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师范文

时间:2023-03-14 15:0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工程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工程师

篇1

INDUSTRIAL ENGINEER

Sandy Lin 15/F,TOWER2 ,BRIGHT CHINA,BUILDING1,BEIJING.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1985-Present LEYNER CORPORATION,Lake Charles,LA

Industrial Engineer Provide floor support engineering in printed wire assembly (PWA) and subsystem assembly (SSA) areas.

Purchase capital equipment.Interface with vendors. Justify expenditures.

Design plant layout fixtures,and flow charts of material.

Program automatic equipment.

Write process sheets and rework procedures.

Recommend changes to product to allow ease of manufacture.

Implement design changes.Inititate methods and process improvements.

Troubleshoot problems.Effect disposition or rejection of material.

Provide assistance to all other departments.

1984 PRUDENCE D. MCHARRISON LABORATORY,Ruston,LA

Engineering Assistant Conducted variety of tests including pression,and creep tests on molded parts.

Responsible for production of plastic test specimens,and mounting polishing,and microscopic analysis.

Designed tools and fixtures for Instron machine.

1982/83 DUCHESS COMPONENTS,Baton Rouge,LA

Molding Room Attendant,1983 Operated and maintained machine producing epoxy preforms.

Maintained records on inventory,loss of material,and quality control.

Machine shop attendant,1982 Operated lathes,milling and grinding machines;monitored welding and heat treatments.

Read blueprints.

EDUCATION

LOYOLA UNIVERSITY AT NEW ORLEANS,College of Engineering,New Orleans,L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Industrial Technology,1985

Minor concentration in computer science.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S/CERTIFICATIONS

Member,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Leaner Management Club Certifi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st and Solderer.

篇2

关键词:工业工程应用;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产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运用工程的方法来改善管理、用管理的理念来策划工程的学科体系,它不断兼收并蓄其它学科的新成果,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的技术与方法,并应用于众多行业和领域,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1项目管理

在一个项目中,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协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为了确保成功,要求来自不同组织的工作人员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理位置上有一个整体的沟通。在项目管理中,主要可以分为几大部分: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

随着项目过程和项目生命周期的集成出现的项目管理方法学中,首先确定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施行过程的哪一个部分;其次指派专门人员完成各个过程或是一个过程的一部分,这些人员都要进行特定工具或特定技术的培训;最后将各个过程所需的信息输入或传出给负责项目的人员,以保证项目参与者良好协调的信息流和很好的沟通。一系列设计严密的过程由适宜的信息系统支持且由训练有素的团队执行,那么该组织定会有很大的竞争力。

成功的项目管理要求成功的进行项目范围和成果范围的计划、执行、控制。而建立团队和组织学习在项目环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一个清晰的流程,并知道如何在过程中正确的走每一步,这样在项目管理中才可以取得卓越的绩效。

2.产品规划

2.1规划与产品整合开发

当前市场的特性是: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迅速增长的商品复杂度和极度变革的技术创新。在创新周期逐渐缩短的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投资回收期也在不断缩短。这样,时间就成为目前最富挑战的因素。企业如何快速成功的占据市场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加速创新产品的开发,而产品原型的生产则成为了快速开发产品的关键。

2.1.1快速开发产品的特征

特征有完整的生命周期、正确的组织形式、流程的实施、人力和技术资源的协调以及产品开发流程的结果。这些独立模块在有一个大致边界后可自由发展至成熟,但这些带来的资源的重新配置、整个项目过程的同步等问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2.1.2快速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

计划是规划各种过程的第一步,在涉及一个复杂的研发项目时,过程的计划是必须的。目前已经开发出的面向小组的项目计划系统(TOPP)的协调是通过单一通道下的计划来实现的,它实现了面向阶段和面向结果的集成,并且可支持计划制定者来协调快速产品开发和研发中的全局性工程项目。

总体而言,建立整个系统的物理或者虚拟原型极其重要,尤其在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掌握了快速开发产品的特征和快速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之后,还要考虑研发队伍成员之间的通信与协作问题。在研发创新性产品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会为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项目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3以人为中心的产品规划与设计

3.1以人为中心的3个基本目的

目的是:设计应该促进人的能力提高、应该帮助克服人的局限性、培养人的接受能力。这些目的应该在整个设计过程别是初始设计阶段成为设计人员的驱动性思维。运用以人为中心的框架会保证产品或系统的生存性、认可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成功。

3.2面向制造的设计

面向制造的设计的目标在于在早期的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可生产性的问题,以便在较短的交付时间内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顾客并满足顾客需要。面向制造的设计将被运用于工业环境中,所以我们要关注提高工程师个体在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促进设计与制造小组之间较好较早地交流沟通。

4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趋势

4.1国际化

产品的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全球化,国际市场形成,贸易壁垒逐步削弱。MIT、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经常与其他国家合作,承揽IE的培训、开发等项目。此外,IE的作用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对IE的研究和应用也已国际化。

4.2本土化

IE是一种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传统密切相关的技术,受各民族、文化、魍车纫蛩氐挠跋欤不具备完全可复制性。在工业发达国家应用IE理论形成了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体现日本IE管理哲理的“技术改善型”模式。日本成功引进了美国的工业工程,经过消化、改造,本土化改造非常成功,形成了独特的IE管理技术,如丰田生产方式、准时化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等,收效甚佳。其模式如图1所示:

4.3IE的应用领域正在从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等其它领域拓展

经典IE的应用领域主要面向车间、工厂层次的局部效率问题。现代IE则将其注目点转为对整个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的管理、集成、控制、改善和优化。为此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按照IE应用领域划分了21个专业委员会,代表着其研究与服务范围,包括:航空与航天领域、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电子工业与工程、能源系统管理、工程经济与分析、人类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金融管理与金融业务、政府行政管理、工业与劳务关系、管理与经营、运筹与决策、加工工业、生产与库存管理、质量控制、零售与商业、卫生健康系统、可靠性工程、公用事业、运输与销售、工作研究与制造系统等众多领域。可以预期,IE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总之,当代全球竞争的热点已由硬资源(物质资源)转向软资源――科技、信息、资金和人才,争夺的焦点不仅是占有这些资源,更重要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面临21世纪,强大的先进制造技术将使制造业能够灵活、快捷地适应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能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灵魂,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工业工程的创造活力,使工业工程学科更加充实,更加完善,更加普及。随着制造业的曙光在中国大地的展现,工业工程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也必将出现重大突破和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建议[J]. 曾彤,徐宁,蒙嘉乐.化工设计通讯. 2016(11)

[2]从制造业视角分析工业工程的实践教学[J]. 刘越,刘喜峰,孙艳.化工设计通讯. 2016(11)

[3]工业工程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J]. 张矗廉丽娜.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12)

篇3

关键词:工业工程,IE,幕墙施工,优化。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业工程(IE)的定义

“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的。譬如工业工程中的动作连贯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于人类的任何一种动作都有连贯性,因此把各动作经仔细分析,分成一个个微细单元,删掉不必要的动作,合并可连接的动作,以达到工作简化、动作经济、省时省工之目的。

工业工程又分传统IE和现代IE。传统IE是通过时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和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IE以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手段,兼容并蓄了诸多新学科和高新技术。

二、工业工程(IE)的特点

IE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IE最终目的是经管理的运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故与成本或经济效益有关,包括制度、作业方法、机器、模具、夹具均应予掌握并加以改善;

IE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操作理论均要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故IE工程师均应具备身体力行的能力,而使理论与实务相得益彰,保证管理效果;

IE是运用重点管理的技巧,在所面临的问题上做重点突破。

三、工业工程的研究目的

工业工程是针对以生产现场为中心的作业进行。

1.系统的分析:作为现在的系统应该达到的成果,实际没有达到预计的成果时,进行发现问题并进行控制管理的研究。

2.系统的改善:现在的系统达到的成果不够充分和作业不方便而有必要改善其中一部分的时候,研究其改善的办法。

3.系统的设计:发生新的状况使得现在的系统难以达到充分的成果时,查找需求来研究设计新的系统

四、某工程幕墙施工基本概况

某工程幕墙面积24000,地下2层,地上东西裙楼各4层,主楼18层,总高度72.80米。幕墙类型包括隐框玻璃幕墙,铝板幕墙,铝合金百叶幕墙,玻璃雨棚等装饰项目。

幕墙施工计划工期150日历天。

根据幕墙种类,计划安排了三个作业小组共106人,拟派出测量工、电焊工、幕墙安装工、机械工、材料搬运工、电工6个工种,各作业小组的工作安排具体如下:

作业一组:共32人,其中测量工2人、电焊工3人、幕墙安装工16人、机械工3人、材料搬运工5人、电工3人,负责东裙楼幕墙的施工作业;

作业二组:共32人,其中测量工2人、电焊工3人、幕墙安装工16人、机械工3人、材料搬运工5人、电工3人,负责西裙楼幕墙的施工作业;

作业三组:共42人,其中测量工3人、电焊工3人、幕墙安装工24人、机械工3人、材料搬运工6人、电工3人,负责主楼幕墙的施工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需要在施工现场搭建一些临时设施。这些临时设施主要包括项目部办公室、材料堆放区、加工车间等生产设施、也包括供电、供水、卫生等辅助生活设施。

五、IE的分析

IE的分析体系中,通过方法研究分析每个作业以及系统化作业,强调最好的方法,通过在作业测定中分析运转状态并测定单位作业时间,设定标准时间与作业量。

通过依据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而设定的最佳方法和时间的组合,设计维持最佳作业系统。

六、幕墙施工过程的优化

通过IE的分析,确定操作工序的单位作业时间,标准作业量,合理的工序安排,优化项目如下:

劳动力安排的优化

1.1作业人数的调整

安排了三个作业小组,总人数调整为94人

作业一组:共28人,其中测量工2人、电焊工2人、幕墙安装工16人、机械工2人、材料搬运工4人、电工2人,负责东裙楼幕墙的施工作业;

作业二组:共28人,其中测量工2人、电焊工2人、幕墙安装工16人、机械工2人、材料搬运工4人、电工2人,负责西裙楼幕墙的施工作业;

作业三组:共38人,其中测量工2人、电焊工2人、幕墙安装工24人、机械工2人、材料搬运工6人、电工2人,负责主楼幕墙的施工作业。

1.2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单位:人

1.3 劳动力强度曲线图

施工工期的优化

原幕墙施工计划工期150日历天。 经过IE优化后,节省4日历天,实际工期为146日历天。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优化

篇4

关键词:课程体系;体验式教学;工业工程专业

作者简介:张付英(1965-),女,河北赞皇人,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教授;郑辉(197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D02-1107)、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EYP5001)、天津市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25Z008)、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25Q1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8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成功,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都存在着以下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泛化、针对性不强;课程体系设置零乱,缺乏整体综合性;理论教学侧重知识的掌握,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薄弱;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偏少,课外实训匮乏,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教学过程重知识讲授,轻工程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弱化知识获得的结构方式等。[1-4]这种状况导致了工业工程培养的人才知识的系统性差,无法实现素质和思维方式的高层次复合,工程意识薄弱,就业竞争力差,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5,6]为了缩小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引发了工业工程界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反思。[7,8]本文就是根据天津科技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学校办出专业特色的要求,探讨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解决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能力实现之间缺乏具体关联性与实践性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

天津科技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学校,坐落于我国先进制造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基地——天津滨海新区。根据天津科技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在深入研究国家专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并通过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参考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天津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办学条件、优势和特色,确立了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知识,具备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工业生产与经营管理部门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单元。课程体系实质上是课程的组织逻辑,它对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形成学科特色和就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知识需求,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为一体。二是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管理与工程并重,强化工程素质的提升和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加强真实项目情景模拟和职业岗位职责训练的实践环节。三是根据学校办学服务定位,坚持“应用型理论教学,工程技术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办出专业特色。四是通过重体系、活模块,围绕完整的工作项目流程组织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构方式。五是将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多阶段、多层次、多途径、全过程地了解职业岗位职责和企业生产运营流程,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依据我校“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实践、完善创新、注意综合、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以及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模拟企业运营环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根据工作项目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的集成和课程的拓朴结构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将工业工程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渗透到相关课程中,从而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强化工程素质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体验式教育课程和教育形式。该课程体系具有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由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组成。

1.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初步的工程能力和科技信息能力,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三个平台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为了适应企业需求,在考虑区域因素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认真研究工业工程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机械加工行业为背景,以知识能力组织为逻辑的体验式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分为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技术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创新创业基础四个部分。

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材料导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组包括英语、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科学史、体育。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组包括创造学、创业基础。

(2)学科教育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工程素养和适应性。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的工程素质,掌握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科教育平台由学科教育必修和学科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组成,由机械工程学科、管理科学工程学科和工业工程学科三个学科组成。机械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制图、材料与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管理科学工程课程组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工程统计学、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业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基础工业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专业概论、标准化工程。

(3)专业教育平台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能力的实现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解决产品的设计、工艺问题和具备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教育必修和专业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由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三个核心能力组成。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课程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控制、精益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课程组包括安全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系统工程导论、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课程组包括新产品开发创新理论、可持续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

2.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创新体系训练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职业能力,强调企业运营流程、岗位意识和职业能力等职业工作完整性的训练。实践创新体系包括基础训练、学科专业实践、毕业综合实践三个平台和第二课堂一个模块,共计42周。为了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适应不同企业的环境要求,在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工程师,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体验平台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

(1)基础训练平台训练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强调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基础训练平台由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思政课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毕业教育环节组成。

(2)学科专业实践平台训练学生的职业意识、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强调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体验。通过现代企业认知和企业运营流程实践,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体验训练。学科专业实践平台由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规划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环节组成。

(3)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职业工作的完整性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综合实践平台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组成。

(4)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外从事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该模块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复合能力和个性特征的训练,通过完整的项目开发体验和企业工作流程体验来完成。第二课堂模块包括参加学术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听学术报告和讲座,企业的顶岗实习,课外兴趣项目小组,计算机辅助软件模拟仿真训练。形成的科技成果:如、各种专利、产品开发;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演讲、辩论以及艺术节重大文艺演出;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等。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企业需求。本文根据天津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制订了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企业人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来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使新的课程体系能体现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即包含人才的系统优化,更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更适合现代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罗克,杨其华,陈勇.国内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煤炭高考教育,2011,29(5):102-106.

[2]杨丽颖,赵秀霞,昃向博,等.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工业工程,2004,7(5):61-64.

[3]姚健,王知强,吴越.浅谈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技术,2013,32(4):218-220.

[4]黄丽,李泽蓉.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98-100.

[5]陈保国.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新西部,

2013,(2-3):192-194.

[6]杨英慧.关于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践教学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32-33.

[7]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工业工程,2009,

篇5

1.1IE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93年国家教育部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等试办IE本科专业,从而开始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IE学科建设。1999年12所重点大学招收IE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多层次、多种形式、大范围的办学格局。截至2009年底,根据教育部高考专业目录的检索,2010年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为159所,“211”工程建设高校44所,其中“985”21所。目前我国高校IE人才办学模式主要概括为4种[3]:1)管理类4年制本科,以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代表。2)管理类5年制本科,以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代表。这种模式前3年时间在工程类专业学习,后2年在管理学院学习。3)机械类4年本科的工业工程专业,以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主要代表。这种办学模式专业工程技术学习较为扎实,基础较好。4)冶金、能源、化工及其它产业类型的工业工程专业4年本科,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为代表。这些院校的IE专业模式既体现了很强的专业工程基础,又体现了专业特色。前2种设置在管理学院(系),约占全国的40%,管理特色浓厚;第3类设置在机械工程学院(系)、机电类背景较强,约占全国的50%;第4类工程特色明显,约占10%。

1.2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现状

通过对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4-15]的查阅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依据其建设内容的完备和先进程度,大致可以分成4类: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验证型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和规划设计阶段工业工程实验室。

1)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是指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内容或实验体系先进,得到工业工程专业院校的好评,成为实验室建设学习的对象。目前,国内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有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山东大学IE大型综合实验中心和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

(1)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是在国家“211”和“985”专项经费支持下建成。通过实地对美国排名前4位的工业工程系和德国阿亨工业大学实验室、香港4所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实验室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培养需求与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在多位国际知名工业工程专家的讨论下,制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设一个体验与演示中心,取代购买大量昂贵的机械电子设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共享外部设备。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建立的工业工程系实践教学中心包括3个分实验室和1个体验中心,即先进制造与数字化企业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以及支持上述3个实验室的体验与演示中心。

(2)山东大学面向IE专业的大型综合实验体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于1996年提出了建立工业工程教学实验体系的设想,经过进行1999年“面向IE专业的大型综合实验体系”、2002年“管理学科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等项目的建设和探索,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其具体的做法是[5]:选择一个较典型的工业产品为主要实验对象,各门专业课根据工业工程总体培养要求结合该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围绕这个统一的实验对象来开发实验,使整个工业工程实验体系能够模拟企业从设施规划与布局、物流系统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流程改进、人因工程等包括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全部或大部分IE活动。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实验室建设成果,开发了一些实验软件,出版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与实习教程》指导书。

(3)天津大学工业工程标准实验室。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成立于1986年,是在全国现有150多个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首个建立的专业实验室[6],侧重于工效学或人机工程实验、动作与时间研究和生产过程组织实验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具有明确的实验室定位和发展规划。

2)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以教学服务为主,其综合性体现在实验室的构成、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的组织形式、实验设施的组成等方面。根据工业工程主干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专门的IE实验室,满足如基础IE、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实验需要,支撑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建立了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的高校,以上海交通大学[2]、东北大学[7]、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8]、中国矿业大学等为代表。部分综合型实验室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3)验证型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基本建立了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大多以验证型为主,侧重对所开设的基础工业工程和人因工程专业知识的验证测试[9-10]。

(1)基础工业工程的实验:作业时间测定和动作测定实验,即流程程序分析、机操作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双手操作分析、时间研究实验、工作抽样、模特法应用实验等。

(2)人因工程的实验:心理感知实验、条件反射动觉实验、听觉反应和记忆实验、生产环境计测实验等。具体有注意广度实验、反应时间测定实验、学习曲线实验、劳动强度与疲劳测定、环境照明噪声粉尘测定等。

4)规划设计阶段工业工程实验室。在159所工业工程院校中,还有一部分院校没有建立工业工程实验室,尤其是近3年新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十几所院校,专业相关实验主要依靠外单位实验室。这些院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尚处在规划设计阶段,基本不具备工业工程相关实验的条件。

2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构成

2.1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依据

1)工业工程学科特征。工业工程学科的体系内容及其特点是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从工业工程学科本身出发,建设工业工程实验室,因此,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体现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工业工程学科具有以下特征[16]。

(1)IE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2)IE的研究对象是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组成的各种生产及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服务系统。

(3)IE的研究方法是数学、物理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特别与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技术关系密切。

(4)IE的任务是如何将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要素设计和建立成—个集成系统,并不断改善,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运行。

(5)IE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获取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6)IE的功能是对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

2)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工业工程师工作核心是降低成本;工作目标是生产率和质量[17];工业工程研究的实质是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

(1)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学习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业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素质。

2.2工业工程实验内容构成

工业工程内容体系十分广泛,根据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1982年修订版),从学科角度可把工业工程知识领域分为17个分支[17]。这些知识领域涉及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工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比较广泛,其专业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但其中人因与效率工程、生产及其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和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等4个方面内容是最基本的。工业工程从基础工业工程时展到现代工业工程的时代。基础工业工程以经验分析为主,研究生产过程的局部或小系统的改善。而现代工业工程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多学科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复杂大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和评价。IE实验室的构成既要体现基础工业工程的特点,更要反映现代工业工程的特点。因此,IE实验室规划应包含基础IE实验室和现代IE实验室两大块。

2.3工业工程实验模式

根据国内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现状的综合分析、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依据以及工业工程实验内容的基本组成,建立工业工程实验模式构成体系,分为教学型、综合型和平台型3个层次的实验模式,该模式体系由实验模式、实验类型和实验体系组成。

1)实验体系。现代IE实验室和基础IE实验是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两大基本模块,是工业工程实验室的核心和关键。

2)实验模式。

(1)教学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立足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验需求,搭建教学实验平台,以服务本科教学实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

(2)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立足实验条件,在满足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结合工业工程问题,创造科研条件,培育科研方向,具有从事相关工业工程科研的能力。

(3)平台型工业工程实验室构建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平台,具有从事工业工程基础理论、方法及重大项目实践研究的条件,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基础,具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三大主要职能。

3)实验类型。根据学科发展的层次建立的实验模式,实验类型分为教学型以认知为主、综合型以验证测试综合应用为主、平台型以开发设计为主。

篇6

【关键词】 工业工程 实验教学 实验体系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工业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JD05006)的阶段性成果。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系统优化技术,也是一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集成技术,它是对涉及人、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善、控制和创新的边缘学科[1,2]。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全局优化、系统集成性、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特点,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应用性和实践性。[2,3]

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除少数院校外,大多数院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实验教学环境还不能满足工业工程教育的要求[3]。石河子大学于2003年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的设置还有待完善,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验环节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更需要探索和发展。因此,该专业应如何开设实验以及如何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本思路

教学实验的设置,不是相互独立、简单的单项实验,而是根据IE专业的课程和知识体系设计的一整套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能覆盖各门专业课程和知识领域的、多种实验形式的实验教学体系。

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应体现基础性和现代性。传统IE或基础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基础IE的实验教学环节;现代工业工程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以创新型、综合型实验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以系统仿真和虚拟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为基础的实践训练教学平台[4]。

该体系以机电类产品制造业为背景,整个实验体系力求能够模拟生产经营该产品的企业全部或大部分IE活动。具体思路是选择S195喷油泵作为各专业课程实验的共同实验载体,各门专业课程按照培养要求,结合该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围绕该实验载体统一开发单项实验。实验过程中,各门课程开出的单项实验数据共享利用,使各项实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基本结构

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将工业工程基础、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和质量管理等核心专业课程的实验划分为人因与效率工程、生产工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物流工程等四大模块。

图1 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框图

实验类型

为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目标,实验体系中各项实验包括以下三类:

1.单项认知型实验

指仅对某一理论进行验证或训练某一方面技能的实验。如:“工作抽样”、“秒表实验”、“质量数据测定实验”等。

2.综合型实验

指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一个较复杂问题的实验。如:进销存实验、物流系统分析实验、物料需求计划实验等。

3.开发设计型实验

指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如:工厂平面布置实验、物料需求计划实验等。

单项认知型、综合型和开发设计型3类实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或是后者的一部分或一个步骤。在安排实验时,既要考虑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又要考虑实验设备、同时开出组数和实验学时等限制。因此,可将实验设计成柔性可调的,即根据不同学期和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情况,可以在开出各个单项实验的基础上,再开出综合型实验和开发设计型实验;也可以将综合型实验和开发设计型实验按照其实验步骤分解成一系列单项认知型实验而逐个开出,最后形成综合型实验或开发设计型实验[5]。

实验体系的实施

1.综合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为培养学生具有IE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打破“实验”必须在实验室完成的传统做法,对于必须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实验在实验室完成,对于调查分析、方案评价、战略研究等性质的实验,可结合课堂教学和作业,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总之,既要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使他们对工业工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6]。

2.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

工业工程实验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它是对现实生产的高度浓缩和提取。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是必要的,它是培养学生工业工程实践或解决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通过实验室的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但实验室实验与企业生产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将虚拟的实验室实验向企业过渡,以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完成从了解到熟悉再到熟练掌握的过程,保证学生在能力培养方面得到连续、渐进的训练[7,8]。

3.充分利用教学实验基地

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与中国一拖集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协作关系。实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实际的生产系统为背景,选择其中一个典型的工业产品为主要实验对象,分别对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观察和记录,尽可能详细掌握该产品的相关数据资料,综合各小组分析结果,做出该产品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系统的优化报告。

4.积极开展网络模拟实验

校园网的建设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实验方法和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开展计算机模拟实验,有助于解决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因实验设备和技术的迟滞性带来的时效性问题,并可充分利用高校目前现有的信息网络支撑技术和通讯设备等硬件设施;同时可加快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实验软件以及推动教学实验型软件的研究和开发。

网络模拟实验的开展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内外试验环境和条件,并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开展网络模拟实验,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展实验的时间和空间,改善实验环境,实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的实验。

进行IE 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和开展IE 的网络模拟实验教学,将取代部分传统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内容, 这既是新型实践教学手段的一个方向,也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宗武.工业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杨晓英,马伟,李济顺等.现代工业工程教学实验系统的规划设计[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17-20.

[3]陈杰.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实验体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5):9-10,35.

[4]周梓荣,龚存宇.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J].2005,15(3):89-91.

[5]吴爱华,王平,催陆光.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体系的研究与实施[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4):59-62.

[6]吴爱华,催鲁光,张毅伟等.工业工程教学实验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方法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46-48,57.

[7]林琦,吴少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的构建与实现[J].实验室科学,2010,13(6):45-46.

篇7

本文引入新的理论视角——“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国际化背景下的IE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对IE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所指导。文章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水平IE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实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际化;工业工程;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职能,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是高校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化发展。浙江省属高校结合省情、校际开展有益的尝试。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颁发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杭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进一步规划。2015年校党政会议一致通过了我校“十三五规划”深化改革、建设一流大学的一系列指导文件。

1高校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

以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为例,它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目前IE专业已被认为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十大支柱之一,IE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人才培养模式瓶颈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知识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较弱;国际化特征不明显;部分高校与国外教育接轨、联合办学过程中机制不顺等。因此,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高校IE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IE人才培养需要在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模式改革,①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拥有国际化视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IE人才。②在当前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③④提升高校改革发展水平,⑤加快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意义重大。现有文献资料中,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理论指导多,可操作性的建议少。IE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多为局部领域研究,对于当前国际化背景下的I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虽略有涉及,但总体看,研究文献依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对国际化背景下的IE人才培养课程质量与结构、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制度制定与管理、学生主体地位与个性差异等方面的考虑还不完善.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专业实际,以教育国际化为背景,从微观和实践角度出发,深入、系统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讨IE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对IE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水平提高有所助力,对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有所指导。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人才培养现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包含工业工程和工业工程(工业技术管理方向),后者是我校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于2010年开始合作办学的中德联合培养“3+1”模式专业,通过德方代表选拔,部分学生有机会在完成杭电3年的本科课程学习并通过德福考试后,申请签证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修读第四学年相关专业课程,完成德国的所有课程及论文之后,获得斯图加特大学及杭电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其余学生则继续在杭电进行第四年学习。该专业通过以中德联合培养项目为先导,扎实开展国际化人才模式的改革,侧重于工程能力训练和教学,为社会输送一批能具备国际化视野、适应我国国际化经济活动的、工程素养较高的本科生。工业工程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大大提升了我校IE专业的国际化水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课程设置需要完善。在最初制定该专业的培养计划时,由中德双方教授探讨确定相关课程设置。但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上可能出现的信息不对等,对同一门课程,中德双方的认定和理解不同,国内老师授课内容和国外对这门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出现偏差,直接导致学生出国后课程衔接上的问题,同时也影响了国内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2)教师资源上外籍教师少。目前,给中德联合培养的IE专业学生授课的外籍教师人数较少。该专业课程虽然都标注“中德”两字,但在实际的授课中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国内教师在中德课程上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基本与一般国内课程无异,有的虽对国外先进的工业工程前沿知识有所涉及,但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和视野上依然有所欠缺。近年来,学校为部分教师提供德国访学的机会,学习并带回国外教学理念和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籍教师资源少的不足。

(3)学生外语能力不足。申请赴德留学的IE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德福考试,获取德福证书。通过德福考试一般至少需要课堂教学800~1200个小时,而我校学生可以获得的课堂教学学时为250学时左右,因此学生需要自己另外参加250学时以外的德语学习培训。尽管部分学生参加了校外机构培训,德语的掌握情况依旧不够理想,影响了获得出国深造机会的比例。

(4)学生与国外交流机会少。普通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及中德班未留学的那部分学生国外交流机会少,除外籍教师之外,很少有与国外专家、学者沟通的机会。学习途径范围局限。

(5)合作办学机制仍需完善细节。“3+1”模式首先在时间上存在问题,学生在出国后一般一年内无法完成学业。其次,完成学业后回到杭电申请毕业和学位证书,在申请流程、学分换算、学费等一系列细节问题上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文件说明。

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IE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应是路径与模式的统一,两者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在路径的指导作用下进行。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目前,国内对于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多强调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课程改革、学制改革、制度保障等方面。而本文是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杭电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高校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是一个“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过程。一方面,IE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会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等自上而下的路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会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实际等产生自下而上的路径作用。同时,高校IE人才培养模式还会受到来自国外政治、经济、教育环境以及国内产业需求、社会需求环境的综合影响。因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作用路径即:国际化视角下,“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双重作用路径。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模式。杭电的IE人才培养以国际化为特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个性发展、专业知识系统性和技术应用性的培养。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明确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适应我国国际化经济活动的毕业生。对学科特色、社会需求、就业走向及办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其次,确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和定位,构建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培养方案。并在与国外合作院校沟通、学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改进。第三,采用创新型培养方式。壮大优秀的国外师资力量,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利用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IE人才。

4对策和建议

依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路径和模式,针对我校IE人才培养中涉及到的环节和方面,分别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杭电IE高层次人才培养有所助力。

(1)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要按照国际化的IE专业工程师认证标准,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具国际化。借鉴国外先进课程理念与教材,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国际化企业所需要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

(2)教师队伍国际化。针对外籍教师少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内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提供更多出国进修机会。与国外优秀院校保持并拓展校际合作关系,使教师通过考察访问,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教学和科研能力,学习并传授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开展讲座等交流活动,培养出具备国际化思维和视野的IE专业人才。

(3)提高学生外语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具有国际化意识,在思想上对外语学习引起重视。由于德语是学生在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一门外语,要很好地掌握有一定难度。课内学时有限,课外语言培训则是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的一种考验。只有学生引起重视并提高学习自觉性,才能学好德语,提高德福的通过率。学院可以与外国语学院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德语的机会。同时,也不可忽视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

(4)提供国内外交流沟通机会。引进优秀外籍教师、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交换生等项目,使教师、学生获得更多学习交流机会,打破学习途径范围的局限,视野更开阔,思维更具国际化。

(5)完善合作办学机制。进一步加强国内课程和德方课程的衔接,在学分认定、证书授予、学籍管理等一系列细节问题上,形成明确文件。对国际化IE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改进IE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使其符合国内外环境、产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才能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符合国际化企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作者:童晓燕 李亚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度高教研究立项课题:国际化视野下工业工程(IE)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YB201509)

注释

①王璐,陈昌贵.跨境合作办学外部保障机制构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76.

②孙超.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4(1):29-30.

③余建国,冯梅琳,黄鹏鹏,伍建军,张启忠.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研究[J].管理方略研究,2012(11):3-5.

篇8

关键词:工业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1]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但实际工作却是对知识的应用和通过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说解决问题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说把书本知识学透学活,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才是关键。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在高等院校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注重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工业工程专业的开办,顺应了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潮流。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工业工程这一起源于美国,并为美国和日本制造业的强大发挥过重要贡献的专业大有用武之地。工业工程专业对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均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2]工业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为两大支柱学科,依托我校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强大的学科实力,使学生受到“近机类”扎实工程基础训练,同时在以工厂管理为代表的工业工程领域受到系统专门的培养。

一、修订和完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培养计划

在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培养方案中,基本明确了工业工程专业服务面向制造型企业,工业工程毕业生主要在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及其管理系统等方面,从事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咨询工作,以提高系统的运作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并努力成为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工程师。具体从事企业erp实施与管理和物流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

a、定位有特色: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首要特点是实现对学生进行机电工程技术类与管理工程类知识的综合培养,定位为制造与管理交叉的复合型专业,体现了培养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目标。

b.扩展具有较强适用性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在开设学科课程方面,一方面体现了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及信息工程);另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突出了实用性和实践性,使专业知识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宽而厚的基础知识面,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从事制造业、服务业领域内的多项工作。确定了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二个专业方向;“erp专业方向”和“物流工程专业方向”。

c.加强实践环节:重新规范、整合了实践环节,使之更有针对性、应用性、综合性,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同时根据本专业特点,安排了金工学与电工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机械制图课程设计、erp课程设计等。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1.认证培训与参与竞赛的多种教学形式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以“erp”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与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的合作,我们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认证培训教学这一大胆尝试,并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首先对erp以及其相关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再通过课程设计及课外培训等方式,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金蝶erp软件的认证考试,成绩合格者将授予金蝶软件公司的erp培训合格证书,这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将来面对就业竞争的巨大挑战时,能够多一分胜利的砝码,提高本专业学生在相关领域的绝对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希望在“erp”专业方向获得更大进步的同学,我们还和金蝶公司一起,利用暑假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参加“全国erp电子沙盘模拟对抗赛”的宝贵机会。通过参加比赛,正确定位自己,检验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能够提高认识,得到相应的心理锻炼。对于获奖选手,学院领导会予以奖励表彰,这无疑是一项提升专业学生自信心的有力举措。

2.软件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在“物流建模与仿真设计”和“mrpⅱ/erp”两门课程中使用了软件教学的手段: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对相关专业应用软件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分别介绍应用了英国lanner公司出品的witness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软件,以及金蝶(中国)erp企业资源战略规划软件,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能够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时,提供更实际更有价值的技术保障,提高应届学生的就业竞争价值。

3.具有实践意义的毕业设计

由于近年来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变,在大四第一学期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应届毕业生,普遍受到了工作单位让其尽早参加工作的压力约束,这也导致近年来各个专业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质量逐步下滑、完成比例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这一情况,结合工业工程专业与企业工作现场结合紧密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较为灵活的毕业设计选题思路:即根据学生就业签约情况,结合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实习内容,在专业方向的条件许可下,灵活的选择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工作问题,并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一系统的过程加以整理,最终形成一份有价值、有内容、生动鲜活的毕业设计课题报告。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尽可能直观而充分的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本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广度和完成质量,充分发挥出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灵活、手段多样的特点。

4.专业化的实验室建设

为了使实验设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加直观、更深层次的了解生产运作的过程,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实验室在现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设计。如“设施规划与物流仓库实物模拟”、“witness生产与服务系统运作仿真”、“金蝶k3/erp应用软件”“erp沙盘模拟”等,这些实验设施紧紧围绕专业发展方向购置,不仅保证完成工业工程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要求,还能够满足我校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安全工程、纺织工程等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将极大地改善仿真类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质量。同时,我们还尽可能地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成开放实验室,将其建成我校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研究生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使该实验室所购设备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工业工程实验室为我校仿真技术、物流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以及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使我校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上一个新台阶,并且增强了本专业为企业技术服务的实力。

三、教学实践成果及发展前景

创新实施erp企业资源规划管理认证培训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课程设计、课外培训、认证考试及模拟对抗、参加竞赛等手段,全方位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致力于在此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培训及锻炼,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支持。

工业工程专业只有进行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方位改革,才能与时代共同前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实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同行分享:

专业方向、办学思想一定要明确,工业工程是跨学科专业,科研究的方面很多,在办学之初千万不要多个方向“齐头并进”,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本校专业特色,由点带面、逐步发展;课程设置要做到基础与应用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专业方向、突出学生特长,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思路;[3]实践环节注重应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实习、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实践、尽量多的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当中,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提供支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薛伟.蒋祖华主编.工业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6

篇9

关键词 工程博士 专业学位 博弈

国家用前在博士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只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兽医专业博士学位三类。是否设置博士层次的工程类专业学位,在国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领域已有探讨。笔者拟班门弄斧,结合国外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概况,从社会客观需求、现有学位教育等方面分析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学位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存的困难,以供交流探讨。

1 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1.1 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可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从20世纪中期开始,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需要以较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企业必须融开发、设计、生产、经营于一体。企业工程师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有技术创新能力,还要有解决技术进步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化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企业需要一批既精通专门技术又能将技术、社会、市场密切联系起来的“精英人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最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与工程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工业企业渐渐需要受过高等训练的博士工程师来迎接复杂的研究与开发的挑战,但从学校直接出来的工学博士往往缺乏从事开发和管理大型工程项目所必需的宽广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学术型人才注重理论分析与抽象推理,注重某一领域的深度,而不强调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不适应企业的工作。而企业的工程师没有经过理论的训练,在创造性和攻坚方而存在一定的困难。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有意识、有目标地培养企业的总工程师,构筑这种人才的特殊能力结构,适应企业特殊岗位的人才需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校已经收到不少企业的咨询。希望我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博士。针对这些问题我校进行了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在与我校合作的企业方面有四分之三的企业对联合培养少量的博士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希望企业选派的这些博士能学习到与全科研型的工学博士教育不一样的知识。这些都对国家探讨新的博士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正好可以顺应企业的这种需求。

1.2 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可改变工科博士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学位制度。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将弥补我国学位制度上的不足。从世界发达国家学位制度的历史演进来看,大多数国家在博士阶段都设置了两种学位:一类是研究型或者说是学术型博士学位,旨在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目的是提高学术水平,为人类知识体系的积累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一类是专业型博士学位,旨在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指导、掌握恰当方法、解决并反思实践工作中的问题,使其具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工作的能力。我国现在只有工学博士这一种学术性博士学位,事实上是用一种模式培养两种社会需要的人。这就产生了以下问题:第一,不能突出工程实践工作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根据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标准进行招生和培养,忽视实践工作的特点,不能适应实践工作者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第二,学术性博士学位教育大多采取脱产学习的方式,这使实践工作者的学习受到时间和精力的影响。总之,这种通过单一学位类型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的做法,既不利于维护学位的质量,也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将弥补工科高层次专业学位的这一空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

2 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可行性。

2.1

国外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为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在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博士层次的学位,与哲学博士是同一层次。美国的哲学博士学位是一种通用性研究学位,获得者不分学科和专业,统称为“哲学博士”。本世纪初,在实际部门需求的推动下,一些应用科学领域,开始授予专业博士学位,如医学博士、药学博士、牙科博士等专业博士学位,逐步形成了专业博士学位与哲学博士学位并行不悖、平分秋色的格局。川美国是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最早的国家之一。1965年,NCSBEE即现在的全美工程检查员协会(NCEE)通过决议,督促高等院校发展工程硕士与工程博士计划,随后,底特律大学、德州农机大学、伯克莱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纷纷设置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博士水平的专业高级工程师。在20世纪下半世纪,德国、法国和英国也相继实行工程博士培养计划。

目前国内讨论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与美国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美国没有工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不分学科和专业统称为“哲学博士”,而专业博士学位的涵盖面很广,在应用学科领域设立了多个专业博士学位:而国内有工学博士、文学博士、理学博士等分学科的博士学位,这些博士学位也涵盖了一些应用学科领域。这种条件下讨论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实际上是对工学博士学位培养目标、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尽管如此,国外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实施对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探讨、实践是有重大借鉴意义的。

2.2 工学博士学位的发展是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发展的横向基础。工程博士与工学博士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工学博士学位20年的发展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0多年来,我国博士生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2006年全国在学博士生已达20.8万人,当年毕业博士生为3.62万人。2006年共招收研究生39.79万人,比上年增长9.07%,其中招收博士生5.6万人。而在200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2.85万人,博士生为2.51万人,当年在学博士生6.73万人。招生规模的增长一方面解决了我国对学术型博士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招收工程博士研究生提供了经验。同时20多年来,高等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完成了许多企业重大课题,也培养了一批能够解决企业与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师,一部分教师的学术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另外,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向着经济建设方向的倾斜,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的内容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所有这些都为培养工程博士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工学博士学位相比,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时间很短,像发达国家工学博士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工程博专业学位是从20世纪下半世纪才开始出现的。各国培养工学

博士已具备了很丰富的经验,但培养工程博士还需不断探索。我国从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后,经过20多的实践与探索,借鉴国际上工学博士培养的经验,基本上实现了博士生培养立足国内的目标。但是我国如何培养工程博士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了工学博士培养的经验,为我们具体怎样培养工程博士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3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是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发展的纵向基础。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果没有工程硕士学位的发展基础,直接发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就好像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1984年我国开始工程类型硕士培养的试点,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从1997年到2007年十年时间里,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截至2007年,全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共有212家,在学人数也由1997年的920人上升到2007年的170930人,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如此庞大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队伍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生源基础。同时十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提供了培养的经验,有了一批有工程硕士培养经验的导师和授课教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技术的升级,以及我国企业逐步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更需要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的更高层次的人才。。而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正好顺应了这种历史的需要,十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为我们顺应这种历史的需要提供了条件,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会。

2.4 广阔的市场需求是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发展的生源基础。尽管工程博士是面向实践一线设置的专业学位,但招生对象却是非常开放的。凡有意在工程实践领域从事高层次、创造性工作的人员都可申请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应该说,目前我国拥有良好的生源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2.4.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获得者。1998年清华大学首位学员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到2007年,全国一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员已达到33605位。从1998年到2007年,全国已有114945位学员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已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工程硕士。我校虽然从2001年才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但在7年的发展中・生源一直很好。2001年我校工程硕士在学人数64人,到2007年在学人数已达到1422人:获得学位的人数截至2008年也已达到616人。如此庞大的工程硕士毕业生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源基础。就在读的工程硕士,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大约五分之一,的工程硕士认为如果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他们将有兴趣继续攻读。

2.4.2 工学硕士学位获得者。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研究生招生扩招以来,更是蚺养了大量的研究生,工学硕士学位获得者日益剧增。以我校为例,1978年开始招收工学硕士研究生,当年招生14人,到2008年一年招收工学硕士研究生达756人,在学人数超过2000人。而我校在全国属于招生人数比较少的高校,国家985、211高校每年授学位的研究生就是几千人。这些研究生中有大量的工学硕士,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考上工学博士,走上科研的道路:大量的工学硕士从事着应用型的工程实践,他们需要在工作的同时更新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学习新的东西,这都需要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出台,这些人员将成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也对全日制即将毕业的硕士进行了一定的调查,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工作一段时间后还是希望能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解决技术难题以及自身的发展都非常有好处。

3 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存在的困难。

3.1 如何培养工程博士是个崭新的课题。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最高水平的工程专家,需要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性并将理论知识与技术有效整合的能力。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与工学博士有着很大的区别:①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应用型学位,强调学生能够利用前沿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源于企业技术进步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工学博士学位是一种研究型学位,强调学术研究。②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是企业的行政与技术的组织者,它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与企业发展密切结合并,以非技术的形式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而工学博士培养的是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者,工学博士致力于知识的深化。③工程博士是以产品与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他需要专门的技术以及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是一利-复合型的人才;而工学博士是以学科为研究对象,他需要专门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结构,是一种专业化人才。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都是面对企业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培养的目标都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它们仍然存在着质的差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与管理人才,以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规模需求。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大型项目的组织者与技术带头人,造就的是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具有领导才能的工程专家。因此工程博士教育是精英教育,首先是满足企业技术进步的人才质量要求,而不是规模需求。工程博士比工程硕士有更深入的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寻求解决工程问题最理想途径的独创能力,更特别的是工程博士对工业工程与发展文化有正确的评价能力,对企业进步与市场发展有正确的预测能力。能够适应技术改造的需要对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行为不断更新。具有操作金融项目的良好的应变能力。州

工程博士与工学博士、工程硕士存在上述差异,因此在人才选拔方式上,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在培养过程的管理上都不能完全照搬工学博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需要建立新的工程博士教育模式,而建立一套完善的新的模式非一日之功,还存在许多困难。

篇10

关键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设置;影响

工程管理专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传统的工业工程教育只注重车间内部的效率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其毕业生成为技术员后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和运营知识。另外,根据美国工业工程学会的调查,发现多数技术人员在40岁之后都要承担管理工作。因此,产生了工程管理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委对高等教育专业重新进行调整时成立的专业。

工程管理是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之初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寻找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初步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把工程管理归入到管理学院下的,如天津大学,吉林省有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工商学院。有把该专业作为土木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里的一个专业方向的,如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有直接把该专业独立为下属院系的,如东北财经大学。有工程与管理兼容的,如国内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著名院校之一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每个学校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侧重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有的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有的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或者偏重管理或者偏重技术,各有特色。吉林工商学院把工程管理专业开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侧重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偏管理。四到六年弹性毕业制度,毕业工作两年,可以利用所学考取相关的资格考证: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建筑内审员、国际工程管理认证(EMCI)等。

近年来,吉林省地方城市面貌巨大变化与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休戚相关,省内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对各类专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工程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项目管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将有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

为了全面适应吉林省地方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吉林省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研究重点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地方针对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支持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目标和规格是作为所有合格本科生需达到的标准,杜绝以偏概全。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突出“三个体现”:一是体现全面发展,强化素质教育;二是体现应用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三是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差异性,突出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以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为主线进行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注重以专业为导向,体现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专业改革思路清晰,以学科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贯穿到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中。

注意课程间逻辑关系:一是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二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三是选修课和必修课关系,四是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五是相近专业课程间差异程度,六是注意课程间的递进关系。

(1)优化课程结构。依据学科门类整合学科基础课程,同一学科各专业间设定统一的学科基础课,面向同一学科群各专业学生开设(同一学科门类学科基础课程要统一学时、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授课时间、统一内容),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设置要体现本专业特色,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领域,专业主干课程要突出专业特色,注意课程归属类别的调整。

(2)注意不同类型课程之间,不同课程之间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浓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加强选修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综合性,杜绝因人设课的情况。

(3)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考研课程、职业资格课程。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创业就业需要,符合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设定选修方向,注意选修课的可操作性。

(4)注意专业课数量

(5)每学期考试课程不超过5门。

3、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低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相关规定;二是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群课程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逐步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符合专业方向,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试验项目,要达到计划实验学时的50%~60%,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要与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相结合,专业实习要科学设计方案,明确目标和要求,注意内容的具体性和总结性,要聘请业内专家开设讲座,参与指导。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综上所述,本着高校培养人才要考虑服务于地方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势在必行。吉林省内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专业知识驾驭的能力: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特别是能够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后项目的经营和管理。建议在学生专业课的设置上能够与时俱进,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