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边际减排成本 价格下限 排放配额 碳价格 碳市场
一、问题的提出
据2012年2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管理问题和碳排放配额饱和,导致碳价格长期低迷。ICE公布的ECXEUA交易价格数据显示,2013年4月,碳排放配额价格一度跌破3欧元/吨。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延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2012年初爆发的EUETS营运危机和EUA价格的长期暴跌严重打击了业界对碳市场前景的信心,挫伤了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为了保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维持碳市场的稳定运营,有必要稳定碳价格,至少不损害排放量较低的企业的利益,即设置排放配额的价格下限。
二、制定排放配额价格下限的理论依据
价格下限是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当均衡价格高于价格下限时,价格下限没有限制性,市场力量自然而然地使经济向均衡变动。当均衡价格低于价格下限时,价格下限对市场有限制性约束,市场价格等于价格下限[1]。
由价格下限的制定而引致的供给过剩问题,可通过政府收购方式解决。在碳市场中,过剩的排放配额可由政府收购,作为碳储备。碳储备制度是稳定碳排放权价格,平抑市场波动的关键所在[2]。当碳排放配额的市场均衡价格过高时,政府在碳市场中出售或拍卖储备配额,增加供给,以降低碳价格;当碳市场的均衡价格低于排放配额价格下限时,政府收购排放配额作为碳储备,促进碳价格回归。
三、排放配额价格下限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一)回归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先将双对数函数模型化为标准线性模型。对于形如的双对数函数模型,可令,,将双对数模型化为标准线性模型。其中,[4]。再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上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量,得到曲线拟合方程。最后进行方差分析、计算拟合优度、对回归参数和方程进行检验,并解释模型含义。
(二)计算方法
依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了使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碳市场达到长期均衡,须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将排放配额的价格下限设置在使出售配额的企业的经济利润等于零,即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水平上。因此,排放配额的价格下限应等于边际减排成本。
为了求出排放配额价格下限,需推导出边际减排成本函数。先对国内生产总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进行曲线估计,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再由拟合方程推导出边际减排成本函数,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解释。
四、中国碳市场中排放配额价格下限的实际计算与论证
(一)实际计算
中国1960-2008年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和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亿吨)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使用SPSS软件依照上述建模方法进行操作得出,幂函数回归模型拟合度最高,且拟合结果的各项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建立方程,即。其中,表示中国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中国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随机误差项。令,,将双对数函数模型化为标准线性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即幂函数拟合方程为。模型的调整R2=0.908,F检验值为474.930,F检验的P值为0.000,t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因此通过检验。
在此模型中,=2.06>0表明,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增加1单位,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就增加2.06个单位。通过对幂函数拟合方程求导,可推导出边际减排成本函数,即排放配额的价格下限为。
利用本研究中得到的中国的边际减排成本函数,可计算出1960—2008年历年的边际减排成本(元/吨),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如表2所示。
由上述计算公式可知,排放配额价格下限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一一映射关系,制定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就可唯一确定一个对应的排放配额价格下限。因此,在中国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制定年度碳排放总量上限的情况下,本模型也可应用于最低碳价格的预测。
(二)与其他研究成果的比较
徐呈旭就中国碳排放量与GDP二者的关系问题,建立了回归方程,研究得出每变动一个单位,就将变动2.1955个单位。与本文得出的结论较一致。陈诗一(2010)计算出中国工业全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绝对值的平均值为每吨2.68万—3.27万元。陈诗一(2011)估算出中国工业全行业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在2009年约为2000元/吨,并预测2020年将攀升至4000元/吨以上。高鹏飞等提出,当减排率在0%—45%之间时,各年的碳边际减排成本(以1995年美元价计)为0—250美元/吨。
五、结论
本文对中国碳市场机制的完善提出新的建议和具体方法,在中国碳市场中设置排放配额价格下限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推导出了幂函数形式的碳排放配额价格下限计算公式,为中国最低碳价格的计算和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可借助该模型适当调控我国碳价格,以平抑碳价格剧烈波动引致的风险、维持碳市场稳定运转。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在计算排放配额价格下限过程中,未考虑交易成本。此外,Onno Kuik等将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和气候等因素也纳入边际减排成本的计算公式中。Eva Benz等认为政策和管制因素及市场机制是配额价格的决定因素。在配额价格计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方面,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 [M].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 王宇露,林健.我国碳排放权定价机制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02):88.
篇2
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研究
澳大利亚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及我国的战略选择
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变迁看未来农村公共投资方向
外商投资发展中国家土地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不同税收返还机制下碳税征收的一般均衡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
基于随机边界分析的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欺诈风险度量实证研究
中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的国际比较研究
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科学精神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中国西南地区水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性的评估:预控研究
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影响效应——基于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盈余质量、投资者信心与投资增长
创业板IPO发行定价合理吗?
食品安全规制的重复博弈分析
FDI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SVM和粗糙集理论的董事会效率评价研究
创意扩散的自由碰撞统计模型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对策
转移支付激励与贫困减少——基于PSM技术的分析
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状况研究——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演进分析:基于能源强度的视角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研究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动态CGE研究
在外饮食消费决策中的收入效应与时间效应——对北京市居民饮食消费的实证研究
中日美经济内外部失衡关系的量化分析及评估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
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
基于知识场的产业集成创新研究
大连市“十二五”期间软实力研究
组织文化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伦理气氛的视角
市场导向、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许可定价研究
农户个体特征对信贷约束的影响:来自陕西的经验证据
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公司现金持有量与股票横截面收益率: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资本的合作演化研究——“基于主体建模”方法的博弈推演
从专利分析走向看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
中国现行森林资源采伐管理体系及其改革策略
中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政策模拟与优化——基于基层推广机构行为视角的分析
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
我国镁产业价值链变迁及动力机制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研究
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及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
我国财政政策对于城乡居民收入不公平的再分配效应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意愿和政策选择——基于安徽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宏观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双S区域划分与效率研究
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风险因素分析——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为例
所有权集中下的企业控制权配置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兼论大股东的监督抑或合谋
基于知识利用和知识发展的企业国际化过程分析——以中国家电企业为例
客户知识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个基于客户响应能力的视角
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提升知识创造水平: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
篇3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重要性
一、引言:
自2012年1月起,我国率先将上海作为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这次变革也是税制改革进程中的里程碑,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营改增的税制改革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它的实施大大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新。下面我们首先来具体了解一下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然后再探讨一下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
(一)营改增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营业额,税率是根据行业性质而定的,没有抵扣,具有重复征税的问题。而增值税是以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一般采取标准税率为17%,不会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为此,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可以减少企业的税务,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GDP的增长。
(二)营业税重复征收阻碍了第三产业的专业化分工
以往的增值税改革解决了第三产业税收问题,对当时的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加快了我国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分工。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模式,其分工也进一步精细化,根据我国当前的营业税制来说,各环节都需要缴纳税收,难免造成了重复征税的现象,阻碍了第三产业进一步分工的脚步。产业的精细化分工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当前的营业税制对其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对税制进行改革,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促进第三产业的精细化分工进程。
(三)企业税务压力较大,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的营业税制下,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虽然政府对一些产业实施了税收倾斜,但是第三产业的税收压力并未减轻。第三产业相对来说营业税率较高,一般又是全额计税,这样以来就会增加产业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我国GDP比例中,第三产业占总GDP的43%,这明确显示了第三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使其成为主导产业。但是,由于企业税务压力过大,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对营业税进行改革,减轻第三产业的税务负担,不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双税并行不利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开始向专业化发展,这就出现了一些服务性质的业务,我们把该类产业称之为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点,它是促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税共缴的税制,不利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加快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革新,给生产服务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大力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不同企业受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不同
从整体上来看,营改增的实施能够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具体实施上来看,营改增对不同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就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有些企业减少了税收,例如交通运输业,有些企业不减反增,例如咨询服务业。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讲,税收改制使企业税务有所增加,对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也有一定的阻碍,这也是营改增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前面我们了解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施对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影响,这又延伸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增值税税率的选择问题。营业税改增值税产生不同影响的关键在于增值税税率的选择,如何做好增值税税率的选择也是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如果不改变原有的增值税税率结构,就会使征收营业税的企业增加税收负担。如果统一改变增值税税率结构,就会造成不同企业的税负有增有减。为此,对于增值税税率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改变增值税税率结构,避免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不同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国税和地税的分账问题
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同属于共享税。对于增值税而言,大多数属于中央税收,少数归地方税收。而对于营业税来说,大多数归地方税收,是地方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旦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就会涉及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分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做好调节工作,合理的分配税收。
(三)税制改革中的“洼地效应”。
所谓“洼地效应”就是一种不平衡的现象,由于营改增是先从部分地区和企业实施的,并且采取了优惠政策,势必会造成资金流向该处,从而促进了部分地区的市场经济,对没有实施营改增的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从而形成了“洼地效应”。为此,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施需要加快脚步,只有全面实施营改增才能减轻“洼地效应”的不良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像企业影响不同、国税地税如何分账、税率如何选择等,这关系着营改增变革的全面实施。作为企业,一定要做好全方位准备工作,积极应对变革,将税制改革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吴明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收的影响.现代商业.2012(17).
篇4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现状;解决对策
近些年来,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现象,其与火电厂锅炉排放的废气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十二五”时期进一步重申火电厂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并细化了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提高排放控制水平。“十三五”时期实施污染排放总量和环境质量双控,加强污染物排放速率、浓度、总量的精细化减排管理,将更多污染物纳入到减排指标。因此,需要加大对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达到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要求。
1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火电厂锅炉主要是借助石油、燃煤、天然气等原料来电能生产的工厂,在我国发电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80%左右。其一般是把燃料放入到锅炉中进行燃烧,使锅炉中的水转化为水蒸汽,即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借助汽轮机组再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带动发电机运转,最终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对我国火电厂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其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往往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火电厂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阻碍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然而火电厂能够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电能,因此其又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煤炭是火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常用燃料,并且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借助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低锅炉的运行能耗,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中常见的问题
2.1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体系有待完善
在我国火电厂发展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政府部门所提供的资金有限,致使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体系不够完善,火电厂锅炉排污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正是由于节能减排体系的缺失导致部分火电厂锅炉未按照要求配备脱硫设施,致使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大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2 火电厂锅炉所选燃煤不符合要求
由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始时间的延长难免会使燃煤质量下降,同时大部分火电厂在选择燃煤时未按照要求对其质量进行检测,甚至有一部分火电厂为了节约资金而直接选购劣质燃煤,从而导致火电厂锅炉排放的污染物严重超标,并且降低了锅炉内相关能量的转化效率。
2.3 政策法规缺失
虽然我国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法规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但是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时展和环保需求,同时我国相关部门未做好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监督与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大部分火电厂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未对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无法达到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
3 提高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措施
3.1 合理配置锅炉主要燃烧设备
在进行火力发电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开展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工作,就需要合理应用清洁燃烧技术,具体做好以下几点:1)燃烧器。其属于煤粉锅炉的主要燃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送入炉内的煤粉气流可以稳定、迅速地着火燃烧,为其提供合理的二次风,并实现与一次风均匀的混合,以提高燃烧效率;合理控制其负荷调节范围和燃烧适用性。2)炉膛。其属于煤粉锅炉燃料燃烧的地方,并且蒸发受热面(水冷壁)环绕在炉膛四周,其可以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达830t左右,全寿命周期内可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2×104t左右,达到了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3)点火装置。其能够与各种不同的燃烧设备配合在一起使用,主要是在锅炉启动借助来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当煤粉锅炉需要在低负荷条件下进行运行时或者在炉火温度降低并影响煤粉气流着火的稳定的情况下使用,同时在炉内有熄火危险或火焰发生脉动时可以借助点火装置来稳定着火和燃烧,确保燃料的充分燃烧,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2 防漏风技术
通过对火电厂锅炉进行分析发现,锅炉自身缺陷是导致火电厂锅炉高能耗的主要诱因,尤其是锅炉漏风。在锅炉进行正常运行阶段,某个部位如果存在漏风现象,则会导致炉内气体体积不断膨胀,不仅会提升排烟的热损耗,而且还会提高吸风机的电耗,导致燃料被大量浪费。同时,锅炉漏风还有可能影响空预器的温度,导致风温降低。因此,将放漏风技术引入到火电厂锅炉之中,可以有效降低锅炉运行过程中的能耗,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提高锅炉的密封性,从而有效降低漏风问题的发生率;2)做好对锅炉运行状态和参数的监督与管理,重点检查容易发生漏风的部位,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以更好的提升锅炉运行状态,从而达到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
3.3 提升燃烧率
通过对我国火电厂锅炉的运行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由于未按照要求对锅炉进行科学的燃烧调整,从而导致燃煤的燃烧率大打折扣,无法得到最大程度地优化,这样不仅会对锅炉的使用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提高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和能源消耗。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对空气系数给予科学、合理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的燃烧率。在火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要想使其符合增加,一般需要按照要求适当的提高风量,以确保风量的调整比值高于燃煤量的比值。反之,当负荷降低时,也需要相应的减小风量,以确保风量的调整比值低于燃煤量的比值,从而有效提升燃煤的燃烧率。
3.4 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
在火电厂锅炉工作阶段,为了更好的达到节能减排要求,要对已有的炉节能减排工作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完善,严厉打击污染气体违法排放问题,对于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火电厂还要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宣传工作,从而为火电厂创造一个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降低发电厂废物的排放。
3.5 合理选择清洁燃烧技术
如今,随着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进行,各种新型清洁燃烧技术不断涌现,这样就要求根据火电厂锅炉的实际情况和节能减排目标来选择与之对应的清洁燃烧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锅炉的燃烧效率,而且还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对节能减排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已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尽可能提升火电厂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对能源的消耗,缓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推动我国火电厂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英.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探讨[J].商品c质量,2016,9(47):27-28.
篇5
关键词 :气候变化;环境规划;“十二五”;适应;减缓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2-0079-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14
全球气候变化的发生机制、影响及应对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和社会政治的热点和难点,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众多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影响正在出现[1 ]。作为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日益重要的新型要素,将气候变化纳入到国家环境规划的框 架中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从分析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探讨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 变化问题的基本战略,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规划内容。
1 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环境规划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气候条件复杂、海岸线漫长、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向来较 弱,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提高,气候变化影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2007年全国 平均气温达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耗电耗煤导致大气污染特征变化[2],海平面持续升高使得沿海城市的气候异常事件和灾害损失严重[3]。 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紧 密结合起来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我国环境保护活动的核心文件,在国家“十二五”环境规 划中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全面、系统地融入环境规划中,其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全 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通过在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产业部门等领域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 变化的措施,使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二是将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 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追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控制应对措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4]。
我国环境规划工作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 ,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的体系、程序和方法,国务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 下发将应对气候变化嵌 入到环境规划体系中提供理论、技术和实践应用的支持,形成一套充分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 国家环境规划方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2 我国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
2.1 适应和减缓: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
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是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影响的两个基本途径[ 5]。减缓是人类对区域环境作用的干预,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吸收汇减轻气 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适应是在承认气候 变化不可避免的前提下,人类为应对现实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对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影响 而做 出调整。减缓和适应都是人类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政策响应行为,但二者针对的主 体有所不同,减缓是针对地球气候系统的人类干预行动,而适应则是针对人类社会本身的自 我调整。
减缓和适应行为并不总是协调,本文根据减缓效果和适应效果将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规划措 施分为三类:一是双效行为,即规划措施既有利于适应又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如提高植被 覆盖率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了生态承载力;二是偏减缓的单效行为,规划措施有利于减 缓但不利于适应,如增加水电开发可以减少碳能源消耗,但同时增加了相关流域的生态脆弱 性;三是偏适应的单效行为,这类规划措施有利于适应但不利于减缓,如环境风险应急设施 建设加强了灾害适应能力,但建设和运行过程增加了碳排放。
2.2 基本途径的分析判断
由于大多数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是减缓和适应此消彼长的单效行为,分别将投资的一半用于更 有效率的减缓活动或适应活动可能比投资于减缓和适应协同措施的净效益更好[6] ,因此单效方案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适宜。国家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是 如何在有限资金的约束下权衡选择何种单效方案,本文依据所收集的文献资料,从行为效益 、实施成本和主体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2.1 行为效益
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虽然已明确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但着重强调的是温室气 体减排,忽略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建设,这同多年来国际对如何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关注较 多,而对如何适应气候变化重视不够[7]有关。由于各种气候过程和反馈的时间尺 度大,即使在严格实施减排、温室气体浓度实现稳定的情况下,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仍会因时 滞效应持续若干个世纪[1],其影响所及的资源供需、生产系统、社会关系和政治 文化四个层次的变化难以避免[8]。虽然这些预期影响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但相 应的适应行为必须及早作出, 并将其实施问题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长远规 划中[9]。与适应行为相比,国际社会减缓气候变化的收效甚微,且减缓行动的效 果较适应所需时间长得多,近年来诸多研究和建议也表明,对于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和脆弱的 中国而言,适应行动更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10]。
2.2.2 实施成本
目前国内外没有低排放、高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可供采用[11],而工业化过程中人 均能源消费和相应碳排放的拐点出现在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之后,我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必然需要碳排放空间。更 为重要的是,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一背景下温室气体 排放量的大量增长不可避免。
陈文颖等[12,13]应用中国MARKAL-MACRO模型对我国未来碳排放基准方案造成的GD P损失率进行计算 ,显示同样的减排率下,越早开始实施 减排约束,GDP损失率越大,而如果提前10年或20年进行减排准备,则可以在技术储备、资 本等方面逐渐适应减排的需要,从而大大减小减排对经济的影响。如果现 阶段的环境规划中就实施双效方案或以减缓为主的单效方案,则会严重制约我国的社会和经 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受到较大阻碍。因此,以近期为准备,中远期开始正式实施减缓 行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较为适宜。
2.2.3 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适应能力和未来排放需求上具有较大差异,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发展 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相对脆弱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工程性适应措施 的建设,由此也带来对适应性排放的巨大需求[6],我国南水北调、三峡工程都包 含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考虑。这进一步说明采用适应行为的紧迫性和减缓行为的高成本性。
国际因素亦对减缓与适应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矛盾主要存在于减缓的长期和全球效益与适 应的中短期局部效益之间的平衡问题,减缓的成本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不利影响的损失 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来承受[10],美国等退出《京都议定书》也大大增加了减排策略 推 行的难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策略在近期比较现实,是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合 理策略。
2.3 基本策略的分析结论
由于减缓和适应之间存在复杂的权衡取舍关系,依据上述分析和国家方案提出的“适应与减 缓并重”的原则,建议未来我国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为“适应先行,减缓后举, 单双结合,重点突出”。在“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 ,在同时融入减缓与适应两类措施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加大适应行动的力度,使气候变化对 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减缓不作为主要规划方案,但要纳入中远期规划并逐步 推进取得阶段进展目标(图1)。这既涵盖了适应与减缓的双重途径,不会因偏废一方而造成 近期或远期的应对成本升高,同时亦面向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3 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领域
3.1 规划层次与领域
按照张兰生等[14]提出的全球变化影响途径,将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域划分 为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层面。 根据文献调研结果[1,2,6,11,15],自然承载力层面以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和 灾 害风险防范问题最被关注,生产系统层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低碳经济和敏感生产部门应对,社 会人居环境层面中,城市化环境效应和海岸带城市预期影响较大(图2)。这七大问题中,适 应行为 需求占绝大多数,低碳经济体现了减缓行为,符合本文提出的“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 变化采取偏适应的单效行为的基本策略。
3.2 自然承载力层面
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西部地区湖泊、冰川、冻土、积雪等多种生态系统呈衰退状态 均与气候变化有关,如 气温上升1.5 ℃则草原旱区相应增长总面积将占国土面积的20%,为荒漠化提供潜在条件 [11],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红树林的变化亦敏感。通过环境规划增强自然生态系统 的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和自然界本身的调节与恢复,强化气候变化背景下 的监测评估和有效保护;二是减缓人为影响和干预,通过情景 分析估算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承载能力 并依此确定流域或区域开发利用的上限。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体现为径流量和降水分布变化。近五 十年来我 国六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必然导致环境容量的降低,加剧环境污染,引起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连锁变化[16,17]。应对气候变 化的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必须考虑未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同时降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城市用水尾水的水质水量,对水量增多的地区要考虑环境规划 中 污水处理能力和规模设计,对水量减少的地区,则要考虑径流减少导致的水质进一步恶化和 最优治污方式的选择。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关注最可能的气候情景,并且要特别注意低概率、高影响事件即灾害 和风险所带来的影响。研究显示,与温度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与区域气候变暖关系密 切[18],而水源地污染等相关环境风险会同时增大。气候变化中的环境风险往往不 易事先被识别和判断,很难在规划措施中规避,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时 应根据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灾害风险充分设计、做好预 留,并建立各种情景模式下的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3.3 生产系统层面
全球变化同样对经济效率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日趋严重的影响。美国气象局研究表明, 不同行业对气候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业、航空、建筑、渔业、林业、交通、工 业[6]。如农业生产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同时作物 生长季节延长,昆虫繁衍加快,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将增大,农业面源污染面临源强增加和 范围扩大的压力。工业部门需要能源的强力支撑和对水资源高度依赖, 化工、冶炼等高耗能和高耗水行业的扩张受资源和容量约束凸显。纳入气候变化因素的环境 规划应当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以循环经济、高效农业为主要规划手段加以应对。
生产系统既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依据前文提出 的规划策略,“十二五”环境规划亦应着手减缓应对措施的准备,逐步开展“低碳经济”建 设将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突破口[19],减排的涵义不仅指污 染物排放的减少,还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20]。从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起 ,应把低碳经济列为环境规划节能减排的规划指标之一,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手段推进能源结 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 展模式。值得指出的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将持续增 长,低碳经济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应充分论证、逐步推行。 为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十二五”环境规划碳减排 指标可先在发达省市选择性进行,在中远期规划再推广为强制性约束性指标。
3.4 社会人居环境层面
作为高度开放、不完整和脆弱性强的复合 系统,城市在人居生态和社会消费两方面最为集中地承受了气候变化环境效应和问题。热 岛效应是人居生态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最突出表现,其诱发的连锁气象变化(如“ 雨岛效应”、“雾岛效应”、“暗岛效应”等)近年来在我国逐渐突出[21],而应 对气候变化的社会消费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也日趋增加,中国气候耗能量正由气候灾害 驱动型向温度驱动型过渡,特别是在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其中气温为关键性因子,气候变暖将使城市用电压力呈继续增 大的趋势[22,23],并由此带来要素污染结构和污染分布的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 城市环境效应和新发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影响和规划研究,特 别是突出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城市能源供应设施脱硫脱氮设施等适应气候变化 环境效应的措施,并在环境规划中予以体现和落实[15]。
沿海是中国人口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大多地势低平,建成环境极 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威胁,如沿海生态与环境受损、咸潮上溯加重、海岸侵蚀、土壤盐渍化等。近30年来,以气候异常为主要原因造成的中国沿 海海平面 平均上升速率为2.6 mm/a,并预计未来30年继续上升至2008年升高80-130 mm[3] 。海岸带地区环境规划应当针对不同的人工 建成环境分类设计和实施规划。在宏观决策层面,对重要的沿海地区采用防护的方法,其它 地区根据发展需要选择防护、顺应或后退;在微观技术层面,对采用防护手段的地区按照预 防与治理相结合、陆地与海洋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强化防护对策,如 加强沿海及入海河流堤防工程建设和海防林建设。
4 结 语
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 家结合起来,既是从源头预防、根本解决气候变化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是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承担国际责任,从环境保护角度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而努 力做出的贡献。采取适应行动是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应对气候变化最紧迫的任务,减缓 不作为主要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但要纳入中远期规划取得阶段进展目标,从长远角度看, 其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协调一致。
必须指出,我国环境规划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量化考核指标的系统性和重点实施工 程的可操作性,要保证“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方案落实执行,应特别注意科学 规划目标和指标以及重点工程的保障。规划目标按照环境保护突出重点、少而精的原则增列 1~2项可监测统计、能定量考核、易分解落实的鼓励性指标,重点工程紧密围绕三个层次覆 盖七个重要领域,优化预算投资和加强部门监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EB/OL]. ipcc.ch/ipccrep orts/assessmentsreports.htm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候影响评价2007[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4 -5.[National Climate Center/CMA. China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2007[M]. Be 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8. 4-5.]
[3]国家海洋局.200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EB/OL].2008.soa.省略/hyjww /hygb/zghpmgb/2008/01/1200912279807713.htm[SOA(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Peo 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Sea Level Gazette (2007)[EB/OL].2008.]
[4]姜冬梅,王灿,张孟衡.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定位的初步探讨[J].环境保护 ,2007(6A):58-61.[Jiang Dongmei, Wang Can, Zhang Mengheng. The Preliminary
S tudy of National Strategy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Environm ental Protection,2007(6A):58-61.]
[5]Klein R Schipper E, Dessai S. Integrating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int o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Policy:Three Research Questions[J]. Environmental S cience & Policy,2005,8(6):579-588.
[6]秦大河,陈宜瑜.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下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73-3 8 0.[Qin Dahe, Chen Yiyu.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in China (Volume II)[M ],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2005:373-380.]
[7]Füssel H. Adaptation Planning for Climate Change:Concepts, Assessment Ap proaches, and Key Lessons[J]. Sustainability Science,2007,2(2):265-275.
[8]杨达源,姜彤.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3-24.[Y a ng Dayuan, Jiang Tong.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Response[M].Beijing: Chemica l Industrial Press,2004:23-24.]
[9]刘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75-4 77.[Liu
Jiang. Research on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M]. Beijing: Chi na Agriculture Press,2001:475-477.]
[10]殷永元,王桂新.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 04:204-205.[Yin Yongyuan, Wang Guixin. Climate Chang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 ds and Applications[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4:204-205.]
[11]许小峰,王守荣,任国玉等.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99-107.[Xu Xiaofeng, Wang Shourong, Ren Guoyu et al.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 ge Response Strategy[M].Beijing: China Meteorology Press,2006:99-107.]
[12]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3):342-346.[Chen Wenying, Gao Pengfei,
H e Jiankun. Impact of Carbon Mitigation on China’s Energy System Using China MAR KALMACRO Model[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004,44(3):342-346.]
[13]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J]. 清华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4-747.[Chen Wenying,Gao Pengfei,He Jiankun. I m pacts of Futur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s on the Chinese GDP Growth[J]. Journ 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44(6):744-747.]
[14]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3-74.[Z h ang Lansheng, Fang Xiuqi, Ren Guoyu. Global Change[M]. Beijing: Higher Educati on Press,2000:73-74.]
[15]王雪臣,王守荣.城市化发展战略中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 04(5):107-109.[Wang Xuechen, Wang Shourong.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U 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J]. China Soft Science,2004(5):107-109.] [16]张建云,章四龙,王金星等.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J]. 水科 学进展,2007,18(2):230-234.[Zhang Jianyun, Zhang Silong, Wang Jinxing et a l . Study on Runoff Trends of the Six Larger Basin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 Year s[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7,18(2):230-234.]
[17]矫勇.气候变化与我国水安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应考虑的气候变化问题[J].中 国水利,2008(2):10-13.[Jiao Yong. Global Warming and Water Security in China[ J].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08(2):10-13.]
[18]郑祚芳,张秀丽. 北京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J].自然灾害学 报,2007,16(3):55-59.[Zheng Zuofang, Zhang Xiuli. Extreme Synoptic Events
i n Beijing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Regional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Natur al Disasters,2007,16(3):55-59.]
[19]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18(3):1-7.[Zhang Kunmin. China’s Role, Challenges and Strategy for the Low
Carbon World[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3):1-7. ]
[20]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3):14-19.[Fu Yun, Ma Yonghuan, Liu Yijun et al. Development Pattern s
of Low Carbon Econom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 (3):14-19.]
[21]任春艳,吴殿廷,董锁成. 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J].地理研究 ,2006,25(2):233-241.[Ren Chunyan, Wu Dianting, Dong Suocheng. The Influen c e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rban Climate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J]. Geog raphical Research,2006,25(2):233-241.]
[22]段海来,千怀遂. 广州市城市电力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气象学报,200 9,20(1):80-87.[Duan Hailai, Qian Huaisui. Responses of the Electric Power
C onsump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Guangzhou C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Applie d Meteorology,2009,20(1):80-87.]
[23]袁顺全,千怀遂. 能源消费与气候关系的中美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 (5):629-634.[Yuan Shunquan, Qian Huaisui. Relations of Energy Consumption t o
Climat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J], Scientia Geographi ca Sinica,2003,23(5):629-634.]
Discussion on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Factors into Environm enta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12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in C hina
YANG Xiao LI Yangfan YIN Rongyao SUN Xiang ZHU Xiaod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s Re use,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Abstract Effec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limate change have been going further now adays. National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in China should have specific po licies on how to tak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to account through the environmen tal planning. Based on analysis of behavior benefits, implementation costs, adap tive emission and international factors, a basic strategy called singleeffect
by adaptation was proposed. In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12 th Five Year Development Plan,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should both be i ntegrated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while adaptation behaviors weight more.
篇6
关键词:单位累犯 现状 探讨 构想
一、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1979年旧刑法典对单位犯罪未作规定是基于我国当时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企业发展不充分等原因,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的一些不法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①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后,最终新刑法规定了单位能够实施犯罪,能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相对于自然人犯罪,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并不够健全成熟,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犯罪活动的日益频繁,以经济犯罪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单位再次犯罪普遍增多这一社会现象,刑法仍处于模糊地带。对于单位犯罪领域的一些问题,理论界争议颇多,同时司法实务界基于上层立法的缺失,亦存在操作困难。
(一)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缺失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自由市场的监管力度逐渐减弱,对各类单位组织的设置条件随之放宽,各类法人、非法人性质的单位经济实体的增多一方面活跃了中国市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在利益心的驱使及法律法规的漏洞之下,单位犯罪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出来。诸如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偷税漏税等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俨然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锁颈。从现行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条文设计来看,总则第30条和31条对单位犯罪作出了概括性规定,但要认定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还必须有刑法分则的明确规定,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对于单位犯罪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也应更细致严谨。同时,由于刑法对犯罪单位的处罚仅规定了罚金这一附加刑,并未设置停业整顿、限制活动范围、剥夺主体资格等缩小或彻底结束单位主体条件的刑罚种类,因此会导致有些单位执行完罚金刑后有可能不思悔改,凭借自身存续的财力及初次犯罪所获的"经验",又再次实施犯罪行为,弃我国法律之不顾。
既然自然人构成累犯就必须从重处罚,而作为刑法的另一类犯罪主体,单位不仅拥有比自然人更为雄厚的犯罪物质基础,且其经程序化和系统化之后的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比自然人更加顽固和强烈,然而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却因无法律依据而不能对其从重处罚,显然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上层建筑只有适应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才能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作为我国基本法之一的刑法,若对顺应社会经济生活日益频繁显现的单位再次犯罪现象熟视无睹,可谓刑法的一大遗憾。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修改了"强迫劳动罪",增加了单位也能成为此罪的犯罪主体,如今刑法中直接涉及单位犯罪的条文共有109条,单位能构成的犯罪达130种。可以预见,随着经济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单位犯罪领域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相应的各项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也须逐渐完善。
(二)单位能否构成累犯的理论争议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规定了累犯制度,且均采取了有效措施对累犯进行严厉制裁。有的国家刑法采取了不定期刑主义,有的国家刑法采取了加重处罚主义,有的国家采取了从重处罚主义。纵观世界各国的刑法典,虽然多数国家都仅规定了自然人累犯制度,但也存在一些刑法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规定了类似单位累犯的制度。
国外许多国家称"单位犯罪"为"法人犯罪",作为大陆法系典型代表之一的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完整的法人犯罪制度的国家,其对法人累犯及其刑罚作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1994年3月1日生效的《法国刑法典》以较大的篇幅全面规定了法人累犯制度,②又如1977年7月1日生效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经济违法法》也规定了法人累犯,同时还设置较特殊的责任人累犯制度。上述两个国家对法人累犯的规定相对都是比较全面的,法律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从法理学角度来讲,我们在移植外来先进文化时,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给予适当的阳光和雨水,使其在我国法律土壤的培养下上健康成长。
我国单位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和单位再次犯罪现象的频频发生,早已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是否有必要增设单位累犯这个制度,各专家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肯定者和否定者争论纷纷,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认为,刑法不应设立单位累犯制度,首先单位犯罪的特点已经决定了其不符合累犯制度的立法意图。③再者,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构成一般累犯的条件要求前后两罪均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而对单位的刑罚通常采取"双罚制",且就单位犯罪本身而言,只能适用罚金刑,显然不符合累犯的罪质条件。此外,"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中的"刑罚"仅指主刑,不包括附加刑。最后,单位罪过离不开单位内部特定自然人的罪过,是一种独立于自然人而又依附于自然人的超个人的集体意识和意志的体现。由此看出,否定论者主要从累犯的主客观构成要件上否定了单位累犯的设立。
然而,也有不少学者早已开始探索增设我国刑法的单位累犯制度,根据单位再次犯罪的现实状况,以及累犯制度设置的初衷,结合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和根本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学者认为,确立单位累犯制度,以便对符合条件的再次犯罪的单位进行从重处罚,以打击和预防单位再次犯罪,其理由是:首先,单位能够成为累犯是因为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这是单位成为累犯的主体条件;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确认单位能够成为累犯具有必要性。犯罪单位在刑罚的初次体验之后,在一定期间内又犯罪,足以表明其主观恶性大,社会危害性大。④另有观点认为,即使再次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和初次犯罪时的不同,也不能因此而影响单位累犯的成立。⑤综上,增设单位累犯是打击和预防单位再次犯罪、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⑥
二、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探讨
刑法是保证市场规则得以实施的强有力手段,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规定了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及相应的刑罚,目的就在于使正常的市场秩序不受干扰和破坏。在刑法中确立单位累犯制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该制度的确立无疑是对刑法中累犯制度合理的完善。如果犯罪的单位在执行原判刑罚以后,在一定时间内又犯罪,足以表明其主观恶性之大和社会危害性之严重。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单位屡犯罪问题必将越加突出。笔者认为,应确立单位累犯制度,依法对其从重处罚。
(一)我国增设单位累犯的必要性
经济犯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特点。近几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加速转型,经济犯罪较为猖獗,不仅使国家的经济利益受损,甚至连政权制度的长治久安也会受到威胁。作为主要经济犯罪主体之一的单位异于自然人主体,其实施的犯罪危害涉及面广,且极具隐蔽性,不易暴露,在查处及认定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加大对这类单位犯罪的打击力度,有效地对它实施惩罚与改造,以达到刑法预防犯罪的最终目的。
第一,单位累犯制度的确立是贯彻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刑法第4条规定是宪法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毋庸置疑,不管是宪法中的"人",还是刑法中的"人",不仅仅是指自然人,当然也应当包括单位。根据该原则,作为我国刑法影响量刑轻重的刑罚制度也应当平等地适用于自然人和单位。
第二,单位累犯的确立符合累犯制度设立的本意。刑法设立累犯制度,并将累犯作为法定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之一,主要是基于特殊预防的考虑。通过规定特定的再次犯罪将构成累犯,以区别于一般犯罪情形,以保证刑罚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目的的实现,提高惩罚犯罪、改造犯罪人的实际效果。
(二)我国增设单位累犯的可行性
累犯制度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重处罚的法定情节之一,并且累犯不适用于缓刑和假释,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累犯可以限制减刑。刑法之所以设置累犯制度,其理论依据就在于犯罪人所实施的后罪所反映出的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比一般犯罪严重。同作为刑法的基本犯罪主体,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显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根据单位再次犯罪的现实状况,单位累犯制度不仅很有必要确立,而且不管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可行的。
首先,大量单位再次犯罪的事实情况的存在,为刑法增设单位累犯提供了现实依据。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犯罪现象的日益频繁严重,许多单位在初次犯罪后,因其主体资格未被剥夺而在一定时间内又再次实施犯罪。初次刑罚之体验,不仅未使某些犯罪单位改过自新,从此遵纪守法,反而使其把判处的罚金看作是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而缴纳的税收,积累了初次犯罪的"经验",再次犯罪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技巧更加灵活。
再次,单位犯罪的理论基础为增设单位累犯提供了依据。单位是人格化的社会系统责任主体,单位因具有主观意识和意志,同时具备行为能力而被刑法确定为犯罪主体。因此,单位在缴纳完罚金以后,只要其主体资格仍存续着,依然有可能基于自己的主观罪过而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最后,增设单位累犯制度,并对其从重处罚是基于实践的迫切需要。刑法的功能是打击和预防犯罪,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单位再次犯罪比单位初次犯罪更为严重,因此将某些符合累犯条件的单位再次犯罪确定为累犯,使刑事立法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刑法第356条对前后两罪均为犯罪的行为,规定了从重处罚的量刑规则。犯罪前后罪均可以由单位构成,并且刑度条件上均不要求存在"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限制,虽然这并不能代表刑法已对单位累犯做出了规定,但笔者认为这条规定对我国刑法未来增设单位累犯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借鉴作用。
三、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构想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将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类型。一般累犯是常态,特殊累犯较之于一般累犯而言危害性更大,笔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之所以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增设至特殊累犯,无疑是基于近几年这两类犯罪现象的日趋增多及对社会危害性的日益严重的现实情况出发,以不断完善累犯制度。由此可以大胆假释,增设单位累犯也是大势所趋的。
(一)单位累犯的构成要件
"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是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关于单位累犯的存在范围,笔者认为,只存在于对单位处以"双罚制"的情况下。显然,在"单罚制"的情况下刑罚对象只有一个,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于在"单罚制"的情况下,单位前罪本身并未受到实际处罚,丧失了初次处罚的基础,即使再次犯罪按照"双罚制"处罚,也无法构成累犯,自然不能对单位从重处罚。同理,若前罪采用"双罚制",后罪处以"单罚制"以及前后两罪均处"单罚制",均不能构成单位累犯。因此,只有在前后罪均为"双罚制"的范围内,单位再次犯罪才可能构成单位累犯,单位累犯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位累犯的主观条件。单位累犯的前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有刑法学者认为,我国刑法规定累犯制度,是因为"犯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性质比较严重的罪行,表明其人身危险性较大,应当判处较重的刑罚,才能有效地对他实施惩罚和改造,到达预防犯罪的目的,这就是刑法确立累犯制度的理由所在。"⑦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自然人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无疑体现了刑法对累犯从严控制的精神。
第二,单位累犯的刑度条件。有学者认为,在"双罚制"的情况下应当以自然人和单位所受的双重刑罚为准,即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所犯前后罪中都应当承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同时犯罪单位在前后罪中都应当承担一定数额以上的罚金。⑧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任何法律规定都应该考虑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若以自然人和单位所受的双重处罚为准,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许多不便,比如说单位构成累犯的时间起算点难以统一计算。因此,单位累犯的刑度条件应当仅以单位所判处的罚金为准,具体数额应根据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单位犯罪的特点来确定。
第三,单位累犯的时间条件。首先,关于单位累犯的时间起算,应当以犯罪单位"刑罚执行完毕、赦免或者免除以后"为起算点。我国刑法第54条对罚金的缴纳方式规定了四种,根据不同的缴纳方式,时间起算也应有所区分。再者,对于构成单位累犯前后罪时间的间隔,有论者以为,应和自然人累犯相区别,以体现单位累犯危害社会的严重性程度,应将此时间间隔适当延长,定为七年或更长时间。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考虑到单位累犯和现行自然人累犯制度的协调性,同时参照国外成熟的立法例,笔者认为,单位犯后罪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赦免或者免除以后五年以内"作为单位累犯的间隔时间更为恰当。
(二)单位累犯的处罚原则
总体上,单位累犯的处罚原则应当同自然人累犯的处罚原则相同,即从重处罚。在"双罚制"的情况下,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同是单位犯罪的复合主体,均是刑罚对象,因此,单位犯罪行为导致刑法上的不利后果,理应由犯罪单位本身及其直接责任人员来共同承担。也就是说,对单位累犯实行从重处罚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对犯罪单位自身的从重处罚。目前我国刑法规定的适用于犯罪单位的刑罚种类只有罚金刑一种,因此,对单位实体的从重处罚就必须在刑法所规定的罚金幅度内选择较重的处罚。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法国刑法典》中对法人累犯从重处罚的规定,采取罚金数额的倍增或按比例增加罚金数额的方式。
二是对单位累犯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从重处罚。相对于单位实体的从重处罚,对直接负责人员的从重处罚较为复杂些,是否应当从重处罚,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论者指出,应当分情况来处理:当且仅当前后罪的直接责任人员是同一主体时,才能对其从重处罚,否则只能按照普通标准定罪量刑。另有学者提出,在认定单位构成累犯时并不需要对相关责任人员从重处罚,因为单位累犯的主客观条件等均是出于单位这个实体本身考虑的,而非各自然人意志的简单相加,因此没有必要把从重处罚的范围扩展到相关责任人员上。笔者认为,即使单位初次犯罪和在法定期间内再次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发生了变化,既不影响单位累犯的成立,也不影响对直接责任人员从重处罚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若后加入犯罪单位这一组织的直接责任人员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单位犯前罪的情况,主观上并不存在善意、不知情的减责条件,对其进行从重处罚,并不违反刑法的精神。相反,如果不加大对这些人员的打击力度,无形中放纵了部分单位直接责任人员领导、指挥单位犯罪的行为,其明知单位曾经触犯过刑法,不仅没有督促单位认真悔改、遵纪守法,反而为谋取非法利益而促使单位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结 语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与变化,依赖并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属于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刑法,也必然要发展和发生变化。当前,刑法的任务应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同时司法实践应严格贯彻落实立法精神和刑事政策。因此,单位累犯立法,是对累犯制度的完善,是刑法不断调整、修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单位累犯制度的立法构想,并将单位累犯的定义表述为:单位因犯罪被判处七十万元以上的罚金刑,在刑罚执行完毕、赦免或者免除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被判处七十万元以上罚金刑的犯罪,应当对单位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从重处罚。单位过失犯罪的除外。
注释:
① 刘宪权:《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② 罗结珍译:《法国刑法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③ 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
④ 苏彩霞:《累犯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⑤ 沙君俊、刘孟骐:《论法人累犯》,载《人民检察》,1997年第4期。
⑥ 苏彩霞:《现行累犯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载《法学》,2002年第4期。
⑦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⑧ 陆漫:《单位累犯、数罪累犯、及未成年人累犯问题》,载《人民司法》,2004年第5期。
篇7
(一)工程预算价格合规性
通村路建设工程预算应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审计应在掌握国家和省给予通村路工程建设补助资金上限条件下,依照所在省指定的《乡村公路设计有关标准》,区分不同级别的村公路进行审核评价。比如目前通村路工程审核期工程财政资金上限为10万元/km,依照规划文件和图纸查证拟兴建公路泥土路为基础修建的村村“通达工程”还是双车道路面且直通城镇的“通畅工程”;如是通达工程,审核其每公里加宽、挖填土方、基础砌筑材料(砂土煤渣或天然砂砾或手摆片石)、路面铺筑材料(泥结碎石路面或级配砂砾或红砖),按现行路桥建筑工程预算调整价格计算造价,确定财政资金是否不足是否有筹资预案,是否有要求农民集资意向和方案;如属兴建“通畅工程”,除了前述建设材料外,还须评审其原路况处治费用合理性、住房拆迁和林地耕地占用费补偿标准及措施合规性,还要论证铺设基层的必要性(基层硬度达标可不设)和评价面层指标是否切实降到适当低点等。
(二)建设单位筹集资金措施合理性
通村路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拨款不足,资金缺口难平。审计重点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是否向农民进行了“硬摊派”性质的集资,集资额度是否合理,手续是否合规,使用是否恰当且定期公开;对批准修建“通畅工程”公路的财政资金缺口较大确需农村自筹资金的,评审其是否采取了如下三方面合理措施:一是激励农民自愿捐献。乡镇政府应本着“建设农村路农民人人有责”的指导思想,号召行政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举行党员、村民代表议事会,统一农民思想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可在坚决不搞硬性摊派集资、不碰农民负担“高压线”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措施,唤起农民的自觉意识,让他们感悟到通村路是造福农民、振兴农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发展工程,心甘情愿地捐献义务工和钱物。二是动员城镇职工支援。通过宣传让大家认识到作为“衣食父母”的广大农民群众,在2004年税费改革前的45年中,农民以年人均不过几十、几百元的纯收入却人均纳税十几到几十元供养着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而城镇干部职工年收入近万元却不需要纳税(当年月薪不超过800元不予征税),在农村急需修路的关键时刻,城镇职工理所当然应出一份力、献一份爱。三是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对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议充分发挥好民间资本作用,充分动员企业大户、有识之士、家乡外出工作和经商人员等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三)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效果性
通村路工程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因此既是国家实施的惠民工程,也是建设单位和施工者从事的“良心工程”。审计机构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财经法纪问题,应如实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和评价,政府审计局承办的案件应签发《审计处理决定》,严格执行审计处理,涉嫌犯罪案件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查办;审计事务所受托审计要坚持原则,依法秉公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委托方据以作出处理决定。鉴于违规问题直接涉及到对行为人的责任追究,而且极有可能牵涉到多个部门利益甚至是部分领导责任问题,客观要求审计机构在作出追缴资金、补缴税款、核减工程造价和罚款等定性和处理意见时,一定严格掌握法规政策尺度,努力规避审计风险。(下转第185页)特别是审计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要严格掌握分寸,按充分有利的证据说话,并严谨措辞,认真研究,不越位评价是非功过,不擅自定性结论,应只就查验事实披露,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点到为止,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打击。此外,对通村路工程专项资金使用上的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同一乡镇范围的工程造价、路面硬度和宽度等差距过大现象,应做出客观的审计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有关部门做出相应处理或修订管理措施。
(四)工程款结算控制公开性
主要评价各乡镇在通村路工程财务管理方面是否建立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办理工程结算是否取得了完税票据,是否依据了齐全的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是否履行了规定的工程结算报批手续等;农业经管站是否对工程项目欠款专门立户挂账,有无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是否存在重复支付工程款等违规现象等。
(五)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性
审计主要围绕项目招标、施工与维修养护管理几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乡镇政府有无严格合同签订控制措施,规范通村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踏查,统一预算,统一定价,统一招标,统一制定施工合同;主要领导是否积极参与通村路工程建设管理,深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路面铺设状况、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等;是否建立了加强通村路后期维修、保养和管护工作有效制度,如政府维修责任与农民养护义务的制度等,并落到实处;是否建立健全了通村路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的有关资料管理和保存制度。
二、结论
篇8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职业资格证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如何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结合,培养市场真正所需的人才,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现状
1.1 教学观念与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脱节。在高职院校中,“重学历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的思想观念还严重存在,有些高职院校组织考证是因为“政策要求”或“从众心理”,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还不高。高职教育的“双证制”还未进入良性运作状态。“突破学科本位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观念认识上还有待提高,操作层面上的改革还任重道远。学校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难以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致使学生就业困难。
1.2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互脱节。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缺少对应关系,学校的教学方式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缺乏有机联系,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之间存在较大的错位。当前,许多学生在学校取得学历证书后,还必须到指定机构重新培训后再参加社会上的技能考证,这样就容易造成部分知识重复学习,浪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2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必要性
2.1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专业课程之中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在纷纷致力于如何保持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本国劳动者素质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工厂”,许多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都要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此,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单一的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都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这种要求。将课程教学与资格认证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专业课程之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需要。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生产、服务、管理的一线劳动者,而我国目前的劳动者素质状况却十分堪忧。其主要问题一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二是技术工人素质较低且结构不合理,三是技术工人后备力量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企业对职工的培训主要是岗位培训,而新技术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复合技能的培训比例很低,一般企业基本只能应付当前生产需要,无力进行后备力量的培养。由于培训经费、师资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在职培训难以开展,而社会培训机构(包括职业院校等)又无法与企业培训接轨。因而,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是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已开始推行劳动准入制度,劳动准入制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认证的方式对劳动者的从业资格进行确认;劳动预备制度则是通过对劳动预备制人员进行职前教育和培训,为劳动者具备职业能力提供保障。这两项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劳动力市场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实行劳动准入制度的基础之一,就是强有力的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2.3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专业课程之中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整个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入,职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招生数猛烈下滑,职业培训机构招生数大减;在招生困难的同时,生源质量也在下降。这与社会需求形成极大的反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劳动准入制度未能全面、严格地贯彻实施,未经任何训练的大批“打工仔”、“打工妹”涌入城市就是例证;二是受文凭主义的影响,职业教育不被学生、家长以至社会所重视,职业教育自身也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低等问题;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既可以保证职业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认同度,同时又有效地衔接各级各类教育,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之间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及全日制学习与非全日制学习之间的界限,满足社会成员多种多样的教育需求,使职业学校成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场所,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3 实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措施
3.1 制定并职业资格证书目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要求。为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就要重新调整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方向设置为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港口物流三个专业化方向。针对不同方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目录。目录中应包含学生毕业时本专业应取得的证书名称、考试鉴定单位、每年考证时间、配套教材、相关考证内容在各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情况及考试鉴定费用,使新生一目了然地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
3.2 修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认证嵌入到专业课程之中,以便使学生顺利地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紧紧围绕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以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重在知识的应用,重在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增加物流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课程,精讲文化、专业基础课,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相关课程标准中;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将物流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的四大模块穿插到教学计划中;并且对现有专业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优化教材,对教材中冗繁重复、过深过难、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作删减调整,以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所必需且够用的原则来处理教材,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教学方案以及编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此外,实践性课程体系的设置标准应与职业资格认证相一致,在内容安排及实践考核方式上应为学生获得资格证书提供方便。在各课程学习完毕,学校应组织短期集中培训,将所有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为顺利通过资格考试做好准备工作。
3.3 加快教师队伍知识更新,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培养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人员,关键在于专业师资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特别是21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将越来越快,职业变动的频率将越来越高,要培养高素质的职业者,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是关键。因此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迫在眉睫,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必须掌握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课本教学和板书教学的时代,而更多的应通过“言传身教”,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场地作用,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
3.4 注重建立与充实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注重充实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基地的设备。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基地能够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的需要,同时带动专业群的校内实训。通过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基地,实现对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仓储实务操作能力、保关与商检实操能力、叉车技能操作能力);通过训练取得物流管理类职业资格证书。这部分训练内容又是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所有专业的毕业生能否突出其物流管理业务核心能力的关键。同时,在校外,积极与企业建立物流管理专业挂牌的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谢振华.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员如何选择职业资格证书[J]. 中国储运,2007(8):164—168.
[2] 李伟. 高职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几点构想[J].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1):65—67.
[3] 刘志娟,陶瑾.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思考[J]. 职教通讯,2007(4):44—45.
[4] 李大卫,吕景泉.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通的探讨[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3):8—10.
篇9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1.6 文献文献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2-0028-04
自1994年1月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管理”有余而“浮动”不足,形成事实上的钉住美元。在当时环境下,这种汇率制度的合理性是明显的(麦金农,1999):第一,通过事先的政策承诺增强了政府的信誉;第二,维护了公众对国内金融体系的信心,巩固了1994年改革的成果;第三,稳定了危机打击后的亚洲局势。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公开市场工具控制货币发行量,使主要针对国内经济失衡而实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经过几年时间的调整,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人民币汇率机制需要重新审视其合理性。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即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仅是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也是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一、 分析框架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上,一国货币供给是由该国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MB)进行扩张而创造出来的。根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存在下列数字表达式:
FX+LGMB
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存在下列数字表达式:
MBb+LD
如果把这两个方程等式两边分别加起来,为:
FX+ MBb+(LG+L)MB+D
其中,FX――黄金和外汇储备,LG――对政府贷款,MB――货币发行(基础货币),MBb ――流通的货币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L――商业银行对个人和公司的贷款,D――公众存款, LG+L表示整个银行部门对政府、私人及对非银行部门的贷款,称为国内信贷,记作DC。
等式两边都减去MBb,方程为:
FX+DC(MB-MBb)+D
方程右边由流通中的货币加银行存款,即为货币供给Ms,则有:FX+DCMs
当中央银行以买卖外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时,官方的国际储备的数量也随之变化。中央银行向公众出售一项资产时,货币供给量收缩,而当中央银行购入资产时货币供给增加。 可见在开放经济下,一国货币的供应总量,不仅仅来源于国内,还来源于国外。中央银行若要按固定方程式控制住Ms,就必须同时控制FX和DC,否则此增彼减,货币供应的增长就会突破控制目标。
Mickinnon利用Frankel-Wei的回归分析模型对亚洲国家汇率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亚洲金融危机前(1994.1-1997.5)、危机期间(1997.6-1998.12)和危机后(1999.1-2000.5)人民币汇率波动与美元、日元和德国马克(或欧元)的权重分别为:0.996,0.000,0.012;1.001,0.000,0.000;1.000,0.000,-0.001。因此,人民币汇率主要是钉住单一美元。2
Masahiro Kawai在《东亚汇率安排:1997-1998年货币危机的教训》中采用Frankel-Wei的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运行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发现1994-2002年α1基本保持在1,α2、α3值极小,估计的标准差也很小。尤其是1999年以后,估计的标准差几乎为0,明显小于1999年以前的估计的标准差,表明人民币是钉住美元的,而日元、欧元的权重很小。而较小的回归标准差说明从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危机前的波动幅度,而且浮动的区间越来越小。
唐国兴、徐剑刚对中国1991.1--2002.10人民币汇率的周数据和月数据进行Frankel-Wei的回归分析,发现1994年后无论是周数据还是月度数据,美元隐含的权重为1左右,日元和欧元隐含的权重很小。3
从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表现来看,1994年初并轨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8.70,与1993年末的官方汇率相比,贬值了50%左右。此后,从1994年至1997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了4%。从1998年至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在8.2791-8.2768的“狭窄”区间内小幅波动,波幅不超过120个基本点。
总之,在实际运行中,人民币汇率制度中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浮动”等特点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各国汇率安排与汇率管制(1999)》中将我国列入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
三、 钉住汇率制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定义有多种方法。衡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一种标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依据本国经济情况(如预期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的缺口,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缺口)还是受到外部因素(如国际收支、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实现币值稳定目标的重要保证。但在保持币值稳定、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政策实施过程中,钉住汇率制使货币政策独立性难以维持。人民币钉住制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从1994年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96年之前,抑制通货膨胀是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1992-1993年,中国经济过热。1994年国内消费价格指数达到21.7%,经济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当时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达到10.98%,远远高于美国同期的利率水平。 然而1994年1月1日的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大大刺激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常项目顺差增加。在资本项目方面,尽管外汇管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期性资本的流入,但在国内实行宏观紧缩、维持较高利率的政策环境下,国内外利率差趋于扩大,仍然导致了国际资本的流入,造成资本项目连续顺差。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增加。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连续购入1200亿美元外汇资产,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
外币储备的增加引起了外汇占款的增加,1995年外汇占款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比重达64%,到了1996年还高达45%,这显然加大了国内“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了冲销干预政策,包括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开办人民币特种存款和发行央行融资券(谢多,1996),但1994年M1仍比上一年增长26.8%,M2增长了 34.5%,这成为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 21.7%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的 1995年和1996年央行又分别购入220亿美元和315亿美元,都为紧缩政策的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由于中央银行的干预,人民币该升未升,因此在利率高于美元利率的时候,未出现贬值预期,反而有升值预期。
1997-2001年,货币政策的侧重点逐渐转为如何防止通货紧缩趋势并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从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按照零售物价指数来衡量,自1997年10月开始中国物价出现负增长,按照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从1998年2月开始中国物价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如何刺激内需避免通货紧缩的进一步恶化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周边国家汇率贬值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0-15%。为了保证亚洲金融稳定,中国政府多次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结果人民币名义汇率两年没有贬值。但人民币名义汇率该贬不贬使贬值预期非常严重,这种预期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大量外流。1997-2000年净错误与遗漏账户继续恶化,其数额分别为-221亿美元、-189亿美元、-176亿美元和-117亿美元4,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外逃特征。克鲁格曼认为,当一个国家“希望”贬值,但又由于钉住制的约束不能贬值的时候,通货紧缩就发生了。谢平和张晓朴(2002)认为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5。
为了治理通货紧缩,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连续降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限额制度、执行扩张性的公开市场业务等。然而在利率下调的决策中,中央银行又不得不关注美元的利率走向,努力维持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的适度利差关系。因为利率下调与控制资本流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此时国内的利率水平低于美国同期的利率水平,且存在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资金外流可能获得利差和汇差的双重收益。所以美元的利率无形中成为人民币利率下调的一个限度和重要的制约因素。而通过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虽然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还是无法抵消再贷款下降和外汇占款迅速减少对基础货币增长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1998年和1999 上半年的基础货币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2002年-目前,中国经济又重新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前些年中国在宏观经济上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长时间采用这一些政策组合会产生一定副作用。由于在房地产、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投资增加过快,中国的经济增长比较迅速,通货膨胀水平相应抬高。以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121号文件为标志,中国货币政策导向开始向紧缩性方向转变。先是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措施,2004年10月又采取了9年来第一次提高利率的政策。不论是否直接调整利率,紧缩性货币政策都造成市场利率的提升,从而拉大了中美利差,刺激了外国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加使基础货币也随之增加。以2003年为例,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额是22.1万亿元,人民币汇率均价是8.2770元兑1美元,按中国外汇储备新增1168亿美元和4.23倍的中国金融体系货币乘数计算6,由外汇储备增加所形成的广义货币新增额已经超过了当年广义货币新增额。为了消除因外汇买入引起的对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央行只得对因收购外汇所投放的基础货币进行对冲操作。2003年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除了投放国债回收基础货币,还先后63次共投放了超过7226亿元央行票据,还将准备金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才使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下。这不仅增加了中央银行的操作成本,更重要的是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以上分析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经常波动,要求中央银行必须经常被动的参与外汇买卖,这必然造成货币供应量被市场上的外汇需求所左右,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不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而应同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一样是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操作工具和传导机制。
四、结论和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日渐提高,现行汇率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缓解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程度,充分发挥两者的功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浮动空间,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机制,使中央银行尽快从外汇市场的参与者角色转换为调控者,发挥其窗口指导作用;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使外汇市场充分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完善外汇市场结构,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当然,中央政府在推进汇率改革的同时,还必须从治本入手深入改革,有的放矢,解决宏观经济中的不平衡,实现增长方式的转换,并通过扩大内需,纠正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劳伦斯S科普兰 汇率与国际金融[M].中译本 中国金融出版.2002年
2.姜波克等著 .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管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巴曙松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冯用富.汇率制度:理论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国汇率安排与汇率管制(1999).[M]金融出版社. 2000
6.谢平 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J] 国际经济评论.2002(3)
7.谢多.管理浮动汇率下的货币供给和政策工具协调.[J]金融研究.1996(8)
8. .再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J]国际经济评论.2005(1-2)
9.周建中.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制度的制约分析.[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3)
作者简介:梁曙霞,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210004
注:1. 转引自唐国兴、徐剑刚.现代汇率理论及模型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McKinnon, Ronald I.(2000).After the Crisis, the East Asian Dollar Standard: an Interpretation of High-frequency Exchange-rate Pegging. www-econ.stanford.edu/faculty/workp/swp00013.pdf
3.唐国兴、徐剑刚.现代汇率理论及模型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篇10
一、肯定成绩,上半年财税工作成效明显
1.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对受禽流感影响的家禽养殖场及家禽加工企业,及时给予财政补助。落实对粮油种植大户的直接补贴和“订单粮食”的价外补贴,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扶优扶强,着力培育明星企业、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支持品牌战略实施。贯彻落实出口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上半年全市退税13.65亿元,历年应退未退的已基本退清,促进了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从3月份开始,全市单月出口额已跃上1亿美元的大关。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社会保险补贴、公益岗位补贴等政策,促进下岗再就业。
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统筹协调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年可减轻农民负担4741万元。采取积极措施,支持“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康庄工程”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加大了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中心城市二轮教育布局调整。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市公共卫生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及传染病医院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3.收入征管力度进一步强化。加强税源监控,深化细化分税种、分行业管理,创新征管办法,加强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小税种的征收。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配合矿山整治工作,组织实施了全市矿产税收专项检查,开展了对全市“三类”企业的清理规范,取得了明显成效。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统一征缴办法,提高社保费征管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征管和监控,市本级范围内的土地出让金,已全部纳入市级财政专户管理,增强了政府的调控能力。
4.财税改革与管理进一步深化。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对8个单位进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加强会计集中核算,逐步扩大资金集中支付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了采购目录和采购预算编制范围;加快财税信息化建设,启动“金财工程”,开发运用“12366”语音系统新功能,方便群众办事;对乡镇和市级机关政府性负债情况进行调研,摸清了底数,提出了规范管理的意见建议;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处置审批工作,积极支持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认清形势,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尽管上半年全市经济和财政运行的总体态势良好,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一是煤电油运紧张局面仍在加剧,尤其是土地、电力供求等矛盾异常突出;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成效初显,但近期对经济、财政和税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三是外贸增长加速与地方负担加重的矛盾逐步尖锐化。下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将出现“双回落”,经济增长回落和效益回落。这些都给全市财政运行带来直接、间接、即期和预期的重大影响。从财税角度看,归结起来主要是:
一是财政运行的不稳定性增大。一方面,电力、土地、煤、油等一些生产要素供应紧缺,能源、原材料等一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效益缩减,影响了城乡居民生活和我市的投资环境,对财政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对房地产业、建筑业、建材业等重点行业利润和税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银行信贷收紧,国家遏止过热投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这些行业如出现较大的波动,将波及到其他产业,对财政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在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支出,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相互叠加、互相作用,会影响财政收支的持续稳定运行。
二是出口退税负担沉重。今年全市安排的出口退税预算为9.3亿元(按外贸出口增长20%测算)。但是按目前的外贸出口增长和历年出口情况,全年外贸增长将在30%以上。出口退税地方财政承担数额将超过预算,地方可用财力受到严重挤压,全年收支平衡面临严峻考验。另外,出口成本增加导致部分企业效益下降,最终也将影响财政收入。据测算,退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每出口一美元将提高出口成本7分人民币。如纺织品的生产出口,相关企业原平均利润率为6%,出口退税率下调4个百分点后,将使其利润空间大大缩小。
三是财政支付风险日益加大。近年来,我市公共财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方面要求加大公共支出的呼声很高,财政现时的和潜在的支出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过去长期积累的政府直接显性负债或潜在负债,数额巨大,等待“消化”。
因此,下半年财政收支形势十分严峻,各级财税部门对此要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忧患意识,振奋精神,有所作为,进一步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困难面前想办法,压力面前出精神。既要看到困难又要看到挑战,更要看到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化压力为动力,攻坚克难,创新办法,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财税工作的新局面。
三、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
要完成今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非常繁重。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要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继续按照“做大蛋糕,优化结构,综合调控,推进改革,练好队伍”的要求,苦练内功,创新工作,狠抓落实,在五个方面下功夫,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在发挥职能上下功夫。国家宏观调控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搣区别对待攠,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施策,该控制的坚决控制,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财税支持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式和环节,将解决制约发展的共性问题,作为财税发挥职能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创新财税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通过完善财税政策,运用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财税政策手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导、吸引和聚合民间资金、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投向鼓励发展的项目、产业和领域。要集中财力保证“六个百亿”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大力支持我市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财政对热电企业的支持力度,下半年市财政安排500万元,用于对热电企业超发电量的补贴,鼓励企业多发电。进一步优化科技三项经费等资金的支出结构,重点扶持科技孵化中心、重点项目等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出口退税政策,做到应退尽退,积极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按照统筹发展的思路,重点支持农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2.在组织收入上下功夫。在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地方可用财力增长减缓的情况下,要开拓思路,积极组织税收,把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和财力结构结合起来,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分析,提高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探索“责任到人、管理到户”的征管模式,扩大税源监控面,深化纳税评估,优化纳税服务,加大清欠力度,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二是在依法规范的前提下,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创新征管手段,加强对营业税以及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小税种的征收,积极培育新的地方主体税种。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积极探索非税收入政策和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对不缴纳营业税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营业性收入,全面实行预算外集中。
3.在支出管理上下功夫。在财政收入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要全面清理财政支出范围,严格控制车辆购置、电话费、出国费、接待费等一般性支出。二要加强部门预算的执行刚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不能随意变更经费用途;一般性支出要保持零增长。三要下决心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要抓紧对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客观评价各种专项资金存在的必要性、规模的合理性以及整合的可能性,压减那些效益不高的专项支出,合并资金用途和扶持对象相近的专项支出,盘活支出存量,增强统筹调配财政资源的能力。四要加强财政支出跟踪问效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论证管理制度,选择若干项目进行评审。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各项违规、违纪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