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育率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育率的影响

篇1

Zhang Dongmin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Economics & Management School,Xi'an 710021,China)

摘要: 本研究在测定陕西省独生子女规模与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生育模式、生育观念转变和育龄人口规模变动等情况,预测陕西省生育率变动趋势。研究发现:陕西省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高峰期;在“双独”可生二孩政策的作用下陕西省总和生育率将持续缓慢增长;“双独”二孩政策和育龄人口波动的合力形成了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因此人口计生将迎来新的挑战。

Abstract: The research measures the scale of the only child of Shaanxi, combining with birth pattern, birth idea change and childbearing age population scale change, forecasts fertility rate change trend of Shaanxi.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first batch of only children has entered the parity peak; under policy of "double only child" can be born two children,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will continue to slowly grow; "two children policy" and the fluctuation of the population of child-bearing age together form the fourth birth population boom, so the birth control will welcome the new challenge.

关键词: 独生子女 二孩政策 生育模式 生育意愿 生育率

Key words: only child;two children policy;fertility mode;childbearing willing;fertility rate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321-01

0引言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出生率从1978年的17.24‰下降到2009年的10.24‰,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0.32‰下降到4.00‰,累计少出生1200多万人。

虽然陕西省已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夫妇双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孩。陕西省独生子女大量出现于80年代以后,现在这些独生子女已陆续开始进入法定婚育年龄。其次,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现在已陆续进入婚育期,今后10年内育龄妇女将以每年2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专家认为,如果低生育反弹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陕西省人口数量控制的目标将面临被突破的危险。

本研究以陕西省人口生育率为研究对象,在测定陕西省独生子女数量的基础上,结合生育模式、生育观念转变和育龄人口规模变动情况,预测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间陕西省生育率变动趋势。

1模型构建与测算

1.1 模型构建为预测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间的生育水平,现以2000年五普以来生育模式为基础,调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结合育龄人口结构变动信息,对2010-2025年生育率进行预测。

本研究采用反算法,不直接预测生育率发展趋势,而是通过对每年新生人口规模的预测反算出生育率水平。

1.2 参数设定

1.2.1 生育意愿测定近些年,我国曾多次对部分地区进行青年人生育意愿调查。2006年,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成年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正在提高。如果不考虑计划生育政策,他们希望生育的孩子数平均为1.46个,半数(50.1%)的受访者表示想生二胎。

1.2.2 生育模式预测马瀛通等创建的递进生育率分析方法不仅克服了常规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分析的缺陷,而且分孩次递进生育率的定义及其计算过程中都运用了队列的概念,计算结果更贴近实际生育过程,有利于实际生育水平研究,有利于生育政策及其后果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分孩次递进生育模式的方法,分析陕西省育龄妇女生育模式的变化。

1.2.3 测算结果

观察测算结果中各项出生率指标的变化趋势(见表1)发现,粗出生率和一般生育率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后降;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趋势为持续上升。2009-2014年粗出生率和一般生育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粗出生率由2009年的10.94‰增长至2012年的12.92‰,年均增长率为5.70%;一般生育率由2009年的39.67‰增长至2016年的48.34‰,年均增长率为2.86%。2015年后这两种生育率均较快速度下降,截止2025年粗出生率下降至7.52‰,一般生育率34.06‰。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趋势为持续缓慢增长,由2009年的1.376‰,上升至2025年的1.414‰,年均增长率0.17%。

2结论

2008年起陕西省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并将持续十几年。本研究在测定陕西省独生子女规模与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生育模式、生育观念转变和育龄人口规模变动等情况,预测陕西省生育率变动趋势,研究发现:陕西省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高峰期;在“双独”可生二孩政策的作用下陕西省总和生育率将持续缓慢增长;“双独”二孩政策和育龄人口波动的合力形成了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因此人口计生将迎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郭志刚.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J].人口研究,2000,(01).

篇2

【关键词】焦虑;英语学习;积极作用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的研究价值不亚于认识因素的价值,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现象。焦虑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焦虑的体验。焦虑被认为可能是最妨碍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因为它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甚至绝望等不良感觉有关。(Arnold,1999:8)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轻松、迅速。”(张晓燕,2001)但一些研究指出:在小学阶段,焦虑一般抑制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到了中学阶段,焦虑的积极作用往往超过了它的破坏作用,在焦虑水平增加或学业成就的下降之间出现负相关;到了大学阶段,焦虑与学业成就普遍为弱的负相关或零相关,或者为他们的正相关所取代了,从这一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与认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英语进行表达时所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焦虑的产生与人们所感受到的对其自我或自尊的威胁有关,英语学习正是一个充满自我威胁与挑战因素,存在容易引起焦虑的特殊情境:操作一种新的语言容易出错,并且这种活动过程通常暴露在他人评价之下,因此学习者常处于担心遭到否定的困忧之中。英语学习焦虑就是由外语学习中自我威胁引起的各种不愉快情感反应和心理不适的集合。学习任务难度太大,担心出错或否定评价均可导致焦虑。焦虑给语言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紧张和害怕,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焦虑的可能性。那么焦虑的表现形式和分类是如何的呢?

焦虑的表现形式因人而不同:有的人脸红心跳,有的人浑身冒汗,更有甚者全身发抖甚至说话结巴,词不达意。有的人大小便频率增加,皮肤或手心出汗,面色木然或苍白,有的坐卧不宁,惶惶不安。

Arnold(1996:66)书中总结出的语言焦虑迹象大体有四类:① 回避(如“忘记”答案,装出粗心的样子,迟到,早退等)。②身体动作(如扭动,玩弄头物或衣物,抖动身体等)。③身体不适应症状(如抱怨头痛,肌肉抽动,身体部位有莫名的疼痛等)。④其他迹象(如用功过度,有完美主义思想,回避社交,不感正视他人,有敌意等)。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应从正反方面看:焦虑除了类型有别外还应该有一个程度问题,尽管焦虑的程度难以确定,但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前都一定的焦虑,担心学习不好的心理有时能产生更大的动力。焦虑感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成为阻碍英语学习获得成功的因素。所以对焦虑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在它的不利方面。

来自家长、老师、考试的压力再加上急于求成的心态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的情绪。如果压力适中,就会起积极作用,但压力过大,又会转化为消极作用。因此,老师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应该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使他们能动起来,而不是无所事事。这样既可以促进学习的动力又可减少情感障碍,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趋利避害,尽可能地抑制焦虑在语言学习中的消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因为有些研究者发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助于学习,那就是焦虑的积极作用。比如由于竞赛和竞争意识而引发的适度焦虑,有时能激发人的潜能。与“不思进取”的平静比起来,这时的焦虑可能是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在针对焦虑问题的处理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设想。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

古谚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接近了,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畅通无阻,课堂环境轻松愉快。轻松愉快的气氛是的师生双双的教与学达到理想的最佳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轻松的课堂气氛是英语课降低焦虑提高效率的一个前提条件。

2.不纠错或少纠错,帮助学生建立模糊容忍度

心灵主义者认为:错误是走向完全的路标,人很难不犯错误,应予容忍,不加以纠正,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会得以更正。外语学习是一种“模糊情境”,学习者面临不熟悉的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因而交际中有大量非结构、随机应变的因素和难以确切把握的信息暗示,这种模糊情境常被视为威胁并引起心理不适。目前“学以致用”的交际性英语教学要求要求我们转变方法,重交际轻语法,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包括克服害怕出错、羞与交往的心理、对否定评价的“脱敏”,减低监察意识和提高模糊容忍度。

但是对于那些影响交际表达和反复出现的错误,还是应当适时而又适当地给予纠正的。

⒊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减少学习者的焦虑感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学习者的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大大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感,这是因为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习者都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学习者受到关注和受到评价的范围扩散,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在向全班同学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并且有机会和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看法,获得及时反馈并进行必要的更正,因此犯错误的机率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增大,焦虑感也随之降低。

参考文献

[1]Arnol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58-67, 226-244.

[2]Stern, H.H. Issues and Options in Teaching[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19-22.

[4]黄珉珉.现代心理学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56.

[5]黄 萍.发挥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0,(4).

[6]刘建达.论外语学习中的情感过滤[J].山东外语教学,1996,(4).

[7]刘学惠.我国中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调查和分析[J].中小学生英语教学与研究,1989,(5):8-12.

篇3

关键词:班主任;纪律;结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49-02

班级依靠纪律来运转,而纪律又通过班级来展现,一个拥有纪律的班级是可贵的,因为他们懂得纪律对集体的重要性,依靠纪律来使班级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心,同时依托于纪律来实现教学也是教育不断进步的前提,以一个有纪律的集体来前行将会取得与其他教学不同的巨大成功。同时班主任通过纪律来了解班级学生,在纪律的作用下使得班级凝聚成一个整体。

1.纪律的重要性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以班主任为主各个班干部为辅以及其他同学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注重纪律的集体必定是一个成功的集体,依靠纪律可以尽量让同学取得公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够一条一条罗列出来。古时的军队讲究急行如风,步合一致,可百战,这就是纪律的重要性,具有纪律的军队能够百战百胜,三国时期的曹操在行军途中也有严令新军途中要秋毫无犯,违者斩,可见纪律是多么重要。

班级在纪律的作用下可以更好的运行,以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以纪律来约束学生的道德思想,以纪律来调配劳务等等。纪律在一个班级里可以说是一种规则的体现,在纪律的调控下可以使班级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同学们也能够相处融洽。

2.如何让纪律与教育结合

学生在班级里学习需要依靠纪律来约束,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依靠纪律来使自己的教学能够较好的施行下去,依靠纪律学生能够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而老师也能在一种比较安静的环境里认真的教学,而不是在课堂上反复不停的强调纪律,这不仅比较花费课堂时间,同时也会扰乱老师的正常教学,并且也会造成教师思维不连续,无法与前面所讲的知识融合。

在纪律的作用下,同学们往往能够学的更好,以我个人在做班主任的生涯中的看,学生就需要在学习中拥有纪律,教育教学需要纪律,也只有纪律才能让教学正常进行下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自觉,因此维持纪律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稳定发展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纪律与教育能够相互融合、相互包容,以纪律来调控教育可以在不失学习的条件下让教学活动更容易的开展,甚至于能够在纪律的条件下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听的认真,什么事都怕认真,学习也一样,纪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以纪律为依托进行教育可以让同学们学的更加出色。老师不必用多余的时间去让学生适应刚刚下课的心情,也不必再临近下课的时候躁动不安,因此以纪律配合教育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取得进步。

3.做好班主任

很多老师在做班主任的时候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学生的也包括自己的,每个学生都不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观等等,但是他们在学校都是学习和汲取知识,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个时候班主任的作用就开始发挥出来了。

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施以帮助,而这个问题又包括生活、学习、心理等等,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很茫然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同时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也会变得比较的压抑,这时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与学生交流,但是也要注意交流的方法。很多时候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态度是比较恐惧的,在先天的心理暗示下,学生遇到班主任一般都会隐藏自己的天性,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的去和班主任反应,如何取得学生的信任与认同感是班主任取得个人成功的第一步。

做好一个班主任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学习好,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交流是作为班主任的基本手段,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以一个朋友的角度来与学生交流,平等的谈话往往能够使学生等到一种尊重,这会使他们为了得到这种尊重而不断努力学习来增强自己在班主任内心的存在感,通过交流也可以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以交流的方式来让学生取得自身认同并且不断的进步。

4.班主任与纪律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纪律又是一个班级存在的必备条件,当两者兼得的情况下,这个班级才能蓬勃发展,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态度来面对学习中的苦与乐。班主任需要通过纪律来让学生们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同时也需要通过纪律来让学生知道班级是一个大家庭,不容许他人的恶意破坏,通过纪律班主任能够更好的调控学生与学习的关系,并不断的以纪律来约束学生以一种正常的学习方式来获得成功,可以说纪律就是班主任的天平不偏不倚,既不让好学生吃亏也不让坏学生开心。

纪律不是空谈,是需要切实施行的,没有施行的纪律就像个笑话,因此作为班主任就需要去维护纪律的公平公正,要做到不偏不倚,不能让纪律变成空话,班主任依靠纪律来施行教育,同时纪律也在通过教学展现它的作用,以纪律的约束性来作为教育的前提才能让学习变得更加的可控。

5.学生与纪律的关系

篇4

关键词:旅游语文教学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都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下,语文课堂教学陷入了“费、差、慢、少”的困境中,形成了恶性循环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出台的语文课堂教学标准要求将情感体验融入到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自己、发展个性、熏陶情操、培养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获得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语文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以自学方式,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注重对于学生的情感教学,而情感教学则需要借助教师的启发、诱导、传感等手段,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真实情感的萌芽和发展[1-2]。

旅游对于语文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通过旅游,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大气,感受到山涧溪流的潺潺与曲折,感受到峰顶云雾缭绕的梦幻与迷离,感受到地下岩洞的幽深与莫测,这些文章作者笔下所描述的画面,即使学生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如身临其境,并且在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可以加深对于既有语句的理解,获得更为奇妙的心灵共鸣。因而,旅游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较为丰富的素材量,以达到较佳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通常而言,语文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素材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算术,这是由语文教材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所决定的。因而,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和扩充语文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文教学内容。旅游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进行五彩池这一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尽管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获得自己对于五彩池的感性认知,但是当他们亲自来到五彩池中,看到碧蓝澄澈、多姿多彩、千姿万态、洁净异常的五彩池时,对作家所描述的文字就能够较好地理解了,同时也会感叹于汉字所蕴含的丰富魅力,由此增加对语文的强烈兴趣[3-4]。

其实,旅游对于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表现在其对于语文教材的诠释与丰富方面。语文课程所选用的教材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于诸多的汉字所堆砌的文章的理解力。由于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具有较为强烈的说明性、理解性、想象性,因而,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丰富的材料资源,对于所要讲述的语文文本进行诠释,因而,就十分考验一个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它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挑战。而借助旅游的方式,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词汇解释,例如,通过旅游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环境中体验到何为语文课本中所描述的壮丽的山峦。

三、旅游能够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旅游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这由于在旅游活动中,学生能够真正地看到所谓的奇峰异石、千回百折的曲径、清澈见底的溪水等等。因而,通过旅游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得较为感官的印象,从而加深了对文字语言的理解,继而能够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讲求的是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因而,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课堂提问,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较为合理的方向前进,以获得其所要求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要想达到较为满意的学习认知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与实践中找到一个桥梁和沟通的渠道,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这种、那种的因素限制,而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使得许多学生只能够在书本中找到一些关于某些历史、事件、事物的只言片语,而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它们。所谓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已经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并且也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然而一旦松懈,仍然会有失败的可能性。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一致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经常性的教学效果的检测,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和难点,以获得相对完整、可靠的课堂教学效果信息[5-6]。

四、旅游对于教师备课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在间接方面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所有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备课,制作出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计划,并按照课堂教学计划实施,就会取得既定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好备课环节的工作,重视备课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的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备课质量。

备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内容的再现,而是将课堂教学情境、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等都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主题的广泛性和应用逻辑的严谨性,都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难以掌控性。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备课的作用,以较为前瞻性的思维预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会遇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而及时地调整和完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旅游资源,发挥旅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才能够较好地获得语文课堂教学成绩。旅游对于语文备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真实再现性方面。由于语文备课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使用一定的参考数据或者文献资料,旁征博引,来获得较为准确而又详实的语文素材,而一些素材又缺乏相应的资料,例如对于月牙泉的研究,由于经费、科研力量所限,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权威性的数据资料,因而,在进行相关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会面临着备课资料缺乏、所用素材尚不完备等问题,因而,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讲解时,都会显得比较苍白无力,而如果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去月牙泉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自己思考月牙泉的河道历史改道过程,则会较容易理解和把握,进而加深学生对于这一命题的思考,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五、旅游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活动是基于一定的基础材料之上的教学活动,旁征博引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授课手段,也是加强学生认知和理解力的好方式。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和加强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才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面临着诸多的教学难点,例如,如何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如何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秩序、把握教学进度等,都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借助于旅游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在对于旅游活动和意义有效把握的基础之上,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于旅游这一桥梁,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旅游活动中,人们对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的理解和认知,与其对于文字的理解和认知,是不尽相同的,实体的感受和幻想的感受是不同的,因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其形成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获得对于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理性的认识,从而真正地实现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六、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融合了多方面、多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注重语文教学活动,形成对于语文学科的新认知,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语文成绩的提高,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形成对于现实事物的新认识的必然途径和环节,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新看法,是语文教学活动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景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2]陈露.提高学习兴趣,增添课堂魅力[J].考试周刊,2011(32).

[3]赖翠.激趣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8).

[4]李耀平.如何上活语文课[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4).

篇5

[关键词]体育旅游传承 大学生德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93-02

前言

本文经过研究发现:传统体育旅游之所以能够传承到今天,主要是靠传统体育旅游特有的活态传承方式;习武者在“术”与“道”之间的追求,是体育旅游修炼过程中通过“体悟”才能领悟的;德行是古代朴素的道德观,是在体育旅游发展传承过程中人们自觉形成共识,对各个时期的体育旅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体育旅游中这些优秀的非物质体育旅游遗产,对传统体育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的确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要本着扬弃的态度,对体育旅游进行深度发掘,厘清精华与糟粕,使传统体育旅游中的非物质体育旅游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服务于整个中国的体育旅游事业,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推动整个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

一、传统体育旅游中的体育旅游安全概述

传统体育旅游起源于古老的传统旅游,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滋润和培育中发展起来的技击体育旅游,是经过千锤百炼而且充分融合吸收了民间的有益成分凝聚而成的,集民族性、体育旅游性、健身性、技击性和观赏性等特点于一身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并且成为了集健身、防身与修身养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动,蕴含着很多非物质体育旅游遗产事项。中华体育旅游以它特有的方式在中华大地传承了千年而不衰,证明了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它的传承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了一种体育旅游的活态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体育旅游传承的主要手段,体育旅游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重要的是用口传身授的方式延续着一种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传承过程也是体育旅游的传播过程,也是活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受到传统体育旅游的影响,体育旅游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其他活动所没有的特征,一种道德行为的准则,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种特有的“德行”的约束逐渐被当时体育旅游界形成共识,保证了各时期的体育旅游活动健康地发展。

二、传统体育旅游内容

传统体育旅游内容丰富,它是古代体育旅游多样性的典型。它不仅包括武当、少林、峨眉等拳种门派;包括拳、刀、枪、剑、棍等各种器械;包括内功内练内养,包括木兰拳、诗词拳,包括石担、石锁、太极球,包括套路散手,更包含着德行伦常哲学意蕴、修身养性、求道等体育旅游形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传统体育旅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内涵广大的集约型体育旅游形态。

古代体育旅游在传播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师徒传承就成为了有效的传承手段,而正是这种活态的非物质的口传身授,才使传统体育旅游延续发展到了今天。封建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制宗法社会,传统体育旅游的师徒关系师徒传承,是历史上传统体育旅游延绵不绝的主要生命形式,是一种模拟的血缘关系,它体现一种模拟的家庭结构。在这个以宗法制度为特点的结构中,师傅犹如家长,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负有相应的责任和要求。因此,尊重师道在传统体育旅游中是很重要的。民间谚语中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种关系的鲜明写照。由于受封建王朝禁民习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体育旅游的习练也仅仅限于小规模的习练。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活态的体育旅游传承,其首先属于一个历史发展的范畴,历史是由人来创造的,体育旅游是由人来传承的,离开了人这一最关乎重要的传播媒介与传播者,活态传承,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离开人来谈传承也就是缘木求鱼,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探讨体育旅游的活态传承就必须首先从传承人来谈起。

体育旅游之所以是活态的体育旅游是因为它的传承和继承都是由活态的人来完成的。从古到今,体育旅游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体育旅游的主体“人”对他的创新和改造,体育旅游之所以能传承到今天,正是一代代的体育旅游大师和众多习武者努力传承的结果。体育旅游延续千年不断传承的生命线便是代代相传的传承人。如果传承体育旅游的人没有了,活态的体育旅游也就中断了。

三、武道传承

传统体育旅游的习练是一个不断体悟的过程,徒弟的习武感受必须随时和老师进行交流,只有这样,体育旅游的“术”才能够有所提高。在当时,师徒传承有利于个体的体育旅游习练者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在这种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师徒关系升华为一种模拟的血缘关系。传统体育旅游的“术”的传承是师徒间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体育旅游传承的主要手段,体育旅游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重要的是用口传身授的方式延续着一种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传承过程也是体育旅游的传播过程,也是活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过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受到传统体育旅游的影响,体育旅游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其他活动所没有的特征,一种道德行为的准则,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种特有的“德行”的约束逐渐在当时体育旅游界形成共识,保证了各时期体育旅游活动健康地发展。

自古以来,那些从事各种“技”或者“术”的人们,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对动作客体的法则性、规范性有了非常深入细致的体会,而且从内心深处感悟到哲理。体育旅游运动通过“术”的实践而获得“天人相合”“万物归根”的精神体验与生命感悟,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我生命实践和体悟。没有这种从技艺出发的人与人之间的活态传承,作为一种体育旅游就不可能传承到今天。我们离开人来谈传承也就是缘木求鱼,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探讨体育旅游的活态传承就必须首先从传承人来谈起。体育旅游之所以是活态的体育旅游是因为它的传承和继承都是由活态的人来完成的。

(一)德行概念

以传统两字而言,是以持续的传授继承的关系来明确系统的形成。传统有代代相传留之意。中国佛家有佛统,儒家有道统,均与传统之意相似。

(二)传统德行的内容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体育旅游是感悟的体育旅游,传统体育旅游的修炼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能简单地模仿习练动作,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内心境界的超越。超越不仅是技艺的娴熟与创新,也是思想境界的继承和超越。传授传统体育旅游的过程是互动的过程,老拳师在传授体育旅游同时,他对每一个技术的理解、思维方式和做人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徒弟的言行和思想。从“武以德为先”的武训中便可以看出“术”与“道”在传统体育旅游习练过程中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传统德行以传统两字而言,是以持续地传授继承的关系来明确系统的形成。传统有代代相传留之意。

四、结论与建议

总之,不管是体育旅游传统的生态方式的传承,还是对体育旅游与道德的传承,都是中华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精髓所在,这也正是我们传统体育旅游中不可遗失的非物质体育旅游遗产。也正是如此,体育旅游也被不断地推进,同时也推动而来整个民族的体育旅游传承。进入新时期,我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大力发掘体育旅游的深度精华,从而使非物质体育旅游的优良精华得以世代传承。我们应继承我国传统德行的培养手段与方法,不断培养大学生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何星亮.非物质体育旅游遗产的保护与民族体育旅游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4(1).

[2]程大力.传统体育旅游我们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体育旅游遗产[J].体育旅游导刊,2003(4).

[3]冯天瑜.体育旅游守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

[4]乔晓光.活态体育旅游――中国非物质体育旅游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写作焦虑 英语写作水平

引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写作需要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一直在整个大学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学生在面临写作任务时,常常会产生消极、痛苦的感觉,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常常受到阻碍,抑制写作能力的发挥,这种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焦虑被称为写作焦虑。

研究证明,焦虑水平越高,学生的外语学习越会受到干扰,学生的成绩越没有那么理想。写作焦虑是Dally和Miller于1975年提出来的,表示一个人在面对写作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焦虑行为,如逃避写作任务,担心自己的作文被他人阅读和评议等。

国外关于写作焦虑的相关研究

受到研究者极大关注的是作焦虑和学习者个人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Cheng(2004)的研究发现写作动机、态度和信心对外语写作焦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自信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缺少自信,高焦虑的学生在写作产出方面更弱。

写作焦虑和成就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点之一。Lee和Krashen(2002)的研究发现外语写作焦虑和写作成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写作焦虑水平低的学生关注的是文章的意义和整体结构,而写作焦虑水平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关注语法和词汇的选择。

另一个广泛研究的方向是通过策略来减轻学习者的写作焦虑。Fox(1980)设计了来控制写作焦虑的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草稿写作、日记写作以及和同伴讨论的方法来为学生在开始写作前做充足的准备。

国内关于写作焦虑的相关研究

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关于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九十年代以来,相关领域实证性研究的数量才逐渐多起来。

写作焦虑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郭燕,秦晓晴(2010)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调查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写作焦虑情况,结果发现学生的写作焦虑处于中等水平,高低焦虑水平的学生在写作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重视写作过程的教学,关注写作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

引起写作焦虑的原因探究。秦晓晴,杨京京,毕劲(2015)探讨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写作障碍、写作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英语写作焦虑由构思焦虑、课堂焦虑、回避行为和自信焦虑等因素构成,研究还发现,引起写作障碍和写作焦虑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原因、英语语言能力,以及教师原因和英语写作目的等因素。

对降低写作焦虑的研究。吴育红,顾卫星(2011)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结果显示,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整体写作焦虑水平较高,而通过合作学习能够降低学生的写作焦虑水平。郭林童(2014)运用测试、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实验,结果发现合作学习能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降低高中生英语写作焦虑。

结论

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对英语写作焦虑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研究人员探究的不仅仅包括写作焦虑产生的原因,写作焦虑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而且涉及了降低焦虑的策略研究,这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写作焦虑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探究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改进措施。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写作的过程非常困难,学生常常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收到的成果却不太理想,使得学生对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失去了信心。而对写作焦虑的研究为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使教师在面对学生产生焦虑时会有计可施,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Cheng,Y.S.(2004).A Measur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nxiety:Scal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6(13):313-335.

[2]Fox,R.E.(1980).Treatment of writing apprehension and its effects on composition.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6(14): 152-175.

[3]Lee,S.Y.&Krashen,S.(2002).Predictors of success in writ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reading,revision behavior,apprehension,and writing.College Students Journal,36(4):532-543.

[4]郭林童.合作学习降低高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的实证研究[J].海外英语,2014,18(2):26-27.

[5]郭燕,秦晓晴.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写作焦虑测试报告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10,10(2):54-63.

篇7

关键词:语言焦虑 语言意识 表达能力

引言

部分学生甚至是大学生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明显地存在一定的胆怯和恐惧的心理,在语言的表达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欠缺。由于语言学习的过程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等等,这其中语言焦虑是制约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焦虑就越学不好语言。

一、语言焦虑的分类

语言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由于种种心理因素从而影响语言的发挥和表达的现象,不同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焦虑。具体表现为两大类:

(一)按照时间的延续长短分类

按照语言焦虑对学生影响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性格焦虑、暂时性焦虑和情境焦虑。性格焦虑是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比较恒定的一种倾向,有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的缺陷,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暂时性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特定的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语言学习状态,这种焦虑只是暂时的,可能是由于外界压力或者是外语学习的某一个难题等等。暂时性焦虑是由性格焦虑和情境焦虑二者共同影响下的产物。最后是情境焦虑,情境焦虑简单点来说就是特定的外部情况所影响的。

(二)根据焦虑的影响进行分类

综合语言焦虑对学生语言的影响可以分为两大类:良性焦虑和抑制型焦虑。其中良性焦虑是一种促进性的焦虑形式,通过良性焦虑可以从侧面激励学生正视语言学习的困难,积极地与学生和老师进行口语交流。而抑制型焦虑所产生的影响比较恶劣,很容易让大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恐惧的心态,甚至是主动地回避语言学习。抑制型焦虑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降低,不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挥。

二、语言焦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一)语言焦虑影响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大学语言课堂是一个动态和互动的过程,而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也是一个信息的互相传递的过程。学生通过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够更好地和教师进行交流,正确地领悟语言的内涵。语言表达的清晰和连贯性是语言口语表达的基础,但是由于语言焦虑让学生的心理压力过重,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各种口误、打结等问题。大学语言课堂很多都是几个班级的学生一起上,一旦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由于人数众多而导致学生的心理紧张,在课堂表达上就表现出吞吞吐吐的情况,紧张感让学生的口语没有章法,出现各种各样的词汇和语法应用错误,或者是选择小声的表达、重复性表达的问题等等,影响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回答问题和口语表达的自卑感,甚至是逃避语言学习过程的问题,很多学生为了避免自己表达时出现的错误会选择快速地回答,让别人甚至会听不清楚表达的内容,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语言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者口语表达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课堂缺乏相应的活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挫败感。

(二)语言焦虑影响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语言的口语表达可以说是一种即兴的口语组织能力,要求学生拥有灵活的语言反映能力,其中语言学习的“可理解输入”是关系到语言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理解了别人表达的信息,才能准确地反映自己的观点。没有高质量的“可理解输入”,就没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出”。语言焦虑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产生强烈的感情包袱,不能轻松灵活地应对教师的问题。此外焦虑感还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能够灵活自如地组织脑海中的词组短语,使得学生脑中的记忆处于紊乱的状态。Levelt 所提出的单语产出模式中提出的概念形成机制就对交际过程中短语信息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它能够修正学生的语言输出。但是焦虑对学生的“概念形成机制”发展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使得学生的信息出现断层,不能良好地组织词语短语,也构不成通顺的口语表达。

(三)语言焦虑威胁学生的“语言自我”

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增强自我认知和能力的阶段,但是很多语言的学习者不能完全适应除却母语之外的语言,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出于对自我能力的否定从而影响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制约大学生学习和进行语言交流的积极性。语言的抑制性情绪是大学生学习语言的情绪反应之一,由于自身对语言的敏感性甚至是认知性不足,从而产生某种心理的抑制,认为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不敢表达自己和肯定自己。在进行语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焦虑带来的紧张感和挫败感会让学生逃避语言课程,为了躲避这种尴尬,很多学生选择漠视,或者是直接回答“不知道”,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语言课程的质量和活力都无法保障。语言焦虑所导致的抑制心理让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不能认知到语言的内涵魅力,从而像其他教育学家所说的那样将话语大声地说出来,而是用更加沉默的方式去学习语言,去默写语言。

三、减轻大学生语言焦虑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大学生的语言自信心

信心对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认识到说错了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敢于说。树立大学生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因素,教师在课程中要将主导地位赋予学生,更多地让学生去展现自己,积极地和学生之间进行一些互动。例如大学语言课程中有关于戏剧的介绍,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寻语言学习的快乐和自信。而对学校而言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的演讲比赛、外语配音比赛以及西方话剧比赛等等,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别校的外语交谈会,不断地开阔学生的眼界,体会到语言学习的魅力。此外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认知,掌握大量的词汇量,全面地提升自己对语言的掌握能力,这样在应对别人的提问和进行语言交流时就能够更好地应对。

(二)讲究课堂行为举止

在语言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的行为举止会让学生产生焦虑感。例如让学生到黑板前面进行词语的拼写,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一下子处在几十对眼睛的注视之下倍感压力。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交流模式,让学生在座位上回答问题,这样不仅不会有压迫感,还会让学生觉得和老师是平等的。此外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课程中教师不要进行打岔,可以让学生在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以后进行合理地改正,并且不要太严肃,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即可,并且教师要多用鼓励的语言去和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逐步地建立起语言信心。

(三)营造语言氛围的课堂

很多教师在语言课程上倾向使用地方语言,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就普遍降低,对于语言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标准流利的,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和交流,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有效地表达,从而不自觉地融入到课堂的语言氛围之中。

结语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要求也逐步地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对目前的大学生语言教学而言,语言焦虑一直是制约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大学生语言焦虑的分析和研究,立足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特点,才能不断地缓解大学生语言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情绪,促进大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语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效率;影响因素;香菇

中图分类号:S6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0-0001-06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食用菌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作为农业领域里的朝阳产业,食用菌产业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具有占地少、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发达国家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各国对食用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食用菌的生产与销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仅仅依靠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以获得更高产量的生产模式难以长期为继,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有效路径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因此,对我国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效率展开深入系统地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生产技术效率分析,旨在弄清投入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或者产出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最小投入量。迄今为止,一些学者和专家在农产品生产效率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周宏等[1]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 模型测算了我国水稻的生产水平并对其效率变动状况进行了相应分析。张冬平等[2]利用DEA模型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分解法详细剖析了其构成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麦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及提高途径进行了探讨。张越杰等[3]利用吉林省8 个县(市)1994-2005年水稻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从时间、空间双重维度对水稻生产的效率变动及其分解指数变动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并运用DEA法对HMB指数及其分解的各指数的变动原因作了进一步探讨。李谷成等[4]以1999-2003年湖北农户数据为证据,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TFP和技术效率等角度,多维度检视农户效率与农户规模的关系,从家庭禀赋角度对农户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忠明等[5]利用聚类分析法和DEA分析法分析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并得出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的线性关系的结论。张潆文等[6]以江苏省204国道样带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类指标,运用DEA模型方法开展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郭亚军等[7]基于非参数HMB指数法,利用中国10个苹果主产省份2001-2009 年苹果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对苹果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并采用DEA法对苹果生产的HMB指数及其分解的各指数的变动原因作了更进一步研究。胡兴明等[8]运用非参数的莫氏(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8年中国蚕桑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重点分析了“东桑西移”实施后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

以上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别于以往研究多专注于整个农业领域或是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等,本文专门针对香菇展开研究。此外,受数据较难获得等原因影响,目前对食用菌生产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缺乏从定量角度对食用菌生产效率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从食用菌生产的微观层面入手,以随州香菇种植户为例,分析农户食用菌生产技术效率及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效率的相应措施。

1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

1.1 方法选取

篇9

交通;旅游业;影响与发展;管理措施

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的旅游业也渐渐发展起来,各种生态自然景观都被包装上了商业化的面孔供人们观光玩赏。在物质享受丰裕后,每个人都有出门看看新鲜,拓展视野的愿望。在交通不便的时候,人们去旅游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如同苦行僧修行一样历尽艰险。随着交通也的发展,旅游才真正变成一件赏心乐事,各种“休闲游”,“享乐游”纷纷打起了宣传的招牌。由此可见,便利的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的,人们希望旅游是一件休闲放松的事情,所以更希望自己的行程不会因为交通问题而受阻。如何发展交通,成了目前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一)交通对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旅游地点的最后选择,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舍近求远”,或者是“舍易求难”,交通便利的旅游景点比交通闭塞的景点更占优势。同时,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出游半径和景点的客流量,对于那些危险系数高,交通状况差的景点,游客会相对稀少。如果用F表示一个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用,分别表示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客源地对游客的外推力,f(d)则表示客源地与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那么可以用这样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即:F=/f(d)。由此可见,客源地与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和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之间是成反比关系的,人们是否选择去该地旅游,除了考虑附近住宿条件和饮食条件,以及当地的文化,风景的吸引力外,还会考虑当地的交通是否便利,这次出游是否划算等等,而且,超过半数的人将交通这一指标列在首位,如果该地的交通状况差,那么很可能人们会退而求其次,放弃对该地的选择。

(二)交通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旅游业的长线发展离不开观光者的支持,游客产生的旅游效益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开发旅游业的资金需要从旅游效益中拨出。而由于交通问题导致旅游业发展滞后,旅游资源将得不到有效开发,最终无法形成发展规模化,产线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交通对旅游质量的影响

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文化素质,情趣爱好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对旅游地域的食物,住宿,景致的要求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游客对旅游景区交通的要求却惊人的一致。而在游客的投诉信中,大多数都是关于当地交通状况的。游客选择在长假或者小长假期间去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而不是去寻找疲惫的,因此交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游客旅游时的心情,影响游客对该地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的“享乐游”,“休闲游”如此受人欢迎的原因。旅游业也不能再满足于从前的“温饱型”,而应该努力朝“享乐型”发展了。

二、旅游业发展中的交通问题

(一)公路等级差距大

我国的公路建设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漏洞很大,导致公路建设的各项工作都不完善。尤其是公路等级的划分,东西差距大。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其高等级和次高等级的公路里程要比东部短大约百分之二十左右,我国将近百分之八十的乡镇不通公路都集中在西部。除了因为西部经济欠发达以外,还因为西部地区的高原地区较多,山多荒凉,由于干旱缺水石质坚固,而且西部居住区所占的范围狭窄,地域辽阔,各村镇的分布距离大,给公路建设出了很大的难题。

(二)交通设施质量差

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客流量很大,但是交通基础设施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专用的旅游路线路况很差,质量不符合标准,大大影响了游客旅游的兴致。尤其是在双休日或法定黄金周等小长假,旅游人数将会暴涨,但是由于交通的阻塞,很多游客买不到进去的票,而进去的游客摩肩接踵,也没有疏散人流的路线规划,在里面观光的游客出来也成了一大问题。而且节假日游客乘车困难,公交的载客量远远超出车本身所能承载的范围,路上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堵塞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游客的行程安排,也会减少游客的观光半径。

(三)服务质量不高

从服务人员的形象气质,服务态度两方面综合评价,我国的乘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能达到业务要求,铁路,客车的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由于工作的单调与环境的复杂,乘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说话语气都是比较硬的,很多乘务人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缺乏耐心,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态度比较恶劣,用于也不够文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客的心情,也损害了服务人员的整体形象。在很多游客的投诉信件中,不少都是关于服务人员服务态度的。

(四)交通信息化数字程度低

我国的交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远没有旅游产业的高,这就是所谓的“掉链子”现象。交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地影响了信息的收集和公布,导致群众接受的信息服务不到位,给交通管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目前我国各级交通部门都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交通信息数字化的发展,而相关领域的人才也十分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交通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

(五)旅游交通发展与环保不能兼顾

发展现代经济产物时,一味追求节约成本,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导致环境的破坏,这是由于我国交通发展部门对环保重视程度不够,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目前我国的旅游生态资源质量在不断下降,游客对本国旅游的兴致也不如以往,与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有很大的关系。

三、旅游交通发展的对策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到2020年时,我国将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因而提高旅游交通质量,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已经迫在眉睫。

(一)科学规划旅游交通

要合理规划旅游交通的内交通和外交通两方面,对外要提高铁路运营的质量,加大载客量,让旅客的出行更为方便。同时要发展航天航空业,进一步扩大客流量,使旅客的出游更为高效,安全,舒适。张家界的旅游业兴盛的原因与枝柳铁路,张家界机场的便利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要规划好城市内的对外交通策略。同时,省内的交通也要尽量舒适,安全,方便快捷,这样可以提升游客对交通服务的满意程度。

(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要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扩大我国交通建设的融资渠道,并且花重金在打造交通基础设施上。注意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注意与当地旅游景观的配合,不要太突兀。

(三)提高交通服务质量

我国的旅游交通服务质量决定着旅游交通的发展,因为旅游交通在我国一向供不应求,良好的服务态度往往能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服务人员应该从整体形象和服务态度两方面考虑,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让游客满意而来,满意而回。

(四)加强交通运营的现代化管理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升交通运营的现代化管理,例如对客流量的估计,车辆的调配方面,要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也要实现现代化,要使我国的交通运营管理与国际化接轨。

(五)平衡交通与旅游业的发展

出于生态景观保护的需要,交通部门要充分重视环保工作,发展旅游交通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在景区规划时要给交通建设留有余地,不能顾此失彼,破坏了景区本身的环境或者阻碍了旅游交通的发展。

(六)加强各交通部门的协调合作

政府要运用宏观调控的手充分协调好航空,水运,公交,铁路各交通部门和交警,公安部门之间的工作,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旅游交通的运行管理更加有序,处理问题更加高效便捷。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产前宣教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355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小时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是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或残留尿液≥100ml[1],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恰当处理,可对子宫收缩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引起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及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同时也是引发产后泌尿系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2],产后尿潴留不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影响婴儿的早吸吮,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影响了产妇产后康复进程,给产妇身心均造成了一定痛苦[3]。2010年1~12月收治自然分娩产妇1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与同期140例自然分娩行常规护理的产妇就产后尿潴留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产妇280例,年龄18~41岁,平均276岁,孕龄37~42周,其中经产妇105例,初产妇175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产道畸形,均经阴道自然分娩,顺产110例,会阴侧切170例,婴儿体质量2515~3810g。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两组在年龄、产次、分娩状况、婴儿体质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1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预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产前加强宣教:指导孕期多行加强腹肌运动的锻炼,使孕妇正确认识到分娩是正常生理过程,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尽可能陪伴孕妇,给予全方位服务。认真讲解排尿在产后及时进行的重要性,及发生尿潴留后对产后康复的不利影响,强化其早期排尿的意识,产前床上排尿训练。对产程中发生尿潴留而需导尿者,防止在宫缩时盲目插入导尿管,助产者应常规消毒外阴,铺无菌包,戴无菌手套,用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入阴道内,上托或下压胎头,右手持导尿管缓慢插入尿道,以免损伤尿道黏膜,降低插尿管引起的尿道感染机会。

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对产妇的隐私做好保护,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环境。

会阴情况观察:对会阴的状况进行观察和了解,是否存在切口疼痛和肿胀等,对于切口疼痛惧怕切口感染裂开者,应耐心向产妇讲解会阴及尿道的解剖位置,并强调膀胱排空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排尿不仅不影响切口愈合,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等。鼓励产妇及早排尿,克服疼痛心理障碍,并在产妇排尿时可指导其用手将膀胱区向内挤压,使尿液挤出,以促进排尿。

全程陪护排尿:护理人员需督促产妇在产后2小时内下床排尿,并对其排尿过程进行陪护和指导,避免发生意外,防止排尿性昏厥的发生。鼓励产妇多饮水,适量温糖水为宜,在对消耗的能量进行补充的同时促进了尿液的生成。任何视觉、听觉或其他身体感觉的刺激均可使排尿受到暗示而诱发排尿,可在卫生间时打开水龙头或用毛巾蘸水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使产妇产生尿意,促进排尿。下腹部膀胱区及子宫底按摩,产后用毛巾或热水袋加布套敷于子宫底及下腹部膀胱区,并轻轻转动10~30分钟,热滚动按摩是将热效与按摩效果统一结果的综合物理疗法,促使膀胱和尿道消肿,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利用温热刺激以促进排尿。

重视产后尿潴留预防:避免第二产程延长正确掌握产程,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排尿未及时进行,因妊娠期子宫的压迫和内分泌环境的改变,膀胱和尿道等盆腔各器管均有充血、水肿及组织增生现象发生,累及副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尿潴留,同时尿道上部和膀胱颈受到牵扯而引起尿潴留。

预防和避免泌尿系统感染:膀胱括约肌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下失去应有张力,引发尿潴留的发生,故应避免尿液蓄积,给予有效的预防和抗感染治疗,可使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降低。

统计学处理: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25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计数资料以例(n)、率(%)表示,进行X2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137例(9786%),对照组自然排尿成功110例(7857%),X2=25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本次研究观察组140例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故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诱导排尿并做好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