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现代化建设基本要求来看,需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今,我国工业化已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而城镇化发展迅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者相融合,相支持,但农业化却拖后腿,因此,要实现“四化”发展,关键还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还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使其向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1]。
(二)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来看,大量农村人口及壮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只剩下妇、幼、残、弱无劳动力或低劳动力人群,而面对大面积空留出来的土地,即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这些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使用,可在农业发展方面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增产增收。可见,只有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成本攀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业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民就业难度大,农民收入持续下滑,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较差,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居环境条件差等现状,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对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型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现有农业生态模式下要保证不欠新账,将过去的农业经济发展中签下的生态环境历史账还请,保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二者的协调统一。那么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1)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种植技术的发展,农药、化肥、地膜等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农产品工具得到极大应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新时期,还应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鼓励、推广使用缓释肥、有机肥,扩增绿肥农产品种植面积,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此外,使用后的地膜要正确处理,建构美丽新农村,全力以赴打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2)做好水利设施、耕地、水域滩涂、草原等的保护力度,并严格按照集约节约用地制度与耕地保护制度办事,实现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不断发展生态农业,做好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强化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来,做好农村地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包括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水利循环使用设施建设)等。
(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还在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增强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扶持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面较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尽量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产品附加值。并加快绿色农副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步伐,树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境外促销,让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出口率[2]。
(三)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建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等问题,还应在加大农村地区有特色的农产品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主导农产品,成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建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做好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工作。若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允许,还可种植药材、花卉,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商人到农村地区办厂,包括药材生产与加工基地,花卉加工基地、水果、粮食等加工基地等,并从国内外引进先进的保鲜、加工、储藏技术,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结合起来,用以留住劳动力,增加就业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此外,还应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将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黑麦草等,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建构农牧结合、粮饲兼顾的新型农业结构。另外,还应强化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凸显农业的休闲价值、文化价值与生态价值,加大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力度,通过刺激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农村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民家庭经营等新模式,为农民节约更多成本,享受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另外,还应加大农村地区网络信息建设,在农村地区推行和实施电子商务营销,带动物流业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营销方式的实施,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加大农作物电子商务示范点建设等,将农业产业的发展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增强农业产业链附加值。
(四)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
要推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就应抛弃过去的靠牛拉土、靠手播种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作物的现代化机械种植,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等的播种、收获环节的机械化建设,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及农机后续维护保养工作,提升农民素质,还应教会农民善于利用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需求进行农产品种植。例如:2009年的大蒜种植热潮等,通过市场流通链条来推动农村地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
要激发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动力,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自觉参与者与真正受益者。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建设为重点,管好农村集体资产,利用好农村各种资源,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更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篇2
一、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
1.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成分。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2.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物,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3.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二、建设现代化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实现业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条件是农业机械化。农业要实行产业化,向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就必须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就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在农作物产出的诸多环节中,农业机械化都发挥出了先进生产力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良越来越重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化又为结构调整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必须以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为依托,将农作物产出的各个环节联结。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有着必然的要求。
2.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建设和谐农村,建立学科学、用科学、学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素质与修养、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连接城乡互动的桥梁与纽带,在农村科学发展观又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民健康、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逐步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迈进。
3.实现节约型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农村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农业用耕地、能源、水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发展节约型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就会大幅度地减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就会实现农业的节地、节能和节水。提高利用率,从而推动节约型农业发展。
4.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是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是强大的物质支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提高种养业的产出率的比重。农业机械化将为此提供技术和保障。农业机械化能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顺利实施:实现机械化作业的规模性、、规范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3
>> 积极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巩固和加强内蒙古农牧业基础地位 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内蒙古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探讨 树立发展新理念全力推进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 内蒙古工业化、城市化及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内蒙古农村牧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大力推进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 内蒙古: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 多元并举唱响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 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创新研究 关于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建议 多措并举 深入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加快包头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的若干思考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在呼和浩特成立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创新主导产业多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4] 内蒙古农牧业厅网站.2015年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概况[EB/OL].(2016-03-07)[2016-05-11].http:///zwq/nmygk/nyjx/540692.shtml.
[5][6] 统计局网站.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2016-05-11].http:///nmgttj/tjgb/jjshfztjgb/webinfo/2016/03/1455760440407284.htm.
[7][8][9] 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0] 内蒙古农牧业厅网站.内蒙古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EB/OL].(2015-04-02)[2016-05-11].http:///zwq/nmygk/zrzy/446089.shtml.
[11][12] 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篇4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篇5
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等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全过程。农业信息化指的是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里全面开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这些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从而加速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过程。[2]
二、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信息,可以是一种资源,也可以在市场机制中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可以是一个产业,却又有着促进产业升级的功能。多年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业信息化对我国的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这是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进而增加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总体效益的目的。(一)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资利用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的配置与应用农业资源,如何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是农业生产者始终关注的问题。虽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技术和手段,同样可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但是往往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如果将信息技术管理引入农业生产,通过对土地、土壤、水等农业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可以在降低农业生产者投入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产出,这就是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同时,这也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广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就会越有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二)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落后,是阻碍农业生产者提高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信息封闭,农业生产者往往盲目的进行种植、养殖和销售,这就造成了农产品产量大起大落,价格时高时低等为题不断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业信息网站,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指导农业生产者的种植、养殖,并利用互联网直接销售农产品的运作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成产经营模式。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农业信息,保持了农业信息的高校、顺畅传播,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效率低、信息滞后等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三)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升级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种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和资本,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并不密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三个生产要素之间的稳定性较低,而且生产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很高,这种不稳定关系的存在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来说弊大于利。由于信息化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不断发展,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在信息的作用下,渐渐形成了非常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农业信息化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农业信息化还可以通过协调流通、销售、消费等相关环节,解决农业小生产者与社会大市场之间的供需矛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3]
篇6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 年实施 《农业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 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订 《农地法》,1969 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 “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 《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 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订)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 “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 建 设 事 业” 和 “农 产 品 专 业 化 生 产 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 “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 、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 261 项。主要是围绕 《农业基本法》 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 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 1960 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 提供 了强有 力的保障……2. 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和 《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 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 “综合农政” 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三) 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 33695 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 《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三)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简新华。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J]。 农业经济,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J]。 农业经济,1995,( 3) : 93—97.
〔3〕〔日〕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 150 年—1850—2000 年 [M]。 东京: 有斐阁书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M]。 东京: 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 [M]。 东京: 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现代兼业 [M]。 东京: 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 77—94.
篇7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发展问题开始受到重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也逐渐成为了新的发展目标。当前的社会环境逐渐恶化,而且资源的过渡开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就成为实现农业发展的必要过程。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业现代化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而且在经营管理方面受到了很多的束缚和制约,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导致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产品的质量不太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而且农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低,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不足等,都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许多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遏制了农业经济的进步,另外,农产品处在初始的加工阶段,不利于实现农产品的增值销售,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2.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太少
现在农村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到位,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公共设施简直可以说是等同于无。我国现有的很多农业基础设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这些工程大多已无法满足当下的农业发展需求。农业的投资有3个主渠道:国家投资、农民自我投资和市场投资,农民自我投资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单一,几乎全部靠国家财政资金进行投入,由于各地方财力不同,导致部分基层的农业工程项目数量少、质量低;而市场投资又由于小农经济的传统经营模式无法获得发展。
3.农业科技手段的应用比较低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大部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都相对较低,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农业科技手段的应用不到位,不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比较低,质量也不高,而且农业方面的技术性人才比较缺乏,对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不够,技术结构老化,缺少相关的技术服务经费等,都严重的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4.农业经济的产业链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产业规模较小,科技水平比较低的问题,而且一些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带动能力不足,企业的竞争力也比较弱,所以经济效益也不高。同时,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重视了企业和农民的生产效益提高,忽视了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另外,在具体的农业产业链中,一些龙头企业数量不足,缺乏一定的竞争意识,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分析
1.促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经营和管理
在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建设中,首先要将农产品的附加值作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一体化的农业经济发展产业链。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农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各个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确定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将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的品种作为核心,建立安全、高效和生态环保的生产基地,形成广泛的农业产业链。另外,要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政府应当尽力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实现产业化的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和管理,能够降低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
2.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生产要素的投入,工商业部门的介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引入等,使农业成为工业化的农业、科学化的农业、集约化的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农业,把农业建成竞争力强大,能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积极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以及测土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旱作节水、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业市场信息体系等重点项目的建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启动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和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加快推广普及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力度,大力扶持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强化经济农业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点建设等。
3.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
农业的现代化,就是指农业的科技化发展,因此,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充分的应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和优质生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农业市场竞争力。首先,要加大对科技引进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实现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其次,要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机械化的生产,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地区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就应该重视水利设施的建设,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
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对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效应,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中,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坚持循环利用的原则,同时,发展新型的肥料和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不同地区的土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要针对土壤的特点,开发专用肥,并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推动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政府也可以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并进行奖励,鼓励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5.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普遍的素质比较低,专业性的知识比较缺乏,导致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滞后。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整体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包括经济、管理和法律规范方面的知识。其次,要促进度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并有效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定期的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结语
当前,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是当前的农业现代化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技术水平比较低,而且农业发展产业链不合理,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实现产业化的经营,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速度,注重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这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以此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1]郭永平.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15.
[2]王丽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篇8
当今世界,社会诸方面高速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对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现代化又是农业生产力关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以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最现实的选择,又是舍此无他途的“华山一条路”。
农业机械化历来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考察世界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其机械化程度,都是农业发展中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学分析我们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把握其基本发展规律,是做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我们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当前,从我国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和经济、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因素综合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深入解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农业机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其广泛地推广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的问题,极大地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彻底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对于实现人类的最终获得解放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以导出: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关键在农业。要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形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主要的手段和途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唯一的手段和必经的途径。
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对解放人类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农业机械化不动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
毋庸置疑,无论从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局来看,还是从发展农业机械化本身来认识,都必须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农业机械化不局限于一村、一场、一县、一地市,甚至于一省、一国、而便其融入更广阔的社会范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农业机械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兼容并蓄,吸收更先进经验、技术的滋养,积累领先一步的资本,以求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把经济效益提高到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机化有关单位要增强活力,就必须解放思想,破除旧的传统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技术报服务和经营服务活动中增加积累,并努力争取国家和有关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经济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备条件,空中是建不起楼阁的。
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当前,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积极开辟综合经营。具体来说,县、场级农机化服务机构的站、校、公司要大力发挥技术技术、经济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有偿服务,把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规模区、片的农机化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使之由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同时,要积极扶持、指导乡镇、作业区、村、队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户开展社会服务,逐步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网络。
加强国际交流,融入农业机械化世界大市场。敢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参与到农业机械化世界性社会化服务中,这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国外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具有极大推动促进作用。同时,我们的经验、技术、设备对外部市场的发展进步,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促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依法行政,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其产业的弱势特征和需要扶持保护的本质特征日显突出和重要,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和以市场为唯一主体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在范围内,是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法律法规的保障的。
实际上,对农业机械化采取必要的保护、扶持措施,是农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符合WTO的相关规则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要求的。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实现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都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产业。
篇9
一、明确涉农专业培养目标,创新技能培养模式
涉农职业教育的办学主题应该是服务农业发展,因此,涉农专业建设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出击,寻求学校与镇、村、企业以及种养大户的合作,并适时地围绕产教结合中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专业建设、课程结构,讲究实际、实用、实效,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什么专业的前景好,就办什么专业,专业设置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需而变。
涉农专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持续性和综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学与实际生产实践往往有脱节现象。据此,我们可以把涉农专业的三年学制更改为不间断的“生产过程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三年制的园林技术专业可以建立“生产体验——技能培训——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学年采取生产体验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第二学年以教学内容为目标重点开展综合实践,第三学年到大型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这样的模式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把产教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生产流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涉农专业课程体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才,更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会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用性、技术性、综合性人才。然而,目前很多涉农的职业学校还是按照以前的传统设置课程,导致理论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涉农专业课所占比例却不足,偏离了涉农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较大地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课程改革应该首先指向人的发展,指向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突出,使课程满足不同职业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优势,坚持“教学实用原则”,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生产过程灵活安排教学实习课,使学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了解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实践教学由间断性变为连续性,局部性变为整体性,使教学内容有明显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课程改革,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更好地吸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为企业、农村培养技术型、实用型和综合型人才。
三、开展多层次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复合型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就要以“面向农村,发展农业,致富农民”为着眼点,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设置专业,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学得好、用得上。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1.采取“公司”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根据各专业产业现代化的目标,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校、园林示范场、畜牧场、花卉市场等校内外实习基地,以此为依靠设立“公司”。“公司”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师生根据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计划,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产经营项目。管理上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教师、技术人员和学生承担项目的实施,组织上依靠实习基地,实行生产、教学、经营一体化,教师既传授知识,又能实地指导生产、经营,学生从生产经营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格职业能力的目标。
2.推荐学生到企业或农户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一方面企业或农民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只要给企业或农民提供技术,他们就能够把理论转化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在校学生懂知识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空间。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既能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训练,又能接受企业文化、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考试型”向“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企业或农民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又获得了先进的理论知识,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带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参与相关专业的课题研究,包括教研活动的制定,校本教材的编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分析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科研动态,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供新的经验。
篇10
关键词:福建省 海峡西岸经济区 农业现代化 策略
中圈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15-04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该区与我国台湾地区地缘相近,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是我国沿海经济地带中具有重要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进一步明确海西建设福建先行的发展思路。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两岸农业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利于加快海西农业现代化进程。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进程与海西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海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农业现代化关系
1.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基础。马克息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是一条基本的自然法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基。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经济社会结构还存在较大不平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2009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680元。城乡收入比高达2.93,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势必影响福建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繁荣”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途径。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2004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并且付诸实践,取得显著效果。2008年12月17日召开的福建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立足国情重‘三农’,融人全局重‘三农’,改革创新重‘三农’.统筹协调重‘三农”’,力求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进一步探索农业现代化。福建要先行的方针和策略。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传统农业改造、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关键时刻,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深化,福建省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海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福建省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农业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特征分析
1.福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分析。第一,福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占了全省土地面积80%以上。耕地大部分以水田为主,占80.8%,旱地仅占19.2%,且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和大田经济作物。福建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全省林地面积908.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74%,主要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宜于造林的无林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初步建成了布局比较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福建是我国水资源蕴藏量丰富的省份之一。水资源总量1168.7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人均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海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浮游生物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分布广。福建地处亚热带,全年平均气温17-21.6度,无霜期270-350天,年降雨量1000-2200ml,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动植物繁殖。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其中粮食作物品种9191个,蔗、麻、烟、油莱、花生等大田经济作物品种1709个,果树品种3000个。茶树品种400个。花木品种400个,药用植物600多种,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作物400多种,油料作物30多种,微生物中真菌类有430种。第二,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第三。闽台农业合作不断拓展,农业对外开放优势突出。福建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2005年7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海峡两岸农业台作实验区由福州、漳州扩大到全省,设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通过闽台农业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闽台”和对外优势显现,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密切关系,决定了福建省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新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和“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更好地对接“两洲”、延伸两翼,加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快福建农业对外开放步伐。
2.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劣势分析。第一,农业投人不足,农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农业资本流失严重。当前。福建存在严重的财政资金有效投入不足和使用效率低的现象,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的投资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这不仅是当前农业投融资体制存在弊端的集中体现.也是形成农村资金缺口的直接原因,是抑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农业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业自身积累不足,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农民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抑制,农业投资的软硬环境较差,农村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足以有效保证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邮政储蓄银行未能真正发挥支农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和以下的机构,金融支农的任务几乎都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承担,农村信用社不愿承担风险,相当部分资金
被大量转移用于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或者贷给乡镇个体工商户,农业项目融资困难。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有限.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专用加工的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模式陈旧,产业内部缺少联合协作。市场欠规范;研究经费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低。人才缺乏;标准化建设滞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弱。全省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全省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专用优质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收购的原料品种混杂,难以实现规格化,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农业增效,制约了产业化进程。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民间与介于政府和民间之间农村信用社和供销社等各种服务组织构成。福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隶。一是全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已相对滞后.更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导向作用不强,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大。二是福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的73.5%降低至2009年的32.3%;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全省2010年1-4月份福建省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沿海明显比山区高,最高的是晋江市,达到78.74亿元,其次为石狮市,达到57.70亿元,排在后面两位的罗源和永泰分别是7.11亿元和6.47亿元,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2.17倍。三是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在金融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减少农村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尚在进一步改革中,未能有效地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农村合作基金会因为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已经整体清盘关闭;农业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又无法面向农民开展信贷业务。在农业保险方面,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业务呈不断萎缩状态。四是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组织机构与服务功能亟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主要仍然是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要求。五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面临“两难”,即条块管理难以理顺,服务工作难以协调。六是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问题凸显,供销社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福建目前供销社改革发展很不平衡。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体制,仍在困扰着一些供销社,致使有的县级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低下,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立足于区域自身基础条件,合理地借鉴海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发挥区位优势,ECFA背景下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安全农业,保障农业现代化顺利进行。
1.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福建省最大的区域优势是与台湾省地缘相近、血缘相亲。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福州、漳州两地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来,闽台农业合作在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福建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强化闽台合作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围绕科技研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一农产品贸易产业链,以及休闲农业、乡村建设延伸产业推进闽台农业合作,承接和吸纳台湾农业产业整体转移,重点拓展良种、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开展深层次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农业产业合作上,以果蔬、花卉、茶叶、食用菌、水产、畜牧、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合作为重点,以引进台湾精致农业科技、理念为核心,强化闽台精致农业、健康农业和休闲农业合作,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就是要通过实施品牌带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福建省不少企业由于缺乏品牌而停产或关闭,农业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闽西北一些地方的柑橘等大宗农产品由于缺乏品牌而滞销或卖不到好价钱,而永春芦柑2009年出口量比2008年同期翻了近一番,每吨价格还上涨了印多美元。笋竹、花卉、水产等拥有品牌的农产品,价格依然较高,品牌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2.重视安全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规避农业风险,为农业发展创造安全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海西现代农业建设,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强化安全农业,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2009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牧业产值2001.08亿元,增长5.O%。其中农业产值825.08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371.25亿元,增长4.2%。全省农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54亿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实际增长10.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年新认定49个福建名牌农产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86个、绿色食品60个、有机食品16个,全省累计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数达到1820个,企业1106家。创建绿色食品茶叶、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4个,基地面积40多万亩。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从4次例行监测的结果看,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稳定提升,蔬菜合格率达97.9%,茶叶合格率达984%,水果样品100%。三聚氰胺、鲜奶抗生素检测合格率达到100%,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检测合格率为99.9%和100%,家禽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重大动植物疫情总体乎稳。强制畜禽群体免疫工作,实现疫病防控关口前移;严格疫情报告与核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排除疫情隐患。及时监测并组织水稻“两迁”害虫科学防治,全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2300万亩次,防治3200万亩
次,保证了虫害不成灾。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围绕全国“安全生产年”和福建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目标,开展法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三项建设”,农机事故指标全面下降。
四、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策略分析
福建按照2004年11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2006年8月15日颁布的《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试行草案)》确定的监测指标体系,福建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得分已经由2000年的50.1分,上升至2006年的68.2分,增长36.1%,平均每年增加3分。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指标得分从11.24分提高到16.65分,增长48.1%;“社会发展与环境子系统”的4个指标进程均达到95%以上。从总体上看,目前福建已进入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海西建设福建先行,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福建应采取更加有力举措,继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建立宏观指导机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康稳步发展。其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业发展新思路。建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新思路,把宏观指导、市场导向、信息引导、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等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点。其二,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稳定完善农村基本政策。突出抓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尤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业投入政策的落实到位,抓延长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等扶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其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确保全省耕地稳定在1750万亩以上;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兴修水利和改造中低产田,使旱涝保收耕地面积提高10个百分点,继续改造500万亩中低产田。其四,完善基础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推广、病虫疫病监测防治等基础体系建设。其五,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抓好农业部门执法体系建设,在建立省地县各级法制工作机构的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综合性的农业执法体系,形成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便捷、执法公正的执法体系。
2.摆脱路径依赖,构建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制度基础。第一,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率先实现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政府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和管理可将其收益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联系起来;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政府要缩小征地权的使用范围,明确“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对非公益性的经营用地可采用农用地转用的办法依法按市场交易规则加以解决,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走多元化安置之路;在完善农村农地流转市场方面,政府应在确保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建立农地市场基准地价,并定期公布。发展农村土地中介服务机构,为农地流转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在提高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方面,政府要规范土地市场,逐步取消“双轨制”,实行“单轨制”,要在征地制度改革、完善招标和拍卖出让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协议出让;在规范政府行为方面,要界定政府的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政府应公开办事程序,提高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在鼓励存量土地人市方面,要加强对原划拨土地的管理,严禁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非法交易。要挖掘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此外,还应转变依靠占用耕地扩大城区面积的旧模式,尽量发展由非耕地转化的增量土地市场,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其一,重视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福建省应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技术研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力争在主要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种养、贮藏保鲜加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高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厚实基础。其二,重视品牌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推动每个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福建区域特色和相当经济实力规模、经营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农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促进优势品牌的集聚。鼓励企业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做大,提高企业在全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传统产业向品牌创新转型,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采用典型示范与综合推广相结合,加快建设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漳浦、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逐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其三,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为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要组织与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方式,实施过程管理与有效引导,使农户在价格形成、利润分配等伺题l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第三,重视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农村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从土地中解放农民,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有序转移;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致府主导。政府将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合力,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积极建设学习型新农村。重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开放式农村教育,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教育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为福建农村以至整个海西的现代化创造条件。鼓励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培训投入机制。建立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农民最为迫切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有效提高。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营造多类型农业发展模式。首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要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福建省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总量虽有增加,但投入强度仍显不够。2009年实行单-项示范与集成推广相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进村人户。全省建设茶叶、蔬菜、食用菌、芦柑、葡萄、香蕉、水稻、马铃薯、肉羊等9个集成推广示范县,建立单项示范推广和综合集成推广示范片376个、农垦与南亚热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5个.培育“五新”示范户3500户,辐射推广作物200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水稻、茶叶、生猪3个试点产业初
步形成了集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新突破,16个县(市、区)先行开展部级示范县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定位、管理体制和工作保障问题: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开局良好。因此,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其次,制定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综合标准。重点抓好各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主要农产品集中产地县和快速检测室的建设。积极推行良好操作规范(C,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l4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9000)认证和管理工作。第三,推进农业信息化。继续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完酱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第四,探索多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着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农产品加工、医药、能源、环保、生物化工、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被称为“第三农业”的绿色能源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现代生态农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育型农业等多功能农业除了作为衣食之源、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积累资本外,还具有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功能,如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就业机会、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