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的问题

篇1

>>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思考 赣州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脆弱生态环境视野下居住空间形态研究 和谐视野下加强和改进矿产区生态环境评估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甘肃生态环境与法治建设的讨论 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保障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甘肃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河北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思考 浅谈农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浅析 现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 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探究 审计视角下的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探析 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6-05-30.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 /plan/zkgh/05high/,2006-07-27.

[7] 丘国堂.关于健全农村环境法制,加强农村环境法治建设问题的研究[C].2007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12-15.

[8] 聂国卿.中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9] 王存学,骆友生.中国农业经济法律基本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0] 周珂,王权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法制创新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前瞻[C].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3.

篇2

关键词 城镇;生态;环境;措施;对策;可行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mphasi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easures for the real lif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rba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Keywords: urban; ecology; environment;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在不同层次的得到发展和改革,小城镇建设也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和建设中,小城镇建设中很多的生态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为此,小城镇生态建设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不同的区域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认识不同,在很多小城镇发展中,都是采用大城市建筑方式和做法,对小城镇进行开发和管理,但是往往开发的效果总是事倍功半,因此,一定要充分地意识到小城镇生态建设和大城市的发展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对小城镇进行生态建设和开发,不要盲目进行开发和建设,要做到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对小城镇进行建设。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很多人认为,小城镇工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状况相对会好一些。事实上,随着国家今年来环境保护手段的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污染大,产出低的“夕阳”工业逐渐将生存之地向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转移。而对于小城镇未经规划的脆弱的天然生态环境而言。这种生态污染的破坏性更为致命。

1.企业违背政府环保政策。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减少环境污染,然而企业不仅不理会政府产业政策指导,而且依旧使用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陈旧设备.违规生产。政府产业政策要求关闭造成严重污染的“十五小”企业,然而却屡禁不止,依然是“遍地开会”。

2.政府部门违规操作。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压力相对较大。许多小城镇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增加本地产量、就业、地方税收的目标,为了利益,不惜越权审批、庇护污染企业,甚至支持污染项目上马。以地方生态环境永久性破坏换取地方经济的短期增长效益。

二、推进小城镇生态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1.加强研究、高度重视

对于转变小城镇生态建设,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的方向,所以一定要从本质上重视起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以及到小城镇的群众要呼吁小城镇生态建设的意识,让他们能够了解和认识小城镇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人才方面要大量的召集,给予人才、资金、政策、等全方面的大力支持,只要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到小城镇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才会推进小城镇生态建设的发展。

2. 改革机制,加强动力

尽管对于小城镇生态建设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相关改革措施,但是我们在生态建设工作中也要根据重点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城镇进行生态建设,第一,就是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动力,指明发展的方向,第二,一定要将环保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落实到小城镇生态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建立相应的资料数据库,统综合地提供相关建设和发展的信息,第三,是要改革小城镇土地制度和相关财政制度,为工业的集中发展清除阻碍,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小城镇筹集资金进行生态基础建设的能力和自由度,第四,要改革相关环境建设采取干部考核制度,在考核中形成统一,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趋势,要兼顾环境保护还要突出社会进步,通过考核让相关干部能够及时地为小城镇发展建设尽心尽职,成为小城镇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器。

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的形成,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信息传输和实际行动来完成,依赖生态教育是小城镇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的手段,因此,要加强对于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思想的普及,提高领导意识,不断培养小城镇生态建设综合型人才,不断的宣传,严格考核,提高群众和领导干部对已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只有增强了意识,才能够把生态建设战略落实和应用到实际的行动当中。

三、实例分析

靖西县地处桂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辖8个镇16个乡,总人口57.1万人,目前靖西县的垃圾处理十分落后,城区内没有垃圾收运设施,只是在城区街道临时堆积中转,对环境和市容造成很大的影响。靖西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由靖西县建设局筹备建设,拟建场址位于靖西县地州乡上甲屯西南面约1.5km的甘荷林场场区山谷内,在建中的靖西—龙邦二级公路从场地东南面1.0km谷地通过。项目总投资5736.4万元,本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垃圾收运和垃圾卫生填埋处理2部分工程:(1)垃圾收运工程:建设4座小型垃圾转运站,规模分别为60t/d一座、50t/d三座;(2)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防渗工程,库区平整,坝体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场库区地下水导排系统及排洪专管,填埋气体导排、利用系统,填埋场防洪系统,封场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供配电设施,给排水设施,机械维修系统,运输系统,生活服务区、垃圾运输道路等。针对靖西县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渗滤液处理

项目建设一座70m3/d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渗沥液统一收集后运往垃圾填埋场内渗沥液调节池处理。垃圾渗滤液采用“两级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治理工艺经济技术可行。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建议由吸污车运输到靖西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置。

2、 地下水污染防治

工程拟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膜)双层防渗层结构,防渗层的防渗标准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可以有效确保地下水体不被垃圾渗滤液污染。

3、 空气污染控制

工程按规范设计了完善的LFG导排系统,设置垂直竖向石笼、盲沟排气导管,收集的气体燃烧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4、噪声污染控制

拟采取对作业设备减振降噪、选取适当的作业运输时间、道路维护、设置防护林带等措施对噪声进行控制,使噪声达标排放。

5、垃圾收集转运措施

采用优化垃圾收集系统、新建4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密闭式垃圾集装箱运输车运输、垃圾及时转运处理等措施,把垃圾在收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主要通过场区绿化、填埋场填至设计标高后按终期封场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和植被恢复、对部分地块进行经济林开发等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立相应的防护距离及森林防火措施,进入秋季森林防火期,应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林区野外火源管理,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7、水土保持措施

尽量选取荒地取土;按规定操作规程取土,不随意开挖;取土后及时平整,并做好排水和恢复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8、 蝇虫防治措施

首先是保证填埋工艺的执行,即每天进行覆土及垃圾压实。在填埋作业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垃圾暴露时间;对暴露在垃圾面上的蝇虫,采用喷洒杀虫剂或烟雾灭杀,也可用蝇虫引诱药来诱杀、种植驱蝇植物等方法。

9、 现有垃圾堆填场的处置

原有的垃圾堆放场经过多年的堆积,可利用的塑料、橡胶、金属等物质被人工分选出来废旧回收,大部分腐殖质已经腐烂,剩余少量的垃圾可以采用就地填埋,然后进行绿化的方式处理。由于附近居民点距离较远,也没地下水源,因此就地填埋对环境影响不大,经济合理可行。

结束语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不可忽视的部分,应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小城镇发展的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以及整体性,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参考文献

[1]凌亢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 2010(4).

[2]吴志强.蔚芳 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2011(5).

篇3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61-01

生态环境教育,近年来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和人们对于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无关系。有识之士提出,生态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娃娃抓起。但幼儿园究竟如何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尚存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解决。就我和幼儿园的接触而言,感到以下两个问题尤为突出:

问题之一:幼儿园有无必要承担成人的责任?

有的教师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的理解过于褊狭,将其等同于环境污染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向幼儿园介绍很多环境污染的事实。尽管我们承认,目前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任何夸张都不是言过其实,但对于幼儿园来说,这些意味着什么呢?尤其在当前对成人的生态环境教育还很不力的情况下,就像幼儿园灌输这些知识,这个话题是否显得过于沉重了些?众所周知,幼儿园处于世界观、自然观正在萌发的时期,激发幼儿对于世界、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是每个教育者心中的理想。然而,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用什么来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是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呢,还是用那些不太美的东西?有一位哲人说过:“儿童在充满爱的情感中学会去爱,再充满恨的情感中学会去恨。”这更加促使我们去思考,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本意义何在,是萌发他们对自然的情感呢, 还是让他们承担那些本来应该是成人的责任?

问题之二:什么是幼儿园真正能够理解的生态知识?

和上一个问题有联系,而且在本质上相同的问题是,有些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不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而是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从儿童的理解能力出发,而是从成人的良好愿望出发,结果造成很多知识的深度超出幼儿能力之所及。很多生态环境的问题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的,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有的教师从传授知识的任务出发,用了很多的方法,试图让幼儿理解,比如用“分桔子”的办法让幼儿体验人口的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但要幼儿理解人口问题谈何容易!还有的教师向幼儿介绍酸雨的形成,幼儿竟问:“酸雨是不是和醋一样酸呀?”

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全面的、整体地把握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和主张,以此作为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从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几方面对幼儿生态环境教育进行重新思考。

思考之一: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的世界观、自然观。

当代生态学家Woodbury(1954)曾说,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哲学。我认为很有道理。与其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不如说它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或思维方式。如生态学中所揭示的物种的多样性原理以及同质异形原理实际上反映了一个观点: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又如生态学中揭示了很多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原理,都反映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因此,我提出,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应该是这些基本的观点或自然观的教育。儿童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观点甚至是观点的萌芽,对他将来思考更重要、更复杂的问题是有益的。

思考之二: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中,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萌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认识。

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时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的经验的局限,然而他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他的行为习惯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我们应该利用幼儿的特点,使其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如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爱护小生命等)去实现自己的思想。这些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认识来,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对于他将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更为重要。

思考之三: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应该广泛地反映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各种生态关系。

不能狭隘地将生态环境教育仅理解为环境污染的教育。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以及环境和人、动植物的关系,这是比认识环境污染更基本、也更广泛的内容。我们并不完全反对向幼儿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同时也要指出,我们更有责任向幼儿展示这个大千世界的缤纷复杂和奇妙。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生态关系,以生物为例,就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和季节变化的关系,生物和生物的关系,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思考之四: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出发。

篇4

关键词:矿业开采;生态环境;基本原则;防治措施;矿产开发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9-008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9.0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矿业开采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使得矿产资源浪费和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虽然当前很多新建的大中型矿山采取了若干保护措施和生态重建手段,但是旧有矿山的生态环境仍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地剖析矿业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目标,对于促进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积极意义。

1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1.1 矿山生态环境防治面临的挑战

除却新建的大中型矿山,旧有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基本形成,并且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治理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产需求也必将不断增加,这也就决定了采矿活动不会停止,反而会继续增强。但是对于旧有矿山来说,其生态环境问题本就十分严重,一旦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那么必将出现新老问题的叠加现象,使得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难度增大;第二,集体和个体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集体矿业和个体矿业在20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乱采滥挖、冶炼工艺落后等问题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个体矿业的整合力度,但在短期内个体矿业和集体矿业仍将持续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三,需要处理的矿山三废越来越多。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排放的三废既是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因素,矿业开采过程中三废的排放量本就很大,再加上旧有矿山对其处理的忽视,使得矿山三废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1.2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矿业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矿石采掘、选矿和冶炼等环节,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多方面的。目前比较常见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第一,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上文中笔者已经论述过在矿业开采的过程中三废排放量是很大的,以废石为例,每生产一吨金属或者煤炭,往往会产生上百吨的废石,如果没有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那么这些废石必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此外遇到暴雨天气,废石废渣又将成为泥石流发生的新物源条件;第二,对空气和地下水的破坏。当前矿业开采中对空气和地下水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硫化工和煤炭。其中煤炭采矿业排放的废气多为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对空气污染严重,硫化工生产则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及汞、砷等有害物质,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当然,其他类型的采矿业也会或多或少地对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地表景观破坏。近年来,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等灾害在矿山时有发生,对矿山地表景观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例如露天采矿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山坡滑动,采矿淘金破坏河道等;第四,对水循环系统的破坏。疏干排水是采矿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其往往会导致大面积的地下水位下降,进而使得区内泉水干枯、河流流量锐减,改变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循环条件,使水环境发生变异甚至恶化。

1.3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因素:第一,计划经济时代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忽视。除却当前新建矿山之外,旧有矿山基本上都开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一方面当时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矿业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又快又好”仍是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使得矿山企业的工作重心在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上而不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第二,市场利益的驱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开始逐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理念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仍旧有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利益,采用非常简单、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在开发的过程中也不愿加大投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而使得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第三,政府管理的不到位。一方面当前关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旧不够健全,各级政府也没有针对性地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和政绩,对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视而不见,使得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严重滞后;第四,社会环保意识淡薄。矿业开采虽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矿山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再加上新闻媒体和宣传对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报道较少,使得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难以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

2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多年形成的,问题积攒较深,涉及的矛盾较多,因此在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防治时不能采取单一的治理措施,要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的基础上综合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等多种措施实现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

防治。

篇5

[关键词] 农村小水电 生态环境保护 影响

1 引言

根据水力发电的基本条件,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是山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但经济相对欠发达或较贫困的山区县。要加快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落后面貌,开发利用小水电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随之也必然带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小水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兼顾发展和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关这些地区小水电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以平和县小水电开发利用实践为例,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性的论述。

2 小水电开发的得与失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小水电开发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利弊的合理权衡,取其重而行之。根据我国几十年来小水电开发的实践,应该说小水电开发利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利大于弊。

2.1 小水电开发的作用

(1)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小水电的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成为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如福建省平和县,从1983年开始先后实施了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全县小水电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小水电装机容量由1990年的2.2万kw增加到了2006年的8.68万kw,年均发电量3.2亿kwh,总产值0.93亿元,年上交税收11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建造农村小水电站,村集体入股分红,使山区村级集体增收效果明显。如平和县大溪镇田背村,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股份合作制方式陆续兴建了2座电站,总装机800kw,年均上网电量320万kwh,年创收96万元。按村集体在2座电站中所占股份,年均分红收入为18万元,为未建电站前村集体收入的10倍。

(3)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小水电的发展,使山区乡村通了电;合股办电,使村集体和老百姓口袋里有了钱。有电有钱好办事,从而使得农村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平和县长乐乡霞北村,由于小水电的发展,村集体每年增收30万元,近几年先后投入68万元,新建了小学、开通了有线电视(普及率100%)、铺设了通讯光缆(电话普及率90%)。又如小水电发展得较好的芦溪镇连益村,近几年先后投入85万元,用于改善教育、通讯、文化和公路建设等村公益事业。上述二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改善,有效地解决了以前孩子上学难、村民看电视难和打电话难的矛盾,满足了当地教育发展和农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也促进了村级经济和个私企业的发展。

(4)改善了生态环境。小水电是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小水电的开发,能有效促进山林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以平和县为例,小水电每年供电3亿kwh,相当于替代11.58万吨标准煤或减少7800亩森林砍伐量,可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量27.3万吨,节约木材33750立方米。由于小水电的发展,农村“以电代柴”户的增加,有效保护了山林资源,平和县的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51%提高到了现在的70.65%。

(5)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率的提高。由于小水电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用电普及率、增加了供电量、改善了用电条件,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平和县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农、林业发展到了现在的农、林、牧、副、渔和高山蔬菜、笋、茶等效益农业并举的格局,2005年全县农业粮经比例达40:60。小水电的发展,农村电气化的普及和提高,还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得更多的农民可以外出到城镇或乡政府所在地从事工业生产和商业经营等活动,从而又大大加快了城镇化发展。全县城镇化率已由1990年的20%提高到了现在的59.2%。

2.2 小水电开发的负面影响

各种形式的电力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小水电开发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开发实践,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1)搬“水”上山,使电站进水口至出水口河段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断流,影响了该河段的生态环境。建造小水电站,需要集中落差,在电站上游筑拦水堰坝,再通过引水渠道将水引至电站发电,发电尾水经尾水渠流回原河道。原先建造的小水电站,由于业主生态环境意识的缺乏和追求电站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不考虑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在平水期和枯水期除少量渗漏水外,基本上将上游来水全部引至电站发电,造成局部河段断流,影响了水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河道环境质量(因断流,河道自然除污能力下降)。

(2)水工设施和厂房的建造使部分山林遭到破坏。建造电站需要用地,而电站所用的基本上都是植被良好或林木茂盛的山地。农村小水电站,大都是引水式径流电站,以往建造的,发电引水主要是靠绕山而筑的引水渠道。因此,同一发电水头的取得,河道坡降越平缓,所占用的林地越多,对山林的破坏就越大。此外,电站施工需爆破,施工措施的不当,也将使部分非电站占用林地遭到破坏。

(3)建有调蓄水库的小水电站,由于机组低水位发电效率低,单位电能耗水量大,发电不经济,业主往往采取低水位停发蓄水的运行方式,从而使得水库以下河道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断流,影响下游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3 减少或消除小水电开发负面影响的对策

(1)增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把好审批关。在小水电站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除常规论证内容外,应增加兴建电站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减少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如无此项内容,则审批部门一律不予审批,从源头上把好关。

(2)对引水式径流电站,应量化计算维持河道生态环境所需水量,并采取在拦水堰坝上预留泄水口的工程措施,平水期和枯水期下泄部分流量用于生态环境需水。

(3)采用工程措施,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如在建造引水式径流电站时,尽量用引水隧洞取代引水明渠(在山区小水电站工程中,此项水工设施占用林地最多)。

(4)工程爆破施工中,采用多点、小药量爆破,减少散乱飞石对山林的破坏。

(5)在水库电站机组选型设计时,根据计算所得生态环境和下游居民生产生活需水量,确定一台适合于低水位高效率运行的机组(姑且称之为生态机组),在水库低水位时运行,以维持下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

篇6

一、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见生态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指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状况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因此对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描述主要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障碍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在:①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据我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②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③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加剧了洪涝灾害,恶化了生态环境,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达100万亩,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达10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50%。

土地荒漠化现象是一种土地的退化现象,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植被的消失,进而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原本非沙漠地区出现了风沙活动现象。土地荒漠化的结果导致土地的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是全国耕地面积的两倍多。对草地的人为开垦、过量放牧使全国已有“三化”草地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新增沙化土地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沦为沙化土地),新增草地“三化”面积20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1700亿元,接近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5%。

(二)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草原退化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1994-1998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5894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人均占有率世界排名100位之后,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年均出现森林赤字5400多万立方米,乱砍滥伐等原因每年毁林达151万公顷。1998年以来这种毁林势头虽然得以控制,但森林资源赤字欠账太多,森林资源严重破坏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全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与森林赤字有关。预计到21世纪初,森林覆盖率将下降到8.5%,而草场总面积将减少20%,单位面积产草量将下降30%,草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三)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名第100位之后,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而全国80%的河流和45%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而影响使用。1995年参加全球统测的10个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了5个,1998年上升到8个,而据美国世界资源所1999年的公布结果,当年在世界1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9个。我国北方城市每平方公里每月的降尘量50多吨,有的地方高达100多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受酸雨污染的农田面积约4000万亩,到了90年代仅南方7省就造成农田减少1.5亿亩,而酸雨给两广川贵4省区带来的年经济损失达160亿元,2000年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四)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林、人争地和林、粮争地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围海造田、围湖造房的现象长期存在。森林、草地的减少,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涵养水源的功能大大削弱,一旦大雨来临,裸地很难吸纳水量,大量流水直下江河,造成江河水位暴涨;其次森林、草地可以覆被土地,保护土壤不被雨水冲刷,而在森林大量减少之后,水土沿江河流下,在水势趋缓之处淤积,垫高河床,缩小湖面。湖泊的消失,不仅使淡水生物的活动空间减少,而且使湖泊的调蓄能力大幅度减弱,增加了洪水灾患发生的频率。

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农民在利益的驱动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般来说,人们直接依赖自然资源获取必须的水,食物和收入。由于我国农业的不发达导致农业的收入很低,这种低收益诱导农民以破坏生态资源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越是贫穷的地区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越高,他们通过使用免费的公共财产或开放的资源来获取利益,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制度根源与生态环境

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率,而不同的经济效率主要通过资源的配置来实现。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是环境和自然资源配置的两大手段,但有很多原因使手段失灵。理想的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但它建立在很多假设的基础上,在现实社会中这些假设不能完全满足,就会造成市场失灵,使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市场失灵的存在使人们向政府寻求方法,由于信息不足,政策时滞,公共决策的局限性而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败,可见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都存在着一定的盲区,我们应谋求两者的结合。

四、对策

(一)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人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的行为又直接受其思想的影响,因此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责任感,牢固树立资源节约,持续利用的战略思想,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改进资源的使用占有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明确资源的产权关系,有利于明确责任,同时产权一旦明晰,有利人们保护生态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和利用,易于树立谁使用谁建设的观念,既能作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又能使资源得到保护。

(三)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应积极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以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科学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以及其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选择最优要素组合,以发挥资源的优化组合功能。要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要求,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四)全面发展,走生态农业之路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采用农业生态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环的高效集约农业。生态农业主张提高太阳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在当前对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地区,要确实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草、水,进行资源重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五)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篇7

摘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过程中,应最大可能地提供和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有关生态环境用水的规章制度仍不健全。本文首先对生态环境用水作了一个概述,然后从生态环境用水现状分析了有关生态环境用水制度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生态环境用水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 现状与进展; 制度的不足; 完善

一、 生态环境用水的概述

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可分为2个层次,广义上讲是指维持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平衡诸如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消耗的水分。以我国为例,降水资源总量为6.2万亿m3,其中有一部分为生态环境用水,包括植被蒸散、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蒸发以及为维持水沙平衡及水盐平衡而必需的入海水量。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使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而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是针对我国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而言的。

二、我国生态环境用水立法现状

关于生态环境用水的立法我国目前的规定是非常薄弱的。《水法》第4条规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第21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此外,《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零星规定,但都没有明确详细规定。

三、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综观涉及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规定,最为重要的就是《水法》第21条的规定,其中第1款实际上是水权制度中关于用水序列的规定,生态环境用水在水权用水序列当中并未突出其优先的地位。这种笼统的规定对于优先保障生态环境用水是极为不利的。

(二)生态环境用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当中所占的比例太小,这一现象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以黑河流域上用水量最大的城市张掖市为例,张掖市2002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的比例是87.7:2.8:2.2:7.3,单方水GDP产出仅为2.81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我国水权管理体制中关于生态环境用水权属管理的规定不完善。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使用成本近乎为零,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水资源任意开发利用,很难避免无序侵占和浪费。当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相应提高,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的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而这种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如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

四、完善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有关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立法对于生态环境用水的保障

面对新形势下的需要,应对当前的水政策和法律做出相应调整,因其在建立水权和水分配体制时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无法解决当前水资源管理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经调整的水政策和法律应承认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以此来平衡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在水资源配置制度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加大生态环境用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中所占的比例

目前各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当中的比例很小,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要因为害怕经济增长受到影响而牺牲生态环境用水。这样做反而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一般情况下因地区差异而存在如下两种情形:(1)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处于第一优先顺序地位,而生态环境用水处于第二优先顺序地位;(2)在其他地区,实现水人权的用水处于第一优先顺序地位,而生态环境用水同农业、工业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处于平等的需要统筹兼顾的第二优先顺序地位。

(三)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 ,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

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主体的明确,则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保障公共利益。此外,水权制度的引入,可以改变过去取水许可以一次性授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真正实现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水权,并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相应的水权,必要时省也可以通过市(地区)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市(地区)分级管理各自的水权 :从而,在总量上控制、限制和避免超量用水,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参考文献:

[1] 李云玲,谢永刚.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权的界定和分配问题探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4).

[2] 贾宝全,张志强,张红旗等.生态环境用水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探索[J].生态学报,2002,22(10):1734-1740.

篇8

“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我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冶炼、化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尚未完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还将快速增长。我们预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市生态环境压力最为突出的时期,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生态环境安全受到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20*年,全市工业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42万吨、1.23万吨、1.97万吨,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0%、5%、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50万吨,占全省16%。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13万吨,化学需氧量控制在0.92万吨),既要消化现有的污染物存量,同时还要消化“十一五”期间产生的增量,面临着经济要发展、污染要减排的双重压力。

二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尽人意。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过渡区域,主要废气污染源处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游,工业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约有90%集中在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超出城区大气环境容量,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也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少数企业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事故性排放时有发生,在大气扩散条件差等不利情况下,加剧了空气环境污染。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均为零。西湖污水处理厂等一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全市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均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民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尚未完全配套,污水收集率偏低,不能满负荷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50%左右。环城公路尚未建成,大量矿物、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穿城而过,城区道路运输泼撒扬尘污染较为严重。

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监管能力与资金投入不足。小矿山、小选厂、小烧结分布较散,工艺水平不高,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匮乏,单位面积耕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加之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影响,多数中小河流水质恶化,一些乡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五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市矿山点多面广,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占地约为全市国土面积的2%,其中采矿场、尾矿库、排土场、塌陷区等造成生态破坏的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左右,由此带来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等诸多生态问题。囿于政策、资金等原因,我市矿山生态恢复重建进展不快,生态治理率不到14%。此外,还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加重了我市矿山生态建设任务。

二、我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充分认识我市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评的建设;下大气力解决好我市发展中的各类环境问题,尤其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主攻目标。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冶金、化工、电力、建材将仍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也是重污染行业,这些行业“三废”排放量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5%以上。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国家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的优势,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构建321型的循环工业网络,加快建成滨江、横港、城山三个循环经济园区,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调整工业布局,逐步把主城区工业企业迁入相应的园区,努力解决布局性污染问题。

第三,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污染减排实施意见,严控增量,削减存量,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科学合理地分配总量控制指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类建设项目、区域规划以及各类开发建设专项规划均要进行环评,从源头上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继续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重点的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污染全过程控制。

第四,全力推进环保重点工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市环保历史欠帐多,污染治理任务重,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实施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当务之急是抓好狼尾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消除狼尾湖区域工业废水对城市饮用水源的污染影响。同时,要加快城市生活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和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建设。结合国家电力行业“上大压小”要求,淘汰铜陵电厂现有2台12.5万千瓦机组,完成3号3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建设。限期淘汰全市17条立窑水泥生产线、26家铁球团生产企业46台小烧结炉,以及工艺设备落后、生态破坏严重、排污不达标的小选厂。

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 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河南省

0 引言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河南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在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倡导人们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和观赏与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入境旅游人口增加,人们对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更为加大,这就加速了河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及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河南省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对策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河南省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是在有着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很浓的地方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经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当地大部分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及景区经营者把景区当作一种为其不断创造财富的商品,更有甚者,为了摆脱当地贫困的现状对生态景区过度地开发破坏,对游客人数毫不限制,造成当地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突出。有些景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顾对景区生态的破坏,一味迎合游客,例如:对生态景区过度改造,生态景区垃圾超出承载力,焚香不节制等等。管理部门不是依靠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区增加收入,而是靠不断地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建设更多的宾馆、餐馆、旅游消费场所等等。这些对河南生态旅游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1]。

2 防治对策及措施

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需要长期的过程,当地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2],如下:

2.1 控制生态旅游开发强度,限制景区游客数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生态所能净化和吸收的污染物和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也就是说生态环境自身恢复所允许的游客数量[3]。数据显示,一个旅游区主要景点的游客容量应为60~100平方米/人,一般景点的游客应该为100~200平方米/人,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使生态环境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生态失衡。

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环境的质量,使后来的旅游者能够体验与现在旅游者同样的旅游经历,需要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企业、产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必须加强对当地游客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入境旅游者认识到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在加强生态教育的同时,也相应做好惩罚措施。

2.2 合理规划布局河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区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不同,作好河南省景区规划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的破坏,将区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与游憩利用方式相对应[2]。以南阳市旅游规划为例:如老灌河水上游戏漂流等户外运动区;西峡恐龙遗迹园特殊自然区;宝天曼原始森林中央保护地,社旗山陕会馆、内乡县衙等历史与文化古迹区等。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要坚决禁止游人进入。

2.3 生态旅游景区的服务单位

对导游进行定期考核,培养其环保意识,主要形式以考试及对所带游客团队问卷调查。对生态旅游景区内的垃圾采用管道集中收集,固体垃圾要及时定点收集处理,对那些随意排放废水和乱倒垃圾的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4]。

2.4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游客容量

加强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技术参与和指导,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商业运作这些都是允许的。为了更好地使河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入境旅游人员进行规范要求;另外应该规划出更为合理的旅游人数、游览路线,计算出每个生态区的环境承载容量。在这些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走景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对旅游区淡季、旺季时入景区人数作更为合理的规划,使在旺季不能超出其承载能力,淡季制定出吸引游客政策,提高旅游区的功效,增加游客数量[5]。

参考文献:

[1]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自然生态保护,2004(9).

[2]段文霞,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1).

[3]王佳等.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2):203-207.

[4]赵燕丽,生态旅游中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7).

[5]佟敏,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3(2).

篇10

一、建设美丽河南取得的进展

(一)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

2013年,全省累计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34.52万吨,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3%。

(二)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2013年全省省辖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0.3%,洛阳、信阳达标率为100%,濮阳、商丘、鹤壁在90%以上;全省水库总体水质级别为良好,营养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水质符合Ⅱ类标准,总氮单独评价保持规划要求的Ⅳ类标准。

(三)生态建设不断加强

2013年,全省完成营造林564万亩,实施城镇增容扩绿工程和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城市新增绿化面积3800公顷。

(四)城乡环境建设有效推进

河南持续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国道两侧、高铁沿线、风景名胜区周围敏感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局部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五)环评管理逐步完善

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规划环评,明确区域发展行业类型和空间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二、建设美丽河南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2013年,全省18个省辖市,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上升36.6%、24.2%、4.4%,郑州市的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被列入“中国十大污染城市”。

(二)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高

2013年,全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全省83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8个,占45.8%,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16个,占19.3%,比上年减少3.6个百分点;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有9个,占10.8%,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有20个,占24.1%,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

(三)全省酸雨发生率升高

2013年,全省大气降水pH值在5.16~8.87之间,平均pH值为6.61。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为0.3%,与上年相比升高0.07个百分点。

(四)农村环境保护程度整体偏低

全省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秸秆焚烧给环境污染带来较大压力,工业污染正在向农村蔓延。

三、河南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河南经济虽然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但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相比,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13年河南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2.6:55.4:32.0,同期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0:43.9:46.1。河南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大而不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低于全国水平14.1个百分点。

(二)高消耗高污染依然严重

2013年,河南每万元GDP能耗为0.798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广东相比,河南每万元GDP能耗分别为其1.9倍和1.6倍,能源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十几个百分点。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河南工业每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5倍,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仅为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河南省建设用地面积约为广东省的2倍,而创造的GDP却不足广东的1/2,效益仅为广东的1/3。

(三)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河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技术的研发还比较薄弱,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开发滞后。

(四)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由于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很好落实,往往以“末端控制”为主导,“源头控制”难以实现。

四、建设美丽河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是公众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通过近年来的雾霾事件,广大人民群众发现环境保护如此紧迫,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全社会形成了关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三是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2万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3.1亿元,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建设美丽河南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较好。河南自然生态条件较好,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多样。五是组织保障机制比较健全。河南加强了对全省环保问题的统一领导,建立了环保目标责任制、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制、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等。

(二)严峻挑战与实际困难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人均淡水资源总量均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河南是一个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大省,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煤是27.9%,石油是73.7%,天然气是72.2%。土地面积仅为全国总面积的1/55,耕地面积为全国总面积的1/18,人均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二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9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全国80%以上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三是生态文明理念有待提高。人们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仍然淡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五、建设美丽河南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导,确保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自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道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红线”。河南根据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动态开展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抓紧研究制定河南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增强生态安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后劲。

(二)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促进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

要制定扶持战略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按照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向服务业重点项目发放贷款。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推进和扩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试点,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的有效模式,鼓励开展生态城建设试点,推动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协调,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要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抓紧建立协调区域关系、体现社会公平、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区域内生态补偿机制。要建立省际环保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强化省际协同治理,解决区域性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

(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