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研究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的研究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的研究现状

篇1

[关键词]“双减”;教研供给;教育质量;作业管理;教学评价 

教研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建立教研制度最初的出发点是解决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是教材教法的指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观念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在变化,教学评价也在发生变化。总之,教研观念、理论、手段以及人才成长的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教研工作面临着转型升级。近期,党和国家为推动教育与新时代同行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对新时代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更加需要教研人员不断追求教育改革的新愿景,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把育人目标具体化,强调课程育人,突出立德树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直击社会、家长关注的教育热点和敏感点。“双减”政策,对教育的挑战和影响意义非凡。作为基层教研管理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及时掌握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新愿景、新引领,研究赋能,为学校、教师提供教研供给,从而确保“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地。

一、“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教研供给存在的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多次颁发有关政策文件,对教育发展、育人方针、办学质量等提出明确的方向和规划。新时代教育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临着转型升级,教研工作面临新的供给问题。

(一)教学研究的导向性不足

根据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教研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研人员要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化本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以更高品质助力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就“双减”政策来看,从宏观上,这是一项关乎人民福祉、关于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性举措。因此,教学研究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基于生命成长规律,打通学科育人的主渠道,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教学研究的系统性薄弱

“双减”政策更加强化学校的主阵地,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因此,高质量的育人应强化系统思维,全面思考,指向高质量的教育为目标,注重达成的结果、实现结果的过程、过程的优化等系统科学的研究。注重整体学科质量体系、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因此,教研工作要系统突出全面的育人研究。一是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从以往关注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创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环境。二是更加关注各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落实好各学科课程是完成全面育人的关键,要引导教师基于学科的本质特点、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课程内容模块或主题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或教学方式改革。三是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要在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指导学校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教学研究的科学精准度欠缺

“双减”实际上是检验和修炼学校教育的内功,更是对教学研究的科学精准的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教研注重基于事实和数据,立足数据的精准分析,立足学情的精准定位,带动研究的准确定位,聚焦教育教学核心地带,精准发力,助力学校和区域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再发展。因此,从教研的方式来看,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基于个体经验走向基于实证的研究,证据支持教研,用项目组织教研,运用数据、案例、经验三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二是从粗放教研走向精准研究,服务实践需求,服务学生发展。面向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采取主题教研、问题教研、“订单”教研等多种形式,坚持问题导向,以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问题的解决为主攻方向,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微创新。三是从零散教研走向系统研究,加强教学诊断力、理论支撑力、行动改进力,深化对教育教学改革规律的认识,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育人方式、突出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统筹性。

二、“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教研供给方向分析

“双减”政策下,需要思考教研如何面对问题,实现教研转型,提供科学供给,从而确保“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地。“双减”政策文本中,“减”出现24处,同时“加”也出现24处。经过细致分析发现,“双减”政策在“不可为”背后,提供给了学校、老师更多的研究视角和科学策略,其“可为”之处正是教研着力的方向。面对“双减”政策,教研供给不仅需要引导教师在头脑中拉起“警戒线”,对于文件中的禁忌做到不越边界、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更要从“可为”中读到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基本路径。文件中,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同时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研管理人员,应该采取更加稳慎而又积极的思维方式,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客观分析、科学调整,从研究的视角引领教学管理,做好“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双减”政策的扎实落地。

三、“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教研供给对策

(一)增强系统观念,探索平衡教学质量和课业负担的综合配方

具体而言,“双减”对深化课堂改革、倒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市中区教研工作为例,强化系统思维,全面思考,不就事论事,研究力求指向高质量的教育为目标。解决学生作业负担重的问题,不仅与作业管理等要素直接相关,还与课堂学习效率等密切相关,最终指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1.基于学生成长的“一点三线”“一点”即小学低年级零起点教学,区域内所有小学均已开设入学适应性课程,形成优秀适应性课程教学案例50余项。区域制定了一年级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实施指导建议,低年级教学紧扣兴趣和习惯,突出课堂“六有”特质:教学设计要有情有趣,策略实施要有道有法,目标达成要有效有意义。学校编写《零起点入学指导手册》“学生篇”与“家长篇”,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引导,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零起点教学的导向让教师尊重规律、科学启蒙,让教育行为落地更理智、更科学。“三线”是在教学过程中,坚守减负红线、成长绿线、质量底线。市中区教研室坚持科学完整的质量标准、健康正确的人才标准,建立起教学质量和课业负担并行的常态调研机制,实施科学多元的绿色质量评价,形成“诊断、分析、反馈、改进”的质量提升机制。大量借鉴国家质量监测方向和做法,内容既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还包括学习状态、学习体验、学业负担等基本要素,积极运用基于大数据的评价结果,引导教师用科学、理性和人文的方式达成教学的高质量。质量的提升,是在共同的质量观下,教学常规、教师、学生诸多要素对于目标支持的过程。“一点三线”,不是简单、机械的累加,而是如同立体交互的有机体,始终引领、规范着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发挥着综合统筹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以学生立场来研究课堂从“双减”政策来看,学生自主的时间、空间被最大化地释放。教师必须立足学生学习的视角,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既关注学习的共性规律,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分析,以“学生立场”来研究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新样态。(1)探究“真实学”的要义。教学研究中要努力从片面关注“教师的教”转向系统探究“学生的学”。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在以往课堂研究基础上,重点强化了三个维度,即愿学、会学、学会。愿学指向动机与感受,是否帮助学生对课堂和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和感受。会学指向理解与联系,是否指导学生将新知识与他们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对新信息进行组织。学会指向生成与应用,是否能够有意义地运用知识,通过问题解决、实验探究、系统分析等路径,培养关键能力和达成核心素养。(2)拓宽“真实学”的路径。一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基于课程标准,聚焦“启发式、个别化、自主性”三个关键词,加大问题导向式、“教—学—评”目标一致性等教学方式的研究,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针对以往知识为结果的课堂,大量刷题的现象,提出以恰当的生活拓展为外延,鼓励教师创设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项目式学习,释放学生的思维力、研究力,学习力,让学习真实发生。三是善于捕捉不同差异学生的认知动向,开展精准学习支持和学习辅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确保每一个学生享受在学习之路上的自我升级。(3)设计“强课提质”路线图。研究中,学科组设计专项的观测量表和记录表,分析课堂问题、学生表现,围绕观察与数据展开评课、教研,建构从教到学的自主学习新生态、新手段、新方法。区域教研管理过程中,紧扣课堂主阵地,开展基于学习的诊断和会诊,突出三条路线: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基于学科教学的学情会商,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学校要健全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校长至少两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课堂学生学习效果随堂监测达标率达到80%以上;区域内每学期开展一次所有学校领导干部的听评课和参加教研活动情况展评活动,促进学校及时分析探讨教学工作形势和任务,以此引领每所学校实现强课提质。

(二)强化问题导向,重审作业功能,促进品质提升

“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往忽略了对它的研究与管理。现在从学生学习角度重新审视作业功能会发现,作业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依靠自身的能力去理解、内化和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过程。1.强化作业的管理机制区教研室从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等方面持之以恒的整体性推进,打出富有针对性与操作性的“组合拳”。以学校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相继出台了《市中区中小学作业管理意见》《市中区中小学学科作业管理规范》。探索和构建了“学科研发+年级统筹”提质控量的管理模式。学科教研组关注作业的质量研究,研究一周作业清单,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年级责任人关注作业的数量控制,整体协调,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筹,形成符合班级实际的每日课时作业清单。“控量”是要切实减掉低效的、过重的学生负担;“提质”是为充分发挥作业功能,使作业练习更精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2.提升作业研究的品质通过“四步走”研究模式,实现作业设计与教学设计同步。第一步,教师初备,将作业设计融入教师的个人备课,每课备课之后,要有针对教学目标的作业初步设计。第二步,教研集备,利用好每周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对作业进行专题研讨。学科教研时,立足梳理教材体系,研磨教学目标,精准优化作业质量。第三步,实践微调,各班级根据授课时反映出的学情状况,组内微教研适当改进、作业微调整,力求更加切合学生需求。第四步,统筹反思,汇总学生作业问题,力求更加精准地导向新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作、评的一致性。3.优化作业结构在“双减”政策下,减去的是机械重复,效能上要体现“三多”,即多应用、多探究、多分层。通过周末学科拓展作业、每日劳动实践活动清单、假期探究实践作业等方式,链接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聚焦关键环节,探讨过程评价力求多元可视

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学校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功能。认真学习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双减”后,政策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书面纸笔考试,义务教育三年级以上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减少考试次数,怎么知道学生到底学会没学会?1.探讨低年级“闯关”实践评价在低年级期末监测评价改革中,聚焦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情景式、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初步形成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动态考察。2.加强学习过程评价完善学习过程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重点通过开展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3.全面提升教师命题能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命题,通过对命题方向、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手段、反馈方式等研究,培训和指导教师从以知识为本、结果为本的评价,走向核心素养的评价,突出真实情境与问题导向,关注学生的深度思维,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表现,从而更加趋向于科学。

四、结语

新的形势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升教研品质,实现教研的科学供给。面对“双减”,我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致力于探寻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树立大教研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益导向,在育人价值研究、课堂教学变革、学习方式改变、区域整体实践等方面,不断提升教研品质。

参考文献:

[1]余慧娟.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J].人民教育,2021,(22):12-15.

[2]吕玉刚.做优做强学校教育,全面提高落实“双减”工作水平[J].人民教育,2021,(24):12-14.

[3]伍学明.落实“双减”,学校该“减”什么?“增”什么?[J].人民教育,2021,(23):49-51.

篇2

内容摘要:鉴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自身的缺陷,许多国家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所得税优惠政策来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本文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世界各主要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现行的所得税政策,提出了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建议。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实有企业971.46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60%,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拥有66%的发明专利、74%的技术创新和72%的新产品开发。①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面临国际市场需求骤减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市场需求萎缩,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的订单锐减,利润严重下滑。同时,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城市化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受到制约,中小企业的国内市场环境急剧恶化。

2.面临自有资金不足和外部融资成本较高的双重困境。

中小企业规模小,底子薄,抗风险能力较弱,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采取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融资手段,因此,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企业经营更是难以为继,一些资金链断裂、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3.面临没有产品定价权和成本转嫁能力弱的双重压力。

我国中小企业大都集中在传统的第三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阶段,没有产品定价权,企业成本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给企业经营造成了很大压力。尤其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整体上升5%~10%,在一些低端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甚至达20%以上。①4.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不足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普遍不健全,信用和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可供抵押的担保财产,抵御风险能力较差。此外,我国中小企业大都以家族化管理为主,靠血缘关系维持经营,如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其发展方向与核心竞争力将难以提升。

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所得税政策的国际比较

在公司所得税方面,各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覆盖中小企业的建立、成长、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主要采取了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投资抵免、研发扣除、加速折旧、亏损弥补等政策手段,以鼓励中小企业的创立、投资以及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一)鼓励中小企业创建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了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中小企业实行低税政策,并对中小企业的所得税实施一定期间的税收减免,以减轻企业在创立初期的税收负担,引导纳税人投资和创办中小企业。在OCED成员国中,美国、加拿大、法国、爱尔兰、日本、韩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都对中小企业所得税实施不同程度的税率优惠。

美国对年应税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按15%的低税率征收公司所得税。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型企业投入股本所获的资本收益,实行为期至少5年豁免5%的所得税优惠;对小型企业风险投资额的60%免税,其余的40%只以50%征收所得税。

英国专门对那些利润较少的小公司实行一种救济制度,降低其所得税税率。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英国政府决定推迟提高对小公司适用的优惠税率,将提高税率的期限延长到2010年4月1日。对年利润不足1万英镑的小公司实行10%的优惠税率。

法国规定:中小企业年利润低于38120欧元的部分按15%的所得税税率征收,并对新建小企业免征3年的所得税。为促进失业人员创业,法国规定创办工商企业可以享受2年免征所得税,以后3年对企业盈利分别减少75%、50%和25%的所得税优惠。

日本也对中小企业实施低所得税政策。日本税法规定:自2006年起,对资本额在1亿日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年应税所得额在800万日元以下的部分,法人所得税税率降为22%;年应税所得额超过800万日元的部分,法人所得税税率为30%。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自2009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年应税所得额不超过800万日元的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由22%降至18%。

(二)鼓励中小企业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鼓励中小企业投资方面,各国主要采取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盈亏相抵等税收优惠措施,以鼓励中小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美国出台了许多鼓励中小企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优惠形式颇为广泛:1.美国允许中小企业对购入新设备进行所得税投资抵免。美国联邦公司所得税法规定:凡公司购买新的设备,若法定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的,其购入价格的10%可直接抵扣当年的应付税款;若法定使用年限为3年的,抵免额为购入价格的6%。小型企业的应纳税款如果少于2500美元,这部分应纳税款可全额用于投资抵免;对于超过2500美元的部分,最高抵免额限于超过部分的85%。如果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免时,可比照亏损处理的办法,不足部分可向前结转3年、向后结转7年,即可以将前后11年的应缴税额用于投资抵免。2.美国还规定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长期投资税收减免政策。美国税法规定:对年收入不足5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实行长期投资所得税减免,对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永久性减免投资所得税(前两年减免7%,以后年度减免5%)。3.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加速折旧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出台政策缩短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实行“特别折旧”制度,允许小型企业在投资后的1~2年内对新购置使用的固定资产提取高比例的折旧,对某些设备在其使用年限初期实行一次性折旧。

英国在1983年提出企业扩充计划,通过对投资者大幅度的减税鼓励人们投资创办中小企业。该计划规定:凡投资创办中小企业者,其投资额的60%可以免税,每年免税的最高投资限额为4万英镑。为了吸引私人投资,政府允许非挂牌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在保持5年股权的条件下,可以申请免税优惠。

法国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自2005年7月起,对中小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前资本扣除比例从25%提高到40%。在风险投资方面,法国规定:风险投资公司从持股中获得的资本收益可免除部分所得税,免税金额最高可达收益的1/3。中小企业在创办当年及随后4年,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50%的费用,或者在创办当年及随后2年,对再用于经营的利润全部或部分免税。

日本允许对中小企业购置或租赁的提高技术能力的机器、设备给予特别折旧,对工业用自动机械、数控制造机械等,可就购置成本的7%抵免所得税(但抵免金额最高不得超过当年应纳税额的20%),或给予相当于购置价30%的首次特别折旧。2009年2月1日起,日本重新实行对中小企业的亏损退税政策。

在亏损弥补方面,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出发,各国的政策有所差异。在OECD成员国中,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德国、爱尔兰、卢森堡、荷兰、新西兰、瑞典、法国、丹麦、匈牙利和英国对企业利用以后年度利润弥补亏损不作时间限制,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允许企业利用以前年度利润弥补当年亏损。意大利、韩国和挪威等国虽然对亏损弥补的时间进行了限制,但对小企业实行了特殊的照顾政策。例如,意大利税法规定:小企业开办前3年的亏损可以无限期地用以后年度的利润弥补;韩国税法允许小企业利用前1年的利润弥补本年度的亏损;挪威税法则规定:如果小企业在关闭时有亏损,可以用前2年的利润弥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允许公司在2008年和2009年发生的经营亏损向前结转5年,英国允许所得额不超过30万英镑的小公司将2008~2009年度产生的经营亏损向前结转3年,但结转额最多不超过5万英镑。

(三)鼓励中小企业科技投入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开发,大部分国家都规定了对企业研究开发支出扣除的优惠政策。

美国规定:小企业可将与贸易或商业活动有关的研究、试验支出,直接作为费用扣除,而不必作为计提折旧的资本性支出。

企业一般性的研发费用如果在课税年度超过过去3年平均发生额,其超过部分的25%予以减免。企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研发费用的65%作为非课税对象,该项抵免可以向前结转3年,向后结转15年。

英国政府的企业投资者计划旨在通过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向未上市的中小企业投资,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2000年开始,英国政府开始实行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税务信贷,将研究与开发税务津贴从100%提高到150%,中小企业可将研发投入中符合要求的经常性支出按照150%的折扣率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中的资本性支出实行全额抵扣政策,并将抵扣对象扩大到尚未盈利的企业。

法国税法规定:企业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确认的研究费用,可以从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研究费用扣除标准为当年研究费用额减去前两年该项费用平均额的50%,但是每年的最高扣除额不得超过200万欧元。对中小企业实施“研究开发投资税收优惠待遇”制度,中小企业研发投资比上一年增加的可以免缴相当于研发投资增加额50%的公司所得税,同时也要受到最高抵免额的限制。对中小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新设备、新工具,允许有条件地实行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方式。

日本政府特别重视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主要采取税收抵免的方式,鼓励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日本税务当局对那些会计制度健全、账目清晰正确、长期按时申报的小企业采用“蓝色申报制度”。采用“蓝色申报制度”的纳税人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适用“蓝色申报制度”的纳税人的研究开发费用,日本税法规定:当该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超过以前任何年度时,可将超过金额的20%(不超过法人税总额的10%)从法人税额中抵免。另外,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对新技术的投资,日本给予中小企业相当于购置设备价7%的法人税特别税额扣除,此外,还有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的法人税税额扣除。所有小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研究开发支出都可以享受6%的税收抵扣。

加拿大税法规定:所有公司和个人的研究开发费用都可以享受20%的联邦投资税收抵免,当年未抵扣完的部分,可以向前抵免3年或向后抵免7年。但对于上年度应税收入少于40万加元、应税资产少于1500万加元的小企业,对其支出的第一个200万加元,可以享受35%的联邦投资税收抵免。

三、对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所得税政策的启示

(一)降低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税率的OCED成员国相比,我国20%的税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高于美国、法国、加拿大、韩国、葡萄牙和匈牙利的税率。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该降低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水平,建议将我国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

率调低到15%左右。

(二)调整中小企业亏损弥补的政策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税法中没有规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亏损弥补政策。我国5年的向后结转亏损弥补期限与OECD成员国相比是短的,并且我国目前不允许企业用以前年度的所得弥补亏损。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建议对中小企业的亏损弥补政策做如下调整:一是允许中小企业的亏损向后结转10年;二是允许中小企业用以前年度的所得弥补亏损。

(三)增加中小企业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鼓励中小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应给予中小企业适当的免税、退税优惠。

一是给予国家鼓励的新设立的中小企业一定的免税优惠期,比如开业前2年免税,或者实行分期按比例给予免税优惠,第1年免税,对以后3年的企业盈利分别减征75%、50%和25%的所得税;二是对中小企业从被投资公司分摊的损失,不超过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允许扣除,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三是对中小企业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的投资行为,对再投资部分缴纳的税款给予全部或部分退还,以鼓励企业将所获利润用于再投资。

(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给予中小企业以下所得税优惠政策:一是可以适当提高对中小企业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的扣除标准,比如,对借款利息不超过按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的150%的部分,允许在税前全额扣除;二是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取得的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收入(不包括信用评级、咨询培训等收入),给予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减税优惠,比如按15%的税率征税。

参考文献:

(1)朱青《运用税收政策大力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税务研究》2004年第11期。

(2)刘北辰《法意两国扶持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与启示》,《价格与市场》2007年第8期。

(3)张瑛、韩霖《部分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税收政策》,《涉外税务》2009年第4期。

篇3

[ 关键词 ] 职业教育 产业发展 产学结合 经济效益 双赢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教育模式的转型期,而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面临着调整,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与企业密切的合作,而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也离不开拥有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的技术支持,为了共同的发展,校企双方有必要也必须相互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经济和社会目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分析职业教育与产业双方在产学结合模式下的经济关系分析,提出以校企双赢为目标的产学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并不十分紧密。主要表现为大部分职业院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走出去,请进来,没有广泛开展与企业合作办学,不愿将培养人才所得利益与企业分享,虽然有的职校已意识到校企合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经济效益,但仍然仅仅把产学结合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并没有很好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之外诸如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产学结合研活动,因此校企合作范围小,仅局限于少数国有大中型国企和劳动密集型私企,大多数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系甚少,没有参与校企合作,甚至也不愿意加入到合作中来,因而校企之间经济上的互动影响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和很浅的层次上。

二、产学结合下双方的经济关系分析

从本质上说,职业院校与企业各自具有内在需求,才会有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那么主导这个合作的结合点即是校企共有的经济利益,它涉及到企业、学校的一切活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研究,就要探究教育成本如何较好地与生产成本相结合,使二者均发挥出最大功效,为职业院校和产业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1.合作双方相互促进对方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1)企业对学校的促进

产学结合中,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职院学生获得劳动报酬,学生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拓宽了求职道路,积累工作实践经验,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

企业对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的需求促进了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强了科研项目的转化力度,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了学校科研能力,提高了人力资源价值,强化职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以便职业院校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实现自我“造血”、“输血”的功能,教师从科技合作、成果转移中取得经济补偿,而学校在获得管理等费用的同时,获得科研成果和专利收入、转让费,通过企业稳定的资金支持,在服务地方经济,帮助企业发展中提升自身价值。

企业向学校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新工艺和资金支持,以满足学校对先进仪器设备需求,学校增加了办学资源,有效配置了智力和财力资源,也节约了设备投入,减少了教育成本支出,弥补了教学经费的不足,缓解学校因不断扩大建设而日益紧张的经费开支。

产学结合拓展职业院校办学思路,促使其自身开展生产活动,如原来没有校办企业的从无到有,自办企业服务社会,原来有校办企业的将企业做大做强,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些校办工厂产品自产自销,其经济收入不但满足日常人员经费和实践教学费用,还能实现设备购置和维修的自给自足,大大满足了职业院校财力需求。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通过自办实习工厂,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为地方企业进行技术改革,研制、生产高新产品,设计、试制零器件,通过创收、为学校赢得资金收入,其收入用于改善实践教学设施增加学校经济收益。

职业院校是办学主体,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要素,通过为企业培训员工,获得经济报酬。

通过广泛与企业合作,拓展学校的社会资本,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后能更加有机会发展到社会较高层以上,逐步成为各大中型企业管理、技术中坚,这样的学校更易获得企业、民间、个人捐赠,从而分担教育成本,改善财务状况,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使学校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或将职工送往职业院校深造,企业接纳学生实习,优先获得高素质人才成本,所花成本低微,减少自己培训费用,获得较廉价劳动力和临时工作人员,提升了人力资源,使企业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企业因此获得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源。

通过“合约”,企业或委托科研,或派出工程师、技术人员与职业院校教师合作开发新产品,参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推进企业技术革新,节约出更多资金,企业优先获得学校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实现技术进步,移植创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将其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企业拥有企业新产品使用权、专利转化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获得产品利润收益,从市场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在合作科研活动中,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企业解决部分经营用地或用房,提高企业知名度,企业得到良好的社会资本。

如德国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常常将最先进设备、技术工艺无偿赠送给职校,通过职校培养出掌握高新技能的人才为企业所利用,创造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2.合作双方相互制约对方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产学结合是科研、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互动,是知识能量与产业化人才资本转化的交易活动,在遵循校企两经济主体各自经济利益基础上实现“双赢”和互动,如果校企合作中双方的经济利益不对等,致使一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则双方合作的动力就会消弱,合作就不可能维持,双方的经济利益都将会受到损失。主要表现有:

(1)企业不愿对职校实习学生投入,制约了合作深度,减少了双方经济收益

我国大部分企业领导思想意识不到位,他们认为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付给学生劳动报酬,承担学生生产的残废品费用,这些大笔的培训费用加大了生产成本支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经济上不划算,在不能保证所培养学生毕业后能继续为本企业服务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会有较多的经济投入,对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更是如此,他们对高技能人才并不是十分渴求,他们认为高技能人才带来的经济增收与顶岗实习过程中付出的培养成本相比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许多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在产学结合中只是让顶岗实习的学生在生产线做简单重复劳动,企业在培养学生、提高技能上所花甚少,而从学生这个廉价劳动力身上所得甚多,学校因学生技能、培养质量得不到提高而影响了学校声誉和招生数量,进而引起学校经济收入的减少,于是减少或终止与企业合作培养关系,最终校企均失去经济增长的机会,两方“双输”。

(2)职校的科研能力限制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影响了双方经济增长

职业院校的设备相对陈旧,跟不上市场和企业对新设备、新工艺技术的要求,因此职校不敢走出去,承接新设备研制,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等研究项目,而企业则对与职校的科研能力有所顾虑,往往会造成企业对学校的科研投入无果而终,或者职业院校的科研转化力度不够,导致企业投入多产出少,致使企业成本――效益转化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也就阻碍了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

(3)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丧失经济利益上的“双赢”

校企双方对合作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对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因而联系不够紧密,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及时,往往造成职校获取科研课题机会减少,而企业急需的设备改造、技改项目又缺乏攻关力量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结果双方错失发展机会,损失应得的经济收益;另外,在科研开发合作中双方责任不清,权利不明,在研发成功后对利益分成,技术转让,专利权费等问题产生经济纠纷,最终造成合作双方不欢而散,失掉了共享利益、共同发展的“双赢”机会。

(4)企业缺乏大局观念,抑制学校和自身的经济增长

相对多的企业缺乏大局观念,常常局限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拿出最新技术和设备给学校以改进教学,企业担心技术外泄或学校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成为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致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总是滞后于社会需求,学校也就不能反向助推企业进步、为企业增添经济效益出力。

三、以双赢为目标的产学结合的措施

在产学结合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得量化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产学结合的经济价值。那么如何能够在产学结合模式下,优势互补,使校企双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技术、设备、市场、信息、人才等优势,为各自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产生出最优成本――效益呢?

1.立法为产学结合的长效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家通过政策制度,立法制定优惠的经费、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保证校企双方合作中的收入享受到国家法律的优惠政策,为确保产学结合的长效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通过对校企科研、生产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收入减免,保证校企合作及时将短平快、实用技术应用在生产、生活领域,扶持企业快速成长,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得到迅速长足的发展壮大。例如参鉴德国模式,为参与职校教科研的企业提供减免税等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学校自办产业,接收学生实习和提供学生就业岗位的企业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扶持中小企业免费接收职校生实习就业,为职校服务产业所做的科研教学活动投入奖励基金等。

2.建立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为产学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建立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为产学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与职业院校科研教学统筹机构,扮演好“经济红娘”,解决好职业院校和产业之间利益分配困境,确立好利益分配制度,构建“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互惠,长期共同发展。

3.加强政策舆论引导

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将产学结合模式作为提升工人技术等级、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振兴国家产业的战略任务,使校企树立产学合作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并促使双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4.建立产学结合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制度

建立产学结合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制度,使校企双方通过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使用,了解到校企合作对办学效益和生产效益的积极意义,认识到校企结合的科研模式为双方成本――效益的改善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通过产学结合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努力探索践行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力争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税收;财政

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概述

在过去的政策条文中,企业所得税法中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允许使用加速折旧法,但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只有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或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因此,企业基本上都采用直线法进行折旧。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提高企业设备投资、更新改造及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我国逐步放宽企业所得税计算中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适用条件,这实际上是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财税[2014]75号文,即《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包括自行建造),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随后出台的财税[2015]106号文,即《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再放宽了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使用条件,对这些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5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由企业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二、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有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种。直线法又称年限平均法,是每期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方法。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前期折旧较多,越往后折旧越少。采取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每期的成本费用和损益核算,在折旧费用可以税前抵扣的前提下,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进而对企业的长期投资、融资决策产生影响。

现以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其2015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9140万元,假设的剩余使用年限10年,所得税率25%,分别计算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以双倍余额递减法为例)下固定资产折旧抵减的所得税额,以及在10%的折现率下抵减所得税额的现值。

根据表1,从固定资产的整个周期来看,使用加速折旧法和直线法抵减的所得税总额在绝对数量上是相等的,均为12285万元。不同的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企业用加速折旧法计算的折旧额可以在税前加速扣除,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更快得到补偿。虽然企业前期账面上的利润被削减,但企业能相应少缴纳所得税,事实上增加了可用的现金流,因此产生延期纳税的效果。而在后期则要多缴所得税以偿还这笔延期税款。

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即现在的资金比将来的等额资金更值钱的原理,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总纳税额现值将比直线法下的总纳税额现值少了8383-7549= 835万元。加速折旧法减轻了企业投资初期的税收负担,相当于增加了一笔流动资金,而在固定资产到达报废年限之前,这笔资金可视为积累起来的用于固定资产更新的准备金,作为企业的资金来源用于企业的再投资和再生产,只要经营得当,就能提高设备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报酬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一直以来都占据很大的比重,近5年来稳定在82%-86%,企业所得税又是税收收入最大的来源,因此加速折旧法的使用会通过企业税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数量及稳定性,为探究改变折旧方法对我国部分行业财政税收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这5个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样本剔除了2015年所得税费用为负的亏损企业,已知所有样本上市公司均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行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介于16.6%-47.6%,假设这些上市公司2016年全改用加速折旧法(以双倍余额递减法为例),以其经营状况不变为前提,根据每家企业各类固定资产2015年末净值和预计折旧年限估算每个行业折旧额的减少量,以25%的所得税率计算2016年各行业所得税收入减少总额和该减少额占2015所得税费用的比例。

根据表2,若以上5个行业上市公司全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加速折旧,国家税收收入将一共减少288.4亿元,其中,固定Y产占比较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就占据了236.8亿元,在数额上比该行业2015实际缴纳的所得税还大。如此庞大的税收流失可能导致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国家财政收入大幅缩水,引发财政赤字等经济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不断提高。在2011―2015年这5年期间,我国GDP增长速率虽由10%降到6%,但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始终高于GDP增长速率。2015年,GDP总额为67.67万亿,同比增长6.4%;财政收入为15.22万亿,其增速达到8.2%。可见目前国家财政收入较为充裕,宏观上有给企业减负的财力基础,加上近几年国家对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政策的应用是逐步放开的,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综合来看,加速折旧法的推广不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太大压力。

纵观国民经济全局发展,若现阶段采用直线法的企业改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可享受到延迟纳税带来的好处,可以利用因节税产生的现金流加快设备更新,进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递延税项所产生的反馈作用,极有可能超过所得税收入减少造成的影响。国家前期减少的财政收入不仅能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逐步得到补偿,还可能因经济额外增长带来更加充盈的税收收入,从长远来看对产业经济稳步发展和国库资金扩充都将更加有利。

参考文献:

[1]陈睿.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影响[J].西部财会,2014(01):31-33.

[2]籍凤娇.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J].对外经贸,2013(07):159-160.

篇5

11月26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对于社会上建议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声音,表示“将研究和论证这个意见”。

消息一出,立即引爆了互联网。

网友基本分为两派:部分“无车族”或者乘坐公交出行的人表示支持,而多数“有车族”则表示坚决反对。人民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受访群众支持单双号。而搜狐汽车公布的调查数据则显示:63.81%的网友不支持长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舆论的分歧在于:究竟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是否是北京治污、治堵的必要手段和最佳办法?长期实施单双号是否会带来其他新的交通问题? “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政策究竟是否可行?带着这些疑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对话嘉宾

詹国枢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系主任

陈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 教授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

张翔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单菁菁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

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疑问: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是否可行?

毛保华:我并不赞同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政策。北京市已经失去了解决交通问题的很多好时机。但不可否认,这会是一个有效的政策。现在北京市无论雾霾还是拥堵都和交通有关。目前,北京市地铁运营总里程已经超过了500公里,公交车辆超过2万辆,已经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公交系统。而公交运行不畅,是因为地面车辆太多。

陈艳艳:我并不赞同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政策。从结果上看,在当前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服务状况没有达到舒适和快捷的情况下,单双号限行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通勤族、上班族来说。

就北京市而言,目前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并不完善:一是地铁的建设还没有完全成网,许多线路还在建设期间,并且建设时期较长。而部分中心城区的地铁覆盖密度也不够高。就运力而言,在交通高峰时期,有50余个地铁站点实施限流措施,连安全都很难保障,更别说便捷可靠了。

二是就公交车而言虽然已经实行了公交专用道、定制公交等措施,但部分公交和地铁转换点距离太远,导致换乘时出行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公交就很难成为人们中长距离的出行选择。

三是现在自行车出行下降的幅度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机动车的占路停车使自行车没有路权,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很多人放弃了自行车出行。

詹国枢:APEC期间,到底是老天帮忙,本来就是天清气朗呢,还是那些天虽有产生雾霾的条件,但由于采取措施,所以,还是呈现出“APEC蓝”?这一要害问题,至今未见答案。APEC期间,北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项,一是汽车限行,二是工地停工,三是部分企业停产(河北、山东一些企业也停产)。如果是措施起了作用,那么,三项措施各占多大比重?这问题不搞清楚,单单抓住汽车限行一项,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倘若汽车尾气所占比例不大,甚至最小,岂不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争议: 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是否触及法治红线?

竹立家:我认为政府如果实施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政策,在法理上不存在问题。政府就是对公共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的机构,只要涉及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问题,政府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公共资源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政府有权力对其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否则就会面临“公地悲剧”,即一群牧羊人共同拥有一块草地,每个人都尽量扩大自己的羊群,最终导致草地状况迅速恶化。

购车是个人的行为,并非每个家庭、每个市民都有实力购车,然而道路是一种公共资源,政府有权利对其进行协调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此类影响广泛的公共政策的出台必须慎重,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听证,并征求多方意见。

张翔:单双号限行常态化作为一种行政措施,是否有法律依据至关重要。

按照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单双号限行常态化”这种政策选择,国家并没有取得私有财产(这里指私家车)的所有权,并不是征收。然而有许多法理学家认为,国家即便不取得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但对私有财产造成了一种长时间的、非常严重的限制,也算是征收。

与汽车尾号限行措施相比,“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对汽车进行常态化的单双号限行,意味着汽车有一半的时间不能行驶,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而车辆的折旧、维护费用还按全年缴纳,这对公民财产权益造成了根本性的损害。因此,“单双号限行常态化”本质上是一种违法进行的征收,对公民的财产权造成了过度的限制,即使给予补偿,也是违反宪法的。

建议:鼓励绿色出行 缓解人口压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毛保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单双号限行常态化” 是使用行政管理对交通进行硬性管制的手段,并不是一个好政策。科学的办法应当是通过需求管理和市场手段,显著提高私家车的出行成本。很重要的一个办法是2011年开始实行的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措施,在前3个月的实施效果是很好的。但后来没有管住,乱停车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如果这个政策执行好了,后面的强制限行措施就是不必要的。

陈艳艳: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需要一揽子的措施。北京过去采取限制性的命令多了些,采取的鼓励性措施少了些。可以借鉴如新加坡的政策措施,鼓励市民搭乘公共交通,对减少出行的私家车给予积分奖励。甚至可以与企业合作,将员工的绿色出行方式与福利挂钩,对于公共出行、绿色出行的人给予更多的激励和奖励。

单菁菁:单双号限行常态化难解北京市发展模式之困。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如果真的施行,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在北京交通越来越拥堵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一定的组合拳来治理、解决现在的困境。然而,限号治标不治本,问题的关键在于令北京市的发展在环境资源承载力范围之内,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口的疏解。疏解人口最好的方式不是通过发展燕郊等周边城区形成分流,毕竟如果工作仍在内城,可能带来更复杂的交通潮汐流,从而导致复杂的交通状况。因此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在京津冀这样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进行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把北京市功能适当疏解出去,才能给北京减负。

篇6

关键词:国际收支拐点;资本与金融项目;短暂逆转

F8316A

常文琪(1991-),女,安徽淮南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一、国际收支拐点

国际收支拐点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短期内总收支或个别项目由顺差变为逆差,或由逆差变为顺差;二是从长期看,收支变动总趋势发生改变,比如从正增长变为负增长或平稳增长,从负增长变为正增长等。通过准确把握国际收支变动趋势:外贸公司或投资者可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投资策略,从而促进产业资源合理配置;政府可及时出台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家合理进行宏观调控。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突飞猛进,国际收支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笔者根据2009—2013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了国际收支结构简表(见表1),同时根据1982—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相关数据,绘制中国国际收支主要项目的变动趋势图(如图1)。

从表1和图1中可以清楚看出: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总体呈现从2000年为界点先平稳增长后迅速上升态势,保持着高 “双顺差”,直到2012年首次出现“一顺一逆”状态:即经常账户继续保持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却出现了168亿美元的逆差。同时2012年国际收支报告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国际收支总差额较2011年上涨6%,国际收支调节自主性增强。但这种“一顺一逆”格局是短暂的,2013上半年的国际收支报告表明,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总体为净流入,顺差1187亿美元,恢复到“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那么2012年就可以看作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一个拐点。

三、我国出现国际收支拐点原因

(一)外在周期性原因

1欧美债危机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反而变得更加复杂与难测,欧元汇率的不稳定性使国际机构投资者纷纷去杠杆化,即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同时为了规避风险将国际资本大量投向传统资产安全港,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向改变,而且人民币预期贬值造成短期资本大量从中国流出,致使2012年第二、第三季度出现了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现象。

22012年9月份以来,美国继续推行第三轮量化宽松、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各国又宣布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这些传统及非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资本流动性泛滥,我国资本大量流出。但是2013年5月以来,美联储对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减缓,伴随着美国长期国债等资产价格上扬,形成正利差,使我国资本又重新流入,所以2013年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又重归顺差地位。

(二)内在结构性原因

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渐市场化,资本项目逐渐开放,若其可自由兑换,国外公民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国际借贷等途径持有并储备人民币,从而使经常项目波动幅度下降,国际收支逆差、双顺差减少,国际收支平稳运行,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国际收支格局。

2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使劳动者的名义工资上涨要求也不断加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上我国出口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导致我国出口商品成本不断上涨且出口价格上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持续顺差的贸易收支状况。

3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对国外奢侈品牌的追捧以及国际交通的便捷,推动了我国出国旅游消费和留学人数的激增。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已超过美国和德国,境外消费总额1020亿美元,旅游项目逆差520亿美元,2013年上半年逆差进一步扩大,达357亿美元(见图2),上半年就到。服务与旅游项目逆差的进一步扩大改善了经常项目的顺差,同时出国换汇与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储备资产与金融项目顺差。

四、我国出现国际收支拐点带来的变化

(一)有利影响

12012—2013年的国际收支状况表明,我国经常账户余额已经趋于平衡,资本与金融项目首次出现逆差,这是多年来我国一直追求的国际收支格局,虽是短暂的,但是说明我国国际收支自主性平衡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发挥作用。

2“藏汇于民”初步成效。“藏汇于民”是指希望通过市场化方式来化解和消化央行手上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够合理的外汇储备。目前,国内外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增加,人民币升值加速,“藏汇于民”可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避免国际贸易收支恶化。

3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可减少国际收支差额波动,提高国际收支调节的自主化、稳定化,形成合理的正利差,促进国际资本流动的合理配置。

4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逆差表明国内资本从我国市场流出,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加强对外投资,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不利影响

1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国内要素价格上涨,服务项目逆差进一步扩大,国外投资收益负值增大,表明国民福利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国际贸易恶化。

22012年第二、三季度短暂出现的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在201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反弹,这种短暂态势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基础尚不稳定,国际收支稳定的内在动力不足,而外在周期性因素是主要原因。

3短暂的国际收支格局逆转表明外国资本流入的减少,对外资依存度较高,我国资本流出大部分是通过“其他投资”项目完成的,而对外直接投资较少,直接控制程度较弱,我国企业还需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五、世界主要大国出现国际收支拐点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世界主要大国国际收支拐点出现的原因总结

国际收支出现拐点是世界各国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有可能是一种短期格局,也有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二)启示

研究世界主要大国国际收支拐点出现的规律与特殊原因,对于我国国际收支格局的进一步预期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除了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与国际金融态势,完善政策预警方案,更应按照2013年两会提出的“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思路方针,转变我国国际收支短暂外部平衡为长期内在平衡,建立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提高平衡调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永定,覃东海中国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3):31-41

[2]高海红,刘东民2012—2013年国际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J]全球化,2013(2)

篇7

一、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现状

有的学者指出,目前关于欧债危机存在六大错误认知。第一,将实现经济增长等同于根本上解决债务危机。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相互关联,债务危机是造成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但经济增长需依赖市场改革,其目标达成时间会比债务危机持续期更长。第二,认为建立财政联盟即可解决欧债危机。真正意义上的财政联盟包含财政转移支付,其实现难度很大,不可能作为解决欧债危机的前提条件。第三,视单个国家退出欧元区为欧元崩溃,但只有当其他成员国都放弃捍卫欧元时它才会崩溃。第四,将经济衰退与紧缩政策挂钩,而目前的危机恰恰是重债国之前急剧扩张的财政预算赤字所引发的。第五,将高福利制度与欧债危机挂钩。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早已存在,导致债务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税收收入下降和政府融资出现问题。第六,将德国救助危机的实际行动与法德在欧债危机救助理念上的分歧混为一谈。德国不愿意承担危机救助成本并不意味着德国不发挥领导作用。在财政契约和紧缩法案签订之后,德国向欧元区央行注资并推动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和直接货币交易(OMT),与法国的共识也在增多。

有的学者认为,欧盟目前解决债务危机的压力巨大,欧盟各国领导人在经济治理、结构改革和金融领域等方面缺乏共识,严重压缩了解决欧债危机的政治空间。欧盟目前的现状是银行业功能失调,17个国家青年失业率高于25%以及增长前景黯淡,德国贸易盈余和重债国降低债务比例之间存在矛盾,同时一体化与分裂趋势并存。目前所采取的救助措施未能实现社会和政治上的可持续性,欧元区经济可能将面临5—10年的调整期。

还有学者指出,欧债危机的关键是重债国没有自己的货币,无法通过货币贬值重拾竞争力并解决债务失衡问题。欧元区目前的重大经济失衡有多方面原因:欧元的诞生在竞争力较低(“”)国家造成重大失衡;欧元区成员国无法选择退出;宏观经济失衡监督体系失效;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的后果要远比一国内部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状况严重得多。有四个关键因素影响债务危机,即竞争力、债务失衡、财政稳固和增长。债务国必须打破财政赤字—紧缩—衰退—财政赤字的恶性循环,应考虑重新规划削减赤字时间表和在欧盟内部扩大消费的政策。没有增长就无法实现削减赤字,重债国需要恢复信心,提高竞争力,但其所需的消费动力更多地依赖于外部需求。

还有学者指出,欧元区银行业稳定与竞争力提升对促进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综合考虑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危机爆发前欧元区各国的国际收支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欧元区政府债务与银行业资本充足双重危机的叠加出现,大量私人资本流出南欧重债国,引发这些国家的流动性和债务危机。因此,应努力提高欧盟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确保银行这一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恢复顺畅运行,进一步改善欧元区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充足率。

二、欧元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有的学者提出欧元区未来发展的四种可能。第一,勉强维系:危机的影响可能减小,但欧元区成员国债务问题、融资缺口和相互之间竞争力失衡并存的局面将延续,欧盟各国将长期面临增长乏力和失业率高企的挑战。第二,分裂:各成员国央行重新掌控主导权,分裂主义成为欧洲主流思潮,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第三,以核心国为主导的欧洲:部分成员国将实现财政联盟和银行业联盟,金融稳定获得保障,但欧洲核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力差距日益扩大,欧元区宏观经济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第四,充分一体化的欧洲:欧债危机成为推动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实现债务、增长和财政的共同管理,商业银行和个别成员国破产的蔓延风险大为降低,同时各成员国公民日益关注欧盟层面政治议题,积极参与欧盟事务决策进程,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当然,欧元区经济与欧债危机的现实状况都更为复杂,因而实践中可能出现上述几种可能的混合模式。

有的学者从债务和增长的角度提出四个基本政策选项:即破产抑或重组;通过削减开支减少债务;债权人购买更多债券;通胀。其中破产会带来新的金融危机;削减开支会使重债国面临收入减少、经济停滞以及失业率上升的状况,改善财务状况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债权国增加支出才是走出债务和增长困境的途径。特别是德国应增加投资,如果私人投资不足,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否则,重债国破产最终会危及德国作为债权人的利益。重债国政府应提高对富人的税赋。而希腊则应获准暂时离开共同市场,开征进口税,以增加收入来源。在欧盟层面,所倡议的财政联盟应致力于实现税收联合征管、课征金融交易税以及建立欧盟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

还有学者探讨了欧元区经济治理制度的发展进程。短期来看主要体现为救助机制的建立,从临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到常设性的欧洲稳定机制,而欧洲央行也逐步从“救火队员”向“终结者”转变,通过利率调控、与主要货币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证券市场项目(SMP)、LTRO以及OMT等措施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中期则表现为财政纪律的确立。一方面通过2011年12月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强化财政金融纪律,其中包括5项欧盟条例和1项欧盟指令,旨在增强经济和预算政策协调及对欧盟整体和欧元区经济财政政策的监督。另一方面则建立了名为“欧洲学期”的财政监督和指导机制,包括对欧盟或欧元区的政策指导及对特定国家政策的监督。从长期看需着眼于提升竞争力,主要包括建立欧盟单一金融监管体系、促进财政整顿、改善长期竞争力以及提升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和谐度。然而,欧盟在推动区域经济治理制度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核心国家和国家竞争力差距加大,现有财政紧缩计划的落实及其与促进增长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多速增长欧洲与多层次欧洲所引发的欧洲认同及凝聚力问题,等。

三、新兴市场国家的应对

(一)对新兴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

有的学者认为,欧债危机具有全球溢出效应,其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渠道包括资本流动、海外汇款、大宗商品价格和贸易等。即使美欧都走出债务危机,危机前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也不可能再现。发展中国家需要重新思考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和模式,重新规划经济发展政策,减少对发达经济体市场和资本的依赖。也有学者指出,债务危机的解决关键在欧元区自身而非外部因素。欧盟已采取一系列关键性措施,危机正在缓慢消退。这些措施包括欧元区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单一监管机制、推动银行业联盟、迈向财政联盟以及加强政策协调等。新兴市场国家完全可根据其自身利益判断是否以及如何参与解决危机。欧债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资本流动和稳定增长三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可在金融稳定、经济复苏、全球需求等三方面作出贡献。拥有财富基金或类似机构的国家可以考虑购买欧洲稳定机制(ESM)和欧元区国家债券,但这一决定应基于是否存在合理获利空间,而非单纯救助欧债危机的考虑。还有学者对欧债危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特别指出在贸易外溢效应方面,通过比较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的贸易数据,可以看到欧债危机对主要新兴经济体在贸易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按不同国家分别约为巴西0.2%、印度尼西亚0.3%、中国0.5%、印度0.5%、俄罗斯0.7%以及南非0.8%。

(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有的学者认为,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新的政治经济学议题,包括双轨道发展模式即贸易一体化与货币金融一体化的相互分离。当前贸易一体化很大程度上超前于贸易金融一体化,与之前的一体化进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自贸区谈判网络重叠现象日益明显,亚洲地区存在多个自贸区谈判进程,包括区域综合性经济伙伴关系(RCEP)、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TPP)、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等。这提高了各国的管理成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体化面临的心理和物质障碍。亚洲一体化的最终目标目前还不明确,无法确定是仅建成自贸区还是建立类似欧盟的共同体,或是形成更高级的货币联盟、社会文化融合甚至政治一体化。同时,欧债危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亚洲一体化的步伐,亚洲各国在密切关注欧元区的发展。目前亚洲一体化的步伐已开始放缓,这当然包含不同自贸区谈判进程的相互竞争,特别是TPP与RCEP,中国和日本等亚洲主要经济体的立场和态度都会受到这种竞争的影响。欧债危机也对亚洲一体化的最终愿景产生冲击,亚洲各国政府开始反思究竟在经济、货币及金融方面需要何种程度的一体化。

篇8

关键词:养老金 并轨 社会福利 公平性

一、背景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退休养老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缓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矛盾有重要意义。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意味着存在于养老金政策发展史中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将执行一样的养老金缴纳政策。

在改革开放后的养老金政策发展史中,双轨制与并轨制度始终是交替发展的,而双轨制在其中占了极为重要的部分。“养老金双轨制”是指针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其形成于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发展差距,企业实行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处于单位管理。因此可以说,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打破了终身雇佣传统的状态,这同时也增强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紧迫性。应有一个符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需要的新的制度诞生,同时实现与企业养老保险计划在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上的接轨,养老金“并轨”成为大势所趋。

二、文献综述

我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养老金制度对我国国情与时代的适应度下降,养老金政策中的问题日益显著,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越发明显。在我国追求建立最终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过程中,事业单位退体金的改革落后于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现状十分突出,这造成了社会不公平、发展的迟滞等系列问题。为此,我国长期在进行相关改进,努力推动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然而改革一直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关学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进行了诸多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都采取了较为单一的视角研究现有政策的问题及对策,对已有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两种不同养老金制度并轨的必要性的研究。研究主要从两种制度间的制度设计差异、待遇差异过大这些问题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并轨利于社会公平、劳动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减轻财政负担,由此得出两种制度的并轨十分必要之结论;二是对两种不同养老金制度并轨的方向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是从重新订立事业单位养老金政策、缓解两种制度间不公平状态角度出发,与现阶段情况较为符合。

然而,却很少有人用Gilbert的社会福利分析框架来分析新出台的“养老金并轨”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架构视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涉及对社会福利政策分配、形式、发放、筹资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协助分析者提炼出复杂现象中基本的元素。本文将以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从养老金并轨政策选择的维度入手,进而对对我国养老金“并轨”政策的公平性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三、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架构下对养老金并轨政策的分析

(一)分配基础:普遍性原则与选择性原则并存

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费用来自单位、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职工在退休后会领取到相应数额的养老金。

首先,养老金的领取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养老金的领取有两个要素,一是有条件限制,只有参加养老金缴费的社会成员将来才有可能在平稳退休后领取到养老金,并非所有社会成员年老后都会享受养老金;二是有地区差别,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所执行的养老金缴费标准与待遇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领取到相同的福利。因而它的分配基础是基于选择性原则。

其次,养老金是所有民众都有机会享受的一项社会福利,是所有人口基于人权都能享有的福利,它按照一定的给付标准面向所有公民。养老金双轨制时期,员工根据所在部门享受养老金待遇,企业员工与事业单位员工具有不同待遇,养老金制度的参与并非人人皆可选择的。而养老金“并轨”政策实施后,所有人均有机会享受同等条件的养老金待遇,有工作单位则由工作单位参保,16周岁以上非学生且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员,可以自己选择参保。

在养老金“并轨”政策下,养老金制度的分配基础的选择是同时包含普遍性原则与选择性原则,这更体现了“并轨”政策的适当性与平等性,能够在最大限度下给予公民最多的福利。

(二)提供策略:社会化发放提高了服务输送的一致性与可及性

当下我国养老金的提供统一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缴费阶段,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工作人员上缴的费用统一归由社保局主管,养老金领取阶段,相应退休人员到当地社保局领取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指的是职工个人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转由社会负责,主要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负责,通过银行、邮局以及依托社区和其他中介机构向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养老金服务提供策略各市间均有差异,其所提供的服务散布在不同的地方、各自独立提供服务,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属于分权式的,这造成了我国区域间养老经费差异过大的现状。近年来,养老金全国统筹草案在我国议论纷纷,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已成为必由之路,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推进将养老保险统筹提升到省级层面,由省级政府统一养老金的给付方式。

从服务输送系统整体性来看,养老金“双轨”政策时,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被看做是两个并行的没有联系的轨道,实施两种不同的养老金给付制度,人才难以在两个轨道中流通,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只能选择留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为了企业的工作放弃以前的积累从头开始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这两个部门之间没有转介、沟通的办法,这在服务输送系统中叫做“不连续”服务。在这一状况发生后,没有可行的方法来处理随之出现的问题,这样的福利输送系统就产生了“无责信”的问题。

养老金“并轨”政策出台后,提升了服务输送的一致性与可及性,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员工的流动成为了可能,并且规定职业年金也能跨单位跨地区转移,为解决民众急切关注的问题,政策还开放了养老金继承制,这些都表明改革后的服务输送系统正在朝着更完整、更连续、更可及、更有责信的方向发展。

(三)资金输送:自筹账户和统筹账户相互协调

养老金并轨实施前,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是由职工个人与单位分别按一定的标准缴纳各自部分,并从企业职工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并支付,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每年都会对养老金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

养老金并轨实施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相同,均是由个人与单位共同负担,采取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计划为改革范围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不包括已退休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实现新老制度待遇的平衡衔接。缴纳养老金的职员退休时,其每月领取的职业年金待遇是由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相关规定所决定的。

养老金“并轨”政策的推行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因此,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为此中央发表相应文件,将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标准提升1200元左右,以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会因并轨制度受到太大影响。可以看出,国家财政同时要负担额外工资支出。

机关事业单位中,不论是是个人缴费或者单位缴费,都包括在财政中。通过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在员工工资结构里面加入相应的缴费因素,由财政承担适当的工资提高。国家财政既要负责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工资以减少缴纳养老保险所带来的损失,又要负责为员工缴纳保险费用部分。事实上,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只涉及现付的问题却不涉及现收的问题,也就是财政需单列出一笔钱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发放退休金;改革之后,养老金制度就变成了一个现收现付制加积累制的混合制度,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8%部分以及12%的职业年金成为财政支出的新增部分。这些都给予了财政更大的压力。

四、公平性之探讨

Gilbert社会福利分析架构提出,社会福利政策作为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福利待遇问题的政策,在进行社会选择时应注意社会正义,研究者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应对支持其方案的价值观进行研究。接下来本文将从三个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公平性角度探讨为何养老金“并轨”较从前更符合国情,更有利于资源的分配。

实行“养老金并轨”制度以前,中国养老金体系中存在两个并行轨道,一个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是由国家财政为那些“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统一支付的养老金,与个人和单位无关;另一个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由职工个人与单位分别按一定的标准缴纳各自部分。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所享受的养老金,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不同:首先是缴费方法的不同。企业人员是由职工个人与单位分别按一定的标准缴纳各自部分,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则是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其次是支付的渠道不同。企业人员养老金的支付是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而机关事业单位则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最后是享受养老金的水平不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发放水平远超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前者大概是后者的3到5倍。

从起点公平方面看,养老保险的权利和资源分配不平衡,具有明显按部门分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的机会不均等。企业的离退体职工只能被动的接受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体人员则参加“退体金制度”,两种制度分隔了不同部门的成员,养老金制度的参与并非人人皆可选择的,这造成了源头上的不公平;

二是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不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需要履行缴费的义务才能在退体后享受获得养老金的权利,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其自身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依然可以享受养老金。①

三是受益资格和领取条件不同。企业员工领取养老金不仅要符合退休年龄的规定,同时还需要满足缴费年限的规定,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体人员只要符合退休年龄的规定即可享受养老金。

从结果公平上看,由于起点的不公平与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后可享受到的养老金待遇差异大,造成了退休后生活水平差距大。

可以明显看出,双轨制的存在会对社会公平造成较大影响,养老金二元制度的并存,违背了社会对制度公平的要求,一个完整完善的养老金制度应该平等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养老保障,这既是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公平的需要,也是促进结果公平的需要。②双轨制的长期运行必然会加剧社会成员因养老金的负担和待遇不同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养老金并轨政策实施后,机关事业单位开始施行与企业单位相同的养老金制度,即是由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告别了“免缴费”时代。这从源头上改变了养老金政策不公平的状态,使得养老金作为一种再分配政策可以发挥其均衡资源、缓解社会不公平的作用。

五、总结与反思

曾经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碎片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运行成本高、社会劳动力流动受阻,并轨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几代人摸索出的共同的发展方向。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基本养老制度的相对公平并能够被公众所接受,这是现如今的社会政策目标。因为追求两个轨道之间待遇的绝对公平是不现实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同时可能产生新的、更严重的不公平。当前我国养老金“并轨”政策的推行仍面临了一些问题,新政策的社会化适应需要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政府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起了重要作用,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公平正义、施行公共福利,积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完善养老金“并轨”后的社会保障制度。

注释:

篇9

【关键词】新能源;国际合作;合作路径

一、引言

目前国内新能源国际合作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开展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研究。大多数学者从新能源产业本身的特性、我国的基本国情、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基本达成了共识。实际上,为满足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提供充足、清洁的能源服务已经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杨丹辉,2001①)。

二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开展国际合作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论述,有的学者总结了我国在某一或某几个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有的学者以省份为单位总结了某个或某几个省份的新能源国际合作项目,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更大范围的自然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并指出新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样属于这个范畴。

三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开展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研究。宏观层面,提高国家地位,增强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王静,2010②)在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很多学者的主张。也有学者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提出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中观层面,中国已经成立“中国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协会”和“再生资源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在其指导下,推进研发合作,消除市场化障碍,建立绿色证书交易体系是学者们普遍认可的三个方向。微观层面,目前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正在牵头组织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财政部将会出台十大具体措施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很多学者也从各个具体产业或者就中观层面的某一个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增加,但是研究思路和方法仍显单一,本文立足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的现状,试图以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路径为逻辑起点,将合作路径研究引入新能源产业。

二、中国参与新能源国际合作的问题

1.国际合作仍处于较低层次的不对等合作阶段

近年来,国际大企业加大了对我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投入,是因为我国巨大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吸引力,但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建设资金和管理经验,国际大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合作,以便迅速切入中国市场、加快跨国经营步伐、占领国际市场份额。但在这种国际合作中,我国相关企业并不能获得核心技术,而由于技术的相对落后,目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供应仍是他们进入我国市场的筹码,我国虽已积累了不少生产和经营经验,但国际合作仍然属于较低层次的不对等合作。③

2.新能源领域市场化程度较低

我国仍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参差不齐。鉴于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干预较多,致使这一领域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能源管理的政府部门较分散,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职能交叉,加之农业部、水力部、科技部、环保局、原核工业部、电力部、林业部等部门的介入,使不少对外合作项目中出现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影响了项目的进展和效益;④另一方面,在新能源发展中,除了上述的多头管理问题之外,政府尽管制定了长远规划,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利用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激励政策体系、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系统,致使各地区各自为政,受地方保护的劣质产品干扰了市场秩序,给外国新能源企业在我国的商业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国内配套资金不足

国际合作项目往往需要国内配套资金的支持。在我国新能源与环保领域实施的部分国际合作项目中,却出现了由于国内配套资金不到位或国内外融资渠道之间缺乏衔接而导致项目落实困难、偿贷周期拖延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尽管西部地区对新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的技术、资金需求迫切,但配套资金不足和偿债能力有限等因素制约了西部地方政府和企业获取各类国际合作项目的机会,这无疑不利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调整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平衡发展。

4.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偏少

由于我国新能源起步晚、规模小、技术不成熟、市场风险大、国家政策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国有企业在新能源方面国际合作偏少。民营企业主导了太阳能光电板、其他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大型风机及高科技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生产。但拥有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雄厚的资金和技术研发优势的国企的缺席使得我国新能源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增加了核心技术研发和普及的困难;⑤同时,民营企业过多的吸收国外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三、中国参与新能源国际合作的路径

由于新能源使用的关键是有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对庞大的新能源资源进行开发,因此中国的主要合作对象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形成了资金和技术的供需互补关系,属于典型的互补型合作。

1.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平台的全球合作路径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缔约方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分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责任而在《京都议定书》中所设立的三个灵活机制之一,其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减排项目的投资和技术合作来提升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同时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售“经证实的减排量”来抵消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减排指标。自2002年设立第一个CDM项目到2007年,中国的登记数已达114个,居世界第二,到2009年3月更达492个,超过印度(409个)而跃居世界第一位。

由于CDM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机制,因此,其主要内容就是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新能源开发的能力。中国在《京都议定书》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CDM的潜力资金在4亿-10亿美元之间。⑥以CDM为平台的新能源国际合作不仅帮助中国引进了大量资金,提升了企业开发新能源的能力,而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从而也有助于缓解在减排问题上中国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矛盾。

2.以欧美日为主要对象的双边合作路径

总体来看,中国与美欧日的新能源合作已广泛存在于彼此建立的成熟的合作机制当中,而且近年在合作议题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形成了首脑会谈确立战略框架,职能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具体落实的全方位合作态势。⑦

目前中欧能源合作的最高级别会晤是始于1994年由中国科技部和欧盟委员会能源交通总司共同举办的中欧能源合作大会。在此框架下,中国与欧盟于2002年建立了“能源与环境项目”,时间持续至2009年底,项目设置了四个合作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增加新能源的使用。2005年中欧又签署了《欧盟-中国气候变化战略伙伴协议》,合作重点就是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双方同时还发表了《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建立了气候变化双边伙伴关系,双方商定的技术合作重要领域之一也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另外,中国近年还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建立和签署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涉及新能源合作的对话机制与协议。中国与英国于2006年签署了《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关于成立中英能源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已有能源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能源全面合作机制,将合作领域由天然气、电力扩大到整个能源行业,着力加强能源政策、开发新能源、节能技术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007年11月和2008年1月,中国先后与法、英签署了相关方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其中都将加强新能源的资金和技术合作列为重点合作领域。

中美之间的新能源合作在两国建交初期的能源合作中就已经存在,进入21世纪,中美新能源合作进一步加强,先是2000年4月中国科技部与美国能源部续签了《中美能源效率和新能源科技合作协定》,然后是2001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中美清洁能源技术论坛”,接着2004年4月两国签署了《双边能源政策对话谅解备忘录》,从而使中美双方探讨新能源合作拥有了一个新的机制化平台。2006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为两国新能源合作提供了又一个全新平台,双方在第一次对话期间就签署了《能效与新能源合作议定书》。

在2008年底召开的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双方又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和《关于建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书》,其中就包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与美国未来能源控股公司以及中国唐山市曹妃甸新区与美国浮海风电有限公司结成伙伴共同开发清洁能源发电和风能的合作项目。⑧

中日之间的新能源合作也由来已久,如两国1998年就开始在中国新疆进行了太阳能发电合作。2007年4月,总理访日期间在确认双方将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互惠关系”的同时,特别强调中日应在新能源领域加强合作,双方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联合声明》。同年12月,中国广东省政府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联合主办了以“节能减排、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日节能环保合作论坛,共同探讨双方在节能环保方面开展合作的新途径。同月,两国科技部门又签订了《中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合作联合声明》,商定加强双方在包括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合作以提升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2008年5月主席访日期间与福田康夫首相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为双方新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基础上,两国发表了《中日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其中商定技术合作的第一个重点领域就是“节能、提高能效和新能源”。

四、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国际合作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通过近十年的探索,我国参与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合作路径已经基本成型,近年来,我国既充分利用了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平台的全球合作路径,又与欧美日等国家签署和展开了一系列的双边合作。

但是要充分认识到,虽然近年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路径和模式已经基本清晰,合作项目不断增加,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却在合作过程中始终无法获得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这导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虽然已有世界第一的投资规模,却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上。由此可见,如果中国想在新能源这一全新的国际竞争领域获得主动权,除了立足于自主研发以外,在国际合作方面,还必须加强纵深性,即由设备转移的低端合作向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合作发展。当前,在合作路径已经搭建好的的情况下,加强新能源产业的纵深合作是较之拓宽合作领域而言更需要被提倡的合作思路。

注释:

①杨丹辉.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1(8):26-27.

②王静.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试析国家地位对国际合作的影响[J].理论界,2010(10):

196-197.

③冯天天.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项目问题研究[J].网络财富,2010(7):70-71.

④杨丹辉.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1(8):26-27.

⑤夏义善.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5:169-180.

⑥唐更克,何秀珍,本约朗.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合作国际协议的立场与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38.

⑦康晓.中国开展新能源国际合作的途径与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09(6):45.

篇10

据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9月前26天,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楼市住宅总签约为210228套。比8月同期的222006套下调了5.3%,成为最近4个月同期的最低点,低于7月同期的232041套。在54个城市中,有29个城市成交量有不同程度下调,下调超过10%的城市有21个。九月楼市表现平平,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开发商降价动力不足,政策压力上升,导致市场有限需求减少。

送走“金九”,迎来“银十”,多地开发商加快了楼盘入市速度。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显示:10月份,深圳六区预计将有24个住宅项目开盘或加推,环比9月预开盘总量上涨约26.3%;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预计开盘共计49个项目,环比9月上涨19.51%;在天津,有64个项目预计开盘,数量环比增加48.84%。

开发商对“银十”仍有期待,但市场成交能不能回暖,还要看购房者的回应。专家普遍预测,调控政策并未放松,购房者的观望心态也没有大的变化。10月,市场将延续上月的平稳态势,在成交量和成交均价上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北京一二手房齐下滑

据北京住建委网站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9月北京新建住宅签约11030套,同比8月的14525套下降了24%,也是最近4个月来的成交低点。二手房方面,9月全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签约12580套,而在8月为14286套,环比下降12%。这一成交量是最近5个月的最低点,与5月份成交量基本持平。同比2011年9月则上涨了43.8%。新房和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双双下跌,传说中的“金九”正式宣告破产。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供应量未明显增加是导致“金九”成色不足的重要原因。8月中下旬出现的供应量减少,使9月上半月签约明显减少。在9月初,北京可售库存跌到了7.7万套,相比3月底减少1万多套。虽然最近预售项目增加,但因签约周期影响,供应量增加未在9月完全体现。同时,开发商“以价换量”基本结束,之前热销的项目折扣减少,购房者开始犹豫,也影响了签约量。

成交量连续下滑,开发商开始改变定价策略。多家研究机构报告称, 10月计划上市的新盘更多采取了价格“维稳”策略。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指出,楼市调控政策微调仍然是大趋势。限购与限贷本质上并没有松动或者取消,去投资化楼市调控政策还在执行,整体市场均价仍然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海南成交环比量价齐跌

海南楼市“金九”落空。据海南省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公布数据:9月海南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总量为4055套,环比8月份减少5.72%;11个重点区域中海口、琼海、三亚分居海南楼市签约套数的前三名。其中,海口单个城市的成交量就占据了全省成交量的半壁江山,以2038套商品住宅成交量稳居海南楼市交易首位,环比8月减少了20.05%。

成交均价方面,9月海南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8755.1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0.04%。11个重点区域中,就有7个市县新房均价环比下跌。其中,海口、定安以及万宁三地,房价环比下跌幅度超过10%。而三亚、陵水两地则仍以破2万的成交均价领跑海南,两地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分别为23633.30元/平方米及21309.50元/平方米。

海南楼市量价齐跌的现象表明购房需求提前透支,开发商降价动力亦不足,买卖双方均显得后继乏力,整个市场或将陷入又一轮博弈期。不过,开发商们对“银十”的心理预期正在不断增强,预计随着被抑制刚需的释放和海南楼市真正旺季的到来,成交量也会逐渐回升。

上海均价跌回22000元

9月下半月成交虽有所回升,但并未扭转上海楼市整体颓势,“金九”成色依然不足。据上海永庆房屋研展部统计,9月一手住宅成交6720套,环比8月成交量仅仅增长4.1%,增长并不明显;成交均价方面则下跌4.2%,回到22000元/平方米以下水平。

中房信分析师杨晨青分析称,传统旺季,成交未能明显上涨,从买卖双方分析原因,首先今年年中出现的成交高位在消耗了不少市场购买力的同时,也使得开发商手中符合市场刚需取向的项目数量减少;其次,随着开发商在资金和业绩方面的压力放缓,价格上具备竞争力的楼盘数量也逐步减少。再者,近几年楼市“政策市”的迹象更加突出,而季节性因素已明显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