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篇1

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一级公路工程为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公路

工程的景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环境公路工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景观风貌造成的影响,对施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冲击,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特别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公路工程的施工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极可能是不可逆的。本文通过分析公路施工对景观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环境防治措施,为公路工程的景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减少公路施工给景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 沿线环境特征

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一级公路工程位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m,最高海拔3556m。可利用草场46×103km2,主要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积34×103km2,主要是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为主要特点。年降雨量(80~220)mm,年蒸发量(2900~3300)mm。日照时间3316h,年平均气温7.2℃,无霜期(120~180)天。

本项目在地理区域上属温带荒漠干旱区,由于受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土壤贫瘠、地上地下水源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植被具有显著的荒漠区域植被特点,表现为区系贫乏、种类稀少、结构简单、分布稀疏。形成了以旱生、超旱生、盐生和沙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随着气候干旱风沙频繁,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地表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脆弱。土壤盐渍化面积同趋扩大、加重。由于沙漠化面积的逐步扩大,而引发产生的沙尘暴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

3 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出现在施工期和营运期。表现为建设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工程的开挖对水体、植被等生物环境的影响,以及由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机械噪声、汽车尾气、施工营地、工程现场形成的污染对沿线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根据拟建公路的工程、公路沿线地区的生态、噪声、空气等环境特点,对拟建公路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从而确定了严重影响、一般影响和影响较小因素,其结果见表1。

受拟建公路影响的环境因子筛选 表1

工程活动

环境因子 前期

工作 施工期 营运期

自然环境 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

空气质量

噪声

土壤质量

土地利用

地表水

社会环境 工业 + +

农、牧业 +

交通 +

社会经济 + +

公众健康

居民生活质量 +

拆迁

注:明显影响 一般影响 影响较小“+”表示有利影响

3.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对植物资源的影响极小。

在道路施工期间,施工方投入大量物资和劳动力,人员较多,活动范围较大,对施工区周围植物资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施工方的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影响,施工机械对动物的干扰,施工中对所经过的滩涂、草地挖方和填方将对两栖和爬行类,特别是对两栖类动物小生境的破坏等。工程建设用地将永久征收一定数量的灌草丛,使资源面积减少。道路施工时取弃土石方、人流和车流进入,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施工过程洒落的水泥,都会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带来直接影响。该项目区处在荒漠区域,植被结构简单、分布稀疏,大量施工机械,人员的进入,如不加以防范会对已经脆弱的植被结构造成毁灭性的损害。

营运期也可能因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分割会对野生动物产生阻隔影响,主要表现为因生境碎化,可能使个别动物所需的生境面积缩小,或迁移它处,从而导致公路沿线周围环境的动物数量有所减少。

3.2对生态效能和景观风貌的影响

公路建设将使施工区域内草场资源减少,特别对于分布在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这些区域的草场资源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降低噪音、改善环境。工程建设一旦开始还会造成一定数量的生物量损失,造成地质结构、地表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势必会降低施工区域的生态环保效能。

公路工程的实施对景观风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西北地区公路建设沿线地植被主要以生态脆弱的人工种植林为主,施工期间,路基土石方开挖填筑、取弃土场开挖、施工便道修建及施工过程碾压、附属场地整平和基础的开挖等都将使得原地貌遭受扰动破坏,改变局部地形地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材料堆场、施工营地和运输通道等临时工程在施工期间对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严重影响景观整体性。

3.3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道路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都会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主要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程施工产生扬尘、粉尘等对空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该项目区域;运营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等)会产生大气污染。

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间跨河桥梁施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以及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对水体的影响等;运营期间机动车行驶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公路沿线收费站的洗车废水和生活污,降雨时将随着雨水被冲刷至附近的沟渠,会对沿线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工程土石方废弃物、拆迁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若不妥善处置,不仅会影响景观、污染空气等,还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4 公路工程景观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4.1公路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防治措施

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恢复林缘景观,以减少公路营运对环境的污染。对林区边缘、隧道口和涵洞口采用加密绿化带,并尽可能的扩大绿化面积,以有效的防止灯光和噪音对野生动物不利的影响,并保障行车安全。在野生动物的重点分布区,尽量多设置以方便动物通过和迁徙的构筑物,公路两侧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严格管理措施,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加强隧道口、涵洞口和桥下植被的自然景观恢复,以更有利于动物通行。加强对承包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有关法规、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及保护方法。加强施工的生态监理,监督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和行为,防止捕猎和乱砍滥伐,加强动植物检疫和环境监测。

4.2公路工程对生态效能和景观风貌影响的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在荒漠化严重区域,开挖回填时应有监理人员现场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取弃土(渣)场进行取弃料作业,不允许乱取土,不允许将工程废渣随处乱排乱放,更不允许排入河中。路基施工和弃土(渣)场施工前,应将占用地的表土层剥离,并在临时用地范围内适当位置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防止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对于坡面工程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加以防护。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或造田还耕。在沿线有野生保护动物分布的路段设置禁鸣标志。

4.3公路工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经常洒水可有效的控制扬尘。运送砂石料的运输车辆,用帆布、盖套等遮盖,以防物料飞扬,沿途撒漏。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站拌方式,拌和站应离居民区和敏感点至少250米,另外拌和站须配备除尘设备。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方式,其拌和机应配备有除尘设备,拌和厂应离居民区和敏感点不少于1公里。公路中桥梁结构应多采用预制构件。

(2)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应远离地面水,并提供环行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体。修建道路排水工程时,应建造临时绕行渠道,以便继续使用灌溉渠和排水沟。有河沟的地方修建桥梁时,应注意避免施工钻桩的水或石渣直接污染水源。

(3)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人员居住场地附近设置临时垃圾集中堆放场地,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处理场处置。加强施工期现场管理,垃圾及时清理,妥善处置。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应及时平整,清场要彻底,建筑垃圾用于场地回填,不可利用部分与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一起统一收集送附近垃圾处理场处置。营运期在服务区、停车区和收费站等区域设置垃圾收集桶和垃圾收集池收集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别送往临近的城镇现有垃圾处理场处置。

5 结语

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一直比较脆弱,特别是荒漠化严重地区。公路的建设,施工周期长,动用大量重型机械,施工人员众多,对路线区域的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分析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对于工程建设过程认识、控制和保护当地脆弱的环境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郭晋平,周志期,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

一、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如今新型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指人类在享受工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文明的态度去对待大自然,保护并积极创设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学是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其涵盖内容多,综合性丰富,包括了天文、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影响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对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而是涉及整个行星的空间,

还在往更广、更深的地方延伸。

二、地理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为平台

高中地理教学要开展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最普遍的途径便是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来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和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编者通过精心设计编排出来的,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影响着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由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对教材掌握透彻,明白怎样去挖掘教材中生态文明的内容,利用这些有效的教学内容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中,可以联系到世博会中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同时提出的“低碳生活”“和谐城市”等和生态环境有关的一些概念,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拓展资料,让学生从中能够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又如,在选修《环境保护》中,也能普及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历史同未来相互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等内容,及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还要将教学内容同城市区域中的生态环境相结合,联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以此来提取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也能降低教学的理论性。如此一来,不但能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方面的认识,而且也能增强地理教学内容学习的高效性,还能让学生从自身意识来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2.社会实践为平台

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需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来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实际感悟。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放自身的教学思想,开阔教师的教学环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提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师在学生的课余生活或者课后的作业中可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调查,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相关探索活动,再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环境的感悟为基础,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探讨,并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汇报,以此来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与体验性。像这样以开放式教学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地理教学,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教学参考,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让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倡导生态文明作贡献。

在地理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教师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环境,进行野外考察,以此来感受人类与自然相互存在的和谐关系,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和能源方面的调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了解生态的途径去收集各类数据和信息,并总结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之后又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态环境数据的收集,更能增强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选择具有环保意义的节日,带领学生在社会中进行相应的主题宣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升。除了固定的节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做好环境保护宣传,特别是对身边以及周围的环保宣传以及环境保护行为进行倡导。

3.观察实际环境

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其学科的抽象性并不高,其本身就是以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态环境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让学生对实际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思考。比如天气的骤然变化、空气的恶劣、生活中的电器使用、污水垃圾的产生等细节,都同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关。如沙尘暴这种当前在黄土高原存在的天气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破坏着生态环境,也为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化敲响了警钟。让学生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带着对生态环境的感受去思考问题,并探求答案,将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同环境的变化相互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生活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素材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带着眼睛去观察,带着头脑去思考、去发现,就能捕捉到更加丰富的生态文明现象,收获到更加鲜活的知识感悟。

地理课程囊括内容广泛,由此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要注重将地理教学同其他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协作,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环境知识,以更加深入地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工业发展取得空前进步,对我国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响,使得我国生态自然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进而影响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将水土保持的重要理念推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进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强我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意义

生态自然修复就是当某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经过破坏或者退化后,进行自主恢复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而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来说,生态修复是指相关部门采取各种生态工程技术等,针对生态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目的是对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进行重新调整、优化,使其与外部信息和能量进行相互融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此外。随着各国专业人士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修复主要是从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改良等方面来实现的,这几方面虽然是针对不同问题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良的,但是其含义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来进行的,使得已受到损坏的生态环境能够进行系统的修复,并且达到持续利用和发展。

2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相关措施

2.1注重利用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主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即我们应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的循环规律等,使生态环境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修复。此外,相关人员还应该注意掌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演替规律、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存亡等问题,这些都属于自然所拥有的基本属性,我们只有尽可能将其掌握到位,并对其加以运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地恢复。2.2注重因地制宜式的生态修复。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非常辽阔的大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区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区还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等,如降水量、森林面积等特征,这些因素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并且各种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也是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不能从单一地区生态环境成功恢复的案例来对其他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而保证生态环境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自我修复。2.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在我国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存在着植被面积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但由于这些农村大多是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等一些偏远地区,所以常常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理,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重视起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针对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和研究,进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因地制定一些生态移民或者生态修复方案,从而更加科学地治理、恢复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此外,还要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格局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建立系统的生态治理格局,以防止后期生态修复工作产生在在破坏现象,从而促进我国生态修复的长远发展。

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和完善人们的生态保护理念。通常情况下,我国水土流失主要是受到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影响而产生的。自然因素一般不可避免,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但是人为方面却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变的,这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究其原因,近年来产生一系列的人为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心中缺乏加强生态保护的意识,他们认识不到生态环境被破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其后果的严重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常常在监督较为宽松的地区,由于各种利益等因素,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的破坏,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生态保护观念深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让人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做那些伤害环境、破坏环境的事情,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2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用。为使得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我们除了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进行自我恢复外,还要注意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由于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比较高端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将是十分重要的。相关研究人员在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中,要注意将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关的技术,进而保证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更加绿色化。此外,相关部门之间也要注意加强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结语

总之,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我国在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从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加强技术引进等各方面,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苏江 宁何 单位: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崔腾娴.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方式与运用实践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6):33-34.

篇4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篇5

关键词:生态消费;经济新常态;农村居民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引言

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发展经济的目的,同时消费也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核心。生态消费则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绿色消费品需要而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它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尹世杰,2002)。党的十报告中将生态消费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之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消费模式。

一、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一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全国公众环境调查报告中发现64%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较低,其中,农村人口占到71.9%。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一直推行的是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林木乱砍乱伐、资源过度开发,早已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此外,农村耕作时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土地及水资源的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2.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资金不足

生态环境保护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基础的,而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也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认识不足,一味地强调农村的经济建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认识不足,导致农村在生B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因而很难使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改善。此外,很多地区和部门在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过程上,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与优势,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过度依赖政府的专项资金,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缺失

由于受到人、财、物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从而导致农村的干部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较为淡漠,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农村居民生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生态消费意识对农村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

生态意识就是人们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形成的一套既能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又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心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等内容。经验数据表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会显著影响其生态消费行为,消费者对环境污染的感知越敏感越容易抵制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并会更多的进行生态购买及消费。

2.文化因素(集体主义、天人合一)对农村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

集体主义文化则是一种耻感文化,例如一个消费者如果表现出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则会被集体弱化其群体身份的认同。而在我国,出于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同,大众的行为常常产生于集体的决策。实践表明有集体主义倾向的个体比个人主义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生态消费行为,即集体主义价值观会对生态消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3.个人因素(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对农村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

人们对生态知识的了解及对环境的感受会深刻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许多学者认为生态认知是生态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生态认知与生态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但是生态认知并不必然导致生态消费行为,许多研究表明生态情感比生态认知和经济因素更能预测人们的生态消费行为,甚至欠缺生态知识的消费者也会表现出积极的生态情感,即生态情感会正向影响生态消费行为。因此,生态认知、生态情感会对农村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会产生正向影响。

4.群体因素(参照群体)对农村居民生态消费行为的影响

许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是其个体动机与态度的反应,也是群体承诺及群体责任的表现。参照群体会通过信息、利益和价值表达三方面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信息是群体告知并强化个体应对环境问题的知识;利益是群体对个体环境表现认可的奖励或惩罚;价值表达是群体内部表现出的一致性价值取向。

三、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措施

1.规划设计农村绿化

对于农村的绿化规划设计问题一定要加快步伐,可以以农村的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及农村的学校为重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设计,改变当前农村房前屋后垃圾成堆的局面。可通过建设生态休闲小区等措施提升农村的绿化水平,除此之外,可适当种植适合当地的绿树、果树等,使多种果木与林木相结合,起到经济绿化两不误的作用,从而有利提高农村的生态化建设水平。

2.保护农村饮用水

干净无污染的饮用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必须对农村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不断建立与健全农村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水产畜牧养殖水污染的治理,全方位保障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健康、卫生。要严禁一切污染饮用水的行为并严格控制水产养殖污染,保障农村饮用水的水流通畅,水质达标,水源安全。应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水质时时检测系统,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实现农村水资源的节约使用与高效利用。

3.政府加强引导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机构的资金投入,同时不断壮大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以及研究人员,努力提高农村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应广泛宣传普及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并大力推广可降解农膜的使用,严格控制超薄农膜的使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建立绿色食品检测准入体系,倡导人们绿色消费、生态消费,保护环境。

长期以来,农村的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一定要积极探索,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真正实现我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尹世杰.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J].求索,2000,5.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旅游业;衍生思考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框架

在旅游业的各种概念中,生态旅游无疑是最多被提及和应用的一个,但在这众多的概念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误用和滥用。生态旅游已慢慢偏离其原本的目标,而只是成为一种招徕游客的“诱饵”。众所周知,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是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工业化的结果刺激了旅游业的需要,但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旅游企业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式的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都无疑给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久居城镇的人们更加渴望那种回归自然、天地人和的旅游状态和环境。“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替代旅游”应运而生。

首先提出生态旅游概念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特。他在1983年赋予了生态旅游一个清晰而权威性的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1]

此外,还有一些国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生态旅游是环境敏感的旅游和设施,它所提供的宣传及环境教育使旅游者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同时不对生态系统和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和损害。生态旅游是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将游客数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和环境教育的旅游(Buckley 1994年)。

随着我国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一些旅游学家也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王兴斌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影响和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吴兆录则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走进优良生态环境的一种活动。

上述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各不相同,反映出理论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尚存在较多的分歧,生态旅游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统一和规范。

二、我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黑龙江省是全国生态示范省之一,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16个,以及3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以冰雪、森林、湿地等风光著称[2]。但是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没有遵循良好的生态发展规律,大量的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一些生态资源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濒临绝迹。我省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我省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由于追求短期效益,不顾及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经济效益,对景区的生态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许多游客缺乏足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观念,旅游景区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又不足。垃圾遍地、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濒临绝迹,使原本就有限、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最新统计,我省现有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13%存在噪音污染,7%有空气污染现象。

2、缺乏专业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我省生态旅游开发时间尚短,又缺少生态旅游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缺少大量的即懂生态学又懂旅游学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依托的资源分属不同部门,这些部门即是开发部门又是管理部门,这样无论从专业背景还是经营管理上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3、生态旅游的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不高。区域旅游品牌是指将某一个区域当做一个旅游产品,它能给旅游者带来某种独特的精神享受。区域旅游品牌建立在该区域旅游资源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是由该区域的多项产品组合而成的精粹。而我省尚还没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品牌。

4、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近些年来,我省针对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制订和实施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出于一些客观原因,对一些违法行为没有进行及时和严厉的惩处,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法制环境。

三、建议

1、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生态旅游规划

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并在其中充分贯彻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首先要确定自然环境的保护范围,尽可能地减少生态旅游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到“天人合一”。其次,生态旅游景区应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区划为原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接触区、生活服务区。以景区特定的生态环境资源特色为基础,合理布局景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尽量做到规划设计的生态化,减轻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压力。

2、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在旅游区,对旅游者的教育是生态旅游与一般自然旅游的不同特质之一,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相应的宣传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为自觉的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3、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实践证明:生态的开发和管理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制度和规则。确立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地位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那些打着生态旅游幌子,却行破坏生态环境之实的行为一定要予以严厉制裁。将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

篇7

[关键词]土地 开发 整理 生态 保护

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41-01

土地开发整理主要是为了获得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协调的综合效益原则,并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并以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主要的目标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土地被征用,致使当前的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所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是保证耕地的总量动态的平衡主要的手段,但是由于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可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由于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将会改变生态环境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格局以及组成,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不仅会带来有利的一面,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

在土地开发整理的活动中,水利水电、坡地垦殖、农田灌溉工程以及梯田建设中很容易对地表水系结构造成影响,因此对原有的水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矿的开发、建设、村镇以及城镇的建设都会带来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从而造成水环境收到污染。

(2)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耕地垦殖的利用率,荒地开发以及村镇的迁并等,将会导致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等大面积植被退化或者减少,并且很多植被被农作物代替,景观减少,并且荒地开发、道路的修建等将会对原有的植被格局造成变化,从而使植被的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地表的植被造成很大的影响。

(3)对土壤以及生态的影响

由于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调配以及平整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地表的扰动将会造成地表土层结构的变化,并且开发整理后的耕地也会对土壤造成改变,而且由于农作物需要长期的耕作、灌溉、施肥等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和危害,并且还会导致土壤中大量的微生物消失。更为严重的是在耕地休耕或者撂荒的期间,地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从而也会造成气候发生变化。

二、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促进生态环境平衡的对策

(1)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评价规程,从而使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项目决策项目验收以及规划设计等。并且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应把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并坚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

(2)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使用土地时,应该根据土壤、地形、地质以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进行确定土地利用形式,比如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带,不能进行改造水田,或者将土地开开发整理成水田,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或者有盐碱化危害的地区,应该采取基塘台田的形式。

(3)保护好水资源的平衡性;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中不能只考虑开发地带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应该水资源的平衡性进行分析,不仅应该分析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还应该考虑过境水的引用,应该综合考虑生态用水和下游生产用水的需求。

(4)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应该采取平整的方案进行设计,从而可以减少对耕地层的影响,并且应该针对不同耕作田块和地形选择不同的平整方案,并且还应该做好表土回填和剥离,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耕地土壤不被破坏,保证农田的地力,并且对于一些新耕地,应该加强土壤的改良,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

(5)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

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应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并且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的方法,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应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三、土地整理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

土地整治不止在经济以及生态部分获得利益,为环境的保护也带来一定程度的促进,在生态规划上,土地整治在其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土地整治后对生态环境体系带来的作用和形成的宏观作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土地整治对社会利益的影响对农村社会环境也一定的影响,能够推动农民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提升农村的生活品质,土地整治能够更充分更科学的运用自然能源,就土地利用的基础来看,自然因素(生态因素)是制约土地资源利用的主导因子,追求生态环境效益和景观效益是土地整理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土地整理生命力所在。

结束语

土地整治能够获取各种各样的利益,在生态、经济、社会上获得均衡,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并且,还能够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更加科学化,节省土地资源。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利益的提升,使耕地面积能够有一个更大程度的提升,对当地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都能带来很多的促进作用,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翠兰,朱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37--3839.

篇8

【关键词】 生态监测 环境监测 体系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除了常见的各类污染因子外,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频发、酸沉降等,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要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监测过渡和拓宽,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这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1 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我省虽然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但是生态环境仍较脆弱,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表现在: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江河的径流量减少,湖库日趋萎缩;林地、矿产资源的乱砍滥伐、开发不当,致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物资源总量下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岸侵蚀问题突出;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已经影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环境监测是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监测,强调“局部剖析”,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其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环境保护以减少或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终极目标,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而环境监测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开展生态监测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是环境监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 生态监测的含义

2.1生态监测的定义

生态监测是指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2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对象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这类划分突出了生态监测对象的价值尺度,旨在通过生态监测获得关于各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现状资料、受干扰(特别指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承受影响的能力、发展趋势等。

根据空间尺度可分为: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2.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综合性(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行业)、 长期性(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复杂性(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等;以及人为干扰,如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分散性(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

3 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应开展以下方面工作:(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们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2)对资源开发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3)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在生物链中传递的监测;(4)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治理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5)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6)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7)人们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8)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9)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10)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1)各个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

4 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 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 重视借鉴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对于生态监测已经开展较长时间,而我们才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对生态系统规律认识还不够,生态监测经验不足,特别需要吸取和借鉴其已有的成功经验,如一些操作性强的指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4.3 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4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三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将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璐,陈帆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影响分析 改善措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取决于顺利。近年来,中国水利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建设项目不仅提供服务的社会,和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会对当地的气候,影响水质,地下水水位,物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态和环境问题,争取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保持甚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功能。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和程度不同。

1.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利工程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建设可以为区域提供发电、防洪、航运、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方而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在汛期发挥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枯水期流量,提高抗御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为防洪、灌溉、发电、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电开发工程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水电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有着较低的环境开发成本,可以取代化石燃料。与建火电站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还可以减轻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水利枢纽工程中核心部分是水库的建设。

水库抬高水位可以有效改善水库上游的天然水运运输系统,与陆运系统相比,水运可充分发挥具有运输成本低、少占地或者不占地的优点。

此外,水利工程还有拦蓄泥沙、提高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改善涉禽和非迁徙鸟类的生境、提高灌区含氧成分等作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而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

1.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等因素,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工程对环境管理是尽量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探讨

(1)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施,研究设计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2)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

(3)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

(4)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方面。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5)推动生态水利建设的发展是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根本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水利工程不仅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破坏了水资源,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产生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人们基于水资源现状与生态工程的原理,提出了生态水利。其理论基础是,生态水利不仅涵盖了水利事业和水利产业目标,并突出了环境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水利”是当前工作研究的热门与重点。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应遵循工程安全性原则,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形态奇异性,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再者,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做好水利现代化规划,使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都能结合当地河流的自然属性,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同时,继续完善环境评价、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为“生态水利”建设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安全经济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环保型”的“生态水利”工程。

3 结语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甚至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合谐统一。

参考文献:

篇10

近些年来,国内畜牧业规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业化趋向明显,在地方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畜牧养殖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比如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同样备受世人所关注。现阶段,如果对这个问题不加以重视的话,势必会对社会、经济、生态等和谐发展,产生更加恶劣的影响。为此,以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在分析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各种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找出原因,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影响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基层经济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农户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同样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升。而受此影响,农村畜牧养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散户养殖,并逐步朝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发展。然而,由于受到诸多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养殖户们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将精力完全放在了如何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养殖场发展速度上了,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畜牧的养殖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更不会去考虑如何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去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探讨和分析

2.1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畜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畜牧养殖之所以就对水质等水环境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畜禽的粪便中通常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规范的处理,一旦经过了人为的冲洗或者是雨水的冲刷,就会流入到池塘和江河湖泊中,慢慢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逐步恶化,甚至水体发黑,伴有恶臭,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影响着人畜的饮水,并同时成为了疾病传播的根源。

2.1.2畜牧养殖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规模日益扩大的畜牧养殖正在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空气环境,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畜禽无法完全消化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导致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养分随着畜禽的粪便排出,在经过厌氧发酵之后就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2.1.3畜牧养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由于目前相关的配套设备相对滞后,无法很好地实现的粪便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大量的有机物质渗入地下,从而被微生物分解,通常情况下,这些有机物质是可以被植物所吸收的,但是一旦超过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2.2畜牧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畜牧业之所以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畜牧养殖场的选址不合理。事实上,选址的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当时,从当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养殖户们在选址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将这些相关因素考虑进去。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养殖场离溪流河沟太近,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从而导致饲养过程中的污水等流入河道,这样不仅仅会对居民的生活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非常不利于畜禽自身的生长发育。

2.2.2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虽然近几年以来,养殖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但是,依然有许多散户存在,这些分散的养殖户尚且没有注意到处理因养殖而产生的污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那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养殖户,往往也因为资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从而导致废水、排放物等无法及时处理,不仅仅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到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大大增加畜禽的患病几率。

2.2.3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事实上,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是大有用处的,然而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觉得多数的养殖户并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便有些有,面积也是相当有限的,根本无法保证粪便利用率。这样不仅仅是资源上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粪便等处理不够妥当,导致环境污染,致使畜禽患病。

2.3减少畜禽影响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畜禽养殖固然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3.1畜禽养殖场选址要科学、合理。这里所说的养殖场选址主要是针对标准化养殖户而言的,这不仅仅是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是指在地址的选择上,设备的配备上,基础设施的完善上、管理的提升上都要有很大的变化,不能再停留在过去那种低水平发展的传统路子上。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从场址的选择、建设的规模、建筑的布局、生产设施、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排泄物处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尽快实现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规范化。通常情况下,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地址应该位于法律法规等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排水条件和供电条件;与此同时,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距离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一定要满足防疫对此的相关;而在总体的布局上,要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加以严格的区分,净道和污道分开。总之,在选址方面,务必要做到选址恰当、布局合理。这样就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2.3.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配套设施要尽快完善。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所一旦建成,就要为其配备相关的设施与设备。为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首先,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必须要符合标准,饲养的密度要合理、科学,与此同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门口必须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等,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备相关的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和无害化的处理设施等,为无害化处理的全面实现奠定坚实、有力的保障。

2.3.3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规模化养殖者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尚且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加强环境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畜禽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也就很难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相关设备的引进等方面。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引导一些养殖户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在加大对养殖户们宣传工作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让他们尽快把这个事情提上日程,从宏观层面上约束大家,让大家必须去遵守。

3结语

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的话,不予以足够重视的话,不仅仅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到畜禽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全面实现。为此,一定要树立先进的养殖观念,意识到改善养殖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实施、去践行,实现畜牧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可协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启洋.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2,(6):270.

[2]张海龙.畜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