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月3日,xx市教学校长工作室以“双减政策下教学管理工作新思路”为主题举办交流论坛活动。活动由参观建国小学“双减”成果展示和教学工作交流研讨两部分组成。
11名工作室各位成员走进校园,现场参观建国小学师生的“双减”成果展示。教师教案既有个人备课的细致过程又有集体智慧的凝结,从备课的科学严谨便可见教师对课堂“提质增效”的用心精心。学生们培养思维能力的全学科思维导图,注重文学积累的读书记录卡和主题丰富的手抄报绘画彰显了学生动手实践和思维创新能力。工作室成员忍不住翻阅欣赏,拿起手机记录精彩。
参观过后,工作室主持人石绍莉做《课堂教学如何轻松“减负提质”》的专题讲座。讲座从解读“双减”政策大背景入手明晰政策落实的必要性;从精准锚定学习目标、必要练习不可缺少、正确开展学练模式以减少不必要的耗损来分析如何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每名学生要在12年的学习生活中上1.6万节课,一位从教35年的教师要上1.3万节课”,一个个具体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课堂承载着师生的痛苦与快乐,课堂教学必须提质增效的呼唤震撼每一个教育人的心。
随后,外国语学校于荣提出学校应该做好四个“加法”,给教师加点研、给课堂加点趣、给家长加点料、给学生加点餐的观点引得与会人员会心一笑;建国小学董淑馨把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是作为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得到各位教学校长高度认同;大栗子学校谢黎黎找痛点、破难点、促亮点,敢于直面问题、大胆探索创新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折服;花山中心校庄倩男从打造高效课堂和做好作业管理两方面结合学校实际,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经验。
接着,工作室其他成员纷纷结合各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中的困惑与各成员做了交流。进修学校曾云莹谈到,“双减”落地后出现的教师压力增大、家长沟通不畅、分层指导难题等问题,各教学校长应该从加强教学领导的教学常规监管力度、发挥学区带动作用和教研组集体智慧、教师观念转变方面下功夫,使“双减”成为撬动教师智慧、学生成绩、家长满意的杠杆,为临江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活力、贡献力量。
篇2
关键词:财政教育投入 减贫 门槛特征 政策启示
一、 增加财政教育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并进而具有扶贫作用
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通过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实物资本更多的作用在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过教育投入提高的人力资本更多的作用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因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相伴随的是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等,扩大了经济增长的内涵,更多的是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内容。因此,教育投入就更多的为学者以及各国政府所重视,相关研究也非常之多,国内外很多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教育投入对经济和社会的这种促进作用,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如P.E.Petrakis etc(2002)研究认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则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在国内,如陈霞(2010)利用 1994-2009 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国内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展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大于专任教师投入数量的作用。
既然增加教育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进而,增加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贫困发生以及减轻贫困程度。因此,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教育对减贫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提高贫困人口自身反贫能力,从而发挥其消除贫困,改变个体生存状态和国家整体实力的作用。因此,增加低收入群体或者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也可以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如Sen. A.(1976)认为,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均面临反贫困问题,在政府的反贫困工作中,要充分重视财政教育投入的作用。缪尔达尔(1992)认为,反贫困的最有效手段应该是教育扶贫,政府应该在教育扶贫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加大财政教育扶贫支出。国内的相关研究,如肖唯楚(2012)基于对教育扶贫资金各项投入与脱贫数和返贫数的回归分析,得出扶贫资金对教育培训的投入与脱贫数的增加及其返贫数的减少显著相关的结论。通过对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人数与脱贫数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接受基础教育、高中职高教育、专科及以上教育的人数与返贫数都呈负相关。林毅夫(2005)认为,通过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手段,政府尤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教育投入。
二、 财政教育投入的扶贫作用具有空间外溢性和门槛特征
一些学者对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教育投入资源,提高扶贫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而对扶贫的作用,均具有空间外溢性和门槛特征。
空间外溢是指,某些地区财政教育投入很高,但是由于人才外流等原因,高的财政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存量做出的贡献,其好处被其他地区获取了,称为空间外溢的负效应,这些具有负效应的地区主要是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者是偏远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才外流严重。相反,某些地区虽然财政教育投入不高,但是如果这些地区是人才的主要流入地,那么这些地区就获取了其他地区较高的财政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好处。
门槛特征是指,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以及减贫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单调递增作用,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教育经费投入范围内,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可能存在某些临界值,在这一临界值之前,财政教育投入的减贫效果作用很大,如果财政教育投入超过某一临界值,财政教育投入的减贫作用可能就显著减少了。这一临界值,就被认为是财政教育投入减贫作用的门槛值。
一些学者对财政教育投入以及其他财政投入作用的空间外溢性和门槛效应进行了研究。张淑翠(2012)利用2001-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门槛效应,发现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对于教育年限没有达到门槛值的地区,增加教育年限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于教育年限已经大大超过门槛值的发达地区,教育年限的增加会扩大收入差距。邓宏亮,黄太洋(2013)利用200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和门槛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经济发展中教育投入效应存在空间外溢性特征和门槛特征,并计算了具体的门槛值。杨友才,赖敏晖(2013)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认为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大多时候已经超过了门槛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降低。
三、主要的政策启示
很多文献研究已经证明了财政教育投入的经济效应以及减贫作用,具有空间外溢性和门槛特征,这一研究结论具有非常明显和重要的政策含义。
1.空间外溢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地区因这种空间外溢性受损,而经济发达地区因这种空间外溢性受益。因此,国家层面的财政教育投入应该向落后地区倾斜,因为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失了的,如果这些地区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达地区是持平的,而实际上,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是要远远小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无疑对这些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雪上加霜。相应的,对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可以适当减少,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因为,这些地区作为主要的人才流入地,已经是人才济济了,再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高等人才过多,就业压力增强。同时,这种空间外溢性的存在,其实是落后地区反而补贴了经济发达地区,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被称为高等教育小省,也就是浙江省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不大,但是浙江省的人才并不缺乏,因为其他省份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省份培养的人才会流入到浙江省。也就是说其实是发达地区的省份搭了便车,落后地区反而补贴了发达地区,基于这样一个隐含的事实,是否可以尝试由发达地区的省份适当的给予落后地区的省份一些教育投入,当然,要由中央政府加以协调。
对省级财政来说,经济发达的省份,因为存在着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高等教育投入可以适当减少,因为这些地区并不缺少高等教育人才,其他地区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会源源不断的流入这些地区,因此,教育经费可以向中小学倾斜,以及向本省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倾斜。对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一方面要争取国家的财政教育投入向本地区倾斜,同时也要加大本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力度,比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力度要更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较快增长,为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政府为了增加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会增加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这种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因为存在这种空间外溢性其效果要打折扣。因此可以考虑采取其他办法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例如,可以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以及各种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要比增加该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效果更好。同时,为了吸引高等教育人才去中西部以及落后的农村就业,政府还可以通过一些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例如浙江省2006年开始,通过由浙江农林大学委托培养的方式,向浙江省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招
收定向培养涉农专业的本科生,定向培养生按期毕业后,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期限为5年。这样的政策设计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到欠发达地区或者农村就业,提高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这些政策设计都比单纯的提高落后的财政教育投入效果更好。
3.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减贫作用具有门槛值,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教育投入资源,中央财政的财政教育投入要对各个地区加以权衡,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教育投入的区域分配,确保经济均衡增长与教育投入效率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缪尔达尔. 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
[2]邓宏亮,黄太洋.经济发展中教育投入效应的空间计量与门槛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3:25-31
[3]杨有才,赖敏晖.我国最优政府财政支出规模[J].经济科学,2009,2:34-43
[4]肖唯楚.关于财政教育扶贫投入效率的实证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C县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9:13-18
[5]金双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J].财贸经济,2003,(1):58-63
[6]王锡桐.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06(10):5-8
篇3
从1995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以来,我校领导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精神,开拓进取,负重自强,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开展迎国检工作,在软、硬件建设,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将我校迎国检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硬件条件明显改善1996年以来,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再加上国家配备的危改资金的补充,总计560万元;
新建学生宿舍一栋2500平方米,500张床铺;重新改建食堂500平方米,配备餐桌288位、智能售饭系统1套,彻底改变以往脏、乱、差现象;建起了远程教育系统、校园广播网和电脑教室两口;新建教学楼两栋2680平方米,标准教室32口;改建水冲式厕所一座;铺设跑到300米,增设水泥操场1座;硬化水泥路面4400平方米;为美化校园,栽植各种花木5万株;添置了复印机、手提电脑、一体机、打印机、各种音、体、美器材等价值32万元。
(一)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1、人口普及程度>12-14岁适龄人口2994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2838人,其中初中就读2827人,初中毕业1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6.40%。上xx初中在校学生人数2531人,增加招生人数765人,毕业873人,休学28人,辍学68人,本xx初中在校学生人数2346人,辍学率为69%。17周岁人口总数688人,初中毕业626人,未完成初级中等教育人,完成率90.99%。
2、师资水平我校有专任教师83人,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74,占96.1%,具有本科或双大专学历43人,占51.8%,中高职称1人,中三以上职称72人,任职合格率93.5%。校长2人,参加岗位培训2人,参加提高培训1人,参培率100%。
3、办学条件学校校园面积52325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22平方米,校舍面积16140平方米,生均6.9平方米。学校现有图书43000册,生均18册,理化生教学实验仪器按二类配备达标,学校配备计算机112台,其中学生计算机102台,办公用10台。建立多功能教室,安装宽带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
(二)主要做法即“四个到位”
1、宣传到位。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板报、校园广播、宣传车等渠道大力宣传“两基”巩固与提高工作的重要性,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并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广泛的舆论支持。
2、认识到位。由于广泛宣传,广大教职员工高度关注、积极配合,都决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把“两基”迎国检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3、领导到位。学校接到迎国检任务以来,立即成立领到小组,设立办公室,明确各科室职责,实行板块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目标明确,工作开展顺利,并确保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推进,两不吴误,两促进。
4、行动到位。为了建立健全各种资料,动员广大教职工加班加点,及时做好各种表、册、卡、图的建档工作。提通过检查落实,各部门领导经常深入现场办公,积极协调各部门,同心协力解决大小问题。把工作做到位,努力把住“三关”:
篇4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结构调整[CD15]作者简介:伍端翌(1986―),男,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成都,610074 )。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内外因素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开始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不断创下汇改 以来的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除不断受到美欧日等经济体联合施压的政治因素外,更 主要在于内外 经济因素的推动。第一,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储备资产过快增长,直接使外界产 生人 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第二,我国国内消费投资结构不合理,间接引发了外部经济的不均衡 。据 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62%,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8%,我国不到50%。 [1]根 据宏观经济双缺口模型:储蓄缺口(S-I)=外汇缺口(X-M),当国内储蓄>投资,即S-I>0 时,过剩的产能和积压的产品只能转向海外市场加以消化,会加大贸易顺差,形成升值压力 。第三,我国长期奉行“出口至上”战略,政府出于政绩,企业出于生存而千方百计地扩大 出口 与招商引资,形成外向型经济粗放增长的巨大惯性。第四,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如 果一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由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增长所驱动,其结果要么是国内通货膨胀,要 么是本币名义汇率升值。[2]唐旭,钱士春(2007)等人的研究结果 均支持该效应在我国的显著存在。[3]第五,2007年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因次贷危 机等原因 持续动荡,经济增速放缓,巨额贸易赤字有增无减。为防止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施行宽松 的 货币政策,利率下行加剧了美元贬值。美元资产吸引力的下降使不少资本开始撤离美国,重 新寻找新的避风港。第六,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加之国内劳 动力资源 丰富且成本低廉,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臻完善,因此日益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国际资本 流入的主要目的地。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Mundell-Fleming模型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还要实现外部均衡,即国际收支平衡。为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外,还有汇率政策。20世纪50年代,英 国经济学家米德J.Meade提出“米德冲突”,认为单独使用一种政策工具要同时达到内外均 衡目 标,其结果必然是使决策者面临两难的处境。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打破这种看法,指出只 要恰当 地搭配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他提出并经弗莱明修正形成了 著名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我们分析在不同的汇率制度和不同的资本流动条件下的政策 搭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需要指出的是,经典M-F模型多用在对发达国家的分析上 ,至于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其创始者蒙代尔先生也认为要谨慎。但笔者认为,随着我国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经济环境将越来越符合模型的假 设条件,分析结果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Mundell-Fleming模型(以下简称M-F模型)由IS-LM模型推广而来,它由三条曲线及其对 应的三个方程构成,分别是:
1.IS曲线:SP(Y)+T+M(Y)=I(r)+X+G,表示经济的漏出因素等于注入因素 , 反映商品市场的均衡。式中Y代表本国国民收入,r代表本国利率;SP为私人部门储蓄,M 表示进口,二者均是Y的增函数;I为投资, 是利率的减函数;税收(T)、政府支出(G)、出口(X)视为外生变量。
2.LM曲线:Ms=Md=L(r,Y),Ms与Md分别代表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L是货币需求函 数,货币交易需求是Y的增函数,投机需求是r的减函数。该曲线反映货币市场的均衡。
3.BP曲线:CA+K=X-M(Y)+K(r)=0,反映国际收支均衡。蒙代尔认为,外部均衡是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总差额的平衡。M-F模型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视角,所探讨的是在纯粹固定汇率制度或完全浮动汇率制下的政 策组合,但现实中各国采用的汇率制度大多是介于这两种极端模式之间。我国从汇改以来实 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事实上还是在努力维持汇率的稳定,汇率水平波动幅度有 限(2007年5月18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扩大为0.5%)。为此,在分析问题时笔 者选用固定汇率制度模式近似定位。另外,由于我国对资本项目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国际 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性较低,弹性较小。可以认为BP线比LM线更陡峭。[4]
M-F模型的作用在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决策者可以搭配使用手中的政策工具― ―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对这三条线进行移动,使之重新交于一点。该点对应充 分 就业下的国民收入,意味着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国际收支重新达到均衡状态 。
三、基于M-F模型的现行政策搭配探讨
从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渐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宏观经济也 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GDP增长跨入9%区间且呈逐渐攀升之势;(2)社会部 分行业投资过旺,消费增长缓慢使银行存贷差逐年扩大。大量闲置资金滞留于金融机构内部 ,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3)国际收支顺差通过影响本国储备资产量,形成外汇占款 ,货币供给量快速增长。根据2008年6月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1 8088亿美元(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也就6万多亿美元),占央行总资产的70%。过剩的流动性 , 集中在商品市场,引发通货膨胀;集中在资产市场,会推高房地产、股市等资源类产品的价 格,最终催生泡沫损害实体经济。2008年第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比上年 提高5.3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逐月攀升,分别上涨9 . 8%和6.9%;种子、仔猪、化肥、农药和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农产品生产价 格 同比上涨25.5%;此外,国际大宗商品继续提价进一步加大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1]高企的通货膨胀和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积累已成为宏观经济面临的两大难题。
从M-F模型出发,笔者认为,为重新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适宜在维持汇率渐进、有序、 小幅升值的前提下,搭配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政策取向由长期担负 的经济增长“发动机”功能向“稳定调节器”和“结构优化机”的功能适度转变。
如果政策当局采用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如图2所示,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IS 曲线右移到IS1,与LM曲线交于点A。届时,国民收入(Y)增加使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恶化 ;而资本项目反而因利率升高得到改善。由于假设我国资本流动对利率的敏感度低,资本项 目 的改善不足以补足经常项目的恶化,最终造成国际收支逆差(A点在BP线下方),本币有贬 值压力。而搭配紧缩货币政策的执行需要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出外汇买本币,相当于收 缩货币供应量,LM曲线左移到LM1。如果政策力度恰好合适,IS、LM、BP三线会重新交于 一点E。在新的均衡点,国民收入增加且利率水平上升。收入增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速 度,整体利率上升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 必须温和,否则(例如移到IS2)会同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起形成利率上升的合力。第二,利 率上升在调控经济过热的同时也可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但是,在我国仍然维持资本项 目相当管制的情况下,利率仅是引起汇率变动的因素之一。除投机资本外,外资流入更多是 因为看好我国低廉的资源价格、稳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内外利差的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其他措施的搭配加以缓解和 弥补。我们应当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而不能本末倒置。
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政策搭配的侧重点与实施途径
社会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一直争执不下。不可否认,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既是严峻的 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对于不善于从内部主动 进行转变的中国来说,借助于升值的外力与硬约束环境,变压力为动力,我们可以加快进行 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转换外贸增长方式,化解因顺差过大引发升值的恶性循 环,并着力推行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从源头上缓解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突 出问题的治本之道,也是运用政策工具搭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
(一) 从紧的货币政策应侧重于总量调节和自身功能改善
克鲁格曼(Krugman,1999)提出了“三元悖论”思想,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不能 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只能三者取二。[2 ]我国现在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由固定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由资本管制向资 本自由流 动的方向平稳过渡,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汇率起伏和国际游资的频繁冲击 。在现行结售汇体制下,基础货币投放量不能完全由中央银行主动控制,货币政策独立 性受到削弱;而发达国家常用的三大工具,却因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传导媒介缺乏市 场基础而效率低下。因此,货币政策取向的当务之急是改进自身功能,提高政策调控实力, 从总量上抑制经济过热。具体建议有: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强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 业务、再贴现工具的有机结合;灵活使用外汇掉期、货币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加快货币市 场――特别是同业拆借和票据贴现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 改变现行的强制结汇制度;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等。
(二) 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应侧重发挥结构引导与资源配置的优势
2003年到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计划增加10万亿元,年均 增长22.1%。2007年财政盈余占GDP的0.7%.在货币政策日益陷入被动的困境下,财政政策 大 有用武之地。我们应抓住财政增收的有利契机,灵活用好三大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工具、 支出工具和国债工具,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体制和结构问题。
1. 税收工具
财政收入上需要探索利用减税机制,降低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以提高其利润水平和生产积极 性。因此,应有效实施企业所得税合并政策,并加快增值税转型的推广。第一,“两税合并 ”将使国内企业总体所得税水平由33%下降到25%,这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盈利空间,减轻因 升值造成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提价和紧缩环境中利率上升而加重的融资成本 。同时,“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整体而言是增税,这有利于从税收、土地和融资方面减少 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变“招商引资”为“选商择资”,多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的外资企业,对属于粗浅加工贸易和能耗高、资源占用多的外资尽量少引进甚至不引进,有 助 于扩大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实现我国从加工到制造再到创造的产业结构优化。[5] 第二, 与生产型增值税不同,消费型增值税征收时对所有房屋、基础设施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进 项税全额抵扣,既能消除重复征税,体现税收公平、中性原则,又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参与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中去。
2. 支出工具
首先,稳中趋松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支出的适度扩张,但增加的支出――通过政府消费、 转移支付、政府直接投资等方式实现――不应进入竞争性投资领域,而要更多地用于针对农 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及城市弱势群体等的公共服务支出。如前文所述,消费疲软、内需不 足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深层次原因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 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缺位使居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包括住房、养老、 失业、医疗、保险、教育等项开支)增加。如何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地区、行业和阶层 间的收入差距,挖掘消费 潜力,需要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其次,支出工具应与税收工具(主要是出口退税等)一道,共同推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 变。第一,可以采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甚至征收出口关税的做法,减少能源、原材料和 高能耗的一般工业品出口,并适当运用降低关税、调节增值税等激励措施,进口一些可用于 改善国内教育、医疗设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安全生产、排污环保事业亟须的各种 设备与技术,以及国内短缺的重要能源和资源产品。这样不仅能直接减少贸易顺差,而且为 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第二,可以直接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 企业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和进行技术改造,支持重点企业和重要行业科技投入,打造国际品 牌,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3. 国债工具
国债工具的地位特殊,它既属财政政策,又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考虑充分发 挥它在两大政策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拓宽财政收入渠道的同时改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第一,财政可发行专项国债,募集资金以购买中央银行富余的外汇储备。这样不仅可以直 接减 少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回收居民手中的流动性,而且可以丰富央行持有的国债资 产余额,改善其资产结构比例,提升冲销操作空间。2007年8月财政部开始分批次发行15500 亿元特别国债以购买外汇为中国投资公司注资,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第二,设立专门的投 资公司,财政参与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与管理,并结合使用财政支出工具,改善国际收支, 分散投资风险。第三,大力发展短期国债市场。短期融资工具是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 要载体,而现有债券的种类、期限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加大 短期国债的发行力度,既能改善央行票据日益捉襟见肘的尴尬处境,又能为财政省下一大笔 利息支出,这对于货币政策效率的提高以及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都是大有裨益的。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3]唐 旭,钱士春.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J].金 融研究, 2007(5).
篇5
[关键词]贫困资助 素质支持 自助为本
“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资助工作,是以“帮助学生顺利入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我国高校已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包括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及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等。
要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学生进行财力支持,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满足学生现时的表面物质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然而仅有财力支持是不够的,我们需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即给与素质支持,实现贫困资助的终极目标。
1 素质支持的意义。实际问题解决得好,思想问题往往迎刃而解;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又往往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表明,贫困家庭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困难外,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例如,一些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学生诚信度不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将增强学生自主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既要把资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辅助。2002年,因违约率高达50%,西安交通大学成了第一所被银行叫停的高校。2003年,高校被停发助学贷款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这一年正是助学贷款实施后的第4年。同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双20标准,即对违约率达到20%且违约人数达到20人的高校,经办银行可以停发贷款。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就可能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既要发挥资助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把经济支持作为基础,帮助学生解决顺利就学问题。更要关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解决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2 素质支持的实施措施。高校资助体系的财力支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部分。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主体资助形式,但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无偿的补助才是资助,而贷款将由其本人偿还,不是一种资助。其实,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及学校向学生提供贷款所付出的成本,引导学生看到贷款中的“隐形补助”。认识到助学贷款是一种推迟付费,是使用将来的钱投资现在的学业,将理想变成现实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它与按揭买房等消费行为是一样的,是提前受益而滞后偿还,但其回报却是按揭买房所无法比拟的。仅从这个角度而言,要实现贫困学生心情愉悦地交费、高高兴兴地借贷、痛痛快快地还贷的目标,对资助后贫困学生的全面引导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2.1 尽力克服当前资助制度的不足。目前,国家助学资助制度本身还存在着缺陷,导致对高等教育助学资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功能不足。缺乏完善的高等教育助学资助政策、法规和规范化的管理,不能形成稳定的、长久的资助机制。现有的高等教育助学资助体系中,许多资助方案含有很大的临时成分,包括多年来国家紧急拨专款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补助及当前各高校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一些资助形式。如为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为贫困大学生发放的临时补助等,都反映出这一问题。
助学资助工作外部运行环境上的欠缺,体现在高等教育助学资助体系相配套的外部公共支持体系没有建立或是还很不健全。如公民信用体系,助学贷款管理、回收系统的缺失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助学资助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作为受资助客体的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贫困生自卑、封闭、与人交往困难,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必须通过打工和勤工助学维持生活,又不得不拼命学习,希望在挣得生活费之外,能获取较高的奖学金。但打工和勤工助学花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这使他们常常处于无法排解的矛盾之中,特别是因打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之后,这种矛盾心理的冲突更为激烈。贫困生在心理、经济、学习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性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高校的资助工作大多只停在经济层面上,对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心理和成才方面的困难认识不够、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没有很好地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存在问题的整体思路和方案。
2.2 尽快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资助管理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管理机制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以奖代赈是各国通行的做法。美国是目前比较公认的世界上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其许多资助管理政策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勤工助学(工读)是构成美国高校贫困生管理资助的体系。在近四十年中,贷学金维持在30%―70%,助学金占17%―30%,工读占5%左右,“不以经济需要为基础”的(荣誉)奖学金无法完成资助大量困难学生的使命,因此仅占2%左右。这样的配比很能反映把“机会均等”的管理理念摆在首位,但同时兼顾其它利益、维护“分担成本”的立场。我国多元混合的资助政策正在形成,但是许多资助方案仍然含有很大的临时应急成分。因此,使我们有限的资助资金达到合理的配比,应该尽早地提到议事日程。
英国政府于1990年颁布了新的高等教育助学资助法规――“补偿性贷款”计划,这是一部关于助学贷款政策的法规。法规规定:个人可以通过抵押贷款解决一半的生活费,另一半生活费由政府补助或由父母支付。原来的免学费措施仍旧不变,贷款是由国家从银行借出并支付利息的,而国家支付的利息约占贷款总数的1/3左右。这部法规的实施,体现了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助学资助问题上的如下调整:①将原来完全由政府负担的高等教育助学费用调整为纳税人、学生和家长共同分担。②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助学资助的投入,以减轻政府沉重的负担。③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减少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性。
篇6
【关键词】高校转型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87-03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预示着我国高教领域即将面临重大改革,即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扩招以来,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现阶段旅游业的需求,成为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作为竞争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必须创设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地区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特色化旅游人才。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从2009年到2015年,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招生人数为29人,2010年停招,2011年44人,增长近50%,2012年72人,又增长近70%,2013年109人,但是大一结束有13个学生转专业,2014年招生56人,大二时仅有50人,2015年58人。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时增时减,变化不定,同时又面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旅游学院的局面,此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有特色、有明显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虽有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人才的培养类型上分别出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等表述。人才培养方案反复修订,但是对目标却没有明确。
(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国内大多数高校基本一致,一般为知识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实践体系(包括公共实践课和专业实践课)两部分,这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式,这也使得各地区、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几乎一致,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每学期课程的周学时安排不均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教学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考虑到课程的前置和后续,但是在周学时的安排上却有不合理的现象,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三、四学期周学时可高达29.3和28,而第六、七学期则分别低至14.2和5学时,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理。
(四)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且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到招生人数不稳定及总体人数较少的限制,目前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其中在职称结构方面只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且高级职称为退休后返聘教授,由于年龄和精力的局限,大多也是只关注本职教学工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又面临职称晋升,既无经验又无精力与行业联系,致使对行业最前沿的信息知之甚少。
(五)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缓慢。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现在虽有多间旅游实验室,但是因为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旅游服务模拟实操实习”是在实验室开展,并且利用率不高,没有真正起到实习实训的作用。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目前旅游管理实习基地大部分为桂林市的景区和饭店,但是为期一学期的顶岗生产实习只分布在浙江义乌,虽有多家酒店,但是无法体现在地域上的多样化,表现较单一,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六)校企合作模式处于尚不成熟的探索阶段。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和进课堂讲课尚未形成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现象,有的甚至完全靠企业管理。企业方面,未能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能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实习任务,甚至出现个别学生擅自逃离实习岗位等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明确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转型。《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目前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政策,以文件为依据,坚持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将此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明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一个导向”(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导向,将学以致用、基本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据“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学科基础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和通识课体系),做到“四个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可将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就业有职称、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时,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增加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使得课程设置更贴近“就业有职称”的培养目标,将全国导游证考试所涉及的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其更加适应现在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鼓励学生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样既可以提早取得导游资格证,也可以拓宽知识面,使其就业增加竞争力。
(三)均衡安排各学期的课程周学时。为解决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出现的每学期课程分配不均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将要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前置与后续关系依据课时数分配在各个学期(如表2所示),基本实现课程周学时均衡设置,避免出现课程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现象。经过调整后,除前三个学期因为公共必修课比较多,周学时虽显稍高外,其他都相对均衡,如表3所示:
(四)完善师资职称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中师资是关键,目前衡量师资的标准主要有职称,但是随着高校的转型,“双师型”教师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保障。
职称提升方面,为教师职称评定多开辟渠道,通过取得教授、副教授的高职称教师对职称较低的教师多传授职称评审的技巧,多准备材料,为职称评审打好基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来完善,通过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质量,其中“外引”包括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技术专家来高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内培”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来使旅游管理专业的现有教师发展为“双师型”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遴选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参与挂职训练,教师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产业情况、运作流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识、经验、观点等投入教学中作为实际训练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也可组织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旅游学骨干教师定期对学校的中青年旅游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快速组建出一支素质水平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
(五)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大学期间学生应通过实习熟悉未来工作流程,因此学生进行校内外的实习至关重要。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应该以模拟实验室为载体,使其能够满足基础性、过程性、功能性实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基本工程训练、技术技能训练等。如旅游管理专业除现有的旅游服务模拟实验室外,还应增设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工作相关的实验室。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实际工作中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此类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产、学、研的结合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也可以在基地进行科研合作、培训合作和资源共享,并引导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和科学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长达半年的生产实习(后改为生产单位带薪顶岗实习)中,大多为国内企业。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应该增设国际品牌的实习单位,并且这些实习范围应该是旅游比较发达的地方,如杭州、厦门等旅游城市,这样既可以将桂林的旅游特征与实习地相比,又可以学习到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竞争力。
(六)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趋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应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方案,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合作模式。
学校方面,采用各种聘用形式,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将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与课程设置相关联。在对学生实习管理中不能单纯依靠酒店,可以派教师前往不少于1个月的实地指导,条件允许的可以实现教师轮流指导,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实地指导,也可以使教师在生产单位实现挂职锻炼,为实践教学提供基础。
企业方面,在接收实习生来实习时必须清楚学生的角色,他们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实习生,要认识到学生具有的潜在价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更要为学生在酒店工作期间提供短期的职业规划,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尤其是重视学生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使其不仅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也为今后的就业起到引导作用。
旅游业在高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能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旅游市场发展相适应。要善于把现在面临的挑战变成发展的机遇,把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有机地纳入学校及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发展建设中,从而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羊绍全.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理念的旅游管理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4(2)
[2]李宪平.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9)
[3]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JYJG2013006)
篇7
中国的储蓄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高的,而且中国经济尚处于发展中阶段,投资仍应维持在一个与储蓄率相匹配的水平,然而当前过高的实际利率已经难以促进投资。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几乎全部落实,加上存在经济落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未来继续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辅之以信贷激励工具是更可能使用的选择。另外,财政政策依旧应该改变目前的支出格局,加大投资,仅依靠居民消费来维持总需求并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并且空间不大。
物价应当着眼总需求
针对学界与金融市场关于中国是否已经陷入通缩的大讨论,央行副行长易纲指出,若仅以CPI来判定,中国还未出现通缩。话虽如此,然而长期存在通胀过低的情形,至少已经足以反映出中国经济出现了问题――总需求不足。
CPI依然是目前最全面地反映居民生活成本变动的经济指标,但是它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刻画通货膨胀形势和总需求的指标。以美国为例,考虑到诸如粮食减产、石油供给波动等临时性因素,而这两项约占到CPI权重的25%,因此也就有了剔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CPI。再看中国,食品占CPI的权重在三分之一左右,但农产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偏低,政府通过补贴收购储备粮变相提高了农产品价格,非食品CPI同比涨幅2015年以来在1%附近波动。
其次,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从实体零售向网购的迁移。在观察统计样本的时候,就不能把网购价格排除在外。阿里巴巴下属的阿里研究院制作的网购核心商品价格指数反映了网购主流商品和服务的一般价格波动。该指数年同比涨幅自2012年至今只有一个月为零,其余月份均为同比下降,最新公布的9月份数据为同比下降1.6%。
再者,中国虽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食品支出在居民总支出当中的比例比发达经济体高,但是按照恩格尔定律揭示的普遍规律,这一比例也是在递减的。因此,物价也应当动态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变化,不能夸大食品在统计CPI过程中的权重。
另外,目前社会各界已经普遍认识到整个经济体的债务负担较重,但对利息负担的估计却仍有不足。其原因在于农业部门的负债率很低,大部分农户甚至没有负债,因此在用通胀计算负债者的真实利率的时候,给农产品和食品价格较小的权重是合适的。相反,用CPI估算的通胀实际上会低估高负债的工业生产部门承担的真实利率,进而低估利息费用。
而PPI的降幅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了工业生产领域的通缩现状。这也与目前企业部门债务负担最重、居民部门债务负担最轻的宏观现象相吻合。据此计算实际利率的话,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真实利率已经达到10.2%。很显然在这么高的利率环境中投资是一定会受到抑制的。
在10月23日央行公布“双降”的解释中,也提到了GDP平减指数负增长的现象。中国前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3%;第三季度实际GDP为6.9%,相比之下名义GDP增速仅为6.2%,平减指数应当更低。GDP平减指数跌为负值反映出整个经济很可能已经处在通缩当中,即便是CPI同比增速还是正数也难有说服力。
这里需要考虑金融市场的作用。客观上,金融泡沫是有推高通胀的作用的,这一点也被陷入低通胀困境的发达国家货币当局用来制造再通胀。可金融泡沫的破灭也会相应地造成去通胀的效果。随着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从2014年开始普涨,应当也对维持通胀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金融泡沫的破灭,未来通胀水平有可能继续下行。
影响未来通胀的另一因素食品价格受到农产品供需影响。但是2015年入秋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出现罕见的20%-30%的降幅。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粮库售出结束后各地仍有很多粮食不能入库,国家粮食局称粮食存储量之高“前所未有”;同时全球农产品价格下跌也导致了国内粮食进口量增加下跌,未来粮食市场进一步开放也是大势所趋。
因此,随着推高CPI的临时性因素逐渐消褪,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的冲击也将越来越明显地体现,那么更加不容乐观的总需求状况或将暴露出来。
低通胀因投资不足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储蓄率和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胀率大体呈同向变动的关系。这其中的逻辑是储蓄在过去基本上顺利转化为了投资,进而影响了总需求和通胀水平的周期性波动。
尽管政府有意调整过高的储蓄率,但从2006年至今,中国仍维持着45%-50%的储蓄率水平,目前仅略低于2008年的峰值,尚未出现储蓄率趋势性下降的苗头。而且中国维持着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过去几年中国的储蓄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净储蓄额占全球净储蓄额的比例依然在上升,远高于发达国家,支持投资活动的融资。
进一步看,中国的高储蓄率主要体现在政府和企业,居民储蓄率长期维持在大约20%,因此如果要靠消费提升总需求只能依赖于收入增长。然而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恶化,低通胀不会带来工资上涨的动力,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消费支出还会上升。
对比中美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发展中经济体还是发达经济体,至少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跨度中考察,消费需求大体上仍呈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投资才是影响经济波动更主要的因素,美国投资贡献了绝大部分GDP增长的波动。中国消费增速下行过程中,投资增速更明显的放缓导致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动提高。
因此,用储蓄率下降和增长模式转型来解释中国目前的低投资和低通胀是不完备的,而不是说目前中国的低投资是理所当然的“新常态”。那么更可能的原因是目前储蓄转化为投资受阻,障碍就是真实利率过高。
三年多的低通胀状态足以让投资者形成长期预期,而且事实上中国的投资回报也在下降。这就导致了资本的边际效益偏低,甚至不足以覆盖利率,难以吸引新的投资。而在工业领域,通缩让真实利率更高,相关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承受资本的损失甚至是破产。长此以往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并会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
财政防范两个极端
凯恩斯告诉我们,投机信心或者信用状况二者之一的弱化足以造成经济崩溃,但是经济复苏却需要二者同时兼备。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降低无风险利率,其作用机理在于刺激投机信心,却对改善信用状况无能为力。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双降”甚至在降低无风险利率方面的效果也很有限,紧跟着降息之后公开市场回购利率下调的幅度只有10BP,商业银行也纷纷上浮存款利率。
就货币政策而言,既然短期的政策利率已如同挥舞空中的绳子,那么未来更可能的是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政策实际上更为重要。从长期考量出发,需要政府以社会公众的共同福利来计算资本品的边际效益,并负担起更大的责任来直接组织投资。
如果把范围扩大得更广一点,并结合目前中国部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偏高的实际情况,这种投资应当不限于实物资本,还可以扩大至对劳动力的投资,诸如教育、医疗、城市公共服务。
篇8
【关键词】辅导班;调查;动机;建议
一、基本情况分析
平时学生在校学习功课压力大,作业多,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培养课余兴趣或对课程进行“补差拔尖”,因此家长们纷纷瞄准了暑期这个黄金档,让孩子在炎炎夏日再次走入暑期辅导这个第二课堂。参加辅导的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年龄层都有,补习的科目也是从数理化英到各种乐器五花八门。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和各类夏令营活动,被家长们认为活动目标不明晰效果不显著,而没有成为家长们心目中的首选。
二、调研过程
(1)确定目的阶段:确定调研目的,即分析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热的原因,以及辅导班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影响,同时结合自己做家教的经历,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选择辅导班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建议。
(2)确定思路阶段:针对目的,确定了整体实践调研思路。
(3)问卷调查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群体发放。
(4)问卷结果初步分析阶段:对网络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相关数据和重要因素,为深入探究其中的因素打好了基础。
(5)走访访谈阶段:对学生、家长和辅导机构负责人进行访谈。
(6)数据总体整理汇总阶段:将所有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并制作了此份调研报告。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学生中,极大多数都在参加暑期补习班,而且还是父母为自己报名去的补习班居多,而按自己意愿报名参加补习班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这充分说明现在辅导班的火热,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假期补习已经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补习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生的生活更是被假期辅导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更多的学生正处在假期补习的压力下。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42%的学生对假期辅导持否决态度,认为假期就是自己休息整理的自主支配时间,不需要辅导;60%的学生家长对辅导机构的教学成果不是很满意,认为辅导老师没有学校老师负责;55%的家长认为假期辅导经费较高,对普通家庭来说有一定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们的“报班”热情,催生了假期补习班的火爆。不少辅导班的假期班已经人满为患,一些辅导班甚至出现“塞车”现象,为了使孩子在假期能有人教,一些家长早就开始“占坑”。而有的辅导机构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宰割一通,给普通家庭带来了负担。
下面将从学生、家长和辅导机构三个方面对暑期培训班火爆的现象进行分析:
1. 学生的要求
对学生个人来说,成绩好坏往往是他们选择课后补习的重要原因。很多成绩偏差的学生在学校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课后补习一点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想要有个更大的提升,他们补习的往往是学校补习不到的一些能力,使自己的水平有更大的提升;成绩中等的学生也不想在假期里掉队,利用假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这是对于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的,而对于大部分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还不够,这部分学生大多对暑期辅导持否定态度。
2. 家长的心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在暑期辅导的热浪之下,别人家的孩子在补习,自己的孩子当然不能落后。而且当今游戏、网络泛滥,放假在家的学生没有了老师和学校的束缚,又缺少家长的管制和陪护,孩子可能因此而沉迷其中。于是,家长争先恐后将孩子送到辅导班学习,并可以以此达到“管住”孩子的目的。
3. 辅导机构的动机
在社会和家长日益重视孩子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老师或教育工作者纷纷开办辅导班。但暑期辅导班的教师队伍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大多数是放假在家的教师,利用假期这段时间来到暑期培训这块沃土上“淘金”,一些在校大学生也利用假期时间,寻求做家教或到辅导机构兼职的机会。很多在职的老师也经不住高利润的诱惑,甚至在自己家中开办辅导班,往往以自己的学生为对象,假期收入是工资收入的几倍。
辅导班的字面意义来说,主要是帮助提高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辅导班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辅导班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触到其他班、其他学校的学生,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拓宽交际面。同时暑期辅导班也在起到一个“超级保姆”的角色,减轻了很多上班族家长暑假看管孩子的压力。但是这样的辅导班无疑占用了学生应有的假期时间,不够科学的课程时间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不够专业的教师队伍使得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辅导班的数量在剧增,教学质量却在下降,这与学生和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笔者的一些建议
(1)首先辅导班的类型应该坚持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同时,扩大其他辅导内容的范围以便适应孩子们多方面兴趣的需求。这样孩子们在学习必修课程的同时,也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劳逸结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会感到太枯燥。
(2)其次是选择教师的方面。虽然说聘请在校大学生也未尝不可,但是尽管他们学历高,知识丰富,可他们毕竟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也没有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所以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辅导机构在聘用教师的时候应该更加慎重,尽量选择在职教师,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3)辅导机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课表及作息时间的安排,在“快乐学习”的前提下,使辅导班各方面条件趋向于规范化、正统化,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让孩子们从小参加一些辅导班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表现。毕竟将来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教育培训市场依然是供需两旺,一方面新生教育培训机构不断诞生,全国大型知名教育机构和上市公司不断涌进;另一方面家长受诸多因素影响送子女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需求依然强劲。只是培训要求更鲜明,学科分类更细致。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更进一步的细分市场,满足家长及学生的需求。
篇9
一、对教育公益性内涵的认识
(一)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概括,而教育的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是不随办学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公共知识的公益性所决定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以传播和扩散文化知识为主,兼而创新和生产文化知识,以及应用和物化文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利益可以归结为教育的受益者即公众、社会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知识。而文化知识自一产生出来就存在着被全人类利用的可能性,因此无论其由哪里起源由谁创造,都改变不了这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属性。既然文化知识存在着非排他的共享属性,那么公众、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从文化知识传播应用中获益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知识的这种现象即为其公益性,而作为传播文化知识主要途径的教育,其公益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二)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教育公益性内涵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教育由国家统一提供,强调绝对的平等,人民接受的都是免费教育,所以当时的教育公益性可以概括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举办,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1]。在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往往与免费挂钩。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尤其是办学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这一公共产品随之进入市场,像其他行业一样开始政府统筹,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免费教育仅局限于基础教育,高中以上教育开始收取学费,并且开始涌现出大批社会办学机构,产业性作为教育的一大属性凸显出来。此时传统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开始面临巨大挑战,部分人甚至开始对教育是否具备公益性产生了动摇。
(三)新时代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
教育的公益性源于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其提供形式,同时也并不排斥市场经济形式。传统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是基于免费提供的形式以及其崇尚社会价值的原则,认为教育就是一项纯公益事业,不涉及任何经济价值取向。但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进入到市场经济之中,部分教育开始具有了经济价值取向,但这并未否定教育的公益性,因为教育结果带来的超强的正外部效应是始终存在的,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教育的公益性可以分为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与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两个方面。所谓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即指教育提供相关的公益性,即投入由政府负责,无任何盈利性质,关注的是公众是否都可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也可称为与教育结果相关的公益性,即教育的外部正效应,任何类型的学校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两方面的公益性是密切相关的,当一种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越强时,国家便会加大其投资,进而使其成为免费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具备了两种形式的公益性。同样,当一种教育的直接公益性得不到良好保障时,其教育结果所带来的相关公益性就会受到阻碍,仅停于理论阶段。本文所要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就是从外部的公益性着手,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结果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对我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应该让能带动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变成一项纯公益事业。
二、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结果的相关公益性表现
(一)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劳动力素质的重要举措据
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我国现有农村人口7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3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劳动力合计只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68%,而有86.32%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下,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70%。据2006年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城镇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在12.2年左右,而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6年左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更低,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接受过大学教育,53%左右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人口比例不到30%,这就决定我国农村人口主要从事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现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如果得到进一步普及,首先可以保证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得以提高,而总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接受一定程度的技能培训,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劳动者,提高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
(二)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质转移”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且每年增加1000万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与2004年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技工荒”形成了鲜明对照,原本富余的劳动力应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现在却成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实现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优质转移”。但受制于自身劳动素质加之面临着城镇大批下岗职工的竞争,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无法到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只能选择在市政、装修、建筑、环卫等苦、累、险、脏行业就业。一方面,通过农村职业教育,使这些剩余劳动力流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农民自身经济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农民工占半壁江山,在制造业中约占60%,在建筑业中占80%。因此,通过职业教育使这些从业者素质提高,必然会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推进我国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桥梁。首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农业产业化的直接参与者就是农民,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最忠诚也最有激情的拥护者,但基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通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向农民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息指导和技术支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中职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农业专家和技术员,他们不仅掌握着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而且还了解农业的最新走势和农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因而有能力、有义务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科技指导和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的顺利推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最后,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将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据调查,在我国现有70%左右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中很难推广,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2]。这一现状就更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保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确保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使农民走上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
(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走进城镇工作生活,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完成了城镇化进程。由于生活环境、文化的落后,使农民身上沉淀了许多与现代生活不相融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北京地区罪案中,外来人口罪案比例在40%左右,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罪案高达70%以上;在广州近年来破获的各类刑事犯罪中,有80%是外来暂住人口,这些人90%以上集中在各大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内[3]。在家庭方面,农民工家庭常表现出子女无教,父母无养,婚姻失和。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隐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已逐渐危害社会稳定和谐。究其原因,“教育缺失”是目前农民工成为城市化建设中“问题群体”的一个突出原因。尽管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壮大,但却没有一只相对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没有形成农民工素质得以提高的培训成长机制。如前文提到,大部分农民工是没有经过任何职业教育或培训直接进入到城市生活工作,这就极易造成他们公共意识缺乏,不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而对农民工基本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承担者。这就要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民生产技能的同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三、推动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
实现的重要形式———免费教育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效应”与发展现状的矛盾冲突
在2004年时,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7,在2006年时达到0.496,而国际普遍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显然我国在2004年时已超过这一警戒线。同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基尼系数超过0.6时,一国的贫富差距过大进而易导致社会动乱、政局动荡。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我国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农村各项基础建设投资中,教育投资对减贫的作用位于第一,投资教育对中国减贫影响系数达到6.3,而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通讯和农业推广技术分别为4.02和3.36[4]。由此可见,发展教育能够将现在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农民增收,对缓解和解除农村贫困具有战略意义。基于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现状、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农村产业结构特点,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性来看,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农民增收最根本、可持续的方法。然而自2001年来,农村化学校数从49.64万所下降到16.66万所,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教职工数从41.35万人下降到20.57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规模也逐年缩小,从2001年培训8732.31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4793.18万人,不少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出现发展缓慢甚至弱化的趋势[5]。
(二)矛盾冲突原因分析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超强的外部正效应是不可否认的,那是什么阻碍了其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费的不足。首先,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技能培训,这就决定其需要大量的实验设施,以及相应的设备维护及更新资金,这就决定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要比普通教育高。因此,职业教育的收费就要高于普通教育。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年需要缴纳2000多元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再加上生活开销,每年上学至少要花费近4000元。一个农村家庭,在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61元,这笔上学开销对农村家庭来说很难承受,剔除个别富裕农村人口收入的拉动,大部分农村人口是达不到这样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此,高昂的学费迫使他们只能作出“教育放弃”的抉择。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是数量不够,学历合格率偏低。二是具有专业技术的教师比重很低。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文化课教师所占比例偏高,兼职教师很少,13所学校外聘教师只占3.9%;“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6]。师资的薄弱,办学条件的劣势使农村家庭更不愿意花高昂的学费接受职业教育。由此可见,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瓶颈。
篇10
关键词:现代传媒;高校;资助育人
现代传媒是指以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介,以其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空间,突破时空限制,以其快捷、自主、交互、海量、多元性等特征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有较高文化层次且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现代传媒,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更新的传媒,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如依托于各种传媒形式――手机、电脑、IPAD等的媒介新平台QQ、飞信、博客、BBS 以及微信、微博等为人们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查阅、交流互动、发表言论的途径。大学校园里很多师生都建有班级群、同事群、工作群、微信朋友圈等,通过这些多元化的现代传媒方式增强了师生间的沟通,拓宽了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高校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发挥好现代传媒多元化的形式推进资助育人政策、创新育人的手段。
一、利用现代传媒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
1.对当前资助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现代传媒建立的诸如群、微博、微信、微电影、网站等多类新平台,宣传各项资助政策,答复咨询,并展示资助育人成果成效。通过平台实现信息管理全程化,及时各类资助信息,建立师生双向沟通机制,更方便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更好地做好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
2.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权力,缓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压力,让他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通过现代传媒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传递正能量,能有效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引导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也相对减轻了社会压力。
3.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将现代传媒贯穿整个资助工作过程,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评审制度,公布评审结果,做到整个过程透明化,且在受助过程中,让受助学生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手段或多或少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教育引导广大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4.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现代传媒对学生进行立体化的教育,建立多方位的帮扶资助体系,进行全员资助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和诚信教育等,让学生能无后顾之忧地顺应时代潮流,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其他同学一样有同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享有同等就业机会,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出经济和精神双脱贫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资助育人显得重要而迫切,然而目前的状况却是育人力度不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
1.高校学生争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抢助学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助学金对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学生都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家庭经济困难这个标签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一种自卑与丢脸,而是钱的诱惑。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认定标准模糊,因为对学生们形形的消费情况和经济水平难以衡量,很难制订出一个很好的标准。
2.学生诚信意识不够
信息时代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很容易影响到未经世事,仍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传统封建文化的糟粕、资本主义中盛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或多或少地侵染着这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加之社会诚信环境不够和高校诚信教育不到位,许多学生用虚假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夸大自己家庭的经济困难情况来骗取资助。更有甚者,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或用得来的助学金和贷款进行额外的奢侈生活。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瘠
如今真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资助力度的加大,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也已不再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首要因素,相反,受助学生越来越多的攀比、不求上进、整日浑浑噩噩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转变思想观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问题,在物质条件上资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让精神贫瘠的困难学生不再贫瘠,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利用现代传媒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策略
1.通过专题网页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发挥现代传媒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建设高校资助专题网页网站,利用网络促进资助育人工作,把奖、勤、助、贷、减、补等资助模块进行整合,及时将相关的各项信息在网上公布出来,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项政策和信息,营造励志教育氛围。利用各类专题网站和资助热线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尤其把握好每年新生入学期间大力宣传各项资助政策和励志成长成才典型事例,扩大关心、支持、参与资助的覆盖面。
日常管理中要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把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与资助育人相结合,开展各种有思想有内涵的教育引导活动。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比的基础上,推进各类网络评选活动,把优秀学子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在学校宣传栏和校园资助网页上进行风采展示,以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鼓励他们自立自强。
2.利用现代传媒树立优秀学生典型
发掘那些励志成长成才的优秀典型学生及他们的事例,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如短信、微信平台、校园网、微博、校园贴吧、微视频等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和目标,鼓励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立志成才,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目标,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并为之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校的各项学习、工作任务,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建立勤工俭学学生数据平台,记录每位勤工俭学学生的信息和工作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们进行考核评比,激励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勤奋自强,用双手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综合实力。建立勤工俭学QQ群,方便群内的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工作方法、实践经验等,同时也增进彼此的感情。通过网络平台报名、投票,每年都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勤俭自强先进个人、自强之星之类的优秀典型,并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营造校园的勤俭自强氛围,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斗志,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学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3. 利用现代传媒促进感恩教育
通过QQ群、飞信、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国家和学校资助时要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建立专门的受助学生交流群,可以定期组织他们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中去,奉献爱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传递正能量,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取得满意的育人效果。感恩要以实践为载体,创新教育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利用好各种平台,对好的典型给予宣传,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讨论交流,树立自己的目标,明确在感恩之路上应如何做,营造学校的感恩教育氛围。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让他们怀着感恩之心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祖国的事。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对国家奖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的评审和颁奖等环节给予大力宣传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同时宣传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知恩报恩的优秀典型事例,把握住一切机会,采取各种形式全力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去回报帮助他们的人,回报社会。
4.利用现代传媒强化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之根本,诚信教育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而在资助申请和资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资助育人的重中之重。学校除了要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贯穿诚信教育这条主线,还要定期开展专题活动月,把诚信感恩作为资助育人的重点。尤其是在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学生即将毕业面临的还贷期间,一定要让贷款的学生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给贷款学生播放诚信意识相关的短片,宣扬诚信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若不按时还款会对他们的信用造成的严重影响,并配合贷款机构做好诚信宣传工作。利用现代传媒的各种形式、各种传播平台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海报大赛、主题班会等展示育人成效,扩大资助育人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提高。
5.利用现代传媒实现资助育人立体化
通过现代传媒的各种传播形式和载体丰富育人手段、育人内容,让育人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能吸引广大学子参与其中,以更生动的方式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潜移默化、显性与隐形的双重育人效果。通过现代传媒资助育人不会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只要是有手机、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相关信息,随时随地记录感人事迹、典型事例,上传到空间、微博等大家可以共享的平台。同时,资助育人的实施者不再只局限于做资助工作的老师,还可以是班级辅导员、专业课老师等。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尽量调动社会上各类资源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逐步达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维佳.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 2013(32).
[2]赵安勇.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2(08).
[3]黄建美,邹树梁.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
[4]季青春,考宏涛.高校资助育人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4(30).
[5]雷旭斌.试从新媒体视角探析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