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

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全球经济逐渐形成了市场一体化,各国的经济都在迅速发展中,而且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在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行业,物流管理也就将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发展道路。在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要使其掌握最新物流管理方面的动态,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整理和规划。下面本文就对现代物管理的认识和现代物流行业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随之对其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

1.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的物流管理中,讲到的物流指的是,将一些物质资料从提供者那里到需求者那里的运输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对物质资料的储存、运输、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

现在的物流管理已经不是简单的学科了,它开始向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运用一些高科技进行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包含了物流概念性学科、管理学科、国际贸易学科、运输组织学科等,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性。

2.现代物流管理的专业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对现代物流管理进行分析,我国的物流管理已经迈向了国家的振兴产业中,物流管理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作用并且不可缺少,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当然换个角度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物流管理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之间存在的差距,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对其进行解决,帮助我国物流管理进行发展。

对现代的物流管理进行专业分析,从物流管理本身来讲,它在各行各业都是被需要的,且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了促进一个产业的发展和完善,就要拥有一批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来进行推动,所以培养物流管理产业上相关素质才能的人才,可以将专业上的知识融入到物流管理中,使其进行良好的发展。对现代物流管理产业来讲,很容易受其他产业的影响,它是一门多学科的行业,人们很容易跟相近的产业发生混淆,人们对物流管理的印象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让人们对现代物流进行正确、积极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1]。

二、现代物流行业的特点

1.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之间紧密结合。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推行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使物流在商业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电子商务给物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也推动了物流的发展,物流和电子商务呈现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现代物流是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统一。现代物流不再是对商品进行单一的运输,它转向了多种运输方式结合,对运输速度进行了提高,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降低了运输成本。现在的网络信息流,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在运输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更加的科学化。

3.现代物流管理的具有这样的特点: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目标,以企业的整体最优为目的,以信息为中心,重视效率和效果。现代物流管理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发展,在经济一体化的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快速的发展,形成其发展模式[2]。

三、现代物流管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发展

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地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不断地加强,现代物流管理的技术已经在各国进行了应用,物流管理对众多国家的经济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在物流管理的巨大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起着促进的作用,所以物流管理技术和相关的理论慢慢的在各个国家得到应用。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是我国经济进步的体现,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国家引进物流管理技术和相关的知识理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动态进行掌握,对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施[3]。

1.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又可以称之为物流联盟,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服务的第三方没有商品的拥有权,只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者是结成合作联盟,为可以提供具有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在物流管理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它的占有率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发达国家中第三方物流只有占据社会的50%时,才可以形成物流产业,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体现,在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不足30%,与一些欧美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这表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方物流在现代物流发展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方向。

2.第四方物流。在要求全方位发展的今天,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在要求着全方位的发展,在整个物流管理的发展链中第四方物流可以帮助解决物流成本的问题。第四方物流是以对自身进行管理,对提供商的技术、能力等进行互补服务。随着物流的发展,第四方物流在整个物流的过程中担任联系性的角色,将每个环节中的信息、资源进行联系,可任意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4]。第四方物流具有高效、高速等特点,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第四方物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前进,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商业领域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模式,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进行商业交易,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电子商务产生的交易最终依赖于物流产业来实现,没有物流,电子商务也就不能完整进行,所以,企业在关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物流业发展和管理。

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写为EC,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商务活动的总称。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易双方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中完成商品交易,摆脱了传统交易中的空间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但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同时决定了这种交易只是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的转移,最终的完成还是需要实体商品的位移来实现,也就是说,电子商务需要物流来支撑。传统的物流一般是指商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移,如今人们口中的物流一般是指现代物流,也就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主要包括了合理化的运输、自动化的仓储、标准化的包装、机械化的装卸、一体化的加工配送、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等。

(二)国内电子商务现状

从艾瑞网中得到的数据可知,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势头,这种势头下,更要求物流的更快速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促进了物流业的兴起和进一步发展,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奠定了现代物流这一角色的重要地位。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克服了传统物流的诸多不足,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特点。

(一)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是核心,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要求。无论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是在与供销商的交易中,或是在库存管理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平台,信息化充分体现在了整个商品物流的各个流程中。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字化的物流信息表达,计算机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化的信息管理,个性化的信息查询等,能够节约时间,提高物流效率,与传统物流相比有一个重大的突破。

(二)智能化

要实现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的运筹和决策环节,则需借助计算机的精准的运算和智能化的安排,实现了物流的智能化,最终才会实现物流的整体效率的提高。智能化的物流系统可对大量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进而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运筹战略和决策。虽说这是个技术难点,但国际上已经开发出比较成熟的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智能化必将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三)网络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提供的全球网络资源,奠定了物流网络化的良好基础,实现了物流信息在企业外部的流转。如果没有了网络,就无法进行信息传输和共享,也无法再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沟通。物流信息的网络化主要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指物流配送中心、供应商和制造商直接的连接,而这种连接需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

(四)自动化

自动化的实现依赖于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也是机械和机电一体化的核心。高度发达的自动化最终会实现操作过程的无人化,可以减少人力,扩大物流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减少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失误。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企业的经营和传统物流管理模式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作为第三大利润之源的物流,它在为电子商务提供巨大支持的同时,电子商务也在对物流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实际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发展并不如企业所设想的那样顺利,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的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确实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物流行业中还是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货物搬运、仓储涉水、物流管理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缺乏系统化的整体的物流基础设施,兼容性很弱,物流基础设施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重复建设现象也十分严重。

(二)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的匮乏

放眼国外,不难发现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物流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也是十分发达,有着比较合理的物流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系统。相比之下,我国对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都比较落后,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即便是以及成功从传统物流企业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各个企业,也都没有建立起可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要求的物流教育培训和人才储备体系。这些物流管理人员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比较缺乏,很难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管理,影响了现代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了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还处于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下,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税收与运输标准、物流技术设备、投资融资等各方面,这些都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认识和知识的不足等各方面因素,导致这些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性的战略思想,归口管理也不一致,制约了现代物流配送的效率。此外,与电子商务物流相适应的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财税制度的规定还不够完善,法规和制度的不足和缺陷都是现代物流的隐患。

(四)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还不能够实现物流的自动化。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信息化技术尚未实现高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暂且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跨部门、跨行业和跨领域。政府没有对信息化技术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完善地建立,电子数据共享的平台建设资源稀缺,交换数据有限且困难。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机制很不完善,尚处于低级水平。

(五)物流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电子商务的到来促使传统的物流管理转向现代物流管理,市场经济体制在转变,市场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企业处于这个环境之中就要一直处于环境带来的压力之下,所以现代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物流新时代背景下,体会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应痛定思痛,将这种重要性意识落实到实际的管理上去,落实到实际的管理理念中去,而不是仅限于体会和反思。我国的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战略性和紧迫性的重视不够,没有实际性地提供物流管理理念和本质上的转变。

四、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管理的策略性建议

由以上对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状的分析,物流作为电子商务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表现出了许多不足和缺陷,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的物流管理在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需要转变和创新。

(一)政府加强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和引导

第一,政府应当做好与物流行业相关的立规立法工作,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同时明确政府不同职能部门间的职能和协调关系,促使政府对物流行业的高效管理,进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政府增加在物流的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条件和保障。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支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进一步发展物流行业。

(二)重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

电子商务环境下,教育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不仅要求教育物流专业知识,也应兼具电子商务知识等相关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企业合力协作,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培训系统,结合各相关方面知识,培养出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复合型人才。

(三)引进现代化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物流管理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现代物流的信息化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信息技术,为我国现代物流管理提供技术性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内加紧对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使我国物流管理能适应电子商务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增强物流管理信念,创新理念

篇3

1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的联动作用

基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强依赖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物流理念出现进一步转型升级,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国际贸易环境,从而有益于避免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和强风险性。由此可见,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具有紧密的联动性。

首先,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现代物流。从根本上说,现代物流的发展基于国际贸易大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现代物流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现代化的物流理念的引入,需要现代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以支撑企业的现代化转型。通过现代物流系统的优化升级以适应国际贸易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系统过程,不但有利于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还能有效地节约成本。其次,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有利于现代物流的一体化运作。现代物流的发展理念是规模化、专业化和一体化,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使企业的现代物流分工日趋明晰,只有分工明确才能获取更优化的服务质量,基于这样的发展基础,现代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将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贸易环境的深刻影响。

其次,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第一,现代物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现代物流的服务水平大大提高,有效推动了产业的整体效益。具体来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现代物流为国际贸易成本的降低带来巨大贡献,它在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同时,有效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物流成本的降低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带来巨大的降本空间,它通过现代物流理念的要素作用,使企业物流过程中的环节协调运行,从而达到成本最小化的目的;第二,现代物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对外贸易格局。在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道路上,改善物流管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业务范畴。现代物流的很多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从而适应市场需求,获取经济效益。通过不断的发展可以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实现国际贸易的优势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中的交通运输等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的建立,它使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不断优化;第三,现代物流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国际贸易中,现代物流所创造的低物流成本、高服务效率将致力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通过国际化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贸易是贸易活动的新方向。

总之,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现代物流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最终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同时,现代物流理念的发展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快了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速度和进程。

2 现代物流管理的转型定位

物流管理,即根据物质资料流动的规律,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主要包括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和企业废弃物物流内容,是对物流活动中诸要素的管理,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是对物流活动中的具体职能的管理。第一,与传统的物流管理理念相比,现代物流管理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具一体化的特点,一体化不仅体现在内部现代物流管理的集成化,也包括内部与外部市场的一体化;第二,信息化这一因素在现代物流理念中也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带来了现代物流管理的深刻变革,无论是条形码、EOS、POS等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是ECR等供应链现代物流管理的实践性应用,这些都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让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理念发展的中心;第三,最优化是现代物流理念的又一核心。现代物流理念强调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为宗旨,追求客户服务的个性化,通过物流配送、作业流程等综合运用,在追求客户满意度最大化的前提下,谋求自身的发展。这不仅是物流过程中单个流程的最优化,不是片面追求单个物流功能的量化,更应实现企业整体的最优化;第四,讲究实际效率和效果是现代物流理念的另一个特点。传统的物流理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重点,现代物流理念中更强调整个物流过程的效果,尽管从成本角度看有时处于上升状态,但它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整体实现,因此这样的现代物流理念更容易推行。这些不仅是现代物流理念的内涵特点,也是其理念发展的最终目的。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逐步认识到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用以增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的发展。从现代商业模式来看,很多企业开始聚焦于在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寻求利益增长点。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企业。

3 现代物流在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应积极致力于整合运用行业资源,谋求降低总成本的发展路径,建立高效的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为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企业要在现代物流管理上下功夫:

第一,基于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营销。价值链分为研发、采购、制造、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寻求降低价值链成本的方法是关键。从企业内部看,这些价值链的环节都是相互影响的,在整体的成本管理中,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优化,考虑到它在国际贸易环境下的成本有效性控制。

第二,整合流通渠道适应经济全球化。整合流通渠道是加强自身物流实力的有效途径。整合流通渠道可以使企业的控制力增强,减少了物流作业的经济成本,更加灵活化、规范化,能够能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灵活化的需求。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营销渠道指产品从生产商向消费者终端传递的过程中,取得产品或帮助传递转移所有权的企业或个人,是一种具体的路径,专门的通道。营销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和用户个人,参与者涉及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层中间商,内容是对商品所有权进行转移,营销渠道自身具有系统性,它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转移的过程中,旨在消除二者之间的差距,通过收集信息,对供应产品进行沟通,通过寻找购买者进行商洽,最终符合购买者的需求。

篇4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U652.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理论界的青睐。简单的说,物流管理就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标,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物资从产地到最终消费地的流动。

一、现代物流管理的管理理念

1、将企业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现代物流理念认为,产品一旦投入市场以后,企业需要整合供货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商业行为,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形成一个链式的管理系统。企业通过控制这一系统,让产品从生产车间产出到顾客手中,使这一系统合理、高效。企业甚至可以做到跨企业的物流,以此来达到产品供应最优。

2、赢得客户就是赢得市场

传统物流的管理理念针对的是企业自身的管理,服务对象也是企业的生产与销售部门,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强调的是对企业外部的,也就是对客户的一种服务。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争夺客户的竞争,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就是谁赢得了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

3、对信息的把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在第一时间掌握关键信息,有效决策,调整企业发展方向,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随着网络的普及,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更为速度、准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及时了解顾客的需要,然后及时反馈到生产环节,企业要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物流经济管理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大众的消费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而企业也面临着交货期缩短、风险提高以及压缩成本的压力。当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之后,顾客选择一款商品,关注的已经不再是质量的好坏,更多的是购买商品时所得到内心的感受,也是服务的质量,服务质量对顾客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开始把目光转向对服务质量的提高层面,他们主动接触顾客,以了解顾客的需求,让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这种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所提供给社会的正是它的服务,其产品是无形的,提高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竞争重点也转移到了物流层面上来。当前,很多大型制造企业、零售企业,为了占领全球市场,已经将物流服务当作未来重点发展的一项内容,因为出色的物流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当前物流管理已经不再是企业自身经营过程的一个环节,它已经发展成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代物流管理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三、现代物流管理发展建议

1、完善物流管理机制体制,加大政府扶植力度

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完善物流管理机制体制,才能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物流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必须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并辅之以必要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结构上保证物流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物流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行业规则,有适用于整个行业的统一标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在企业内部以及不同企业间的转换,统一的标准可以减少转换的时间,提高效率以减少成本,使企业逐渐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而且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应该加大扶植力度,对物流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加快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促进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2、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转变经营观念

企业的管理者奠定着企业的文化基调。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把物流管理放在战略管理层面加以研究,制定出符合当前发展的管理范式。企业在运营中要以反应速度快、差异最小、库存最低、运输效率高等为目标,不管是管理者还是业务人员,都应向着此目标努力,树立正确的物流管理观念,只有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才能使行动加以改变。此外,企业还要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过程监管和控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把有限资源集中在具有竞争优势业务上,对于经营不善的业务则外包出去,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形成自己的优势。同时,物流企业还应建立绿色物流观念,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减少物流运营中的能源资源消耗,促使物流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3、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创新物流管理监控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技术永远是物流企业占领市场的法宝。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革新物流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物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物流企业的发展,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势态。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时,要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引进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绝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引用。还应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成果创新物流管理监控手段,充分利用ERP等管理技术系统,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深化。采用标准化的计划评审技术、预测控制技术对企业的物流管理进行整合,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售后服务水平。

4、开展绿色物流作业

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等。开展绿色流通加工。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5、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培训,注重人才的培养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没有员工就不可能进行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物流运输,所以提高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在物流管理中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物流企业对员工培训发展不够重视,业务人员不够专业,技术能力低,无法达到现代化物流所追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因此,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不断的让员工获取和共享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建立一支精通物流管理技术、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此外,企业还应该引进物流高科技人才,为企业增添新鲜活力。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根本目标是盈利,是使利益最大化。物流管理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更好的深化了物流管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才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素娥.企业信息化之物流管理系统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03).

[2]房延生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企业管理,2011,(6).

篇5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的复合型产业,它几乎涉及到物质资料生产和流通的所有部门,成为联系各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的主要纽带。国际上,通常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美国、日本、欧洲是全球现代物流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物流产业发展各具千秋。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产业的国家之一,2004年物流产业总成本为10150亿美元,占GDP的8.6%,美国物流企业在世界10强中有4家,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两家最大的公司UPS和FedEx。

日本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据统计,目前日本的物流产值是42万亿日元,其中企业自营物流21万亿日元,第三方物流21万亿日元,各占50%。

德国是欧洲物流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德国邮政集团已攀升到欧洲最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宝座。2004年,物流产业规模达150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GDP的7.2%,并占据欧洲物流市场25%的份额。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这些国家的贸易物流的国际竞争力也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欧洲主要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最高,如荷兰为4.18、德国为4.10、英国为3.99;日本为4.02;美国为3.99。而同期高收入国家的平均物流绩效指数为3.67,中高收入国家为2.85,中低收入国家为2.47,低收入国家为2.29,中国的物流绩效指数为3.32。

美国、日本、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借鉴其经验,将给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带来有益的启示。

二、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制度创新

1、美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美国是物流概念和物流技术的起始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运力,高效地完成了物资的调运和支援任务,被概括为“后勤供应”(Logistics),后演变为现在的物流概念。战后,这种组织管理手段被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物流在“放松管制”经济管理政策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1977-1978年《航空管制缓和法》的实施,拉开了物流管制放松的序幕,加速了航空产业的竞争。1982年通过了《汽车运输法案》和《铁路法案》,根据这两项法案,运输公司可以灵活地决定运费和服务。1984年《海运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运输市场的全面自由化。80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物流软件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物流的现代化。

美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健全,联邦设有多种管制委员会。例如海运委员会负责国内沿海和海洋运输,联邦能源委员会负责州际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联邦法院宪法及运输管制法律的解释、执行、判决和复查。联邦交通、商务、能源、国防等行政部门负责运输管理的有关行政事物。联邦物流机构与州际物流机构一起构成美国的物流管理体系。美国物流产业发展一般来说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信息技术革命、质量创新理念和企业联盟竞争战略,但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制度创新与制度环境的优化。1980年通过的《汽车承运人规章制度改革和现代化法案》,即通常所说的《MC-80法》和《斯塔克司铁路法》大大减少了联邦法规对运输业的管制,使作为物流服务重要手段之一的运输业更为接近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进而导致运输费率总体的下降。有资料表明,从1981年到1986年,美国的物流费用占当年GDP的总水平,从16.2%下降到了11.6%。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物流费用总支出基本上稳定在当年的11%左右。与此同时,物流服务市场的容量则从1981年的约5060亿美元增长1997年的8500亿美元。考虑到这一时期正好是美国新经济的成长期,从里根政府开始的刺激供给、放松管制、减轻税负、降低利率、鼓励创新等,使市场更接近于充分竞争,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西欧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在西欧,由于欧盟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物流管理政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欧盟在促进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制定并大力推行的统一贸易政策、运输政策、关税政策、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构成了欧洲物流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制度基础,进而有力地促进了货物在全欧洲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二是西欧各国政府积极为本国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英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与美国有相似性,但集中管理的程度要比美国高。60年代后期,由经济发展部和管理协会共同创建了物流管理中心。该中心最初以工业企业高级管理顾问委员会的形式出现,积极协助制定物流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地区性、全国性物流专业会议。在此基础上,于70年代后期正式成立了物流协会。英国物流协会的会员主要是从事进出口业务和货物流通、运输、装卸等部门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协会的工作包括举办年度巡回讲座、设置物流管理奖、出版发行物流管理通信刊物等,以提高物流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西欧的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荷兰,物流管理体制也各有特色。在荷兰,政府运输部门对分散的、按不同运输方式管理的政府职能进行调整,按照货运和客运的要求分别组建了货运管理司和客运管理司,并把由不同运输方式管理的基础设施投资职能全部集中在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司,便于政府按照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运输管理和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形成了高效的物流管理体制,而荷兰的物流绩效指数在欧洲国家是也是最高的。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各国政府也实施了一些打破垄断、放松管制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各国物流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在运输领域,英国铁路方面的私有化改革是相当有影响力的。随后,意大利等国放松了对运输价格的管制,荷兰、德国等国家也减少了承运人资格的管制,这些放松管制措施直接推动了欧洲运输业自由市场体系的形成。同时,各类运输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获得了竞争发展的宽松环境,不断延伸与扩展物流服务,促进了整个欧洲物流绩效指数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3、日本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

现代物流的理念虽然发起源

于美国,最近几十年来却在日本获得了飞速发展。总的来看,在现代物流方面,日本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与欧美等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发展道路。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是其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产业格局和具体国情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更是出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虑:日本是一个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型国家,发展现代物流有助于“贸易立国”和“海运立国”思想的确立。与此同时,日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也需要高度发达的物流产业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需要运输方式和仓储业的革命性变化来提高经济效率,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拟定了《仓库业法》,在《商法》、《民法》中也有关于仓库的消防法及一系列的法规和法令。1997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综合物流对策”,目标是在亚洲建立最先进的物流体系。2002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一个5年计划,通过利用数字化来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作为改革国家经济进程的重要一环,并提出了“综合物流管理”的观点,即把生产以及生产以前的过程,物理性的流通过程、售后服务、销毁回收等全过程,设定为一个系统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使日本物流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更进一步。大纲对主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中心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如日本最大最新的综合物流中心――和平岛货物中心建设总投资572亿日元,其中70%由中央财政出资,20%由东京地方财政出资,10%由企业投资。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在完善道路设施,改善城市内河运输条件,缓解城市道路阻塞、发展货物联运等方面,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放松政府管制、建立政府部门协调促进机构、提供政府援助等可行的鼓励政策。

三、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带来的启示

对于现代物流的管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方面。在宏观方面,政府对现代物流的管理强调计划性、整体性与协调性;在中观产业层面发挥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物流管理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微观方面,企业需要现代管理理念的支撑,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理念,要应用现代的物流管理方法与技术。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物流管理的差别,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有很强借鉴意义。

1、在宏观层面构建和形成具有协调功能的物流产业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

现代物流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很难想象有一个部门能进行各个环节的管理,经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说明,现代物流发展产业的统一性虽高。但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相关各部门的管理活动协调性实现的。因此,从国外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现状分析,主要具有宏观调控、管理分散、组织科学、协调统一等方面的特点,并且,管理体制在分散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从发展现状看,经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这种高水平的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对物流产业未进行集中管理,而是根据其经营的具体内容,通过物流各个环节的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协调配合,形成全国、地方通畅的物流管理系统,共同管理物流活动。如美国,物流涉及的安全、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工农业产业、商业贸易、海关等多个部门,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通关、运输组织、仓储管理、安全管理等,均由相关的部门统辖管理,各司其责,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总之,迄今为止,国外物流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除部分国家如日本等是在国家制定的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在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给以政府扶持外,各相关部门并未有特别管理方法,而且政府干预不很明显,美国更是因在80年代中期放松运输管制,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在产业层面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宗旨的物流管理中介组织

大量物流管理中介组织的存在是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产物,在现代物流管理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发展、创新和传播物流知识为物流行业服务:举行年会、研讨会则是其传播和创新物流理论的主要途径。通过这种方式,该协会将遍布于国内外各大物流公司中的美国物流协会成员组织起来,讨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交流物流的新理念,促进物流理论的新发展。日本物流协会(JILS)与美国CLM相比,在政府与企业间的行业管理功能更趋明显。日本物流协会是经通产省和运输省认可,由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三方共同组成的专门从事物流发展研究的全国性行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在政府引导和授权下参与物流管理工作,并由此成为政府对物流管理的有力助手。例如,它可以对有关组织创立的物流系统进行调查,可配合政府拟订有关日本物流产业系统标准的草案,可以对物流设备的生产和配送活动进行数据统计,还可以向政府提出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并通过这类建议的形式在实质上参与国家对物流的管理。可见日本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物流产业进行较为集中的管理,效果非常明显。

3、在企业层面加强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和企业外部的供应链管理

篇6

【关键词】:多元互动教学;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物流业兴起壮大,愈来愈多的受到重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热门方向。然而,受传统课堂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目前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多以教师讲授型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际需求很难被全面了解。无疑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了障碍。因此,提高课堂内外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思考的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课堂授课改革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作用、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强化师生互动启发,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1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课程特点

1.1综合性

现代物流管理是将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包装及信息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它建立在管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商品学及信息管理等学科基础之上,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综合性学科,带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1.2应用性

现代物流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这些活动过程除了有相应的理论描述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才能清楚每个环节的具体流程与管理要点。

1.3抽象性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涉及多个学科,各种理论运用较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在课程内容中还涉及了大量与物流相关的概念及原理等,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比较抽象,使学生理解难度增加。

2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2.1教学方法单一化

现代物流管理学由于其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体系中被定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正因其理论课的性质,导致目前大多课程内容仍依靠教师课堂理论讲授的形式进行,此类教学方式单调、枯燥,不仅导致学生学习被动,而且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发生分散,降低了教学质量、弱化了能力培养的功能,导致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甚至对所学内容记忆淡化。

2.2实践活动形式化

现代物流管理包含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包装及流通加工等内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实际操作性要求较高,但是由于课程的综合性质,使得课程对单一环节的实践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手段相对简单,仅限于课堂上的短暂的多媒体演示,让实践教学仅仅流于形式,无法实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也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3学生基础薄弱化

现代物流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并未涉及过多物流学专业知识,因此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由于课程的抽象性,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的情况下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性增大、学习新知识点的进展缓慢、思维滞后于幻灯片播放速度,使新知识点无法完全掌握。

3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与分析能力才能掌握课程内容、要求教学配备大量的实践环节才能充实课程内容,然而由于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而无法较好的实现课程的学习。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教学中能有效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1专题微信群讨论

现代物流管理是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物流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然而教学的更新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教材的编写更受其时滞性的影响对实时动态难以掌握,因此,当教材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时,为了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时时关注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动态,了解行业新变化,应采取新的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专題微信群讨论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式。首先由教师建立班级微信群,加入所有学生。其次分两种形式进行微信群讨论:

第一种形式是当课程每一章内容讲授结束时,根据本章知识点,让每位学生课后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收集关于本章知识点的最新动态,并于微信群中,同学可在微信群中互相讨论,检查其他同学所发内容是否是行业最新动态,如果不是,则提出质疑,然后将自己所搜集的最新动态在微信群中,如有其他同学发出质疑,可在微信群中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全程教师不发言仅观看讨论结果并记录争议较大的问题,于次回上课时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第二种形式是当每一章节结束时,结合本章节知识点由教师选取时下最热话题于微信群中,就这一热点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并在微信群中发表个人观点、相互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对讨论组中的最佳评论者予以表扬。教师可设置记录本,记录每次布置讨论后在微信群中参与讨论的学生名单,学期末对参与讨论的学生给予增加平时成绩的奖励,对于表现优异者加大奖励力度,对于没有参与讨论的学生,期末扣除其平时成绩予以惩戒。通过专题微信群讨论,拓展了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互动的空间,让互动不局限于课堂之上,培养了学生勇于探寻新事物的进取精神,了解物流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发展前沿问题,保持着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习方向。

3.2互联网答疑

互联网答疑是运用互联网邮箱及互联网聊天工具拓展的一种互动教学模式。与微信群讨论不同,在互联网答疑中教师不事先指派任务,完全由学生自发寻找问题并与教师积极探讨,问题不拘泥于理论还是实践、不限制来自国内还是来自国外、不管是科研型问题还是应用型问题,只要涉及到现代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在互联网答疑中所扮演的不仅仅是答疑者更重要的是一位启发者,教师在答疑过程中不能将问题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循序渐进的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自己寻找到答案,当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教师应当要反问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当学生提出较好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以记录下来,将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全班性的讨论。课堂分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对问题探讨,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完成课堂互动教学。互联网教学能强化学生研究问题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现代物流管理研究的兴趣,有效拓展知识面,深化对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认识。

3.3视频分享

视频分享模式包括自拍和搜索两个部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拍部分由学生用手机拍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3人为一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专业方向,相同专业方向选题不得超过2组学生,拍摄地点为城市交通枢纽站、物流中心、超市装卸货地、集装箱货运站等。同时选取相同专业方向的两个小组不得在同一地点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每组成员对视频进行简单后期处理,并撰写演讲稿,详细介绍视频中所记录的内容,于此同时,小组成员在互联网中寻找与自己所拍视频相关内容的视频,将互联网视频与小组视频进行对比,撰写分析报告,分析小组视频中的优劣得失,哪些专业细节是小组视频里面没有出现的,哪些内容是小组视频的独家记录,以此加深对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知识的认识。

视频作业制作完成后交予教师审核,审核通过的视频,教师给出评语补充完善;审核未通过的视频要求重新制作,教师对其视频指出存在问题,并给出修改意见。待视频全部审核通过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视频分享课,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展示视频作业并配合视频进行演讲,向全班同学介绍小组在该领域的专业实践情况。展示完毕后,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提问进行互动,提问过程中出现展示组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可由教师回答,进行专业实践知识的补充完善。全部视频分享完毕后开展最优视频评选环节,由全班成员共同投票选出最佳视频,教师举行颁奖仪式并颁发小礼品给获奖者以示鼓励。通过视频分享,能够扩大互动范围,拓展互动领域,让学生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管理实践运作环节的认识。

4结束语

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培养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关键,使其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的能力。因此要为学生建立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培養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秦岭. 仓储管理课程实践性教改初探[J]. 科教导刊, 2013(8): 70-71. 

[2] 刘阳,张思奇,李丁.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改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30): 198-200. 

[3] 龚安全,李先红. 基于现代物流专业群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 长沙大学学报, 2014(4): 153-155. 

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技术 信息化 智能化 可视化 集成化

现代物流管理正成为企业从流通渠道中追逐利润的主要手段,在资源和人力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今天,物流领域的潜力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插上了飞腾的翅膀,物流管理技术也随之走向成熟和完善。

一、物流管理技术与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物流管理技术是指为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应用技术,以便各物流设备达到最合理的调配和使用。物流管理技术目前集中体现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计最理想的物流方案上。它能够在不改变物流装备设施技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获取理想的物流目标和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管理和技术创新,物流管理创新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及独特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企业快速积累资金,迅速成为行业主导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化的管理只有采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应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发展到了供应链管理(SCM)阶段,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为物流管理提供节约成本和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的潜力,能大大增强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高效、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成为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随后,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第三方物流(3PL)企业于特定时间段内、按特定价格向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系列化的服务。而第四方物流(4PL)则可以使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得以实现。可以说,新的物流管理技术正不断促使物流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使得物流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

二、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信息化特征

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通过供应链建立起对企业产供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水平的目的。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制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或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文件编印、数据传输、市场信息联网、汇集与分析等,现代化仓库管理的电子控制系统,运输、装卸的电子调度指挥系统等也得以建立。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的典型特征。物流信息经过了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历程,现在发展到物料、商品的多元信息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企业级信息系统的升温,利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规划(MRPII)系统来改善计划成为行业焦点。随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弥补了早期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漏洞,完成了使企业内部复杂的流程自动化的工作,使人力资源、财务和制造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流程集成起来。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得到了提高。此外,ERP系统还开辟了把信息存储在一个服务器的不同功能区域的先河,使得每人都可以读取信息,即原先只是限于某一群体的库存、销售、财务和其他信息可以跨部门进行分享。每一个部门或功能区域都和其他部门通过流程整合进行信息共享,可以改善预测,做出更有效的决策。ERP 的局限性在于系统实施耗时耗财及ERP方案的不灵活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现有ERP系统的基础之上,公司开始通过投资于先进的专门用于支持部门间决策的新系统来寻求改善各个部门的运作效率。专门致力于企业内部特定职能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执行技术,包括计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财务结算和客户服务,引入了一定程度的专门化,使得简单的ERP系统的优势得以强化:定单管理系统(OMS)使得定单处理过程自动化;需求计划系统(DP)对需求进行预测并且检测预测的准确性;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仓库中的库存、产品存放位置和拣货;运输管理系统(TMS)对调度、文档管理和其他运输作业进行计划和自动化;高级计划和调度系统(APS)对生产计划和排产作出安排; 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管理客户支持和销售队伍自动化的工作。每一个系统都是功能丰富,专注于固定领域和范围,旨在解决每一个领域的低效率问题和改善决策支持。

进入新世纪,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 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等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得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成为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的新高度。

三、物流管理技术的前景展望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向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式的方向发展,使物流企业提高了向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物流服务的能力。

1、物流技术的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已远超出了数据处理、事务管理,跨入智能管理的领域。例如,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在美、日等国已商品化。它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物流技术的智能化是指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TS)等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资源计划(IRP)、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钢铁智能系统等。

IRP是一种具有智能及优化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打破了“面向事务处理”的管理模式,可使管理人员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案并迅速执行。这样就能够紧紧跟随甚至超前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随之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修正,并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这些变化,以应付种种突况。

智能化船舶装载技术可以保障航运安全、货物安全、货物装载时的质量以及取货等各种要求,配备这样的系统可以提升效率、服务水平。钢铁产品一体化出厂系统包括发货、运输调度、船舶配备、仓库短途运输、车辆调度等等,钢材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尺寸和重量,它放在船上,首先要解决其放在哪个仓位、哪一排、哪一层,合理配备这些钢材需要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决策技术的结合。目前,钢材切割配送中心已经成为钢铁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型物流服务方式,它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切割、加工、检查,在最佳时间内配送给各个客户。钢铁切割配送的关键技术――生产合同组批切割智能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缝钢管生产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目前国内企业都是按订单安排生产,大型的钢铁厂每月有1000多份订货合同,数百种规格的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切割、配送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切割问题中有热切割、冷切割的问题,有组批合同处理的问题。大批的单量组合合同,可以把它组合后进行切割。智能化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物流服务。

2、物流技术的可视化

物流管理可视化一直是世界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大型的国际快递公司更是迫切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可视化的物流技术可以使人们在成千上万件“流动的货物”中准确地查找一件他们想要的货物的真实图像。DVIR、GIS、GPS以及EPC等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DVIR的工作原理是在物流作业现场,设立若干个以条码扫描枪(或RFID读写器)与视频监控探头组成的物流查验点,当有货物经过时,系统将自动把货物的外观连同它的“运单号”自动记录保存,一旦需要,人们只要在系统中输入货物的运单号,DVIR能够在1-2秒之内找到这段录像进行播放,必要时,这段录像可以变成数字文件或图片被下载、打印与转发。这一技术正逐渐走向物流管理企业家的视角。

油品供应链中的物流服务包括两个环节:一次配送和二次配送,一次配送是从炼油厂到大油库,二次配送是从大油库到小油库,小油库再到加油站。先进的信息和控制技术,GIS、GPS和大规模的优化技术以及巨大数量的数据处理构成了油品配送决策技术的核心,利用可视化集成油品销售处理决策系统可以实现油品配送解决由油库怎么到加油站,车辆怎么调度、走什么路线等问题,使得服务好、质量高、成本低。这将给石油生产加工企业及相关物流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既可以改善管理,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产品电子码(EPC)系统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全程跟踪和追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的EPC代码,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化管理。当物联网的构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够彼此相联,互相交流,整个世界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目前在国际上,EPC尚处于早期测试应用研究阶段。全球目前正积极开发低成本的EPC标签,完善EPC系统的整体环境(包括网络、安全、硬件设备等),并从标准和应用方面积极推进。

3、物流技术的集成化

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集成化是物流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主要是指企业物流技术集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集成创新。

物流技术集成化体现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物流与ERP、CRM、SCM、EC等有机、实时、无缝集成,调动全球全国资源,减少库存占用,实现销售信息、生产计划、物流管理、采购供应的企业内外物流过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尽可能实现物流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和优化。使企业物流能更准确、快速、有效地为企业精益管理、提质降耗,降低库存,节约资金,快速反应、提高效益服务。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是物流技术集成化的典型代表。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这些优势能够迅速、准确的智能配车、在途跟踪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再如,深圳烟草公司西丽仓库卷烟成品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了荷兰、日本、意大利的高速自动分拣系统、关节型机器人、巷道堆垛机,采用了Profibus总线及一体化变频调速装置等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集成创新。该系统可实现对成品卷烟及时配送,品种可达300多种,出、入库能力为2万件/天,储量约为18万多件。

【参考文献】

[1] 孙大涌:先进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骥昌:物流配送中心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侯巧玲:浅谈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03(1).

篇8

    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为何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中途陨落,有的历经坎坷仍生生不息?纵观中外名企,现代化物流管理极其重要,尤其是供应链管理对原材料供应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业等组成的物流供应链在物流信息、资源配置、物流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控制、创新和调整。

    据相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物流企业以超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82万家物流企业或者物流相关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管理、功能、业绩、服务等方面综合评价,具有现代物流竞争力的企业却少之又少,规模以上物流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物流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对物流活动进行指挥、计划、组织、协调、监控,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的最终目的。

    尽可能低的总成本下最大程度实现客户要求服务水平是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所在,即寻求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提升企业的战略优势。按照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就是把适当的产品以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提供给客户。

    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已成为目前很多国内物流企业最为强烈的变革方向。面对激烈竞争、高深莫测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传统企业看似完整但缺乏系统的生产、采购、销售模式,已没有办法适应需求,加强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到流通的周期,降低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终端用户的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成本,已成为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

    1.现代企业物流概念和特征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企业物流的概念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仅物流活动的功能范围不断扩大,物流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深入。现代物流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现代物流是系统整合的协作物流。从企业内部来讲,它是对信息、运输、物料供应、搬运、存货管理、包装、仓储、实物配送等分散的物流作业流程的综合协调整合;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企业物流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物流作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降低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

    第二、现代物流是物流策略的选择。在物流中,尽管就成本而言,它是非常重要的,但现代物流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节约成本,最重要的是要平衡成本与企业长期效益、客户服务水平的关系,并且在于企业如何选择物流策略来获取竞争优势。

    第三、现代物流是客户服务物流,客户服务是物流创新的原动力。当今的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已从产品制造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与此相适应,企业的物流动作在产品生产组织的基础上也同时向企业生产过程的上下游延伸,特别是增加了产品的售中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现代物流将更多的以企业的客户服务为价值取向,强调物流动作客户导向性,成为客户驱动物流。

    2.现代物流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手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国内市场而不断发展,企业的成本优势或价值优势将是企业生存和成长必需取得的目标。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手段来获取。沿着价值优势的轴线,物流管理创新能够缩短提前期,增加可靠性,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一、现代物流管理创新的中心在于对现有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的创新。从工业化以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被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步骤。这些分割了的业务流程,差错多、步骤多、周期长、反应慢,这些都是竞争力的杀手。创新就是要缩短周期、减少步骤、加快速度。伴随步骤减少,产品的积压和库存也就相应减少了,从而得到了更高生产效率。现代物流管理注重的是整个物流系统总成本的合理控制和整个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要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重点不能仅仅放在技术创新和生产线的优化上。向生产要利润、要成本降低的空间有限,我们要着手物流管理,通过卓越的物流效率,创造企业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利润,增加企业市场份额。

    第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能比其他竞争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这种价值是通过成本高低差异来显现。对于顾客来说,价值可以独一无二的服务,也可以是低价格。价值优势就是与竞争对手的价值差异化能力。一个物流管理技术娴熟的企业,如果在存货的可得性、递送的及时性和交付的一贯性等方面领先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就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供应商和理想的业务伙伴。一个拥有卓越物流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

    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同时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直扮演辅助角色的物流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的途径 第一、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提供物流管理平台。现代化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上。物流管理信息化必备条件主要有三点:(1)一套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物流运作提供电子化管理;(2)一个能快速、方便、安全、可靠的交换数据的方法电子数据交换平台。(3)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为此,企业应加大投入,建立计算机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

    第二、建立行业物流服务模式。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第三、不断改进物流过程,增加新的服务内容。首先,实现库存合理化。库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成本的高低。企业应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水平,争取达到“零库存”。如果缺乏优化控制,运输路线过长,运输批量过小或采用运输代价过高的运输方案,就会造成运输成本的直线上升。因此,应制定合理的运输批量,选择经济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以节约运输成本。再次,增加物流服务的内容,让顾客“参与”物流。最后,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和配送中心,产品能否通过供应链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这取决于物流配送网络的健全程度。

    第四、实行企业物流服务整体外包。当前,企业应打破自办物流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第三方物流理念,积极寻求与第三方物流提供着合作。其优势在于从库存方面看,使用“第三仓库”可以一方面节省资金投入,减小企业财务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篇9

《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实用性和应用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企业组织管理能力、计划管理能力、经营决策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物流企业客户服务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以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发展空间。

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清。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有些定位为物流管理的课程,有些定位为企业管理的课程,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理解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课程定位与教学。

(二)课程内容混杂,缺乏实用性。《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的内容是物流管理的内容,有些是采用企业管理的内容,根据教师理解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混杂。而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性物流企业的特殊性和企业管理共性的教学内容比较缺乏;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涉及的概念、原则等相关的知识非常多,因此许多院校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容易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四)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教材缺乏。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是《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类的教材,适合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材非常少,只有寥寥几本,而且都是2008年之前出版的。高职专业教材的内容应当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必须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编,既不能太深入,又不能太肤浅,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流企业管理技能。

三、《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

(一)课程目标。职业教育是与企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就业教育,它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直接为企业输送实用性技术人才。从这一角度上说,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企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应按企业需求的模式来办学教学。高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整个职业,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应该围绕毕业生的就业来展开。根据中南部区域经济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点,应结合物流学生和企业管理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开展课程社会实践,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许多学生没接触过企业,对物流企业管理没有具体认识。在教学中就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到教学实践基地实习、与企业主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管理物流企业的认识。通过组织课程社会实践、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

篇10

关键词:教学过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n the didactic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logistics thoughts

Wang Chenglin1,Wu Yue1, Zhang Xufeng1, Zheng Jinke1,SunQiuju1,Li Shufen2

(1.Beijing Wuzi University2.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new didactical model will be exploited i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thoughts is used on the didactical process management,and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veracitywill also increase if the new didactical model is used , the inform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which is cockamamie now will become ordered and efficient,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new didactical model will als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tudying positively and the level of the didacticalmanagement.

Key words:The didactical process management;Logistics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物流是一门应用型科学,该学科本身强调对于实物流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如果能够将物流管理的思想融于教学管理之中,对于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实验教学管理、教学资料管理和人员管理都借助现代物流管理的思想来完成,将会为物流教学过程管理开启新的思路。

一、教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

1.教学资料管理特征分析

教学资料的管理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管理的难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以及毕业论文等教学管理对象种类多、数量大、查询频繁,其管理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资料管理模式下虽然可以通过分类存储并建立资料卡片进行管理,但是管理的效率比较低,查询更新都比较困难,信息的共享性也比较差;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原有的教学资料数量大为增加,传统的管理手段的弊端日益凸现,以试卷管理为例,不但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查找十分困难。因此教学资料的管理具有管理对象复杂多样、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的特点,增大了其管理难度。

2.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的运用

从现代物流管理思想角度理解,教学资料也是一种“货物”,其管理过程可以理解成为基本的货物库存管理,在合理地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与之对应的教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信息管理技术,使用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条码技术等在内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实现教学资料的查询、存取等操作的数字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极大地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该系统总体组成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仓库系统、条码识别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以及智能监控系统等五部分。

二、实验教学管理

随着现代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实验教学目前日益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实验教学对象和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充,实验教学的日常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1.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目前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中提高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已经称为共识,而随之而来的是实验学生数量、实验教学内容大幅增加,传统的签到考勤制度等越来越显现出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相关的学生信息,特别是记录实验过程的动态信息的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利于教师能够及时的掌握相关教学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该管理系统包括以下主要的功能模块:

(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专业,身份代码,自动识别标识等方面。

(2)学生学习任务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以及学生实验教学的完成情况统计,该模块同时具备学习进阶权限管理功能,能够对根据系统掌握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判定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并确定学生分级实验教学的具体等级,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

(3)学生实验成绩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学生实验成绩的记录、查询;

(4)实验教学内容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相关人员查询实验教学的基本资料,包括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地点、实验步骤等教学信息。

(5)学生实验教学综合评价模块;能够对学生实验进行实时监测,完成实验数据的实时记录,并具有实验过程追溯能力,防止伪造实验数据,并能够对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判,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成绩评定;

2.实验室设备管理分析

目前由于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实验室实验教学设备不断增加,同时在有限的实验资源范围内必须多个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实验场地等资源,这就带来实验设备更换识别的问题,以我校的理化实验室为例,一个实验室需要承担不同教师的近十项教学实验,管理上千台(套)不同类型的实验设备,而且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存在着人员和设备的重叠,给实验室设备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而采用现代物流先进的货物管理方法,引入RFID技术,建立实验设备的动态储存位置管理;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学生领取设备的动态管理,这样就可以将实验室设备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减轻了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量。

3.实验教学过程的人员管理

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人员的自动化智能管理,自动实现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出勤情况的纪录,并可以实现人员实验时间安排的合理规划,防止出现实验教学时间冲突的现象,对于简单的、基本无风险类操作实验,可以实现实验教学的无人化管理,实现学生实验时间的自动调配,有效地解决学生实验时间无法整体协调,实验教学无法整齐划一完成的难题困扰。

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和资料管理的管理对象种类多样,且相互作用,并具有典型的实时动态变换特性,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计划和控制,符合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思想,将现代物流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管理,突破以往传统的手工资料收集、整理、查询的管理模式,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依托,从系统整体管理的角度出发,符合现代物流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将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单位:王成林,邬跃,张旭凤,郑进科,孙秋菊,北京物资学院;

李淑芬,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