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现代物流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述现代物流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物流;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措施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物流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当一个经济组织或者是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物流需要,如果这一个区域物流能够比其他的区域物流更好、更快地满足这个经济组织或者是个人的经济需要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物流的效率与资源的配置,那么这个区域物流的经济竞争力就会加强。其次,政府的管理机构对于区域的公共服务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管理制度都会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这些都影响到区域物流的效率以及质量。而且区域物流中每一个经济活动都会涉及该区域物流的供求问题以及区域物流的运营系统。当一个区域物流的运行系统比较成熟,那么这一个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就会非常高,而且资源配置也非常优化,能够迅速地反映顾客的需要;当一个区域物流的运行系统还不是很完善的时候,那么这个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就不会很好,这都体现在平时的运输过程中,而且顾客也会对物流提出一定的意见,因为这个区域物流不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
二、发展区域现代化物流对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
1.可以提升区域经济运行效率
衔接和处理区域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在空间上或者是时间上的差异是现代区域物流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降低生产原材料的成本,并且还可以使区域物流效率达到最高。高效的区域物流使区域周边的商品以及资金的流动速度大大增快,同时还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成本,提高了该地区经济的运行效率。
2.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当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那么跟区域物流相关联的产业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这就相当于当买牙膏的人数增多,带动了牙膏的购买率,那么同时买牙刷的人数也会大幅度增多。因为这些商品都是互相需要的商品。现代区域物流涉及的行业是非常多的,大到航空上,小到配送的车辆以及配送人员上。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区域的物流量增大,那么就势必会增加物流的配送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满足人们的经济需求。
3.提高区域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信息化已经发展成现代区域物流最有利的支撑了。所以要想使区域物流发展的更加顺畅,只有加快区域信息的发展。这就需要该区域为物流物流搭建一个便捷的、可沟通的信息平台,对区域物流进行信息化管理。而且,在区域物流的配送中也会涉及信息化的处理。所以区域物流效率增高的时候,势必会使该区域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水平更加先进。
三、在现代物流基础上使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措施
就目前社会来看,区域现代物流体系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所以只要哪一个区域抢占了先机,就等于说是抓住了机遇,掌握了区域现代物流体系的大致走向,就可以从竞争非常激烈中的市场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从而形成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根据目前的区域竞争力以及区域现代化物流的现状,想要使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多元化原则
区域物流发展以及运行是建立在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之上的,它同时也可以最直观地表现出该区域的物流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为了使区域经济更快、更高的发展,就一定要设置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且根据这一目标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信息能够在这上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其次要设置一个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并且这个基础设施不单单只是满足经济发展以及服务的需要,还要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所以,这就要求在发展区域物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元化的发展。
2.专业化原则
每一个行业都有每一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专业化原则。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的产物:区域物流。成为市场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行业,而且也慢慢发展成独立的行业了。这一行业的特点是为物流提供了一种所谓的集成化的运行模式,这一模式有个优点,就是可以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而且服务质量也是非常棒。企业将一些货物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之后,可以从第三方物流企业中获得比较大的效益,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
3.信息化原则
现在许多行业都是靠着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区域物流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行业。所以我们在发展区域物流的时候一定要搭建一个可以沟通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这个可以使区域物流的信息得到及时的交流与反馈,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要。物流新信息化使得物流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同时也提升了区域物流的经济竞争力。而且当我们建立起了区域物流信息化沟通平台,可以对物流数据进行共享、查询以及其他的工作,这大大方便了区域物流的信息化交流。
总结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之下,区域物流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走向,一个区域的经济想要更快地发展以及提高,必须要加强该区域的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沛.试论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182-184.
篇2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发展趋势;策略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都比较低,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余地。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对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很少采用;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很少。
(三)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条块分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许多部门政企尚未实现真正的分开,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约,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此外,地区的经济利益驱动也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市间的市场壁垒,使网络化物流服务企业的成长变得相当困难。
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加快,人们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过程的通畅程度直接影响到物流速度的快慢,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满意程度。在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将更加的依赖于体制和政策的创新,物流业不断地市场化就需要与一个适应的发展机制来辅助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政策去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减少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物流业的影响,对物流业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使物流行业的则只不断地明确清晰,减少物流业的体制。
发展的第二个趋势:物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将不断地走向市场化,标准化。与以往的就得物流模式相比较而言,现代的物流模式比之前的更加标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在物流业的发展的中的导向性更强。在今后的发展之中物流业的发展会更符合市场的定律,以价格为导向,供给需求为信号,发展朝着更加标准化的方向,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减少物流的成本使物流工作更加合理有序的进行。
发展的第三个趋势:将更加朝着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业的发展朝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发展好处,让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不断的更新,逐步消除了物流业的进入壁垒,扩大就业,物流服务的延伸更广,业务的基础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增加。极大地提高物流的发展的信息化水平。运用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增速。
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我国如果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部门,对于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订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二)以市场为导向,完善服务的提供
物流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更加的市场化,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提供市场所需要的服务,真正的实现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三者的统一。推行连锁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积极的营造现代物流体系。
(三)中国物流的发展重在创新
完善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促进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兼得。
(四)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投入保证物流的数量和质量,使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专注于人才的培养,才能具有规范化的管理和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实行配套的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和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定成就物流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地位,其发展任重而道远。总之,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月江.试论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市场经济研究,2004
篇3
关键词:物流业;辽中;物流规划
中图分类号:F2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30-03
前言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1],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现代物流业继原材料、劳动力之后成为企业在新形势下重要的“第三利润源”,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自20世纪 90 年代以来,现代物流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以及各地区纷纷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力度发展现代物流业 [2]。
一、辽中县物流业发展必要性分析
辽中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需要。物流业是生产业,国务院将其列入振兴规划十大产业,可以促进我省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整体上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位于辽中县内的近海国际物流中心将成为沈阳市现代物流服务对外承接和中转的重要战略平台,其良好运行必将带动辽宁中部城市群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飞快发展。
辽中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推动辽宁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辽宁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总体水平落后,还不能适应辽宁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据统计,2007年辽宁省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1个百分点,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在全国居后 [3]。有关研究表明 [4],物流业每增加6.06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1个百分点。因此,辽中县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必将为辽宁服务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辽中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促进辽中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发展,对于辽中县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促进生产、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完善城乡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收入等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辽中县物流业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沈阳近海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辽中县的市场吸引力和入驻企业水平,进而推动辽中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辽中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辽中县隶属于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沈阳市西南部。随着沈阳市政府将现代物流业列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辽中县政府也将现代物流视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全县形成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共识。
1.物流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辽中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宁沿海经济带港腹联动的重要枢纽,交通条件便利,辖区内有各级公路1 015公里,京沈、本辽、辽新高速公路、沈盘公路,秦沈高速电气化铁路贯穿全境。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内分布着钢都鞍山、煤都抚顺、化纤城辽阳、石化城盘锦等工业原料资源主产城市。是沈辽鞍营通海产业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沈西工业走廊的门户空间,同时是沈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承接地,背靠大沈阳经济核心区,面向东北亚航运中心,近海港(距营口港69公里,距锦洲港160公里,距大连港240公里)、近空港(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65公里),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辽中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物流业整体发展缓慢。辽中县现代物流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信息化水平较低,总体规模较小,辐射带动力较弱,物流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少且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水平不高,设备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量企业仓储、运输等设施不适应现代物流集约化高效运营的需要,难以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导致制造企业寻求不到合适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而工商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物流,导致社会化物流需求以及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均存在不足,现代物流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还未得到体现。特别是农村物流,辽中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依然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分散的、实力很小的个体商业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的部分,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很大。
3.物流业发展前景广阔。2009年10月,位于近海经济区的沈阳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沈阳保税物流中心是东北内陆唯一的保税物流中心,可以为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类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功能平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快促进产业集群企业聚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良好的外部环境优势,物流业必将成为辽中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沈阳保税物流中心必将引领辽中县现代物流业飞速发展。
三、辽中县物流发展需求分析
1.辽中县物流需求分析。辽中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物流发展潜力巨大。围绕发展高效果蔬这一主导产业,辽中县着力打造“一园、三区、五大基地”。一园:即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的食品加工产业园。三区:果蔬经济区、肉牛经济区、林果经济区;五大基地:淡水鱼产业基地、稻谷产业基地、畜禽产业基地、白酒产业基地、花卉产业基地。工业方面,辽中县工业产品以装备制造类产品为主,机加泵阀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分析辽中县整体产业结构及各乡镇产业特点,总结辽中县可供流通的产品(如下表所示)。
2.辽中吸引区物流需求分析。沈阳近海国际物流中心吸引区范围为:以沈阳近海经济区和沈西工业走廊为服务基点,服务沈阳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辐射整个东三省、内蒙古地区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1)辽宁中部城市通运输货运发展状况。在充分利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契机基础上,近年来辽中城市群货物运输量稳步增长。2004 年辽中城市群货运量达到 36 764 万吨,占同年全省货运量的 52.40%,比上年增长 5.3%。在公路运输方面,辽中城市群已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一环五射”现代化区域网络格局。在铁路运输方面,客货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及运量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航空运输方面,辽中城市群拥有国家六个“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的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在水运方面,营口港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二大贸易出海口岸,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全国沿海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支线之一。(2)辽宁中部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1)装备制造业:以沈阳为中心,沈阳将打造城市群装备制造业研发集成总部,鞍山建设成冶金成套设备生产基地,辽阳建设成专用设备生产基地,营口建设成船舶生产基地。2)石油化工产业:抚顺发展石油化工、乙烯、催化剂及精细化工产业,辽阳发展化纤、塑料、纺织业,沈阳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鞍山、本溪、铁岭利用煤气资源,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3)钢铁工业产业:以鞍钢、本钢为依托建设精品板材基地,以东北特钢集团为依托建设优质特殊钢生产基地,以北台、新抚钢为依托建设新型建筑钢材基地。4)医药制造业产业:以沈阳为化学、生物医药中心,医药研发核心区,本溪作为中药研发生产中心,抚顺、铁岭作为化学药物、中医药生产中心,全力打造医药产业集群。5)电子信息业产业:以沈阳为龙头,鞍山、营口、辽阳等城市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6)能源工业:依托铁岭、抚顺两市发展煤炭工业,进行煤炭的开采和洗选。
四、辽中县物流发展策略
根据辽中县物流发展状况,结合辽中县及其物流吸引区的物流发展需求分析,借鉴物流业发展相关研究 [5~8],将辽中县现代物流产业规划空间布局设定为:一中心多节点。一中心即位于近海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中心,多节点是指分布在辽中县各乡镇的物流节点。在辽中县物流业发展过程中,要以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建设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物流体系,服务辽中、沈阳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同时,兼顾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在具有特色产品的区域,设立物流节点,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带动农村乃至整个辽中经济的发展。
1.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发展策略(1)完善物流中心各项功能建设。根据市场物流需求,增强保税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完善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配备先进装卸运载设施,满足各种类型货物运输的需要,此外,还应注意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完善,以信息化推动园区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利用园区空间,合理布局与设置物流中心,着力加强保税物流中心区的路网建设。(2)发展特色物流产业。坚持高标准,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保税物流中心,围绕发挥资源优势,立足现实基础,突出品牌建设。依托机加泵阀、装备制造、环保产品、农副加工产品等的集疏运,形成货物集疏散网络,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建成一个集综合服务区、产品加工区、商品贸易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转运配送型现代物流中心,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充分发挥水、陆、空等多式联运功能,形成与营口港、沈阳桃仙机场等相联接的集疏散网络,建成集仓储区、配送区和集装箱(专用罐)区于一体的基地型现代物流中心。同时应支持各类业、法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财务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态发展,形成功能配套,特色突出的产业服务区。(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兼顾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保税物流中心要着力抓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这是促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制定政策,强化服务,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进入生产企业的采购、营销、加工、售后服务等环节,直接参与大宗货主的原材料采购或产品销售工作。要切实做好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强化第三方物流企业货源组织能力,拓展南北大运销业务。依托保税物流中心的强大功能,在近海经济区内,重点吸引普洛斯、马士基、远洋物流等大型专业物流公司,完善辽中物流格局。要兼顾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第四方物流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可以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突破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做到真正的低成本、高效率、实时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保税物流中心应通过发展第四方物流,整合国内外现有的物流资源,迅速提高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2.农村物流发展策略。物流条件和运作模式落后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因素,改善农村物流条件,采用新的物流理念和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辽中县要发展农村物流,应依据各乡镇产业特色,在农村设立物流节点,依托现有超市配送渠道 ,打造 “超市―物流节点―农户”模式,引导生产企业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 ,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构建辽中县农村超市配送体系;还可利用邮政网络遍及每家每户的特点,发展辽中县农村邮政物流,进一步拓展特色农产品的运销外延,更好地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此外,辽中县如果要发展农村物流业,必须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完善辽中县农村物流信息平台,要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培育、调整、扶持专业物流企业,服务于农村物流需求,提高辽中县农村物流市场组织化水平,辽中农村物流的发展更要增强农物流意识,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发展、加大农村专业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赵启兰,王耀球,刘宏志.城市物流规划的战略定位分析[J].物流技术,2006,(6):1-3.
[2]李彤.对现代城市物流规划的几点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2008,(2):149-150.
[3]商金红.辽宁物流业发展趋势初探[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5.
[4]张军玲.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7,(21):480.
[5]魏然.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物流规划策略[J].经济物流,2009,(6):37-38.
[6]杨鑫,张鸿雁.青岛港发展现代物流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3):54-55.
篇4
近年来,尽管国际、国内贸易量大量增加,国家骨干高速路网及地方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和完善,但因公路运输业经营主体分散,运输效率低下,且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难,导致公路运输企业经营不景气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公路运输业应该怎样抓住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机遇,以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是摆在公路运输行业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是新形势下我国公路运输业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公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物流业是公路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物流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公路运输业的巨大变化与进步,已引起国内公路运输界的密切关注。物流被看作是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新领域,并将彻底改变传统公路运输的经营组织方式和经营理念。因此,从现代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运输企业要适时调整其经营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物流活动,充分发挥运输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在新形势下谋求生存与发展,无疑是公路运输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经营战略之一。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层次也相应地在提高,他们不仅对商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商品的时效性、多样性和新鲜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由原来对初级物流的需求转向更加高级、更为综合的物流服务需求,具体表现为对运输质量、时效性等要求的提高,以及个性化运输服务需求的增加。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若公路运输企业仍然只提供单一的运输服务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它们必须提升和改造传统、单一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转而为客户提供综合的物流服务,这样才能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同时也实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物流业是公路运输业外延拓展的可行路径 (一)运输与现代物流之间的相互联系 与传统的交通运输相比,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加工、仓储、配送等过去相对独立的环节有机整合,实现系统的最优。因而物流的内涵远远超出运输的范畴,但同时运输又是物流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把物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输的发展势必推动物流的进步,而物流的发展又对运输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1、运输是物流实现的基础 运输为物质产品在进行移动,以为实现或增加其价值提供基础。原材料运送到市场或生产地、完成的产品发送到分销中心以及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步无不依靠运输实现货物的位移,整个过程的装卸、仓储、流通加工等其他物流环节也是依靠运输实现相互间的联系。离开了运输,产品也就不能成为商品,无法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 2、物流业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整合 物流优化的重要着眼点之一是如何把原材料或成品按时、按质、按量地运送到目的地,并且运输过程最短、运输费用最省。这就要求运输业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及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这样才能使客户获得最佳的运输路线、最短的运输时间、最高的运输效率和最低的运输成本。 (二)公路运输在现代物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公路运输自身的特点符合物流作业要求 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门到门的优势,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物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要求,符合物流管理目标中提倡的以“满足客户服务需要为第一位”的服务理念。
2、公路运输是各物流节点集疏运的实现方式 公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中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完成集疏运必选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实现区域分配和市内配送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通常是运输物流服务的最终完成者。 3、公路运输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促进货物无缝流动的重要力量 货物由生产地到消费地,往往需要长途和短途、干线和支线的配合,需要几种运输工具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公路运输的衔接作用。尤其是当前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更需要发展多式联运,实现海运与铁路、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公路运输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公路运输业如何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 (一)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一般运输物流系统规划是从全社会的运输组织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是为经济整体运行发展服务的。物流领域的建设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有规划的引导才能避免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国公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时,离不开具备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的公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的引导。 (二)运输企业应努力寻求与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 对公路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的问题。公路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融合和转化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现代物流业强调物流服务企业向其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与协作。
(三)多方协作共同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瓶颈 物流企业与其他生产型企业一样,需要建立正常的融资渠道与大量的资金支持,但随着自身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持续扩张,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和民营物流企业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企业应注重自身形象建设 企业应强化财务管理,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利用水平,努力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
2、拓宽融资渠道,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国家应对有增长潜力的中小物流企业及民营物流企业在股票上市、债券发行等予以支持,允许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发行债券和进行股票发行试点。开拓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新渠道。
篇5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 体系 发展对策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快速而有效地全面实现商业贸易活动在线交易电子化的全过程。电子商务的出现影响了传统的物流观念,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使现代物流业呈现出物流过程一体化、物流系统网络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物流活动自动化的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是物流的电子信息化,是信息流与物流的充分整合。电子商务与物流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电子商务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需要强大的物流体系的支撑。
二、南昌市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与需求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位于长江中下游和赣江、抚河的下游,鄱阳湖西岸,由南向东与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区域相毗邻,是对接我国东部和东南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必经的中间地带。南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物流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南昌市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需求迅速增长,拉动了物流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也促进了企业内部物流组织的专业化。但总体来看,南昌市的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规模偏小、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弱,企业物流资源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物流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不强等,这需要通过加大物流资源整合、扩大物流设施设备改造、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方式来解决。
南昌市电子商务物流需求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二是社会和谐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物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源于这两个方面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南昌市制造业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需求
南昌市正在努力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已发展形成了汽车、飞机等8个全国性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了以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等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水平。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9亿元。工业品物流的比重超过社会物流总量的84%。南昌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需要相应配套的、专业化的、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作支撑。
2.南昌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需求
十一五期间,南昌市要围绕建设“在全国和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商品集散地、出口商品基地、商品交易中心”的商贸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商贸功能。南昌市的许多商品批发市场内的商品来自于全国20多个省(区、市),商品销往全省各地和周边外省市。这些商贸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需要有具备较强集散功能的物流系统和快速辐射功能的市内配送系统的支持。
3.南昌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需求
近年来,南昌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快速增加,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需要建立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率的城市配送体系,以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和效率、减少交通流量、降低配送成本。同时,南昌市还必须建设应对突发事件的城市应急物流系统。
4.南昌市城乡协调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需求
南昌市通过发展与市辖中心城镇的“半小时经济圈”、环鄱阳湖经济圈和省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对省内资源的集聚作用不断增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市域及环鄱阳湖周边的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产品物流量的增长,需要强有力的物流服务支持,农产品物流系统将成为南昌市物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南昌市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基础,物流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南昌市的电子商务物流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还不能满足南昌市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需要加快发展。
三、南昌市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电子商务物流功能定位为:立足省会城市、“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和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大力构建为现代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会展旅游业、现代农业发展和城市生活消费服务的物流网络,形成辐射全省及周边经济区域,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开放型现代物流体系。
公共物流区是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城市物流功能区,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开展专业性物流活动及与物流相关的增值服务的经济功能区。按照建设规模、辐射范围、功能定位等不同,公共物流区分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综合考虑南昌市的地理位置、物流发展现状、城市布局、物流量分布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在南昌市规划建设3个物流基地、8个物流中心和15个配送中心。3个物流基地分布在南昌市的北、南和西南,是南昌市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设施集中配置的区域,也是南昌市的主要物流集散区域,承担南昌市与全国其他城市之间大进大出的物流业务。8个物流中心分布在3个物流基地的周围,以区域综合物流服务为主,同时承担着向周边城镇辐射的功能。15个配送中心为城市物流末端节点,重点为大型企业、专业市场和社区生活服务,兼顾特色产业。
同时,着眼于长江流域带、京九线和浙赣线三大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主动向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沿海城市密集区辐射,完善铁、公、水、空运输网络,以南昌市为基点构建辐射周边省市的交通运输体系,兼顾与规划建设中的公共物流区的有效衔接,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物流网络体系。
四、推动南昌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1.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体系
现代物流涉及生产、运输、仓储、信息等诸多领域,组建由主管副市长牵头、物流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南昌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协调和指挥南昌市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同时,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物流业宏观监测、预警和信息制度,在推广物流行业标准、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物流技术交流和物流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物流扶植政策体系
从扶持现代物流的发展出发,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政策与税收体系;合理制定电子商务物流用地及公共物流区政策,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设置保税物流区和政策试验区。市政府应根据物流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采取财政贴息或补助方式,用于支持重点物流工程建设、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引导物流资源整合和传统物流改造提升、扶持重点物流发展企业和重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工商企业的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发展集中采购、共同配送和连锁经营的模式,广泛利用专业物流服务,将物流组织与管理活动从企 业核心经营活动中分离。
3.加快电子商务物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
优化南昌市物流人才结构,重点是引进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物流技术人才、物流经纪人和经理人等高层次人才。为了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应对特殊的人才参照高科技人才优惠政策,制定引进物流人才的具体措施。建立物流人才库,形成完整的物流人才储备机制;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企业的急用物流人才;抓好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发展。进一步规范物流认证工作,组织高水平的资质证书教育,重点培养南昌市急需的物流应用人才、操作人才。
4.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环境
建立与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规范和整顿物流市场秩序,支持大型、现代、规范的物流企业发展,取消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物流企业,建立市场准入机制,调整取消不必要的行业审批项目,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努力打破行业和地区的分割和垄断,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制定电子商务下物流现代化推进技术标准,参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并推广物流网络系统内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标准,通过托盘化率、条形码、EDI、GPS、GIS等先进手段应用阶段目标的制定和推行,促进无缝化连接,有效整合物流网络节点,提高物流网络体系的运行效率;建立健全信用机制和诚信体系,加强个人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及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评定中介组织;加大现代物流宣传力度,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特别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物流管理者的物流基础理论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广泛宣传物流企业的先进典型,介绍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典型案例,加强对物流发展的跟踪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和现代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南昌市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南昌市电子商务物流的初步探析,将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篇6
1.现代物流业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如海尔集团为了规范未留管理,实现了企业流程再造,把公司的采购、配送、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活动进行了集中管理,设置了采购事业部、储存运输事业部及配送事业部,重组了物流业务及物流资源,降低企业物资消耗、提高了劳动生产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近年来,国外有实力的、规范管理的物流大企业看好了我国未来物流市场的良好前景,不断地进军我国国内市场,在各个区域构建起了自己的物流网络和物流联盟。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很大的威胁,但同时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完善我国物流业的经济管理,以此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给广大的客户。比如海陆、阿尔卑斯、马士基等。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理论界除了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物流理论以及经验外,还参考了西方国家物流理论研究成果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快了物流系统的建设、制定了合理的物流规划以及物流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物流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我国物流技术的研究步伐。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小、少、弱、散”四个方面的问题。所谓小,就是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所谓少,就是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有效的营销手段少;所谓弱,就是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所谓散,就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经营秩序不规范,缺乏有力的网络支持和网络分散。
2.现代物流业具的发展趋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物流规模以及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物流业逐渐朝协同化和集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当前,随着物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大了各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为了有效应对竞争,我国物流业必须采用公司间的并购或联合扩大企业规模,构建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构建物流园区,有效推动了物流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将其具有的整体优势及互补优势全面的发挥了。第二并购或联合。比如美国的UPS并购了总部设立在迈阿密的挑战航空公司、美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物流企业PAPCE和法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郭克豪斯公司等。相关物流方面的专家认为,只要国际上各个物流企业间实现联合与并购,必定会推动国际物流业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重新组合而成的各物流联合企业及跨国公司会将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全面发挥,以对国际物流动态信息全面的掌握,调动企业自身在各个区域中的物流网点,在全球构建一个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大大节约了时间及降低了费用。(2)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指的就是除了供需之外,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增长率较高,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客户不断增多。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3)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物流装备加以改造以及增强管理水平。当前,我国物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逐渐的将系统技术作为了主要核心,形成了以先进信息技术、运输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等各项专业技术为重要支撑点的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我国物流业在未来过程中将朝着四个方向不断的发展,即信息化,如使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自动化,如自动化导引小车技术、搬运机器人技术等;智能化,如电子跟踪技术、电子识别技术等;集成化,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机械化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分析
1.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的竞争优势。
要想确保区域物流体系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遵循五个方面的要素:产业发展环境、物流生产要素、企业协作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和物流标准体系。其中,产业发展环境,具体涵盖了区域物流产业政策、各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以及市场管理法规等;物流生产要素,具体涵盖了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等;企业协作群体,具有彼此间互补的核心业务能力,建立物流行业主体的企业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具体涵盖了物流需求和供给情况等;物流标准体系,具体涵盖了物流术语标准、包装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作业标准等。
2.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
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先发展后规划、先规划后发展和边规划边发展三种类型。(1)先发展后规划。这种发展模式是将自由市场经济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市场的作用先把物流业发展起来,然后在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与推动。这种模式物流水平较高。常用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是美国与日本。(2)先规划后发展。实际上就是由政府部门先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利用行业协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采用这一模式较多的是英国。英国在1960年构建了物流管理中心,主要以工业企业高级顾问的形式出现,协助企业编制一套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物流专业性会议。70年代,英国又构建了全国物流管理协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彼此沟通交流的场所给物资流通、运输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以及对物流有浓厚兴趣的人员交流。这一发展模式主要是为广大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除了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交通运输工具外,还要出租仓库给用户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3)边规划边发展。采用这一模式主要是欧盟。欧盟最具典型的成功经验是,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给予一定的支持。首先是通过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全面的协调,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是摒弃过去的垄断方式,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最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促进物流产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3.我国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项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同时结合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也的现状采用边规划边发展的模式比较妥当。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政府部门的行为全面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将区域间的关系协调好,从而为现代物流业营造出良好氛围的发展环境;其次,利用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增长。最后,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由中国特色的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
三、区域物流体系的评价指标
1.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具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进程。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外部动力主要是工商企业由于生产或者销售物品时具有广泛的涉及面,批量少批次多,物品的附加值逐渐增加等特点,对时效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将原本属于自己来完成的效率较低、对市场竞争力造成影响的业务分离了出去,构建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动力是运用电子商务手段,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的运作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物流业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的具体特征,可将物流业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运输主导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物流系统中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其次是物流业扩展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之间;最后是物流系统服务阶段。其所体现出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比重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当前,要想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就必须对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还要全面掌握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体系方略。
2.分析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
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一是供给指标:(1)物流基础设施。具体涵盖了海、陆、空等运输方式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并对对诸多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布局、连接、对运输资源的全面整合等。(2)物流信息系统。具体涵盖了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企业信息化程度等。(3)物流业经营服务能力,涵盖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技术和服务水平等。二是环境指标:(1)区域城市经济功能。其会影响到物流量的形成,比如会展中心、规模较大的商品交易市场、金融服务强等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区域创新度。具体涵盖了两方面的创新,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各种物流装备及技术水平会在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下逐渐提高,而物流组织则在制度创新的不断推动下进一步的趋于完善。三是成效指标。其不仅能够将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全面的反映,而且还能够对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不理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措施有效解决,以此促进区域物流体系持续良好的发展。(1)根据行业或者产品划分的物流成本在产品价格或者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将各个行业、各个产品物流成本全面的反映出来。(2)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实际利用率.这一指标越高,就越说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规划科学合理。
篇7
[关键词]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对策及建议
1、引言
对“逆向物流”有许多研究者给出了各种定义,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备或公认的定义。国外对逆向物流的最新权威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①2003年欧洲逆向物流工作组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从制造、分销或使用点到恢复点或适当处致点的过程;②美国学者Rogers等在综合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逆向物流是从消费点到起源点的物料、在制品库存、成品和相关信息的流动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对物料重新获取利润或进行恰当处理[1]。
2、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对逆向物流概念和绿色供应链体系的整体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Stock(1992)的研究其后,1994年,Drumwright提出了影响逆向物流活动的因素不仅包括企业间的外部因素,还包括跨企业和内部的因素。该文献指出企业的逆向物流活动是受跨企业因素影响,包括对环境问题的承诺和成功实施伦理标准等,此外,企业逆向物流活动直接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政府机构。他还认为激励机制与逆向物流绩效也是有相关性的,其研究表明:逆向物流计划的成功与推动员工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逆向物流活动的激励机制正相关。该假设说明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或约束机制保证,逆向物流绩效就会降低。根据Rogers和Tibben Lembke(1999)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国经济总量的9.9%,逆向物流成本约占总物流成本的4%。Stock在1992年提出了逆向物流领域与商业和社会的相关性[2];Rogers和Tibben Lembke介绍了逆向物流广泛的商业应用;在技术方面,Guide等在2000年详细讨论了再制造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
Kokkinaki(2002)提出了逆向物流实施的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分别是退货集合中心、专业化处理中心和综合方案提供商模式
2.2国内研究现状
逆向物流作为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物流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这就导致了逆向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水平在国内还比较低,人们对其认识有限,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向盛斌等在2001年着重从环境伦理上论述了逆向物流管理必要性,强调政府管制;柳键在2002年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逆向物流管理作了分析。
在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理论分析方面:柳键(2002)用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逆向物流的组织模式,并对逆向物流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范江华(2004)对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逆向物流的四种运作模式:公益性社会机构负责逆向物流的模式;生产企业联合建立的逆向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独立自建的逆向物流系统及生产企业逆向物流的外包模式[3]。
许峰等人(2004)分析了利用第三方物流促进逆向物流实施的优势,指出第三方物流是逆向物流管理的趋势[4]。玉兰和陈宇(2006)分析了企业逆向物流运作障碍:包括会产生牛鞭效应;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相矛盾以及退货业务与常规业务之间的冲突,并提出了引进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出了逆向物流外包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总结出对应的防范措施[5]。
3.我国逆向物流发展对策及建议
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的结合是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总体目标,但是企业在实施逆向物流过程中存在上述诸多障碍,因而,在具体运作时,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才能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双赢的目标,发展逆向物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3.1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网,加强信息共享正如前面所述,企业对逆向物流不够重视,所以很少在逆向物流服务这一领域投资开发,从而导致我国到现在还没有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我们必须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逆向物流的作用,在逆向物流服务上加大投资,开发出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从而使逆向物流更好地发展。
3.2建立逆向物流的处理中心
将进入逆向流通的产品集中到处理中心,以期形成规模效益。这与建立地区的配送中心是一个道理。现在多数的做法是使用独立的逆向物流处理中心。即使与配送中心使用同一设施,也要保持独立的两套操作系统。
4.结束语
众所周知,逆向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笔者认为逆向物流在国内的发展至今还未引起相当的重视,这也是我国企业逆向物流整体发展不健全的一个重要体现。然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逆向物流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他们的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引入。在当今的全球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逆向物流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对此,国家应该制订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逆向物流的发展。作为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把逆向物流纳入企业的战略计划中,重视逆向物流的管理,使之成为企业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最大程度的压缩物流成本,从而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应充分的发展逆向物流的管理,实现更大程度的腾飞!
参考文献
[1]Rogers D.S,Tibben―Lembke R.S.Going backwo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M].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Pittsburg。PA.1999.
[2]Stock J.R.,Reverse LogisUcs,Council ofLogistics Management,Oak Brook,IL.
[3]江华.电子垃圾回收说短论长[J].中国储运,2004,(2):39~41.
[4]许峰,王守茂,张艳军.基于第三方的逆向物流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4.(11):27~28.
[5]陈宇.企业逆向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流,2006.(7)
篇8
集装箱物流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集装箱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其中,长江主要港口之一的芜湖港集装箱发展更是异军突起,集装箱运输发展近十年平均每年以33%的速度持续增长。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是:我国集装箱运输迎来了黄金时代,集装箱物流业已成为临港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如何使更多的港口从传统装卸彻底向现代物流转型,并加快集装箱物流发展步伐,促进临港产业带经济跨越发展,已成为业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临港产业带是世界化大生产的最佳洼地
临港经济带的建设,既依托港口建设作先导,又围绕着港口作归宿,因而港口城市借助港口成为工业原料、燃料的供给基地和成品进出口基地。临海产业带使港口改变了原来单一运输的功能,港口成了最有效率的优良的工业生产基地。事实证明,港口和临港产业带的结合是港口城市创造巨大生产力的源泉。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优势所在
集装箱物流方式有单独的集装箱水路运输、集装箱公路运输、集装箱铁路运输及集装箱航空货运等方式,也有不同运输方式组合的集装箱联运。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临港产业带作为综合物流中心和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将在不断地以港口为中心向内陆扩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优势:一是功能优势。港口是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又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在整个物流链上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和发散点,也是全球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这是其它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二是作业优势。港口具有码头、栈桥、仓库(尤其是保税仓库)、场地、设备、锚地(尤其是联检锚地)、趸船、船舶等要素,作业门类最为齐全,作业设备最为繁多,作业方式最为多样,作业内容最为丰富,是现代交通成本相对最低的运输环节,也是现代物流链上最理想的节点和作业场所。随着现代物流和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关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及时汇集到港口。三是服务优势。开放的港口或者国家一类口岸,一般都包含有装卸、批发、配送、仓储业及自由贸易区等,能够为船舶、汽车、火车、飞机及仓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以提高联运效率,成为连续不断的运输链中的综合物流中心。四是人才优势。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外贸运输发展需要,港口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机械设备、船舶运输、外轮理货、电气、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队伍和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尤其是聚集了一批现代物流、计算机技术、水运战略规划、外贸进出口、综合管理等高级管理人才。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正当时
全球集装箱物流发展风起云涌,集装箱运量急剧上升。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正当时。权威资料显示,在全球出口的集装箱中,从我国出口的集装箱约占22%。基于我国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增长的重大影响,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预计2012年将会,超过1.54亿TEU。因此,“十二五”期,港口应当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机遇,加快集装箱物流发展步伐。一是以现代物流理念统领生产经营,早日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确定现代物流发展愿景目标。二是充分发挥自身发展集装箱物流功能、作业、服务、人才等优势,有的放矢地发展集装箱物流。三是正确选择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充分利用集装箱的优势,避免在选择上出现错误。四是科学投入,强化集装箱专用码头基础建设。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主要途径
临港产业带是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发展集装箱物流涉及到装卸、集并、运输、仓储、包装加工、检验检疫、海关监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跨行业复杂问题。临港产业带的发展不仅与港口自身的区位、码头条件、服务水平、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物流环境有关,也与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甚至与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一定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寻找最适合的发展途径。
一是坚持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并重的思路。货物运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目前我国港口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要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现代物流发展理念,从全国港口布局上既要重视亿吨货物大港的发展,也要重视千万标箱集装箱大港的发展;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时,既要重视散货、件杂货码头的建设,也要重视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建设;港口自身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既要着眼从单纯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的逐年增长,更要改善功能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要从港口吞吐量“量的扩张”,更要向集装箱吞吐量“质的提升”方面转型,使港口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
二是正确选择集装箱运输方式。①集装箱水运方式:集装箱物流,尤其是国际集装箱物流,船舶是主要的运输工具,能载运集装箱的船舶种类很多,但载运能力、载运方式相距甚远。②集装箱公路运输方式:是集装箱物流的重要运输形式,尤其是集装箱“门到门”汽车直接运输和联运系统。③集装箱铁路运输:主要担负“站到站”的任务,在多式联运中,承担陆地干线运输的责任。铁路的集装箱运输是有限制的,主要受到车辆、路线和接发集装箱车站的限制。④集装箱贯通式物流:是采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方法,实施“一票到底”的“门到门”物流,这是现代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⑤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在全球进行联运,并从集装箱在货主门口装货开始直到用户门口卸箱为止,中途全部实行一票到底的联运并在不同运输工具之间实现有效换载。现代港口选择的多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方式。
三是为努力寻求适箱货物。适箱货是指适合于装集装箱的货类。最适合的货类是指贵重商品、轻泡件杂货及小型高级机械等,如运价本中的从价货类、酒类、仪器仪表、各种纺织品、医药、各种轻工业品。适合货类是指一般粗杂货,如电器电料、袋装货物等。勉强可装的商品,是指一般原料或较重的袋装商品如生铁、原木、大米、饲料等。在确立了发展集装箱物流战略目标之后,一是要努力寻求适箱货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增加适箱货物比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最适合货类,千方百计寻找适合货类,克服困难争取勉强可装货类。
四是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与国外一流港口相比,我国集装箱运输的服务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较低。因此,要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一是要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海外先进的集装箱公司开展合
资合作,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并学习海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诚信经营。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企业而言,诚信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重要内容,宝贵的无形资产。三是建立或完善“一票承诺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标准,实行“星级服务”,促进集装箱物流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切入点
1、从宏观上切入,逐步提高临港产业代国际竞争能力
一是协调一个长远发展规划:必须把临港产业带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指导城市各方面建设的蓝图。港口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等。临港产业带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布局和建设合理化、科学化,要充分重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建设,把完善服务和信息功能放在优先地位。另外,要重点突出临港产业带物流地位,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特别要以建设临港工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临港产业群。二是瞄准一个总体发展方向:从实际出发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一般都会描绘一个现代物流总体发展方向:这就是建立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是指把物质资料按照客户的要求,以最小的总费用,从供给地转移到需要地的过程,它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至高目标。为实现这个最高目标,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应具备物流集散、货物存储分拨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市场交易、信息管理、服务咨询和增值等功能。同时,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临港产业带还应为客户提供方便的商业和金融服务,如、保险、银行等,以期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的汇集中心。这突破了原有临港产业带作为单一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的设计理念。为此,必须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要求,对临港产业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功能多元化、标准国际化、布局合理化、管理现代化和运行高效化的改造,使临港产业带功能适应未来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网络节点的要求。三是把握一个工作指导思想:逐步实现临港产业带建设和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发展互动。临港产业带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临港产业带功能的拓展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临港产业带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的体现。反过来,现代物流的发展又为临港产业带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型功能支撑和动力源泉。因此,愈来愈多的港口城市在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时,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实现临港产业带发展与物流发展同步进行。
篇9
关键词: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管理创新
物流作为现代货物流通的重要基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市场前景不可估量。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运用支持,极大限度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及质量,俨然成为相关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其有关方面的研究也颇受学术界关注和热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提升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文作出了如下研究。
一、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运用现状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对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显著,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通过国家、行业以及高校的协同努力,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成就不断扩大,但其有效性亟待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基础条件较差
网络互联时代,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现代物流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迎合经济发展趋势、提升市场竞争实力,物流企业运用科技创新进行管理改革志在必行。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条件虽已有较大改善,但运转中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表现不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物流管理周转效率。例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加之物流配送中心或设施较少,直接影响了现代物流服务效率,制约了其管理发展。现阶段而言,基础条件差与现代物理管理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对创新科技的运用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客户服务体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二)人才支持不力
自人才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各行业领域对其相关培育支持越发繁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有力基础。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日渐成为物流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唯有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搭建优秀人才能力发展空间,继而增强综合实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如研发、营销等。简单来讲,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所需人才,不单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谈,人才可视为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有效运用的嫁接桥梁。但事实上,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人才配置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多环节科技创新需求,因此最大限度地发展科技人才,并无限挖掘其潜力意义非凡。
(三)体制因素制约
现代物流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关涉到多个方面,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主管,如基础投资、产业政策、税收标准等。以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策略指导,对现代物流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甚至部分区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直接干扰了经济市场有序竞争,同时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管理发展,进而导致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此外,我国物流管理法制建设不尽完善,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缘于规章制度缺失,在管理模式发展上尚未完成规模化、系统化,对专业人才应用不合理,相关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自身潜力开发不足,从本质上造成了管理效益低,继而制约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创造。
二、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
新时期,科技创新运用俨然成为现代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对相关企业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态势下,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毋庸置疑。笔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行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改善基础条件
纵观时下的市场经济格局,其中不乏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兴物流企业,其自身综合实力十分强悍,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自动化装备,资金来源也相当充裕。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物流量相当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当下所欠缺的是舞台和环境,其中首要因素体现为密集而畅通的道路网络,以确保现代物流管理“及时、精准、高效”配送。交通网络状况是衡量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条件的关键因素,其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至关重要,应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予以支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秉持节俭务实精神及原则,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道路建设,并注重实际调研,充分利用既有数据分析,科学规划车道数,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同时精心设计转弯道,保证行车安全。基于科技创新运用的道路建设,还需注重以人为本,设置安全护栏、绿化隔离等,以减免远光伤害,给司机朋友带来良好的驾驶体验,保证运输货物高效、快速、安全送达。
(二)加大政府支持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管理建设可谓紧系民生发展的重大工程,各级政府应统一认知,并充分发挥主导职能,加大相关支持,调动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积极性。事实上,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也是这么做的,如澳大利亚的物流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与降低税收等优惠政策,使得相关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基于此经验借鉴,我国政府可结合市场经济实情,制定一系列惠利政策,激励现代物流管理科技创新与运用。例如,在一定限期内,对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及运用意识的现代物流管理单位免征任何税收,抑或分配部分财政资金予以捐赠,减少其所面临的风险,创立龙头企业,发挥榜样作用。此外,还可组织多样化的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科技创新等活动,大力宣传既有成果,促进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从长远的战略目光审视,政府支持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将进一步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其实践路径有待探索丰富。
(三)修整内控制度
市场经济竞争自由而有序,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要完成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修整内控制度,包括领导制度、责任制度等,兼顾效率与质量,并落实到各环节、各阶段。在具体实践中,现代物流管理行业要坚持合理化原则,逐步建立完善的内部竞争规则,并充分利用创新科技,积极打造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分享科技创新成果,立足国际竞争舞台,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现代物流管理单位及企业而言,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认识到科技创新有效运用的实际价值与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形成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制度,精准掌控市场动态信息,并提升自己的综合处置能力。网络互联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现代物流管理必须要实现信息化、系统化,扎实科技创新有效运用基础。此外,现代物流管理还应将科技创新有效运用发展成为一种常态,配套完善考核、奖罚、培训等制度,鼓励全员参与,并提高其相应能力。
(四)重视人才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战略地位毋庸置疑。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是基于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持下的系统工程,理应纳入工作重点予以开展。在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中,要树立培养优秀专业人才观念,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科技创新运用意识,并量化能力素质要求,鼓励高校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开创物流产业发展新局面。在此过程中,现代物流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不断完善自身人力资源结构,结合既有综合实力,适度提高人才福利待遇,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基于此,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还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细化、量化科技创新有效运用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有计划性、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工作,实现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此外,依托高校理论支持,组织多样化技术培训工作,及时传递科技创新成果,强化员工有效运用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向共同发展。总而言之,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有效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在未来发展中,随着科技创新愈演愈盛,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价值将越发显著,并得到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笔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动态,综合剖析现代物流管理对科技创新的运用实况,及时发现其中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其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爱香.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32.12.
[2]高岩.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6.49.
篇10
关键词:现代物流思想;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20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其范畴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服务、废旧加收、处理等环节构成了完整的回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极大发展,物流与信息流共同作用,物流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崭新时代[1]。现代物流已经深入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对施工企业来讲,将各类产品、原料或物资工程化而生成产品,从而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现代而高效的物流管理,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对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加之,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企业微利时代粗放的物资管理已经没有出路。由此可见,作为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必须引入现代物流思想。
一、搞好物资采购管理严把物资入场关
(一)严密组织大宗商品的招标。施工企业所需要物资种类齐全,规格多样,为了减少采购中出现的问题,避免随意性,钢筋、水泥等大宗材料采购应尽可能的进行招投标,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同时在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前提下,大宗物资质量将会更有保证。为了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公正性,项目经理部所属各部门都参与到采购活动中,明确采购管理上的责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采购的随意性。(二)稳定小件商品的供应链。对于小五金、电料、配件等零星材料的采购应遵循货比三家、择优选购的原则。对于信誉能力较好和自身实力较强的几家商户,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确立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商户之间对物资的供应本身形成竞争,可以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施工企业在在资金紧张或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灵活应对能力。有了小商户对小件施工原料的短平快供应,施工企业可以降低小件施工原料的库存数量,降低成本。(三)强化质量第一的理念。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无论是大宗材料还是零星辅材都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绝对不能一味强调价格而忽视了对质量的管控。要做到在物资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成本。对于采购中出现的某种商品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保障物资稳定供应的同时兼顾质量,停工待料是眼前的风险损失,以次充好则是潜在风险。
二、完善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体系,严控出入关
施工企业的各类物资设备,动辄成百上千类,为了保证稳定供应不断线,除了有供货商的配送保障,也离不开施工企业充足的配额储备。(一)配强配齐物资管理的人员和组织机构。管理者是管理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彼此有隶属关系的管理人员构成管理组织。对于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而言,最直接的管理模式是能级管理,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权与责要统一。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彼此间即合作,又制约的一个综合化体系。同时,要注意研究的人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物资人员的才智。要努力使物资管理人员熟悉物资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动态管理的专家。(二)修订和完善场内物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比人更可靠。对于高速流动,时时处处处于动态的场内物资管理,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因此,施工企业现场物资管理者就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者和督导执行者。要维护制度的权威,保持制度规章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同时,及时掌握制度运行中的情况反馈,渐进性对制度规范进行完善,使场内物资管理的制度规范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三)以信息系统助力物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人力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常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储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2]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益,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场内的物资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三、加强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督导检查
(一)引入专业监督。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某些方面专业性比较强,引入并发挥本单位专业人才在物资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及时有效发现深层次的管理漏洞,引导物资管理上层次,上水平。如专业财会机构和财会人员成本的控制,账目运行方面的监督;质检人员对原材料和施工质量的全程监督。在自身监督,做强内功的同时,还要主动与工程监理、业主等其它方合作,借助外部力量,全程介入工程管理,发挥监督效能。(二)发动全员参与监督。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人人都在管理中,人人都主动参与管理。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要取得成效,就要调动物资部门和其他部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对于物资管理中的制度规定张榜公布,对于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等重大第三问题要公示,让管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违纪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处理,绝对不姑息迁就,维护法律制度的权威。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形象,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引入先进的物流思想,建立高效的物资管理组织机构和供应体系已成为必然,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管理模式,施工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成.现代物流概论[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论述行为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