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范文

时间:2023-03-27 13:2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增加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增加值

篇1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概念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工业用水量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在工业领域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属于逆指标形式的强度相对指标。工业用水量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按新水取用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反映期末与期初相比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的程度。它等于期末与期初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差,再除以期初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所得到的百分数。为了便于比较,通常采用不变价格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

另外,万元GDP用水量也是目前国内反映水资源生产率的重要指标,是用水总量与GDP之比,反映水资源的总体生产率和利用效率,属于逆指标形式的强度相对指标。国际上常用该强度相对指标的正指标形式,即GDP或者工业增加值与水使用量之比,称为水生产率或者工业水生产率,用以反映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稳步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保护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了节水降耗的工作力度,以工业领域为代表的水资源利用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工业用水1410亿立方米,占全部用水量的23.5%;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5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了36.7%,超额完成了“十一五”预定下降30%的目标任务,比“十五”期间多下降了3.9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稳步下降,工业领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未来展望:中国建设节水型社会

篇2

关键词:平稳性和季节性 自然对数逐期差分

一、问题的提出

加强中国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估已经变得尤为重要,是提高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研究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数据质量评估两个重要特性。对数据的可比、衔接等深层次研究都需要在数据质量精度高的条件下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才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这样才能用数据去解释各种研究主题的实际意义。而本文是基于计量模型分析法对工业增加值数据的精度进行评估,通过建立季节模型并对下一年度数据进行预测,计算出预测偏差,得到在95%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进而对数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二、理论与方法的介绍

(一)数据说明

由于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只公布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并且最新的数据公布标准是为消除春节日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自2013年起,1-2月份工业数据一起调查,一起,不再单独2月份当月数据。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同比推算得到2000-2012各年2月至12月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所以本文决定利用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推算一月的工业增加值,这种方法保证了工业增加值的数据质量。

(二)模型识别

工业增加值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数据是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序列,不但具有随机性而且包含了趋势和季节特性,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

由于本文研究的工业增加值序列具有趋势及季节性,季节[ARIMA]模型是一种理论上成熟的算法,它对周期性变化的序列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选择建立[ARIMA(p,d,q)]模型,阶数为[ARIMA(p,d,q)(P,D,Q)s]的乘积季节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p(B)ΦP(Bs)?d?DsYt=θq(B)Q(Bs)ut]

LM(Lagrange multiplier)检验对[ARIMA]包含误差项的模型残差序列进行高阶自相关检验,并允许存在因变量的滞后项。检验假设为:

[H0]:残差序列不存在小(等)于[p]阶的自相关

[H1]:存在[ARMA(r,q)]形式的误差项;其中[p=maxr,q]。

在零假设下,[LM]统计量有渐进的[χ2(p)]分布,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α]和自由度[p],如果[LM>χ2α(P)],则拒绝[H0],认为序列存在自相关,反之亦然。

是置信区间的确定。基于这个[ARMA(p,q)]模型可以计算并得出下边的式子,预测误差和方差分别为

[et(l)=yt+l-yt(l)=?0ut+l+?1ut+l-1+…+?l-1ul+1]

[D(et(l))=σ2(?20+?21+…+?2l-1)]

假设预测误差具有如下分布:[et(l)]~[N(0,D(et(l)))],由于[yt+l=yt(l)+et(l)],因此,在[yt],[yt-1],…给定的条件下,[yt+l]的分布完全由[et(l)]的分布决定,即:

[(yt+lyt,yt-1,…)]~[N(yt(l),D(et(l)))]~[N(yt(l),σ2(?20+?21+…+?2t-l))]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yt+l]预测的95%的置信区间为:

[yt(l)±1.96σ(?20+?21+…+?2t-l)12]

为了消除趋势特征同时减少序列的的波动,我们对工业增加值时间序列[t]作一阶自然对数逐期差分,即[ILIPt=LN(IPt)-LN(IPt-1)]。为了使差分和变换后的序列更好的趋于平稳状态,我们需要对序列进行季节差分。消除季节波动即对序列[ILIPt]作自然对数的季节差分,取周期等于12时:

[SILIPt=LN(ILIPt)-LN(ILIPt-12)]

通过季节差分得到新的序列[SILIPt],进一步对新序列进行分析。此时序列图变动的规律性已大大减弱,季节性特征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了得到最优平稳序列,我们选择阶数[d=2]时为最优。

从序列D12DLIP的样本自相关与偏自相关系数很快的就落入了随机区间,证明系列区间已被消除,但在Correlogram of D12DLIP中,当[k=12]时取值仍然较大,季节性依然比较的明显。所以,经过试验对序列进行二阶季节差分即得到Correlogram of (D12DLIP,2),发现序列的季节性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故选择二阶季节差分。。

对序列选用扩展Dickey-Fuller检验,滞后阶数则采用AIC准则的方法进行确定。下图发现ADF值明显小于临界值,所以此时序列呈现平稳状态,即为平稳序列。

(二)[ARMA]模型建立

一般讨论的[ARMA]模型形式都存在序列均值为零的假设,否则应做必要的转换。进一步对序列进行零均值检验:

得到该序列样本的平均数是m=0.000468,均值的标准误s=0.057201,序列均值趋近于0(即与0无显著差异),表明该序列可以直接建立ARMA模型。通过了零均值检验后,最终选取以下[(p,q)]组合。

参数估计结果

在衡量预测偏差的指标中我们选择MAPE进行判定,通过筛选,[(p,q)]=(3,4)时的MAPE值最小,表示预测精度最高,(MAPE的取值范围在0-5之间精度极高,在10以内说明预测精度高)。同时我们看到Theil不等系数的取值也接近于0,所以表明了选择该模型的预测效果

由于LM统计量的取值为3.16,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28大于置信度0.05.所以不能拒接原假设,故残差序列不存在二阶自相关。故不会成为白噪声。即模型的建立是比较合理的。

(四)模型预测

通过取定置信水平在95%时,我们可以看到实际值处在置信区间中,这就说明了实际值是较为准确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模型通过折线图和相关及偏自相关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该工业的增加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增长,并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过消除平稳性和季节性并建立ARIMA模型最终预测出2013年增加值走势并且预测值也符合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预测得出的工业增加值均落在置信区间内,说明预测值较为精确。

(二)建议

一是由于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在选取的数据上存在一定的误差,但都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消除误差,使得精确度更加精准。

二是模型模拟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不尽完全一致,而且在模型建立时,忽略了多种并未量化的影响因子,数据收集误差等因素。因此,不能完全准确的进行分析,模型仍需要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

[2]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3]庞皓.计量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版

[4]龚曙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版

篇3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1 经济增加值以及工业增加值概述

1.1 经济增加值概述 经济增加值(EVA)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由美国Stern Stewart & Co管理咨询公司提出来,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衡量标准。EVA的核心是衡量价值,它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成本,既包括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也包括了资本成本,其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能弥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

1.2 工业增加值概述。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1.3 企业内部考核指标混乱。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很庞大,内部部门很多,而每个部门都各自为政,有自己的业务考核体系,当然,不同部门运用不同的考核体系可能会因地制宜些,但这样一来,各个部门之间的衡量指标就会不同,这会造成企业公司指标的财务混乱,也会加深各部门的矛盾。

1.4 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的可信度不高。目前,我国的会计表的失真现象及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可以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对企业进行误导,使企业的决策失误失去市场机会,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同时也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和犯罪。

1.5 企业库存量过大。现代企业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压力大,这使得很多企业为了不断货,提高自己的供货能力,大量积压货品。虽然这样可以降低企业风险,能够及时提供买主货品,但这样一来企业的工业中间值会增加,那么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就会减少。

1.6 企业自主创新性低。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然而我国企业大都是追随者,没有自己的专利与技术,这样一来,企业赚取的只是生产价值链上附加值最低的生产价值,这样虽然工业中间值会降低,但工业总产值相应也会大幅度降低,二者之差工业增加值较之自主创新型企业就会逊色很多。

2 从经济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角度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2.1 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加值更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也就是不鼓励诸如削减研究和开发费用的行为,而是鼓励企业的经营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等。这样就能够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发生。因此,应用经济增加值不但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而且也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可见,经济增加值指标非常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技术进步,这对企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2 终结企业多种财务指标的混乱状况。经济增加值是一个综合性成长指标,仅用一种财务衡量指标就连接了所有决策过程,并将公司各种经营活动归结为一个目的,即如何增加经济增加值,而且,经济增加值为各部门的员工提供了相互进行沟通的共同语言,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有效。经济增加值终结了公司多种财务指标的混乱状况。

鉴于我国企业的大多数企业内部存在多种业务考核体系,使用的衡量指标甚至很不一致,经济增加值提示我们应终结企业的多种财务指标的混乱状况,以此来减少内部部门、员工间的矛盾,增加员工的相互沟通,提高信息的流畅程度。

2.3 尽量提高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的可信度。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而经济增长值指标已经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但其数据仍来源于财务报表,仍依赖于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若提供的报表不町靠,就会导致业绩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增强实施经济增长值指标的效果很重要。反过来,从经济增长值看企业的经营管理,会计报表的可信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4 清理库存,增收节支。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工业总产出越高,工业中间值越低,工业增加值越大,而库存量如果过大,就会增加工业中间值进而降低工业的增加值。

目前各地区国企库存快速上升,应引起企业领导高度关注。建议企业全面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增加自有资金,同时建议政府和监管部门加紧引导国有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保证企业经营必要开支的情况下,严格压缩运营成本。要号召企业内部自上而下树立节约美德,做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这不仅是克服当前困境之所需。也是谋求长远发展之必要。

2.5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工业增加值理论,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即工业增加值,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企业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那么工业增加值就会相应提高。

人是创新之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愈来愈体现为技术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角逐上。可以说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有了成功的基础。所以企业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要以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和凝聚人才,要以团队引进和以才引才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向企业流动,为企业所用。另外企业还要加大引进人才支持力度。最后企业还要进一步落实各项人才引进的政策,做到工作上具体指导,生活上周到关怀,项目上优先扶持,整合资源、健全机制、优化服务、强化考核,打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只有这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工业增加值才能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率;资本投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有了深刻的认识,经济增加值(EVA)已成为我国许多企业推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对于企业管理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集团化企业越来越多,它们在对下属公司进行业绩评价时,已逐渐把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业绩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在业绩评价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

一、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导向

经济增加值是一套以经济增加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且是一种薪酬激励制度和有效决策机制,在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利润所需的资本投入成本的基础之上,能够对企业绩效财务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经济增加值与传统利润财务算法不同,经济增加值主要包括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被扣除之后剩下的收入,比较而言,经济增加值是在真正意义上对“经济”利润进行评价。正是因为经济增加值具有着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在美、英等国发展良好,且备受关注,通过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财务指标,能够对企业的管理绩效、获利水平进行综合的评价和计量。

经济增加值自从被思腾思特咨询公司在1982年提出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为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等提供了新思路和发展。经济增加值也是剩余收益的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它的定义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经济增加值在实际业绩评价时的计算方法: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调整项

从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EVA就是企业在绩效评价期内增加的价值,它在计算企业的资金成本时,不仅考虑负债的资本成本,而且也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这样也就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纳入到考虑之中。如果EVA为正,表示企业获得收益高于资本成本,如果EVA为负,表示投资者的投入的权益资本和公司债务资本还不如贷款利息高,EVA强调了一个理念,只有经济利润超过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利润。

经济增加值在实际业绩评价时,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价值观、偏好等来把一些指标考虑进去进行调整,如研究开发、人力资源培训等,这样就能引导公司管理层考虑问题时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利益,增强企业的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经济增加值率的衡量标准及优点

经济增加值包括了资本投入和债务投入的一个资本,全面衡量了资本的全部成本,避免了集团公司在比较两个投资规模相同的企业,因资本金和贷款的比例不同,造成利润不真实的情况,使用经济增加值便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便于规模相同的比较。如果对于不同的规模企业,由于经济增加值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同利润一样仅能够反映总量大小,可以很好的衡量规模相同的企业,但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则很难进行比较。如果我们要比较不同规模之间的经济增加值,我们可以延伸一下,用经济增加值率来进行比较,经济增加值率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率=经济增加值÷投入的资本×100%

经济增加值代表收益高于有资本成本决定的基期水平的增量部分,这使经济增加值受到规模的严重影响,规模大的企业,只要收益略高于资本成本,可能会有比收益更高的小经营单位更高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的可比性会失去意义。经济增加值率是一个比例指标,通过经济增加值率来进行比较,资本投入不同的企业我们就可以比较一目了然的看出谁的获益高低,指标越高,运营效益越好,会使公司效率一目了然。

假设某集团公司有三个子公司,甲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注册资本800万元,银行借款200万元;乙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注册资本400万元,银行借款600万元;丙公司总投资500万元,其中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借款为400万元;甲、乙、丙公司净利润率全部为总投资的8%,银行借款利率为5%。通过计算甲、乙、丙公司会计净利润80万、80万、40万;经济增加值37.5万、52.5万、22.5万;经济增加值率3.75%、5.25%、4.5%。

上例可以看出:1.会计净利润中甲、乙公司利润相同,丙公司最少,但未考虑注册资本成本;2.经济增加值中考虑了注册资本的成本,乙公司指标最优,因甲、乙公司规模相同,乙公司优于甲公司,丙公司因投入资本较少,经济增加值指标较少,丙公司和甲、乙公司无可比性;3.增加经济增值率因考虑资本投入的规模大小,甲、乙、丙公司具有了可比性,丙公司是优于甲公司,但劣于乙公司。

在对公司进行业绩评价或管理决策时,经济增加值率可以衡量资本增值的效率,在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加值率同经济增加值正相关,经济增加值越大,经济增加值率也越大,可以直观看出超越资本成本的效率,尤其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比较,避免了经济增加值仅衡量总量大小的弊端,又避免了净资产收益率未考虑资本成本的不利因素。

集团化企业在业绩评价下属公司时,通过增加经济增加值率这种价值评价型指标,会给予企业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管理理念。以经济增加值率考核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以经济增加值率创造水平或改善状况与绩效薪酬或中长期激励挂钩的有效做法,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企业管理者与集团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发展目标相一致,对价值价值型驱动型公司会有重要的贡献,将会促进集团化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对EVA的理性思考[J].吉林财税,2003(04).

篇5

7月15日,华丽家族的2011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88倍。这一业绩不仅在2011年中少见,在过去历年上市公司的财报中也属凤毛麟角。

但在这份惹眼的中报背后,这家地产公司自身经营的隐忧也随之浮出水面。

《投资者报》发现,华丽家族净利润之所以出现惊人增长,并非因为其主营业务的迅猛发展,而是来自于资产出售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华丽家族第一次依靠卖出旗下股权粉饰业绩,自2008年借壳上市以来,公司连续四年都通过出售旗下资产提升公司利润。

净利增88倍依靠卖股权

位于上海的华丽家族以住宅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同时涉足建筑装饰、绿化环保等相关产业。

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亿元,和2010年同期的627万元相比,增长了8808%。

但令人失望的是,此次业绩的大幅增长并非来自于其主营业务。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40万元,同比下降了37.98%。这意味着,公司净利润的暴增并非主营业务之功,而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增长。

这一“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一份股权转让书。

2011年3月,华丽家族将其所持有的上海弘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1.52%的股权以7.88亿元的总价出售给搜候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借助这笔交易,华丽家族在上半年取得了4.76亿元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011年上半年,华丽家族的非经常损益合计高达5.85亿元,这笔交易占其非经常损益的81%。正是这笔股权转让,令华丽家族净利润实现88倍的“华丽”增长。

在本次股权转让之前,搜候上海和华丽家族分别持有上海弘圣48.48%和51.52%的股权。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仍持有弘圣公司20%的股权,根据测算,其账面价值约3亿元,若出售可获得税后利润2.5亿元。

连续四年靠出售资产提升业绩

翻开华丽家族借壳上市以来的公告,《投资者报》发现,该公司每年都在出售旗下资产获取“非经常性损益”。

2008年7月,公司通过借壳SST新智上市。同年8月,公司公布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华地将持有的天津地福商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COF III SRL,交易金额为3.39亿元。

公司公告称,该项资产出售可产生2亿元的净利润,其中绝大部分将在2008年第三季度实现。事实的确如此,2008年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83.9%。

事隔不久,华丽家族再度签署《股权转让协议》。2009年5月,华丽家族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丽家族商业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上海福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地之福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权一次性出让给自然人叶罗彬、汤斯捷,转让价格总计2亿元。当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增长36.74%。

2010年公司再度出售旗下资产。其第一笔交易发生在2010年3月,当时公司与上海锦都房产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将持有的上海长春藤房地产有限公司85%的股权一次性出让给锦都房产或者其指定的第三方,公司预计该笔交易将产生约2360万元的投资收益。

同年10月,华丽家族再度出售股权,将其持有的上海弘圣48.48%的股权以7.9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搜候上海。虽然华丽家族在2010年前三季度仅有2166万元的净利润,但由于上述交易一次性为公司带来约3.9亿元的净利润,最终令华丽家族2010年全年实现了5.19亿元的净利润,较2009年增长了447.91%。

事实上,在公司不断出售股权之时,反映公司真实业绩的另一指标却一再亮出红灯――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多次出现下滑。除2008年这一指标同比增长113%外,2009年同比下降60%,2010年仅增长19.23%。

资料显示,2008年华丽家族股改时,大股东南江集团承诺,2009年和2010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6亿元。若实现利润数低于承诺数,南江集团将以现金方式向上市公司补足该期间实际实现的净利润与承诺利润数之间的差额部分。

在出售资产后,华丽家族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472万元和5.19亿元,实现了此前的承诺。

不过,依靠出售旗下资产提升公司业绩,其可持续性值得质疑。

机构“以脚投票”急减持

事实上,对于公司持续卖出股权获取收益,以提升公司净利润,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表示担忧。他们正在“以脚投票”,减持公司股份。

根据公司中报,机构(包括基金、保险、券商、券商集合理财、社保基金和QFII六类)在2011年二季度末只持有406万股公司股份,较去年二季度末的1435万股减少1000多万股,只占公司总股本的0.57%。

而在2010年二季度末,机构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还有2.72%。

2011年二季度末持有公司股本的机构仅有三家,包括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华泰柏瑞价值增长基金和华富成长趋势基金。

在一季度机构的持股数量就开始出现下滑,降至461万股,较2010年一季度末的1285万股下降824万股。其持股比例也由2010年一季度末的2.44%降至2011年一季度末的0.87%.

除此之外,公司大股东的近期减持也受到市场诟病。

公告显示,公司大股东南江集团7月19日通过大宗交易套现约1亿元。

篇6

一、同时耗用国内辅件情况下的比较

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耗用进口料件的同时,还要耗用部分国产辅件的情况下,如果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因退税率小于征税率,其耗用国产原料件、零部件等支付的进项税额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只能计人出口产品的成本。但如果采用来料加工复出口,因实行免征增值税,耗用国产料件进项税额中不存在不得免征和抵扣的问题,但收取的工缴费也不能计算进项税额实行抵扣。究竟哪一种贸易方式最为有利于出口退税,这要由耗用国产料件价值的比例大小来决定。实际上,如果国产辅件用量较少,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相对有利;如果国产辅件耗用量较大,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又相对有利,且“临界点”可以通过计算求得。

[例1]谋特区生产性企业采取进料加工方式生产T/C纱复出口,其进口涤纶棉CIF价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假定海关按90%免税,关税税率为15%。又假定该进口料件当期已全部加工出口并已办理(免)退税核销手续,出口售价折合人民币310万元。该进料加工耗用国内辅件为1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该企业适用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1)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

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货物CIF价+海关实征关税

=200+200x15%x(1-90%)

=203(万元)

当期出口退税额=1.7-(310-203)×(17%-13%)

=2.58(万元)(即要纳税2.58万元)

相关税收成本=3+2.58=5.58(万元)

(2)采用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

由于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免征增值税,也不办理出口退税,其相关成本除了国内辅件价款外,就是进口关税和国内辅件的进项税额:

相关税收成本=3+1.7=4.7(万元)

对上述结果的比较可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下,该笔业务的相关成本节约0.88(5.58-4.7)万元,而进料加工复出口由于有4.28万元的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在抵扣国内辅件的进项税额1.7万元以后,还要纳税2.58万元,比来料加工的进项税额1.7万元多交增值税0.88万元。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贸易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出口货物的(免)退税。

但是,如果耗用国内辅件的比重有较大上升时,情况则相反。

【例2】承例1,假设该项业务耗用国内辅件价款由10万元升至100万元,则进项税额17万元,T/C纱复出口售价由310万元升至400万元人民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相关成本的计算如下:

(1)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

当期出口退税额=17-(400-203)×(17%-13%)

=9.12(万元)

不予退还进项税额=17-9.12=7.88(万元)

相关税收成本=3+7.88=10.88(万元)

(2)采用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

相关税收成本=3+17=20(万元)

此种情况下应该采用进料加工而不是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处理该项业务,这样可以节约相关税收成本9.12万元(20-10.88)。

通过计算可知,当加工增值率为50%和退税率小于征税率4个百分点的条件下,耗用国内辅件的比例为14.92%时,两者税收成本相等,即出口货物免退税额等于零。国内辅件比例小于这个比值时,宜采用来料加工;大于这个比例时,宜采用进料加工。

二、不同加工增值率情况下的比较

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分析中,设定了加工贸易中的加工增值率都是相同的情况。如果加工增值率不同,对出口退税的影响也将不同。因为进料加工的增值额可以依据退税率计算退税额,而来料加工则不能。事实上,对于加工增长率较高的出口货物,宜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反之,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

【例3】仍承例1,若加工增值率为70%,出口售价折合人民币35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相关税收成本的计算如下:

(1)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

当期出口退税额=1.7-(350-203)×(17%-13%)

=4.18(万元)(即要纳税4.18万元)

相关税收成本=3+4.18=7.18(万元)

(2)采用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来料加工相关成本与例1的金额不变)

相关税收成本=3+1.7=4.7(万元)

可知,来料加工复出口方式下,该笔业务的相关成本节约2.48万元(7.18-4.7)。这是由于进料加工复出口有5.88万元的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在抵扣国内辅件的进项税额1.7万元以后,还要纳税4.18万元,比来料加工的进项税额1.7万元多交增值税2.48万元。所以,出口企业应选择来料加工方式。

但是,若加工增值率为10%,出口售价折合人民币为230万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进料加工的相关税收成本计算为:

当期出口退税额=1.7-(230-203)×(17%-13%)

=0.62(万元)

不予退还进项税额=1.7-0.62=1.08(万元)

相关税收成本=3+1.08=4.08(万元)

而来料加工的成本同样为4.7万元,采用进料加工方式节约的差量税收成本为0.62万元,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

通过计算可知,当出口售价为245.5万元时,出口退税额等于零。也就是说,在出口退税率小于征税4个百分点条件下,若出口货物的增值率为22.75%,无论采用进口加工方式还是采用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其出口的相关税收成本是相等的,当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小于22.75%时,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反之,则采用来料加工方式。

三、结合其他因素的比较

一是企业当期或近期有无足够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出口企业“免、抵、退”增值税,从会计处理的角度看,其“退税”的前提必须是期末有留抵税额。根据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可知,在销项税额一定的情况下,其实际的“免、抵、退”税额就决定于“进项税额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差额。虽然企业按“FOB价×出口退税率”计算的“免、抵、退”税额可以分别在不同月份进行申报退税,但税法规定,货物出口后最长4个月不办理出口退税申报的,税务机关将视同内销货物予以征税。所以,当加工增值率高,按FOB价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较大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可供抵扣进项税额,其应“免、抵、退”税金额就得不到有效地抵退。这时,就可以考虑放弃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而采用来料加工贸易方式。

二是征税率与退税率相同的情况。对于退税率等于征税率的产品,无论其利润率有多高,采用“免、抵、退”税的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比采用“不征不退”的来料加工免税方式更为有利。因为这两种方式出口货物均不征税,而“免、抵、退”税方式可以退还耗用国产辅件全部的进项税,而“不征不退”的免税方式则要将该项税款计入成本。

篇7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EVA) 施工企业 价值

2009年11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下发《中央企业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将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以引导企业规范投资行为。2010年1月,国资委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指标列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大型上市建筑施工企业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企业无疑就须按照这一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进行相关分析考核。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计算指标,在施工集团下属的众多大大小小的子分公司却引发了一场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应用EVA指标的热潮,本文试图就EVA指标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做一浅析。

一、EVA的含义

(一)EVA的定义

EVA 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EVA由美国的思腾思特(Stern Stewart)公司于1982年正式推出,并在1993年《财富》杂志上进行了全面完整表述。

Stern Stewart公司认为,由于忽视了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采取传统的会计利润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是有缺陷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高于全部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EVA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即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包含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EVA的计算公式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按照这个公式,经济增加值是基于企业B/S和I/S表计算的,考虑到科学性,需要对部分项目和重大事项,以及资本成本率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消除其中的一些不真实衡量价值的因素,从而能够准确计算得出企业的EVA。按照Stern Stewart公司的经验,EVA需要调整的项目达到160项之多,但此次国资委出台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本着尽量简化的原则,将经济增加值计算中复杂的会计调整项大大缩减,增强了可操作性,主要有以下方面:

(1)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所得税率)

(2)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3)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

二、EVA的特点

从EVA的定义和计算可以反映出,EVA考虑了资本成本,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没有免费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消除了单纯的会计利润的价值目标,所谓“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一定有利润”。如果EVA>0,说明企业经营盈利,增加了价值;如果EVA=0,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人预期的收益目标,价值得不到实现;如果EVA

例如:某施工企业2010年度净利润为100万元,2010年度所有者权益平均额为5450万元,利息支出为90万元,资本成本率为6%,所得税率为25%,则该公司的经济增加值计算为:税后净营业利润=100+90*(1-25%)=167.50万元,EVA=167.50-5450*6%=-159.50万元。

可见企业用利润和EVA来评判的结果是两码事。也正如此,国资委引入这一考核指标,旨在考虑资本成本的前提下,重点考察企业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水平,使企业在“抓改革、调结构、提质量、增实力”上狠下功夫,实现价值创造的新飞跃。

三、EVA的局限性

(一)EVA指标本身存在不足

(1)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存在不足,现行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统一规定了一个资本成本率: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像中国铁建就规定了6%的比率。可见目前实施的资本成本率没有按照市场基础来确定,而是依据行政规定的。统一的资本成本率没有反映企业之间在风险和融资成本方面的差异,从而会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准确性、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

(2)忽略现金流。现金为王的理念在这里被忽略,今年以来,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建筑市场波动较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逐步清理等导致企业新签合同减少、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高度紧张,现金流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愈发重要和突出。

(3)EVA是一个绝对额指标,这意味着 EVA只能在投资规模大致相等或同行业的企业中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在不同的行业企业、不同的规模企业需要进行比较的时候,即使是相同的EVA数值也并不能说明这两个企业在这一期间所创造的价值是相等的。

(4)此外,还有它作为一个财务指标,并不能克服诸如会计利润这种财务指标的不足,因为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会计利润,但却仍以会计利润为计算基础。

(二)施工企业的特点造成了EVA的局限

比如科技支出在施工企业没有很好地严格从施工成本中分离出来,尤其是在基层项目部,虽然时有涉及科技支出,如各类专用设备大大小小的技改维修等,但基本是笼统地反映在项目整体施工成本中,这无疑不利于准确计算反映EVA指标,更不利于企业的EVA考核。

四、提升经济增加值(EVA)的途径

(1)不论是EVA自身的局限还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都促使施工企业需要更加细化内部管理,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提高核算水平,如合理界定区分施工成本和科技支出,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各项资产,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进而提升EVA水平。

(2)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收入持续增长,降低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产运行质量,这是促进EVA增加的根本途径。尤其企业在面对今年内外部建筑市场和金融环境的变化时,更要固本培元,精耕细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3)注重各级专业人员的培训,如刚开始有些人员就容易把这个概念和(工业)增加值混淆起来,虽然它们都是从利润着手,进行诸多加减后形成增加值,但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增加值概念。所以作为拥有千千万万个基层项目部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加强人员培训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之准确把握EVA的实质内涵,寻找价值核心源泉,挖掘价值关键因素,使EVA概念得到推广和吸收。

虽然EVA考核在我国国有企业尚属初期,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将会得到众多企业的日益重视,它为企业实施价值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方法和措施,促使企业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股东价值的意识,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真正使其很好地发挥作为企业保健品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0年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

[2]赵尔均.国资委实施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的启示――以北京、上海等地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2)

[3]王光辉,肖三妹.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篇8

关键词:贵州省;工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4502

1引言

贵州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业体系,有了一定的成果,也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受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限制,相对于其他沿海城市,贵州省的经济规模总体较小,工业化程度也偏低,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2010年,贵州省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3%。因此,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0年贵州省召开了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推出了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目前工业强省已经成为贵州全省上下的共识。盘江、瓮福等一批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大力发展工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贵州省今后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贵州省的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指标和数据的说明

2.1指标的选取

2.1.1工业发展指标的选取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常采用工业增加值指标,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因此我们采用工业增加值可反映贵州省各个地区的工业效益状况,考虑价格因素,采用工业增加值价格指数,用Y表示,以1978年为基期。

2.1.2人民生活水平指标的选取

人民的生活水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医疗、教育、房地产,但这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收入作为保障,没有较高的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会提高,因此采用城镇家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反应人民生活的指标。考虑价格因素,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价格指数,用X表示,以1978年为基期。

2.2数据的来源

选取的指标数据均来自《2010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计算采用Excel和Eview软件。

3实证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在无法确定外生变量的情况下,将变量均看成内生变量,并作为系统中的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相互联系的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误差对系统的动态冲击,解释冲击对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VAR(p)模型如下:yt=atyt-1+…+apyt-p+et,其中yt是两个变量组成的向量,即yt=(Yt,Xt),其中Yt是工业增加值价格指数,Xt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价格指数,ai(i=t…p)为待估计的参数,et为随机扰动项。p表示滞后阶数。为避免数据存在异方差现象,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用LGY和LGX表示。

4实证分析

4.1平稳性分析

图1LGY与LGX随时间变化图从图1中可看到对数工业增加值指数与对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价格指数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因此LGY与LGX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取对数并进行一阶查分,处理后的数据用DLGY及DLGX表示。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1得到,DLGY的单位根检验的P值为0.002,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DLGY为平稳序列。DLGX的单位根检验的P值为0.0077,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DLGX为平稳序列。

4.2协整检验

对原始变量进用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表2中采用了最大特征值评判检验结果,由于P值为0.0146,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没有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说明至少有一个;由于P值为0.8727,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最多有一个协整方程的假设,说明最多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因此可得到两变量仅有一个协整方程,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4.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DLGY和DLGX进行向量自回归估计,通过多次尝试比较AIC值,判断得到最佳滞后期为表3。

表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原假设观察值个数F统计量P值DLGX不是DLGY的Granger原因1.612730.2151DLGY不是DLGX的Granger原因293.100300.0476从表3中得到DLGX不是DLGY的Granger原因的P值为0.215大于0.05,因此不拒绝原假设,认为DLGX不是DLGY的Granger原因。说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推动作用不明显。DLGY不是DLGX的Granger原因的P值为0.0476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DLGY是DLGX的Granger原因。即工业增加值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这种作用很明显。

4.4脉冲响应函数

图2脉冲响应函数的时间路径图从图2中得DLGY对其自身的响应函数路径随时间而减少,最后趋于0,说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会引起后期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但是对后期的影响比较稳定,响应变化不大。DLGY对DLGX的响应函数路径随时间刚开始增大,随后减小,之后波动并接近于0,说明刚开始工业增加值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具有促进作用,第3期达到最大,之后促进作用减少,到第4期出现负向效应,之后正负效应交替并逐渐减小。DLGX对DLGY的响应函数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0,说明在前4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引起后面工业增加值的提高,之后出现效应下降,并出现负效应。DLGX对其自身的响应函数路径随时间减小,之后出现负效应,之后正负效应交替并逐渐减少,说明开始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引起后面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第2期会有负效应。之后正负效应交替并逐渐减小。

4.5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图3方差分解时间路径图从图3中得DLGY对其自身的方差分解路径函数随时间减小,说明工业增加值对后期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在不断减小,在滞后4期贡献作用较为平稳,贡献程度在90%左右。DLGX对DLGY的方差分解路径函数随时间增大,说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加,之后平稳,最后贡献程度在10%左右。DLGY对DLGX的方差分解路径函数随时间增大,说明工业增加值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加,之后也趋于平稳,但增加幅度较大,最后贡献程度在20%左右。DLGX对其自身的方差分解路径函数随时间减小,前3期减小到最小,之后平稳。说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后面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贡献作用下降,到第3期时,对自身的贡献减小到80%左右。

5结论

(1)随着工业增加值的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增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变动是引起工业增加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而工业增加值的增加不是引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变动的Granger原因。即通过提高工业增加值,可以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而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会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

(3)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会引起后期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但是对后期的影响比较稳定,响应变化不大;刚开始工业增加值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具有促进作用,第3期达到最大,之后促进作用减少,到第4期出现负向效应,之后正负效应交替并逐渐减小;在前4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引起后面工业增加值的提高,之后出现效应下降,并出现负效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引起后面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第2期会有负效应。之后正负效应交替并逐渐减小。

(4)工业增加值对后期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在不断减小,在滞后4期贡献作用较为平稳,贡献程度在9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加,之后平稳,最后贡献程度在10%左右;工业增加值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加,之后也趋于平稳,但增加幅度较大,最后贡献程度在2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后面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贡献作用下降,到第3期时,对自身的贡献减小到80%左右。

参考文献

[1]郑翠霞.关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4,(06):3941.

[2]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6070.

[3]贾洪文,颜咏华,白媛媛.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2,(3):1115.

[4]王纯阳,黄福才.基于VAR模型的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以美国客源市场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7:3945.

篇9

企业在将各职能部门划分责任中心时,市场部往往作为收入中心,为企业的营业总收入目标负责,而生产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通常被划分为成本中心,因为他们通常并不能直接产生收入,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一项自我管理行为,当然也就被认为是一个成本中心,它们共同为营业总成本目标负责,这样的划分结果通常会使人误认为内部审计活动只是企业会计利润的减量,它虽然致力于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作为一项检验工具,它只是一个费用成本中心,对于这样的责任中心考核时只做成本目标考核,也就没有必要授予较高的地位和职权。殊不知,这种基于管理成本与效益的权衡的结果反而会使管理本身进入死角。

根据新会计准则,营业总成本的构成如下:

营业总成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总成本构成中,营业成本即生产成本是主线,其他费用的发生都是围绕生产和销售发生的。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会直接产生一次性的管理费用增量,但是其结果往往导致的是营业成本的下降,即产生营业成本减量,而且这种减量是永久性的。这就是内部审计服务增值的源泉所在。下面从标准成本管理理论来做进一步阐述。

二、标准成本管理与内部审计成本

营业成本=标准生产成本+干扰成本=理想标准成本+计划调整成本+干扰成本

上述公式中,理想标准成本是成本下限,计划调整成本是企业年度规划可以预见的合理的成本增量,而干扰成本是纯粹的非合理的增量。内部审计致力于从企业内部查找管理隐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实质是努力消除干扰因素,将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和判别,并通过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摧毁干扰成本产生的土壤,从而实现营业成本负增长,企业利润正增长。

关于内部审计这一功能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我参与了公司2XX9年组织过的一次针对合同管理的内部审计,发现补签合同的现象很普遍,经过调查、访问,确定这种现象存在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业主存在紧急委托的情况,由于时间紧张,公司往往会直接议标询价后立即开展工作,手续后补;二公司采办周期过长,通常合同开完标以后准备时间就所剩无几,于是往往会先开工,后进行合同审批。双方没有最终签订合同,没有界定好各自的工作界面和权利义务就开始工作,通常会产生的后果是供应商在工作过程中提出各种新的要求,变相提高中标价格,由于此时工作已经展开,考虑到时间成本和对客户的信誉,公司往往只能受制于供应商,从而在营业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营业成本,导致公司利润下降。分析这一现象的性质后,我们判断该问题所产生的成本为干扰成本,而非调整成本,因此完全可以杜绝,方法是梳理正常的管理流程,找到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通过分析我们最终确定了通过修正、补充现行管理制度来杜绝这一干扰成本的方案。

具体包括:(1)建立合同规范文本,缩短合同审批周期。合同范本中的变动项以商务、技术和价格标的形式要求对方确认,由于投标文件与合同有同等效力,这样相当于提前进行了合同评审,一旦招标结束,只需要对例外项进行评审,这就大大减少了合同审批的工作量,节省了合同审批的时间;(2)规范招标文件,建立范本,通过增加对标分析工作,对招标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具体做法包括:首先预算中心根据招标项目制定标底,开标同时开此标底,对于超过标底项的标不予考虑,以此迅速缩小中标范围;然后对比分析各价格标的组成明细,以及其与标底的差异,发现差异项后,分析并找出其中合理的一项,以此修正标底,对于有歧义的项及时要求投标方澄清,这样就不仅有效的控制了采办费用,降低了采办成本,而且保证了采办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三、从工程审计兴起看审计工作如何实现企业增值

现实中建设单位往往在工程完工后,结算前组织工程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工程最终结算的依据。考虑到审计结果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约束力,建设单位往往聘请具有独立性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费用的支付一般按照审计节约的成本的百分比计算,工程审计对企业成本节约的贡献可见一斑,此时企业会计利润由于成本出现了绝对的节约而变大。

虽然工程审计的对象有一定隐蔽性,从而增加了审计难度,但是专业审计人员往往能依据自己的经验,迅速做出判断,虽然对于诸如地下工程的隐蔽项目无法重现,但是依据工程料单和施工过程中的图纸文件,审计人员完全能够把隐蔽的工程分解成原始投入,逐一分析找出破绽,为企业节约成本,这也就是工程审计兴起的原动力。

四、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产物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方可保证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偏离管理目标,保证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因此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有效,其检验方法不外乎查阅公司管理形成的结果资料,看是否与管理程序设定的目标发生偏离,并查找其过程中的失控点,这一工作内容往往被称为审计,应该说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这种审计业务必须要重视,要加强,然而这种要求更多是一种企业主动的自愿的行为,我国目前对于社会审计的要求几乎全部集中于财务审计,通常都是从财务审计中揭发过程问题,而对于内部审计,国家并没有过多要求,因为内部审计完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在、自发要求,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自然要研究如何完善施工公司管理制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因为社会大生产的模式已经改变,集约式经济相较于过去的粗放式经济模式其制胜的关键在于真正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是人类社会持续生存的必然要求。

既然现代企业制度更多要依靠企业的自我成长,那么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有效性的检验工具,其地位和作用就不容小觑。而且由于各种审计的方法和依据是相通的,并无技术难点,内部审计完全能够完成外部审计所做的一切工作,由于内部审计往往由企业自发组织,参与人员为企业自有员工,目的是发现管理漏洞,结果上也基本不具有惩罚性,因此和外部审计相比,其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对于公司管理制度的更全面的了解,这些都有利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加上审计结果只作为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的依据而不作为对被审部门的考核依据,被审部门也愿意积极配合,这些内部审计独有的基础条件决定了它具有及时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例如我公司目前试行的内部审计,其形式和程序都是模拟工程审计等外部审计,但审计定位为自查自改,显著区别于外部审计的惩罚性后果,因此易为被接受,每每总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也及时通过修订管理制度得到了纠正,特别是通过制定执行预算并规定执行预算的保密措施,公司不仅提高了招标工作的效率而且有效抑制了招标过程中的串标行为,大大提高了采办工作的质量。公司也逐步把内部审计作为公司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加以规范,希望能够借助于内部审计改除长期遗留的管理陋习,重建健康、良好的管理秩序。

篇10

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与否,不仅仅关系民居问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其大起大落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国家正在对商品房市场进行紧缩性调控,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房地产投资、商品房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是能够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的先导性统计指标。我们利用我省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的相关经济月度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季节调整和移动平滑处理),并经过大量的相关系数计算,发现我省的商品房市场销售额与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指标高度(正向)相关,且具有4~5个月的超前期。也就是说,如果当月的商品房市场销售上升,那么4~5个月后财政收入和工业增加值等指标随之上升的可能性很大。反之亦然。因此,我省的商品房市场销售对国民经济运行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我们把筛选出的几组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后,将计算结果用下列的图表表示出来,并作如下分析:

1.商品房销售额与工业增加值

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时间(月,下同),纵坐标表示商品房销售额和工业增加值(亿元,下同)。从图1中可明显看出,商品房销售额是比工业增加值超前波动的。为了找出商品房销售额超前波动的时间,以及两者波动相关性的大小,我们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详见表1),并绘制成图2。

在图2中,纵坐标表示商品房销售额与工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横坐标表示商品房销售额超前波动(值为负时)、同步波动(值为0时)或滞后波动(值为正时)月数。当横坐标在-5时商品房销售额与工业增加值的相关度最高,即:当期的工业增加值与超前5个月的商品房销售额相关度最高(为0.8)。也就是说,如果当月商品房销售额上升了,5个月以后工业增加值随之上升的可能性大约是80%。

2.商品房销售与财政收入

在图3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商品房销售额和财政收入。商品房销售额明显比财政收入超前波动。为了找出商品房销售额超前波动时间和波动的相关性大小,我们计算了两者的相关系数(详见表2),并绘制成图4。

同理,在图4中,纵坐标表示商品房销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关度,横坐标的意义与图2相同。当横坐标在-4时商品房销售额与财政收入的相关度最高。即:当期的财政收入与超前4个月的商品房销售额相关度最高(为0.86)。就是说,如果当月商品房销售额上升,4个月以后地方财政收入随之上升的可能性大约是86%。

3.房地产对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的影响机制

那么,商品房销售额是怎样影响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计算房地产投资与工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详见表3),并绘制成图5 。

在图5中,纵坐标表示房地产投资与工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横坐标的意义与图2相同。当横坐标在-3时房地产投资与工业增加值的相关度最大(为0.73),就是说,如果当月房地产投资上升,在3个月以后会拉动工业增加值上升。

我们分析房地产业拉动工业生产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三:第一,商品房销售上升,房地产市场前景看好,两个月后房地产投资开始增加,并在3个月后拉动工业生产上升。第二,房地产投资品的运输成本较高,本地工业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所以房地产投资对地方工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第三,如果房地产市场前景看好,与房地产业相关(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上游)行业的职工预期收入也会提高,并通过扩大消费拉动工业生产。

商品房销售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大体也有三个原因:一是在房地产投资中有较大比例是向政府购买土地;二是商品房交易产生的税收;三是商品房销售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又进一步带动了税收增加。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商品房销售额的上升固然会带动工业生产增长和财政增收,同时也会伴随着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商品房销售额与商品房价格的同期相关度为0.88),如果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形成市场泡沫,一旦社会资本支撑不住,市场必然垮塌,房地产业和宏观经济将受到重大损失。

目前,我国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开始萎缩,炒家也开始退市,其表现是一手房销售出现下降,价格有所松动;二手房供给大量增加。随着国家关于房地产的(财政和金融)紧缩政策逐步落实,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泡沫将被部分(或全部)挤出,市场也会萎缩。与一线城市相比,我省房地产泡沫不大。但是,在紧缩政策、以及在房地产业者和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下,我省房地产市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需要未雨绸缪,从而保持我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4.建议:

(1)政府应该对房地产业的上游产业进行引导,目前不能按以往的规律盲目生产,以免产品积压。同时要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2)政府应该对房地产业进行引导,要按市场供求规律制定价格,目前不宜采取“价格联盟”,在市场萎缩时,谁先降价谁得利,“联盟”是非常不可靠的。

(3)政府也应该对消费者进行引导,不要对我省房地产泡沫估计过大,并等待泡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