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发展

篇1

1.1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水源地保护区的补偿主体有两类:当地政府。由于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政府有义务调整保护区生态建设者的生产发展权和受益者的自由权;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包括水源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水资源消费者及其它生态效益的享用者。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的客体应包括为环境保护、涵养水源、水质保证而付出代价的区内全部相关者。具体包括失去发展机会的相关企业和各城镇居民,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保护区相关政府,保护区内水源涵养林的种植者,各项保护、恢复工程的建设者和相应管理者,及生态保护宣传者。

1.2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1.2.1面向上游的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建设补偿将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各项生态建设的投入作为水源地生态补偿,上游水源地地区既是生态贡献区又是生态受益区,下游地区是单纯生态受益区,应共同分担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成本。

1.2.2面向下游的基于上游发展权限损失的补偿水源地保护区为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而放弃一部分产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获得相应效益的机会,下游受益地区必须对上游水源地保护区人民的发展权损失予以一定补偿,可选择不同补偿方式进行补偿。生态补偿核定方法采用机会成本法,

2汾河水库生态补偿实例分析

2.1汾河水库概况汾河水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境内,距省城太原市83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范围包括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静乐县,吕梁市岚县和太原市娄烦县四县,流域面积为5268km2,占四县总面积92.5%。汾河水库库区水域面积32km2,总库容7.2×108m3。此外,自2003年山西省引黄工程南干线开通以来,平均每年引黄河水约9000×104m3,并向省城太原市供水,汾河水库作为引黄入并工程的调蓄水库,已成为山西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

2.2汾河水库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汾河水库生态补偿的主体应当是太原市主城区的300×104多个市民、企业事业单位等用水主体及市政府。而补偿对象包括因保护水质、涵养水源付出成本及影响经济发展的水源地农民、水源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

2.3汾河水库生态补偿额度和核定方式生态补偿核定方法确立可从两方面衡量。水源地相应主体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直接投入成本(即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工程项目所需资金)和机会成本(即由于保护生态而导致的发展机会丧失)两部分。投入成本可准确测算,而且机会成本可用水源地居民收入与全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测定;通过保护水源所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部分。其中,经济效益可根据输送水资源量按不同价格(包括政府补贴部分)扣除输水成本及加工成本而带来的效益;生态效益一般依据水资源的娱乐、旅游、休憩和调节水量、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废物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测定其生态效益。确定补偿核定方法要综合考虑水资源保护成本和效益两方面因素,实现补偿效果与补偿意愿相协调。

2.4汾河水库生态补偿计算方法

2.4.1汾河水库水源地保护的直接成本核算按照娄烦县“十二五”期间省城水源地汾河水库环境治理保护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县规划实施水保造林、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改善、发展及民生保障、循环经济五大工程。水保造林工程。新增林地200km2;配套建设林地节水灌溉工程31处;占地补偿15.3km2;汾河水库库周塌岸治理21.4km;汾河湿地公园建设32×104m2;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1座,实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22座;河道治理新筑堤坝122.6km,清淤疏浚98km;涧河源头治理4km;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县城旧城改造安置4033户17844人,库周小城镇建设安置4992户19444人;建设公路58km;产业发展及民生保障工程。兴建养殖小区100个;发展日光节能温室3000栋、温室大棚6000栋;开发生态公益性就业10116人。以上项目每年需生态保护资金10.84×108元。

2.4.2汾河水库周边地区保护水源经济发展损失补偿根据太原市、娄烦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测算。机会成本=(参照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源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源地城镇居民人口+(参照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源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水源地农业人口=(17258-10667)×27589+(7611-3109)×97538=620955175≈6.21×108元。综上所述,依据水源地生态涵养成本-效益测算生态补偿核定方法模式,对汾河水库生态保护区总体补偿额应确定为每年17.05×108元。

3结语

篇2

1.1经济发展形势落后,方式单一

经济发展落后,是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简单、粗放、单一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我国在生态能源方面的利用率不高,技术落后,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掠夺。

1.2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环境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后,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现行的环保制度、环境违法处罚制度使得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对公众的环境权利或环境权利界定不足,导致监督的失效。同时,环境保护机制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公民个人、企业单位成为制度的被动遵守者,以致有些不法分子纷纷钻法律法规的空子谋取私利。

1.3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淡薄,重经济、轻保护唯

GDP观的政绩观,形成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着这种简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质量,对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基础,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2.2保证改革开放事业成功,保证人民共享开放成果的保证

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关乎经济发展全局。现如今,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要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保证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也才能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存性措施

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高科技、高消耗、高环保技术的开发,通过加强教育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2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加速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重点调整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工业企业。以“耗能减量化,回收再利用、资源节约化”为原则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3.3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将和谐观念深入实践,把环保意识深入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摒弃城市发展的效率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城市经济环境进行系统的协调,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4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

作者:梁双 彭成龙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龚大金.谈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师,2007,(4).

[2]万黎琴.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2007,(6).

[3]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

篇3

想要提升我国林业发展的整体实效,需要加强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工程规划,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管理工作,并且从制度体系上进行规范,此外,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林业的发展,这和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是分不开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新农村;生态环境;林业;发展;对策

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实现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不仅会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这也会带来一些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林业发展在整体上仍然十分滞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本来就较低,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基于这样的现状,很有必要对于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的林业发展模式与对策展开分析。

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的不断深入,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要看森林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而且更要看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增长。一方面看到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另一方面更要带来经济效益。要把林业的保护和建设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下,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趋势下,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此,相关林业发展部门应该充分地发挥好控制和引导作用,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维持好工作,创造好条件。

2影响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我国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不仅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处于末端,在森林覆盖率上,世界的平均水平约26%,我国比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低了大约10%。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多,占全国森林资源的比重较大,东部11省平均森林覆盖率约31%,而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的森林面积就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1%。

2.2环境保护观念的缺失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观念仍然较为缺失,环境保护意识也十分淡薄,这直接造成很多实际建设工作的低效化,这也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这使得很多植被、林产品都没有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在恶劣的生存状态下会直接对于林业发展构成阻碍。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缺乏,大家看不到加强林业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各种对于珍贵树木乱砍乱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同样是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阻碍。

2.3相关政策及体系的不够健全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政策与管理体系作为依托,这是让林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有序的基础。然而,在我国对于林业保护以及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策略以及管理制度等都十分不健全。对于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有效展开林业的发展建设,更好的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建设,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方针、策略作为引导。

3加强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措施研究

3.1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规划林业建设是一项较为系统与漫长的工程,在实施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道路上,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规划。在进行具体的林业发展管理的道路上,首先应当从整体层面做好规划,要以全球生态环境实现接轨,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生存条件的物种采取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管理与处理措施。同时,对于我国一些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的城市要加大治理,要给林业生长与发展提供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促进林业的长足发展与建设。

3.2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管理工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要将相应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并且各相关部门间应当有更为紧密的配合,要让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程有效得到实施。同时,对于长江流域的林业生态要实施重点保护与管理,要加强对于这个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这样才能够给林业的整体发展建设提供好的根基。此外,农林部门以及一些相关单位也要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效用,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3增加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林业的发展,这和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之所以会较为滞后,这和缺乏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投入有着直接关系。政府应当提升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增加对于这项工程的拨款,将林业建设纳入到政府的财政开支中,并且加大投资比例。同时,也要多引进一些先进的现代树木种植与管理方面的技术,要不断拓宽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这些都会为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带来极大推动。

4结语

在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的道路上,我国仍然有着较为漫长的路需要走。想要提升我国林业发展的整体实效,这不仅需要加强对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工程规划,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管理工作,并且从制度体系上进行规范,这也非常重要。此外,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林业的发展,这和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只有加大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并且多引入一些先进技术,这也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大步向前。

[参考文献]

[1]陈金明.关于加强林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的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6(02).

篇4

1.1国外

环境监测一词首先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于十九世纪末提出的,在美国主要是由卫生部门带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空气、土质、水质、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随着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国家环保局并由其统一指挥监测工作,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国家环保局有力落实其环境监测的主导功能。上世纪初马森等人提出的污水生态系统标志着生态监测的发展;克列门茨将研究指标定位于植物个体和群落作用于农、林、牧业中,积极倡导将高效率检测仪器视为植物这一观点。

1.2国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有所发展并且于省市之间创建了环境监测站点,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应以“五化”为目标、数据以“五性”为标准、质量以“五报”为反应形态的具体要求。直至目前,我国已推出四百多项环境准则,包含了土质、水质、大气、噪声、废物等各个领域。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检测的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即将有限的断面和点位代替无限的整体环境情况,其主要反映空间状况;运用有限的采样频率代替可变动的整体环境情况,主要反映时间状况;运用有限的数据量反映整体环境信息。

2.1.2规范性原理将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检测的精准性、可溯源性以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监测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体现。

2.1.3完整性原理

检测过程运用要素与相素以及压力三者混合监测程序达到反映环境内涵的复合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并将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2.2检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①化学指标;②生态学指标;③环境质量指标;④生物学指标;⑤环境建设指标等。

3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缘于本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容易缺乏统一有序的监测标准且对于技术规范的制定尚未落实,只是在海洋和农业方面推出了较为具体的技术章程制度。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监测地位、作用、性质均无规范性法律法规;②运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不符合监测需求;③无有力财政措施作为平台;④监测队伍缺乏规范性且资质与机制尚处于青涩阶段;⑤监测体系不完善缺乏连贯性,监测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

4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定义,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定义被广泛使用之外,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有类似的定义:“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谨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国内一些学者则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体制四个方面,也可称为“生态、生活、生产、体制”的“三生一体”的范式。综合各种定义,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基本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或内涵:

(1)生态可持续:保护自然生态为基础,包括自然资源的復育与再生;考虑环境承载力、容受力的有限性;建立“生态足跡”的衡量观念。发展的同时,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都获得休养生息。具体作法是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2)经济可持续:依靠科技革新提高生产的质与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强调“绿色GDP”、建立环境经济学的新思维。

(3)社会可持续: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当代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而对待社会弱势族群的公平与正义、保存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性,是社会可持续的主要关怀。

二、可持续发展的层级与范畴

可持续发展固然是全球共同的议题,但在推动或执行上,可以分为全球可持续、国家可持续、地方可持续与社区可持续等不同的层级:

(一)全球可持续

全球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从国际的观点,整合各个国家、各区域,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最明显的例子是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共同发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 declaration)又称《地球》(earth charter),其“目标是通过在国家、社会重要部门和人民之间建立新水平的合作来建立一种新的和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签订尊重大家的利益和维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完整的国际协定而努力;因为全球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大自然的完整性和互相依存性。除了里约宣言之外,“二十一世纪议程”的第一部分“社会和经济方面”特别列举了以下多项的内容:加速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和有关的国内政策;消除贫穷;人口动态与可持续能力;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过程等。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COP3)签订《京都议定书》,显示各国对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暖化议题的重视,且愿具体执行气候变化纲要公约所订的减量目标,2004年俄罗斯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而使此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二)生态环境面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关怀,详细区分还可分为生态保育与环境保护两部分:生态保育系指自然生态的维护、保存、復原,进一步还希望“复育”成功。环境保护则系针对物理性公害如:噪音、悬浮微粒;化学性(毒性化学物质)、生物性(水质优氧化)等公害的防治或减量,使环境受到的影响力增加,达到地球可持续。

(三)社会经济面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多数国家的发展经验中,环境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往往呈现相反的走向,甚至被形容为“经济与生态相悖”的现象。因为资本的内在逻辑是建立在:(1)无止境的累积与商品化;(2)生存竞争与利润极大化。因此,资本家对自然的剥削,对环境的破坏,是不会纳入其“生产成本”的计算之中,在资本主义的逻辑下,污染与污染权的买卖只是个“经济问题”,而无关乎道德。当然,无可否认的,经济生产会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合理的、可容受的范围内,基本上还是符合可持续(可持续)的精神,反之,若超过其限度,就无法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态保护;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1 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1 生态破坏造成的原因

人类无节制的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了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我们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益,短期内的利益最大化,严重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大量砍伐森林,污水不经处理任意排放江河湖海,工业气体不经净化随意排放至大气中等现象,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我们生活的质量严重下降,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少,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加剧,地下饮用水资源减少,物种时时刻刻不断减少等。人类总感觉是强大的,可以支配一切,可以控制自然,可是在支配控制一切的同时,无节制的索取,开采,无节制的破坏,这种观点,使得人类向大自然任意索取,任意排放污染物,任性破坏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导致了大自然严重的破坏。

1.2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的方法,同时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是人类生存必须遵循的。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保护大自然必不可少的。付出就有回报的,有时候是正回报,有时候是负回报。为了正回报,人类是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动物,植物,花草,树木等等,合理利用资源,不要过度开采,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治理污染。要努力使我们的生存环境,自然生态不是破坏,而是保护,合理的利用,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2 环境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方法

2.1 饮用水方面的防治与治理

在饮用水方面首先人类要合理的开采和合理的保护饮用水水源,不要浪费用水,要节约用水,加大人力物力、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不要让不法分子过度用水,破坏用水,排放废水,破坏饮水的质量,在农村由于农民意识相对薄弱,农民对农村饮水破坏,导致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如农药,厕所家禽,医疗垃圾等导致了农用,家用,医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 大气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降低商业用煤的粉尘气体污染。如平房烧煤炭,锅炉用煤,工厂用煤,一定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煤炭的使用。要加强煤电工厂对大气污染的合理的治理。要在各大中城市及其周边严格控制和取缔大型的工厂。要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如核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让人类用上自然的放心的,不破坏自然的能源。

2.3 城l环境的防治与治理

我们要加强加大城乡环保方面基础建设,提高城乡污水处理,减少家庭废水,工厂废水,对环境的破坏。加强城市,农村,工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的垃圾不要无节制的去破坏农村,农村的垃圾也不要肆意的破坏水土,合理治理,合理保护,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2.4 加强人与自然的生态保护

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治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要大力保护天然原始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的恢复与修复,不断完善天然林的保护。要加强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做好原始树林、原始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现阶段我们对环境的保护主要是后期的治理。没有前期的预防。在实践当中,人们通常是注意的对环境的后期治理,没有重视前期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往往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对大自然,生态坏境的保护,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变本加厉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结果没有考虑到如何减少资源对水土对空气的污染。环境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期的从头到尾的保护。我们现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最后治理。实际上根本没有控制和防范前期的污染保护,在生产当中也没有考虑到如何降低,减少污染的方式方法。结果在后期的治理当中加大治理的难度,无形当中提高了治理成本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2.5 环境规划对社会的发展

环境规划就是具体到人员到部门,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当中是时常出现。污染了无人治理,无法可依,无人管理,不法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环境管理有序的联系在一起,综合执法,综合治理。有人可管,有法可依是防治与减少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可是现如今,环境规划往往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先染污后治理,没有形成先期的保护。没有形成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的难度,加大了环境治理的成本。

3 保护环境主要措施

3.1 全面推行环境保护责任制

现如今许多方面好多工作都有目标责任制,所以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要明确目标责任制。明确环境领导与环保部门,环保人员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可与落实情况与主要领导主要部门主要人员签订责任状。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不到位的要依法处理。环保部门要定期检查和通报目标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合理落实。

3.2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环境的治理是一方面,关键是要做到环境的保护,这就是提高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报纸,宣传页,媒体,网络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大家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公益性实践活动,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让人们知法懂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环境。

3.3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环境保护的很好手段,对于没有违法的要宣传教育,对于初步违法的要给予警告,对于严重违法的,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国家要大力提高对这些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放过每个破坏环境,触及到法律的不法分子,不法企业。

4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环境保护好了,社会才能很好的发展,只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加速社会发展进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社会与自然环境是时时相关,密切联系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健康的,安全的生活自然环境,更不会有人类美好的生活。人类只有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人类热爱自然,从自然中不断索取的同时就要去认真保护,爱护自然。虽然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必不可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合理的开采,合理的保护,大自然和人类是能很好的相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对自我对下一代,对子子孙孙的一种责任,只有我们保护好了环境,才能很好的去做其他的事情,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都是我们全心全意去爱护保护,合理的索取才能得到的。

参考文献

篇7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强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能力和水平,关系到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

第一,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金融业涉及面广、风险程度高,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建设和谐金融,创建良好的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只有营造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金融生态格局,金融生态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结构协调,金融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环境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整个经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人民利益才能得到根本实现。

第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打造“资金洼地”、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资金流向、流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地方经济带来无限商机和融资便利,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只有具备透明的政策环境、良好的社会信用、融洽的银企关系,才能为“资金洼地”营造更加和谐协调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提高资金和资源的配置效益,提高对资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一种战略性的稀缺资源。如果过度开发和滥用,就会导致金融资源枯竭和流失,破坏金融生态环境,最终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遵循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按照金融运行规律来发展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要倍加珍惜和爱护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资源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徐州金融发展中突出问题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通过创建金融安全区、信用村镇、加快经济信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全市金融发展环境总体趋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欠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金融产业政策缺位、发展活力不足。对此,必须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入手,强化措施,综合整治,切实提升徐州金融发展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信用环境为基础、制度环境为保障、法治环境为根本,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全面提高金融业的内在素质、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功能发达、全面开放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把我市建成金融秩序稳定、社会信用良好、资金规模大、资产质量优、经济效益好、对GDP贡献率高、综合竞争力强的金融生态区,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1.社会信用状况明显改善。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社会诚信意识、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显著提高,力争2年内建立健全覆盖全市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规模以上企业全面达到AA级以上信用等级,信用村镇创建面达到80%以上,实现全市无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商业银行对徐州的授信等级显著提高。

2.经济金融运行环境进一步优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政、银、企关系进一步融洽。法制环境建设逐步完善,金融债权得到有效维护,*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五级分类)控制在15%以内。

3.金融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力争在15%以上,到“*”末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增幅不低于GDP增幅;逐步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组织结构,争取两年内有2-3家股份制银行来徐设立分支机构;全力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深化农村信用联社改革,积极争取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力度,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4.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初步建立,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案件得到有效控制,无重大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金融安全责任事故。

三、工作重点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金融的核心作用,把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以实现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为着眼点,以促进金融资源集聚整合和优化配置为着力点,以改进政策服务、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要广泛构建银政、银企长期合作的项目开发平台、社会资信平台、金融融资平台,充分发挥银政、银企合作优势,创新投融资运行机制,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改善和优化全市融资结构,提高融资运作效益。要选准符合投向和扶持重点的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项目运作步伐,为金融部门增加有效投入提供更多的项目资源。

(二)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切实提高金融发展能力。现代金融业是一个高附加值、高贡献率、高成长性的产业。金融业的发达与否,是一个城市现代经济和服务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苏发〔*〕16号文)的总体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徐州金融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对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融合,增强金融服务地方发展的功能。要鼓励和支持辖内金融机构加快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实现金融发展模式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深化型的根本转变。

各金融机构要全面、正确理解和贯彻国家宏观政策,结合全市产业结构、行业特点和企业现状,找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最佳结合点,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提高对徐州市的授权授信度,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增加有效投入,全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要大力推进业务创新,加快发展特色业务,创新业务流程,构建金融品牌,提高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政府继续实施鼓励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措施,设立金融贡献奖,对成绩显著的金融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

(三)加强对金融业的保护与支持,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支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苏发〔*〕17号文),按规定免收地方金融机构在抵贷资产过户中的相关税收,抵贷资产受偿实现盈利一次纳企业所得税;免收地方金融机构在以资抵贷、抵贷资产接受和变现办理资产过户、登记、抵押等事项过程中所发生的房屋所有权登记费、房产交易手续费、机动车辆检测费和过户交易费。二是优化行政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全力打造服务型、效率型政府。国土、房管部门要简化程序,提高金融业务办理效率,有效保全金融资产;法院要加大涉及金融案件的执行力度,提高司法效率,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工商部门要充分运用工商登记、年检等手段,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政、银、企沟通协调,探索建立金融稳定工作应急预案、突发金融事件处置办法、金融监管信息共享、重大事项报告、金融稳定工作评估等工作制度,逐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氛围。以打造信用监督和信用服务两个体系为重点,抓住信用信息归集开放、信用产品开发使用和失信行为惩戒三个环节,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管,加快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大力营造社会诚实守信氛围。经贸委、人民银行、工商等部门要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共享机制和网络。要逐步建立独立、公正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场化运作。要进一步打造企业“信用高地”,增强信用意识,用信用来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要全力打造“诚信徐州”,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弘扬信用文化,继续深入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信用村镇活动,推进信用社区(街道)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提高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的信心。

篇8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生相伴,人类生产活动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开发的同时,人与自然也呈现出一定矛盾。在国家提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依托农业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及民生状况得到迅速提升。但在看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针对一体两面的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过度开发,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不应视而不见。只有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才能收获金山绿水。

一、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后被提到新高度,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在各地深入开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经济的属性决定了农作物必须处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下才能提高丰产率。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效益表现。其次,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条件。农业经济发展在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发生矛盾的概率,农业发展带来的广泛关注及农业经济产生的大量经济价值,可以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在协调状态。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带有相对性、约束性及均衡性。从相对性及约束性上看,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给出战略选择,两者都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被选择性,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有其相对性。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对生态环境施加影响的过程,农业经济出于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的目的,通常会选择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开展,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有其自身客观发展规律,在考虑发展农业经济时,约束性特性是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原则。从均衡性上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不应被片面理解,两者均有价值,过度发展农业或因生态环境保护而阻碍农业发展都有偏颇性,应把握两者的均衡性。

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供人们消费使用的物质,这一生产过程是在生态环境下进行的,可以说,生态环境是生产实践的必要条件。新农村建设倡导农业经济生产生活要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及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相依相存,一方面,这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串联起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品的整个过程,使原有的粗放型农业经济模式转变为现代可持续农业。

(二)改善农村环境

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后果是触目惊心的,不仅仅会对农业生产,还会波及到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有鉴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战略。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农村在发展致富的道路上,以往伴随着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如滥伐树木、滥垦土地等,农村水渍化问题屡见不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及农民居家乐业的基础保障,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能够通过创设舒适的农村生存空间,借助环境资源换取农村发展资金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扫除后顾之忧。

(三)助力农民创收

生态环境的多样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基础资源,如清新空气、干净水源、肥沃土壤等。通过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农业生产实践中为了给农作物生长提供绿色环境空间,会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从而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高质量农产品。当绿色农产品投入农业市场,受供需关系影响,其价格必然一路上涨,如此能够帮助农民创收。从农业实践中看,因绿色农业而使农民增收致富的案例并不鲜见,概括其优势经验,主要在于生态环境保护在先,农业生产跟进在后的策略,如扩展林地及草地面积,发展林下产业等,逐渐成为农村经济提高的路径。

三、常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看,简陋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并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下,使农业经济发展受阻。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农民群体受传统思维影响,在耕作方式上较为传统,延循旧法,不注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一些农户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作物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带来了土壤板结硬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减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及经济附加值。从宏观层面看,生态环境带有系统性,在农业资源,如土地,水源面临问题后,农业用地的质量会下降,农业种植产量提升缓慢,外加上农业人口基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农业发展恶性循环。当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到一定程度,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此,在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要避免走入竭泽而渔的困境,寻求以生态农业为中心创新农业经济格局。

四、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思路措施

(一)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为依据,确定现代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农业经济发展应首先依循自然生态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及应用,然后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特点,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适宜的农业经济模式。农业经济模式的选择需要与生态环境调研为依据,农业生产活动要突出生态环境指导下的因地制宜属性。相关要点有:第一,对农业经济中农作物生产结构过于单一的情况加以改变。可根据农村所处区域及农村土地的具体特点,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划分,增强可利用的生态资源的利用率。第二,结合农业资源,将农业产量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加以结合,打造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性,各个层次都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所用,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串联起各类农业生态系统要素,如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具体实践中,在高层种植区或农用地边缘区域,以植物种植为主;对马铃薯、花生等低种植植物,采用混种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由农业防治改为多样化防治,如遵循生物规律,构建避害生物链,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内部防病害能力,尽量不采用化学防治手段。第三,以农业现代化为思路,优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调整,采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生态农业所需资源,确定农业发展适宜模式。

(二)多手段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结合了传统农业技术及现代农业技术,然后遵循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等基本规律,实现对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农业、生态、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农业经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农业因具有环保优势突出的特征,广受关注并得到实践。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一是要结合农业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规划,对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环境气候因素、农业经济重心等因素充分考虑,凸显出生态农业优势,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做好铺垫。二是生态农业发展中,要确保其环保性得到充分展示。这一环节可以借助农业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打通及共享农业生态信息,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构建生态农业信息系统及共享平台时,要注重农业信息的沟通传递,借鉴引入城乡一体化经验,在农业生态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上互通有无。

(三)做好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农业经济发展及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创建应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借助农业资源才能开展实施。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协同发展中,突出的两者的协同,而不是偏重某一边。农业资源作为农业经济基石,在开发利用时一定要突出合理性,而衡量合理性的标准就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环节把握如下几点:第一,保护性利用农业耕地。在耕地的利用上为达到高效化,应多依靠农业科技,在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亩产量。第二,在农用物资的使用上,掌握经济性及绿色环保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农用物资应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时,根据农作物种类应确定施肥及地膜管理方案,以对生态环境最小化影响为前提,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第三,对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在这一方面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技术等,在满足农业需求的同时,将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四)控制农业活动污染源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对影响及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进行控制,阻断污染源传播链条。通过对污染源的控制,能够起到农业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的保护作用。一是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在对农业生产区域的环境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后及检测后,确定农业生产活动的具体时间,避免无序生产劳作而对环境施加破坏。二是在立体农业发展中,在林下经济产业中,要以畜禽洁净化养殖为思路,采用环保性能好的饲料,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格局。三是做好农业生产再生品的加工利用,美化农村环境。如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不能放任其在田间燃烧,可以将其进行回收再加工,使其用于工业生产。

(五)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除了在制度框架、模式选择及生产资源利用上做好相关工作外,还需要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入村,上墙等方式,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引导,加强其环保观念,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五、结语

农业是国之大计,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在对两者的内在关系加以认知后,应从农业生产模式的构建、生态农业的推广、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污染源的防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齐抓共管,使农业经济能够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农,刘宝存,孙约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与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01):1-5.

[2]王继东.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47-48.

[3]于耀义.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0(11):218+220.

[4]贾晓君.农村能源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探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03):18.

篇9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滇中城市群2010年森林面积584万hm2,占云南省森林面积的22%,其中林地面积占全省的22%,活立木蓄积15413万m3,占云南省的11%(表1);森林覆盖率为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动植物资源分布不均,加上本区人口众多,人们不合理的采伐开荒,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任重而道远。近年来,滇中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森林蓄积量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不合理的经营导致土质下降,大面积的采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局部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环境污染逐步形成多元化趋势,工业污染仍为主体。由于不合理的工业“三废”排放,造成多数河段水域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虽然整体有下降趋势,但个别城市仍然在逐年上升,如玉溪从2006年的1.54mg/m3上升到2010年的2.1mg/m3;研究区域内水环境质量也在恶化,重化工业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2]。总之,滇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下降,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大。

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在资料统计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性、可操作性、相对完备性的原则,并参照相关专家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将经济—环境系统划分为生态环境和工业经济两个子系统,然后采用相关的指标值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影响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本文选取的生态环境子系统有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O2排放总量、工业SO2排放达标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7个指标;经济子系统有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GDP、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单位GDP能耗、地均GDP7个指标(表2)。在上述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从环境和经济系统中选择若干项对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有代表性的特性指标,运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法进行定量评价。

2评价方法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是基于变异系数的距离协调度法[3,4],通过测量系统间的距离大小来判断这些系统是否协调。用f(x)和g(x)两个函数来代表不同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用它们代表函数之间的离差来衡量。

3数值整理根据2006—201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选取2006—2010年的数据,按照以上所述的熵值法计算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4结果分析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体系由原来的小规模工业逐渐扩大。滇中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滇中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滇中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滇中地区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限制了滇中城市地区经济的进一部发展,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空间差异明显:由于区域之间的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不同等原因使人类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各异,致使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表6),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平均值为0.55,处于勉强协调水平。近几年来,在滇中的4个城市中,昆明的协调度值一直处于优质协调水平,仅微有波动;曲靖地区的协调度值则一直处于严重失调状态;玉溪地区的状况不容乐观,整体协调状况处于失调水平;楚雄则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在滇中4城市中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仅次于昆明。滇中各地区2006—2010年的研究结果各地区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呈稍有好转的趋势:研究表明,2006—2010年滇中地区4个市州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等级均分别处于同一水平,但数值之间有微小的变动。从波动来看,滇中地区4个市州的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有稍微好转的趋势。

对策与建议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协调度等级一直处于优质协调的昆明可保持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可做微小的调整;而对曲靖,转变其经济增长模式则刻不容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实践经验证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越需要跟进。如果只为获取GDP的逐年增长而忽略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就成了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发展[11]。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将原来的“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在工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备,在源头将污染消减,实现节能、减排、减污、增效,获取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探求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2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发展工业与防治污染是滇中城市群发展的两难选择,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必然,推进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滇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经济的协调。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方式,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这将大大超越目前的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因此,应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今后,滇中城市地区经济应侧重发展两类工业:一是利用云南省的资源优势,发展技术含量高、低污染的工业类型,如生物制药、烟草、精密加工业、精细化工、花卉等农产品深度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和信息工业;二是充分利用国际大通道区位优势,发展低污染的加工业,最终将滇中城市经济群建成西南地区有特色的工业基地。

篇10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管理

生态环境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生态体系,从广义上来讲,具体包括水土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和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变暖和异常以至于最终危害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衡系统。

1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同时面临着两大类的环境问题: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峻。我国污染物年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在无形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样的现状已经给我们拉响了警钟。具体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和原因。

1.1生态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由于开发、开采等活动取向单一,例如林地的开发利用常常过于集中在个别有限的区域,这样的开发利用是固定于一个较小的范围以内的,一方面造成对生态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同时也导致大量丰富的生物资源未被合理开发利用。类似这种“重点”突击、管理松散的开发利用方式情况普遍,既影响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引发了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

1.2未能彻底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需求品的产量也飞速提升,然而事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举措却极为滞后,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中国频频上演。生产单位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基本社会功能与职责一再被利益追求者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基本上未能得到科学的规划和实施。同时,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净化等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生产部门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保的生产作业方式,以“自然界内部的方式”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1.3市场机制的消极导向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以急功近利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存在诸多弊端,在利益的驱使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政府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向上容易产生片面的经济决策,往往偏向于经济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这就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入了“死胡同”: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依旧长期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就显得华而不实。

1.4缺乏高度统一的生态管理体系

目前,社会各界响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纷纷出台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从政府到企业,从单位到个人,生态管理的理念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杂乱无章,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地域各自为政,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流程缺少强有力的有效的质量监测和行为监控。从管理层面来讲,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准则,政府和民间的环保部门、协会没有统一思想和规范,容易形成生态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2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生态环境的现状已经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规范和统一势在必行。生态环境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应从现有的环境现状入手,要有系统的思维观念,从整体上把握生态管理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态环境管理。总之,实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2.1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战略意义

城市的发展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城市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的生态环境污染也不断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是整个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急迫的战略问题。因此,进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它是城市发展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共赢的重要基础,是当下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2.2对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理念。对生态环境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以达到可持续的、自然系统的生态发展,同时也是发展社会经济的一大保障。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对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环境安全主要是指人工劳动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家安全领域、军事活动领域的关于生态失衡、资源破坏和疾病入侵等一系列的“生化危机”。目前,众多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对国家安全和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可以从源头上检测和防范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同样也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4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是指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关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重视生态文明、运用生态文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价值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