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

篇1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三、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篇2

关键词:生物勘探;管理制度;现状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37-03

一、南极生物勘探概念的界定

在历年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成员国都一致的认为,对南极生物勘探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这对于南极生物勘探的研究以及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物勘探定义以及任何诸如生物勘探的相关术语的定义在国际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但是,一些国家提交的工作文件中还是给出了生物勘探的定义。

英国在2002年提交的会议文件中是这样定义生物勘探的,生物勘探是指对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具有商业价值的生物化学物质和遗传资源的开发活动。[1]新西兰在《生物多样性战略》中认为,生物勘探是指为了寻求商业上有价值的化合物、物质或遗传资源而进行的生物物种的探寻活动。[2]在欧洲共同体的背景下,生物勘探是指为了从自然界获取在经济上有价值的遗传和生物化学资源而进行的必要的探寻活动。[3]南非在2004年生物多样性法令这样定义生物勘探:为了商业或是工业利用,包括系统化的研究、采集以及对资源的搜集,或是为了研究、开发、使用的目的而对资源的提取,从而进行的任何研究、开发或使用本土生物资源的活动。[4]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南极生物勘探是指在南极这个特定的区域内,为了商业、工业利用或者科学研究以及其他目的,而进行的对各种有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生物化学物质和遗传资源而进行的探寻活动。

二、南极生物勘探现状分析

生物勘探作为一个非常重要且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产业,已经从区域延伸到了南极大陆及其附近的海域。这个全球性的产业涉及生物资源多样性的研究与实验,这些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具有商业价值的生物化学物质和遗产资源。

从南极生物所依存的区域来看,可以划分为陆生的、海生的以及内陆水生的三大类。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在南大洋海洋环境下的生物占到了56;在陆生环境中的生物占到了34,仅有4的生物来自于内陆水生环境中,还有4的生物在所有的环境中都有存在,最后的2的生物存在于陆地和海洋环境之中。[5]

从南极生物的类型来看,细菌和微生物占到了整个陆生环境生物种类的39,酵母菌和梅毒占到了37。其它的植物和禾本种占了7,真菌和苔藓占了4,淡水藻类占了2,蓝藻细菌占了2,其他生物合计占了9。与陆生环境中的生物数据相比较,海洋环境中生物类型的数据主要源于捕获的磷虾。在海生环境中,磷虾占到了60,鱼类和其它的无脊椎动物占到了10,海藻类占到了10,海绵和背囊动物占到了7,细菌占到了6,其他的海洋生物占了7。[6]

从南极生物(遗传资源)的用途上来看,遗传资源最大使用领域是药品和生物技术产业,它占到了遗产资源用途的23,食品和饮料产业占了20,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占了18,工业用途占了12,化学加工占了11,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占了6,水产养殖和农业占了6,培养物保藏和图书室占了3,环境补救的使用占了1。[7]

从参与南极生物勘探国家的数量来看,参与生物勘探的国家越来越多。目前参加生物勘探的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美国、日本、韩国、瑞典、挪威等。究其原因:一些国家是因为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因而在南极生物勘探上显得比较活跃,这些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南非等;另外一些国家虽然距离南极非常遥远,但是它们距离北极比较近,这样可以利用在北极的科考经验,比较容易的在南极进行相应的勘探活动;这些国家诸如瑞典、挪威;还有一些国家,虽然在地理和经验上不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这些国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再加上国内资源短缺的驱动,也使这些国家投身到南极科考以及生物勘探的活动之中来,这些国家有韩国、日本等。

从南极生物勘探的现状来看,生物勘探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进行生物勘探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进行这种微生物的商业开发,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后盾,因此,发达国家在生物勘探上就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因而导致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就尤为明显。因此,建立一种公平且有效的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就非常迫切。

三、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在目前的国际法律制度框架之下,还没有一个具体的且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对南极生物勘探进行有效的管理。但一些学者还是提出了一些管理南极生物勘探的设想。第一种设想是利用南极条约体系中与生物勘探有关的法律制度而对南极生物勘探进行管理;第二种设想是对南极生物勘探活动进行许可或认证,通过授权这样一种形式来对生物勘探活动进行约束;第三种设想就是在南极条约体系之外专门建立一种规束南极生物勘探的政策制度。下面来详细的分析这三种设想,以寻求一种最佳的管理南极生物勘探的政策制度。

第一种设想是利用南极条约体系中与生物勘探有关的法律制度而对南极生物勘探进行管理。主张这种观点的是一部分南极条约缔约国。这些国家认为,南极条约体系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管理体制,它具有广泛的授权,能够对南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进行保存、保护和管理,它们亦指出,南极条约体系对于成员国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成员国找到了处理已经暴露出的各种缺失和问题的应对方案,而不是指望其他的一些国际组织,比如说联合国,它们处理的具体事务可能与南极独特的环境不相关或是不恰当。一些参与国补充道,南极条约体系有一种传统,那就是以一种前摄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在问题产生之前,先对它们进行预测并作出相应的方案。因此,他们认为,这种前摄的方式在解决南极条约体系下的生物勘探问题方面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南极生物勘探所涵盖的一系列问题并不能在南极条约体系下得以有效的解决,因为南极条约体系下所制定的各种法律制度设计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南极生物勘探的问题,这可以从这些政策制度的目标或管辖范围可以看出,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目标是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从这个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该公约对南极洲附近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有所保护,但根本无法规制南极洲地区陆地环境下的生物勘探活动,即使该公约对南极洲附近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有所保护,但从规范南极生物勘探活动的迫切要求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再看《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的目标是按照本公约有关条款从事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实现手段包括遗传资源的适当取得及有关技术的适当转让,但需顾及对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一切权利,以及提供适当资金。该公约的范围是:(a)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位于该国管辖范围的地区内;(b)在该国管辖或控制下开展的过程和活动,不论其影响发生在何处,此种过程和活动可位于该国管辖区内也可在国家管辖区外。[8]这样的目标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鼓励人们开发生物多样性的嫌疑,对于脆弱的南极环境而言,意味着一种灾难。

第二种设想是对南极生物勘探活动进行许可或认证,通过产业授权这样一种形式来对生物勘探活动进行约束。当前,由于南极条约体系下各种政策制度对生物勘探活动监管的模糊性,所规定的义务并不旨在解决生物勘探和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的细节,因此可能无法提供一个一致的做法。基于此,产业授权可以在南极条约体系下为确保南极生物勘探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一种途径。产业授权是对一个活动进行评估的过程,往往由一个独立的机构按照事先存在和商定的准则进行。一个成功的授权是授予某种形式的认证。认可和认证可能是公共的(即国营),或在由政府指令、非政府组织、行业机构或独立评审企业推动的私人倡议的形式。[9]产业授权可以在存在或是缺乏有约束力规制措施的情况下都获得实施。这也可能仅是一个临时解决办法,因为它不能阻止未来必将出现的新的措施的发展。

笔者认为,产业授权作为一种目前在南极条约体系下对生物勘探活动疏于监管的情势下的一种应急措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作为一种过渡性措施,它在规束生物勘探相关的具体活动上,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正如梅丽莎・韦伯所说的“产业授权提供了提高工作和环境标准,并与现有的法律义务,社会规范和技术的最佳做法相一致的一种手段”。[9]

第三种设想就是在南极条约体系之外专门建立一种规束南极生物勘探的政策制度。在这个制度的论证上,伯纳德・赫伯论证较为新颖。他将南极生物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分别在《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南极条约体系下详细论证了南极生物到底是一种国家公共物品还是一种全球公共物品。从而得出了两种南极生物勘探政策制度的选择:1.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这种政策在实质上等于没有政策,它允许对南极有价值的生物和遗传资源进行不计后果的使用和开采。2.根据人类共同遗产的原则,应当将南极生物勘探作为一种“全球公共物品”,针对此逐步设立一套独立的政策制度。

然而,伯纳德・赫伯也认为,跨国公司的政治决定将最终决定南极生物勘探政策制度的本质,该政策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强国的影响,这些强国同时是世界上政治和经济的领头羊,也是南极条约体系的成员国。这些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可能是不同的。考虑到最近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的加大,政治多边主义的萎缩,对人类共同遗产原则逐渐减少支持,很多的征兆都在表明自由放任的制度对于南极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而言将是一种威胁,唯有建立有效可行的南极生物勘探政策制度,才能够从根本上约束不同主体的行为,实现南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0]

四、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的建立

目前,无论是从南极条约体系在南极生物勘探管理上的现状,还是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缔约国在南极生物勘探管理上的立场,都表明建立一种专门的规制生物勘探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因为我们很清晰的看到,在南极条约体系下,针对生物勘探的管理而存在的许多模糊与不确定性甚至是管理上的空白,已经严重影响了南极生物勘探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的结果便是无序的生物勘探活动给南极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历年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生物勘探”都成为会议热议的话题,如何更加有效的约束南极生物勘探活动,更是与会方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笔者看来,目前,建立一种广泛的约束生物勘探活动的管理制度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

(一)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

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南极条约体系下的各条约、公约协定等。主要有南极条约、马德里协定、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南极海豹保护公约等。

南极条约作为约束南极活动的灵魂条约,它的一些规定对于生物勘探制度的建构具有引导作用。例如,南极条约第一条规定“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在第二条下,缔约成员大会同意在南极科学考察的自由原则,以及为了以上目的的合作。第三条第1条概括了缔约成员大会同意追求这一目的的具体的措施。它规定:为了按照本条约第二条的规定,在南极促进科学调查方面的国际合作,缔约各方同意在一切实际可行的范围内:(a)交换南极科学规划的情报,以便保证用最经济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效果;(b)在南极各考察队和各考察站之间交换科学人员;(c)南极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成果应予交换并可自由得到。

马德里协定中也有对于生物勘探制度建立起直接指导作用的规定。例如,该议定书第三款第二项设立了一系列环境原则,包括(a)规划和从事在南极条约地区的活动应旨在限制对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的和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b)规划和从事在南极条约地区的活动应避免:(c)在南极条约地区的活动应根据充分信息来规划和进行,其充分程度应足以就该活动对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的和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以及对南极用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预先评价和有根据的判定。

此外,其他的公约中都有类似的关于生物勘探管理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可以提供很好的法律支撑。

(二)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历年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中一些文件中的观点;二是一些学者的学术著作的观点。对于前者,文件中就南极生物勘探是在南极条约体系下管辖还是内国管辖还是建立新的政策制度进行管辖,都有宏观的分析和评价。对于后者,这些观点主要有:詹森・ 戴维斯的从静态管理到主动控制论;梅丽莎・韦伯的产业授权论;伯纳德・赫伯是从财产法的角度论证建构南极生物勘探政策制度的可能性。

(三)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建立的实践基础

目前,南极生物勘探存在广泛的实践基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每年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对南极生物勘探这一活动的推进,出现的结果便是南极条约体系下针对南极生物勘探的管理不断增强,针对生物勘探的许可不断增多,于此同时针对生物勘探方面的知识产权的授予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相比较以前南极生物勘探活动无序进行的状态而言,当前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必将会对理论上的完善或制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另外,一些国家诸如南非、新西兰、美国等国家都建立了在本国区域内的生物勘探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为南极生物勘探制度的建构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第26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研究报告.南极生物勘探.第1页。

[2][3][4]第32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研究报告.概念、术语与定义,一个综合的分析.第5页。

[5][6][7]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工作报告.南极生物勘探的一种修正,包括南极生物勘探数据的对比.第3页;第4页;第5页.

[8]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第2-4页。

篇3

作为TNC中国的负责人,张爽一年待在北京的时间并不多,除了去考察实施在国内的保护项目,他还经常出现在国内不同的会议论坛中,不断地向企业精英、社会大众和媒体宣传自然保护的理念以及TNC的事业。

在应邀进入中国参与保护大自然的14年里,TNC带来了全面实用和以科学为基础的保护工作方法“自然保护系统工程”。TNC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为中国政府确定以35个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从10个优先领域开展保护行动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这一成果被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采纳。

张爽告诉本刊,这是一个基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是一个可利用性很高的开放式平台。它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服务性强,可以为各地经济发展及各类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分析,避免或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的影响,是一种积极解决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冲突的手段。

谈起从事保护工作的感受,张爽用“坚持”来定义他和他的团队以及所有参与者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必然会有冲突。寻找两者间的平衡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很艰难的一件事。不仅中国,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美国这个经济强国,今天也依然要面对。”张爽认为,在坚持的过程中也总有困难和曲折。

TNC14年前首先在云南西北部实施了多个保护项目,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了《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寻求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并付诸实施,把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护生物及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事情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例如,TNC引入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与云南当地主管部门合作创建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和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目标是更好地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把珍贵稀少的自然资源完整地保留给子孙后代。但是,要让各方力量协同一致,制订利于保护、也能促进旅游发展的法规和制度可不是轻松的事。张爽认为,在合作中,沟通、学习、互补、耐心和宽容都是必要的。建设理想的国家公园体系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坦率地说,我们在云南的国家公园项目所期待的目标,目前还没有实现。”但他依然忙碌而幸福着。

对于未来,张爽依然充满信心,“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情,做出努力,用科学的保护方法,为人类护好家园,让人们的生活更快乐更丰富,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我的父亲和夫人还有很多朋友都在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大家的心愿是共同的。我们这个地球,需要更多的人参与保护。无论投入是多是少,无论力量有大有小。”

《私人飞机》:您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自然环境保护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资金,还是政府重视程度,还是民众意识,或是其他?

张爽:最大的问题还是解决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真正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政府早在30年前就已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每年,国家都为森林资源、江河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恢复以及污染治理拿出很多资金。关键是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如何去执行和遵循。

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过去大大提高了,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基于公众的关注和参与。然而公众却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一些企业机构无视公众利益,破坏环境、滥用资源引发的环境事故,给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和民众健康安全带来了新的灾难。

当然,国家正在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和迎接挑战。我们与国家林业局合作举办了3期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培训,安排全国51个国家级示范保护区的领导和员工到美国东西方中心学习,并且前往美国几个管理与保护都非常成功的保护地和国家公园考察交流,把经验和方法带回中国。为了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的路子,我们邀请云南省相关主管部门官员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学习访问。我们与三峡集团公司合作,在长江领域开展一系列江河保护和河流生态恢复项目。

《私人飞机》:目前TNC在资金募集上是否顺利?在接受捐赠后如何确保资金的准确使用?

张爽:TNC每年募集到的资金大约是8 亿美元。这些资金被用在全球38个国家,包括中国,开展自然保护项目。我们有非常严格、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这些资金的84%都用于保护项目。

TNC募集资金的使用取决于捐赠人的意愿和TNC的保护战略,我们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TNC有一个外部审计程序,每年都会对所有资金进行严格审计,专项资金都会进入相应的专项账户中,专款专用。

我们接受两种捐赠,一种是指定性捐赠,另外一种是非指定性捐赠。如果捐赠人有意愿把他的钱用于某一个项目的保护时,他在捐款的时候就会清楚地写明这笔钱用于哪个项目。有的捐款人甚至表示,他的钱不能用于项目员工的工资,我们也会严格遵循他的意愿把钱花在那个项目里。所有的项目审计都刊登在我们的年报上,连同年报对保护项目的报道一起送给捐资人。同时,公众可以时时从TNC网站查阅这些情况,也可下载。如果捐资人要求看到他的资金使用情况,我们随时给他提供。

非指定性捐款的数量更多。这些捐款人完全相信我们的保护目标和项目执行能力。他们把资金全权托付给TNC来执行。这些钱被用于最优先的保护项目。例如,竹林碳汇方法学的研究和实验地的推广,气候变化中一些前瞻性的政策研究项目等等。因为这些项目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自然保护目标是非常紧迫而且必需的。

《私人飞机》:您如何评价中国富人群体参与环境保护项目的表现?具体到TNC上,他们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其中有何亮点?

篇4

一、关于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规划

(一)景观生态学

对景观生态学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景观管理与自然保护所Langer的定义为: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viqk(1983)在讨论景观生态学在农业中的应用时,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把土地属性作为客体和变量进行研究,包括对人类要控制的关键变量的特珠研究,以景观生态学为桥梁,把关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各门具体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景观利用的最优化。Form an等(1986)认为:景观生态学探讨诸如森林、草原、沼泽、廊道和村庄等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组合、相互作用与变化,从荒野到城市景观,研究的重点是:(1)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2)这些景观要素中的动物、植物、能量、矿物养分和水分的流动;(3)景观镶嵌体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他认为:景观生态学就是研究由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与动态。

一般地认为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面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景观动态变化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与保护(傅伯杰。1991:邬健国2000)。

(二)景观生态规划

广义的理解是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也就是将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及知识作为景观规划的基础,实际上是景观的生态规划,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在19世纪下半叶,苏格兰植物学家和规划师Patrick Geddes(1854-1932)的先调查后规划和美国景观之父oim sted及Eliot等在城市与区域绿地系统和自然保护系统的规划。直到20世纪60年代Mchang的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途径,当然也包括80年代迅速崛起的景观学在规划中的应用。景观生态规划的狭义理解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规划,也就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和空间过程水平过程或流的关系原理的规划。在这里,景观更明确地被定义为在数平方公里尺度中,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异质的土地嵌合体Land m osaic(Form an and Godron,1986;Form an,995)。本文研究的景观生态规划是指狭义上的理解。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四大战略

(一)战略之一:维护原初生态环境的安全

原初生态环境是各类物种最原始的栖息地,物种在千百年的进化演替中,达到了与现有生态环境的和谐与默契。维护原初生态环境的安全就是要维护原有山水环境的整体格局,维护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护大自然演进的过程。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几乎无所不能,开山辟路,围海造田,筑坝拦河。然而,当人们沉浸于征服自然的喜悦之中时。人类同时也不断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地震、海啸频频发生,沙漠化加重,洪水泛滥等等。这些无不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与破坏引起。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途径。维护原初生态环境的安全,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安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古代风水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与自然和谐的朴素自然观的体现。古代城市的选址遵循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自然格局,城市是一个大穴场,被喻为大自然的“胎息”,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自然的营养。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

断山、断水被堪舆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景观,如果古代中国人对山水格局连续性的吉凶观是基于经验和潜意识的(俞孔坚.1998),那么,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则是对我们维护这种整体景观基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Naveh andLiebem an, 1984;Form and Gochrn,1986;Forman,1995)。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80年代中期开始,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学观察和资料积累,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景观生态学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Hamis,1984;Schreiber,1988;Noss,1991)。

(二)战略之二: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

我们往往只注重即将灭绝、稀有珍贵物种生境系统的保护,却忽略了乡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致使在城市化过程和农田水利建设中毁掉了曾被认为荒滩野地的许多乡土动植物的栖息地。如野兔、黄鼠狼、獾、山鸡、野猫等往日常见的野生动物,如今已不再多见。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Mosaic,Form an,1995;Hansson and Fahrig, etal,1995),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熊猫和红树林。

我们划定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仅占国土面积的极少一部分,城市公园和绿化系统大多是人工种植,物种单调,整体生态功能不强,这些不足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相反,一些多年形成的、没有人工干预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却是许多乡土生物的极好的也往往是最后的栖息地。

这些乡土生态环境系统包括:(1)古老村落中的一方龙山和或一丛风水树;(2)均质农田上的坟地,它们往往是黄鼠狼等多种兽类和鸟类的最后的栖息地;(3)村落残址,由于长期免受干扰,加之断墙残壁及水塘构成的庇护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条件,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4)荒滩、冲沟或低洼湿地,这些地方是多种微生物的栖息场所。

(三)战略之三: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的血脉,是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中国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人们在河流整治和城市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犯下了不少错误,包括以下几种:

1.水泥护堤衬底。看似清洁、整齐,实际上破坏了原生的自然环境。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而今寸草不生。水的自净能力减弱,水土植物生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破坏;河床衬底后透气性降低,与大地的接触减少,原有起伏多变、基质多样的水生环境不复存在。许多生物无法生存,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

2.裁弯取直。弯曲的水流是自然形成的大地机理,是顺应自然过程的结果。古代风水也讲究河流弯曲有致,弯曲的流水是运动的旋律,富有变化和情趣。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Form an,1995)。弯曲自然的河流形态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同时也可以降低河水流速,减少洪水冲击力。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为了争得更多的空间,不惜将自然弯曲的河道填平取直,花费巨大,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3.高坝蓄水。我国古代非常重视治水,但不是筑坝拦水。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就是采用疏导的办法来避水害,秦汉时期,李冰父子用都江堰调节水位,但非筑堰挡水,保证河流的连续性。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力量的不断增强,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在不断地争论中,截断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地血脉。其弊端颇多:一是流水变死水,富营养化加剧,水质下降,丧失了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二是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它生物的迁徙和繁衍过程受阻;三是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境破坏;四是丧失水的自然形态,降低了河流的天然情趣。

(四)战略之四:恢复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生物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Bolund and H unhammar, 1999 Ton等,1998;Mitsch等,2000吕宪国,1998;刘红玉等,1999;孟宪民,1999;左东启,1999;王瑞山等,2000;余国营,2000;)。这些生态服务包括:

1.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其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中国湿地已知高等植物825种,被子植物639种,鸟类300余种,鱼类1040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类群。

2.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碳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湿地还是全球氮、硫、甲烷等物质循环的重要控制因子。它还可以调节局部地域的小气候。湿地是多水的自然体,由于湿地土壤积水或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水的热容量大,地表增温困难,而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大消耗热量就越多,导致湿地地区气温降低,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孟宪民,1999)。

3.减缓旱涝灾害:湿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够发挥调节河川泾流、补充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的作用。

4.净化环境:湿地植被减缓地表水流的速度,流速减慢和植物枝叶的阻挡,使水中泥沙得以沉降,同时经过植物和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作用,水中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溶解物和悬浮物被截流下来,许多有毒有害的复合物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这就使得水体澄清,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以前,由于对湿地认识上的不足,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我国对湿地的利用主要是开垦种地,如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就是湿地的开发利用,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可喜的是我国对湿地的保护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三、结语

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从战略上把握全局,但具体到每一个景观设计项目,还需要我们的景观设计师结合实情实地,认真地做好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生态 湿地 城市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

Abstract: the wetland ecosystem of mankin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Urban wetl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landscape unit nearly natural spac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From the planning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combining with trees, flowers, and learn to learn ecology related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key points.

Keywords: ecological wetland landscape plant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水体与绿地的建设与保护。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它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2]。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一旦城市湿地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开始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3]。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还能更好地发挥其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功能。

1湿地及湿地公园

1.1 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Wetlands)的英文原意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 年3 月12 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水域。”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4]。

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5]。天然湿地包括多种类型, 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 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公约一般将湿地分为三类: ①海洋/ 海岸湿地。分为12 类, 主要有: 浅海水域、河口、泻湖、盐湖、滩涂; ②内陆湿地。分为20 类, 主要有: 河流、湖泊、沼泽、泥炭、冻土; ③人工湿地。分为10 类, 主要有水产养殖、灌溉地、盐池、污水处理池、水库。

1.2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6]。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和污水净化需要。城市湿地公园按其功能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田、沟渠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地)[7]。

1.3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与意义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8]。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此外,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2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种植设计是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很多湿地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疏于管理,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已经遭受了破坏。通过种植设计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9]。湿地公园的种植设计应该考虑湿地植物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景观、以及水质净化等多重功能要求,特别是生态保护区域对原有湿地植物进行保护和对已遭受破坏的植物生态结构进行恢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处理措施。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根据湿地公园现有植被类型和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尽可能保留现有植被的前提下,进行湿地植被种植,既考虑保证湿地生境的多样性,又追求营造出不同季相及林相变化的湿地植物景观,使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湿地公园生境创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子,直接影响湿地景观的质量。湿地植物是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具有适应于半水半陆生境的特征。

2.1 植物选择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湿地植被规划要以湿地的功能类型为依据, 进行湿地植被种植, 尽量保护现有的植物, 既要保证湿地生境的多样性, 又要能营造出不同季相及林相变化的湿地植物景观, 使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整体的植物选择中要遵循“地带性”原则。在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之前要对该区域自然植被做充分的调查研究, 确定该区域的地带性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以及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比例。选择时尽可能的选择本地植物种类, 既经济又实用, 还可以避免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和破坏。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以生态效益为首要目标, 既要有较大的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又要满足湿地群落内植物健壮生长的生态要求。植物配置以多样的植物群落, 能产生更好的湿地植物生态环境景观为主要目的。在污染较重的地方, 应以抗污性强的树种, 能吸收污染物质和净化水质的植物群落类型, 以减少污染物质对湿地环境的破坏性。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要以乡土植物为主要植物, 并根据该立地条件引入野外不同的植物种类, 以丰富湿地植物群落的营造, 发挥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功能和生态作用[10]。

2.2 植物景观设计

公园内的植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水上丛林、人工湿地植物观赏区、休闲森林植被区。水上丛林区主要采用缓坡护岸的方式,植物在种植形式上形成“乔木+ 湿地植物”的水陆结合配置方式[11]。此外,大型乔木的种植不但可以净化水源,还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多样性的生存空间,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水生植物观赏区,主要采用观赏效果好的菖蒲、鸢尾(Irisgevmanica)、玉簪(Hosta plantaginea)等耐水湿的植物和芦苇、荷花(Nelumbo nucifera)等净化功能强的植物一起搭配。在湖心小岛上主要种植水杉和鸡爪槭(Acer palmatum),地被主要种植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鸢尾、睡莲(Nymphaeatetragona)等观赏植物。此外,在人工浮岛上种植鸢尾、美人蕉等植物。休闲森林植被区除了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体外,林下可增加玉簪、蝴蝶花(Convallaria majalis)、紫萼(Hosta ventricosa)等耐阴湿植物;路边或草地中间可布置一些观花地被植物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蛇目菊(Sanvitalia procumbens)等;滨水低湿地带可以种植水生鸢尾、美人蕉等,并配以成片的开花地被植物,形成突出季相色彩和林面倒影水面的景观效果。

2.2.1 景观设计要点

在营造湿地植物群落时应该表现植物群落的美感, 体现群落营造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构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时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性及造景功能, 对植物的配置有整体的把握, 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具有较强的预见性, 使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在春夏秋冬具有不同的景观, 以丰富群落的美感, 提高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同时要根据城市湿地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定,以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来满足城市湿地公园不同的生态景观要求, 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 满足各种植物的生态要求, 从而形成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 与周围环境组成和谐的统一体[12]。

营造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时,应突出植物群体美,强调远观,成带状或大片栽植,形成一定规模,展现群落整体美。比如在营造水港沿岸的植物景观时,可以采用早园竹和旱柳大面积片植,充分展现其群体美,形成优良景观;如果过分强调植物种类的丰富,则会使景观显得杂乱且没有重点。应注意远、中、近景的协调搭配,避免过多主体,有时只需一种或几种植物,便可形成优美的天际线,构成宜人的景色[13]。要利用远山、水面、地被等各种处于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元素,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可以想像,以远山为背景,堤岸柳树为中景,错落栽植勾勒出丰富的天际线;近处水面中形成柳树的倒影,恰如一副优美的水彩画,给人虚实结合的美;游人所到之处都可以欣赏到地被和路边植物带来的美景。

每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的发生、存在和发展, 都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主体的创造意识、文化创造行为以及民族地区间的文化认同意识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地域文化具有各异的价值观、发展理念和特色, 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精神原则。每个城市湿地公园都应有其特色和个性, 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 结合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营造一个真正属于该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 发现、挖掘、选择该城市湿地公园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并通过设计进行强化, 进而营造有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特色的湿地景观, 形成美的意境景观[14]。

2.2.2 地被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中常用的地被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地被植物一般是指低矮的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紧密的灌木等[15]。地被植物的应用极为广泛,除用以覆盖地面、保持水土外,又具有美观的枝、叶、花、果等,有多样的季相变化和丰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野生地被植物应该满足植株低矮、覆盖力强、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无公害、便于管理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目前在湿地公园中应用较多并且已初具规模的地被植物有芦苇、芦荻、芦竹、蒲苇、野茭白、香蒲、二月蓝、野菊、美女樱、白三叶、狗尾草等, 这些正处于良好状态的地被植物, 在湿地公园中形成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对这类地被植物应加以保护,使其组成相对固定的植被群落, 可以减少人为干涉所增加的养护成本。当然, 对于狗尾草这类繁衍较快, 易形成侵略的植物应注意控制其种植面积及其生长规模, 以防止其泛滥, 取其有利的一方。

我国地被植物种质资源丰富, 其野生资源适于大面积栽植, 自播能力强, 管理粗放, 抗性、适应性强, 养护成本低, 在园林中直接应用, 既能突出本地特色, 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以丰富园林景观, 改善生态环境,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对于野生地被植物的筛选, 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1)可以露地栽培; (2)植株高度低于1m; (3)覆盖力强, 生长迅速;(4)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5)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 (6) 便于管理, 无公害。如玉簪(Hos taplantaginea)、二月蓝、蒲公英、野菊、堇菜类(Violaspp.)、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 is )、点地梅类(Androsace spp.)等都是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

3 结束语

在湿地公园中,城市湿地公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人们对人工化的园林景观司空见惯时,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丝清新感。

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 如何延续传统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以更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 将成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 要顺应自然规律, 保护自然资源, 维护自然过程, 既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 又要以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为核心, 融合艺术的原理进行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 1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 2 ]麦雷格・S・坎贝尔,迈克尔・H・奥格登. 湿地与景观[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 3 ]吴江,周年兴,黄金文,丁正山. 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管理保护的协调机制研究―――以江苏、上海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J ]. 人文地理, 2007 (5) : 124 - 127.

[ 4 ]周建东.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研究[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2) : 11818 - 11821.

[ 5 ]潮洛蒙,李小凌,余孔坚. 城市湿地的生体功能[ J ].城市问题, 2005 (3) : 9 - 12.

[ 6 ]王凌,罗述金.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J ]. 中国园林, 2004 (3) : 39 - 41.

[ 7 ]周武忠. 园林美学[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8 ]李尚志. 水生植物造景[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 李湘萍等. 江苏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及分布和演替规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1)

[10]黄成才,杨芳.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8:26~29

[11] 李学伟. 城市湿地公园营造理论初探[C].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 包青青.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 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J].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13]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 花卉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 14] 王晓文, 曾从盛.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及原则[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3: 8- 11.

篇6

关键字:湿地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 衡水湖湿地

中图分类号: S342.2 文献标识码: A

衡水市是河北省的新兴城市,位于省境中南部石德铁路上。衡水市地处河北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高度12米~30米。境内河流较多,由于河流泛滥和改道,沉积物交错分布,形成许多缓岗、微斜平地和低洼地。境内的衡水湖为华北平原上仅次于白洋淀的自然洼淀,蓄水面积75平方公里,集水面积120平方公里,设计水位21米,最大蓄水量2亿立方米,有着“华北明珠”、“东亚蓝宝石”的美誉,被称为燕赵最美湿地。

衡水湖拥有187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75平方公里水面,仅水域面积就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这在向来干旱少雨的华北平原显得尤为珍贵。浩瀚的水面带来了丰富的湿地资源,同时也起到了过滤空气和调节气候的功能,在维护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控制污染、蓄水防洪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衡水湖还孕育了较为完整的水域、草甸、沼泽、滩涂等天然生态环境,其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华北内陆地区首屈一指。每年冬春两季,数以百万计的候鸟都选择在这里落脚,嬉戏觅食。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0℃,年降雨量528.9mm。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据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调查,这里有观测记录的鸟类多达311种,仅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鸟类达54种,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湿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其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和生态功能的多样化,它支承着独具特色的物种和较高的自然生产力,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突出标志和最根本的成因是其水分的盈余。其深度和水质决定着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因此,湿地的生态性质的所有体现皆与其水文特征密切相关。

湿地的功能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 1、自然功能

湿地的自然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水量平衡、气候调节等方面。

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殊性是有机质和许多元素从生物循环不断进入地质循环。湿地是地球上可以将二氧化碳固定于地层之中的为数极少的生态系统之一,尽管它们向大气中释放一定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但对于大气中碳的固定总量是显而易见的。这对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湿地的生物功能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由于其水陆过渡性,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湿地的独特环境使得其拥有独特的生物类群。

湿地对水量平衡方面的贡献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代替的,由于湿地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对河川径流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湿地的丧失会引起相邻地区的地下水位的下降、湖泊和河流淤浅、地表切割加强。

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除体现在温室气体方面以外,湿地对温度和降水等方面的直接作用甚为显著,这种功能在干旱地区尤为突出。 2、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资源、休闲旅游等方面。

由于其自然资源的丰富,湿地成为许多地区农、牧、渔业的重要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湿地面积的逐渐减少,湿地的旅游价值越来越显著,许多湿地具有绚丽的风光和独特的动物类群。

湿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无脊椎动物主要有蠓、蚊等昆虫,许多种类在其成为成虫之后为草食性。许多昆虫在幼虫阶段栖于水底,成为鱼、蛙、和潜鸟的食物。无论是淡水的还是咸水的亦或是半咸水的湿地,都支持着丰富的鱼、虾、蚌等水生动物。鸟类,特别是水禽常常构成湿地的重要景观特征,几乎所有的湿地都能为水禽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多种多样的繁殖和停歇的栖息地,这些水禽中既有草食性的也有肉食性的,构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篇7

湿地,顾名思义,就是湿浸的土地。湿地对人类来说并不陌生,就在仅仅五十多年前,人们用在湿地之上最多的字眼还是诸如“荒芜”“蛮荒”“开垦”等词眼。开垦、填埋、抽取,是当时人们对待湿地的主旋律。好在终于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上世纪50年代,“湿地(wetland)”这个词语首次出现了,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海滨城镇拉姆萨尔,多个国家签订了国际湿地公约,公约给出了对“湿地”的广义定义:不论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碱沼地、泥炭地或水域,并且具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湿地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地方性或国家性的行为以及国际合作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以助于全球范围的可持续性发展”。迄今为止,湿地国际公约已经有168个成员国,2127块湿地一共205448714公顷。我国也于1992年加入该公约,现在已经有4l块国际重要湿地,共计3709853公顷。

湿地公约还相应地制定了一个湿地类型的分类系统,一共包含了42种类型的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天然湿地32种。湿地按照成因大致可以分为河流、湖泊和水库、沼泽、海岸和近海。从湿地的广义定义我们又可以推出,河流包括了常年性河流、季节性或暂时性河流、泛洪河滩等,湖泊包括了常年性淡水湖或咸水湖、季节性或暂时性的淡水湖或咸水湖,水库是人类为了灌溉、饮用、发电以及防洪而修建的蓄水设施,沼泽则包括了沼泽草甸或草地、苔藓沼泽、草本沼泽、灌木沼泽、森林沼泽以及盐沼地、温泉地热湿地、地下泉水汇聚地或绿洲湿,海岸和近海则包括了浅水海域、潮汐下水生层、珊瑚礁海域、岩石性海岸、沙石海滩、淤泥海滩、盐水沼泽、红树林沼泽、海岸性淡水湖或咸水湖、河口水域、河口三角洲等。

我国的湿地,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湿地种类,长江和黄河是最著名的河流湿地,而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类湿地,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则是著名的通江淡水湖泊类湿地,若尔盖是典型的高原泥炭沼泽类湿地,而三江平原则是河流冲积湿地,香港米埔是海湾湿地的典型代表,福建漳江口则是日渐稀少的滨海红树林沼泽。

当我们把这些湿地类型与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逐个对照,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或多或少有某种或某几种类型的湿地存在,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几乎无法割离。没有湿地,就没有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也没有我们健康的生存环境。

湿地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在中国,从雪线以上的冰川到海平面,从最东部的滨海滩涂到最西部的贫瘠戈壁,甚至在最干旱的沙漠中,也有湿地的存在——绿洲湿地,承载着整个干旱沙漠的生命。湿地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它们以各种方式存在着。湿地的种类如此多样,其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于其成因的多样性,地表水径流和雨水、地下水、潮汐海水、人工导渠等等,都是湿地水的来源。

湿地过去在人类眼中是充满了毒虫和瘴气的蛮荒之地,其实湿地是水陆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方面都有着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直到近几十年人类加强对其研究以后才发现。其生态作用之大,与森林和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多水。一部分水积存在湿地地表,还有大量的水储存在植物内部、土壤的泥炭层和草根层中,因此人们把湿地称之为“天然蓄水池”或“生物蓄水库”。湿地特别是湖泊湿地,是显而易见的天然水库,我国现有湖泊的总蓄水量约为7077亿立方米,其中淡水蓄水量占31.8%,而长江中下游湖群就占有其中的10%,约750亿立方米。

而在蓄水方面起到巨大作用的另外一种湿地类型是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沼泽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土壤中草根层和土壤缝隙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此类湿地虽然水位不高,但大多土壤处于水饱和状态,此类土壤具有其水文特性,土壤中的挺水植物和泥炭层孔隙使得每公顷沼泽湿地可蓄存2000~15000立方米的水量。不过往往这部分类型的湿地,在蓄水功能方面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湿地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湿地中蕴藏了大量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不但可以参与水的生态循环,同时还能涵养地下水,在枯水季节予以补给。湿地不但能储水,还能净水。湿地具有强大的沉积和净化作用,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流水进入湿地后,各种物质随水流缓慢而沉积,成为湿地植物的养料,其中的有毒物质被迅速分解。现在各地都已经在尝试建立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

湿地还是调节小气候的天然空调,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尤为显著,湿地的周边区域显得比其他区域的空气更为湿润。如今特别是在大型城市,随着排放污染的增加和城市河流的干涸,人们正在刻意营造大型的人工湿地来调节城市的气候和空气质量。沿海湿地还有防止海水侵蚀海岸,减少海水向内河的倒灌、抵御台风、降低土壤的盐碱化等作用。

湿地中的矿产资源同样非常丰富,不仅有泥炭、矿砂和盐碱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石油蕴藏库,我们所熟知的大庆油田就建立在东北的湿地之上。

有水的地方也是生命存在的地方,湿地几乎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甚至超过雨林。我国的湿地从海滨红树林到高山冰川,湿地类型多样,具有众多独特的生境,由此决定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据统计,全国湿地有高等植物2000余种,鱼类1000余种,两栖类300余种,爬行类100余种,鸟类300余种,哺乳类30余种,这其中有不少都是珍稀、濒危的物种。

在水下,湿地是大量鱼类的繁殖地和产卵场所,特别是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水生植物繁茂,鱼类的食物丰富,是大量鱼类优良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最大的两个淡水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均有上百种鱼类,这里丰茂的水草和挺水植物是它们产卵繁衍的绝佳之地。

水陆之间则是两栖和爬行动物的领地,特别是我国湿地的龟鳖类。湿地的龟鳖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还未被人类所知晓就已经丧失,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一些珍稀龟类,如我国的绝大多数Cuora属闭壳龟种类,均被IUCN列为极危物种。

湿地由于其处于水陆过渡的特殊性,动植物既有水生特征,也有陆生特征,从而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独特而且丰富的遗传基因。我国对湿地基因最大的利用莫过于杂交水稻。著名农学家袁隆平教授在杂交水稻的培育中,利用南方多个省份的野生水稻进行杂交实验,最后利用出自海南岛湿地野生稻的优良基因,培育出了三系杂交水稻,大幅降低了制种成本,使水稻产量成倍提高,开创了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新局面,每年的增产量解决了几千万人的粮食问题。而在我国湿地,还存在大量的野生经济作物的基因资源,例如野生大豆等等,光是农作物对于野生湿地的基因利用和改良,就有大量的潜力值得我们去挖掘。

湿地在人文方面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某些湿地还具备人类文化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的属性,能够营造出极具欣赏效果的自然景观,若尔盖花湖、东洞庭湖、青海湖鸟岛、都因为其优美的湿地景观和独特的鸟类资源而吸引着广大的游客。同时湿地对于居住在其周围的人类来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湿地公约,全称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显而易见,湿地最开始的保护重点在与水有着密切依赖性的鸟类。保护湿地内的野生动植物,始终是湿地保护的主旋律。作为全球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环境,它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提供了无数植物和动物所赖以生存的水和有机养分。湿地蕴含了丰富度极高的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以及无脊椎动物。同时,湿地也是重要的植物基因库,比如我们所吃的大米,水稻就来源于湿地,这几乎是全球一半以上人类的主食。

湿地既然如此有用,那是不是在到处都被视若珍宝呢?可事实恰恰相反,湿地现在虽然正吸引着全世界环境保护的目光,但是同样湿地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特别是人为的威胁,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的话,那么“减少”“退化”“破坏”是主旋律。

湿地系统的多种角色和对于人类的价值在最近几十年中正越来越多地被人类所认知,对于丧失的或退化的湿地恢复将需要大量的开支,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同时也是在和日益加速的水危机和气候变化比赛。

湿地的减少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开荒”,以我国最著名的沼泽湿地东北三江平原为例,平原面积约650万公顷,在1949年以前,其中有一半以上被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冲积而成的中国最大的低地沼泽特别是苔草沼泽所覆盖,绝大多数地方人类都难以通行,而到了21世纪初,天然沼泽湿地仅存134.7万公顷,1949年以来,农业开垦306.7万公顷,在我们国家加入拉姆萨尔公约18年后,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91万公顷,天然沼泽湿地面积减少80%多。而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围湖造陆是最主要的威胁,在“千湖之省”的湖北,上世纪50年代初,尚有湖泊1066个,总面积约83万公顷,而现在仅存约300个,面积缩小到26.6万公顷,缩减近70%。

当前湿地的大面积减小现象略有减弱,但仍有大量中小规模的开垦和不合理开发,特别是针对自然湿地的开垦和开发,使得已经稀少的自然湿地面积仍旧在持续萎缩。

退化是湿地的另一个重要威胁,虽然表面上湿地的面积不变或减少较小,但湿地本身的功用已经大大减小,同时受气候、季节等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程度继续加大。以若尔盖为例,这片时多次跨过的高原沼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被大面积开挖沟槽进行大规模排水,疏干沼泽以开辟为牧场,近年来又在开沟排水的同时,修建拦水设施,开源的同时节流,加速了沼泽湿地的干涸和退化过程。而随之而来的并不是丰美的草场,沼泽在地表失去积水之后,植被向草甸变化,由于土壤的有机质大量减少,草甸的草生长高度明显变矮,同时土壤开始局部出现碱化,沙化面积也大幅度增加。湿地退化不光是表现在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过度地取水和调水、肆意地排污排洪,都是导致湿地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的重要原因。

偷梁换柱式的破坏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如今湿地还缺乏一个通用的、立体化的综合评估机制,往往湿地面积作为单一的评估指标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简单地追求面积,将相同面积的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等同,将退化的湿地和健康的湿地等同,为了给利益开道,将优良的天然湿地围垦填埋,而花更多的钱建设人工的湿地公园取而代之。这在以前的耕地管理中普遍存在,现在又沿用到了湿地管理中来。

湿地的威胁,不仅仅在于直接破坏,因为阻止破坏是湿地保护的共识,现在更大的误区在于误以为已经进行保护下的破坏,这种破坏,让湿地在保护声的笼罩下遭受着毫无任何前景的破坏。我们前面已经提到,湿地不仅仅只是水和土地,它是复杂庞大而又有序的生态系统,它通过水与土壤的承载,包含了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自身。而我们现在保护的误区多在于,把人类自身凌驾于湿地之上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湿地系统的一个环节,也在参与里面的能量交换。另一方面,只重视水和土壤,而对里面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视而不见,特别是一些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而非某个特定物种为主要目的湿地,网捕鱼、电捕鱼、猎杀野生动物特别是雁鸭类、偷拾鸟卵、在产卵季捕鱼,特别是电捕,对整个水域的水生动物,甚至包括鸟类都产生了灭绝性的影响,而这些,几乎没有任何监管,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水还在,土还在,鱼没了,鸟没了,蛙没了……修筑的大坝也许在湿地的外延,但是大坝蓄水淹没了保护区的溪流,特有的鱼类与两栖类适应不了库区生境,尚没有被人类认识便有可能已经消亡,完全依赖湿地的爬行动物包括水龟和鳄鱼,在国内已经消失殆尽,最后残留的南方种群也正在遭受着极大的捕捉压力,正以极快的速度消失,也许不出几年,不光是早已龟类踪迹不觅的平原湿地,就连山区湿地,也无从看到野生龟类的身影,而迄今为止,我们连最基本的法律和监督机制都没有建立起来。这些近乎疯狂的掠夺性开发湿地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仅仅是简单地造成了生物资源的衰竭,同时会对湿地的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连锁反应,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严重衰退。

湿地所遭受的威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就河流中下游的沼泽和湖泊湿地来说,调节洪水的功能严重下降,因为长江中下游湖泊的大面积减少,导致长江中下游湖泊的储水量在近几十年中丧失近350亿立方米,其中鄱阳湖45亿立方米,洞庭湖96.5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河流上游的森林遭到破坏,大量的泥沙被带入河流,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淤积在河流的中下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湿地的退化同时降低了泄洪能力,而1998年的特大洪水,在安徽大通水文站所获得的60天洪水总量超过4000亿立方米,平均每天约60多亿立方米。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恶化,湿地作为水资源的存储和补给资源显得越来越突出。湿地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将对人类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如此一来,全球如今都在极度关注湿地及其保护和利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我国也于2007年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承担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和有关国际公约履约具体工作。国家为湿地保护投入的资金逐年加大,截至2012年,已经投入近50亿元的保护资金,预计到2015年,将投入100多亿元资金到湿地保护上来。中国现有550多处湿地或以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210多处,其中41处湿地加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虽然每年的保护经费都在增加,但收效如何,我们也许应该进行更多的反思:我们保护湿地到底在保护什么。如今最大的威胁,不是在我们没有采取保护的行动,而是在一系列保护行动的落地上,是否保护了和湿地相关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动植物?是否有有效的监管?是否在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之间移花接木?

对于国内的政策制定者来说,简单的财政数字往往更为受到关注,而湿地对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往往只得到很低的评估,这不单单是因为不重视,从另一方面来说,湿地系统在生态价值和效益方面的评估也很难转化成财政数字。因此,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其他科学家正致力于对生态系统服务所进行的价值评估从而推动湿地的保护工作。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是这可以让决策者能够获取正确的信息,关于一个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一个丧失或者退化了的湿地系统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经济价值,从而影响湿地的保护进程。近来有研究者指出全球的生态系统每年能够创造33万亿美元的价值,其中4.9万亿是湿地所带来的。

虽然以前我们已经就湿地的定义有了详细的阐述,但是保护湿地,并不仅仅是保护满足定义的这片地域这么简单,保护湿地,是个四维的工作,我们既要保护立体的,不管是地上的还是地下的、水下的还是水面的、甚至湿地上空的,而且还要分时段分季节。湿地的保护,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工作。

篇8

一、环境问题及其本质

环境可被定义为:环绕生命体或生命群体的情况或条件;影响个体或种群的社会和文化的复合体。既然人同时生活在自然世界和技术、社会、文化世界中,所有这些组成了我们环境的重要部分。环境问题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破坏,从而对人类或生物圈造成负面影响,需要防止、改善以适合生物与人类生存的那部分环境现象的总称。环境问题是个集合概念,是各种具体环境事件及其相互作用的集成;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人类乃至生物圈而言的,如果超出这个基点,环境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对人类或生物圈产生了负面影响,危及其和谐与稳定,危及其生存和发展。

环境问题是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种种“对立”的表现。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主要根植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十六”大报告描述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描述是:“资源环境压力大”。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2007年10月联合国公布的一份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名为《全球环境展望:环境与发展》由390名专家联合撰写,是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20年前发表《全球环境展望:我们共同的未来》以来公布的第四部系列报告。报告在对目前全球气候、土地、水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后指出,世界各国在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环境问题上采取的措施是大胆且令人鼓舞的。但在更多情况下,各国行动步伐过于迟缓,规模也无法达到要求。报告还指出,人类目前的人口与生存方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与资源的承受能力,环境问题依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并且不断加剧。

二、环境问题现状及其根源

(一)环境问题现状。目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环境恶化的严重挑战,全球性的环境破坏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资源枯竭。世界范围的能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危机。如,淡水资源匮乏、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海洋资源的破坏都已是不争的事实。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农业灌溉的扩大,以及大量的对水资源的人为破坏,已造成全世界约有20亿人生活在中度或高度缺水的情况下,淡水消费量超过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10%。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有28个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水资源的污染和卫生设施的缺乏,导致上亿人患上与水有关的疾病,每年至少造成500万人死亡。

人类文明初期,地球陆地的2/3被森林所覆盖。一百多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十分惊人,由于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全球森林减少了一半,9%的树种面临灭绝,30%的森林变成农用地,热带雨林每年以13万km2的速度消失,地球表面覆盖的原始森林,80%遭到破坏。由于地球人口急剧增加造成的土地资源压力随之增加。不合理的农业用地、森林随意砍伐、自然植被破坏等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全球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球有1/3的土地受到严重侵蚀,每年约有600多亿t肥沃的表土流失,其中可耕地的土壤流失250多亿t。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3以上的海洋鱼类已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25%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或濒临灭绝,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

2、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生物某些迷人的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关系,赋予了生物圈独一无二、多产的特性。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物种形成了息息相关的食物链,作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构成的一员,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保障,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影响到相关生物的生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连锁负效应。人类生活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之中,生物资源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资源,生物资源提供了地球的生命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物种灭绝越来越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食物网链的某些环节面临中断,生态平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目前,全球的生物有不少已是濒危状态。公元1600年~1850年,人类活动应该对每10年灭绝2~3个物种负责。据估计,我们现在正以自然的1,000倍的速度失去物种。生物学家警告人们,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1/3~2/3现存物种会在21世纪的中叶灭绝。

3、贫富差距悬殊加剧。我们生活在一个贫富相异的世界。世界银行估计,超过13亿人,也即大约占世界人口1/5的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中,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这些最贫穷的人一般没有充足的事物、体面的住房、基本的卫生条件、干净水源、教育、医疗看护和其他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决策者正在意识到消除贫困和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上最贫困的人一直是环境破坏的受害者和促成者。最贫困的人常不得不以丧失长期可持续性的代价来满足短期的生存需要。在耕地不能养活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时,许多人转移到了原始森林或可耕的易被侵蚀的山坡,它的营养元素在几年内就会消耗殆尽。贫困、疾病和缺乏机遇可以形成恶性循环,一代一代传下去。面对急迫的生存需求和缺乏选择,这些不幸的人们常没有选择地过度开发资源。可是这样做,他们不仅在扼杀他们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在扼杀他们下一代的选择。

(二)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但是,环境问题的严重与否,却是人类可以控制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越来越趋向严峻,其根源是人类在错误思想指导下作出的错误行为。

1、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我们给自己将在世界中扮演角色的定位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在整个历史中,许多文化人士声称人类具有特殊的创造力。我们为能按照我们自己的信仰和喜好来改变世界并为其他生物却无法达到而感到骄傲,为此我们就认为能统治自然。人类的这种看法和创造论看法被称作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主义者夸大了人的地位和对自然的作用,鼓吹人是万物的主宰者、征服者和统治者,否定自然的内在价值,把自然的价值纯粹地看作工具的价值,认为自然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存在的。人类这种违背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的极端利己主义观念,成为人们追逐经济利益、对自然肆意掠夺而酿成生存危机的思想支点。

2、传统发展观的促成。长期以来,传统发展观一直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它实质上是一种不讲人本、不讲全面、不讲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人类历史发展相当长的时期,人们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发展等同或近似于经济发展,又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经济增长等同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对环境问题的哲学审视

(一)人的生命健康权。这里说的“生命健康”不光是指人的身体强壮、没有疾病,更是指“人的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完整以及身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受的权利。实际上,生命健康权包括着人的生命权和人的健康权两个方面。生命权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生命安全是公民从事民事行为或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要求。健康权是自然人以其现有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转和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利益为内容的权利。生命权与健康权同属于人格权,二者联系非常紧密。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权是健康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命又谈何健康。同时,健康又是伴随一个人生命全过程的最重要资本。有健康才能保障人的生命,才有人的一切,健康是生命安全的更高层面。生命健康权是以人的生命安全为基础,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人的生活中,生命健康权的维护程度也是体现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生命健康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但是,目前人类生活的环境已严重恶化,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问题。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广泛使用化学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造成大气污染,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覆盖已减少了42%。联合国专家小组预测,在今后一百年里,全球的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至5.8℃。如果温室效应继续下去,海平面再上升50 cm,全球30%的人口就得迁移,成为“环境难民”。由于杀虫剂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许多昆虫和原生动物发生变异,使得他们可以抵抗大多数的抗生素,还有的对多种杀虫剂也产生了抵抗性。这使得由昆虫携带并传播的疾病,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生命健康就得不到保障,人的生存发展、人的价值和幸福美满就是一句空话。

(二)环境公平问题。环境公平不仅仅指人们有在舒适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即有平等的环境权,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现实当中,存在着许多环境不公平现象,这些都是权利与责任不对等的表现,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环境公平权。

1、阶层不公平。从环境上看,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富裕人群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享受医疗保健,以补偿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损害;贫困人群却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环境,更无力应对因污染而带来的健康损害。

篇9

1灌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为灌区有着作物生长的理想环境,阳光充足,水源便利,所以植株成活率和粮食的产出率都特别高。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很大。而且,从古至今,农业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国家着手于建立各种规模的灌区,以此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据统计,灌区已经以占全国耕地百分之四十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百分之七十五的粮食和占比百分之九十五的经济作物。所以灌区在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

2生态型灌区模式

2.1定义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状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追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以及良性循环。灌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型灌区是指我们在追求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资源利用和资源保护达成协调,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结合,形成经济,生态,社会的效益统一。

2.2基本特点

生态型灌区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现代性,协调性,发展性。现代性是指生态型灌区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来提高灌区生态环境,提高耕作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完善生态系统,实现科技兴农。协调性是指生态型灌区要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提高粮食产量,又要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使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发展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含义也一直在演化,逐渐丰富,被赋予新的含义,所以生态型灌区的定位和标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会一直与时俱进的。

2.3实质

生态型灌区所要达到的状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种资源之间可以有效循环,协调配合,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到,实现节水节能的优化技术,以及污水废水的过滤再用,形成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还要实现水保护与治理,水文化与人文景观,建立一个完善的灌区水生态文明系统。

3我国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3.1灌溉水利用率低下,可供水量减少

由于输水系统和引水系统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灌溉水利用率低下,我们所提供的用水量是需水量的数倍,严重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现在全球水资源紧缺已经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可以引到灌区用作灌溉水的本来就少,加之灌溉水利用率如此低下,所以可供水量就随之减少了。

3.2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链失衡

因为灌区农作物居多,需要进行防水防洪等应急处理,所以采用混凝土,石灰等硬化材料进行修建堤坝,这样的工程导致靠近修建部分以及周围的土地变质,产生了硬化现象,无法进行植被种植。这样不仅减少了灌区可利用面积,而且这部分土地的质量也会影响周围植被的生长状况,所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导致了生态链失衡。

3.3污染物过量排放,灌区水体污染

灌区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两大方面:灌区农作物经常需要施肥,这些化肥通过施肥工具,或者残留在作物表面未被吸收,进而进入河流,引起灌区水体污染。另外一个严重的就是,在灌区附近有工厂,工厂排放的污水途径灌区水的输水和排水处,过量的废水废气则造成了灌区水体的严重化学污染。

3.4不合理的灌溉模式引起灌区土壤质量退化,生产力降低

不合理的灌溉模式有很多,比如灌溉采用的水是地表水而不是地下水,这样的话,地下水的供给量多于使用量就会导致地下水的水位持续上升。而土壤中的地下水的水分会被蒸发,但是水中的盐分却留在了土壤中,并且不断聚集,长此以往土壤中的盐分就会过高,从而导致土壤碱化,生产力降低。

4解决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技术措施

4.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是有限的,适合人类饮用、作物生长的淡水资源更是少的可怜,我们的生活片刻也不能离水,而为了避免“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这样的窘境,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水资源,不浪费任何一滴水。从农业生产上来说我们要采用哲学上“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优化农业生产系统,第一,我们应该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灌溉方式,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微灌等;第二,我们要防止田地里水的下渗,对于这一点可以采用工程手段解决,塑料膜防渗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节省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产量,并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

4.2防治农田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比之点源污染,它更加难以防范,不可捉摸,但实践出真知,在长久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是找出了防治非点源污染的办法。第一,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耕作制度,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的机会;第二,发挥湿地生态净化的作用。4.3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药和化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的出现是为了铲除害虫,增加产量,可以说它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化肥会严重影响土壤成分,污染土地,使土壤出现板结的状况,农药又可以通过水循环等途径在人畜体内积累,危急人类的健康,更有甚者会致人死亡。正是因为化肥农药的弊端而使绿色食品被卖出了“天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化肥农药确实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如使用高效低毒的激素类农药,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化肥等。

5结语

对灌区水生态的维护,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关系到灌区人民的利益,从大的方面来说,灌区作为国家的重要粮食基地,这也符合国家的利益。因此,对灌区水生态的保护,不止是国家应该考虑的事,也应该是所有的中国人民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岳克辉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程文辉.对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3(06).

篇10

关键词:农业面源;水环境;污染;治理

1引言

面源污染相对点源污染又可被称为非点源污染。根据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的定义,面源污染是指污染物以微量、分散、广域的形式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顾名思义,农业面源污染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过程所形成的面源污染,它是所有面源污染重是最为严重且分布最广的污染。大部分农业污染都是面源污染,还有一小部分污染属于点源污染。本论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面源污染,并只考虑进入水体以内的水质污染,专指由于降雨冲击与淋溶作用,以降雨为载体,在地表径流及地下渗漏过程将污染物带入水体而导致的受纳水体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1)隐蔽性、分散性。点源污染很集中,与之相反,面源污染具有隐蔽并分散的特性。由于一些自然条件状况的不同,面源污染会显示时间上的不均与性及空间异质性,这些自然条件包括污染范围内天气、湿度、地形地貌、温度、土地利用情况等。(2)不确定性、随机性。农业面源污染还具有不确定性及随机性的特点,对进入污染系统中的面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及随机性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课题。如进行农作物生产时,进入受纳水体的的过量化肥含量与温度、降雨密度、大小、湿度及土地类型等自然条件有密切关联。(3)空间异质性、不易监测性。由于在污染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物一般不只一种,且这些污染物之间会相互交叉污染,再加上自然条件如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会对污染物的流向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面源污染一旦发生,很难对其中的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定量检测,即农业污染具有不易监测性。当然理论上,农业面源污染是可以进行监测和识别的,只是监测成本和识别成本非常高。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应用到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识别中,如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受污水体进行模型模拟并提供数据支持。结合高新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动态监测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3农业面源水污染防治技术

3.1生态拦截技术

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农业面源污染物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受纳水域的。若建立生物拦截系统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可高效率拦截氮、磷等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这种技术也称为生态拦截技术,它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最有效且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这项技术主要通过宽广的生物隔离带来实现,如加拿大的“草地-树木过滤带系统”就是通过生物隔离带控制氮磷进入水体,并且效果很显著,污染物含量大大减少。在我国,杨林章等根据太湖的实际情况提出用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共同组成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该系统通过减缓水流流速促进水体中含有的颗粒进行沉降,从而有助系统中的植物部分对由沟底、水体及沟壁中出来的养分进行拦截和吸收,最终实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验显示该系统对污染水体中的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0.2%和48.1%。目前为止,高效利用氮磷的机制还不清晰;农田生态沟渠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尚不成熟;水生经济植物品种的筛选工作还没开展;很多防治技术还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试用,如空间配置技术、浮床植物残体的再利用技术及浮床植物的肥药管理技术等。未来,这些方面都可成为科研者的研究重点,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2生活垃圾及农业废物处理技术

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的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及生活垃圾等还有其独特的资源价值。现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就将资源化农村固体废弃物当成重点的研究项目。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粪便已经成为需优先处理的污染源,特别是发达区域或环境容量差的区域。畜禽粪便在传统的中国农业中是优质的农家肥,作为中国农业数千年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可以给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目前,农肥化是畜禽粪便资源化的主要途径,其中的固体部分经发酵后成为优质有机肥,然后通过还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而目前液体部分主要通过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或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或与其它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联合发酵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处理,但目前沼液的安全处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农村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目前的资源化率比较低,部分地区尤其在我国的东部地区采用焚烧的方式已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主要还是采用部分还田或全量还田的方式。由于成分和来源复杂,目前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村收集−镇转运−县集中处理”。大部分生活垃圾被集中焚烧或填埋处理,很少的一部分与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一起进行了堆肥处理。其中,如何减少高温堆肥过程中氮的损失是目前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3.3农业用肥改进控制N、P流失率

通过施加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控制N、P的流失。由于低廉的成本、良好的吸附性和生物亲和性,生物质炭受到科研者的重视,用于控制农田营养盐释放。姬红利等人将坡耕地土壤及滇池设施农业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土壤消毒剂和土壤改良剂来研究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解吸过滤液过程中TP和TDP值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径流雨水中TP及TDP值在投加改良剂后明显降低,能有效控制P的流失问题。但其经济性及环境风险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4农业面源水污染治理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系列特性,如污染源多样性及随时性等,使它对我国农业及农村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支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补贴等经济激励手段;重建农业技术宣传等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朱小曼.浅析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6(16):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