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物流建设方案

篇1

关键词:“一带一路”;现代经济区;物流体系

“一带一路”是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种国际合作发展的倡议,其涉及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很好展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理念,有利于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经济发展及世界和平。而在这种发展目标约束下,现代物流将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推进。它以政府参与和物流设施为软硬基础,通过政府和市场合力作用,具有了“一带一路”特色的物流能力。目前,由于诸多经济要素的制约,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一带一路”经济区发达地区经济域面高度的可能性较低,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势差,因此,在“一带一路”经济区中,引导新介质参与其发展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下现代经济区物流体系构成要素

(一)物流设施

目前,由于经济区产业规模小、区域通达性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筛选物流设施要遵循降低成本与提高通达度的基本原则。首先,在对港口选址上,要根据“一带”区域提供水运方案的需要,充分考虑“一带”区域的路网系统;或者根据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产品需求状况,以海洋经济模式的发展需求为主导,适当降低设施密度和品质。其次,“一带一路”涉及的省市区道路建设较为落后,为了有效延伸产品产业发展半径的占有选择,要加大道路建设力度。为了提高境内外铁路通达水平,铁路建设要以欧亚大陆桥为基础,以对接中欧集装箱为导向,夯实已经开展的经济合作硬件基础,着力搞好中巴、中哈、中越等泛亚铁路运输对接;将公路建设纳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加大中亚地区的公路建设力度和公路铁路对接水平,强化中老泰、中越的跨国公路对接,增强推进入疆、进藏公路路网建设,健全和完善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基本硬件,推进“一路”的路网系统建设。

(二)物流能力

物流能力的强弱与经济合作涉及的“物”密切相关,在“一带一路”下,物流能力是现代物流体系的内核。首先,在我国境内,物流系统应该以低成本、专业化的物流对象为产品,具备低成本、高效、快捷的基本能力。在培育物流能力上,经济区要以专业化为基本要求。比如,为了最大化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兼顾国内标准和ISO系列认证要求,确保一定状态的农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以快捷为标准选择冷链物流方案。其次,为了推进供应链一体化,产品的有效形式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高效的物流系统。在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的作用下,为了达到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一带一路”经济区以承接产业专业为介质,承接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畅通供应链各个环节是物流对象为产业的能力体现,衡量经济区物流能力的基本指标为包容性、专业化、低成本等,为了打造这样的现代物流体系,必须要优化软硬件环境。

(三)物流服

“一带一路”经济区是丝绸之路的全球化,因此物流服务要完善升级。首先,要将服务理念由运输服务转变为物流服务。要根据区域各种条件差异,对于同一产品送达不同地区设计适宜的物流方案;根据客户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原则,对不同产品选择不同的物流手段,增强物流服务的透明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客户满意度。其次,在服务标准方面,参照国际通行标准,从源头提高“物与流”的匹配性,以专业化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培养专业化物流人才。另外,物流枢纽应该成为现代物流体系的必选项,枢纽选址要具有科学性、建设规模的合理性等,高效率推进产品、产业流通,降低成本。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多个能够衔接国际海、陆、空的集聚点,按照经济吞吐量和产品种类,立足经济区的经济现状等,筛选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空间节点作为物流枢纽,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流通和产业转移成本。

(四)政府参与

政府参与是顺畅推进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的保障。首先,要以国际化理念为指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现代物流体系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区发展的重点,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其次,目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此消彼长,使金融在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领域中日益重要。而“一带一路”经济区存在着强劲的资金约束,为了以灵活高效的方式配置资本,需要强化金融引导作用。因此,在政策导向明确的前提下,建设主体要顺应金融引导方向,以金融为手段引导“一带一路”经济区进行物流设施、能力、质量等的优化。另外,在经济层面,政府要明确潜在竞争力的部门、行业和领域的方向,治理能力要聚焦于对发展形式的把握上。为了满足当前需求,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客观审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深化经济联系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定位,使经济区物流系统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

二、“一带一路”下促进现代经济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介质

(一)云计算

云计算能够消除物流对“一带一路”经济区发展瓶颈的制约,极大地增加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能够丰富消费选择,有效地扩展商务发展平台。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依托大型物流枢纽给予同类型消费者更大的剩余,但是欠发达地区可能使诸多优势产品和资源难以获得合理的市场价值回报,有限的物流选择已经对消费选择形成了垄断。因此,通过云技术整合,为经济区运行提供服务的物流商积极将其融入现代物流体系中,并按照顾客的要求,为一定性状的产品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物流方案,将物流线路、设施高度整合,激发物流商之间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

篇2

1.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

满足顾客需求的需要

目前,铁路运输业的顾客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因此,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位移。因此,向现代物流业拓展是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需要。

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铁路物流中心提供的换装、分拨、配送、加工、联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够保证将货场以最经济、快捷、准确、安全的方式送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是直接送达用户手中,发挥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这是提高铁路货运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要以安全、快速、准时、方便为原则,对现有运输组织体系进行优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化。在安全上,要全力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安全,并建立合理快速的赔偿机制,对客户发生的以外损失,能够即使予以赔偿,打造铁路良好的信誉。在快速上,对既有线路要进一步提速,特别加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并在运输组织上建立速度机制,一切以速度为中心。在准时上,要以时效为目标,对车、机、工、电、辆各个部门的作业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要实现货物列车客车化,做到定点、定线、定编组,使货物列车按时刻运行,以保证到期限。在方便上,要改革目前的铁路承运和交付手续,调整窗口设置、简化办理程序、统一服务标识,并融合其他运输企业和其他运输方式,做到全程和门到门服务。所以,要建成真正的物流企业,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建设。1.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2.加快先进适应技术的推广应用。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机具设施及条形码等技术。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物流技术和服务标准,加快对铁路货运物流服务相应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3.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内在需求

1.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紧迫性

我国铁路由于经营方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再加上在市场经济转型中其市场意识没有适时到位,致使其运输量占整个物流总运输量的比例正逐步下降。

由于铁路在我国特定国情中有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物流业2/3运输任务由铁路承担,物流业务将成为铁路运输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运输业尽早融入现代物流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2.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新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消费意识的不断涌入,对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服务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各个层面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繁杂细致。铁路运输业及其车站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走向市场、了解市场,大力开展货运营销工作。

3.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战略目标及创新策略

由于铁路拥有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具有较强的设施设备基础和运力资源条件、拥有广泛的客户联系和业务基础、拥有有一定素质的营销及管理人才队伍,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是可行的。

(一)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

1 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战略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采用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技术装备,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及能为工商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综合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2 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指导原则

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整合企业运输物流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系统为支撑,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拓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务,优化运输物流组织,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益,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理念创新

现代物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将物流各功能要素进行系统整合的新兴产业,铁路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转型,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创新,而首要的是理念创新。

1 树立“企业设计创新”理念

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在新的环境下要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一定要树立企业设计创新的理念,主要包括客户群的选择、价值的获取、业务范围定位与战略控制等四方面的战略要素。

2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认为,“高度竞争的市场和大量的信息已使客户处于工商领域的中心,只有充分认识到客户关键需求并以新的企业设计来满足这种需求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传统的价值链开始于企业的资源和核心能力,经过采购、生产、销售等途径将资源与能力转化为产品与服务,提供给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把价值链的方向颠倒过来,从分析客户的需求出发,研究和发现可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最好方案,据此确定企业所需的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

三、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实施对策措施建议

实现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转型的战略目标,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实际,在起步发展、开拓发展及高级发展的不同阶段拟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实施方案。现阶段,铁路运输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因地制宜地拟定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对策措施。

1.拟定企业拓展现代物流总体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现代物流布局发展规划,以取得相应的规划主动地位。

2.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大力普及推广现代物流知识,促进企业员工的观念更新。

3.拟定并实施企业现有运输物流资源及业务整合方案。

4. 结合路网、场站及设施改造建设规划实施,加强现代物流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功能的拓展。

5 .根据企业所在地区市场状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企业拓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切入点。

6.重点改造、建设、发展位于主要口岸和中心城市的国际物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物流中心及物流配送中心。

7.组建铁路物流公司的改革试点工作。

8.发挥整体网络优势,促进铁路运输企业间货运和物流服务多种形式的网络化经营合作。

9.适应加入WTO及拓展现代物流的要求,加强有关政策、规章制度的清理和建设。

篇3

[关键词]传统物资管理企业;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化

传统物资管理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增强管理工作效果,提升现代物流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1传统物资管理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

对于传统物资管理企业而言,与现代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直接关系,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分析与了解,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分析与管理。具体关系为以下几方面。

1.1物资采购与存储关系分析

对于传统物资管理企业而言,物资采购需根据企业制定的计划方案,购买或是供应物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合理采购的情况下,针对剩余物资的数量进行分析,不会关注库存方面的成本。且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物资消耗的数量很大,且规格内容很复杂,为了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会储蓄很多物资,经常出现物资积压的问题。在传统物资管理的过程中,会向着现代物流管理方向转化,能够通过供应链的方式,分析物质的流动性情况,明确存储功能域特点,在了解具体观点的情况下,更好地建立现代物流观念,协调供应链上下结构之间的关系。而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中,可实现合理的存储工作,将物资管理作为基础内容,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方案,针对库存内容进行合理的管理,能够实现零库存的管理目的。且在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物流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快资金的周转与流动力度,通过合理的物资配送方式完成工作。

1.2物资配送的关系分析

对于传统物资管理企业而言,在实际发展中,未能创建完善的物资主动配送方案,无法针对物资管理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且在仓库管理工作中,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难以创建多元化的管控体系,严重影响各方面管理工作效果。且在传统物资管理期间,未能制定完善的物资储蓄方案,无法通过合理方式进行生产。而现代物流管理工作,能够基于传统物资管理方式,针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生产期间的物资内容,协调各方面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与控制,在合理配置物资材料管理机制的情况下,改革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创建生产供应体制,降低生产期间的库存成本。

1.3物资管理的技术配装分析

对于传统物资管理而言,在现代物流管理的过程中,技术装配很差,尤其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创建信息互动机制,能够开展实时的信息互动活动,明确市场的信息情况,针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解决当前物流管理问题。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可通过现代化物流管理企业的转化方式,创建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创建规范与科学的物资管理系统,根据生产线的实际特点,建立自动化立体库系统,合理使用单元化的技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创建自动化配送体系与模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传统物资管理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传统物资管理企业而言,主要针对某个地区或是企业的物资进行供应,具有物资管理与销售等功能,可以创建计划经济等模式与产物。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开始完善,且传统物资管理企业主要靠着国家的优惠政策生存,但是,当前已经无法依靠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在新形势发展的时代之下,物资管理企业应当针对经营机制进行合理的调整,明确经营分配要求,遵循现代化的物资管理原则。目前,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物资管理企业应针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创建良好的供应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需向着现代物流企业转化,提升供应链管理工作效果,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此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

3传统物资管理企业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化的建议分析

在传统物资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针对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创新,向着现代物流企业进行转化,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具体转化建议为以下几点。

3.1做好业务的定位工作

企业在对业务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需针对业务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将其划分成两个类型:第一,对于物流服务定位而言,主要针对供应链与物流服务链进行合理的分析,明确各个环节的物流服务特点与要求,全面提升每个环节的工作效果。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创建全程物流企业的定位模式,明确整体供应链的服务要求,创建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对于传统物资管理企业而言,在实际发展中,需明确现代物流企业转化重组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在明确管理目的的情况下,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开展转化工作,例如:技术状况、经济状况与业务状况等,可在转化期间,预防盲目发展的问题,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管理工作力度与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3.2合理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式

传统物资企业在向着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过程中,可提升物流管理的专业化与网络化水平。虽然我国在物资企业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成果,但是,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传统物资企业未能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影响各方面管理工作效果,甚至会导致企业的信息获取方面受到一定影响,无法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果。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物资企业需针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转化,明确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要求,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增强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在此期间,需提升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转化传统物资管理工作模式与发展形势。

3.3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传统物资管理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明确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与特点,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通过人才队伍的支持,提高总体工作效果。首先,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过程中,传统物资企业需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要求人才掌握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工作期间尽职尽责,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其次,需针对工作人员进行阶段性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各方面先进技术,全面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优化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与模式,提高整体工作效果。最后,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期间,需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与考核制度,明确各方面工作目的与要求,全面提升现代物流管理工作效果。

3.4针对思维方式进行合理的转化

对于现代物流企业而言,在传统物资企业转化的过程中,需针对思维方式进行合理的转化,改革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在此期间,需针对供应链管理机制进行合理的改革,明确主要的思想内容与策略方式,提升物流管理信息的利用率,创建共享管理体系,预防信息扭曲问题。同时,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针对物流企业的供求关系进行合理分析,明确稳定性与牢固性的合作关系,提升整体管理效果。在此期间,需合理创建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系统,合理地反馈数据信息,应用网络系统进行消息的传递与共享,在了解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增强管理效果。

3.5制定完善的战略规划方案

在制定战略方案的过程中,需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环境特点,针对传统物资企业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完善,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在制定战略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遵循全局性与结构性的原则,明确具体的功能与基础内容,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加大管理工作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果,促进传统物资企业的良好发展与转化。

4结论

传统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过程中,需树立正确的观念,遵循现代化的管理原则,明确各方面工作特点与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与制度,开展战略规划活动,增强整体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运输市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构建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平,深入实施“东西并进、内外并重、创新转型、统筹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现代交通“三大建设”战略目标,致力打造服务县、辐射地区、面向长三角的现代物流格局,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标

根据我县“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县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出有利于促进我县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物流管理体系,为我县物流业大发展打下基础,依据我县实际,找准区域定位和工作切入点,形成我县物流业发展的特色,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向县政府建议通过招商引资和激活内资等方式,促进我县物流体系的完善和物流业的发展。

三、工作重点

打造以城市物流为主干,农村配送为节点,现代仓储为配套,以骨干企业为为依托,以区域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基地。推进重点乡镇和特色乡镇物流场站网点基础设施建设。

四、工作措施

1、思想认识到位。大物流是大工业、大市场、大城建、大交通的助推器,一定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促进交通大物流建设和发展。

2、组织保障到位。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跨行业、跨地区、跨系统的工作,需要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成立道路物流发展领导小组,推进物流网点场站基地设施建设工作,并与市大物流推进工作领导机构衔接好项目实施工作。

3、政策措施到位。一是宣鼓励物流业发展措施,主动与县发改委联系规划货运站场建设用地,对物流的重点项目实行扶持政策,采用经济手段调整社会资金的流向,引导企业加大对现代物流的投入。二是大力开放市场。鼓励县内企业与县外物流企业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实行所有投资主体享受优惠政策,积极搞好物流建设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物流企业和项目。

4、管理服务到位。围绕重点乡镇和特色乡镇物流场站网点基础设施建设,明确责任单位,落实责任领导,确定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由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大物流工作领导小组将对项目建设、物流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积极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

五、工作任务

1、制定物流基地发展实施方案。由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县道路物流基地发展的实施方案,建议县政府出扶持政策,确定今后一段时间内物流发展,扶持政策、发展重点、配套措施,指导物流重点基地和重点企业发展工作。

篇5

[关键词]物流工程;培养方向;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53-02

物流工程是一门将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我国对物流工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较少,招生规模也较小。与物流管理专业比较,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培养模式也不尽完善。因此,对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1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现状

我国自2002年开始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由于各院校开设的物流工程专业大多是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机械、信息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大部分院校专业定位以机电、运输和规划为基础,部分学校以系统仿真和信息技术为特色。

2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向的制定和分析

陕西科技大学从2002年招收物流工程方向的本科生,我们基于“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的观点,在总结国内外物流工程业界和学术界的最新成果,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制定我校物流工程专业未来的培养方向为:

2.1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因为物流工程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

(1)物流节点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的评价体系;物流项目的运作与管理模式等。

(2)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将企业物流与生产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

2.2物流装备技术设计与应用

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因此对物流系统硬件设备的设计、管理和应用对于物流系统的顺利实施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仓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大型的配送中心一般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需要物流工程人员进行分析和设计,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所以物流工程专业需要学习现代仓储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设备设计与分析计算等知识。

(2)制造业现代物流设施设备系统设计和分析。制造业中现代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现代物流设备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例如:工位器具、输送设备、无人搬运车、分拣机和分拣系统等都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2.3物流信息技术及集成

从根本上讲,现代制造企业的物流建设是信息系统的建设。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集成化是提高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内容。

(1)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研究

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工具。面对日益更新的技术手段,企业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

(2)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包括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内的计算机系统,并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化表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物流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二是物流自动化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共同构筑现代物流系统。

3培养方案的实施

以上培养方向的实现,必须在课程体系的制定、实践环节的培养、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尤其是课程体系的制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为此我们围绕以上培养方向,按照课程群的思路制定物流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下:①机械装备类课程群: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械控制工程、物流装备技术等。②信息类课程群:计算机原理与接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等。③规划类课程群:物流配送中心设计、系统仿真、运输规划与配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④物流管理类课程群:供应链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学等。

该课程体系的制定兼顾了物流设施设备、信息、规划和管理等物流的核心内容,并且充分体现了物流工程专业的工程背景和工程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明会,唐四元.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11):123-124.

[2]鞠颂东.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J].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06(5):8-23.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1 引言

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认可。现代物流的渗透性、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极强,涉及范围广,业务环节多,可以说是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连接各行各业的纽带而存在。现代物流是传统仓储与运输业务无法取代的,它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流通加工、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而且,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己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供应链条与链条之间整体实力的竞争。社会需要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通物流业务环节,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

然而,在我国从事物流各环节业务的工作人员中,真正接受过物流专业教育的很少,懂得物流技术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非常少,能够从战略高度对物流业的发展做整体规划及资源整合的人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在物流人才培养这个梯度上,进行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和本科以及研究生物流人才培养的数量,并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物流人才的紧缺已成为限制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另外,在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院校中,同时存在着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有些在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之前,并没有进行严谨的市场调研及岗位群分析,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脱离市场岗位需求,培养出物流专业毕业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鉴于以上种种问题,这里仅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办5年以来人才培养及教学方面的经验,谈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一点想法。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2.1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将与物流相关的职

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与分解,得出物流技能要求、知识要求和职业素养三方面的要求;在能力、知识、素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以及培养规格,从而进行课程设置、安排教学进度以及课程教学计划,并且进一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以及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

2.2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掌握运输、仓储、配送、采购、信息、营销以及流通加工等环节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熟悉管理职能、经济分析、基础会计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具有与专业相关的外语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以及物流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物流作业控制及相关物流作业设备操作与使用的能力;具备分析并解决采购、运输、配送和仓储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以及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具备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的能力,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各流程控制与优化能力;拥有较扎实的物流及其管理方面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等。

(3)从业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物流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能取得本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2.3 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分析,最后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根据专业特点培养“懂技术、知管理、善分析、精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四证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

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及完善

3.1 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明确本专业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由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并打造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使得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相对接,突显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及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通过走访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需求、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设计课程体系,最后请行业专家审核课程体系,提出修改建议,形成循环修改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3.3 确定及完善课程体系

(1)确定课程体系(见表1)。

(2)完善课程体系。

篇7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江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12)01-0052-03

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物流产业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物流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交通、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并通过对社会经济中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及方式的变革和重组,降低社会生产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加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从而达到使制造、流通、物流、服务等企业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物流业被广泛认为是继劳动力、生产数据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据统计,美国2003年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 360亿美元,几乎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两倍,占GDP的8.5%。而且现代物流业已经呈现出物流技术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化、物流与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1 江门市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广东建成现代物流中心,物流业的地位已经凸显。《规划纲要》的实施使江门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功能地位明显提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珠三角西翼交通枢纽的地位已被确立,发展现代物流的先天条件已完全具备。随着广珠铁路、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及江港澳台合作持续深入将使江门的区位优势更加显著,江门市企业选择的现代物流服务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改变,物流服务需求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据统计,江门市有85.7%的企业使用了第三方物流,其中14.3%使用了5家以上的物流企业,71.4%的企业使用1~5家物流企业,但也有14.3%没有使用物流外包。而江门市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中,运输、仓储等基础功能服务占比大,而较高层次的物流规划咨询等服务则几乎没有(如图1)。显然,江门市对现代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与空间。

但是目前江门市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及物流管理效率较低。以制造业物流为例,江门市制造企业的整体供应链中生产制造环节所用的时间约占整个过程的10%,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上,这样就造成了企业效率低下,资金占用率高,而且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GDP的2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不足10%。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江门市制造业的竞争力,而且对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2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对策

2.1 从多元化多层次的物流园区发展到规模化的物流枢纽或物流港

物流园区创新模式的典型国内首推浙江传化物流建立的“公路港物流”模式,该模式被誉为代表着中国物流集聚发展、规范运作的发展方向。它主要体现在以信息技术将物流设施资源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等互联起来,使其实现高效运转,它既是一个物流信息中心、交易中心、仓储中心,又是运输中心、转运中心及服务中心。同时它还是广大中小物流企业成长发展的孵化器,中小物流企业在该基地可以享有政府配套服务、物流资源设施支撑、金融信贷支持、经营管理与信息服务等全方位服务。该物流基地为周边数万家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达40%以上,每年上交税金上亿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推动当地现代物流业发展。

目前物流园区仍是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主要基础,但是国内物流园区的建设存在较盲目的现象,造成许多园区的空置率达60%,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园区的规划之初,对园区的功能定位不准确,缺乏对客户需求的系统分析。区域产业规模和交通区位的特性对物流园区的持续发展影响巨大,故江门市完全可以考虑在高沙港、高新区、新会银州湖、开平水口、鹤山等地建设专业性或综合性的物流园区。这些物流园区又可以根据区域的产业特点建成不同的类型,且上述物流园区之间在功能上可实现互补和对接,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广泛的物流服务。

物流园区可针对不同的物流需求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物流服务(如图2),大致上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功能性物流服务,提供仓储、存货、发货、运输和分拨等服务;第二层次,综合物流服务,参与客户的订货处理、采购、流通加工和生产计划等工作或服务;第三层次,系统集成,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质量控制和信息系统设计;第四层次,实现供应链规划和管理控制。只有不断发展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才能走出传统的运输、仓储式的物流模式,转向供应链模式的系统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创造更高的物流服务的经济效益。

2.2 发展基于供应链模式的一体化物流服务

供应链管理是以提升顾客满意度为目标,使成员企业之间形成强强联合,通过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集成优化的运作模式。它更加关注物流的社会化,发挥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专业化优势,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供应链管理及物流一体化将是21世纪物流发展趋势之一。

一体化物流服务,就是要求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根据客户采购、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为其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为客户提供涉及多个物流环节的全方位物流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实现的前提是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其中:首先是能力资源的整合,既包括物流服务所需的有形实体资源(如必要的仓储设施和运输设备等)、物流服务所需的无形技能资源,还包括物流服务的知识资源及有效的物流管理团队等。其次则是服务资源的整合,整合模式是纵向联盟与横向联盟的结合,纵向联盟即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合作。横向联盟由处于平行位置的物流企业和拥有物流资源的其它机构结成联盟,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成本共担,或者优势互补等特定战略目标,结成的较为稳定的集约化物流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共同拓展物流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在一体化物流服务内容上:第一,要根据客户需求,实现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以个性化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的差异性。第二,要实现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简单地在客户的管理下完成多个物流功能,而是通过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对客户的“一站式”服务。第三,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物流管理的基础是物流信息,是用信息流来控制实物流,

因而一体化物流服务必须在提供实物流服务的同时,提供信息流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商要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就要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实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协同运作。

2.3 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物流真正走向社会化、专业化及特色化

首先,应不断引导骨干型物流企业发展,大力推进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的形成和完善,通过税收、融资、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及剥离企业自营物流等各方面给予相当的政策空间,来壮大几个甚至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均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从而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其次,加快有条件的仓储运输企业和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鼓励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在产业聚集区域,也可以促使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合作建立物流园区,向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创造物流需求的聚集效应。

再次,建设联动江门优势产业的特色物流。如新会台山的农产品、水产品物流及摩托车、五金、纺织产品物流等,使江门现代物流服务能与本地优势产业联动发展。

2.4 推动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高度共享的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效率较低,据调查,江门市有超过70%的物流企业缺乏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严重地制约了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益,成为江门市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现有物流企业能提供综合性、高附加值的骨干型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比较少,能够提供物流增值服务、物流解决方案并具有全国服务网络、能够提供全程网络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没有。

篇8

1.1提高认识,强化软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协同发展,就要不断地提高思想认识,对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建设。首先,电子商务可谓是商业领域内一次新的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重要改革,相关政府要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在与企业进行通力合作的前提下,共同建设电子信息化的环境,政府要在信息网络、航空、铁路和公路等方面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逐步构建与形成一个尽可能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与交通网络,为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合理化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企业要结合现实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借助于信息网络的力量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要构建符合网络时展要求的新型企业营销模式,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配送的协同发展进程;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专用于规范与完善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协同发展的法律和规定,包括完善市场准入原则、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保险与税收、信息安全保护与网络管理、物流标准化建设等内容,运用法律的手段和方式严惩那些恶意窃取他人的机密信息、违反商业道德等不良行为,为市场秩序的完善提供更扎实的保障。

1.2建立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网络信息平台

构建信息化为核心和依托的网络信息平台,有利于为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源泉。具体来说,搭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就是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对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物流、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高度互动、融合与对称,信息流与商务活动的发展信息相关,督促和引导着商务活动的良性发展,而现代物流是商流继续的保证,是商务活动中实际性物资流通的过程,也需要信息流的整合与支持。在各个环节层层联系的现代物流的进程中,虚拟性的路径与场景将相应的操作程序进行简化,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减少了工作的误差和失误,促使每个环节之间所存在的停顿时间都进一步的降低,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现代物流朝着更加柔性化、网络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传输系统和信息处理模式,才能更加准确、快速地获得配售的货物跟踪信息以及销售的反馈信息,促使物流企业能够根据最新的实时动态去调整工作模式和细节,为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电子商务的质量与效率,在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与支持。

1.3制订一套顺应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协同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要结合不同的消费者的收入、地理分布以及需求偏好等各种条件的差异,对销售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定位,对于情况不同的销售区域进行差别性的物流服务的政策,以便减少流通中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要对销售的品种进行认真、合理的筛选,限制品种的必要范围,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销售商品,再派遣专业的人员对配送的细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完善,要考虑到送货频率、库存的可供性、订货的状况信息、反应细节等因素。与此同时,要结合电子商务的服务提供商的差异,在取长补短的前提下实现供应链的集成,在共同合作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电子商务服务;要进一步通过合理的技术和手段,对库存进行合理的控制,对相应的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等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确定合理范围内的库存,在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送的手段与结算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一套可行性方案的制订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这就必然要求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关企业要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人员外出深造、邀请社会专家前来指导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在此进程中要注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工作,从而培育既懂电子商务知识又通晓现代物流理论与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在多层次、多方面的培育与教育活动中为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2结论

篇9

关键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物流市场;物流信息产业;第四方物流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以规模大、商品丰富而闻名于世。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己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物流系统。几乎每天义乌都聚集着30多万名中外客商,来义乌采购的各地客商就是依靠这个物流系统,把货物发往四面八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作为“一级批发市场”、“源头市场”,流通网络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奠定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义乌目前有136条线路直达国内250多个大中城市,每天发送货物5000吨以上,全国8条铁路行包专列,义乌占有6条,每天有50多个车皮货物发送全国各地,每天有200多个标箱货物,经上海、宁波、温州等港口以及内陆6个口岸,输送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巨大的物流主要依靠400多家联托运处,300多家卸货点,200多家外运机构构筑而成。为适应义乌小商品流通日益国际化,建立现代国际物流平台,2001年11月开始兴建占地450亩,投资1.5亿元国际物流园区,设置一关三检,监管仓库,集装箱堆场,信息处理中心,商品可以在短时间内流向世界各地。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作为全国闻名的小商品货物流通中心和全国最大专业市场,原有的物流系统虽有较好的基础,但面对小商品市场产业提升的需要以及整个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宏观态势,义乌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有利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浙江义乌市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环节的物流市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现状:

(一)义乌物流市场主要由经营户业务、制造企业物流和中转业务这三大部分组成

而联托运公司即将组建或转型而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未来所要面对的市场、客户也正是以经营户物流、中转业务、制造企业物流这三部分为主体的。从物流供求规模和状况的发展趋势来看,经营户业务的货运量虽然是最大的一块,不过其增长速度日趋缓和,在近几年内的增长已逐渐稳定;而制造企业的货运量和中转业务的货运量都在迅速的增加;其中尤以中转业务的增加幅度最高。

(二)联托运(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但联托运运输企业以私营为主

现在义乌的各个制造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各类仓库,一般有原料库、半成品库和成品库。原料都是自己负责采购,原料运输大部分由供应商送货上门,也有部分是企业自己联系车辆运输。义乌制造企业现在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制造企业规模仍偏小,不利于与国外大公司竞争;二是自己拥有各类仓库,仓储管理落后,库存量偏大;三是信息反馈慢,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三)从网点的分布范围和线路的辐射来看,联托运的物流网络是比较完善的

在现有的状况下,己经很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要。联托运也拥有自己的省内线路中转站,线路遍及浙江省内70个中小城市,省内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通过义乌中转到全国,乃至国外。这就为义乌成为浙江省的物流中心构建了很好的基础。

(四)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为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打好基础

在物流模式的选择上,必须进行企业的改制、组织结构的调整和组织功能的调整。在物流管理信息化上,重视信息化建设,延伸物流服务链条。在采购供应体系上,准确预测供应物资需求量,合理控制库存,科学地进行采购决策,做好供应保障。在仓储配送体系上,完善仓库功能的多元化,改善仓库的管理功能;制定人才战略,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运输体系上,选择绿色运输,通过交通工具的搭配有效利用车辆, 提高配送效率。在加工与包装体系上,充分利用可回收容器,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形成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并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

(五)如何发展和建立强势的物流产业是各地方政府正努力追求的目标

继而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物流体系,使其不仅能满足本地区经济对物流的需求,而且可以为更大的区域服务,甚至成为全国物流网络的枢纽,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动力。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区域物流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并不断地关注有关的竞争要素,技术路线和可持续发展策略,重点是要确立符合本地物流实际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目前,我国沿海一些城市如深圳、上海开始建设物流中心,也基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物流对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区域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我国的物流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通过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物流市场的分析,对发展区域物流经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物流体系改进的措施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国际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出现,我国大型专业市场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之中。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我国大型专业市场应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产业集聚优势,不断加强市场经营主体的国际化意识,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引导下,积极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提升,特别是运输业企业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规模化建设,在政府引导、推动及相关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下,以各级网络扩张与建设、市场经营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提升为保障,以举办国际会展为拓展国际市场和提升国际品牌形象的主要方式,尽快实现从地区性、传统性、封闭性的纯国内市场向创新、开放、国际性的商品流通业态的转变。

(一)对物流运输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因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所以在私营联托运企业占很大份额,大型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优势不突出的现状下,对现有的物流运输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度转型势在必行。

1.将联托运开发总公司改造成为一个股份制的上市公司。义乌市联托运开发总公司虽然已经是一家集义乌全市所有联托运线点开发、经营和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但随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物流扩大,第三方物流运营的深入,以义乌联托运开发总公司为核心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企业改制。

2.通过对产权关系的调整和梳理来理顺联托运开发总公司与各托运点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这是关系到整个托运体系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作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经之路。

3.随着义乌联托运开发总公司的角色转换,原有的组织结构和行政职能将不能适应和符合今后发展的需要了。必须以现代物流企业的业务核心为基础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新设计与调整。

(二)加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物流信息产业

建立比较完善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义乌市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利用先进的RFID、EDI、GPS等信息技术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物流资源,这样可以使中国小商品城为主导的物流产业产生质的提高,从容应对跨国物流企业的竞争。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现代信息交换系统,其信息传递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成本低廉,对传统有形市场的国际化非常重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应依托现有有形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沟通效率,积极促进市场交易方式的国际化。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大型专业市场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配套产业。专业市场可通过两个途径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整合现有物流、仓储资源,建立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以货物分销、配送服务为主营项目,积极培育专业从事货物仓储活动的物流公司;二是加强与国际知名物流公司的战略合作,利用国际物流企业的成熟物流网络,积极拓展国际物流业务。

(三)政府主导完善物流市场的经营环境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在市场大环境改善方面,地方政府应按照商业城市国际化的通行标准和要求,结合周边资源、网络.定位明确地致力于商业配套设施的完善;要建立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优化专业市场内部软硬发展环境方面,政府在交易场所设施升级、现代物流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代化管理和中介服务,以及建立信用与保险机制等领域均应起积极的主导作用。[1]同时,应从根本上清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人为障碍,做到非禁即入、善于变通,并大力提倡“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零距离”督导,进一步完善物流相关政策,促进义乌市小商品物流的发展。

政府还应该主动统筹规划,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协调,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涉足物流业的投资建设,为物流和配送打好基础。同时在政策上应该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在义乌市内合理地建设并提升具有一定规模和区位优势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加快物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四)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为客户带来的效益包括利润增长和降低营运成本,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第四方物流要比第三方物流利润更加丰厚,因为他们拥有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这种提供商可以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与价值。尽管这一块服务目前在全国规模尚小,但在整个竞争激烈的中国物流市场上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部分。

如果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发展第四方物流,不仅给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产业升级和物流市场带来飞跃式的发展,而且对义乌市甚至浙江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义乌市不断发展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人才、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技术及产业给不断变革的物流模式提供了保障与活力,因此发展第四方物流在中国小商品城完全具备基础。

根据小商品的特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发展第四方物流可以参考三种模式:1.方案集成商模式。这种模式的第四方物流作为企业客户与第三方物流的纽带,连接企业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不需要与众多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接触,而是直接通过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来实现复杂的物流运作的管理。2.协同运作模型。这种模式的第四方物流只与第三方物流有内部合作关系,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不直接与企业客户接触,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将其提出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再造的物流运作流程等进行实施。3.行业创新者模式。这种模式与方案集成商模式有一定的相似:都是作为第三方物流和客户沟通的桥梁,将物流运作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不同的地方是:行业创新者模式的客户是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而方案集成商模式只针对一个企业客户进行物流管理。

面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整体提升的内在需要以及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现状和良好前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物流市场正面临着区域发展的有利机遇和突出挑战,所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小商品城的市场自身,不仅要从微观层面对“小商品城”这一特殊市场的物流体系现状和外部物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更要从宏观层面借鉴国内外工业品批发市场的物流管理经验,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提出构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物流体系优化方案和物流发展规划,以能取得更好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余琼蕾,范钧.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看我国大型专业市场的国际化[J].商场现代化,2006,(10).

[2]朱道立.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戴勇.国外第三方物流的产业比较和特点[J].物流技术,2002,(2).

篇10

医药物流现状及特点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07年,国内医药生产企业有3000多家,分销企业达15000多家。药店约20万家。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医药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7.5%,远高于同期全球发展速度,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4.4%。多数行业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价值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医药市场。国内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医药物流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大型医药批发企业在药品流通环节所发挥的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近3年来。销售总额前10名的药品批发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30%~40%,较2005年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国内医药商业企业逐渐演变成三大力量:第一,以北京医药、国药集团、上海医药等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和供应链管理系统,雄居医药物流市场领导地位。第二,民营医药流通企业崛起。在“国家队”雄起的同时,以九州通为代表的民营力量也在以其灵活的策略抢食医药物流蛋糕,据悉,2008年九州通的分销总额已经达到190亿元。第三,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攻城略地。以永裕新兴医药公司为代表的合资企业、日美健为代表的独资企业崛起。他们主要通过分销外资品牌的药品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二,医药商业企业的毛利率不断下降。现在国内医药批发行业费用率高达10%,而美国医药批发商的该项指标仅为2.6%;医药商业企业纯利润率仅有0.6%至0.7%。全美医药批发商利润率为1.5%。可见中国医药物流成本之高。

第三,2000年以来,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对物流系统建设或升级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型医药企业的需求集中在医药配送中心的建设方面(参见表1);中小型医药企业的需求体现在企业内部进、销、存业务的整合、流程优化和信息化管理方面。

第四,医药物流分销更加注重拓展终端市场。由于医药产品分销或配送环节越少,物流成本越低,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国内各类医药商业企业都在努力拓展两个终端市场:一是由医院、药店、便利店构成的城市终端市场;二是第三终端市场,即国务院提出的农村医疗市场。医药分销模式从传统的药厂、全国总经销、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医院与药店的分销流程,转变为从药厂到医药经营企业到终端的两步到位模式。

第五,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面临着传统分销、快批和终端三种业态带来的物流配送的挑战,多种业态在同一个物流中心运作。对于物流中心的硬件设施、信息系统、管理操作规范、人员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药物流系统的评价体系

投入动辄上千万元的现代医药配送中心是否给医药商业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医药配送中心进行评价呢?如果要对一个医药物流系统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著名的物流系统建设专家尹军琪认为,可以在量化“适度性”的各项指标中寻找答案:

第一,设计是否合理?流程是否通畅?设备配置是否合理?建设成本是否符合预算?最后一个问题是可以量化的,前三个问题虽然不能量化,但可以在配送中心的实际运行中体现出来。

第二,配送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能力,拣选效率是否达到设计能力,库存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能力?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均可以通过量化而得出答案。

第三,设备的利用率水平如何?客户的满意度如何?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考评,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评价一个配送中心物流系统的优劣。对于医药物流系统来说,货物品种繁多,提高订单处理效率的主要途径在于对订单进行分类,优化拣选路线,缩短最长拣选路径,合理配置包装与复核资源等。此外。强化ABC分类,重点关注A类品种。也是取得投资与收益比最佳的途径之一。

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分析

配送(物流)中心是医药商业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综合了专题中采访的部分专家的观点,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医药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进行概述。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规划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应从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等不同方面进行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是对物流中心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运营系统规划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作业标准和规范等的设计。通过系统规划,实现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规划设计要点

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筹划准备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方案评估阶段、详细设计阶段以及系统实施阶段。

第一,在筹划准备阶段,要全面收集规划所需资料,包括企业现行作业环境资料和未来发展规划资料。这是配送中心规划成功的基础。

第二,在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阶段,需要对配送中心的基础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配送中心的规划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功能和流程的规划、区域布置规划和信息系统的规划,根据规划方案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投资预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是:

(1)基本运转能力规划。

包括进货区、仓储区、拣货区、出货区的基本运转能力的估计及规划。除需考虑基本作业需求量以外,亦须配合作业弹性及未来成长趋势。在此处所估计的运转能力为一个初估的参考值,当进入各区域的细部规划时,则将逐步修正至较实际的数值。

(2)自动化程度规划。

配合自动化程度的分析、作业时数的分析及基本运转能力的规划,在此应对各阶段设备自动化程度进行界定,以利后续物流系统设备的选用。

(3)医药配送中心的功能流程规划。

根据医药配送中心的规划条件和基础资料的分析结果,确定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业流程。包括以下区域的规划:一般性物流作业区域、退货物流作业区域、换货补货作业区域、流通加工作业区域、物流配合作业区域、仓储管理作业区域、厂房使用配合作业区域、办公事务区域、计算机作业区域、劳务性质活动区域以及厂区相关活动区域。

(4)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

确定各业务要素所需的占地

面积及其相互关系,考虑到物流量、搬运手段、货物状态等因素,做成位置相关图。在平面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要留有余地。

(5)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应兼顾可用性、精确性、及时性、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灵活性。同时,信息系统的规划还应考虑以下问题:是否有利于医药流通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战略规划,是否有利于形成行业的系统标准,是否有利于GsP的规定和修订,是否有利于对外合作和信息对接。

(6)运营设计。

包括:作业程序与标准、管理方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各种票据处理及各种作业指示图、设备的维修制度与系统异常事故的对策设计,以及其他有关配送中心的业务规划与设计等。

第三,在基本设计阶段往往产生几个可行的系统方案,应该根据各方案的特点,采用各种系统评价方法或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主要评估方法有:优缺点列举法、优缺点列举法、点评估法、权值分析法、成本比较法以及以AHP为基础的方案评估法。

第四,在对总体方案进行完善设计的基础上,决定作业场所的详细配置,对配送中心使用的各种设备、能力等进行详细设计,并对办公及信息系统、运营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第五,为了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和系统目标与功能的完整性,应对参与设计、施工各方所设计的内容从性能、便于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审查。在确定主要设备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之前应深入现场,对其生产环境、质量管理体制以及外协件管理体制等进行考察,如发现问题应提出改善要求。在设备制造期间也需进行现场了解,对质量和交货期等进行检查。

医药物流行业成绩斐然

在最近10年中,国内医药物流领域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可以从目前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物流项目中得到体现。国债贴息贷款支持的11个大型医药配送中心已基本完工,更多的中小型医药配送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第一,随着我国医药物流技术的发展,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药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咨询服务商,如上海欧麟、北京昊鼎。他们通过多个项目的实施,在理念上逐渐加深了对医药物流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设计能力方面,我国完全可以与国外的同行们站在同一竞技水平上。

这些年,国内对医药物流系统的集成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如北京起重院、伍强科技等。已经建设成功的物流中心,如国药上海物流中心,其技术水平和集成能力完全可以与国外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相比较。我国已完全具备建设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的能力。

第二,我国的物流技术装备正向着成熟化和丰富化的方向迈进。核心技术得到了加强,虽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通过努力,已经大大缩短了距离。

第三,国内物流软件的发展相对于国外要落后一些,主要是商品化的软件少之又少。这与我国缺乏长期投入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我们与国外差距最大的地方。

第四,通过多个医药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国内企业积累的医药行业经验越来越丰富,更好地促进了现代医药物流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优化成为发展趋势

医药物流系统建设的最大难点不在于上亿元的硬件,也不在于上千万元的软件,而在于物流系统是否适用,能否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抢占更大的市场。

过去,医药物流模式是药厂和药商的每个单位都要针对各个地区的医院、药店、诊所进行配送。业务关系交叉重复,非常复杂;而现代医药物流的模式是药厂药商的产品汇集到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对各地的下游客户进行配送。与传统的医药物流模式相比,现代医药物流模式能够降低大商业的管理成本,降低医药零售终端的进货成本、销售成本,促使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的功能不仅表现为能够满足客户的合理化物流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行业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平台、交易中心、仓储设施与配送服务,以整合上下游资源和药品流通渠道,实现医药行业供应链的优化。

从国际上看,美国的三大医药批发企业Mckesson、Cardinal、Amerasource Bergen占据了全国医药流通市场90%以上的份额;欧洲三大医药批发企业Celisio、Phoenix、Allance Unchem占据了该地区医药流通市场份额的65%。日本的医药市场集中程度也和欧美国家类似。由此看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融合兼并的情况也将大量出现。况且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国内的企业兼并潮已经显现。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国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热正在持续进行中。虽然目前投入上亿元的大型医药配送中心项目不是很多,但投资规模在几千万元、几百万元的中小型项目却在大量增加,未来几年也会呈现这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