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安全;皖北地区;评价;监控

1 生态安全的内涵及重要性

安全通常是指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是人类最根本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只关心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关心经济安全,目前,在人类面临的全球各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规模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下,生态安全的概念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扩大,形成了包括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在内的初步的生态安全科学体系。所谓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即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影响层面的广泛性。一旦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生存条件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2)生态危机后果的严重性。生态过程一旦超过“临界值”就不可逆,资源枯竭、环境退化造成的生态危机,通常很难在一代人或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手里挽回。(3)生态效应的“代际”转移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但影响到目前的这一代,而且还会影响到后代人。(4)生态安全与民众联系的广泛性。环境污染会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不利影响,而资源短缺会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会引发民众的不满,严重的甚至导致国家动荡。

2 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性

城镇化使资源配置更合理、集约,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不断发展,会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生活废物与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还有,城镇规划会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上种种最终导致生态日益恶化,生态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因此,要使城镇化顺利推进,就要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矛盾,应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评估与监控。通过生态安全评估,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城镇化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生态变化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有关决策的制定,因此建立生态安全评估监测体系,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3 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体现与生态系统安全总体战略目标一致的策略,且对实现目标有导向作用。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其结果可为城镇化生态监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从而规范和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3.1.2 可测性原则

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3.1.3 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综合地反映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内容,评价时应综合平衡各要素,考虑周全、统筹兼顾,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从整体的联系出发,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3.1.4 客观性原则

指标体系既能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安全的内涵,又能较好地量度生态系统安全主要目标实现的程度。指标体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评价。

3.2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当前来说,城镇化过程主要对从以下方面对生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2.1 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排放量0.5亿吨,仅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3.2.2 城镇化对土壤资源的影响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都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皖北六市中,除宿州市外,其余五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87%)其中,淮北:0.78%,亳州:0.15%,蚌埠:0,阜阳:0.03%,淮南:9.66%。

从全国范围来看,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不久前联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3.2.3 城镇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镇化导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空气质量,并且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气体也在大量增加,使得近年来许多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2013年1月12日21时更新的数据,全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PM2.5值超过300者竟达33个之多,其中首都北京PM2.5浓度高达786微克/立方米,石家庄更高达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标,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气质量,超过300已是重度污染,超过500则会对户外活动者的健康构成损害,由此可见,在中国最繁华的东部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3.2.4 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如房地产开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建设等。在这些建设活动中,地貌植被将遭受到大面积的毁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安全及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不可能对所有的功能变化都作出定量评价,因而应根据主要功能的分析和筛选,有选择地评价。根据区域环境特点、敏感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筛选,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

4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当前对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GIS(地理信息系统)、主成分分析法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由于生态安全变化时空规律具有模糊性,为全面、合理地评判生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采取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因素(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集,确立各因素的评价因子,通过综合各单因素中各因子的评价结果,得出单因素的模糊矩阵,根据模糊矩阵和各因子权重进行单生态安全因素综合评价。综合生态安全各单因素评价结果得到总体环境模糊矩阵,根据模糊矩阵和各环境因素权重进行总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 完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及监控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5.1 地方政府应重视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

近年来,城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轻环境,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违法违规审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有的地方政府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顾,出台土政策,阻碍正常环保执法,导致环保部门无法正常履行监管职能,更谈不上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工作了。

5.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当前各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二级站人员编制、监测用房不足,三级站人员结构不达标,部分市(县)基本仪器配置不够的现象。根据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全国各级环保系统实有人数205334人,其中,各级环境监察人员不足7万人,而全国产生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己超过百万家。就安徽省来说,据2012年统计数据,安徽全省共有环保机构450个,环保人员为5816人,其中环境监测人员仅有2070人。据统计,全国只有1/3的县设有环境保护局,有近10%的县尚无环境保护机构,每个县级环境保护局不足9人,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测站不足11人,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理站不足7人,每个县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总价值不足3.3万元,特别是在广大小城镇一级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机构,很多污染严重的乡镇也没有环境保护机构,甚至相当数量污染严重的乡镇没有一个环境保护人员。

5.3 在环境监测中贯彻优先监测原则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所谓优先监测物主要是指以下污染物:①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②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③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5.4 加强生态承载力的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也称为影响评价或未来评价,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从而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预断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估一个地区或生产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预断相对应的是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便了解工程的环境状况,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例如有些部门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找出施工噪声危害及中华鲟过坝等许多主要影响项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各地不仅要注重现状评价,更加要重视预断评价,通过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预断评价,预测当前的生态环境是否能承载人们的城镇化活动,从而实现超前预防和超前控制,并努力将这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2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河南省;对策

土地资源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基础地质、地形地貌、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土地资源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我国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热点,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

随着中原经济区国家政策的出台,河南省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国家的粮仓,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相关内容的研究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以及中原 地区的兴衰,怎样协调好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和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河南省宏观战略设计的重要问题。

1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现状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的基础。目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张建新基于P-S-R框架模型,从土地资源生态压力、土地资源生态状态和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响应3方面进行指标筛选,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刘勇等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土地社会生态安全等方面选择了24个评价因子,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结合该指标体系对浙江嘉兴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的评估[2]。汤洁等人依据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一般性指标体系,并从吉林省镇赉县土地利用结构及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A、准则层B、指标层构成的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高志强等采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区域[4]。张虹波以黄土丘陵区的彭阳县为例,采用将状态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实证研究[5]。这些研究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尝试。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重要的农业与产粮大省,河南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傅建春等把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归结为土壤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耕地质量差、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几个方面;张泊平和吴国玺则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讨论了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和途径[6]。田克明和王国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和系统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单元农用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7]。

2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现状

根据2010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信息,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6万km2,其中耕地面积808.1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8%;林地283.15万hm2,园地31.03万hm2,牧草地1.47万hm2。居民点工矿用地185.57万hm2,交通用地38.96万hm2,水域用地122.23万hm2,未利用土地184.84万hm2。耕地总面积所占比例为全国最高的省份之一;人均耕地0.0867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紧张,土地的承载力较大,对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的三废、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给河南省的土地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了河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部分偏远地区经济和环境的恶性循环,更加影响了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部分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肥力流失致使土壤朝着贫瘠化荒漠化的趋势演变,对当地的农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对局部小气候和植被多样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局部降水不均匀,小范围内气候异常,河流水系断流,水库的防洪抗旱的调剂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林业资源不合理开发,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给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生态多样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建设的绊脚石,也对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1 耕地面积逐渐缩减,人地矛盾突出

从2002年的7262.8千hm2缩减到2004年7177.5千hm2,随着省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从2005开始回升,到2008年逐渐趋于稳定趋势。但是耕地形式不容乐观,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更是逐渐减少,由1954年的0.205hm2,下降到2003年的0.086hm2,再到目前的0.07hm2,这种人均耕地逐渐减少的趋势发展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人地关系矛盾严重,特别是这几年中更为突出。

2.2 化肥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加,农业活动造成的污染严重

从2002年开始~2011年,化肥使用量年递增为20.702万t/年,农药施用量年递增为0.254万t/年。耕地总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了土壤的肥力供应和减少了农作物的病虫害的危害,但是实际情况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资源和河流水库的富营养化以生态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土壤板结和农副产品的品质下降,对于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的增加和有机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利用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三废排放量增加,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严重

废水的排放量从2005年的26.3亿t增加到2010年的35.9亿t,年增加量为1.92亿t;废渣的排放量从2005年的6178.2亿t增加到2010年的10714亿t,年增加量为907.2亿t;废气的排放量随着国家政策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对整个土地生态环境仍然产生巨大的影响。三废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对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整个农业的生态环境都产生较大的危害,有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循环富集危害人体健康;有些污染物甚至直接危害土地资源,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废置;三废对土壤的污染还会引起大气、水资源以及人类居住环境的次生环境问题,威胁着土地生态安全和居民的生命健康。

2.4 自然灾害影响人次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

从2006年到2010年期间,自然灾害受灾人次最低在1613.06万人次,最高达到3531.8万人次,受灾人次较多并且范围广,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自然灾害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从2006年的4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2.2亿元,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根据曲线显示还有加速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通道的过程中,由于原有基础设施和防灾技术措施的陈旧落伍,导致社会经济在自然灾害面前非常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农业活动受到影响,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土地生态恢复带来较大的困难。

3 维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对策

针对河南省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对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3.1 控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方式和思路,提高耕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方式和思路上寻找对策,加强对基本耕地的保护,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坚持节约用地制度,提高非农业经济建设用地的集约型、高效型,防止用地浪费,控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间接转换和开发使用,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以保障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出发,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各项经济建设用地、城乡基础设施用地、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的相互协调、合理布局,加强耕地资源的政策保护和措施保护。

3.2 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加强土地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工业三废的排放造成了土地、水质、生态环境等质量退化和污染,应该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大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技术研发,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技术水平,有效消减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控制农药和化肥在农业中的过量使用,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当前土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土地生态环境修复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技术的研究,提高相应的修复措施的实施,控制土地的生态环境不再进一步恶化,在此基础上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在国家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展其影响范围和效益,努力使土地的生态环境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3.3 提高基础设施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监测评价体系

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力,提高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黄土沟壑地区和高山丘陵地区更应该从土地保护和农林业的基础保障设施的规划建设入手,做到科学合理,建设有效,维护有力,功效合一,切实发挥出基础设施的作用,保障土地的生态安全和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监测评价系统,全面掌握土地生态安全的现状、发展规律和潜在威胁,能够及时有效的对于非正常变化和达到预警状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监测和预报,保障土地生态安全在可查和可控的范围内,使得土地生态朝着安全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

2 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3)

3 汤洁,朱云峰,李昭阳等.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1)

4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9(1)

5 张虹波,刘黎明,张军连等.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J].资源科学,2007(4)

篇3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公共安全;政府生态安全责任

中图分类号:D035;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5194(2009)06-0064-06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存在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代政府也必须履行相应的生态环境责任。然而,众多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或已经演变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即它们对自然安全和人类安全都构成了越来越明显的挑战,由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生态安全事故或突发生态公共事件也开始屡屡显现,而当代政府自然需要履行在公共安全层面上的生态安全责任。将生态环境问题与安全联系起来,将政府生态责任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目的既是在于明确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公共安全的危害性和挑战性,也是在于强调生态安全意识和当代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态安全问题:广义安全视阔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理解生态安全问题应当首先弄清“安全”以及“生态安全”概念。从抽象的意义上说,所谓安全即是特定主体(个体或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处于一种相对安稳和保全并使其免于各种威胁或侵害的状态。作为安全的主体多种多样,但最终可大致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类,而广义的安全就是包括自然安全或自然界自身的安全以及人类安全或人类社会的安全,狭义的安全通常专指人类安全或人类社会安全。作为安全的具体内容也非常丰富,也可以大致区分为生存与发展两个方面,广义的安全既包括生存安全也包括发展安全,而狭义的安全往往专指生存安全。本文拟在上述广义的安全视阔下讨论与解读生态安全及生态安全问题。

生态安全也可称为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绿色安全等,1977年莱斯特・布朗在《重新定义国家安全》的报告中最早将环境问题纳入国家安全考虑。2000年我国国务院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也首次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但时至今日,关于生态安全概念涵义仍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在广义的安全视阔下,生态安全应当包括自然生态安全和人类生态安全两个方面,前者特指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完整、稳定与健康的状态,是在时间上能够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自治功能以及保持对胁迫进行恢复的状态;后者特指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安全,即“人类在一定的生物圈空间生存时的相对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状态”,是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定义),是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而稳定和持续地提供各种必要和基本的资源和服务的状态。当然,这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自然生态系统保持本身的健康与活力是其为人类社会提供持续、稳定资源与服务的前提,而人类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本身也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当然,生态安全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不同层面或不同领域的内容。如按照生态安全的空间尺度,从范围大小可分为全球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和微观生态系统等空间若干层次的生态安全。按照生态安全的生物尺度,包括生物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景观、陆(地)海(洋)生态及人类生态的不同生态层次,其中任一生态层次出现损害、退化、胁迫,都可以说是该层次的生态安全处于不安全状态”按照自然体系的不同领域,生态安全也可区分为水安全、土地安全、大气安全、动植物安全等。按照社会体系的不同领域,生态安全也可区分为经济生态安全、政治生态安全、军事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等。

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公共性、根本性等许多重要属性或一般特征,其中,本文需要强调的是:(1)相对性。它既表现在生态安全是由不同因素所构成,它们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满足程度各不相同,从而生态安全的水平也不相同;也表现在人类及其群体对生态安全的需求重点和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判断生态安全及其程度的标准也就不同;还表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生态安全及其阈值的认识存在着太多的滞后性和未知性。,(2)动态性。任何层次或区域的生态安全及其程度都会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人类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能力的改变而改变。(3)人本性。这首先表现在自然生态安全标准归根到底是适应于或服务于是否有利于人类自身安全;也表现在如果任何一个或几个自然生态因子不能满足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就能说明生态安全是不合格的。

所谓生态安全问题就是指对于生态安全足以构成威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属于一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乌尔曼曾经认为,对国家安全的造成威胁的应是一项行动或一系列事件:形成极大的威胁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使一个国家的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恶化;或者是,造成的威胁使得一个国家的政府或国内私人的或非政府的实体(个人、团体、公司)可利用的政策选择范围显著地减小。据此,我们也认为,只有当生态环境问题极大或明显地威胁到特定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时,“只有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足以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生存时,才能成为环境安全问题”,而“并非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安全问题。将一般性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部上升为安全问题,是对实际情况的随意夸大。这样做只能使维护国家环境安全的目标失去其本来的意义,也容易给反对派以借口。”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安全问题也应该属于一种最为根本的安全问题。因为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生态安全问题不仅意味着威胁到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完整与稳定,而且意味着威胁到人类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等其他安全存在的自然基石或自然载体。进而,我们还可以认为,生态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最为根本的问题。因为安全问题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基本问题,而生态安全问题则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更为基本的基本问题,即最为根本的问题。

与生态安全相对应,生态安全问题也具有外部性、综合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许多属性或特征。但若与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他安全问题相比,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根本威胁性。生态安全问题或者威胁到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存在与进化的基础,或者威胁到人类社会持续性生存与发展的基 石。(2)难以扭转性。相当一些生态安全问题都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都是超过了特定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而一旦超过其自身修复的“阈值”,往往造成难以逆转甚至一些不可扭转的后果;即使能够恢复,也往往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和相对于当初预防和及时治理所需的更加高昂的代价。

巴内特(JonBamett)曾经将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环境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表现为:国民健康水平的下降、经济活动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基础的减少、环境移民的出现、由于经济增长的下降和环境资源逐渐稀缺而导致国内动乱的爆发,国家间爆发资源争夺战等。第二类是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圈的循环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的破坏,也称之为“生态安全”问题。第三类是环境恶化对人类安全构成的威胁,这一类问题关心现在以及将来人类能否居住在一个稳定和健康的环境中。这事实上是从生态安全主体的角度来区分的,而在前述广义的安全视阔下,它们最终也可以大致归纳为两大类:第二类的“生态安全”问题就是自然生态安全问题,第一类和第三类可以统称为人类生态安全问题。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其他视角来对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划分。如从它们产生原因的角度来看,影响人类安全的环境问题的类型有:自然灾害、累积性变化或缓慢发作的变化、突发事故或工业事故、发展项目和冲突与战争(《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的“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安全”研究项目中的观点)等,这其中既有自然灾害引起的也有人类不良行为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既有渐进性累积形成的也有突变性事故形成的生态安全问题。从生态安全事件的角度来说,20世纪申叶轰动一时的“世界环境公害事件”、1998年长江和嫩江流域洪水灾害、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安全问题。

二、政府生态安全责任:公共安全层面上的政府生态责任

生态安全的意蕴不是传统的政治学中的国家安全、安全科学中的生产技术安全以及法学中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等范畴所能完全涵盖的,它应属于一种具有全新意义并且包容性很强的“公共安全”内容。目前,这种“公共安全”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术语,相应的公共安全管理在国际上也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公共安全事件在我国也被称为“公共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或“公共危机事件”等。公共安全管理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也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在新西兰称为“民防”(Civil 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 Defense Management)。而且,从过去只注重生命和财产安全,到同时关注生态环境安全,也是西方国家紧急事态管理的一大特色”。

所谓公共安全至今也无相对成熟和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国际上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生活安全。它包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和每个公民一切生活方面的安全(从国防安全、环境安全到社会福利保障等),自然也包括免受犯罪侵害的安全。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来自自然灾害、治安事故(如交通事故、技术性事故等)和犯罪的侵害三个部分。”基于前述广义的安全视阔,笔者认为,广义的公共安全的基本涵义应当指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公众(包括不特定人或特定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包括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公共秩序、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利、自我发展等)处于一种相对安稳和保全并使其免于各种威胁或侵害的状态,它包括除完全属于私人领域范围之外的所有公共领域或方面的安全的内容。

生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的领域或方面,而且应该是最为根本的领域或方面。因为,“没有生态环境安全,就没有社会公共安全”,“一个民族得以长久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其主要推动力和重要标志应当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倘若以土地和水资源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极其短缺,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环境要素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所以,生态环境安全是一种基础安全或底线安全,它也被诺曼・迈尔斯称为“始终的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生态安全责任也就是最为根本的公共安全责任。当然,也可更进一步地说,因为公共安全是政府的最基本的责任,而政府生态安全责任又是最为根本的公共安全责任,所以它也是最为根本或最为基本的政府责任。此外,如果说政府生态责任就是政府以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或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目标,与特定机构与职位相一致的义务与职责,那么,政府生态安全责任内容关涉的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或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最低限度的要求,而生态安全问题就是威胁这一最低限度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生态安全责任又是最低限度或最为根本的生态责任。

公共安全属于比较典型的公共产品,所以,它一直被视为作为典型公共部门的政府的主要职能。威廉・葛德文就曾认为“政权是为了维护个人安全而设立的机器。”近代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家一般都普遍认为,政府应当承担非常有限的职责,而保护私人生命和财产安全就是不可缺少的政府主要职能。然而,相对于当代政府的生态安全责任来说,相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而言,当代政府担当生态安全责任又有着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动因。

首先,当代政府担当生态安全责任是应对当代生态安全问题挑战的必然要求。应该承认,当代生态安全问题并不都是完全无法预测和确定的问题,而是大量或已经或正在或即将发生的越来越突出的现实问题。联合国在2005年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中,通过披露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事实之后得出结论: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下去,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将会面临巨大威胁,尤其危及人类健康与长远发展。我国学者曲格平在2002年就提出我国的生态安全已经在国土、水、人民健康和生物四个方面突现出来。目前,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枯竭导致部分地区沙化严重、发展受阻,甚至出现生态移民;环境污染致使部分公众健康与生命遭受损失;一些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等。面对这些生态安全问题的现实挑战,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当代政府自然责无旁贷。

其次,当代政府担当生态安全责任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先进理念的内在要求。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不仅直接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安全基本目标,而且也深刻揭示了生态安全的以人为本重要属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就是安全发展和发展安全,当然也包括生态安全的发展和发展的生态安全,因为前者就是指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与人类 社会稳定性生存为前提,后者就是指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持续性提供各种基本条件为保障。,’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如果说当前第一要务是发展,那么第一责任就应当是公共安全,而生态安全则为政府根本的第一责任。二是追求生态文明目标的要求。,生态安全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体现了安全文明建设的要求。其中,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而生态安全文明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文明的最低限度和最为基本要求的文明。与此相应,目前我国政府主要职责也需要不断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到生态文明与安全文明建设型政府上来。三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和平和安全问题的某些方面与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直接有关的,实际上,它们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的安全性,其中当然也应包括作为发展安全核心的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而作为人的最为根本需要的生态安全也理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因此,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代政府必须担当起生态安全责任来。

再次,当代政府担当生态安全责任是适应当代政府创新先进目标的直接要求。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本位或社会本位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政府,它不仅在服务内容上需要把维护社会公正放在显著位置上,而且在服务方式上也需要具有主要为服务导向而非控制导向的特征。显然,生态安全不仅代表一部分人或当代人的利益,而且代表全人类和后代人的利益。而服务型政府担当生态安全责任既是体现公民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核心价值之要求,也是体现最具广泛意义的社会公正之要求,还是体现适应生态安全问题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特点的服务导向或非控制导向之要求。二是建设生态型政府的要求。如果说,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或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首先要建设好生态型政府,那么,建设生态型政府就必须首先要建设好生态安全型政府。因为维护生态安全是生态型政府建设的最为基本的任务,而政府生态安全责任也是生态型政府的最为根本的责任。三是建设责任型政府的要求。责任政府是具有对公民或社会负责理念的政府,而政府责任的具体内容也可表现为包括生态责任、安全责任等在内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政府担当生态安全责任既是对公民或社会负责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责任内容的直接具体体现,是建立在“生态安全公共利益至上”的信念基础之上的当代政府责任的直接具体内容。

三、强化当代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主要原则和总体思路

根据当代社会治理以及政府治理的新理论,结合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新特点,笔者认为,应当在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内容、形式以及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强化如下一些原则:

一是生态安全责任内容的多样统一和相对优先原则。如前所述,生态安全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作不同的区分。所以,相应的生态安全责任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如可分为自然生态安全责任与人类生态安全责任、人类生存的生态安全责任与人类发展的生态安全责任、区域生态安全责任、国家生态安全责任与全球生态安全责任等。一方面,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生态安全利益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坚持这些不同生态安全责任内容的最终统一性原则;另一方面,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这些不同内容的责任之间也可能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而也需要政府坚持一定的相对优先原则,如人类生存的生态安全责任相对优先于自然生态安全责任,自然生态安全责任相对优先于人类发展的生态安全责任,人类生存的生态安全责任相对优先于人类发展的生态安全责任,国家的生态安全责任相对优先于国家内部区域的生态安全责任,全球生态安全责任相对优先于国家生态安全责任等原则。

二是生态安全责任形式的多样并举和道德根本原则。政府责任形式通常表现为道德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或积极责任、消极责任等方面,这些同样也可表现为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具体形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强化生态安全责任,政府必须根据现实需要坚持综合运用这些多样的责任形式原则。但是,相对于其他政府责任形式,政府也应当坚持道德根本的原则,即确立生态安全的道德责任应当成为当代政府落实生态安全责任的根本之道。这既是因为生态安全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任何有关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内容都无法准确完整地加以涵盖与包容;也是因为道德责任在本质上更加赋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即“道德责任不仅是法律责任的补充,而且是法律责任的提升。如果行政人员能够具有充分的道德责任意识,他就能够超越法律制度对他的岗位责任的一切规定,使他的岗位责任得到最充分的履行,并在这种履行岗位责任的过程中,使法律制度的不充分性得到补充,使法律制度的一切不适时的和不正确的规定得到纠正。”

三是生态安全责任主体的多元合作和政府主导原则。根据当代社会治理理论的要求,生态安全责任主体不能仅仅限于政府,而且应当包括各种能够承担这一责任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政府生态安全的善治也必须坚持政府与其他多元社会主体的合作治理原则,而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合作治理理论又进一步强调这是一种超越工业社会的工具理性和体现高级价值理性的多元合作原则。而生态安全的高度复杂性、广泛公共利益性以及众多生态自治力量的成长都在呼唤这种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生态安全多元合作治理,这是一种政府与其他多元社会主体建立在真正平等基础之上自愿自主的合作治理。虽然,这种合作治理强调的不是以政府为中心而其他社会主体只是作为参与主体而存在的治理,但是,在走向这一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中,当代政府仍具有主导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而所谓政府主导原则就是指政府不仅要在自身不同层面、领域或区域的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率先进行充分平等协商基础之上的生态安全合作,也要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生态安全自治力量的成长和成熟,还要善于担当促进和组织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以及社会主体之间的生态安全合作之职责。

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强化当代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总体思路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断确立政府生态安全责任的理念基础。这一理念显然是生态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机集合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当代政府需要从关注一般生态环境问题意识上升到同时关注生态安全问题意识,从关注传统的国家安全意识上升到同时关注作为非传统国家安全的国家生态安全意识,从关注生态安全的法律责任意识上升到同时乃至主要关注生态安全的道德责任意识。

篇4

关键词:我国公民;个体角度下;生态素质培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58-02

我国党和政府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的高度。要科学合理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但需要政府大量的财政支持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更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直接相关者和实施者――公民自身的实际践行,这就需要公民提升自身生态素质。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民生态素质的低劣和严重不足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动力、效力和持久力,需要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公民生态安全意识淡薄,引发生态恶性循环

长期以来,经济利益至上和经济效益第一的发展观念在国民心中根植下来,追求经济增长的短期利益,不了解、不重视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关联特性,意识不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等,导致非生态行为在国内的诸多行业、领域中频繁发生。土壤污染、空气质量超标、水体严重失衡等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众所周知,人类生存的地球圈是一个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旦生态系统的某一部分失去安全,处于风险状态,它将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威胁反应。森林的破坏不仅仅造成鸟类的消失,也使土地和森林财产的价值下降;水域的污染不仅仅造成鱼类的死亡和水质的恶化,也使渔业的价值受损;土壤的污染不仅仅带来农业无法有效持续发展,也使土地的资源价值下降……被污染和破坏的土壤、森林、河流等不仅使本身系统的生态安全面临风险,由于土壤、河流、森林等彼此之间的不可分割和相互关联,土壤的污染会因为雨水的冲刷致使污染进入河流,污染的土壤破坏森林的正常生长;污染的河流会破坏周围的土壤环境,破坏森林的生长环境;森林的破坏导致土壤的外部环境恶化,破坏河流的孕育环境,致使河流干枯,土壤沙化。人们不重视生态安全的关联性,不关注生态安全的互构性,缺乏对森林、河流、土壤的生态安全意识的认知,结果将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二、公民生态责任意识淡漠,引发生态风险社会

公民生态责任意识意味着人对自然的道德意识,意味着人对自然进行索取与补偿的关怀,意味着对自我和对他人以及自然的高度负责。但现实生产、生活中,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还是淡漠的。从污染的海洋、河流中打捞的鱼不仅威胁吃它的人,而且也威胁所有依赖打渔为生的人;从被污染的土地上收获粮食不仅威胁吃它的人,而且也威胁所有以农业为生的人。打捞被污染的鱼给人吃它仅是为了自己获利而不考虑吃了污染鱼的人的生命和健康,污染河流的人只为自己获利而不考虑被污染的水给打捞鱼的人带来的损失,而污染河流的人有可能去吃被自己污染了的鱼,吃了被污染鱼的人可能去污染河流。在这个污染链条中,每个人都是立足在本我利益的立场上,仅考虑自己的所需和获利而不念及他人、不关心环境,结果造成环境越来越糟糕,人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差,“毒物和污染与工业世界的自然基础和基本生活过程纠缠在一起。”[1] 生态责任意识淡漠导致生态风险的存在,社会中到处充满着生态破坏的各种不同现象与后果,公民处在自己编织的生态风险社会网络中。

三、公民生态保o意识较差,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尽管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保护环境,并采取一些措施治理环境,但是公民生态保护意识的不足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还是很严重的。根据国家委员会对我国100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表明,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这与旅游者生态意识不高有直接关系;59%的自然保护区用汽车接送游客,这是产生噪音和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2];现实社会中,一些公民只知道从自然界索取不懂得补偿;只会任意破坏环境而不保护环境;只关心自己的方便好处而不考虑对他人和自然带来的损害。垃圾随便扔随便倒、污染物和污水任意排放、噪音随时播放、花草随意采摘践踏、树木山石乱砍乱伐……公民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浅薄引发生态的直接环境破坏甚至是二次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生态保护意识的不足所造成生态污染、环境破坏是长期的、动态的。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类似“公地悲剧”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生态环境进行着日积月累的腐蚀。谁都不否认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是谁都不把保护环境当作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事,结果就是生态环境的状况越来越糟。

四、公民生态消费意识不足,引发生态剥夺和资源浪费

消费是人类整个生存和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又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公民消费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公民生态意识的消费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日常消费活动中,它既符合现代社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满足公民的消费需求。但是,公民生态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缺乏与不足将导致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甚至生态的掠夺。一次性消费、过度包装、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对鱼的过度捕捞、对动物的过度猎杀,对河流的过度饮用,对山体的过度开发……这一系列违反生态限域的消费行为就是缺乏生态消费观念的行为,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导致生产的不可持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开始由节俭型转向享受型,奢侈和高档消费品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来生产,甚至会伤害到自然界生物物种的生存,危及自然生态平衡。“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消费还将大规模增加废弃物的数量,从而使生态与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3]因此,现代社会公民生态消费意识的缺乏与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五、公民生态价值观念淡薄,制约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公民生态价值观,就是公民具有的珍惜和爱护自然、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本理念。该理念是将现代的文化价值观与生态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即体现了传统价值观的现展,又反映了当代生态主题。公民生态价值观将公民这一生命体与自然界的关系连接在一起,不仅关注公民本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还关爱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将人类的生存质量提高到与自然系统高度统一的层面。珍惜、爱护、修复、保护、重建等作为生态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关系到公民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人类作为高智商的动物,已经意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离开这些,人类将难以生存。当代社会,公民淡薄的生态价值观给自然界带来了让人心痛的破坏与伤害。令人汗颜的是全国乃至世界的生态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游客在天山私自采摘雪莲,居民露天烧烤,农民焚烧秸秆,企业不经处理就排放污染液体和气体,牲畜养殖户和企业将养殖基地建立在居民居住区等生态不文明行为。公民的这些不文明的生态行为,根源在于其缺乏生态价值观的指导,这将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六、公民生态参与意识不足,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角色的普遍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公民都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义务主体。生态参与主体由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环境等不同而分为若干层次,社会分层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参与者对生态的目标和意义等的认知程度不同,在生态参与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表现。生态参与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活动,它对行为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生态素质要求较高。我国公民无意R参与和被动参与较多,自觉参与和主动参与较少。即使参与的公民也有相当数量不是出自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单纯受到宣传鼓动、组织号召的影响。不可否认,我国部分公民的生态参与动机已从单纯关心本我利益上升到为他利益,甚至是全社会层面。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公民参与生态活动的出发点是来自本身的健康和安全,属于“自我保护型”层面,还没有上升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为他服务型”层面。整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公民的生态参与意识总体上还处于自发状态,参与意识薄弱,动员性参与依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公民生态参与自主性不足导致的后果是公民生态参与行为理性相对不足,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七、公民生态合作意识不足,影响生态治理效果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所带来的生态问题与危害是难以估量的。生态问题具有关联性、持续性、渗透性、全面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性。一旦一个地区或领域发生生态污染或环境破坏,其他地区或领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没有人能躲避生态问题的威胁,因此,对该区域或领域的生态治理需要不同主体在不同层面进行协调与合作。“生态治理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动态过程,它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限定在生态可承载的能力范围之内;生态治理是人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4]生态治理贵在协调与合作。生态治理的主体素质与能力,以及生态治理主体之间协调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生态治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45.

[2] 佟敏,王红姝,黄颖利.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教育[J].绿色中国,2005,(2):61-63.

篇5

关键词:粮食安全;政策;危机;挑战和出路

一、引言

自古以来,粮食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早在东汉末年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口由于战事也不断减少,粮食也逐渐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曹操意识到了粮食对战争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听从枣祗和韩浩的意见,实施了有名的屯田制度,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民的生计之源和生存之本,现如今我国是13亿人口大国,在人口如此之大的国家,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粮食安全一直是关系到民生的长久大课题。

二、 中国现今粮食安全的形势

(一) 人地矛盾、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制约我国粮食的生产和粮食安全的未来。

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耕地面积的制约,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中国现如今的头号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就人口结构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单独二胎政策都是为了解决人口所带来的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使得耕地面积大量的减少,工厂和人们加盖城市化建筑侵占了可耕用地,影响了粮食的生产力。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同时,耕地的质量也不断下降,耕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土地的盐碱化和荒漠化,此外,受到干旱和洪涝等影响,耕地质量也不断下滑。我国地区间差异较大也使得耕地分布不均等问题的出现。

人口“农转非”引发耕地“农转非”也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减少。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还是非农建设用地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我国耕地利用潜力有限,后备资源不足,过度的加快城市化,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粮食的安全。

粮食生产除了耕地,还需水资源作为支撑和保障。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贫乏,由于人口的居多,我国是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得我国南方经常干旱,北方却时常产生洪涝灾害,对粮食的生产及其不利。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和工业用水的增长,水资源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约束显得尤为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地区已经进入了严重的缺水阶段,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成为保护水资源必要条件。中国大多数城市已经是“水荒城市”。如此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由于我国生态保护的力度不足和重开发导致了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农业生态环境不乐观。

我国的土壤沙漠化是由人为造成的,在风力驱使下沙漠化的不断蔓延影响到我国的耕地面积的变化。据研究调查发现,中国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重复的耕种,过分的使用化肥,必然导致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旱涝严重,土质退化使粮食安全危险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率的不断下降,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废水、人们生活用水、大气污染物排放使我国多数土地遭受不同程度污染,而我国的污水处理率较低,排向农田的废水严重会使农田无法继续耕种,对粮食生产构成威胁。

(二) 农业基础设施和政策体制现状。

我国虽然单位面积产量已高于世界水平,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农业科技为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是巨大的,仅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给解决了中国大部分人的口粮问题。所以说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科技的进步会对粮食安全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呈迅速增长态势。

2012年我国粮食取得丰收,实现了“九连增”,粮产增加、人均占有量、粮食库存和中梁收益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效。但也带来了一些供求失衡、农田污染严重等负面影响。加强政策体制改革和法律体制的监督刻不容缓。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等政策机制还不健全,这直接导致了目前粮食问题的发生。比如在灾难等问题发生时无法及时的供给和调控。同时,机制的不完善使粮食补贴无法有效地实施,进而不利于发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 中国粮食储备不足,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加深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国民收入水平增加,这也加大了我国粮食市场的压力,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需求量还是过大,使我国必须依赖进口粮食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饮食。

粮食的储备不足导致了我国对外进口依赖性加深,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潜在的风险不断增加,如果一旦渠道受阻,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政策选择

近年来支持粮食的政策力度快速的增加,但还需要处理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支持力度和规模有待增加等问题。增加粮食补贴,加强政策力度,完善政策机制是头等大事。

(一) 人口政策直接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人口的增多必定会导致耕地面积的不断萎缩,我国目前的耕地面积虽然在总量上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人均占有却排在世界的后列,人口增多保护耕地资源,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又要控制耕地面积。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对人口的调控可以有效地平衡人地矛盾。

(二) 发展土地政策是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政策选择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发展是现代性的问题也是长远性的问题,耕地污染严重也导致了粮食减产,大量的垃圾、工业废气、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农田中,造成了耕地的极大污染,大量喷洒农药也污染了土地。我国实施的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的约束,占优补劣现象导致了耕地质量的下降。加强土地政策的实施势在必行。

(三) 提高蓄洪能力,有效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

我国的水利基础设施不足,当发生洪涝灾害时,许多堤坝无法抵御较大的洪水,使得农田被淹,我国储蓄洪水的能力锐减,围湖造田成为了主要的原因。我国的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和承灾面积却在日益减少。实施水利政策,保护水土安全,节约用水是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地政策选择。

(四) 完善科技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储备政策、和生态环境政策

有效地完善科技、财政政策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储备增加,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是完善进出口政策的有力方式,而提高粮食储备能力和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新形势下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出路的几点建议

(一) 持续发展粮食生产,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的核心是保护农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民生,加大对农业建设的投入和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对农业的法律体系建设,平衡生态资源,禁止非法侵占和破坏耕地的资源。

(二) 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粮食收入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的农业占据主要的地位,农民的收入过低,大部分农业还处在手动生产的阶段,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出。农民的收入过低,由于种植成本高,农产品加工能力低,而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健全,商品流通渠道少,导致了农民低收益的现象。农民仅仅依靠劳动力解决生活问题,影响了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安全问题。增加农业财政补贴可以很好地保障农民的生活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可以保障产量,也提高了农民产粮的热情。

(三) 扩大进出口,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储备能力。

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可以更好的增加产出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增加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农民的工作量,提高劳动的生产率,扩大农业的经济规模,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聘用一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可以有效地增加粮食产量和市场调控水平。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可以保证部分地区的旱涝问题,增加农业耕地的应用面积,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步骤。

1. 增大国际间粮食贸易的进出口能力,维护国家安全。

我国粮食的需求量很大,仅仅是我国本国的粮食目前无法满足本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粮

食进口的“大国效应”,势必会是我国的国家安全遭遇风险。努力做好对国外粮食的进出口工作,可以维系国家的稳定,保证信誉,保持和扩大对其它国家进口粮食工作。中国进入WTO对我国粮食进出口更加的有利,我们在加大生产的同时,也要继续提高进出口能力。

2. 提高粮食的储备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粮食储备可以有效地调控粮食供给余缺,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的储备问题。中央储备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但粮食储备存在着规模过大,成本过高,布局不合理,储备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我国粮食储备的规模布局,增加粮食储备质量,完善粮食储备经营管制体制。(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岳岷.中国未来粮食安全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P106

[2]陈文胜.世界粮食危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机遇与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0.

[3]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P82,P257

[4]曹宝明,李光泗,徐建玲等.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P23,P64

[5]公茂刚.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P203

[6]王健,陆文聪.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P46,P111

[7]王梅.粮食“九连增”喜中也有忧[J].农业展望,2013年第5期.

[8]国家粮食局课题组.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P33.P59.

[9]胡岳岷.传统粮食生产区“三农”出路解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篇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改善。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早已不见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情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甚至普遍存在,频频曝出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癌症村等新闻触目惊心,农村环境污染亟待治理、刻不容缓。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广泛。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长期以来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堪忧;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风险。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导致农村面源污染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基层政府对农村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等,又有农业生产者环保意识不强、环境监管和保障体系不健全因素。此外,农村“空心化”问题又导致治理力量严重缺乏,使农村污染治理难以形成合力。农村成为环境污染的低谷,环境保护的盲区。

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严重污染土壤与地下水,阻碍“美丽乡村”的建设,威胁农村居民的健康,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应人民所盼的必然之举。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强对种植业污染和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加快转变传统种植、养殖增长方式,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另一方面,政府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培训、宣讲等方式打造立体的农村环保宣传和教育平台,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减少由农业生产生活主体造成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保护标准与法律,提高企业入驻农村的标准,重点支持生态经济、循环和低碳型工业、生态循环型农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遏制工业污染蔓延的势头。

篇7

【关键词】林业资源;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1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的重要性

1.1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森林资源对于我国的林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森林防火管理不仅是发展林业资源的需要,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由于我国属于林业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加上我国本身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若是发生森林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是保护我国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与必要工作。

1.2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森林防火管理对于林区人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火灾不仅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而且严重威胁着林区人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只有切实做好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才能真正保护人民的生存环境,避免导致我国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破坏。

2 加强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增强林业资源的保护,首先应当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加强其防火知识重要性及管理措施的宣传与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宣传电视、广播与新闻广告的方式进行防火管理知识讲解,或通过设置各类宣传口号、防火宣传单、警示标牌等方式不断向护林人员与林区人民灌输森林防火安全意识及意义。经过各式各样的森林防火宣传与教育,引导人民资源投身到森林防火工作之中来,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根本上解决森林防火管理的力量问题。

此外,防火管理人员可以拓展各类宣传途径进行防火知识讲解,例如,在各类报纸、电视台、广播节目进行防火管理重要性及措施介绍,或通过政务信息、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还可以在附近的中小学校门口及林区范围内进行宣传,以黑板报、宣传单、文艺汇演、宣传画册发放等各种形式,尤其应当加大力度向游客及林区人民进行防火管理宣传、教育。

2.2 加强火源管理

2.2.1 加强野外生产用火及生活用火的管理

2.2.1.1 加强野外生产用火管理

其一,炼山、烧荒、烧牛坡等生产用火应当选在安全防火期内进行,在进行生产用火之前,必须确保其防火线质量合格、审批手续完善,并事先准备好扑火人员与扑火器械、工具,确保余火被完全清理干净。此外,若天气为大风天、傍晚,或属于高火险期,则必须避免在此类时期进行野外生产用火。

2.2.1.2 加强野外生活用火管理

护林人员应当加强野外生活用火管理,确保野营人员生火做饭后离开前已将火源、余火彻底清理、扑灭。其用火地点适宜在接近河流、道路灯较为安全的地点,并在靠森林的一边及时设置好防火线,由专人负责用火管理。

2.2.2 加强上坟烧纸用火管理

在清明节等关键节日,要突击组织宣传巡逻队伍开展宣传教育和巡逻,在坟地集中的地方,组织专人看守,在通往坟地的道口设立宣传提示牌。确保在用火前必须将用火场地周围的可燃物全面清理干净,用火后必须等完全熄灭后才能离开。

2.2.3 加强儿童及智力不全的人员管理

少年儿童和智力不健全人员是森林防火的重点监管对象,必须加强对家长、教师和监护人的教育,请他们严格对儿童和呆傻人员进行看管,并通过与监护人签订保证书确保其不在野外玩火。

2.3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措施的落实

2.3.1 加大力度推行森林防火责任制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根据森林防火责任制,将防火管理部门中的各个人员的职责进行分门别类,由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本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管理工作上来。

其中,护林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加强防火及救火的方案设置,并加强防火指挥系统、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以高效、快速、全面的信息传输方式提供相应的防火管理与扑火信息,以便确保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刻探测到相应的警报信息。此外,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应当采用签订责任状、防火公约、树立责任标牌等形式,把火源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头、林地。加强护林人员防火管理的责任心,严格按照管理法规进行日常巡查,加大森林防火的管理力度。

2.3.2 完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完善森林防火预案和应急预案、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启动每日零报告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防火运行机制,可以全面、有效的排除各种隐患。其中,各地应当在林区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隐患排查要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漏洞得到及时堵塞,及时消除隐患。

2.3.3 加强巡查

为了及时发现火情,护林人员必须每天定期定时进行巡查、巡护,尤其在防火警戒期应当加大巡查的力度,这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第一步。巡查巡护一般由护林防火人员执行。巡护方式主要有步行、骑自行车、骑摩托、乘坐汽车等。巡护主要任务有: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控制野外违章用火;依法检查和监督防火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报告火情并积极组织扑救。

2.4 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

2.4.1 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

为了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其扑火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扑火的效率及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当加强消防队的技术培训,可以通过火灾模拟、演练的方式,结合其相应的地形、风向、风速等因素,进行消防救火演练,锻炼消防员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其应变能力。

其次,在防火期间,消防队伍要处于高度的临战状态,消防车辆和风力灭火机加足燃料,严阵以待,每天坚持起动试验,背水桶加满水,通讯电台和手持机落实专人使用保管,保持通讯联络,确保万无一失,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最后,加强消防队员的体能训练,提高队员的体能,锻炼其意志力,时刻处于高度警惕之中,加强消防安全事项的管理,选取最适宜的扑火工具及扑火策略展开消防工作。

2.4.2 加强森林消防物质、设备的建设

各种扑火机具和电台通讯设备以及消防专业车辆,是森林消防队不可缺少的战斗武器,必须要严格管理,坚持经常保养维修,落实专人负责。消防库房要保持清洁卫生,各种机具编号注册,要摆放整齐。

3 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保护我国林业资源,必须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及防火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杜绝火灾的发生,以免给林业资源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平,提高林业资源防火管理质量,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林业资源的安全性,推动林业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光辉.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2006(02).

[2]杨树槐,霍立文.掌握森林防火工作的规律,保护森林资源[J].吉林林业科技,1999(06).

[3]陈进.如何做好森林防火工作[J].社会与科学,2009(06).

[4]林学概论[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森林防火条例[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篇8

一、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

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着力构建“信用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健全、银企关系融洽”的金融外部环境,不断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金融服务,促进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

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环境。要深入贯彻实施“优农、强工、兴商”的经济发展思路,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同时,各金融机构要保持信贷投入总量合理增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保证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和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的资金需求,改进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服务,加大对“三农”和出口的信贷投入,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当前要重点关注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经济金融运行的持续影响,加强对经济趋势性变化的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形势分析会、货币信贷通报会、金融联席会议等各种平台,以及制订货币信贷投向指引等各种有效方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工作。

(二)建立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为金融发展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要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构建金融稳定网络组织,统一协调全市金融稳定工作,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属地负责、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金融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特别对可能发生的企业资金链断裂、金融挤兑等突发性事件或重大金融问题实行紧急报告制度,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积极主动处置,确保金融安全。

(三)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要以*市征信管理委员会为组织平台,完善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实施对资信评级市场的管理,规范我市资信评级业务。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在实现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信用信息联网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工商、通讯、公用事业、税务等部门的信用信息,为银行贷款提供全面真实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要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守信用借款人”评选活动和失信借款人内部通报制度,对守信借款人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贷款利率上予以优惠,金融服务上予以优先;对失信借款人要实施金融同业联合制裁,逐步建立配套的正向激励机制和逆向惩戒机制。加大征信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以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主题的金融科普宣传活动。坚决打击逃废金融债务、恶意套取银行贷款等行为,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四)优化社会服务体系,为金融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要按照“法律规范、行业自律、政府监督”的要求,规范发展会计(审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其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进一步规范对企业抵(质)押资产的登记、评估,减少环节,提高效率。要制定完善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激励政策,积极支持和帮助金融机构清收、处置不良贷款。要改进外汇管理,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推广进出口网上核销,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立民间借贷监测制度,关注其利率水平和资金流向,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诈骗、制贩假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地下钱庄、地下保单、非法外汇等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构筑金融生态的安全屏障。

(五)积极支持改革创新,为金融发展提供协调和谐的内在环境。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一步落实已承诺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地方扶持政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举办推介会、展示会、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异地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并协调解决其在*业务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持异地信贷资金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完善服务手段和功能,满足社会对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金融、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一个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好,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本地区,更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更有利于金融的稳健运行,从而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

篇9

生态农业的概念是生物之间的互相生存供养,由此而形成的某种规律。这是人和生物还有环境,这三者之间,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进行的能量互相交换,以及因地制宜,由而建立不同的农业结构来进行发展,这是有着较高效率的,没有危害作用的,能量互相转换的模式。生态农业同时也是将各种各样的生物的生存互相联系起来,由此而做到生物与生物直接的能量互换或者互补。生物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环境能够作用于生物,同时生物又能回馈于环境。生物与环境这两者之间,即使互利互助的关系,又是互相制约的关系。生物与环境这两者的关系,就充分表现了生态农业这一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它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的集合体,是农业生产体系,是人工生态系统。我国的生态农业包含了很多的成分,层次和部门,由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由此而形成了复合农业系统。在上世纪年代,生态农业主要就是实行粮,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和机械的投入等等,而进行的。生态农业是综合性的一种生产体系。

2 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是关系到农业整体质量提高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结果。生态农业有很多的功能,并且生态农业是我国,目前为止,有效的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的手段之一。生态农业能够安全有效的生产出食品,而不是含有危险物质或者某种物质严重超标的食品。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农民将得到更大的收益,收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又可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从而为维护粮食与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的农业都是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有着严重的危害,由于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使得对现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让农业生产力造成下降。生态农业从传统的农业方式进行转换,注重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使得农作物病虫害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让农业用水和农业土壤得到一定的环境保护,从而起到保护农业生态的作用,甚至起到回复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三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安全食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安全食品市场的兴起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安全食品的发展必然势头愈猛,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实施发展生态经济,富民强省、强国大有裨益。

3 相关对策和建议

3.1 做好发展生态农业基础工作

对于生态农业的研究开发要认真对待,国内和国外的对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要仔细了解并且制定计划,然后进行研究。主要是动植物的资源研究。

3.2 加强领导

把发展和开发安全食品摆上日程,加强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实施步伐,坚强这一方面的领导,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由此做到高效生态农业。

3.3 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今后生态农业更进一步的发展,要广泛宣传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重要意义,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倡导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引起更广泛的重视,提高全民的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要全面普及生态农业知识,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自觉性。

3.4 抓好试点

由现在的关于农业生产的企业来看,为了发展较好的农业生产,将关于高效生态农业的试点,以及农业方面的项目,全部都进行了重新而又全面的计划,以方便今后在生态农业示范县进行实施。在建设各种促销手段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开拓市场,因为抓好安全食品的销售环节是重中之重。其中,可以建立出口商标,可以创立品牌和可以举办展览会等等手段,由此而来提高。

当然,食品安全开发时需要多重力量的,仅仅只是农民和企业是肯定不能满足的。食品安全开发还需要各阶层的政府和国家机关提供一定的帮助,将发展优秀的农业产品和食品安全开发相互结合,由此形成优秀的农业产品和食品安全开发相辅相成。培育为安全食品生产加工服务的配套产业。这些产业主要包括生物肥料业、农药业、种业等。

3.5 全程监控农业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之所以需要进行全程监控,就是因为农业生产需要全程,每个环节,都要清洁生产,都要操作规范化,一是对于农业生产之前的管理,要做到事无巨细;二是对于农业生产之间管理,也要做到事无巨细,即要强化农田生产过程的农事操作;三是对于农业生产之后的管理,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事无巨细。总之,全程监控,就是需要对农业生产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控,由此维护好食品的安全。

篇10

立足低碳经济,创建符合自身经营理念的营销模式,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及衍生出发,探讨了发展低碳营销的必然性,分析了低碳营销模式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路径有: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价值观,渗透低碳发展思想;建立绿色核算体系,通过相关措施引导低碳消费;从产品低碳化出发,利用企业部门连接作用同步推进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最后从社会舆论宣传、相关政策支持、一系列制度建设等方面总结出对低碳消费观念进行推广的思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营销模式;生态环境

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同时,在后续的相关文件和条例中提出了低碳经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可以加深对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技术上的创新、产业升级、管理制度的创新、清洁能源开发技术的突破等方面,客观地表现了低碳经济对于不同国家整体的发展的积极作用。结合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通过采取相关的措施能够降低人们对于石油、煤炭等非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有效的战略思想。企业在开展自身社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1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与衍生

1.1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

根据联合国最初提出的有关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能够发现低碳营销模式的内涵主要是强调企业在进行社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利用制度或者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减少能源消耗,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必要地贡献。低碳营销模式突出了环保的理念,通过相关的措施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间接地提高了企业综合的市场竞争力。

1.2低碳营销模式的衍生内涵

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将低碳经济理念通过有效的方式融入到了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增加了自身整体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低碳营销模式的衍生内涵主要是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要保证生产效益的增加,也需要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减少对于环境安全的影响。同时,更加强调了如何提高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激发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支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将低碳营销模式放在战略高度方面,以绿色营销的方式刺激人们的消费。这种营销模式的衍生内涵更加强调了企业的生产流程、生态环境建设、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之间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平衡才能够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这对企业的战略投资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发展低碳营销的必然性

低碳经济最初只是一种科学的理念,具体的实现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但是,随着各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低碳经济的模式已经遍及了全球各个国家的不同行业。企业为了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主动地采取低碳营销的方式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发展低碳营销不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这种营销方式运用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①适应了当前形势整体的发展要求。做好低碳营销的相关工作,需要企业通过采取相关的措施达到低碳经济的整体要求。制度上的创新、技术上的突破等手段,都是企业低碳营销模式的具体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片面认识,促使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突出低碳经济的相关特色。当前形势影响下,消费者环保理念的增强,客观地决定了企业利用低碳营销的方式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的必要性;②适应了全球经济环境稳定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前全球经济环境的整体发展状况,资源的短缺是制约各个国家发展的客观影响因素。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性,不同的国家利用低碳经济的相关法规约束企业的投资活动。而企业采取低碳营销的模式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整体上与全球经济环境稳定的相关要求是相吻合的;③适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利用低碳营销的方式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同时突出自己的经营理念,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充分地发挥出了低碳营销模式的巨大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增加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低碳营销模式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得到一定的控制

通过采取低碳营销方式,企业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得到了一定地控制。资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逐渐地加大,间接地为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地威胁。而企业利用低碳营销模式的作用开展自己的业务活动,减少了资源的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几率,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得到了一定地控制。

3.2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增量惊人

低碳营销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地增大。严重威胁着整体的生态安全。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环境质量加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带来的影响,间接地为企业低碳营销模式的应用带来了机遇,客观地体现出了低碳营销的适用性。

3.3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

由于大多数机动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非可再生资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始终维持在一种较高的层面上,间接地加大了环境的承载压力。同时,由于低碳经济所涉及的技术还未真正地走向成熟的阶段,导致这种理念在推行的过程中面对着很多的困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意味着需要更多较为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相关的行业拥有更多成熟的管理机制。但是,当前形势影响下,这些方面的工作无法真正地落实到位。因此,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3.4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面对不容乐观的环境形势,我国在相关的政策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强调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及时的调整工作思路,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客观地体现出了保护环境的先进理念。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碳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的最终目标。同时,也需要提倡消费者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做到绿色消费。这些方面的相关内容客观地体现出了发展低碳经济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4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路径

4.1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价值观,渗透低碳发展思想

为了使低碳营销模式能够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全社会所有的消费者与相关的企业能够间接地形成低碳消费价值观在具体的行为中慢慢地渗透低碳发展思想。这样的举措能够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地将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为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4.2建立绿色核算体系,通过相关措施引导低碳消费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低碳理念逐渐渗透到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绿色的核算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客观地体现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是否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行为提供了必要地指导,促使企业在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同时,社会各行业在运用低碳经营模式开展社会经营活动时,应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为自身的品牌效应推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4.3从产品低碳化出发,利用企业部门连接作用同步推进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低碳营销模式是社会各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实现该目标需要生产企业能够从产品低碳化出发,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步地推进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企业未来的生存竞争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将低碳营销模式的相关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低碳经济时代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5对低碳消费观念的推广思路

5.1社会舆论宣传

低碳消费观念的逐步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社会不同的生产企业或者管理部门能够做好有关低碳经济的相关工作。利用社会舆论宣传的方式,能够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主要在于:①社会舆论的影响范围广,覆盖面大,能够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②社会舆论宣传能够使所有的消费者真正地意识到低碳消费的重要性,为低碳消费理念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5.2相关政策支持

低碳消费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在做好低碳经济的生产作业中,需要考虑自身的成本费用。这也客观地决定了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和推行更多的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只有这样,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进而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真正地树立低碳消费观念。政策的支持是保障企业开展低碳消费经营活动的有效措施。

5.3一系列制度建设

为了扩大低碳消费观念的影响范围,需要充分地发挥出制度建设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能够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为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带来积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低碳消费观念推广的可靠保障,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做好制度建设的相关工作,能够为低碳消费创造有利的环境,促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真正地做到低碳消费。

6结语

通过制定相关的措施体现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企业将自身的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过程中,做好维持自身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相关工作,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低碳消费观念的推广需要通过相关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人们能够从本质上意识到低碳消费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赵杨.低碳营销———低碳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营销新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