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从此“有法可依”;
双减实施后,家长不能再当“甩手掌柜”。
每一位家长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政策如何,无论贫富差异,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
双减以后,校内将不断减负,校外培训机构也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
我们常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越是“双减”,家长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坚持“四不减”,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01 “双减”,不减父母的担当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
当外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双减”之后,家庭教育要及时“补位”。
1. 父母的认知要提高。
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压力与负担,不减父母的责任。
双减以后,孩子之间会拉开更大差距,未来教育也会为社会分层。
家长真的要成长起来,跟上时代的步伐,顿悟双减的本质,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
2. 父母的责任不能减。
育儿,挣再多的钱,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教育孩子不能只有简单的经济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学习、沟通的投入。
孩子学业上松绑了,这对父母是极大的考验,必须履行好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
3. 父母的教育要全面。
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双减以后,父母不能再唯分数论,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等等。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02“双减”,不减习惯的培养
教育回归学校后,孩子拼得就是在家和在学校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指望老师的灌输。
习惯的养成,最重要还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来自于言传身教的力量。
1. 孩子优秀与否取决于习惯。
陶行知说过:“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古往今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由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之所以失败,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
一个自律、爱学习、勤于反思、积极进取的孩子,他的未来不会差。
2. 减负增效从培养习惯开始。
双减后,孩子没了补课,少了作业,多了自主时间。
不想孩子荒废学业,就要抓住这一“空档期”,着重给孩子培养习惯。
减负的最优方式就是培养习惯,在好习惯的帮助下,即使没有“外力”帮助,孩子也能不断进步。
3. 家庭教育重点是培养习惯。
小学阶段,父母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觉学习、专注做事、学会坚持、做事有计划、学习有方法、注重时间观念等习惯。
从小为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情。
03“双减”,不减陪伴的质量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投入多少金钱,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父母付出了多少,孩子就会反馈多少。
双减后,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对790个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孩子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当父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会得到飞速增长。 相反,没耐心顾及孩子学习和心理培养的父母,更容易产生亲子矛盾。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的安全感所在。 在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下,孩子更能够自信地探索未知,突破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1. 给孩子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唠叨,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倾听,多一些理解。
成长阶段的孩子,每每遇到难关与险阻,都希望有父母在身旁扶一把。
2. 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父母早期的陪伴与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
“双减”后时代,更需要给孩子高质量陪伴,让陪伴变得更有针对性。
3. 给孩子正面的示范。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三观形成、习惯养成、品行修炼都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和正确引导。
父母好的示范,就是摆在孩子面前最直观的教科书,家庭生活的每一点滴都是教育。
04“双减”,不减家校的配合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教育孩子,老师离不开家长,家长也离不开老师。 “双减”之下,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1. 请善待对孩子严格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请理解与善待每一位老师,尤其是对孩子严格的老师。
他们不辞劳苦地鞭策学生,付出的时间与心血难以估量,他们值得我们的理解与尊重。
2. 请尽力配合好老师的工作。
关注孩子的学习,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教师沟通,支持学校的工作。
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又可以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机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3. 请担负起家校共育的责任。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位一体。
篇2
一、深刻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县当前正处于环境污染高峰期和环境违法行为多发期,违法排污、违规建设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废旧塑料加工、小炼油、小制革、小化工、小酸油等“十五小”、“新五小”重污染小企业屡禁不止。对此,社会反映较为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相关建议、提案增多,环境、投诉增多,领导批示多,媒体关注多。面对复杂的环境形势,个别乡镇和部门对环保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执法不严、监管粗放的问题尚未从总体上、根本上解决,这些都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环保执法工作,是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是改变粗放型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强化措施,严格执法,确保违法排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执法监管责任机制
(一)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办)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负直接责任,依法履行环境管理职责。各乡镇(街道办)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环境问题亲自抓、亲自管,要定期排查环境隐患,对小炼油、小制革等“十五小”、“新五小”重污染小企业,要发现一个,取缔一个,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二)强化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要建立由县环保、发改、公安、工商、国土、规划、住建、安监、供电和金融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县环保部门要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全面履行组织协调、执法监察和监督管理等职能。县公安机关要依法受理环保部门移交的涉及环境的刑事案件,并会同环保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依法查处妨碍环保执法的违法犯罪行为。县供电公司要积极支持配合县环保部门开展环保执法行动,对未取得环保部门相关许可的单位和个人,不准供电,对已经供电的,接到环保部门告知属违法排污企业的通知后,要依法停止供电。其他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强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共同责任,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管理,执行环境保护规定,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三、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一)突出执法重点。各乡镇(街道办)要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打击重污染小企业、饮用水源保护、重要问题调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重点工作,按照整治违法排污“三查”行动要求,重点查处辖区内长期存放污水的各类渗坑、渗井和沟渠,拆除取缔辖区内小炼油、小制革、小酸油等“十五小”、“新五小”重污染小企业、小作坊。对小塑料加工企业进行关停整改,一律入园生产经营。县环保部门重点查处治污设施运转不正常、处理工艺落后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查处未执行“三同时”措施,致使污染物随意排放;查处擅自拆除或闲置治污设施,恶意排污行为;查处利用暗管偷排废水、将废水稀释后排放或通过储水罐等运输工具转移倾倒废水的行为;查处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等。
(二)加大查处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打破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现状,以铁的手腕,对环境违法问题实行“零容忍”,采取集中执法、联合执法等多种形式,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对在“三查”行动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凡超标排污的一律停产整改,明确时限要求,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实现达标排放;凡是违反国家产业政策非法排污的一律取缔关闭,绝不姑息;凡恶意排污的,一律严厉打击,该关的关,该停的停,顶格处罚。对拒不执行政处罚的,县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强制执行,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要依法打击,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
(三)加大处罚力度。要依据环保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细则,加大个案的处罚力度,依法严肃实施处罚。对于屡次违法、故意偷排、超标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影响敏感区域环境质量,或者具有其他依法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罚情节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罚。对连续两次被发现超标排污的企业,在实施处罚的同时,提请县政府作出限期治理或者停产整顿决定。限期治理期间实施限产、限排,不得建设增加排污总量的项目。经限期治理或者停产整顿但仍不能达标排放的,提请县政府作出关停决定。
四、强化责任落实,推进基层一线执法
(一)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办)签订环境保护责任状,各乡镇(街道办)要建立“定责、履责、问责”的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要明确到主管副职和人员,逐级向村级延伸,实现环境执法全覆盖,环境监管无“盲点”。全面实施重点排污企业环境监管责任制度,做到“一企一人”。对监管不力、履职不到位的,实行“问责”和末位淘汰。
篇3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确保“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和减排任务的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现提出2011年度污染减排工作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目标任务
(一)全市目标任务
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3.5%(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1.5%,农业减少5%以上)
、5%(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5%,农业减少5%以上)、3%、0.5%。
(二)各县(市、区)目标任务
各县(市、区)要围绕实现全市减排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本辖区减排项目,进一步挖掘减排空间和项目,确保实现本辖区年度减排目标,各县(市、区)2011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减
排目标任务如下:
新罗区COD、NH3N、SO2、NOx要分别比2010年减少4.5%(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3%,农业减少6%以上)、4.5%(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3%,农业减少5%以上)、3%、0.8%。
永定县COD、NH3N、SO2、NOx要分别减少4%(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3%,农业减少6%以上)、4%(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3%,农业减少5%以上)、15%、2%。
上杭县COD、NH3N、SO2、NOx要分别比减少5%(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5%,农业减少5%以上)、4%(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3%,农业减少5%以上)、2%、0.5%。
武平县COD、NH3N、SO2、NOx要分别比减少3%(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1%,农业减少6%以上)、3%(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1%,农业减少5%以上)、2%、0.5%。
连城县COD、NH3N、SO2、NOx要分别减少3%(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1%,农业减少5%以上)、3%(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1%,农业减少5%以上)、2%、0.5%。
长汀县COD、NH3N、SO2、NOx要分别比减少3.5%(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1.5%,农业减少5%以上)、12%(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16%,农业减少5%以上)、1%、0.5%。
漳平市COD、NH3N、SO2、NOx要分别比减少4%(其中工业加生活COD减少3%,农业减少5%以上)、4.5%(其中工业加生活NH3N减少4%,农业减少5%以上)、2%、0.5%。
二、工作措施
(一)结构减排
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和工信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标》(工产业第122号公告)等文件规定,
按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
1.排放废水污染物COD、NH3N的重点结构减排行业
(1)造纸行业。对未实施废水深度治理、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制浆、造纸企业,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依法关闭。立即组织淘汰关闭单条生产能力3.4万吨以下非
木浆、年产5.1万吨以下化学木浆、单条生产能力1万吨及以下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幅宽在1.76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120米/分以下的文化纸、幅宽在2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80米
/分以下的白板纸和箱板纸及瓦楞纸生产线,以及石灰法制浆工艺。年底前,淘汰以废纸为原料的抄宽1092及以下造纸机组成生产纸和纸板的生产线、抄宽1575mm及以下生产生活用
原纸和米信纸等造纸机(白纸边除外)、年产1万吨及以下造纸生产线。
(2)纺织印染行业。年底前,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
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年产2万吨以下粘胶生产线、湿法及DMF溶剂氨纶生产工艺、DMF溶剂法腈纶生产工艺、涤纶长
丝锭轴长900毫米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间歇法聚酯设备等落后化纤产能。强制使用小浴比染色设备和工艺,限期淘汰单位产品水耗超标的染色设备和工艺。
2.排放废气污染物SO2、Nox的重点结构减排行业
(1)燃煤电力行业。继续推进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按计划关停淘汰运行满20年、单机容量10万千瓦级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以及服役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的各类机组
,供电标准煤耗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的非供热煤机组,环保不达标的各类机组。
(2)钢铁行业。年底前,淘汰土烧结、30平方米及以下烧结机、化铁炼钢、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200立方米及以下专业铸铁管厂高炉、100立方米及以下锰铁高炉、30吨及
以下炼钢转炉和电炉、10吨及以下高合金钢电炉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
(3)建材行业。淘汰窑径2.2米及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除外)、水泥湿法窑(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除外);淘汰石灰土立窑,实心粘土砖
,砖瓦24门以下轮窑以及立窑、轮窑、蹄窑等土窑。
(4)燃煤锅炉。推行燃煤锅炉集中区域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的企业应实施集中供热,拆除中小锅炉。加快淘汰企业小型燃煤自备电站。鼓励燃煤
电厂发挥抽气供热的作用,对周边企业集中供热。其中,龙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限期于年底前淘汰、拆除。
3.推进重点排污行业企业整合提升
(1)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负责全面清查本辖区内造纸、印染、皮革、化工、火电、钢铁、建材等企业的基本情况,组织实施淘汰工作。要建立淘汰
落后产能专项资金制度,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适当资金补助,重点支持解决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有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改造升级等问题。对企业依法依规淘汰关闭落后产
能所削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可调剂给当地新上项目使用,当地政府可按减排量予以补偿或实行排污指标交易。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较好的企业,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
节能减排资金、融资支持方成给予倾斜。
(2)鼓励重点排污行业“上大压小”。对造纸、印染、化工、皮革、合成革、火电、建材等重点排污行业,实行全行业排污总量控制,鼓励企业通过行业内兼并重组整合,或者引
进规模大、工艺技术和设备先进、污染排放低的生产线,加快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实现“增产减污”,腾出总量指标可直接调剂给新上项目使用,促进传统重点排污行业升级优
化。
(3)严格控制新上中小规模燃煤锅炉。集中供热区域范围内新建、扩建项目不予批准新上燃煤自备电站和燃煤锅炉,集中供热范围外新建、扩建项目应优先采用清洁能源,原则上
不再批准新上燃煤自备电站和规模小于20蒸吨的燃煤锅炉。确需新上燃煤自备电站和燃煤锅炉的必须同步除尘、脱硫、脱硝。
(4)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对无法进行集中供热或热电联产覆盖范围外的小型燃煤锅炉,要积极改用天然气(LNG)或改电。分期分批加快实施皮革、造纸、制药、纺织
印染、化工、电镀等重点污染行业全行业强制清洁生产。
(二)工程减排
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大力度,全面推进重点减排工作项目,确保新增削减量落实到位。
1.排放COD、NH3N的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工程
(1)工业园区必须全面实施集中治理。所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必须在2011年底前全部建成污水集中治理设施或者经论证后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治理。已实行集
中治理的要加快管网配套,确保年底前工业园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其他由县(市、区)自行设立的工业区,要开工建设并在2012年底前建成集中治理工程。
(2)实施工业废水深度治理。造纸、印染、化工、制药、农副食品、食品、饮料、有色等行业,分批实行全行业废水深度治理,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量。
(3)提高工业企业水回用率。年底前,造纸行业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吨产品废水排放量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回用率,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年底前吨产品废水排放量要低于10吨,其中一般包装用纸和纸析吨产品废水排放量要力争低于5吨。印染行业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加大水回用力度,年底前单位产量废水排放量力争下降50%左右,水回用率应达到50%左右。合成氨生产企业2013年底前工艺用水循环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氨氮排放浓度要力争低于30mg/L,吨氨产品废水排放量要低于10吨。
2.排放SO2、NOx的锅炉(炉窑)脱硫脱硝工程
(1)提高燃煤电厂脱硫效率。采用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的电厂、热电厂、企业自备电站,年底前全部改造实现自动添加脱硫剂,必要时进行炉外脱硫,提高脱硫效率,综合脱硫效率要达到85%以上。
(2)限期建成投运火电厂脱硝装置。已采用低氮燃烧或者已建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热电厂、企业自备电站,要加强运行管理维护并加快脱硝设施改造,确保脱硝效率达到70%以
上。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煤电厂、热电厂、企业自备电站,NOx排放浓度要低于100毫克/立方米,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进行低氮燃烧改造或者加装脱硝设施。
(3)实施钢铁行业脱硫脱硝。所有未列入淘汰计划的烧结机、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球团设备,要抓紧实施并确保于年底前全部建成投运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
。已安装脱硫设施的要加强运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其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者脱硫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实际使用原料硫分超过设计硫分的,以及只有部分烟气脱硫的,
限期于2012年底前完成脱硫设施改造,综合脱硫效率要达到80%以上。单台烧结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烧结机,要抓紧实施并确保于年底前建成投运脱硝示范工程。
(4)加快有色金属行业生产工艺设备更新改造。加大冶炼烟气中硫的回收利用率,SO2含量大于3.5%的烟气要抓紧实施并确保于年底前完成烟气制酸或其他工程,回收烟气中
的硫;低浓度烟气和制酸尾气排放超标的,要开工建设并确保于年底前建成投运脱硫设施,稳定达标排放。现有烟气设施要加强管理和工艺技术改进,提高SO2吸收率。
(5)加大建材行业脱硫脱硝力度。所有煤矸石砖瓦窑,分批限期于年底前建成投运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要达到80%以上,加快实施低氮燃烧改造、建设脱硝装置或改用LNG;已建脱硫设施的煤矸石砖瓦窑,要加强管理维护,确保综脱硫效率达80%以上。开展规模大于4000吨熟料/日的新型干法水泥窑低氮燃烧改造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设施建
设试点。
(6)开展非电燃煤锅炉脱硫脱硝。未列入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计划的燃煤锅炉,要抓紧实施并确保于年底前全部建成投运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要达到70%以上;已建成脱硫设施的要加强运行管理,确保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无法脱硫或者脱硫不经济的,要抓紧技术工艺改造并确保于年底前改用LNG或者改电。规模大于20蒸吨的燃煤锅炉
,要着手开展并确保于年底前完成低氮燃烧改造。
3.生活COD、NH3N治理减排工程
(1)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快投运并确保负荷率。年建成但未正常投运的二期污水处理厂,要加快管网配套和运行调试,确保年底前正常投运,全年负荷率力争达到70%以上。
(2)年新投运的污水处理厂要切实提高负荷率并确保正常稳定运行。等4座污水处理厂,要切实加快管网配套,加强运行管理,稳定达标排放,全年平均负荷率力争达到75%以上。
(3)原有已投运污水处理厂要进一步提高负荷率。等3座污水处理厂,要进一步加强管网配套和雨污分流工作,挖掘潜力,提高负荷率,确保全年基本
满负荷运行。
(4)加快重点流域沿岸建制镇和其他地区重点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等沿岸1公里范围内建制镇、其他地区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列入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的建制镇,要因地制宜加快实施镇区污水集中处理。其中,等5个镇要在年底前实现污水集中处
理。
(5)加快污水处理厂标准化改造和再生水回用。现有不达标、不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快改造,确保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各县(市、区)要根据环境保护和节水等实际需要
,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提高排放标准。鼓励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实行回用,中心城区的龙津净水要进行尾水回用改造可行性研究,将尾水再生利用于工业生产和
城镇生活;在具备条件的机关、学校、住宅小区新建再生水回用系统,节水减污。
(6)规范处置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城镇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严格按照固体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各县(市、区)政府要抓紧建设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设施。现有污水处理厂污
泥未及时、妥善处置的,自年起,必须全面、及时、妥善处置或者暂送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切实防止污泥二次污染。
4.农业COD、NH3N治理减排工程
(1)严格控制畜禽和江河湖库水产养殖总量。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必须立即关闭、拆除到位。未经环保、国土、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审批的养殖场,一律依法关闭、。
各县(市、区)政府严格控制区域内畜禽养殖和江河湖库水产养殖总量。现有分布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所在湖库的投饵类、施肥类网箱养殖场(点),由所
在县(市、区)政府于年月底前全面取缔。
(2)全面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所有不属于拆迁关闭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以及养殖专业户,应在充分考虑生物安全与环境风险的基础上,采取生态种养、生物发酵床、
垫草垫料等养殖方式减排,所生产的废物、废水经处理后完全进入农田利用。对于不能改进养殖方式的,限期完成全过程综合治理,包括建设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采用干清粪
的方法收集粪便、尿液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沼液经生化处理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灌溉还田、粪渣和沼渣通过堆肥发酵制取颗粒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年底前
,各县(市、区)改进养殖方式或者进行全过程综合治理的养殖数量(头/只数),应占当地养殖总量(头/只数)的30%以上。
(3)引导科学种植。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治化肥和土壤有机质流失。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5.机动车排气NOx治理工程
对达到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辆,一律强制报废;对距强制报废期不足一年的汽车,一律不予过户。对已到使用年限的机动车辆,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辆,以及黄
标车,限期予以淘汰。年各县(市、区)机动车NOx排放总量必须低于年。
(三)监管减排
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减排设施按期建成、稳定运行,确保污染物去除率和排放达标率。
1.完善减排监测体系
落实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和经费保障,健全覆盖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自动监控网络并逐步拓展。完善自动监控系统管理机制,规范运营维护,认真抓好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
、检定、验收、联网工作,重点突出数据有效性审核及使用。充分发挥在线监测监控作用,提升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质量和效率。
2.健全污染治理中控系统
进一步完善现有燃煤电厂(热电厂、自备电站)、钢铁烧结机脱硫中控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推进企业减排设施自动化控制。所有燃煤电厂(热电厂、自备电站)、非
电行业企业脱硫、脱硝工程都必须规范建设和完善脱硫、脱硝中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所有排放污水的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单位,都要按要求安装污水排放在线监控系统;所有县
(市、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1万吨/日以上的建制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废水排放量在1万吨/日以上的化工、造纸、纺织染整、食品、制革、制
药、电镀行业工业企业,都要按要求规范建设污水处理(或预处理)设施中控系统。
3.强化日常监督检查
加强环保监察监测信息队伍建设,配备先进完备的监测、执法装备,提高业务素质,推进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加强污染防治和减排设施检查、监管,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坚决
依法查处。
4.严格排污许可管理
按照排污权有偿使用的原则,根据减排需要和各行业排污实际、减排潜力,全面清理、重新核发排污许可证,严格规定排污单位允许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及排
放方式、时限、去向、排污口数量与位置等。
(四)政策减排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已有的各项减排经济政策,进一步制定、完善减排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推动减排的作用。
1.严格新(扩)建项目总量指标调剂
新(扩)建工业项目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必须在区域内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或者实施工业、生活污染治理新增的削减量中调剂,不予审批不符合总量指标调剂要求的项目,且
不得重复使用已调剂的削减量。对实行全行业排污总量控制的造纸、印染、化工、皮革、合成革、火电、建材行业,新(扩)建项目所需总量指标,必须在本企业或本行业内通过
淘汰落后产能或者实施深度治理新增的削减量中调剂。
2.实行未完成减排任务的限批政策
对不按计划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或者管网配套年度任务的县(市)、镇,暂停当地以排放COD、NH3N为主要污染物的新扩建工业项目审批。对不按计划完成污水集中治理任务,以及
不按要求实施集中供热或者虽建集中供热设施但不按要求拆除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的小锅炉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暂停其区内新扩建排放COD、NH3N、SO2、NOx的项目审批。对不
按要求完成减排任务的地方和企业,实行必要的环保限批。
3、严格执行脱硫电价政策
根据省物价局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的燃煤电厂脱硫电价政策,对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效率和在线监控设备管理不符合规定的燃煤电厂扣减脱硫、脱硝电价款。
4.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运营费同处理效果挂钩政策
严格执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相关部门出台的污水处理运营费同处理效果挂钩政策,污水处理厂出水COD、NH3N、总氮、总磷、污泥处理合格率等统筹纳入运营管理考核内容。
5.严格执行钢铁烧结机脱硫差别电价政策
对龙岩卓鹰制铁有限公司严格执行省物价局出台的差别电价政策,对未建烧结机脱硫设施的,烧结机生产用电予以加价,直至脱硫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行为止。
6.实行评先创优减排“一票否决”
对重点减排工程没有按期建成、年度减排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以及不按计划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或者管网配套年度任务的县(市、区),暂停当地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
城市等的评比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不得参加有关先进、优秀评比。
(五)责任减排
1.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减排资金投入,落实减排项
目,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按期实现减排目标。
2.企业减排主体责任
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目标责任,确保按规定时限完成减排项目。要定期向环保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减排项目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对未按期完成减排任务的排污企业,要予以公开通报、限期整改、项目限批,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并向金融机构通报相关情况,列入企业征信系统。
3.部门“一岗双责”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执行《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按照各自分工,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减排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
强沟通配合,协调联动,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监督《工作意见》的落实。负责监督排污企业落实减排项目、实施在线监控、完善中控系统,对未按期建成或者不正常稳定运行治理设施的,要提出处理意见并依法
查处。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各行业减排项目的实施。牵头开展并配合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对全市减排情况、重点减排项目进行核查核算。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制定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推动重大产业合理布局,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发展。协同有关部门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污水
处理产业化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对我市重点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
市经贸委负责指导督促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推动企业达标排放;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省产业政策,提请政府关闭、淘汰不符合国
家、省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和产品;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指导督促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污染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配合做好工业减排计划制定和
项目核查核算。
市外经局负责指导督促全市各级工业园区分期落实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以及区内企业减排工作。
市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城乡生活污染减排,制定并监督落实县(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推进管网配套和雨污分流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对城镇污水处
理设施运行的监管。配合做好生活污染减排项目核查核算。
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督促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制定并监督落实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指导督促各地科学合理控制畜禽养殖业发展规模
,促进畜禽养殖业整合、提升、优化。配合做好畜禽养殖减排项目核查核算。制定并监督落实水产养殖业减排措施。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机动车强制报废、淘汰的监督管理工作,向环保部门提供机动车相关数据,配合做好机动车减排项目核查核算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指导推进公共交通发展,严禁污染物排放不合格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协助有关部门推进国四油品替代。
市财政局负责筹措必要的减排专项资金,加大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和重点减排项目的资金投入。
市统计局负责协助环保部门开展污染减排核算和统计,提供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能源消耗、人口增长等情况。
市质监局负责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检定,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受检情况,配合监督自动监控设备安装和联网。
市电业局配合环保部门实时监测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设施运行情况、投运率和脱硫、脱硝效率,并将结果报告有关部门;配合经贸部门执行节能减排发电调度计划;配合环保、价格
部门对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情况进行考核,并按省物价局核定的考核结果做好电费结算和扣减脱硫、脱硝电价款工作。
市监察局根据减排工作要求,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职能部门的减排工作情况实施监督,对执行不到位、不得力、不落实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结合各自职能,积极配合推进减排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上下联动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减排项目推进力度,市里重点抓对减排有根本性作用的大项目以及区域性治理项目,其余项目由县级抓,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减排项目推进格局
。
(二)项目调度
重点减排工程企业每月要向市环保局报告减排项目进展情况。燃煤电厂、污水处理厂每月要向市环保局报告上月生产运行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市环保局每月将上述情况汇总
后上报省环保厅。
(三)减排台帐
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和排污单位要按省环保厅统一模式要求整理档案台帐,规范建立并完善减排工作档案台帐。加强减排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减排工作监督管理水平。
(四)预警通报
市环保局要及时跟踪、检查各地和重点减排项目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对工作滞后、问题突出、形势严峻或者影响全市减排大局的县(市、区)政府和项目,要及时予以
预警。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建立预警、通报制度。
(五)约谈告诫
对减排工作严重滞后或者对全市减排大局产生不良影响的县(市、区)政府和项目,市环保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督办力度,必要时商请市效能办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行政效能告诫
,或者报请市人民政府组织约谈、告诫。
(六)减排考核
市环保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办法》,对各县(市、区)和各重点减排行业减排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七)责任追究
对各县(市、区)、各重点减排行业和领域年度减排工作考核结果,报经市政府审定后,有关部门依照相关程序和规定落实问责制。
(八)宣传发动
篇4
樊金元(1963),男,湖北黄冈人,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利率。
摘 要: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现行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风险控制的要求,探索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模式,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对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模式
近年来,我国外币利率、人民币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等利率品种相继实现市场化,2004年又取消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限及贷款利率上限,从央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将会全面放开。但据调查,现行农村信用社的利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风险控制的要求,为此,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现状,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一、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现状
(一)管理权限基本集中于法人社
由于受管理体制、资金实力、经营环境、贷款对象、员工素质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水平由县(区)联社统一制定,统一规定不同贷款品种、不同贷款对象的利率浮动水平,基层信用社无权变动,而且浮动标准单一。
(二)贷款利率定价以传统的比例浮动为主
目前安徽省大部分农信社贷款定价仍以传统的定价方式为主,即在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定价机制过于生硬、简单,定价时考虑的因素较少,基本上没有体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扶优限劣、风险度量、区别对待、综合评价等原则。具体讲,一是贷款利率浮动缺乏灵活性,未能运用贷款利率差别化原则确定贷款利率,尤其是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存在贷款利率“一刀切”和“一步到位”现象。二是利率风险防范存在表面化现象。农村信用社资金运作的视角已经触及到资金价格风险范畴,但是预警与防范利率定价风险的基本操作规程还不够完善,加之农村信用社利率内生机制的缺陷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防范利率风险的意识不强,利率风险防范存在着表面化现象。
(三)贷款利率定价以固定方式为主,对利率风险的敏感性不强
贷款利率定价可采取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方式,浮动利率定价通过按月、季、年定期调整利率,可有效规避利率风险。但从调查情况看,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固定利率定价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浮动利率定价模式成本过高。由于浮动利率定价模式要求借贷双方在贷款合同期内定期重新确定利率,而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投放上以农业贷款为主,金额小、笔数多,若定期一一重新定价,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增加成本,影响效率。二是农信社对利率风险的敏感性不强。从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看,居民存款利率尚未市场化,基本执行基准利率,支农再贷款虽执行浮息制度,但也是一年一变。因此,最大的利率风险就是法定基准利率的调整,利率风险程度较低。在资金运用方面,农信社的贷款利率本身就已经很高,因此,即使短期内利率上调,其贷款利率上调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三是借款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不高。农信社的客户大多是农户和个体工商业者,贷款金额小、期限短,利率微调对其利息支出的影响有限,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加上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处于卖方市场,借款人更不会计较少许利息的得失。
(四)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水平过高,贷款浮动幅度高于其他银行业机构
2003年以来,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总体利率水平较高。农村信用社为了自身的发展,尽量用足政策,新增贷款都执行了较高的利率,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从目前情况看,贷款利率水平的高低,对农村信用社的效益影响很大。存贷款业务作为目前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业务,其利差收入也是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利润来源。2004年初和2004年10月29日利率浮动区间两次扩大后,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随之两次上调,直接带动2004年和2005年的收益水平同比出现明显增长。2005年度,全省农信社各类贷款的综合平均利率水平超过10%,接近基准利率的两倍,如果剔除各郊区农信社上浮幅度较小的因素,县域农信社上浮幅度则更高。此外,少数农村信用社缩短贷款期限,导致贷款逾期,进而收取高额罚息的现象仍然存在,更进一步抬高了实际利率水平。
(五)城乡农村信用社之间贷款利率定价差异明显
在全部农村信用联社中,县域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普遍较高,2005年4季度,其所有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均在80%以上,平均上浮幅度接近100%,所发放的贷款也基本上以农户贷款、农产品加工运输贷款等为主。而郊区农村信用联社地处城市边缘,贷款投放结构与县域农村信用社有着明显不同,近一半的贷款投向了各类中小企业。由于面临着市区各家金融机构的竞争,在当前市区贷款利率整体定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郊区农村信用社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价也只能随行就市,执行与商业银行相近的利率。据统计,2005年度,全部郊区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利率的平均上浮幅度约为67%,明显低于县域农村信用社。
(六)利率定价机制发展不平衡
虽然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总的来看,由于农村信用社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其经营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富裕地区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情况整体好于贫困地区,郊区好于县域农村。有些农信社在利率定价方面已经开始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将因素量化,确定对不同客户的利率水平,基本具备了建立定价模型的基础,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日渐成熟;而有些农信社利率仍处于简单的分类定价阶段,与利率定价管理差别化、精细化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并且很多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内部协调机制尚未建立,缺乏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存在管理粗放、定价基础较为薄弱等现象。
(七)定价支持体系不健全,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受长期利率管制的影响,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农村信用社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农村信用社基本数据统计系统不够完善,缺乏基础信息和历史数据,影响各种利率风险管理计量工具的使用,影响利率定价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另外据调查,农村信用社普遍没有专职的利率管理人员,许多信贷人员认为利率定价由人民银行制定,农村信用社只需不超过范围执行。由于信贷人员大部分缺乏利率管理知识和经验,农村信用社即使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在实际操作中也不能很好地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利率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水平的提高。
二、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模式的思考
根据安徽省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任何单一的定价方法均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安徽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定价要求,只有进行优势互补,才能找出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最佳方法。为此,我们认为一些内控机制比较健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自主定价能力比较强的农村信用社以“成本导向”定价模式为基础,同时考虑“风险溢价”因素,进而融合为一种较为适合全省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利率加(减)点法”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同时,考虑到安徽省不少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管理薄弱、风险控制手段较少、缺少熟悉金融产品定价的专业人才和实际操作经验,加上人民银行目前仍然公布不同期限的基准利率,这些信用社可以继续采用传统的利率定价方法,但要加以改进。
(一)基本利率加(减)点法
1.“基本利率加(减)点法”的确定基础
首先,农村信用社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农村金融的贷款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满足“成本导向”的定价模式所必备的条件。其次,由于农户规模小,农信社运作成本高,贷款风险往往比中小企业大,所以迫切需要收回成本。最后,现阶段全省农信社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而扭转经营困境的主要方式将主要依靠今后的改革和利率的重新定价。所以,“成本导向”的定价模式有其合理性。
但也必须看到,“成本导向”的定价模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对“风险溢价”(利率上浮或下浮)的定义特别模糊。所以,在实践上,必须给“风险溢价”作出明确的界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利用5P原则(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享尼所提出的的授信评估理论,银行授信决策最关键的因素有五项, 包括借款人(People)、资金用途(Purpose)、还款来源(Payment)、债权保障(Protection)和授信展望(Perspective),由于均以P为开头,故称为授信评估的5P原则),同时结合安徽省农村信用社的具体情况,确定部分风险因子来决定贷款的风险溢价。
2.“基本利率加(减)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1)基本公式
贷款利率=基本利率+经过风险调整的因素浮动点数
(2)基本利率的确定
基本利率=贷款的资金成本率+贷款的管理费用率+税负成本率+目标利润率
其中:
贷款资金成本率=(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支出-社内调剂资金利息支出)/贷款平均余额
费用率=(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其它营业支出+营业外支出)/贷款平均余额
税负成本率=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款平均余额
目标利润率=预计全年盈利额/贷款平均余额
(3)因素浮动点数的确定
根据“5P”理论,结合安徽省农村信用社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浮动点数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企业信用等级、资金用途、担保方式、客户综合贡献率、管理成本、其他因素、支农政策等(各农联社可以结合自身经济金融发展状况、贷款品种等具体情况,对因素进行调整)。各因素的总权重为100,按照贷款利率定价遵循风险必须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同时结合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数据,测算出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出各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各项贷款利率浮动参考指标的等级或程度,查找对应的浮动系数及对应权重,最后根据浮动系数和权重,确定利率浮动点数。其计算公式为:
利率浮动点数=(浮动系数×权重)×100%
下面我们以某农联社企业贷款利率的确定具体说明此方法的运算过程。该模式设定5个风险因子,其内涵及权重如下:
企业信用等级指标:企业信用分为AAA级、AA级、A级和BBB级(含BBB级以下)四个等级,企业信用等级在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时所占权重为30%。对未经信用等级评定的企业,按照企业资产负债比率的高低确定浮动幅度,所占权重亦为30%权重设置以当地信用社的主要信贷风险为依据,对贷款安全性影响越大的指标所占权重越高。。
贷款担保方式:分为质押、抵押、保证、信用四种,在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时所占权重为30%。
企业入股情况:入股越多,贷款利率越优惠。在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时所占权重为20%。
综合贡献率:指企业在信用社的存贷款比例,也即企业在开户信用社的存款与贷款之比。在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时所占权重为10%。
管理成本:以单笔贷款额为主因素,单笔贷款额度越低,管理成本越高,相应提高贷款浮动利率;反之,降低浮动利率。在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时所占权重为10%。
3.“基本利率加(减)点法”评述
(1)“基本利率加(减)点法”更符合利率市场化趋势。该方法取代了原有的“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比例上浮”的做法,以“点数”取代“比例”,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可以更好地对央行的利率政策做出反应,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意愿。国际上通常以0.25%为一次利率浮动调整的单位,每次调整的幅度都是0.25%或其整数倍。我国央行利率的调整幅度一般都是0.27%或其整数倍,所以采用0.27%或其整数倍作为利率浮动调整的单位更加科学,这样可以使信用社的“基本利率”能及时反映国家的货币政策。
(2)“基本利率加(减)点法”更容易确定利率的期限结构。原有的按比例浮动的方法尽管可以大致确定利率的期限结构,但是由于将“比例”换算成“点数”后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如果持续使用就会造成利率期限结构的扭曲,难以反映合理的期限溢价水平。
(3)“基本利率加(减)点法”更能体现“风险溢价”。传统的“成本导向”定价模式对“风险溢价”的定义特别模糊,只考虑了一部分风险因素。我们的方法结合“5P原则”将更多的风险因素纳入了利率定价模型之中,因此对“风险溢价”的定义更加明确。将这种思想贯彻到定价过程中,会使得定价过程更加客观,同时也有助于弥补农信社在信用评估方面的不足。
(4)“基本利率加(减)点法” 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该方法不仅在利率上下浮动方面有章可循,而且还可以通过加(减)点的方法体现国家的支农政策,真正做到为“三农”服务。而且随着农信社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的改变,以及农信社自身经营策略的变化,可以随时对公式中的有关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和修订,从而更好地反映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体现“顾客导向”或“市场导向”等新的发展策略。
(二)传统贷款利率定价方法的改进
所谓传统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是指信用社一直采用的在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的贷款利率定价方式,用公式表示:
贷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1+浮动幅度)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考虑的因素增多,科学性合理性有所增强,传统的贷款定价公式改为:
贷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1+ 因素权重×因素浮动系数)=贷款基准利率×(1+ 浮动比例)
其中,基准利率指央行公布的当期不同档次贷款利率;因素浮动系数具体包括:企业信用等级系数、担保方式系数、管理成本系数、其他因素系数、支农政策系数(针对农信社)等。各金融机构可以结合实际对因素进行确定。
1.确定影响贷款利率的主要因素。影响利率定价的因素主要有贷款的风险、成本和市场因素,所以在制定贷款利率模型时本文将企业信用等级和担保方式作为考虑风险的因素,此外,农信社肩负着信贷支农的政策重任,还应将支农政策作为确定贷款利率的因素之一。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农信社可结合具体实际,对因素进行增减。
2.影响贷款利率的主要因素(企业信用等级、担保方式、管理成本、其他因素、客户综合贡献度、支农政策等)在贷款定价中权重的确定。各因素的总权重为100,按照贷款利率定价必须遵循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结合实际选定定价所要考虑的因素,然后根据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数据,测算出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出各因素的权重。这样可根据这一权重来确定每大因素的系数值,有条件的信用社可直接建立计算机定价系统,输入各要素后直接计算出贷款利率。
3.浮动系数。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贷款利率浮动的倍数,其值应处在央行允许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范围之内,现行应该为[0.9-2.3]之间。在实际定价时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各自不同的上限与下限,并视情况变化随时调整。为描述方便,将上限设定为Y,下限定为X,现行条件下,X>0.9,Y<2.3 。
4.信用等级系数。根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结果,确定系数,信用等级可按三等九级来确定,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其中AAA级最高,C级最低,等级越高,系数越小,信用等级系数值应在3X/5-3Y/5之间。
5.担保方式系数。指按不同的担保方式(信用、抵押、质押、保证)确定系数,其系数值处于3X/20-3Y/20之间,风险大小与系数成正比,可考虑双证齐全的不动产抵押取最小系数,即3X/20,信用贷款为最大值,即3Y/20,其余担保方式处于两者之间。
6.管理成本系数。管理成本一方面是指获取资金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可参考上季度全行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和货币市场国债回购平均利率而定;另一方面是指为管理该笔贷款所付出的每百元贷款的综合代价。根据这一成本来确定一个综合系数,其系数值位于3X/25-3Y/25之间,一般情况下,管理成本与贷款规模成反比。
篇5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重要性
一、引言:
自2012年1月起,我国率先将上海作为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这次变革也是税制改革进程中的里程碑,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营改增的税制改革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它的实施大大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新。下面我们首先来具体了解一下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然后再探讨一下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必要性
(一)营改增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营业额,税率是根据行业性质而定的,没有抵扣,具有重复征税的问题。而增值税是以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一般采取标准税率为17%,不会出现重复征税的问题。为此,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可以减少企业的税务,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GDP的增长。
(二)营业税重复征收阻碍了第三产业的专业化分工
以往的增值税改革解决了第三产业税收问题,对当时的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加快了我国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分工。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模式,其分工也进一步精细化,根据我国当前的营业税制来说,各环节都需要缴纳税收,难免造成了重复征税的现象,阻碍了第三产业进一步分工的脚步。产业的精细化分工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当前的营业税制对其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对税制进行改革,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促进第三产业的精细化分工进程。
(三)企业税务压力较大,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的营业税制下,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虽然政府对一些产业实施了税收倾斜,但是第三产业的税收压力并未减轻。第三产业相对来说营业税率较高,一般又是全额计税,这样以来就会增加产业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我国GDP比例中,第三产业占总GDP的43%,这明确显示了第三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使其成为主导产业。但是,由于企业税务压力过大,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对营业税进行改革,减轻第三产业的税务负担,不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双税并行不利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开始向专业化发展,这就出现了一些服务性质的业务,我们把该类产业称之为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点,它是促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税共缴的税制,不利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加快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革新,给生产服务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大力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不同企业受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不同
从整体上来看,营改增的实施能够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具体实施上来看,营改增对不同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就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有些企业减少了税收,例如交通运输业,有些企业不减反增,例如咨询服务业。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讲,税收改制使企业税务有所增加,对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也有一定的阻碍,这也是营改增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前面我们了解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施对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影响,这又延伸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增值税税率的选择问题。营业税改增值税产生不同影响的关键在于增值税税率的选择,如何做好增值税税率的选择也是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如果不改变原有的增值税税率结构,就会使征收营业税的企业增加税收负担。如果统一改变增值税税率结构,就会造成不同企业的税负有增有减。为此,对于增值税税率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改变增值税税率结构,避免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不同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国税和地税的分账问题
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同属于共享税。对于增值税而言,大多数属于中央税收,少数归地方税收。而对于营业税来说,大多数归地方税收,是地方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旦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就会涉及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分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做好调节工作,合理的分配税收。
(三)税制改革中的“洼地效应”。
所谓“洼地效应”就是一种不平衡的现象,由于营改增是先从部分地区和企业实施的,并且采取了优惠政策,势必会造成资金流向该处,从而促进了部分地区的市场经济,对没有实施营改增的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从而形成了“洼地效应”。为此,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施需要加快脚步,只有全面实施营改增才能减轻“洼地效应”的不良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像企业影响不同、国税地税如何分账、税率如何选择等,这关系着营改增变革的全面实施。作为企业,一定要做好全方位准备工作,积极应对变革,将税制改革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吴明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收的影响.现代商业.2012(17).
篇6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税收筹划
一、引言
财政公共性作为财政的基本属性,凸显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政府实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提供社会公众所不愿提供、无力提供或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活动的相应财政支出,要求政府政策考虑国民利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正是强调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与此同时“大部制”的实行彰显了政府机构精简的决心,追求政府规模的控制。政府规模怎样影响财政公共性?怎样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本文尝试通过对20年统计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财政公共性的研究较早,也较深入,近年来,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目标的提出,财政公共性的研究再次成为理论热点。李一花(2000)[1]通过对财政阶级性与公共性的分析认为,应在承认财政是两者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淡化财政的阶级性,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并指出应解决好财政支出的“缺/越位”问题,以有利于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崔潮(2009)[2]在分析了财政公共性公共指向、时空依赖、整体性下的层次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财政支出“越/缺位”现象是财政公共性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主张推进财政公共性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张映芹(2009)[3]指出财政公共性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与国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主张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认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财政公共性的基本价值理念.
对于政府规模的数量方面衡量指标的选取,国内学者的大多意见统一,王波(2009)[4]认为有政府财政开支占GDP比重、行政机构数量和公务人员占总人口或就业人口比重三个基本指标,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不能盲目提倡小政府,应找到使市场与政府作用得到最大发挥的平衡点。吕炜,单双(2009)[5]则构建了人员规模和资金规模两种新指标,运用1997-2006年21个代表省市数据运用CLS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正相关的结论。
目前对于政府规模对财政公共性的实现及变动的影响的分析较少,本文想以全国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证分析,希望得到有效结论。
三、模型构建
由于财政公共性概念的抽象性,目前并无一致认可的衡量指标,考虑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财政公共性的实际表现,而前者的获得又是通过财政支出中相应项目形成,因而本文采用将每年政府(各级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财政支出中用于国防、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加总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公共支出水平,用公共服务支出表示,该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中社会文教费(具体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教育费附加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这三个指标值的总和。同时考虑为避免价格因素对数据造成不必要扰动,把以1978年价格为基期水平,对其余年份进行平减后的数据作为模型数据;对于政府规模,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上可以采用行政机构数量、政府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和政府财政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标准。本文采用政府(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总)消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例衡量,并免于受价格水平影响,用消费支出/GDP表示。其中政府消费支出这一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表一公共服务支出及政府消费支出比重(单位:亿元)
年份
公共服务支出
价格指数
平减后公共服务支出
gdp
消费支出
消费支出/gdp%
1978
359.64
100
359.64
3645.2
480
13.17
1980
554.91
109.5
506.77
4545.6
659
14.5
1985
931.75
131.1
710.72
9040.7
1184
13.1
1990
1646.54
216.4
760.88
18718.3
2252
12.03
1991
1823
223.8
814.57
21826.2
2830
12.97
1992
1983.49
238.1
833.05
26937.3
3492.3
12.96
1993
2293.91
273.1
839.95
35260
4499.7
12.76
1994
2967.93
339
875.5
48108.5
5986.2
>12.44
1995
3456.81
396.9
870.95
59810.5
6690.5
11.19
1996
4101.7
429.9
954.11
70142.5
7583
10.81
1997
4733.7
441.9
1071.22
78060.8
9007.32
11.54
1998
5723.6
438.4
1305.57
83024.3
10041.42
12.09
1999
6905.22
432.2
1597.69
88479.2
11263.46
12.73
2000
8291.85
434
1910.56
98000.5
13375.82
13.65
2001
9729.49
437
2226.43
108068.2
16154.77
14.95
2002
11947.57
433.5
2756.07
119095.7
18218.72
15.3
2003
13124.25
438.7
2991.62
135174
20971.82
15.51
2004
15315.45
455.8
3360.13
159586.7
24358.69
15.26
2005
18111.9
464
3903.43
184088.6
27092.29
14.72
2006
21793.71
471
4627.11
213131.7
31930.41
14.98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6》收集整理,由于文中公共服务支出这一统计指标是新构建的,现有数据资料不能提供相适应的价格指数,暂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运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得到公共服务支出与政府消费占GDP比重成正比,表明财政公共性水平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当期政府规模。同时我们注意到,该模型不能用政府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解释公共服务支出的全部变动,这说明不能一味靠增加政府消费、扩大政府规模来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这就为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建议可以阐述为以下几点:
1.加大对目前财政支出“缺位”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所谓“缺位”,是指按照财政公共性的要求,应该但尚未发挥应有作用的财政支出项目。虽然自199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以平均每年约为17%的速度增长,但基础性科研、基础教育,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投资比重仍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在这些公共服务领域扩大消费规模,以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合理,同时也将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有助于关注民生的“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2.逐步消灭财政支出的“越位”现象。与“缺位”相反,在某些领域财政支出干预市场起到了负面作用,即对竞争性领域有较多参与,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领域,财政支出应有所限制,以免干扰我国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职能的顺利实现。
3.政府机构改革“精简”的基础上更要“增效”。诚然冗员的机构导致行政管理费的无谓扩张,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大部制”的改革自实行以来,已取得很好的反响,但改革仅停留在精简机构、裁撤人员上远远不够,盲目追求政府规模的减小更不可取。由以上模型分析我们得知,财政公共性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政府规模,盲目“减员”不但不能“增效”,反而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明智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在把人员编制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4.合理利用政策滞后效应,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单纯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忽略以往政策的滞后影响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在政策实际执行中产生偏差,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过犹不及”。通过对政策滞后效应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更恰当的安排财政支出,不但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还能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这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财政支出的绩效提升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一花.试析财政的公共性和阶级性[J].东南学术,2002(2).
[2]崔潮.论财政的公共性及其演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5).
[3]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篇7
关键词: 加强;煤炭;队伍建设
1当前采掘一线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1思想认识在基层仍然不够到位,存在畏难情绪。
对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从公司和二级矿井的领导层面讲是十分重视和到位的,但在班队基层职工中往往强调客观条件较多,认为工作面条件不具备,要提高工效难上加难,采掘队伍工作面条件一般状况下决定和制约着其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使其产量进尺达到或超过公司规定的标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工作面条件。因此,导致部份条件差的队伍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劳动效率上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
1.2采掘一线职工队伍流动性仍然偏大。
由于煤炭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和采掘一线职工以“挣钱”为主要目的等诸多原因,尽管公司和矿井采取了选留、增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但采掘一线职工频繁流动的势头仍然难以遏制,包括矿与矿之间和矿井内部队与队之间的流动性仍然偏大,一些条件差的采掘队伍频繁更换工人,使这些队伍职工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编制不足、战斗力不强。据统计,从事采掘一线60%左右的职工年龄在37周岁至47周岁之间,还有部份职工年龄超过50周岁,采掘初级、中级工主要分布在骨干队伍当中。
1.3矿井老化、资源枯绝、采掘接替紧张。
这方面对采掘一线队伍建设,提高劳动效率影响巨大,矿井老化、资源枯绝、采掘接替紧张必然导致点多、面广、战线长,难以组织正规生产。目前我司已经有部份矿井步入老化行列,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局面已经形成,公司在各生产矿井中虽大力推行正规面和单体面生产,但有一部份仍为残采工作面,势必影响其工效提高。
1.4机电运输后勤保障“瓶颈”难以突破。
煤矿生产是多环节、多工序、多岗位的大协作,采掘一线队伍的产量进尺要达到或超过公司规定的标准,实现稳产高产,除了工作面要具备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外,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如充足的车皮供应、设备的良好正常运转等。但目前我司各生产矿井由于开采时间长,均为多水平生产,机电运输后勤保障往往成为制约生产顺畅进行的“瓶颈”。
1.5地面生活设施不配套,难以满足矿井发展的需要。
主要是住房难、吃水用水难等一系列问题带来影响。一些矿井建矿时“建井不建矿”,或矿井经过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能力,地面生活设施不配套,职工住房、生活用水等满足不了矿井发展的需要,一部份职工要外租当地百姓住房,个别矿井住外人数高达百人,十分不利队伍的管理和稳定。
2 如何切实做好职工思想建设,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和困难,笔者对如何切实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2.1要正确认识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切实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是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的前提。
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推进公司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的需要;用人多,必然导致效率低,公司要发展矿井只有走减人减面、集中生产、提高工效之路。二是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先建设一批技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采掘骨干队伍,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工作计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暂时的问题和困难所吓倒。三是要走“内涵型”骨干队伍建设之路;即要从采掘队伍的稳定性、战斗力以及职工的技能水平有否提高和增强来衡量骨干队伍建设成效。尤其是为了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要建设一些“专、精、尖”采掘队伍,比如特别善于开采极薄煤层、下山开拓等,应作为采掘骨干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2要结合矿井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一线队伍。这是切实加强采掘一线队伍建设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执行上级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规定,把好人员招收“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劳力的基本素质;二是下决心做好一线队伍的“整合”,把那些战斗力弱、人员少、任务完成差的队伍整合到强队当中去,既能补充强队力量,又能减面减队,减轻管理难度,实现人力资源的重新有效配置;三是下决心把煤层赋存及地质条件较好的工作面配置给强队,为强队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让强队更好地发挥战斗力,达到提高单产单进的预期目的;四是突破机电运输后勤保障“瓶颈”,建立奖罚分明的工作责任制,增强机电设备故障处理及时性和运输线车皮调配的科学性,提高二线对一线的有效保障,确保一线工时的有效利用;五是提高井下作业的机械和科技含量,对采煤、掘进工艺进行改革,如掘进光面爆破和采煤中深孔爆破以及使用单体柱、装岩机、电瓶车等,推行“双台钻”打眼,实现多循环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六是以通过开展建设队级职工小家活动为载体,做好队务公开、工资民主分配、职工教育培训等工作,发挥民主之家、安全之家、温暖之家等凝聚人心的功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工的稳定率,为打造采掘骨干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七是建立必要的长效激励机制,鼓励采掘队伍组织好生产,增强做好骨干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可以考虑把骨干队伍建设与公司和矿里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五好支部”建设、班队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选树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增强骨干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还可以根据矿井成本的承受能力,对达标采掘骨干队伍在享受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适当提高其单价,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激励措施。
篇8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
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99-2010年期间,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双顺差”状态。国际收支顺差由1999年的262.9亿美元不断扩大至2010年的5314亿美元,涨幅超过20倍。经常账户顺差从1999年的211.1亿美元攀升至2008年的4261.1亿美元。 2009年以来有所回落,但一直维持在3000亿美元的水平。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由2008年的189.5亿美元升至2010年的2260亿美元,涨幅接近12倍(如图1所示)。货物贸易是经常账户顺差增长的主导因素,10年间涨幅超过7倍。直接投资净流入构成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主要来源,10年间涨幅接近4倍。
数据来源:1999年-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世界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我国经常项目占GDP比重由200年的10.6%回落到2010年的5.2%。但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加之我国外汇储备仍以每年4000多亿美元的规模继续积累,未来该指标仍面临反弹压力。我国目前的对外经济失衡状况甚于当年日本。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分析
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周期性失衡,即一国经济周期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二是货币性失衡,即在一定汇率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变化而引起的进出口货物价格变化。三是结构性失衡,即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四是收入性失衡,即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五是临时性失衡,即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就是一种接近结构性失衡的不平衡,是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是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失衡时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反应。上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劳动力流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跨国公司出于比较经济优势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需求,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向了新兴市场国家,而把一些高技术的制造和高端服务留在了本国。这样就促成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在国际生产力布局变化下,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外资方式,使中国出于制造业的终端,承担了许多转移顺差。
2、现存经济结构和多年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是主要因素。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储蓄高于投资,消费低于投资,内需不足。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在外贸上,我国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中国出口顺差的50%以上来自外商投资企业。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出口导向和对外资优惠的政策和体制,鼓励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鼓励各地方各部门运用各种办法吸引外资,甚至要求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尽可能对外出口,并尽可能控制其在国内的销售比例,希望流到国内来的外汇和外资越多越好,如此,产生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明显的资金短缺,进而发展到资金和流动性的严重过剩。
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一般政策途径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国际收支失衡后,政府面临着三个层次的政策选择。首先,它们必须决定是通过融资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还是通过调整来消除赤字,或是寻求弥补与调整的某种适当的组合。其次,如果确定用调整手段,则在确定调整程度后,当局必须决定是用支出变更政策(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还是使用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或直接管制)来达到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的目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常运用扩大内需等结构调整政策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当然,在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也会采取一些加强资本管制的措施和直接采取行政措施。再次,转换政策可以通过贬值或贸易政策实现,其中贸易政策包括进口配额和外汇管制等限制或鼓励措施。同时,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也能自发地对贸易和国际收支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二)德国和日本应对国际收支顺差的政策比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均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汇率升值和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两国采用了不同的对策,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如今,德国仍保持了欧盟“火车头”角色,而日本则逐渐丧失了亚洲“领头雁”地位。
1、汇率改革政策方面。德国顺应形势的发展主动渐进地完成了德国马克汇率机制改革。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后,马克汇率开始浮动。1960-1990年,马克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从4.17∶1升值到1.49∶1。总体来看,马克在1980年前主动完成了升值的主要过程,并且较好地控制了升值速度。灵活的汇率政策扮演了平滑国内经济周期、避免外部冲击的稳定器作用,促进了国际收支平衡。与德国相反,面对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以及强大的外部压力,日本政府放弃了主动改革的时机,屈服于美国的强大压力,被迫让汇率大幅升值,形成了一边倒的日元升值预期,丧失了对整体经济的可控性,直接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和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导致日本进入“失去的十年”。1972-1979年,日元汇率与经济增长状况明显背离,1979年日元的贬值幅度达18.8%。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迫于压力骤然升值25.2%,随后两年又持续升值26%和28.8%。由于升值幅度过大,“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986年,日本出现了因日元升值引发的短暂经济衰退。
2、资本管制政策方面。在浮动汇率制下,资本流动成为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德国在1973年5月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在很大程度上已取消了资本流入的限制,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对短期资本流入的小的限制。事实证明,这些管制阻碍了运作良好的国内货币市场的发展。1974年,德国恢复了资本自由流动,也通过资本项目逆差弥补了经常项目顺差。相比之下,日本政府更多地运用了资本管制。1971年,日元的升值压力导致日本当局收紧了资本流入的管制,并在l97l-1972年间放宽了对资本外流的管制。但是,1973年石油危机出现后,日元面临贬值压力,对资本流入的限制放宽而对流出的管制增加。1977年,日元的升值压力再度导致外流管制的放宽和流入管制的收紧。1979年,日元又出现贬值,导致了流入管制的放宽,但此时没有重新实施外流管制。虽然资本管制在日本似乎是有效的,但是它也推迟了必要的国内政策调整,无法改变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在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难选择之间,德国货币当局旗帜鲜明地选择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并自主地推进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这样,国内产出和物价都比较稳定,没有让汇率价格中的泡沫伤害国内的经济。同时,在汇率升值过程中,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稳定马克汇率,德意志联邦银行把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防止“进口型”通货膨胀加剧方面。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德国持续了较长时间。而日元升值后,为抵消汇率升值的紧缩效应,日本政府提出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转为内需导向,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1987年5月,日本政府实施紧急经济对策,推出了总额4万亿日元的公共投资和1万亿日元的减税政策。日本央行1986-1987年连续五次下调官方贴现率,1987年2月其官方贴现率已降到1980年代最低的2.5%。日本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从1987年的8%增加到1990年的12%。同期,日本央行放开了国内利率限制,导致银行存款大幅上升,存款成本的上升推动银行把资金大量投向不动产等风险收益更高的领域。1980年代,日本银行的贷款总额增长约120%,其中房地产贷款增长超过300%;非银行的产业贷款增长超过700%,大多被用于房地产投机。在上述政策共同作用下,日本的资产泡沫空前膨胀,形成泡沫经济。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教训说明,必须维护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绝不能让货币政策成为汇率政策的附庸。
三、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对策
(一)放宽资本流出限制,扎实推进减顺差外汇管理政策改革
逐步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经常项下已实现了完全可兑换,资本流入的可兑换程度也比较高,资本流出的可兑换程度较低。截止2011年6月底,有效外汇管理法规共466件。据初步统计,剔除319件规范操作或统计类文件,剩余的147件政策类文件中,遗存“宽进严出”条款的文件104件,覆盖率71%。设有“严进宽出”条款的47件,覆盖率32%(部分文件兼有“宽进严出”和“严进宽出”结构性安排)。在遗存“宽进严出”条款的104件文件中,宽进或强制汇入的36件,强制结汇的14件,限制流出的54件。减缓外汇储备增长,“堵”不如“疏”,防“热钱”流入不如扩资本流出,因为前者在加强监管与规避监管的博弈中存在越管越细的倾向,管制越多市场扭曲越厉害,不符合改革的最终取向。
放宽资本流出限制,形成分散化、市场化的外汇资源运用渠道和方式,有利于逐步改变目前我国高成本融资、低回报投资,穷人补贴富人的不合理格局(突出表现为世界最大对外净债权人中国常年投资收益赤字,而最大对外净债务人美国却常年巨额投资收益盈余),形成反制和风险对冲能力,切实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为降低风险,开放资本流出的措施可采取设置市场准入条件和总额控制的办法。市场准入管理可以借鉴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做法。额度设置可同减顺差、促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结合起来,国内金融市场承受能力和对外投资风险控制能力也应是额度设置的重要考虑因素。初期通过额度安排,宜将国际收支“双顺差”引导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基本平衡,再过两三年则可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最终达成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根本上切断外部经济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
(二)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由于近期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趋于减少,要素价格逐步理顺,资本流出逐渐增加,人民币汇率正逐步接近均衡水平,因此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的基础。人民币升值预期之所以挥之不去,主要是因为汇率机制僵化和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加。无风险的单边投机行为,又造成了预期的自我实现。增加汇率弹性,将有利于形成汇率双边波动,抑制单边套利活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普遍害怕汇率浮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通常存在因本币不可兑换以及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而必须大量从境外融资的“原罪”。因此,它们往往既害怕汇率升值影响出口竞争力,又害怕汇率贬值增加对外偿债压力,从而对汇率浮动存在恐惧心理。但从理论上讲,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等实际变量,汇率只是作为一个价格变量,决定资源在可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过于强调汇率稳定,就是将汇率从工具变成目标,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况且,美元未来是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货币,盯住美元难以引进信心锚,反而会加剧多边汇率变动,诱发输入型通货膨胀。
外汇调剂公开市场自由浮动的历史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管理浮动而对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自由浮动的现实均表明,我们没有必要害怕汇率浮动。浮动不等于人民币单边升值,浮动有利于形成双边波动,抑制单边投机。如果汇率变化影响实体经济运行,市场将会自行调整预期和交易行为。央行仍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控,防止汇率过度波动。完善汇率机制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近期适当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将对抑制出口、扩大进口、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进而缓解国际压力,都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长远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人民币升值应走小步、不停步,并在上下波动中探索和趋向均衡水平。在改进汇率机制的同时,还应理顺利率、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逐步解决价格扭曲造成的资源错配。
(三)调整出口导向和外资偏向的管理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应该牢牢抓住经济再平衡的主动权,而不只是单纯应付国际压力。从中央到地方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外贸外资发展优先的观念,清理各种支持外资外贸发展的过度激励政策。尤其地方政府要树立宏观意识、全局意识,克服盲目扩大出口和招商引资的内在冲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将改变路径依赖,涉及既得利益的调整,短期内可能会对出口和就业形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远看,有利于社会资源在出口行业和服务行业间的更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当前政策调整的重点是在稳定出口的基础上,坚持扩大进口,积极发挥进口在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四)合理调整储蓄与消费,积极践行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模式
根据“两缺口”模型――I-S=X-M,如果一国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就需要一个规模相等的贸易盈余予以平衡,这时需要国内资本输出。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巨额顺差,主要是因为消费不足造成的储蓄率过高,目前,我国储蓄率已经超过了50%。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投资渠道少、房地产过热等都是造成储蓄率过高的原因。
缓解对外不平衡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发展内需经济,向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模式过渡。扩大内需首先要解决内需总量相对不足的问题,但要增强扩大内需的针对性和效果,又必须同时考虑内需的结构问题。扩大内需关键在于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城镇中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消费。这就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旨在完善社保体系、医疗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的公共支出,以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储蓄。通过财政和其他手段(如法律、法规),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差距。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投融资体系改革,使国内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同时扩大投资要眼睛向内,而不是把扩大投资与扩大对外出口生产能力对应起来,要把投资的重点转向提高节能减排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基础设施等方面。
参考文献:
[1]AlinaCarare,MarkR.Stone.InflationTargetingRegimes[R].IMF Working Paper,2003.
[2]Rober.J.Carbaugh.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吴晓灵.国际收支双顺差下中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7,(1).
[4] 管涛.关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1,(8).
篇9
地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强,不少地区已呈现资源枯竭和生境退化的趋势,难以再承受下去来满足人类的要求,因此,实施生态发展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1-3]。众多的国际生态公约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安排和限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这些被称为是法律旗帜的各种公约都不是单纯由法学家们单独完成的,必需要广泛征询涉及自然保护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总结自然保护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以及生产战线上广大公众的经验教训,才可能制定这些涉及全社会利益的许多规定。本文就拟简要地探讨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以期我国能完善和健全有关自然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体系,来适应已踏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门槛的迫切要求。
1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它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基本规律的一个简明科学概括,也是衡量生态发展是否合乎客观规律的主要尺码。一个区域保持得是否完整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以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是否合理来决定。因此,它的保护对象是全方位的,要从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各个方面着手。这个公约不仅阐述了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问题,也强调要关注人类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它提出要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持续利用和利益公平分享三者密切结合来考虑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践证明,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工作就难以持续下去。它要求各缔约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作出全面的安排。“公约”经过多年的讨论和多次的修改,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这说明世界人民终于认识了由于人类本身的管理失误所造成的地球生境退化、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灾难,决心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有约束力的并起综合作用的国际公约。现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各个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可以看出,”公约并不是一纸空文,但与其说是一次性产物,不如把它看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1.如何做好野生物种种群和被传统农业与本地人民广泛应用的物种及其变异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问题,2.发达国家如何落实支援发展中国家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责任;3.如何通过技术转让和交流实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战略;4.生物资源利用者如何落实酬报各地从事保护工作者和提供传统利用知识人们的责任。这些问题虽经多次讨论,但不易取得协议。
我国于1993年1月7日作为第7个国家正式批准加入“公约”,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组成国家履约协调组,统一规划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和认真态度。许多学术单位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研究机构来规划研究和宣教事宜;还出现了非政府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它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10多年来完成了大量工作,除了按“公约”规定完成必需做的基本项目,例如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外,还出版了系列丛书和许多研究报告。建立了许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实体。主要经验有下列三点:1.保护和发展必需密切结合,利益公平分享是关键;2.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是正确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3.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不断加强,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在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期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11-2030),”明确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之看为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大事。因为,当前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并未解决,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状态一时难以解除。它要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基本体系,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评估、监测、人才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例如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和种质基因库的建设和完善,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完善,完善群众参与和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4-8]。
2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关于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跨境转移的一个协议,它旨在充分确保它们的转移、处理和使用。它的文本由生物多样性缔约国会议来讨论和确定,已有100个以上缔约国批准,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生效。所以,可以说,它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议定书。文本中详细论述了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在生物技术所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这意味着,已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从一个国家跨境转移必需符合议定书的规定,出口者必需提供充足资料使进口者能做出知情决定,确保所有货运有议定书要求的文件记录,即使进口者不是缔约国也要按议定书要求办理。我国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议定书,显示我国在执行国际条约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诺,并大大增强该议定书的份量。同时,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对国家生物安全管理政策体系、法规体系、转基因活有机体及其产品风险评估和管理技术准则、生物安全管理国家能力建设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
3拉姆萨尔湿地公约
湿地是指内陆和海岸地带水深6m以下的水域、沼泽和草甸地带。这些地区是调节水分循环、维护水禽和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栖息地,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大片湿地被改变为农地、养殖场甚至城镇,导致许多物种消失,常出现一雨便成灾的可怕事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原亚洲湿地局、国际水禽与湿地研究局、美洲湿地局三个湿地组织合并为湿地国际,并在湿地公约的制定和技术支持中发挥了中坚作用,大大促进世界范围主要地区湿地和湿地物种现状的评估和研究,加强与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合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订,所以常称为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它通过传播信息资料、提高公众意识、开展培训活动和在各地建立湿地管理项目、支持和促进区域和各国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持续利用和行动计划的制定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国凡是在生态学、生物学、湖沼学和水文学上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都可申请加入湿地公约所建立的国际湿地名录,加入国际湿地名录的湿地应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物种和栖息地的管理,管理好者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反之会受到批评。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会后,认真履行缔约国的义务和责任,为了适应湿地保护形势发展的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湿地保护,1994年9月由林业部牵头联合17个部委制定一个广泛参与、切实可行、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中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标、内容、优先领域和项目,使之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以确保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许多科教部门建立了湿地研究中心,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出版了众多的专著和研究论文和报告[10]。迄今,我国已有37个湿地保护区分五批加入了国际湿地名录,并开展大量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工作。#p#分页标题#e#
4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是指具有世界价值的独一元二的自然和文化区域以及许多非物质的文化和精神遗产,是各个国家精华中的精华。作为具有世界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区域可从以下列几点来判断:(1)表征地球进化历史的主要阶段的典型代表或独特的地理景观类型;(2)表征具有重要意义的不断进化的生态过程或生物进化和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典型事例和杰出的代表;(3)具有极为特殊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的区域;(4)具有世界价值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或众多受威胁物种的栖息地。符合四个标准之一的区域可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三类)。世界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三者被认为是国际保护生境(栖息地)的三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制定,1978年正式生效。这说明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有责任来保护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区域,把它们看为是人类遗产的一部分。这是第一个认可和保护文化景点的国际法律条约,它把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拓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相互关系的思维,并制定协同计划来保护它们[11-14]。
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并深深体会到自然与现代化共存、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伟大目标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样,加入和认真实施世界遗产公约,建立比较完善的世界遗产地系统,就成为政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许多省市建立了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促进自然保护、文化组织和文物系统各方面的专家认真考虑,提出具体的计划和方案。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自然遗产地8处、文化遗产地25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还有文化景观3处,总共40处。现在打算申报的区域还有100多处,估计每年只有自然和文化遗产各1处获得批准。但是,人们已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是为申报而申报,而是决心通过完善管理,争取支持,使之更加壮大,以适应社会、文化、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那时申报将是水到渠成之事。主管自然和文化遗产工作的分别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值得指出的是,有悠久历史的全球农业系统,是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既有自然的成分,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在发掘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时,却忽略了这个方面,以致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及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优良品种的基因多样性在现代化过程中大量流失。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及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2003年建立了“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心”,旨在开展全球重要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以期建立一个全球共识的持续发展的动态系统,弥补了不足之处。我国浙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第一批五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其实,我国还有许多项目符合其标准,需要大力发掘、继承和发扬[15-18]。
5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注意保护,不允许任何利用是不科学的,必然是行不通的;当然,过度的利用,不注意保护必然导致破坏。这个公约的目的就在于监测商业开发的主要物种,对一些已陷入受威胁状态的物种,通过贸易限制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要求。这个公约1973年3月于美国华盛顿签订,1975年7月正式生效。它把控制贸易的物种划分为三类作为其附录,附录1是指那些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这些物种的对外贸易必需获得出口国科研机构认可,管理机构发放出口许可证,进口国也确认是如此才能进行;进口国将之再出口也照此办理。附录2是指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的利用,就可以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这些物种也必需得到出口国家科研机构的认可,管理机构发放出口许可证才能进行出口贸易。附录3是任何一个缔约国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应进行控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它缔约国合作管理贸易的那些物种;它们的出口贸易同样需要出口国管理机构发放出口许可证才能进行。前两类物种需经全体缔约国大会讨论通过,后一类物种只需各缔约国自己认定,报公约秘书处备案即可。附录中所列的物种是重点管理对象,但它们的地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要随其种群传播和消长而有所调整,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长期的研究和监测。这样,每一个缔约国都要建立专门的科学委员会和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来负责专司其事。前者负责研究确认各个种的基本情况,提出处理的意见;后者即专司具体管理业务,发放出口许可证。可以看出,这个公约不是要禁止野生动植物包括濒危物种及其衍生物的贸易,而是制定各种措施保证可持续贸易,不引起它们走向灭绝;目前,它已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控制野生濒危物种及其衍生物的国际贸易系统,为物种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0年12月25日,我国提交参加“公约”的交存书,1981年4月“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1982年正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种科学委员会”,分别挂靠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内,开展有效的研究和管理,成果垒垒。看来,大力培养熟悉“公约”的科研和管理人员,进一步弄清和宣传“公约”各条款的实质内容,加强对濒危野生物种的研究,提供其消长规律和具体情况,监测贸易现状,编制控制贸易的物种名录及其识别手册和图谱,制定合理开发利用的指标,提高进出口管理水平,防止过度开拓而造成物种灭绝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19-20]。
6迁徙物种公约
物种的生存和分布不受边界的限制,特别是迁徙物种的生活周期可能遍历多个国家,但各国的保护和管理水平不尽相同,难免会遭受猎杀,因此必需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共同努力来加以保护,既要保护物种本身,也要保护其栖息地。保护区在这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个公约于1979年签订,1983年正式生效,100多个国家参与并共同关注这些独特物种种群的保护,效果明显。我国签署这个公约以后,许多保护区承担了这些迁徙物种的保护,无论在科研监测和合理利用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山东长岛保护区累计环志各种候鸟128种21万多只,其中猛禽22种6万多只,占全国猛禽环志总量80%以上;回收国内外环志鸟231只,最长回收为8年,为鸟类迁徙规律与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成绩明显[21]。由于“公约”所关注的物种独特,没有任何公约能代替其作用,实际上,它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必要的补充和起具体的辅助作用。#p#分页标题#e#
7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这个公约是全球许多国家的政府为解决地球气候潜在变化可能引起的众多问题而联手进行的一项努力。它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于集体执行“公约”所制定的各项规定。它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我国于1993年1月批准了这个公约,是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公约”要求所有缔约方在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注意减少和防止人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开展技术转让等各种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增强所有温室气体的吸收汇和储存库,例如不同类型的保护区等;在适应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制定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综合农业的发展、关注受干旱、荒漠化和洪涝影响地区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纳入相应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政策和行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尽可能降低气候变化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京都议定书中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指标,使其CO2、CH4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排至少5%;同时,确定了“共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三种境外减排的灵活机制,使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这三种机制在境外取得减排限排的抵消额,从而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排限排目标,缓解其国内减排限排压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其义务的核心内容,要求采用由缔约方大会制定的可比方法编制人为引起的各种温室气体的源排放和汇清除的国家清单,发达国家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但是,要真正的具体落实十分困难,许多会议都是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具体化,但都不能取得共识,需要更耐心地通过深入分拆,实事求是协调和合作共事地去解决。可以看出,制定减排限排温室气体目标是一个重要方面,而确定不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人工营造的方法来固碳的目标也是不能忽略的,两者是相互相成的[22]。
8防治荒漠化公约
篇10
关键词:城市低碳竞争力 理论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伴随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学者开始认识到保持和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重要性[1,2]。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工作见之不多,且多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建筑、食品、林木等机电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缺乏从宏观角度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从低碳经济角度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将节能减排纳入城市竞争优势范畴内,使其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从而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1 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研究理论基础
1.1 竞争优势理论 ①市场竞争力优势理论。其代表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②体制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主要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竞争力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③其他竞争力优势理论。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以熊彼特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为依托;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强调竞争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1.2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一经提出,便受到各种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学术界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此处重点阐述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相关研究。①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关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观点,即“脱钩发展”和“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脱钩发展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脱钩”。Grossman于1991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格鲁斯曼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增大,达到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下降,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②减排成本。部分人对发展低碳经济存有顾虑,认为会额外增大社会成本,得不偿失。但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有效处理气候变化所需的成本其实很小,仅相当于2050年全球GDP的0.5%-2%。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中,定量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指出如果目前全球每年投入1%GDP的减排成本,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
2 城市低碳竞争力概念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联合的研究报告《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中,将低碳竞争力定义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指城市在低碳排放的约束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为其居民创造物质财富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实现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脱钩的能力。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目的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低碳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其中,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图1所示,模型底部表示人类发展所依赖的三个资本之间的限制性关系,即环境容量限制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着经济发展;三个支柱分别代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竞争力,上部的三角形表示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水平的一种竞争优势能力。
■
3 城市低碳竞争力特征
3.1 系统性。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是由产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创造和维持的。其强弱取决于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注重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导致盲目性和片面性,产生短板效应。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才能增强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2 动态性。城市竞争力是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通过制度与机制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而外部环境因素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是个动态的系统,不仅其大小会变化,其内涵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必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3 相对性。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某一时点去观察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现状,是可比的。另一方面,从不同的时点去观察同一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发展变化状况,同样具有可比性。只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并分析其发展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4 开放性。根据系统论观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通过不断吸收新的要素,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并将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优势“输出”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大的区域,占有或支配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带动区域的发展,才能具有竞争力。开放性反映了城市的集聚和扩散的功能。
3.5 差异性。不同城市自身条件不一样,城市政府的政策手段等因素也不一样,导致城市低碳竞争力呈现差异性。培育城市低碳竞争力可以从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一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4 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
基于低碳经济和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特征,借鉴波特[3]、IMD[4]、和倪鹏飞[5]等学者或机构的城市竞争力模型,本文认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低碳竞争力,并且受区位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支撑,见图2。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和加强,只有综合提高三者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
模型中,产业结构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子。区域禀赋指专属于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域性特征,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和城市印象等。基础设施指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能源、给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和防灾系统等。城市文化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包括城市生活环境、方式和习俗。政策制度是城市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发展低碳经济,需制定合理、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技术创新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社会系统的巨大变革。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支撑,须重点开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工作。
5 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理论模型,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性等指标遴选原则,本文采用三层框架体系,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竞争力指数,准则层包括经济低碳竞争力、社会低碳竞争力和环境低碳竞争力,指标层则为具体的指标,见表1。
6 结语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消耗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排除85%的废物和CO2[6],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城市的低碳化发展。通过研究城市低碳竞争力,有助于城市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此外,研究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有助于整体把握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和方向,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崔健.日本产业低碳竞争力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5-110.
[2]潘家华.走低碳之路提高国际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0-4-12,(23).
[3]MichaelE・Por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Th
eFreePress,1990.
[4]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Z).1997.
[5]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颜文涛,王正,韩贵锋等.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1,(3):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