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运输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道运输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储运;运输方式;特点;发展前景
1 前言
LNG既为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冷凝之后液化而形成的液体,成分主要是甲烷,状态为低温液态混合物,天然气液化之后的体积大约为其为气体时的六百分之一,是一种清洁、优质、高效的燃料,天然气不方便运输,当其液化后更加方便长距离的运输和长时间的储存,因此液化天然气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方式更加灵活。液化天然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其适应性强,便于更加经济可靠的运输,而且还能选择灵活的运输方式;第二,液化之后的天然气仅为其原本体积的六百分之一,因此储存效率高,减少天然气企业的投资成本;第三,有利于调整城市内部能源结构,同时还能有效的利用液化天然气的冷能,进行冷冻、冷藏、温差发电等;第四,LNG可作为优质的车用燃料,这种新型的燃料具有抗爆性好、安全经济、排气污染少、清洁高效等优点;第五,由于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有利于环保,减少能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环保行业。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气以及天然气中包括的其它物质,天然气的密度通常情况下是430~470kg/m3,其中,影响最大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含量越高,则液化天然气的密度越小;除此之外,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同时,液化天然气的沸点也是由其组分决定的,在正常的大气压力之下,其沸点一般为-166~-157℃,若是纯甲烷,其沸点大约为-162.15℃。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液化天然气具备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因此一旦外界温度或是其自身温度达到了爆炸的条件,液化天然气就会爆炸,通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162℃时,液化天然气就会燃烧,燃烧范围大约为其体积的6%~13%,而且液化天然气的燃点也随着其组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充分的了解液化天然气的特性有利于危险防范。
2 LNG储运技术及特点分析
天然气液化之后,其运输难度大大的降低,运输空间也大大缩小,减少了运输成本。天然气作为一种能源,肯定要市场上进行贸易,因此运输是实现液化天然气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而LNG运输,则使得天然气远洋贸易成为可能,液化天然气被运输到世界各地,有效的解决了海洋、荒漠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现阶段,液化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为海上船舶运输、管道运输和公路运输。
2.1 LNG公路运输的特点
公路运输方式适用于运输量不大、距离较近的LNG运输,用公路槽车运输深冷液体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因此目前技术发展的较为完善,我国主要是采用低温液化天然气罐车进行LNG的输送,而且运输设备还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液化天然气储罐包含两种结构,分别为立式和卧式,绝热方式采用堆积绝热和真空粉末绝热两种方式。一般而言,在能源短缺、用气量大的地区,一般都是修建设备供气站供应天然气。若是运输距离较长,则更适合采用铁路运输,目前,国内正在研究更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以便长时间、长距离、更大量的运输[1]。
2.2 LNG海上船舶运输的特点
LNG 船舶主要有球式和膜式两种,这两种LNG船舶类型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些老式的膜式船舶设计一般为多孔,因此在主膜屏障内部易受到气体浓度的影响,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但也应该引起重视;第二,球式船舶的冷却时间要低于膜式船舶;第三,膜式船舶在和球式船舶在相同装载力之下,需要更少的钢材,因此这也使得净空高度减小,而且还会减少运输成本;第三,相较于膜式船舶而言,球式船舶对装载货物的限制较小。而LNG船舶运输则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高的风险。液化天然气在运输时需要低温绝热材料,而低温绝热材料的费用十分昂贵,占到了天然气价格的10%~30%,因此运输成本很高,所以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舶的造价很高而且用途单一,这就使得LNG船舶运输具有较高的风险[2];
(2)接收站建设难度高。液化气属于危险能源,因此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来规避风险,储存一般采用储罐的形式,分为地面储罐和地下储罐两种方式,在选择储存方式时要考虑投资费用、安全因素、工厂位置、地震、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而且技术方面的要求也很严格,因此接收站的建设具有很高的难度。
2.3 LNG管道运输的特点
受到输送技术、经济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还是管道运输,但是还没有长距离管道输送LNG的实例,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LNG管道运输最终一定会变为现实。目前专家已经通过理论研究证明,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LNG管道运输在不久的未来都是可行的,但是长距离管道运输具有初期投资大、受气源限制较大的缺陷,同时跨国的管道建设还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3]。
3 LNG运输储运的发展前景
相较于汽油、管道天然气等,LNG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但是也是具有危险的,因此在未来的储运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LNG的特性及危险来源,按照规范和标准去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去保证LNG储运的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主要分析了LNG的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是公路运输、海上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液化天然气目前的发展越来越广阔,在未来的应用范围也必将逐步扩大,应用方式也会更加灵活,而运输是保证天然气效益的关键载体,因此对其运输方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陈莹丽.探究LNG储运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J].中国化工贸易,2015,(4):62-62.
篇2
Abstract: Nowadays, 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continuous progress of heavy industry, the importance of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s increas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and analys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ts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and the coping measure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关键词: 油气储运;管道运输;广泛应用;污染应对
Key words: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pipeline transport;wide applications;coping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TE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112-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油气的开发与利用,油气储运与集输的技术工程应运而生。在各种各样的重工业中所需要的能源如石油、煤气、天然气中,皆需要对油气进行集输与储运,从而亦皆运用到了油气储运技术工程,更加彰显了其在重工业等方面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地位。下面将要对我国油气储运工程进行深一步分析与研究。
1 油气储运工程的概念简要与基本概况
油气储运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工业兴起、能源分布等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油气储运工程,不仅仅是一门简简单单的学科,它是一门融汇了能源学、销售学。加工配理学、地理油气分布学、管道输送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技术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接连了油气的生产、油气的加工、油气的分配、油气的输送、油气的集输、油气的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是连接这些环节的不可或缺纽带。在油气储运工程中所包含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油气田的集输与储运,亦有长、短距离的管道运输,还有油气的储存、加工、装卸、城市间合理分布等。油气储运工程所包含的系统也可谓是多种多样,像是油气集输系统,包含着油气集输的工艺、技术,海上以及陆地上的油气集输,还有对油、气、水的加工处理技术等;还有油气储存系统,包含着油品、天然气等的储存设备管理,油品、天然气等的损耗以及质量监测管理,油品、天然气等储存、运输系统的设计与方案,油品、天然气等的计量,油品的装运与卸载,防毒措施、防火措施、防爆措施以及防雷防静电等措施;还有长距离输送原油和成品油管道系统,包含着原油管道的水力、热力特性,原油管道的输送的工艺以及运行管理,成品油的管道特点以及混油运算,从而减少其混油量等;还有长输天然气管道系统,其中也包含着管道的水力、热力特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检测和管理,对管道破裂、损耗等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还有燃气输配系统,来研究城市输配的量,以及减轻城市输配的压力等。
现阶段,我国油气储运工程多用于油气管道运输上,而管道运输中,长距离管道运输颇多,像很有名的“西气东输”则是油气储运工程合理有效应用的良好例子。在我国,管道运输多是分布在沿长江地区以及华东、华南地区,管道对油气的运输既为需要能源的地区提供了方便与快捷,又将油气能源进行了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合理分布。从而也促进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
2 我国油气储运的逐步发展
油气储运工程是随着油气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应运而生的,油气储运的发展历程也是悠久而不可小觑的。早在汉朝时期,人们就已开始了一些油类的储存和运输,汉朝的人们则用新砍下的竹子,将竹子的枝叶砍去,将竹子的节削平,竹子里面的节打通,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外面麻布包裹,并涂上一些桐油,用来输送水、油等,就如同现在的管道运输,古人甚是聪颖。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我国四川地区的管道运输逐渐兴起,总长可以达到二三百里,从事这些管道建设的专业人士多达上万,由此也更突显了油气储运工程的应用性以及必要性。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更上一层楼,在1958年,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克拉玛依-独山于输油管道建成了,其全长长达147千米。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后,随着胜利油田、大庆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等的开发,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输油管道也遍布起来,东北地区的大庆-铁岭、铁岭-大连、铁岭-秦皇岛等输油管道路线,形成了由大庆到秦皇岛和由大庆到大连的两大输油大动脉,也是颇有成效,由此油气储运工程则更加派上了用场。我国的天然气运输管道也是颇有成效的,很成功的例子就是“西气东输”工程,有效合理的达到了能源均匀分布,以及取长补短之巧妙。
在各大领域都运用到了油气等能源,从而也用到了管道运输,继而在开展储油技术的新研究、提高油气储运技术的水平、提高油气储运技术的管理水平、为我国油气储运以及能源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提供新的设备、技术、器材、管理方案等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一些拥有着这些方面的才能的人也是必然趋势,由此,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远大、可观的。
3 油气储运工程的广泛应用及安全措施
3.1 油气储运工程的广泛应用 油气储运工程不是个仅仅以储存、运输油气为课题的学科,它是个涉猎很广的,融汇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油气储运工程的应用也是极其广泛的。顾名思义,油气储运工程在油气的储存和运输上应用很多,在油气的储存、运输、加工、装卸、城市的合理分布上有所涉及。在输油管道的水力、热力特性上的监测与管理,在油品、天然气等的损耗以及质量的估测、监测、鉴定中,在海上以及陆地上的油气集输与储存和它们的不同之处与合理方案中,油品、天然气等的输送、存储的设备设计与安全措施管理方案中,油气储存、运输中的防毒、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干扰等方面也是万万离不开油气储运工程的合理有效应用的。由此可见,油气储运工程的应用可见一斑。
3.2 油气储运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在油气存储、运输过程中,若不多加管理和防范,将会很容易产生一些危害安全的可怕后果,例如火灾、爆炸、海域污染、雷击、电磁干扰等,将会致使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油气消耗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堪设想之后果。为了防止这一系列可怕后果的出现,我们应利用油气储运工程对油气储运中所存在的可能会导致可怕后果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排查与监测,从而能够及时的、积极的、合理的、有效的对其采用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这些安全隐患因素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管道的破裂与坏损,解决问题应从根源抓起,则应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管道的破裂与损坏进行维护与防范。首先,应保证输油管道的质量良好,管道的水力、热力特性良好,从而在管道自身的质量问题上杜绝安全隐患因素的存在;其次,在输油管道建设的专业人士和工人上,应保证工作质量,保证作业能力,保证工作态度,从而在管道的建设上杜绝安全隐患因素的匿藏;第三,在输油管道的管道防腐蚀性上应多加注意,输油管道由于输送的是一些油类产品,其腐蚀性会较大,在运输过程中势必会对输油管道产生一些腐蚀性作用,继而严重时会将输油管道腐蚀出洞口,以致使其破裂,从而造成输油管道破裂、坏损,继而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雷击、电磁干扰、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应当输油管道的防腐蚀采取一些相应的有效合理的措施,应在管道上涂抹均匀有质量保证的防腐蚀涂料,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以从腐蚀性上杜绝安全隐患因素的发生;第四,在输油管道长久工作所导致的管道老化、劳损上,也是切不可马虎大意的,输油管道经过长时间的运输与工作,则会对其管道本身产生一定的损耗,为防止其突然地破裂而造成的油气泄漏,继而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则应为其安装一定的相关检测设备,来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对管道的壁厚大小、质地均匀与否、流通是否顺畅等量来进行测量与计算,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其问题所在,进而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在输油管道劳损上杜绝安全隐患因素的附着;第五,在输油管道的防雷、防电磁干扰上也是需要注意与维护的,应在输油管道设备中添加一些防雷、防电磁干扰设备,以防止雷击等对输油管道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以致使输油管道破裂,继而导致一系列不堪设想之后果,从而应在防雷、防电磁干扰上来杜绝安全隐患因素的流窜。还有,在油气安全措施未做好,或是出现的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而导致的油气泄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方面上,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相对应措施,及时清理污染物,及时维护输油管道,及时封堵出油处,以尽可能地降低油气损耗以及环境污染面积。
4 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的不可或缺性
由油气储运工程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可见油气储运工程在我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其关系着我国重工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也关系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亦关系着国民的正常安全生活。例如在运用到了油气储运工程的成功实例“西气东输”上,此项工程将西部的天然气能源利用管道运输输送到了东部缺少能源的沿长江地区、华东、华北等地区,从而实现的能源的合理均匀分布,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实现了合理有效积极的能源发展战略,也为拉动我国西部的经济建设以及东部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彰显了油气储运工程在我国的不可或缺性。
由油气储运工程所涉猎的诸如销售学、石油储备学、天然气装卸学、油品加工卸载学、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学、管理学等学科,涉及领域甚是广泛,则对各式各样的众领域产生着多多少少的影响,所以对油气储运工程的深入了解与探析,对其新课题的发掘与研究,会有利于所涉及的各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在各个领域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由此可见,油气储运工程的作用、地位与重要性非同一般。
5 小结
只有对油气储运工程的合理有效广泛的应用,对油气储运工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油气储运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实施,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健康繁荣发展,才能合理分布地区能源、取长补短,才能正常有序生活。所以,我们应多培养油气储运工程方面的人才,对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油气储运工程的新课题进行发掘与更深一步的探讨与考究,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运用,为把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许志明.新能源的发展对石油行业的影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25.
篇3
一、引言
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是综合运输构建和发展的基础性研究,是发挥各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的侧面对比和反映。各种交通方式发展前景和其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都一定程度地受到本方式外部性的影响,尤其是相对于其他几种方式的发展和地位。外部性概念源于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其外部经济概念是指经济中外在于企业的因素变化对企业的有利影响,如知识增加、技术进步等导致单个企业的成本下降。这种影响对产业是内在的,但对企业是外在的。然而,马歇尔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负外部性的概念,只是模糊地提了内部不经济概念。庇古继承了马歇尔外部经济的提法,补充了外部不经济概念,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外部性理论。交通运输业历来是学者和社会所公认的外部性行业。其负外部性影响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即是其中一种。
本文从负外部性影响的角度,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负外部性分类比较,为五种运输方式在今后发展以及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重新定位,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以适应国家经济和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内涵及其分类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如一个企业为用户提品或服务,该用户是与直接关联者。而企业生产活动对厂区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该居民与企业生产并无直接关系。这种影响就被称为“外部性”。
交通运输负外部性既是指交通运输业产业基础结与本身运输生产业务活动对社会其他产业或经济体等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害,这种效果一般较难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根据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影响主体的不同,本文分负外部性影响为自然环境压力和运输成本压力两种。
三、交通运输负外部性比较
现存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各不相同,直接说明了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各自方式发展和被重视程度的不尽相同。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就是研究这种不同的原因,分析其负外部性内在的区别。
1.自然环境压力
交通运输业负外部性对自然环境压力可分为生态资源压力、土地占用压力和自然能源压力三种。
生态资源压力,由于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不同,其业务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和需要的环境等不同,最终引起负外部性影响也有所差别。尽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业务活动是运载工具沿着运输线路或管道进行的,但是这些线路管道不断扩大,形成网络以后,它们的负外部性影响就会非常明显,污染会随着网络中各种线路扩散,进而影响更大的范围甚至全球环境。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不同程度地对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污染物的排放。各种排放强度的不同导致污染强度的差异。从客运造成的污染强度来看,公路运输是航空运输的1~2倍,是铁路的10倍左右。货运造成污染强度,公路是铁路的10倍,货运造成的污染强度超过客运的污染强度。总体来看,铁路和水运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较小。私人汽车和飞机每人公里产生的污染几乎相等。公路和铁路方面,每吨公里污染是每人公里的1~2倍。
土地占用压力。交通运输业对土地的占用主要是交通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是不同的。从公路和铁路两种交通运输方式土地效率比较角度看,铁路明显高于公路。按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计算,各国的铁路占地面积小于公路,我国在完成等量换算周转量的比例是世界各国最高的。在占地面积上,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结构消耗的占用土地,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自然能源压力。自然能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也依靠能源的支撑。世界各国交通运输业能源的消费及其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仍旧逐渐上升,大多数发达国家交通消耗的自然能源占全国总消耗的1/3左右。在交通运输业消耗的能源中,专业数据显示公路消耗的能源最多,几乎占80%,其次是航空和铁路。因此交通运输业占据国民经济能源消耗的大部分。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亿5000万吨。
2. 运输成本压力
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对运输成本压力可分为:交通事故压力和交通拥挤压力。
交通事故压力。交通运输业技术经济特征重要指标就是运载工具的技术速度。随着技术速度的提高,交通运输也逐渐变成危险活动,交通事故不仅涉及交通运输的参与者本身,还涉及第三方。从历年统计资料看,交通事故主要是公路运输方面。根据世界道路联合会对世界114个国家交通事故的统计结果显示,世界每年要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93万起,有41万人在事故中丧生,871万人受到伤害。火车、轮船和飞机的灾难虽然没有公路运输频繁,但是从事故的伤害程度和公众关注程度的角度来看更加可怕。
交通拥挤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交通拥堵直接危害是使交通延误增大,行车速度降低,带来了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增加;以美国的调查报告为例,美国交通拥堵状况近年来持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782亿美元。美国开车族每年因交通拥堵浪费的时间达42亿小时,浪费汽油达109亿升。除管道运输,其他运输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拥挤,造成大量的经济和时间损失。
四、结语
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就是指交通运输业产业基础结与本身运输生产业务活动对社会其他产业或经济体等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害,这种效果一般不会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目前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并关系到广泛的经济、社会问题,己经成为人类能否与自身生存环境融洽相处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综合交通体系中各运输方式发展应综合考虑各运输方式负外部性和其他技术经济特征。本文通过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表明我国今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及线路高效能化;节能化,环保化;交通规划与各种方式协调化;城市交通智能化等。
篇4
关键词:长输管道施工技术 难点 前景
随着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的及时供应在国家的整个能源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长输管道施工建设还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对长输管道的技术需求也就相应处在旺盛的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长输管道施工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而对其中的技术要求则是主要针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作出判断和检测,保证整个长输管道的正常使用。
一、长输管道整体施工特点
长输管道,顾名思义,表示的是长距离的管道运输,所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线路长、工程量大。其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尤其所调集的人力资源较多,施工范围所跨地区广,所以在其中做好协调组织工作也尤为重要。第三,对于一些紧急事件的处理工作落实困难,因为整个长输管道的施工范围很广,有些线路甚至在很偏僻的山区、湿地等,这些地方一旦发生一些紧急状况,营救较为困难,给整个长输管道的施工增加了风险。针对这些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长输管道的路线选择多会集中在恶劣天气频发较少、地形较为平坦的平原地区,从而减小施工困难,确保整个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二、长输管道具体施工难点技术管理研究
(一)山区长输管道施工技术
由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所以对管道施工技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山区管道施工主要采用连续作业的方式,尽可能少留头,减少接头的工作量,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其次,布置管道技术应该采用人力技术和物力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机械设备难以到达的地区,尽可能的使用人力布置管道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成施工具体要求;而对于有公路铺设的地方或针对大口径管道,要采取机械不知管道的方式,可以借用能很好适应不同环境的挖掘机在施工地点进行管道铺设,避免人力的耗费。最后在陡坡的地段,要根据实际测量的坡度数值进行机械设备的合理调整使用,并采取一些针对陡坡地段的管道布置技术,如小炮车布管、轻轨布管等,针对不同的地形,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
(二)隧道长输管道施工技术
在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大型工程项目中,由于受到地形的各种限制,穿越隧道成为了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一些呈倒梯形状的江底隧道来说,由于坡度陡、距离深,布置管道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支墩表面上铺设轻轨,然后在轻轨和支墩钢板的连接处固定起来,支墩间的隧道底板上铺设枕木,最后从隧道出口处各安装一个卷扬机,利用卷扬机的牵引将管道一根一根送入隧道进行相关铺设工作。这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江底隧道坡度大、距离深的不利因素,并且过程相对简单,完全可以切实利用。
(三)沿海湿地长输管道施工技术
对于沿海湿地的管道施工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在地形多为冲洪积和滨海相沉积的松散沉积物的地区,气候特点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于沿海水域管道的铺设,要首先测量放线、作业带排水、作业带整理围堰加固等。对于管道的布局和相关材料的运输,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施工地形:对于较窄的地段,可以用拖拉机带拖挂车来实现;对于较为宽阔的地段,可以采用普通的方法进行设备运用;对于较为松软的土壤,管道布局则要采用宽履带湿地推土机加装运管托架来实施。这些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要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对有限的施工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工作效率。
(四)高寒沼泽地区长输管道施工技术
高寒沼泽地区生长的大多植物以低矮灌木为主,有大面积的冻土的存在,土壤多为粉质粘土并且含有少量砂砾,风化作用比较强烈。高寒沼泽地区的冬季时间较长,夏季短暂,相应的对长输管道施工技术的要求就逐渐变高。在高寒沼泽地区的管道施工步骤主要为:测量放线;施工作业待清理;施工便道修筑;管沟开挖;管道焊接;管线防腐补口;管道下沟。除了要做好每个步骤的工作,还应该对人员的组织协调、设备的保养维修等问题及时作出应答。因为高寒沼泽地区气候恶劣,已发生的危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加,这又要求整个施工队伍有良好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尽可能的降低灾害的发生,提高整体工程施工效率。
三、长输管道施工技术节能环保新前景
我国的长输管道施工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而对于长输管道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方法是现在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长输管道施工的节能环保也必须落到实处,在施工过程中处处考虑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获,以及如何提升施工队伍人员整体素质和形象等。所以,节能环保是长输管道项目施工的新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体现。
在长输管道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每个步骤的细节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发掘设备和器材的潜能,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进行最大化使用,避免现场作业中因失误或省事儿造成的浪费现象。首先,根据国家相关节能环保的指令或利用节能环保的新设备对于施工中的具体项目进行节能环保的方案设定;第二,对施工现场的用点用水数量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不能任其浪费;第三,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应该在施工的过程中分多次处理,不能出现堆积等施工结束一次性处理的现象,因为有些施工材料会对当地生态产生不良的后果;第四,施工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果造成了不良后果,应该主动联系当地林业部门对生态系统进行相关的恢复工作;最后,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定期进行归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这种失误的产生,优化整个管道施工的技术,提升工程作业效率。
综合来说,长输管道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在一些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也有相应科学的技术处理,面对长输管道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要用整体节能环保的工作理念来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升整个行业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汲取经验,使得我国长输管道施工技术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阳.高寒地区长输管道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35期
篇5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已在深沪股币上市的有26家物流企业,募集资金总额约为55亿元。这些企业涵盖了港口、仓储、管道运输、水运、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客运等物流业的各个领域。目前我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尽管第三方物流前景乐观,但是,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是以旧有的物资流通企业为主体。这些企业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2)经营意识、作风与市场要求相距甚远。(3)企业管理水平较低。(4)规模较小、综合化程度较低。(5)利用现代技术程度低。
(二)外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登陆
中美WTO谈判最为“惊心动魄”之处是围绕分销及其相关活动――物流与配送进行的多轮谈判,这表明,中美两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分销、物流与配送是企业市场活动的命脉,任何一方都不敢轻视。中国已经承诺,在一定时间的过渡期内,我国商品分销服务市场将逐步扩大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在过渡期后,基本上全面实行对外开放。
一些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和运递业巨头如TPG、UPS、DHL、FedEx、德国邮政等对于中国的物流市场早已虎视眈眈,他们或结成联盟,或并购股权,组成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作为专业比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入物流领域,为客户提供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服务。
(三)发展对策
随着中国入世的临近,针对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机遇与挑战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我国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应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我国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于我国市场状况的现代物流。
1.构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予能力,才能在与国际、国内竞争同行的争夺战中保持优势。构建核心能力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知识技能的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设等。
2.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区域联盟。实现资产重组可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增强其活力;建立区域联盟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同时还能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
3.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充分应用。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充分应用。至于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公司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同等重要。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力手段。
4.与物流劳务的供需双方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西方,工业或商业企业与物流企业长期结盟形成较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已相当普遍。在日本,这种物流配送方式几乎占到社会总物流量的80%。我国企业应尽快建立这种战略联盟参与竞争,最好是强强联盟,这样才比较容易确立竞争优势。
篇6
[关键词]低压管灌 县域境内 节水灌溉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9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70-01
某县域境内总面积1584km2,耕地面积151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及优质小麦生产县。同时,该县又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县,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全县辖17个镇359个行政村。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553mm,且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地表水仅有一条过境洛河,也因近年流量锐减难以继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量也尽极限。全县水资源总量1.9亿m3,其中地表水0.4亿m3,地下水1.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60m3,亩均116m3,远远低于省、市的平均水平,所以,干旱缺水历来是制约该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低压管灌技术优势与应用现状
1、优势
低压管灌形式与其他灌溉形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尤其是与渠水漫灌方式比较,不成本低,而且也不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非常简单,对操作者没有过高的要求。其具体的优势如下:首先,节水节地。灌溉的过程中,由于损失比较少,因此灌溉水利用余数更高,而且与土渠道相比,灌溉水利用余数更高,已经超过了30%,再加之,低压灌溉主要是暗灌,与明渠相比,不会浪费土地资源,同时也避免了明渠交叉,据大量的实践数据统计,低压管灌与明渠灌溉相比,土地资源利用率升至7%作用,而成本却减少了30%;其次,节能高效。因为低压灌溉方式运用的是低压输水方式,输水的过程中,压力至多为0.2MPa,具体统计,低压灌溉与喷微灌溉相比较,大约节约了一半的电能,再加之,低压灌溉水流速度比较快,因此灌溉时间大大缩短;再次,适应性强。低压灌溉技术几乎不会受到气候、地形以及时间的影响,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投资成本比较低,技术操作也非常简单;最后,对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因为低压灌溉水管全部都埋入地下,水管不会出现硬化等损害,也就不会对该区域环境造成影响。
2、现状
该县域境内有超过97万亩农田需要灌溉,占整个耕地面积64%。这其中有43.5万亩耕地使用低压管灌方式,除此之外,还采用了渠道、大水漫灌等方式。该地区主要作物有苹果、蔬菜等。因为当地的经济水平并不高,植物结构种植也有不合理之处,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水平并不高。尽管低压管灌与其他灌浆方式相比,节水明显,但是应用比重依然比较低。为了促进该县域境内灌溉工程发展,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当地部门与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注重宣传,增加低压灌溉面积,而将其他灌溉方式转换为一种辅助方式。
二、低压管灌典型设计
1、基本情况
现阶段,该县域境内主要的作物是酥梨,主要使用河水进行灌溉,虽然有两条河流可以为其灌溉,但是干旱年份,尤其是酥梨生长期需要运用大量的水资源,因此灌浆水资源非常短缺。另外,长时间使用河水进行灌溉,酥梨品质会下降。当地种植户通常会选择井水进行灌溉,即能够提升酥梨产量,同时也保证酥梨质量,经济效益比较高。
2、典型区选择遵循的原则
首先,一切以当地灌溉情况、耕地土壤肥力情况为前提条件,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其次,抓住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护理,先简单再困难;再次,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典型区的选择必须要集中连片,大范围大规模开发;最后,低压管灌是为了节约水源,但是也是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如果经济效益不高,种植户也不会积极响应,因此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尽可能的整合各个项目。工作人员充分的了解了该县域境内的情况,对灌溉规模以及方式进行了了解,同时考虑了当地的地形条件,最终选择以酥梨为典型区。
3、工程规划和管网布置
工程规划区总共面积为3100亩,长度为重17m,宽度为12.2m。项目区内地势比较平坦,高差基本上都控制在20cm之内。目前该典型区已经有6眼机井,技术人员计划再打4眼机井,共10眼机井。新的机井平均出水量在30m3/S,每个机井能够覆盖大约155亩耕地,按照作物种植情况来进行管网的布置。酥梨种植时,要保证行距4m,每株之间应该保持3m。
低压管灌工程布置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水源工程,主要是利用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进行灌溉,地表水主要是河水,将河水引入到蓄水池中,再使用水泵将水运输到田间,地下水主要是机井水,也是低压管灌使用的水资源,机井水主要是利用自压方式来完成供水。第二部分是首部枢纽,包含了计量以及控制设施。第三部分田间管网工程。上述即为简单的工程规划,而管网布置时则需要按照作物种类以及分布来进行,另外,还需要考量到机井位置,既要做到节能,又要做到省工。技术人员确定管网方案后,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保证管网干管以及支管进行正常配水。至于输配水干管布设,则需要考量到地势的问题,支管与干管要保持垂直关系,管网最终选择使用树枝状布置。
依据现实情况,灌溉区域内的酥梨完全由10亩机井以及一个蓄水池来负责灌溉。以水源处为点,干管向南北辐射,每个干管走向应该与作物保持平行关系,支管与干管之间要保持平衡关系,向着东西方向进行布置。单井控制范围共布设干管1条,干管南北走向,支管垂直于干管布置,为东西走向。每条干管共布置支管三条,支管上间隔60m布设出水桩一个,每条支管5个出水桩,共18个出水桩。干、支管为PVC管,均埋设于地下。干管为110PVC管道,支管为Φ75PVC管道渠灌区蓄水池控制范围内共布设干管1条,干管南北走向,支管垂直于干管布置,为东西走向,支管上间隔62m布设出水桩一个。干、支管为PVC管,均埋设于地下。干管为Φ110PVC管道,支管为Φ75PVC管道。
三、从低压管灌典型设计论县域境内节水灌溉发展前景
该县灌溉水源主要是河水,补充水源主要是井水。如果遇到干旱的年份,无论是河水,还是井水都不能满足灌溉要求。再加之,现今的地下水已经出现了严重枯竭,有些地区地下水位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该县域境内的某些地区已经出现漏斗,甚至有些地区地下水流量已经消失,而且由于工厂的存在,大量的河水与井水被污染,不利于灌溉或人畜饮用。在此情况下,低压灌溉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低压灌溉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几乎任何地区都可以此种技术,不仅节约水资源,效率也非常高,最为重要的是对该区域的环境不会造成影响。正是因为低压管灌具有如此多的优势,又符合我国县域境内的现实情况,此种灌浆技术必然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县域应用低压管灌技术,我国有关部门有必要大力推广此种技术,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补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从低压管灌典型设计可以看出,节水管灌技术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虽然节水灌溉技术初期投入比较大,但是后期投资比较少,不仅节能高效,对环境也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尽管基于多种原因,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还未能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但是随着种植户经济收入的增多,节水节能意识的增强,该技术定会得到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苏国君,王晓萍,刘伟君.对低压管灌工程规划设计的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20)
[2] 刘群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J].中国水利.2008(23)
[3] 刘丽娟.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研究与推广[J].内蒙古水利.2008(02)
篇7
关键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远东;石油;天然气
中图分类号:F45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2-0005-05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基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的东部和北部、伏尔加河中游和北高加索等地,其资源富集区的开采时间大约在40~50年左右,目前西西伯利亚是主要开采区。随着俄罗斯能源战略目标的东移,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即将成为颇具开发前景的石油天然气新采区。
一、东西伯利亚与远东油气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东部地区是俄罗斯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基地的一个重要的、有发展前景的产区。目前,在俄罗斯燃料动力综合体的长期发展规划中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挥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有效地开发与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使石油天然气产业得到稳步与持续发展,提高石油天然气工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是其经济振兴和崛起的主题。
(一)石油天然气开发规划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蕴藏着多种储量丰富且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储备”。为了开发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市场,2003年俄联邦政府颁布了《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后,又相继出台了“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方案、“利用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碳氢化合物资源产地的地质研究纲要”和“建立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天然气统一开采、运输和供应系统以及向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天然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其宗旨是:2020年前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建立新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心,使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石油的年开采量到2020年达到0.5亿~0.8亿吨,远东地区达到0.25亿~0.26亿吨(全俄达到4.5亿~5.2亿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的年开采量达550亿~1100亿立方米(全俄达6800亿~7300亿立方米);将全俄石油的年出口量提高到3.0亿~3.1亿吨,天然气提高到2500亿~3000亿立方米;将向亚太地区国家出口石油的份额提高30%。天然气提高15%。
2003年通过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的主旨是使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与出口量“双增长”,通过能源外交来“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其在东部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石油天然气综合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开发条件,并在这一地区设计石油天然气出口管道,为其选择保证管道满负荷运载的产地。为了开发这一地区的油气原料基地,2008~2020年间俄罗斯国家财政将投入约5599亿卢布用于地质勘探和工业用油储藏量的评估。2009年11月俄联邦政府出台的《203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确定,到2030年将投入约5000亿美元用于新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
《利用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碳氢化合物资源产地的地质研究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是开发该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原料基地,建立未分配的矿产资源储备,保证俄罗斯能源战略中规定的增长指数和碳氢化合物的开采量,满足“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管道出口计划的负荷;为矿产资源发放许可证。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的南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西南部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首先使用矿产许可证的地区。目前,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有超过200个许可证使用区段,面积约74.91万平方公里,其中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18.48万平方公里,伊尔库茨克州38.61万平方公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17.82万平方公里。
2007年批准的“建立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天然气统一开采、运输和供应系统以及向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天然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远东天然气运输系统。通过规划的实施,形成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萨哈林和雅库茨克为中心的新的天然气采区,并建立一系列面向出口的大型天然气加工厂和化工厂,实现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
(二)石油天然气开采中心
远东地区的石油(预测储量96亿吨)主要集中在萨哈林岛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西部及阿尔丹河流域,天然气(预测储量约13.43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雅库特(预测储量约12.88万亿立方米)和萨哈林两大地区。根据《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规划,2020年前拟在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建立塔拉坎一上涅琼斯科和尤鲁布切诺一库云巴两个石油开采中心,科维克金斯科(伊州)和恰扬金斯科(雅库特)两个天然气开采中心。据预测,塔拉坎、上涅琼斯科、尤鲁布切诺和库云巴这4个凝析油气矿区石油可采储量为9.995亿吨,其年开采量2019年前将达到0.316亿吨,2019~2020年间达0.4亿~0.41亿吨。科维克金斯科和恰扬金斯科矿产基地天然气储量约32195亿立方米。从2009年开始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雅库茨克矿区开始开采天然气,经气化加工后供应相邻地区,2010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还将利用库云巴和尤鲁布切诺一托霍姆石油矿区的伴生气供应消费者。恰扬金斯克和尤鲁布切诺一托霍姆矿区将于2016年开采,到2020年恰扬金斯克凝析油气田天然气的开采量将达到3170亿立方米。据悉,俄政府拟于2010年初开始筹建国有“俄罗斯地质公司”,以加紧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油气加工和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来,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石油开采量2010年可能达到0.12亿~0.13亿吨,2020年将达0.9亿吨,2030年将达到1.45亿吨;2010年天然气开采量将增长到200亿立方米。按照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东方-50》方案预测,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2010年天然气的年开采量为75亿立方米。纳入统一供气系统后预计年开采量将达860亿~880亿立方米。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石油的特点是质量好,适合于炼油厂进行加工。天然气的优势是乙烷(乙烷3.4%~6.1%,丙烷1.1%~1.7%,丁烷0.4%~1.1%)。煤气含有工业浓度氦――一种贵重的战略原料。目前,东西伯利亚与远东有阿钦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安加尔斯克(伊尔库茨克州)、科姆索莫利斯基(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4个炼油厂,其初加工开工率为53%~93%,石油产品大半是柴油(23%~38%)和重油(28%~52%)。除此之外,在安加尔斯克炼油厂生产的粗汽油可由安加尔斯克聚合物厂加工成乙烯,并提供给乌索利耶一西伯利亚和萨彦斯克化工厂生产聚氯乙
烯及其他产品,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生产合成橡胶。据预测,东西伯利亚与远东炼油厂2010年的加工量将达到0.15亿~0.28亿吨,2015年达0.28亿~0.3亿吨,2020年达0.29亿~0.32亿吨。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天然气矿区除轻烃宽馏分外,还有几种主要的聚合生产原料,如氦。按照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规划,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加工量30亿立方米)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加工量70亿立方米)建立新的气化综合体,并改建安加尔斯克和萨彦斯克石化公司(加工量36亿立方米);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天然气加工厂将所有开采的天然气和凝析油中的氦、乙烷、丙烷、丁烷、镏分和其他伴生成分提炼出来。根据这个规划,2030年前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凝析气矿区年开采量将达2.8亿~3.0亿立方米,氦的提取量相当于0.95亿立方米。
(三)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
从2004年12月俄联邦政府通过的关于设计和建设通向亚太国家市场的“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系统的决议到2009年12月28日,历时5年,耗资3780亿卢布(预算为3900亿卢布)的“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开始运营。连接“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运输管道系统终端的科济米诺港也投入使用。目前,首批72节油罐列车已从斯科沃罗季诺运抵科济米诺油港。从第一艘油轮(莫斯科大学号)发往中国香港迄今,已发(7艘油轮)运70万吨出口原油(计划在2010年1月从东西伯利亚输出90万吨石油),这是俄石油进入亚太市场的重要标志。2010年1月启动的二期工程是“斯科沃罗季诺――科济米诺”区段,并建设从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的支线(2010年底完工)。根据管道石油运输公司的预算,二期工程(管道年通过能力0,8亿吨)工期约14.5~17.5个月,完工后其总输油量(将占俄石油出口总量的1/3)2020年可达0.56亿吨,2025年将达0.8亿吨(见表I),从而结束对原有通往欧洲的管道线路的严重依赖。
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天然气发展方案,拟在东西伯利亚的南部(包括外贝加尔地区)敷设连接东西伯利亚统一供气系统及通向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天然气管道工程。2010年,根据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天然气开采量将建设赤塔-外贝加尔-哈尔滨-大连-北京和彼叶恩杰克-首尔天然气出口管道和从伊尔库茨克州到普罗斯科沃(连接统一供气系统)通向欧洲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出口管道。天然气管道设计线路:科维克京矿-萨彦斯克-安加尔斯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恰扬金斯科矿区-科维克京矿区;科维克京矿区-伊尔库茨克矿区,并将与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连接列入了“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建设统一的天然气开采、运输和出口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的规划”。在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问题上,俄罗斯拟建设东(利用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及萨哈林大陆架的资源,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2015年以后投入使用)西(利用西西伯利亚的资源,一期工程年输气量180亿立方米,2015年以前投入使用)两线。
二、东西伯利亚与远东油气的消费与出口
俄东西两侧邻接着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油气消费区――北大西洋和亚太地区。虽然这是两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但向欧洲中、西部国家出口油气(占全俄天然气产量的1/3)仍是俄油气地缘战略之首要。到2020年俄拟将石油的年出口量提高到3.0亿~3.1亿吨,将天然气的出口量提高到2500亿~3000亿立方米,除去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和石油市场的价格等因素外。西方国家、欧洲中心地区和亚太地区将是其巨大的消费市场。最近几年,俄传统油气区的产量和出口量日益减少以及俄欧之间麻烦不断,目前,东欧国家正在大力开发页岩天然气以缓解对俄能源的依赖。与此同时,俄也正逐步将注意力转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以期借助地缘优势培育东、’北、南多途径能源出口渠道,建设传输设施,扩大出口比例。因此,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油气资源的开发,除了保证本地区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外,更多的是出口亚太地区国家。因为亚太地区是世界石油原料和石油产品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仅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这7个国家就集中了这里87%的石油加工量,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将成为亚太地区石油的主要供应区。为了促进东西伯利亚地区石油开采,保证“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出口油源的供给,自2009年12月1日起,俄政府对东西伯利亚13个石油产地采取了石油出口零关税的措施。虽然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目前的石油出口量仅为0.001亿吨,但待2020年新的大型油田投产以后,石油的出口将快速增加。据预测,2010年俄向亚太地区出口原油可能达到0.44亿吨(其中从西西伯利亚出口0.2亿吨,从东西伯利亚出口0.06亿吨,从萨哈林出口0.18亿吨),2020年达0.95亿吨,2030年达1.2亿吨;而按照国内外生产组织的预测,到2010年亚太国家燃料能源市场纯进口数量将达到10亿~11亿吨,而2020年为15亿~16亿吨(见表2)。
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雅库茨克和萨哈林的(液化天然气可出口日本)天然气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可通过天然气管道系统出口中国(从达利涅列钦斯克市)、朝鲜(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穿越日本海)。雅库茨克天然气开采中心年输出量为349亿立方米。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规划,从2012年开始通过天然气管道系统向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天然气的份额占其总量(388亿立方米)的12.89%(50亿立方米),2020年为其总量(1057亿立方米)的47.3%(5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出口亚太地区国家的比重是其总量(1126亿立方米)的40%(500亿立方米)。日本经天然气管道系统进口量约占其进口总量的60%,而韩国的这一比例则达70%~84%。2020年,西伯利亚、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和萨哈林大陆架向亚太地区提供天然气总量为每年780亿立方米,到2030年将达到1450亿立方米。中日韩三国天然气消费和进口量见表3。
三、东西伯利亚与远东在中俄能源合作中的作用
能源工业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重要的经济部门,开发前景广阔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使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已经成为俄罗斯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基地的一个重要产区。据俄联邦矿产资源管理局统计,2009年远东计划拍卖的13个油气资源地块(天然气的储量约10 998亿立方米、石油约16440万吨、凝析油约47万吨)绝大部分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由此可见,东西伯利亚和
远东(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萨哈林州和滨海边疆区等地)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将成为中俄两国毗邻地区间能源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础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发表2009年国情咨文时表示:俄罗斯需要资本、新技术和先进思想,对其生产领域进行改造和技术更新。他认为“必须更加积极地吸引中国对俄远东地区的投资”;“中国不仅是俄罗斯工业产品的大市场,同时还拥有大量的金融资源可以投入到俄罗斯经济当中”。中俄加强相邻地区间的能源合作,从地缘经济的角度讲,应该说是最佳组合:俄罗斯有资源,中国有市场和资金,及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据俄罗斯财政部近日的估算,在今后的20~25年间,俄罗斯至少还需要25000亿美元的投资(平均每年至少1000亿美元),而且有30%将来自国外。目前,为了吸引资金发展能源、采矿和木材加工业,提高远东和东西伯利亚以及萨哈林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能力和促进木材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建议。譬如,实行石油开采零关税、推迟实施原木出口限制性关税以及建立西伯利亚和远东特税区等。但是,无论怎样,对俄罗斯及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来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吸引投资,建立新的地缘经济,更好地开辟亚太市场。尤其是“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二期工程(2010~2012年)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据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尼古拉・托卡列夫表示,二期工程计划吸引3~4个承包商承揽全部(“交钥匙”)工程,其中包括自己组建的建筑托拉斯。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
随着亚太地区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加强双边地区合作,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地区间开展多边国际合作。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中俄能源合作进展缓慢,直到“贷款换石油”长期合作协议的签定,才使中俄能源合作终见成果,而中俄双方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使两国间的能源合作又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2009年9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批准实施的2009~2018年间《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实现中俄毗邻地区的共同振兴,也为我省对俄及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东西伯利亚与远东石油天然气资源非常密集,因此,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为能源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根据《纲要》的合作规划,中俄双方将共同开采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矿产,且加工和生产基地将设在中国境内(因为在中国境内进行深加工比在俄远东地区加工成本要低得多)。在今年初俄罗斯政府批准的“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的一系列的发展目标中,“兴建大规模能源项目,对石油天然气进行大规模开采、加工并出口,完成对大型能源和交通项目的建设”是其主要目标。这意味着俄远东地区的新一轮开发已拉开帷幕,根据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和国和外贝加尔边疆区对运输、能源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长远需求,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中俄及其相邻地区间的合作中能源项目会逐渐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中俄双方将通过加强地区合作,调整贸易结构和模式,逐步实现以投资为主,向加工和产业化合作的方向转变。
篇8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前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4.005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实现电力设备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了船舶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在早期,船舶自动化主要是机场设备自动化,再到发展为航行自动化、动力定位自动化、装卸货物自动化、故障定位自动化,基本上实现了整个船体的自动化。但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下,传统的机电式控制船舶的控制方式已经被逐步摒弃,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控制方式是新的技术潮流。如何将船体各个部分的自动控制系统集成为全船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如何加强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是我国科研人员目前急需攻克的难题。
1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状概述
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通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给船舶自动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由电子计算机对船舶驾驶、机舱管理和货物装卸进行自主控制,进而实现机舱自动化、航行自动化和装卸货物自动化为一体的综合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是船舶自动化需要达到的要求。
综合性强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通常由若干个分控制系统、两个主控的工作母站和若干个工作分站组成。通常情况下,一个主控工作母站设置在机舱控制室内,在驾驶室设置另一个工作母站。两个主控的工作母站必须完全独立,分别控制,必要时可以两者协同控制船舶。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让两个工作母站互为备用,当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启用另一个工作母站以保证船体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两者协同控制也大大提高了整体船舶自动化的准确性。由高速信息传输技术组成的综合网络是两个工作母站和其余分控制系统间进行信心交换的渠道,在这个网络中可以根据不同船舶的需要(监控、控制、运输等)连接一定数目和种类的工作分站。而分控制系统将根据船舶的实际自动化程度和用途而定,例如主机遥控、自动网络导航、负载控制、天气预警等。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国际上的著名船电产品公司(西门子、约克等)的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德国西门子公司的 SMOS MAC55 将程序分解为小型的只能控制单位,实现分片操作,这样的好处就是使电气自动化系统更加开放化,能够进行检测报警和故障诊断。另外在控制和机舱的管理方面的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提高,如燃油系统、动力系统管理、自主导航系统等,也实现了自动控制燃油消耗、船体内液面的检测、货物装卸以及安全防卫功能。值得一提的是,SMOS MAC55 有整列的外端接口,可以实现其内部信息与其他电子计算机的互换,其船舶自主管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与卫星进行联网,实现多端异地控制。
2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首先,电力系统综合化。如今电力设备已经逐步走向系列化、模块化,实现电力系统的综合化的好处就是能够灵活控制整个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化提供了基础,各种功能可以通过界面进行选择。当然,综合化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一些冗杂、无用的操作,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这些不必要的操作进行简化,根据船舶的性能需求实现综合化,这样能够保证全船整体的安全可靠性和建造的经济性。
其次,船舶电气自动化要向系统的网络化这方面靠拢,现场总线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网络化提供了基础。各种信号线集合成了现场总线,它成为控制模块之间、电力设备与模块之间信息交互的通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现场设备与各个分控制系统之间双向数字通信的综合网络。
双层网络是现场总线常见的结构,即第一层实现数据采集和数据传送,第二层实现控制。通常控制网络采用冗余结构,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另外又可以将整个船体的电力自动化网络系统分解成管道系统、自动监控系统、导航系统、定位系统、动力系统等若干独立的子网,以避免某处出现故障影响整个船舶运行的情况发生。电力系统网络化的优势在于,采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自动控制技术方便了整个船体的操控,减少了人工管理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未来甚至可能出现一个人单独操控整个船体运行的局面。
3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航运作为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其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子电力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的发展必将继续提高电气自动化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程度。如 PLC 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中,一方面可以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提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转需要设置参数,避免了能源不必要的浪费,使得设备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另外新材料、新科技的出现也为船舶行业引领了新的方向,未来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必将提升。
4 结束语
自动遥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电站控制系统是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能够自主生产以上各大系统,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力产品精度不够高,使用寿命较低等。因此我国各船舶企业还需要在提升产品标准性、实用性以及后期产品维护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以实现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现代化、国际化的目的。除自动化电力设备研发外,船舶企业还应该升级信息管理系统,争取实现整船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黄丞.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计要点 [J].湖南农机 ,2013(01):67-68.
篇9
摘要:道路运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中,笔者就道路运输经济管理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对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
关键词 :道路运输;经济管理;前景;分析
道路运输是一种运输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指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活动,是一种最快捷的陆上运输方式。与他并列的有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面对市场高度集中化的形势,深入发展道路运输的经济管理是迫在眉睫的。本文就对道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一、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运输站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资金、技术),目前我国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普遍存在进度缓慢的问题,一些偏远乡镇、中小县城甚至是部分大中城市,都存在客货运输站场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问题。简陋的设备和简单的功能,对车辆运输效率和道路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都造成了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发展。
2.运输效率和组织水平偏低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落后的地方保护主义,具体表现为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提高了道路交通空驶率,这不仅仅是对我国道路交通资源的一种浪费,更严重影响了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等道路运输环境的创建,对道路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3.道路交通管理的技术水平滞后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技术还存在落后的现状,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关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应用还比较少。道路运输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想的指导,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大大阻碍了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道路运输与经济管理的关联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使得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道路运输的重要性,不同地区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运输情况的差异。然而,道路运输与地区经济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之间的关联总结如下:
1.道路运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运输方面的经济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断拓展的现代交通网络,道路交通运输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媒介,对各个城市之间的融合和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道路运输由于其独特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它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并且能够促进城市各种物品的流通。
2.道路运输是发展社会经济的基础
从我国各地发展局面来看,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普遍存在交通不通畅等问题,而对比那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则发现它们周围的交通四通八达,为当地的民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开发某一地区,首先就要解决交通问题。而道路交通作为最常用的运输方法之一,它具有如下特点,运输灵活、方便、快捷。我国不断完善和建设的道路运输网体现了道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3.道路运输对发展周边经济有带动作用
道路交通的便利程度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同外面的交流程度,对该地区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尽管有时候建设道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开发目的地的资源,但是,最后人们会发现道路的建设能够对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因此,建设道路运输不仅能够增强沿途区域的关联,,更对沿线地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而帮助自身实现发展。然而假如地区自身封闭,又缺乏便捷的道路交通,那么就算资源再丰富也逃不了经济落后的下场。
三、道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改革措施
不断完善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道路交通运输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当及时调整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
1.加大道路运输业管理改革力度
作为做好道路运输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道路经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面临着深入的完善和深化,道路交通运输市场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面对这样的新经济形势,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加大道路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具体应该通过吸取多方意见、综合考察,进而及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运输体制和政策,以实现道路运输业的协调发展,确保市场经济实现稳健地发展。
2.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利用预算的方法,对运输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的财务和非财务活动进行分配、考核以及控制,就称之为预算全面管理工作,其作用在于帮助考核和协调企业的各项运营和生产活动。要想提高运输企业的资金收益,提高竞争力,只有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有个全面的认识。结合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作为预算控制工作的核心,对现金流进行控制的基础就是操控成本。只有高效、合理地对现金流进行控制,才能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以及各项费用科学地支出。只有将企业财务结算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严格按照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才能确保资金高度集中并被合理应用,最终实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目标
3.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和管理
加强道路运输内部管理是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基础,应当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整合和调整相应的标准,确保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能够很好地被满足。内部管理的完善和优化要保证运输企业中市场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具体可以通过设立市场发展部来实现,该部门负责的主要工作就是市场调研、预测和开发。具体实施过程就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货源以及客流调查,抽选调查样本时可以指定也可以随机,进而对当前道路运输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目的在于为下一阶段企业制订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四、总结
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明确行业管理职能的履行,找准定位、立足本职,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能,为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道路运输具备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为通达度高、运输装备品种齐全、灵活机动、多样化组织能力以及覆盖面广等。道路运输既是独立的,又可以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疏运服务。具体可以通过干线道路发挥“大动脉”的作用,当通过支线道路起到“微循环”效果时,起到了延伸其他运输方式的作用,因此研究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前景是意义巨大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燃气锅炉 途径 经济性 发展前景
1、燃煤锅炉面临被淘汰
燃煤锅炉体积较大,自动化程度低,辅机多,维修量大。设备投资大,用电量大,煤料、渣场的储存和堆放占用很大空间,煤灰渣的运输也存在不少问题,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灰尘较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基于上述种种,燃煤锅炉将逐渐淡出,面临被淘汰。
2、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的途径
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从大方向来考虑,有两种途径:一是全部拆除原燃煤锅炉,改造锅炉房,选用安装新的燃气锅炉;二是对原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
采用第一种途径,原有燃煤锅炉房的面积、结构均能满足燃气锅炉的发展要求,且新的燃气锅炉占地较小,占用其中的一部分,且只需对原锅炉房简单经过粉刷和装修即可。同时对原锅炉房的水处理系统、循环系统及热力系统无需做较大的调整及变更。
采用第二种途径,即燃煤锅炉的燃气改造,锅炉本体部分需要改造;原有的燃煤设备、锅炉燃烧设备、除灰除渣设备需要拆除等;在燃气改造时,尚需做一系列校核计算;选用合理的燃烧器以及自控系统的安装和增装等。其中燃烧器的选型和布置对以后燃气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条途径的优缺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它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利用燃煤锅炉的炉膛容积较大的特点稍作改动,既可提高锅炉的出力,如层燃改为燃气后燃煤锅炉出力可提高30—50%。
(2)与第一种途径相比较,投资略有下降。
(3)改造后的燃气锅炉,在以后的运行管理、经济、安全运行方面还会存在不少问题,毕竟是经改造的设备,而非专业厂家生产的专业燃气锅炉。
3、燃气锅炉已成为一种趋势
燃气锅炉是燃煤锅炉的理想替代产品,燃油锅炉的热效率虽然也较高,但其排烟对大气的污染远大于燃气锅炉,且燃油锅炉存在着油料运输储存的问题,对消防要求较高,包括地下储油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间距问题,从而失去了长远发展的优势。而电锅炉对用电负荷要求高,加之运行成本高,所以不具备长期推广的条件。燃气锅炉与燃煤锅炉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
一是由于燃气中的灰分含硫量和含氮量均比煤中的含量低,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粉尘量极少,排放出的烟气符合国家对燃烧设备的排放要求,林格曼黑度为0级,可以大大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满足蓝天工程的要求。
二是燃气锅炉的炉膛容积热强度较高,由于烟气污染小,对流管束不受腐蚀和结渣,供热效果好,燃气燃烧产生大量原子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的辐射能力强,而且排烟温度低,使其热效率明显提高。
三是在节约锅炉设备投资方面:(1)燃气锅炉可选用较高的炉膛热负荷,从而缩小炉膛容积。因不存在受热面污染、结渣、磨损等问题,可选用较高的烟速,减小对流受热面的尺寸,通过合理布置对流管束,使燃气锅炉较同容量燃煤锅炉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设备投资明显减少。(2)燃气锅炉不需要配置省煤器,除尘器,出渣设备。(3)燃气锅炉使用的燃料为管道输送的燃气,无需燃料储存设备,节省运输费用、场地及劳动力。
四是在运行调整及降低供热成本方面:(1)燃气锅炉的供热负荷适应性强,可根据室外气温变化调整;(2)系统预热启动快;(3)附属设备少,用电量低;(4)人员配置少。
五是在减少设备维修保养方面:由于锅炉内部结构紧凑,燃烧系统设备简单,附属设备少,需维修保养的项目少,从而简化了工作量,人员工资等也相应减少。
- 上一篇:生态环境概况
- 下一篇:双减政策的原因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