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篇1

摘要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引起各国重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工业污染、森林毁坏及生态物种减少诸方面。我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作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应该坚持走发展的道路,但在发展的进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即坚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 环境 发展 经济 认识 1 生态环境的挑战 广义的“生态环境”包括整个自然环境。人类在自己的活动领域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活动的历史一样久远。回顾人类发展史,从1930年l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烟雾事件—— 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以来,工业所致的严重公害事件在全球平均每1O年就出现1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一次次代价惨重的生态灾难为人类发展敲响了警钟。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灾难的阴影依然没有离去,反而发作得更加频繁。在新世纪的第1个l0年,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纷纷来袭,整个“地球村”陷入恐慌。除疾病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世界性水资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生态物种不断减少、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 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发达国家主要是排放废气引起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除此之外,还表现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本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联合国已先后通过和签署了180多项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公约、协议和约定,旨在保护环境,引起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与关注。生态危机,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 2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在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人口总量较小,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尚不突出,环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毁坏林场草场,围湖围海造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各种环境问题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中国是世界上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亩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我国水资源不仅总量缺乏,而且时空分布也很不均匀。由于地表水不足,只能过量开采地下水。中国平地的地下水位几乎都在逐渐下降。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 m。中国文明的摇篮——黄河从1985年以后经常发生断流。我国617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5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我国七大水系污染严重。 (2)水土流失严重。中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333.33多万hm2,平均每年6.67万km2。以200O年的数据分析,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至少在2 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4%。 (3)工业污染较大。工业污染是环境的重大杀手。一些工业如造纸、机械加工、炼钢、轧钢、铸造、建材、食品加工、化工等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造成的污染直接严重危害了环境。 (4)森林毁坏,土地荒漠化。我国是森林覆盖率较小的国家,解放之后又发生过3次较大的毁林高潮,原本为数不多的森林遭到进一步破坏。森林资源的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除了战争、火灾等原因外,森林的过度砍伐和加速衰减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森林毁坏致使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水库淤积,水旱灾害加剧,土地荒漠化等。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5)生态物种减少。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然而,由于受到气候、地形和生物间竞争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许多物种失去生存的条件,惨遭淘汰。我国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还在从事捕食、猎杀、走私珍稀生物的勾当,致使生物物种不断减少。 3 我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 3.1 通过水土保持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60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7万

篇2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业已取得的效果

大多数同学对保护生态环境态度良好,具有很高的热情。有93.6%的同学都认同生态环境意识对环境及环境保护行为的重要性。另外,在访谈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也都表示,作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培育和发展。

1.生态忧患意识明显提高。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生态环境问题迫切性的问题,96.3%的同学都认为目前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状况亟需改善。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本身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明显提高。在调查问卷中提到“对五年后地球生态环境状况的预计”,认为会“变好”的占调查人数的23.2%,认为“可能和现在差不多”的占15.3%,认为“会变差”的占61.5%。这样的结果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生态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的态度。

2.生态感知力增强。调查发现,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基本常识,同学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有87.1%的同学都知道酸雨形成的原因,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作用,全球变暖,大气、水污染及其影响这样一些简单的环境问题知晓的比例较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生态感知能力的增强。

3.生态行为能力有所提升。调查中,我们问到“为了促进环境保护,您做过哪些努力”时,有50.7%的被调查者表示进行自我约束,注重个人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水平的提高;23.7%的人平时积极关注生态环保信息,努力增进自己的生态环境知识。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积极关注社会环境问题,努力为解决社会环境问题出力的积极良好心态。另外,有合计25.6%的人做过环保志愿者和为环保捐过款,这一比例虽然不算高但也足以说明大学生已投身到环保公益活动中去,为环保公益活动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专业之间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相当,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生态环境知识相对缺乏。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还是显示出相对的片面性,只是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比较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关于环境知识的考察,笔者设置了两道题目,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当笔者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的时候,有207人即59.1%的被调查者知道;第二,问及对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的了解情况时,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有97人,占被调查者的27.7%;了解一点的有219人,占被调查者的62.6%;一点都不了解的有34人,占被调查者的9.7%。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了解的不多。环保知识是影响环保意识的重要因素,环保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49.2%的同学感觉到自己掌握的环境知识不够用,3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环境知识缺乏,还有3.8%的人表示不清楚,仅有9.4%的学生认为环境知识够用。问卷中还设计了对大学生生态环境知识水平和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来源和渠道的考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对于生态文明知识及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的回答表明,目前大学生取得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通道主要为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占到了被调查者的78.1%,其次是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占到15.4%,另外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的占到5.3%,其余1.2%选择了其他途径。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获得的生态环境知识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2.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大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一方面大学生在对自我生态环境认识水平进行一般性总体评价时自我感觉良好,在自我生态环境意识总体评价中选择“很强,自觉性很高”的只有19.6%,选择“还可以,但是做到的不多”的占到48.3%,选择“不强,做到的也很少”的比例占到了28.4%,还有另外3.7%的人“说不准”。由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还不够高,这反映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另外,我们在访谈调查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关注较多的是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并且对桂林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表示乐观。而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则偏低。

3.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高。当问到“是否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或一次性餐具”时,经常使用的人数比例达到41.7%,一直都使用的占13.7%,偶尔使用的占30.8%,从不使用的只有3.8%。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认识到消费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产和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我们需要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在生态环境行为的实践方面,对于一些简易环境行为同学们总体上做得还不错。同时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还具有普遍的从众心理。当问及“碰到有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环境行为,您的做法是”时,调查显示,表示“会阻止”的同学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0.7%,表示“不会阻止”的占83.5%,还有的选择“与我无关”。这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别人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持消极保守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劝说、制止别人的不良环境行为。

篇3

关键词:生物类教学;高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更应当融入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并鼓励学生积极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以及改善社会生态状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生物教材中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知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讲授。就高校生物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认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属于“可讲可不讲”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因此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深化学生对环境恶化的认知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环保理念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据环境保护内容涉及课程教学秩序,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运用,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把握生态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素质。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树立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所在地区的制备情况,并组织设计绿化校园活动,以增进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

1.3 合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环境教育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通过视频和幻灯片等增加学生对环境的感性认知,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有关生态的新闻报道向学生介绍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理活动、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生物圈所造成的影响,呼吁学生积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2 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1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促进环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使学生认知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到城市周边的风景区参观植物园和动物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2 宣传教育文艺活动

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物节”等,配合相关主题,以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环保节目表演以及征文比赛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3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布置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下次上课时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进步。比如让学生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的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身边细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深层探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3.1 结合突发的事件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食物链教学时,发现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课本上的一些表面的食物链,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意义。此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上出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或者一条食物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大家深知食品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发展,但各种食品污染给我们带来诸多隐患:不法商贩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各种违背自然规律、催生动植物尽快成熟的技术手段被频繁使用,比如大量农业的喷洒、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甚至是饲料激素的添加,都造成了动植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药物的过度残留。不法商贩突破道德底线的急功近利,更是爆出了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能用食物链的知识来系统分析食品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的灾难,从而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2 增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视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如藏羚羊的灭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寻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他们身边的空间。

结束语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在提升高校生物类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落实到行动中,为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华.大学生态教育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

篇4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生态素养;大学生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资源紧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等报告都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实施全民环境教育计划,建立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尤其近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唤醒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些都表明公民环境生态素养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2016年召开的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已经正式实施,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教育学校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一、“环境生态素养”的定义

“素养”一词强调人在后天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涵养和修养。“环境素养”是后天获取的对于生存环境的J知、态度、意识、行为和技能的总和。“生态素养”最早出现于美国学者奥尔的《生态素养:教育与向后现代社会的过渡》一书,书中对其定义比较广泛。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素养”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综合素养。

“环境生态素养”并不简单等同于“环境素养”和“生态素养”的内涵总和,它需要人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通过学习储备丰富的环境与生态知识与科学技能,能够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在实际生活中积极采取正确的行为评估并解决环境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参与”现状

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每个人,不分种族、收入与阶层,公众有权利参与到与全民环境利益相关的活动中,每个公民都是环境生态保护事业的推动者,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包括决策参与、影响评价参与、监督参与、司法参与等多个方面。近年,公众对重大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公众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参与积极性仍显不强,对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环境保护参与意识缺乏。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担当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导。

公众的环境生态素养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公众参与的基础,环境生态教育对素养提高的作用是巨大的。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普遍开展了环境宣传与教育工作,但环境生态素养教育又是隐性的、长期的,已有研究证明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从“心动”到“行动”还有一定的距离,环境生态意识与保护行动力之间存在矛盾。高等教育院校作为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应该担当起生态文明的推动使命,把环境生态素养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

三、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培育内涵

大学生的环境生态素养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既包括人们对于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的认知,又包括人们对于环境与生态保护行为的取向和实践。完整的环境生态素养应该包含环境生态认知、环境生态道德、环境生态行为和环境生态技能等多个方面。

环境生态认知素养是指比较系统地了解环境与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准确分辨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必要的生态学与环境学知识首先有助于人们了解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的运行、调节与平衡规律,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与过程。从更深层次来看,可以增强对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的认知,对环境问题的持续性、灾害放大性等性质的认知。环境生态道德素养是指具备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人与生态环境间的正确的发展观和道德观。拥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承认生态的价值,欣赏自然的生态美,并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其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是完全的自律约束,不是被动的他律接受。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关注当前生态与环境问题,学习国际上对于生态策略、生态文明与生态建设的新理论,对生态环境的状态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足够的关注。

环境生态技能指的是可以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环境问题,可以分辨事物和行为是否合乎生态规律与环境价值,可以运用专业技巧,科学有效地识别问题性质并选择相应策略。高等教育学校中现行的环境教育表现为一是重视环境保护教育而对生态知识教育关注度不够,二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环保意识和知识教育,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措施的技术传授不足。环境生态行为是可以将内在的生态情感需求和环境伦理道德,在社会实践中主动转化为相关行动,将生态知识贯彻到日常的行为方式中,包括自我的环境生态保护行动以及对他人不当行为的提醒与制止。环境生态行为是环境生态知识、道德与技能的最好外显形式,生态与环境问题首先引起人的关注,从而产生对自然与生态保护的强烈情感,运用生态学与环境学的知识与技能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并最终形成有效的语言与行动。

四、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培育途径

(一)完善环境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从各高等学校的环境生态课程设置来看,环境生态教育一方面是面向环境与生态相关专业的专业环境生态教育,以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另一方面是以全部同学为对象展开的环境生态通识教育,以生态意识与环境伦理学为主。目前,大部分院校以前一种环境生态教育为主。今后,高等学校应开展全面系统的环境与生态素养教育,面向全校的非环境类学生增设环境生态的公共选修课,创建国际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环境与生态教育体系,甚至将环境与生态素养作为学生综合评价考核的重要参数。

(二)加强图书馆的环境生态教育功能

作为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必须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图书馆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为一种隐性教育,同时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环境教育应作为图书馆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图书馆应支持所在学校的环境与生态素养教育,建立相应的馆藏资源,引入专家讲座视频,丰富教育内容,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成为学校环境和生态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主页上开设环境与生态素养教育专栏,方便学生查阅最新的环境类馆藏资源,了解环境知识与新闻动态。

(三)将环境生态素养教育纳入教师培训

教师是高校各种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自身的环境生态素养水平是教育能力的基础,是环境生态素养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活动,旨在培养懂生态、爱环境、有能力、践行动的师资群体,增强广大教师的绿色工作意识与环境生态教育理念与能力,更好地发挥教育者的推动和推广作用。

(四)积极创设并科学运用自媒体平台

随着手机、移动互联网等各种信息载体的推广,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而Facebook、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使用群体以青年为主,尤以大学生群体居多。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相对充足。因而,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和生活影响显著,利用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可以提高环境生态教育的工作成效。

自媒体是一种公众媒体,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接受和传播知识和信息,具有信息传播快,信息内容开放性强等特性。学生的信息接受途径更加畅通,但也要求高校环境生态素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积极改革,尽快适应。大力开发并深入运用自媒体平台,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并有意识地管理自媒体中的繁杂信息,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并加强学生的媒介素质培育,增强他们对各类信息的评判和辨别能力,约束自己对制作和传播信息的选择。

(五)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文化,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建设绿色节能校园是高等学校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载体。美观合理的生态校园、校园规划和建设中的新能源应用、中水系统的配备,设备采购中参考能耗指数与原材料类型,这些物化的生态载体与无形的生态气息都对生态素养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

在校园文化中倡导绿色理念,推行绿色生活方式,邀请环境与生态教育方面的专家进校园开展讲座,成立高校环保社团、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环境与生态保护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大环境保护纪念日,创建独特的平台,精心策划组织大型的宣传活动,开展围绕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关注人类、关注未来”,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人人注重环境,处处体现生态”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的培育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责任,学生要加强环境与生态知识的学习和素养的自我培育,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境公益活动。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平台加强大学生环境生态素养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未来从业者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唤醒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培养他们的行动能力,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担负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玲.浅析环境新常态下的公众参与制度[J].学术论坛,2016(9):118-120.

[2]亢琦.大学图书馆开展环境素养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6,35(11):56-61.

[3]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5):213-217.

[4]张璐,王琦峰.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5(1):53-56.

[5]范瑞英,亢琦,郝倩,等.图书馆环境责任:内涵、履行与意义[J].图书与情报,2015(6):63-67.

[6]贺延x.公众图书馆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4):57-61.

[7]盛连喜,王宁,杨淑华.高等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教育模式中的研究与实践[J].环境教育,2004(7):12-14.

篇5

关键词:新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一、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调查内容及调查范围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调查问卷总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受访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性别、文化程度等5个问题;第二部分为生态环境保护认知情况,包括受访者对身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关注程度、矿产资源开发是否会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等17个问题;第三部分为生态补偿认知情况,包括受访者对生态补偿的了解程度、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态度、当前生态补偿面临的困难等11个问题。发放调查问卷1179份,收回调查问卷1154份,达到97.88%,其中南疆阿克苏、库车、阿瓦提、库尔勒发放调查问卷256份,收回调查问卷246份;北疆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哈密、博乐、塔城、昌吉、阿勒泰、伊犁发放调查问卷923份,收回调查问卷908份。无论从调查问卷发放的数量还是从发放的地域来说,应该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对研究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调查分析

(一)受访者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从受访者的性别来看,选择男性578人,占50.09%;选择女性576人,占49.91%,由此可见,男女性别比例基本持平,调查对象性别比例正常。从受访者的年龄来看,选择18岁以下135人,占11.7%;选择18-30岁526人,占45.57%;选择30-50岁378人,占32.76%;选择50岁以上115人,占9.97%,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年龄在18-50岁,年龄结构分布合理。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选择初中及以下177人,占15.34%;选择高中351人,占30.42%;选择专科245人,占21.22%;选择本科351人,占30.42%;选择研究生及以上30人,占2.6%,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专科、本科文化程度者过半,文化程度较高,文化程度结构分布合理。从受访者的职业来看,选择公务员124人,占10.75%;选择企事业单位270人,占23.4%;选择个体232人,占20.1%;选择农民219人,占18.98%;选择其他309人,占26.77%,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各种职业都有,而且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数将近三分之一,职业结构分布比较合理。从受访者所处的区域来看,选择矿区234人,占20.28%;选择非矿区920人,占79.72%,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大部分都在非矿区,这与调查问卷的发放有关,问卷调查发放主要集中在县、市,所以矿区人数较少,所处的区域分布数据比较合理。

(二)生态环境保护认知情况分析

从受访者是否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来看,选择知道470人,占40.73%;选择不知道684人,占59.27%,由此可见,大部分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是因为我国虽然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但没有从法律上加以明确,所以大部分调查对象可能不知道具体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这有利于人们对世界环境日的记忆和宣传。

从受访者对身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关注程度来看,选择非常关注233人,占20.19%;选择比较关注537人,占46.53%;选择很少关注296人,占25.65%;选择不关注88人,占7.63%,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还是对身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只有极少部分调查对象对身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关注,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对生活的影响。

从受访者认为生态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关系来看,选择没有关系120人,占10.4%;选择有影响,但关系不大417人,占36.14%;选择息息相关617人,占53.46%,由此可见,大部分认为生态环境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极少部分认为生态环境与个人生活没有关系,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影响。

从受访者是否参加或愿意参加环境保护行动来看,选择参加、愿意807人,占69.93%;选择不参加、不愿意347人,占30.07%,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是参加或愿意参加环境保护行动的,说明大家对参加环境保护行动意愿和积极性很高,都愿意为环境保护奉献自己的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从受访者认为新疆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来看,选择非常严重277人,占24%;选择比较严重535人,占46.36%;选择一般279人,占24.18%;选择不严重63人,占5.46%,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新疆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说明大家对新疆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还是比较关心关注和担忧。

从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生态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来看,选择继续恶化511人,占44.28%;选择保持不变376人,占32.58%;选择日趋好转267人,占23.14%,由此可见,近半调查对象认为居住地的生态环境污染变化趋势继续恶化,尤其是南疆调查对象认为居住地的生态环境污染变化趋势继续恶化比北疆高,有少部分认为居住地的生态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日趋好转,说明大家对居住地的生态环境污染变化趋势不容乐观。

从受访者对居住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来看,选择非常重要340人,占29.46%;选择比较重要452人,占39.16%;选择一般重要270人,占23.4%;选择不太重要92人,占7.98%,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居住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重要的,只有极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居住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太重要,说明大家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观念。

从受访者对当地人们的环保意识来看,选择很强125人,占10.83%,选择一般584人,占50.6%;选择差378人,占32.76%;选择不清楚67人,占5.81%,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当地人们的环保意识一般或差,只有极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当地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强,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不高,有待加强。

从受访者对矿产资源开发是否会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来看,选择会796人,占68.98%;选择不会358人,占31.02%,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矿产资源开发会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说明大部分调查对象已经意识到了矿产资源开发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一般而言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对新疆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容易理解,因为矿产资源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即给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从受访者认为发展经济重要还是保护环境重要来看,选择发展经济182人,占15.77%;选择保护环境340人,占29.46%;选择都重要583人,占50.52%;选择不知道49人,占4.25%,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发展经济重要还是保护环境重要上认为环境保护重要或都重要,说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改变过去那种唯发展经济忽视环境的观念,过去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而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发展经济的老路。环境保护看起来是个生态问题,但实际上是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优先战略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共识,形成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受访者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是否赞同来看,选择非常赞同215人,占18.63%;选择赞同393人,占34.06%;选择不太赞同371人,占32.15%;选择不赞同175人,占15.16%,由此可见,调查对象认为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其非常赞同或赞同略高于不太赞同或不赞同的比例,说明大家对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支持的比例略高于反对者。这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基本一致。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我们可以选择优先进行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最终实现两者协调发展。

从受访者认为新疆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哪些来看,选择水污染1068人,占92.55%;选择大气污染1032人,占89.43%;选择固体废弃物污染963人,占83.45%;选择其他各种污染893人,占77.38%,由此可见,调查对象绝大部分认为新疆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他各种污染等,说明大家认为新疆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受访者对政府当前污染的态度持什么看法来看,选择尽职尽责、监管力度较强158人,占13.69%;选择监管力度一般399人,占34.58%;选择监管力度非常不够497人,占43.06%;选择不知道100人,占8.67%,由此可见,调查对象绝大部分认为政府当前对污染的态度持监管力度一般或监管力度非常不够,只有极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当前对污染的态度持尽职尽责、监管力度较强,说明大家对政府当前对污染的态度为监管不力或不满,为此,我们应加强政府对当前污染监督的力度。

从受访者对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就随之提高了,那么是否愿意接受提高了的价格来看,选择非常愿意90人,占7.8%;选择比较愿意295人,占25.56%;选择无所谓297人,占25.74%;选择不太愿意350人,占30.33%;选择非常不愿意122人,占10.57%,由此可见,调查对象相对来说,对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就随之提高了,持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的略低于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一般来说,为了保护环境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随之提高是不太愿意的,但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保护环境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随之提高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或接受。

从受访者对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知晓程度怎样来看,选择非常了解97人,占8.41%;选择比较了解237人,占20.54%;选择一般了解385人,占33.36%;选择不太了解290人,占25.13%;选择不了解145人,占12.56%,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知晓程度一般了解或选择不太了解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多,说明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知晓程度不够,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使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因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也就是说,环境破坏容易,治理难,甚至有些破坏没办法治理与恢复,存在不可逆转性,所以我们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老路。

从受访者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来看,选择行政命令298人,占25.82%;选择法律法规625人,占54.16%;选择经济补偿231人,占20.02%,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是法律法规,说明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最有效的手段认识比较准确,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是法治社会,一切都要有法律依据,不仅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应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也与我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致的。

从受访者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来看,选择电视、广播1041人,占90.21%;选择政府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900人,占77.99%;选择报刊杂志941人,占81.54%;选择社区或工作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737人,占63.86%;选择亲友、同事708人,占61.35%,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认为通过电视、广播、、政府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报刊杂志、社区或工作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亲友、同事等渠道获得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说明在当前信息时代,人们获得环境保护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的,并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

(三)生态补偿认知情况分析

从受访者是否知道生态补偿这一说法来看,选择知道406人,占35.18%;选择不知道748人,占64.82%,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生态补偿这一说法是不知道的,一来是我们国家过去对生态补偿不够重视或宣传不到位,实践真正进行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不够,二来对生态补偿的立法欠缺,没有有效的立法与宣传,实践中又很少进行有效的生态补偿,所以大家对生态补偿也很陌生,生态补偿的意识不够。

从受访者对生态补偿的了解程度来看,选择非常了解201人,占17.42%;选择一般了解508人,占44.02%;选择不了解445人,占38.56%,由此可见,相对部分调查对象对对生态补偿的了解程度为不了解,还有相当部分调查对象对生态补偿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由于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生态补偿这一说法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可能也只是知道一点,因此大部分对生态补偿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甚至不了解,这也与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生态补偿这一说法是不知道基本吻合。

从受访者认为有无进行生态补偿必要性来看,选择非常有必要349人,占30.24%;选择有必要538人,占46.63%;选择没必要163人,占14.12%;选择不知道104人,占9.01%,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甚至非常有必要进行生态补偿,说明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进行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从受访者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态度来看,选择非常支持467人,占40.47%;选择一般支持555人,占48.09%,选择不支持132人,占11.44%,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态度是支持或非常支持的,说明大家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态度或观念的变化,这也与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生态补偿的观念基本保持一致。

从受访者认为是否应该进行矿区生态补偿来看,选择非常赞成402人,占34.84%;选择赞成516人,占44.71%;选择不赞成167人,占14.47%;选择跟我没关系69人,占5.98%,由此可见,决大部分调查对象赞成或非常赞成应该进行矿区生态补偿。说明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以及矿区生态补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从受访者认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是否会保护和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吗来看,选择肯定会417人,占36.14%;选择不一定542人,占46.96%;选择不会195人,占16.9%,由此可见,三分之一强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肯定会保护和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近半调查对象认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不一定会保护和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只有极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不会保护和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近半调查对象认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不一定会保护和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这说明调查对象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保护和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持不确定的态度,当然这还要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情况。

从受访者认为新疆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怎样来看,选择还没有形成综合管理体系,机构职能设置不合理,效率低下567人,占49.13%;选择已初步形成综合管理体系,机构职能设置还需改进,效率一般416人,占36.05%;选择已形成完整的综合管理体系,机构职能设置合理,效率较高171人,占14.82%。由此可见,近半调查对象认为新疆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综合管理体系,机构职能设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只有极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新疆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已形成完整的综合管理体系,机构职能设置合理,效率较高。说明大家对新疆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认识是比较清楚和准确的,应该说新疆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已经初步但还没有完全形成综合管理体系,存在机构职能设置不合理,效率不高等问题。

从受访者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的满意程度来看,选择非常满意95人,占8.23%;选择满意394人,占34.14%;选择不满意502人,占43.51%;选择非常不满意163人,占14.12%,由此可见,近半调查对象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是不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也占了大部分。应该说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是有不足,无论是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制定还是政策制定都存在不足,说明大家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情况认识是准确的。

从受访者认为当前生态补偿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来看,选择工作经费不足949人,占82.24%;选择工作量大787人,占68.2%;选择企业不支持872人,占75.56%;选择不理解611人,占52.95%;选择操作难度大631人,占54.68%;选择管理难706人,占61.18%;选择后续管护问题难解决526人,占45.58%;选择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等问题769人,占66.64%,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生态补偿面临的困难有工作经费不足、工作量大、企业不支持、不理解、操作难度大、管理难、后续管护问题难解决、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等问题。说明当前生态补偿面临的困难确实比较多,大家也意识到当前生态补偿面临的困难。

从受访者对生态补偿标准应该由谁来定来看,选择政府330人,占28.6%;选择企业210人,占18.2%;选择当地群众282人,占24.44%;选择相对独立的评定或监督机构332人,占28.76%,由此可见,对生态补偿标准,调查对象认为应该由政府和相对独立的评定或监督机构相对较多,当地群众和企业相对较少。说明大家对生态补偿标准由谁来定存在加大分歧,应该来说,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影响生态补偿标准的因素很多。

篇6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61-01

生态环境教育,近年来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和人们对于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无关系。有识之士提出,生态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娃娃抓起。但幼儿园究竟如何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尚存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解决。就我和幼儿园的接触而言,感到以下两个问题尤为突出:

问题之一:幼儿园有无必要承担成人的责任?

有的教师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的理解过于褊狭,将其等同于环境污染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向幼儿园介绍很多环境污染的事实。尽管我们承认,目前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任何夸张都不是言过其实,但对于幼儿园来说,这些意味着什么呢?尤其在当前对成人的生态环境教育还很不力的情况下,就像幼儿园灌输这些知识,这个话题是否显得过于沉重了些?众所周知,幼儿园处于世界观、自然观正在萌发的时期,激发幼儿对于世界、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是每个教育者心中的理想。然而,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用什么来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是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呢,还是用那些不太美的东西?有一位哲人说过:“儿童在充满爱的情感中学会去爱,再充满恨的情感中学会去恨。”这更加促使我们去思考,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本意义何在,是萌发他们对自然的情感呢, 还是让他们承担那些本来应该是成人的责任?

问题之二:什么是幼儿园真正能够理解的生态知识?

和上一个问题有联系,而且在本质上相同的问题是,有些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不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而是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从儿童的理解能力出发,而是从成人的良好愿望出发,结果造成很多知识的深度超出幼儿能力之所及。很多生态环境的问题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的,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有的教师从传授知识的任务出发,用了很多的方法,试图让幼儿理解,比如用“分桔子”的办法让幼儿体验人口的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但要幼儿理解人口问题谈何容易!还有的教师向幼儿介绍酸雨的形成,幼儿竟问:“酸雨是不是和醋一样酸呀?”

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全面的、整体地把握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和主张,以此作为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从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几方面对幼儿生态环境教育进行重新思考。

思考之一: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的世界观、自然观。

当代生态学家Woodbury(1954)曾说,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哲学。我认为很有道理。与其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不如说它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或思维方式。如生态学中所揭示的物种的多样性原理以及同质异形原理实际上反映了一个观点: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又如生态学中揭示了很多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原理,都反映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因此,我提出,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应该是这些基本的观点或自然观的教育。儿童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观点甚至是观点的萌芽,对他将来思考更重要、更复杂的问题是有益的。

思考之二: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中,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萌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认识。

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时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的经验的局限,然而他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他的行为习惯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我们应该利用幼儿的特点,使其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如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爱护小生命等)去实现自己的思想。这些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认识来,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对于他将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更为重要。

思考之三: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应该广泛地反映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各种生态关系。

不能狭隘地将生态环境教育仅理解为环境污染的教育。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以及环境和人、动植物的关系,这是比认识环境污染更基本、也更广泛的内容。我们并不完全反对向幼儿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同时也要指出,我们更有责任向幼儿展示这个大千世界的缤纷复杂和奇妙。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生态关系,以生物为例,就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和季节变化的关系,生物和生物的关系,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思考之四: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出发。

篇7

(一)生态安全的脆弱性、风险性和重要性已被认识就生态脆弱性而言,受访青少年中76.2%的意识到了自然平衡的易损性;86.9%的对“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有清醒认知;75.2%的反对“自然界的修复能力足够强,完全可以应付工业社会的冲击”这类观点。而就生态风险而言,86%的认为人类目前正在滥用、破坏环境;38.5%的感到在过去一年里上海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了;且有超过半数的担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可能会出现新的生态事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空气污染风险(71.8%)和水污染风险(21.9%)。就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76.8%的受访青少年认为生态安全与自身密切相关,并普遍感到环境污染、突发性生态危机事件等已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且会在整体上影响上海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77.4%)。

(二)生态价值观介于传统思维和生态取向之间生态价值观的本质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优先发展经济等观念的反思,强调将实践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的有机整体中。调研发现,上海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认同度均值为78.75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他们对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和能力的警醒与反思已相当深刻:受访青少年中88.9%的对自然界万物具有平等的生存权表示认同,85.5%的赞同人类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但是,当被问及人类是否可以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变自然时,持环境整体主义的青少年下降至55%,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升至27.8%。特别是被问及自然资源是否有限时,仅有46.9%的受访青少年看到了地球空间和资源的有限性,而32.3%的则认为“人类只要知道如何开发,自然资源就是充足的”。可见,上海青少年的价值观中已经认识到了要“优先保护环境”、人与自然要共存共荣;但是当追求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具体目标难以统一时,他们仍习惯性地把对自然的客体化、资本化视为“理所当然”。

(三)生活方式正在更新,生产方式亟待转变调研发现,上海青少年对日常生活中的生态知识、行为等的知晓度、认同度、践行度都比较高,例如,87.9%的受访青少年知道“少买不必要的衣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的要求,认同并实践的人接近九成;绝大部分青少年认同并有时能做到“珍惜粮食”、购买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物;接近九成的能认同并有时能做到“将空调温度维持在26度及以上”“不用电器时,选择关机”。“绿色”“低碳”已然成为上海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在生产方式转变上,青少年对生态科技在生产乃至消费领域的运用是持开放态度的,然而,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准确度不高,系统性不强,行动力不足。例如,受访的上海青少年之中,仅有16.2%的系统了解过生态科技知识,29.6%的青年愿意参与传播生态科技知识;他们对运用生态科技制造的新商品有兴趣,但逾七成要视性价比来决定是否购买。这与其本该扮演的生态科技倡导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创造者角色有较大距离。

(四)普遍认同环保政策,但环保责任感不强、践行力不足就环保政策支持度而言,“限塑令”已得到普遍认同,“垃圾分类”制度和“无车日”活动在上海青少年中的知晓度及认同度均较高,但“购买碳排放额度”和“取消燃放烟花爆竹”等尚待了解和认可。就环保贡献意愿而言,在资金投入方面,青少年群体中呈现出了矛盾和分化:半数青少年认为“如果确信钱能用于改善环境问题,愿意出钱”,但也有半数青少年表示“企业(49.5%)或政府(53.4%)应当对改善环境状况负责,最好不要花我的钱”,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支持政府增加税收专门用于改善环境问题,三分之一的反对;在时间投入方面,大部分青少年愿意践行那些耗时量低、难度系数小的环保行为,如“随手关灯”“捡起垃圾”“爬楼梯上下楼”,但耗时量增加后,践行比例就会下降。就环保行为而言,超过七成的受访青少年有意向参加环保组织,但超过九成的实际上并非任何环保组织的成员;接近七成的青少年愿意为环境清洁支付更高的费用,但真正能做到的仅有45.7%。

二、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特点

(一)青少年的生态信息正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变目前,都市青少年主要运用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媒体获取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和信息。网络、广播电视、书报杂志是他们了解生态文明的三条重要途径,其中,通过上网搜索、微信、微博转发等途径了解环境信息的青少年(73.1%)超过经由电视(64.5%)、报刊(48.6%)等途径获取信息的青少年。而在学校课堂里学习到相关知识的比例仅为23.2%,经由讲座、报告会的途径了解信息的有15.4%,通过家人朋友了解的有15.1%。传递经验是互联网交往最大的特征之一,这不仅令青少年在选择和接收信息时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同时,也让他们在建构生态文明观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能力升级。

(二)女性青少年比男性在意识和行动上更接近生态文明女性在生态文明认识观、价值观、参与观上均比男性更接近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具体要求。81.4%的女性青少年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安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高出了男性青少年9个百分点(男性比例为72.5%)。对生态价值观符合度进行评分时,高分区间内女性比例普遍高于男性,低分区间内女性比例却低于男性。不过,男性青少年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比例(18.2%)高于女性(14.1%)。从生态行为上看,女性青少年相较于男性青少年更愿意为环保花钱,如当被问及“如果确信钱能用于改善环境问题是否愿意出钱”时,女性青少年表示“不愿意”的比例为12.4%,男性的则为15.6%;被问及“如果政府增加税收专门用于改善环境问题是否同意增税”时,女性青少年表示“不同意”的比例为29.6%,男性则为33.1%;而51.3%的男性青少年认为“企业应当对改善环境状况负责、不应该花公众的钱”,但女性持此观点的比例仅为47.6%。此外,女性青少年相较于男性也更愿意为环保花时间。

(三)年龄与生态文明意识成正比,与参与行为成反比西方的研究结果通常是:年轻人比年长的人更容易接受生态文明的理念,但本次调查的结果却恰恰相反。“70后”(79.7%)比“80后”(77.5%)“80后”比“90后”(71.4%)对生态安全有更充分的认识。对生态价值观符合度进行评分时,得分在90分以上的“70后”比例(29.5%)高于“80后”(23.6%)“80后”高于“90后”(15.6%),而得分在60分以下的“70后”比例(7.3%)却低于“80后”(8.0%),“80后”略低于“90后”(8.1%)。此外,“70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也比另外两个世代的比例更高。但是在生态参与观和环保行为方面,“90后”比“80后”“80后”比“70后”的意愿更强、践行度更大。例如,55.4%的“90后”50.5%的“80后”35.3%的“70后”愿意为环保花钱,这表明,相比其他两个世代,“90后”青少年更愿意为环保花钱;同时,他们也更愿意为环保花时间,因为当环保行为要花2个小时以上时,仍愿意去做的“90后”占48.1%,“80后”占45.5%,“70后”仅占35.3%。

(四)高学历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强,但主体责任意识相对较弱文化水平越高的人生态知识越丰富,对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越深入,环保意识和能力越强,对建设“美丽中国”等的认同度也越高。但也存在学历越高、主体责任意识相对越低的问题,高学历青年中有部分人尚未认识到自己就是建设“美丽上海”的主体力量,而倾向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推给政府或企业。例如,学历层次为研究生的青年把生态责任归咎为企业(57.1%)的比例最高,本科为52.6%,大专/高职为50.4%,高中/中专等为40.4%,初中及以下为39.8%;当被问及“政府应当对改善环境状况负责、不应该花公众的钱”时,学历为研究生的青年中表示认同的比例高达61.3%,本科为55.1%,大专/高职为54.7%,高中/中专等为45.3%,初中及以下为40.3%。

(五)党团员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青少年中的中共党员和团员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各个层面上表现均强于其它政治面貌的青少年,环保行为上也表现出更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例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信心和非常有信心”的青少年中,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占76.5%,团员的占72.7%,非党团员的占61.6%,派的占61.6%;而表示“没有信心和非常没有信心”的青少年中,中共党员的仅占3.7%,团员的为4.2%,非党非团员的占7.2%,派的占30.8%。可见党团员青少年确实是党和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可以信赖、能够依靠的主体性力量。

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知行不统一,价值观转向是关键无论在生活、生产还是政策执行中,对什么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而言,青少年一般有清醒的认识,但是真正做到的比例相对较少。例如,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面临两难时,受访青少年中77.5%的在认识层面会支持政府选择前者,仅9.1%的支持后者,13.4%的态度不明;但在具体情景中,坚持“环境优先”的下降至59.8%,而实际滑向“经济优先”的升至15.7%,且有24.7%的不确定该怎么办。这与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仍处于过渡性阶段密切相关,调研发现,越倾向于生态价值观的青少年生态认识越合理、参与观越强、践行度越高。可见,帮助青少年更加坚定地转变传统生态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当务之急。

(二)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意识须强化生态危机并非天灾,而是“人祸”,资源开发者、生产者、管理者、消费者,企业、政府、个体都是“共谋”。因而,各主体都应反思自身的生态安全责任,积极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义务。但从调研来看,虽然青少年意识到了自己的“生力军”角色,可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充分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等具体实践中,他们却大多有意或无意地将环保义务转移给了政府,寄希望于城市政府来推动生态事业的发展,而对自身的主体性责任隐而不宣。这种强调政府在生态保护上的主要责任、减轻个体职责义务的意识和做法,不仅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有效推进,还可能在具体的环境事件中引发“邻避效应”甚至“官民对抗”。因此,增强青少年的生态责任感和责任能力,是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绕不开的着力点。

(三)共青团需要思考推进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长效机制纵观整项调研,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在青少年中达成共识,共青团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共识转化为广大青少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激情、智慧与活力。但调研发现,认为共青团开展的环保活动更有吸引力的仅为15.9%,觉得青年社会组织举办的同类活动更有吸引力的达25.2%。环保类青年组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生力量,在有效动员、环境保护、协同治污、生态教育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公信力不足、资源不足等问题。事实上,有高达72.8%的受访青少年提到“共青团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因而,充分认识共青团在推动青年、青年社会组织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逐步形成共青团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显得非常有必要。

四、对策与建议

如何进一步焕发都市青少年的青春智慧与创造活力,让他们以更为积极的主人翁姿态,更加自觉地投入到保护环境、珍惜地球、爱护生命、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呢?基于经验数据和逻辑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以及全社会需要继续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青少年要拓展生态认知,倡导生态观念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协助青少年了解如何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去认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严重后果。同时,也要让其知道全球社会在生态危机之中的反省、觉醒以及应采取的积极应对之策。另一方面,青少年不仅自身应树立生态文明观,还应成为宣传者、倡导者、引领者,促进全社会成员共同提升自我的生态文明素质。

(二)青少年要丰富生态体验,践行生态活动首先,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在岗青少年要增强珍惜资源、循环使用资源的观念,围绕“增收节支、节能降耗”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资源、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动生态科技进步和绿色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继续转变生活方式,遵行低碳生活方式,养成理性的绿色消费习惯,杜绝奢侈浪费,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优化。其次,青少年自身在生产、生活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努力培育起热爱生命、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使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善待生命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三)针对青少年特点,调整宣教的内容和形式党和政府、社会各界要为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更好的环境,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广的平台,特别是要根据青少年获取信息渠道的改变,调整宣教策略,做到精准传播。充分发挥数字新媒体的平台,主动探索利用新媒体进行环境信息传播、在线互动交流、环境舆情监测和环境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办法。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与电信、新媒体等渠道商、内容制作商密切合作,通过移动互联、移动终端、开辟环保微博、微信、APP等加强宣传、沟通、调查、互动等,从青少年的角度设置议题,从青少年舆情中捕捉话题,用青少年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进行报道、推广,让有意义的事更有意思,从而将生态文明意识和理念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中。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2-03

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需要的积极回应。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助全民之力才能办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但究竟生态文明教育是什么,生态文明教育教什么,怎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有关提法如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差别很大,学者们在广泛开展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已开展生态文明的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起步状态,没有形成工作系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在众多的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图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作进一步的探析。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3]还有学者则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等方面。”[4]可以看出,虽然相关的研究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也都比较注意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存在着零散、浅显、杂乱、雷同的现象,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对现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同于国外的环境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等内容应该排除在外。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等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

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

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

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态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法制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法律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的具体体现。生态法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的推动,也需要生态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每个公民或社会集团在享有生态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定的生态义务;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法制手段是最重要的保障。

进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法律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近年来,注重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立法共识,我国生态立法加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生态法制观教育,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强化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义务方面的政治认同,并以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众的事业,法律法规支持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我国的立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们在守法的同时参与生态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从而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执法的效果和司法的监督。生态法制观教育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在用生态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还会运用法律武器与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有关生态的思想观念的教育。这种观念教育一方面以一定的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作为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又以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作为预期的效果和追求的目标。但生态知识并不直接产生生态行为,只有正确的生态理念才能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桥梁。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可以提炼出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础因子。其中,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自身代内和代际之间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它们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内容。生态消费观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它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重点,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内容。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是引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内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为“培养生态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23-24.

[3]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4]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主要外宾[N].光明日报,2012-12-13(3).

篇9

一、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方面。在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缺乏系统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些方面认识不深、理解不透,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如在自己班主任的工作中,生态保护的理念不够强,在班级里宣传生态保护力度不够到位。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只有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长期持续,资源也可以永续利用。我能清醒地认识到祁连山南麓是祁连县片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生源地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能正确的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在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上质量不高,生态环保教育的自觉行动和能力有所欠缺。

(三)生态环保理论学习及思想认识方面。我能够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最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认真学习和阅读《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祁连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等政策法规,学习省委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动员部署会、现场启动会精神和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及海北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精神和祁连县祁连山南麓祁连县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精神。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高,学习不够系统、深入、扎实。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工作与生态保护工作不能很好的融合,学习的目的在于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层次,增强推动工作落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以干代学”、“以干为重”的思想,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超前解决的意识。

(四)工作作风方面。在工作中自己总认为对业务比较熟,工作上闹小情绪。学习上级和组织规定的内容多一些,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的多,不感兴趣的学的少,尤其对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待生态环保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工作标准的“天平”有时候会倾斜,特别是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容易放松对工作的要求,只是急于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实现质量与实效的统一。

(五)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方面。本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把保护环境的责任扛在肩上,时刻要求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中履职尽责,要求学生在生态环保建设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认真打扫教室卫生、环境卫生做起,从外面的环境保护做起,为生态环保出一份力,不断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学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信念问题、思想作风问题是存在上述所有问题的直接根源。

(一)理论学习不够主动,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有待提高。一是没有把生态环保理论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对生态保护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二是没有深刻地重视到生态环保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缺乏系统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完全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生态环保认识经验不足,宗旨观念有所淡化。主要原因是对坚持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环保的意识。经常把环保问题挂在嘴边,实际工作中体现的不够,环保行动落实不到位。

(三)创新意识有所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解放思想,更新环保观念,创新环保工作方法和手段方面还欠缺。忙于应付多、主动落实少,研究情况多、解决问题少,缺乏创造性开展工作,生态环保意识有待继续增强。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保理论学习。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最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形成正确的理念,指导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二是加强专业技术学习,要力争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始终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环境保护作为守纪律、讲规矩的必然要求,把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民心工程作为头等大事,从战略和全局角度,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我班环保工作。

篇10

一、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方面。在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上,缺乏系统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些方面认识不深、理解不透,研究不深,把握不准,如在自己班主任的工作中,生态保护的理念不够强,在班级里宣传生态保护力度不够到位。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只有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长期持续,资源也可以永续利用。我能清醒地认识到祁连山南麓是祁连县片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生源地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能正确的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在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上质量不高,生态环保教育的自觉行动和能力有所欠缺。

(三)生态环保理论学习及思想认识方面。我能够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最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认真学习和阅读《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祁连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等政策法规,学习省委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动员部署会、现场启动会精神和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及海北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精神和祁连县祁连山南麓祁连县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精神。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高,学习不够系统、深入、扎实。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工作与生态保护工作不能很好的融合,学习的目的在于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层次,增强推动工作落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以干代学”、“以干为重”的思想,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超前解决的意识。

(四)工作作风方面。在工作中自己总认为对业务比较熟,工作上闹小情绪。学习上级和组织规定的内容多一些,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的多,不感兴趣的学的少,尤其对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待生态环保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工作标准的“天平”有时候会倾斜,特别是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容易放松对工作的要求,只是急于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实现质量与实效的统一。

(五)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方面。本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把保护环境的责任扛在肩上,时刻要求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中履职尽责,要求学生在生态环保建设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认真打扫教室卫生、环境卫生做起,从外面的环境保护做起,为生态环保出一份力,不断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学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信念问题、思想作风问题是存在上述所有问题的直接根源。

(一)理论学习不够主动,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有待提高。一是没有把生态环保理论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对生态保护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二是没有深刻地重视到生态环保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缺乏系统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完全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生态环保认识经验不足,宗旨观念有所淡化。主要原因是对坚持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环保的意识。经常把环保问题挂在嘴边,实际工作中体现的不够,环保行动落实不到位。

(三)创新意识有所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解放思想,更新环保观念,创新环保工作方法和手段方面还欠缺。忙于应付多、主动落实少,研究情况多、解决问题少,缺乏创造性开展工作,生态环保意识有待继续增强。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保理论学习。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最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形成正确的理念,指导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二是加强专业技术学习,要力争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始终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环境保护作为守纪律、讲规矩的必然要求,把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民心工程作为头等大事,从战略和全局角度,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我班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