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的现状

篇1

关键词:森林采伐;生态环境;影响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非常广袤,林场数量众多,每年的造林和采伐作业都是林业发展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在世界面临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双重考验下,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林业发展的根本理念。因此,在我国林业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生态林业的建设,还应当考虑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根据林场采伐作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采伐、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一、我国森林采伐的现状以及采伐导致的生态问题

森林资源是世界上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宝贵资源,我国历朝历代对森林的发展保护都极为重视,不但有创造林业资源的植树活动,还有管理采伐的严格制度。这种造林和护林的发展政策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森林采伐中出现的过度、不合理采伐情况仍然时有发生,不仅导致经济损失,还导致了生态问题的频发。

(一)森林采伐的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通过林场组织形式实现集中管理,部分森林则通过承包经营方式由个人或者企业团体经营管理。在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从采伐森林来获取建设的材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林场的采伐作业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没有意识到过度采伐带来的生态影响。最近今年,由于国家封山、护林政策的出台,新型材料越来越多,木材也不再是建设必须材料的唯一来源,这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喘息机会,森林采伐乱象正在逐渐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加强管控。

(二)森林采伐导致的生态问题

1、过度采伐导致林区土壤结构失稳,水土流失

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中,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组织,但是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管理组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以林场的管理为例,我国每年都根据各林场的资源存储情况以及造林发展情况,提出了合理采伐、少采伐的发展要求。然而,有些林场在采伐管理上没有严格执行这些要求或者执行不够力度。对成林区进行大面积的连片采伐,根本没有考虑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以至于在后续的发展中,经常出现林区土壤结构失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给林区的植树造林带来了诸多不利,需要大量的投入来改善生态环境。针对这种以过度采伐获取经济效益,然后大量投入来植树造林的循坏现象,如果不及时遏制,无异于饮鸩止渴,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不合理采伐导致林区生态防御、修复能力减弱

在森林采伐过程中,由于采伐计划在制定时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没有考虑到采伐对生态的不利影响,使得很多时候的采伐方案在生态环境角度上非常不合理。大面积、连片的林区采伐过后,导致的后果是整个林区的生态防御体系被破坏,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明显减弱,甚至完全失去了森林的净化作用。当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修复林区的生态功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都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解决采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制度,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采伐作业实际情况,要想改变采伐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我们必须制定严格的采伐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充分发挥林区管理组织在采伐管理上的控制作用。其次,在林区的采伐管理制度上应把经济采伐和生态采伐分开管理,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管理细则。应尽量减少或者不进行经济采伐,落实好生态采伐,不断地壮大森林资源,利用森林自身的强大修复能力来全面改善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应建立采伐管理的监督力量,确保政令执行到位。

(二)培养专业的采伐管理人才,强化生态考核指标

森林管理中出现的过度采伐,不合理采伐,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利益驱动作用,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采伐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无法意识到采伐对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会如此巨大。所以,要想实现采伐管理合理发展的常态化,必须培养出专业的采伐管理人才,通过吸收人才来壮大采伐一线的管理力量。在采伐的管理上,强化生态考核指标,让专业知识结合考核体系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采伐问题一直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研究重点,过于粗放的采伐管理模式不但使得大材径林业资源越来越匮乏,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未来的森林采伐作业中,我们应切实遵循合理采伐、生态采伐的基本原则,逐渐恢复并增强森林的生态修复能力,全面实现森林的生态功能。

作者:侯宪武 单位:宾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篇2

1.1生态环境对全球的作用

“生态是与各生物体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总和[2]”。生态是一种互动性适应关系,它是一种实体,实实在在存在于周边环境和社会中。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是项化整为零的政策,可以大大提高全球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效地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面貌,从根本上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加固了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生态循环,有利于维护自然界生态的稳定性。对于自然界本身而言,生态的形式有许多,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这些生态系统的形势变化从来就是有生有灭,不断地在进化,不断地在演变,在不停地发展,或好或坏,甚至有些在消亡。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的最根本的基础。生态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有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当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

1.2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作用

我国是个城市多、人口量大的国家,并且我国城市较为多元化,各个城市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式,也导致我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我国根据不同城市解决相应的问题,走化整为零、逐步击破的路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上提出,我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3生态环境对当地居民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础屏障,是城市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当地实施环境保护就是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带来的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4],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能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城市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进而使城市拥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城市的经济建设,推动全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及原因

2.1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以郴州为例说明)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对郴州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以不记名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所选的高校有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随机采样,兼顾平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220份,回收率为93.6%,其中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率达到97.7%。经统计,这些学生来自全国20个不同的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显示有85.4%的学生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只有27.3%的学生平时有关注生态环境的新闻,有27.9%的学生平时会注意不随手扔垃圾、注意环保。根据调查问卷可知,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有良好的环境态度,表现出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热情,能做到一些简单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其生态文明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环境问题,并且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而对宏观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问卷中有18.3%同学知道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具有相对的片面性,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有了比较浅显的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三是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高校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高校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不够高,付出的实际行动较少。这体现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并且同学们对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关注得较少,对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知情,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对如何维护周边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知之甚少。

2.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对学生进行生态方面知识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薄弱,高校有关生态环境的专业较为稀少。国家教育部将环境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委员会,但在高校中并没有受到相应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教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对于非环境类专业学生高校也没有开设绿色教育的相关课程。学生环保知识匮乏,环境意识淡薄,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没有广泛地开展起来。第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以理论为主,高校开展的有关生态知识的课程较少,几乎没有。大学生的生态环境认知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以理论偏多,实践的课程少之又少,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也只是理论性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大降低。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上注意了环境保护,有些学生甚至觉得环境保护只不过说说而已,而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很难做到绿色生活。

3加强大学生对城市生态知识教育的途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是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生态文明作出相应的贡献[5]。

3.1加强生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高校要及时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育,加强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良好的生态意识是现代社会个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通过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讨论会、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诱导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重新理解与认知,摒弃那些不注重环保的陋习,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勤俭节约的朴素精神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2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课程学习,扩展多学科视野

高校学生学习需要扩展多学科视野,它不仅可以提供理论和方向支撑,还可以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有利平台。强化生态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相关知识。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强化核心知识。扩展多学科视野,能锻炼高校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兴趣的多元化,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体现在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3建立完善的生态交流平台,关注重点生态问题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须巧妙地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来为生态建设服务。网络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网络来搭建一个公共的生态知识交流平台,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内分享生态动态,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还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凝聚力。例如创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交流群,每个人都可以将有关生态活动的照片、信息上传,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交流。以网络为平台,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方便快捷地了解生态实事,能更好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

3.4扩建生态环境宣传途径,扩大影响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新型媒介的发展,与此同时,可供宣传的媒介也越来越繁多。宣传手段多元化使得我们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讲座、微信、QQ、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在学校活动中可以穿插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宣传;还可以利用广播,在下课休息时间段播报相关生态环境新闻、生态知识等;在学生课余时间可定期播放生态纪录片,加强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度。

3.5创办实践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度

篇3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教育生态环境;现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7—0102—06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精神,并结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本研究所界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运动训练与竞赛等内容。其中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业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是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深化与提高。

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生态环境包括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且深受其影响和制约,并与其共同构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生态系统。

本研究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和动态观等,以篮球项目为例来解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以教育生态的视角分析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发展及目标实现的相关因素,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其目标功能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生态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与所处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具体调研对象见表1、表2、表3。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利用多种途径和渠道,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1.2.2 调查法

1.2.2.1 访问调查法围绕本选题的命题和研究思路,与教育理论专家和学校体育、学校篮球方面专家进行访谈。

1.2.2.2 实地考察法对调研学校实地考察,获取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增强了论证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1.2.2.3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设计了3套不同的问卷调查表,分别为专家调查问卷表、课程专任教师调查问卷表和学生调查问卷表。调查问卷表的效度和信度经检验均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利用最新版Excel、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2 分析与讨论

2.1 体育教学活动教育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及其依据教育系统虽是一个非生物系统,但教育系统的主导因素是人,周围环境因素可通过影响人而作用于教育系统,教育系统亦可通过培养人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因此,教育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生态学的意义。教育生态理论认为,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一般来说,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

教学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既存在着师生、生生间的关系,也存在着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生物之间(师生、生生)及生物与环境(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活动(包括篮球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同样具有生态系统的各种特征,因此,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等来分析审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篮球为例)是切实可行的。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认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以体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与竞赛)为中心,并对其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环境系统,通常情况下它包括体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2.2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构成篮球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微观的学校体育教育形式,形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篮球教育教学的统一体,且是由活动主导要素的人和各种教育教学生态环境构成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依据教育生态理论,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同样也包涵着围绕篮球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3方面(图1)。

2.3 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本研究所界定的篮球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指普通高校开展篮球教学活动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自然环境和各种建筑设施、绿化等半自然或人工化环境。

2.3.1 学校自然环境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一般情况下是在室外进行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直接制约着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在空气清新的运动场地上,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提高教学效率;而在灰尘弥漫、空气污浊的运动场所,则容易使人眩目恶心,降低教学效率。

为此,针对学校自然环境满意度设计了问卷,在所调研的学生和教师中,有77.1%的学生和68.8%的教师对“所在学校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一选项都表现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图2)。

从调查情况可以说明目前各高校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目前正逐步得以改观,且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认可。

2.3.2 学校整体建筑规划学校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它可以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象征某种精神和理想。合理规划学校建筑,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建筑物的装修、校园的设计,能带给师生的愉悦感和求知欲,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能陶冶学生身心、涵泳学生性格。

同样,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场地布局、装修色调,以及教学活动的空间范围、规划设计等都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两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对于本研究所设计调查问卷选项内容“您所在学校的整体建筑规划是否符合生态学的要求(即自然、和谐)”,分别有15.4%和50.2%比例的调查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选项和比较满意选项,在教师调查问卷中分别有3.3%和54.1%比例课任教师选择了非常满意选项和比较满意选项。从图3可以看出,目前各学校的整体建筑规划还比较令人满意(满意度均超过50%)。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建筑规划设计诸多不合理现象正逐渐得以改观,在建筑设计方面更彰显地域特色(如浙江农林大学)、建筑文化性(如苏州大学)。

2.3.3 运动场馆、器材设备的生态化体育场馆建筑的不同造型、色调,运动场馆内外和场地内外的布置,体育器材的布置都会对师生的精神面貌、教学的情绪和情感、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场地器材设施的合理完善将制约和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为此,本研究设计了篮球教学活动运动场馆、器材设备生态化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如下图4。

从上图表所反映情况可以看出,篮球教学活动运动场馆及器材设备的生态化存在着某些不令人满意的状况;尤其是器材设备的生态化,调查中认为一般的学生和教师仍占有相当的比例。剖析原因可能在于:目前“生态化”概念没有得到科学理解,尤其是与一些物质形态相联系时,应用于学校体育领域,人们对于运动场馆、器材设备的生态化认识不够,因而直接影响到其有效利用与建设。

2.4 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社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结合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实际,经过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后,本文对所筛选的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进行R型因子分析(表4)。

从结果来看,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达86.978%,按照社会学统计分析的要求,它已经能够反映主量总本的信息量,取5个主成分,计算出初始因子矩阵,用极大方差法对初始因子进行正交旋转(表5)。

本研究根据专家问卷的调查情况和SPSS统计处理,把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分为5大类,分别命名为政策体制因素类、物质保障因素类、教学活动内部因素类、人际关系因素类和学校以外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类。

2.4.1 政策体制因素

2.4.1.1 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为教育重要的社会生态环境,对教育的发展及目标定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微观的学校教育形式,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必定直接或间接受到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是毋庸置疑的。

2.4.1.2 上级部门的政策政策环境为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提供有所依据的、宽松的运行氛围,是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不断深化改革、顺应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的制度保障,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下表所列的一些法规、条例、决定等,属于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制度环境范畴。

2.4.1.3 学校领导的思想重视度及学校出台政策扶持学校领导的思想重视程度和学校出台政策扶持是相辅相成的,设想一下,如果一所学校的主管领导喜欢甚至积极参与篮球活动,那么该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效应氛围及其相关优惠(优先)政策是不言而喻的。经过专家问卷调查,学校领导的思想重视度和学校出台政策扶持两项因子均排在第一位(在所调查的32位专家中,均有31位把这两项列为第一位影响因素),足以体现这些因素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中重要地位。

2.4.2 物质保障因素

2.4.2.1 篮球场馆设施数量先进的篮球场地设施,标准、充足的体育器材,满足篮球教学活动的各种物质需要,可以保证、支持和促进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上述的生态环境中学习,身体健康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良好的教学条件对保证教学效果的优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篮球场地不足,几十个人挤在一块篮球场上上课或进行课外活动将会直接弱化了篮球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所调研师生的反馈情况得知,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数量基本上能够满足篮球课堂教学方面的需要,但在应付普通高校体育课外活动(篮球项目)需要时会出现短缺的问题。

2.4.2.2 场地设施开放程度篮球场馆开放情况对从事篮球课外活动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开放受限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在本文所调查学生中,有近3成调研学生的对学校篮球场馆的开放情况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说明仍有不少学生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不乐观。这也是部分学校应尽早解决的问题之一。

2.4.2.3 相关经费投入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经费投入不可或缺,场馆设施、器材设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正常维持与开展等都离不了经费保障。某种程度上相关经费投入的多少影响着篮球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必须逐步加大其投入力度。

2.4.2.4 专任师资数量据调查得知,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多为选项课教学,因此对课任教师的专业性要求颇高。篮球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是开展最为普及的项目之一,参与的学生数量多,开设班级多,如果没有数量充足的任课教师,必定会影响到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篮球专任师资调查了解(表3),目前各高校专任篮球教师基本上能满足篮球教学活动的需要。

2.4.2.5 专任师资水平及再提高本研究调查中,学生对自己所在班级篮球教学课任教师的总体看法还是较好的(非常满意占31.2%、比较满意占56.6%、一般占11.5%、不满意占0.7%),某种程度上说明目前普通高校篮球课任教师总体素质不错,可能由于当前形势下各高校在引进专任教师过程中对学历层次和专项能力方面、及现有教师的再提升方面都加以重视。

2.4.3 教学活动内部因素

2.4.3.1 篮球专项教材、教学法体育教材是在体育课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选组织的身体运动的内容体系。篮球教材是篮球教学大纲的系统化和具体化表现形式之一,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材料,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条件。

教学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教学手段。篮球教学中,应根据篮球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师本身的素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常言道“教学有方,教元定方”。

通过图5的问卷调查,某种程度上说明目前普通高校篮球课任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存在着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每个篮球课任教师都应适当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法,展示、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2.4.3.2 篮球校本课程建设与改革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在篮球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应赋予课任教师和学生对篮球课程教材的话语权。在研制篮球课程教材的过程中,要领悟篮球课程及教材目标,编制出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又具生态特征的“人本课程”。

2.4.3.3 篮球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篮球教学活动评价体系,必须创设自主开放的评价环境,由单纯的知识技能评价向智能并重、学习过程与结果全面素质的评价转换,尤其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个人特长和发展潜能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改变教师单一评价向全员评价转换,实施由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表7为学生对篮球课成绩评价内容和方式满意度的调查情况,从表可以看出,随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学生成绩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基本令人满意。

2.4.4 人际关系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篮球教学活动的人际环境,这种关系是在师生间、生生间在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影响着师生的情绪和认知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引导健康的集体舆论,能激励、感染、熏陶、强化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进而对篮球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起到强大的增效作用,可以有效促进篮球教学活动效果。

从图6、图7可以看出篮球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

2.4.5 学校以外社会环境的影响篮球教学活动一般在室外进行,师生会受到外界各方面的干扰,如人群的吵闹声,车辆的马达声,其他班级上课嘈杂等。这些都会影响和分散师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表8、表9分别表示对学生和课任教师在“学校篮球教学活动所处的周边环境满意度调查情况”皮馈,从表反映情况可知,目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所处的周边环境存在些不另人满意的地方,因此为了改进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这些方面进行优化管理。

2.5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规范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本研究根据教育生态理论,列出了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规范生态环境因素,通过对32位专家的问卷调查(表16)。

从表10可以看出,篮球文化环境与篮球教学活动规范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很高(P0.05)。又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反馈可知(图8,图9),篮球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规范生态环境。高校篮球文化是以篮球项目竞技、健身、休闲娱乐为表现形式,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的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篮球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篮球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育人或化人,是一种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的特殊文化。大学生通过参与篮球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而且丰富了校园文化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纪律观念、竞争意识、自信心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人格得到了塑造。

研究认为,高校篮球文化环境作为篮球教学活动规范生境的核心因素,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论

1)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狭义的学校体育教育形式,它们形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篮球教育教学的统一体,且是由活动主导要素的学生、教师与各种篮球教育教学生态环境构成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同样也包涵着围绕篮球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等3方面。

2)调查表明目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令人满意,但其生态化与和谐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篇4

关键词:生态美学  生存环境  生存状态  生态文明

马克思说过,“人区别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理智的头脑和能劳动的双手。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却能主动地改变环境。”人类通过对土地的耕种和动物的驯养开创了农业文明。由此在生命水平上实现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主宰,也确立了人类在物种世界中的主导地位。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自身的生存状况,创造了有文字记载的灿烂历史。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人们的泛生命意识,农业文明则开始了人们定居的生活,由此使人产生出田园牧歌的家园感受。而后,人类步入工业文明,在短短的二百多年时间里,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这是一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企图“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时代。

在这一时刻,富有远见的恩格斯严肃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83页)但是,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1、公元六世纪出现了鼠疫(俗称黑死病),它一出现就几乎遍及全世界,当时得病的人不计其数,到处尸骸遍野。

2、18世纪由鸡瘟病毒变异后出现了霍乱,从印度开始扩散直至全世界,成为鼠疫之外当时最可怕的疾病。

3、19世纪在拉丁美洲、南欧、东欧、亚洲、非洲、加勒比海和中东地区的农牧业地区出现了炭疽病毒,人一旦与病畜或染菌的产品接触就会被感染。

4、1967年英国爆发了轰动全世界的口蹄疫,疫病在牲畜间快速的、大面积的传播,最终不得不宰杀牲畜40多万头才止住了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5、1976年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现了一种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埃博拉病毒,得病者大量死亡。

6、1980年10月美国出现了爱滋病毒,经调查该病毒的宿主或者至少是宿主之一的动物是生活在非洲的绿猴。这种病至今无法根治。

7、1985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首先发现了一种新病,专家们对这一世界始发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于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即疯牛病),并首次在英国报刊上报道。10年来,这种病迅速蔓延,英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头牛患这种神经错乱、痴呆、并不久就死亡的病。病毒很快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如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等。

8、1994年9月,在澳大利亚东岸昆士兰省首府布里斯班尼近郊的亨德拉镇由狐蝠传播的亨德拉病毒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这种病的死亡率甚至达到60%。

9、早在1878年意大利就暴发了禽流感,开始还只是在家禽间传播,到了1997年这种病毒已有人类被感染并死亡。

10、2003年在美国由冈比亚土拨鼠传播的新病毒猴痘又一次使得全球人民为之恐慌。

谁也没有想到,与人类如此亲近的动物竟会是致人死地的病毒的宿主。当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才不得不认真加以审视和思考。1972年,联合国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已经确认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及《21世纪议程》,由此揭开了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序幕。但人们似乎并不因此而收敛自己“征服自然”的野心。2003年口蹄疫再次在英国暴发,并开始危及欧洲大陆,人们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微词骤然多了起来。一些专家把此次口蹄疫与英国1967年的那次作了分析比较,认为虽然那次损失也不小,但蔓延速度、扩散范围都比这一次轻得多。这次之所以势如野火,一发不可收拾,与欧盟推行的“农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无关系。虽然这一政策曾为欧洲各国的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埋下了一旦疫情发生就难以控制的祸根。饲养场如同工厂,规模越大,产值越高,利润也就越大。而且在饲养场中,场主们强迫本来是食草动物的牛食用同类的肉骨等组织,尽管这样做有益于人们的食物的富足,但显然这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殃及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欧盟;只要一头牲畜染上疫病,就难免“全军覆没”。是的,我们不难发现,畜牧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一切!人类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人的生命活动是在自然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中展开的,它是建立在各种生命之间、生命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基础之上的。而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却并不谨慎考虑自然界的平衡。人畜共处让病毒不断地由畜到人,再由人到畜。依赖土地和家畜的定居方式让农民生活在自己排放出来的污水中,从而为病菌从一个人的身体进入另一个人的引用水源提供了捷径。城市的出现又让这种变化变的更为显著。当动物进入了生产、批发、销售和消费的城市工业生产链环时,家畜养殖的范畴越来越宽泛。现在,当交通进入地球一端到另一端只要一天的情况下,动物贸易、人口和货物的广泛流动,为病菌创造了超出发生地以外的广大的繁殖圈。现代人该不该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行为方式上是不是该收敛一些,替动物多考虑一些呢。比如,是不是所有动物都可以作为口中之物?人与动物的距离是该远还是近?是让它们去它们该去的地方———大自然,还是把它们圈起来、养起来作为自己的宠物和玩偶?

社会越发展,自由与自然的关系就越趋向统一。如何保持自然界的平衡,是人保护自身平衡、社会平衡的条件。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广大家园。这个大家园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每个小家、小地区的安危。问题就难在这个家园的安危没有个体的小家的安危那么利害明显。大家园的破坏,不是很明显地显现于小家园中,甚至一代两代都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是终究大家园被破坏的恶果要由小家园来承担。现代生态学的研究为我们指出,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人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员,生活在地球这一生态系统之中。阳光、大气、水体、土壤等非生物环境作为生物生存的场所和物质成分,构成了生命的支持系统。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关系,没有自然界相互联系的整体性,也就不会有自然的生态平衡。因此,生物物种的消失、森林和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都会造成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破坏。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样说到:“人是社会的主体,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的社会人,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所以,如果人们像对待机器一样地对待生物,就会违反自然规律,长此以往当然就会出问题。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也讲到:人能征服自然界,但常常遭到自然的报复。以至于将人最初取得的成果也丧失掉,甚至更严重。恩格斯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地区居民为得到耕地而砍伐森林,也曾种植庄稼有所收获,但现如今变成了荒漠。不但没了耕地,连保持水分的条件也破坏掉了。这说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条件的变化会影响人自身。所以恩格斯得出结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是的,以往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衰败。而今,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确立,新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而在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中,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美学观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以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主体条件生存于自然中的。要通过人的活动影响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间的转换。人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就必须要合乎自然规律,这样自然则给予馈赠性回报;如违反规律,自然就给予人以灾难性的回报。这就涉及到人如何人化自然的问题了。我们必须了解,人如何影响自然,对自然规律把握到何种程度,都取决于自然。如果真能达到“自由自觉”的程度,人就能把握自然规律了。

生态美学的研究,就是以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对相应审美现象的再认识,它把人类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生态审美观,提高到一种理性的自觉,由此形成生态美这一特定的审美范畴。生态美首先体现了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是由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的共感与欢歌,它是人与大自然的生命和弦,而并非自然或人类一个个体的独奏曲。现代生态学的研究为我们指出,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人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员,生活在地球这一生态系统之中。阳光、大气、水体、土壤等非生物环境作为生物生存的场所和物质成分,构成了生命的支持系统。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关系,没有自然界相互联系的整体性,也就不会有自然的生态平衡。因此,生物物种的消失、森林和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都会造成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破坏。生态美学理论的出现让人们在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不忘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变化。以往,全球每100—300年灭绝一种生物,如今变为每年灭绝一种;沙进人退的趋势日渐发展,荒漠化加速发展,沙尘暴频频光顾;水危机也日趋加剧,曾经清澈见底的河流湖泊,要么变得干涸见底,要么变得污浊不堪;沿海赤潮增多,鱼虾渐少,我国近海渔场已几乎无鱼可捞。由于生态的恶化,水灾、旱灾、蝗灾日趋频繁,不断加重。有科学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雪逐渐融化,长期沉睡于冰雪之中的数万种病毒将苏醒过来,给人类免疫系统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生态美学告诉我们解决危机、扭转局面的根本之道是建立更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也可称之为“绿色生活方式”。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过度开垦、放牧;善待动物,不吃野生动物,不以野生动物牟取暴利,视动物为朋友;节约资源,将自己的物质生活加以简化,加以节制,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卷、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1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3]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44-145

[4]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篇5

关键词: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现状;保护措施

1前言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近些年来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仅严重影响到了其应用积极效用的发挥,同时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此,立足北方林业实际情况,转变观念,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努力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尤为关键。

2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目前北方林业生态环境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2.1理念的缺失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依然着眼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尚且没有完全树立其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理念,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相关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真正做好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次就是法律监督的力度不同从现阶段我国的立法情况来看,虽然也相继出台颁布了关于林业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立法还是相对有限的,再加上在具体操作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导致重开采轻保护和乱采滥罚等现象依然严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足,很容易导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

2.2森林资源的骤减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北方森林的覆盖率日趋降低,尤其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林木的实际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保护的立足不够,导致可供开采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事实上,森林资源的骤减是会产生一系列危害的,例如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快以及湿地面积的减少、湿地生态质量的降低等。

2.3水土流失严重

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水土的流失。随着水土流失现象的加剧,土壤的沙化现象也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壤的肥力持续降低,在很大程度上给林业的种植以及森林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增加了不小的困难。

3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要树立先进的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提升认识水平,树立先进的理念,充分意识到加快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然后加大宣传的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全员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来。

3.2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

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培育是关系到能否加快实现森林面积扩大的关键所在。只有有了充足的森林资源保障,才能有效保证林业绿色屏障积极效用的发挥。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明确林业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而且短期利益不显著,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一定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和管理。

3.3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为此,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级企业,都要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不仅仅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而社会其它部门也要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3.4逐步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良性的循环机制

为了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应该创建良性循环机制,以此降低森林的消亡速度,为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林业良性循环机制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林业补偿工作,对于认真贯彻与落实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人群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人们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长远角度来说,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还应让人们养成遵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习惯,同时,将林业生态环境、水资源生态环境相结合,创建科学、统一的整体循环保护机制,以此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5创建完善的林业开发体制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协调,从长远的角度,创建科学、完善的林业开发体制,创建新的国有林区专门管理部门,重点管理国有林区,在管理林业资源的同时,承担出资人的职责,同时享有所有者的相应权益。通过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根据利用目的的不同对森林业进行分类,即商品林业与公益林业,分别创建符合各自特征的政策措施、经营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商品林业应实施企业化管理,公益林业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以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4结语

认清北方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头等要事,绝非政府或者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北方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作者:凌艳 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谢国华.赣州市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江西化工,2009,(3):144-146.

篇6

摘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过程中,应最大可能地提供和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有关生态环境用水的规章制度仍不健全。本文首先对生态环境用水作了一个概述,然后从生态环境用水现状分析了有关生态环境用水制度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生态环境用水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 现状与进展; 制度的不足; 完善

一、 生态环境用水的概述

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可分为2个层次,广义上讲是指维持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平衡诸如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消耗的水分。以我国为例,降水资源总量为6.2万亿m3,其中有一部分为生态环境用水,包括植被蒸散、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蒸发以及为维持水沙平衡及水盐平衡而必需的入海水量。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使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而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是针对我国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而言的。

二、我国生态环境用水立法现状

关于生态环境用水的立法我国目前的规定是非常薄弱的。《水法》第4条规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第21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此外,《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零星规定,但都没有明确详细规定。

三、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综观涉及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规定,最为重要的就是《水法》第21条的规定,其中第1款实际上是水权制度中关于用水序列的规定,生态环境用水在水权用水序列当中并未突出其优先的地位。这种笼统的规定对于优先保障生态环境用水是极为不利的。

(二)生态环境用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当中所占的比例太小,这一现象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以黑河流域上用水量最大的城市张掖市为例,张掖市2002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的比例是87.7:2.8:2.2:7.3,单方水GDP产出仅为2.81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我国水权管理体制中关于生态环境用水权属管理的规定不完善。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使用成本近乎为零,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水资源任意开发利用,很难避免无序侵占和浪费。当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相应提高,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的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而这种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如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

四、完善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有关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立法对于生态环境用水的保障

面对新形势下的需要,应对当前的水政策和法律做出相应调整,因其在建立水权和水分配体制时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无法解决当前水资源管理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经调整的水政策和法律应承认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以此来平衡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在水资源配置制度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加大生态环境用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中所占的比例

目前各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当中的比例很小,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要因为害怕经济增长受到影响而牺牲生态环境用水。这样做反而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一般情况下因地区差异而存在如下两种情形:(1)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处于第一优先顺序地位,而生态环境用水处于第二优先顺序地位;(2)在其他地区,实现水人权的用水处于第一优先顺序地位,而生态环境用水同农业、工业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处于平等的需要统筹兼顾的第二优先顺序地位。

(三)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 ,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

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主体的明确,则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保障公共利益。此外,水权制度的引入,可以改变过去取水许可以一次性授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真正实现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水权,并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相应的水权,必要时省也可以通过市(地区)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市(地区)分级管理各自的水权 :从而,在总量上控制、限制和避免超量用水,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参考文献:

[1] 李云玲,谢永刚.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权的界定和分配问题探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3(4).

[2] 贾宝全,张志强,张红旗等.生态环境用水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探索[J].生态学报,2002,22(10):1734-1740.

篇7

同生态环境恶化和破坏监测技术相比,生态环境领域环境监测的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依据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其监测的范围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监测范围也会越来越广,由微观变为宏观。3S技术的出现展现了其准确、快速和宏观的技术特点,它可以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遥感监测和调查,完整的做出环境领域内环境监测的评估方案。GIS技术系统能对各种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环境威胁预测、预报,从而有效的防止环境的恶化。方法操作性强、技术路线统一、规划要求准确、指标体系完整是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通过水土保持、产量预测、灾害预报和资源调查等总结环境监测的经验,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环境问题会造成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和伤害,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要先从环境监测做起。生态环境监测利用现代技术对环境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综合性监测,分析污染原因和污染现状,将环境的质量和发展形势展现出来,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利用环境。此外,环境监测的范围越来越广,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这就意味着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系统、科学的方案。

2环境监测相关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分析

环境破坏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水平应当越来越高,监测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既复杂又系统,而且在监测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监测周围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监测的结果。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仪器设备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人工分析计算。现代化技术的融入,使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RS技术应用的分析

卫星是RS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利用卫星对监测范围内的电磁波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电磁波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环境质量的现状和环境发展趋势。RS还可以对所监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高空扫描拍摄,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准确度高等特点,尤其是遥感物体。如果要对监测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植物生长状况、气温闭环和森林覆盖面积等进行监测,则可以利用RS遥感技术,对所监测范围内森林的覆盖面积进行监测,利用卫星拍摄判定森林面积是否减小、是否遭到破坏以及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根据所监测森林上方空气的温度来判定该地区森林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类型,并针对突况作出最佳的补救措施和方案,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2.2GPS技术应用的分析

生态环境监测GPS技术是一种监测环境新型技术,的它的特点为实时定位和导航、监测精度高、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出数据的空间坐标,并构建图形图像数据库,在数据库中用图形图像表示传感器和平台的观测与位置。在生态环境领域范围内,GPS技术不同PS技术,它可以对被监测物体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测,监测其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比如,利用GPS技术可以对城市中所有汽车的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此信息判断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多少。合理运用GPS技术应用不仅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利用监测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判定,进而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2.3GIS技术应用的分析

GIS技术拥有计算机化系统,是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规模最大的系统,它包含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输入和结果输出。GIS技术应用不仅具有数据库功能,还具有辅助决策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准确、快速的进行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等宏观决策管理。根据监测环境的地理信息,GIS技术能准确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而可以对生态发展和地理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及自然灾害预警和预测等。GIS技术能更准确、更真实的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保护建设问题还比较突出,因为城市建设而导致生态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协调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极其重要。

2、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却在不断恶化。局部的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1978年,全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0年达到了667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城市13个,此外还有2万个建制镇。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

3、生态保护是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

“城”是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的基本环境,是发展经济的载体,有“城”才能有“市”。“市”是经济,“市”的发展反过来又是改善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环境的动力与活力,促进“城”的发展。因之,城市建设从城市形成的那一天起就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组成一个“生存链”。

3.1、城市建设的本质就是环境建设

如今,人们将环境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自然界的山川平原、江河湖海、生物植被;第二环境为城市(包括乡村)建设;第三环境为室内设计。由此可知,第一环境为自然(生态)环境;第二、第三环境为人文(人工)环境(这里包括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和遗迹)。城市建设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人类生存生活生产、改善居住质量、发展经济的最基本且尽可能好的环境。因此城市建设的本质就是环境建设。

3.2、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层次认知越来越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公共环境,公共环境又可分交通环境、景观环境、商业环境等等,人们不但要求有好的物质环境,而且强调有好的精神环境,即所谓的“硬环境”、“软环境”不一而足。

现代城市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建设”本身,就象一首好歌必须有好的曲谱,一出好戏必须有好的剧本一样,而在于有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而规划的核心、灵魂正是创造一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3.3、城市建设必须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本质就是—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其来源及本质就是环境保护。它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使人类的发展与地球的承受能力保持平衡;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资源在当代人之间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可持续发展理论现在已成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4、城市建设中加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4.1、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融入各级政府部门所设立的建设目标中,通过分摊责任与义务而建立关于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严格实施环境考核机制,对城市环境进行考核,并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工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过程,同时,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4.2、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应该由相关的科研单位对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给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其次,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鼓励科技创新,从而在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再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后,加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使环境保护人员能够提高各项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4.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对于这项任务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督部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级管理,促使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将环境保护的计划积极落实到实处,以此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

4.4、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要实现全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其中,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与整个城市建设的关系,才能维系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5、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因此,从普及环保知识做起,加大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这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其途径:一通过社会媒体,对环保加强宣传;二通过建立相关网站,对环境保护加大宣传力度;三开展关于环保的舆论和科普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还增加了人们自觉环保意识。

5、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1、科学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中,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理论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更多的考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现代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发展目标为重点,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到缓解,使城市规划工作中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5.2、了解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开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首先对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指导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指导城市规划中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理论的应用。立足与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现状、关注城市规划需求,以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5.3、针对现有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

针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运用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对现有在建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在原有城市江边、湖边的休闲建筑中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运用,同时注重植被保护设施的设置,减少人员活动对水环境及植被的影响。另外,在城市会现有建设工程中,还应注重植被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的设计与应用。将生态环境理论切实落实在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促进城市会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6、结束语

在今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协调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9

(一)水资源短缺。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淡水资源又十分匮乏。人多水少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目前农业用水量占我国整个用水量的70%左右,占整个农村用水量的90%以上。除了用水量大以外,农业用水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加上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水体污染,导致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的严重紧缺。

(二)人均耕地资源逐年减少。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加上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占用耕地,使我国人均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要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加强对耕地数量的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有限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

由于缺乏对农业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统筹治理,长期延续资源型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尤其以西部为最。目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扭转,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在西部。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2.4%,在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同时,水土流失面积仍在增加。此外,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依然很严重,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沙尘暴20世纪50年代仅发生5次,80年代则上升到14次,90年代更高达23次。进入21世纪后,沙尘暴更是频发。

(四)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场退化。

近年,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均有所增长,但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却明显下降,经济林面积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天然林、防护林的面积却分别下降了,此外还存在林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由于过度放牧、掠夺式开发,致使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突出表现为草原的退化、沙化、盐渍化、荒漠化以及草地涵养水分功能降低等。

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包括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配套的政策、标准等几个层次。首先,我国宪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规定。其次,我国于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对农业环境保护做出基本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农业及农村生态的保护,新法第三十三条增加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农村环境。该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对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再次,部分行政法规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规定》《自然保护区条例》等,部门规章如1999年颁布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都对农业生态环境作出了相应规定。在地方立法方面,我国地方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颁布了省级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还有多个省市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办法。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相关标准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

(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一是没有一部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长期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立法主要集中于城市且重污染防治、轻生态环境保护,对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立法更是重视不够。虽然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也基本形成了以现行《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环境保护法》主要是原则性规定,尚缺乏具体详细的操作细则。二是一些重要生态环境领域的立法还比较薄弱。如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保护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和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还很欠缺。三是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同一行为,不同的法律往往有不同的规定,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草原法关于猎捕野生动物的规定、水土保持法和森林法关于在林区采伐林木的不同规定以及水法和渔业法关于“禁止围湖造田”的法律责任的不同规定等。四是地方立法位阶低。虽然我国地方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颁布了省级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但是由于级别较低,且立法重点是农业生物的环境因素保护而并非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五是有关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相关标准,有些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须修订,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

(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亟须完善。

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许多生态环境相关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但是制度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较差,且主要针对城市工业企业,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较少,配套制度措施的供给不足和程序缺位也使得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必须进一步完善。以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为例,由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隐蔽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需要调动广大农户的环保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利用经济刺激手段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有关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主要体现在2002年国务院出台的退耕还林条例和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前者明确规定了退耕还林的资金和粮食补助,后者则对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水环境生态补偿作出规定。但目前我国在生态补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尚缺乏必要的制度配给。

三、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完善

(一)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1)出台专项立法。

针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保护的迫切性,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监督与管理等固定下来,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的法律基础。应树立侧重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立法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主要制度、管理体制、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如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法律责任设置,应明确责任主体、严格法律责任,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管理体制方面,应针对农业生态环保执法的现状建立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体制,可考虑设置独立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并打破地方分割,实行垂直管理。这样才可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高层次的法律基础。此外,还应加强有关生态农业、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和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弥补在该领域的立法空白。

(2)修改现行法律法规。

在现行《环境保护法》已作出重大修改的基础上,应尽快修订现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将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化、配套化,同时改变目前有些规定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现象,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良性互动。为严格违法者的刑事责任,应考虑修改现行刑法有关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犯罪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加大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刑事打击力度。

(3)加强地方立法。

应加强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清理地方立法,修改不合时宜的条款,本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真正重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而非单一的农业生物的环境因素保护,进一步完善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

(4)应完善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体系。

目前要尽快修订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中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部分,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尽快在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面源污染等方面出台新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

(1)应完善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虽然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较为健全,评价对象也由传统的建设项目扩大到规划领域,同时在公众参与环节也有很大完善和突破,但该制度重点是针对城市建设项目设计的,关于农业开发和建设项目却鲜有涉及。应尽快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增加关于农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由于农业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在公众参与环节,应针对项目或规划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影响的广泛性和农民的聚居性等特点规定特殊的公众参与条件、方式与程序等,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提高参与的效果。在限期治理和排污收费制度等其他制度方面,同样存在主要针对城市工业企业设计的局限性,应增加和完善有关农业和农村排污和治理方面的具体规定。

(2)应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制度。

篇10

关键词:金融效率 农村 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

在金融领域中,备受重视的问题是金融生态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人们将农村金融生态作为建设重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金融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发展,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又是金融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从金融效率视角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展开研究。

一、农村金融效率与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一)农村金融效率现状

农村金融效率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配置较高低的指标,金融效率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效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相对较低。首先,从宏观角度讲,农村金融缺乏深化性,导致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渐走出农村金融市场,致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唯一金融机构,这样一来就导致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经济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其次,从微观角度讲,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大,经常出现不良贷款等情况,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也在不断增多,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尽管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从1999年的38%下降到到现在的9%,但依然不是农村信用社可以承受的范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依然受到限制。同时,我国农村信用社还存在备付金高,盈利低下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备付金主要是为了满足存款人与贷款人的实际需求,但过高的备付金又会限制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展,进而降低了信用社盈利。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基础环境、金融发展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对于农村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于城市地区差很多,虽然国家已经在农村地区投入了一定精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增速过慢的问题,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环境受到制约。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地区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农村金融改革也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量资金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这些都在影响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此外,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是一种常见现象,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员99%仅拥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由此可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二、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措施

(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经济基础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基础对农村金融效率提升有重要作用,要实现优化,首先应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做好战略调整,改善农村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效益进一步增长。因此,我国用加大农村产业化发展,联系地方实际情况生产特色农产品,做好农产品深加工,采用新型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同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注重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实行网络营销,促进农村经济效益增长。其次,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强化科技支撑,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障体系,尤其要做好科教兴农,让农民掌握先进技术与种植理念,全面提高农业产量。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制度环境

首先,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产权机制,注意多元化手段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产权多样化,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并注重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将具体工作与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还能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好环境,促进农村金融效率增长。其次,重视法制环境建设,强化金融立法,做好金融法律宣传,增强农村人口对法律的认识,加强执法效率,严厉打击各种违反犯罪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如果缺失了社会信用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始终处于恶化状态,因此,就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构建完善的农村征信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还将防止金融主体出现逆向选择的情况,更可以节约一定的交易时间与成本,进而促进金融市场效率提升。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信用征信系统的完善,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也会受到一定约束,因道德引发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所以,就要完善信用法律体系,提高农民对信用的重视,并做好信用教育,让农民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从小学教育开始做好诚信教育,减少不良贷款等现象的出现。

总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这几点,它们是强化经济运行效率提升,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与保障,因此,应重视这些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联系实际,提出一些合理有效解决措施,优化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振宁.服务“三农”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132-134

[2]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估及优化――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09: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