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民健身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民健身操舞 全民健身活动 优势地位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06-01
众所周知,全民族的健康与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全民族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健康一向非常重视和关心。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广泛深入实施,“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等体育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健身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衣、食、住、行以外的重要内容,广大人民群众把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时尚来追求。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娱乐性、趣味性、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更受到人们的欢迎。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在城市、在乡村、在公园、在广场、在大街、在小巷、在操场、在健身房到处可见进行全民健身操舞锻炼的人群。全民健身操舞以其项目资源、实施、锻炼价值、区域和文化等优势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项目资源优势
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是自觉的行为和文化发展趋势。体育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和取材领域之一。同时体育又要借助艺术来丰富发展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各艺术门类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体育和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一类实践。它们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可以调节人的生活。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往往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即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全民健身操舞将体育与舞蹈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将体育的健身与舞蹈的艺术巧妙融会贯通,这就是人们对介于体育活动与艺术活动中间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关注的原因之一。舞蹈使体育的发展更加完善,而体育则丰富了舞蹈的创造内容。 正是各学科内容的相互交融,使当今全民健身操舞朝着多学科的发展方向前进,这种舞蹈与体育的交融和渗透,促进了全民健身操舞吸收多学科的内容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健身活动。
二、实施优势
全民健身操舞符合国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力实施不仅响应了党的号召,也推动了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全民健身操舞这一项颇具适应性的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受器械、场地、经济条件的限制;动作灵活多变,可易可难,不受年龄、性别、职业限制;不受时间、气候、季节影响,早晚、课间、室内外,一年四季都可根据自身生活规律和身体状况参与练习。同时,全民健身操舞注重科学指导。针对锻炼人群的特点,全民健身操舞对于动作编排中没有选择对身体易造成伤害的动作,所选健身动作在各种舞蹈表现的基础上,使上肢,下肢,头颈,躯干及全身等各部位、各关节参与活动,并通过音乐调节心态,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因此全民健身操舞具备实施优势。
三、锻炼价值优势
全民健身操舞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市场,正是由于它具备较高的锻炼价值。首先是锻炼系统机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这是人们进行全民健身操舞的主要目的,也是全民健身操舞的主要作用之一;由于全民健身操舞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可以健身而且还可以起到改善体形,培养端庄体态,提高趣味性的作用;在进行全民健身操舞锻炼的时候,人们不单单是跳舞,健身舞自身特点要求人们在锻炼时带着感情去跳舞,把自己融入到舞蹈的情境中去,这样,人们在锻炼时可以忘掉职业、年龄、压力、烦恼,起到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使人心情愉悦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全民健身操舞的锻炼多以群体的形式进行,在大街小巷、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到处可以看到翩翩起舞的人们,这正是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正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丰富,又推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两者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全民健身操舞从大方面说,还具有推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
四、区域与文化优势
“大地是艺术的舞台”,艺术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产生的,带有明显的地域烙印。有的学者曾指出,地理环境的差别影响和决定人们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而对文化风格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同样表现在全民健身操舞中。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大,各个地方表现全民健身操舞的形式也存在着众多地域风格及特色上的差异,其中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北方地区,地形辽阔高亢、风光古朴,其民性粗犷豪放;南方地区高山流水、风光秀丽,其民性细腻婉约。反映在全民健身操舞中也就有了南北风格之分:南方全民健身操舞的表现在于纤巧秀丽;北方表现则浑厚刚劲。“南柔北刚”成为我国全民健身操舞南北风格差异的主旋律。东北以秧歌等表现形式作为全民健身操舞的锻炼方式,南方则以集体舞的形式开展较为广泛。这充分说明全民健身操舞在各地开展种类丰富,区域文化优势明显,有利于全民健身操舞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冉秀萍.舞蹈艺术教学学科研究与专业课程设置全书[M],安徽,安徽文化音响出版社,2004
[2]张瑞林.体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梁学军,董海业.体育与健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车文博.心理学原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篇2
【关键词】:体育旅游 健身 协同关系
一、体育、旅游、健身三者的和合
“体育旅游是体育经济当中很重要的产业,它直接为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服务。人们到阳光下、草坪上、沙滩上、海洋里,这是高雅的享受和健身,对工作都是一种积极的调理。如果全家一起去远方旅游的话,对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有专家将体育、旅游、健身三者置于和合的视野中,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很有说服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体育、旅游、健身捆绑互动,是有机统一体。体育源于自然,旅游置身于自然。体育之中有旅游,旅游之中有体育。体育和旅游既是无穷无尽的全民健身资源,又是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体育和旅游只有充分发挥健身资源优势,服膺于全民健身,提高健康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二、体育健身旅游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
体育健身旅游为什么能吸引公众参加呢?首先,体育健身旅游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功能,是增进健康的良方。人们参加体育旅游的过程,便是体育锻炼的过程。体育旅游其实是健身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康复,提高健康水平。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深入自然,不论有无健身动机,均可不同程度地放松心情,解除体力和心理上紧张工作与学习的疲劳、烦恼,获得愉快、和谐的调整,获得机体平衡发展的效果。例如,登名山,游大川,既是一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又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旅游活动,并富有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它还能给人以优秀的体格、品格和人格,既是意志和体能的锻炼,又是简便易行的健身旅游活动。其次,体育健身旅游可极大限度地提高旅游者的乐趣。乐趣性是公众参与度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旅游注重乐趣,健身注重健康,兴趣+健康=体育健身旅游,这一模式显然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体育活动,而是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体育健身生活。体育健身旅游可以从客观上刺激居民增强体育健身意识,使之成为大众生活所必需。
三、体育旅游为了健身,健身为了健康
从运动生理学视角分析,经常参加旅游健身的人,其NKT免疫细胞明显增加。在旅游过程中,人体可分泌一种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量,兴奋神经细胞,加快新陈代谢。
体育旅游活动之所以是健体强身的有效途径,因为体育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惯常生活环境并有效地活动身心的活动。名山胜水、古迹名胜、异域风貌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即使在交通工具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仍然需要走或长或短的路,爬或高或矮的坡,流或多或少的汗,这本身也是一种体育锻炼,它是集体育健身和旅游活动于一体的。若在旅游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森林浴、日光浴、温泉浴,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收效则更加显著。例如,各种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焦虑,若不注意自我调节,自我解脱,便会滋生出心理和生理疾病,有可能失去健康。而适时参加体育健身旅游,离开喧嚣的都市,来到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旅游地,过着五光十色的旅游生活,则能使人脱离造成上述心境的环境,使人的注意力不得不放在那应接不暇的车船、山川以及和陌生人的交往中,忘掉以前的烦恼、苦闷等。这种旅游养生活动,能使人与自然完美和谐,天人合一,从而达到调节心态,解郁强身的目的。
四、发展体育健身旅游,提高大众健康水平
在现代社会,人们为满足对体育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需要,不断追求新的体育健身生活方式。以健身康体为主旨,以休闲娱乐为主题,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导,令体育回归自然,便是这种新的体育健身生活方式的具体表征。因此,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旅游,实现体育健身旅游事业的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非常重要。
第一,在理论和实践上研究体育、旅游、健身三者相结合的机理。体育、旅游、健身,犹如一块充满活力的磁铁,吸引着人们向往积极健康的生活。若单一地看,三者似乎很简单,价值不大,然而一旦集合到一起,既是拥有健康和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全面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体育和旅游都有人类社会活动的文化表象,均系建立在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身心享受需要的基础之上,而健身是融入于体育和旅游之中的。通过体育和旅游而获得健康,是人们参加体育健身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200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活动,便充分反映了公众对体育、旅游、健身三者的内在需求,是体育健身旅游实现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的有益实践。
第二,着力开发体育旅游健身产品,提高公众体育健身旅游消费力。体育健身旅游是朝阳产业。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由于体育在旅游中所占的份额逐年加大,致令旅游收益不断攀升。2004年,我国旅游创汇204亿美元,其中体育、娱乐、体育旅游所创比例约为1/3。体育健身旅游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结果,发展体育健身旅游业,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调查显示,目前,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旅游活动的人数在我国国内旅游者中约占73.53%,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越来越多的花费投入到体育旅游健身活动中,以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和体育休闲方式。
当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健身旅游业起步较晚,体育健身旅游产品亦相对滞后。我们应在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展大众性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开发健身旅游产品,如健全体育健身服务设施等,以满足人们休息、运动、娱乐、疗养等恢复或保持身心有关的活动来消除疲劳、紧张和心理压力,进一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附力,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刘明星 于延飞 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课题项目:<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优化管理研究>吉教科文验字【2014】391号。
摘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是能够实现高校与社会共赢的改革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开
放运营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研究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从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意义、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
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
新时期以来,我国全民健身运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
蓬勃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消费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对
包括体育健身消费在内的享受资料消费有了更大需求。然而广泛
存在于我国当前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突出问题是社会体育场馆数
量质量均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与之相对的事,高校体育场馆大
都有着较高的质量,但是利用效率却不高。因此探讨高校体育场
馆开放运营对于高校体育改革和全民体育运动开展都有着重要
意义。
1.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意义
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是市场经济体制在高校体育
改革领域发挥影响的重要体现,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在对人们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场所
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缺少足够
的正规体育场馆作为支撑。在这种背景下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开
放运营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体育健身场馆保障,能够更
好地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高校履行社会责任。高校作为承担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
的重要存在,其自身同时肩负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推动高校体育
场馆设施开放运营正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能够通过为人
们提供更加优美的健身环境、更加专业的健身场地、更加科学的
健身指导来推动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兴趣提升,从而促进人们形
成强烈的终身体育意识。
促进高校体育改革。通过实现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运
营,高校能够充分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效率。通过开放运营
高校体育场馆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社会联动,体育专业学生通过
有组织地进行对社会体育运动开展的指导,从而提高体育人才的
实践能力,对于更好开展高校体育改革有重大促进作用。
虽然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有如此优越性,但是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科学有
序开展。
2.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面临的问题
2.1 高校管理者思想保守
即使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有诸多好处,当前仍有大量高校
管理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从意识里排斥这种与市
场接轨的行为,因而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
是由于高校管理者思想保守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而造成的先天
阻碍。调查显示,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大多数能够实现有偿对外
开放或无偿对外开放,仅有少部分场馆不开放,这部分不向社会
开放体育场馆的高校往往在领导者层面上存在对开放运营认识
不足的问题。
2.2 开放运营管理困难
造成高校领导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时由于社会人群的参与给管理带来
很大难度。开放运营后的高校体育场馆,由于人流量较大,场馆
清洁、设施维护等方面均需要高校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同
时在如何兼顾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育场馆的使用和对外开放体育
场馆上有时也会出现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难
度。在管理方面最大的隐患是安全问题,由于管理困难再加上大
部分管理人员年龄过大专业素养不足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3 开放运营增加场馆修护成本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运营本意可以通过开拓社会资源,从而
缓解由于政府拨款不足给体育场馆日常维护带来的问题,然而随
着开放运营,社会人群的增加必然加速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老化
速度,增加体育场馆维护维修的花费,在这一情况下,通过开放
运营所获得的收益与维护体育场馆增加的资本之间是否能够实
现平衡也是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能够实现可持续开放运营的重要
影响因素。另外,通过开放运营所得收益不可能完全用于高校体
育场馆维护,在挪作他用时体育场馆的维修费用自然又成问题。
3.改进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策略
3.1 加强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经营管理方式改革
促进经营管理方式改革是增加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
收益的重要保障,调查发现,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主体
主要有学校体育部门、学校非体育部门、社会集体、社会个人等,
相对应的,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会有高校自主管理、社
会集体承包管理、个人经营管理、租赁管理、联营管理等管理方式。
因此,高校在选择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经营管理方式时必须要
正确认识本校实际,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方
式,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有序开展。
3.2 完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只有通过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有效的开
放运营,当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职权不清、制度不完善,因此必须要通过完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
来为开放体育场馆运营提供制度保障。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必
须要充分考虑社会行为主体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市场
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地位,建立有针对性更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
落实管理责任到人,委派专人负责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加强对体
育场馆的监控、维修、养护等工作。
3.3 加强开放运营营销手段
加强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的营销手段以拓宽经营
渠道,从而实现更好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高校体
育场馆拓宽经营渠道,不仅承担社会人群的健身需求,同时举办
各种体育比赛、社会活动甚至各种学习培训班等,通过多种形式
的经营增加体育场馆开放运营盈利性和学校知名度,从而为高校
体育科学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郁震.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运营的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2009,03,(03):78-80.
篇4
【关键词】绵阳市 社区篮球 现状调查
前言
现代篮球运动即在19世纪随着世界产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今年正是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十周年,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老百姓身体健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应紧紧把握好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快社区体育的发展。社区体育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与人际关系,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社区体育是社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社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不仅能不断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娱乐、健身、交往、集会的需求,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同时又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8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提升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全民健身运动迅速在民众中兴起热潮,作为群众体育的根据地,社区将担起这一重担,多途径、多渠道拓展项目,而作为篮球运动时最具群众基础的项目之一,社区中开展篮球运动不仅仅能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它还是一种篮球文化在社区中的升华与推广,这将会大大提高社区体育的影响力。社区蓝旗的推广,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提高居民素质和健康体育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篮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提高身体的机能,也可以让人们发泄情感,释放平时工作的压抑,而且还能让人们在篮球活动中追寻心灵的共鸣,享受生活的趣味。由于篮球活动的这些好处,篮球活动越来越受到社区人们的喜爱,并逐渐成为社区人群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篮球活动发展在绵阳市社区体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剖析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发展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绵阳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充分调研,结合城市化进程实际分析导致现状的成因,能构建出适合绵阳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在对绵阳市研究的基础上,期望能以点带面,为绵阳社区体育建设提供现实指导依据.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绵阳市凤凰小区、炳三区、花溪谷等小区中篮球活动开展的管理、参加人员的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等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从中了解社区篮球的相关资料,并整理分析。
观察法:通过对社区篮球运动的开展,社区群众体育锻炼时间及社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的观察来研究篮球运动在社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调查法:对绵阳市社区1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40份,回收率40%。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得到绵阳市社区篮球发展状况,再从中分析,制定一项全面的发展计划。
2.结果与分析
2.1在绵阳市社区体育中开展篮球活动的重要意义
S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社区”这个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区可以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一般是做了调整的居民委员会,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一种社区类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这次奥运会对提高绵阳市社区体育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奥运会中随着中国男篮队打进8强,人们对奥运会的热情更加高涨。奥运会为篮球运动在社区义。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机遇出现的时候,就需要绵阳市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满足人们对篮球活动的日益需要,推动篮球活动的发展。
2.2绵阳市社区体育篮球活动发展现状
绵阳市社区体育篮球活动开展的场所状况
从当前形势来看,限制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仍是活动场地的 问题。调查得知,由于房价的不断提高,开发商一度的压制空地面积,很多原来打算修建篮球的空地被压榨得所剩无几。居民办事处拥有自己篮球场地的很少,居民小区内拥有篮球场地的更少,而大部分场地都集中在辖区的学校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状况考虑得比以往更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上了这项运动,足够的篮球场地设施是推动社区篮球活动开展的保证。
绵阳市社区体育篮球活动的管理状况
篇5
学校体育是学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养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跟上我国体育发展的趋势,就成为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些要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现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意识、能力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让学生在运动的参与中找到满足,找到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就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体育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体育的教学特点出发,挖掘有利因素,活跃气氛。不用证明,获得成功感,经常受到赞扬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提高,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打击的学生学习兴趣会日渐减退。学生能否快乐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体育活动的设计。所以课堂上要适时巧妙地启发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为学生创造成功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希望的火种”,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要逐步转化后进生,帮助学困生进步,提高学业成绩,真正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整体水平的目的。教师要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信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多用鼓励表扬,多给予学生认可、赞许的眼神,让学生学之有趣,学之有用。
多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在优势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样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学生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兴趣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积极的、自觉的进行锻炼。比如: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等进行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控。达到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要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为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三、通过新颖多变的教法,让学生掌握锻炼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应用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教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新颖、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用的手段,使学生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锻炼方法和技术技能,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方法基础。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健身;健心;审美;体育舞蹈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12-01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它共分现代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十个舞种,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20世纪初期进入中国,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体育舞蹈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
1 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
1.1 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
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只有身体各部分的肌肉紧张、松弛、交替、依次或同时的恰到好处地协调用力,才能把每个动作以至全套动作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些变化与表现,对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动作的节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大众体育舞蹈有极其高的强身健体作用。只要按照指导人员的正确指导,通过不断深入的锻炼,它不仅使人们的各项生理指标产生明显的变化,增强生理机能,而且使人的心理得到充分的调整,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另外,长期从事体育舞蹈锻炼,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使人的心脏得到锻炼,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利,心脏每次收缩时排出的血量增加,每分钟心跳次数逐渐减少,从而使心脏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可见,体育舞蹈促进人体生理变化是明显的,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种极好形式。
1.2 有助于改善形体条件
体育舞蹈不仅对足步、姿态、平衡与稳定、移动均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对节奏、方位、足位动作、旋转量、升降、反身、倾斜、摆等技法有细腻的要求,能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腿部的不良姿态,使身体端正、挺拔,以美的形体、优美的舞资体现最佳的动作效果。普遍认为,体育舞蹈是一项很好的健与美形体训练科目。进行体育舞蹈学习,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舞种,才能够真正起到健身作用。体育舞蹈是一种能让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健身手段,练习者的全身肌肉的力量性、协调性、柔韧性都得到增强,塑造健康体态。这些锻炼作用,远不是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比拟的。
2 体育舞蹈的健心价值
有实验研究证明积极参加体育舞蹈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地高于普通常人的水平,说明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体育舞蹈分为现代舞和拉丁舞两大系列。现代舞舞姿优美,轻快洒脱,舞步流畅,气质高雅,节奏起伏,一派绅士风度。拉丁舞舞姿热情奔放,技巧性极强,富于动感美感,节奏清晰。十个舞种风格各异,只要爱好者进人舞场,随曲而舞,就会立刻进人角色,使由于工作、学习造成的紧张、疲劳和紊乱的情绪或生活中的不顺心而得到缓解、调节,从而达到陶治情操、振奋精神的健心之目的。可见,体育舞蹈是一项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
3 审美的价值
在运动体育舞蹈中,通过人体点与线的移动,形成各种动与静的姿态,形成各种美妙的意境组合;通过舞者的面、头、颈、胸、腰、胯、俘、膝、臂、手、腿、足及各部分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体现出美的形态、美的姿态、美的造型及美的主题去征服观众,给人以美的享受体育舞蹈创造了异常美妙的审美趣味。体育舞蹈的美是在舞姿和舞曲节奏的配合中产生的,它是动作和舞曲相互协调的美,舞中能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也能体现出女性的娇柔之美;在一般的审美标准上,我们把能体现出男性刚毅、强壮、雄健豪放、壮丽、剧烈运动的美视为阳刚之美;把女性柔和、优雅、纤巧、缠绵秀丽、平稳活动的美视为阴柔之美。体育舞蹈的美充分体现了阳刚与阴柔的和谐。
4 社会价值
体育舞蹈是人们交流思想,抒感,消除隔膜,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它和人们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情感交流,互相受到感染,甚至使人产生相互依恋的情结。它不仅是民间友谊的纽带,也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形体语言,是任何语言无法替代的艺术,它通过优美的舞蹈韵律,增进了友谊,丰富了生活。体育舞蹈是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有益活动,一首优美的舞曲,能把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运动水平的人,揉和在共同的舞蹈之中。它是一种“有节奏的散步”,是一种“伴着旋律的锻炼”,经常参与,持之以恒,受益终身。
总之,体育舞蹈随着世人的认识逐步发展,会拥有更多的拥护者和爱好者,在中国全民健身运动中,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在不断宣传、广泛开展的基础上,全力推动普及这项运动,让更多喜欢的人都参加到这项运动中,从而为提高我国体育舞蹈发展水平,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为全民健身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健美操 体育市场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3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19-01
体育运动推向了市场,所有经营者都要从市场的需求来考虑,这样才有生路。体育消费要有增进健康,愉悦身心的效益。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也要不断为占有市场而改革创新。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不断加强,健美操运动也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它既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随着健美操不断流行,人们对健美操市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它的价值和特征使其在体育市场的竞争中具有优势。
一、健美操的健身价值
健美操运动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内容丰富的运动形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健美操动作是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使肌纤维变粗,肌肉发达;同时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提高,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达到新的平衡。由于肌肉不断发达,内脏器官功能不断提高,从而激发机体内部潜力,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目的。由于健美操具有明显的健身价值,是当代社会中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资料表明,健美操对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有许多好处:例如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发育;可加强关节的韧性;加强心肺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青少年的观察模仿能力等等。
二、健美操的健心价值
首先,健美操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它在编排中综合了跑、跳等基本动作并操化其他的组合,是一种全身活泼的运动,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提高身体机能。又由于健美操是多种类型的动作有序进行,必然对参加者的观察、判断、记忆等能力有所发展。
其次,健美操在塑造形体美的同时,还能缓解参加者的精神压力。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参加者的形体得到塑造,其爱美之心也能得到满足。再者,健美操是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进行的,动感力强,使人情绪激昂,可以说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
另外,参加健美操锻炼还能增强人们的社会交往。参与锻炼的人们来自于社会不同领域,给人们提供了互相沟通的平台,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此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三、健美操自身的特征
(一)安全性
健美操没有明显的对抗性,也没有挑战极限的危险性。另外,健美操所设计的运动负荷及节奏,都充分考虑了运动而产生刺激结果的可行性,使之适合大多数人体质的有氧范围,人们在平坦的地面上,伴随欢快的节奏进行运动,十分安全有效。
(二)适应性
健美操动作简单、形式多样、并根据练习者的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对练习的时间、内容、强度、地点相应做出改变,各种人群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练习中得到乐趣。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一般运动项目难以相比。
(三)艺术性
“健康、力量、美丽”是人类所追求的最佳身体状况,而健美操的艺术主要体现了“健”“力”“美”。这是健美操的不同之处,也是人们热爱健美操的原因之一。其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使用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使练习者在锻炼和放松的同时陶醉于它的艺术性上。
(四)节奏性
健美操要求动作具有强列的节奏性,并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其音乐节奏强劲有力,具有激发人们热情的效应,这也是健美操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五)人为性
健美操介定范围广阔,它没有以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也没有强烈的对抗性,更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身体操练类体育项目之一。健美操运动具有“人为性”特点,人们根据需要科学地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动作方向、频率、节奏等对健美操运动形式进行调节,创编出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练习。
四、结论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体育健身消费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功能多、价值高、易于开展的特点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条件,适宜在各级各类的团体中进行开展。因此健美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篇8
[关键词]小学 花样跳绳 应用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徐家小学的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学生家长。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大量有关花样跳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设计和论证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最后收回270份,回收率为90%,有效问卷255份,有效率为94.4%;测试对比法:在学校1-6年级13个班中分别挑选出10名参练花样跳绳的学生(其中2名学生肥胖)与10名未参练花样跳绳的学生(其中2名学生肥胖),以一学期为限,测试出身高、体重、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数据,进行统计后对比。
2结果与分析
2.1徐家小学花样跳绳开展现状
徐家小学,一所农村小学,全校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66人。如今学校建有校花样跳绳队两支,队员118人;班班建有花样跳绳队,队员都在12人以上;一、二年级学生可以跳出10种以上的花样,校跳绳队员能跳出106种花样;另外,学校还通过社区居委会和家长委员会在社区和家长中广泛宣传和推广花样跳绳,计划在下个学期的花样跳绳活动中增设亲子跳绳项目的比赛。
2.2花样跳绳的应用价值
2.2.1减少小学生的肥胖率
徐家小学对比学生体重测试统计表(单位:人)
通过上表测试数据对比以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教师,有80%的人都意识到跳绳可以帮助其达到减肥的目的。中华医学会胡大一教授曾呼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跳绳运动,因为它能结实全身肌肉,消除全身上下多余脂肪,使锻炼者的形体不断健美。可以非常有效得减少中小学生的肥胖率,是对付肥胖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
2.2.2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
在调查对象中,多数的家长和老师认为跳绳除了减肥健身外,还对学生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其中60%的人认为跳绳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同时测试数据表明:参练学生平均身高增长2.6cm,未参练学生平均身高增长1.8cm。科学数据显示:运动有助于中小学生的身高增长,其中最好的运动是跳绳。跳绳是唯一纯粹的纵向运动,它对青少年学生的骨骼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人体骨骼的循环得以改善,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增高。
2.2.3拓展思维能力与促进肠道消化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占55%的被调查教师和家长都反应参练学生的思维活跃,解题的思路新颖多样,学习成绩较以前都有所提高,认为跳绳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开阔,注意力集中;同时被调查的食堂工作人员、教师及家长也反应参练学生的饭量比一般学生的饭量大得多,认为跳绳能可以促进肠道消化,其人数占到90%。
2.2.4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观念
花样跳绳不仅是一项简单的个人运动,还讲究团队合作,需要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默契协作。在调查中发现在做花样跳绳的多人动作时,需要彼此间的默契配合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95%的人群认为花样跳绳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纪律性。事实证明跳绳运动可简可繁、花样繁多,跳绳活动有中单人的、有双人的、有集体的,能够使孩子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2.2.5培养小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需要很好的协调性和节奏感才能完成花样跳绳动作,因此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85%人认为跳绳可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平衡与节奏感。人体在运动时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学生跳绳时自跳自数,能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数感和节奏感,而跳绳时的动作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可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协调性。
2.2.6培养小学生的表演才能
花样跳绳是在传统跳绳基础上融入了街舞、音乐、杂技、武术、京剧等众多元索在内的表演项目,处于舞蹈与体育竟技之间。因此,花样跳绳具有很高的表演价值,参与其中的学生就具备很强的表演才能。调查结果显示,98%的被调查人群认为花样跳绳可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表演才能。
2.2.7增强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与孩子在做花样跳绳的多人动作时,彼此间需要很好的配合与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90%的人群认为花样跳绳能增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心理学也指出家长与孩子有共同的爱好与兴趣,能增强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改善彼此间的关系。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徐家小学开展花样跳绳运动的案例,可以得出在小学推广和培训花样跳绳有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因此,各小学应积极派出教师参加花样跳绳培训,培养出经验丰富的花样跳绳教练,在校内和社区积极宣传和推广跳绳的好处,吸引青少年学生、居民乐于参与花样跳绳的健身方式。
加大花样跳绳在校内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例如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班级黑板墙、专题宣传墙等形式大力宣传花样跳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在不同水平段的体育课中安排适当的花样跳绳内容进行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爱好这项运动;在乡村少年宫或课外兴趣班中开设不同年龄段的花样跳绳培训课程,让不同年龄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学习适合自己学习的花样动作;举办更多的花样跳绳比赛,使这项运动蓬勃发展下去。
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花样跳绳跳绳运动的开展,开设花样跳绳的培训班,举办花样跳绳的比赛,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和爱好此项运动,最终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江波.国外跳绳运动发展动态[J].体育学院学报,2005,(2).
[2]李盼,肖伟.花样跳绳培训课程在上海青少年学生中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0).
[3]聂锴.花样跳绳的体育文化价值研究[J].陕西教育·高校,2012(6).
篇9
1研究目的
随着“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口号的提出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都营造了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全民健身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群众体育的支柱力量,其自身所具有的技能以及其在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效益是其他群体难以实现的。从某个意义上说,其发挥作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社会体育以及群众体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目前关于对如何加强公益性社会体育教育指导员服务水平的科学管理的方法并不明确,致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秩序混乱且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现象,这些因素制约着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问题出发,找到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本次研究的目的。
1.1研究意义
1.1.1理论意义
为今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出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提供依据,为队伍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1.2现实意义
通过对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出现的问题及措施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管理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从而提高公益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服务水平,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集有关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相关文献,从而进一步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个论题,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
2.2逻辑分析法
利用从现存的文献和资料中可查询到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研究方法,对其内在的深层关系进行整理、总结,从而得到有效的信息,并提出个人观点。
3结果与分析
3.1存在的问题
3.1.1服务质量不高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力带动者,随着政府对群众体育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截止2012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在70万左右,同2011年相比大约增长了40%[1]。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体育锻炼频率大都能坚持在每周2~7次,部分在职指导员指导频率相对较少,为1~2次,国家级、一级社会指导员的指导频率都不确定。能够长期坚持社会服务(指导率)的仅占59.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98%,指导率最高者为离退休人员和无正式工作的人员。从每次指导的时间来看,大多数基本都能达到60min左右[2],可以看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不稳定并且出现指导者老龄化、指导率低、素质不高的现象,从1999~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但指导群众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每次锻炼指导时间没有明显变化[2]。在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制方面出现人力资源分配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情况。
3.1.2培训制度不完善
关于培训所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31.3﹪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培训内容“缺乏技术类的内容”,30﹪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缺乏对指导手段和方法的培养”,20﹪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缺乏针对性,理论脱离实际”,9﹪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内容杂乱无序,不系统”,3﹪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培训内容无级别区分”,还有2.7﹪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有其他原因[3]。多理论少实践、培训的内容枯燥无味且严重脱离实际是现在培训的基本现状。
3.1.3激励制度缺乏
政府物质奖励制度的缺失、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无稳定的报酬来源,组织协管控制能力差是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激励制度缺乏的集中体现。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工作时,扣除一部分申请的活动经费外,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自行垫付费用,这其中包括交通、餐饮、器械等相关费用。一方是开展活动时所需承担的费用和责任,另一方是仅属于少数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精神殊荣[4]。现在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的激励方法是奖励少数优秀的,对于大部分志愿者的激励停留在颁发证书、等级培训等,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方式致使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人员流失及老龄化严重,对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极为不利。
3.1.4沟通机制不健全
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上下沟通的通道不畅通。首先上级的政策不能很好地传达给群众,执行过程中群众无法切实的享受政策带来的好处;其次群众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向有关部门反映,造成有关部门的误判甚至决策失误。政府的供给和群众需求严重脱节、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分析及反馈通道不健全导致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能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处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3.2应对措施
3.2.1加大人力资源的发掘
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质量问题的解决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素质,二是时间。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优化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质量,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对充足的时间有利于改善队伍不稳定的现状。因此,首先应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尤其是对体育院校及其他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其次引导退役运动员做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收纳退休人员特别是退休的体育从业职,三者的相互结合有利提升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政府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改善整个队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加大媒体对群众体育及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重要性的宣传,改变欠发达地区人们的陈旧观念。
3.2.2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有利于改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闲置问题以及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持有等级证书却不进行指导工作的现状。首先建立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信息管理系统,除了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入队情况外,最重要的是对志愿者的活动信息进行管理,对每个月的指导次数以及时长进行记录,每年年底进行一次总统计,并以此为依据实施奖惩制度,对于持证但不进行指导的不给予下一年度的信息录入且取消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
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网络信息平台,其相关的协会或政府机构对组织的收支、社会捐赠及政府拨给情况进行公开,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这样有利于鼓励社会人员进行捐赠以及社会更好地监督。
3.2.3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长期发展,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针对现阶段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地点及文化的不同进行适当的改变,不能脱离实际,应该科学地、系统地、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灵活性。二是要有实践精神,不能只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解而不进行实践的检验,增加课程学习的实用性。三是聘请有经验的讲解老师,提高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水平。四是要把培训的内容按项目进行划分,这样有利于提高指导内容的专业化,同时在实施指导过程中对不同群众具有针对性。
3.2.4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激励和保障制度有助于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在激励方面,在进行补贴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政府补贴的金额可以分基础保障、绩效情况和技术等级三个部分进行发放。福利也是必不可少,具体包括:饭补、交通补贴、取暖及降温补贴等等。其中政府补贴采用扩大体育彩票公益金比重的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物质补贴,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福利待遇,带动其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4]。在保障方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及相关协会提供免费参加技术等级培训的名额、并保证相关的活动器材和设施的供给,从而减轻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经济与精神压力。
3.2.5建立评估反馈机制
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评估是对一段时间内服务开展情况较客观的评价,是预期目标和现实结果的一种鲜明对比。评估的一般程序可分为重温目标、收集和分析资料、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分析结果和分析结果用于决策四个阶段,为了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评估的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估、公众评估和组织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估。评估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后续工作活动开展的很好的借鉴,同时也能鼓舞斗志并为有关人员提供可靠信息。反馈机制构建与评估机制的建立同样重要,通过反馈机制可以发现无偿实施过程中的方法偏差甚至错误,并及时进行调整与纠正,与预评估相结合直至实现目标。
3.2.6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2011年10月9日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性质、社会指导员的技术等级制度以及如何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办法。2011年2月15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提出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尤其指出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和服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考验着有关部门的实施力度。执行力度直接影响着政策法规的有效性,所以需把现有的政策法规的每一个细节做实。在某种程度上,良好的执行力度与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同样重要。
4结论
我国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群众体育的主力军,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的服务质量决定其生命力,决定了全民健身开展的效果。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服务水平、培训、激励及沟通机制建立与完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其长远的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地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激励保障、评估反馈及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有针对性进行管理;在完善政策法规的同时,更应加强其执行力度。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 角度; 难度; 跨度; 坡度; 广度; 密度
体育教学既要学习技能、技巧,同时也要经常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好体育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练习保护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体育动作的理解,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必须进行适当的提问。通过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把握好“度”,即从角度、难度、跨度、坡度、广度、密度。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角度选的适宜,教学效果就明显。首先,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的新颖,需要有启发性。例如:国家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采取了一系列全民健身的具体措施。作为初中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在学生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我是这样提问的:体育与健康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关系?这样一问,学生就觉得新颖,更能理解参加体育运动的意义。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的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例如:体育与健康与竞技体育的区别?领会二者的区别,是同学们了解体育与健康的目的、任务、要求,积极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技术。体育与健康(也称快乐体育)是体育教学追求的境界,真正能体会体育锻炼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途径。
二、难度
通过设疑、解惑、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将来水平”发展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区”激发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达到“轻轻的跳一跳,就摘到果实”。例如:在初中快速跑教学中,提问快速跑的组成?这样问题过于简单。但提出:决定快速跑的因素,你认为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实践和思考,也就能回答出来,并能在跑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思索和体会,对提高快速跑成绩大有好处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同学,所提的问题难度也不同。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跨度
从纵向看,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从横向看,问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的跨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较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马上想出更多知识,而难以回答。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我首先要求学生回忆以下,自己在平日和电视上见过的跳高的空中姿势是什么样子?然后,我将跳高姿势的演变过程,做了图形,让学生看(蹲踞式、剪式、滚式、跨越式、俯卧式、背越式),并重点讲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这样既能掌握跳高技术的演变过程,又能增强学生对跨越式跳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坡度
问题的设置,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未知到已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注意坡度。例如:在篮球裁判法的教学中,先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每次篮球比赛中场上的人数是几名、比赛的时间是多少、裁判员的人数、违例、犯规等。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看体育篮球比赛中,经常听到解说员说某队员“带球撞人”,那么判断“带球撞人”的依据是什么?上述一些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化,使学生在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知道篮球比赛的一些基本裁判法和规则,对“带球撞人”的判断依据真正得到掌握,也激发了学生多看体育比赛的学习的欲望,从而更主动的继续钻研和探索。
五、广度
体育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问题的设置既要考虑一定的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所设置的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可以回答。显然,问题愈简单,则广度就愈大,但随之学生思维的层次愈低,通过提问所获得的效果愈差。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问题的坡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具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增加问题的广度。例如:在田径教学中,我们讲到的跨栏裁判规则,首先要让学生回忆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刘翔,这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他都获得那些具有价值的金牌?那里人?爱好?一系列的问题。用来激发学生喜爱田径的积极性。由于体育教学是一个班集体,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反映快,好冲动,有的反映慢,考虑问题仔细认真。所以设置问题的既要侧重整体,又要注意细节分析,使问题覆盖全体。
六、密度
- 上一篇:生育率的意义
- 下一篇: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