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污染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放射性污染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放射性污染的定义

篇1

关键词:伴生放射性矿废物;法律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03-03

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是3R原则,即实现废物最小化、资源最大化和废物再利用。许多矿产资源如稀土矿、磷矿、煤矿等通常与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共生,在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放射性铀、钍及其子体会在废物、设备甚至产品中进一步浓集,致使其中的放射性含量远高于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我们称之为“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废物”①或简称“伴生放射性废物”。与铀矿等放射性矿开发利用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相比,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废物具有比活度范围较大、数量大以及涉及的行业多等特点。据调查,中国仅四川、广东、内蒙古等七省市每年产生的伴生放射性废物就超过12Mt。对其按照一般的低放废物进行地质处置代价较高,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按一般废物进行处理,又会产生辐射环境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伴生放射性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逐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中国于2007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②工作中伴生放射性污染源为普查的主要对象之一。③ 如何在伴生放射性废物处理上践行循环经济,是关系中国能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中国立法现状出发,对中国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对中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中国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废物管理立法现状

中国伴生放射性开发利用废物管理目前并无统一的立法,其有关规定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我们按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三类在这里将有关规定作一个简要归纳: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9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伴生矿开发利用中环境管理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在全部63条内容中有10条涉及伴生放射性矿,其第五章“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是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环境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二)法规

1990年的《放射环境管理办法》也涉及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利用环境管理的规定,如规定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利用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规定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利用项目产生的废渣及副产品的使用,必须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6763 ―86),超过标准的不得批准用做建筑材料;规定大量的放射性废渣应建坝贮存或者送至核工业部门的尾矿坝贮存,小量的放射性废渣应送所在省的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贮存。此法规已经于2007年10月废止。

1987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中与伴生矿管理的相关规定主要有:(1)含人工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大于2×10Bq/kg,或含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大于7.4×410Bq/kg污染物,应作为放射性废物看待。小于此水平的放射性污染物应妥善处置。(2)在环境中处置放射性废物时,对公众中任一成员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应超过0.25mSv。

(三)国家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是辐射防护的基础标准,其中的与伴生放射性矿管理相关的规定如下:(1)被豁免实践或源使任何公众成员一年内μ所受的有效剂量预计为10mSv量级或更小。(2)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年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1mSv,职业照射水平的控制限值是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五年的平均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3)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山,是指任何开采含铀系或钍系放射性核素数量充足、品位值得开采的矿石的矿山,或者当铀系或钍系放射性核素与被开采的其他矿物共生时其数量或品位要求按审管部门的规定采取辐射防护措施的矿山。

二、中国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立法指导思想上存有偏颇

从以上有关法律法规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相关立法其核心为伴生矿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指导思想是环境污染防治而并未体现对其中所含放射性矿物质利用的重视。

随着国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发展低碳能源已经是一种趋势,为此大力发展核电当是必然选择,在此情形下铀矿资源显得弥足珍贵,因此,我们认为,在对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管理中除了重视对其放射性污染防护之外,更应本着资源最大化的思想,重视对其中伴生放射性矿的保护和充分利用。

2.伴生矿的定义不明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伴生放射性矿,是指含有较高水平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的非铀矿,如稀土矿和磷酸盐矿等”。只是给出伴生矿一个基本定义,但对于定义中的“规定水平”、“按审管部门的规定”和“较高”的含义,却并未在相关法规或国家标准中明确和量化,使得伴生放射性矿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很难着手,相关法律要求也难以具体执行。

3.以有效剂量当量作为辐射防护基本限值可操作性不强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对公众的辐射防护基本限值是1mSv/a,对职业人员的辐射防护基本限值是20mSv/a,豁免水平是10μSv/a,剂量约束值通常在公众照射剂量限值的10%~30%的范围内。《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第34条规定,“在环境中处置放射性废物时,对公众中任一成员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应超过0.25mSv。”

然而无论是1mSv、0.25mSv还是10μSv都是有效剂量当量,而有效剂量当量必须根据关键核素、关键人群组、关键途径等进行评价才能得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标准限值很难直接用来确定各种伴生矿开发利用企业在开采、冶炼、加工、使用和处置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及对环境的影响。因为现实情况下,由于人力和物力等经济条件的限制,监管部门不可能对每一个与伴生放射性相关企业按照关键人群组、关键途径等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价,以确定企业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是否满足相应的标准。因此,我们认为,现有国家标准、法规中规定的基本限值在对伴生矿的监管中可操作性不强。

4.放射性废渣处理处置合法途径设置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即放射性固体废物只能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但实践中,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废物放射性水平较低而生成量较大,而有的地方的城市放射性废物暂存库的收贮对象中不包括这类废物,废物处理处置的唯一合法途径就是送到外省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这就大大提高了废物处置成本,从而出现了企业囤积废渣或非法处理废渣的状况。

5.法律责任规定欠缺

从法学理论上来说,法律后果(或法律制裁)是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法律后果就不能成其为法律规则。综观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有关立法,我们发现其内容只是规定企业或个人应该干什么,而并未规定如有违反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制裁。即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从而使得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三、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1.改变观念,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立法思想上坚持放射性矿产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

如前所述,在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上传统的观点是对伴生矿中放射性矿物质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而未重视放射性废物的再利用;强调有关部门的责任,而缺乏对发展放射性废物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放射性废物管理立法时应改变观念,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立法思想上坚持放射性矿产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

2.明确伴生矿的定义、严格伴生矿的开采准入,从源头实现废物最小化

针对当前伴生放射性定义不明确的现状,我们认为,应该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伴生矿的开发、利用、处置等环节的调查研究,以伴生放射性矿如铀含量为主要因素,以放射性比活度为单位量化伴生矿的定义,也就是说,通过简单的化学或物理测量就可以得出,并在今后的标准或者法规中确定下来,以便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规定在铀矿储量达多少以上应由具铀矿开采资质部门开采;在开采伴生铀矿的其他矿种时铀含量达多少以上其应该按防污法规定采取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并经铀矿开采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工;只有铀含量在安全值以下才可直接按非放射性矿产开采。严格规定伴生放射性矿的开采准入,如新疆环境保护部门在《关于对伊犁州城建环保局〈关于伊犁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铀含量限值的请求〉的批复》(新环管字[1995]098号文)和《和田某铀伴生煤矿部分含放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进行放射性监测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新环管字[1993]103号文)中规定对铀含量大于10mg/kg或井上γ辐射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大于440nGy/h的煤炭不予开采,应从开采范围划出去,并给予合理妥善的处理。只有铀含量低于10mg/k或井上γ辐射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小于440nGy/h的煤炭(在铀含量指标和外照射指标出现不吻合的现象时应以铀含量限值指标作为最终监控依据)才能作为民用煤开采销售。这一做法很值得我们在修改有关法律法规时借鉴。只有明确伴生矿定义,严格伴生矿的开采准入,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伴生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3.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践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中更应贯彻这一精神。我们认为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的企业综合利用,充分回收利用残矿资源,并在回收残矿过程中,充分消耗无回收价值的选矿尾砂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

4.明确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责任主体及法律责任

中国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受管理理论的影响,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过多地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设定、配置矿政管理机关与矿产资源开发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矿政管理机关的职权范围过大、行政管理的手段众多和措施强大,但是责任条款很少,体现在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上也是如此。

我们认为,应强调现代法治观念,运用平衡理论,基于矿政管理部门和矿产资源开发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经过公开、公正的立法程序,科学合理地设定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法律责任,完善违反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法律责任体系,无论哪一方主体在哪一个环节违反了法律规定,都应当真正地追究其法律责任,杜绝过去存在较多的矿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违反了法律却得不到有效、及时追究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孙庆红.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探讨[J].辐射防护通讯,2005,(4):17-24.

[2]李颖,邓,朱青.江西铀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22.

[3]戴霞.江苏省伴生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8,(3).

[4]帅震清,温维辉,赵亚民,赵永明,张利成.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放射性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J].辐射防护通讯,2001,(2):3-7.

[5]狄韶斌.对新疆某铀伴生煤矿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2006,(3):149-152.

[6]苏永杰,封有才.中国伴生放射性矿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讨论[J].辐射防护通讯,2007,(1):23-27.

[7]陈润羊,花明,涂安国.长江流域水质评价的几种方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48-151.

[8]陈式.中国放射性废物管理标准研制概述[J].辐射防护通讯,1998,(4):1-8.

Research on the NORM/TENORM Waste Management Legislation in China

XIE Qing-xia,WAN Shi-xu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 344000,China)

篇2

关键词: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并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各种能源、设备、技术的大量需要,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的很多设备、技术中就包含有存在辐射的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除了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以外,还需要对其含有的辐射进行全面评价,考察辐射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而确保人群的安全和健康。

1.辐射建设的含义以类型

一般来讲,辐射可以具体划分为放射环境和电磁辐射环境,放射环境指的是在自然界和人工生产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动发生衰变,并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些元素统称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来自宇宙的射线和地球环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会给生物带来危害。50年代以来,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机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很难消除,射线强弱只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天然食品中都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一般情况下对人是无害或影响很微小的。在特殊环境下,放射性元素可能通过动物或植物富集而污染食品,对人来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矿石、突然、天然水、大气和动植物组织中。由于核素可参与环境与生物体间的转移和吸收过程,所以可通过突然转移到植物而进入生物圈,成为动植物组织的成分之一。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电磁“频谱”包括形形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两者之间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 紫外光等。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有些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2.对存在辐射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对各类辐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对于放射环境环境影响制定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其中对存在放射性污染的项目以及具体建设过程进行严格规定,力求将放射性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影响达到最低。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针对存在生产、销售、使用具有放射性的设备或者技术等的单位,严格要求在取得相关许可证的基础上,并由当地省级环境保护单位对其放射性污染进行评估,保证辐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处于科学可控范围内。

此外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对对建设场地周围环境存在影响的各种建设项目进行评定,评定的依据则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其中针对核设施进行全面划分,对于铀矿的勘探、开采、运输、使用等过程进行严格规定,对于存在放射性的矿物资源的开采利用,针对自然界中的天然铀的开采,以及对铀矿加工利用以后的废渣的处理方式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针对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各种实验、工程等,这些项目在完成以后需要按照环保部的规定上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核设施存在严重的放射性污染,这是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主要因子之一。基于此,针对核设施中对于铀矿的勘探、开采、实验、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以及运用到核技术的项目中存在销售、使用相关具有高度活性放射性同位素以及装置都必须得到严格控制,核项目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储存,以及核设施中需要运用到的中子发生器、加速器等的使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为了及时监测各种核设施和技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及时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存在电离辐射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定,并对其中某些具体实践或者源开放了豁免管理条件,这是基于事实进行的科学规定。因为在某些存在电离辐射的实践活动或者源中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辐射作用很低,对周边环境和人群基本不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就无需再次对电离辐射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来讲对开放豁免权的具体实践或者源要进行科学考察,确保这些实践和源造成的辐射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群产生严重影响,进而有效保护当地的环境和人群健康不受侵害。

对于拥有豁免权的具体实践或者源,不仅要确保其实践或者源对环境和人群的放射性危害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要其实践与源满足正当需求,并经由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对于实践和源的豁免权是由当地环保部门赋予的,不能由单位自己决定。实践内容必须保证实践产生 的辐射对周边环境、人类健康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大大小于实践带来的利益,一般来讲得到豁免权的实践大都比较集中,至于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儿童玩具等内容是不允许进行实践的。针对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国家环保局制定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在本法中,根据工程类型将存在电磁辐射的建设项目分为三种,分别是发射系统、工频强辐射系统以及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电磁运用。三大系统的辐射强度和类型是不同的,其中发射系统的电磁辐射主要来自服务于通讯的移动通信基站、电视台、广播台等等,而工频强辐射系统一般指的是高压输电线或者变电所带来的电磁辐射,至于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的电磁运用带来的电磁辐射,一般是服务于人民的社会生活的各种装备,比如高频热合机、超短波或者相关的医疗设备。

3.当前我国对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存在辐射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针对这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也需要不断发展,进而满足项目建设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不少辐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重滞后于实际需要,针对这种现象,需要环保部门针对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督促,进而快速确立对辐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

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辐射建设项目的管理审批存在一定漏洞,一般来讲,存在辐射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两级审批,进而充分确保该项目的科学性和环保性,避免对周边环境和人群带来严重危害。但是当前有不少项目都是按照哪个地方立项就由哪个地方审批,使得辐射项目的开展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进而导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得不到有效评价,不利于项目的长远发展的当地的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平,杨维耿. 电磁类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辐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电力科技与环保,2011,04:9-11.

[2]张宸. 大型无线电台站建设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浅析[J]. 中国无线电,2011,08:62-65.

篇3

【关键词】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概念理解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念首次由法国与德国的核安全当局的技术支持单位IPSN和GRS在1997年联合起草的《IPSN-GRS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future PWRs》[1]提出,其主张“实际消除早期大规模放射性释放”。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随后也接受此概念,在1999年出版的INSAG-12[2]中提出:“对未来核电厂的另一个目标是能够导致早期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事故序列被实际地消除,而使用现实假设和最佳估算评价,导致安全壳晚期失效的严重事故只需要在区域和时间上有限的保护措施”,在2004年出版的安全导则文件NS-G-1.10[3]中对“实际消除”给出了具体定义:“如果某些工况物理上不可能发生,或以高置信度认为某些工况极不可能出现,则可以认为这些工况发的可能性已被实际消除”。

2011年福岛事故后,核工业界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国先后出版核电厂安全要求或规范等均涉及“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念。2012年IAEA修订了SSR1/2[4],提出“核电厂的设计采用安全原则,必须采取实际措施来缓解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后果或辐射事故。必须实际消除可能导致高辐射剂量或高放射性物质释放量的事件序列,对于发生频率高的事件序列不得存在潜在的放射后果或只能存在轻微的放射后果。”2013年西欧核能监管机构(WENRA)的《Safety of new NPP designs》[5]和2013年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CNSC)REGDOC-2.5.2[6]进一步提出需要对“实际消除”给出一个量化的判断依据,但判断“实际消除”不能只根据截断概率,对发生概率很小的事故序列,依然需要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

福岛事故后,我国核安全监管当局在2012年了《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 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7],文中提出将“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力争实现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作为2020年的远景目标之一。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念已经被核工业界广泛认同,各国的核安全监管当局对新建核电厂都对此提出了期望或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主要从“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两个关键概念出发给出理解,为此概念在新建压水堆核电厂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际消除”的理解

1.1 “实际消除”概念理解

“实际消除”的对象与定义在国际上已经形成普遍的共识[4-6],其对象为“可能导致高辐射剂量或高放射性物质释放量的事件序列”;定义为“如果某些工况物理上不可能发生,或以高置信度认为某些工况极不可能出现,则可以认为这些工况发生的可能性已被实际消除”。

从“实际消除”的定义可以发现它是从概率角度诠释的一个概念,对于“物理上不可能”可以认为是不发生的概率为100%,“高置信度的极不可能”即发生概率极低,而此概率值是极度可信的。因此“实际消除”不能完全等同于“绝对不发生”,而应该是发生的概率极低。“实际消除”对于发生概率极低的工况要求高置信度,因此由于外部灾害的不确定性太大,从概率论角度针对外部灾害是否满足“实际消除”评估方法应该与内部事件有所区分。

当“实际消除”理解为发生的概率极低以后,可以发现“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释放”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与早期的导则或法规中对于核电厂的技术安全目标的阐述是一致的。IAEA在1999年的INSAG-12[2]和我国2004的HAF102[8]《核动力设计安全规定》中对于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为“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动力厂事故,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对于在设计该核动力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且低于规定限值;并保证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另外在HAF102的2.1.5节中还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核动力厂的安全设计适用以下原则:能导致高辐射剂量或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核动力厂状态的发生概率极低;具有大的发生概率的核动力厂状态只有较小或者没有潜在的放射性后果。”

“实际消除”是对“技术安全目标”的沿续,“实际消除”应该理解为安全目标。“实际消除”作为安全目标应该具备明确指标判断依据,因其内涵为概率论的概念,可以考虑给出一个量化的评估概率。“实际消除”的对象为核电厂的事件序列,因此其量化的评估概率也是针对单个事件序列,是单个“点”的评估,与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LRF)有所区别,“LRF”表征的是核电厂发生大量放射性释放事件的概率积分值,是一个总体的概率安全目标。“实际消除”的安全目标应该是与LRF安全目标处于相同地位,其体现个体与整体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对于“实际消除”的量化目标建议与LRF值处于同一量级。另外,从合理可行尽量高的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角度,不能仅凭评估概率而进行截断考虑,需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要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做到合理可行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1.2 “实际消除”量化理解

从“实际消除”的定义可以发现它是从概率角度诠释的一个概念,对于“物理上不可能”可以认为是不发生的概率为100%,“高置信度的极不可能”即发生概率极低,而此概率值是极度可信的,因此如何去量化“概率极低”也是“实际消除”一直存在争议的关键点。对于概率安全目标的确定本文认为需要从概率安全目标的合理依据和实践的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概率安全目标。

1.2.1 概率安全目标的依据

美国核电的概率安全目标的制定是根据两个“千分之一”的安全目标。两个“千分之一”为:核电厂附近个人因反应堆事故造成即时死亡的风险,不应超过美国公众成员因其他事故造成“即时死亡风险之和”的千分之一;核电厂附近公众群体因核电厂运行可能导致癌症死亡风险,不应该超过所有其他起因致癌症的死亡风险的千分之一。其它国家的概率安全目标值也多是参考和借鉴美国的安全目标的结论。

1.2.2 实践可行性

在提高概率安全目标时应该考虑工程实践中的可行性,如果目标值太高,工程实践中实现的代价非常大,则会降低核电的经济性,不利于核电的发展;如果目标值较低,如果当前电厂设计就已经满足,则达不到对新建电厂进一步提高安全要求的目标。因此,新建核电厂的概率安全目标应该是在当前目标基础上,考虑了工程实践中合理可行的措施后能够达到的目标。

美国EPRI在1999年的URD[9]和NRC在2012年的 SRP

19.0[10]中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频率(LRF)安全目标为小于10-6/堆年;2012年欧洲的EUR[11]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频率安全目标为低于10-6/堆年,若考虑“陡边效应”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安全目标小于10-7/堆年;加拿大CNSC核安全监管当局2014年的REGDOC-2.5.2[6]中明确导致大量释放的频率小于10-6/堆年。

从“实际消除”的概念和定量化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实际消除”的设计安全目标,是对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的沿续与补充。“实际消除”的概率安全目标值的确定需根据合理依据与实践的可行性,将其与LRF的概率安全目标相结合。在设计上考虑预防缓解措施,合理可行尽量高的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实际消除”。

2 “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理解

从“实际消除”的理解可知“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其实是技术安全目标的沿续,其安全目标与LRF的安全目标是处于相同地位,因此对于“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中的“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应该与LRF中的理解是一致的。

IAEA在SSG-4[12]对于“大量放射性物质”推荐了四种判断方式:放射性核素的绝对量值、堆芯装量的某个份额、厂外人员受辐照的特定剂量、导致“不可接受的后果”的放射性释放。

――大量放射性核素释放的某个绝对值(以Bq的形式表示)

根据放射性核素释放进行大量的定义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类是以EUR为代表的“有限影响准则”(Criteria for Limited Impact,CLI)的形式,另一类是以IAEA为代表的核事件分级与放射性释放量对应表的形式。

2.1 EUR

针对设计扩展工况(DECs)提出的释放量限制要求以“有限影响准则”(Criteria for Limited Impact,CLI)的形式给出,用以评价电厂在DECs中的设计可接受性,也作为二级PSA(Probability Safety Analysis)的成功准则。

这些CLI可以保证如下设计目标的实现:(1)反应堆800m外无需紧急防护行动(如撤离);(2)反应堆3km外无需采取迁延的防护行动(如避迁);(3)反应堆800m外无需采取长期的防护行动(如再安置)和(4)电厂外仅有有限的经济影响。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十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核电厂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相容性,表1给出了典型性核素131I和137Cs的释放量限值。

表1 EUR中的有限地域和时间上的防护行动对应的CLI

2.2 IAEA

IAEA根据国际事故等级[13],对各等级的事故后放射性物质释放进行了限制,其选择等效于核素131I剂量当量作为评估的核素,因为131I是核电厂释放的主要放射性核素之一,易于表征放射性物质释放水平,按照放射学辐射剂量效果,可以将释放到环境中所有核素的放射性活度的数量等效至131I。当释放的放射性当量水平超过1014Bq剂量的事故被定为五级及以上事故,五级事故基本特征为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而四级事故基本特征为放射性物质少量释放,没有明显厂外风险,一般不需要场外保护性行动,如表2所示。表3给出了一些已经发生的典型事故及其放射性后果。

*三哩岛核事故放射性物质释放较少,按照堆芯损伤状态定义为五级,其余事故按照放射性物质水平划分等级。

――堆芯装量的某个份额

NUREG/CR-6595[14]中分析认为,挥发性/半挥发性裂变产物(碘、铯、碲)的释放份额超过2.5-3%,或者碘的释放份额超过10%都可以认为是大量释放。

――厂外暴露人员所受的某个特定的剂量

NRC和EPRI在核电厂安全目标中对“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给出了一种定义,即厂址边界处全身剂量大于0.25Sv。

――导致不可接受后果的某个释放

导致不可接受后果的某个释放更多是一种工程的定性判断,在二级PSA的LRF分析中认为导致安全壳失效的事故即可认为此事故后果将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核电厂的放射性最终的包容边界丧失可视为“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定性判断。对“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定性判断,便于工程设计上对可能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事件序列进行判断和考虑相应的缓解措施。

“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判断建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性的方式便于工程判断,定量判断可以对定性判断进行补充,弥补遗漏。

表2 事故等级与放射性准则

表3 典型核事故放射性物质水平及事故等级表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进行了研究,形成初步的结论与建议:

(1)“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沿续与补充,此概念在核电厂的设计中应该作为一个设计安全目标。

(2)外部灾害的不确定性太大,从概率论角度针对外部灾害是否满足“实际消除”评估方法应该与内部事件有所区分。

(3)“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为一个概率安全目标,其对象为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事件序列或状态,与LRF的概率安全目标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建议其概率安全的量化目标与LRF处于同一个量级。

(4)核电厂的“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率安全目标应该考虑单个事故序列发生的概率和核电厂的LRF值,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

(5)“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建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虑,但是具体的量化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6)设计上考虑“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不能仅凭评估概率而进行截断考虑,而是合理可行的考虑预防缓解措施,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实际消除”。

【参考文献】

[1]IPSN-GRS,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future PWRs [R].1997.

[2]IAEA, Basic safety principle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R].INSAG-12, Vienna, 1999.

[3]IAEA, Design of reactor containment system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R].NS-G-1.10, Vienna, 2004.

[4]IAEA,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Design[R].SSR-2/1, Vienna, 2012.

[5]WENRA, Safety of new NPP designs[R].2013.

[6]CNSC, Design of Reactor Facilities: Nuclear Power Plants[R].REGDOC-2.5.2, Canada, 2014.

[7]核安全局,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 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R].中国,2012.

[8]核安全局,核动力设计安全规定[R].中国,2004.

[9]EPRI,Advanced light water reactor 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R].USA,1999.

[10]NRC,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and severe accident evaluation for new reactors[R].REV.7, USA, 2012.

[11]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 for LWR nuclear power plants[R].2012.

[12]IAEA,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level 2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R].SSG-4,Vienna, 2010.

篇4

关键词: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IAQ);污染;标准;评价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rigin, research objects and related content of the indoor air quality and indoor air pollution, pu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ompares the indoor research situation, IAQ standards and the progress of IAQ evaluation index with that of abroad.

Key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air quality (IAQ); pollution; standard; evalua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导论

一天中人们会有80%左右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室内空气质( Indoor Air Quality, IAQ)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如何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的优良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室内空气品质是指在某个具体的环境内,空气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工作、生活的适宜程度, 是反映了人们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 室内空气品质并不局限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治理, 还包括室内适宜的温湿度、生活的舒适感和居室的美观性。但在现有阶段, 室内空气污染物仍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

1、关于IAQ理论的概述

1.1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主要指居室,广义上讲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医院室等室内环境和饭店、宾馆、候车室等公共场所以及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室内环境从它的物理特性来定义,包括空气质量、照度环境布置和噪声等,其中最难的控制的是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问题。

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导致室内空气有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任的一系列不适应症状,称为室内空气受到了阿污染。

1.2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

IAQ的定义近20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初,IAQ几乎完全被等价与某些污染物浓度以及室内热参数,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被理解为室内空气手烟尘有害气体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以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流动速度等热环境参数。

1996年,美国供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新通风标准62-1989R,提出了“接受的IAQ”和”感受到的可接受IAQ“概念”。其中,可接受的IAQ定义为: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质量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程度的浓度;感受到的可接受的IAQ定义为: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它是达到可接受的IAQ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这一定义包括了客观指标和主管感觉两方面的内容。可接受的IAQ标准要高于感受上的可接受的IAQ;因为前者是基于对健康是否有害的客观指标,并考虑了人们的主观感受;而后者只是基于人体感觉的主观评价。

国内有学者认为,室内空气质量是指在某个具体的环境内,空气中某些要素对人们生活 工作的适宜程度,它反映了人们的体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概念,IAQ的优劣根据人们的具体要求而定。

1.3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导致室内空气有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不适症状。

室内空气污染具有积累性、长期性、多样性的特点。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

1.4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和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有3个方面:室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粉尘、车尾气和工业废弃;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设备等;人类自身活动,人体代谢产物、烹饪或取暖造成的N氧化物、CO和粉尘,吸烟烟雾,清洁剂与杀虫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室内主要污染物可分为4大类:

化学污染:据统计,至今已发现的室内空气化学污染物约500多种,其中VOC达307种。例如,仅烹调油烟就产生多环芳烃、丙烯醛、颗粒物等200余种成分;烟草烟雾成分更复杂,已坚定出3000多种化学物质。装修型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甲醛、苯物系、VOC、氨、重金属等数百种化合物。

放射性污染:方剂地本身渗透的氡及其子体以及各种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其中,r射线来自房屋的建材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或掺工业废渣的建筑装饰材料、陶瓷砖等。氡及其子体来源于建材如花岗石、砖砂、水泥、石膏以及受氡污染的煤气、水等。

生物污染:细菌、真菌、病菌、花粉、虫螨等。仅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200种之多,这些感染的发生绝大部分石在室内通过空气传播的。

电磁辐射:计算机、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广播、电视等。

2国内外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2.1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IAQ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制定了职业安全的车间空气质量标准。80年代末制定了公共场所的IAQ标准。90年代以来,由于室内装修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系统的IAQ研究开始展开。由国内60多家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参加的中国室内环境联盟2003年在京成立。

(1)我国政府于2001年7月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法规,现已公布并开始实施的有一下4种: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此外,还有《住宅《装修工程施工规范》》(2002年5月1日起实施)、《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2002年3月1日起实施)。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28580~18588-2001),共10项,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弟110号,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和国家环境总局共同颁布,2002年3月1日实施。

(2)室内各种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为保障公众的健康,2001年11月26日,我国公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该规范要求,对于民用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除了正常进行物理性能检测外,还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其中比较重要的如下:

环境空气中氡的检测活性碳核法

环境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定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中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3)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目前,对IAQ的评价采取客观评价和主管评价。客观评价是采用室内空气 污染物浓度等指标来评价。客观评价的依据是各种污染物浓度、种类、作用时间与人体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主管评价即利用人体的主管感觉对室内环境进行描述和判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时表达对环境因素的感觉,二是表达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主管反映往往较某些客观的评价更具重要意义。目前,我国IAQ 主要评价方法是由同济大学沈晋明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方法。还评价方法的评价过程主要有三条途径,即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和个人背景资料。客观评价直接用室内污染物指标来评价IAQ,主管评价即利用人自身的感觉进行描述额判断,最后综合主客观评价,结合个人北京资料作出结论。这一方法提出了评价IAQ及提高IAQ较使用的工作流程。

(5)空气净化技术。目前我国的空气净化技术级别很多。主要是通过分离、净化、过滤三个步骤。开发的新技术有光催化氧化法和等离子体净化方法等。

2.2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气,IAQ研究在国际上开始受到重视,政府与民间组织、机构、投入两人大量的人力和经费从事室内环境问题的研究。美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室内环境安全与空气质量,法国成立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中心。不少国家投巨资建立了专门用于室内环境研究的受控研究舱,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实验室的室内环境系、丹麦理工大学的室内环境和能源国际中心等。另外日本美国等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和家庭用品管理的相关法律。

2.3我国IAQ与国外IAQ比较之我观

世界各国对IAQ已有深入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系统的制定出IAQ标准,主要原因在于IAQ管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性。作者因时间有限,主要进行了一下两方面的比较:

IAQ标准的比较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室内污染特点不同,人种、体质特性不同,制定标准的目的不同,因此,各国IAQ标准值是有差别的,且多为推荐标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5类:空气污染卫生基准、职业安全标准、公共场所IAQ标准、居民住宅IAQ指导标准、暖通空调的行业标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AQ标准包含的指标较全面。最新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中全面规定了室内空气4类19个指标的限量值,其中与人们生活和工作长期密切相关的物理性参数4个,化学参数13个,生物性参数1个,放射性参数1个。甚至包括了主管指标。

发达国家的机械通风行业标准一般包括IAQ标准,这类标准多数同时也是职业安群、公共场所或居民住宅的IAQ标准。而我国则在IAQ标准中包含一些暖通方面的指标,如新风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等。

氨在我国制定的多个IAQ标准中均作为一个指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北方民用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过程中使用含氨基类混凝土防冻剂导致了室内氨污染。而在发达国家,氨没有被列入IAQ标准。

美国IAQ标准中包括氯丹,美国很多房屋建筑使用大量木材,氯丹常被用于防治损害房屋木建筑材料中的白蚁而成为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国内则无此问题。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比较。控制室内主要污染源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一个重要方面。欧美国家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推行产品环境标志计划,不要求企业必须执行,但是获得认证的产品往往受到消费者的信赖,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我国的建材限量标准具有强制性,尽管我国在制定建材限量标准方面起步晚,但发展快,因为我国制定这些标准时充分借鉴了上述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OLESEN B.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ventilation of building.J.1997

篇5

那么土壤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大气、水体与地球的岩石圈。经过无数日晒风蚀,岩石风化,就形成了土壤。土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和栖息提供了场所。而生物的作用更为土壤提供了有机质,于是使土壤更加肥沃,这就为更大量和种类繁多的生物在生存繁衍上创造了条件。

土壤也会生病吗?是的,土壤也和人一样,如果你不爱惜它,它也会生病的。

最初,人类在开垦土地时,主要是从中索取更多的食物。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土地被利用得越来越贫瘠,人们就向农田补充一些物质,我们管这些物质叫做“肥料”。

可是,农田在获得肥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污染。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农药、化肥被大量使用,大气烟尘和污水对农田不断侵袭,影响了土壤的生产性能和利用价值,结果,污染过多,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终于,土壤病倒啦。

土壤病啦,那它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好吧,就让我们为土壤把把脉,检查一下吧。

病因一,城市垃圾和工业污染。想想,在我们家中有垃圾的时候,扔到垃圾箱中后,废品回收车会把垃圾都送到什么地方呢?是的,很多时候都是被送到填埋场埋掉的。就这样,土壤成了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存放地点。美国每年约有1.3亿吨固体垃圾废弃物堆放到城郊的农田里,英国每年要处理的家庭垃圾为1500万吨。城市垃圾堆积成灾,不但使鼠类、蚊蝇大量孳生,还进一步污染水源、恶化空气。

病因二,农药、化肥引起的污染。为了保证粮食及其他农作物增产,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农药虽然能杀灭害虫,但是也会对人体构成危害。就拿氯肥来说,不管什么氯肥,进入土壤以后,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部分变成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是有害的,是会让人得食道癌、胃癌、肠癌的。

病因三,大气沉降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通过沉降和降水降落到地面。大气层中核武器的散落物可造成土壤的放射性污染。若雨水酸度增大,那可就要引起土壤酸化啦。

土壤病啦,人类又会怎样呢?

土壤生病啦,对人类的影响,那可是相当的严重!

你知道吗?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随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以及他们的衣物、器皿的洗涤污水污染土壤,通过雨水的冲刷渗透,病原体又被带进地面水或地下水中,进而引起这些疾病暴发流行。此外,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更是蚊蝇孳生繁殖的场所,蚊蝇又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这些土壤易腐败分解,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因此,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学上被视为特别危险的物质。尤其是土壤在遭到核污染的情况下,那危害就更可怕了,人体遭到来自土壤的辐射,会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瘤变呢。

那么,土壤生病啦,还能治好吗?

这个嘛,你可不要嫌脏哦。说起来,要给土壤治病,首先还是要把我们的粪便管理好。尤其是在农村,一定要对粪便实行统一管理,即无害化处理和使用。所谓粪便无害化主要是消灭粪便里的寄生虫卵和病原菌,避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和周围环境。

其次,处理好污水。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对灌溉用水必须进行严格监测。更为重要的,一定要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对残留高、毒性大的农药,应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次数,探索和推广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的途径,尽可能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

最后啊,要做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一定要防止工业废渣对土壤的污染,最重要的途径是大搞综合利用,进行回收和处理。

好啦,亲爱的朋友,你现在学会爱护土壤、给土壤治病了吗?如果懂得了,那可一定要爱护它啊,不然我们人类也会得病,失去生存的乐土。

(选自《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1年第8期)

说明对象――土壤会生病

第1―5段:说明土壤是什么、土壤怎样形成的,并指出土壤也会生病。运用了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仪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居住以及生存环境的关注度的提升,环境的保护也日渐重要。对环境的监测就需要用到环境监测仪器,环境监测的仪器有多种,下面我们来探讨有关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二、环境监测

1.定义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

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往往不只是测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进行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监测。对物理污染因素(如噪声、振动、热、光、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和生物污染因素,也应进行监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确切地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群、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从而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环境监测仪器现状与发展趋势

1、现状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企业有140余家,年产值4.8亿元,约占全国环保产品产值的2.3%。环境监测仪器的主要产品是各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监测、噪声与振动监测、放射性和电磁波监测仪器。我国生产的烟尘采样器、烟气采样器、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油份测定仪、污水流量计等环境监测仪器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国产大型实验室用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等监测仪器自动控制技术采用程度较低,关键零部件尚依赖进口。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是中小型企业生产,产品基本集中在中低档的环境监测仪器,远不能适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技术档次低,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规模效益差;产品质量不高,性能不稳定,一致性较差,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研究开发能力较低,在线监测仪器的系统配套生产能力较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此外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

分类

(一)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法

灵敏度高、干扰少、分析快速,已成为金属元素分析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建立了许多标准分析方法,在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应用最多,国产仪器性能整体与国外差别不大,但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性能还不够理想。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原子吸收仪器趋向小型化,很多新技术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得到应用,如光源部分有了复合式多元素空心阴极灯和超高强度空心阴极灯,前者可以连续测定六种元素,后者的使用寿命和强度有很大提高。原子化系统部分,采用铂铱合金或铂铑合金取代不锈钢的雾化器,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国内采用金属套玻璃雾化器,可以达到与铂铱、铂铑雾化器相同的效果,且灵敏度可以提高80—150%,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石墨炉原子化器以横向加热取代纵向加热,降低了测定元素的原子化温度,石墨炉可视技术为研究工作大大提供了方便。自动石墨炉探针技术,提高了石墨炉测定的准确性。国外采用阴极溅射原子化器的原子吸收光谱合金分析仪,分析速度快,一次可同时测定30多种元素,既可分析固体样品,又可以分析液体样本,还能进行金属元素薄层分析。

(2)红外吸收光谱法

可以分析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可以不经过任何相的转换,直接进行分析。市场上的红外光谱仪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种,通用型主要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为主,色散型在国内市场上很少见。进口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美国的公司为最多,其次是美国Porkin— Elner公司的。国产的主要是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引进的美国Analect公司技术生产的不同型号产品,国内还生产一些中、低档的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专用的红外光谱仪有:近红外光谱仪、红外气体分析仪,红外油仪、红外半导体分析仪,各种工业在线红外光谱分析仪等。

(3)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可用于测定除氩以外的所有元素,是最先进的光谱仪器,它精确、简捷、用,具有较高的分析速度,使用者无需在仪器的调整上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仪器具有多样化的适配能力,在一台仪器上可以实现垂直、水平、双向观测、全波段覆盖等多种配制形式。大多数元素都有良好的检出限,具有较多可供选择的波长。它分析精密度高,干扰少,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金属离子分析,可实现多元素同时或顺序测定,试样处理简便。但设备价格和使用成本较高,样品一般需预先转化为溶液;有的元素存在基体效应、光谱干扰问题,灵敏度较差,氩气的消耗量较大。目前,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正在朝着功能更优化,结构更紧凑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上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

(二)实际监测

(1)大气监测仪器

大气环境监测分为大气质量监测和污染物监测。大气质量监测仪器中,国产大、中、小流量TSP、PM10采样器及各种气体采样器,性能可靠性已经完全满足国内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污染物自动连续监测仪器基本依靠进口。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中,对烟道、烟尘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监测仪器基本能够满足国内要求,某些性能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气体污染源的连续在线监测,目前已有企业研制出样品,但其准确性、适用性、可靠性尚待进一步验证。

(2)物理污染监测仪器

物理污染主要指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等。噪声和振动监测仪器,国内产品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要。由于我国在例行监测项目中尚未包含电磁辐射的监测,故电磁辐射的监测仪器在市场上较为少见,现有的环境监测仪器,多为无线电方面的专用仪器。放射性监测仪器目前全国只有2个企业在少量生产。

(三)发展趋势

(1)空气和废气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一般采用干法和湿法两种监测方法。湿法以日本技术为主,原理是库仑法和电导法,需要大量试剂,在操作时必须对试剂进行调整,对废液进行处理,较为麻烦,故障率高,维护量大,处于淘汰的边缘。干法以欧美技术为主,它基于物理光学测量原理,样品始终处于气体状态,不存在试剂损耗,维护量小,将是空气自动监测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部分城市引进了瑞典OPSIS公司,美国TE公司,法国ESA公司的基于差分光谱法原理的设备来代替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参数的测量,除一台设备能分时测量以上三个参数外,还能测量THC、CH 、n—MHC、BTX等有机污染参数。利用差分技术,可以消除大气湍流对信号的影响,消除不同污染物之间的干扰和湿度、气溶胶等的干扰,操作方便,能满足实时连续监测需要。我国已实现了PM SO 、NO2等项目的自动监测。除我国目前大气环境质量常规监测项目外,大气中二恶英类、光化学氧化剂(OX)、VOCs、PM2.5是发达国家监测的热点。日本列出了大气中包括多环芳烃、农药、除草剂、有机物、重金属等234种污染物名录都应进行常规监测,规定了22中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其中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12种,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7种,又增加了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种新规定的项目。1997年美国已把PM2.5列为环境质量标准,美国使用的空气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有红外吸收法和紫外吸收法两种,红外线测定仪用途甚广,可测定乙烯等250种有机污染物。

噪声自动监测仪器

发达国家已生产出全天候的长年能在户外进行测量的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可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可包括每小时、昼间、夜间或其它任意时段的等效声级、统计声级等,能存储噪声超标事件发生的录音,以便事后识别噪声源的性质。我国环境噪声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已纳入国家标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4年颁布修改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测量方法》,在测量仪器中增加环境噪声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并要符合有关规定。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目前已安装丹麦BK公司生产的环境噪声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国产的环境噪声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已有产品。

未来发展方向

以目前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环境监测仪器将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方面发展;环境监测仪器向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技术领域发展。

结束语

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要结合一定实行措施才能够得到大力的发展,环境监测仪器要不断改进。同时,正如文中末尾所说,还要进行规范、制度方面的改善。环境监测仪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的水准,所以要在环境监测的路上投入大量精力对环境监测的仪器不断地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天生 环境监测仪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期刊论文 2009年15期

[2]胡柏顺;张强;魏均玲;;国产环境监测仪器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6期

[3]第三届中国国际环境监测仪器展览会在京举办——沃特世公司将携其在线固相萃取系统亮相[J];环境保护;2010年22期

[4]第三届中国国际环境监测仪器展览会即将在京举办[J];中国环境监测;2010年05期

[5]环境监测仪器技术发展[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14期

[6]光学环境科学应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6期

篇7

1.1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机制。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制定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湖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对方案》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1.3事件分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

1.3.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1发生30人以上死亡。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

1.3.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大面积污染。

1.3.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市(州)行政区域纠纷。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3.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纠纷。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4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对响应:

1.4.1全市行政区域内突发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应对工作;

1.4.2超出事件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

1.4.3跨县市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1.4.4上级部门需要协调、指导的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次生、衍生的环境事件。

1.5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作用,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

3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对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对救援力量的作用。

2组织指挥与职责

2.1组织体系

本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组织体系由应对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应对支持保障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对领导机构和应对救援队伍组成。

2.2应对领导机构及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应对工作的方针、政策,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领导机构是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统一负责领导指挥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认真落实市政府有关环境应对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其他应对救援任务。各有关成员部门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应对协调保障工作。

2.3综合协调机构及职责

具体负责突发环境应对事件应对工作应对响应的组织、协调和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综合协调机构是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

组织拟定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统一协调较大、一般环境事件的应对救援工作;指导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部署全市环境应对工作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施工作;建立和完善环境应对预警机制。统一环境污染应对信息;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其他应对救援任务。

2.4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

做到信息共享;按照各自职责制定本部门的环境应对救援和保障方面的应对方案,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各有关成员单位之间建立应对联系工作机制。保证信息通畅。并负责管理和实施,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需要其他部门增援时,有关部门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提出增援请求。

2.5应对支持保障部门

各应对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保障工作。

2.6县市区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对领导机构

一般、较大环境事件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成立现场应对救援指挥部。所有参与应对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必须服从现场应对救援指挥部的指挥。现场应对救援指挥部为参与应对救援的队伍和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机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环境应对救援指挥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

2.7专家咨询机构及职责

聘请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和军队有关方面专家组成。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设立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

2.8应对救援队伍

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救援队伍由各相关的专业应对救援队伍组成。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组建相关专业的应对救援队伍。

3预防和预警

3.1信息监测

3.1.l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

3.1.2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

3.2预防工作

掌握全市环境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地区分布情况。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了解市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和形势动态,1开展污染源、放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开展对生产、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放射源的普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

3.3预警及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对应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级突发环境事件。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按照相关应对方案执行。收集到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

县级以上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进入预警状态后。

1立即启动相关应对方案。

2预警公告。蓝色预警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黄色预警由市人民政府负责。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

4指令各环境应对救援队伍进入应对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对所需物资和设备。

3.4预警支持系统

3.4.l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区域环境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辐射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船舶污染事件应对设备库、船舶污染快速反应系统、长江、清江、黄柏河、沮漳河和香溪河环境监测系统。

3.4.2建立环境应对资料库。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数据库系统、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突发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恢复周期检测反馈评估系统、辐射事件数据库系统。

3.4.3建立应对指挥技术平台系统。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建立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协调指挥中心及通讯技术保障系统。

4应对响应

4.1分级响应机制

市环保局及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情况给予协调支援。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县市区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一般(Ⅳ级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对处置能力时,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对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对方案。Ⅲ级响应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决定,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或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组织实施。

4.2应对响应程序

4.2.1Ⅲ级响应时。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1开通与突发环境事件所在地应对指挥机构、现场应对指挥部、相关专业应对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

2立即向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指挥长报告。启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

3及时向市政府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对救援的进展情况;

4通知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通知相关应对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事故发生地或相关专业应对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5派出相关应对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对救援。

4.2.1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接到特别重大环境事件信息后。主要采取下列行动:

1启动并实施本部门应对方案。及时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报告;

2启动本部门应对指挥机构;

3协调组织应对救援力量开展应对救援工作;

4需要其他应对救援力量支援时。

4.2.3各县市区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响应。结合本地区实际,自行确定应对响应行动。需要有关应对力量支援时,及时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提出请求。

4.3信息报送与处理

4.3.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报告市政府应对办公室或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

1小时内报告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重大(Ⅱ级)环境事件立即报告省政府,特别重大(Ⅰ级)环境事件立即报告国家环保总局,并通报其他相关部门。

向省政府及省环保局报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

市级有关部门应立即向市政府报告。较大(Ⅲ)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4.3.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捕杀或砍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

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核与辐射事件的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执行。其中。

4.3.3特殊情况的信息处理

或者事件可能影响到境外,如果环境事件的伤亡、失踪、被困人员中有境外人员。应立即将有关情况报送市政府应对办和市外事侨务办。

4.4指挥和协调

4.4.1指挥和协调机制

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对机构、救援队伍和事件所在地毗邻县(市、区)政府应对救援指挥机构。各应对机构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方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对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对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对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专家组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应对状态时。提出应对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对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对分队进行应对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对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环保、交通、长江海事、地方海事、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利水电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发生环境事件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对指挥部提供应对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供环境应对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4.4.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环境应对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现场应对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对救援指挥部的应对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对力量实施应对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应对行动的进展情况。

4.5处置措施

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按《市突发环境事件(监测)应对方案》组织实施;

2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按《市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方案》《市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市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应对方案》及相关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应对方案组织实施;

3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及石油天然气储运污染事件的处置。按《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对方案》《市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对方案》《市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方案》组织实施;

4船舶、港口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置。按《市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方案》《市水上搜救应对方案》组织实施;

5。按《市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方案》组织实施;

6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的处置。按《市农业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市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对方案》组织实施;

7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放射性废物辐射事件的处置。按本方案和《市处置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的方案》组织实施。

4.6应对监测

并负责指导各县市区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对监测工作。市环保局环境应对监测队伍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地环境应对监测工作。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根据事件发生地的监测能力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按照尽量多的原则进行监测,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

2根据监测结果。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决策的依据。

3应对监测具体情况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监测方案》

4.7信息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进行对外统一工作。

4.8安全防护

4.8.1应对人员的安全防护

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的特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对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4.8.2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对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隔离;

3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

4.9应对终止

4.9.1应对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对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

现场的各种专业应对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

4.9.2应对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经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些应对救援队伍下达应对终止命令;

3应对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4.9.3应对终止后的行动

1环境应对指挥部指导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

2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较大、一般环境事件总结报告。将较大、一般环境事件总结报告报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

3应对过程评价。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

4根据实践经验。及时修订环境应对方案。

5参加应对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对队伍维护、保养应对仪器设备。

5应对保障

5.1资金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救援经费按《市财政应对保障方案》执行。

5.2装备保障

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监测力量的基础上,各级环境应对相关专业部门及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对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对监测和动态监控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5.3通信保障

确保本方案启动时环境应对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专业应对分队间的联络畅通。各级环境应对相关专业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对指挥系统、环境应对处置全市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

5.4人力资源保障

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对各地所属大中型化工等企业的消防、防化等应对分队进行组织和培训,有关类别环境应对专业主管部门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救援队伍;各县市区加强环境应对队伍的建设。形成由市、县市区和相关企业组成的环境应对网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5.5技术保障

组建专家组,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建立环境应对数据库,建立健全各专业环境应对队伍,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监测站和各县市区环保局随时投入应对的后续支援和提供技术支援。

5.6交通运输保障

由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协调,发生较大、一般环境事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管制,保障运送应对救援人员、物资器材所需的车辆,保障应对道路的畅通;必要时,依法对相关道路采取交通管制,确保应对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对处置工作需要。必要时,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根据应对需要及时协调民航、铁路和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5.7医疗卫生保障

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各级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环境事故灾难的救治能力。

5.8生活保障

保障险区转移人员和救援人员所需的食物、饮品供应,突发环境事件事发地政府和事故单位。提供临时居住场所及其他生活必需品。

5.9应对避难场所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事发地县市区政府负责提供事故发生时人员避难需要的场所。

5.10宣传、培训与演练

5.10.1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编印、发放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公众防护“明白卡’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5.10.2各级环保部门以及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环境事件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对处置、检验、监测等专业人才。

5.10.3各级环保部门以及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环境应对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5.11应对能力评价

并实现持续改进,为保障环境应对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对各县市区环境应对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对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环境应对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市政府对各部门应对机构的建立与运行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价,市环保局负责定期对全市环保系统的环境应对机构、队伍建设和运行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环境应对队伍的应对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突发环境事件事发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6.2保险

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对环境应对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

7附则

7.1名词术语定义

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环境事件: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环境应对: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入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方案分类: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应对监测:环境应对情况下,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对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对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应对演习:为检验应对计划的有效性、应对准备的完善性、应对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对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对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

以上”含本数,本方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下”不含本数。

7.2方案管理与更新

部门职责或应对资源发生变化,随着应对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或者应对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市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修订完善本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7.3奖励与责任追究

7.3.1奖励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救援工作中。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任务。

2对防止或挽救突发环境事件有功。

3对事件应对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7.3.2责任追究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中。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

2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

3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

4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或者在事件应对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5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6阻碍环境事件应对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8其他对环境事件应对工作造成危害的行为。

篇8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痰PCR找支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红霉素/阿奇霉素;激素;丙球

RMPP是即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应不佳的支原体肺炎,Tamura等将RMPP定义为应用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1周或1周以上,患儿仍有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持续加重。本病具有病情严重,容易出现肺内/外并发症、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肺炎等特点。为了提高大家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住院确诊为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4岁—14岁,临床表现以下:均在基层医院拟诊肺炎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10 mg/(kg·d),共3-5d,辅以化痰止咳退热剂等治疗1周左右后,仍持续高热、刺激性咳嗽、少数有咳淡黄色粘痰、皮疹、气促、头痛等;体征有肺部干湿罗音、单侧/双侧叩诊浊/实音及肺呼吸音减弱等;辅助检查有肝功能损害、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异常,心肌损害、CRP均明显增高(23-116mg/L),胸片/胸部CT示肺部大片高密度肺实变,节段性/叶肺不张,单侧/双侧胸腔积液等。

1.2 误诊情况

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本组病例中,有5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41.67% 。其中误诊为细菌性肺炎1例,浸润型肺结核1例,过敏性肺炎1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病毒性肺炎1例。误诊时间5~13天,平均9天。

1. 3 并发症和肺外表现

有4例并发胸腔积液,同时,肺外表现可累及神经系统、肾脏、肝脏、心血管系统、皮肤、胃肠、肌肉关节等脏器。

1.4 方法

予红霉素30 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5 -10d为第一疗程,继之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10 mg/(kg·d),每天一次,连服3d,停4天,根据病情和影像学改善情况,决定总疗程数,一般2—4疗程。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联合抗感染。所有患者在符合RMPP诊断后给予甲基泼尼松龙2 mg/(kg·d)静脉滴注,根据体温、呼吸系统症状的改善3 d后改为泼尼松口服,继用1-7d后停用,其中7例治疗有效。另有5例激素治疗后体温无下降、临床症状无缓解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400 mg/(kg·d),连续用5 d。其他治疗包括氨溴索化痰促纤毛运动,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营养心肌、护肝、脱水降颅压、免疫调节剂、支气管镜术治疗等。

2. 结果

7例患者在激素治疗后1-3 d体温开始下降,l-7 d体温完全正常。5例激素治疗后3 天体温无改善,给予丙球治疗,其中3例体温在治疗后2-8 d完全正常, 另2例经上述治疗10天疗效不佳,仍咳嗽咳痰,肺部影像学改变进展加重,转上级医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多次支气管肺泡灌洗,1例诊断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目前随访经灌洗肺不张明显好转,另1例继发支气管扩张,仍有反复咳嗽、咳痰。在本院平均住院时间(10.13±0.37)天。

3.讨论

RMPP的发生主要与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免疫因素参与、混合感染及未能早期诊断、误诊等有关。了解RMPP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合并感染时给予联合抗感染治疗,免疫损伤严重时合理应用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是RMPP的治疗关键。支原体肺炎直接损害可致呼吸道纤毛损伤,免疫损害可导致体液及细胞免疫异常,CD4+下降较常见,故可以合并细菌感染,特别是在RMPP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考虑本因素,及时行痰培养。在高度怀疑合并细菌感染时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并根据药敏及时调整治疗。本研究中1例患儿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在激素和丙球治疗后持续中等度发热,根据药敏结果应用阿莫西林2d后体温正常。

少数RMPP感染患儿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但无细菌性肺炎反应明显。CRP多明显增高。RMPP感染患者确诊需要病原学检查依据,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不能行支原体培养,只能行血清学检查,MP - IgM是机体受支原体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 主要是基于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在人体内会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MPIgM) ,它于发病后1周左右可检出, 10~20d达高峰, 12~16周转阴,故动态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可以帮助尽早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其敏感性高。另外PCR法具有实验时间短、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存在交叉反应和放射性污染的优点,并且对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研究表明,其咽部极少带有该病原体,故对PCR法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病程早期(1-7d)PCR监测准确性显著好于首份血清MP抗体监测。

MP与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有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引起相应组织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出现较多肺外症状。肺外损害用激素治疗有效,辅以必要相应对症治疗,肺外症状于疗程结束时大多痊愈,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所致肺外损害多为一过性,一般不会引起严重脏器功能障碍.

总之,今后在临床工作当中,凡是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若出现刺激性干咳、发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不明显,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3天后效果不佳者,需要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常规抽血检测血清MP - IgM 抗体和痰PCR找肺炎支原体,以避免延误诊治,明确RMPP诊断的患儿,如出现持续高热大于7d、CRP≥40mg/L、肺不张及胸腔积液,PPD阴性,予红霉素治疗第一疗程,有利于控制支原体血症,继之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一般2—4疗程,彻底清除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联合抗感染。及时加予激素和/或丙球治疗,必要时支气管镜术支气管肺泡灌洗,可减少BO、支气管扩张、肺不张、透明肺、肺间质纤维化、塑型性支气管炎等肺部后遗症发生,同时针对不同肺外并发症予相应对症处理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孙远梅 探讨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2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7;

[2] 江载芳主编 实用小儿呼吸病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10月 240-246;

[3] 陈志敏.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35-237.

[4]曹玉璞.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J ]. 实用儿科杂志, 1993, 8(3) : 203 - 204.

[5]俞锡林,余钟声,汪天林.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的探讨[J ] . 临床儿科杂志,2002 ,20 (3) :140.

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要求;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是目前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logicalcity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城市是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2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及目的

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在于把生态观念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以及保持和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此目的,在做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

3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第一,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第二,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第三,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第四,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所以必须以环境为本。第五,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第六,积级推广道路、园林、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4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分析4.1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为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定义了一个生态健康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优先权。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规划中的首要任务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在以生态规划方法编制城市规划中应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确定基本农田、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先将其保护、控制起来,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这样,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4.2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要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不断增加人们对修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紧迫感,树立“把建立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21世纪发展的首要问题”的意识。同时,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科学的资源观、发展观和消费观教育,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消费运动中来,共创生态文明的新家园。4.3确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绿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能源、生态文化、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需要各学科专家之间相互交流,互为补充,构建出和谐、高效的城市生态关系,为城市的定位、城市的土地合理利用制定科学的策略。

4.4做好街道、园林、生活环境的绿化并将色彩运用其中。彩色树种在国外园林中的运用已比较广泛。在国内,近几年从欧美各国引种栽培的彩色园林树种就达数十种之多,这在提升我国园林绿化建设水准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成效,其产业化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彩色园林树种的推广应用正在迅速崛起,呈现出一片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在路旁行道中的运用。行道树是以美化、遮荫、防护为主要目的的,要求选择抗性强、树冠大、荫浓、落叶迟,并且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在园林、广场造景中的运用。公园是人们休憩、放松的场所,园林中植物的选择搭配可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彩色树种可零星点缀在大片绿色背景中,起到引人注目、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栽植大片彩色树种,给人一种层林尽染、漫山红遍的美感;在草坪中点缀一些小灌木类彩叶树种,让游人感受到强烈的层次感,从而丰富园林景观。在庭院、小区绿化中运用彩色树种,能够提高绿化档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使城市规划上一个新的台阶。

4.5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了解城市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问题和生态趋势,认识城市环境的生态潜力和制约因素,以及城市中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调查和研究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利用与分配,经济条件的变化发展;对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要求,寻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科学依据。

篇10

关键词:居住环境;健康;住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一、健康住宅的定义及设计要求

1.1健康住宅的定义

健康住宅的提出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从过去强调建筑本身的健康性到现在涵盖对周边环境及配套、区划功能及物业安保等软性实力的要求,其定义也一直在变化。

根据《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9),健康住宅定义为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1.2健康住宅的设计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住宅的设计要求,主要从材料使用、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噪音、日照、抗灾及人员护理等七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9),健康住宅主要从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社会环境的健康性两大方面设计。其中,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又分为住区环境、住宅空间、空气质量、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电气环境、景观环境等详细要求;社会环境的健康性分为交往环境、安全环境、健身环境、文化环境、养老育童环境、公共卫生环境、环境卫生、健康物业、住区保险等详细要求。

二、从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分析成都某项目的应用

2.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成都东三环外的经济开发区,紧邻地铁出口。占地266亩,总建筑面积96万平米,包括2.5万平米的商业配套以及近8000户住宅。项目由大围合组团构成,均为34层ART-DECO立面风格高层塔楼。约12万平米景观规划,三大主题会所和幼儿园。项目附近教育、医疗、休闲娱乐、购物场所等齐全。

项目总平面图

2.2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分析

2.2.1住区环境设计方面

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声环境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为三类功能区,场地无放射性污染。水文地质情况稳定,无不良地质情况,市政配套完善。附近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资源齐全,并有医院、大型超市等生活配套。公共交通便捷,通过双向八车道的城市主干道与市区相连,距市区15分钟车程,项目旁的地铁已开工建设。

项目建筑形态优美,立面风格有时代特色,,空调室外机位及各种管线整齐安排,有序组织。景观设计与建筑相呼应,栽植植物季相变化明确,四季见花见绿。各种标志牌设置恰当,格式统一,内容清晰。小区道路交通采用人车分流,车行道满足消防通道要求。停车采用地下集中式停车库与室外露天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2.2.2住宅空间设计方面

项目住宅面积从70平米至130平米种类齐全,其中90平米以下户型占70%,提供多种户型供选择。户型分为一梯4户、一梯5户、一梯6户。项目公共区域在入户大堂、公共卫生间、电梯厅及电梯内等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并预留足够的轮椅变向位置。建筑的底层采用架空层设计,规避对一层住户的视线干扰。

住宅建筑在单体设计中,尽量争取良好朝向,保证通风采光。针对成都地区居住习惯,重点考虑自然通风换气,干湿分离。大部分住户设有入户花园,对居住行为进行分解,避免高层住宅中私密活动的相互影响。对阳台露台等私属性户外空间以实墙进行分隔,避免视线干扰。户内均有大型观景露台,起居室及主卧均为观景特色设计,使住户足不出户即可感受优美的景观,做到景观资源最大化。起居室与餐厅南北通透,明厨明卫,起居室与主次卧室相对独立,动静分区明确。

住宅套型平面布置紧凑,交通路线短捷;各功能间尺寸符合规范要求,通道组织合理。管井集中布置,隔墙系统、卫生间和厨房的位置、管网的布置利于室内空间改造。住宅各功能空间面积和层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实际规范》GB 50096的规定。厨房单排连续墙面长度不小于2.7,净宽不小于1.7m;卫生间按功能分区,洗浴间和便器间的门外开。

2.2.3空气质量设计方面

当地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瞬时最大风速为27.4m/s,主导风向为北偏东向,出现频率为11%。建筑以东南,西南朝向主。设计中充分考虑迎向主导风向,通过建筑布局影响微风环境,在组团设计中设计迎风口,将新风引入组团内部,有利于住区内部通风换气。周边植被覆盖良好,空气状况优良。

居室以自然通风换气为主,居室均设可开启的外门窗,开窗面积≥其地面面积的1/20,窗地比约为1:3~1:4。住宅最大进深≤7300,多控制在3600~5000以内。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卧室、起居室、住宅门洞、窗口位置的设置设计有利于套内空间的通风顺畅。

采用明厨明卫设计,明卫开窗面积大于其地面面积的1/20,厨房不小于1/10,且≥0.6m2,厨房设有单管排烟系统,屋顶配有无动力风帽,整个系统具有防串味、防倒灌功能,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气量为300m3/h以上,卫生间排风机排气量为80m3/h以上。厨房、卫生间外窗位于凹口部位时,凹口部位处于负压区。卫生间地漏水封为50mm。

2.2.4热环境设计方面

小区绿化率在40%以上,在主要道路、活动场周边合理搭配大乔木。建筑节能设计采用YT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导热系数0.054w/m・k),具体做法如下:

外墙为水泥砂浆(5mm)+YT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南北朝向30mm,东西朝向50mm))+KP1砖(200mm)+YT无机活性保温砂浆(20mm)+混合砂浆抹灰(20mm)。屋面为细石混凝土(内配筋)(南北朝向25mm,东西朝向40mm)+水泥砂浆(20mm)+挤塑聚苯板(40mm)+水泥砂浆(20mm)+膨胀珍珠岩(100mm)+钢筋混凝土(120mm)+混合砂浆抹灰(20mm)。分户墙为混合砂浆抹灰(20mm)+页岩大孔空心砖(200mm)+混合砂浆抹灰(20mm)。外窗为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5+9A+5),自身遮阳系数0.75,传热系数2.85W/m2.K

由住户自行采购安装家用空调,住宅建筑预留空调机位,将空调机隐蔽安装,用百叶装饰,百叶间距120mm,有效保障空调机的换气,并有组织排放冷凝水。

2.2.5声环境设计方面

小区北侧城市主干道龙工北路设20m宽绿化带(其中高大乔木约占10%,其余为灌木及草坪),南侧支路北泉路设大型绿化声屏障。项目在设计上采用车行外循环,并设置减速带,小区内道路为沥青路面。

对住区内噪声源进行分类分解,集中活动区域集中在大尺度的中心广场区域,力求对住户影响最小。对庭院内停留活动空间进行分解,较激烈的活动空间布置于出入口附近,深入庭院内部的活动场地停留休闲为主,架空层的活动空间以休憩和小型活动为主,并均以景观绿化加以遮蔽。主要公共建筑布置在场地外侧及出入口附近,城市广场周边布置公共服务性小型建筑。小区底商不设置餐饮等会产生较大噪音的商铺。

外窗采用气密性好的塑钢中空玻璃窗,等级为4级。隔声指标应达到30dB(A)。分户墙为短肢剪力墙200厚及页岩大孔空心砖,建筑填充内隔墙采用200、100厚页岩大孔空心砖,厨房、卫生间隔墙采用100厚页岩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90-130mm厚加5mm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减振垫(参照《图集Horeq楼板隔声和电梯井道、机房隔声》(11BJZ22)。

设备用房设置在地下室。机房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分别做隔音墙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内设置消音片。机房内顶部和四周墙上铺设吸声系数高的吸、隔声材料,主要用来消除室内混响,降低机房内声能密度及反射强度。为防止噪声通过大门向外辐射,设置放火隔音门。选用低噪声的设备,水泵基础设置惰性橡胶减振垫,风机采用弹簧减震作防噪声处理。排水管材采用U-PVC螺旋管降噪,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电梯。电梯井道不与住宅卧室相连。

2.2.6光环境设计方面

住宅大寒日日照时间≥2小时。客厅、卧室、书房、厨房窗地面比值≥1/7,采光系数≥1%;卫生间、餐厅、楼梯间窗地面积比值≥1/12;采光系数≥0.5。室内照明开关高度设置在离地1.1米处。

为了防止住区光污染,照明设计按明视照明和饰景照明分进行不同设计,前者以满足夜间安全为主要目的,控制路灯灯杆高度不超过5米,并以灯具及绿化等控制眩光,保证照明均匀度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相关规定;后者主要控制泛光照明的使用,色光应用以及取得合理的照度水平。

2.2.7水环境设计方面

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与二次变频加压供水相结合的方式。4层以下为市政直供水,其余为变频加压供水。入户给水管道采用PPR管材。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污水高层采用双立管系统,高层厨房排水管采用DN100、支管采用DN75。

屋面雨水立管部份排水至建筑周边检查井内。小区雨水排水采用沟、管接合排水方式。雨、污水排水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排水坡度0.3%。生活污水采用U-PVC单壁螺旋管,通过化粪池排出小区。生活污水立管设专用通气主管,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分别设置。

2.2.8电气环境设计方面

电气安全符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和《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相关规定。所选设备、线路均符合相关规范,减少电磁辐射。主要线缆均通过专用管井或桥架敷设,减少对业主的影响。

厨卫间插座回路单独设置。其它各功能间的插座位置考虑房间多种布置情况下的使用。插座高度充分考虑使用方便合理安排。电梯井道照明采用36V低压电。水景等潮湿场所照明等选用特低压供电。

小区弱电充分考虑社区品质和业主需求,包含停车管理、周界安防、监控、巡更、门禁、紧急呼叫、背景音乐等功能。门禁卡集成多功能,便于使用。

2.2.9绿化环境设计方面

住区绿地率达到40%。尽量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硬铺面积。树种则多选用银杏,皂角、朴树、槐树、黄桷树、水杉、重阳木、乐昌含笑等乡土树种,保障植物存活率及生长效果;植物选择多样性,保证从季相变化、植物形态及质感上丰富多彩,并增强植物抗性。

以乔灌草有机结合比例2:3:5营造景观,强调植物造景的多层次空间感受。园林以疏林草地景观意向为主,水系小巧曲折,水景深度约50公分,在水景处设计环水漫步小径及亲水平台,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大面积的开敞绿地选用耐践踏草种,提供人们在草坪上,树林间的活动空间,充分保障可达性及实际可使用性,让人亲近自然。园路设计曲折,路径自然蜿蜒在绿地中,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停留空间等结合绿地设计,使自然与人可和谐共处。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活动,方便用户使用。

2.3、该应用健康住宅标准的效果

本项目设计过程按居住环境健康性的各项要求进行控制,在造价投入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发挥设计单位的技术优势,尽量给业主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产品。

通过一期销售及交付情况反馈,效果较好。业主对小区认可度较高,收房积极并给予了较高评价,小区售价也高于周边同档次楼板。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住宅的健康性要求逐步提高。健康住宅的标准也是逐步清晰和完善的。过去对健康住宅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建筑本身,现在已经涵盖了对周边环境、区划功能和物业安保等软性实力的要求,更能体现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通过健康住宅标准的应用,使住宅不再仅仅简单的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而成为一种更加符合人生理、心理需求的产品,适应人们对于更加健康的生活的追求。

该项目的示范意义和经济效益随着健康住宅的理念深入人心会逐步显现,为今后在小区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使人们居住生活更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