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篇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于中国人口的数量控制上,快速增长的人口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这些原因,长期以来的人口政策都是偏重于数量控制的,然而,近些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强烈的改变,中国正逐渐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二、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达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的提前来临无疑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和强大的压力,人的预期寿命的延长,意味着个人养老费用占据其一生收入更大的比重;家庭要为养老支付更多的财富,社会要为养老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都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经济资源配置格局的改变。具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不足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一般是由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阶段,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较大,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当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大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就会立即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就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在现阶段劳动力资源还很丰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015年前)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但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模式也有一定的影响

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老有所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从经济保障方面来看,我国城乡供养模式呈现相反的态势。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老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与家人共同生活,便于子女供养,照料老人,也是我国老年人比较认同的生活方式。根据上海市的调查,超过95%的老年人对子女赡养和生活照料状况表示满意,同时有96%的老年人倾向于在家养老。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三)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社会保障成本产生了重大影响

推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选择社会保障模式时,必须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变动有密切关系,但与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的关系更密切。据调查,贫困农民在脱贫后又返贫的,有60%是因病,在疾病、灾害等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将为农村的共同富裕,尤其是为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

三、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相关对策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关系到老年人的自身,而且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该给与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需要做到适应人口老龄化直达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及早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扎实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网络体系。

总之,在老龄问题日益多样化和严峻化的中国,成功的老龄化战略的实施,将是老龄观念和老龄事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尝试。老人不只是被关怀照顾的对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样,健康老龄化也不只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如何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才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桂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几点战略思考[J].学习月刊,2009(23).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模式

一、背景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老龄人口作为人口中的“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早在1982年,标志着“理解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人口老龄化国际会议”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种趋势,作为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按照国际通行的老龄社会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的数字表明,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2011年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进入了新的起点。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们面临着诸多人口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国对人口问题提出以下几个重点:大力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为全国人民关注,甚至为全世界所瞩目。

自成立以来,社会经济都在稳步向前发展,而伴随其中的人口问题也日渐明显和突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在全区24706321的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68157人,占常住人口的7.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21个百分点。正如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佳指出,“已进入了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眼富民强区、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将老龄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呼和浩特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呼和浩特市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首府,全区各族人民高度聚居,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人口战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全区其他盟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榜样,呼和浩特市更是首当其冲。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作为标准时点,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为286.66万人,在全区12个盟市中居第3位。2000-2010年10间,呼和浩特市人口净增加42.87万人,增长17.59%,年均增长1.63%。比较上次人口普查,呼和浩特市1990-2000年的10年间,人口净增加52.63万人,增长27.53%,年均增长2.38%。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9.76万人。然而,在2011年常住人口286.66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21.90万, 占全市总人口的7.64%,这表明全市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本次人口普查结果与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果相比,65岁以上的老人增加了6.63万人,这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人口出生高峰期,这部分人即将进入老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呈继续发展态势。而相对于老龄人口,0-14岁儿童比10年前少了7.53万人,这表明,近10年来呼市地区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比较好的,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普查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这4个城区的人口占全区常住人口的69.1%,而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这5个地区的人口仅占全区人口的30.9%。这说明,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人口压力较大,而旗县地区地广人稀,全市整个人口呈现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中心城区老龄人口明显多于五县一旗地区。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旗县,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等场所和设施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高于旗县。“呼和浩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174元,比上年增长12.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46元,比上年增长12.1% ,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3938 人,发放低保资金24717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946人,发放低保资金9246万元。通过这一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倍多,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却其本持平,基于城区人口是旗县人口的3倍之多这一人口情况,可见旗县人民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况且在旗县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大多数是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这部分人群多为孤寡、贫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经济条件及身体条件的双重制约。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官员吴玉韶表示,未来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将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等趋势。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6.7%;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占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此外,城乡空巢家庭将超过一半,部分大中城市达到七成,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是全国乃至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养老产业的发展事关数以亿计老人的晚年生活,因此,研究内蒙古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探索符合内蒙古地区的养老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大众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相应的养老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现在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居家养老模式与社会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一直都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养儿防老”、“坐享天年”这种思想一直都存在,但随着城市化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造成的少子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养老院等各种“社会养老”模式也逐步发展起来。在呼市主体城区,养老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民间一般养老机构与现代化老人公寓、文化型养老机构和养老型医院等多种养老形式为辅的方式完善老年人的生活。截至2011年6月,呼和浩特市共有敬老院42所,并且2011年计划在5个农业旗县新建敬老院10所、改扩建7所。在五县一旗地区,多采用农村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基础和主体,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的养老模式。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近年来,国家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化,增加了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投入,但仍然存在着居家养老水平低,社区养老功能不全,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养老服务覆盖面狭窄,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以养老机构床位数为例,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50-70张。而据民政部门统计,呼和浩特市现有养老服务机构23家(不包括农村敬老院),床位数4064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12张,这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0张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且呼和浩特市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失能、半失能老人和低收入老年人为主,难以满足各个层次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养老行业属于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微利行业,民间资本参与意愿不强。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的问题。

三、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了新农保等养老制度从无到有、覆盖范围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未富先老、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存在着多方面问题等待破局和完善。呼和浩特市作为的首府以及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养老模式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其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因素,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成唯一老年人口超1亿国家直面老龄化社会挑战[EB/OL]. 内蒙古人口网,2011-08-29.

[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网, 2011-5-16.

[3]呼和浩特市第6次人口普查现状,每户平均不足3人[N].内蒙古日报,2011-06-13.

[4]呼和浩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未来五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EB/OL].内蒙古人口网,2011-03-02.

[6]内蒙古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与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EB/OL].内蒙古人口网.2010-07-08.

篇3

关键词:物联网;养老院;管理系统;医护信息智能化;GPS定位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7-00-02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分忧解难。研究养老院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推进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也有利于养老院加强管理,意义深远。

准确预测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应对措施是解决我国信息政策与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方法。研究物联网技术与养老院管理措施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方法,以及与数据库系统管理相结合的智能养老监护方式。从社会人口年龄趋势分析,从计算机信息技术业务管理、医疗看护管理角度推进养老院信息管理和医疗安全系统智能化及普及建设。

1 人口老龄化背景和物联网技术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由图1不难看出,中国自21世纪初期就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2007年,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比重达11.6%,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截止目前,老年人口不断攀升,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政府曾提出建立医疗社区养老建设,逐步实施健康老龄化人口传统的医疗生活保障方案。鉴于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障方面的突出成就,如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总院,采用国外先进的Ensemble[6]软件作为开发平台,结合HIT标准协议,参照IHE[7]集成规范设计开发出了医疗数字化集成开发平台。考虑到医学图形和图像研究,远程医疗,电子档案,计算机化病案系统的开发,基于计算机的血糖控制系统相关研究与医学监护,治疗与保障方面的创新突破,养老院管理系统和计算机智能化养老医护管理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为解决社会健康养老建设,医护信息化发展和物联网学科定位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2 养老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在深刻分析当前养老院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养老院管理系统E-R图。

2.1 老人管理

老人管理包括老人基本信息,家庭状况,个人健康信息,入住管理,床位记录,请假管理,护理管理,事故管理,老人家属,政府医护补贴记录。十个菜单逐一统计老人的信息,做到见名知义,记录信息将统一收入安全数据库内。

2.2 财务管理

记录统计养老院的各项支出,包括物品购买记录,收款记录,预存老人入住缴费记录推注结算,消费登记,缴费登记等多个项目菜单,做到有理有据,规范管理。

2.3 医护服务

根据入住老人健康状况等级为老人分配相应的医护人员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从护理项目,护理级别,饮食管理,用药记录,健康体检登记到医护监理,使保障更人性化,贴心化,以提高养老院的服务水平。

2.4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由字典维护,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系统日志组成。从系统研发设计到软件的实现,从数据基础安全到系统保护,均可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难以损坏养老院管理系统。操作日志,数据记录,账户安全,修改设置等整体上整合信息的标准化是养老院管理系统高效、健康、积极运行的主要因素。

2.5 人事管理

员工管理主要涉及员工信息,员工请假和员工奖惩及工资等模块。人性化的功能设置能更好地激励员工。运用数据库CRUD[8]的基本功能可实现对员工的全面管理,这一模块有利于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扩展性。人事管理主要涉及具体的养老院医护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分配,对养老院系统的筹划意义重大,包括员工信息,工作岗位安排,工作日志目录,个人监护对象,岗位职能,简述。准确记录人员调动和工作安排,交接情r等,并及时更新管理。

2.6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主要由欠费分析,收费分析,渠道分析,资金分析,事故分析等组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确统计和分析已变成事实。统计分析模块的实现依托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对未来的决策起到启示作用,也可以由大数据预测意外发生的概率并给出应对策略。由此看来,此模块在整个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2.7 接待管理

接待管理主要由咨询接待,床位接待等组成。这一模块为客户提供了强大的网络交流平台。可以在线咨询相关事宜,在线预约床位,运用数字化功能极大地改善了客户体验。养老院管理系统E-R图如图2所示。

3 硬件技术支持

3.1 呼叫器对讲系统

篇4

【关键词】延迟退休政策;珠海市;回归模型

中国老龄化程度严重,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中国有望于2017年正式出台实行延迟退休方案,为落实好延迟退休政策。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政策优势、地缘优势、人才优势、经济优势明显,探讨珠海市作为试点城市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关延迟退休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资料,雷勇和蒲勇健发表的《基于给付确定制的最优退休年龄经济模型分析》为员工选择最优退休时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2年,张文学和任彦霏发表题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下的最优退休年龄动态模型构建与应用――以陕西省为例》,探究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O最优退休年龄模型;到2013年,李含伟和汪泓基发表《基于个人幸福最大化的最优退休年龄分析与柔性退休制度仿真》,该论文考虑了个人获得的物质享受与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价值。

2.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探究最优退休年龄文献较早,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有: 1984年Gary・ S・ Fields运用劳动力供给模型,对国民收入结构、养老保障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其会影响退休行为;2008年,Jonathan・Barry ・Forman探讨退休年龄与人口统计学的关系,初步拟出养老金法案,为公共政策制定参考依据。2009年,Michael Tucker和Juan A.Lacomba两位学者定量分析分别给出在正常市场和消极市场下最优退休年龄应该在62q,且法定退休年龄也受到政治与经济因素影响的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对延迟退休年龄问题争论已久,但与国外成熟国家的退休年龄相比,中国学者研究最优退休年龄着重考察个别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文献较少。本文在前人验证延迟退休年龄合理性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侧重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珠海市延迟退休的可行性。

二、珠海延迟退休可行性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特约研究员孙永勇等学者认为最佳退休年龄与参加工作年龄、退休年龄、死亡年龄、名义利率、退休前死亡概率、个人效用之间可建立数据模型,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得出城镇就业人员最有退休年龄达64.14岁。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明将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城镇就业人口法定标准退休年龄有望达到男性65周岁,女性60周岁。

1.珠海市延迟退休政策定性分析评价体系

为探究珠海市就业人口退休年龄,充分利用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定性分析4个关键因素: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求关系、市民受教育程度,得出“延迟退休”科学可行的制度设计。

假设:

(1)4个国情指标对于延迟退休影响等值。

(2)假设研究延迟退休对某一指标的影响,其他指标值忽略不计。

(3)影响珠海市与影响中国退休年龄的因素基本一致。

根据珠海市统计局数据可知,第一,随着珠海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珠海市的人口老龄化呈增长趋势,2010年珠海全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0.2岁,而珠海市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珠海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2.5岁,居广东省之首;第二,退休年龄与受教育年限延长不相适应,受教育程度与受教育年限成正比,维持原来的退休年龄规定,劳动力可能处于人力资本高峰期退休,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第三,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相适应,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珠海市延迟退休政策定性分析,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珠海市同样具有可行性。

2.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以调查者愿意频率来反映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否可行的概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是对定性变量的回归分析。在实际问题中,是否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确定延迟与不延迟两个变量。

设因变量y是0-1型,自变量为j x (j=1,2,3)。设y=1时的概率为p,则Logistic回归方程为

根据职业类型的划分,从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体力劳动者三个角度对P值进行计算。P1代表事业单位中愿意退休的频率,P2代表企业单位中愿意退休的频率,P3代表体力劳动者中愿意退休的频率。

模型估计的结果可以写为:

综上,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显示出中国人均GDP与人均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固定资产投资额对退休年龄有显著影响,人均GDP的增加有助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1.将珠海市作为延迟退休试点城市具有可行性

本文对珠海市延迟退休政策定性分析评价体系,得出延迟退休政策χ楹J芯济发展、劳动力市场优化、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珠海整体战略布局这四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结合中国与珠海的数据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法,得出人均GDP与人均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固定资产投资额系数的t统计量都高度显著相关,且所有系数都具有正确的符号,表明人均GDP与人均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固定资产投资额系数这两个变量共同对愿意延迟退休有显著的影响,延迟退休方案在珠海市实施具有可行性。

2.建议推行弹性退休制,完善养老金给付机制

实行弹性退休制,意味着城镇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工作意愿在55岁到65岁之间选择合适的时间来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与退休年龄相挂钩,可提高参保人员的缴费积极性、减轻社会养老压力,还可有效避免富有劳动力人员提前退休。能够积极引导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退休决策中的作用,使得个人在退休决策时选择的方案可以达到最优化。

政府应当制定退休年龄的指导性政策,制度设计与利益激励相符,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实行弹性退休制。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动态监管,避免养老金缺口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养老制度也有利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将养老金的给付水平与退休时间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根据不同的退休时间调节养老金的给付,从而体现养老金收缴及发放的公平与效率结合。

四、结语

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具有经济创新创优的政策优势;地处珠江口西岸,与香港隔海相望,与澳门陆地相连,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以“蓝色珠海高层次人才计划”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具有人才优势;建设发展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有益成果基础上,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开拓“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新局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有作为退休政策试点城市的优势。

紧随国家改革,发挥优势,通过试点城市效用带动作用,将对珠海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探究,契合社会需求,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延迟退休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中国学者研究最优退休年龄着重考察个别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文献较少。本文在前人验证延迟退休年龄合理性的基础上,侧重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延迟退休政策的合理性,得出珠海市作为延迟退休政策试点城市的可行性,并提出推行弹性退休制,完善养老金给付机制的建议。日后,研究会继续数据收集、社会调查工作,在模型中增加要素研究,持续关注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及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甜.我国最佳法定退休年龄的趋势分析与数学建模[D].江西理工大学,2012.

[2] 汪海菊,高广阔,张腾化.中国最优退休年龄测度方法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15,(7).

[3] 李含伟,汪泓. 基于个人幸福最大化的最优退休年龄分析与柔性退休制度仿真[J]. 上海经济研究. 2013(08)

篇5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可持续发展;武威市凉州区

一、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现状

1.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速趋稳

凉州区现有常住人口102.3万,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逐渐减缓平稳态势,年增人口不超过1万,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儿童抚养费的增加,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增长目前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增长的生育水平。但由于全区人口基数大,是甘肃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因此整体来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2.人口流动数量大,以临时性流动为主

从人口流动性上看,凉州区临时性流动人口数量大,而长期流动人口数量并不多。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出人口以劳务输出为主,2006年凉州区农村向外输转劳动力21.52万人,创收7.36亿元,成了农村家庭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流出人员的素质,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45 516人。

3.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凉州区人口素质从1990—2005年有所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3%增长到7.12%;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9.17%增长到15.7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9.58%增长到38.35%。尽管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底,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二、凉州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1.凉州区人均经济容量变化

从2000—2005年,凉州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27 607万元增加到952 0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5%,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 310.12元增加到9 629.78元,年增长率17.6%。

2.凉州区人均财政收支

2000—2005年凉州区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7 236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20 086万元,随后四年间一直下降,下降到2005年的9 106万元,出现负增长。2000—2005年财政支出基本稳定增长。人均财政收入逐渐下降,由173.73元下降到89.80元。人均财政支出稳步上升由295.62元上升到51 1.50元。

3.凉州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2000—2005年凉州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4 619万元增长到337 218万元,年增长率39.86%。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651.34元增长到3 325.62元,年增长率46.06%。

三、凉州区2006—2050年人口预测及发展趋势

(一)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凉州区的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借助CPPS软件的支持,以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性别比为控制变量,对凉州区2001—2050年的人口发展分别进行高、中、低三种方案的预测。将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方案(TFR=1.64)最符合凉州区的实际情况。在TFR=1.64的情况下,2001—2006年预测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5%、0.5%、0.45%、0.34%,预测误差较小。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1TFR=1.64总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由上页图1可知,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两次小幅波动。第一次小幅上扬在2005—2012年,在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到2030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会出现第二个小幅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很小,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基本为水平状,并且中间伴有个别年份的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38年左右,此后凉州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大幅下降。

2.总人口数

由上页图1可知,凉州区总人口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照中方案的预测(TFR=1.64),人口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111.71万,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2010年人口105.32万;2015年109.28万;2020年人口111.59万。

(二)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 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TFR=1.64 0~1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和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呈现出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然后再下降的波浪形变化趋势。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将在2011年达到一个低值17.53万,然后回升。在2019年达到一个峰值20.03万人后再次回落,到2034年达到一个低值11.96万人,然后再次回升。在2045年达到一个峰值13.56万人,然后再次呈现出下降趋势。

2. 2006—2050年凉州区15~6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TFR=1.64 15~6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2006—2012年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后一直到2028年除个别年份小幅下降之外,基本保持不变,202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测期内凉州区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会保持60%以上,这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是较为丰富的,2028年之前劳动适龄人口系数一直都保持在70%以上,数量在80万左右。

3. 2006—2050年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TFR=1.64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在初期变化速度较为缓慢,2006—2026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14%;而2027—2039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则会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增大;2039年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系数均达到峰值,分别为26.55万人和24.76%;2040年以后基本稳定,2040—2050年的年均增速为0.25%。

(三)2006—2050年内凉州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1.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结构类型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根据人口老龄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人口类型。年轻型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低于4%的比例,成年型指这一比例在4%~7%之间,老年型指这一比例超过7%。

按照中方案(TFR=1.64)预测的凉州区未来主要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凉州区的人口结构在预测期内将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一转变过程将于2010年前实现,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的程度将持续深入。

转贴于

2.预测期内19~64岁劳动人口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变化趋势

图5TFR=1.6419~64岁和25~44岁劳动人口变化趋势

图5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9~64岁劳动人口数量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预测期内19~64岁人口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6年缓慢增加,2016—2026基本保持稳定,2026年以后逐年下降。25~44岁青壮年人口,从2006—2026年基本保持稳定,2027年以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到2040年左右,下降到一个低水平后再次保持稳定。

四、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使发展缺乏后劲

2005年,凉州区的文盲率为8.68%,将近88 000多人,提高劳动人口素质,特别是特殊区域的劳动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难题,也是各个层次、各种方式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出现的教育素质逆淘汰现象也不容忽视,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由于人口素质低造成凉州区人力资本短缺,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经济发展将会缺乏潜力和后劲。

2.人口流动性弱,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数量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入人口中从省内流入和从省外流入的人口各占一半,说明凉州区人口的流动性较弱,吸引外来人力资本的可能性较小,人力资源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实践证明,越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就越高。流动人口是活跃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流动人口不仅能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机制,还能有效拉动本地区的消费需求。

3.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27—2039年老年人口系数将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提高,到2039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6.55万,老年人口系数将高达24.76%,总人口负担系数高达57.1%。如此多的老年人口将为社会带来沉重的扶养负担。

(二)解决的思路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智力开发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要根据实际,重点培养适合凉州区的开发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普遍提高本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培养和扶持,注意发掘当地掌握独特技术技能的人才,积极向国家争取吸引人才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关怀爱护来本地工作的外地科技人才。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救济制度,难以消除农村人口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村人口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农村人口控制工作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现有的家庭养老而非社会养老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生老病死问题主要靠其子女而非社会来承担。凉州区家庭养老模式占据主流,“养儿防老”在农村不单单是一种传统观念,而是一种现实需要。任何人都会考虑失去劳动能力后怎样生存的问题,城市居民由于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经济上基本不成问题,而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尽量多生孩子,增强未来生活的保障程度。

3.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规范的运行轨道

2006—2010年为第一阶段。实现低生育率;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立完整的城乡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止人口出生率的反弹,重点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秩序;建立人口与经济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011—2015年为第二阶段。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并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程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机制趋于成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新体系基本建成;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规划和实证分析要上水平、上层次,扩大在市内省内国内的影响。

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把人口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提高人口出生、培养、就业、流动的水平。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作为重点;延长人均受教育时间;人力资源高效利用;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建立起来;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梁冬,李卢霞,等.理出同源必有因——浅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其经济学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5,(4):26-29.

[2]董栓成.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5):23-32.

[3]田雪原.发展观的转变——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1-8.

篇6

关键词: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多元合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50-03

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父母再难生育的家庭。全国老龄办曾在2012年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中估算,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而且平均每年会增加7.6万户。人口学家易富贤也指出,“即使忽略2010年后新增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孩子死亡数量,到2035年我国也会有高达1 000万户的失独家庭。”[1]由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失独群体的特殊性,因此,这些家庭在失去独生子女后不但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面临无人养老送终的悲惨境遇。

一、我国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现状

2007年,国务院选择了上海、重庆、江苏、陕西等十个省市作为首批对失独家庭扶助政策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自2012年起,关于失独家庭的扶助政策在全国各地普遍实施。例如,重庆市在2012年底建立了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规定失独父母每人每年可得到3 120元生活扶助金。同年,河南省郑州市将失独者扶助金从每人每年1 200元提高到3 240元;河北省石家庄市规定,失独母亲年满49周岁、父亲年满55周岁后,每人每年可领取1 800元补助金;母亲年满55周岁、父亲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年可领取6 000元补助金。陕西省的扶助制度更为全面,陕西省人口计生委于2012年9月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制度意见》,明确了五个方面的扶助内容。

除了经济救助之外,失独家庭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帮助不可或缺。江西省经过专项调查,对全省1.1万余户失独家庭建立失独家庭档案,对女方尚处于育龄的家庭开展生育指导,同时组织心理专家对不能生育的家庭进行心理辅导。北京市于2012年6月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关爱失独家庭的保险救助计划――“暖心计划”。该项目每年会为每位失独父母出资2 800元,用于投保养老、医疗、意外、人寿、女性安康等险种在内的综合性保险。陕西省宝石花公益服务中心为失独人群组织“走出家门”活动,失独者们打着“牵手同行,走出阴霾”的旗帜继续出发,在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度过了一个难得的周末。

通过总结发现,全国在失独家庭关怀方面开展了多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但是目前的工作基本属于“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政府主要是在财政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市场力量基本没有参与。

二、失独家庭未来发展趋势及养老困境分析

(一)失独家庭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减少了近4亿[2],人口控制措施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大大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利用。但是,同时产生了其他社会问题。从数据可以进行以下分析。(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人口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家庭小型化”趋势。从1953年开始的50多年中,我国家庭人口规模呈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家庭户规模缩小到3.1人/户,即使国家已经开放了“二孩政策”,但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仍然存在。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从表1中可以看到,0―14岁青少年人口急剧下降,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持续上升,显然抚养比将继续攀升。截至2010年,65岁老年人比例达到8.87%,已经超过联合国认定老龄化社会(65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7%)的标准。如果“失独问题”进一步作用于两种趋势中,那么将对家庭和社会产生重大冲击,亟待妥善解决。

从全国死亡人口年龄变化趋势可以进一步分析失独问题的现实情况。(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这一年中,15岁―34岁人口死亡数量明显增加,如果根据独生子女证平均领取率40%粗略估计,这个年龄段死亡人口中近一半是独生子女,即大约有97 457人,涉及的父母大约有194 914人,而且可以估计这个年龄段死亡的人群其父母年龄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难以再次生育,养老困境已经形成。随着“独二代”“独三代”的成长,这个社会问题将长期存在并在未来逐步达到峰值。

(二)失独家庭养老困境分析

1.经济层面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独一代”成长历程可以看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预见家庭对“独二代”及以后各代独生子女的投入程度将更大,这种对人力资本的巨大投资背后是更高的预期回报。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曾指出,在社会保障事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父母会把自己晚年生活的保障寄托于子女。孩子成为父母未来潜在的保险品,在消费、经济、劳动等方面发挥多重正效应[3]。然而假如独生子女突然死亡,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则完全沉没。父母不仅不能实现预期投资回报,还要付出巨大的资金成本和精神成本。目前,全国各地区政府基本都能实现财政补贴,包括一次性给付和每月生活补助金,并实行动态管理。政府的这些政策,无疑会大大改善失独家庭的经济条件,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失独人口的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加,制度的可持续和发展性受到挑战。

2.生活服务层面

很多失独老人在失去独生子女这个唯一的养老依靠后,不得不指望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但目前养老机构的入住手续中都需要子女的签字或所在街道办事处及工作单位提供相关证明。这类手续相对复杂,让很多失独老人望而却步。此外,即使相关入住手续能够办妥,但目前我国的养老资源供给相对不足。中国社科院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中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高达1.94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14.3%。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出国际老龄化标准。相对于老龄化时代的快速到来,老年服务领域的发展十分缓慢,呈现“未备先老”趋势。曾经有媒体报道,我国现有养老机构4万多家,其中公办仅占了10%左右,其余民k的养老机构多数都是中小型规模的,条件和功能很有限。

3.精神层面

失独家庭丧子后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心理压力大到令人堪忧的地步。各地的情况十分相似,失独群体的社会交往活动很少,接触人群、回归社会的意愿不强,处于固封自守的状态。虽然民政部门会安排心理疏导,社会公益组织也会开展爱心活动,但这类活动并非经常性的,也难以有针对性地疏导心理障碍,使得他们成为逐渐脱离主流社会群体的“异类”。

三、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型”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体系

失独家庭与普通家庭相比,养老需求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显著不同。首先,两类家庭在养老需求上较为相似,都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但是失独家庭在缺失了子女这一支柱力量后,其养老模式必然形成其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应调动全社会力量,将政府机构、市场单位和非盈利组织结合起来,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型”模式。这种模式应符合所有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模式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界定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

(一)政府机构

独生子女在养老中的缺位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政府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密切关注

民政部门或计生部门应尽快完善“失独家庭”数据库,从总体上掌握“失独家庭”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并实行动态管理。另外,还要搞清楚他们的基本需求,如养老需求、心理需求、生育需求、就业需求等等。

2.建立、维护和监督制度运行

通过相关政策,调动全社会多元化主体参与制度建设和运行,政府在运行过程中主动与其他参与主体配合,维持制度的高效运转,同时密切监督每一环节工作的规范性,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3.资金和政策支持

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政府理应对“失独家庭”负起责任,首要的责任便是经济支持,因此,政府财政预算中有必要专门设立“失独救助专项基金”,定期划拨资金并集中管理,不得挪用。为了实现基金管理的透明与效率,可以通过招标,委托业绩优秀的基金公司管理经营,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方面活跃了资金市场,也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和收益。

(二)市场单位

1.金融保险企业

主要是指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从2014年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和成熟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近几年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中成长起来一批业绩优秀的基金公司,这为养老金入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招标进行市场化委托管理,政府则作为委托人行使监督权和收益权,并进行优胜劣汰的动态考察。这种委托-模式既能够活跃资本市场,又能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应对未来风险。

另外,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专门开展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险业务。例如,2014年6月,中国保监会《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择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武汉四个城市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通过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形式为老人提供养老金。

2.养老产品开发企业(包括盈利性养老机构)

随着失独父母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迫切需要生活照料。然而,我国目前的4万多家养老机构中公办仅占了10%左右,其余民办盈利性的养老机构多数都是中小型规模的,条件和功能也很有限。显然,面对巨大的养老市场缺口,政府很难全面承担起提供专业社会养老服务的职能。因此,有必要调动市场资源实现有效供给,以缓解供给不足的矛盾。政府的主要责任应归纳为:扶持和监督。扶持可以体现在:对民办养老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水用地等方面予以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机构。监督体现在: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考核和评估,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进行宏观管理,制定养老资源合理配置的办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产生的资源浪费,切实保障盈利性养老机构既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规范、有序发展,又能通过自身成长促进市场潜力的发挥和良性运转。

(三)非盈利组织

近年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涌现在社会活动中,在弱势群体关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陕西省宝石花公益服务中心为失独人群组织“走出家门”活动、江苏常州成立“春晖俱乐部”、上海市建立“星星港”、北京市建立“心灵家园基地”等等,这些志愿者组织的主要宗旨都是通过开展多种方式来缓解失独家庭的精神痛苦,为其搭建相互倾诉和鼓励平台,丰富其生活,重拾其信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从非盈利组织自身的特点可以发现他们的生存能力较弱,因为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开展正常的工作又需要各种耗费,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要努力推进慈善团体的多样化发展,联合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中国发展基金会等组织共同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门慈善机构,募集专项资金用于救助;另一方面,要支持基层社区组织。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最基本的养老形式,社区组织作为家庭的邻居和朋友,因为情感的亲密和生活空间的接近,有面对面交往的机会,也更容易伸出援助之手来满足失独家庭的情感需求。此外,社区工作人员可以为“失独家庭”搭建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失独家庭养老问题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体系建设中明确各参与者的角色,形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的关系,实现体系运转中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惊涛,易富贤.“失独”之痛须格外重视[EB/OL].环球网.http://,2012-10-20.

[2] 翟振武.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缩减4亿.大规模流动加剧分布不均[EB/OL].中国日报网2011-12-25.http://. cn/hqgj/jryw/2011-12-25.

[3] 国家人口计生委财务司课题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研究报告[R].2006,(9).

[4] 彭劲松.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4-36.

[5]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7]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EB/OL] 2007- 08-31

[8]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OL] 2013-02-27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由松江区公安分局提供。松江区居民2001年为496 714人,2008年为546 576人,户籍人口增长了10.04%;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1年的12.65%增加到2008年的13.81%。

1.1.2 病例收集 根据“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点工作手册”(简称手册)所规定的报病网络,对松江区户籍居民发生的脑卒中事件逐级上报,由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职医生每月进行收集、登记、双重核实、汇总,并每年查漏报2次,漏报率

1.1.3 诊断标准 按照“手册”规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脑卒中为急性发病,症状可持续24 h以上或导致死亡的局部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型卒中。有脑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血管造影或腰穿等客观检查者才可分类,否则均划分为未分型。

1.2 统计分析方法

1.2.1 发病统计 脑卒中的期限定为急性发病后28 d,28 d内如有新发展或第二次急性发作均不另登记,28 d后有新发展或急性发作则另登记1次,为复发性脑卒中病例。

1.2.2 死亡统计 脑卒中死亡包括急性发病后28 d以内死亡和发病28 d以后死亡。

应用Excel 2003对脑卒中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人口[1]对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标化。

2 结果

2.1 发病死亡及变化趋势

松江区2001―2008年居民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为257.01/10万(标化发病率为131.27/10万),年均死亡率为122.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65/10万)。年发病率以2008年最高,2001年最低;标化发病率以2002年最高,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有所升高。年死亡率以2003年最高,2006年最低;标化死亡率以2008年最低,总体呈下降趋势(表1)。

2.2 各型脑卒中发病死亡情况

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发病的53.44%,各型脑卒中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血栓形成、未分型卒中、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型卒中占脑卒中死亡的44.74%,各型脑卒中死亡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未分型卒中、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表2)。

2.3 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发病死亡情况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65岁开始,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都出现了明显升高的现象,且各年龄组男性的发病率都高于女性。

男女脑卒中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65岁开始死亡率出现明显升高的现象,且各年龄组男性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表3)。

2.4 脑卒中首次发病和复况

首次脑卒中发病率为223.79/10万,复发脑卒中发病率为33.22/10万。2001―2008年脑卒中首次发病与复发的构成比见表4。

3 讨论

上海市松江区居民2001―2008年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为257.01/10万, 略高于全国的203.2/10万[2]。脑卒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未分型卒中,其次是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这与国内文献报道有所不同[3,4],其原因可能与死亡病例推断有关。男女两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尤以65岁及以上人群上升较快,到85岁及以上达到最高,与国内报道一致[5-8],说明卒中的发病和死亡以老年人为主。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与北京中关村地区相同[8,9]。随着年份的推移,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率基本递减,与国内研究一致[10]。2004年开始脑卒中复发病例增加明显,复发以2次发病为主,与上海市其他研究一致[11],提示脑卒中是一种复发率很高的疾病。

松江区2001―2008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病例呈控制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全区范围内对高血压病人的及时检出和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三级随访管理,使高血压这一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其次是对社区居民脑卒中知识宣教,使居民生活方式逐步向健康方向改变,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是死亡率下降较发病率明显,除医疗手段提高以外,还在于病人及时就诊治疗有关。近4年复发病例的增加,提示在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同时,更要注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TIA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随着松江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状况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开展脑卒中防治,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目前面临的非常紧迫的任务。

4 参考文献

[1]杨树勤.卫生统计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9.

[2]武阳丰, 周北凡, 李莹, 等. 缺血性心血管病:一个反映血脂异常潜在危险的新指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32(2):173-176.

[3]符英英,刘良军,胡时豪.上海市徐汇区1996―1998年心脑血管病现状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2,14(1):11-13.

[4]谢淑萍,赵利杰,刘青.北京部分地区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5):299.

[5]王文化,赵冬,吴桂贤,等.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69-272.

[6]洪震.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卒中,2006,1(8):559-563.

[7]孙兆青,郑黎强,张大义,等.辽宁省农村人群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2008,18(6):768-772.

[8]杨俊峰,梁晓峰.中国国民脑血管疾病死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6):718-719.

[9]张晓萍,王印坤,史影,等.中关村地区1984―2000年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病因因素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7):28-31.

[10]王文志,吴升平,杨期东,等.我国三城市社区人群开展干预9年脑卒中死亡率的变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49-51.

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 隐性债务 对策

解决制度转型过程中的隐性债务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从现收现付制到部分积累制的转制过程中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养老资金缺口过大、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和养老金替代率过高等基本上都与隐性养老金债务问题有关。因此,能否消除和补偿这些债务直接影响到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每个城镇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是否有切实的保障。在研究问题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制度,才能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寻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实现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顺利转变,以及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积极回应。

一、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及形成原因

第一,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概念。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指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对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承诺,如果现收现付体制能够持续下去时一般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但是,当现收现付体制转为部分或完全的积累制时,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就会部分或全部的显性化。国际上对于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定义主要有三类:一是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的债务和将来支付的养老金现值;二是当前职工和养老金领取人的债务,假定现存养老金制度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人死亡(不含新缴费人的加入),现存成员的贡献和其新权利在现行规定下都可以得到承认;三是开放系统的债务,即缴费的当前价值和当前制度下新职工的养老金及可能扩展范围的债务。在讨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时,要注意区分隐性债务与转制成本的区别。转制成本只考虑“老人”和“中人”的负债,隐性债务不仅如此,还要考虑“新人”的负债。隐性债务之所以部分显性化是因为只是部分做实个人账户,如果全部做实,则全部显性化。政府必须额外找资源去清偿隐性债务的那一部分价值。转制成本的内涵下只是转制前的缴费率与隐性债务相关。转制成本不等于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因为个人账户与“新人”和部分“中人”的账户资产挂钩,转制成本与“老人”和“中人”隐性债务挂钩。转制成本源于隐性债务,但并不等于隐性债务。

第二,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有的地方企业缴费率已高达25%,总缴费率到了30%,但养老保险基金仍收不抵支,这就把隐性债务造成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加快暴露出来了。历史债务的存在使我国新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根据世界银行估计,1997年我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规模为当年GDP的46%-69%,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课题组的估计则高达GDP的145%。我国养老金方面的历史债务到2004年已达到3.4万亿元以上。

第三,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形成的原因。一是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转变是必然原因。由于1997年前实行现收现付制,已经退休和临近退休的老年职工在过去的传统制度下没有养老金的缴费积累,所以他们也就无法凭借现在的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实践中就不得不依靠当前在职职工的缴费积累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用统筹基金向个人账户透支就成为必然,为此,养老金隐性债务就产生了。二是部分积累制下社会统筹、个人账户混账管理,掩盖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隐性债务产生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该模式规定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两部分构成,社会统筹实行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实行完全基金制。由于在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为部分积累制过程中,转制成本没有解决,因此,在实践中用“统账”收入支付了转制成本,致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没有资金积累,个人账户变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空账”,且“空账”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三是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下降,养老保险覆盖低,个人账户隐性债务加剧。1997年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统筹的目的是为了在这个基金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养老保险收入的再分配。为此一些企业采取了隐报或拖欠等措施逃避应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非国有企业不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直接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为弥补这些差额必须向个人账户透支,个人账户隐性债务便加剧了。四是养老金的需求增长大大超过缴费人数的增长。近几年来,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每年新增退休人员300多万人,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一直处于绝对增长的状态。缴费人数的增长远远低于退休人员的增长。事实表明,养老保险的基金将面临着巨大的资金支付压力,替代率越大,隐性债务就越高。与此同时,提前退休的现象又进一步加剧了隐性债务危机的严重性。

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引发的问题

第一,从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方面来看。一是人们对政府信任度降低,参保缴费积极性下降。从长期来看,如果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得不到解决,参保单位和职工会对“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及政府诚信产生怀疑,降低人们的缴费积极性。从而使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正常运行,更谈不上改革,严重时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对社会稳定将产生严重影响,使我们无法应付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高峰。二是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征缴率的工作难度大。企业过高的缴费率严重影响了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征缴率。截至2002年年底,全国拖欠职工养老保险费企业的总数超过了30万户,累计拖欠职工养老保险费439亿9千万元,其中欠费千万元的企业就有211户。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看,企业缴费率过高明显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同时社保机构的征缴工作难度也逐年加大。

第二,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方面来看。一是空账规模迅速扩大,个人账户实际积累部分减少。在新旧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筹资机制,形成的巨大资金缺口没有得到适时补偿。在实践中,各地为了减轻企业的双重负担,采用社会统筹基金向个人账户基金透支的管理办法,不断透支个人账户,造成了养老保险的实账积累的资金逐步变小,空账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4年底,全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目前还看不到有根本扭转这种趋势的可能。二是财政被动支付各地养老金欠账,补偿行为不规范。1999年下半年,中央财政拿出76亿元用于补发拖欠养老金,另外又拿出63亿元用于提高退休金标准。地方财政也以各种形式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财政等渠道。但是目前财政补助比较被动,不够规范。一方面,财政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难以有步骤地安排资金;另一方面,在未分清隐性债务与其他原因造成的基金损失的情况下,中央与地方的责任难以明确。

三、现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清偿方案的局限性

第一,隐性债务的承担主体不明确。一是财政责任划分不清。首先是政府与企业、个人、社会各自承担的财政责任划分还不十分清楚;其次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嫁责任的问题。二是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极不统一。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为数不多,多数地方还停留在县级统筹省级基金调剂上。养老保障金支付责任集中在当地政府的同时,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边界不清晰,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制度运行成本极高。

第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由于在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为部分积累制过程中,转制成本没有解决,在实践中,用“统账”收入支付了转制成本,致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没有资金积累,个人账户变为实实在在的空账,且空账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据统计,2000年底,空账规模达到了1900亿元,2004年末个人账户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第三,变现国有资产策略运作不佳。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社会保障支出对财政的压力持续增加,促使中央政府于2000年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国有股减持收入的10%划入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其最主要的资产来源。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启动了国有股减持工作。但在股票投资者的强烈反对下,中国证监会不得不在10月23日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国有股减持停止以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遂失去了最主要的资产来源。2003年,国务院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定位为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准备金,但是迄今还没有明确规定这一基金应当在什么情况下支出。

四、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政府在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中的责任。一是减少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空间。分析政府责任空间必涉及到两个问题:政府动员经济资源的能力;政府责任空间与个人责任空间的划分。因此减少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空间,一方面尽可能将其可动员的经济资源让渡一部分出去,采取措施,大力推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培养大量合格的金融中介机构,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另一方面政府作用侧重于对养老金市场的监管,制定有关养老保险的法规、政策,制定养老金经营者的资格标准和行为准则,监控养老金的投资营运等。二是培养多元化的责任主体。在政府将一部分责任空间让渡出来后,就需要有新的主体来承接,继续在政府让出的这部分空间中发挥作用,成为新的责任主体。目前,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一些社会力量在维护社会公平、调节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关系及危机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实现政府责任的顺利承接,首先要通过政府授权,推动各种社会组织自行调配各种资源,形成由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其次要让非营利等各种社会组织在政府让渡出来的作用空间自主发展,并且具有相应的资源掌控能力。

第二,养老社会保险系统内开源节流。一是扩大社会统筹基金积累。在转制成本一定的前提下,统筹基金的扩大能提高养老金付能力。在当前条件下,扩大社会统筹基金积累主要是进一步扩大统筹覆盖面。在当前特定的转制成本下扩大社会统筹覆盖面,无疑会大大减轻公有制企业的负担。对于确实缺乏承受能力的国企,养老保险费的支付可考虑在国有资产处理中享有优先权;而对于职工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的非国有制企业,应在充分考虑其利益和保证其发展的基础上,单独确定一个合适的缴费率作为过渡。二是降低支付水平。首先,降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社会统筹基金支出,而且还能抑制提前退休,给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留下足够的空间。其次,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在平均预期寿命和社会保障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退休年龄提高,平均享受养老金年限就缩短,养老金总负担就能降低,从而提高统筹基金的隐性养老债务支付能力。最后,对养老基金进行指数化管理。我国养老金管理仍是将养老金按工资进行指数化,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工资以平均5.7%的速度增长,这就大大增加了与其挂钩的养老金负担。养老金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使其保值,保证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不下降,即应与消费者物价指数挂钩。

第三,系统外加强投入。一是增加财政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我国社会保障的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到10%,还大多用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事业。为此,采取的措施有以下方面: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投资,这样财政可以腾出一部分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包括建立社会养老补助制度;通过精简政府机构,压缩人员编制,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土地有偿使用权等收入中提留一部分用于社会保障支出。此外,可以在每年新增年财政收入中永久性地纳入一部分作为养老保险金。另外,还可以发行国债和福利彩票为养老保险筹资。二是变现部分国有资产。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产生的根源来看,变现部分国有资产这种做法,被认为是解决隐性债务最合理的办法。鉴于2001年国有股减持的不成功,可以转换思路,如改“国有股减持”,为“国有股转持”,就是在所有的国有资产中切出一块,划入负责老职工的各种社保基金的账户,实现保值增值,在条件具备时再进入市场变现。三是通过发行特种债券进行融资。通过发行特种债券,扩大国债规模来吸收和消化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过重的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因此,特种认可债券的偿还应以国有资产的变现收入和投资收益为财力后盾,政府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对认可债券的兑付承担最终责任,保证认可债券的实际收益至少不低于同期国债券利率,以确保该实施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余量资金投资增值。一是投资风险的防范。养老金基金的投资应当遵循安全性原则,要以保值为基本前提,以获取平均水准的资金利润率为目标,在保值的基础上争取增值;投资策略应当分散化、多样化;基金的管理部门应定期向持股机构的董事会报告投资计划和财务报表,审计部门也应对此进行审计监督。另外,选择合适的入市时间、创造入市的基本条件、把握入市资金的规模非常重要。在养老金基金和资本市场发育初期,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小时,对其投资范围做出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二是投资渠道的选择。养老基金的投资资产组合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育,成熟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多,于是养老基金的资产组合也就可以越来越多样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资产负债”相匹配的原理,确定了基金资产时间上的组合后,选择合理的投资工具组合。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养老金隐性负债问题如果不能得以有效解决,作实个人账户会面临巨大的阻力,基金投资增值将遇到较大的困难,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康运行将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既需要国家财政长期给予稳定补偿,同时又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筹资,才能有效抵御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支付危机。我国解决隐性债务问题需要系统内增收节支,系统外增加投入,完善基金运营体制,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我国新型养老保险的确立,抵御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支付危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提供重要支撑条件。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大松,李珍.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李绍光.划拨国有资产和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J].社会保障制度,2005(1).

3、马冲.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贾康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减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重要途径[J].财政研究,2000(6).

5、施建祥.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调整与个人账户实账化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3).

6、彭浩然,陈华,展凯.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变化趋势分析[J].统计研究,2008(6).

7、李洁明.养老保险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林宝.提高退休年龄对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3(6).

篇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9.9%。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1952~2010年的59年中,我国经济总量保持了年均8.3%的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经济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1万亿元,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资基础。2010年按当年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88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已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大体上都经历了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等几个阶段。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起飞准备阶段,已经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当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条件,包括消费结构变化、中间需求变化支持国内需求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资金、劳动力在产业间活跃重组;资金和劳动力供给增加;具备了支持供给持续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度及社会环境;具备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推动外贸结构变化,促进比较优势转变等等。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认为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主要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到2010年的50.05%,城镇化率达到49.95%。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比较强大。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大幅度提高。第五,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消费和出口提速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1998~2010年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住行消费升级提速,融入全球化以后世界经济长期景气带动外需高速增长,资源禀赋优势带来全球产业转移,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在此期间,高速增长行业明显增加,经济增长热点显著增多,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工业、石油工业、建筑业、金融业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处于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经过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已被初步稳定,一段时期内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轨恢复”的迹象。但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不仅没有解决其全球竞争力下滑的问题,反而由于过度依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侵蚀了全球对美元的信心。部分新兴经济体刺激过度,引发了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新的问题。国际上,全球经济和贸易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危机后的全球治理格局并未体现新兴经济体不断上升的实力和影响力。因此,不仅大震之后必有“余震”,而且如果全球不进行彻底有效改革,或许需要更大的一次危机来释放风险。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长期来看全球化不仅不会倒退,还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便利。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这将有利于我国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释放增长潜力,加快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充分吸收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重要国际资源和技术。但近期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会抬头,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增加。

当前正处于康氏周期的低谷,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萌芽期”

为了重新获得竞争力,发达国家都重新回归再制造化,并正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酝酿新的突破。在实现技术赶超及利用新技术加快发展等方面,我国具有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可以藉此在某些技术领域迈入领先行列。另一方面,新一轮技术革命时机还不成熟,目前的一些新技术尚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实体经济恢复还没有形成。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减排责任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逐步形成,以及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趋势或发展模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减排将促进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对全球产业分工及贸易格局产生影响。我国面临发达国家转移部分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的新机遇。非洲、南美洲、中亚等地区的一些历史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以印度、巴西、南非和中东某些国家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既对我国构成了竞争压力,又为我国扩大外部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将增加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这既是军事斗争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竞争的结果。如果说21世纪全球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的话,那么这种变化首先是从经济格局开始的。如果全球经济大国之间实力差距日趋缩小,美国若要继续主导全球政治格局将越来越困难。按照历史的经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随后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核时代到来以后,世界大国间相互自杀式的战争已不太可能,取而代之以“经济战”为主,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能源资源、区域组织等领域广泛开展竞争。未来全球地缘冲突可能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增加。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从国内条件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将有可能持续加大。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内需潜力巨大,但释放内需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十二五”及更长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但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财税体制、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工业化升级和城镇化潜力的释放还面临诸多障碍。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引擎转换的重要转折点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外贸增长将稳步趋缓,相应地内贸比重将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中,北美的地位将下降,周边陆上邻国和各大洲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提升。内贸结构方面,随着国内各大经济区间分工的细化和合作的加深,国内区域间的贸易将日益活跃。

居民消费结构将继续较快升级,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预计“十二五”期间以住、行改善为主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会继续较快推进,消费需求会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年均增长4.5%左右;年均新建住宅11亿平方米左右,较2003~2008年的年均水平增加4亿平方米左右。预计家庭轿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5%(2003~2008年为51%),2015年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达到5139万辆左右,较2008年(1938万辆)增加1.6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不包含价格因素)。

区域发展格局日益合理,区域功能定位日益明确,区域发展差异逐步缩小

“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将成为崛起最快的区域,占全国的GDP比重将由2009年的19.3%上升到2015年的22%。西部开发区将由18.3%上升至19%,东北振兴区将由8.5%上升至9%,东部沿海地区将由53.8%下降至50%,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明显提高。国内各大经济区之间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细化,区域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制造业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将迎来高速成长期。

人力资源新优势正在形成,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将逐步显现

未来几十年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状态。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预计2015~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素质劳动者群体队伍预计将不断壮大。此外人口老龄化将加快到来,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高达1.6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9%。

生态环境状况局部改善,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治理和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甚至有明显改善。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控制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与此同时,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呈现增多趋势,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与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形势,将使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体制具有独特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既独具特色和优势、又符合市场经济通行规则的经济体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弊端的深层次原因集中于体制与机制方面,涉及收入分配、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方面。

篇10

[关键词]医疗保险;总额费用控制;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093-01

前言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改革,医保制度已经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我国医疗制度本身不完善及发展的不健全,以及控制和管理方法上的漏洞,均导致现阶段医保总额费用高涨且尚无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文章从完善医院医保数据分析、医保机制和医院管理策略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医保费用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经验,提出我国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医保费用控制的完善建议。

一.我国医保总额费用控制概述

自上世纪70年代来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威胁世界各国卫生保健制度的平稳发展,我国也不例外。进人21世纪的十年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科技日新月异以及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些也导致现今社会疾病种类增多和民众对医疗需求的提高,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成为必然。尽管世界各国都有不同医保制度,但都面临费用超支的难题。高额的医疗费用成为各国财政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引发赤字和患者因病导致贫困,最终致使经济发展疲乏,也影响社会稳定。如1992年美国医疗费用支出总额为8385亿美元,占GNP的14%,2000年更是高达GNP的15%。人均医疗费1990年为2476美元,1992年上升到3340美元,2002年达到5000美元,成为世界第一。

为有效控制医保总额费用,世界各国对各自医疗保障政策都有相应的改革,基本上分两类: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偿付管理模式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二是合理使用医疗保险基金,提高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水平以及降低参保人员负担等。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控制方法。

二.医保费用超支的原因分析

首先,医保管理本身是现阶段的新课题,不仅涉及面大、管理范围广,而且在实践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规范。在社会实践中,政府为防范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希望通过竞争来制约医保总额超标,往往采取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方式,防止医保资金流失。然而在无相关法规出台进行规制时,这种措施更像是扬汤止沸,仅通过多扩大管理范围,增加医保资金的支出渠道,难免增加人为因素的干扰,出现更多管理漏洞,造成更多的医保资金流失。

其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无相应约束机制。门诊或住院均可无限制进入统等段,使得参保者对自己的医保资金卡没有费用管理意识,这些一定程度上造成严重冒卡的一卡多用现象频发,为有限的医保资金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医保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不断扩大的,而医疗保险基金的范围标准是有限的,两者往往冲突,但医疗机构中的部分医务人往往超保险基金范围外乱开诊疗,开大额药品等。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且差距大,医保药品范围需细分标准执行。

再次,少数医务人员费用控制意识不够,内部运作不合规范,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导致医院医保总额超额的情况并不鲜见。医院内部的管理往往会涉及群体性利益,是一个艰难有复杂的过程,在医院制定规则后的行为操作过程中对医保资金的控制常常难以到位。

此外,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退休人员占总参保人数比例不断上升,而且相当部分老年病多且就诊率高,支出多也是医保总额难控制的原因。

三.完善医保总额费用控制的对策与思考

第一,鉴于上述情形分析和市场的需求,重视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决策系统支持是极必要的方案之一。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决策系统势必完善OLAPNDM技术,该方案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库特点的把握和利用,将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归类汇总,并有组织地存储到数掘仓库中,以便于数据查询和检索。通过利用OLAP(即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掘挖掘(即Data Mining)技术,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的分析,如关联分析和趋势分析等,从而为医保机构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疾病的治疗和防范提供一定的依据。

第二,通过实行总额预付制促使医疗机构自发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对医院等医疗机构来说原本是创收的项目,使得如检查、化验、手术、药物等基本诊疗变成医院成本消耗,对缩小医院的利润空间有明显效果,每增加一项诊疗处置就增加一项成本,能控制医院的趋利行为,每家医院根据每年医保中心定额的总指标去按月按比例划分给科室,甚至划分给医生包干,超出使用额度的由科室或者医生承担,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可根据HIS系统的处方数据分析出每月超医保基金额度的科室,甚至医生,然后做预警报告.使医院医保总额控制更精准,更具有说服力.从而使医院不再把检查和治疗作为创收的手段,而是力求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因此,实行总额预付制医院会自主地在保证基本医疗质量前提下努力控制费用的过快增长。

第三,针对医疗保障机构的措施和建议。一方面各地方除了都实行对医保定点单位总量作出明确规定并对各定点单位进行测评和考核外,并据结果实行淘汰制还要逐步走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网。通过此竞争机制来制约定点单位的医疗行为;同时将有利于防止医保资金过度分散管理造成的有限医保资金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主体为医生,医院本身的管理层需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一方面是进一步深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的人员管理上,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强化医院内部分配考核制度,明确细化调配和分工,实行责任到人制,提高医务人员对医保资金的控制意识,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规范力度并加强管理和完善监督措施。

第四,加大规制合理用药行为,促建规范诊疗行为。医院药事委员会需担当职责,先对药的品种进行筛选,规划和调整药品目录,尽量用国产药品替代进口、贵重药品,再针对不同科室的病种和权限,制定其基本用药目录,明确规范药品合理使用范围。此外,制定单位内部的合理用药评价体系及管理办法,严格按《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对合理用药情况定期督查、讲评,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暂停或停止使用等措施,并给与责任人相应处分。

参考文献

[1]黄勇.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谢文珉.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保险中的应用与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栾瑞,高峰,曲松涛.医保患者医疗费用控制方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第29卷第5期(总第5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