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篇1

一、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一)然生态系统复杂多样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系统复杂,有不同演替时期的多种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冰川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这些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相互镶嵌组合,形成了适宜多种动植物、昆虫栖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基础。在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系统内生物成分复杂、物种丰富、种群数量庞大。

(二)生物物种多样

祁连山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95科451属1311种,约占全国植物种数的4.8%。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63科286种。保护区已采集命名的昆虫有16目175科1609种,目数占世界昆虫33目的48.5%,占甘肃森林昆虫23目的69.6%。

(三)珍稀、濒危物种多样

祁连山保护区有雪豹、藏野驴、斑尾榛鸡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鸟类8种、兽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鸟类26种、兽类13种),濒危鸟类占全国濒危鸟类的17.49%,兽类占全国濒危兽类的19.14%。甘肃省保护动物6种(鸟类2种、兽类4种),甘肃省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24种。保护区内保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半日花、星叶草、绵刺4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桃儿七、瓣鳞花、黄芪、蒙古扁桃4种。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兰科植物12属16种。

二、生物多样性在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依托

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联系的间接使用价值,占其总价值的约95%,这一部分价值也正是生态旅游存在并大行其道的资源基础[3]。生物多样性是祁连山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和依托。如果丧失了生物多样性,就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保护区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二)生物多样性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形成的生物及其生境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为游客提供了最为原始、最为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让游客在感受大自然神奇奥妙的过程中得到了放松和休憩,促进了身心健康,满足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需求。

(三)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生态旅游经营者收益

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为经营者带来的不仅仅是门票收入,野生菌类和野菜为游客提供了别具风味的美食,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在满足游客观赏需求的同时,还为人类提供了名贵的补品和药材,为生态旅游经营者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四)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以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为欣赏对象,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生态良好,物种多样,环境优美的休憩场所。生物多样性既是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又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果失去了生物多样性,就丧失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境遭到破坏

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活动,以及大量游客的活动干扰,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景区内游客活动频繁的地区已经没有野生动物栖息。

(二)植被遭到破坏

由于游客的过度踩踏,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的植被遭到破坏,调查发现,保护区金露梅、紫花针茅、疏花针茅等主要低矮植被的高度和覆盖率都低于景区外草原,保护区景区内植被覆盖率比景区外平均低26%。

(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内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减少,景区开发之前活动在景区及周围的马麝、马鹿、盘羊、岩羊、棕熊等野生动物,目前在景区及周边5千米范围内已找不到活动踪迹,血雉、兰马鸡、雉鹑、斑尾榛鸡、草兔、中华鼢鼠等野生动物在景区的数量下降了68.4%。

(四)生物遗传资源流失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保护区部分物种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导致生物遗传资源流失。景区内的山丹花因游客过度采摘,分布面积锐减91%,植株数量锐减87%。

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一)加强游客管理

及时加强对游客的管理,规范游客的行为,尽可能减少游客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二)严控旅游设施建设

加大旅游设施审批监管力度,旅游设施建设必须遵照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严格审批,坚决杜绝随意建设旅游设施,破坏景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境的现象。

(三)严格执法

严格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对破坏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加强宣传教育

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主题活动;雷州石狗

一、简述

1.雷州文化简述

雷州文化是雷州半岛文化的简称,在地域上包括现在湛江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东海区、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并称岭南四大区域文化。主要有七大历史脉络――古图腾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古代建筑文化、古代陶瓷文化、南珠文化、古代书院文化、自然景观文化。

丰富的乡土文化能为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提供大量资源,使其更能体现地方特色,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张涛在《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水文化为例》(2012)中研究了幼儿园课程融入地方文化的可行性及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李凤英在《红土节日文化与园本课程建设初探》(2009)中提出了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选取了节日文化开发作为园本课程。

2.雷州石狗文化简述

雷州石狗是雷州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雷州先民视它为神明,至今拥有“南方兵马俑”的美称。雷州石狗文化中可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资源很丰富。比如,神话传说――盘瓠传说讲述石狗崇拜源起;雷祖传说讲述石狗崇拜的快速发展;石狗报恩等记录石狗与人之间的故事。功能:雷州先民将其视为图腾来敬畏;雷祖诞生让它成为呈祥报喜的灵物;宋代闵人南迁和中原文化引入让石狗成为守护神灵;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石狗也逐渐变成了与人亲近的司仪宠物。雷州石狗的造型纹饰丰富,有的雕凿手法极尽写实,透出生命的迹象;有的极尽抽象,令人浮想联翩。石狗身上的纹饰有云雷纹、凤尾纹、雷鼓、渔网等,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云雷纹表示驱凶避邪;凤尾纹寓意石狗是呈祥灵物;脚踏雷鼓寓意呼风唤雨……

二、以雷州石狗文化为中心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

1.幼儿园主题活动

幼儿园课程中的主题包括中心议题本身和它蕴涵的或与其相关的问题、现象及事件等。我国幼儿园主题活动最早可追溯到陈鹤琴的“整个教学法”,主张课程应当相互联结,不应割裂。何媛在《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基本视角:儿童的经验》一文中提出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构建主题活动,让儿童充分接触主题对象后产生欣赏的态度和经验性的知识。真正的主题网络是事后的总结,但这不否定它的计划性,只是更具弹性和过程性。

2.以雷州石狗为核心构建的主题网络

(1)雷州地方志中有关于石狗故事的整理和收录,教师可以查阅资料,收集、筛选合适的故事,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另一方面,幼儿能通过长辈收集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分享。在幼儿充分了解这些故事后,又能以图画、歌谣等形式保存下来――制成画册、编成歌谣,进一步熟悉的同时又增加了趣味性。

(2)石狗的雕塑是幼儿了解它最直观的方式。通过观察、欣赏石狗雕塑,幼儿能快速形成对石狗的初步了解,生动有趣的造型和纹饰能让幼儿产生更大的兴趣。经调查了解,在幼儿掌握了石狗的造型特点和纹饰时进入绘画或手工制作环节,就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一尊独特的石狗。幼儿还可以想象自己与石狗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赋予作品生命和活力。

(3)石狗的功能及造型都是不同社会背景的产物。古代雷州先民崇尚天神和图腾,这一时期的石狗是抽象的,体现人对神灵、图腾的敬畏。海边的石狗多刻着叶网纹、踩着渔网,体现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希冀。宋时闵人南迁以及中原文化的引进,使石狗也具有了驱魔辟邪的寓意,幼儿从“门神”等经验迁移到石狗功能,在巩固已有的经验的同时也对石狗的功能产生了探索的欲望。

(4)雷州石狗也蕴含科学知识。了解雕塑比例、雕刻的岩石种类、年代久远的石狗面目模糊的原因,还有雕塑材料的种类、石狗雕塑与狗的姿态间的联系,可从“狗”切入。首先,狗是比较常见的动物,教师可从狗的姿态引出石狗的造型,幼儿直接的经验体会也更有助于接受新的经验。石狗的材质是雷州半岛最常见的玄武岩或红砂岩,质地坚硬粗糙,颜色是阴沉的暗灰或黛青。幼儿可以了解玄武岩雕琢成为石狗的过程。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能用什么材料雕塑石狗(陶土、橡皮泥、木头等)。

三、讨论

1.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现状

调查发现,雷州当地少有幼儿园将石狗文化与课程活动相结合,但有将当地节日、特色食物等民俗文化带进了幼儿园的活动实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相关政策的支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政策的支持使幼儿园有更大的动力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社会对文化认同度的提高,无形中也促进幼儿园开展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

(2)石狗文化本身有待开发。雷州处于欠l达地区,一些农村还存在“学写字算数才是正经事”的观念,老百姓不了解石狗的文化价值,不注重保护石狗文化,无形中遗失了很多资源。另一方面,关于石狗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缺失,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石狗的艺术价值,在其文化意义等方面还存在空白,加上大量的石狗雕塑被窃、破坏,相关研究难度也在加大。

(3)园长、教师等对雷州石狗文化不了解。通过调查访谈,发现雷州地区对石狗文化有所了解的园长或教师都很少,年龄较大的园长、教师表示儿时曾在村中见过石狗,但也从没了解过石狗的传说。园长、教师对石狗文化的不了解直接导致幼儿园很难将雷州石狗文化引进。

2.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价值

(1)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学前儿童主要是感受身边的环境、生成经验性知识,直接灌输学科知识对幼儿的发展不利。幼儿更需要使用感官去感受事物,逐渐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幼儿对生活中的文化背景有自然的亲切感,而民俗文化直观、形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挖掘石狗文化中有教育价值的部分,结合游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将其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石狗文化经验体系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奠定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基础。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调查发现很多教师都是中大专学历或转岗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面对丰富的资源却没有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但是经过具体的指导实践,教师已经能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组织有效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对石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证明了将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做法是能让教师获益的,教师通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优秀的幼儿园除硬件设施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课程体系必不可少。将雷州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原有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更有整合性地将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构建成一个整体,更有益幼儿的学习。石狗文化贴近幼儿实际生活,能改善当前幼儿园部分课程与实际脱离的现象。

(4)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石狗文化是组成地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需要保护并传承的传统文化。充分的了解是保护和传承的前提,石狗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能让幼儿、家长更加了解相关的知识,提高认同感,唤起人们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3.反思

(1)要深入研究雷州石狗文化。充分的资源是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基础,要想更好地利用雷州石狗文化开展特色主题活动,首先就要充分了解石狗文化。

(2)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和完善理论。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理论是否科学也需要实践的验证。利用石狗文化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可行性,初步的实践也表明它是行得通的,但能否完满地进行还有待调查。

(3)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高水平的教师是主题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主题活动在提升幼儿自主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参与的难度。如瑞吉欧的教师所说,“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要不停地调整,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或是确定的。这真的不容易”。要想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学习主体性、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完善课程,高水平的教师力量不可忽视。幼儿园应增加教师在职培训机会,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路玉萍.岭南文化一朵奇葩:雷州文化[N].湛江日报,2011-12-28.

[2]巨云和.雷州石狗雕刻的文化特|与造型方法[J].美术研究,2008(4):105-106.

篇3

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知识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相关的利益大大受损。在考量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背景下,借鉴国外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先进经验,从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以及构建地区性保护屏障来探讨建立和完善我国传统中医药保护的制度。

关键词

传统知识;传统中医药知识;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传统中医药因进入公有领域,使用价值一直被无偿攫取,而传统文明的创造者及传承人却从未得到知识利益的任何回馈。国家间在经济贸易的过程中,慢慢对传统中医药的利益权人应得到尊重和价值保护达成共识。在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给予传统知识的创造者和继承人应有的财富所有权。

一、传统中医药知识概述

(一)传统知识的内涵传统知识,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从一代传向下一代的知识系统、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具有继承性、群体性、公开性、共有行、特异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

(二)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内涵传统医药,包括传统中医药学、阿拉伯医药学、印度医药学等传统医药学系统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传统中医药分为汉医药和民族医药,其中的汉医药即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医”与“中药”的统称。“中医”是指中医学的各种理论和疗法,始创于战国时期,以《黄帝内经》为形成标志。“中药”指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具有药性(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和配伍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制剂的总称[1]。1.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定义传统中医药知识是指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在继承中持续发展创新、有着现实或潜在价值的医药方面的传统知识。中医药知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民族医药知识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预防、治疗疾病经验的高度总结。2.传统中医药知识的特点作为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传统知识的基本特点外,传统中医药知识还具备如下特点:(1)传统中医药知识具有广泛性,这是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不仅积累了中药学丰厚的物质财富与中医学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包括优秀的卫生从业精神财富。这是传承和继承传统中医药学的前提。(2)传统中医药知识具有基础性,这是就中医药传统知识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功能作用而言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历经数千年积淀,稳定深厚,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3)传统中医药知识具有特殊性,这是就传统中医药知识与其他传统知识和外来医药学而言的。传统中医药独具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发展规律,是传统中医药知识的独特魅力所在,是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根本体现。(4)传统中医药知识具有时代性,这是就传统中医药知识在科技时代下的创新、发展与完善而言的。学科交叉、技术集成,尤其是量化和提纯技术在中医药方面的运用,促使经验医学更加科学可靠,传统知识焕发出时代光彩。3.传统中医药知识利益流失的起源、现状及保护意义中医药领域隐藏巨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原有3%的国际市场占额在十年间不断下滑。国家医药保健品贸易数据显示,中成药进出口自2008年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在主要的欧盟市场植物提取物在各类出口药品中的比例超过52%,在拉美市场高达87%。多数植物提取物出口后,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成药,最后返销到中医药的故乡———中国。经济利益流失源于知识产权制度使用不佳。利用中国海量开放式的传统中医药知识,跨国公司凭借先进的研发手段、高水平的生产工艺无限攫取中医药价值,更有甚者对传统中医药知识据为己有。日本仿照中国的古代中医“汉方制剂”制备的“救心丸”,与我国的“救心丸”如出一辙,从中攫取的巨额利润累计超20亿美元。科学技术对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破坏是传统医药知识不断面临盗用。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进入到公有领域的各种知识资源已成为各国为加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对传统医药知识的不当利用和无偿占用成为利益纠葛的中心[2]。分析发现,深得消费者青睐的“洋中药”质量上乘,剂型剂量准确,但是适应症和主治功能等使用说明与中医药古方不谋而合。在国家层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在立法上已经有所体现,如1997年菲律宾颁布“传统可替代医药法”,2002年印度颁布“生物多样性法案”。在国内,传统中医药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境遇,缺乏正确评价与尊重,生物盗版严重。国内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产权保护研究起步晚、研究弱。从全球来看,尚未形成一套国际认可度高的传统医药知识保护方案,伴随着各国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具有借鉴意义的国内立法和区域性协议有望创举。传统中医药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世界传统医药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其科学性逐步得到国际认可。目前,我国探明的药用动植物和矿物资源累计超过12000种,是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流行于国际市场的119种利用植物开发的药品中,超过70%从传统中草药中提炼而成。坐拥海量传统中医药知识和质量上乘的原产药材,国内医药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毋庸置疑,基于传统中医药的新药研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坚持保护与开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模式,可以捍卫民族文化根基,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传统知识向经济利益的转化,实现文化经济双丰收。

二、传统中医药知识国际保护简述

(一)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律保护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联合国促进使用和保护人类智力作品的国际组织,是推动和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国际保护发展的专门机构。2000年,WIPO成立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确定了传统知识保护的国际法律保护框架。2006年,WIPO郑州研讨会将传统中医药知识列为其重点保护的对象之一。WIPO是国际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在推动传统医药知识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2.WTO和TRIPS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必须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协定)中的规定。TRIPS协议要求各国在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时,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实际上是把TRIPS协议作为国际市场的准入标准。中国是最重要的中医药生产国和消费国,协调传统中医药保护立法与TRIPS等国际立法精神的一致性,并与在全国范围推进国际标准迫在眉睫。TRIPS协议条款还规定,只要具备新颖性、工业利用价值、能提供发明步骤等说明,专利可授予包括产品和方法在内的所有技术领域任何发明,这就为传统中医药产品的专利注册提供可能性。但是同时要认识到,TRIPS没有为药品专利权滥用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导致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只是一味的申请药品专利而不实施专利,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水平低。传统中医药知识是唯一存续至今的世界四大医药体系,中国应当不遗余力将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纳入TRIPS协议保护范畴,共同致力于实现TRIPS协议中传统知识与遗传资源的来源披露、知情同意、惠益分享等公约成果。3.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是联合国(UN)内负责卫生事业的专门机构,作为传统中医药知识最主要的保有国家,中国仅仅有《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以及《中医药条例》、《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不难发现,我国对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的立法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约束力普遍较低,而《中医药品种保护条例》主要是品种保护,不是权利保护。2002年,WHO出台了首个传统医药全球发展战略———《2002-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确定了传统医药的概念。当前形势下,中国迫切需要根据《战略》提出传统中医药的保护目标,研究制订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中医药法的立法进程。政府要大力支持WHO在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7个机构设立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4.《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是第一份全球性的生物源多样性保护协议,其主要贡献是确立了事先知情同意原则。公约第15条规定,任何国家有权但只有事先征得生物资源原始持有人的知情同意才能获得或开发遗传资源,由此产生的商业利益必须采取资金补偿、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公平合理的方式与遗传资源的提供国进行分享。CBD开创的遗传资源保护的事先知情同意原则,中国可以将保护对象从遗传资源扩展到传统知识,既可以促进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确认,也使我国中医药资源保护有据可循,对遏制“生物盗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综上所述,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虽然形成了基本的法律保护框架,但是尚未产生具有细致针对性和强大约束力的法文,不能为传统医药知识利益提供及时保障。

(二)外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概述由于发达国家对传统知识的商业化运作没有遵循TRIPS等协议的知情同意、获益分享原则,引起传统知识保有国的强烈抗议和不满,许多国家纷纷修改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土著和传统社区的非正式创新纳入保护范畴。笔者主要以泰国、印度为主要分析案例,阐述他国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先进经验。1.泰国泰国是单独立法的代表性国家。在保护传统医学方面,泰国颁布有最著名法案《传统泰医药知识保护与促进法》。此法规定:传统医药处方分为三级(国家、私人和普通)。国家处方是满足人类最迫切的健康需求,具有重大利益或特殊价值的处方,经卫生部认定核准,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化生产;私人处方经由处方发明者、开发者或继承人提请注册,获批后为处方持有人自由使用,有效期截止至权利人死后50年,他人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一般处方为处于公知领域的药方,可自由使用[3]。《传统泰医药知识保护与促进法》对传统医药处方进行细致分级予以差异化保护,同时兼顾国家、权利人和公众三者的利益需求。对国家处方进行界定,有效避免因保护力度过大而阻碍传统医药实现经济利益的转化,赋予个人处方权利人一定年限的专有权,是专利制度和版权制度结合的有益尝试,为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立法提供良好的国际借鉴。2.印度印度作为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发祥国之一,鉴于“姜黄案”、“basmati案”的沉痛教训,其在国际社会上对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保护的呼声最高,在国内立法和保护实践更是不遗余力。2002年颁布的《生物多样性法案》和2004年颁布的《生物多样性法细则》中规定,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局是唯一负责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授权管理的机构,任何人要获得基于二者研究成果的知识,必须事先征得管理机构的同意,同时遵循法案和主管部门规定的利益公平分享的期限和其他条件。除此之外,印度以地区、邦和国家三个不同层次的注册制度或特别法规的形式为传统知识提供差异化保护[4]。保护实践方面,印度创立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归档国家计划,在多个村、部落、邦和研究中心和非政府组织中开展,旨在对散落各地的民间配方、医用植物、治疗技术等传统医药知识进行收集、归档。1999年印度国家科学普及局联合印度药品和疗法系统部建立“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TKDL)”。TDKL筛查百年以上科学文献千余份,收录古方250个、Slokas(Versus&Prose)配方35000种,以英、德、法、日等多国语言编译,数据库资料累计超过140000页。此外,印度还建立了用于发明者注册登记的“蜜蜂数据库”(HoneyBeeDatabase)和较短保护期限的小型发明专利保护制度,促使印度传统医药知识实现文化到经济的转化,印度传统医药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3.其他国家日本传统医药学起源于中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传入日本后得到不同形式的发展,以汉方药为最大成就。日本政府特别重视汉方药的基础研究,尝试用当代西医的实验室研究对中医药机制作出合理解释。据统计,日本医药行业科技人员在全国同类占比中高达60%,政府每年划拨1.72万亿日元作为基础研究经费。在专利保护方面,日本企业制定“专利网”、“创造性仿制”、“海外拓展,专利先行”三大战略,形成产研结合,开发与保护协同进行的良性循环。在过去30年里,美国人对西医的局限性和副作用有着深刻了解,越来越多慢病、重症患者要求赋予传统医药学合法地位。2000年白宫成立补充和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将美国传统整脊医学、欧洲传统顺势医学、传统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一并纳入补充/替代医学范畴。中国医药产业存在严重的产、学、研脱节问题,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和毁坏严重,研发层次较低,出口贸易以原材料为主。为了扭转这种形势,我国需要对现行模式进行调整,实行“以经济驱动研发,以研发促进保护”的发展战略。此外,国人作为传统中医药知识发源地的土著居民,应当充分认识中医药的潜在价值,自觉学习并利用传统医药,尝试自下而上推动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立法的新方式。

三、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专利保护一是因为传统知识已处于公知领域,明显无法归属于专利保护的专有知识,因此不符合专利要求具备的“新颖性”标准;二是传统文化的本质不符合创造性标准,体现的是继承性属性;三是传统文化的权利主体难以确认,不具有知识产权的私权特征;四是专利制度保护有期限、有明确对象,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不符合专利保护制度的标准及对创新的激励要求[5]。然而,在特定社群中延续、传承与发展的传统医药知识不应被简单视为公用知识,更不应以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标准来片面衡量,而应当另辟蹊径,或者提供略有差异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目前,我国专利注册采用绝对新颖性标准,传统中医药知识在传统社区之中经过口头传播、书面记载、公开使用,已经构成了公共领域的知识。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许多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公知领域至今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传统中医药知识正是在这样的范围内孕育、发展、完善。在现代科学研究当中,新诞生的知识和发明在实验室等特定范围内也处于“公知”状态。因此,传统中医药知识作为专利客体予以审查时,应该对新颖性重新做出界定。参照《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关于“商业新颖性”的规定,只要没有相关创新在先专利和同质技术的书面公开,不应认为传统中医药知识丧失了新颖性。作为知识产权对象的智力成果,其“创造性”可理解为该智力成果是独立创造或设计的,即具有独创性;或者理解为该智力成果相对于现有成果,还应有所突破、创新。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用来分析传统文化是否科学,应当从中医药活性物质和有效成分角度出发,探索其有效成分,形成新的创新单,符合科学技术的逻辑性,这样就可以将传统中医药具备创造性特点,符合现有法律保护的机制。综上所述,专利法应当对传统中医药知识注册专利采取特殊的保护策略,其专利主体理所应当是原住地集体,客体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传统中医药知识群。具体来说,专利注册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从单方中开发新药,也即从我国古籍记载的单方或单味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2.应用传统的有效名方开发复方制剂,通过分析研究传统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制新型制剂;3.通过改良剂型和变更给药途径的方式来开发新药;4.在科研实验成果中开发新的中药制剂。

(二)商标保护著名中药老字号如“同仁堂”、“潘高寿”、“达仁堂”、“陈李济”、“桐君阁”等,是传统中医药的无形资产。但是就全国而言,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经营意识淡薄,甚至存在中药商标与通用名混用的问题。《商标法》(2013)第十一条规定,商标不得使用商品的通用名,不得直接使用标识主要原料、商品质量、功能、重量、数量等特点的文字或图形作为商标。国内许多企业或产品商标设计水平低,不具备所要求的显著性。因此,我国药品商标的注册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仅占我国注册商标总量的2.5%,知名商标更是屈指可数。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对道地药材保护的认识,相关利益遭遇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侵犯,如韩国将高丽参作为国家的特殊产品实行国家专卖,而事实上许多高丽参原产地来自中国东北。鉴于《药品管理法》(2001)并不要求中药材、中药饮片必须使用注册商标,而中药产品的命名对重要的成分和疗效具有一定描述作用,我国的中药仅通用名要求以规范的商品名称标识成分、功能,这无疑是中药打造本土品牌的重要突破口。道地药材是我国具有战略地位的优势资源,如云南文山三七、长白山人参、宁夏枸杞子、冬虫夏草、藏红花等,采用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形式来识别商品的原产地,是被各国广泛采纳的经济有效的保护手段。1995年,我国已将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用于地理标志保护,尽早把更多质地优良的道地药材列入地理标志的保护范畴,加强质量控制促进成产集约化,势将助力优质药材打造品牌,占领市场,获取更高效益。

(三)著作权保护在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呈现的不同表达方式或方法,而非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在中医药领域,著作权法主要用于保护医药著作、论文、口述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说明书、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等。但由于现有的医学专著进入共有领域,加之许多中医药企业缺少著作权保护意识,保护效果不佳。尽管著作权法在传统中医药领域中不直接涉及配方、工艺等具体内容,保护力度不如专利、商业秘密等保护方式,却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从著作权保护对象的特点出发,可以维护医药专著、古方典籍的完整性、系统性;其次,从著作权保护的功能出发,可以有效激励作者的创作热情,扩大知识传播的广度;第三,采用著作权法保护传统中医药知识可以树立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声望,为传统中医药文化和产品走向国际化奠定思想基础。传统中医药知识涵盖民族医药、古方典籍、药物资源等,体系庞大繁杂,对其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建立中医药知识名录或数据库,确保行政和司法机构能够全面高效地进行检索。数据库要求对所有国家、地区和机构具有可及性,提供关键词检索、高级检索、交叉参考文献等友好界面、链接和全文获取,以确保权利授予机构最大限度地识别在先技术。标准化数据库的建立可在对传统中医药知识权利主体明确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建立起利益分享机制,一定程度上规避知识产权利益争端,降低对处于公知领域的传统中医药知识或相关技术方案授予专利权的可能性,维护权利主体的尊严和经济利益[6]。

(四)商业秘密保护与专利制度的公开化的硬性要求相反,商业秘密不要求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严苛的审查标准。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通过限制信息的流动来防止个体利益流失,因此赋予权利人更多自主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内120家中成药重点企业生产的401种中成药中有61.8%被采取商业秘密的方式予以保护,其保护条件已趋于成熟。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其保护规定散落在诸多法律条文中,故而存在许多适用障碍和局限性。尽管如此,相较于注册专利,商业秘密制度具有对技术信息保密功能的同时,没有繁琐的行政审批手续,只要保护主题具备秘密性、经济价值,并为当事人采取作为现代知识产权体系中的工业产权,因此商业秘密制度更符合某些传统中医药知识(如制配工艺)的保护需求[7]。值得注意的是,TRIPS协议将商业秘密的权利人界定为“信息的合法控制人”,相较于我国规定的“经营者”更加科学合理,修改现行法律予以扩展保护主体势在必行。此外,为了能够实现传统中医药知识商业秘密保护,还必须厘清现有立法对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的混用,建立专门制度与协作机制相整合的保护体系,协调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采取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相结合的保护途径[8]。

(五)构建地区性保护屏障20世纪50年代起,非洲、南美多国率先提出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主张,要求建立特殊制度以对抗对本土传统知识成果的不当利用。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安第斯组织联合签署的《知识产权共同规范》中,要求该组织会员国在国内立法中对传统医药知识予以保护。在传统医药知识面临屡遭侵犯而又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法律救援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联合起来制定保护规则,共同构建地区性保护屏障。伴随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中国在上海经济合作组织(SCO)、亚洲太平洋经济组织(APE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国际组织占有重要席位,在履行大国义务的同时,应当适时把传统医药知识保护提升到国际层面,积极主导传统医药知识地区性保护屏障的构建。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壮大南方药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探讨传统医药服务和贸易模式创新以及传统医药的品牌建设。成员国共同签署发表《中国———东盟国家传统医药南宁宣言》,承诺坚持政企合作的方式,遵循“、优势互补、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传统医药贸易和知识保护方面共同做出不懈努力。医药高峰论坛是行业性的会议,并不直接参与国际法律、规则的制定,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对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会议宜形成正式会议记录、医药行业发展年鉴等成果,由与会国家共同呈请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表达加快传统医药知识国际保护体系构建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胡真,王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杂志,2013,54(3):192-194.

[2]宋晓亭.国际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兴起及发展趋势[N].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69-72.

[3]张华敏,徐慧,唐丹丽.从泰国传统医药立法探讨我国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3):215-222.

[4]梅智胜,肖诗鹰,黄璐琦,刘铜华.印度对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立法和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29(2):80-83.

[5]张冬,马超.传统文化专利保护的合法性问题[J].河北法学,2013,31(4):32-38.

[6]李一丁.传统中医药知识共享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法律实证分析[J].科技与法律,2013,101(1):7-12.

[7]王艳翚,宋晓亭.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研究[J].时代法学,2014,12(3):11-16.

篇4

本节教学内容紧扣“群落演替”是一动态发展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态发展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讲解时要让学生抓住各群落演替阶段中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过程本质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比较高。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图解、课件和模型制作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4)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后再讨论和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6)通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现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进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2)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重点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方法]

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的动脑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2.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学生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思路]

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演替中,教师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教师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3)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课题。

教师活动1:布置课前探究内容。

(1)收集旧照片。收集反映以前周围生活环境的旧照片(或图片),向照片(或图片)的主人了解以前的周围环境,以及后来所发生的变化。或收集当地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2)实地考察。选择校园(或熟悉)的公园进行考察,了解草地被踩踏情况,并仔细对比: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了解这些种类的差异可从杂草的种类、茎秆高度和长势、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等方面入手。最好能用拍摄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3)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可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了解一些比较典型的外来物种入侵的实例,最好能有国外入侵的,也有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入侵。

(4)了解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现状。可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包括相关法规、退耕情况。

学生活动1:对探究内容提前准备。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较深的感性认识,也可为新课的学习准备丰富的素材。

2.自主探究,归纳发现。

知识点一:演替的概念。

教师活动2:结合课本P78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并讨论: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由问题探讨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群落演替的概念。

学生活动2: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大致能说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归纳群落演替概念: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设计意图:先对群落的变化有个初步认识,同时也认识到有些群落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为学习群落的演替的概念做好铺垫。

知识点二:演替的类型。

教师活动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80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以及P78思考与讨论题。

(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大致过程。

(2)设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不同?

(3)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4)引导思考、组织讨论。

①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②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③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学生活动3:探讨“演替的类型”。

(1)读图,每个学生向同桌或抽取个别学生向全班同学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大致过程。

(2)思考回答:起始条件不同,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开始时地面没有被植物覆盖,而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开始时已经有了植物覆盖。

(3)理解为什么叫“初生”、“次生”。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就叫做次生演替。

(4)思考与讨论。

①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②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③能找到这些植物,但乔木占据了优势。

设计意图:把图中的信息内容化,通过简述加深对演替过程的理解。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实例分析对比进而引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知识点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师活动4:组织收集旧照片和实地考察两个大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强调学生汇报时注意从调查的情况进行对比。根据学生提供材料丰富程度及汇报的内容,把课本P81四幅图所反映的情况及时渗透到学生汇报中,并强调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学生活动4:

(1)收集旧照片的小组把收集到的反映以前周围生活环境的旧照片(或图片、不同年代的地图),以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报,重点放在今昔对比及原因分析。

(2)实地考察的小组,对考察的校园(或熟悉的公园),把了解到的草地被踩踏情况进行汇报,结合照片突出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

(3)完成课本P81思考与讨论。

①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②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设计意图:由学生亲自调查的结果来说明问题,可信度更高,同时通过亲身的体验加深学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更深的认识。

知识点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教师活动5:

(1)小结引入:有哪些原因导致群落演替?并由人为因素的破坏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结合课本P82侧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3)组织了解退耕现状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活动5:

(1)归纳回答: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外来物种入侵)。

(2)讨论回答: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3)汇报通过上网调查(或其他渠道)收集到的资料,包括相关的法规、退耕情况。

设计意图:关注退耕现状,认同人类要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5

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以负面形象示人,“草民”、“草根”、“草菅人命”等等,无一不是社会最底层柔弱卑微的映照,逆来顺受,无关紧要。但草并未在这种偏见下痛苦,相反它以隐性的力量在默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草息息相关,由猿到人的进化历程,就主要发生于林缘草地。人类在尾随、猎食草食动物的过程中,捕获、驯化幼兽,发展为家畜,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农业形态——畜牧业。在我国,这一历史过程凝结为伏羲传说,他被列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随后,在采集活动与饲养家畜而种植牧草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籽实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进而播种加以收获取食,这是种植业的滥觞。畜牧业与种植业作为两种不同的农业形态,随着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分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业时空特征与文化内涵。草原地区专事放牧,河谷平原等水热充沛地区则偏于耕种,它们都是人类对于不同自然条件的和谐响应。

 

后来,草与人类的关系发展,又因文化背景的差别,呈现出和谐共处的西方模式与参商不见的东方模式。西方农业,草地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耕种农田的同时,还种植大片的草地用于放牧家畜,产生奶、肉、皮毛等畜产品。而我国的传统农业,自汉朝后,“辟土殖谷曰农”,重视作物生产而忽视动物生产,草被认为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历来在农田中是清除的对象,重粮轻草的传统延续了数千年,并逐渐强化为独特的耕地农业。

 

中国的耕地农业模式,延续了几千年,也曾产生丰富的物质基础,支撑华夏文明达到世界前列。但现今世界一体化与食物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冲击,旧有的耕地农业已难以适应,草地农业将是救弊之道。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动物产品(肉、蛋、奶等)的需求比重不断升高,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增势更为明显。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趋势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过去耕地农业中动物产品的生产主要依靠粮食消耗而非饲草,将带来极大的隐患。如2011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到肉类总产量的63.5%,大大超过世界1/3左右的平均水平。养猪势必消耗大量的粮食。而为了满足养殖业对粮食的需求,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生产了产量高居世界第一的谷物类作物。

 

现在中国的谷物大约2亿吨用于口粮,3亿吨用于饲料,2020年左右饲料用粮将增加到5亿吨左右,即使我们坚守住18亿亩(1.2亿公顷)耕地红线,以耕地农业的旧传统,再增产2亿吨粮食将是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耕地农业的环境压力不容忽视。2011我国化肥施用总量为5704.2万吨,年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而国际公认的年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已是安全上限的1.93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缺失牧草增加土壤生物量与没有放牧家畜粪便还田等现代农业措施,是旧有耕地农业的先天不足。

 

而更为高效的草地农业系统,将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简述为前植物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与后生物生产四个生产层次,它们具有不同的内涵。

第一层是前植物生产层,也可称为景观层。它不以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为主要生产目标,而是以自然景观作为社会产品,提供社会效益,也就是以景观整体为产品向社会输出。前植物生产层的产品包括风景、水源涵养、自然保护、旅游休憩等。概括地说,就是以生态效益为目的的生产层。这是在传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生产(初级生产)和动物生产(次级生产)之外,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所特有的层次。

 

第二层是植物生产层。植物性生产是指植物利用日光能将无机盐类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组成有机物质的过程。这正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内涵。例如牧草、作物、蔬菜、瓜果、林木等,都属于植物生产。在生态系统中,因为是直接从无机世界进入有机世界,是生态系统后续各营养级的第一步,也称初级生产。

 

第三层是动物生产层,是与植物生产层链接的次级生产层。不能为人类所直接利用的那部分植物产品,可经过动物转化为动物性产品,如乳、肉、蛋、皮毛等动物性产品。这一部分的生产效益不低于人类可直接利用的那一部分。同时,动物通过消化植物有机物而加速其分解速度,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活力。在现代农业中,动物生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的农业系统因缺少或忽视这个生产层,生产效益至少减少50%。

 

第四层是后生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是在生态系统的直接生产活动之外,对植物和动物产品进行加工、流通与分配的全过程,以实现这些产品的社会化,可使产品增值、效益增高、劳动增效,充分发挥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经过后生物生产层,最终的经济收益就可能成放大的倒金字塔模式,可能超过其他生物生产层的若干倍。

 

据统计,全球的草原面积约为52.5万公顷,占除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外40.5%的陆地面积,再加上栽培草地,估计可占到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系统。如此巨大的占地份额,对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涵养水源、防治沙化以至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草地的生态效益,据估计其价值约为每年每公顷232美元。

 

草地的资源属性早期只是用作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当进入畜牧社会以后,认识到草地还是放牧家畜的放牧地,就有了农业属性,由此发展为狩猎场和各种类型的畜牧场。与此同时草地的休闲功能被初步认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草地逐步成为高尔夫、草地保龄球、草地网球以及足球、橄榄球、跑马场的地被物,草地更是园林艺术不可缺少的组分。地被物的价值,据初步估计,到2030年,中国草坪业就业人口可达400万,全国年产值可达数百亿美元,将名列农业各分支行业的前茅。

 

任何农业行为的最重要目的都是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草地农业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的耕地农业,只重视谷物生产,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成就辉煌。但谷物这些籽实,只占到植物总生物量的1/4,其余的有机物质人类难以直接利用。而这部分物质经过草食动物的转化,可产生肉类、蛋白质、奶类等农产品,其经济效益不在谷物之下。如前所述,草地农业相对于其他农业系统,在植物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了前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与后生物生产三个层次,这当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差异。

前植物生产层中大部分是难以市场化的,与农民直接收入无关,暂不计入,只统计其有市场机制的草坪绿地产业。假如我国草坪绿地产业达到现代化国家的1/2,我国草坪业可提供400万就业岗位,以人均产值2万元计,合800亿元。植物生产层新增农田当量0.789亿公顷,每亩公顷收益以3000元计,可新增收益2366亿元。动物生产层,在2011年全国农业总产值8.1万亿元中,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1.70%。现代化农业与畜牧业比值应不低于50%,如由31.70%增加到50%计,可新增收益14823亿元。后生物生产层,农业

初始产品产值与后生物生产层产值之比由目前的100:43,增加到100:130(即达到目前台湾的水平)将新增7.047万亿元。以上四项毛收入共计为8.85万亿元,仅新增部分的收益就是目前农业总产值的1.09倍。其中还不包括不同生产层和不同地区间系统耦合所创造的巨大价值,据估测,系统耦合效益不低于初始产值的2~3倍,故最终可达14万亿元~21万亿元。发展草地农业,届时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将达3万元/年左右。

 

草地是构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具有重要的生态保障功能。在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日益深入的今天,草地还发挥着重要的生产与人文功能。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与健康维持是草地各项功能发挥的基本前提。

 

草地农业以多种形式存在,而林业与草地农业的结合尤为重要。

假如说大农业包含农、林、草、牧、渔,那么林业与草业关系就更为密切。美国几乎没有一家林场不兼营牧场,有1/3的丰产草地在林区。草地建植是保护林业的必要工作,因为天然植被中林草总是混杂聚生。树木的生产周期较长,天然林一般为60年,短的30年,长的90年甚至更长。必须经营牧场来“以短养长”,取得经济效益,来养活自己。

 

美国的林场把草原管理视为本业。美国的第一本草原专业的大学教科书《草原管理学》(range management)就是作为林业丛书出版的。笔者访问美国林业科学魁首俄勒冈大学在落基山的基地,适逢一位博士的林区养羊的论文即将结束,笔者问他的结论,他说林区养羊有几项好处:不使林下层植被过分繁茂,有利于幼树生长;有利于抑制啮齿类动物繁生过多,损害树木种子;可避免林下有机物积累过多,有利于防火。树龄9年以上的林地,开放适度放牧,9年树龄以下的幼树,给以特别保护,如树干围以塑料网,或轻度放牧。而我国传统,是林地就禁牧,将林草分隔如参商永不相见。

 

近年来国家投资,大举造林,这是大好事,但造林、育林的经营管理费用,全由国家承担,这既不合理,也难以维持久远。禁牧对农牧民造成的损失严重。我国一位林业专家去西部考察,印证了我们多年的试验结果。他发现有的地方林地种苜蓿,既可培肥地力,促进幼树生长,也可发展草食家畜,增加农民收益,一举两得,而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当前部分地方干部和群众,为了领取造林津贴,草地上种树,但对放牧难以割舍。放牧畜群昼伏夜出,与林业管理人员“打游击战”,已经成为常态。有些地方厉行禁牧,则农家宰牛杀羊,蒙受巨大损失,当然也增加了国家的扶贫任务,更不利于生态健康。

 

草地农业是与耕地农业相对的一种新型农业系统。它的基本结构与“以粮为纲”的耕地农业大异其趣。它以草地和草食家畜为介质,大大丰富了农业的内涵。草地农业除了合理利用耕地与其他农业组分耦合,发生更大效益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非耕地的土地资源,发生生态效益和产效益,以确保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例如林-草结合,粮-草结合,棉-草结合,烟-草结合,果-草结合,畜-草结合等等,构建众多的农业结构模式,从而富国富民。我们还必须强调指出,草地与林地尤其具有系统耦合的巨大潜势。

篇6

[关键词] 营造;城市特色;建筑;环境;人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特色危机的困扰。科学技术的国际性,建筑技术的国际性,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是现代城市趋同化的根源。如何在趋同化过程中保持和塑造城市特色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难点。

一、城市特色的相关概念及联系

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等问题都是与如何突出城市特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有关的问题,这一主题一直是理念界和规划建设部门的热门话题。简述一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探讨城市特色。城市品牌包括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城市特色是城市形象的结晶和灵魂;突出城市特色,可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保持和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

1、城市特色“维持”城市竞争优势

城市特色的保持和塑造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一个城市竞争优势的维持取决于城市中有价值、稀缺的和不可替代的城市特色、城市特色的种类和数量组合及城市特色的形成、更替能力。在动荡的环境当中,城市特色只有通过持续的累积和更替演化,才能维持持续的城市竞争优势。

2、城市特色“决定”城市的职能类型

城市的特色类型及其组合决定了城市的职能类型。一个城市在竞争中出现危机后,就会寻找新的城市个性/特色,而此时表现出来的城市职能类型就是界定城市特色的一种方法。

三、怎样营造城市特色

城市建设注意突出自身特色,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城市特色来源于各方面的因素,自然的、人文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等等。下面以吉林市在规划设计应怎样营造城市特色为例,将城市特色分解为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建筑特色

1、吉林市的古建筑

吉林市历史悠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是民俗特色的历史建筑如北山庙群、龙潭山庙群、文庙、清真寺以及天主教堂和圣母洞以及传统民居王百川大院、王友三宅院等。我们要依法切实保护和管理好民俗特色建筑,以更好的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地方特色。

2、吉林市民居建筑

民居是反应当地建筑特色的又一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住宅模式由于占地大等原因,已不再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代之而起的是居住小区的建设。吉林市的小区规划设计应力求: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体现地方特色。从而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成为城市特色的一个缩影。

3、吉林市标志性建筑

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创造也是城市特色的又一体现,在从事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吉林市的性质,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新颖且有独特创意的建筑作品,为城市建筑特色的形成锦上添花。

(二)环境特色

自然环境是展现城市特色的基础。每个城市都是处于特定的空间位置,它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天然条件。

1、吉林市鲜明的环境特色-松花江

吉林市典型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松花江由南向北三曲五折蜿蜒穿城而过。松花江不仅构造了城市空间发展的脉络和市民对城市认知的载体,也形成了吉林市对外形象特色的核心内容。

2、怎样营造沿江特色的规划思路

(1)生态性

保护松花江的生态性——松花江仅存的自然岸线,沿江湿地和自然泛洪区避免过于人工化的开发,保留江内原有滩地,维护和培育可以保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

保护周边山体的生态性——不仅要保护龙潭山、帽儿山、望云山以及北山等市区生态调空山脉,而且要保护市区内小白山、东团山等小型山体,丰富大地景观层次,充分发挥调节小气候的重要作用。

建立生态安全格局——松花江的开发应该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性,提供一个生态安全性较高,规模容量合理的沿江布局结构,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使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达到人与自然的交融。

(2)公共性

将滨江地区建设成为城市公共绿化开发空间。一方面改善沿江生态景观,形成序列有致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为市民娱乐休闲提供尽可能多的停留空间,增强沿江的资源共享性和提升沿江景观环境效益。

(3)可达性

交通可达性——结合城市路网格局的完善分流滨江过境交通,降低滨江道路等级,增强道路内外城市用地和滨江开敞空间的衔接。其次注重加强沿江与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的连接,增强区域的可达性。第三,在城市路网中强化垂直于河道走向的道路的开辟,充分为市民的便捷到达创造条件。

视觉可达性——沿江地带景观是城市的公共资源,要将沿江资源尽可能的“渗入”到城市腹地。首先,确保观水的视域面,即控制滨水区建筑的体量。其次景观视廊的确保,建筑高度应由江向外梯次递增,整体确保视觉的可达性。

(4)互融性

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沿江两岸的城市景观的建设注重沿江自然景观的“引入”,创造“显山露水”的视觉景观;另一方面在沿江景观的建设当中,注重将自然的山水与城市相融合,使自然的山体伸展入城市,水体渗透入城市,绿地镶嵌入城市,从而形成“城市水中,山水绕城市”的景观格局。

(三)人文特色

城市中的人文传统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准确把握城市的人文特征才能使城市环境富有灵性,只有在城市的扩建和改建过程中维护并延续这种传统才能使城市具有文化命脉,显示新旧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正是城市人文特色的体现。

1、人文地域特色

从地域特色来看,吉林市处于东北地区第二松花江地区,是长白山山地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地带,历来就是东北各个民族文化交融冲突较深远的地区。因此,吉林市城市文化具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性,具有东北区东西、南北地域文化交叉过渡的特性。

2、内容特色

从内容特色来看,一是山城古都所遗留下来的人文历史古迹,是东北地域文化的精髓。二是以江城雾凇为龙头的自然生态文化,这是吉林市城市文化发展的龙头;三是满朝回民族风情文化,这是吉林市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补充。

3、怎样营造人文特色的规划思路

(1)历史文化

吉林市近代的历史文化遗迹主要在北山古庙群、小白山等,主要在中心城区的西部、南部的局部地段。因此,对于北山古庙群、小白山等历史文化古迹的空间区域,要实行规划管理控制与协调,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控制范围、协调范围、禁止建设地段等。

(2)雾凇文化

吉林市的旅游文化品牌就是雾凇文化。打造雾凇文化的空间载体,就是这条松花江四面环山的小气候。因此,在空间布局上,吉林市中心城区不宜建设高层密集区,以免破坏形成雾凇的小气候环境。

(3)满文化

从吉林市城市文化的历史人文积淀分析,关东文化、满族文化对吉林市城市居民生活影响较大,也是吉林市特质文化在大众文化层面的核心内容。因此,吉林市城市文化发展的人文性主题就是塑造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关满文化名城。

四、总结

营造城市特色集于多方面的因素,规划设计时既要满足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又要兼顾现代文明的追加。所以,应对城市规划建设要全面的认识,高瞻远瞩。通过法制化的管理和各届城市政府的共同努力,彰显专属我们城市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篇7

    1、WTO体制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自十八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在生产领域中开始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成果,从而在资本主义市场中产生了保障知识产品私有的法律问题。资产阶级要求法律确认对知识的私人占有权,使知识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成为自由交换的标的。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与传统财产制度相区别的新的财产方式——知识产权。但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知识产品的生产数量和占有容量,往往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的标志。因此,凡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都较早地建立和健全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立法问题,通过法律的形式授予知识产品所有者以专有权,促使知识产品进入交换和流通,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各项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更有国家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知识化带动并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演进进程,知识资源的推动更是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的领域在拓宽,保护力度增强,知识产权已成为贸易竞争的焦点。为更好地维护作为世界科技与经济强国的地位,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不仅在国内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而且极力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大国的强力、发展中国家的妥协和稳定、健康、互益的世界经贸、科技发展的需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必须遵守的重要法则之一。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作为WTO的三大支柱。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伊始,就承诺无保留全面执行TRIPS协议的规定,并明确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目标是达到世界水平和世界标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中国入世以来,不断加快了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立、改、废的步伐,是国内相关立法能够迅速与WTO规则接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改革浪潮。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机制,在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逐步承诺履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成熟和完善起来。

    可以说,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较为完善,但保护水平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以至知识产权纠纷时常发生。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仅要熟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内保护的基本规范,还要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去应对市场竞争。然而,究竟应当适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知识产权的保护限度?比如说,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为时展主旋律的今天,是应当以鼓励民族产业的发展创新为标准,还是以知识产权的全面权利为标准,或者说,是应当以国内产业的利益为考量,还是应当以知识产权的完全独占利益为考量,这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2、利益衡量理论简述

    (1)利益衡量的由来

    利益衡量论(Balance of Interest)是源于德国自由法学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益法学的一种主要理论,它是由日本学者加藤一郎和星野英一在批判概念法学各种弊病的基础上于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主张对法律的解释应当更自由、更具弹性,解释时应当考虑实际的利益。在处理两种利益之间的冲突时,强调用实质判断的方法,判断哪一种利益更应受到保护。具体到法官在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进行判决时,不是直接通过法律规定来得出结论,而是首先通过利益衡量得出结论,然后再从法律条文中寻找根据,以便使结论正当化或合理化。

    台湾学者杨仁寿先生认为:“法官在阐释法律时,应摆脱逻辑的机械规则之束缚,而探求立法者于制定法律衡量各种利益所为之取舍,设立法者本身对各种利益业已衡量,而加取舍,则法义甚明,只有一种解释之可能性,自须尊重法条之文字。若有许多解释可能性时,法官自须衡量现行环境及各种利益之变化,以探求立法者处于今日立法时,所可能表示之意思,而加取舍。斯即利益衡量。换言之,利益衡量乃在发现立法者对各种问题或利害冲突,表现在法律秩序内,由法律秩序可观察而得之立法者的价值判断。”所谓利益衡量,就是在法律所确认的利益之间发生相互冲突时,由裁判者对冲突的利益确定轻重并加以权衡与取舍的活动。

    (2)利益衡量的功用与正当性

    简单说来,利益衡量的最大功用就在于对相互冲突的多元利益进行权衡和取舍。利益衡量作为一种法律解释方法,首先就是弥补法律的漏洞。由于法律与现实发展的不协调,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律漏洞,因此从利益衡量的角度,以利益为基础来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对法律未及之事实作出评判是弥补法律漏洞的恰当方式。其次,利益衡量是社会需求的体现。法律确定性和公正性的期望,要求据以衡量的规则应当具有客观性。实际上,如果利益衡量不考虑到“社会需求”,就很难具备正当性的基础。一般认为,社会需求可以包括有公众舆论、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效果等等。有活力的法律和法律实践不能与社会相脱节,私法独立的真正本意并非使法院与社会相隔离,而是在独立的环境下使法官得以冷静对待社会价值和社会期望。这些社会需求能够为利益衡量提供必要的客观评判标准,成为利益衡量的基本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利益衡量是一种法律的解释方法而非法的创造。利益衡量是在尊重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立法者未对利益的位阶或利益的选择规则作出界定时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和选择。

    利益衡量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作为司法过程的伴生物,利益衡量在个案中实现了利益的平衡或调节,实现了个案的正义,但这种正义不能完全等同于法律的正义。由于利益衡量是一种主观性相对较大的法律解释方法,如何发展出利益衡量的客观性标准,一方面通过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运作,通过个案的审理来达到利益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借助于客观外在的标准,体现利益衡量的合理性,从而实现主体思考与客观世界的契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利益衡量体现了立足于个案但又超越个案事实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为社会所接受的一般准则。

    (3)利益衡量的基本原则

    显然,利益衡量不能随意进行,应有所节制,在适用时应考虑实用的可能性并应与具体的条文相结合。利益衡量的原则,或决定着利益衡量的适用界限,或贯穿利益衡量过程而对其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并对利益衡量的进行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利益衡量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适用有限原则。一般地,利益衡量作为一种实质性判断,有利于软化法律的刚性。在有些情况下,立法中已经对法律的这种刚性通过“但书”的形式予以缓解,这样的情况不适合运用利益衡量。但有些情况下,法律并未注意到这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利益衡量的方式予

以适当处理。由于在此情况下利益衡量是为软化法律的刚性而存在的,因此这种作用不能过扩大,否则就不仅仅是一种软化作用,而是影响到法律的安定性了。然而如果矫枉过正,则也偏离了利益衡量的初衷,超过了利益衡量软化法律刚性之目的。由此可见,利益衡量的适用应进行一定程度的节制,适用时在法律未及时可以一般原则进行衡量,在反对解释排除时的适用上,要注意其目的仅在于软化法律之刚性,依此并根据具体的条文来进行妥当处理。

    其次是合理价值判断原则。法律是作为国家的强制来确保人们对正当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服从而存在的,但人们对行为是否正当的认识同时还受到特定价值伦理观念以及相互间利益关系的制约。法律体现了价值观念,并将大部分纳入法律体系之中,但仍有很多价值原则游离于法律之外,不能直接从法律进行正当性评价。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和适用法律的法官的自身局限性,使法律及其解释并不一定符合价值观念要求。因此,从人们一般性的正义、公平等价值观念出发来对适用过程中的法律进行解释是很多学者都不断进行探索的方法。价值判断是否合理,是利益衡量得以运用的基础和前提,而利益之正当性和法律目的之正当追求就成为利益衡量的判断标准。

    3、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利益衡平机制

    利益的衡量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基础。在知识产权法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利益平衡始终是知识产权法发展的主旋律。无论是鼓励创新,还是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和利用,无论是对权利加以保护还是限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利益衡平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一般认为,知识产权的利益衡量包括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实际上,这样的利益衡量主要就是实现利益主体的利益状态的平衡以及禁止权利的滥用。在考虑知识产权私权保护的同时,还应当重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法是一种追求正义秩序的信念,成为人定法权利赖以存在和有效的根据。平衡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与不协调,无疑是对法律正义的追求。

    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得以建立开始,立法者一直在为权衡私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而不断努力。遗憾的是,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利益衡量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甚至有利益失衡的倾向。这一点在国际条约或协定中比较突出。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利益之考量,往往提出最大限度保护发达国家利益的要求迫使发展中国家接受。随着知识产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这种利益失衡的状况也突显出来。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为的就是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能够达到世界水平和世界标准。但是由于基本国情的不同,不可能要求发展中国家能够象发达国家要求的那样极尽完善地保护知识产权。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利益衡量机制联系得更加密不可分。

    4、如何在我国跨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适用利益衡量理论

    (1)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利益衡量

    知识产权,从法律角度看,是一项民事权利;从经济角度看,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和资源;从市场角度看,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手段。本来,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是鼓励创新、促进知识生产的重要法律机制,一般是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而存在的。但是,具有独占性质的知识产权往往会使得其拥有者在某一特定市场上形成垄断或支配地位,限制了该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拥有知识产权的人可能会滥用其依法获得的独占权,通过不正当行使知识产权的方式,来限制和排挤竞争,对反垄断法所保护的自由公平竞争造成了破坏,从而构成对反垄断法的违反。这种滥用知识产权的做法,必然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产业政策甚至于立国之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相应地,知识产权领域内的反垄断问题也将会越来越突出。

    由于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各自选择不同途径追求共同目标,因此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这就需要确定以何种标准来衡量 “知识产权人的行为是否超出权利自身的界限,从而对市场造成不应当有的限制,而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禁止”我们认为,市场竞争和权利与利益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运用利益衡量既能够解决知识产权权利的滥用问题,也可以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使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目标均能实现双赢的局面。

    知识产权本身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是近现代社会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它一般是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而存在的。但是,承认知识产权不等于说可以不对知识产权的行使加以约束。由于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而任何权利都有滥用的可能、知识产权的滥用只是民事权利滥用的一种情形,所以民法上的“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当然可以约束知识产权人的行为。但是,该原则的运用毕竟只是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抽象的规制,缺乏具体的制度规范。知识产权滥用导致了技术市场中各个主体(包括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失衡,而这些利益也正是反垄断法所关注的,所以,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成为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连接点,并且这样的连接点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具体而言,如果知识产权人行使权利的方式超出法定范围,依据利益衡量的判断方法,权利人已使原有的利益关系失衡,那么该行为即构成权利滥用,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调整。

    总之,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的终极目标,既要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又要考虑到相关主体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上的竞争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好各种利益要求之间的平衡。这也将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利益衡量

    由于TRIPs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并不完善,许多利益失衡之处需要解决,因此,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修改TRIPs协议,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

篇8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权;捍卫

回顾人类发展史,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革命前,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第二个阶段是产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在利益的驱动下,人类开始进入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此阶段,人类对自然大肆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世界出现土壤侵蚀、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炸、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人类开始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境保护,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重视自然、热爱自然的历史发展阶段即第三阶段。世界各国将每年4月22日定为“地球日”、 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会计便是产生于此种社会背景下。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简述

笔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简单概述如下。

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英国。20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会计学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刊登的两篇论文――《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F.A.Beams,1971年)和《污染的会计问题》(J.T.Marlin,1973年) 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环境会计的出现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又一个了解企业环境破坏、环境保护方面信息的途径。在环境会计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际组织、各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美、日等发达国家还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成效。

笔者曾在《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对环境会计研究的期刊论了简单统计,如表1和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00―2007年,我国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环境会计的期刊论文达865篇,其中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期刊论文数量仅次于基本理论方面,占20.92%。可见,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会计界都试图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这方面卓有成效的当推美、日、加等发达国家及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ISAR)及全球性报告促进行动组织(GRI),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标准。

加拿大是在环境会计领域最先进的国家。2003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了《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涉及的议题有环境成本与损失的认定以及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问题,环境债务承诺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由于环境原因引发的资产修复问题,环境成本、债务、承诺与会计政策披露问题,未来环境支出与损失披露问题等;2005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了《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使命》的研究报告,为会计界参与环境审计提供了指南;200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正式出版了《环境绩效报告》(2006),它的主题是:应如何列示和披露对外报告环境绩效,以便为公司提高哪些与如何提供环境绩效信息提供指南。

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从1989年开始致力于环境会计与信息披露的研究工作。1991年3月ISAR发表了《出于对政府及信息利用者的考虑的结论》,这是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第一份建议书,首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作出了规定。1997年12月,ISAR又了《企业层次的环境财务会计和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环境会计与报告的国际指南,指南对环境信息披露给出了一个框架。1998年2月, ISAR讨论通过并公布了《环境成本与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这是国际上第一份系统化、完整化的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

全球报告倡议行动组织(GRI)成立于1997年,它一直致力于制定一个企业层面上的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框架。1999年3月,GRI公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公示草案:一般性的解释及引导测试》,并从此开始了该草案的实行测试阶段。测试运行近一年,全球有20家机构采用该指南编制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到2000年,GRI正式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2年,GRI对指南进行了修订,修订后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2版)》,称为G2指南。2006年10月,GRI又对指南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并了最新版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称为G3指南。G3指南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

鉴于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对公众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60.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39.7%的公众担忧“装修涂料安全”、 25.8%的公众对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气”愤满膺、41.8%的公众把服装材料污染视为“心腹之患”。2007年4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在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我国政府部门的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法规,也是第一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综合性部门规章。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环保和企业责任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行文至此,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少学者谈到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其中中心话题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或者不健全,没有可操作的环境会计准则。其实这是传统会计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范式,即从规范和统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了统一的标准,才有可比较的口径,才能付诸实施,并能监督和考核。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视角局限于传统会计,试图通过对传统会计的修改和补充来找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良策。我们是否可以大胆一点,打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启用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新的视角来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个难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试图探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质。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本质――对环境权的捍卫

人们把受托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与其说这些理论基础导致或促进了环境信息披露,不如说它们是对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契约的重新审视,体现了对环境权的珍视。

(一)受托责任理论对环境权的捍卫

受托责任观是现代财务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之一。资源的管理者对社会承担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社区环境、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责任(Chen,1975;陈玮,1993)。资源的受托者负有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Ijiri,1975)。受托责任的含义大致分为:1.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因此承担了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地能保值、增值的责任;2.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的义务;3.作为资源受托方的企业管理当局,还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提高企业所处的社区的良好环境、有效地利用并培养人力资源等等(葛家澍、刘峰,2003)。根据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契约的集合体,企业跟股东、管理者、债权人、政府、社区等等都订有资源托管的契约。既然有资源托管的契约,企业就自然要承担起受托之责。在目前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的年代,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和各阶层利益的汇合体,负有管理和改善环境的法定和道义上的责任,到了一定时期,企业应该通过某种媒介,向社会公开其履行环境受托责任的过程及结果的信息,以便给相关各方面一个交代,并解除自己的责任。现代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刻,环境资源作为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委托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政府、投资人、社会公众等将环境资源委托给企业,企业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有不对各委托人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如果企业没有尽到委托之责,造成了损害,就有受到惩罚或提供补偿的责任,因为企业此时侵犯了社会成员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环境权。

(二)可持续发展对环境权的捍卫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日益严峻,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已经因环境污染而受损,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发展的代价及其未来。传统的发展观认为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产值时,选择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入”为特征的发展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既破坏了环境,也有损于发展。人类历经无数次环境污染的痛楚后,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经济行为应当与自然发展相协调,强调当代人在追求目前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力求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平等。这种追求代内和代际平等的发展观,使得整个社会成员更加看重自身所处的环境的优劣,他们有追求良好环境的权利――环境权。这种形势下,企业若不考虑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社会成员的容忍度,随时都有可能被诉法庭的危险。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兼顾环境权和企业发展权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完全不侵害社会公众的环境权不太现实。在环保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企业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发展权,它必须确保公众对自身所拥有的环境权满意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既然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它就应该受保护而不受侵害。即使它受到了侵害,也应该有寻求法律救济的权利。从环境权人权的本质上来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其实质是对社会公民享有良好生活环境的基本权利的侵害,这种侵害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在合理范围内,企业又有合理利用环境自然的权利。这样,企业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就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也是将环境权从宣示到应然状态的一种好方法、好途径。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披露,企业把生产经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及其对破坏的补偿和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情况向政府、投资人和社会公众披露,这样体现了对社会环境权的珍重。即使企业的活动对环境权造成了侵害,由于企业向政府和社会公众公布了这方面的信息,让政府和社会公众来监督企业的行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谅解,当然这种对环境权的损害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超出社会公众的忍耐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捍卫整个社会的环境权,同时又兼顾了企业的发展权,当然企业管理层及其家人也是被捍卫的环境权的受益者。

三、对环境会计信息现有披露模式的思考

在这一部分,笔者将简单地阐述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新的范式来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难题。

现有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大体上有两种:一个是补充模式,即企业利用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报表及其附表和年度财务报告,添加环境会计内容来进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另一个是独立模式,即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调整现行会计报告而另外单独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及其所属业务部门和生产单位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为了减轻和消除有害环境影响所进行的努力及其成果的书面报告。这种报告通常被称之为环境报告书,它主要包括组织简介、环境报告和补充报告三部分内容。此两种模式都在企业得到了应用。我国企业采用的主要是补充模式,国外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运用独立模式,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笔者认为现有的两种披露模式都有一个隐含的假设:使用者的需求是已知的,并且被非常充分地确定,这样,能够推断地得出并为有效的和有用的决策模型提出最佳输入值,企业的通用环境信息报告能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环境会计信息需求。在这个假设下,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都是经过了特定加工的过程的,在加工过程中难免有主观因素,造成对信息的有意或无意的删减和失真。

而事实上,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有投资人、政府、债权人、社区和社会公众等,他们对环境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通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是不能满足各信息需求者的需求的。因为环境会计数据有很多的和不同的用途,所以不可能指定对范围广泛的可能用途来说是最佳的输入值。对每一个具体的用途,不同的使用者利用范围广泛的各不相同的决策模型,这些模型的差异到现在为止一直无法详述、定义或确定,而且,经济学家和会计师都不能提出理论上正确的决策模型(Sort,1969)。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舒适环境的权利,这种权利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量化的,需求也是各异的,难以统一标准,按照现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披露的信息是很难满足每个社会成员在捍卫环境权方面的信息需求的。因为他们所处环境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决策者心智也不同,某类用户所喜欢、适用的信息未必是另一类用户所喜欢和适用的。顺着这个思路,笔者提出:把企业的环境活动按照其原本的状况真实地向社会公布,而不通过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加工处理,针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因素或特征来描述,用会计数据来表现其特征,让环境会计信息需求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决策模型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处理,然后作出决策。很显然,这在减少信息删减和失真方面大有裨益,更能满足环境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者的信息需求,同时解放了会计人员,让其腾出时间和精力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由于减少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后期加工,披露其基本特征的原始环境会计信息,有效地避免了在不同文化下对同一环境会计事项的不同理解,反映出每项环境活动所蕴含的基本特征,使会计真正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这也是环境问题跨国界,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理解和支持。

笔者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本质界定为――对环境权的捍卫,这才是我们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终极目标。希望会计人在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关注环境权,从而引起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的和研究方法上的重新思考。诚然,上述的讨论仅是笔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粗浅和不成熟的看法,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比如,笔者提出了要改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但是对于改变后的信息披露模式的具体构建却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洋,陈东升.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展望[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48-51.

[2]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司法部直属院校“八五”期间优秀论文集[C].法律出版社,1996:309-310.

[3] 陈泉生.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23.

[4] 汪习根.论发展权与宪法发展[J].政治与法律, 20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