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4 17:5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化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化学的特点

篇1

关键词:涉外护理;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精品护士;知识储备

作者简介:宋利萍(1968-),女,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孙宝琴(1969-),女,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突出涉外护理专业特点的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研究”(编号:XHXNO·12140069;主持人:宋利萍)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5-0040-03

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已成为护理行业的龙头产业,精品护士的大量输出带动涉外护理专业向纵深发展,培养涉外护生不仅需要有精湛的公共英语,更要求其具备较高水平的医学专业英语,以适应国内外各大医院对护理人才的渴求。

一、问题的提出

生物化学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医学各类专业报考研究生考试必考科目之一,是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护士证考试也涉及部分相关内容,因此研究生物化学精品课是重要的。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对此都有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但是突出涉外护理专业特点的生物化学精品课的教学资源,国内还没有院校全面系统地探索研究。

在涉外护理基础医学生物化学授课过程中,明显感觉缺乏一套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适用性的生化双语精品教学资源。比如课堂专业英语词汇量提供方式;哪些命题需要英语加以阐释;课堂教学采用何种模式,师生怎样进行英语互动;考试试题医学英语占有量及难易度如何调控等,一直是模糊的、随机随性的,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通常由教师自己掌握,出国护士班和普通英护班的英语词汇量也难区别,期末综合考试便也缺失达成的尺度。

另外,学院双语授课大多停留在给出英语词汇阶段,这只是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对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将大量输送到国外,从事护理专业工作,英语词汇远远不够用,急需加强和提高。双语教师必须努力上升到第二、第三阶段,即教师要给出重要内容的英文短语,对重点概念用英文解释,重点问题以英语和学生互动,并在课外进行该学科的前沿科技发展浏览与学习。教师冲上档次,就必须研究探讨这些相关材料,以防捉襟见肘,做无米之炊。

本课题创新点是突出涉外护理专业特点,即给预备出国护士准备国外先进的医学专业英语知识,包括词汇、相关资料、病例及习题,且是原汁原味的,比单纯双语教学更注重实效英语。

因此生化双语教学资料的研究储备非常迫切,其结果将对各级涉外护理专业的生化教学有充分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掌握临床生化护理知识具有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为达到积累和运用生化双语精品课资源目标,拟从更新教学理念、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研究、授课模式方法、案例调整、试题练习、考试机制及教学理念等具体实施上做一个优化式探索研究,对教材内容及授课形式有精雕,有舍弃,能使教师在有限的学时上课从容不迫,学生接受有度,不盲目繁乱,彼此心中有数,学精又学博,相应的生化知识在护理过程中达到够用有余。研究过程中保证教师同研同用,集思广益,应用过程发现新问题,继续研讨,逐学期进一步完善。

(一)更新涉外护理教学理念

普通教师很少有出国学习机会,但护理医学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任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国外最新护理教学模式及发展动态,注意护理先进思想在教学过程的衔接与渗透。

如加拿大的护理教育亮点是,使学生早期接近临床,课程设计与实验室设计接近临床实际,重点学习与护理实践有密切关系的课程,基本在实验室上课,且常去教学医院观摩。可以借鉴的经验是,如果需加强对患者营养健康方面的护理,生化双语授课要追加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等相关英语知识,在教材内容和实验内容精选上要有所反应。

(二)教材研究

涉外护理生化教学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化的基础知识,注重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拓展知识面和国际视野,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奠定语言和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创新能力。

课题主研人积极参与编写人卫、北京、科学出版社生物化学高职高专教材,在编写会上与名校教师探讨涉外护理授课情况,就如何优化章节内容、授课词汇量、双语教学模式、考试机制等问题进行交流学习。根据本院涉外特色及学科学时,精选教材和授课内容,同时拥有几本国外英文原版生化教材,作对照研究,注重英语知识的原汁原味。

(三)授课模式

根据选定教材内容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主要词汇、内容、重点练习采用双语授课探索,保障学生得到必要的生化英语知识储备。同时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问题探索法、小组讨论法、案例研究法等,加强英语知识学习与掌握。课下与学生就进度、难易、量的问题交流心得,使教学方法和形式更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过多过难的内容,要适当调整词汇量和进度。

(四)案例调整

营养物质代谢章节采用案例教学,需同国外工作的英护毕业生保持联系,掌握生化英语知识在护理中的应用成果,提供国外医院护理新型案例,同时查寻网络、书籍收集资料,保证案例的典型性、新颖性、针对性。

传统病例资料多采用美国蒙哥马利《生物化学—附病例分析》,内容翔实,具是国外医院采集的典型病例,综合生化各章知识,也串联其它基础医学与临床内外护儿相关知识,非常实用。

(五)试题练习

逐步收集各类英语题型,筛选好题,使其多样化,从不同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知识情况,达到练习巩固之目的。名词解释、词汇互译、单选、多选外,增加相关知识的阅读理解题,更利于学生掌握护理专业英语。可联络雅思班学生,借鉴试题方案。

(六)整合考试机制

英语试题覆盖量加大,从原来的简单英语词汇互译、三五道单选题,扩充到名词解释、多选、阅读理解题。提高难度,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

考核方法采用综合考评法,既考核学习的最终效果,也注重记录学习的过程,以不同分值将各考核成绩记入课程总分。这种灵活的考核、考试方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又注重双语教学实效。具体包括:课堂学习情况评价、包括出勤、问题回答和课堂学习活动(如讨论、辩论等)各方面的表现(10%);课后作业、小测验及精短科普论文完成情况(10%);实验项目、参与实验及态度,填写实验报告认真程度等(10%);期末考试、出国护士班英文试题涵盖量占总量50%。

三、研究结果

(一)一份生化双语教案。包括重点词汇、重要命题、重点练习的详细英语解说。且保障重要性、实用性、准确性、典型性。

(二)一套双语多媒体生化课件。精选重要章节内容,网上搜寻共享图片,或自制图片与动画,争取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并提供重要的英语案例,提供丰富的英语词汇及用语,附有一定数量的英语试题。

(三)一套双语生化试题库。主要以单项与多项选择题为主,尝试增加生化短文的阅读理解,涉及重要章节的基本内容,联系临床护理与生活实际,有实用性和趣味性,考察学生对医学生化知识及相关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

(四)整合生化双语的考试机制。增加医学生化英语方面试题数量,提高分值,出国护士班争取覆盖量达50%,通过仔细阅读判断来选择正确的答案将是主要的双语考试方式。

(五)精选两个常用实验,采用双语介绍原理及指导,与学生互动操作。目的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用语。

(六)一堂生化双语教学示范课录相。从组织教学、学前诊断、目标设定、重点讲授、联系临床护理、学生参与互动、内容总结、目标测试达程度等各方面体现双语教学特点,请同组及教务督导组评判讨论,总结修正,达到最佳方式与效果。

四、得出结论

建立一套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适用性的精品生化双语教学资源,在授课过程中明显感觉得心应手,上课从容不迫,学生接受有度,能达到有理可依,有例可论,有料可查,有法可用。

与只简单给出英语词汇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突出涉外护理特点的双语精品生化教学资源更实用有效,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化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利于督促教师加大力度学习研究双语教学授课方式;教师在搜集英语资料、研究原创英文版教材时,提高了自身的英语储备量和知识应用能力;利于增加教与学互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讨论与思考

近两年的研究时间,两个学期的授课尝试,课题组教师与实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研究探索,讨论撰写,用到什么,直接从资料库中取来便可,并且随着新学期授课,有了新的研究新的发现,及时给予补充,使这套涉外教学资学越来越丰富,完善,是较完善的教学实践资料。

最实用的教学资料是精美细致的课件,采用多媒体授课,提供大量的词汇,教与学都方便,能减少抄写时间,增加感官记忆认知,能提供大量的国内外新科研进展视频和文字资料,扩大学科英文知识面。

从期末双语试题考试结果还看出,学生对基本的生化重点概念词汇、短语掌握比较牢固,选择题大部分能答对问题,对阅读理解和判断正确还是模糊,主要原因,学生还是把学习精力放在普通英语学习上,对专业基础学习感觉压力大,用功不足,有的疲于应付。

通过教学示范课,自己增加了认识,制作课件更细致认真,每一环节构思,甚至说话的语音语调,都做到美感,实用,激发兴趣,加强锻炼。以后让授课教师都讲示范课,互相评课,取长补短。但涉外生物化学授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提出来引起注意,有的丞待解决。

(一)应用双语教材欠缺

目前没有合适的教材,为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记笔记困难,不利于复习提高。急需编写一套突出涉外护理教学特点的实用性英汉对照双语教材,并且附有一定数量的双语试题,讨论题。这是今后的研究课题。

(二)双语教学特点不容易把握

双语教学不是外语课,是给予学生专业英语词汇和相关外语阅读资料的学习过程,达到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外语词汇的综合目的。通过外语交流获取专业知识是教学重点,应该怎么上双语课,上到什么程度,还要继续研究,寻求更好的方式方法。

(三)双语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我院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多为阅读理解好。由于教师师未得到公共外语的专门培训,缺乏在国外学习交流经历,多为教师自学,其专业知识优秀,英语听说能力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因而上课时难以展开解说,讲解时无法发挥自如,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以应对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学生容易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因此师资力量是横亘于眼前的重要问题,不能急功近利,学院要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引导教师从词汇、句式的双语讲授一步步到材料阅读与交流水平。

(四)双语授课不能闭关自守

教师不能低头研究自己的一部分,要注意视野开阔,打得开,放得开,收得进,与护理英语教师、学校雅思班教师,外界英文教师,甚至与学生能经常性沟通,交流对专业知识学习掌握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五)目标需合理,由少到多,体现渐进性

在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存在着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推进。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本来艰涩深奥,很多知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分析、消化,学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识时明显吃力,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若对这样的学生强行进行双语教学,结果必然是舍本逐末,这时汉语基本知识的掌握需求更重要。故在双语授课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好高骛远,为了片面追求用英语教学而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六)解决教学时数不足问题

涉外护理班更注意英语教育,基础医学的课时一减再减,正常上中文内容已觉吃力,利用专业英语授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真是雪上加霜。如果不能增加学时,解决的方法是,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将需要用英语解释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尤其将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专业词汇,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来演示,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时间,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应注重涉外护理多元文化的渗透

文化是有差异的,学生必须懂得并运用如何在多元文化下的护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与沟通方式,这更有利于出国护士的工作实践,同样的护理过程要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进行。因此生化教师要渗透多元文化护理知识。

总之,涉外护理教学很多问题还在努力探究,期待进一步完善,使之更适合教学双边活动,为双语授课及涉外护理教育提供更加详实深厚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孙树泰.生物化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班会课 五性 德育功能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始终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牢牢抓住思想教育这条主线,同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好班会课的目的和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切忌召开漫无目的盲目式班全。在国庆节前的夜晚,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前夜”为主题的班会,召开了一次革命烈士遗诗、遗言的朗诵会,这是为了纪念那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前夕慷慨就义,用自己的鲜血孕育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的革命先烈。在活动展开之前,我向大家推荐了一批这方面的书籍,学生精心筛选、背诵、排练,在此过程中他们深深为烈士的文章诗句所感动,有些学生忍不住写下了一些悼念缅怀革命先烈的文辞诗句作为纪念。朗诵会是在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的,面对烈士的英灵,学生对烈士的遗诗和遗言的感情体验更加真切,他们大都是含泪朗诵的。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的教育,能让爱国主义的情怀根植于学生的思想,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内容要有针对性

班会课要有问题的针对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课时必须有计划地写出班会课教案,对班会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考虑通过班会课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何种方式,应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特别是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备好班会课,结合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争取教育的主动权。如针对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偏科现象,班主任应利用班会课有针对性地给学主讲清道理,例举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素养全面、文理贯通的实例,使学生从正面受到教育。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最简单的常见现象,比如偏食给儿童生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影响等,通过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偏科的危害,从而克服学习中的这一不良现象。

三、形式要讲究多样性

班会课的形式是由其内容决定的,不同内容的班会课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就其内容和形式来说,班主任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尽可能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如讲演、报告、座谈讨论、观摩展览、诗歌朗诵、文化娱乐、体育比赛、知识竞赛、影书评论、专题辩论等。另外,如今的社会,处处充满了诱惑:繁多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的网络游戏、时时上映的电影,无不充斥着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们还运用传统的方法干巴巴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则很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对此,我们可利用媒体、课件、音乐、图片等将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渲染气氛,带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班会课的质量。总之,班主任要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想方设法采取他们所喜闻乐见而易于接受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班会课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班会课的主体应是班级的全体成员,班主任只是其中的一员,在活动中只能起指导作用,而不能包办代替。班主任的领导艺术在于使班级这个整体运转起来,因此班主任在召开班会前应与班委会、团支部取得联系,精心策划,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可能使影响学生能动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达到优化,真正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我在班级开展了“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学生通过生动感人的小品表演,使这场教育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表演中,我故意设计了一些错误,在小品结束后向学生提问,学生也都表现得十分活跃。(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还实现了从被动教育转化为积极的能动教育,让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克服和避免了班主任大包大揽,唱‘独角戏’,进行一厢情愿的说教或训话式教育。

五、要注重成效的实践性

篇3

【关键词】化学 生物化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4-02

生物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教学课程,课程体系严谨,理论知识较难,发展速度很快,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由于这门课涉及许多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抽象,分子结构庞大、复杂,对许多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的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生物基础底子薄、基础差,掌握好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况且,目前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授课时数较少,我院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授课时数只有36学时,这让教学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要使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突出化学特色,又要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掌握生物化学领域内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应用技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实现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的目标。

一 结合化学专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

生物化学教材较多,如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聂剑初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郑集主编的《生物化学》,这三种教材均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是公认的比较优秀的教材,各具特色。以上三本教材虽然内容丰富,系统性强,但由于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兴趣以及知识基础不同,在使用这类生物专业通用教材时,常常会感到不适应,给教和学都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太适合化学专业学生,因此,结合化学专业实际,选择适合化学专业学生用的生物化学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我院主要选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因为该教材是专门为化学专业而编写的,全面反映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介绍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在阐明重要的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同时,也介绍生物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且根据化学专业学生的需要和知识基础,更多地应用化学的观点和理论来讨论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综上所述,化学专业使用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材比较适宜,同时辅以聂剑初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和郑集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学参考书。

二 基于“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修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是指导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的纲领性文件。不同专业要求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作为专业选修课来要求的化学专业,必须强调生物化学的应用性。因此,我们以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学蓝本,基于“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编写了生物化学的教学和考试大纲及本科生物化学教师备课提纲。上述教学资料着力于优化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对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了详尽说明。每年开课前可根据生物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陈旧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及时修正与更新。教学时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科书作为学生的参考书,另向学生推荐一些新版专著及相关的综述文章以及生物学网址作为参考。这样,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教材“旧”与进展“新”的矛盾,保证教学内容不落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不依赖教材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物化学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了他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主动性。当然,这对授课者来讲要求更高,既要通晓各章节理论知识,还需侧重具体实践应用。如在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时,要联系磺胺药的发现,以及酶的抑制作用在制药行业和农药等行业的应用,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 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基本概念多等特点。因其涉及的理论与技术较多,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水平,需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1.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抓住学科发展前沿

在教学内容上,要对生物化学一般性内容进行融合、压缩、削减和取消,保留必须的基本部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在授课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应用,重在启发学生兴趣,对在21世纪可望有重大突破的新的研究内容给予重点加强。

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注重发展智能转变,通过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短短的几十个学时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生物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重点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着重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学生感知孤立、零散的概念纳入体系之中。

2.利用化繁为简的动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讲解起来非常抽象,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将呆板单一的教学内容安排转变为生动、多彩的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质,以生物化学在化工、制药、环境工程、材料学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为例,采用案例教学法,把静态的、被动的接受专业知识变成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典型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四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但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总课时极少,实验课更少,一般仅有6个课时,所以不能安排更多的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开展《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工作,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试验设计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研和工作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提高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五 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理论为主、应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对于化学专业来说,生物化学课程性质为选修,加上课时较少,因此,学生对其缺乏兴趣,经常缺席,学习态度不端正。生物化学的考核不应只看期末考试成绩,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对生物化学进行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全面考评。首先主要体现在优化考试的成绩比例上:期末考试成绩占60%、作业占20%、实践占20%。在平时作业的设置上多一些理解型、应用型强的题目,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适当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知识,可以给出三种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并提供等电点,让学生设计一种简单方法分离这三种蛋白质溶液。这样的题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古练权等.生物化学(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曾虹燕、刘跃进、张小云等.构建工科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73~175

篇4

【关键词】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5)11-0138-01

一、生物化学实验对于高校生物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的促进作用

生物化学具有内容丰富和发展快速的特点,医药、生物、农业以及食品等多种学科都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这也是生物化学容易引发学习兴趣却又较难学的原因。生物化学最忌讳死记硬背,纯粹的死记硬背会让理论学习变得无趣,失去了生物化学的趣味性。生物化学实验分为很多种类型,包括生化分离实验、普通生化实验以及很多高技术水平的生化实验等。普通的生化实验主要是以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对各种生物分子进行分析研究;生物分离实验则是借助电泳、离心以及层析等方式分离和纯化各种生物分子;生物大分子结构以及X射线衍射技术等的研究都归类为高技术水平生化实验。例如,在进行蛋白质的酸碱性反应以及等电点的测定实验中,实验就通过对蛋白质的加酸和加碱处理,借助酪蛋白溶液遇酸和遇碱后的具体反应现象和情况对该知识点进行直观和形象的展示,教导学生理解何为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同时对等电点的概念也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在进行酪蛋白溶液在不同的PH值下的沉淀量试验中,体现了酪蛋白的等电点,此外还帮助学生理解了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二、借助生物化学实验,学生可以产生对于生物化学的求知欲以及科研兴趣

生物化学属于实验科学,可以说,实验是生物化学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对生物化学进行现有知识的理解,可以进行新的知识发现,显著地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生物化学揭示的是生命的化学本质,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正是因为生物化学实验的不断开展和创新,才保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断出现的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化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正是由于生物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很好地解决了生物理论知识学习太过枯燥的问题,进而展现了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的魅力。很多生物化学知识相关概念都太过空洞抽象,单纯的理论讲解是无法帮助学生进行透彻的理解的。但是借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就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例如在酶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等试验让学生明确酶活力的概念和相关的测定方法;在对于“酶的抑制和激活”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该实验的主要原料是唾液淀粉酶,因为唾液淀粉酶来自学生自己的唾液,所以个体之间的酶活性存在着差异问题,而且在进行唾液稀释的过程中,有些人对唾液的稀释浓度刚好,所以在所设定的激活、抑制和对照三个组别中的实验现象表现的较为明显,分别出现了黄褐色、蓝黑色和酒红色的情况,但是有些学生对于唾液太过稀释,所以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千奇百怪,这就使得学生非常的新奇和兴奋,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如此也帮助学生理解了何为影响酶活力的因素以及测定酶活性的关键之处。

三、借助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研究是生物化学的研究重点,所以生物化学实验的实验材料一般都是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的情况,这也是生物化学实验的相对误差太大的主要原因。只有学生能够做到严谨、灵活、细致和创新,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因此,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使得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所采用的实验普遍具有方案已经成熟的特点,所以只要正确、规范的进行操作,就可以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因为实验结果鲜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神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排查影响实验的因素。例如在进行“蛋白质的凝胶过滤层析”实验中,通过检测器和电脑对凝胶柱中样品的不同分子量和颜色的蛋白质分子进行分离的洗脱曲线进行展示,让学生真正明确凝胶过滤层析工作的原理和方法。有些组样品的洗脱峰狭窄,体现较好的分离效果;有些则是峰形展宽,没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学生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观察之后,通过对柱面进行沉降和平稳上样,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从而也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为严谨和细致。除去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以及为锻炼学生而进行的实践能力,还需要进行综合性和涉及性的实验,让学生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生物分子的分离技巧。让学生明确在进行生化分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具备灵活的艺术性,进而真正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所以高校在生物化学专业教学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最为直接的就是加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相关的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篇5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生物化学主要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的规律。生物化学为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医学各有关专业的必修课。本次,本报主要推荐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镜岩教授主编的教材《生物化学》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6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材和教学的经验得失

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评《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

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的进展,正值腾飞时期,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漫长岁月里,今日正步近一重大的里程碑。本人在大学从事生物化学教学、科研已近半个世纪,1980年主编了《生物化学》教科书(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对学科发展,不得不在1989年,改写第二版,又过了10年,我又主持改写第三版。在这两次改写中,环顾几本国际上著名教科书,它们正不断更新换代,为了写进重大最新成就,又受篇幅限制,就尽量缩小或删除基本的入门内容,但仍都达千页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篇幅,我们写教科书的人,都有点步履艰难之感,何况对我国初习生物化学的学人,更难于适应。

1998年秋天,在国际书展中,我发现了这本Instant Notesin Biochemistry。入手细读,感到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精要,速览”的生物化学教科书。它言简意赅,内容新,编排、写法利于记忆。它十分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简明扼要介绍了最新成就,经过精选,指出重点。对于想了解、记忆和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初学者,无疑是一本好书。书中内容深入扩展,相互参照,相得益彰,必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向科学出版社作了推荐。他们经过了解研究,作出了“速译、出版”的决定。我为青年学子们得到出版者的慧眼感到十分高兴。出自这样的心情,我担起了主译的责任,组织了几位能者,用较短时间共同译出,以飨读者。

当前,分子生物学正值热点中的热点,其中,人类基因组DNA全序列测定无疑是重中之重,这个巨大项目即将完成。为阐明生命活动的真谛,“后基因组”研究,即“蛋白质组”研究(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的整体研究)的时代即将到来,它将是21世纪整体细胞生物学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此时刻,我们必须向前看,否则必将永远落后。

Instants Notes丛书总主编、英国利兹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院教授指出,当我们看到一年级新生辛辛苦苦地啃完大量用小字体印刷的生物化学课本时,我们就相信,肯定有一种更好的方式,那就是以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述其核心内容――《生物化学》(Instant Notesin Biochemistry)因此应运而生。本书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然而,我们的初次尝试并没有使各方面的内容都处理到位。例如,学生读者和教员告诉我们,基因表达部分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匮乏,还应有许多其他较小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在新版中涉及了所有这些内容。主要扩写了基因转录及其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调控,以及RNA的加工和蛋白质合成。我们还根据反馈意见增加或重写了许多其他主题,包括酸和碱、pH、氨基酸的离子化、热力学、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结构测定、流式细胞术、以及肽的合成。我们在编撰新版时,还重新考虑了每一幅插图,并作了必要的修改,以便使学生读者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我们还增加了许多新插图。所有这些工作必然导致本书篇幅的增加。然而,无论如何,不管是从正文看还是从插图看,我们都尽力设法使本书仅包括我们认为对理解本门课程来说是重要的那些内容。

因此,新版的特色就是保留了与前一版相同的特征――以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述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该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并且在可怕的考试来临时也适于复习!非常希望修订版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生物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定价:55.00元

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评《生物化学》

王曦

相信王镜岩的《生物化学》一书对生物专业的同学来说已经不存在是否值得推荐的问题了,因为这是很多院校考研的指定教材。

以前上课的时候没认真听过生化学,而且我是想考动物学,对生化不感兴趣,所以学起来特别痛苦。在考研的那段时候每天都在复习,简直是痛不欲生,1300多页的书让我不知从何入手。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尽管我学起来很困难,但这的确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

这本教材吸收了国内外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章节仍按先“静态”后“动态”组织编排,符合我国生物化学的教学习惯,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但是教材中有些概念有待商榷,如酶的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的定义,多酶体系与多酶复合体的定义。另外,它的覆盖知识点全面,内容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和辅酶、抗生素、激素和生物膜等,有一定深度,便于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化学知识。每章都附有提要和习题,但是缺少相关解答。

本书在同类教材中是比较好的一本,能较详细介绍各方面的知识,较系统完善,总体上对于所有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参考书。

《生物化学》(第二版),王镜岩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定价:56.00元(上)62.00元(下)

推荐教材

《生物化学》(第6版)

由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6版)一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主编会议的精神,本版教材要能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较好地体现本学科的进展与我国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教材在第5版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第三篇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第三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教材重点阐述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尽可能反映生命科学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药学研究模式的特点,突出了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与现代生物技术的进展及其在现代药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版教材还加强了遗传信息传递和结构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充实了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物质代谢、代谢调控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内容;扩充了生物药物的近代概念,介绍了生物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书末附有生物化学专业名词英语注解等。

本书作者吴梧桐是我国生物技术与生化药学专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他长期倡导生命科学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药学教育模式,建立了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工业微生物学与现代药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生物制药学科体系,主持创办了生物制药专业和生物制药学院。其权威地位也保证了本教材的高水平呈现。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

由罗纪盛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一书是根据教育部1980年6月在武汉召开的高等学校理科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制订的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第一版和第二版10多年在各级各类学校使用,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本书是一本适用面广,实用性强,内容简明扼要,概念严密准确,科学性强,文字精练,层次清楚的教科书。为适应学科发展,满足基础教学的需要,1996年12月在上海召开本书的修订小组编委会,确定了修订原则和各章修订细则。

第3版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工作:

1.蛋白质一章增加了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功能分类等内容,充实了氨基酸化学反应和生理活性肽等内容;

2.重新编写了核酸一章,增加了核酸变性复性的影响因素、分子杂交、各类RNA的结构和功能、核酸序列测定等内容。改写了核苷酸、DNA构象类型、超螺旋结构等内容;

3.充实了糖类、脂类和生物膜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内容;

4.酶学一章补充了核酶、抗体酶、酶工程,底物过渡态等新概念;

5.物质代谢部分增写了“代谢总论”一节,与“生物氧化”合为一章,在糖代谢之前增加了代谢研究方法、各条代谢途径的调控、个别氨基酸分解和合成代谢概况、苹果酸穿梭、柠檬酸穿梭等内容;

6.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部分增加了真核生物DNA、RNA、蛋白质生物合成、PCR原理、第二套密码系统、多肽链折叠的辅助蛋白(分子伴侣)等内容,改写了RNA剪接、反转录作用、核糖体结构等内容;

7.代谢调控部分增加了色氨酸操纵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等内容;

篇6

在教学中,讲授生物化学之前应当适当的采用相关病例,并让学生来进行模拟今后将担任的角色,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的掌握有着充分的认识,对各个知识点作用的发挥有着完整的理解。目前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生物化学的地位得不到重视笔者了解多所医学或高职学校,均将生物化学作为考查课,课时少。在三年制的教学计划中,生物化学于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课,与其同时开课的有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局部解剖学,英语和计算机等。又因为计算机和英语统考,因此几门课程比较起来,只有削减生物化学的课时,如此少的理论学时,难以完成教材内容,更何谈联系临床。生物化学教材更新速度慢本科生物化学教材版本多,更新速度快,与本科第版生物化学比较,第版生物化学教材中缺少的内容有:基因与基因组、朊病毒、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标志物、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内容。

在教学之中有些部门为了鼓励编写者能够编写出更加哟秀的作品,在教学之中还要针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来选择适用于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措施。在章节设置方面不能一味套用本科教材,如果在教学之中要严格按照新的课程题材来进行教学,那么在教学之中就避免不了容易出现老套和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尤其是在教学中对维生素、肝脏生物化学,血液生物化学等从题目在教学中从前面章节目录便可看出需要教学之中的内容和形式。而一般大学在教学之中却始终不做表面文章,保留传统章节设置,并在创立新章节、补充新内容和教材配套上下功夫。如电大生物化学教材,配有大纲、实验指导和学习指导,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方便。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是要增加新知识点,如基因、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标志物、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以加强与临床学科应用的联系。此时学生即将进入临床见习阶段,此时的临床生化课程能够更深入地帮助学生从生化的角度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使他们对临床见习过程中疾病的了解是多元性的,对今后的临床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加强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在教学之中需要随时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生物化学教学之中,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又呆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之中生物化学教学老师需要就有丰富的知识去美化和生化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形成丰富多彩,引人入目的一种内容结构形式。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通过在教学之中采取各种集体课程方式,研讨教学材料的改革要求,针对教学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严格分析,这样在教学中比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学中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疾病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如何将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是医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临床,如从高血氨、氨中毒的讲授中可扩展到假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等,还原酶与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机理等,总之,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如能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又可让学生对临床知识有所了解,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有用性的认识。结束语多年来,各个教学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对生物化学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已提出了多种建议和办法,生物化学理论和基础技术在临床学科的应用不断广泛,这就促使我们在教学中重视生物化学的教学地位,为培养新世纪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操作能力的优秀医疗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生物化学基础。

作者:刘佳娜 单位: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

篇7

关键词:生物化学;平台化;专业化;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27

生物化学是理工农医类学科都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食品安全专业中,它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表明,在食品类本科中,越来越强调“以生物化学为基础性起点、以食品科学为中心、构建全面而坚实的食品科学理论与技术基础为目标终点”的本科课程体系。因此,生物化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和桥梁双重特性。根据这个特性,结合生物科学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我们在食品安全专业教学中,一是要把握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本身的基础知识体系的讲授,构建平台化教学内容;二是要把握这门课程在食品安全专业中专有需求和特点,构建专业化教学内容。

1 生物化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平台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平台化教学方式是指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的学习铺建一个平台,使前后课程相互连接,自然过渡,使知识体系更为连贯的教学方式。生物化学在整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本身就具有平台化的作用,它把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包括静态化学和动态化学两部分,其中静态化学主要从分子水平阐述生命中各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性质、功能及结构与性质功能之间的关系;而动态化学则阐述生命大分子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动态化学和静态化学都离不开各种有机化学知识,这同本专业的前期基础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在后续课程学习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又是生物体从外界所摄取的生命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安全性,包括营养特性、贮藏加工特性、食物链各环节中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安全特性,从这一角度来看,生物化学又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后续课程的纽带。基于食品化学课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既要兼顾其平台化特点又要兼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

2 生物化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专业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性特点,生物化学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2.1 兼顾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连接这一基本点

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生物化学的教学宗旨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承接基础化学部分课程,启下主要针对本专业后续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比如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需要阐释水分及无机盐的知识点,因为在食品安全中,水分与食品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分活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食品产业链各环节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微生物学后续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再比如说,食品中水分的含量及状态对食品感官及物理性质、加工特性等都具有重要影响,这对食品化学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中水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生物化学在本专业中的专业特性的一个特点,而在其他理工农医类教学中生物化学中水分部分的内容基本是省略的。

2.2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注重应用

生物化学是一门知识系统庞大冗杂的课程,在学习中很多学生觉得难于理解。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注重与专业化知识的结合,注重实际应用,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效果。比如说,碳水化合物的学习中,植物性食品中的淀粉与植物茎秆中的纤维素同是葡萄糖多聚物,物理性质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在于葡萄糖单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通过这样一个实际例子使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多糖连接方式对其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再比如说,脂肪一章的学习中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甘油三酯放入水中的行为,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们很容易掌握甘油三酯具有乳化特性的原因。在糖的无氧呼吸过程的学习中,可与运动后肌肉的酸痛感联系起来,可以充分解释无氧呼吸中乳酸的生成。在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学习中,可用尿液中不良气味的来源与蛋白质中氮的代谢联系起来,从而解释蛋白质分解代谢中氮排出的方式。生活中许多涉及生物化学的现象举不胜举。

2.3 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发现食品质量与安全中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知识,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先以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们查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解、示范。比如说,肉的腐败变质与酶的作用及水分含量有关,请学生们考虑为什么夏天肉品易腐败变质,这与影响酶促反应的哪种因素有关?再比如说,煮鸡蛋时蛋白质加热情况下变性,请学生考虑蛋白质热变性过程是否可逆?还有在豆腐的制作中,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这种沉淀作用是否会使蛋白质变性?在油质的代谢一章讲解时,可以举奶油蛋糕中奶油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来阐述油质的分解代谢。教学中把与食品相关的生化知识以实例的形式引入课堂,并通过讨论或提问的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4 教学中融入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热点知识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与生物化学相关联的食品安全事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与生物化学的关系,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讲解中,及蛋白质分解代谢中都可以引用此食品安全事件。在介绍油脂的性质时,可以加入陈化粮事件,使学生们意识到油脂的理化性质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理化性质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在讲解影响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时,可以加入水银刀鱼事件,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用生化知识来解释食品中毒的原因。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热点案例应用于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使学生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物化学并非是高不可攀的,生活中到处都渗透着生物化学知识,从而令学生们克服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畏惧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5 建立试题库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仅仅听课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做题来强化知识点。因而,在教学中,每章课后都给学生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学生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加强各个章节主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到目前为止,生物化学试题库已基本建成,基本涵盖这门课程的知识主体,并适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可以说,试题库的建立对生物化学专业化教学起到显著的效果。

总之,进入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各门学科(尤其生物化学)知识体系逐渐庞大,对于教学来讲难度越来越大,平台化与专业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应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取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小霞,梁振普.食品生物化学高效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7-28.

[3] 张德刚,刘艳红,施娴,等. 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7):83-86.

[4] 金蓓.师范院校食品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0(24):123,125.

[5] 李佩艳,尹飞,刘建学,等.《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69-170.

[6] 王晓霞,牛勃,解军,等.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2):140-143.

[7 ] 顾丹丹,钮绪燕,刘 杨.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的完善与提高[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2):39-41.

[8] 冯晓帆,柳春,王艳杰,等.高校生物化学特色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9):811-813.

[9] 刘秀财,郭红艳,李淑燕,等.有效方法 促进教学——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185.

[10]黄界颍,胡宏祥,李道林,等.面向农科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 天津农业科学,2012,19(5):133-136.

[11] 赖建平,顾采琴,罗军,等.高校食品生物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广州化工,2009,37(1):145-146.

[12]黄世霞,袁艺,刘学诗 ,等.完全学分制下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8(12):130-131.

[13] 左秀凤,郭云霞.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生物化学教学效果[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1):70-72.

篇8

关键词:医卫类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反思

医卫类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基层培养技术技能型医卫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推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1]。生物化学是医卫类高职院校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但因其内容抽象、知识繁杂,学生学习难度大、兴趣低,导致生物化学教学实效偏低,并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2]。教学反思是教师以提升教学实效为目的,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维度来分析和审视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在后续的教学中结合反思进行合理调整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对教师自身职业发展与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因此,结合医卫类高职院校的特点,有效开展生物化学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学实效的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1开展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1.1对教学实效提升的重要意义。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教学定位,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有效地开展教学反思对于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教学反思可帮助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专业学习兴趣、思想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准备,并进行课中引导以及课后拓展,有效地提升教学实效;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反思可帮助教师逐步认清教学规律,教师不仅可以将自身教育教学放在这一教学规律中去比对,发现缺陷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和修正,而且还可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规律来提升教学实效。1.2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是决定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积极地开展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迅速地发现自身的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树立自我批评、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意识,还能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从理想信念的根源上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反思还能进一步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能迅速发现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研究学生等过程中无形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此外,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不断尝试换个角度,换个身份去思考,并不断采用新的方式、理念、措施来解决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这一过程能帮助广大教师找到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进而有效地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1.3对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来进行指导,也需要职业院校的广大师生共同实践。教学反思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教学实效的提升,进而推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理念最直接最具体的践行;另一方面,广大职业院校教师还能通过撰写反思日记、教研文章,开展教学研究等方式将自身的体会、收获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并形成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大多专注于某一特定的群体或某一特定的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理论。

2反思的具体内容

2.1对教学对象的反思。教学对象是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的重要参与主体,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与思想动态是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通过笔者的研究与反思发现,医卫类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是大学生,具有大学生普遍的特点。他们思想前卫,思维活跃,敢于尝试,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心智不成熟,自我意识突出,容易迷失自我。其次,他们又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表现出了文化基础薄弱,生物、化学知识结构不完善,专业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能力欠缺。最后,他们是医卫类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与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工作。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社会对他们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充分地利用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能力,在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应成为生物化学教学组织的重点之一。2.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生物化学是医卫类高职院校各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内容抽象晦涩,知识点密集,学科交叉复杂,知识信息发展迅猛,且具有很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通过笔者的研究与反思发现,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生物化学主要是从分子水平来讨论生物体的结构组成、物质转化以及代谢调控,其中涉及的分子种类繁多、代谢调控途径多变,专业术语抽象,导致学生学起来枯燥,教师教起来辛苦。第二,生物化学中繁多的分子种类、多变的代谢途径决定了其与生物学、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学生某一知识结构的欠缺都将给生物化学学习带来巨大障碍,教师也容易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重点。第三,当今时代是生物信息的时代,大量的生物化学技术、理论层出不穷,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将抽象晦涩的生物化学内容变成形象具体的知识,如何对密集的知识点进行合理归纳,对复杂的学科交叉进行有效梳理,对学科最新进展进行及时传递也应成为生物化学教学组织的重点之一。2.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最为直接的手段,生物化学“教学双难”的特点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笔者的研究与反思发现,在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对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关注太少。在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以及课后教学成果巩固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导致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欠佳。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用活。通过反思,笔者发现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少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优化,基本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这不仅导致了教师教起来累,学生学起来难,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现代的教学方法没有用新。通过反思笔者使用的现代教学方法,最常见的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展示,较少使用现代技术组织讨论、布置作业、引发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代教学方法的效率,导致现代教学方法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因此,积极开展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研究,用活传统教学方法,用新现代教学方法也应成为增强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2.4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传递专业知识与思想价值是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较为深刻地掌握生物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对于生物化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无法深刻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掌握专业知识是生物化学课程的唯一目标,对于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大多认真对待,但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融入的“思政元素”大多抱着一种听故事的心态来对待,这就导致了传递思想价值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另一方面,学生生物化学学习方法未掌握,大多数学生在生物化学学习时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既不会“巧记”也不会“类比记”更不会“理解记”,由于生物化学中生僻晦涩的词汇相对较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正是由于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生物化学学习,导致学生生物化学知识体系难以形成,学生掌握的大多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点,并未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结构,并导致了“考前突击,考后全忘”现象的发生。

3提升生物化学教学实效的策略

3.1树立反思意识,在深入开展反思中提升教学实效。一是要加强教学反思理论学习。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意识的探究,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理论是确保教学反思效果达成的必备条件。教师作为反思的主体,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查阅文献、参加培训等方式来系统掌握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形式以及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通过积极开展教学反思研究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站在更高的视角、更广阔的视角来进行教学反思。二是要注重教学反思能力提升。开展理论的研究就是为了指导实践,教师可以通过积极撰写反思日记、做好教案批注、加强同行交流、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来训练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三是要强化教学反思结果运用。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结果的运用,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及时地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等方式将无形的教学反思实践转化为有形的教学实效提升。3.2注重学情研究,在全面了解学生中提升教学实效。学生是教学活动最为关键的主体,学情研究是教学反思开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必要前提,更是教学实效提升的有效保证。在开展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研究。对于医卫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知识结构不完善,在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生物学知识与化学知识储备,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由浅入深,从基础的知识来引出生物化学知识点,从常见的案例来引导专业的思考;另一方面要注意将抽象晦涩的理论转化为具体通俗的语言与案例,不仅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还能让学生记忆深刻。二是要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研究。有研究表明[4],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选择“跟风”,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低下,这不仅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更是严重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进行生物化学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采用案例教学,并将社会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比如将“毒奶粉事件”引入蛋白质的标志性元素“N”的讲解,将“毒疫苗事件”引入蛋白质变性的讨论。三是注重学生课堂表现的研究。学生课堂表现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眼神充满欢欣,说明知识点都懂了,没有必要过多解释或强调,但学生充满疑惑的眼神则说明还不是太明白,教师就应该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选择是否合理,语言的表达是否通俗准确。3.3开展专业研究,在优化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实效。专业是课程开设的基础,任何形式的教学反思都应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服务,开展专业研究是生物化学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优化的基本途径。一是要研究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但是对医卫类高职院校来说,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还是略有不同的,因此对待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也应有所取舍才能提升教学实效。对于护理类专业要淡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要注重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对于临床专业则要将与生物化学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作为学习的重点,而对于药学类专业则要关注生化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二是要研究专业的就业去向。学生就业去向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所需的专业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将来需要从事与人打交道的专业可能需要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要帮助他们学会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将来从事技术性较强工作的学生则要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此外,还要研究专业的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迅速适应社会和专业的发展。3.4拓展教学方法,在丰富教学方法中提升教学实效。生物化学“教学两难”的局面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拓展教学方法应成为生物化学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加强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生物化学教学准备、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总结的过程中都应该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其他课程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来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撰写教研论文等方式来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二是要用活传统教学法。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法仍是生物化学教学的主流教学方法,但如何用活传统教学法也应成为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备选项。一方面要用活讲授这个主阵地,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合适的案例来让传统教学法焕发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用活板书,相较多媒体课件,传统板书具有启发性、灵活性、放大性等多种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表格式、对比式、简笔画等方式来系统地呈现出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三是要用新现代信息教学法。现代教学方法有利于将晦涩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知识,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用新现代信息教学法也应成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时不应将现代信息教学法停留于多媒体课件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思考。3.5挖掘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开展中提升教学实效。医卫类高职院校学生将来大多要从事与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工作,因此对其政治思想的要求显著高于其他行业。传递思想价值虽不是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但其中却蕴含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所以生物化学也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应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比如可以通过我国对生物化学发展贡献的介绍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对胰腺炎发病机理的介绍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对“毒奶粉”“毒疫苗”事件的介绍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的开展中也应该注重加强协调互动,通过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让生物化学的“课程思政”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明确,进而形成“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黄澌.医卫类高职院校在“健康长沙”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发挥研究[J].科教导刊,2019(9):7-8.

[2]郭赟婧,方敏,陈晓姣.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卫类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实践及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7):24-26.

[3]苗培周,曹雪梅,耿会贤.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3):33-35.

篇9

关键词: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研究并阐释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1-2]。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科研能力[3]。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虚拟实验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4-5]。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激发有重要意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虚拟仿真实验室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6]。

一、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以“教师分析原理→操作示范→学生实验操作”模式开展的教学,即采用了“教师讲—学生做”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严重不足。

(二)实验教学互动不够,效果不理想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程序的既定形式使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对实验操作存在疑问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答。互动不足使多数学生仅仅按照实验步骤走一遍流程,缺乏思考和对知识的渗透理解。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操作失误或不当之处,教师不可能全程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针对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常会纠正不及时;再有实验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互动不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校对不及时,导致学生忽视所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课时有限,实验教学内容受限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生物化学验证性实验设置比例较大,而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比例过小,这确与生物化学实验的特点有关。且某些实验的周期较长,但实验课时有限,导致实验效率较低,有些实验所用实验仪器价格昂贵,不宜让学生动手操作。这必然导致生化实验教学内容受到限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二、临床模拟实验室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临床模拟实验室平台构建

目前,依据山东协和学院现有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再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课题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取了“难操作、耗时长、所需仪器贵重”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重要的项目。首先,对选取的实验项目分析探讨,课题组成员围绕项目设计了学生实验前的导学案、课前学习任务、线上检测、知识拓展及小组讨论等;其次,充分借助于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及临检实验室,建设成“线上与线下”同步的临检模拟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空间布局与医院临床检验科基本一致,设立临检室、生化室、细菌室等,同时在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也将模拟临床全套流程。

(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在医学检验临床模拟实验室平台构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中的“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模块开展实验教学,这样实现了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与检验专业的课程-生化检验教学直接对接,实验教学的资源被充分利用,也为后续学习生物化学检验做好铺垫。1.常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于临床模拟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流程如下:实验课前:教师导学案和任务单→学生明确任务→尝试进行虚拟操作和考核→分组讨论→教师跟踪反馈。实验课中:教师点拨→学生操作→教师随机指导反馈。实验课后:“线上+线下”综合评价→师生讨论、总结→反馈→拓展思路。2.技术性较强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生物化学实验部分的“质粒DNA提取与鉴定、基因克隆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存在周期长、实验技术性强和条件不足等问题,须专门工作人员操作,学生不宜进行实验。而虚拟仿真技术克服了这些不足,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学生均可以顺利开展这些实验操作,拓展了生物化学的实验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试剂配制、实验流程和参数设置等进行可视化演示,模拟整个操作过程,并得出相应的实验模拟结果[7]。参与实验的学生均有机会亲自尝试虚拟实验仪器的操作,且可以进行全过程反复多次的实验模拟操作,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实现全程多次练习PCR技术操作的目的,从而逐渐达到熟练掌握PCR技术操作的方法。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采取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体评价内容有课前任务完成评价、实验设计及操作评价、实验成果评价、“线上”互动情况、小组任务等。通过比对过程性成绩和期末成绩(表1所示),实验班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进一步说明基于临床模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前即可熟悉实验操作过程和规范,且教师能及时把控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三、临床模拟实验室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临床模拟实验的环境能给人带来逼真的视觉、听觉感受,通过计算机的简单操控即可实现逼真的实验操作。移动鼠标或敲击键盘操作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实验仪器设备的特点,这样的虚拟实验操作对于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学生借助虚拟实验操作增强了其对真实实验操作的理解。在今天,虚拟仿真技术能将最新的科研资料和技术融入其中,虚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提示和讲解能帮助学生丰富科研知识,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意识,提高实验能力。

(一)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临床模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学生实验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生物化学实验进行反复操作训练,增加学生真实实验的感受,提高实验能力。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可把生物化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例如质粒DNA提取与鉴定、目的基因克隆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拓宽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范围。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临床模拟实验,使实验教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更加优化,拓展了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二)增强互动

通过模拟实验室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功能灵活,满足学生实验中的随机答疑要求。选择答疑平台功能模块,学生即可实现与教师或者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或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得相关解答,增强了互动。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实验设备的特点,使实验的效果更加生动形象。临床模拟实验中学生可根据对实验的设想,确定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程序→进行实验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实验“基地”,在这里学生实验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又间接地帮助学生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临床模拟实验室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通常面对全体师生开放,并提供较全面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随时随地的方便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获取。虚拟仿真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利用网络即可登录平台开展实验。保障了重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克服了学生分组实验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学生可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单独进行实验操作,并能获得参与实际实验操作的感受,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四)完善实验考核体系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往往依据学生实验报告和考勤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等状况的把握。临床模拟实验教学模式不但能增强师生互动,且还能够保存学生实验的操作实录,教师借助于计算机保存的学生操作实录,全方位把握学生的实验状况,给学生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完善了实验考核体系,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实验和理论的指导。

四、结语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及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构建以“导学”为目标,以学生“虚拟+真实”实验为主导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并在生物化学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生动、逼真地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使教师随时把握学生的实验动态,更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加强辅导。教学实践表明,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丰富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模式,同时有助于引领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并一定程度上弥补真实实验所需条件的不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莲,纪朋艳,李庆华,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1):47-49.

[2]赵莹莹,何剑斌,于业辉,等.高等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713–716.

[3]李佩珍,应俊,金晶,等.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99-104.

[4]孙欣,张勇,马明,等.虚拟仿真实验在食品专业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3):46-47.

[5]秦丽玮,胡原,万建,等.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140-143,147.

[6]邹家柱,程品晶.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总结[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80-81.

篇10

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实验优化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71—02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及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生物化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农学类、园林类、动科类、食品生物类等各专业的最基础的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备受重视。然而由于生物化学发展迅速,科技成果更新快,仅仅局限在原有的教学课本知识层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如何与时代同步,而又能提高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与世界教育水平接轨成为很多学者关心地问题。本文就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入手,从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优化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1 生物化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以课本知识的理解和重复记忆为基本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早已不在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特别是高职高专的生物化学教学。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要点及定义繁杂、知识体系庞大等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生物化学时常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2)大学基础教学课时越变越少,使得原本繁多难学的生物化学教学更加难以保证质量;再次学生和老师的这对主体矛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制约因素;(3)姜萍,杨振宁等人在研究和分析了PBL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后提出:目前我国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解部分比重过大,而且其教学内容及思维方式局限于一板一眼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出现知识断层,无法和飞速发展的生物科技相结合。

2 教学内容整合改革

2.1 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及结构,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学计划的调整,生物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逐年减少。如何能够合理的调整教学课程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就成为老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教学内容整合改革刻不容缓。如课堂内的教学,可以研究把糖酵解章节与三大营养物质结合起来,联系到蛋白质、脂类、糖类在糖酵解过程中的相关联系和互相之间的相互转化,由此延伸出糖酵解与三大代谢间的相互联系。由于教学大纲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宽泛且具有普遍性,不能具体的深入的体现出学习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老师的积极能动性,在原有大纲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体系,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先后和内容重组,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调整三羧酸循环与磷酸化的课堂内容前于糖酵解的课堂内容,可以更好的对学习和理解糖酵解体系有更多的帮助,更加促进和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更替,有关生物化学方面的新内容和新发现都层出不穷,因此对生物化学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时时进行更新和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以前的课本中在DNA修复章节中并没有提到基因沉默等内容,而目前研究比较热的反义核酸技术、基因芯片技术、miRNA等内容也在基础的生物化学课本中涉及的较少。

2.2 设立章节知识框架体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在每一章节讲授前,言简意赅的提出本节课要讲授的知识架构并指出学习中应注意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和兴趣,进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也可以在布置课前预习课本内容时,给学生列出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如通过提出发酵作用的定义和实例引出糖酵解途径,之后再由此提出磷酸戊糖途径和电子传递链,最后再联系到糖代谢。课堂内容由浅入深再到浅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多媒体辅助参与教学

(1)由于生物化学的内容相对较深,且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广,因此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硬件设施来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和课堂的感染力就受到好多老师的推崇。生物化学是从分子即微观水平来阐述生命现象,因此很难讲授和认知。正因为如此,生物化学存在的一大缺陷是教学内容抽象性强而直观性差,学生难以理解;(2)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及逻辑性强,很难使学生理清思维路线。运用多媒体辅助参与教学,不仅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而且还使得教学场景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从枯燥变得有声有色。不仅如此,多媒体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学习时间得以充分利用。

3.2 多种教学方式的大胆尝试

多种教学方法的大胆应用,其目的还是在于转变教学主体,平衡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老师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充分的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和学习才能更加有效率。如罗永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法,从问题的精心设计到更加联系实际生活,从问题的生动形象化到实验中探究,强调提问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如夏新奎等人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提出了任务驱动法,他以设置具体的任务为核心,主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倡导更为开放的课堂环境,更加强调“在做中学”的理念。根据生物化学如概念较多、理论知识抽象、内容枯燥、代谢途径繁杂等的基本特点,何文胜在《在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概念图的尝试》中提到,新课改教学中利用构建概念图可以有效的组织教学,还提出概念图的三要素:概念、连线、关联词。概念图教学法可以创建一种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因此,该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

4 优化实验教学改革

4.1 实验课内容和结构的调整优化

生物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是生物化学实验内容。高职高专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更加注重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式等多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无疑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在新课改下,优化实验内容及结构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意义重大,特别是在逐渐减少大学基础课时的情况下,实验课就成了学习基础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如有关“蛋白质的电泳”实验,由于耗时较长且影响因素较多的原因,有必要对教材中实验安排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拿琼脂糖凝胶电泳、聚苯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血管电泳等进行课堂演示及分析,和学生共同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让学生自行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电泳方法进行试验,在试验中引导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在试验中提出问题,如温度对电泳的影响,电压的控制、电泳的时间,条带的宽窄及明亮程度等。

4.2 提倡实践教学及课后温习

生物化学的实践教学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传统的实验课一般都是依瓢画葫芦,整个实验过程按部就班,很难让人产生实验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状,打开思想的束缚,让实践教学真正走进大学的门襟,这才是大学教育与高中等其他教育体系不同的体现。首先在实验课上结合上课内容鼓励同学们进行独立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设计,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其次把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生物化学实验相结合,使实验课更加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再次学校应该对一些基础实验室进行开放,为爱好实验、实验失败或未做实验的学生提供再次动手的机会。而实验过后的课外温习也是加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提高学生课后实验总结报告的质量,还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刘雪珠等人在《优化普通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讨》中提到的那样,要重视课后习题,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1)优化和精炼习题内容,同时结合网络课件进行相关内容拓展;(2)鼓励同学相信自己的质疑能力,杜绝实验报告雷同和抄袭,对学生的不同的答案认真对待,并对其原因认真对待;(3)做好师生交流,如运用网络的论坛和留言平台和学生进行知识、实验等学习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5 生物化学创新教育模式改革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模式改革在当今的新课改大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就必须依赖于学科的特点和知识体系来进行改变。金虎平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同学和老师之间和谐的学与教关系是创新的基础,而打破原有的学与教的观念,确立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课本实验教材及方法的更新是创新教育的精髓。从创新的视角考虑,通过创新教育来营造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学习压力,目的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力求有所突破或有所得,进而促进和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冬招.多媒体课件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02):41—42.

[2] 刘雪珠,石戈,王健鑫.优化普通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科技文化(下半刊),2007(6).

[3] 姚慧,陈斯东,罗艳.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体会[J].健康研究,2009(4):320—323.

[4] 陈命,赵慧.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5):57—58.

[5] 闫位娟,李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02—803.

[6] 安丽欣,张春阳.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无问题现象”剖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3):61—63.

[7] 任峻峨.探究意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2):80.

[8] 邵红英.关于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41—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