参考了2006年国际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改编的生物技术产业调查中对于生物技术的分类,即:“①基于DNA的生物技术;②基于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的生物技术;③基于生物处理的生物技术;④环境生物技术;⑤仿生生物学技术这五个方向”[4]。据此,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及选修教材中的生物技术内容汇总于表1。

从表2可以看出,教材中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总体方向均衡,但是不同教材的侧重点显著不同。从生物技术方向的纵向看,教材对于①、②、③、④四个方向上均有呈现,而且每个方向出现的次数基本均衡。另外,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均没有出现⑤仿生生物技术的内容。从呈现内容的横向分析,教材之间差异显著,每册都有其方向的侧重点。

例如,教材将必修1《分子与细胞》分为六章,分别为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生命历程。在这本教材中生物技术有关的内容:方向①基于DNA的生物技术出现了7次,方向②基于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的生物技术出现了5次,方向③基于生物处理的生物技术出现了7次。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生物技术内容方向的侧重点也是在方向①基于DNA的生物技术上,出现了10次,但是方向②基于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的生物技术仅出现了1次,并且在这两本教材中均没有出现方向④环境生物技术的内容。在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有关环境生物技术的内容达到15次,这与必修3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有关。

选修教材分了三个模块,分别为《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三个模块中选修1更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所以有关环境生物技术方面就没有体现。选修2主要是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因此在4个内容方向上均有呈现。选修3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以后学习生命科学打下基础,所以本模块涉及内容多而且全面。

2.2 呈现途径

必修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的呈现途径有5种:正文,探究实验,思考练习,延伸阅读及整个章节。(见表3)由于选修教材是以专题形式出现,有关生物技术的内容在整章中的各个部分均有体现,因此对选修教材不作具体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必修1没有以探究实验的方式呈现之外,其余两册均有各种方式进行呈现。必修1以延伸阅读为呈现的主要方式;必修2以正文作为主要的呈现途径;必修3中正文、思考练习、延伸阅读都是主体方式。总体看,延伸阅读在各册中使用最为频繁,对于探究实验还没有作为主要的呈现途径,三册中仅有3个探究内容。

3.结语

随着国际上对生物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普通高中对于生物学教育从过去单纯的科学教育逐步走向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变。在国内伴随着课程改革,生物技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必修教材中对于高中生掌握生物技术的要求还较低,在呈现方式上以延伸阅读为主要途径,仍有较大的提升发展空间。教师应该关注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的生物技术内容及呈现特点,重视选修教材中生物技术内容的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生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2] 余自强.生物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23

篇8

【关键词】PBL 生物化学 四段论 认知方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39-02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它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组织形式;教师作为导师;问题成为激励学习的基础;问题激发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运用;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新知识。所以,PBL以提高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重在启发、加强自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其主动分工协作、查找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工作中,发现这门课程不仅难学,而且难教,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并促进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目标。以PBL思想为指导,我们在本科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课程学术报告的方式,提出了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中实践PBL教学理念的四段论,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提出学术问题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这个当时还没有进入教材的重大成果立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蛋白质代谢”这一章,我们就提出了这个话题,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在讲到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时,我们提出质子渗漏和解偶联与产热的关系,并进而提出:在正常情况下瘦素(leptin)可以通过消耗额外的能量来维持正常体形,那么瘦素与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所导致的产热是什么关系?具体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意外,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很快就有同学组成小组投入到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去了。因此,我们认为,实践PBL教学理念,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提问题,必须从教材和课堂内容出发,选择具有良好拓展性和较高科学与应用价值的话题,这才会让同学们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问题的提出也并非那么高不可攀,它们就在我们的教材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息息相关,也才会让同学们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资料的查阅和整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科学世界,总有源源不断的新的思想涌出来,并因而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二、学生自主学习

有了对问题的基本认识,接下来如何检索文献对于本科生来讲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熟悉和掌握各种数据库尤其是英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还会发现有大量的垃圾信息,因此,下一步就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初步筛选来确定关键词,通过调整关键词的组合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目标文献。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克服英文翻译和直接阅读的困难,还要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梳理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整理妥当,这需要很强的毅力和耐心,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给予其肯定和鼓励的积极信号,让同学们有信心和热情坚持做下去。而且,在资料查阅和整理过程中,我们还会根据同学们的进度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和解决方案。如在解决瘦素与产热机制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UCP(解偶联蛋白)家族的某些成员直接参与质子的跨膜转运而使得质子不经过ATP合酶去产生ATP,导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而产生大量热量,所以,我们提出要搞清楚瘦素与UCP家族成员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瘦素与UCP的表达受何种因素的调控,它们以何种形式在何时何地发挥作用。这些延伸和拓展都成为非常重要而有趣的科学问题,并由此组成一个pathway(通路),而pathway是生物化学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思考生物化学问题时的重要原则。因而,在随后的工作中,同学们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情绪也更高涨,大家都在为每一层谜底的揭开而欢呼雀跃,为每一个细节的突破而欢欣鼓舞,在意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更加认识到自身潜力的无穷,并在团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巨大的愉悦和成就感。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的自主学习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同学们在专业方面的素养和认知方式,更强化了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自律、自强、自觉、与人为善、乐观、向上、积极沟通的品格养成和行为模式,生物化学课程中重要而又深奥的内容和原理在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得以理解和掌握。

三、课程学术报告

课程学术报告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老师作背景介绍,然后同学在讲台上作学术报告,最后是提问时间。在老师检查所有的工作基本完成,ppt文档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要求,强调做报告应该注意的事项之后,就可以组织报告了。课程学术报告是检验和展示前期努力工作成果的平台,也是同学们发挥个性、锤炼表达能力和现场组织与应变能力的机会,对其他同学而言这种全新的课堂形式也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课程学术报告中,每个人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在提问环节,大家对报告内容所提的诸多问题及从中表现出的热情和投入每次都能让我们欣喜不已,不仅欣喜于同学们所提问题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更欣喜于同学们对这种课堂模式的认同与肯定,这反映了PBL理念应用于传统教学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组织模式不仅让报告人经受了锻炼,也让其他同学大开眼界,还让负责指导的老师受益匪浅。

四、教师自我总结

PBL模式强调在老师指导下的基于问题的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因此,老师的指导和组织对于实施PBL模式的效率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内容,并积极跟进和检索最新文献资料,掌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术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于本科生的学术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老师要加强指导,对同学们在文献检索、资料整理、信息重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随时解决。我们在开展一个课程报告的过程中,至少跟每个课程小组有3~4次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要纠正学术上的错误和漏洞,还要有中肯的评价和积极的勉励。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正确的方向,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课程报告的过程中,老师有效的引导、组织和参与是保证报告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负责指导的老师对报告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对专业知识没有较好的把握,就不能有效驾驭和解决在课程报告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就有可能因为准备不充分和学术积累不够,导致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的失望和对学术问题兴趣的下降。所以,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还要求有机智的语言风格、强大的人格魅力,更要求老师与学生一起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因此,教师的自我总结在于思考如何改进以提高PBL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我们在每年生物化学的教学活动中都会采用PBL模式,每届都有很多同学积极参与。大部分同学都对这种模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尽管作为指导老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每次都能看到同学们的成长和转变,看到同学们表现出的对新事物的热情和渴望,看到同学们互帮互助、相互鼓励、一起探讨,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立品为先。PBL模式的实践探索不仅促进了师生在专业方面的共同成长,更改善了同学们的品格和行为模式,这是传统课堂教育所不能企及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PBL模式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可移植性将极大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进军,王 京,伍冀湘等.应用PBL结合直观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10,11(9)

[2]张春飞,李万龙,郑山红.PBL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31)

[3]夏 璐.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专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篇9

可以报考临床医学研究生。

其中又分为学术型和专业硕士,尤其是临床类的研究生需要较高的成绩,而其中的药理学、影像学等较为容易些。

学院校医学考研初试皆为统考,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一、西医综合包括生理、病理、生物化学、诊断、内科、外科共六门,政治英语各100分,西综300分,其中生理百分之二十,病理生化各百分之十五,内科加诊断百分之三十,外科百分之二十。

医学类国家线总分在280至300分之间,单科英语政治40左右,西综120左右。大多数医都是在初试后复试前选择导师,少数是在初试前或复试后选,研究方向是在初试报名时就选即可,每年十月分网上报名,十一月现场确认,次年一月的第二个周末考试,成绩在二月底三月初公布,某几所校线在成绩公布后一到两周公布,国家线在三月底到四月初公布,复试在三月底到四月举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化感作用 园林植物 配置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059-02

现代园林中的植物组成是一个生物种类极其丰富的人工群落。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乔、灌、草结合的立体、多景观配植模式。园林绿化乔、灌、草立体种植可以充分提高生物多有裕丰富植物种类,提高景观效果。但是植物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的化学生态关系――化感作用明显影响该种植模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已经引起园林绿化者的重视。利用化感作用来研究园林中的乔、灌、草之间化学生态关系,优化三者之间的配置组合,将会更加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和景观效果的发挥。该文将从化感作用的概念、发生的途径、产生的物质基础及其对园林建设方面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化感作用的概念

化感作用最初是由奥地利科学家H.Molish在1937年提出的,指出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包括微生物)作用的相互生物化学关系,这种生物化学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经过近40年的研究发展,E.L.Rice将植物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含微生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对其他植物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作用[1]。这一定义首次说明化感作用是通过植物向环境释放的化学物质来对周围植物产生作用的。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目前化感作用不仅包括植物(含微生物)与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机体的自毒作用。

2 化感作用发生的途径

自Rice将植物的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实现,科学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植物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的方式。目前发现自然条件下植物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

2.1 根系分泌

根系分泌是指由成活的植物根系向根系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的方式。植物种类不同、根系类型及部位不同以及根系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其所分泌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研究发现,根系中细胞生命活动比较活跃的部位也是分泌化学物质的主要部位。研究发现:白三叶根系分泌物能抑制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黑胡桃根分泌的胡桃醒能够抑制松树及多种杂草生长[3]。

2.2 植株残体腐解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死亡、凋落等原因导致失去生命力的植株本身或落叶、残根等组织,在环境中腐烂、分解释放出的各类化学物质[4,5]。有很多研究证实植株残体腐解能够影响自身及周围其他生物生长。如高羊茅残体能够抑制其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故在草坪管理中应该去除枯落物[6];油松凋落叶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7]。

2.3 茎叶淋溶

自然条件下,活体植物的茎、叶等组织中的化学物质被雨、雾等溶解后带入土壤中,影响周围环境。一般的,植物组织符合表面有蜡质、生长年限短、表面积小等条件,则其经淋溶方式释放的化学物质少。淋溶方式主要发生在降雨多、湿度大的地区及通过喷灌浇水的植物群落之间。

2.4 茎叶挥发

某些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可以将一些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对其周围生物生长产生影响。这些挥发性物质主要是萜类。这些萜类或被周围植物以水汽态形式吸收,或随空气中的水汽下降进入土壤中。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物更倾向于靠向周围环境释放挥发性物质来影响周围环境中的植物。

3 化感物质的种类

化感物质是生物体内产生的能够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健康、行为或群体关系的非营养性物质[8],是化感作用产生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化感物质主要是植物生理生化活动中经乙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或两途径结合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这类物质一般分子量较小,结构较简单,大致分为:水溶性有机酸、直链醇、脂肪族醛和酮;简单不饱和内酯;长链脂肪酸和多炔;醒类;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类;类黄酮类;单宁;内萜;氨基酸和多肤;生物碱和氰醇;硫化物和芥子油苷;嘌呤和核苷14类[1]。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萜类化合物及各种有机酸是目前已知的主要的化感物质。

4 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指导意义

园林设计者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植物种类选择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基本要求。其中科学性是决定园林景观能否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性进行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化学作用――化感作用。这样才能建造一个稳定的园林人工群落系统,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符合园林艺术性的基础上,可以把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植物种类配置在一起。这样,既可以满足园林景观的可赏性,又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也可以满足。

(2)相互抑制的植物不能配植在一起,或配置在化感作用范围外。

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发挥化感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影响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时,若为了景观效果,需把两种相互抑制的植物种植在一个景点时,一定要拉大距离,降低其化感效应,避免不良生态效应的产生。已有研究表明:桉树能够抑制林下欧石楠和木麻黄生长[9],木豆叶片浸提液影响一些草坪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10]等。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定要了解所配置植物间的化学生态关系。

此外,化感作用在园林中去除杂草、减少植物病虫害方面还有有利作用。如一枝黄花分泌的2-顺脱氢母菊酯能抑制美洲豚草生长;刺槐林下茅草生长不良是因为刺槐释放出的刺槐素对茅草有抑制作用;除虫菊合成的除虫菊酯能够杀死害虫等。

总之,化感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工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这种化学生态关系,探讨、发现并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相互关系,避免有害相互关系的发生对构建健康、和谐的人工植物群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园林植物之间的相互化学生态关系还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和深度,培育化感新品种,这将对于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水平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Rice,E.L.Allelopathy[M].Academic Press,1984:1-5.

[2] 王晓英.白三叶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GC-MS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6,15(5):96-100,134.

[3] 吕春霞,杨文权,慕小倩.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杂草防治中的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2(12):18-20.

[4] 廖馥荪.高等植物的化学间的相互作用[J].草原与牧草,1986(2):33.

[5] 李绍文.高等植物之间的生化关系[J].生态学杂志,1989,8(1):66-70.

[6] 王晓英.高羊茅腐解物的自毒作用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5):107-110,145.

[7] 王晓英.油松叶水提液对高羊茅的化感效应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6,36(2):1-20.

[8] 吴晓华.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10(3):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