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和化学药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物;农药推广;使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10
1 生物农药推广的背景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控制病虫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靠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在防治病害虫的同时,也一同杀伤了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时,化学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近几年“毒韭菜”、“毒生姜”、“毒西瓜”事件不断出现,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生物农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限制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因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大力推广和使用更加安全、低毒、环保型的生物农药,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 生物农药在推广中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生物农药在实际推广中却举步维艰,目前一些国家的生物农药产量已经达到了10%,而我国的生物农药产量仅为1%。
因为农民在选择农药时,首先关心的是农药的防治效果,由于生物农药使用技术推广不到位,农民缺乏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掌握,大部分农民简单地认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在使用上没有什么区别,还是按照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用药时间用药,生物农药的药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了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
而农民考虑是否采用生物农药的重要依据就是它的防治效果。所以要想农民采用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就必须加大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3 生物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
3.1 生物农药的混配
为了取得更好地杀虫防病效果,喷药时农户往往会把几种农药进行混配,生物农药也可以进行混配,但要区别对待。
化学杀虫剂多呈化学酸性和生理中性,对细菌、真菌没有抑杀或中合作用,所以生物杀虫剂可以与大多数的化学杀虫剂进行混配,如苦参碱、BT等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乐斯本混配不但可以提高杀虫速度还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但是,细菌性生物杀虫剂决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配,因其活性孢子会遭到化学杀菌剂的扼杀而失去其应有的活力。生物杀菌剂可以和多数化学药剂、生物药剂进行混配,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木霉菌类等药剂均可以与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杀虫剂和乐斯本、啶虫脒等化学杀虫剂同时混配使用。
科学混配生物药剂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但要随用随配,配好的农药一定要一次用完。例如混配白僵菌,最好在2小日内用完,否则一旦孢子早期萌发,就会失去其应有效力。
3.2 生物农药的喷药时机
生物农药比化学农药作用机理不同,杀虫速度缓慢,一般喷药后,害虫3-5天才逐渐死亡。因此用药时间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依据不同药剂以及不同害虫特点选择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使用,如利用甲维盐、阿维菌素在广东地区防治小菜蛾最好在卵期就喷药,而BT、白僵菌防治稻纵卷叶螟则最好在低龄幼虫期喷药。
多数生物农药遇到强烈阳光照射会产生分解,降低药效,特别是细菌性生物药剂中的芽孢晶体会被强日光中的紫外线杀伤或变形,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应选择在傍晚或阴天喷施。
特别注意细菌性生物农药在潮湿环境下越能发挥其防治效果,因为细菌性生物的芽孢在潮湿环境下极易生长繁殖,因此使用时如果田间湿度越大,药效就会越高,如白僵菌、bt等细菌性农药施药后5-6小时遇小雨,或者在毛毛雨中喷药,非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会有利于芽孢发芽从而提高杀虫效果。但要尽量避开大雨,大雨会将菌液冲刷掉,失去杀伤力。所以药后遇大雨须重喷1次。
3.3 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
篇2
仿制药是怎么回事
大众医学:在中国已上市近5年的恩替卡韦(片)是一个高效、低耐药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价格较贵,理应成为仿制的热点,为什么恩替卡韦的仿制药2010年才上市?
邵志高:仿制药是相对于原研药的一个概念,两者具有相同的化学名,它们被称为通用名药。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在原研药专利期满后,允许研制化学名相同的通用名药。恩替卡韦原研药(商品名:博路定)具有高效抗病毒、病毒耐药发生率低等特点,是仿制的热点。
目前,我国新批准上市的是恩替卡韦分散片和胶囊剂这两种剂型的仿制药。在我国已经上市的通用名相同的仿制品,审批程序如下:如果不改变给药途径,则只需要通过临床生物等效性试验,其结果表明生物等效,即可审批上市。如果像新药需要通过Ⅰ期和Ⅱ临床试验方可上市的话,恩替卡韦仿制药还需更晚一些才能上市。
仿制药不能简单等同原研药
大众医学:通常,原研药价格比较高,仿制药价格要低一些甚至低很多。那么,除了价格差异,仿制药和原研药还有其他差异吗?
邵志高:原研药由于在研发阶段的巨大投入,上市后通常定价较高。仿制药的上市对患者有利,比如恩替卡韦仿制药的价格是恩替卡韦原研药的70%左右。不过,要考察药物的价值不能只看价格,以恩替卡韦为例,还需考察:抗病毒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耐药发生率水平,患者依从度等。如何证明这些价值?国际通用的做法是凭借循证医学证据。恩替卡韦原研药已积累了5~7年的疗效、耐药率、安全性和肝脏组织学改善循证医学研究等方面的数据,如恩替卡韦核苷初治HBeAg阳性患者,治疗第5年达到HBV DNA
恩替卡韦仿制药要获得有力的临床研究数据,必须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积累,而不能简单套用原研药――博路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数据。
手性分子“拉开”药学价值差距
大众医学:不同企业生产的通用名药,会因制药工艺和剂型的差异而在药学价值上存在差异吗?
篇3
[关键词] 傣百解; 通光散; 苦绳; 基原植物; 考证
[收稿日期] 2013-10-07
[基金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YZYN-10-02); 西双版纳州三项经费专项( 201107)
[通信作者] 张丽霞,E-mail:
傣百解为傣族传统解药,傣语称“雅解先打”,意为解百毒的药,在我国西双版纳、德宏、西盟、孟连、新平、元江等地,以及老挝、缅甸等国家的傣族居住区使用极其广泛。傣百解以根入药,性凉、味苦,入火、土、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疗疡斑疹、肺热咳嗽、胃脘痛、尿痛、解药食毒;还可用于清除因饮食不洁、用药不当而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傣百解为国药准字品种“雅解片”的主要组方药材,同时也是西双版纳傣医院多个院内制剂如百解胶囊、版纳凉剂、雅解嘎罕等的组方药材,其中“百解胶囊”在傣医临床应用较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在《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傣族药(2005年版)、《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等多部文献中将其原植物定名为萝藦科植物苦绳Dregea sinensis Hemsl.[1-3]。本课题组在野外调查傣百解资源时,采集到具花具果的傣百解原植物标本,发现原植物应属误定,经广泛收集西双版纳、元江、普洱等多个地区的傣百解药材和原植物,同时从湖北宜昌采集到苦绳的药材和原植物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原植物性状、药材性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成分研究进一步证实傣百解原植物不应是苦绳,应该是萝藦科牛奶菜属的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Moon,中名又叫通光藤(《Flora of China》)、通关藤(《中国药典》),本文均用“通光散”名称,与苦绳分属不同的属。
1 傣百解(通光散)与苦绳的比较
1.1 植物形态比较 通光散与苦绳(采自模式产地湖北宜昌)区别很明显(图1,2),分属于萝藦科不同的属,苦绳为南山藤属Dregea E. Mey.植物,花序不分歧,花冠辐状,副花冠呈放射状展开,柱头圆锥状;果实细长,狭披针形,长约10 cm,直径约1 cm。而通光散为牛奶菜属Marsdenia R. Br.植物,多歧聚伞花序,花冠近钟状,裂片长圆形,副花冠与雄蕊背部合生,不呈放射状开展,柱头呈半球状凸起;果实披针形,长约15 cm,直径约4 cm(图3)。
1.2 药材性状比较 傣百解(通光散根)与苦绳的根也存在着较大区别(图4)。通光散根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稍粗糙,表皮薄,易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切面皮部白色,粉性[2]。而苦绳的根,表面褐色,极为粗糙,表皮较厚,不易剥落,不具有横长皮孔;切面皮部灰色,不为粉性。
管燕红等对傣百解(通光散根)与苦绳的根进行显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在最外层细胞含厚壁细胞群的有无、中柱鞘中厚壁细胞数量及存在位置、簇晶有无和木质部导管分布状态上均存在明显区别[4]。
1.3 化学成分比较 作者对傣百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2种C21甾类化合物,其结构组成包括C21甾母核,C-3位糖链及C-11,C-12位羟基上的取代基。其中C21甾苷元包括6种:desacylkondurangogenin A,苦绳皂苷元P,通光藤苷元C,marsdenin,17β-通光藤苷元B,5-ene-17β-通光藤苷元 B;糖链的结构有以下3种:β-D-吡喃葡萄糖基-(14)-6-脱氧-3-O-甲基-β-D-吡喃阿洛糖-(14)-β-D-吡喃夹竹桃糖、β-D-吡喃葡萄糖基-(14)-6-脱氧-3-O-甲基-β-D-吡喃阿洛糖-(14)-β-D-吡喃卡那糖、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4)-6-脱氧-3-O-甲基-β-D-吡喃阿洛糖-(14)-β-D-吡喃夹竹桃糖;C-11和C-12位取代基包括乙酰基、惕各酰基和苯甲酰基3种。以上结构和苦绳中报道的结构类型[5-8]差别较大。苦绳中的C21甾苷元有二氢肉珊瑚苷元、20-羰基-二氢肉苁蓉珊瑚苷元、12-O-乙酞基-20-O-苯甲酞基-8,14,18-原乙酸酷基-二氢肉珊瑚苷元等,这些苷元中C-11位没有羟基取代,但其C-17位均有β羟基取代,C-20位也常为羟基化取代,C-18位也有羟基取代并与C-8和C-14羟基形成8,14,18-原乙酸酯基;对糖链来说,苦绳中没有报道傣百解中的3种糖链;从酯化取代基上看,苦绳中也含有乙酰基、惕各酰基和苯甲酰基,但多为烟酰基和桂皮酰基。
1.4 分布区的差别 通光散和苦绳的分布区域并无交叉,所属气候带和分布区差异均较大。《Flora of China》记载通光散国内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柬埔寨、印度、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课题组调查表明,通光散国内分布于云南省境内的澜沧江中下游、元江中游、泗栏江流域(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勐海县、景洪市、勐腊县等地),属于热带性植物;而苦绳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江苏、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浙江、云南等地,为中国特有种,云南分布于昆明、嵩明、华宁、澄江等地[9-10],属于温带至亚热带分布。这说明,苦绳并没有分布在傣族习惯居住区域,而通光散的国内外分布区是和该区域普遍使用傣百解相吻合的。
2 傣百解的基原鉴定过程
傣百解原植物聚伞花序伞形状,分歧,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有腺体,萼片双盖覆瓦状排列,花冠裂片狭窄,向右覆盖,副花冠与雄蕊背部合生,裂片肉质,膨胀,花粉块长圆形,有花粉块柄,柱头凸起等特征与牛奶菜属Marsdenia R. Br.特征相符合[10-11] ,应属于牛奶菜属植物。
管志斌等采用ISSR标记的方法对云南省9种牛奶菜属植物研究结果表明,傣百解原植物与牛奶菜属通光散最为接近[11];作者对傣百解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傣百解的成分结构和已报道的牛奶菜属中的化合物结构类型较为一致[12-16],以上研究从分子水平和化学成分方面进一步证明了傣百解原植物属于牛奶菜属这一分类学位置。
该植物为坚韧木质藤本,根粗壮,木质,茎被淡黄色柔毛,叶两面被绒毛,叶顶端急尖,叶基深心形,具圆形弯缺;花序为多歧分枝的伞形状聚伞花序,花冠近钟状,裂片开展,淡黄色,稍天鹅绒状,外部密被毛,内面仅花冠筒喉部被柔毛及中部以下5行纵列反向柔毛,花药顶端膜片卵状长圆形,花粉块直立,子房卵圆形,柱头宽圆筒状,被花药附属物所覆盖。以上形态特征与《中国植物志》中收录的牛奶菜属所有植物(包括通光散)的描述以及附图均不符合(其中《中国植物志》中通光散的附图见图5),因此作者曾将该植物定名为一新物种耳叶牛奶菜M. auricularis H.T.Li et Y.H.Guan ex Fan Du sp.nov.ined.,并在有关文献中用此名称[4,11]。后发现《Flora of China》中M. tenacissima(该文献使用中文名称通光藤)的描述与傣百解原植物一致[10],作者进一步查阅了1819年《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 Volume iii》中M. tenacissima的原始发表文献(文献中图见图6)[17],该描述和图也与傣百解原植物相符,因此确认傣百解原植物应为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 tenacissima (Roxb.) Moon,本研究组在部分发表文献中运用的M. auricularis名称为裸名[4,11]。
3 讨论
傣百解作为常用傣药,长期在国内外的一些傣族居住区使用,关于其准确的基原植物学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形态学、生药学、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证明傣百解的基原植物为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 tenacissima (Roxb.) Moon,而不是苦绳D. sinensis Hemsl.。通光散通常要生长到一定的年限才会开花结果,野外很少见到开花结果的植株,这可能是导致误定的原因之一。
《中国植物志》中的通光散的植物描述和附图均与原始文献描述出入较大,《Flora of China》对该植物的描述已经更改为与原始文献一致,因此希望在下一版本《中国植物志》能更正描述和附图。令人遗憾的是,《Flora of China》使用的附图也属于错误应用,在叶片形态、花冠和副花冠、花粉块等特征和通光散也是明显不同的,也希望未来能给予修正。
民族医药是我国医药文化和医药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民族医药形成于少数民族地区,区域之外一般较少了解,但少数民族医药对当地民众疾病治疗和身体保健的效果,以及经历了长久的世代相传表明,民族医药的重要价值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发掘和利用,本研究表明对民族药基原进行进一步核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云南省中药材标准. 第1册[M]. 昆明: 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2] 林艳芳, 依专, 赵应红.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397.
[3] 朱成兰, 赵应红, 马伟光. 傣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5.
[4] 管燕红, 李海涛, 张忠廉,等. 傣百解与苦绳的显微鉴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2): 418.
[5] Liu Y B, Su E N, Li J B, et al. Steroidal glycosides from Dregea sinensis var. corrugata scree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J Nat Prod, 2009, 72(2): 229.
[6] Liu Y B, Qu J, Yu S S, et al. Nine novel C-21 steroidal glycosides substituted with orthoacetate from Dregea sinensis var. corrugata [J]. Steroids, 2008, 73(2): 184.
[7] Liu Y B, Tang W Z, Yu S S, et al. Eight new C-21 steroidal glycosides from Dregea sinensis var. corrugata [J]. Steroids, 2007, 72(6/7): 514.
[8] 沈小玲, 胡英杰, 许杰, 等. 苦绳的甾体成分[J]. 药学学报, 1996, 31(8): 613.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63 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7: 442.
[10] Li P T, Gilbert M G, Stevens W D. Asclepiadaceae [M] // Wu Z Y,Raven P H. Flora of China. Volume 16. Beijing: Science Press, and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1995: 189.
[11] 管志斌, 张丽霞, 张忠廉,等. ISSR 标记研究云南产牛奶菜属几种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1): 1550.
[12] Huang X D, Liu T, Wang S. Two new polyoxypregnane glycosides from Marsdenia tenacissima [J]. Helv Chim Acta, 2009, 92: 2111.
[13] Deng J, Liao Z X, Chen D F. Marsdenosides A-H, polyoxypregnane glycosides from Marsdenia tenacissima [J]. Phytochemistry,2005, 66: 1040.
[14] Wang X L, Li Q F, Yu K B, et al. Four new pregnane glycosides from the stems of Marsdenia tenacissima [J]. Helv Chim Acta, 2006, 89(11): 2738.
[15] Deng J, Liao Z X, Chen D F. Three new polyoxypregnane glycosides from Marsdenia tenacissima [J]. Helv Chim Acta, 2005, 88: 2675.
[16] Mc Garvey B D, Liao H, Ding K,et al. Dereplication of known pregnane glycoside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pregnanes in Marsdenia tenacissim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J Mass Spectrom, 2012, 47(6): 687.
[17] William Roxbujgh M D. 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 Volume iii [M]. London:W. Bulmer and Co. 1819: 35.
Original plant identification of Dai nationality herb "Daibaijie"
LI Hai-tao, KANG Li-ping, GUO Bao-lin, ZHANG Zhong-lian, GUAN Yan-hong,
PANG Xu, PENG Chao-zhong, MA Bai-ping, ZHANG Li-xia
(1.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Yunnan Branch, Jinghong 666100, China;
2.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Beijing 100850, China;
3.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original plant of "Daibaijie", commonly used Dai herb. Method: The literature review, morphology and anatomy, pharmacognosy, molecular biology, chemistry were used to analysis. Result: Daibaijie′s historical scientific name, Dregea sinensis Hemsl., was mistakenly given "Daibaijie" and D. sinensi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the distribution, morphology and anatomy, pharmacognosy, molecular biolog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Daibaijie" match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Moon in Flora of China in English. Conclusion: Daibaijie′s original plant is M. tenacissima (Roxb.) Moon. The descrip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M. tenacissima (Roxb.) Moon in Flora of China in China are wrong. The illustration of M. tenacissima in Flora of China in English is wrong too.
篇4
关键词: 药物; 动力学; 中药
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它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都与药学领域中的生物药剂、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及分析化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带动了药学学科的蓬勃发展。
1 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中药药物动力学是借助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复方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方程定量地预测这些过程的性质的一门边缘学科。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用数学分析手段来处理药物体内动态变化过程的科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2 药物动力学在中药剂型筛选中的应用
药物需制成适宜的剂型,通过一定的给药途径作用于机体,才能发挥临床疗效。中药药物动力学是将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药,有其一般性和特殊性。结合中医中药理论特点,研究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对指导临床用药,阐述组方原理,制订合理的制备工艺,评价制剂质量以及研制新药均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展[1]。中药药物动力学在不同给药途径的剂型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为筛选优良剂型提供了较为可信的量化指标。相信随着中药药物动力学方法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种科学模型的深入研究,中药复方体内过程和作用机制会被更科学的语言来阐明,将开发出更多优良的中药药物新剂型。
2.1 血管内给药剂型血管内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内,无须机体吸收,直接进入体循环,具有起效快、效应强的优点,临床上应用广泛。静脉给药有推注和滴注两种方式,剂型有注射剂和注射用粉针等。中药注射剂是中药新剂型,有关药动学研究有许多文献报道。徐凯建等对双黄连注射剂与气雾剂人体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剂型虽然不同,但给药后的血清药物浓度曲线基本一致, 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双黄连气雾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剂型,可与注射剂结合使用,甚至直接取代双黄连注射剂,不仅方便患者使用,而且减少其副作用。何心等[2,3]对黄芩苷及其在双黄连粉针中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发现,黄芩苷无论是单体还是粉针,消除极快,生物半衰期均较快。何心等人的工作是对双黄连剂型研究的进一步完善,为黄芩苷及其制剂的剂型选择提供了一个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参考。
2.2 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给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途径,使用剂型上有近10种。近年来有学者[4]提出“中药胃肠动力学”,试图结合“中药血清药理学”来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处理,解释中药作用的机理,理论上有所创新。同时,国内学者大量报道了多种口服剂型筛选的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情况。居文政等[5]对复方薤白滴丸和复方薤白胶囊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滴丸的峰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此外,颗粒剂、水煎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等均有大量关于药动学方面的文献报道[6~10],为以后的剂型优选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2.3 经皮给药剂型经皮给药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是古老的给药方式之一,既可用于治疗局部病变,也可用于全身疾病治疗。经皮给药剂型可延长作用时间,避免口服给药发生的肝脏首过作用及胃肠灭活,减少胃肠道副作用,而且使用方便。但经皮给药剂型由于皮肤的屏障性能,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治疗全身疾病的剂型筛选上,药动学研究必不可少,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王建明等[11]对苦参总碱贴片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HPLC法,以血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浓度之和计算药动学参数。实验中发现,增大给药面积,可以提高单位时间里的血药水平,因而可通过给药面积来调节血药水平,这具有区别于口服给药的独特优点。
2.4 黏膜给药剂型黏膜给药是指药物与生物黏膜表面紧密接触,通过该处上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式。给药部位可以是口腔、鼻腔、眼、直肠、阴道等,剂型可以是片剂、膜剂、栓剂、气雾剂等,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新剂型。利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评价黏膜给药,考察其体内过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杨时成等[12]对不同眼用剂型中秦皮苷的兔泪液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缓释眼膜、速释眼膜和滴眼液中秦皮苷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速释眼膜和缓释眼膜的AUC与剂量的比值分别为滴眼液比值的1.66和2.55,且缓释眼膜4h后仍可测出秦皮苷。因此,由于缓释眼用药膜在眼内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因此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药物疗效,显示出缓释制剂的优越性。
3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发阶段中的应用
在进入临床试验后大约有40%左右的候选化合物由于其药动学方面的原因而功亏一篑[13,14]。因此如何让药代动力学尽早介入到新药的研发过程, 在药物开发的早期即帮助发现药代参数不理想或代谢特征不佳的候选化合物,从而缩短药物开发时间, 降低药物开发成本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针对前面所提及的药物在开发后期由于药动学行为不佳而被淘汰的问题, 目前已有人提出在药物设计的最初过程, 提前对药物的ADME性质和毒性进行预测评估, 遵循“不行即止, 降低成本(failing fast ,but failing cheap)”的原则[13], 以减少药物开发成本[15~18]。
创新药物设计和筛选一般包括先导化合物的产生(lead discovery)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lead optimization)两个阶段。先导化合物的产生可有多种途径, 包括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如动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等体内活性成分以及矿物质有效成分组合化学方法制备的化合物库一些重要的内源性物质, 如与疾病有关酶系的底物、受体和配体等基于生物大分子例如核酸、酶、受体、生物膜的三维结构而进行的分子设计, 基于生物大分子与配体小分子作用机制而进行的分子设计等。然后对得到的先导化合物进行筛选, 或者进行结构的修饰和改造, 从而得到需要的候选化合物。
篇5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态环境;安全间隔期;病虫害;农药使用;混用
中图分类号:S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87-1
在国家大力倡导环保、绿色的今天,无公害蔬菜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叫它为“放心菜”。如何能达到让人们吃着“放心”的菜?如何能让无公害蔬菜各项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呢?首先在农药的运用上要引起重视。
1 蔬菜在栽种时,要会识别各种病虫害,要做到及时用药
在缺乏预报的地区可根据病虫害一年经常发生的时间采用提前用药的方法加以防护。这种防护和以上指出的滥用农药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根据每年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的使用农药,原则上不反对打“保险药”,但一定有针对性。
2 按要求严格掌握农药施用剂量和方法
农药用量过大,会引起药害,加大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如用量过小,不仅防治效果不好,还会诱导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
3 喷洒要做到细致均匀
有一些农民采用高浓度、快速度,或将旋水片上的孔扩大的方法施药,用这种方法喷洒,药剂不能很好地覆盖蔬菜的表面,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使大部分的药剂都落在了地上,也是十分不可取的。一些有心计的农民使用小孔旋水片来增加雾滴细度,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4 农药合理的混用可以有效地兼治蔬菜霜霉病
如果蔬菜发生菜青虫的同时还发生了蚜虫,光使用菊酯类的农药就不行了,可以和抗蚜威混用,用一次药即可以同时将这两种害虫都消灭掉。混用有助于提高药效。例如天王星对温室白粉虱的成虫防治效果很好,而对若虫的效果较差,往往在防治后过不了几天温室白粉虱就又猖獗了起来。而扑虱灵可以抑制它的若虫孵化,将这两种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就可以取得比较持久的防治效果。混用也可减缓或避免病菌和害虫抗药性。单一地使用一种农药容易使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将不同作用机制或有负交互抗性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但是,在混合时对使用的农药的理化性质必须了解,以免在混合后互相发生反应,降低药效或增加农药的毒性。此外,在混用时不可将过多的(3种以上)农药放在一起使用,这是因为混用时的浓度是单纯计算的,同样浓度的两种农药混用以后,药液浓度可增1倍,如果把3种以上的农药混在一起,这不仅增加了喷施的困难,过多的农药助剂还对蔬菜生长造成影响。
5 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尽量采用靶位用药
每种病虫害在它们发生的过程中都可能有薄弱的环节,将农药使用到这个环节上,就可以做到既省药又省工。如研究发现果菜类蔬菜灰霉病危害果实时,都是从两个部位侵入的,一个萼果缝,一个是脐部。萼果缝发病是由败落的花瓣传入的,而脐部发病是由柱头传入的,我们称这两处是病菌攻击的靶位。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一种“局部二期联防”的措施。即在果菜类蔬菜的花瓣上用一次农药,然后当果实已膨大后再在果实的柱头上用一次农药。就可以对这穗果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而往花瓣上施药可以和蘸生长素结合进行,这样用药不仅使用的药量少,还节省劳力。
篇6
创新发明
所谓“生物导弹”是对目前国际上正在流行研发的免疫类直接导向药物的形象称呼,它由单克隆抗体与药物、酶或放射性同位素配合而成,因带有单克隆抗体而能自动导向,在生物体内与特定目标细胞或组织结合,并由其携带的药物产生治疗作用。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专一性,能够识别细胞表面抗原、各种受体、各种体液成分及细胞内和组织内的各种成分,能精确地瞄准和捕获靶细胞,特异性地与靶目标发生反应,因而有“生物导弹”之称。这种将免疫治疗和与药物结合的免疫-化学疗法 (也称“导弹”疗法),利用单克隆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将药物带至病灶部位,可直接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以及免疫机制的研究,为人类疑难疾病的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开辟了广阔前景。
白涛先生长期从事生物科技和医药实验研究,紧跟国际研发前沿动态。他发明的“直接导入式生物导弹”的技术优势在于:它属于第三代“生物导弹”,主要由抗体制导装置、PTD分子或TAT分子构成的导入装置,以及具有杀伤功能或是阻遏功能的生化类药物或是化学药物所构成的杀伤装置共同组成。其中,抗体制导装置是某一种特定的单克隆抗体,能与和它结构“互补”的特定的靶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相结合,通过导入装置将杀伤装置药物送入到细胞质内。例如,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表面具有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通过导入装置PTD分子将生化药物送入肿瘤细胞中,杀伤肿瘤细胞。
“直接导入式生物导弹”不仅克服了传统药物只能作用于全身细胞的缺陷,还克服了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和非导入式生物导弹的靶向药物只能作用与靶细胞表面的缺陷,它能够将药物直接导入靶细胞,而使集中作用于病灶的患病细胞内,从而又具有极大的准确度和安全度,因此,能够彻底根治现有的三大恶性疾病:癌症、艾滋病以及各种基因缺陷等等病症,可开发出三大类共数百种治疗这些疾病的生物导弹。是一种高疗效、新型、新兴的生化药物,同时,又是一种无副作用、无毒性、投资少的特效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专利并不是普通的“疫苗”,只是在2002年提出本发明专利时,由于当时的医学文献还没有“生物导弹”的概念,因此才借用了“疫苗”这一称呼,而这是一种概念的误用。它的真实的名称应该就是“生物导弹”,它与普通的“疫苗”具有本质的区别。
由于直接导入式生物导弹克服了传统药物只能作用于全身细胞且只能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缺陷,可将药物集中作用于靶细胞内病灶的一点,因此,能够彻底根治现有的三大恶性疾病:癌症、艾滋病以及各种基因缺陷病症等等。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无副作用、无毒性、投资少的特效药。这也是直接导入型生物导弹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是非靶向类传统药物,其中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或基因重组药物,以及单克隆抗体药物和非导入式生物导弹所不具备的,
另外,这种直接导入式生物导弹既配备有单克隆制导装置,又配备有可将所携带药物送入靶细胞的导入装置转导蛋白TAT,使其具有最完备的运载功能,从而具备了极大的安全优势。首先,直接导入式生物导弹具有无可比拟的将药物送入靶细胞的准确度。这里所说的准确度,不仅是指其制导装置的单克隆抗体结合靶细胞的准确度,更是指其将药物只送入靶细胞内的准确度。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直接导入式生物导弹运送药物最安全。其次,为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导入式生物导弹在实施中,采取了临床用药的“精确性原则”、“成熟性原则”、“ 人源化原则”等基本安全原则。有效避免伤害健康细胞,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杀伤患病细胞所感染的艾滋病病毒、以及最大限度地杀伤癌细胞的最特异的、区别于正常细胞的抗原,最大限度地减少所用药物对于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球在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及细胞工程技术制造等多种生物技术领域有了长足进步,研发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有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人生长激素、人促红细胞生长素、重组人DNA酶、乙型肝炎疫苗等多个品类,特别是单克隆抗体在抗肿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导入式生物导弹对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的技术,因此,它的市场价值必然更优越于单克隆抗体市场,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IMS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七大药品市场单克隆抗体类靶向药物销售额已跨越500亿美元大关,预计2015年将达到680亿美元。抗肿瘤和炎症性疾病治疗用途销售占其中75%的份额。导入式生物导弹是一种风险小,见效快,投资少的靶向医疗药物,必将占据全球医药市场,因此极具市场价值。
篇7
关键词 技术(新药) 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经济寿命
在我国各种约束机制不健全下的机会主义行为,是知识产权被严重侵犯的主要缘由。高技术的高成本、准公共物品属性及垄断特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的经济寿命与价值影响很大。总体而言,国内的新药是由行政保护、专利保护、专有技术保护、药品生产许可制度及商标等共同组成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对延长新药的经济寿命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药品行政保护
行政保护通常是一国在特定的时期对国外专利产品以及对本国某些比较薄弱的产业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给予的一种国内保护措施。药品的行政保护在世界各国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发展中国家和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实施专利保护的初期都有类似的规定。这是出于保护民族制药工业等几方面的因素考虑的。
前者如中美双方关于保护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出台的《药品行政保护条例》。《药品行政保护条例》是对1993年1月1日以前,中国的《专利法》没有药品化合物专利,只有药品制造方法专利保护的一种补充措施,若干年后会逐渐自动失去保护的意义。对国外申请人申请行政保护获准后的药品,提供7年零6个月行政保护期。
后者如《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的原《新药审批办法》、《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对国内的化学药、中药及生物制品实行新药保护制度,给予6~12年的新药保护期(一类新药12年;二、三类新药8年;四类新药6年)。另外根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制度;根据2001年12月1日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后,确立了新的药品管理法规体系,对新药设立不超过5年的监测期,以监测期取代原来的行政保护期制度,虽然新的药品管理法规体系取消了原新药的6~12年行政保护制度,但在不超过5年监测期内新药仍然具有生产许可的排他性,其现实效果仍然是一种类似于行政保护的新保护方式。
2 专利保护
专利是一国专利机关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专利权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有权。
我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开始施行,对药品的专利保护仅限于制造方法的保护,对产品本身不授予专利权。根据中美双方1992年签署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1992年对其作了修改。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修改是把药品和化学物质纳入专利保护的范畴,并且把专利的保护期限从15年延长到20年。这样,可以得到专利保护的医药领域的发明大致分为以下几种:A 药物化合物发明;B 药物制剂(组合物)发明;C 药物化合物或制剂的制备方法发明;D 药物化合物或制剂的用途发明,即多了A,B和D三种情况。根据修改后的中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产品(药品)专利的专利权人对该产品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享有独占权,该独占权不受具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限制,通常称之为绝对保护。对产品(药品)的这种保护几乎完全杜绝了仿制的可能性。应当指出,至此,我国已经进入专利保护水平最高的国家行列。
据悉,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药品专利保护,比较典型的是,日本从1976年开始实施药品专利保护,而在此之前,日本也只是对药品制造方法给予专利保护。日本在1940~1975年的35年时间里才研制出10种新药,而在专利法修订后的1976~1987年的11年时间,却研制出81个种新药。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因为实施了药品专利保护,日本的制药业才在20世纪80年代初真正成为一个产业。美国2000年被FDA批准上市的生物药品达27种,并在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由此可见,对药品实施专利保护能极大地促进新药品的研制与开发,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3 药品生产许可制度
国内外普遍实施药品生产许可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以下规定:
“第七条 ……无《药品生产许可征》的,不得生产药品。”
“第九条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认证;对认证合格的,发给认证证书。”
“第二十九条 研制新药,......完成临床试验并通过审批的新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新药证书。”
“第三十一条 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另外,在保护期过后,其他企业需要仿制生产该新药,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药品申报生产过程,一般需要1年的时间该仿制新药才能上市,这为原生产企业赢得一定的市场时间。
从上述的规章制度可以知道,对于药品这一特殊的商品,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因此药品也相应具有比一般普通商品的生产经营更高的市场准入的门槛,《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以及“药品批准文号”(含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是进行药品生产的必备条件,其取得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资金。
4 专有技术保护
专有技术(Know how),它是指未公开的技术,不受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如《专利法》)保护,但可以通过《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及《民法通则》等有关条款来进行保护。所有人仅以保密来维持其存在和价值,并对其占有。专有技术一旦泄露公开,则成为公开技术,任何人都可以运用。
在药品的研发中,药物化学成分的筛选、合成是耗费极大的一个过程,国内的新药绝大多数通过仿制国外专利药品,虽然免去了药物的筛选过程,但药物化学成分的合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要在实验室小试,还要经过中试放大,直到规模生产,其中会有大量专有技术的运用,要成功地商业化生产,不仅要使药品生产稳定地保质保量地完成,还要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这样才能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通常在化学原料药及生物制品的生产中需要较多及较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在专利/行政保护期/监测期内或者其后都要依靠专有技术来确保质量与成本优势来参与市场竞争,并继续获取超额利润。
另外,新《办法》中有关新药的原药品注册申请人未披露试验数据将受6年保护规定,这里的未披露试验数据就是专有技术。6年的保护要比不超过5年的监测期为长,体现了对专有技术的重视与保护程度。
5 商标保护
按照《商标法》规定,人用药品实行强制商标注册。所有人用药品(包括普通药及新药)均有注册商标,另外新药还可以拥有商品名称(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使用);每个新药除通用名称(一般指国际性的非专有名称,即在全世界都有通用的名称,如阿司匹林就是通用名称)外还有商品名称(即品牌名,生产厂家或企业为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一个商品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之一)。消费者对商品名比较熟悉,选购药品时,会注意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品牌;在专利/行政保护期结束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常常需要以其商品名来保护其药品,以便与其他相同产品相区别开来,进而获得持续的利润,延续药品的经济寿命。
6 新药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对其经济寿命的影响
一般的技术专利,其经济寿命一般要远远短于专利保护期。如德国的专利保护期为20年,但统计数字表明,实际专利权保护年限平均只有9年,在全部专利权中,只有3.7%保持到18年。专利的经济寿命很少能达到保护期限,往往由专利生产的产品在未到保护期限就失去了其市场价值。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新药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这两个因素相结合使知识产权保护显得至关重要。西方发达国家对药品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了以专利保护为核心,商标、商业秘密(包括专有技术及经营秘密)为辅的一体化保护体系及经营模式。因此创立一种新的药品种类意味着制药商的垄断,可以为以研究为基础的制药公司提供了所需的保护,使其能够弥补研发投资并产生回报,与其他行业相比,专利在制药业尤为有效。实践表明,绝大多数的专利药品的经济寿命不仅能达到保护期限,而且在保护期后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依然能通过非专利的其他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获取超额收益,延续其经济寿命。
由于我国制药行业一直是以仿制为主发展起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之又少,统计表明近20年来国内生产的药品97%以上为仿制。许多公司近期推出的所谓上市新药,几乎都是93年我国政府对国外申请专利实行行政保护以前的新药。因此,目前国内的新药大多数以新药行政保护方式为主。与国外药品专利保护期满后的情况相仿,国内新药在行政保护期满后通过其它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获取超额收益,延续其经济寿命。按一般的经验,应该还有1~3年,对于特别的新药,其经济寿命有可能延续3年以上。
篇8
关键词:医学;化学;共性;区别;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69-02
众所周知,自古医学与化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任务是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等现象进行规律的探索,发现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的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医学的基础少不了化学,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又可以通过医学的发展来推动自身的进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将有利于运用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进而推动时代的进步。
一、医学与化学起源
纵观人类医学的发展史,医学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累救护经验而形成并存在的,历史上经历了五种医学模式:(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人们依赖祈祷和巫术,同时用植物药进行简单的治疗,对创伤进行简易处理。(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对宏观宇宙万物有了粗浅的认识,出现了中国的阴阳五行的病理观和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3)机械论的医学:文艺复兴,一些科学家把复杂运动简单归纳为机械运动或物理、化学变化,疾病就是生物体这种机器某部分故障。这种机械的自然观和实验方法当时促进了自然和医学的发展。(4)模式生物医学模式:19世纪后半叶发现了几十种致病菌,人们就认为环境、宿主、病因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维持着生态平衡,如果失调就会导致疾病,这是从纯生物角度进行理解的。(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发现抑郁症、高血压病、胃溃疡病、心血管病等与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疾病的调控需要生物―心理―社会的相互作用。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时期:(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该时期人们从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中累积化学知识,但系统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人们记载、总结炼丹术,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燃素化学时期:随着工业不断进步和实验室经验不断积累,人们认为燃素是可燃物燃烧的必需条件,燃烧的过程就是可燃物在燃烧中释放燃素的过程。(4)近代化学时期:这一时期不少化学基本定律被建立起来,例如: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时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现代化学时期:即是现代科学相互渗透的时期。例如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化学向生物学渗透,逐步发现了蛋白质、酶等生命物质的结构。医学与化学在不断发展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二、医学与化学共性
由于医学与化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间自然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从大的方向来看,医学的研究旨在促进健康之完美,而身体机能的稳定与相对平衡即完美,与化学中常常追求的反应平衡有相通之处。从小处着眼,二者的原理、基础乃至研究所需的技术与精细程度要求也时常相差无几。医学的合理实践需要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理论,而化学可以推动建立一个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许多疾病要从分子水平上加以探究与解释才能明晰发生机理,化学研究分子在体内的调控表达过程和反应就成为了解和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演变过程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与热点。因此,医学可以说是化学在生命方面的应用,化学又是医学从基础学习到理论实践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门学问。
人体是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体各种组织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水等相关化学物质组成,含有数十种化学元素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不断有化学反应的发生、能量的转化来维持人的生命进程,当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向不良的方向进行时就会出现病理现象,这就需要用医学来解决。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预防疾病,在预防疾病时离不开化学,例如:环境的检测、消毒剂的使用等。血液、尿样等成分的化验更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通过化学检验查出人体的异常。在治疗疾病时,药物的合成以及结构、性质、应用的鉴定,中草药成分的提取、用途的鉴定,新药的开发研制,都需要丰富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医学科学日新月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人造皮肤、人造器官、人造血管、人造血液等先进医疗方法不断取得新进展,更是化学与医学密切联系的结果。在医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化学不断的更新。医学中新的化验方法的出现要求新的检测方法,新药物的研发要求发现可用于医学治疗的新物质。医学的发展依赖于化学提供的平台,化学的进步依靠于医学的更新。
三、医学与化学的区别
尽管医学与化学间存在很多的共通之处,他们的差别依然存在。这首先体现在本质及定义上。化学,即“变化的科学”,旨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如今已发展出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成为公认的“中心科学”。医学,跨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成为深深扎根于众多学科之中的综合性科学。医学在于协调人体生理、生理良好状态及其相关问题,目的是治疗预防疾病,保障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其次,化学和医学分别呈现不同学科层次、内容及形式。最后,两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别。化学讲求实验出真知,它以现象和数据为阶梯,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石,最终抵达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形式化的方法;它遵循的便是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把实验作为研究的工具,遵循演绎的特征,是以抽象到一般的发展规律,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能准确地用概念来表述一个问题的约束条件,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式。医学则更加强调实践出真理,对已经发生和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查、观察,其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因素客观存在,是一种实证性的方法;它遵循的这种实证性的方法,把仪器作为工具,以生命体为研究对象,讲究以证实,通过实践获取经验,再归纳、统计达到一般共性。相比于化学,医学不企求认识研究对象的完整的方面及其全面的相互关系,而是以焦点为中心,从认识的目的出发限定认识的主要方面,得到一个实用的解。最后,医学和化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化学从物质的原子、分子出发,研究单一的物质个体,从个体出发研究整体,就是从局部到全面的研究过程。而医学主要使用生命体这个整体,要从整体出发,再来研究某一方面,就是从全面到局部的研究过程。
四、医学与化学交互促进作用
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决定了一些重大发现必须依赖学科的交叉。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其发展水平足以为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发展平台,医学也同样需要借助此平台继续发展。例如麻醉剂的诞生与发展,早在1800年英国化学家Dov y H 就发现一氧化氮具有麻醉功效,不久之后,人们发现了具有更好的麻醉功效的乙醚,这对实现无痛外科手术及牙科手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着陆续发明的更加实用有效的麻醉剂成为现代的外科手术的基石。1932年德国科学家Gerhard domagk使用偶氮磺胺染料用于治疗一位患细菌性败血症的孩子并使他得以康复。由此,化学家研究发现并制备了许多新型的磺胺药物,因而开创了今天的抗生素领域。
现代化学和现代医学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不断融合并发展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化学,其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动和生理。它就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中亚细胞结构和功能及生命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变化等生命活动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在生物高分子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破,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由此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了解也逐步深入到分子水平,对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化学家通过分子层面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因子的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DNA)。从化学研究方法中发展起来的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草药成分的分离提纯上有很大的应用,也给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化学对医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化学为医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的同时,医学也在化学孕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医学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学的发展状况。医学在发展中遇到的任何新的临床问题对医学、化学乃至所有的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并大大促进了化学的进步。
总之,医学与化学相互促进并相辅相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化学的进步,而医学也促进了化学的深入发展。他们之间日益大程度的借鉴及相互渗透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姚刚.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
[2]何法信.医药化学学派初探[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2).
[3]魏祖期.基础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朱浩,华陵莉.关于医学与理工科学的比较及其结合[J].医学与哲学1999,(1).
[5]袁婉清.为文科学生开设化学选修课的探讨[J].大学化学,1994,(2).
篇9
【关键词】 中药未来 发展趋势
1 中药研究的思想史概述
为了说明未来中药学的发展道路,首先有必要回顾既往在研究思想上的历程。从“医药俱度论”和“废医存药论”得到证明。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完全迷信合成药物的作用,连植物药都否定了,何况中药。试图脱离中医来研究中药的疗效和有效物质,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现代医学的辉煌成就是在不断发现和纠正自身体系的谬误中取得的。就在盲目否定中医药的年代,西医“自身中毒论”和“病灶感染论”等理论上的错误造成滥施手术,危害甚广。这提示我们,分子药物不论是合成药还是天然产物所潜在的局限性。中药研究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扩展自己的学术发展途径。
2 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2.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 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等基本理论外,还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反畏、配伍禁忌以及采制加工经验所包含的理论知识。现在已进行了文献方面的初步
2.2研究思路多样化在药材研究方面大致可以分为 从亲缘关系和生物学研究入手,解决中药资源短缺问题;以传统用药经验和药性归类方面研究,产生20世纪新中药材;从保证中药质量出发,研究地道、加工、贮存、制剂的系统质量控制;从中医治则和临床经验入手,对攻下药物和活血化淤等药物的共性研究。
2.3中药疗效评价客观化 这种趋势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形成了一套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并采用现代科学指标总结中药疗效的方法;二是复方研究成果逐年增多,统计和疗效分析规范化。
2.4中药生产工业化 饮片和成药生产的企业化为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洗药机、切药机、碾压机、粉碎机、包装机等日益推广,并开始和计算机结合,由电脑自动控制。另一方面,中药材收购、生产、销售实行“三证”以后,管理和流通方面一体化加强,对保证和提高中药质量有利。
2.5中药质量标准化 传统的方法是以地道、采收期、炮制制剂技术来对药材整体有效性加以控制,而不是针对其中某一成分。“望、问、闻、切”的特点是快速,而且不需要对样品作任何特殊处理,但量的标准不明确,需要人脑贮存大量特征信息。色谱和光谱技术以及生物测定引入中药质量控制中,将使中药标准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6中药学教材规范化 已有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和中药制剂学等五门专业课程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药用植物学等全国统编教材,有利于人才培养。
2.7药典内容现代化 我国从1963年版开始,药典分一、二两部,一部收载中药。通过比较可看出药典在突出中药特色和吸收现代科技方面的明显变化。
2.8中医中药研究同步化 中医和中药研究相脱节,医不知药,药不为医用都将导致中医整体的消亡。把二者结合起来的途径是加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把提高疗效和提高药材质量统一起来。
2.9中药科研国际化 中药独特疗效和从中药中发现新药的成功例子吸引着国际学者对中药研究的兴趣。
3 未来中药学的基本特征
3.1以“气味论”为基础的中药理论不变 中药的形色气味是中医几千年来用以解释药性的依据,并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支配,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今后中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取决于对人嗅味觉生理和药物气味本质的研究。
3.2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形式不变 即使用药材和中成药的方式不变。这是区别于“天然药物”或“植物药”研究的显著标志。“天然药物”是国外针对“合成药物”而提出的,其实二者本质都是分子药物。中药学物质基础的研究是提供安全、有效、精良的药材和成药。在此前提之下,借鉴一切现代化技术来确保“整体药物”疗效的发挥。
3.3辨证论治,采用饮片一汤剂的形式不变 辨证论治是中医精髓所在,与之相适应的是能随证加减的饮片一汤剂形式。既然如此,汤剂的药效研究和改进这一难题就是不可回避的。尽管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到2000年,汤剂的化学成分谱和主要药效指标可能快速解决;医院用和家用煎药电器将普及;服用量也会大大减少;必要的矫味剂亦将研制成功;制备汤剂所需的饮片,即适于炮制和煎煮、能达到最佳煎出效果的片型和厚度的标准将要确定。
4 小结
篇10
【关键词】中药;物理;化学;特性;功效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99-01
相当一部分中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功效已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如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从而可治疗相应病症如便秘、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如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2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由相应化合物构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过中医研究中药物质的五味
一般来说,成分不同,其味各异。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味的多样性。这一研究结果,给传统中药五味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中药显味、显效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开拓了思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酸味多含有机酸,甘味多含糖类及其他活性成分,苦味多含生物碱及苦味质,咸味多含钠、钾、钙、镁、铝、碘等无机物质几其他活性成分,辛味多含挥发油等。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揭示了五味作用的物质基础,其思路是正确的。但由于这项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初见端倪,但要获得突破性进展,仍需继续努力。味与化学成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化学成分不能完全揭示五味的真谛,更不能成为其规律。由辛味为例,有人对80种辛味药与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的百分率进行了比较。结果:80种辛味药含挥发油者占58种(72.5%),不含挥发油者占22种(27.5%);170种非辛味药含挥发油者30种(15.9%),不含挥发油者140种(84.1%)。结果显示:辛味药中有27.5%的不含挥发油,非辛味阿唷中有15.9%的喊挥发油。挥发油作为辛味的物质基础,只能说明多数,不能说明全部,更有一些例外的情况,需要我们加以解释。总的来看,目前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从中药中寻找某些活性成分,最终合成新的药物(西药)。这种研究,忽视了中医药理论,更没有结合中药本身的特性,因而难以对中药药效给予科学的阐释。
参考文献
[1]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