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 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 2 0 亿, 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
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
1、“未富先老”。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如李建民,杜鹏等学者(2006)则认为“未富先老”并不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当前的老龄人口问题也是和“未富先老”无关的,并指出老龄化挑战的真正含义是“未备先老”。而穆光宗等(2011)则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外,还具有“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的特点。
3、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如王志宝,李国平等(2013)通过分析了近20年的人口面板数据,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较大,且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性比较高,认为经济发展是推动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4、其他特点。其他学者则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的其他特点。如钱凯(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外,还具有老龄人口总量“多”,老龄人口的增速“快”的特点。史佳颖等认为(2013)人口老龄化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少子老龄化,因此中国的老龄化还具有典型的少子化特征。
三、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21世纪共分为三个阶段。如徐文杰(2011)认为,2001—2020为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为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2100为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穆光宗(2011)则指出,人口老龄化将伴随着21世纪的始终,而且2030—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时期。
而有的学者则从其他角度提出了我国未来的老龄化趋势研究。如贾云竹等(2012)是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的趋势研究出发,认为随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女性各个年龄段死亡风险的进一步降低,未来我国老年人中的女性化程度将会逐渐深化。
四、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两个方面的作用结果:一方面是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如孙一(2010)认为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下降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学者对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看法确不尽相同。如吴红乔(2010)认为少子化是我国发生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少子化的直接形成原因是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何建宁(2010)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回归分析之后,认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而人口密度又是影响生育率的根本原因。
有些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如原新等(2009)采用假设模拟的方法再现了1982-2007年人口发展进程,考察了相关人口学变量: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惯性作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变量中,人口惯性作用的贡献率为最大,为56. 06%;马骁骁(2010)则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在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中,经济水平和生育政策是两个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并认为即使中国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仍要大于政策因素,但与国际相比,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仍相对较小。
五、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
(一)经济层面。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消费、储蓄投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等经济领域带来一定的影响。
1、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李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比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最终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何奇等(2012)认为人口老龄化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从积极因素转向消极因素,因此中国应当逐渐降低财政支出的规模,可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我国的公共教育领域。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中,有关人口老龄化与消费需求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王金营等(2006)通过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了标准消费人的消费函数中,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均有影响,并且发现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均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消费水平增加速度减小,老龄化也会降低未来消费水平和比率;王森(2010)在将人口的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的数据进一步解决了消费函数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使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方面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于潇等(2012)利用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并实证分析和讨论了中国的消费函数,对人口老龄化和消费之间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3、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的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学者认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会导致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如杜本峰(2007)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从而加大了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出现系列波动;刘永平和陆铭(2008)则以中国家庭中的父母自利性假设为出发点,得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储蓄率下降的结论;而李中秋,王朝明(2013)同样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有负效应,且由于未富先老,城乡倒置的老龄化状况,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方面更加复杂。
有些学者不完全认同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负效应或者程度。如唐东波(2007)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的模型,揭示了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的最优储蓄增加的结论;王森(2011)则基于VAR模型的方法,使用了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对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贡献率仅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反而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大;毛毅(2012)则区分了当期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他是运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当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的,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影响;黄润龙(2012)认为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了居民储蓄水平,而人口老龄化是是通过社会经济变量来间接影响储蓄水平,而且认为,老年人因为消费减少及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因素,会导致储蓄随着老龄化而增加;朱礼华,赵志勇(2013)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日本的有关方面数据,针对老龄化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并且中国近20年来的经验数据也表明,老年人口比率的上升提高了国民储蓄率,但是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展现出类似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储蓄效应,即人口老龄化将降低国民储蓄率。
4、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降低劳动生产率。但有的学者认为,针对我国具体的情况,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如祁峰(2010)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生育年龄的人口多,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国家政府方面应该积极防范。并从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的状况对比,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5、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如彭秀建(2006)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来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陆铭(2008)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将随着老龄化增强而下降,但如果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将会大大地减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齐传均(2010)则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资本形成、人口老龄化将削弱全要素生产力,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方面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6、其他方面的影响。吴帆、李建民(2010)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代际关系影响角度,认为人口老龄化加深了社会代际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方面、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和待机利益关系格局等具体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刘辉煌等(2012)利用因素分解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二)社会层面。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同样也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田雪原(2007)认为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用于养老金及医疗支出的数额和比例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政府预算中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业支出则紧缩,必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童玉芬等(2008)针对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就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做了定量关系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预测了北京市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变动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林森,张军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医疗保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保人员的结构老化,二是医保“隐形债务”的增加,三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并参照了国外医疗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影响:包玉香(2012)从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角度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了该模型中,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等一系列结论。陈卫民,张鹏(2013)从人口年龄结构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角度出发,将人口结构引入一个生产者最优化模型当中,并经过实证研究,认为当老龄化程度较高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会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六、评述和建议
1、国内学者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以及老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他们的观点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有的学者提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存在着严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但是他们在分析这种不平衡的时候,并没有讨论区域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2、有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是大量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定量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定性分析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还不是特别充足。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 问题 对策
1 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我们通常按照国际标准来界定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即一个国家的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是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就可以定义为老龄化国家。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中国的60岁以上的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13.9%,而65岁以上人口高达1.19亿,占人口总数的8.9%。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判断,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相关学者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我国的老龄人口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按这个速度计算,我国在未来的20年内将会变成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来看,表现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绝对数大,高龄人口增长速度快,老龄化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等一系列特点。
2.1 老龄化速度和进程加快
在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型”。1996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接近国际老年化标准。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国际标准线7%。此后,我国老龄人口比重开始越过国际标准线,并以递进速度上升。201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比重达到8.9%,2000年到2010年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近两个百分点。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我国近十年来的老龄化进程速度可以知道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越来越趋向老龄化,老龄化的速度和进程也越来越快。
2.2 老年人口绝对数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
根据2010年开始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达到882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60岁以上人口达1423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11.3%。而2010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达到1189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8.9%,60岁以上人口共1851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13.9%。由此可知,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增加了近2%,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近3%。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很大,老年人口比重很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数量也在增长。
2.3 人口老龄化速度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西方发达国家在迈入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保证社会福利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因此人们的生育率会有所下降,再加之医疗条件的改善,死亡率的大大降低,人口寿命的延长,最终导致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从这个分析流程可知,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是成正相关的。但是由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生育率被迫下降,因此导致了我国在国家财力尚未非常强大的时候就面临老龄人口比重过高的威胁。世界上已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的人均GDP基本都大于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年化国家时仅达1000美元。这表明我国尚缺乏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实力。
3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层面的,有个体、群体上,有政策、制度上的。但是,其中最主要最直接加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两个重大原因是:一是我国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直接导致我国的生育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再加之国家医疗设备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人们的寿命也在延长。这直接提高了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年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和老年人口比例的相对提高,最终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老龄化趋势越演越烈。
4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4.1 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相对提升出生率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上个世纪就开始贯彻实施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以来,我国的出生率相对其他国家较低,这影响了人口结构比重的划分,导致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因此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是老龄化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减轻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减缓老龄化的速度,国家和相关部门单位有必要将人口老龄化放在全局角度进行思考,兼顾好老龄化问题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从人口长期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与生育政策的关系。
4.2 区别对待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老人小孩留守农村,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大大高于城镇比重。但是,目前我国老龄化的主要保障政策是针对城市居民,城乡之间的老年人所获得的养老保障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区分好城市和农村的老龄化问题的差异,区别对待城乡人口老龄化问题,寻找解决城乡老龄化问题的方法手段。全局出发,制订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全面分析、评估和预测中国未来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分步骤,分重点解决老龄化问题。
4.3 建立社会范围内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建立“老人自立为主,社区服务为辅”的社会养老新格局,调整和改善养老机构的功能和布局,逐步完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在老年人出现自理能力缺陷时可寻求养老机构帮助。这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扩大养老功能机构的分散范围,将其分散化、小型化,布局于各社区周围,实现老年人的就近养老,对经营性的养老机构进行规范化,使其在政府的管制下,有组织有纪律地向老人提供各种个。二是要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政府以政策支持、资源调动、宣传倡导及监督监管等方式参与养老福利事业,将养老服务推向社会,实现政府“管大放小、管少放多”的宏观管理体制。
4.4 积极开发利用老人人力资源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议题。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越来越有限,这也就引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议题。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主要有两个思路:提高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和直接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另外,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开展志愿性的甚至是经营性的养老服务,将老年人力资源转化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也是应付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总之,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全民性的工程,必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各部门和群众达成一致目标,共同行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尽快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全局性战略,逐步形成多层次的老龄政策体系,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原新,刘士杰.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分解[J].学海,2009(4).
[2]莫龙.198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定量研究[J].人口研究,2009(3).
[3]陆杰华.快速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挑战与对策[J].甘肃社会学,2007(6).
[4]李秀丽,王良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分解研究[J].西北人口,2008(6).
篇3
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结构即称为“老年型”。根据上述标准,甘肃省已经在200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并于近年呈现出老龄化进一步加快的趋势。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深入分析研究该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相关措施,解决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间的矛盾,进而促进甘肃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当前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的结构特点
自2005年甘肃省进入老龄化阶段以来,老龄化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
2006年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35%,2007年为7.49%,2008年为7.58%,2009年为7.59%,2010年达到了8.23%,逐年增长的数据表明了我省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稳中有升,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近年甘肃省人口年龄结构如表1
根据上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甘肃省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0—14岁人口比重除2005年外,呈逐年下降趋势;65岁以上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老少比越来越大,并呈现出加速状态。另外,由于人口增长惯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综合影响,未来几十年甘肃省人口将出现总量持续增长、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迅速的基本态势,将迎来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高峰”。人口发展趋势充分表明,今后甘肃省的人口不仅是数量过多问题,还交织着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
(二)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较大
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的不平衡性具有两头突出的特点,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医疗卫生技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得到大幅延长而表现出的城市人口超前老龄化。另一方面,在农村表现为青壮年劳动人口大量外流而使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由于经济条件、生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城乡间老龄化进程呈现出不同步现象。
(三)甘肃省目前尚处于“人口红利期”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这一时期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储蓄和投资增长,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被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根据甘肃省人口年龄结构发展数据统计,近10年全省0-14岁人口总量和比重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5-64岁人口总量和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 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和比重呈逐年上升势头。国际上一般认可的“人口红利期”人口抚养比例小于50%,根据国际通用标准,现阶段甘肃省总抚养比不超过40%,尚处于“人口红利期”。本时期省内劳动年龄段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口负担系数最小;另一方面,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使全省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四)老龄化现象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三者大致同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的生育意愿并非是主动选择性的降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就到来了。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约1000美元。在国家老龄化的大背景下,甘肃省也呈现出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未富先老”。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甘肃省自2005年以来GDP总量与人均GDP两项指标虽然在不断上升,增幅也较快,但GDP在全国比重中不足1%,排列位次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列第27。甘肃省在全国属于较为贫困的省份,在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为913美元,“未富先老”表现极为突出。
二、甘肃省人口老龄化形成原因
针对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水平、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水平提高。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使全省人口人均寿命得到不断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人口人均寿命已由原来的65岁提高到了71岁,老年人口逐渐增多,从而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甘肃省乃至全国生育率大幅下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孩子作为增加家庭劳动力,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由于生育、养育及教育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使育龄人口生育意愿下降,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再次,甘肃省人力资源的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甘肃省内劳动力资源向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流出,虽然也有从其他地区流入甘肃的劳动力人口,但综合双向流动来看,净流出人口为正数。从流出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占绝大多数。针对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不同步的现象,乡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外出流动人口也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加速引发农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长期在家留守,造成农村空巢老人增多,使得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
三、人口结构老龄化对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给甘肃省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无论是从劳动力供给能力、储蓄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保障哪个角度考虑,越发庞大的老龄群体都向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而言:
(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鉴于甘肃省目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人口老龄化在未来若干年会导致退休年龄人口的增加并相对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但如果老龄化速度过快,则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另外,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结构老化,由于老龄人口对于新兴高科技行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学习掌握应用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适应现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致使新兴高科技行业的劳动力有效供给减少, 阻碍此类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发生脱轨,降低全省综合竞争力。
(二)人口老龄化储蓄水平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在青年时期会更加注重储蓄,以备年老收入降低后的不时之需;进入老年后,则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从整个社会来看,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意愿会产生减退效果,老龄人口的增加会带来总储蓄水平的降低。由于储蓄恒等于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储蓄减少相当于投资减少,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甘肃省虽然还尚处于人口红利期,但是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未来若干年,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省内储蓄率会呈下降趋势,影响全省投资水平。
(三)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消费在消费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引起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的变化。人们在进入老年后,对住宅建筑、自身教育学习、高端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减少;对保健品、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社会总需求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甘肃省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老年人在老年专用物品、保健费、医疗费及交际费等支出的比例显著提高,总量也增加了不少。
(四)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老龄人口的增多使得高素质劳动力有效供给降低,由于甘肃省的地缘劣势,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在甘肃省很难从兄弟省份吸纳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本土大量较低素质劳动力却得不到合适的工作,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不一致成为甘肃经济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满足老龄人口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产业在甘肃省却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比如家政服务、保健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旅游、陪护、老年人专属用品等,面对突出的产业矛盾,甘肃省还未作出及时的调整。
(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由于为数众多的老龄人口的出现,社会抚养的负担增大。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和抚养系数上升使得现行的养老保险发生困难,对养老金支付能力提出了挑战。从下图可以看出,甘肃省自2001年以来,老年人口抚养比逐年增大,即青壮年劳动力的抚养压力不断增大,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抚养比会加速增加,这对甘肃省这个并不富裕的省份在社会保障事业上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
四、应对甘肃省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几点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重要标志,只要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口老龄化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迟早要面对的现实、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过程。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对待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这个阶段既然来了,我们应该做好周密的安排部署,将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考虑清楚,并做好应对准备,从思想上战胜这个人口问题。
(二)加快甘肃省地区经济全面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本手段。从目前甘肃省地区经济发展来看,传统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过程,会逐步被社会发展进程淘汰,产品竞争力的减弱会带来经济效益的递减,劳动者收入的相对下降,长久看来,社会保障资金的集资能力也会相对减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高附加值产业的投资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根本途径。
(三)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过程中,要努力建立起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全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最终达到保障体系的全覆盖,转变过去养儿防老的观念,走上社保养老的新路。总之,应将城乡人口全面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突破过去只有城市在职职工才能够参加养老保险的高门槛。
(四)积极推进老龄产业的发展。老龄人口特殊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会形成一个市场广阔、潜力无穷的新兴产业——老龄产业。甘肃省在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相对滞后的老龄产业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设施、产品、服务、娱乐、文化、生活等综合需求。如果甘肃省能够通过政策引导老龄产业的发展,研究和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全可以把老龄产业作为老龄社会到来发展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环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我们会发现,人口老龄化并不可怕,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达到相对富裕、文明、安定之后的必然产物。甘肃省作为我国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压力,真正创造出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化社会。
参考文献:
[1]袁静.江苏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人口老龄化.2008.1
篇4
1、社会养老意识不足。养老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由于全社会普遍缺乏对养老问题紧迫感,政府对养老危机宣传不够,老百姓缺少养老保障的必要知识,尤其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家庭观念和对父母的责任感降低,对政府有强烈的依赖感,各方面普遍缺乏未雨绸缪的充分准备。
2、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迄今实行养老基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从一本账中支出,剩余部分留作积累,由于社会统筹资金不足,实质上执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度。
3、养老制度转轨成本高。历史欠账形成沉重的转轨成本,养老统筹基金每年支出大于收入的数额巨大,现收现付制度难以为继。已退休“老人”和1997年养老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中人”,需要靠改革后“新人”的缴费供养,形成个人账户空转。
4、公共财政负担加重。处于社会转型的人口老龄化,改变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比例关系,储蓄率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大幅度加重公共财政负担。
5、养老保障资源缺乏。现在的老年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但没能形成养老积累,人均需要外界经济支持的时间为10年左右。“五普”显示,农村仅有33.1%老年人依靠劳动维持生存,子女仍然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经济供养来源。
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议在国家积累不断扩大、财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以改革养老保障制度为切入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体建议如下:
1、采取政策倾斜措施。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发展养老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引导和推动,加强舆论宣传,并制定对养老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给予社会办养老机构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及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提高政策吸引力,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2、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和国家扶持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府建立统筹账户,拿出部分资金给予补贴;村集体、个人出资计入个人账户。国家实施东中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的区域差异补助,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发展。建议今年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障试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由政府注资,每人每月发放10元家庭养老金;对未满养老年龄的人口,实施按收入比例强制性集体、个人账户积累,政府按比例配套相应资金。优先推进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小城镇农转非居民、计划生育对象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篇5
农村社会老龄化面临严重挑战
第一,农村老年抚养比难以承受。至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0%,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农村老年抚养比为4.22:1。也就是说,4.22个劳动力养活一个老人。据专家预测,按现有情况来计算,到2050年,社会总人口可以降到11.5亿人,而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达到4.37亿人,占总人数的38%。农村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更为突出,农村社会老龄化挑战将比城镇更加严峻。我国整体上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未富先老的矛盾更为突出,给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二,农村老龄化的“三项”指标均超过城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地进入城市,从而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据有关调查,在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和老年抚养比三项指标中,农村都超过了城市。其中农村老年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05亿,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龄化水平达到18.3%,是城市的2.3倍。
第三,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亟待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接近一亿,多数是无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微薄者,求医看病比较难,甚至出现病死无人问津的现象。
第四,新农合落实效果不佳。农村70%以上的老人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内,在报销起付线以下。“新农合”主要是针对住院的大病给予报销,且多数地区15万元封顶,老人住院自费比例部分难以承担,一旦患大病,有的老人甚至放弃治疗。
第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滞后。农村为改革开放贡献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但与其所享有的养老保障相比,却不能划上等号。“农村非农业人口”处境更加困难。部分60周岁以上的农村非农业人口在进城务工时,养老意识尚未形成,退休回到农村后,一无工作,二无劳动能力,有的甚至已将承包地、住房都转让了,无力负担个人养老费用。对于这部分对改革开放有贡献的老人来说,养老得不到保障是不公平的,需要国家救济和照顾。
养老保障的城乡差异
第一,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差异。城镇老年人拥有良好的养老基础设施,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医疗资源、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场所等,而农村则相对缺乏。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能只看床位数情况。我国多数地区出现城市养老床位紧张,而农村床位却大量闲置的现象,正是由于农村医疗资源不足或不配套、养老机构的布局不合理、农村布局分散,使得服务设施功能难以发挥作用,这是由服务质量不均衡造成的。
第二,养老模式的差异。城镇老年人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949~1958年,以家庭为主,集体养老为辅,《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保证了老年社员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1959~1978年,以集体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由于是“政社合一”,都是集体保障老人的养老;1978~迄今,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模式补充。有的农村地区建立了类似于敬老院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社区综合服务站等提供养老服务,但由于没有配套的医疗资源、专业护理人员、老年活动场所等,对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水平较低。
第三,退休年龄的差异。城镇退休年龄,男性在55~60岁之间,女性在50~55岁之间。而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业生产基本靠“妇女、儿童、老人”的“386199”部队完成。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粮食生产从业人员50岁以上的约占63%,其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农农民年龄已接近60岁。当城镇退休职工享受着人口红利创造的养老金时,农村老年人仍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第四,区域性差异。中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吸引了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各地区养老保险不够平衡,养老保险跨省转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因此,对于吸纳劳动力较强的中东部地区,其养老压力小、养老保险统筹力度大,相反劳动力流出的西部地区,不但老龄化速度高于东部地区,且养老保险基金严重不足。
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战略。解决城乡矛盾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大背景进行考虑,而不能仅考虑农村养老、医疗、照护等具体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根本还是要提高“三农”的自我发展能力。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降低“新农合”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龄老人补助和五保供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构建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整合村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或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建立完善的综合性、多功能老年人服务机构。推动养老服务业社会化。养老不仅是一项福利事业,也是一个产业,社会对养老服务有巨大的需求,应将养老产业作为重要投资领域,除了国家投入外,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并给予税费优惠政策。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结合农村改革,在允许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效仿城镇居民“以房养老”的模式,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发挥土地资产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源开发 老年人力资源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1年4月28日,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过后,国家统计局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据统计,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登记的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年均增长率为0.57%,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如图1,比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上升1.91个百分点。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我国早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众多老年闲置人口,造成劳动人口比重下降、老年赡养系数上升、国家老龄类支出增多等诸多不利影响 [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熊必俊(1993年)阐述了老有所为理论,提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使老龄化社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并且指出我国老龄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陶思敏、孙宏英(2000年)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认为老龄化群体规模较大,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分析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特点基础上,熊斌(2004年)论述了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意义和困难,认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一方面能够缓解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另一方面能够调整老年人的各种不良心态。王树新、杨彦(2005年)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策略构想。认为老年人是各项建设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老年人力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即经验优势、智能优势和文化优势。
2.人口老龄化及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2.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所指的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20世纪中叶联合国出版的第一本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报告以65岁作为老年人口年龄起点。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又将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定义为60岁。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接受人口老龄化概念,“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人口老龄化尤其是指老年状态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2]。
联合国提出了一套对人口年龄划分的类型标准,如表1,它规定了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于7%的国家或地区称之为老年型社会或人口老年型国家;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为4%到7%的国家或地区称为成年型社会,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在4%以下的称之为年轻型社会。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
美国学者纳德尔在1989年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企业雇主所提供的学习经验导致雇员行为绩效改善和个体成长的可能性”。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了工作中学习的显著特点是其与工作的相关性。美国培训与开发学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为:“人力资源开发是综合利用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开发、组织开发等手段来改进个人的、群体的和组织的效率。”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培训、职业生涯开发、组织开发和管理开发四个主要部分,通过对雇员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运用组织手段都方式提高个人的效率。其中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指相关组织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掘与合理使用的所有活动。
3.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4]。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还不足,还存在许多主观和客观的问题,影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3.1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和偏见
思想认识是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关键。思想认识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社会,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包袱,认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与青年人争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来自老年人自身的问题 [5]。通过王红漫2001年对老年人再就业状况的抽样,结果显示,未再就业老年人中,37.8%的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不好而不再继续工作,21.7%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8.0%是因为子女不赞成,另有32.5%的老年人则是自己不想再工作 [6]。
3.2缺乏政府规划,各项政策不完善
相关政策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落实不到位。集中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已就业的老年人没有足够的尊重,这些老人难免会感觉受到歧视,并且随后产生离岗的想法。二是老年人再就业后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经常会出现高质低价的现象,没有实行同工同酬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影响到老年人工作的积极性。
3.3没有形成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机制相对来说不够健全,因而造成就业率普遍不高,我国现阶段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主要途径的是强关系网,也就是由家庭或家族关系构成的亲属亲戚和朋友关系结构,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再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而从表2看来也表明了城镇老年人的就业途径主要依靠委托亲友介绍,这说明国家组建的相关正式组织,组织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6] 。
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上海;医疗保险
中图分类号:F81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67-0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口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人口研究当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尤其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患病人口尤其是患慢性病人口的增加这一突出问题也开始显现,用于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也呈现出大幅度增加,这无疑给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带来了压力。那么,人口老龄化将会给医疗保险带来哪些影响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会使我们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的风险。尤其是,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城市,并且也是目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严峻的城市,因而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将更具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发展至今,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出老龄化的程度高、速度快和高龄化突出等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老龄化速度更是明显。
概括起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老龄人口基数较大,增速快。从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已经达到367.32万人,老年人口较多;而且从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来看,2012年度,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25.74%,高于国际社会公认标准约15.74个百分点,也远高于1979年上海市首次进入人口老龄化时的比例。这一现象说明上海市老年人口不但绝对数额较大,而且老龄化增速也快。第二,高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海市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市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占比不断上升。1964年,上海市高龄老人占比仅为4.43%,到1996年,这一比例已经升至10.80%;同时,绝对数额,也从1964年的2.9万人上升到1996年的24.9万人。这说明无论从相对数量还是从绝对数量来讲,上海市高龄化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都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龄老人的增加也意味着需要用于老年人医疗的费用也将增加。
二、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
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日益加剧,社会负担也在不断加大,用于老年参保职工的医疗费用也将不断增长,老龄化将给上海市医疗保险基金带来沉重的压力。从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来看,一般而言,老年群体发病率比年轻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左右,因而用于老年参保人员每年消费的医疗费用一般来讲要高于年轻人。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群体基数的增大,社会上的大部分医疗资源将被老年群体所消耗,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亦将呈现上升趋势。凡此种种,我们不难设想,在老龄化加剧的形势下,如果维持现有的参保规模、筹资水平及享受水平不变,上海市医疗保险资金在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1.社会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积累不足
由于退休老人的医疗保险支出主要依靠在职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基金来支出,因而,人口老龄化将会使提供医疗保险基金缴费的人数相对减少,而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数增多。加上老年人发病率比年轻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左右这一患病特点,因而,毫无疑问的是社会年龄结构的老化对未来医保基金的积累提出了挑战。
首先,离退休、退职人数增加。从图1上海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每年离退休、退职人员占总参保人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图中来看,2001年末参保人数中离退休、退职人数为239万人,到2012年,该人数直线上升至421.52万人,短短11年间,参保人数中离退休、退职人数就增加了182.52万人。从上升趋势和幅度来看,离退休、退职人数的绝对数额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最初年份年增加5-7万人,2004年以后,每年绝对数额增加达到10-15万人。
图1 2000―2012年上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年.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1年对社会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原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从业人员被纳入城镇职工保险范围内,并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相关政策作出了调整。
其次,享受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例较高。由图1上海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2000―2010年间,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大概在35%―40%之间,并且这一比重基本上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即参保人员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数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大,甚至超过在职人员的增长速度。这客观上要求需要有更多的医疗保险基金,以应对老龄化高峰到来和医保基金的不均衡。2011年和2012年,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2011年起上海市社会保险政策调整时,将原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从业人员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由于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人口多为年轻人,客观上使得上海市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具体数值来看,虽然2011年以后有关政策将大量外来人口纳入到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范围,但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仍保持在30%左右。
另外,饶克勤、尹力和刘远立(2000)的研究表明,在医疗费用价格保持1998年的实际价格不变时,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医疗消费负担增加。2000―2015年间,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医疗需要费用负担将增加28.7%,医疗需求费用负担将增加26.4%。上海市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难设想,其未来的医疗负担将更严重。
2.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老年群体医疗需求量上升,对医疗保险基金产生压力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居全国之首,人口老龄化将对人群的疾病模式及死亡模式产生影响,而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又将影响医疗保健服务的数量、内容及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出量。
近100年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上世纪初,急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及寄生虫病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2012年,排在上海市人类死亡“疾病谱”最前列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病(占死亡总数37.02%)、肿瘤(占死亡总数30.67%)和呼吸系病(占死亡总数10.48%)。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同时,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着人群老化,这类疾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另外,由于老年人期望寿命的延长,一般老年人患此类疾病的数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总人群对医疗保险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医疗费用发生额也会增加。
卫生部有关调查显示,老年人发病率比中青年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年患慢性病的比率为71.4%,其中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这也进一步表明,老龄化所导致的医疗费用的消耗也将大幅增长。老年人群具有在其生病周期当中的特殊性,一般而言,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特点,已经淡出了劳动力市场,对社会而言,老年群体更多的是一个消费主体而非生产主体,进入退休阶段后,他们不再缴纳医疗保险基金却大幅度的享有医保基金带来的福利,这对我国实行的现收现付的医疗保险模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对策和建议
1.扩大医疗保险基金覆盖人群,增强参保人群的可持续性,是减少基金风险、应对未来严峻老龄化形势的有效渠道
上文已就人口老龄化对基金可能造成的压力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保持现有参保人群不变,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保险基金在未来是不可能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风险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于扩大医疗保险参保人群,从而增加基金数额。医保基金数额的增加,不仅能够减缓老龄化压力,而且更能较好地发挥保险所追求的互济功能。
从人口自然增长来看,21年来上海市户籍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户籍人口参保人群呈现出明显老化状态,单纯依靠目前参保人群中在职职工的较少增量而退休职工的较大增量,很难保持未来基金的平衡。但上海市是中国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体,其经济的增长每年对外来人口的拉力是巨大的,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入沪,如2012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达960万人,户籍人口为1426.9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67.28%。如若能够把这部分外来劳动力很好地吸纳进来,无疑对缓解医保基金压力的贡献是巨大的。若从此角度看,自2002年上海市对外来劳动力实行的综合保险政策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事实上,2011年起,上海市已将“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从而扩大了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尤其是参保人群中的年轻群体。
然而,虽然参保人群有所扩大,但参保人群的可持续性却有待增强。很明显,虽然上海市从2011年起已将“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但现行户籍制度并不利于外来劳动力持久地纳入到参保系统当中来。外来人口在上海市工作多年,也参加了综合保险,但往往由于迟迟不能够落户而使他们考虑去其他城市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现行的户籍政策束缚了基金的长远积累。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弱化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逐步放宽落户条件,是未来增强参保人群可持续性根本途径。
2.医保政策设计可鼓励引导老年人去社区医院就诊
社区医院相对于大的三级医院,具有医疗费用低的特点,医保政策设计时可以鼓励患者去社区医院就诊,以降低医疗保险负担。
首先,就老年人的患病特点来讲,去社区医院就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老年人的发病特点来看,老年人是慢性病的多发群体。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居民80%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和治疗。老年人的身体一般都较弱,而且经济状况相对处于劣势,去离自己居住地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方便,而且治疗费用较三级医院低。所以,医疗保险在设计上可以秉持“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原则,鼓励参保老年人去社区就诊。
其次,从上海市医疗资源利用现状来看,鼓励老年人进社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社区医疗资源。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一、二级医院尤其以社区医院为代表存在较为严重的病源不足问题。三级医院目前大量的工作和时间都消耗在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上面,因而用于高难度的诊疗和研究项目上的精力比较少,长期来看不利于三级医院技术的精进;而一、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完全有能力对这些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诊疗,却由于参保人的心理等等因素的影响,病源比较少,这造成了一、二级医院尤其是社区医院资源利用不足,大量的资源被闲置。
最后,做好医保政策设计,降低医疗保险压力。医保政策设计时可以采取自由就诊和双向转诊相结合的方式。对直接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老年人,可以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保险优惠。
社区医院通过全科医生服务于老年人,全科医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病人,可以根据需要将患者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双向转诊。医保部门在对双向转诊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结算时,要对不同的就诊方式采取有差异的医疗保险待遇,比如:直接到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享受程度高于非直接到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享受程度高于转诊到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转诊的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高于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
3.提高医疗保障中的财政支付水平
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相对较高,个人支出比例过大,政府和社会支出不足。上海市财政支出中每年用于非公费医疗的卫生支出比重也不高,高龄无保老人、精减退职回乡老职工、农保以及居民医疗保险医保报销比例都不高。所以,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未来上海市还要加大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使医疗保障费用随着居民的收入增长而增加,提高保障力度,减轻居民患病的经济负担,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及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带来的问题。
4.从全局和长远看,应该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发展政策
年龄结构给医疗保险带来的问题是我们思考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老龄化进程来看,发达国家社会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到老年型持续了几十年至100年时间,如法国用了15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25年,而我国的老龄化只用了18年(1981―1999)。
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是由于政策性因素引起的,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加剧了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又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口绝对数额很大,这给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带来巨大的负担和风险。因此,充分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从人口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政策,可以消除人口政策当中的人为因素带来的人口的急剧转变,亦可大大减少政策原因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政策能够减少社会矛盾,使社会得以平稳发展;同样,如果保证了新生参保人群的数量与新退休人员数量大体相当,就可减缓隐性债务带来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2] 饶克勤,尹力,刘远立.中国居民健康转型、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之二)[J].中国卫生经济,2000,19
(10):10.
[3] 仇雨临.基本医疗保险应正视人口老龄化[J].社会保障制度,2005,(7).
[4] 黄黎若莲,张时飞,唐钧.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J].社会保障制度,2007,(4).
[5] 廖晓春,廖淑梅.人口老龄化与社区老年护理服务[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7).
[6] 姜向群,万红霞.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4,(增刊).
[7] 林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J].中国社会保障,2004,(11).
[8] 李再强,林枫.医疗保险制度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经济,2005,(1).
[9] 董朝晖.我国医保改革中的隐性债务及解决途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4,(7).
[10] 林枫.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02,(2).
篇8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长并上升的现象。通常是以一国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少比、年龄中位数等综合指标使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是否进入人口老龄化及老龄化的程度。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到2005年末,南明区户籍总人口518152人中,60岁及以上人口70864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3.6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南明区人口年龄结构已进人老年化社会。而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68262人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365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5.55%。2005年到2009年,南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每年平均以近0.5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1.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表 1 南明区2005--2009年老龄人口发展趋势
年份
人口总数
老年人总数
其 中
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百分比(%)
60-69岁
70-79岁
80-89岁
90-99岁
100岁及以上
2005
518152
70864
41066
22983
6084
718
13
13.68
2006
539052
76811
43782
25921
6388
707
13
14.25
2007
553285
79363
43999
27645
6949
759
11
14.34
2008
555510
83127
45645
29025
7702
746
9
14.96
2009
568262
88365
46884
31785
8779
901
16
15.55
(二)挑战
一是适应老龄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六个老有”的新目标,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做实事;二是在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基本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进老龄工作上取得新进展;三是将养老服务业作为促就业、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措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求培育老年消费、发展养老服务业上要有新突破,要求老年人“养”和“医”的保障水平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老龄事业发展要求制度保障上要有新举措;四是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对人居环境、住房、公共设施提出了新要求。
三、人口老龄化对南明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南明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作为省会城市的经济强区之一,势必将会给我省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势必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定的制约作用。
1.人口老龄化对南明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推动老龄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随着南明区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老年消费品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需求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银色老龄市场便由此形成,老龄化推动了南明区社会服务建设,促进了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公寓的建立,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采购等服务,老年人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购买力增强,老年市场的发展刺激消费增长,餐饮、服装、娱乐、健身、旅游的等行业,特别是老年大学的兴起,也会给经济的增长带来机遇。
第二,某种程度上促使南明区人口总体规模缩减,缓解人口过多的压力。由于出生率持续稳定在低生育水平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进程的加快,死亡率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客观上将促使人口总体规模缩减。
2.人口老龄化对南明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一,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加大了社会保障的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高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抚养系数迅速提高,社会用于退休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事业负担加重,南明区社会养老方式以家庭和社会养老为主,面对日益增进的老龄化进程,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无论是从养老机构上还是养老服务上都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就迫切要求发展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补充社会养老的不足,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第二,人口老龄化导致消费增加,储蓄率下降,投资率降低,税收负担加重。
我们知道,银行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居民的储蓄,储蓄率越高,用于投资的钱就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反之,不利于经济增长。人口的老龄化之所以不利于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是因为当老年人退休之后,经济收入就相应的减少,那么储蓄的前就会减少;再者,加上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高,疾病、生活自理能力也降低,需要照顾就多,从而花费的费用就越多,更不用说储蓄了。人口的老龄化就预示着人口从生产型向消费性转变,改变了消费结构,逐步成为一个单纯的消费人群,形成“三多一少的局面”即:储蓄少,税率少,投资少,消费增多。
四、解决南明区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逐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实施“促就业、扩内需、保增长”战略,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一是政府要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从国际经验看,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都起着扶持、指导、催化作用。因而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关的法律文件,为我区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依据,也使负责这项工作的老龄或民政部门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二是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力。提高老年人购买力水平的一个根本举措就是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保证并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水平,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加大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把商业医疗保险定位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重要补充,多元化运作医疗保险基金,发展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尊老敬老的精神文明建设,保证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得到合理的经济赡养,解除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老龄产业和老年服务机构要提供合适产品和专业化服务。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受老年身体条件、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他们在观念、起居、衣着、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四是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新的消费观。老年人消费观念更新与否,也关系到老龄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要促进老年人消费观念转变,必须让老年人意识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适度消费是必要的。不仅要通过各种媒体扩大老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范围,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消费教育,使老年人敢于消费、善于消费、乐于消费。
(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大力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扩大养老机构的保障范围,提高全社会的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是南明区目前仅有5家非营利性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没有国办养老机构,而养老机构的床位更是供不应求,加上正在实施200张也仅有465张,与贵阳市实施“老有所养”行动计划(2008——2012年)的意见中所要求的1060张,相差甚远。因此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根据需求大力兴建国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同时积极调动更多的个人、集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出资出力参与发展老龄事业,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多元化发展,转变养老方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通过建设和整合社区服务设施、培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提升了社区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多修建一些适合大众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公共设施,把困难老人、“五保户”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的养老逐步纳入“养老院养老”;另外,转变养老方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依靠,在注重“养”的前提下,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卫生保健、文体娱乐、精神慰籍等主要服务的居家养老新模式。
(三)加强开展社区服务项目,提高老年人社区环境满意度
在服务方式上,则应依据服务对象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提供社会福利和有偿服务。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环境。服务项目和方式的设计要在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解决低收入、低保(包括靠抚恤金生活的老人)老人、无子女独居老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和精神慰藉的需求,达到持续、有效。社区服务中心和“星光老年之家”以老年服务为重要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社区老人生活、娱乐、康复、保健、医疗服务等活动。适当考虑老年人对住房的特殊需求,政府应在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修建一部分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老年公寓住宅。
(四)扩大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缓解供需矛盾,加强精神慰籍
居家养老服其形式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一是针对目前南明区养老福利机构供需矛盾突出,供需缺口大的问题,贵阳市市政府应出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将床位发展达到老年人的需求,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人数;二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性行业,包括生活照顾、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欧阳红. 贵阳市南明区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2 许静,郭杰.中国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西北人口,2007 ,(1).
篇9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护理 政策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人口老龄化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我国老人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9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会,向社会《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60%以上在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有关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参与,使老年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的护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经由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则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康。因此,老年护理应重视强化个体自我照顾能力,在尽可能保持个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提供协助,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2]。
我国老年人护理的面临的问题有。一是认识上有偏差。目前,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的某种疾病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大多数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与对其他年龄组人群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实践证明,对老年人群的护理有别于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护理。这些因素包括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各种疾病症状在这类人群中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身体、心理的反应及所产生的后果等。目前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老年人应付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护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老年病护理[3]。陈旧的“老年护理”观念在人们心中还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缺少专业护理人才。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大都学历低、人数少,且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且只能从事一般的生活和医疗护理,缺乏专业性,因此也不能称为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护理硕士、博士教育中专门从事老年护理专业研究的人员也不足,因此老年护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更是缺乏[4]。三是老年护理学科发展缓慢。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且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的本科教材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尚无一所护理院校专门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教育严重滞后。虽然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老年护理的内容,但只占其总课程的5%左右[5]。四是老年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各级部门都没有出台明确的老人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将老年护理纳入保险机制。老年护理的特殊性和费用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社会有必要在老年医疗之外,建立独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而从我国目前的保险现状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还未完全成熟,且存在许多局限性,还无法覆盖所有老年人,它仅提供给工薪阶层,而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做好老年护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国老年护理存在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立健全老年护理体系。充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原则,建立长效的老年护理服务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构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作为“十二五”期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并及早制定国家计划。首先,要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起长期护理服务的整体预算制度,包括护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服务机构运行经费补贴、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并规定以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逐年增加,从而保证对护理服务的持续投入。其次,要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方向,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服务项目,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社会化老年人护理服务格局。第三,要加强老年护理服务事业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专门负责老年人护理事业的管理机构,制定长期护理服务分级指标体系、受益人准入制度,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有序开展。
(二)加速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 。国外长期护理发展的经验表明,对待老年慢性疾病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治疗,而是预防和康复[6],老年护理需要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管理,科学设计全程的长期护理服务。提高国家对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度,减少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加强媒介宣传,加强人们敬老意识和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识,改变对护理工作者的歧视。政府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计划,为护理人员提供综合性的职业培训,规定从事老年照料的护理人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设老年护理专业,通过学制上的设定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同时,鼓励卫生医疗机构进入社区,为照料老人的家政服务员、民间保姆、家庭成员开设康复知识和技巧的讲座培训,并上门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其次,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等级,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护理人员,从普通家政服务员、护工到高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均按护理内容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从而提高护理效率。最后,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将日益庞大的护工队伍纳入第三产业,建立和完善护工行业的工资体系,从根本上确保护理队伍的稳定。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老年专科护理工作者,派遣去发达国家引监护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合我国老年护理的先进护理观点和技术,拓宽老年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老年护理研究,培养老年专业人才,促进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三)将老龄人的预防保健作为医疗体系的基础工作纳入政府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加强老年人群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老年护理模式,建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连续服务机构,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7]。
(四)调整医疗保险支付政策,促进资源利用的效率与公平。一是通过调整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结算政策,将部分老年护理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促进居家护理和居家养老;二是通过明确老年护理院的出入院标准和适当提高长期住院病人的费用分担水平,提高老年护理院的服务效率;三是通过增加养老院内部医疗机构的医保联网数量,方便养老院住养老人就医,同时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的老年护理费用,提高养老院住养老人的护理保障水平[8]。同时,鼓励和扶持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年护理机构和福利设施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所形成和收到成效的老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托老所、家庭护理、老年公寓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管理体系,适应我国医疗保健市场的需要,满足老年护理需求。
总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好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完善的服务是我国护理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对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巨大挑战,是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当积极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相信有了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2]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961.
[3] 孙红,郭红,蔡虻.老年护理进展.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38-40.
[4] 王玲.我国老年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中国护理管理,2007,7(4):13.
[5] 张娜,蒋银芬.我国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6,12(15):1404.
[6] 王岩梅,王磊.我国实行长期护理保险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26.
篇10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留守老人;养老;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40.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4-0043-04
养老,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老年人能否“老有所养”,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障,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的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世纪末,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年人口的增多,意味着需要照顾的老年人规模在持续扩大,养老需求也随之增强。
根据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达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1]同时,我国庞大的流动人口使农村老龄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但是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明显强于农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如何深入研究和掌握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窘迫境地,尤其是劳动力大量外流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留守老人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但这种发展并不平衡,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城市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农村不能企及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为了务工、求学以改善自身生活状况,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尤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明显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40.8%,比1978年的70.5%下降了29.7个百分点,1978年~2007年约有2.28亿名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实际转移出来的人数要比上述数据大得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17省区2,749个行政村2005年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在农村劳动力中,有21.06%从事本地非农产业,26.51%外出打工,只有52.43%从事传统农业,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比例比国家统计局数据低17.61个百分点。[2]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城市和农村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清醒的看到,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削弱,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推行,家庭结构向着核心化、小型化发展,家庭成员相比以前大大减少,农村老年人越来越难以得到子女的照料与陪伴。这种情况下,农村出现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2011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9%。而其中近60%分布在农村,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农村留守老人身边少有子女照料,生活大多比较困苦,其养老状况堪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方面。在农村,“老有所养”不仅仅指经济上有所保障,更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关心与照顾。一方面,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留守老人身边缺少了子女的照料,个人健康状况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一旦老人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及时得到子女的照顾与陪伴,以致身心出现更大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居民都拥有一定土地,劳动力的流失自然而然将耕种土地的负担转嫁到了留守老人身上,留守老人不仅要耕种自己的土地,还要照看子女的土地,大大加重了老人的劳动负担。此外,部分留守老人还要肩负起照顾、教育孙辈的任务,这无疑使本不富裕的留守老人生活更加拮据,身心更加疲惫,生活水平每况愈下。[3]
(2)经济方面。多数研究学者认为,留守老人的子女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但是限于子女在外工作的性质,他们收入水平并不高,加上他们面临着下一代的教育费用支出,且城市生活成本比较高,他们的收入中只能有很小一部分用作支持老人生活,有的甚至很少向留在农村的父母寄送生活费。同时,从留守老人经济收入构成看,来自子女的经济支持仅占了很小比重,老人在仍旧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还有部分贫困留守老人依靠政府低保或救济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收入水平很低,经济支持能力十分薄弱,养老保障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 上一篇: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意见
- 下一篇:生物化工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