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的优点

篇1

玩法一、打折

优点:快狠准,短期内刺激消费,拉动销售增加购买量;处于主动的竞争地位。

缺点:利润下降;价格一旦下降很难恢复到之前水平,影响接下来的营销活动;品牌忠诚度下降;恶性价格竞争。

使用注意点:最好一开始就把商品的价格设置为3个档位:原价、活动价、大促价。其中原价为日销价,活动价用于参加A/B/C/D级一般活动坑位和周期性促销(如元旦、教师节等),大促价用于开展S级促销活动(双11,双12)。

玩法二、秒杀

与打折相比,秒杀的优惠力度更大,通常是是单价10元以内的秒杀或者是一折半价等秒杀。

优点:便于引流,增加关注、收藏,一定程度上增加销售额。

缺点:引来的新用户大多数情况下是垃圾用户,价格灵敏度为100%,黏性很低,利润下降甚至损失。

使用注意点:对活动成本的测算一定要做好把控,秒杀活动可以带来多少UV,是否值得做秒杀。为了秒杀活动更好地进行,最好是做预热,提前放出消息,在一些导购网站进行推广展示,引导用户收藏,加购物车,更适用于日UV较大、转化率较高的产品。

玩法三、满减

电商的满减活动可以分为满减优惠券和商城系统自动满减。

优点:刺激消费,尤其是领券式满减,可以吸引客户多次访问。

缺点:利润下降;若说明和操作不到位(比如是否可以叠加使用,是否限制领取张数等),出现活动失误再加上后期处理不当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引起客户的不满。

使用注意点:测算整体活动利润空间;满减具体金额的设置需参考活动期间平均客单价,最好把握在再搭一个单品即可享受到第一档满减为佳。比如平均客单价为150,平均热销单品价格为30,可设置第一档满减为满180减10。

玩法四、满送

满减活动是用户在活动时间内消费满一定金额送实物商品、商城优惠券等。

优点:根据实际赠品价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刺激消费,拉高消费的客单价;创造产品的差异化;增强吸引力。

缺点:利润下降;若赠品太差会给品牌和销售带来负面影响。

使用注意点:需要计算整体活动的利润空间,并检查是否与满减策略重合;赠品的选择要求:不要选择次品、劣质品;时间性,如冬季不能赠送只在夏季才能用的物品。若考虑促进二次购买,可以送包邮卡、大额优惠券等刺激再次消费的礼品券。

玩法五、满返

返的内容包括:现金、优惠券等。

优点:对品牌形象影响较小;不引发竞品间的价格竞争;刺激消费。

缺点:利润下降;刺激力度有限,不能引发非常强烈的参与积极性。

使用注意点:测算整体活动利润空间,重点检查是否与满减、满送策略重合;“返”实现的难易程度,若人工操作增大客服工作量和错误率,需考虑是否值得做。

玩法六、买送/捆绑

变相打折的一种,买送商品又可分为买A送A(送同款)和买A送B(送其他款)。

优点:变相打折,在刺激消费的情况下不会有直接降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恢复原价后销量很快跌落。

缺点:利润下降;若捆绑产品太差反而会影响售品的评价。

使用注意点:测算商品利润空间可以支撑哪种类型买送(买A送A还是买A送B),买A送A的实质其实就是打五折,买A送B的折扣根据赠品而定。若包邮,切勿忘记加上运费成本。

玩法七、搭售

搭配销售,分为X件商品组合销售和再加X元换购X商品。

优点:套餐式销售,对消费者而言降低了单品叠加的金额形成购买。引流产品与爆款产品组合将流量形成转化;关联销售提高转化率。为其他商品导流。

缺点:利润下降;若搭配产品没选好,容易带来反效果。

使用注意点:若商品A是引流款,建议搭售转化率较高的爆款商品B,将流量转化为订单;加X元换购商品的选择尽量选取客单价较低的互补商品,比如购买牛排套餐后,换购产品可以选择刀叉、意面、配汤等互补产品。

玩法八、包邮

包邮对于客户来说是种心理安慰:邮费本身就是自己购买商品以外的费用,支付邮费只会增加自己这次购物的开支,而不会对商品本身的品质有任何影响,所以如果能不支付,必然会省掉一小部分费用;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会把包不包邮当成最后下不下单的最终决定因素。其实商家们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这就是消费者心理。

优点:包邮策略配合商城内部的关联销售,降低商品跳失率,拉高客单价。

缺点:若因邮费价格而选择太差的快递公司,造成快递时效性差与派送范围不足,会引起过多的中差评导致评分降低,得不偿失。

使用注意点:包邮标准的限制价格最好不要超过客单价的150%。例如70%的客单价在70元左右,那包邮的标准最好是在88-98,而且店铺内也要有相应的18元以上或28元以上的产品与之配合。

玩法九、好评/晒单

“返”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物商品、优惠券、现金。用户心理1:顾客购买到满意的商品,他们不一定会来给好评,但是买到质量差的产品,非常大几率会来差评。用户心理2:买东西看评分看评价(尤其是买家秀)下单。

优点:提高信誉度、店铺评分;提高新客购买转化率;培养用户的购物习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确认收货了钱钱就到了商家账户里)。

缺点:利润下降;若客服对此政策不熟悉反而招来差评;过犹不及,渣产品玩这套反而更招黑。

使用注意点:算利诱,不是威逼。刷好评的进化形态。测算整体活动的利润空间;客服需对此策略及突发状况相对熟悉。

玩法十、试用

将商品(一般都是新产品或者试用装)赠送给潜在目标客户,并诱导购买。试用分为付邮试用(申请用户需支付邮费)和免邮试用。

优点:提高产品入市速度;有针对性地选择目标消费群体;形成传播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亲和力;增强互动。

缺点: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同质性强或者个性色彩较弱的产品效果较差。

使用注意点:若商建议快消品、化妆品以及高消耗性品可以采取此策,其他行业产品慎用。若为付邮试用,试用品的价值需高于邮费。

玩法十一、抽奖

奖品可为实物或虚拟商品,商家设置抽奖条件、噱头奖品、一般奖品、参与奖品。

优点:覆盖大范围的目标消费群体,促进消费;吸引新顾客尝试购买,老顾客再次购买。

缺点:刺激效果有限,见多不怪;对品牌提升没啥卵用。增加活动工作量(前期敲动脑门找产品,核算成本,中期统计参与人数调整策略,后期公布中奖名单)

使用注意点:奖品的设置分为噱头、一般奖品和参与奖。其中噱头是吸引人眼球的产品(苹果手机),一般奖品金额与个数视活动效果与预算而定。参与奖如其名,为了拉动二次消费而设置的(优惠券、抵用券)。对抽奖结果的真实性要有一定的保证:Email、公告等形式向参加者通告活动进度和结果。举例:情人节2.10-2.15期间,凡是下单的朋友都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一等奖XX,二等奖XX,安慰奖XX。中奖名单将于活动结束3个工作日内公开。

玩法十二、积分/会员

建立会员制度和积分制度,包括会员专属折扣、积分换购等。

优点:刺激多次消费,增强品牌忠诚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运作成本低;

缺点:对新客户的吸引力比较差;回报较慢需要经常性的维护;因为周期长,效果也比较难评估;

使用注意点:整个价格体系的问题,设定会员折扣是否能够与日常折扣叠加使用,积分换购让利计算等。

玩法十三、团购

设置单人成团或多人成团、成团人数、阶梯价格、时间等参数。单人团折扣有限,而多人团折扣根据人数而定。

优点:强力增粉。

篇2

【关键词】大型图书馆 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结构构造措施

1工程概况

大学图书信息中心,总建筑面积为57047平方米。该工程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A区为图书馆部分,平面形状呈半圆形,楼高5层,局部有一层地下室,作密集书库用;B区为图文信息中心及会议中心部分,平面形状呈长方形,楼高5层;C区为景观大钟楼,钟楼总高度48.2米。A、B区在二层通过圆柱连廊连接,在天面部分通过钢构架巧妙地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2结构设计

2.1结构型式

①A区图书馆部分,平面形状呈半圆形,基本柱网为7.5m×7.5m,层高为4.5m,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采用剪力墙,中庭光棚和天面大型装饰构架采用钢结构。A区内共设有3道防震缝,缝宽为150mm,因为结构超长,超长部分在适当部位设置800mm宽的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压力,同时A区在平面上开洞面积较大,但基本上能满足Ao

2.2主要结构构件材料

①钢材:钢筋采用HPB235级,HRB335级和HRB400级;型钢采用国产Q235B及Q345B号钢;预应力钢筋采用1860级钢绞线。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a)柱,1~2层为C35,3层以上为C30。

b)墙,1~2层为C35,3层以上为C30。c)梁板,1~3层为C30,4层以上为C25。d)预应力混凝土采用C40。

③墙砌体材料:本工程围护墙及填充墙均采用轻质陶粒实心砌块。

2.3主要构件截面

a.主楼A、B区柱截面

3结构计算及内力分析

3.1结构计算软件: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墙元模型)SATWE程序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建筑结构通用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MIDAS/GEN Ver6.6.0进行验证校核。

3.2结构计算参数取值

①计算振型个数,取振型数18个

②周期折减系数,A区图书馆部分和B区图文信息会议部分均取0.8;C区钟楼为纯剪力墙结构,周期不折减。

③扭转耦联,分别考虑单、多塔扭转耦联抗震计算。

④地震设防烈度7度(0.10g),地震设计分组取第一组

⑤活荷质量折减系数取0.5。

3.3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汇总表

从计算得出的结果来看,由于柱网和剪力墙布置较为合理。结构平动周期比较合适,扭转效应影响不大,各层的层间位移角能满足规范的要求,整体受力合理,结构安全可靠。

4采取的结构构造措施

本工程为高等院校大型图书馆,师生人流较为密集,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整体刚度,构造上采取如下措施:

4.1控制轴压比

严格控制框架柱、剪力墙的轴压比,从而提高结构延性和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在本图书信息中心工程中,框架柱最大轴压比0.84,剪力墙墙肢最大轴压比为0.27。

4.2局部合理采用剪力墙

因建筑造型需要而使平面不规则,在结构选型时,沿建筑物外周边适当布置剪力墙,对剪力墙的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适当提高,加高外框边梁的截面和加强梁筋构造。

4.3后浇带

由于本工程平面尺寸为142.5m×174.8m,共设了3道150mm宽防震缝,其超长部分采取设置800mm宽后浇带的方法处理,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4.4大开洞周边楼板加强

对各层大开洞周边楼板作适当加强,楼板加厚至150mm,配Ф10@150双层双向通长钢筋。楼面洞边梁的截面和配筋亦作加强,以增加平面刚度和利于水平力的传递,从而减少楼板开洞对结构刚度的削弱。

5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为了执行国家建筑设计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推广建设部推广的建筑技术十大措施,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新技术和新材料:

5.1B区五层一会中心大厅为22.5m净跨的大跨度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有粘结预应力结构,有效降低梁高,节省空间高度,并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筋作用。

5.2竖向钢筋驳接采用埋弧对焊或机械连接,可保证钢筋接头的质量和减少接头的钢筋用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5.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均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达到避免或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目的。

5.4砌体材料均采用实心(或空心)陶粒混凝土砌块。具有容量轻,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

6结语

篇3

关键词:改造 能源利用率 探讨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036-02

90年代初期,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造成各用热用电企业的热能电能严重供应不足,各企业都想尽办法进行老厂扩建或进行老厂改造。现根据其中典型的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中压热电机组采用高压抽汽机组迭置技术改造后的能源利用率。

1 改造前热电厂机组状况

(1)汽轮机组:两台12MW抽凝机,两台6MW背压机,具体参数如表1。

(2)锅炉:五台65T/H煤粉炉,具体参数如表2。

(3)机组汽平衡表,具体参数如表3。

2 改、扩建原因

根据统计及计算,设计热负荷为:年加权平均热负荷为334 t/h,冬季最高热负荷为501.35 t/h,冬季平均热负荷为414.1 t/h,夏季平均热负荷为276.8 t/h。供热蒸汽压力为0.98~1.27MPa。原机组供热能力为198 t/h,这样缺口负荷为:年加权平均热负荷为136 t/h,冬季平均热负荷为216.1 t/h,夏季平均热负荷为78.8 t/h。

热电厂经过前期工程建设后,锅炉容量已不能满足四台中温中压汽轮机满负荷运行。缺口负荷为50.43 t/h。

而在供电能力方面,因严重缺电而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发展。

3 扩建方案

根据扩建场地条件及以热定电、热电结合的原则拟定方案如下:

方案一:采用高压迭置。

方案二:独立高压抽汽机。

具体参数如表4。

对于方案一,双抽机的一段工业抽汽作为中温中压机组的入口蒸汽。这样相当于多了一台中温中压锅炉,使得老厂四台中温中压汽轮机组可以同时满负荷运行。新老锅炉的额定蒸发量略有富裕,全厂汽平衡状态良好。机组对外供热为363T/H。与热负荷年加权平均值334T/H相平衡。在冬季工况下,机组额定供热能力略显不足,此时可通过减温减压器供锅炉富裕蒸汽86.2T/H。

对于方案二,三期工程以独立形式建成并投运。中温中压机组的蒸汽平衡为-50.43 T/H。高温高压蒸汽的富余量与方案一相当。全厂供热能力为428T/H,满足冬季平均热负荷的需求,在冬季最高热负荷时,可通过减温减压器供锅炉富裕蒸汽62.7T/H。夏季需降负荷运行。

由于方案一双抽机的一段工业抽汽可带一台背压机(中温中压)运行,方案一的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方案二,发电能力高于方案二,锅炉的最低负荷率也低于方案二。且方案一投资略省。因此推荐方案一,即高压迭置系统。

4 高压迭置系统的特点

(1)高压汽轮机的第一段中压抽汽4.12 MPa、435℃补充原锅炉容量的不足。

(2)在满足各项生产指标的条件下,高压机组和中压机组都完全独立运行,仅把高压机组抽汽供给中压机组的主蒸汽对高压机组而言视为抽汽对外供热、而对中压机组而言视为锅炉所提供的主蒸汽。

(3)根据《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中13.10.2的规定:装有抽汽式汽轮机或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电厂,应按生产抽汽或排汽每种参数各装设一套备用减温减压器装置,其容量等于最大一台汽轮机的最大抽汽量或排汽量。这样可使中压汽轮机不会因高压汽轮机事故停机时而受到影响。

(4)为保证安全,除高压汽轮机在中压抽汽管路上串联设置两个抽汽止回阀外,还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9.1.10中要求的:抽汽机组的可调整抽汽逆止门应严密、连锁动作可靠,并必须设置有能快速关闭的抽汽截止门,以防止抽汽倒流引起超速。

5 高温高压汽轮机迭置改造中温中压汽轮机的优点

5.1 提高了经济效益

(1)提高了循环热效率。在蒸汽量不变、蒸汽终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供电标煤耗率由300~400g/kw.h可降至250~335g/kw.h,节约50~65g/kw.h。全厂热效率可大幅提高。

(2)降低了供热标准煤耗率。因高压煤粉锅炉热效率比中压煤粉炉热效率高约5%,则供热标准煤耗率由41.8kg/GJ降至39.5kg/GJ,每吉焦节标煤2.3kg。

5.2 增加了发电能力与供热能力

(1)增加了发电能力。由于蒸汽初参数从中温中压提高至高温高压,如终参数不变,一公斤新蒸汽可多做功~0.53kw.h/kg。如每小时新蒸汽流量为415T/H,则每小时多发电能219950 kw.h,年发电量和供电量大幅提高。

(2)增加了供热能力。CC50-8.83/4.12/1.47机组一段抽汽(额定/最大)75/220 T/H,二段抽汽(额定/最大)120/200 T/H。按本期全迭工程工况,除一段抽汽用作中温中压汽轮机组发电后还可供热外,二段抽汽均作供热之用。

5.3 降低造价和缩短建设周期

(1)老厂主要设备和附属设备均可利用。

(2)本期扩建2X220 T/H锅炉和1X CC50-8.83/4.12/1.47汽轮机。总投资为4.04亿元。单位投资为8080元/kw.h。但是实际上总发电量大于50+9.5MW,所以单位投资少于6789元/kw.h,比新建热电厂投资省。

(3)因原有中压电厂的化学水、生活水、输煤、压缩空气、疏水等公用系统可以部分利用部分扩建,金属实验室;锅炉、汽轮机、热控、输煤、电气、化水等各检修设备间;综合办公楼;厕所和浴室等公用建筑(构筑物)可合并利用,然后根据《火力发电厂试验、修配设备及建筑面积配置导则》DL/T5004-2010中规定的辅助建筑面积,采取不足部分进行扩建,因此可缩短扩建电厂建设周期。

5.4 可充分利用老厂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新建热电厂需要一批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达到一定要求方能上岗。而老厂改、扩建可利用老厂原有的技术力量带动新生力量即“以老带新”和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使新扩建的高压热电厂快速投运并实现安全经济运行。

6 结论

(1)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投产了一大批中温中压热电厂,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所伴随的热负荷的增长,以及技术的进步,改、扩建这些中温中压热电厂机组成为必然。

(2)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热电厂供热能力的大幅提高即使用集中热电联产供热,替代各用热企业大量小容量锅炉,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而且还可以极大的改善环境质量。这也符合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总体政策和精神。

(3)选择 CC50-8.83/4.12/1.47高温高压汽轮机组作为原中温中压汽轮机组的前置机,实现高压迭置是变中压热电厂为高压热电厂较为合理的一种技改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方值得大力推广。热力系统紧密相连,可提高发电出力和供热能力。大大降低全厂供热煤耗率和供电煤耗率。因此,它是一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技术改造措施之一。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监测;遥感;汽车尾气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021-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已作为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一方面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其产业的发展更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重大的贡献。然而,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铅化合物等,随着佛山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在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促使当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监测和解决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因此,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是汽车尾气控制和监测的新兴手段。

1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的主要原理

目前,我市对在用机动车的定期排气污染检测主要使用简易工况法(点燃式发动机)和加载减速工况法(压燃式发动机),路检及场检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则只能使用传统的双怠速法(点燃式将发动机)和自由加速烟度法(压燃式发动机)。前者的检测结果虽然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机动车行驶中的排气状态,但所需仪器设备及控制系统相对昂贵,且具有不可移动性。后者虽然操作简便、满足移动需求,检测结果的误差值较大。这迫使监测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汽车尾气遥感监测。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是一种实验室光谱分析技术,因此又被称为长光程吸收光谱法,它能够对道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所排放的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监控。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源向道路对面的光学反光镜发送紫外光和红外光,光学反光镜会将其反射到检测器中。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要通过这些光束,由于汽车尾气会吸收光线,从而改变透射光的强度,从而通过对检测器中光强的变化进行监测,对道路行驶的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的浓度进行监测。

排气管排出尾气之后,汽车尾气就会向周围的空气中扩散,其浓度也会发生变化。风向风速和气体的扰动都会影响车尾气的浓度。因此,要对排气管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进行测量,很难通过直接测量汽车排放的尾气烟羽的方式。事实上,汽车尾气遥感监测仪主要是对汽车尾气的各相对浓度进行测量,例如NO /CO2、HC /CO2、CO /CO2等。之后再依据一定的公式来进行推导和计算,从而得出尾气中各种气体的绝对浓度。因此如果行驶的车辆处于化学计量空燃比燃烧状态,则能够取得更好的遥测效果。

遥感装置与其他测量汽车排放的仪器不同,它不需要接触被测车辆,因此能够快速的对重污染车辆进行鉴别。不仅如此,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能够监测汽车的加速度和速度,对运行特征进行确定,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非正常运行对汽车监测准确性所造成的影响。通过拍摄汽车尾部的图像和车牌,能够在电脑中记录与汽车排放有关的一些数据,例如车辆的型号、制造厂家、车主、生产年份等等,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该汽车是否存在排放控制问题。同时,汽车尾气排放的遥感监测中运用了可调二极管激光器技术(TDL),从而扩大了特定气体浓度检测的量程范围。

2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的现场设置和组成情况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监视器、数据处理装置、尾气分析仪、车牌摄像仪、加速度和速度测量装置、检测器、汽车检测光源。

要提高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的准确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检测地点。在测量的时候,最好使车辆处于正常负载的加速状态,不要在车辆马力过大、减速或者空挡时对其进行测量,必须把握最佳的仪器安置地点和交通状况。当车辆满足在轻微的加速状态下产生较强排放烟羽,保持0~110 km /h之间的平均车速,以及200~3 000辆次/h的车流量时,汽车尾气遥感监测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详细的现场实验和调查分析来确定合适的监测地点,对监测地点进行确定之后,还要通过实验来调整仪器的具置。为了避免两车排放的烟羽产生重叠,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两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故可以在桥梁引道的入口处、略有上坡的单行车道、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设置测量点。

3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检查净化装置

通过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中的可调二极管激光技术,对机动车环保催化装置产生的特殊气体进行检测,能够检查汽车是否已经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以及初步判断其催化净化装置是否有效工作。

3.2 筛选清洁车辆

为了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政府一直鼓励高性能车辆的发展,并鼓励人们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修。通(下转23页)(上接21页)过汽车尾气遥感检测筛选出清洁车辆,并考虑将其列入免检名单,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环检机构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方便群众高效地完成汽车年检业务。

3.3 筛选污染车辆

在明确汽车工况的前提下,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对重污染车辆进行筛选,多次遥测不合格的高排放车辆,集中列入黑名单,为对其勒令整改、提前淘汰提供依据,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3.4 验证减排效果

为了控制我市的大气污染,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汽车尾气进行控制的相关政策,例如,分阶段实施限制高污染(高排放)汽车通行、提前淘汰黄标车领取奖励补贴等,可以通过遥感监测技术检测出来的结果,分析汽车尾气排放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对减排政策的使用效果进行考核的目的。

3.5 实现客观检测

与传统的汽车尾气检测技术相比,汽车尾气遥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且无需停车检查等优点, 能准确地监测汽车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并如实反映汽车尾气排放的实际情况。通过隐藏监测点,在驾驶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监测,可以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同时,驾驶员与仪器操作员之间没有产生联络,排除检测数据被人为干扰的可能,实现客观检测。因此,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更容易被驾驶员所接受。

4 结 语

尽管当前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还不能完全取代怠速法及工况法,但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其已经表现出了良好的使用性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尚未成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监测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具有较低的检出率、单车重复性较差等,故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需要研究者不断对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进行完善,从而推动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晓亮,刘耀龙.遥感技术在煤矿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生产

力,2012,(11).

[2] 杨柳,林娟,池敏君,等.遥感技术在秦岭生态保护中的应用[J].价

值工程,2012,(29).

[3] 陆彦俊,陈亮,尚慧.遥感技术在惠农采煤沉陷区矿山生态环境监测

篇5

【关键词】GSM退网 清频 用户迁移 单载波覆盖

1 引言

2017年伊始,美国AT&T宣布正式关闭GSM网络。由于美国在网络建设上一向都走在世界前头,而且AT&T的影响力也相当大,这一重大新闻,引发很多行业内人士对GSM退网的思考。

GSM网络已经投入使用了二十年,目前来看,除了建网时间长、覆盖范围广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突出优点,其仅存的语音功能在不远的将来也将被4G网络的VoLTE给取代。国外运营商在GSM退网清频工作上走在了前面,我国的2G网络什么时候开始退网,以及如何开始,这个是值得研究分析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对此问题从中国联通的角度进行探讨。

2 GSM网外部环境

从全球来看,2016年GSM/EDGE制式终端全球出货量占比为18%,2017年预计将降到14%以下。终端出货量领先的美日市场已先后在2009年、2015年停止了GSM终端的销售。

2014年至2016年,亚太区域的GSM用户减少了27%;西欧区域GSM用户减少60%以上。与此同时,亚太、西欧各运营商3G/4G终端比例普遍超过50%,泰国、丹麦、瑞典等国运营商3G/4G终端比例已超过85%。

国际主流运营商从2009年起陆续停止了对GSM的投资,相继关闭了GSM网络,这已成为行业趋势。欧文(Ovum)咨询机构预测:GSM网络可能将于2020年左右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消失。国际主流运营商GSM退网时间表如表1所示。

3 对GSM网络现阶段保留的考虑

从技术而言,低频段的GSM频谱可以在高制式上有更大容量,加上900 MHz的天然覆盖优势,GSM在退出后,网络覆盖、容量、网络和技术复杂度都会降低很多。基于降低OPEX、盘活低制式频谱资源、简化网络结构等因素考虑,运营商普遍存在清退GSM网络的意愿,但现阶段GSM网络仍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1)用户规模和终端渗透率影响

GSM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其用户规模、功能机规模庞大,特别集中在老年人群体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等。前些年村村通工程扩大了GSM的用户群体,若想要让他们都转网成为4G用户,终端替换过程较长,即便运营商提供免费的换机服务,依然还有一部分用户,特别是一些无数据业务需求的人群,由于使用习惯使然,不愿意转网。此外还有一些依赖于2G网络的商务终端、行业应用,如POS机、抄表终端等数量也不少。

(2)GSM频谱资源现状

GSM网(中国联通)目前的G900使用频段上行为909 MHz―915 MHz,下行为954 MHz―960 MHz;G1800使用频段上行为1735 MHz―1745 MHz,下行为1830 MHz―1840 MHz。而在U900(3G)部署区域,U900占用其中4 MHz带宽(频点101~119),G900实际使用带宽仅余2 MHz。

(3)网络覆盖等因素

GSM特别是G900频段具有天然优势,单个站点覆盖广,是现有LTE站点比不了的。现实是即便4G站点超过了GSM站点,4G与2G网络覆盖依然存在差距,边缘需要通过GSM网络来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4)特殊场景因素

GSM经过多年运营,部分场景配备有大量直放站等设备,设备依然运行正常,且直放站不支持4G频段。在4G网络深度覆盖不足的情况下,关闭GSM网络将造成用户脱网,进而引发大量投诉。

(5)经营角度考虑

部分广覆盖站点,使用GSM站覆盖只需少量投资,对无大数据需求的用户,运营商基于连续覆盖考虑需保留GSM。

4 GSM退网后的用户迁移策略

4.1 GSM终端类型分析

现网GSM终端主要包括纯GSM终端、物联网模块、双卡手机副卡、移动定制的TDD终端等4类情况。其中真正制约用户转网的因素是移动定制机,移动定制机GSM终端占比为65%。中国联通侧GSM网终端分布图如图1所示。

4.2 用户转网后关注的问题

对于GSM用户,转网后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资费、终端和号码。

从调查结果看,用户对于号码的关注度达到50%,号码资源是其转网非常关心的因素,更换号码容易使用户失去过去的一些人脉资源。同时,一些吉祥号码、易记号码是用户过去用高价购买的,如果简单废除原号码,对用户利益势必会造成影响。

其次是终端,用户对终端的关注度达到了31%。转网后用户的终端必然不能继续使用,而对于转网用户来说,这部分成本是其较难接受的高投入成本。

最后关注的是资费,GSM推出的时候,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资费低廉,转网后用户对移动通信的投入必然要增加。

4.3 用户迁移策略

针对个人家庭用户,首先需根其消费特点开展点对点营销,以用户的入网网龄、资费贡献度以及转入3G/4G网络后所选择的套餐和终端档次等作为参考,制定个性化优惠政策,鼓励用户支持网络迁移工作。其次是原号码平滑转网营销。再次,通过家庭产品(固话、宽带和附属卡等)等方式捆绑营销,以及其他一系列举措,可以实现用户除了需更换终端外其他使用模式的平滑过度,即无需改变号码和资费,继续享有家庭套餐政策等。用户迁移的市场策略示意图如图2所示:

对于物联网用户来说,应做好沟通协调及信息交互工作,加快物联网模块、抄表终端的产业升级及设备的更新换代,全面配合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及延伸。

5 中国联通GSM退网策略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初全国运营商GSM网络业务量大幅下降,部分运营商内部要求计划从2017年起逐步关闭GSM网络,部分省份已启动了GSM网络摊薄专项行动。

5.1 总体思路

分区域、分频段(900 MHz或1800 MHz)逐步对GSM网络进行缩频减容;形成GSM网单网覆盖,即郊区覆盖G900,城区覆盖G1800;全网G网小区降至单载波,为退网进行铺垫。2017年实现GSM单载波运行,力争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GSM退网,实现4G+3G的网络结构。GSM网络退网方案如图3所示。

5.2 GSM网退网时间点的选择

目前,GSM的用户向4G迁移明显加快,后期存量用户基本为GSM低价值用户以及部分3G/4G回落用户。即将普及的VoLTE网络可解决语音业务对于GSM网络的依赖,支持VoLTE网络的终端占比正逐年升高,GSM单模终端基本不会再有较大销售量。综合上述角度分析,GSM网络选在2017年开始清频退网,是较符合实际的规划。

5.3 实现GSM网单频网覆盖

当前GSM网覆盖策略是双层组网,即G1800系统以“城区连续覆盖”方式覆盖话务密集区,解决高话务区的容量问题,同时推出GSM900/1800双频移动台,利用GSM900网络已覆盖的优势,实现无缝隙漫游,有效地分担业务量及质量,使用户业务质量更加完善,边缘覆盖更加圆滑。

对于即将退网的GSM网络来说,双层组网模式已不再能体现出过去的性价比优势,在业务不断迁移的同时,双层组网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GSM网络退网首先要在保持网络覆盖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改变双层组网模式。

首先是城区覆盖,主要由G1800进行连续覆盖,充分利用G1800频段宽,吸收具有业务量大、干扰较小、业务质量高等特点的城市连续覆盖区域,以提高城市区域业务质量。因此,需将城区内G900/G1800共站站点退网G900,以及GL1800站点也退网G900,充分实现在网络覆盖情况变动不大的前提下城区G1800的连续覆盖。

其次是郊区覆盖,主要是由G900进行连续覆盖,充分利用G900低频段、覆盖能力强等特点去覆盖业务量较小的郊区区域,以提高郊区G网覆盖程度。因此需将郊区内G900/G1800共站站点退网G1800。

5.4 实现GSM网单载波覆盖

近年来用户不断迁移至3G/4G网,GSM网业务量逐年降低,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退网工作做铺垫,计划将GSM网的多载波小区逐步减成单载波小区。

随着GSM网业务承载量的不断减小,退频的力度可适时增大。可对GSM网根据业务量情况进行评估并减容至单载波。全网形成单载波薄网后,多余的频段资源可持续进行优化,将GSM网干扰降低,以达到覆盖不变的前提下提升业务质量的目的。

5.5 GSM退网实施

在W络形成单载波薄网,大量GSM用户迁移以及单GSM用户剩余量不多的情况下即可进行退网工作。

首先需分区域进行退网,在3G/4G优势覆盖的城区区域,用户基本驻留在3G/4G,此时退掉城区GSM网对用户、对网络影响较小。在城区退网成功后即可进行对郊区区域的退网,仅余下部分GSM用户较多或单GSM网覆盖的特殊区域。

其次,在退掉GSM网的同时,将GSM网腾出来的频段分到4G网络上,充分保障频段带宽的使用,发挥低频段覆盖优势,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使较远的郊区也能享受到3G/4G网络。

最后清理特殊站点和区域,使GSM退网圆满成功。

6 结束语

GSM网已经开通使用超过20年,为我国的无线移动网络事业贡献巨大。但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GSM网清退已是必然趋势。本文对GSM现阶段短期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GSM退网后用户迁移策略,并从中国联通的角度讨论了GSM退网工作的规划。

GSM网清退是一项需慎之又慎的重要工作,现有GSM网用户平滑迁移及无线频谱重新规划利用工作有待研究落实,必须充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循序渐进,实现资源最佳整合。

参考文献:

[1] 韩斌杰,杜新颜,张建斌.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 张威. GSM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3] 黄志涛. GSM网络优化[Z]. 2010.

[4] 戴美泰,吴志忠,邵世祥,等. 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5] 马芳芳,刘永乾,胡智娟.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原理及工程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 谢绍志. 现代移动通信应用技术实用手册[M]. 合肥: 安徽音像出版社, 2004.

[7] Ajay R Mishra. 蜂窝网络高级规划与优化[M]. 胡建村,韦再雪,柴丽,等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8] 张寅. 基于GPRS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D]. 秦皇岛: 燕山大学, 2006.

篇6

关键词:轻型住宅;钢结构;稳定性;H型钢

1城市高层住宅钢结构的优点

钢结构是利用钢板、热轧型钢或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的,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政府部门积极采用钢结构的政策和我国钢材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使得钢结构在建筑也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高层住宅建筑中,下面总结钢结构建筑的优点。

(1)强度高、塑性好。在建筑工程中,钢材与混凝土、砖瓦、木材相比,刚度要大的多,这就能够承受住高层建筑强大的压力,且不会再超载情况下突然断裂,体现出高层住宅建筑的优势;

(2)质量好。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复合型的钢材,这些钢材充分发挥了各个成分的作用,提高了钢材的质量,并且缩小了截面的尺寸,更加能适应抗震性要求;

(3)自重轻。与混凝土相比,钢结构的自重很轻,在高层建筑中,如果采用混凝土结构,那么建筑自重很大,对地基和结构受力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钢结构来说,在承受同样荷载的情况下,钢结构重量仅为混凝土结构的1/3;

(4)抗震性能好。轻型钢结构建筑,具有整体性好的特点,能够适应强大的动荷载作用,在地震作用下变形能力强;

(5)施工周期短。在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中,型钢都是在工厂预制好了的,运到现场只需要进行组装即可,不需要进行钢筋绑扎、支模等施工工序,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临时支撑,提高了现场施工速度,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省了造假,提高了经济效益;

(6)钢材具有二次利用性,钢结构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钢材,这些型钢需要在工程预制好,同时当建筑寿命达到期限必须拆除时,可以将这些钢材收集起来,进行废旧利用。

2高层轻型住宅设计内容

2.1工程概况

兴福商业城位于大连市青州街黄金地段,其中高层住宅部分建筑面积约为32300m²,层高3.0m,带有地下室1层,地上28层,建筑檐口标高为87.32m。其中住宅长42m,宽12m,楼梯开间为2.7m,室内设有电梯2部,工程抗震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

住宅建筑平面采用单元式布置方式,一层一梯两户,单元内采用大柱网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户型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户内墙体为填充墙,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进行装修,住宅楼板采用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外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板厚为150mm,板宽为600mm,直接采用外挂式挂在钢结构框架梁上,这种外墙施工方式可以提高施工周期,不受季节的影响,安装方便,抗震性好。

2.2结构体系设计

钢结构体系的类型有很多种,根据组合形式不同可以分为钢框架体系、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错列桁架体系、框架-核心筒体系、轻钢龙骨体系等。

本工程采用轻型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中楼梯间和电梯井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作为结构的主要抗侧力体系,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承载力

(1)

其中, ――钢管的设计承载力;

――混凝土的设计承载力。

所以,钢管混凝土结合了钢与混凝土的优点,与钢筋混凝土相比,耗钢量基本相同或略高,但是可以节约混凝土50%以上,减轻自重50%以上,同时减小了构件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了建筑的有效面积和降低了基础造价。

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适用于承受轴力,也可用于小偏向受压构件,一般高层建筑都是这种受力形式,因此在高层住宅建筑中使用这种结构体系能够提高建筑的性能,但是在钢管混凝土受压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承受的荷载不一样,所处的受力状态不一样都会影响到钢管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

(2)

其中,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承载力设计值;

――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

、 ――钢管的横截面积和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 ――核心混凝土的横截面面积和抗压强度设计值;

――考虑受压构件长细比影响的承载力折减系数;

――考虑偏心率影响的承载力折减系数。

2.3截面设计

当结构体系选好以后,就可进行梁截面选择,根据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工字钢梁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双轴对称焊接工字钢梁作为梁截面,只考虑梁截面边缘纤维的屈服作为极限状态,即为弹性设计,假设荷载作用在梁上端,且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不考虑荷载的偏心问题,考虑到梁对空间的限制,可以选取 。

2.3.1 工字形梁截面稳定性验算

梁受到横向力作用时,发生侧向失稳的临界公式:

(3)

式中: , 称为梁的计算长度,其中 、 为长度系数; 称为临界弯矩的修正系数, 称为荷载作用点位置影响系数;惯性矩 , ; 、 分别为钢材的抗拉和剪切弹性模量。

2.3.2 工字形截面刚度校核

(4)

式中: 为规范规定的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根据梁的不同要求, 可有不同的取值,根据本工程梁的情况,选择 。

通过对工字形钢的稳定性和刚度校核计算,能够对工字形梁截面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梁的截面尺寸和有效弯矩满足设计要求。

2.4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高层住宅建筑钢结构柱一般采用焊接工形或箱形截面,本工程在对结构进行充分分析,并对节点形式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在钢梁和钢柱之间的牛腿、钢梁与混凝土剪力墙、次梁与主梁全部采用铰接形式,并采用了加强环,强化节点连接。

为了保证节点的连接可靠性,在钢梁的腹板处连接了高强螺栓,上下翼缘均采用焊接,这就大大简化了现场施工的难度和作业量,同时克服了不利天气的影响,提高了施工速度。在所有的节点设计中,为了满足国家规范要求,节点和构建均按照设计要求制作,保证构件的标准化,同时将钢管柱、工字形钢、节点加强环、钢牛腿设计成为若干个标准构件,并在工厂预制成型,成型的每一个构件作为一个单元,当运送到现场后,只需要拼接H型钢,就可稳固的连接钢构件,实现了工厂预制化、现场装配化的施工模式,既保证了质量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

当钢构件连接好后,在钢管内灌入C60的混凝土,混凝土的粗骨料直径控制在1cm-3cm,水灰比控制在0.14以内,以保证钢管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保证其密实度,应该采用立式手工振捣法,当混凝土从钢管上部浇筑以后,及时振捣。

2.5防火防腐设计

2.5.1 钢柱的耐火稳定性

钢材的耐火性能差,当温度为400℃时,钢材的屈服强度将降低到室温下强度的一半,当温度达到600℃时,钢材就会变软,基本失去全部强度和刚度。在以前钢结构火灾案例中,一般在有防火保护的钢结构在没有达到预期的耐火时间就发生了破坏,这主要是实际火灾升温和标准升温不一致的原因,因此需要对钢结构耐火稳定性验算,避免发生火灾时,在耐火时间内发生结构坏现象。钢柱的承载能力一般由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控制,我国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常常将常温下钢柱的整体稳定分为平面内和平面外两种状态分别进行验算:

平面内:(5)

平面外: (6)

式中: 为轴力; 为柱各截面的最大弯矩; 为柱截面面积; 为弯矩作用下平面内柱截面抵抗矩; 为弯矩作用下平面内欧拉临界力; 、 分别为弯矩作用在平面内、外的整体稳定系数; 为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为塑性发展系数; 、 分别为等效弯矩系数。

如果考虑高温下钢柱的整体稳定性,其验算公式为:

平面内: (7)

平面外:(8)

式中: 为高温下柱强度设计值; 、 分别为高温下弯矩作用平面内、平面外轴压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为高温下均匀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为高温下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欧拉临界力。

针对本工程,因为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钢柱的耐火极限必须≥3h,钢梁的耐火极限必须≥2h,根据没用住在设计规范,钢梁采用SJ-2型防火涂料喷涂,在利用珍珠岩和蛭石防火喷涂,最后在钢梁上覆盖一层防火板;从而保证钢结构的防火性能及其耐火性。

2.5.2 防腐措施

一般利用珍珠岩或蛭石喷涂在钢结构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腐蚀能力,对于暴露在环境中的钢构件,可以在其上涂上一层耐腐蚀的涂料或由底漆和面漆组成的防火防腐蚀油漆。

2.6稳定性设计

2.6.1 钢结构失稳的分类

钢结构根据稳定性问题可以将失稳分为两类:

(1)平衡分支失稳:当构件受力变形后,其受力就会受到变化,当 时,杆件将不发生变形;当 时,构件将达到临界状态,杆件出现微小变形;当 时,杆件将产生大变形,并且这种变形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完善直杆轴心受压时的弯曲和完善平板中面受压时的屈曲就属于这种情况。

(2)极值点失稳:当结构丧失稳定性后,其变形不会受到变化,但是由于结构原来的弯曲变形增大将会使结构不能正常工作,下降段必须卸载才能保证构件的正常工作,否则变形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上升段和下降段的分界点为临界力 。对于偏心受压构件,当塑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丧失稳定性,就属于这一类。

2.6.2 无缺陷轴心压杆的失稳验算

(1)弯曲屈曲常常发生在轴对称截面中:

(9)

式中:构件的有效长细比为

(2)弯扭屈曲常常在截面为单轴对称轴心受压失稳时出现,因为此时截面中心与截面剪切中心不重合,在发生弯曲变形时,就会出现扭转变形,这两种变形是同时出现的,对于两端铰支且翘曲无约束情况下,弯扭屈曲临界力 满足:

(10)

式中: 为截面关于剪心的回转半径; 为剪心的坐标; 为扭转屈曲临界力。

(3)扭转屈曲为某些抗扭刚度较差的轴心受压构件在弹性范围内时的临界力 :

(11)

式中: 为杆件的自由旋转刚度; 为杆件截面的抗扭惯性矩; 为杆件的约束扭转刚度。

以上三种失稳形式下的临界力是针对完全弹性的材料推算推导出来的,因为在钢结构体系中影响杆件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并做合理的设计。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自备热电联产工程;电力行业设计;锅炉炉型选定;供热方案

中图分类号:TM611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国家推进西部大

开发的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使企业满足发展要求,很多行业和企业纷纷进驻西部,新建或改扩建企业自备热电联产工程,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自备热电联产机组容量也日趋扩大。

企业自备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锅炉)的建设,给电力设计市场带来机遇。这使得电力工程设计人员有更多的机会与非电力系统行业充分接触。我院近年来发展迅速,陆续承担了川渝等地多项涉及煤矿、石化、轻工、建材等系统非电力行业自备热电联产机组(高参数、大容量供热工程)的新建和扩建工程设计。由于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特点,同时涉及到的工程均有主体设计院,因此对于热电联产机组(高参数、大容量供热工程)设计、建设、运行要求不尽相同,如何做好设计工作,既满足电力行业设计规范和习惯,又能符合主体设计院总体规划和设计接口,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是我院和设计人员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重庆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高参数、大容量供热工程的一些具体设计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工程简况

重庆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供热工程是东部企业进军西部大开发的新建石化企业。按企业规划,化工用汽点需用最大用汽量为320 t/h、正常平均用汽量为120 t/h,用汽参数为9.2MPa,380℃的过热蒸汽;同时还有少量用汽

参数为0.98MPa,280℃的低压蒸汽。根据用汽参数要求和化工用汽不能中断的特点,规划建设3×130t/h高温高压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1×25MW抽凝机组。正常运行两台锅炉及一台汽轮机,备用一台锅炉;三台锅炉为一次性建成,不预留扩建。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供热工程为整个新建石化企业的一个部分,进行供热工程具体方案比选和设计。

(一)供热方案供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方案确定

根据化工用汽启动装置时用汽量较大、正常运行用汽量较小的特点,经我院和化工主体设计院多次论证,向业主推荐以下供热(汽)方案:化工装置启动时,需用蒸汽量为320t/h,此时三台锅炉均运行(汽轮机不投入运行),最大产汽能力为360 t/h,产出的蒸汽经主蒸汽管汇入位于除氧煤仓间运行层的蒸汽母管,再由蒸汽母管经减温装置减温后(温度390℃)向化工厂区进行供热;锅炉除氧自用蒸汽从蒸汽母管中引出。化工装置启动完毕进入正常运行时,需用蒸汽量为120t/h,为确保不间断向化工装置供汽,此时运行两台锅炉和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另一台锅炉作备用,一旦运行中的一台锅炉发生故障,停用汽轮发电机组,剩下的一台仍能可靠地向化工装置供汽,同时启动备用的第三台锅炉。

(二)锅炉炉型的确定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热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负荷调整范围较大,环保效果好(SO2、NOX等生成量较煤粉炉低),运行操作方便的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以相当成熟,最大锅炉容量1000t/h以上,运行稳定可靠。同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能掺烧石灰石粉进行炉内脱硫的优点,结合本工程由于燃煤含硫量较高(收到基硫Sar>2.87%)的特点,本工程锅炉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

(三)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锅炉为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全钢结构,露天布置。锅炉采用0#轻柴油床下热烟气发生器点火。

汽轮发电机组暂未定货,汽机房为预留建设。

型号:DGJ130/9.81

额定蒸发量:130t/h

过热蒸汽压力:9.81MPa

过热蒸汽温度:540℃

给水温度:158℃(压力式除氧器)

一次热风温度:185℃

二次热风温度:190℃

排烟温度:137℃

脱硫钙硫比Ca/S:~2

设计炉内脱硫率:≥80%

设计热效率:≥88%

设计床温:890℃

(四)总体布置

根据供热站位于化工厂区的东南侧,总图布置时根据供热站址内、外部条件及化工厂区总体规划,以及工艺流程、功能分区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厂区平面规划布置。经与化工主体设计院多次商定,为减少供热管道投资和总体布局合理,总图布置时,汽轮发电机房朝向化工主厂区用汽负荷中心一侧,结合地形地貌,为减少土地平整费用,供热站主厂房轴线与化工厂区主装置轴线偏11°。从西北向东南依次布置:规划的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静电除尘器、脱硫塔、烟囱;为减少对化工厂区的粉尘污染,煤场和灰渣库均设置于远离化工厂区的东南端布置。

(五)燃煤输送系统

为确保供汽可靠,经与化工主体设计院多交流,本工程运煤系统采用双路布置。每路系统输送能力按不小于3×130t/h锅炉额定出力耗煤量的150%设计,带式输送机选用DTⅡ型,带宽B=650mm,带速V=1.25m/s,额定出力Q=140t/h。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入炉煤粒度要求入炉煤粒度≤10mm,而原煤粒度不均匀,部分粒度较大,因此系统按一级筛分,一级破碎设计。在碎煤机室中设有两台出力为140t/h的滚筒筛和两台出力为140t/h的环锤式碎煤机。

(六)除灰渣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由于煤质较差,灰渣量较大,在方案设计阶段,热机与除灰、总图专业等相关专业配合确定锅炉排渣按水冷式冷渣机、刮板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方式将渣送入混凝土渣库中的方案,三台锅炉共一套除渣系统;经论证,系统及布置合理可行,投资较省,运行维护也方便,并据此设计几种布置方案推荐给业主。但是业主工程师看后提出:根据他的经历,认为刮板运输机和斗提机故障率高,维护费用较高,提出用水平布置高温皮带输送机和大倾角皮带输送机将渣送入渣库中。对于此,我们提出一旦冷渣器故障,无法将炉渣冷却至规定温度以下,皮带输送机将有被烧坏的可能,存在不可靠的因素。业主工程师坚持认为这完全可行。在业主再三坚持下,我们满足其要求,采用高温皮带方案,但对高温输渣皮带的定货提出必要的耐温要求。

(七)热控方案

本供热工程作为化工主厂区一个提供蒸汽的辅助单元,为确保供汽的可靠性,决定对供热锅炉机组控制采用DCS分散控制系统。锅炉机组运行时以CRT和键盘为中心,在就地人员的配合下,在控制室内可以实现锅炉机组及供热减温器和减温减压器的启停、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操作,以及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处理。输煤系统、除灰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与锅炉DCS控制系统采用通讯联络;烟气石灰石脱硫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并与锅炉DCS控制进行数据联络,但其进出口挡板和旁路挡板由锅炉DCS控制系统控制。

(八)其它辅助系统

本供热锅炉为整个化工厂区的一部分,化工厂区也需除盐水、循环水等工艺,为减少重复投资,优化整个化工厂区的布置,经与化工主体设计院共同商定,将锅炉用化学除盐水、压缩空气站、循环水站、工业水站、消防

水站等均统一布置在化工厂区内。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施工进度问题

因项目建设进度要求,供热锅炉必须先运行,向化工供汽,业主在锅炉主机定货后,辅机资料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就要求提供土建施工图,给工艺专业设计增加了较大难度。导致土建埋铁及留孔的准确性较差,为保证土建施工进度,只能对次要管道布置采用预留规划埋铁方式。导致土建投资增大和安装难度增大。

(二)相近功能设备选型过多,设计繁杂

业主在主要辅助设备选型时,同一功能设备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型号产品,诸如,电动给水泵两台选用定速给水泵,一台选用液力耦合调速给水泵,给设备布置设计和管道布置设计增加了工作量。对安装及调试运行都增加了复杂性。

(三)中标厂家水平良莠不齐

建设单位因为私有企业投资,基本上中标的厂家均为低价中标,导致个别厂家业绩不好,甚至没有涉及过电力行业,没有电厂设备制造经验,设计时与他们配合十分困难。

四、几点体会

通过某石化企业供热锅炉工程全过程的设计,有如下几点体会,这对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有所借鉴。

(一)多与业主进行沟通

完成一项供热工程设计,首先就要多与业主进行沟通,多去了解他们的工程构想和思路,尤其是非电力系统的行业,因对于其特有的工艺要求,运行工况的复杂多样性,电力设计单位不可能一一清楚,只有在与其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才能了解业主所在行业的特点,才能设计出满足其工程要求的设计成品。同时,业主工程师由于长期从事非电力行业的工程建设和运行,对电力行业的工程建设了解不深,只有通过沟通,加深其对电力行业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特点,才能提高业主的满意度。

(二)多与主体工程设计院进行沟通

由于供热或热电联产工程多属非电力企业的一部分工程,与主体工艺均有紧密的联系,在总体布置,总体方案,以及具体接口等方面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才能既使供热或热电联产工程满足主体工艺需要,又能适应热、电生产工艺过程的优化,减少重复投资。

(三)对设计变更应有思想准备

由于业主所代表的行业在经营、管理、运行特点上或有不同,以及选定的施工和安装单位不是电力建设单位,因此随时有可能出现设计变更,造成设计人员重新更改原有设计,有的甚至反复修改,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工程前期工作中。对此设计人员应充分理解,给予支持。

(四)提高设计服务意识

设计过程是一个服务过程,设计过程和现场服务过程必须充分贯彻顾客满意,质量第一的思想。作为设计院,在满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有利于运行维护管理,才能设计出精品工程,同时才是对业主负责;对业主负责是设计企业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篇8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税收政策。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必须既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也要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对现有不够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到一系列的税收政策问题,例如,与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以及其他商品、原材料等货物有关的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问题,同破产企业与被兼并企业有关的欠税问题和亏损结转的问题,兼并方或受让方按照国家引导的方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应给予的企业所得税鼓励问题,以及联营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所得税重复征税问题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破产清算是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税收在原则上应该给予支持,但在实践中还必须注意防止“假破产,真逃债”,即一方面把债务包袱卸给国家,另一方面破产企业的原班人马和机器设备,却依旧交由别的企业整体接收的非法行为。

2、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中,对国有企业所得税,仍然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将其收入分别划归中央和地方;对铁路、银行、保险部门的各种收入,也仍然沿用旧办法,全部按部门汇总缴纳给中央。这些办法,助长了在长期条块分割管理下所形成的“别人”的资产可以流入,“自己”的资产不得流出的错误思想,阻碍了存量资产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重组。

3、税收只有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大力促进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才有不断增长的税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是在于后者会比前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对投资和再投资的税收鼓励政策。

结合我国在投资结构和投资税收优惠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主要有以下各点:1、从我国投资状况看,存在着宏观规模过大,微观结构失调,不符合产业政策等问题。从财政状况看,在连年赤字的条件下,平均每年用于投资的税收减免,仍然高达百亿元。因此,今后我国对投资的税收优惠,应该加强总额控制,引导企业增加自身投入。2、在优惠方式上,尽可能减少采用增列所得税税前列支和免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做法。3、鉴于我国科技还不够发达,中小企业居多的实际情况,在投资税收政策上,不仅要给高新技术企业以积极鼓励,而且还要给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以大力扶持;不仅要给使用新科技成果的企业以鼓励,还要给从事科技开发的科研单位以更多的支持。4、由于投资方向在地区和结构上存在一些失调,建议对在西部地区并且又是生产中所短缺的资源开发,诸如原油、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等资源开发以及农牧业等的投资,给予应有的税收鼓励。5、消费与投资是关系到社会需求与供给的一对重要经济问题,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一些税收政策作出调整,以采取引导消费、鼓励投资的政策为佳。6、修改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规定,建议以项目优先取代地域性倾斜的政策。7、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投资税收优惠形式。建议除现有的优惠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以外,还可参考国外的税收信贷(即延期纳税)、税收抵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形式。

(三)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鼓励政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同第一、二、三产业一样,也是一种产业,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因此,税收政策应该积极鼓励科技发展,特别是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专家们建议:1、根据国家有关科技立法,制订财税部门鼓励科技进步条例,使财税支持科技进步的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2、税收鼓励应该遵守以下原则:服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原则;不使被鼓励者产生依赖性的原则;同等鼓励的原则;财政承受能力的原则。3、凡经财税机关会同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企业和单位,允许其建立科技准备金,以便专项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的需要。4、中间试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鉴于其投资大,产品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品产品,因此,应该考虑给予优惠。

(四)关于对外开放与税收政策。

1、关于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我国涉外税收政策,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而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完善之处,如:优惠项目、层次过多,范围过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不平衡,向沿海倾斜;内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财政收入流失等。但这些可视为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成本。专家们认为看问题不能只看成本,而不看收益。比如,就税收优惠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来说,广东省的三个特区和众多的沿江城市是享受优惠最多的地区,也是生产力最活跃和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从1993年起,该省的税收连续四年每年以100亿元的速度递增,增速居全国之首。所以,对两者的关系必须作辩证的分析。尽管如此,专家们认为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对外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加强,总结经验,适当调整我国涉外税收政策。具体建议:(1)全面清理、归并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使优惠政策更为规范、高效、简明和统一;(2)由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倾斜,转向产业与区域相结合,以产业优惠为主的政策;(3)在优惠方式的选择上,可考虑将现行以直接优惠为主方式改为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方式相结合的多种优惠方式;(4)逐步理顺流转税的特殊规定,统一进出口税收政策;(5)完善地方税的优惠规定。

2、关于税收国民待遇问题。由于对国民待遇的理解不同,在财税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就是对外国人(包括外国法人,下同)给予本国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国民待遇原则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是矛盾的,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就要取消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第二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是建立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的,其基本含义是对外国人的待遇不应低于本国人,因而国民待遇原则与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并不矛盾,国民待遇原则不排斥给予外国投资者高于内资企业的待遇。第三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与涉外税收优惠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五)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对出口商品退还其已征收的增值税,使出口商品不含流转税。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能够使本国货物以不含税价进入市场,既能达到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出口的目的,又能增强比较利益的透明度,达到互利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消除出口商品岐视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公平贸易的原则。尽管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些矛盾,但我们不能“短视”,只盯住矛盾不放,而应积极加以完善。因此,专家们建议:1、遵循“规范、实效、简化、统一”的原则,逐步缩小退税率差异,体现公平待遇;尽可能缩短出口退税时间,减轻企业筹集困难;兼顾手续简便和监控严密,提高征纳效率;兼顾中央与地方利益,有利于退税政策的持久执行。2、按照全社会的增值税平均实际负担率,结合对某些差异的微调,确定一个退税率,定期公布执行,基本做到征多少退多少,使企业消除顾虑,放手经营。3、为了做到退税的横向公平,建议将现行出口分别外贸与生产企业按照进价与销价(FOB)计算增值税改为一律按照进项金额计算增值税。4、结合调整出口退税率和统一退税计算方法,建议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归集于“不宜抵扣率”之中(不宜抵扣率等于法定税率减出口退税率)。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负担明确,便于操作管理。5、用税法约束出口退税时间。可以考虑在申请单位办齐出口退税手续后2个月退还税款,逾期由税务机关承诺按银行贷款利率给予补偿。6、建立职责明确、审核有序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由日管机关负责审定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金;出口退税必须在对企业的进项税金总额、出口收汇等凭征和应征税款额的严密审查以后进行。[page]

二、关于完善税制问题:

(一)关于优化税制结构:

优化税制结构是指,符合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需要的税制结构就是优化的税制结构。从世界各国税制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征管手段相对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因而大都实行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流转税具有征收面广、收入稳定、易于征管等特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我国基本适用,但目前流转税比重大,所得税比重过小影响了双主体的形成。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当前应合理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之间的比例,逐步加大直接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逐渐形成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结构。

(二)完善税种

1、关于完善增值税问题:

(1)征税范围问题。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优化,关键不是要不要扩大到劳务领域,而是在劳务领域覆盖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在操作上主张循序渐进,分步互位。但在具体征税范围的确定上,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鉴于征税范围的扩大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增值税管理规范的影响,以及现有征管能力的制约,先期可考虑对增值税扣税链条影响较大。也便于操作实施的交通运输业和建筑安装业纳人征范围。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应尽快将那些与货物交易密切相连,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关联度高,与增值税的规范操作抵触较大,管理上便于操作实施的劳务纳入征税范围。第三种意见认为,应将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扩大到全部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解决现行增值税“链条”中断,混合销售界定不清待难题。

(2)选型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主张近期仍维持生产型增值税格局,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消费型可视为增值税改革的长期目标。

第二种看法,主张改现行生产型增值税为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作为进项税金分年抵扣。

第三种看法认为,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类型转换的目标模式,但根据我国目前的财政承受力,增值税类型的转换只能逐步过渡。当前,可以考虑将“消费型”增值税当成产业政策来利用,实行有限制的或定向的消费型增值税。具体设想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高新技术、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中采用“消费型”,将抵扣的资本物限定为技术、设备,旨在促进企业转换机制,并抑制投资扩张。转型期的收入缺口可以通过一些过渡性的安排予以缓解或弥补。比如,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可分别按年度分比例抵扣。对前者在规定的购置年限内允许部分抵扣,对后者一般当年抵扣的比例最低,往年逐步递增,直到全额抵扣。

(3)税率优化问题。第一,税率结构模式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主张简并税率档次,认为单一税率结构可以有效消除“无税扣税”、“低税高扣”等弊端。一是维持当前的双税率格局,并且,双税率结构也符合世界潮流。第二,税率的量度调整。同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国家比较,我国基本税率适度,可继续维持。但优惠税率有偏高之嫌,可考虑向下微调为11%。第三,弱化优惠税率累退性的技术手段。可以考虑在技术上设定一个征前扣除率(即基本税率与优惠税率的率差),同时在全部纳税环节统一执行一档基本税率。当国家在对适用优惠税率的纳税人征税时,除按照发票扣税外,再补扣一个设定的扣除率,从而保证抵扣和链条的完整,解决因优惠税率的应用而造成税负在纳税人之间转嫁的难题。[page]

(4)增值税的管理问题。汉前增值税管理方面的矛盾突出,税收流失严重,必须加大增值税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其具体办法有,第一,改进和加强发票管理办法。第二,整顿和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并实行增值税税金结算专户管理。第三,赋予税务机关在异常申报方面的核定征税权,制定转让定价和利息、费用分摊的专门规定。第四,改革现行增值税制度简化“三附表”的填报内容。建立税务机关辅导后再申报的纳税辅导制度。

2、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问题:

(1)纳税人的确定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应当遵循国际惯例,以法人为纳税人。另一种意见认为仅以法人为纳税人是涵盖不全的。所以统一后的所得税应称为“经营所得税”,凡有经营所得的企业、单位和组织,均视为纳税人。

(2)税率的确定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比例税率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所得税率,它具有计算简便、透明度高和可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优点,所以,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仍采用30%的比例税率。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比例税率,其税率可维持现有的33%或降至30%;二是三档累进税率;三是以比例税率为基本税率,制定三级超额累进的优惠税率,即10%、20%和30%。

(3)应税所得额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较乱,税基受侵蚀,税款流失严重。因此,要从多种途径探寻建立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办法,如建立相对独立的由若干计税扣除标准组成的所得税会计制度,彻底消除企业财务制度对计税所得的影响,对实行计税工资办法的人员要有明确的界定,明确汇总纳税企业税前扣除项目的具体标准等。所以应同时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与企业财会制度完全分离的分行业税前扣除标准。

3、关于个人所得税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都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其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需要加以完善。

篇9

交通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产品的空间位移和旅客出行,以及为产品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物质载体和公共设施,是由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是社会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交通管理体制、交通从业人员等共同组成服务社会经济的完整交通体系。根据交通运输方式可以把交通基础设施分为公路、港口、机场、铁路和城市管道等,更细的划分还包括道路照明系统、停车场设施、道路标志牌、交通广告设施、高速收费站等等。而按其可见性,交通基础设施又可分为交通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其中硬件基础设施按其流动性可划分为可移动基础设施和固定基础设施两类。

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城市交通运输得以存在的硬件支撑,可以通过各个路径和方法对交通的低碳发展产生影响,是低碳交通发展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基础。例如,孙红霞(2011)认为低碳交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低碳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的形成。王光荣(2011)在研究天津市低碳交通发展时认为低碳交通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管理和技术,另一方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冷静(2011)则提出通过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立一体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提高停车泊位供应等措施来实现低碳发展。而卓健(2010)在研究低碳交通发展时,则指出法国的《交通出行规划》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一是重视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衔接与互补,二是充分考虑交通系统与用地规划之间的整合联系,并将发展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抓手。以上这些研究均在不同程度上从交通基础设施的角度对低碳交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由于各个研究并未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所以在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低碳发展的研究方面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本文选择将交通基础设施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来研究其对低碳交通发展。另外,由于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具有规模大,占地面积广,使用时间较长及影响范围广泛的特点,所以无论是在建设过程或是后期运营过程都会对所在区域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公路建设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使用不可循环建筑材料而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等,都会对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发展低碳交通,必须首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低碳化。结合以上研究分析,并综合卓健(2010)提出的法国《交通出行规划》所带来的启示,立足于我国国情和交通体系发展特征,本文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低碳化,并有效推动低碳交通发展。1)提高各种交通基础设施自身的低碳环保性,主要包括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低碳性和发展低碳性基础设施两个方面;2)增强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及其之间衔接的有效性,一方面提高硬件基础设施系统间的衔接有效性,另一方面提高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基础设施的衔接有效性;3)实现交通设施与用地规划之间的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因绿地侵占或植被破坏所带来的碳吸收量的减少,实现城市优质规划和降低碳排放的双重目标。

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1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自身低碳化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低碳化推广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及新型低碳材料在公路、地铁、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鼓励施工废弃物循环利用,降低工程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基础设施设计前瞻性,注重长远发展。如在道路施工建设中推广温拌沥青技术,温拌沥青的铺路方式比采用普通热沥青铺路要节约30~50%的燃料,减少有害气体排放40%,并具有延长施工季节、延长路面寿命的优点;再比如在地铁运营供电系统中采用逆变装置,它能对车辆运行过程中回馈的能量实现再利用,可节约高达8%的车辆能耗。推广低碳性基础设施的应用在运载工具方面,推广利用新型能源的环保运输工具,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出低碳车型,淘汰高能耗车船,制定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禁止老旧汽车上路行驶,确保2013年后在线运营的车船全部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在场站枢纽和线路通道配套设施方面,积极推广太阳能设施如太阳能指示牌、太阳能道钉、LED节能灯具、太阳能路灯等的应用。

2建设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指通过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以及场站等基础设施,将区域内不同地点连接起来,在物理上实现各种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无缝衔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不仅能促进城市土地空间的合理布局,还能大大缩减人们的出行里程和时间,是提高城市交通低碳性、便捷性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交通网络建设虽然布局范围广泛,但资源整合程度还远远不够。例如广州,由于大量的地铁站点未能辐射到居民生活区域,并缺乏配套的P+R设施,居民无法便捷地使用公共交通,致使私家车依然大量上路。而在香港则约有70%的地铁换乘站点可以实现同月台换乘,换到另一条线路大概只需15秒,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使得公共交通成为大多数香港居民出行的最佳选择,因此要大力发展低碳化公共交通,必须首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交通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交通硬件基础设施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全面推进公交主干网络、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在轨道交通、大型住宅区附近建设配套的公交站点、出租汽车候客站等,不仅可以提高市民出行质量,而且保证了市民出行安全。某些城市地铁运营站点附近,由于缺乏配套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使得黑车运营大量盛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2)落实重点地区停车规划,提高停车场配建标准。在火车站、公交及地铁站点建设一批“停车——换乘”设施,充分利用资源,扩充停车能力,实现客运枢纽、公交停车和社会停车的多重功能组合,为市民由私家车出行改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条件。3)在公共交通覆盖率低的地段设立自行车站、自行车租赁点,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解决城市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4)建立快速公交(BRT)专用车道,在主要道路两侧划出一定区域作为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建设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设施,降低交通安全隐患。建成与硬件基础设施配套的一体化软件设施上世纪30-50年代,各国城市都曾将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改善交通拥堵的法宝,但事实证明,单纯依靠增加供给无法根本解决交通问题。除了要加强道路建设、完善道路设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必须依靠高新科技手段,利用智能交通等交通管理系统对城市交通进行科学管理,构筑一体化“数字交通”体系。1)着重建立由线圈检测、摄像监控、GPS定位、手机定位等手段构成,以智能城市公交调度系统、数字交通监控系统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监控体系。根据智能体系反馈的各道路车辆行驶情况,交通部门可以对道路车辆进行快速有效的指挥和疏导,提高交通运行效率。2)构建一体化电子服务系统,推广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等电子服务系统的应用。例如,ETC系统可以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账户中扣除相应资金,这种收费方式不仅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而且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相当于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3)构建一体化电子服务设施。在主要人流集散地配置公众交通服务查询终端,实现交通信息对公众的及时,让市民选择最方便快捷的出行和换乘方式。比如通过在公路沿线或站台设置电子显示设备,方便候车乘客清晰地看到下一趟车的到站时间、线路走向及车辆所在位置。

3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绿地侵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篇10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对策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

1、概念分析

通货膨胀是与价格上涨相关联的范畴,但它又不是简单的价格上涨所能够概括的。通货膨胀应该怎样定义?一般比较认同的看法是,通货膨胀可以被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或价格总水平)的持续的较大幅度的上升的趋势。这里包含三层意思:第一,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不是某些商品价格的上升或者相对价格水平的上升;第二,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而不是十分短暂上升,然后又归于下降,亦即在某一水平内周期性的变化,也不是价格总水平的一次性上升,即由于某种特定的冲击(如世界石油价格一次性的上涨)所引起的价格总水平的一次性变化;第三,通货膨胀反映的是较大幅度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不是某种小幅度内的价格总水平变化。

2、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1)“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源自于需求的过剩,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造成的现象。换言之,在需求出现过剩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商品价格的普遍的、持续的上涨,即出现通货膨胀。如自发性消费的上升、自发性储蓄的减少、自发性投资的增加、一次性税收的减少、出口的上升、自发性进口的下降、货币供给的增加、货币需求的下降等,上述因素所引起的总需求上升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并且只要没有什么力量使总需求下降,价格就不会降低,所以这里得到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将是持久的。这就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的一般机制。

(2)“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不同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是从供给方面出发来考虑的,指的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纯粹由于供给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出现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这种解释,是因为在现实中,经常会看到价格与工资交替上涨的局面,似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的关系,而工资是劳动市场上的价格,对于劳动市场的分析是总供给方面的问题。所以,就有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从总供给方面出发来对通货膨胀的成因给予解释,这就是“成本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测量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根据计算物价指数时包括的商品品种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物价指数:第一,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是相当于某一固定年份(基年)购买产品与服务的某一标准集合或者我们称之为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费用,在当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花费情况。第二,生产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各个时期生产原料和中间投入品等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这是对给定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量。它与CPI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原料和中间产品。第三,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平减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与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这三种物价指数都能反映出基本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变动趋势,但由于各种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所以指数并不相同。消费物价指数(CPI)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来衡量通货膨胀。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压力成因

1、食品类价格上涨堪称当前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去年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粮食及以粮食为原料的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推动的。CPI分类指数显示,2008年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1.2%。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不断减少、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内粮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因美澳等主要产区受灾减产,国际粮价节节走高,从而限制了我国从国际市场的大量出口,加之去年我国十几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因而国内粮食价格在供给冲击下快速上涨,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CPI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

2、资产类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

第一,2007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同比增长30.2%,房地产的发展加大了对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诸多产品的需求,导致这些部门的产品价格出现稳步攀升。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直接加大了实质经济部门的经营成本,实质经济部门往往努力将由此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引起通货膨胀。我国CPI目前不计入房价,只计入房屋租赁价格。第二,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城镇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农村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投资扩张必然导致对投资品需求的扩大,当这一需求超过了生产能力界限或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严重畸形出现瓶颈制约,而且这种制约在短期内又因种种因素难以扩张时,投资品价格就会出现持续上涨,投资品的价格必然居高不下,并且向下游产品转移,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涨。

3、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量大。2007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403000亿元,同比增长16.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53000亿元,同比增长8.9%;人民币贷款余额221000亿元,同比增长15.2%。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经济结构不平衡、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等。储蓄投资缺口,造成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与此相关的是,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外资本的流入显著增加。因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大量人民币,这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

4、国际市场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2003年以来,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世界经济出现了连续5年的高增长,受国际市场需求趋旺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重要矿产品、原材料以及基础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这就推动了国内价格的上涨,从而产生国民经济通货膨胀的压力。

5、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推动通货膨胀

在货币存量业已过量积累的背景下,由外生性冲击造成的轻微通胀是否会一发不可收,这关键取决于人们对物价前景的预测。人们对于未来物价将上涨的预期是不断推动实际物价水平螺旋式攀升的内在动力。同时,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可能导致人们挤兑银行存款和抢购风潮,从而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

三、抑制通货膨胀压力的对策

1、开放国界,降低关税

外贸出口增速的迅猛增长拉动中国经济似乎一片繁荣,在这繁荣的背后是潜在的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实际上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品价格猛涨已经告诉我们,中国经济资源已经支持不起如此快速的出口增长。而进口是支持物价冻结的一项有力措施,可以使引发通货膨胀的超额需求通过购买进口商品得到满足。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增加进口,以缓解国内的供求矛盾。

2、对敏感商品实行补贴

对需要维持其价格水平的商品实行补贴,不但可以保证有关价格的稳定,同时又能够避免冻结物价可能导致的商品短缺。在食品领域采用商品价格补贴,可以稳住生活费用价格,从而阻止工资的上涨。但补贴措施并非完美无缺,它促使余额购买力的形成。这部分购买力,根据持有者各自的需求弹性,或用来购买补贴商品,引起该类商品需求量的放大,或用于购买非补贴商品,进而拉动其价格的上升。因此,在使用这一措施时,要谨慎选择实行补贴的商品与消费者群体。

3、税收政策

当课税目的在于收缩消费时,征税对象不仅是奢侈消费,也应包括大众消费。不同的税种起不同的作用,哪些税多抑制消费、少抬高物价以较准确的拦截收入中可能会过早花掉的部分,哪些税就更利于实现既定目标。如此说来,是否应提倡间接税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假如对一种商品的间接税被转嫁于物价,显然不能提倡;但如果应税商品不属于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统计范围,比如汽车价格,间接税就可以发挥劝阻功效。但是,税收政策有其局限性,很难单独发挥有效作用,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面对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应建立一种征收面覆盖全体民众的所得税,同时对资本短期增值实行适度征税,并实施通过举债回收剩余可支配收入的“回笼”政策加以辅佐。

4、货币政策

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其最极端的形式,是抽紧银根:把货币总量的增长控制在某个指标内,不论利率如何变动,货币当局都不能因利率的提高而放弃从紧原则;努力维持公共预算的平衡,这是实现中性货币的条件。上述措施,是货币当局用来调节货币发行特别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信贷发行的全部手段。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有:提高利率,限制信贷总量或者限制信贷扩张量。这些货币政策都倾向于对货币总量的增长做出种种限制,其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的付诸实施。

5、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参照的原则是,相对货币流量,应加大实物流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节制收入的增长,因为收入是两种流量转换的必经通道。与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同,收入政策发力于收入形成阶段,有利于达到既减缓通货膨胀又防止生产和就业滑坡的目的。然而收入政策的落实会碰到诸多困难:一方面会受到工薪阶层的反对;另一方面,限制非工薪阶层的收入很难办到。我们缺乏能够调节平均国民生产率增长幅度和实际工资增长之间幅度和实际工资增长幅度之间相当差距的灵活机制。我们可以采取法律上的工资――物价控制手段或通过道德说服的方式,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参考文献】

[1] 莫里斯弗拉芒:通货膨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J].统计研究,2005(4).

[3]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国家统计局网.

[4] 张伟兵: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J].经济导刊,2007(4).

[5] 杨丽: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分析[J].武汉金融,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