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麦是河南的第一大作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5.3万平方千米,其次为玉米2.67万平方千米,水稻、大豆5333平方千米,红薯3333平方千米,其他杂粮作物1333平方千米。
近年来,河南省粮食作物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小麦、玉米两大作物面积逐年增加,而甘薯、杂粮、杂豆等小作物面积逐年减少。
1.夏秋粮生产发展不平衡
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对小麦需求量的增长,国家和农民对小麦生产十分重视。相对秋粮生产有所放松。夏秋粮生产以1984年为转折点,夏秋粮总产之比由1984年前的4:6转为近年的6:4。近10年来,夏粮总产平均21.6亿千克,秋粮总产平均12.2亿千克,其总产比例为63.9:36.1。夏秋粮生产不平衡性的主要原因,一是小麦涉及广大群众口粮和粮食安全,种植面积有保证,并且小麦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二是广大群众对小麦生产舍得投入。丰收年的1995年主要作物生产成本核算调查,小麦每亩生产成本和生产利润分别比玉米高出28.8%和减少31.7%,但广大群众为了小麦一季保全年口粮和完成定购粮,不惜利润的减少而舍得投入。三是小麦新品种和新技术更新速度快,而秋粮科学种田水平低,特别是红薯、大豆及小杂粮施肥少或不施肥以及粗种粗管理现象普遍,造成产量低而不稳。
2.人增地减,人均耕地不足
人口逐年增加,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萎缩,人均资源不足,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统计,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已由1954年的13万平方千米,减少到2005年的9.2万平方千米,减少了3.8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减少760平方千米;而同期全省人口却由4560万人增加到9700万人,人口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年增加102.8万人。人均耕地由2000平方米减少到667平方米。
近几年来,随着耕地减少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更加突出,自1990年到2003年的13年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3927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减少312平方千米。从现实情况来看,人口增长,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在短期内仍将是严重的。
3.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差,生态环境恶化
资料表明,对河南省危害最大的气象是干旱、雨涝和干热风。建国以来,全省出现明显干旱和以干旱为主的有15~20年,平均每隔6~8年一次大旱,4年左右一次中旱,4~5年出现一次重的涝灾。近20年来随着全球性厄尔尼诺现象,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加大,危害更重。建国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抗御水旱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抗灾标准偏低,加之经济发展对抗灾害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水旱灾仍然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特点适合各种作物病虫害发生及蔓延。粮食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13万平方千米,因防治不及时损失粮食20亿千克以上。
目前,有些病虫害已得到控制,但小麦穗蚜、红蜘蛛和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玉米螟、斑病;水稻螟虫、稻瘟、纹枯等作物病虫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危害极大。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目前全省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2.75万平方千米,未治碱面积1610平方千米,沿黄地区耕地沙化严重,土壤质地下降,水质污染面积日趋扩大。同时有机肥料使用量不足,秸秆烧毁现象严重,机耕所占比例减少,耕层变浅,地力下降,病虫害危害给粮食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4.种粮比较效益低,粮农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减慢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推进,物价逐步放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超过了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使一度缩小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不断拉大。二是农产品加工业滞后,粮食转化增值率低,以及优质率、出口创汇率不高,从而使农民从加工增值环节和出口创汇不高,从而使农民从加工增值环节和出口创汇中得到收入非常有限。三是河南省农村二、三产业落后,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有25.1%,特别是粮食大县,农民收入低,农村经济落后,农业投入不足,扩大再生产缺乏后劲。不少产粮大县出现了产粮越多,财政越穷,包袱越重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当地政府和粮农生产的积极性。
5.农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队伍不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近10年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其中包括种子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科技兴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各级财政紧张,农业科研、教学和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大部分县乡的农技推广站“改性”“减供”“断奶”,人员分流经商,技术推广工作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据2004年统计,全省县乡农技推广站5164个(包括:农技、植保、土肥、种子、农经、水产等),改为公司的占12.4%,工资停发或扣发的占67.8%,部分技术人员调离岗位或提前退休,这些问题造成基层技术队伍极不稳定。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差,农业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科技成果利用率仅有40%,科技在粮食增产份额中所占比重仅有35%~39%,而先进国家贡献率高达60%。
二、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
1.粮食单产增产潜力
从粮食单产水平看,全省有2万平方千米高产区,粮食单产每亩450千克,4万平方千米中产区,粮食单产每亩300千克,2.67万平方千米低产区和丘陵旱地,粮食平均单产每亩200千克以下。同时,涌现出一大批高产典型,如小麦和玉米一年两熟吨粮县、小麦单产每亩超500千克、玉米和水稻单产每亩超600千克的县、小面积小麦单产每亩600千克、玉米单产每亩超750千克、水稻单产每亩超700千克等高产典型,为粮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积累了经验。
2.中、低产田改造后增产潜力
黄河以南平原区利用贷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万平方千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亿千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全省沿黄沙滩地2667平方千米开发利用,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8亿千克。
据焦作市有关部门调查,小麦灌溉与不灌溉,一般年份单产每667平方米可相差150~200千克。河南适宜发展灌溉的耕地面积近5.3万平方千米,而旱涝保收田不足2.67万平方千米。
随着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的改善,可使高产区粮食单产每亩提高10千克以上,中产区粮食单产达到或接近目前高产区产量水平。届期实现粮食产量指标完全可能的。
3.依靠科技增产潜力
一是利用高秆高产的玉米与低秆低产的豆类和高价值的花生等间作套种,既能恢复大豆面积,确保花生等作物面积,又能扩大玉米种植面积3000平方千米,可新增粮食5亿千克。
篇2
【关键词】粮食生产;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047-01
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粮食总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区。2007年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05638.4千公顷,仅黑龙江一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就达10820.5千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0.24%,居全国第一;同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总产量为3,462.9千公顷,位于全国第三。
成因分析:
1.地形与耕地资源: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农用地多,耕地资源多。
黑龙江土地面积为4526.5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6%。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7%。农用地面积为3792.4万公顷,占全国农用地面积的5.77%。耕地面积11830.1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72%。
2.气候: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适宜粮食作物生长。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最东北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一5℃~5℃之间,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间。
3.水资源: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
黑龙江为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全省多介于 400mm~650mm之间;主要有黑龙江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另有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4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沼泽。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
4.土壤: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面积广阔,土壤有机质高,土壤肥沃。
黑龙江省的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二)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低
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单产每公顷产量仅3200千克,位于全国第三十位,落后于全国绝大数省市区粮食单产。
成因分析:
1.气候:黑龙江纬度位置偏高,热量条件较全国其他省区较差。
2.科学技术含量不高。长期以来,黑龙江的粮食生产靠扩大耕作面积来增加产量,对于提高单产的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3.作物品种较差,不适用黑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利用到黑龙江自然地理的优势条件。
(三)粮食作物以豆类主,其次为玉米和稻谷
2007年,黑龙江省豆类、玉米、稻谷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达全省的37.89%、35.89%、20.82%,三者几乎占到了全省粮食作物的95%左右。
成因分析:
1.历史:长期以来黑龙江都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种植面积居高不下。
2.政策: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政策倾向,刺激了当地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的种植。
3.作物特性:大豆、玉米、稻谷适宜黑龙江省的自然地理环境。
4.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豆类和饲料粮的需求增大。粮食生产结构随之发生一些相应的调整。
(四)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大、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均低于全国水平
从全国来看,豆类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别为4,099.4千公顷和3,883.6千公顷,分别占全国的34.80%和13.17%,种植规模均位于全国第一,稻谷播种面积也达2253.2千公顷,种植规模位于全国第四。但豆类、玉米和稻谷单位面积的产量都位于全国较落后的水平。
成因分析:
1.气候:黑龙江纬度位置偏高,热量条件较全国其他省区较差。
2.科学技术含量不高。长期以来,黑龙江的粮食生产靠扩大耕作面积来增加产量,对于提高单产的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3.作物品种较差,不适用黑龙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利用到黑龙江自然地理的优势条件。
二、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主要问题:
1.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下。
2.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减少,使黑龙江生态环境脆弱。
3.靠扩大耕作面积的增产方式,加重了资源消耗和生态消耗。
解决对策:
1.设立粮食生产多目标取向。
改变以总产量为单一目标取向,加入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目标、单位面积产量目标等。
2.积极提高单产。
利用农业部高产创建重要平台和黑龙江垦区场县共建模式,推挤和采用新技术,特别强调规模化经营条件下的达机械作业、标准化作业,促进农村土地大面积均衡增产。
3.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
逐年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积极扩大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
4.发展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积极发展精确农业、设施农业,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型机械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等高新科技在粮食作物的种植领域的应用。
5.保护粮食生产的依赖资源,提升农田生产能力。
重点开展土地平整,提升农田的保灌能力和土壤肥力,保护好现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恢复原植被、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篇3
关键词:土地流转;粮食安全;适度规模经营
近年来遂宁市粮食生产由于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狠抓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以粮食高产创建为平台,促进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该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万吨,实现了自2006年特大干旱后九年持续增长的目标.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市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农村劳动力缺乏、小规模种粮“高成本、低效益”导致粗放经营、耕地撂荒面积较大等越来越突出的系列问题,农村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推进社会化服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因此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这是该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
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状及分析
1.1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迅速扩大
至2015年,该市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规模在30亩以上的种植户达694户,粮食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规模化种植户比2011年的389户增加了305户,种植面积比2011年的2.2万亩扩大了327%.其中种粮面积在30—50亩的种植户占66%,50—100亩的占14%,100—500亩的占18%,500亩以上的占2%.30—100亩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及经营面积占主导地位.
1.2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趋于丰富
该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以种粮农户为主的单一主体发展成了近年来的种粮大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全程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多样的经营与服务主体.2015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中种粮大户占34%,各类专合社等其它主体占66%.
1.3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该市各地不断探索创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丰富了模式内容和运作机制.一些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单一经营模式加入了农机专合社、植保专合社、农事服务超市等社会化服务要素,同时粮食规模种植产、加、销的综合功能也日趋完善.
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优势
遂宁市位处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7.50C,降雨量1000mm左右,适合各种粮食作物生长,地形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目前农村土地无人耕种、无力耕种、粗放经营种植效益差、耕地撂荒等现象突出,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在粮食生产发展中已体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耕地转包出租、入股、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土地集中流转,可有效地解决土地无人耕种导致撂荒等突出问题,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起到了明显作用,近年来该市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450万亩且种粮大户粮食商品率高,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5年该市种粮大户全年生产粮食3.2万吨,80%粮食产品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1.2促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种粮大户对科技的需求意识强,对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肥料、农药)易于接受,集成配套技术落实到位率高、综合应用率均在90%以上.同时一些种粮大户依托自身的农用机械装备还能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物资、机械等帮助,获取相应的服务收益,种粮大户具有开展科技示范的能力,也为实施相关科技项目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1.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一方面对于解决劳动力本地就业、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可有效促进农村剩余特别是青壮劳动力转移至二、三产业,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收入.2.1.4促进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加快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粮食规模种植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性,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该市企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农业机械化率均在60%以上,高的达90%,普遍比大面积高40个百分点以上.粮食生产亩成本降低300元左右.
2.2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首先部分地方农民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失去生产就业和生活生存保障,宁可自己粗放种植,甚至因无力耕种撂荒也不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部分耕地不能有效集中用于粮食规模化生产而形成“插花”现象.其次一些已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也还存在口头约定、书面合同不规范等问题,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纠纷,影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还有部分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费用偏高.据调查,该些地方用于粮食规模经营的土地租金多为每亩600—800斤稻谷,相当于每亩耕地全年粮食总产的50%左右,部分经营主体因租金较高而不愿意参与适度规模经营或适度扩大经营面积.2.2.2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粮食规模化集中连片耕种部分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已有设施老化严重.目前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工程配套设施不全,且灌溉设施老化,关键时节用水调度难度大.据统计,该市运行20-50年电灌站达2222台89047千瓦,约占电灌站总装机容量的84%,大大超过了正常服役20年的国家技术标准.同时,许多泵站的渠道“淤、堵、垮、断、漏”现象突出,提灌能力大大降低,甚至部分不能正常使用.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差,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该市仍有40%的耕地靠天吃饭,旱涝保收面积小,加之气候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暴雨频繁、“十年九旱”,严重制约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丘陵区的地理特点导致田块细碎不平.目前流转的农田大多未经过统一整理,田面高低不平,田埂密布、大小不均,不利于集中连片机械化耕种,影响了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效率.多数农田缺少农机下田、运输等作业通道,农业机械使用程度不高.2.2.3从事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成本高、效益低粮食价格相对较低,据调查,目前小麦、水稻市场销售平均价格分别为2.0元/公斤、2.5元/公斤,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2.36元/公斤、2.76元/公斤的水平,且种子、肥料、农药价格仍高位运行,土地流转费用和农业生产雇工价格较高,种粮亩收益在一般情况下多数地方在300—400元之间,不如外出打两三天工的收入.据2015年测算,大面积水稻亩产值12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850元,亩效益仅350元;玉米亩产值1000元左右,扣除亩成本750元,亩效益仅250元;规模化种植效益低,个别种植户甚至因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出现亏本现象.2.2.4配套设施设备缺乏,增大了规模种植经营风险一些种植户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设施.部分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反映缺乏农机停收、维修场地,主要原因是场地的土地较难获得.规模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难以落实.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房、晒场、储存场地和道路设施.部分经营主体缺乏甚至完全没有合适的晒场、烘干、仓库设施,限制了粮食经营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加大了因收获季节天气异常时,特别是水稻收获期的8—9月,遇秋瀮时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2.2.5种植户技术水平低,种粮大户种植管理粗放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从事种植业的主要为老、弱、病、残,多数种粮大户他们年老体衰,掌握新技术能力弱,缺乏科学种田知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技术水平上,难以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种植管理粗放.个别新成立的粮食规模种植农业企业,缺乏管理经验等,望国家投入的现象突出,疏于管理或管理经营不善,效益差.
3规模经营解决的对策
3.1落实相关政策,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土地规范流转奠定基础.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让土地经营权逐步向懂技术、有经验的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流转,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解除粮食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引导工商资本进入粮食生产领域,在适宜区域引导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土地收益实行按股保底分红,同时,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大力推广不流转耕地的农事全程(季节)托管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这方面射洪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一定程度缓解了种植大户的经营风险.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耕、农田水利工程、沃土工程等相关项目,将项目优先安排在粮食规模化经营区域中实施,做到“田网、路网、水网”配套,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要积极引入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鼓励扶持粮食规模化种植户投资投劳兴修山塘、水坝、机耕路和建设排灌设施.
3.3加强对规模化种植户科技培训
针对规模化种粮户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种田技术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依托相关培训项目,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鼓励和引导有知识、能吃苦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承包农田.同时高产创建、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的万亩示范片、核心示范区要重点安排在种粮大户集中或种粮专业合作社的区域,推进集约化经营,积极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
3.4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机械
积极探索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已趋成熟,在粮食规模种植户中应大力推广.各级财政应在中央、省规定的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基础上,依托相关项目对规模化种植户进行一定的累加补贴,提高规模化种植户购置使用农业生产机械的积极性,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给予适当的农机作业补贴.扶持在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粮食晾晒场地、烘干中心,降低收获季节因天气异常时的经营风险.建立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机械开展大面积农机作业服务.3.5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以打造粮食产品的“三品一标”为载体,支持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扶持培育一批粮食名牌产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共建基地等方式,收购加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合社等规模化生产的粮食产品,分担风险、保障收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钱耀才.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3(2):62-63.
[2]胡潮水袁陈慧芳.农业机械化与土地流转关系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8):23-24.
[3]蒋建兴.盐城尧南通粮棉油适度规模经营新观察[J].江苏农村经济,2011(7):41-43.
[4]封建强.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松江区探索家庭农场发展模式[J].上海农村经济,2009(9):13-15.
[5]江耀斌.无为县粮食规模化种植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1):111-114.
篇4
关键词 粮食加工业;问题;对策;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10-01
为促进兴宁市粮食发展,打造粮食品牌,提升该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对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据统计,2011年该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41万hm2,平均单产6 375 kg/hm2,总产34.51万t。该市主要种植杂交水稻和优质稻,全年水稻种植面积4.47万hm2,平均单产6 750 kg/hm2,总产30.15万t。2011年,兴宁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兴宁市具有加工粮食的传统,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粮食加工产业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粮食加工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差,大多停留在粮食粗加工方面,粮深加工能力较弱。
2 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总体加工能力不强
兴宁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但产后加工能力却很低。据调查,兴宁市粮食粮食加工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能力比较弱,尚未开展粮食副产品精深加工。
2.2 加工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兴宁市粮食加工企业以家庭式作坊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不仅规模小,而且加工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2.3 粮深加工产品少,副产品综合利用差
兴宁市粮食加工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较少,粮食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综合利用率不高。粮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大多数作为饲料。稻壳则作为废弃物不再进行利用,既浪费资源,又给环境造成负担。如绝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仅将稻谷粗加工成大米,其小米和米糠作为畜禽动物饲料,稻壳丢弃。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因此,要对粮食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而且目前只有精深加工才能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如可以通过化学工艺从碎米中提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或大米蛋白粉;将米糠与稻壳混合压榨成米糠油等[1,2,4]。
2.4 粮食优势资源发挥不够
兴宁市粮食种植和加工的关系是“生产什么,加工什么”,还难以做到“需要什么,加工什么,生产什么”。粮食深加工和精深加工方面的潜力尚未发掘,导致粮食优势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5 基地建设不稳定
受粮食加工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业不发达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种植基地面积不稳定。粮食种植基地的区域和种植面积无法保证,种植品种也不稳定。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不紧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市场销售行情波动,农户和企业的利益都无法保证。
2.6 技术瓶颈制约突出
兴宁市粮食加工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加工受技术水平制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一是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较少。兴宁市粮食加工企业大多为家庭式生产,规模小,实力弱,企业不重视自主品牌,导致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较少。二是政府对粮食加工业的科研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学研机制。兴宁市现有粮食初加工专业设备,但粮食深加工关键工艺技术、副产品资源化环保化利用技术等方面仍然存在瓶颈,制约了兴宁市粮食加工业的发展。
2.7 市场流通能力差
兴宁市粮食市场和流通业的发展与生产发展不同步,相对滞后,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大部分粮食加工产品在本市内流动,经销商组织力量薄弱,缺少跨地区、跨行业、有活力的专业性粮食流通组织(协会),特别是缺乏龙头型专业性流通组织(协会)。经销商经营规模小,多属小打小闹型,无力组织大宗粮食产品的流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粮食产品营销观念和手段落后,忽视广告宣传、商标保护、产品形象,最终导致销售不畅。
3 兴宁市粮食加工业发展对策
3.1 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
龙头企业在促进粮食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将当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良好的粮食加工企业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科研能力。三是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只有提高粮食加工产业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才能培育出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3-4]。
3.2 调整品种结构,确保稳定优质的粮食加工原料
兴宁市在粮食作物结构调整中,要在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基础上,围绕“优质高效、生态环保、适宜加工”的原则,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高、效益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为粮食加工提供优良的原料。
3.3 规范质量标准,强化粮食产品安全检测与监督
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渐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提高市场占有率,要进行规范化生产,建立健全粮食安全检测体系,确保粮食安全[5-6]。
3.4 面向市场,建立高效有序的产销体系
粮食加工业要健康发展,就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体系。龙头企业是粮食加工产业组织的加工中心、运营中心、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大其带动作用,逐渐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3.5 打造粮食加工业特色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但目前兴宁市粮食加工业还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产品销售受到限制。要打造粮食加工业特色品牌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品牌意识,提高粮食加工业从业人员对创建粮食品牌重要性的认识,将创建当地原产地品牌放在重要位置;二是普及商标意识,对已经形成的粮食品牌及时注册商标,保护现有粮食产品品牌。三是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对粮食品牌进行包装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四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强质量监督,不断提高现有品牌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并积极创造更多的特色品牌[5-6]。
3.6 加强粮食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粮食产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网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全国主产区的生产情况,全国及省内大中型粮食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主要粮食产品国际市场行情及出口情况,粮食加工、销售情况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粮食产品交易渠道和方式。
4 参考文献
[1] 刘英.稻谷加工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姚惠源.稻米深加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仓泽文夫[日].大米的深度加工及其产品[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4] 张晖.稻米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新进展[J].中国稻米,2003(1):11-13.
篇5
(一)优化发展种植业、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优化发展种植业,稳步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建立适应加工业和畜牧业发展需要的种植业结构,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辽宁省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加快发展畜牧业,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优化畜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精品畜牧业,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优势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畜产品安全监控体系,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合理利用牧业资源,促进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三)建设发达的生态林体系,保障生态安全
加大建设生态林体系,着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拓展以森林经营为基础的第一产业,提升以林产品为主的第二产业,开发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同时,大力造林育林,扩大森林资源,坚决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
(四)进一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地方龙头企业
进一步发展粮食产品、畜产品、林特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原料示范基地。
(五)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
不同区域应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以区域开发、产业配套、集群发展为重点,加快开发高效特色产业,在辽东、辽西北、辽中和辽南分别建设适于本区域的优质高效特色产品产业经济带。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布局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
二、辽宁省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
可将辽宁省划分为5个现代农业类型区,不同的类型区有着不同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一)辽东山地农业区
该区是辽宁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无计划地发展蚕场、参场、牧场、柴场、采矿场和开发坡耕地,致使山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因此,该区立体农业建设应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以治山、保水、保土为中心,结合发展多种经济,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针阔混交最佳结合的水源涵养林体系和种养加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二)辽河平原农业区
该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层变浅,犁底层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地污染严重,牧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该区立体农业建设应以建设稳产、高产、无污染基本农田为重点,加强基本农田设施建设,提高排灌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在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合理轮作、间作、多元互补的基础上,开发纵向空间,增加牛、猪、禽、鱼和瓜菜等物种多层次、多梯级转化利用的互补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三)辽西北半干旱丘陵农业区
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匮乏,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滥垦过牧,功能日益退化,土地瘠薄板结,土地质量下降,产品产量低而不稳,农田环境恶化等。因此,该区现代化农业建设应当坚持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以植树种草为重点,实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建设战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使当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增值,实现农林牧的良性循环。变粮食作物单一种植为林粮经(饲)多层次、多流向、多梯级增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四)城郊型庭院农业区
该区距离城市近,是大城市蔬菜等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生产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系不完善,工业“三废”污染严重。该区立体农业建设应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大力发展城市林业、无公害蔬菜、肉蛋奶生产,防治工业“三废”污染,形成绿化、种养、观光等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篇6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支持政策 优化
粮食主产区作为以粮食产业为专业化方向的经济区域,提供了全国大部分的商品粮,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倾斜的区域政策调动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纵观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运行轨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重目标的转变,从“暗补”到“明补”的转变,从“少取”到“多予”的转变,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取得的成效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在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增强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04年以来实施的新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强化了粮食连年增产的主导要素,为积聚和形成粮食稳定增产高峰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一)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2004年以来,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实行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政策,实施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初步建立了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体系。取消农业税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给予了农民直接政策信号,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良种补贴政策为农民引进优良品种带来了便利,农机具补贴政策为粮农提供了机械化作业服务,农资综合补贴政策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系列新支持政策的激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恢复较快,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都显著提高。到2010年为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经由2003年的68548.70千公顷增加到78549.50千公顷。粮食单产由2003年的4460.84公斤/公顷增加到5243.08公斤/公顷,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30578.5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1184.10万吨。
(二)改变了补贴方式,促进了农民增粮增收
自2002年起,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开始在吉林和安徽两省试点,2003年扩大到全国16个省(区),2004年以后在全国推广。此后,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粮食补贴政策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补贴方式,实现了从间接补贴向直接补贴的转变,将原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直接补给了从事粮食商品生产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售粮食收入仍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粮食直补把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民受益明显,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于粮农所得直补资金与其计税种粮面积、实际种粮面积和实际出售商品粮数量成正比,即种粮面积越大或出售商品粮数量越多,则财政补贴越多。因此,该项政策有利于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安排直补资金103亿元,补贴农户13892万户,平均每户增收74元。北方省份地多人少,平均每户增收达104元;南方省份地少人多,平均每户增收47元。此后,政府粮食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粮食直补加上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税减免等政策,使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4年为3033.59元,到2010年达到6160.83元,比2004年增长了103.09%,年均增长17.18%。与此同时,不断加大的支持力度降低了农民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了农民粮食生产的机会收益。此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为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托市”作用,能够稳定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有利于引导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培育了一批商品粮基地,成为国家商品粮的稳定来源
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实施的一项历时较久、覆盖面较宽、效果较突出的农业政策。从“六五”期间国家首批选建的60个商品粮基地建设情况看,尽管期间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所致的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但由于商品粮基地县增强了物质技术基础,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其粮食总产量、单产、商品量和商品率仍获得了大幅度提高。1983-1985年这些商品粮基地累计生产粮食833亿公斤,比建设前的1980-1982年增加209亿公斤,增长33.5%,比全国同期增长幅度高15.8%;粮食单产每亩提高60公斤,是全国的1.46倍;三年累计交售商品粮350亿公斤,是建设前交售数的近2倍;商品率由28%提高到42%,比全国同期22%高20%;人均贡献粮食由415公斤提高到824公斤,翻了近一番。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集中财力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扶持粮食主产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确保国家掌握稳定的商品粮源,保障商品粮供应。目前,国家先后在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建设了60多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这些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粮食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30%;提供商品粮6000多万吨,约占全国的1/3以上。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通过改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条件、单产和劳动生产率。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力度快速增加,为粮食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和制度保障。但与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策补贴标准偏低且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存在补贴标准偏低、总量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持续走低的种粮比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种粮补贴所激发的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如2004年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4元,其中人均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中得到的收入为26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86%。以粮食直接补贴为例,粮食主产区给予农民的直补资金标准要远远低于粮食主销区。2004年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每亩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分别为7元、18.82元、15元、20元、12.3元和11元,远远低于上海每亩60-80元,北京每亩50-60元的水平。以上海与河北为例对比,上海农民种粮每亩地可获得的直接补贴几乎是河北农民种粮补贴的9-10倍。就良种补贴而言,自良种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主产区粮农普遍反映良种补贴总量少、面积小、水平低。在部分实行统一供种的地区,良种选择空间太小,指定的优良品种只有2-3个,难以充分发挥推广优良品种的作用。此外,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也抵消了一部分粮食补贴效应,国家虽然将钱补到了农民手中,但这种补贴又通过市场价格隐性地流给了消费者。与此同时,国家对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仍然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贷款难、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差、主产区农村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二) 政策功能不强且支持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并没有在种粮直补、农机具直补、转移支付以外,再增加额外的财政支持,即没有制定与其发展相匹配的特殊扶持政策,这与粮食主产区承担粮食安全的责任不对等,难以调动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就粮食直补而言,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支持政策在运行中没有与粮食生产挂钩。在政策设计之初,提出的粮食直补方式有四种,即按出售粮食的商品量、粮食种植面积、计税面积和计税常产进行补贴。但在实际操作中,为简化中间成本,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的是与计税面积挂钩,不与当期交售数量和价格挂钩。以这种方式补贴农民,只要有耕地的农户就有资格享受补贴,易于出现享受补贴的农户不种粮的情况,难以实现政府粮食直补制度的初衷。补贴不与销售数量挂钩,农民在耕地上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也能领取到直补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粮食的补贴扩大为了对整个农业的补贴。以最低收购价为主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增加粮农收入,发展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项政策力度很难找到一个适度的水平,如果某种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偏高,中央和地方储备企业入市后,会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反之,如果某种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偏低,农民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会影响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健全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使其既能有效增加粮农收入又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配套政策不利于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1994-2011年粮食主产区承担了粮食风险基金配套资金筹集任务,使得产粮越多配套资金越多,包袱越大,粮食主产区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贡献越大义务越多”的困境。虽然粮食年年在增产,但产粮大省的经济总量上不去。2010年,13个粮食主产区有8个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安徽和江西两省比全国低30%左右,严重影响了种粮主产省的生产积极性。目前,粮食主产区仍然承担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资金筹集任务,如农村人畜饮水、农业综合开发等。虽然配套资金比例不大,但对于财政困难的粮食主产省区来说,这部分支出仍然形成了很大的地方财政负担,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项目开发质量。
(四)政策忽视了粮食主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目前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着重点仍然停留在农业生产上,中央财政投资基本上都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用于提高主产区地方经济造血功能的非农产业发展,特别是以粮食为基本资源的粮食转化产业发展的投资十分微弱,使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陷入了就粮抓粮的弱循环之中。
尽管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的政策,例如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农民和企业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通过技改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等。但是从总体来看,粮食后续产业的发展仍然十分的滞后。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调整与优化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长远稳定发展,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必须对目前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进行调整与优化,建立稳定而长效的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转变政策支持方式。具体来说,重点要加强四大支持政策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补贴支持政策。要通过有效的补贴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粮农、地方政府和涉粮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完善投入支持政策。这主要包括加大粮食生产和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及粮食生产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是粮食生产和流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是完善调控支持政策。重点对最低收购价、储备调控、金融支持政策等进一步进行完善。
四是完善风险支持政策。要不断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保险和粮食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课题组.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B
北大荒粮食集团是大型国有粮食购销龙头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国家、地方储备粮食收储和原粮贸易业务。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将发展战略由贸易储备型企业向实业转型,以杂粮经营作为集团从贸易向实业迈进的基础。杂粮营养成分丰富,开发杂粮产品,树立杂粮品牌,研究杂粮产品的市场推广,一方面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平衡膳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以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完善其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粮食生产现状、粮食流通现状、粮食加工现状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其中粮食生产现状又称粮食产品生产,粮食流通和加工现状又称为粮食产品转换,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由称为市场营销。
(一)北大荒粮食生产现状
据北大荒内部资源统计,2014年北大荒粮食总产量达到442.46亿斤,粮食商品量达到4117亿斤,商品率达到95.01%,两者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5.01%和41.08%。
(二)北大荒粮食流通现状
1.粮食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现状。在“十二五”期间,北大荒粮食集团新增578万m2水泥地坪,可流转粮食512万吨;新增199万吨粮食仓储能力,同比增长49%;新建52座粮食烘干设施,增加311万吨粮食年烘干能力,增强了行业的产业竞争能力。
2.粮食加工业现状。北大荒粮食集团共有719家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共有资产总额高达189.9亿元,加工能力2278万吨,“十二五”五年间,粮油加工能力年增长11%;平均增加值38.89%,随着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已形成水稻产业加工带、大豆产业加工带和麦类产业加工带及其加工集聚区,分布于齐齐哈尔、红兴隆、绥化、宝泉岭、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等管理局。
(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北大荒集团的粮食进入市场主要是以原粮和成品粮两种方式。一是原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主要与陕西、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每年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在200亿斤以上。二是成品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在两广、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已建成三级分销网络,设立零售网点23000多处。
二、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业产量与效益矛盾突出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有效解决粮食产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这样导致在粮食生产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粮食产量与其效益和品质的矛盾恶化。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没有站在国家的大角度,没有从宏观上保持并适当增长一定规模的产量,没有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从客观上保证粮食的品质不断优化提升,而是不断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违背了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战略基地”所应当具备的功能和效益。
(二)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从计划经济成立并成长的北大荒粮食集团又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逐步完成了单一的粮食生产组织向市场经济组织的转变,经过这样的转变,使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烘干能力严重缺乏。目前北大荒的粮食烘干能力远远供不上粮食的生产量,另外粮食烘干设备陈旧,生产能力较弱;二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仓储能力严重缺乏。粮食仓库不但较小,而且仓库陈旧,空调设施不全,安全措施没有可靠保障;三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运输渠道严重短缺。北大荒的粮食运输主要靠铁路,但是目前粮食的铁路运输极其缺乏,即使有少量铁路运输,但其运力不足,并且运价也较高。
(三)粮食产业管理机制缺失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管理机制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其体制和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在北大荒粮食集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粮食产业的产业层次还是低端水平,其组织管理水平和战略管理水平还很低;二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人才管理和建设还很低端,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其人才队伍建设、调用和配套的激励政策还没有完善;三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的手段、策略和人才还非常短缺,严重影响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
三、促进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作为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首要政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坚持走“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方向,在“北大荒之路”上应当确保“三大安全”政策。一是粮食安全政策。北大荒集团应当不断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商品粮,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基地,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政策。不断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粮食集团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不断为出口粮食产品服务,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绿色安全食品产业基地。三是生态安全政策。不断拓宽粮食绿色生态空间,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湿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等,维护绿色生态平衡。要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的“三大安全”政策,就必须全面服从于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使粮食、食品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二)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政策
粮食产业作为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主导产业,应当不断完善粮食产业的产业政策,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环境协调政策。在发展粮食产业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要有效处理好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不断创造良好环境,为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不断扶植粮食产业发展,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上游基础产业政策。粮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需要上游基础产业提供前置性安排,防止受基础产业制约;四是进一步完善技术引导政策。根据北大荒粮食集团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引导政策扶植。
(三)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政策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的加工产业对整个粮食产业链的发展作用重大,北大荒集团应当立足市场资源,借鉴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全面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加工政策。一是全面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法人治理结构,集中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不断加强粮食产业市场营销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北大荒粮食集团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管理能力和手段,努力构筑高端加工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不断创新,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深化和延伸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的产业链条。不断以高端产业为目标,构筑粮食加工产业链条。
(四)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
粮食产业发展需要靠优秀人才支撑,但是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熟知市场经济规律,具备现代管理经验的人才急缺,没有形成支撑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针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人才发展的现实状况,应当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一是大力培养战略性层次的人才。战略性层次人才作用非常巨大,不仅可以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实现粮食产业的持续增长。战略层次人才可以有效执行组织的战略,这也要求战略层次人才应当尊重知识,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尊重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培养战略层次人才的有效机制,不断激励人才斗志。二是大力培养策略性层次的人才。策略性人才针对的是中层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战略的执行力。三是大力培养基层层次的人才。重点做好从业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参 考 文 献]
[1]孟强.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0)
[2]王岩.北大荒集团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营销现状[J].农场经济管理,2014(10)
[3]金建.向大农业和高端产业转变――北大荒集团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J].农场经济管理,2014(8)
[4]战双城.北大荒集团:规范管理创粮企航母[J].黑龙江粮食,2013(9)
篇8
关键词 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措施;问题;成因;建议;河南郸城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66-01
郸城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针对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且取得了实效。2016年,郸城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6.93万hm2,其中小麦8.27万hm2、玉米6.67万hm2、大豆1.8万hm2、红薯0.13万hm2、小杂粮0.07万hm2。由于技术落实到位,管理及时有效,使得小麦和秋粮生产在大灾之年夺取了丰收。据农业技术人员调查,小麦平均产量8 175 kg/hm2、玉米平均产量8 208 kg/hm2、大豆平均产量2 337 kg/hm2、红薯平均产量6 543 kg/hm2,粮食总产达到127.5万t以上。此外,深耕深松面积加大,达到7.06万hm2。粮食生产的好形势来之不易,得益于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
1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的主要工作措施
1.1 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全力打赢粮食生产攻坚战
1.1.1 夏粮生产。在夏粮生产中,县委、县政府不断强化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领导亲自落实,责任到人,开展了如下措施:一是提高整地质量,稳定麦播面积,提高夏粮总产;二是整合资金,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并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四是增加专项投入,开展统防统治,并加强宣传,做好重点测报。2016年,虽然经历了多年不遇的冻害和赤霉病的暴发,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为夏粮的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1.1.2 秋粮生产。在秋粮生产中,虽然连续干旱高温40 d以上,从7月22日至8月2日,又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导致全县秋作物结实不良,对全县秋粮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抗旱保秋形势十分严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把抗大灾、保粮增摆在突出的位置,相继多次召开抗旱保秋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要积极动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克服靠天等雨思想,迅速行动起来,掀起抗旱浇水的。县农业、水利、农机、气象、石油、电力等各有关职能部门立足本职,全方位服务好抗旱保秋工作。全县投入抗旱设施2.9万套,日出动劳力9.6万人,全县秋作物普浇3~5遍水,有效缓解了旱情对秋作物的影响,确保了秋粮的丰产丰收。在抗旱保秋工作中,上级领导对郸城县大灾之年夺取丰收给予了充分肯定。
1.2 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1.2.1 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提高抗灾能力。高标准粮田建设有效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抗旱保秋工作中,郸城县充分发挥高标准粮田基础配套设施的作用,既确保了抗旱保秋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提高了周边群众抗旱浇水的积极性。以项目为依托,开展高产攻关,突破大豆、玉米等作物的种植瓶颈;通过示范引领,带领周边农户掌握配套技术。
1.2.2 加强农业科研协作,开展试验示范。依托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农业科技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为新品种的试验、新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6年,在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小麦高产千亩方内,平均产量11 184 kg/hm2;玉米平均产量达到9 675 kg/hm2左右,比全县平均产量高出1 500 kg/hm2左右。
1.3 履尽职责、强化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体系的作用
1.3.1 加强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结合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项目,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广了周麦22、周麦26、周麦27等小麦品种,郑单958、郑单528、隆平208、蠡玉35、伟科702等玉米品种和周豆22、周豆24、中黄13、中黄35、豫豆25、豫豆29等大豆品种,推广各项关键技术,在农户与科技人员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将技术直接送达农户。同时,农业部门积极与县电视系,制作电视讲座14期,广泛深入宣传秋作物管理技术措施。
1.3.2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县农业执法部门强化工作措施,采取日常检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同时,主动会同工商、公安、质检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严防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1-2]。
1.3.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地力培肥技术,消纳规模养殖畜禽粪便,减少秸秆焚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作物抗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更新测土化验设备,提高测土化验能力,实现周期性测土。所有行政村设立固定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专栏;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施肥咨询信息系统,通过因特网、触摸屏等途径和形式,为农民提供实时作物施肥技术咨询指导。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机械深施,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建设1个高产高效配套施肥技术模式示范区。完成投资100万元。
1.3.4 加强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做好7个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工作,完成投资112万元。县财政拿出资金对3 333.33 hm2粮食生产核心区进行统一
供种,全程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制定了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用药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指导群众按规范生产,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效益[3-4]。
2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任务新。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全县缺乏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参考,需要在推进中积累经验和方法。二是协调股室多。农业局涉及7股室站。三是责任大。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关系到郸城县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责任十分重大。四是时间紧。总的来说,完成好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考核工作,任务艰巨、困难较多、责任重大。
3 整改建议
一是e极向上争取资金;二是加大对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三是加快土地流转,并争取县级财政扶持种粮大户和粮食类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四是加强执法力度,尽快成立一支技术过硬的执法队伍。
4 参考文献
[1] 姚成胜,滕毅,黄琳.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4):1-10.
[2] 张元红,刘长全,国鲁来.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J].中国农村观察,2015(1):2-14.
篇9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特殊商品,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2008年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地震、干旱、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马尔萨斯的幽灵”①重新出现,再一次给世界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粮食和人口大国,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性比较优势,重点培育粮食优势产区,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提高我国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之一。
一、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
(一)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明显分化,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②
1990-2008年,我国13个传统粮食主产区和11个传统粮食平衡区的粮食产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17)和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变化与安全保障研究”的支持。
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高了267%和290%,7个传统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557%,详见表1。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有所提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
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的同时,各区域内部的粮食供求关系也出现了严重分化。从主产区来看,变化最大的是四川省。1990-2008年,四川省粮食产量净减少112680万吨,位次也从全国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从粮食剩余区变成了粮食短缺区;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净增206180万吨,位次从全国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净增191250万吨,位次从全国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7个传统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广东省减少了345%;浙江省减少了511%。在11个传统粮食平衡区中,云南省粮食产量增加了436%,产量超过了广西,并位居11个传统粮食平衡区第一位。
(三)主要粮食品种向优势产区集中,空间布局趋于合理
分品种来看,我国稻谷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区和东南沿海区,但有逐年减少的趋势。1978年这两个区域的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091%和7138%,2008年分别下降为7138%和6083%;东北区稻谷产量和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295%和257%增加到2008年的1356%和1268%。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晋冀鲁豫区,而且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4536%和4012%增加到2008年的5833%和5038%;长江中游区的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略有增加,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减少的幅度较大。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晋冀鲁豫区和东北区,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总体变化不大;西南地区的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减少,而西北区玉米生产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从1978年的988%和1041%增加到2008年的1649%和1624%。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且增加速度较快,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4327%和3825%增加到2008年的4889%和5122%;长江中游区和西北区的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有所增加;晋冀鲁豫区的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总体来看,我国稻谷生产在东南沿海区和长江中游区缩减的同时向东北区扩展,但在我国稻谷生产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小麦生产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缩减的同时向晋冀鲁豫和长江中游区集中,其中晋冀鲁豫区的小麦生产已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玉米生产在西南地区缩减的同时向晋冀鲁豫和东北区集中,并有向西北区扩展的趋势;大豆生产在晋冀鲁豫区大幅缩减的同时向东北地区集中,并有向西北和长江中游区扩展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使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销区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分布,进一步加大了产销区之间、品种之间和季节之间粮食供需平衡调剂的难度。目前,区域和品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问题。[1]
二、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既有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是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
水资源和人均耕地资源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总体来看,我国水土资源在空间上呈明显的“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矛盾分布,而耕地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南少北多,东少西多”,即水多的地区地少,地多的地区水少。这种水土资源分布的矛盾性使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耕地资源刚性减少对粮食播种面积形成了一定约束。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详查数据,我国的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的1300392千公顷减少到2008年的1217159千公顷,净减少83233千公顷(125亿亩),年均减少6936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也从1125479千公顷下降到2008年的1067926千公顷,净减少57553千公顷。另一方面,我国北方地区耕地相对较多,“南粮北移”的粮食生产格局虽然有利于实现粮食的土地规模化生产,在短期内能够保证我国粮食总量供需的基本平衡,但从中长期来看,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净流量仅占全国的6%,但它却支持着全国近40%的人口粮食需求。[2]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已超过耕地上升为第一位。从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情况看,东南沿海区和京津区主要是我国的粮食主销区(江苏省除外),随着这些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粮食供给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果其粮食供求受到流通体系的制约,这些地区可能会成为引发我国粮食供求失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地区。
(二)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
在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北移的同时,东南沿海以及京津地区的市场化、城镇化水平也在迅速推进,经济发达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或向当地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中国未来粮食生产格局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在人地关系紧张、农村劳动力报酬较高和非农就业机会较多的经济发达地区,其粮食产量将会进一步萎缩。而随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会导致粮食生产投入下降,粮食生产率增长缓慢,因此可能导致粮食产量因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而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状况。与此同时,随着粮食主产区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经济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可能增加,这将进一步导致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粮食支持政策,其粮食生产将难以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这预示着人地关系、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地区变化将是影响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均衡发展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3]
(三)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引导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粮食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4]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粮食品种生产开始由分散生产向集中生产转化,由劣势产区向优势产区转化,由非区域性生产向区域性生产转化。[5]目前,晋冀鲁豫区、长江中游区和东北区已成为我国现实和潜在粮食生产能力的集中蕴藏地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集中组织动员各种资源要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晋冀鲁豫区和长江中游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以及每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南沿海区的这些指标虽然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较小,加之市场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较大,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有限。东北地区虽然这些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产出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的稻谷、玉米、大豆单产水平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9%、110%和216%。
此外,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还取决于粮食区域生产的潜在能力。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逐步北移,由于水资源的限制,在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压力加大的同时,粮食生产也蕴含着巨大潜力。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量的后备耕地资源和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通过对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能够激发这些地区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东北、西北等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机电灌溉面积等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水利灌溉条件,能够较快地将潜在的粮食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尤其是西北干旱区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对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产量将起到有力保障。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可将西北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保障以及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区。
三、关于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化的政策建议
(一)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的实施,稳步提升了我国粮食优势产区的生产集中度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已分别达到98%、80%、70%和59%。[6]但是,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实践中,粮食主产区的范围比较宽泛,无法完全按照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一体化生产的要求将粮食生产的财政扶持资金集中到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的地区。加之粮食主产区往往也是财政收入低的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影响,也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的主动性。为此,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的现实要求。从中长期来看,适应我国粮食生产逐步北移以及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格局的变化,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划定若干粮食生产重点县(包括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并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提高我国粮食生产保障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粮农增收和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明显上升,虽然近年来粮食补贴规模不断增加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不断加大,总体上仍不能弥补成本上升所导致的利润损失。从中长期来看,为了确保粮食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重点是:第一,中央财政可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的多少、贡献的大小,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第二,完善对种粮农民、产粮大户和合作社的补贴制度。在保持原有各种粮食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新增补贴要重点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并在信贷、科技推广、农业机械作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第三,建立农资综合直补与农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第四,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农业投资结构,扶持粮食主产区改善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三)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
一定的耕地保有量是粮食生产保障和粮食安全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依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来增加粮食总产量已不现实。从中长期来看,现有粮食平衡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若平衡区的经济发展以不断减少耕地为代价,将很可能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这会对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埋下隐患。数据显示,2000-2008年,平衡区的耕地面积从389924千公顷下降到359117千公顷,减少79%,净减少30807千公顷,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3041%下降到2008年的2950%。从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来看,减少绝对量最大的是平衡区,其次是主产区,再次是主销区,相对量减少最大的是主销区,其次是平衡区,再次是主产区。因此,在未来的粮食生产与布局中,要注意水土资源的制约,[7]在密切关注平衡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完善西北地区水利灌溉设施,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抗旱能力,是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
(四)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协调粮食产区和销区之间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不仅要依靠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还要依靠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即要依靠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才能实现。我国和国际上多年的一系列事件证明,在全社会粮食供求形势总体良好的情况下,由于受到粮食流通体系的限制,在地震、洪灾、极端气候灾难和大范围卫生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粮食不能及时从产区运往销区,极易形成短时期内、局部地区的粮食供给严重短缺,引发粮食抢购风,从而形成粮食供给甚至相关产品的连锁反应的公共危机,或者形成突发事件状态下的粮食安全危机甚至社会稳定危机。与此同时,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产销区的严重错位分布,使地区之间、品种之间、季节之间的平衡调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灵活、快捷、通畅的粮食物流运输体系。虽然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粮食的物流运输体系和运输设施逐步完善,但一旦粮食主产区大幅减产,粮价居高不下,受主产区惜售以及运力不足的制约,主销区粮食供求关系将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适度提高部分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应加快国内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和发展粮食物流运输设施,加快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粮食流通保障,以平衡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注释:
①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中认为,人口不受限制时将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生产将按照算术级数增长。为了防止人口超过可得到的食物供给,就会有周期性的战争、灾难和疾病。这种人口增长将受到有限食物约束的现象被称为“马尔萨斯约束”。
②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我国粮食和农业主管部门一般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江西、安徽、河北、辽宁、河北、湖南、江苏、山东、四川13个省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将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及海南7个省作为粮食主销区,将把山西、重庆、广西、宁夏、新疆、青海、陕西、、云南、贵州、甘肃11个省(区、市)作为平衡区。主要依据是按其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提供的商品粮数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③根据中国自然经济特点和粮食生产情况,本文将粮食分区方案划分为:东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晋冀鲁豫区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东南沿海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长江中游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西南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J].改革,2009(6).
[2]张毅.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统一[J].调研世界,2003(3).
[3]梅燕.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徐志刚,傅龙波,钟甫宁.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1).
[5]马晓河,蓝海涛等.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7]屈宝香,李华,李刚. 中国粮食生产布局与结构区域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1).
Regi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Wang Xicheng1Xu Fang2
篇10
[关键词] 玉米 种植 分布 产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43-01
一、普洱市玉米生产现况
玉米是普洱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居全市粮食作物第二位。2011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239万亩,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6%;总产量达53.92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51.9%,平均单产216公斤。同时玉米也是我市养殖业的主要饲料,玉米生产的丰产关系到我市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养殖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市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我市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水平逐年提高,玉米生产在全市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稳定和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是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市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证。 “十一五”以来,由于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以及玉米高端品种的大力推广,大大提高玉米种植的种植水平和产量,玉米平均单产从原来的2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50公斤,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玉米产量低这一状况,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特别是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人民政府认真分析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形势,高度重视玉米生产的发展,把玉米生产作为增加粮食产量、加快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来抓,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良种,全市的玉米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玉米的高产稳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二、普洱市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
2011年全市共种植玉米239万亩,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46%,平均单产225.6公斤,总产量达53.92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51.9%。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主要有思3单、会单4号、农大108、农大3138等,推广面积达157.2万亩,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65.8%,平均单产300公斤,总产量达47.16万吨,占全市玉米总产量的87%。推广的常规玉米品种主要有墨白1号、黄糯等,推广面积达43万亩,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18%,平均单产132公斤,总产量达5.6万吨,占全市玉米总产量的10.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普洱市加大杂交玉米和常规玉米良种植的推广力度,以及农艺增产措施的大量推广运用,玉米平均单产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全国全省玉米平均单产相比,普洱市的玉米平均单产仍然较低,与普洱市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极为不相适应。从普洱市的自然资源来看,玉米平均单产提高的潜力还很大。但是由于本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大,坝子面积少,土壤贫脊,立体气候和小区气候较为突出,病虫害发生频繁,劳动力素质低,经济不发达,科技推广难度大,投入少,耕种管理粗放,玉米平均产量较低,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对策
1.培肥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普洱市的耕地多为土层浅薄、缺水、产量低的陡坡地,在陈旧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一直没有养成施肥、用肥的习惯,光靠自然的土壤肥力,很难提高玉米的产量。现在仍有相当大的面积是“卫生田地”,普遍只重视产出,不重视科技投入。近年来,虽然大部分地方加大了化肥的推广力度,但不少地方仍然普遍存在着化肥用量少,使用效果差,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等现象,导致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只求一时见效,不从改土培肥上下功夫,只用不养,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障碍因素加剧,是造成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此问题,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1广辟肥源,大积大造农家肥
农家肥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肥效高,肥效长,成本低,大量施用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既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又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1.2大力发展绿肥种植
绿肥养分全,还可以大量减少运肥的劳动力,是一种就地取材、成本低效益高培肥土壤的好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改土培肥、抑制杂草滋生和减弱土壤冲刷,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可采取玉米与豆类作物进行间、套、混种,用养结合,既增加肥料又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1.3科学施用化肥
根据合理施肥的四个原则,看天(气候)、看地(土壤)、看作物、看肥料进行合理施用,同时还要根据化学肥料容易挥发,流失的特点,进行深施、混施,使其充分发挥更好的肥效。
2.大力推广杂交玉米品种
据调查,杂交玉米品种已经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90%,但在西南部地区只占到50%左右。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杂交玉米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我市杂交玉米推广面积较少的原因之一是就缺少适宜的杂交玉米品种,以往较多地是引进北方杂交玉米品种,虽然产量较高,但适应性和抗病虫害性差,对水肥条件要高,在贫困地区很难以全面推广应用。而西南地区是我国玉米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国一半以上的玉米品种资源来自该地区,这些本地杂交玉米品种不必沿用北方的模式,可以选育单交种、改良单交种、三交种、顶交种等。在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下,可继续推广改良的自由授粉品种或群体。因此普洱市要立足本地区选育和推广适应性抗和病虫害性强的杂交玉米品种。
3.开发冬闲田,扩大水旱轮作
普洱市很多水田在冬季都闲置着,利用力较低,而这些都闲置的水田是冬季种植玉米最好的土地。普洱市在冬季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都闲置的水田推广玉米种植,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力,也能增加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另外还通过改良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等措施,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要大力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如合理密植,育苗移栽,改良旱地和荒坡荒滩等,推广春玉米-晚稻-或早稻-夏玉米水旱轮作复种,不断增加玉米产量。
4.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
普洱市气候温热、多雨,病虫害发生频繁。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实现玉米丰收的重要措施。玉米主要的病虫害有30种以上,普洱市常见、危害性大玉米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病毒病、茎腐病等。这些病害目前尚无特效农药防治,主要是靠选育抗病品种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预防。主要玉米害虫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粘虫等,使用一般杀虫剂就可以进行防治。近年来,田间鼠害也有加重趋势,造成玉米产量的大幅下降,为减少鼠害,可采取毒饵诱食、药剂拌种、地膜覆盖等防除措施。
5.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抓好农业科技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农业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种植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加强宣传培训、扩大影响,帮助农民树立牢固的科技意识,坚定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办好培训班、开好现场会、通过智力竞赛、观看录相、实地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植水平,促进玉米增产增收。
总之,普洱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玉米生产发展前景较好,只要不断提高种植技术,积极开拓玉米销售市场,加大科技投入,使其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就能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