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生态环境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生态环境的建议

篇1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major "bottleneck" that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il industry inevitably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and damag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 should continue to lea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innovative concept, increa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energy saving, clean production,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ing production, puts forward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关键词:油气生产;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Key words: oil and gas produc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41-02

0引言

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土地退化、水资源紧缺、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咸水入侵等人为环境问题,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损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油气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油气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负荷过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开发中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

1油气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的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破坏,比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植被破坏等。

石油勘探开发阶段的主要工程包括地质勘探、钻井、修井、油气集输等,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废水、噪音、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是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石油勘探开发阶段的污染,主要是由钻井作业造成的。在钻井作业中,产生的废弃物以钻井废水和废弃钻井液居多,钻井液的添加剂是钻井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同时还会产生无机盐类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烃(油类物质)污染等。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和含油污泥等三大类。其中,废气包含两大类,一类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多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另一类是生产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硫化氢、沥青油烟、催化剂粉尘、非甲烷烃等;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含硫污水、汽提净化污水、碱渣污水、轻污油罐脱水、汽油罐脱水,污水处理场“三泥”滤后液,其他特殊的高浓度污水,生产装置无组织排放的污水等。在这些废水中,主要包含硫、二氧化硫、酚、硝酸纤维等有毒物质;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主要来自隔油池的底泥、浮选池浮渣、剩余活性污泥,统称为“三泥”。含油污泥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的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脱水效果差,污泥成分和物性受污水水质、处理工艺、加药剂等因素影响,差异性大,处理难度高,含油量差别较大,部分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且含油污泥含有PAHs、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还具有放射性污染。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增强和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我国石油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不断增加环保投入,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虽然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的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较大,但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08年,石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6.06万吨,同比降低3.5%;工业烟尘排放量26.66万吨,同比降低36.6%;工业粉尘排放量21.51万吨,同比降低1.8%;工业废水排放量81705万吨,同比降低1.7%;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51万吨,同比降低4.6%。

2促进油气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促进油气勘探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应积极推进油气资源的清洁生产,加快油气回收进程,循环利用水资源,建立油气田环境恢复保障机制,并不断提高节能的意识和水平。

2.1 以理念创新引领社会责任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类自身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应把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当做工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宗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安全环保理念,关注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努力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面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同时,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我国石油企业不仅要在自身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力争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还应以大企业的资源和影响力,搭建广阔的社会参与平台,积极倡导和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的大行动中去,在减碳理念与碳捕获、碳储存专业技术与社会公民绿色行动之间,搭建桥梁和通道,积极推动全国性的绿色创新行动。

2.2 积极推进油气资源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源头控制”污染的思想,其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30多年后的今天,“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工业界的普遍共识。目前,油气清洁生产的趋势是由污染控制向生态控制转变,即在油气生产的过程中,着眼于污染的预防,将对资源与环境效益的考虑有机融入开发生产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油气资源和生产用能源的利用效率,使油气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我国油气资源的清洁生产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2.1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生态设计管理,使清洁生产成为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持续动力。首先,切实把清洁生产纳入到我国石油工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围绕我国石油工业“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清洁生产纳入到“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影响成本化原则,建立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综合决策体系,并积极举办环境管理、清洁生产、环境信息等各类环境保护培训班,利用先进的环境文化为实施清洁生产创造良好的空间。其次,认真制订并实施清洁生产战略规划。通过与国际石油公司清洁生产“对标”分析,开展环境保护职能研究,制订相关落实制度,提出环境保护发展目标,确定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生产全过程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要求,为建立清洁生产目标责任制,推进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最后,建立投资安全的环境评价制度,按照我国石油工业的环保规章制度,把清洁生产纳入到石油工业的经营决策过程中。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清洁生产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当落实清洁生产措施,新产品开发应当从生命周期进行清洁生产分析,重大设备更新改造应当进行产业政策评估和清洁生产论证。通过实施生态设计管理,使清洁生产有机地融入到产品、生产、服务领域,促进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2.2 开展“绿色”示范活动,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使清洁生产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保证。我国石油工业应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高度重视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把清洁生产作为专项领域列入到各级科技规划和计划中,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生产作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石油行业层面上,以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为主导,注重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在石油企业层面上,以推进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为主导,注重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基层单位层面上,以实施绿色工程为主导,注重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问题。通过实现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工程,开展“绿色”示范活动,全面提高生产现场环境保护水平,提高我国石油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2.2.3 推行HSE管理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使清洁生产成为持续提高环境绩效的重要措施。我国石油工业应高度重视HSE管理体系与清洁生产机制的融合,以清洁生产战略预防性原则促进HSE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以HSE管理体系规范化运作推进清洁生产的持续改进,在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推行HSE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环境风险;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落实生产全过程环境管理;通过开展ISO14001认证,持续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2.3 加快油气回收进程,循环利用水资源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可以大大减少油气对大气的污染,可以消除可能导致的爆炸、燃烧等安全隐患,有利于安全、健康和环保。同时,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美洲和欧洲各国早在7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油气回收行业,发达国家目前的油气回收装置使用率已经超过90%,每年产生直接效益500多亿元。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油气回收概念的国家,但目前仅有1/3的炼油企业建有油气回收装置,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按照《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2010年以前,所有储油库必须建设油气回收设施;2012年以前,所有加油站、汽油运输车辆必须建设(或增加)油气回收设施;对于新、改、扩建的加油站、储油库,标准要求“必须同步设计、建设、运行油气回收装置”。这个期限目前已经越来越近,逼迫企业现在必须抓紧油气回收装置的建设。同时,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法》的修订并实施,油气回收的范围从汽油扩大到油漆、苯、甲醇、二甲醚等所有易挥发的轻质有机物,国家要求这些产品的储存、运输及销售单位,必须按规定建设相应规模的油气回收设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所以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及安全等方面考虑,从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供给考虑,我国必须加快引进并创新国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油气回收装置,加快油气回收的产业化进程。

另外,在油田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各种作业中产生的多种污染物,例如落地油等,可随雨水通过土壤渗入的方式进入地下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在原油开采的中后期,为保持地层压力和提高采收率,必须进行油田注水,不仅消耗地下水,脱油后的水中也会含有微量原油,排放后造成环境污染。要按照“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并重、水量与水质并重”的模式,对于受污染的水源采用水源地保护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进行合理治理,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同时运用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对油气开发过程产生的钻井废水、采油废水、作业废水以及废弃泥浆等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强石油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开发之路,促进石油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

2.4 建立油气田环境恢复保障机制人类活动,特别是资源开发利用目前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树立环境有价、资源有价的观念,使企业自觉处理好贡献与补偿的关系,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建立健全油气开采生态补偿机制,构筑油气开发的“事前防范、过程控制、事后处置”三大生态环境保护防线。

2.4.1 生态恢复既要有政府手段,也有市场手段,但整体上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好的油气资源开发效果;要建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标准体系,进行油气资源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承载力评价;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保护油田周边的水、土、林等自然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恢复保障实施方案,建立油气田环境恢复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同时要预防和减少油气田开发运营中的地质灾害。重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各种灾害和事故的预防及治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科学规划和实施工程建设。同时,应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预测和减灾宣传及教育工作。

2.4.2 积极探索和实施我国油气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但从总体上看进展还是比较缓慢。生态补偿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对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标准还存在争议。因此,为了实现油气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和谐,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让油气资源地人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建立石油天然气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一是进一步推动生态补偿政策规范化,二是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源开发新机制,三是深入研究生态补偿标准,四是抓紧开展生态补偿试点,五是强化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六是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同时,由于油气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油气资源地应在经济上升期注意节约资源、避免资源枯竭城市衰落;而开发企业也要在开发资源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体现资源价值,保持与资源地之间关系融洽。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才能够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也才能够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3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作为基本的约束,在采掘资源时利用先进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尤其是地壳表层环境整体性的破坏。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洁净生产技术,向社会提供清洁的能源及相关产品。

参考文献:

[1]吴宇.石油行业的环保现状[J].环境教育.2009(2):75-77.

[2]张晓慧.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10.

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环境 亲和作用 影响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我们把生态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吸引、排斥)的协调共存特点叫做生态环境的亲和作用,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环境因素的共存性。但是,共存的前提条件却是因素间相互作用。亲和作用具有吸引、排斥的双重性,它是二者的统一体。夸大了吸引性,就失去了个性和多样性;夸大了排斥性,就失去了共性,最终被生态环境所淘汰。

生态学,生态环境

(一)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生态学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格尔于1869年提出的。

(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生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空阔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在行为科学、环境科学及环境心理学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作为使用对象,为我们开阔了思维,适宜的处理好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环境资源包括太阳、风、雨、绿地区域等。

生态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亲和作用是吸引性和排斥性的统一体,其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地景因素和气候因素。

(一)地景因素

什么是地景呢?即生态环境中形成人类生存环境条件的自然景观(高山、流水、森林、草原等)和人们自己构建的能够与自然、自然景观融合的人工景观,使得二者互相作用协调共存,就成为了地景。

其对单体建筑的影响。长久以来,建筑师始终无法摆脱生态环境的亲和作用影响,尤其在其处理建筑基本元素的时候。大家都在为找出将建筑融合到地景中使之成为其中一员的答案。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赖特,受东方影响很深,他说美源于自然,强调将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建筑是有生命的机体,它必须是基地的唯一。在《自然的住宅》一书提出将建筑、建筑材料及其所在场所和使用者的生活结合为一个整体,同时强调这个整体的重要性。如赖特的“流水别墅”,他是如此描述的,在山溪旁的一个峭壁的延伸,生存空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珍爱着这个地方的人就在这个平台上,他沉浸于瀑布的响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所以他为别墅取名叫“流水”。在设计别墅时,首先流水别墅就已经表现出建筑与用地之间的统一和动态的关系。不管是序列空间的展示还是建筑与场地复杂的整体关系,都使摄影师回避从任何单一的摄影角度把握建筑的个性特征,而采用最好的方式——通过细部来阐释整体。其采用的是水平穿插、横竖对比的手法用两层领空的悬挑平台,纵横交错的石墙,让人感觉灵动而又稳重,溪水自挑台下悠然的流出。从远处看,建筑从山石出现,与地景不可分割。这也体现了赖特的建筑侧重表达环境亲和作用中的吸引性。如下图:就是赖特的流水别墅

日本的安藤忠雄是当代杰出的建筑师,他在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赖特观点不同,他赞同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认为地点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由人的经验来丰富并赋予精神内涵。他曾经说过,不管是怎样的建筑,有意识也好都无意识也好都创造了新的景观。要使自然适应人的环境,人要去改造自然,同时,通过对建筑的设计把自然引入人造环境中。强调了亲和作用中的排斥性,重视个性表现。例如安藤忠雄早期的作品“住吉的长屋”它是一座两层高的长条住宅,由三个相等的矩形体量组成,两个封闭的体量由一个开放的院子空间隔开,庭院自然的处在建筑中间,为两侧的房间提供采光与通风,完美解决了地形狭小带来的问题。在创造这个有极度限制的空间的过程中,安藤领悟到在这种近乎极端的条件中存在一种丰富性,以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种限制性尺度。安藤在设计时通过将自然引入住宅的手法,体现他与自然对话的概念。还有安藤设计的六甲住宅,再设计时,融合自然因素,它位于神户六甲山山脚下一个60°朝南的斜坡上,整个项目就由两组这样的建筑组合在一起,通过有规律的几何排列,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并根据地形逐渐升高,中央楼梯沿坡地笔直而上,穿过整幢建筑,是整个项目的轴线。由屋顶和墙面构成的简洁、规则的几何形体与不规则自然形态产生了强烈互补作用,同时使每一户有一个可以观景的开放空间。如下图左是安藤的住吉的长屋,图右是六甲住宅。

其对群体建筑的设计的影响。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能分开的整体,对于这种观点的认识概括来说就是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民居就收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从总体设计、布局、选址都能体现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中国民居将大自然风光引入院内,把它看成人与天地、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同时,在室内运用各种盆栽、盆景以及山石等,巧妙地将人工与自然环境融合在适度的范围内。在群体建筑设计中,人们更注重亲和作用中的吸引性,强调共性与协调发展。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一直制约着建筑的形态,像是的石屋、云南的竹楼等等,都在反映着人们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顺应自然的意识。在世界各地,也是如此情况,在沙漠干旱的地区,一般用厚重的图墙围合空间;在北欧多雪的地方,将房顶的斜度加大,以防止积雪过后等。伴随不断发展的建筑技术,已经使得气候因素对居住环境的威胁得到有效控制。现今,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利用这些生态环境因素有效的为我们提供服务。因此,各国建筑师们都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如印度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生态设计思想“形式服从气候”如他设计的海湾岛酒店,其位于面向海湾的一处缓坡上,为了顺应山势,建筑顺着山势逐级而下,碧蓝的海面尽收眼底。酒店有五个大的建筑组团呈现分散式布局,这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热带气候,并将庞大的建筑体量打散,使其不至在原始的自然景观中显得过于突兀。屋顶采用四坡顶,用当地特有的红木建造,巨大的坡顶深深向外挑出,为建筑遮风挡雨。如下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生态环境的亲和作用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然成为时代主题,所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亲和作用,进而使得我们建筑水平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永华,宋家峰.关于生态建筑的哲学思考[J].建筑学报,2002(12).

[2]王萱,赵星明.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观[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04).

[3]石铁矛.建立生态意识,走向建筑生态设计[J].新建筑,2002(02).

[4]李广群, 肖杨.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篇3

[关键词]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47-01

水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物质和资源。它具有可循环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是任何物质所不可替代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生产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由于淡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水资源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仍然是粗放的、外延性的,其中相当部分的增长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取得的。这样的发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造成巨大的压力,结果必然会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针对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情势和国家社会发展形势,有必要在建设与治理的基础上加以维护。

1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水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域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水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则是水资源得以涵养、保持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水资源流失、恶化的根本原因。由于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垦、乱伐、工程破坏及污染物质的排放等,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其后果影响到大气、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与植被资源等许多方面,而水资源流失和被污染则首当其中。

2 我国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已不容置疑。概括起来我国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洪水暴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造成水体淤积严重;水污染严重,水质变坏;湿地和水陆交错带破坏严重;近海海洋环境问题严重。全国2 /3的河流受到污染, 300多个大中城市面临缺水,黄河断流1997年发展成为跨年度的现象;渤海海区1998年出现3 000多km2的赤潮,沙尘暴20世纪90年代多次光顾北京城,特别是1998年长江、松花江出现全流域性的大洪水;我国有2500万hm2天然湿地,这些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湿地正在不断减少和被破坏;沼泽、滩涂大量被围垦,数量和面积不断下降,许多依赖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珍稀生物种群渐渐消失。这些都提醒我们,我国的水环境与生态问题不仅仅在于缺水和污染的蔓延,而是整体水生态环境变得相当脆弱,足以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2 /3的城市供水和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依靠地下水,地表水的短缺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严重的超采地下水,使水位持续下降,已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这说明我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存在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水资源恶化与生态环境的退化;因此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造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3 维护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和监督管理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对水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将达到历史新高,本世纪中水资源最基本的矛盾仍将是水资源短缺及其引起的生态失衡以及在相当长时期内的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本要素。我国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调剂余地有限,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节流与开源、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并重,防治水污染,强化与协调水资源综合管理,解决由水问题带来的生态问题,这将是我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长期任务。一方面,我国有过不少水资源保护方面的规划,但实施效果较差。这除了水资源保护方面的规划本身不完善以外,还与各地区行政管理中急功近利等因素有关,也与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有密切关系。所以有必要制定出科学实用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关于水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我国已有一些管理制度,但明显不足。

3.2 优先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地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饮用水源地已出现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仅这些地区水源地问题有可能加重,即使是水资源较丰沛的地方也可能出现较大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在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和其它有关规划中,应优先考虑保护饮用水源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水源地。我们不仅需要维护现有水体质量,更要采取必要措施改善当地水资源,为国家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基本条件。

3.3 必须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政府投入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因此在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时有必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即对缺水的地区进行水源的调入。应当建设必要的调水工程,将部分水资源从富裕地区调往贫水区,或将优质水调往劣质水区,以改善缺水地区或不良水质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西北地区过去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远不适应西北地区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政府的投入,并力争改变政府单一的投资渠道,通过市场调节,吸引社会和国外资金进入该领域,加速水利工程的建设。

3.4 依法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制度

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是经济建设中带来的问题。经济建设中的各种项目建设无不影响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缺乏的地方往往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在这些地区建设项目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特别大,所以这些地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政出多门,不依法办事,漏洞很多,是目前我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开放程度的提高,在贫乏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状态下,不合理的建设项目审批将有可能造成这些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破坏。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制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法制化。

3.5 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很早,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国内则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内陆区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有许多未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论证,特别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量的关系研究还很缺乏。如最基本的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计算研究刚刚起步,也缺乏系统的专业研究和系统的资料;同时,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较低,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严重制约因素。所以有必要加大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有关大专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从沿海发达地区招聘急需的有经验的高级人才,必要时可引进国外专业人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合理利用人才,为人才的合理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合理的利用人才更是为了人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责任;生态补偿;保证金;方法建议

1 明确补偿主体责任主体

1.1 煤炭生产企业的恢复责任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都规定了“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煤炭生产企业直接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因此,煤炭生产企业应是对煤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直接责任主体。

1. 2 政府的恢复责任

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内形成的大量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人或责任人已经灭失的,应由政府负主要恢复责任。政府承担的主要义务包括: 成立专项恢复治理小组, 提出已报废和即将报废煤矿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实施方案, 并组织方案的实施。

1.3 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责任主体

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的责任主体应是煤炭生产企业、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煤炭资源输入地区、煤炭消费者和消费企业等煤炭资源开发的受益者。

2 补偿途径与方式

在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过程中, 补偿主要有以下4个途径:

2.1 国家补偿

对煤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直接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中央政府应对煤矿区生态环境(尤其是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恢复给予一定财政拨款和补贴,或通过项目支持形式对重点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应安排配套资金。

2.2 区域补偿

区域补偿主要是指煤炭资源输入地区(如华东、华南地区)对煤炭资源输出地区(如晋陕蒙地区)的补偿或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产煤落后地区的补偿。如山西省将部分煤炭资源输出至浙江省,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山西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些生产活动给山西省带来了环境损失,则应当由受惠地区浙江省反哺煤炭资源输出地山西省。

2.3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环境补偿

上游产业煤炭企业为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企业提供了煤炭资源,却造成了煤矿区的环境破坏,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往往更多地受生态保护责任的制约而不如下游产业发达,受益的下游产业应当反哺煤炭企业。

2.4 自我补偿

煤炭资源城市或省区地方政府对直接从事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个人和企业进行的补偿。

3 合理确定保证金的征收渠道、标准与办法

3.1 多渠道筹集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3.1.1 政府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转移支付

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用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比例很少,而且补偿费用返还到资源所在地的比例也非常小。应当明确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按一定比例用于生态环境治理, 使生态治理费用合法化;调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并对地方分成资金的流向做出相应的规定,使更多的补偿费留给资源所在地,使之实至名归,体现补偿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地区的原则。

3.1.3 矿产资源输入地区的转移支付

根据矿产资源的流量,对矿产资源销售价格进行按比例提取废弃矿山保证金,通过输入地政府向输出地政府财政转移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也可由矿产资源富集区政府根据矿产资源输出情况,按照比例统一征收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3.2 以重置成本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1]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还拿不出能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资源损失的标准,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难以货币化,加之矿山开发波及影响范围广,涉及行业和人口多,因而生态损害程度难以准确测算。

因此,按照重置成本法来确定矿产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当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收取,应该略高于可能产生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费用,这样可促使单位和个人尽早采取措施,积极去恢复和治理;如果过低,就难以达到用经济手段管理矿山环境的目的。

4 适合我国的保证金制度的方法与建议

4.1 加大中央财政对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国家对资源省份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加大对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和一些闭坑的老矿区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专项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等中央财政转移支持力度[3]。政府的直接预算支持和各种专项补贴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是资源型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4.2 制定实施区域间、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生态补偿政策

可以通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煤炭产区提供援助资金或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或变相补偿西部地区[4]。还可以在煤炭源价格中增加部分环境补偿费用或对煤炭消费企业征收环境恢复补偿税(费),将这些税收或收取费用用于对煤炭企业进行环境补偿。

4.3 征收生态环境税

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进行征收[5]。可以对资源型城市给予税收全额返还,专款专用。所返还的税收专门用于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治理。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的生态环境税。设立固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渠道,不仅可以统筹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而且可以消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资金使用效益低的现象。

4.4 引入市场经济手段[6]

4.4.1 排污交易制度

目前由于中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还没有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建议尽快健全排污交易制度,利用市场规律保护和改善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

4.4.2 配额交易制度

配额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CDM)关于削减二氧化碳是配额交易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我国在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问题上可以借鉴此机制,积极开展配额交易制度,实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补偿。

5 结语

建议现阶段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办法应以国家补偿和煤炭生产企业补偿为主,自我补偿为补充,并逐步开展区域补偿和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办法较为切实可行。由于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的缺乏,现阶段补偿的方式应以资金补偿为主。但从长远来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和技术形式的补偿即造血型补偿,能帮助煤矿区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卜华,吴丽君,曹创. 煤炭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7,16(3):64-66

[2] 黎元生,胡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中国国土资源济.2008,08

篇5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给农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是维系社会安全稳定的首要因素,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需要融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时刻提升建筑团队的施工技术水平,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1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修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是增加粮食总产值的重要措施,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修建水利工程项目难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将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转变为有利影响是解决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的主要措施。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合理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设计缺陷是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普遍较为大众化,没有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及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后,对环境产生大量的污染,同时建筑工程废料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导致生态环境生物链失衡,物种减少,致使生存环境危在旦夕,所以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需要在施工前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的检查,并对周边环境经勘查,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破土动工。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大部分难以按照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由于设计方案中的瑕疵,使其仅能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弥补,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经过长期的使用,设计缺陷突显的越发严重,最终使农田水利工程必须进行翻修与重建,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打击,由于生态环境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频繁的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将使生态环境受到重创而难以恢复。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上起到了一定促进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展可以使农田得到更好的灌溉,灌溉面积覆盖的更广,解决传统灌溉方式带来的不便,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经济产量。同时,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农村的建设不断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凸显出来了。农业产业的扩大,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大。农田水利工程在对农田进行灌溉时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而这些含有农药的污水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水被循环用于农田灌溉的可能性很大,这在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们生活健康水平增加隐藏的危害。

4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在不断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也开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视。在一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要求要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一些保护措施,使得周围的小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4.1农田水平利程建设前的预先调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大型的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要对周边环境,及地理环境自然因素进行勘察以了解,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了解与认识,可以清晰有效的将水利工程建设范围与施工流程进行良好的规划与规范,农田水利工程与自然生他环境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前,有关部门需要积极的对工程建设项目及工程计划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保消除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生态环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健康稳定发展。

4.2农田工程建设环境具体分析

从生态环境调查角度看,需要根据工程特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根据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行主次方面的分析,一方面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进行协调性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其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环境需要进行合理性分析,需要从选线布局、选址等方面进行多种方案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是从影响源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开挖、占地、弃渣等方面的施工进行有效性控制,对损坏土地、植被、扰动原地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如果选址不当会对局部气候和水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作物对水温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农田水平工程建设方案不合理对水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水温情况进行综合估算。水库对淤泥的承载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其进行量化,需要按照类比分析和机理分析进行预测处理。

5对应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议

5.1改良工程设计减少对河道与河流的改造

在工程建设设计中,需要对河流的流量进行计算,在不影响下游水源使用的情况下,采用河道引流的方式,对水源进行引导,而不是采用强制改造河道及强制抽水的方式进行水利改造,通过对土壤环境的调查,从而计算出合理的水道设计方案,积极排除对河流周边形成的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污水的处理与相关排放限制工作,要在将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入过滤河道,在流入河流中,以确保不会对河流造成污染。

5.2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工作

虽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施工过程进行了良好的规范,对施工方案进行了有效的设计,但依旧无法完全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对生态环境进行整治与恢复,生态环境不仅对当前的农业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对后期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产生深远影响,而且生态环境破坏所波及的范围之广,需要当地政府联合多个部门开展相关的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对生态环境恢复整治中,要求相关企业及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使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做到彻底与完善。

6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将生态系统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紧密结合,使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农业与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中的两大固有资源,同时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部门需对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破坏严重的农田水利工程给与拆除或处罚,使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作者:汪秀杰 单位:密山市水利基层管理站

参考文献:

[1]王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及措施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6).

篇6

关键词:生态补偿;财政政策;地方政府;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2060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和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环境质量的逐年恶化已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频发的重大生态环境案件,时时地警醒着我们:对于当前业已演化为稀缺资源的生态环境,我们须对其珍视并合理利用,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已刻不容缓,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进程中却产生了一个悖论:贫困地区只能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奉献优质的生态服务,而不能与经济发达地区携手共同致富,这使得发达地区发展越来越好,而贫困地区只落得“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尴尬局面。因此,运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生态补偿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1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内涵的厘清

1.1生态补偿的内涵

生态补偿就是提取资源开发收益中的部分资金作为基金,以物质或服务的形式反馈给生态系统,用来维系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它突显的是人为的介入去修复生态系统,用以维持其生态平衡。

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涵盖以下几方面:第一,对生态环境自身的补偿;第二,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经济上给予严惩,将外部效应逐步内部化;第三,针对流域内的农户及各级政府因参与环境建设和保护而丧失的部分机会成本进行补偿;第四,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或农户,亦即特定的社会经济系统对其所消费的成本进行弥补或补偿的行为。

1.2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转移支付是指金融资产或商品的所有权向另一方无偿转移。转移的商品可以是服务或实物。它主要包括:政府对个人、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广义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既包括各国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又涵盖国内各级地方政府间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主要有补助资金和同级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收入等。狭义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政府间无偿的财政资金转移,亦即纵向的、单一的转移支付。

2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生态补偿的现实意义

完善各级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稳定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均衡现状,促使我国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轨道前进。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呈多样性特点,且各地区的资源种类的蕴涵也各有不同。在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实践进程中仍存在结构性政策缺位,如生态环保财税政策严重缺乏,其结果导致生态服务的提供者与获取优质生态服务的受益者间的不公平分配,提供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与激励,而受益者却无偿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根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就其自身而言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公共物品,目前实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生态补偿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来探讨生态补偿机制,得出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对于促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调整利益相关者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国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淀更多的实践经验。

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缺失

3.1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不明确

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不明确,存在着很多争议。总体上看,转移支付主要划分终极、基本和直接三大层次目标。但其中每个层次目标均未包含生态补偿因素,中央在划拨财政转移支付时,依据的是各地方政府的GDP等经济因素,并没有考虑到那些为我国环境改善做出突出贡献的源头地区,没有顾及到该地区民众的贫困和生态移民问题,也没有考虑源头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的诸多机会成本,更没有顾及到这些地区的生态功能价值,使他们只落得“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尴尬局面。

若“生态目标”长期不能确定,将会制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执行成效。如:源头地区的生态防护林,其发挥效益约需十年左右的时间,且生态效益又兼公益属性,所以易沦为急功近利的牺牲品。而“经济补偿”无法到期拨付,不但会使生态保护区的环保措施难以持续,还可能会加剧地区间的不稳定,最终导致源头地区的民众放弃保护生态环境,进而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去毁山造田及滥砍滥伐,演变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长此以往,环境灾难将会频发,终将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

3.2生态补偿中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明晰

目前,我国存在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都对各级政府的事权作了一般性规定,但这种划分不够明晰。对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具有的,抑或相互间交叉、渗透的事权,则难以判断其归属。而双方共同肩负的事权,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同样缺乏明晰的界定,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国家现行垂直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常常随意变更支出责任,将事权调整下移,出现“上级请客、下级买单”的不合理现象。

对于跨区域的生态功能区,隶属于国家级保护的公共物品,其针对整个地域、以至于全国的生态气候都起着巨大的调节功能,最应当得到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的支持。但基于种种原因,中央将环保的责任下移,使得原本就财力不足的地方政府更加举步维艰,最终将人为遏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进程;遵循各级地方政府关于事权的法律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兼具保护本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的责任,但某些地域的地方政府却相互扯皮,将本应自己承担的职责推向中央,过度依赖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最后造成本应得到保护的生态功能区陷入无人维护的局面,无法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优化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4.1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功能定位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财政体制重要构成要素,在生态补偿实践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保证了生态补偿工作的顺利实施,又督促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进程。其在生态补偿进程中发挥了以下功能。

首先是补偿功能,即补偿了地方政府参与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而造成的地方财力不足,能够为其提供充实的资金保障,进而确保辖区内的民众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其次是资源配置功能,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这种方式引领地方财力投向亟待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功能区,如限制开发的生态主体功能区等,以期达到不断优化配置生态环境资源的目的。

再次是宏观调控功能,中央利用纵向财政转移支付针对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域进行环境保护,一方面可以阐明中央环境保护的决心及政策取向,另一方面能够集中彰显中央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作用,努力实现各地域间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调配。

最后是再分配功能,利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保护源头地区的农户进行直接的转移支付,针对他们因生态环境建设而丧失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这样既可以保证其现有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使其享受与其他地区的民众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以上功能的达成和地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都是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定位及政策目标的设置息息相关的。

4.2合理制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原则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社会、生态和经济等诸多方面,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生态补偿时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赡养式和扶持性补偿相结合”的原则。要处理好生态补偿的几个关系。

首先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在生态补偿的实践进程中居领导地位,负责为转移支付提供财政支持、政策引导及法律法规支撑。各级地方政府作为生态补偿的主要责任者和具体操作者,其主要职责是做好各类配合工作,督促生态补偿的实施进程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其次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政府与市场都可以发挥各自的功用。目前,政府在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中居领导地位,不仅要引领市场的成型与完善,提供法律法规的支撑,还需要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提供财政支持。在主客体明晰的现状下,在流域的上下游间可以考虑采取设立市场的模式,立足市场多方筹集资金,如发行生态建设债券等,来弥补各级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以期共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再次是“造血”补偿与“输血”补偿的关系。在生态补偿初始,宜采用“输血”为主的扶贫方式,通过该种方式,使得转移支付能够切实落到农户手中,让农户可以真正享受到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得到了补偿。在当地农户的生活质量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要不断挖掘当地农户的自身“造血”潜能,鼓励农户开发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升当地经济发展能力的项目,如农家乐、生态采摘等,进而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

最后是优先与最后补偿的关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在实施进程中,在中央财政资金不足的背景下,要合理拟定补偿的顺序,依照生态主体功能区的规定,严禁开发区宜采用优先补偿的原则,以确保重点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稍后依序对限制开发区执行次级补偿,对优化开发区进行有选择性补偿,对重点开发区域最后进行补偿,理顺上述四者关系,确保在不同的阶段补偿的重点区域要有所区别,使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的进程中越来越完善。

4.3健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

《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在结构上存在不足,它偏重于污染防治,只限定对污染企业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进行收费,却未对具有正外部

效应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没有起到《环境保护法》应

有的作用。

应着手修订《环境保护法》,厘清其与各项环境法律法规间的关联,逐步构建生态环境资源利益补偿机制,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行为。扭转传统的《环境保护法》只针对损毁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经济惩罚而忽略保护、宣传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法》的作用。

建议国家制定“生态补偿基本法”,各级地方政府要参照“生态补偿基本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以期订立统一的环境税管理办法及征收制度,界定其适用范围和所得流向,从而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拥有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和严格的法律约束,确保对生态环境资源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够长期稳定的执行。

参考文献

[1].贾真真.财政转移支付对辽宁县际财政均等化效应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721.

[2]王璇.生态转移支付研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5,(05):172173.

[3]张侠,刘小川.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5,(02):7072.

[4]李一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效果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02):8087.

篇7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影响;昌吉市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2.007

Analysis of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ji City

MA Wen-juan, PU Chun-ling, SU Li-li, JIANG L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ji city during the last 10 years during 2003-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During the 10 years , Changji city land use structure change was more intense, grassland sharp declined sharply, traffic and urban village and industrial l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rable land, orchard land and woodland were increasing amplitude of slow. (2) The growth of construction land had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ing ecological land had greater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e effect of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lan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twofold,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land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hemical agricultural land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the effective use of l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land, and conc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and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land use chan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Changji city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环境条件,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1],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能促进各种环境条件的协调发展。相反,盲目随意地开发和利用土地,甚至人为地破坏土地,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后又会反过来制约土地的持续利用[2-4]。近些年来,昌吉市整体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协调的矛盾[5],所以深入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通过研究昌吉市土地利用详细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昌吉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1 昌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1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昌吉市国土资源局2013年更新数据(表1)所示,昌吉市土地总面积797 103.33 hm2,农用地523 590.38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69%;建设用地22 804.13 hm2,占2.86%;未利用地250 708.82 hm2,占31.45%。

1.2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1.2.1 土地利用类型较为齐全 昌吉市土地利用类型较为齐全,这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复杂地形、气候特征以及长期以来人们有效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结果,在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除没有旱地、茶园、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湖泊水面、沿海滩涂和沼泽地外,其余地类均有分布[7]。

1.2.2 各类型用地面积差异大 昌吉市地貌类型可大致分成山地、平原和沙漠。由于沙漠的大面积分布,所以裸地、沙地等其他土地面积也相对较多。加之昌吉市地处天山北麓,其草地面积的分布也比较广泛,而其余地类占比较小,各类型用地面积差别较大,见图1。

1.2.3 土地总量较大,人均相对较少 昌吉市土地总面积为797 103.33 hm2,耕地面积为98 388.51 hm2,人均土地面积为2.15 hm2,远低于新疆人均土地面积水平,而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27 hm2。

2 昌吉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1 土地利用变化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昌吉市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昌吉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见表2。

2.2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可以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表示。单一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其表达式为:

■(1)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8]。利用公式(1)计算出昌吉市土地利用动态度,结果见表3。

2.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2.3.1 耕地、林地、园地面积均增加 10年间,耕地、林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昌吉市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过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因此导致耕地面积增长的幅度较为缓慢。园地面积增长幅度大是由于受前些年市场经济与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全疆各地种植经济作物的比重不断增长,而昌吉市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农业资源对种植果园十分有益,而且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加大了林果业的种植,致使园地面积增加较多。

2.3.2 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昌吉市草地面积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减少趋势,原因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牧草地地类的含义变化以及农业结构内部调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抛荒等,而利用开发未利用地等方式来增加草地面积又十分有限。

2.3.3 建设用地利用动态度大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的利用动态度较大。由表2可看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长迅速,接近于增大1倍(图2)。由此可见,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建设用地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3.4 未利用地有所开发 其他土地利用动态度为8.62%,这也从某个方面说明,10年间昌吉市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改造和利用的幅度加大了。

3 昌吉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的交流与转换过程,其结果往往导致土地生态系统组成的变化。无论生态环境是恶化还是改善,都与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大致分为:土地利用规模和布局的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两大类[9]。10年间昌吉市土地利用结构和规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致使昌吉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和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1 农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昌吉市农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农用地的生态影响与效应也相对明显,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区域小气候,增加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用地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由于农业结构内部调整、非农建设占用和抛荒等原因,造成昌吉市草地面积的大幅剧减,这又会带来草场退化,土地植被覆盖度减少,部分土地沙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耕地、林地和园地面积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并不是每年都有所增长。其中耕地减少是由于建设用地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园地和林地减少是因为建设用地占用果园和土地开发。而增加的耕地、林地和园地多是由未利用地开发和草地转化而来。未利用土地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形成外部不经济性,土地被开垦利用后,造成土壤质量指数降低。农业结构内部调整,耕地、园地的增加导致土地的综合利用指数增大,用水量较大的土地增加,水资源大量减少,土地干旱,植被稀少;新增的果园多是由原本植被较好的草地或者疏林坡地开发得来,果园生态系统结构和植被层次较为单一,涵养水土的能力远不如植被密集的草地,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农业排灌设施的增建,致使大部分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流失,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的同时,还会减弱土壤的生产能力;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的大量使用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10-13]。

3.2 建设用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些年来,昌吉市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旧城改造,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然而建设用地的增加,在提高昌吉市经济水平、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的、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3.2.1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随着昌吉市城镇村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对居民点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农用地资源,将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的林地、草地、园地以及耕地的生态系统转换为人工生态系统,原来比较复杂多样的自然植被大部分被建筑物快速取代,降低了植物的多样性,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形状,造成土壤生产能力、透水排水和吸热散热功能下降;城镇居民点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垃圾、污水的排放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2.2 交通用地 昌吉市交通用地的面积在10年间增长了近一倍,其主要原因是公路和农村道路的修建。新增的农村道路和公路占用了较多的农用土地,对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导致土层结构破坏、土壤的通透水能力下降、植被减少、路面硬化等;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废水及机械碾压和人员践踏对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造成影响,水土流失和风沙活动加剧。

3.2.3 水利设施用地 随着用水需求的增大和农业灌溉设施的建设,水利设施用地不断增加。水利设施在产生巨大正面效益的同时,也给其周边及其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各种明显或潜在的问题。水利设施的增建,改变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物种的迁移,进而造成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改变;水库的建设损坏了水域的自然流态,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消极影响。

3.3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会改善生态环境。昌吉市近些年不断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全面推进耕地及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度开发难度大的未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复垦,改良中低产田,治理盐碱化、沙化耕地,解决污染农田和水土流失等问题,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和作物的生长环境,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促进了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建设生态农业用地,既能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又能提高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改善区域的气候条件;增加坑塘水面,扩大水域面积,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增加空气湿度。同时生态工程的建设,如修建滨湖河中央公园、高压走廊改迁、街景美化改造,开放6个街头游园,新增城市绿地等,既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昌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不同的生态环境又会反过来促进或制约土地的持续利用。通过对昌吉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数量越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大;生态用地的数量越多,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就会越大;农用地数量的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一般来讲,生态农业用地对环境会产生正面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弱,而化学农业用地对环境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其影响程度比建设用地负面影响程度要小得多。

随着乌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昌吉市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之一,该地区城市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而由于城镇化过快带来的新增人口的需求,城镇原有居民的改善型需求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旧城改造、市政建设的拆迁带来的刚性需求等,极易导致不合理用地现象的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昌吉市土地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健全土地综合管理系统,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加强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严控非农建设用地规模,综合整治城镇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科技保护生态。上述研究可为该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程晓.甘泉县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 张婷.河南省周口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3] 武超.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4]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9.

[5] 曹蕾.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李水玉.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7] 沈晓明,赵晓露.昌吉市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7):139-140,157.

[8] 李婷,张世熔,林海川,等.彭州市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1701-1704,1712.

[9] 徐爱清.我国中小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0] 王凌云,张悦国,王佳,等.环首都经济圈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13(11):60-62.

[11] 赖星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以南江县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提炼而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战略,也是人类对于社会和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重新界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自然界的索取不断的增加,造成了大量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人类向自然界无限制的排放也造成了生态环境失衡、社会环境混乱等现象,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违背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量兴建,促进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却也由于人造工程的兴建,对自然界的水体、气候、地质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为此,如何在发挥水利水电工程为人类造福的同时,避免或者减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成为了当前人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对自然界气候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地区性气候受到大气环流的控制以一种平衡的状态存在,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将原来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者是湿地,这就会造成地区的气候变得较为湿润,对于地区的小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地区降雨、气温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 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 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 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 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 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 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减少, 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 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 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 对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 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三)对水体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河流中流动的水体在水库中经过停留后会发生一些变化。一方面就是对航运的影响,过船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对上、下游的航运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水库里存储的水体温度可能会升高,这时容易引起水质的变化,进而引发水污染。另外,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水体蒸发量会增加,这会导致水汽、水雾的增加。

(四)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谓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水库等工程的建设,对农田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农田避免受到淹没和冲刷等危险,通过对天然径流的拦截以及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也使得土壤中的水分结构和养分结构产生了影响,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也造成了下游平原地区的淤泥肥源逐渐减少,土壤的肥力大幅度下降,同时,输水渠道的渗漏造成了地下水的抬高,造成了周围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和沼泽化日益严重。

(五)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 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事实上 , 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 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如鲟鱼, 相当一部分是在北纬 45 ℃左右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国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海之间洄游。 而且, 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 世界各国在建坝时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 建鱼梯、鱼道等; 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 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 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就选择了人工繁殖的办法, 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 需要强调的是,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河流上建坝, 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是不同的, 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

(1)对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影响:①永久性及直接的影响, 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②间接的影响, 指局部气候, 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所造成的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

(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指对水生藻类植物的影响。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 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库区周围农田、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 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3)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 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 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 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 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 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如, 长江葛洲坝, 下泄流量为 41 300~ 77 500 m3/ s, 氧饱和度为112 %~127 %, 氮饱和度为 125%~ 135%, 致使幼鱼死亡率达 32.24%。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建议

(一)建立全面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实践证明,每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都必然会对生态环境的产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应重视如何趋利避害。相关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践情况,科学地评价工程建设的最大价值。注意在评价时,应关注工程的环境价值、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生态等的两种具体的有形、无形变化情况,立足现状,展望未来,不忘长远利益的维护。

(二)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强对环境的管理,从大气、噪声、水体等多个方面同时开展有效的监测活动,对于施工期间当地的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的了解。同时,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留下潜在的污染源。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要及时的处理,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减少甚至是避免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科学制订调度运行方案,统筹兼顾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在制定调度运行方案时,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兼顾其他用水。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开展生态调度。为河道留下适当的生态水量,兼顾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以及调度运行的需要,科学制订环境监测计划,并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 我国水库移民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 国家还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 为了解决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有专家建议研究“ 投资型” 移民政策。 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 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 参与水电开发建设, 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 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 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 这一建议值得研究探索。

三、结语

在水电开发建设中, 一定要正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积极寻求并落实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方面 , 探索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法。只有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 坚持科学的施工方案 ,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 明确科学的发展计划, 才能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吴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2(06).

[2]陈丽妍,陈丽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J].才智,2012(36):219.

[3]邓生雪.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北方环境,2011(08).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 体制创新 改革试验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83-03

一、推进体制创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报告,又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即未来我国将形成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从理论探索,进入实践和逐步推广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也将从侧重环境保护的较低层次。向探索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较高层次迈进。

从2007年开始,我国在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基础上,陆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到目前为止,国家环保部共批准4批共53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三部委相继批准13个市和74个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由于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限制,已经开展的试点,基本上着重于环境保护,而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建设之中,破解其协调发展中的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需要探索一条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这条新的生态型发展道路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的新探索。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客观上都需要对旧有的体制、机制进行扬弃和超越,需要制度创新保障。因此,进行体制创新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形成完整的体制创新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融合,必须进行系统的体制创新。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一)经济体制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经济体制创新,即通过深化财政体制、税制改革,完善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口是解决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经济补偿问题。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对区域因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在我国,对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的生态区主要位于边远的高原、山区、草原、深海区等生态薄弱地带,经济和公共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因为需要承担生态屏障功能,其开发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保护生态环境、满足老百姓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等,客观上都需要通过经济补偿来解决。根据国际经验,政府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对于实施政府特定政策目标、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地方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使用方向明确、见效快、便于监督等特点。我国可在借鉴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的成熟做法,创新财政体制,建立以生态发展为基本导向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长效机制,通过对生态区外溢受益区财政资金向生态区的转移,确保生态功能区能够在保证日常运转的基础上。增强生态保护的内在动力,进而使区域达到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创新区域税制体制,探讨生态保护区与优化开发区的税收分成和税收转移规模及其比例。

(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生态文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即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探索生态型区域管理体制和考核体制的改革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可通过建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进行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等进行创新。对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区域或领域设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是国内外管理体制设计的共性。这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避免按照传统行政程序而耽误重大战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解决核心问题。生态文明发展不同于常规工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突破落后的行政体制束缚。针对生态区管理人口少、经济总量少等特征,可探讨实施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试点创新;设立独立的生态保护管理局,强化生态保护和管理的职能;整合现有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管理资源,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在考核体制创新中,避免将GDP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约束下选择和设计新的地方经济和当地干部的考核指标。应将生态保护的成效,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绿色产业发展增加值作为考核的重点。

(三)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即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态区土地开发价值,探索灵活的土地管理、调控机制体制。可在城市更新方面积极探索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等路径。“容积率奖励”是指土地开发管理部门为取得开发商的合作,在开发商提供一定的公共空间或为保护特定公益性设施(如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奖励开发商一定的建筑面积。“开发权转移”作为容积率应用的补充和深化,将奖励范围扩大化,在土地开发价值得到规划管理部门肯定的前提下,以转让开发权为条件,换取对生态及历史环境的保护或经济补偿,同时将换取的开发权转移到更具有开发价值的地方。容积率奖励和开发权转移政策的突出优点,是能够协调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即可以优化行政手段规定的容积率,从而使土地开发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得到平衡。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等政策在土地私有化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根据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实际,建议我国可在生态功能区对涉及历史文化遗产区域进行整体改造或城市更新时,探索使用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政策:即以政府为主导,引进社会资本。对能够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商或开发主体,采取额外建筑容积率补偿的政策。

其次,可对部分生态用地进行委托管理,提高生态用地的资产价值。对生态用地采取委托管理,即在不改变生态用地国有性质的前提下,将生态区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交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能够承担生态区生态保护职责的法人去有偿经营、管理的土地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在不改变产权性质的条件下,对生态区土地等资产要素进行重组,加速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及土地资产增值的目的。委托管理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在景区、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主题公园等方面。建议生态功能区将部分适合开发的生态区域划为景区,吸引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开发条件的专业团队进行委托管理,为区域土地价值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将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纳入立法

健全的立法将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法律保障。新加坡、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有效规范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我国的生态保护立法也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两层体系,特别是地方根据发展实际,由地方人大通过区域性生态立法。对推动地方生态长效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保障作用。201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颁布并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建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设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建立漓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划定保护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加大对影响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活动行政执法力度等内容都纳入了法律条例,为流域生态保护及长效机制的创新确立了法律保障。

建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借鉴国内外生态保护和科学发展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将对生态功能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施转移支付资金考核及其相关经济、管理、土地等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纳入法律条例。

篇10

关键词:区域环境 环境审计 审计内容 建议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发展,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审计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区域环境审计对推进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对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进行阐述,并回顾相关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区域环境审计的内容,为推动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提供参考。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及其研究现状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

依据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审计部门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导向,结合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治理的区域特征,通过检查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分析环保资金的收缴与管理使用情况,评价区域环境绩效,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此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的研究现状

1.湖泊流域环境审计。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4)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环境审计调查研究,并从审计机构体制、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会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黄溶冰等(2010)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相关理论,探索了适合我国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的治理模式。伍金条等(2010)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认为应对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等方面加强环境审计力度。宋莎莎等(2010)对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2.江河流域环境审计。严飞(2004)对江苏淮河流域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和污染源的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审前调查,发现区域体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环境保护政策未能有效执行,认为应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进行资金、项目、污染源治理等多方面环境审计。李芳(2011)在对渭河流域水污染的特点以及工程绩效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绩效审计模式。厦门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13)结合地方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应以环境政策评价为目标、以环保项目与环保资金为基础、以环保法规执行为重点,有效开展九龙江流域环境审计。

3.理论体系方面的环境审计。杨肃昌等(2013)对区域环境审计进行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发展动态,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导向,联系环境问题与治理的区域特征,拓宽研究领域并创新研究方法等建议。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2013)提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阐述区域环境审计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从研究视角来看,大部分文献是基于审计领域进行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偏少;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区域环境审计大多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对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等理论运用较少。总体而言,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主要集中于扩大研究视角、完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

二、区域环境审计的内容

(一)区域环境“免疫力”审计

1.总体承载能力。区域环境“免疫力”是指某一区域内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承受能力,例如大气、水、动植物等都有各自的承受能力限度,环境污染超过最大限度,这一生态平衡就会遭受破坏。近年来,我国关于重要流域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其根本依据就是相关重要流域所能承载污染的最大限度。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是确立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也是建立区域环境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取得区域环境的最大承载能力。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区域内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而探寻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所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环境污染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制度。

2.当前环境污染状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以及专业监测部门所收集的数据获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区域环境的总体承载能力,判断该区域内环境污染是否超标,检查区域内各个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是否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标准的限度范围内。

(二)区域环境管理审计

1.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某一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环境质量的高低,审计人员应通过一系列的程序与方法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总体目标、具体措施、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相关建议。

2.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包括:是否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建设项目是否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区域内重污染行业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的情况。

3.环境保护的规划情况。对环境保护规划的战略目标、具体内容及其指标体系的制定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审查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制度与环境保护规划是否充分有效。

(三)区域环保资金审计

1.环保资金的收缴情况。主要审查排污费、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等环保资金的征收是否及时、足额,有无应征未征、违规减免的情况;分析收缴核算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环保资金增减变动的原因。

2.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主要包括:评价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监管部门是否及时、足额拨付环保资金,有无弄虚作假,以及挪用、贪污等问题;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投向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战略,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无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环保资金浪费等问题。

(四)区域环境绩效审计

区域环境审计的关键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特征,对区域内环境保护状况与环境治理进行环境绩效审计,从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审计部门应从动态与静态两个层面,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影响。建立合理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区域环境保护进行有效评价,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提出区域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推进区域环境审计的相关建议

(一)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化研究相关理论体系。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生态经济学、环境治理学、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受托环保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正确认识区域环境审计、形成区域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二是基本理论,包括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本质特征、目标、内容以及报告等方面,是创新区域环境审计制度、正确指导区域环境审计实践的理论基础(李璐等,2012)。此外,要加快制定操作性强的区域环境审计细则、执业标准和评价指标,解决好怎么审、审什么、怎么衡量等实际问题,使区域环境审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二)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区域性特征

当前,我国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现已开发程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格局,这为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存在较大差异,环境治理问题也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因此,区域环境审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结构特征、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治理问题的区域性特征,制定出区域环境审计的差异化审计策略。

(三)加强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

区域环境审计的难点在于其区域性、专业性与协同性。因此,审计人员应当注重联合审计机制,借助当地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专业条件,了解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应当制定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由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构建联合环境审计主体,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力度,推动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与统筹安排,促进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积极有效的开展环境审计。

(四)组建区域环境审计专业队伍

审计部门开展区域环境审计最需要解决的是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胜任能力强的审计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复杂、跨领域性导致区域环境审计涉及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审计部门可以借区域环境审计的契机,吸引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出审计部门自己的专家人才;同时,审计部门可以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审计人员在环境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提升区域环境审计的技术性、专业性与综合性。此外,可以设置环境审计的外部专家机制,形成区域环境审计的专家队伍,提高区域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J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