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对社会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对社会的意义

篇1

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有个好前途,宁愿自己辛苦一些,在有限的能力之内,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也正因此,教育不断内卷,学生的压力渐渐增大,如果得不到缓解的话,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教育部下发双减政策,学生开怀,家长担心

好在教育部及时下发双减政策,禁止补课机构在学生的双休时间和寒暑假进行学科类课程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从忙碌的补课班中解放出来,这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不过家长却不像学生那样乐观,双减下发,补课班进入寒冬期,如果不补课的话,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不上怎么办?毕竟今后两场大考,中考和高考中文化课成绩还是占据主要比重的。

有家长就提出,自己的孩子已经适合了补课的方式,平时在学校上课,放了学的时间就去参加补课班,这样才能保持成绩在班级前几名,虽然知道孩子的压力很大,学习很累,但是现在不累的话,今后会更累。

分析

很多家长在面对双减的时候,一听说禁止学生学科类课程补课的消息,就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归根究底也是为了孩子好,担心孩子的成绩下滑,这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家长也要清楚一点,双减政策的初衷不是让学生不学习,而是让学习自律学习,给学生独处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多多思考,这是一种不减努力、不减勤奋的学习。

所以家长对此也不要过于焦虑,而且,教育部也传来好消息一则,相信家长听后会很开心。

教育部传来“好消息”,满足3点要求,老师就可以为学生补课了

近几年,我国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各项政策的下发,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部对全体学生的关心。

双减政策在前,部分家长只能在背后偷偷的为孩子找老师补课,家长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够多学一些知识,保障孩子在今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育部也适当的作出了一些调整,表示只要老师能够满足3点要求,就可以为学生补课了。

其一:人数有限制

这样做的原因,一来是由于疫情的因素,避免人流集聚;二来也是因为要保障老师补课的质量,以小规模的课程开展的话,能够保证参加补课的所有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注。

这样老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获得吸收,从侧面也能证明老师补课目的的纯粹性。

其二:教师要无偿补课

教育部要求,老师给学生补课的话,是不能收取任何费用的,这样就是保证教育不掺杂任何杂质,如果老师给学生补课,也是处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基础知识目的。

教育如果凌驾于金钱之上,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也会让教育内卷不断加重。

其三:开课前到教育相关部门备案

最后一点就是,老师如果想给学生补课的话,在开课前就要到当地的教育相关部门备案,补课申请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补课行为,如果私自开班的话,一经发现,就要受到严肃处理。

家长听到此消息后欣喜不已,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孩子又可以参加补课了,不过一些老师却认为这样的条件过于苛刻了,尤其是无偿补课和限制人数这两点,对老师来说很难进行下去。

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如果下班后无偿给学生补课的话,必定要牺牲自己的时间。

网友也站出来为老师鸣不平,表示如果这样的话,恐怕没有老师会愿意开班补课。

结语:

教育是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大众也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和教育有关的一切事宜都十分关注,尤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双减”政策,让大家也看到了教育部给学生减负的决心。

篇2

第一,着力“调”,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绿色调整。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减煤”“减化”为重点,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严格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加快淘汰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落后产能,把“十三五”减煤目标增加到3200万吨,以能源结构调整倒逼产业结构优化。认真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落后化工产能淘汰地方标准,开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今后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园区,对达不到安全、环保、能耗要求的化工企业,依法限期淘汰;对位于敏感区域、风险突出等“摆错位置”的化工项目,也要分步实施搬迁,推动化工行业绿色、安全、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区域规划环评,指导各地将环境因素系统纳入产业选择、生产力布局的前端决策,真正从源头防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精准“治”,全力打好三大治污攻坚战。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实施一批大气治理重点工程,2017年实现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小锅炉整治全覆盖。大力削减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制订实施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重点行业水性涂料“替代”计划。在所有化工园区开展废气泄漏检测与修复,着力解决恶臭扰民问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督促各地严格落实“断面长”水质改善责任制,在重点流域划分设立优先控制单元,突出抓好太湖流域氮磷污染控制。会同有关部门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限期关闭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项目,2017年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一定要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让群众门前的河水逐步清澈起来。有力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着力控制环境风险,逐步扩大治理修复试点,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同时,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设施,继续实施重点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工程,排查整治沿江危化品行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时刻绷紧污染事故防范这根“弦”。到2020年,确保全省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2%以上;10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70.2%,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基本消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第三,科学“保”,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大格局。在守住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太湖生态保护圈、长江生态安全带和苏中苏北生态保护网。在全省选择一批生态本底较好、保护意义突出的县市,开展“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地区。盐城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湿地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闪亮的生态“名片”,把它们保护好,生态价值巨大,标杆意义突出。要对这三个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做出调整,设置独立的“生态保护特区”,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这个“特区”的主要使命就是把保护区管好、保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绝不允许出现违规开发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突出抓好苏北苏中生态保护网建设,重点加强南水北调“清水廊道”和洪泽湖、骆马湖等良好“湖泊群”保护,引导相关地区保持生态优势、挖掘生态“富矿”,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第四,深化“改”,增强环保制度改革功效。认真落实《江苏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方案》,借鉴中央环保督察模式,建立省级环保督察机制,把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压紧压实。稳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切实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实施与污染物排放总量直接挂钩的财政政策,将水环境资源“双向”补偿断面由66个增加到112个,全面推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研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基金,严格落实企业排污差别化收费政策,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跟各地、各类排污单位算一笔“多治受益、多排吃亏”的“大账”,充分发挥环境经济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切实增强各类主体自觉治污的内生动力。

篇3

关键词:城市低碳竞争力 理论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伴随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学者开始认识到保持和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重要性[1,2]。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工作见之不多,且多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建筑、食品、林木等机电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缺乏从宏观角度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从低碳经济角度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将节能减排纳入城市竞争优势范畴内,使其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从而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1 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研究理论基础

1.1 竞争优势理论 ①市场竞争力优势理论。其代表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②体制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主要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竞争力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③其他竞争力优势理论。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以熊彼特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为依托;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强调竞争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1.2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一经提出,便受到各种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学术界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此处重点阐述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相关研究。①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关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观点,即“脱钩发展”和“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脱钩发展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脱钩”。Grossman于1991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格鲁斯曼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增大,达到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下降,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②减排成本。部分人对发展低碳经济存有顾虑,认为会额外增大社会成本,得不偿失。但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有效处理气候变化所需的成本其实很小,仅相当于2050年全球GDP的0.5%-2%。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中,定量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指出如果目前全球每年投入1%GDP的减排成本,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

2 城市低碳竞争力概念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联合的研究报告《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中,将低碳竞争力定义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指城市在低碳排放的约束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为其居民创造物质财富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实现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脱钩的能力。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目的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低碳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其中,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图1所示,模型底部表示人类发展所依赖的三个资本之间的限制性关系,即环境容量限制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着经济发展;三个支柱分别代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竞争力,上部的三角形表示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水平的一种竞争优势能力。

3 城市低碳竞争力特征

3.1 系统性。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是由产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创造和维持的。其强弱取决于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注重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导致盲目性和片面性,产生短板效应。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才能增强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2 动态性。城市竞争力是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通过制度与机制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而外部环境因素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是个动态的系统,不仅其大小会变化,其内涵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必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3 相对性。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某一时点去观察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现状,是可比的。另一方面,从不同的时点去观察同一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发展变化状况,同样具有可比性。只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并分析其发展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4 开放性。根据系统论观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通过不断吸收新的要素,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并将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优势“输出”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大的区域,占有或支配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带动区域的发展,才能具有竞争力。开放性反映了城市的集聚和扩散的功能。

3.5 差异性。不同城市自身条件不一样,城市政府的政策手段等因素也不一样,导致城市低碳竞争力呈现差异性。培育城市低碳竞争力可以从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一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4 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

基于低碳经济和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特征,借鉴波特[3]、IMD[4]、和倪鹏飞[5]等学者或机构的城市竞争力模型,本文认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低碳竞争力,并且受区位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支撑,见图2。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和加强,只有综合提高三者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模型中,产业结构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子。区域禀赋指专属于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域性特征,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和城市印象等。基础设施指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能源、给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和防灾系统等。城市文化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包括城市生活环境、方式和习俗。政策制度是城市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发展低碳经济,需制定合理、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技术创新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社会系统的巨大变革。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支撑,须重点开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工作。

5 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理论模型,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性等指标遴选原则,本文采用三层框架体系,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竞争力指数,准则层包括经济低碳竞争力、社会低碳竞争力和环境低碳竞争力,指标层则为具体的指标,见表1。

6 结语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消耗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排除85%的废物和CO2[6],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城市的低碳化发展。通过研究城市低碳竞争力,有助于城市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此外,研究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有助于整体把握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和方向,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崔健.日本产业低碳竞争力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5-110.

[2]潘家华.走低碳之路提高国际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0-4-12,(23).

[3]MichaelE・Por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Th

eFreePress,1990.

[4]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Z).1997.

[5]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颜文涛,王正,韩贵锋等.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1,(3):39-50.

篇4

旗委、政府安排了为期两天的调研并召开了这次全旗经济形势分析会,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总结全旗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全年的目标,找出差距和不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安排部署好第四季度工作,为的是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和目标任务,同时提早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基本发展情况

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我们相继听取了各有关部门的汇报和分管领导的讲话,可以说大家的汇报和讲话实事求是,内容具体,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合理化建议。对于这些合理化建议,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从汇报的结果看,前三个季度全旗各项工作正在按照旗委扩大会议精神和旗人代会的安排按部就班、有序地全面实施,各项工作都有了突破性进展。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新突破。我旗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符合旗情的退牧转移政策,现在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今年退牧还草禁牧面积80万亩,草场补偿面积20万亩,转移牧民148户534人。同时畜种改良和草畜平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成立了草原执法监督管理局,有效地保证了草畜平衡制度的全面实施和草原补偿费的收缴。投资30多万元在山前山后两处建设了改良站,购置种公母畜3000多头,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畜种、畜群结构,为农牧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林业项目争取有新突破。林业方面各种项目资金争取都好于往年、多于往年,特别是国家即将实施的封禁保护区建设项目,通过积极争取,我旗被列为全自治区唯一的试点旗县。同时植被恢复项目1500万元也已经落实。

——水利建设规划有新突破。团结渠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东升庙地区的防洪设计已基本完成,即将付诸实施;大坝口水库的扩建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质阶段,农发行的贷款已经得到落实,将建成投入使用。同时西乌盖沟水库正在设计建设,青山一带的水库建设正在研究规划中。

——交通道路建设有新突破。今年共建成4.5米宽的乡间公路、“村村通”公路22公里;投资1.3亿元的获青公路60%的工程量在前半年已经完成,九月底或十月初将全部完工,十月份将全面通车。同时进一步维修和新建了各苏木镇汽车站,新建了交通局办公楼,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全面加强。

——城市建设有新突破。高标准、高起点完成了三镇的总体规划,巴音宝力格城镇道路管网、青山工业园区改造和景观渠建设已全面开工,综合中学和文体广电大楼等重点工程已接近尾声。

——工业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全旗40户企业中税金超2亿元的企业4户,超1亿元的企业1户,超5000万元的企业1户,超2000万元的企业2户,超1000万元的企业3户,以上11户企业可以完成或基本完成我旗今年财政收入指标,工业对GDP贡献率达到87.5%。

二、各项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今年1—8月份财政收入完成8.6亿元,预计全年完成12.5亿元,实现连续五年翻番。按产业划分二产工业税收完成11.64亿元,非工业交通建设包括三产完成5100万,非税收入完成3500万元。按征税部门分类,国税完成7亿元,地税完成51500万元,财政非税收入完成3500万元。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1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5亿元,二产产值46亿元,三产产值3.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进展顺利。今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预计全年完成30亿元,其中工业18亿元,城市建设5.8亿元,交通建设4.3亿元,电力0.8亿元,农林牧水1.5亿元。

——“两个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纯入收大幅度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163.98元,增长14.75%,农牧民现金收入实现5222.5元,增长11.3%。第四季度随着城镇职工工资的补发、风沙费补贴、农牧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和退牧转移款的发放,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纯收入一定能够实现18%和24%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9713元和3068元。

三、今后重点抓好的几方面工作

1、集中精力抓项目,加大支持和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我们要全力以赴,跟踪服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建设项目的推进工作。一是紫金二期10万吨锌冶炼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投入建设;二是紫金矿业300万吨采选工程,前期规模设计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三是齐华40万吨复合肥项目,要跟踪落实,加紧协调,确保按时建成投产;四是双利50万吨煤基还原铁和50万吨球团建设项目,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全面做好工程推进工作;五是青山50万千伏变电站和紫金22万伏变电站工程;六是蒙西120万吨水泥生产项目,要做好选址和其它水泥厂整合重组工作;七是建新和河南豫光10万吨铅冶炼项目;八是西矿200万吨铅锌采矿工程和170万吨铜采矿工程,要派专人专项落实此项工作,促使其提前完工,尽快投产运行;九是风力发电项目。要紧紧抓住我旗风力资源面积大、质量高的特点,加快推进已签约风电企业建设进度,全面做好百万风电场的规划和审批工作,使风电产业真正成为我旗的朝阳产业,为我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对现有企业的监督管理。一是重点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三率”、尾矿管理,聘请专家做好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地方法规,保证企业规范、安全生产;二是对锌精粉、铜精粉全面管理,确保紫金、飞尚满负荷运转,避免资源流失;三是认真研究矿山采选企业所有税费政策和优惠政策,全力处理好企业与地方利益关系。同时要加大税收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偷漏税,特别是地方收成部分,确保地方利益不受损失;四是坚决关停取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企业,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财政收入。

3、加大探矿工作力度。我们要认真研究全旗关于探矿方面的有效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大幅度提高勘探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企业筹资,地方出资和积极争取国家探矿资金,从起每年投入探矿资金不得低于1亿元,力争达到2亿元。同时要制定符合国家政策和后旗实际的探矿政策,使全旗资源探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按照加大探矿,控制采矿,扩大选矿,不限制冶炼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保证资源综合利用。一是严格控制采矿能力。不能盲目的扩大采矿规模,根据我旗实际,严格控制全旗各采矿企业的采矿能力。全旗的采矿能力要将铜控制在不超过400万吨,铁不超过300万吨,铅锌不超过900万吨。二是适当扩大选矿能力,努力使全旗形成选大于采的格局,这样有利于低品位,甚至尾矿中的资源回收,减少资源浪费。三是积极发展采选矿企业的下游产业,引进大规模的冶炼企业,不仅有利于关停取缔现有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企业,还有利于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全面做好退牧转移工作。退牧转移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要切实做好饲草料的储备工作。同时要结合退牧转移政策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牧区牲畜出栏率,减少牧区牲畜,实现减畜减人的目的,切实减轻草场的承载压力,恢复生态平衡。今年减畜要达到10万头(只)以上。

6、加强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在土地政策方面,除划拨和工业用地外,其它土地原则上全部实行招牌挂方式出售;二是全面提高城市品位。要按照高标准、高档次建设的要求进行房地产、商业门点、酒店等项目的开发。同时增加绿地面积,提高亮化水平,增加发展空间;三是进一步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在改扩建大坝口水库,新建西乌盖沟水库的同时,积极研究规划在青山一带建设水库,既能起到防洪作用,又能满足工业用水需求。同时要对青山工业园区进行彻底改造,坚实不移地进行砂石料资源整合;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业。要针对获青线内特有的景色,聘请相关部门和有资历的专家进行高档次规划。并结合蒙元文化改造、砂坑改造为湖坑等项目,开发新的旅游景点,促进我旗旅游业的发展。五是加强路网建设。扩建东升庙至青山镇公路、新建东升庙至临河景观大道要在明年启动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六是制定相应的措施,促使建筑企业在后旗注册,增加地方税收。

三、狠抓落实,真抓实干,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可以说是时间紧迫、形势逼人、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年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并力争有新的突破。

一是要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思想。我旗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局面和势头,来之不易,是全旗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必须倍加珍惜。我们不能有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思想,一定要认清形势,长远考虑,针对我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沉下心来想办法,俯下身去干工作,转变职能,搞好服务,把精力全部集中到加快经济发展上来,切实保持我旗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篇5

关键词: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 逻辑程式 核心功能 政策取向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区域,是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载体。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趋势。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等各种压力和考验,特别是日益增长的城市能源消耗和超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城市的能源安全利用日趋紧张并引起气候异常变化,导致城市生态面临的负荷日益增加,阻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各国政府和学者针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变化,着手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城市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认为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背道而驰的,必须进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来有效应对因碳基能源大量消耗而产生的CO2排放量急速增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低碳城市”概念及发展路径选择开始成为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的有效手段。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来源于低碳经济。自2003 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很多国家和城市开始将低碳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为缓解城市“高碳锁定”现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相关协议颁布,进一步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积极践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凭借技术革新和多元化激励机制,以碳捕获、碳蓄积、碳封存等手段降低生态系统中的碳通量,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最小化,尽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从而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因此,低碳城市成为城市政府为协调城市化、工业化与低碳化、生态化之间关系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低碳城市建设的逻辑程式梳理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运行程序即逻辑程式,也就是说低碳城市建设运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个顺畅的逻辑衔接。一个逻辑关系清晰以及简洁、优化的端到端的运行管理工作流程是保障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为提高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弄清和理顺、规范运行流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见图1),又要明确各阶段所承载的基本使命和功能。

(一)低碳城市建设内在需求和目标确立

伴随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高速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碳基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致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入环境中,超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吸收和自我净化能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特别是CO2等含碳物质的排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碳已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从而避免生态灾害、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现代城市共同的内在需求。这种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内在需求既是城市人民的一项重要福利和权利,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事实上,生态需求既包括人类对生态系统中生态产品的需求,又包括体验和享受生态产品而产生的愉悦等精神性生态满足的需求(蔡聪裕等,2011)。为此,在低碳城市建设时首先需要结合政府的工作规划以及参照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将这种良好生态需求量化为城市低碳发展的具体目标值。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标值涉及经济、社会、能源、技术、环境等诸多方面,这些目标值的实现将有利于缓解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之间不平衡状态,进而不断提升城市生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

(二)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制定

低碳城市规划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的需求、目标转化为具体形式的重要环节。低碳城市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以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将低碳理念作为核心要素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维持城市发展的碳氧平衡为基点绘制出发展低碳城市的蓝图,并通过设置多元有效的科学途径和多维度的保障支撑体系,引导城市建设实现低碳排放、高碳吸收两大目标。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针对性。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是一项牵涉面广、线长、点多并需要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复合型系统工程。

因此,低碳城市建设规划首先需要以系统观来考察规划要素,按照城市低碳排放指标制定总体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组织、城市建筑与各种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格局等方面入手(黄平利等,2011),科学引导激励和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功能,以规划城市的现有条件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寻求城市低碳发展的策略;其次需要构建一个长效的监督保障机制,要通过低碳环境监测机制、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得到有效执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与监控

建立起科学有序的低碳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与监控机制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基准点。首先,需要构建一套规范的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决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持久的执行力离不开规范、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坚持制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不断增强将规划目标转化于现实的能力是低碳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石。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力是各方力量协同配合的综合体现,其整体执行效果的发挥会受管理体制、执行主体、观念、激励机制等很多内外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规范、控制、整合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中理顺关系、明确责任体系、形成相互支持、协调顺畅的工作氛围,为确保有效执行规划措施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在低碳城市建设运行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运行执行过程各环节的监控,从而确保低碳城市建设进度和质量。在监控中,要善于收集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的关键信息,对各个要素的运行、配合、连接效能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和评价,将实际绩效与事先确定的绩效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由于环境变化、认识偏差、能力有限性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运行执行中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但是,可通过早发现、早控制,并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使整体低碳城市建设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四)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与反馈

效果评估与反馈是低碳城市建设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对低碳城市规划执行的持续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反馈,有助于及时监测和全面掌握低碳城市建设绩效管理水平和进展效果,这对于选择正确的低碳城市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探索有效的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方法意义重大。低碳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许多城市对于其评估的模式和方法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欧洲环境局(EEA)于1999年开发了DPSIR模型。该模型对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连玉明(2012)提出从经济发展、资源承载、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构建一套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低碳城市建设评估必须立足于从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点,特别是在指标选择上既要注重碳排放和碳产生的指标以及对碳排放和碳产生起重要影响的因素指标,还要注重对有利于固碳、捕碳、减碳的指标及其关键的因子选择。另外,反馈也是贯穿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没有反馈,将会消弱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效果。反馈是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成效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在具体运用时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功能透视

(一)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途径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与工业文明时代不注重保护环境以及对大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背道而驰的。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强调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低碳城市建设所坚持的“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一脉相承。低碳化发展符合并顺应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诉求之一。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架构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碳排放,转变生产生活发展方式,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质量不断改善,这充分反映了生态文明价值建构的理论诉求和实践向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通过低碳城市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功能,并且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武器。

(二)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负荷日益加重,城市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硬性约束,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限且缺乏后劲。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环境效益和容量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命题。此时,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重要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的战略性转移为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实现“碳解锁”,逐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日益摆脱对碳基能源形成的路径依赖,为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坚强的保障。资源环境持续承载能力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城市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低碳城市建设与我国倡导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共同的精神实质,是增强城市持续竞争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寻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有序状态”(王继明,2010)。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多维度的,其中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是其重要标志之一。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生态安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事实上,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利用确实已远远超过了其可再生的能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发生,严重扰乱和破坏了自然生态支持系统的正常循环,出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进而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阻力和制约因素。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失和”现象,破坏了自然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低碳城市建设正是切合了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与动态平衡的本质要求。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成为顺应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坚持走集约式、绿色、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对生态治理的全过程控制。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目标的有力杠杆。

(四)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传统的城市发展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重要特征的运行体系,这种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致使城市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现象异常严重,造成“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发展模式上需要重新定位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此时,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为有效应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等不利因素以及增强城市的抗灾害性提供了新机遇。因此,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及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后列等现实问题,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应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也是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大背景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模式。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化建设转型不仅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能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在城市发展理念、生产发展、消费方式、生态治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实现了全方位的变革。低碳城市建设从概念到行动与传统城市发展的“高碳”模式有实质性区别。低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在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上的新的里程碑。

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取向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发挥公共政策的杠杆效应来引导、支持、规范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公共政策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必须整合和吸收符合低碳城市建设基本规律的价值思想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基础。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就是指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政策价值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将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行为和结果产生方向性的影响。

(一)政策选择与公共利益取向

从标准的经济理论来看,政府应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担当关键角色,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保驾护航。众所周知,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就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选择上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将维护社会根本利益和公民共同的生态利益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内容选择上和低碳城市建设需求之间实现长期平衡,避免出现因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利倾向。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评价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是否有效坚持了公共利益取向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状况、保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从长期利益和生态角度看,是否在公共政策价值上充分体现了城市公众对日益良好的生态公共产品的基本诉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出发点是否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政府私利等。

(二)政策选择与市场化取向

虽然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但是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下降。低碳城市建设要取得效率和效益,必须有赖于政府选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支持政策,发挥市场化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调节作用。市场化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必须通过不断进行公共政策内容和功能的创新,选择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政策机制来放大市场的正效应,以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构建来引导和规范社会、企业、公众等的行为,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运行创造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一,加紧研究开征针对碳基能源的使用税及环境税,充分运用税收的杠杆效应来引导能源利用的供需关系及为此支付相应的环境成本;第二,通过提供贴息贷款、低息贷款、财政担保等多种经济手段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第三,通过立法、金融、税收政策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让“有形的手”遏制城市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的趋势;第四,对积极购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和设备的企业、个人等各类消费者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等。

(三)政策选择与公平价值取向

公平的政策选择既是利益整合的关键,又是获取政策客体的信任、支持、配合的根本保证。低碳城市建设会涉及到各类资源、利益在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的重新配置、平衡、可持续性分配。低碳城市建设市场需要公平的竞争规则、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将公平价值理念融入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中,通过实施公平的低碳发展政策来调节各方关系,从而为达到低碳城市建设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把公平理念作为制定低碳城市建设政策的核心价值向度和基本准则,至少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第一,在城市区域内生活的所有公民都拥有平等享受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权利;第二,城市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与承担保护的职责是一一对应的,即对城市环境形成的不利影响和承担的义务必须对等;第三,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政策选择中必须既注重代内公平,又要使代际公平不受损害。

(四)政策选择与公共治理取向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传统政府大包大揽的“强制-命令”型城市生态治理模式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效果,必须将治理理念融入其中,以拓展治理主体的形式实现城市生态治理创新。公共治理是以“多元、合作、民主、自治”为基本要义,既突出政府的“元治理”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功能。低碳城市建设的公共治理模式离不开恰当的政策保障,即通过有效政策体系的建立来确保公共治理的合法、和谐,从政策层面来为公共治理模式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功能的发挥提供支撑。因此,政府有效的政策选择必须在公共治理框架下来引导、调控各种可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多元主体的行为;有效的政策选择应着眼于公共治理的战略取向来构建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表达机制以及做到要善于调动各类治理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由此看来,不同的政策供给模式将会对不同主体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协同治理效应产生影响(Unruh G.C.,2000)。以公共治理方式来应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高碳排放引起的生态问题,体现了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增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协同效果作为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蔡聪裕,陈宝国.生态需求调动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管理学刊,2011(6)

2.黄平利,高程.大连市高新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1(34)

3.连玉明.中国大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估与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5)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生源危机

1.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随着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本就逐年减少,而在这种形势下,“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的趋势。而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依然会持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2.学生状态处于弱势。由于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教的思想。人才价值观严重错位,使得家长普遍不愿意让唯一的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缴纳高额的费用削尖了脑袋也要把孩子硬塞进高中的队伍,而丝毫不管不顾孩子是否适合普通高中的学习。这也充分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而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所谓的“二科生”(中考只用勉强考语文、数学),甚至头脑有残疾,根本不适合普通教育方式的学生等,统统都被职校“收编”;“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而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教人的又一感叹。

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尚不完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够太清晰。

1.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对于大众来说是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尽管现在有些中职学校也开办了高职,也还在探索高职教育。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一旦进入中职,基本就断了孩子们继续深造的可能性,除了成教。

2.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当然目前教育系统已经在大力推行综合高中,但其思维观念的普及尚需一段时间。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3.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1.办学功能单一。几乎所有的职教都离不开学历教育、正规教育。而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仅仅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2.办学体制单一。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职业教育由于走学历教育的路线,因此仅有少量是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有些民办教育不得不挂靠公办教育。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3.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近几年虽也有“校企合作”的提法,但依然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带来的是资源和投入的客观需要与实际供给不足的矛盾。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一面是高额的经费投入所引起的世界银行专家的质疑,一面又是依旧不足的经费投入导致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难以提高。

4.教学制度单一。学校系统的职业教育几乎都是长学制,或是三年制,或是四年制。一些经济和企业界人士认为,若单纯从职业能力和岗前培训的角度看,许多岗位职业(工种)根本不需要3、4年的培养;而为了一味的满足技能高考的需求,本地教育系统近两年居然“一刀切”的将中职教育模式单方面强行制定成2.5+0.5(即在校的理论学习时间为二年半,实习时间为半年)。另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面向企业行业,固定而不灵活的教学制度也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四、管理多头

在管理体制上,多头分散的管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表现为:

1.部门分权。职业教育分属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各行业部门多头领导。同是职业教育还分普通中职,成人中职,技校等各种纷繁复杂的提法,让人眼花缭乱,却实在看不出其中有何种本质区别。

2.证书分管。教育部门发学历证书,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不同行业又有执业证、专业技术等级证,等等。―个中等职业学校或一位职校生要面对多种证书考试。

3.中职与高职分统。同是一类教育,同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却按层次分割开来:中等职教归职成教司(或处),高等职教归高教司(处)。

4.职前与职后分离。职前教育主要是教育部门的事,职后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多是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行业、社会和个人的事。

总之,尽管职业教育很复杂,但多头的、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形成交叉、争权、推委、扯皮、门户之见等弊端。

五、质量遭非议

中等职教因为先天的不足(人、财、物、办学思想等)和后天的不利因素(社会认识、用工政策、政府导向、自身条件)影响,导致它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据调查显示:公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满意度状况,中等职教的分值最低,质量评价不仅低于学前、普通中小学和高校,甚至不如民办、私立学校及继续教育。这种状况需要客观地分析,至少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增加了职业学校教育的难度。

第一,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及实习的双重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把握比重适当(尽管教育部门有指导性的比例分配,但其中的科学性有待考证),二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职校,各种说法此起彼伏,畸轻畸重在所难免。

第二,升学与就业两个目标两种标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兼顾,难免此消彼长。

第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孰轻孰重?道理上好说,实践中谈何容易!

第四,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可笑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还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第五,“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与匮乏的矛盾。在职教形势迷茫,理论和技能人才奇缺,人事制度、教师培训机制和流动机制没有健全的形势下,如何扩充“双师型”师资?

问题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仅上述矛盾有些就是学校难以摆平的,需要靠外力来缓解。

针对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本人归纳出以下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非常激烈,本就生源有限,一些职业学校还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学校甚至借助国家助学金直接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不分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无论是招生就业,还是升学,都要进行全部整合,组建职教集团,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实用性的考察,包括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不应由中等职业学校现有能力开办的专业应及时下令停止该专业的招生,避免其误导学生家长,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对相同的专业也应进行资源重组,避免学校间因利益驱使重复大量开办相同的专业。造成每个学校都有这些专业,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却都吃不饱的现象。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职教资源整合后,要对这一地区的所有职业学校实行统筹管理,对待民办职校也要一视同仁,并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帮助职校改善办学设施,培训职校教师。职业教育学校要走校企联合的路子,推行企业订单,学校下单,政府买单的人才订单模式,增强学校的自身活力,职业教育还要从用人单位的立场出发,不能惟考试论,而应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才能实现技能人才的合理利用和顺畅流通。职业教育才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3.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社会认知度。 严格务实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可试行“学分制”,为不同学习水平者、半工半读者、工学交替者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只要实现了“管理有方、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目标,就会得到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就会改变学校上门求生源的尴尬局面。

另外要树立职教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主干地位,特别是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必须改变职教是“二流教育”的看法和做法。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促进农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其实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加强和引导舆论宣传,要创造一个“重技术,重技艺”的社会氛围,国外“博士可能失业,师傅永久吃香”的现象值得深思。就是我国也自古就有“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提法,但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切切实实把学生培养成“手艺人”。只有把正确的认识与政策和制度一致起来,职教才能真正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4.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职业教育硬件建设经费必须保证逐年增长,但其来源不仅仅依靠政府不断提高的财政投入。校企合作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切实利用企业现有的设施设备,这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在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师待遇,有利于这支本来就不稳定的队伍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的发展。

篇7

进一步完善我办弱势群体人员的长效,切实做好城镇贫困居民“低保”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互助等事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出发,加大社区弱势群体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力度,以解决社区弱势群体人员的生活实际问题为重点,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难有所救”。

二、基本制度

1、建立弱势群体分类。将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分为A、B、C三类,登记造册,发放困难家庭帮困卡,凭卡领取政府补助、临时救济、捐赠衣物调剂以及其他救助方式等。低保人员、五保户列为A类,实施政府正常化补助机制;伤残无劳动力、孤寡老人、大病重病户列为B类,作为进入低保、五保的后续人员;目前无工作但有工作能力的特困职工、残疾人员、病灾户列为C类,实施临时救助。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分类管理使办事处的弱势群体管理工作层次分明,为今后人员的变化动态管理建立了基础,促进社区弱势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科学化。

2、建立弱势群体救助基金配套制度。社区五保户、低保户、特困职工、残疾人员、孤寡老人、病灾户的正常救助与临时救助资金,办事处承担70%,社区承担30%,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3、建立弱势群体的日常认定制度。凡符合弱势群体条件的人员,可随时向户口所在社区提出书面申请,经初审合格,张榜公示后,按月上报认定。社区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作为弱势群体工作监督员,对弱势群体人员审批管理、救助金拨付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收集、反馈有关意见和建议。

4、建立弱势群体的年审制度。办事处民政办每年对辖区弱势群体人员逐户上门调查了解,将符合条件的人员,集中登记审核,进行年审,对符合条件的,加盖年审印章。

5、建立弱势群体的管理与服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弱势群体工作列入年度社区目标考核范围,建立弱势群体社区管理目标责任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力争大部分弱势群体通过社区能实现救济、帮扶和就业。办事处对社区实施跟踪考核,对完成目标任务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而未完成任务的,要追究责任。

6、建立弱势群体的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定期入户调查机制,随时了解低保户情况。明确社区、办事处各自在受理、审核、公示、审批弱势群体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时限。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未严守工作程序,超越法定时限、法定权限或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认定等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弱势群体的管理和服务

弱势群体的管理与服务要按照“广覆盖、社会化、可持续”的原则。在社会目标上,要达到公平和大多数人的基本权利;经济目标上要达到收支方面的可持续性和对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政治目标上要达到不同人群利益关系的平衡及其连续性。

一是实行总量控制,坚持动态管理。切实做到管理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真正实现动态管理意义下的应管尽管。

对一般低保家庭,在认真落实低保政策的前提下,做好其收入情况跟踪统计、管理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根据其年龄、特长、健康状况,再结合工作的需要,给每个劳动对象都定好劳动工种和劳动岗位,并进行登记造册,目前主要工种有社区的卫生管理、绿化养护、治安巡逻等。每季度对低保人员参加服务的次数和质量进行统计考核,将考核结果上墙公布。对表现突出的低保人员给予表彰和适当奖励,并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对不服社区安排,连续2次无故不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低保人员,将减半发给当月保障金,连续三个月不参加劳动的,取消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待遇,并在半年内不得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低保对象再就业,对积极再就业的低保对象,就业以后,可继续享受1-3个月的低保补助。

对家中有重病及重症残患者,或因其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且学费明显超过家庭负担能力,以及夫妻双下岗并需要供养无收入的高龄老人的家庭,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并视其具体困难程度确定临时补助额度。探索建立限期保障办法,根据居民家庭状况和劳动能力状况,实施限期保障,明确保障期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到期即可终止低保待遇。

妥善解决特困老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各社区要根据调查登记状况,认真组织一次全面核查工作,对特困老人逐一核实,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老人,要确保低保政策全面落实,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户一人。对五保户供养状况要做好摸底调查,切实落实五保供养政策,针对五保老人高龄多病的情况,要重视解决其基本医疗问题。对于不符合低保和五保供养条件,生活确实处于特困状态的老人,要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有赡养能力而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进行法制与道德教育,实行司法调解,签订赡养协议,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一些“女儿户”老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陷入特困的情况,要对这些老人的女儿宣传《老年法》,使她们认识到女儿同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落实老年人的供养问题;对无依无靠、生活难以自理的特困老人,各社区要组织开展定期走访、帮扶活动,严防老年人因生活无法自理、生病无人照顾而死亡,甚至死后无人知晓的极端事件发生;对于因病因灾致贫的特困老人,要尽量列入临时社会救济对象,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对特困老人的医疗救助活动,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对由特困老人抚养、在中小学就读的孙子女,要帮助协调教育部门减免其学习费用,使他们不致于因贫辍学。

二是狠抓社区配套资金的到位。低保人员低保金以及临时困难补助资金的来源渠道,以办事处与社区三七承担的方式筹集,资金发放到位之前,社区配套资金必须提前到位,社区配套资金不落实将从预留款中扣除。救助救济资金采取“街管居用”方式,独立帐户、专款专用,由社区申请,经民政、分管领导、行政主要领导签字后划拨,坚持“严格支出,加大收入,控制缺口”的原则。捐赠款物由办事处根据灾情和实际需求,统筹平衡、统一调拨分配,发放救灾捐赠款物应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等程序,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制度健全,并向社会公布。民政办公室应加强对低保资金及其他临时救助钱物的经常性检查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三是加强弱势群体的基础管理。将救助弱势群体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好抓实,建立动态性弱势群体人员档案,做到“家庭情况清、身体状况清、就业现状清、职业技能清、就业愿望清”,同时建立弱势群体增减变化台帐和月报制度。做好弱势群体人员分类资格审查工作,做到严格把关,不虚报,不瞒报。严格进行家庭收入调查,核实保障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规范申请、评审和资金发放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对弱势群体,不仅要从政治上爱护,从制度上保证,从生活上关心,更要从素质上提高,加强引导和扶持,帮助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培训其自力更生的能力,促使其自谋生路。改进扶持方法,改生活救助为生产援助,使扶贫方式由现金和实物援助为主转变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援助为主,扩大在技术、项目、培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援助。

五是形成全社会关注弱残的氛围。财政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保障只能解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的医疗、住房等具体经济困难还难以由政府统包。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需要全社会的关爱。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送温暖”、“一帮一”结对等扶贫帮困活动,深入持久地把救助特困家庭的工作做好,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将扶贫帮困纳入各社区目标管理内容。同时,大力宣传表彰助弱济困的好人好事,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

六是全面实施再就业专项援助行动。

1、弱势群体可享受以下再就业免费服务项目:(1)提供政策咨询;(2)提供一次面对面、个性化的职业指导;(3)提供三次基本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4)提供一次减(免)费技能培训机会;(5)提供二次免费求职登记;(6)提供各项劳动保障事务服务。

2、弱势群体可享受下列再就业援助:(1)通过劳动力市场,促进有一定市场就业能力的弱势群体竞争就业。劳动保障服务所要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员队伍作用,广泛采集有效岗位信息,常年滚动储备200个左右岗位,只要“不挑不拣”,提供及时上岗;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

(2)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扶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对由政府投资形成的公益性岗位和街道、社区居委会开发的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弱势群体就业。同时加强现有公益性岗位管理,对出现的空余岗位,及时补充弱势群体再就业。

(3)对愿意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弱势群体,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一是凭《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国家规定的税费减免政策;二是对已领取《营业执照》从事自谋职业的,可享受创业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三是对在社区内自谋职业的,对添置生产经营性用具确有困难的,给予500元的实物帮扶。

(4)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办事处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寻找就业门路,想方设法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

四、保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办事处成立弱势群体管理和服务领导小组,由办事处党政领导任组长,民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民政办公室、劳动保障服务所、各社区组成,办公室设在民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弱势群体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办弱势群体人员生活保障工作,通过调整保障范围,严格审批程序,实现应管尽管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制度,这既符合广大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又维护社会的稳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因此,各社区和相关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弱势群体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此项工作。

篇8

关键词:农村中职教育;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91-02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95%是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三分流生,5%是中考落榜或因家庭困难没法读普高的学生。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都不是很高,他们多数是“学业失败者或是经济贫困生”,文化基础差异大,思想波动大,教育教学组织难度大,这就给提高农村中职教育的竞争力客观上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将他们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创业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

教育质量是铸造学校品牌的核心因素,在日益激烈的生存发展危机中,如潜在生源危机,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昂,家长、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反应不好,学生技能单一,适应社会能力差等,这些都与教学质量有关,学校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激活与提高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才能迎来家长和社会的青睐。离开教学质量,再好的专业设置,再好的课程体系,再多的资金投入,再多的生源流入,再广的就业门路,到头来都会化成泡影。离开教学质量的教育最终是先误人,后害己,更谈不上生源如流、就业广阔、社会满意。只有重视持续提高教育质量的学校,学校才能“常盛不衰”,会永葆青春活力,始终处于生机勃勃的气象。世界银行在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规模发展教育的教训是明白无误的:迅速扩大教育规模付出的是质量代价,这反映在入学率提高而教育成果上不去,如果质量不高,或者所学的东西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那么,即使在部分具有高学历的人里,失业率也会很高。”可见,根据时代需求的人才标准和类型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学校,就是一所具有“生机勃勃、永葆青春活力”的学校,根据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来调整专业培养取向,提高学生素质技能适应力的学校,是一所被社会欢迎的学校。农村中职学校处于农村生源充足的优势区位,有“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向农村地区倾斜等政策及各级政府、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学校逐步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息。农村中职学校要继续思想大解放,更新育人理念,勇敢创新,营造良好的职教发展氛围。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学校管理,建设良好的校舍环境,增添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学生实际技能训练。大力提高农村职校教师队伍素质,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优秀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的多能型”职教师资队伍。重视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培养创业者,把学生培养成为两地(本地和外出务工)应用型技术人才,推动农村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农村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农村中职学校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2 增强办学效率的能力

要办好农村中职学校首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把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盘活存量资源,激活增量资源,让所有的资源尽其所用,让所有的资源产生作用;其次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营理念,对学校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科学组合,抓住有形资源,挖掘无形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为学校自身的发展提供广泛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支撑,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由智力派生的观念、体制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使农村中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增进学校提高办学效率的能力是提高农村中职学校主体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学校应该围绕地方工业支柱和农业特色产业修订职业教学课程,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调适用、应用、实用性的思维和行为技能,以及提供把学术和职业教育更加紧密结合的课程(可以设置与本地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业,如农林种养、商贸专业。也可以在与本地经济发展需用人才不多的专业选修一些与本地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一些课程,如电脑、机电、数控等专业,也可开设一些农林种养、商贸有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适时制定或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贴近农村,贴近工厂、企业,培养农村、企业急需人才,适应市场需求。建立多元化的经费筹集渠道,构建办学新体制,积极推进农村学校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企业联合办学,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行集团化、连锁化发展。依靠当地政府发挥政府的行政作用,整合地方分散的职教资源,依托农村中职学校,创建职业教育中心,实行整体规划,统一制定培训计划、统一办学、统一招生、统一使用教育资源、统一实习基地等,创立地方区域“大职业教育”格局,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合力,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培养更多优秀创业者。

3 提升学习与文化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学习创新能力是在学校文化的作用下,将知识再组合、再创造、再输出,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适应环境持续变化的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高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新力可使学校结合自身的资源情况,发展出与社会相适应的核心专长,核心专长具有的高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特点,可成为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个创新过程是中职学校进一步延展和提升适应力的过程,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当学习创新力发展出来的核心专长转化为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时,学生、家长和社会能从中得到更高的价值,同时,学校也能从中获得超过同行业水平的超值价值。在学校文化和学习能力作用下的创新力,同样具备竞争力的特征,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价值,是中职学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中职学校不能忽略培养学生在学校文化和学习能力作用下的创新力。

学校竞争力的独特性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是职业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影响。职业学校文化是中职学校在办学实践中, 经过自身努力、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 它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职校学生在同龄学生中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 为了不让学生在严格管理中减失活力, 全面发展, 培养自身综合人文素养。农村中职学校首先应通过校训、校规、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校园广播等载体实行环境育人。利用课堂教学、选修课和文化讲座灌输民族美德和学校优秀传统。有目的的开展独具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塑造学生的文化个性。通过各种校园文化熏陶,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信念,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和卓越的胆识、敏锐的判断力, 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襟,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以及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增进社会响应度的能力

目前,农村中职学校学生都是来自广大农村。中职扩招,职业教育生源重心下移,城市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广大农村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如何面向贫困家庭学生、面向基层、面向更广大的民众,让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已成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强烈呼唤。这不仅是国家教育政策对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更是职业学校在和谐社会中增强社会响应度的必由之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这样阐释职业教育的目的:一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二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三是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不仅是面向人人,体现教育公平与公正的教育,更是具有鲜明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的教育。职业学校能否在国民教育中肩负起维护国家、社会、个人心理稳定,帮助困难群体摆脱贫困的重任,关键在于增强社会响应度。一方面通过学结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与我国国情、本地实情紧密结合的职教发展之路,增强自身对社会的响应度;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率,发展自身的学习创新能力来增进社会对自身的响应度。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呼应社会的要求,才能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中得到社会的响应,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中等职业教育。因而,农村中职学校应紧紧围绕中职学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办学思想,面向产业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培养“适用型、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创业者,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5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教育引导, 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 就业创业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对职校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 将这种意识渗透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程跟踪管理的过程中去。因为来到农村中职学校的都是农村学生,他们社会活动面狭窄,见识不广,多数文化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都不是很高。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就业观, 激发他们开拓创新的欲望;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 使他们明白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离不开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

推进课程改革, 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村中职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必须大胆深化课程改革,勇于改革职教教材内容,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技能型”为主的教法,增强科研成果哺教学意识,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使科研成果进入课堂,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生动,更丰富。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面对书本知识要善于改造优化和补充,在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专业发展要求,要善于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和技能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其次重视专业硬件建设, 加大技能训练设施投入, 使专业装备水平具有先进性、完善性、前瞻性, 才能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再次要努力实现几个转变: 一是实现以学校为中心向市场为中心转变, 由市场需求来配置教师资源和实训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让市场的需求成为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和学生掌握必备专业基础和模块技能的方向;二是实现由课堂为中心向用人单位为中心的转变, 教师对应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让学生在企业的见习和实习中得到更多的实践,要让学生具备职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三是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向操作技能为中心的转变, 职业技能竞争力中操作技术能力是其竞争力,因此课程实施中要扩大教学计划中实践的比例, 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职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

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学校要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 为学生搭建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平台。实践活动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如社区服务、文体活动、模拟市场、劳动体验等, 用计划周详、组织严密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发现自身能力与就业创业要求的差距, 在实践中锻炼技术、增长才干、树立信心, 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如大胆实行学生在校创业的实践活动, 校内创业实践活动可以突出四条主线: 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创业、校内实践基地创业、校内活动与企业合作创业、校外实习基地创业, 四条创业主线能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历练学生创业本领。只有打造农村中职教育竞争力, 才能树立学校的形象和品牌, 使农村中职教育在教育市场竞争中永葆最可靠、最持久的力量。

发展农村中职教育,农村中职学校应该抓住发展贫困(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有利条件,继续解放思想,灵活办学模式,坚持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企业联合办学,弥补农村职校实训场地的不足,把企业车间作为实习基地,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行集团化、连锁化发展,主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层次上及其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制定既适合本地区,又适合发达地区发展的培养方案。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与实践多层次中职教育发展的道路,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打造农村职业学校品牌,以此提高职业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尧.国际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8,(5) .

篇9

关键词:税制结构;治税理念;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1-081-05

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比重问题,是税制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好这一比重,对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起,流转税和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呈现出前者高、后者低的状态:1994~2003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为61.35%,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为17.17%;到2004-2011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为53.97%,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为25.55%,比重虽有所调整,但差距仍然比较悬殊。近年来,税收理论界和税收决策部门对我国税制改革以来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状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现状,致使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确立的“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在实际运行中“跛足”,为此,应当调整税制结构,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

本文认为,我国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状态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如果这种状态仍然持续下去,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客观上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但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的要求,这一调整不应“刻意而为”,而应“顺其自然”。

一、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是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治税理念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1994年进行的划时代的税制改革就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当时,基于增值税具有税源稳定、税基宽广、充分体现税收中性原则、避免重复征税等优点而大范围地推行了这一税种,并于当年实现增值税收入2308.34亿元,占整个税收收入的45%,之后的多年间增值税收入也平均高达近40%,从而奠定了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税制建设总体上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治税理念的必然结果,其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是一个历史的、自然的过程。这一点可从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变迁轨迹得到印证。

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总体上经历了从以古老的直接税为主到以间接税为主,再到以现代直接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的变迁轨迹。在前资本主义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十分低下,以土地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和源于这一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农”“抑商”的主流经济思想,决定了当时的主体税种只能是按土地面积课征的土地税或按人头课征的“人头税”。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规模日益扩大,为实行商品课税创造了条件;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在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下,将追求经济效率作为税收政策的首要目标,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流转税(间接税)自然而然地逐渐成为主体税种。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商品的课税难以课及自给品,保护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对商品课税的数额越多,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越大,削弱了商品经济的竞争优势,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模式已超出了商品本身而扩展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高度商品化的结果使一切收入都可以分解为个人的所得,而经济管理的水平也发展到可以控制个人所得的程度,这就为实行以所得税(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奠定了前提条件。与此同时,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也使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凸现,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将其治税理念由“经济效率”转向“社会公平”,并相继建立了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19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普遍得到提高,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贫富悬殊问题,而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期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陷入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为摆脱困境,以美国为首的一些以所得税为主的国家,在供给学派注重效率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将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由偏重公平转向了突出效率,纷纷降低所得税的高边际税率,以缓解所得税对储蓄和投资的压力,增加总供给,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许多发达国家还着手改革原有的流转税制度,实行了增值税,这使所得税的比重有所下降,流转税的比重有所上升。发达国家税制结构出现的这一新的变化趋势显然是这些国家治税理念转变的一个必然结果。

综上可知,基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税收政策取向是影响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税制结构状态的主要因素。18年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政策取向在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税制结构状态。这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是与我国这一时期的客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二、治税理念转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客观上要求适时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重

公平与效率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价值标准,其关系结构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以往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这种增长相伴还有贫富差距的拉大。有资料披露,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其收入仅占全社会家庭收入的4.27%,最富有的20%的家庭其收入却占全社会家庭收入的50.24%,收入状况明显呈现出“富有者越来越富裕、贫困者越来越贫困”的两极分化特征。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时,则意味着该国的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矛盾逐渐凸现并可能激化,因此,如何处理好社会矛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处理得当,国家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若处理不当极易激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已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到了这样一个“敏感”阶段。这个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已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严重的低效率转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出现的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因此,有人主张我国今后的改革需要以“效率为先”转向以“公平为先”,或者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开始“淡出”,逐渐向“公平与效率并重”或“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过渡。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权衡,并不一定必然要求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调节取向都具有同一特征,各经济变量的选择应该依据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功能相机抉择。因此,本文认为应兼顾公平与效率并进行优化组合。其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结构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关注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中全会强调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六中全会再次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见,我国的收入政策和原则的调整已经开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随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治税理念也应适时转变。我们认为,我国的治税理念不仅理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应“旗帜鲜明”地立足于“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因为,税收是政府参与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而收入再分配的核心是公平。

治税理念的转变客观上要求适时调整税制结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税制结构的一些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开始显现出来:一方面是所得税占比过低的负面效应。由于所得税特别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以及遗产税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所得税比重过低,尤其是来自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的比重过低,必然会影响税制公平收入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是流转税占比过高的负面效应。高流转税与高物价密切相关,由于流转税占比过高,我国的税制结构呈现“由企业缴纳、走价格通道”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现有税制结构下,物价越高,税收越高,而高税收则反过来又推高物价,如此循环,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纵观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演化进程,我国税制结构目前出现的这种负面效应,同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中叶起逐步形成的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出现的负面效应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应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治税理念下适时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重。

三、税制结构的调整不应“刻意而为”,而应“顺其自然”

我国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税制结构需要调整,已成为税收理论界和税收决策部门的共识,但如何调整还存在着很大分歧。从见诸于报端和媒体的议论看,人们每每谈及这个问题,其出发点大都是为了矫正“双主体”的“跛足”,这是对税制结构调整取向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我们认为,目前我国进行税制结构调整不应一味地为追求或达到“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而刻意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因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理论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对于我国税制结构中主体税种的设计,税收理论界和税收决策部门一直都有一种近似于约定俗成的“双主体”观点,认为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应该由商品税(流转税)和所得税组成,二者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占有相近的比重,在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方面共同起主导作用。这种观点的本意是想通过综合商品税的资源配置和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优势,互补各自的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制度的总体功能。但本文认为,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双主体”的理论依据是难以成立的,而且恰恰正是在这一点上,“双主体”观点陷入了税制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的误区。

税制结构优化理论从具体分析各税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人手,论证如何实现税种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最优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制度的总体功能。结论是:税收制度总体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各税种个体功能的实现程度,但税收制度的总体功能并不等于各税种个体功能的简单相加。这是因为,各税种的个体功能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任何一种税的征收都不仅影响自身功能的发挥,而且还会影响其它税种乃至整个经济的运行,因而,需要在各税种的个体功能之间进行有效协调。

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税种之间通过价格、货币等中间机制相互影响,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收入征集方面,各税种间的相互影响集中表现为,一种税的征收量会影响到其它税种的征收量。在既定时期内,既然可供政府参与分配的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那么,各税种在征收量上就存在着相互消长的关系。如商品税和企业所得税,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税,但也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这两种税一般都是由企业直接缴纳的,在价格受到行政限制而固定不变时,商品税是不能转嫁给消费者的,纳税者即为负税者,因此,在性质上商品税类似于企业所得税,二者都直接减少企业利润。这就要求在征集收入方面二者要有适当的分工,即若高征商品税就不应高征企业所得税,高征企业所得税就不应高征商品税。其实,这种协调关系即使在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中也是必要的。因为,当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时,除非某种商品需求完全没有弹性,否则,商品税税负将始终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这就意味着商品税在价格放开的情况下也会直接减少企业利润,因此,它同企业所得税在征收量方面存在着消长关系,人为地让商品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成为主体税,显然是不恰当的。二是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方面,各税种间的相互影响表现为,税收对资源配置目标和收入再分配目标的实际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某个单一税种,而是取决于各税种的综合影响。从一般均衡分析的角度看,所有的税种对政府的某个特定政策目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货币和价格等中间机制的作用下,无论在资源配置方面还是在收入再分配方面,L类税的征收总是会影响到另一类税的收入规模,同时也影响其发挥作用的空间,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对应与交叉并存的关系。商品税不仅具有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内部各税种的合理设计,还可以兼顾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同样,所得税也可以兼顾资源配置的功能。因而,那种简单地认为只要将两类税绝对均衡地置于税制结构中就可以做到资源配置与收入再分配功能并重的完美构想,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基于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需要调整,但如果刻意地按照“双主体”的模式进行调整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只能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增加额外负担。因此,税制结构的调整应该“顺其自然”。所谓“顺其自然”,就是按照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来调整,进一步说,就是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下进行调整,即朝着税制结构优化目标迈进。

实际上,我国始于2004年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朝着这一目标迈进了,如增值税的转型、企业所得税的“两法合并”,都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增进了消费领域的公平性;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提高和最低一档税率的降低,增加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同时,这种“顺其自然”调整的结构优化效应也已经开始显现。例如,2004~2011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已由1994~2003年的61.35%降为53.97%,下降了7.38个百分点;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也由17.17%提高到25.55%,提高了8.38个百分点。目前,这一调整还应继续朝着税制结构优化目标迈进。

1.流转税:继续推进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一是进一步规范、理顺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的征税范围,逐步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彻底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已于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后又于2012年8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分批扩大至北京等8个省市,从试点的进展情况和效果看,2013年有望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试点。“营改增”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的重点,不仅是推动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与世界通行做法接轨、优化我国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因此,下一步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尽快将增值税的范围扩大到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安装业和房地产业等劳务服务领域。同时,还应考虑调整增值税税率。在我国周边18个开征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中,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增值税基本税率不超过15%,相比而言,我国的税率偏高;另外,基于目前我国营业税税率多在3%~5%之间,“营改增”后17%的增值税税率也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因此,为保持两个税种税负的大体平衡,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税负大体相当,从中长期目标看,需要适当分步调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二是进一步规范理顺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一方面,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将一些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性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充分发挥消费税“寓禁于征”的环境保护作用,弥补我国当前没能开征独立环境税的制度性缺陷,增进我国税制的绿色化功效;另一方面,应根据对奢侈品范围的重新界定,相应地取消对化妆品和金银首饰等的征税。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产品都已成了一般性消费品而非奢侈品,对其继续征收重税不但不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反而还会因重税造成的境内外价差,导致我国境内消费的大量外流。

篇10

【关键词】辅导班;调查;动机;建议

一、基本情况分析

平时学生在校学习功课压力大,作业多,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培养课余兴趣或对课程进行“补差拔尖”,因此家长们纷纷瞄准了暑期这个黄金档,让孩子在炎炎夏日再次走入暑期辅导这个第二课堂。参加辅导的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年龄层都有,补习的科目也是从数理化英到各种乐器五花八门。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和各类夏令营活动,被家长们认为活动目标不明晰效果不显著,而没有成为家长们心目中的首选。

二、调研过程

(1)确定目的阶段:确定调研目的,即分析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热的原因,以及辅导班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影响,同时结合自己做家教的经历,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选择辅导班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建议。

(2)确定思路阶段:针对目的,确定了整体实践调研思路。

(3)问卷调查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群体发放。

(4)问卷结果初步分析阶段:对网络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相关数据和重要因素,为深入探究其中的因素打好了基础。

(5)走访访谈阶段:对学生、家长和辅导机构负责人进行访谈。

(6)数据总体整理汇总阶段:将所有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并制作了此份调研报告。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学生中,极大多数都在参加暑期补习班,而且还是父母为自己报名去的补习班居多,而按自己意愿报名参加补习班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这充分说明现在辅导班的火热,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假期补习已经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补习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生的生活更是被假期辅导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更多的学生正处在假期补习的压力下。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42%的学生对假期辅导持否决态度,认为假期就是自己休息整理的自主支配时间,不需要辅导;60%的学生家长对辅导机构的教学成果不是很满意,认为辅导老师没有学校老师负责;55%的家长认为假期辅导经费较高,对普通家庭来说有一定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们的“报班”热情,催生了假期补习班的火爆。不少辅导班的假期班已经人满为患,一些辅导班甚至出现“塞车”现象,为了使孩子在假期能有人教,一些家长早就开始“占坑”。而有的辅导机构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宰割一通,给普通家庭带来了负担。

下面将从学生、家长和辅导机构三个方面对暑期培训班火爆的现象进行分析:

1. 学生的要求

对学生个人来说,成绩好坏往往是他们选择课后补习的重要原因。很多成绩偏差的学生在学校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课后补习一点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想要有个更大的提升,他们补习的往往是学校补习不到的一些能力,使自己的水平有更大的提升;成绩中等的学生也不想在假期里掉队,利用假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这是对于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的,而对于大部分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还不够,这部分学生大多对暑期辅导持否定态度。

2. 家长的心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在暑期辅导的热浪之下,别人家的孩子在补习,自己的孩子当然不能落后。而且当今游戏、网络泛滥,放假在家的学生没有了老师和学校的束缚,又缺少家长的管制和陪护,孩子可能因此而沉迷其中。于是,家长争先恐后将孩子送到辅导班学习,并可以以此达到“管住”孩子的目的。

3. 辅导机构的动机

在社会和家长日益重视孩子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老师或教育工作者纷纷开办辅导班。但暑期辅导班的教师队伍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大多数是放假在家的教师,利用假期这段时间来到暑期培训这块沃土上“淘金”,一些在校大学生也利用假期时间,寻求做家教或到辅导机构兼职的机会。很多在职的老师也经不住高利润的诱惑,甚至在自己家中开办辅导班,往往以自己的学生为对象,假期收入是工资收入的几倍。

辅导班的字面意义来说,主要是帮助提高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辅导班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辅导班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触到其他班、其他学校的学生,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拓宽交际面。同时暑期辅导班也在起到一个“超级保姆”的角色,减轻了很多上班族家长暑假看管孩子的压力。但是这样的辅导班无疑占用了学生应有的假期时间,不够科学的课程时间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不够专业的教师队伍使得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辅导班的数量在剧增,教学质量却在下降,这与学生和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笔者的一些建议

(1)首先辅导班的类型应该坚持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同时,扩大其他辅导内容的范围以便适应孩子们多方面兴趣的需求。这样孩子们在学习必修课程的同时,也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劳逸结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会感到太枯燥。

(2)其次是选择教师的方面。虽然说聘请在校大学生也未尝不可,但是尽管他们学历高,知识丰富,可他们毕竟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也没有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所以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辅导机构在聘用教师的时候应该更加慎重,尽量选择在职教师,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3)辅导机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课表及作息时间的安排,在“快乐学习”的前提下,使辅导班各方面条件趋向于规范化、正统化,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让孩子们从小参加一些辅导班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表现。毕竟将来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教育培训市场依然是供需两旺,一方面新生教育培训机构不断诞生,全国大型知名教育机构和上市公司不断涌进;另一方面家长受诸多因素影响送子女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需求依然强劲。只是培训要求更鲜明,学科分类更细致。这就要求培训机构更进一步的细分市场,满足家长及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