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50-03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科学内涵。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综合性发展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转化,所以它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知识化、农村生活现代化等。

(二)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从人口、社会、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主要是从主体角度来分析和评价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和程度。农村城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时间特征,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综合过程,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渐变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以非农就业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村亦城,以城镇生活观念和方式为主。

二、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状况及关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徐州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决定和影响徐州农村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历史统计数据查询和分析,得出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农业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农业电气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在逐年增加,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从而促使农业人口也在逐年减少,但由此带来的第一产业产值在逐年增加。这些都为徐州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经济和人力资源基础。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也是影响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徐州地区亦是如此。要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关键在于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由于总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甚至变小,就只有通过大量减少农业人口来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徐州农村城镇化率与第一产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以非农业人口比重法统计出的徐州农村城镇化率Y从1990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4%,递增比较平缓,每年递增不到1.0个百分点,比较符合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虽然呈递减状态,但不等于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是负向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呈递减趋势,只能反映第一产业在经济上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确实在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增长。

三、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都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路径和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要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两者的联系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种联系的基础。其次,农村城镇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条件依托。

(一)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1.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化提供的产品既有食物产品,也有原料产品。不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何变化,人们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始终是100%,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同样是100%,没有农业发展作为基础,农村城镇化只能化为空谈。

2.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城镇人口、农村劳动力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而农村就业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逐年上升势态。城镇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农村人口的转移,即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镇。以2005年为例,徐州地区总人口为925.31万,比1990年上升了近15%;农村劳动力人口为348万,比1990年上升了9%;而农村就业人口为182.63万,比1990年下降了约27%,与此相对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0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上升了26%。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减少与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是高度吻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就越少,能够释放出的农业劳动力也就越多。徐州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所致。但是,受多种综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徐州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农业在劳动力要素上对城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

3.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需的土地和资金。首先,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依托。城镇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大都来自农业用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农业用地来谋求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多数城镇都建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之处,而这些地方往往是农业的最好用地。徐州地区土地总面积11 258平方公里,1990年城市面积为18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到了2005年城市面积增长到了1 1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3%,这都是以牺牲农业用地为代价的。其次,农业发展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城镇化提供资金。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观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除了必要的农业消费,更多的资金用在建房、购房、教育、兴办产业、到城镇谋发展等多种渠道上。根据中国的实情,国家还难以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靠的主要还是农民,农民是农村城镇化的投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二)农村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1.农村城镇化可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科技投入能力低、农民对农业科技缺乏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偏低,徐州地区情况亦是如此。其中,农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人均土地使用面积、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总收入和农业总人口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农业人口过多导致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稳步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的变迁,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能够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徐州是农业大市,其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市场化。要依靠市场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从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市场化始终是主流,而企业化是其主要形式。农业是个特殊产业,政府应该干预市场失灵,而不应该干预农户。政府应加强正确的市场导向,通过农村城镇化为农业带来更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从而从多渠道多层面来引导农业生产。另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与农业相关产业的扩张,会大大增强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产品贸易提供宽广的平台和空间。

3.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本任务就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而生产方式的调整,必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等综合性经济转化,农业致富的渠道也从单一的农业,转向以农为本、以工促农、以商富农。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从更多渠道筹集农业资本,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业结构的调整会给农业生产释放出更大的空间,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即收入弹性大的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农贸市场、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高追求,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导向,吸引农民生产、销售收入弹性大的高档、高品质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4.农村城镇化能够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牢基础。以高技术、高效率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业经营必须走向规模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好地应用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如果不改变农村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村经济是很难出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因为小规模经济无法有效地让农民增收。通过农村城镇化,将目前徐州近一半的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拓宽他们的就业方式和渠道,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等农村资源,为农业的集约生产创造条件,从而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比如,铜山县三堡镇胜阳村,以木材加工产业为龙头,通过整合产业结构,建设乡村循环经济,工业反哺农业,从政策上引导农民多方位就业创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从而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城镇化推进步伐快的典型新村。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秦润新.农村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姜爱林.论城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3,(6).

篇2

关键词:农业 现代化 现状 对策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有近70%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使农业的发展局面有所改善,但依旧十分落后,距离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想真正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要的就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探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找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对农业知识了解较少

目前,我国有9亿多农民,有一大部分的农民都是文盲和半文盲,其中小学程度和中学程度的人数占大部分比例,而高中以上程度的人数仅有很小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素质问题已经极大的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不利。

2.“重城轻乡”观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当前,农村人口虽然占总人口的一大部分,但是农村的耕地资源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代版的“孔雀东南飞”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缓和,大多数的农民认为仅仅依靠耕地来维持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大多数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对于耕地并不重视,这种现象导致了农村的大量耕地处于荒芜状态下,没有被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形成了桎梏。由于“重城轻乡”的观念,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缓慢,难以形成特色农业的发展,对于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3.农业经营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限制,导致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土地承包,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农业经营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比较小,对于想要发展特色农业有较大的难度。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的种植比较分散,很难形成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导致了农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也十分的低,这对于我国紧缺的土地资源来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是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很难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4.农业科技的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于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业发展的限制,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业成果的研究虽然有较大的进步,但是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都还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由于对农业发展欠缺一定的重视,基层的农科人员较少,相应的机构组织也不健全,难以建立起高素质的农业科技研究队伍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应用,对于农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保证农民的素质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当前政府要加强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高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去发展,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进步,为农业发展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经营主体,以极大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定期举行农业发展研讨会,为农民提供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之路,使农民可以实时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农业政策,以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发展的效率。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离乡的现状,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回归家乡,以有效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还应当为农民种植耕地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使农民看到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政府还应当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农民在家乡可以感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发展待遇,从而吸引农民专注于农业的发展,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3.发展大规模农业经营,提高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

当前农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小规模农业经营可以适应的了,要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发展大规模的专业化农业经营,种植有特色的农产品,以形成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专业化的农业经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政府要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以激励广大农民承包大规模的土地发展特色农业,更好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前沿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去,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才能够促进农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形成特色化的产品,以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现代化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指日可待,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必然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标准与特性[J]. 中国供销商情. 2008.(03).

篇3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达农业的过程。实际上,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武装的农业。尽管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条件与情况不同,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基本共同的。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并有着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二、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

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打破以小生产为特征的自然农业的局面;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逐步取代笨拙落后的生产技术和传统经验;三是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从事农业,使劳动技能和创造力大为提高;四是在充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比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土地和气候资源的增产潜力;五是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能动作用。

三、何谓立体农业?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内容有: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主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技术形态的多元复合等。立体农业分异基面和同基面两种类型。异基面立体农业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同基面立体农业指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种养系统。合理的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高效率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且有利于生态平衡。

四、什么是现代生态农业?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复合体系,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一种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又能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保持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之目的,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

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目标,迄今已经30多年。由于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视野上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农业现代化的演变历程和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也有部分学者利用中国数据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农民收入增加,而且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结果,最终的动态均衡也将是农民充分享受农业现代化的成果。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角度,研究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

理论与方法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处理平稳数据的方法——协整可用于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水平数据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则可用于确定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者均要求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平稳特征。因此在实证检验和建模之前首先检验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

此后,要对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关于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很多,主要有Engle——Granger两步法、Johansen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Mackinnon法、频域非参数谱回归法和Bays法。本文将以Johansen和MLE估计方法进行协整检验。

最后,对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构成因果关系。Granger(1988)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那么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是无效的。

样本说明

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农用机械设备的改进。所以本文在农业现代化指标的测算中以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的素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三个指标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构成。农民收入以农民纯收入作为衡量指标。

由于以上四个指标的量纲不同,本文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纲处理。即每年的数值和1990—2006年间的均值作比较,得出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数、农民素质指数和农业信息化指数、农民纯收入指数。这样农业现代化指数就等于农民素质指数、农业信息化指数和农业机械化指数之和。

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均衡分析

进行实证检验之前,对农业现代化指数(Lam)和农民纯农业收入指数(Lnc)取对数。随后对取对数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探索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

(一)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

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1。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序列的ADF值都小于1%临界值,因此认为这些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由于这些序列是不平稳的单位根过程,但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进一步对其进行长期协整关系检验。

(二)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特征根轨迹检验考察农业现代化指数和农民纯农业收入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具有一个协整关系。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关系。

(三)因果关系检验

对农业现代化是否显著地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由表3可以看出:Lnc不是Lam的原因,它成立的概率为0.6767%。在1%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不成立,即Lnc是Lnc的原因。对于另外一个原假设——Lnc不是Lam的原因的概率为6.528%,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成立,即Lnc的增长不显著地影响Lam的增长。而在10%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不成立,即Lnc的增长显著地影响Lam的增长。所以农业现代化的增长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显著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结论

综合以上实证结果,显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稳定地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的波动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总是高度密切相关的;农民收入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均会导致整个发展的不协调。在下一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从作用机制入手,理清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周杰红,黄祖辉.农业现代化评论综述——内涵、标准与特性[J].农业经济,2002(11)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技术路线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10―0058―08

一个国家所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背景和资源条件的客观性所决定的。同样,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选择什么道路,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它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时代特征和国情、资源禀赋,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业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农业发展趋势看好。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经营效率还较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低水平生产力现状。

(一)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资源短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的充裕与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是1.301亿公顷,到2006年底已降为1.218公顷。而在土地资源锐减的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却很快,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很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多万人,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今后即使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耕地面积不再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仍会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2、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一家一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经济力量单薄,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价格的不敏感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十分缓慢。其次,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也难以使农业生产结构得以调整。由于地块细碎、分散经营,农民信息渠道不畅,使许多农户增收艰难。第三,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对农业生产难以进行科学经营管理,会造成农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从而加大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严重阻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3、农户收入少、积累能力低,影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农民自己提供的资本积累。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积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收入多少,而中国农户固定资产微薄,积累极为有限,加上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并不太高,农用生产资料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又重新拉大。据牛若峰(2001年)等人的研究,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不考虑物价因素)之比,1978年为2.56:1,1982年为1.82:1,1994年最高为2.86:1,1999年又回到改革初期的水平,为2.65:1。根据我们的测算,2008年为3.38:1。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不高,指望农户拿出很多钱进行投资,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

4、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影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与农业部门承受的人口压力大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村人口压力的缓解。虽然改革三十年来,我国已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我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1亿人左右,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总量53100万人,除去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还剩下5045万人,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农业普查公报,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中,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40岁以上占到全部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这部分由于年龄较大,转移非常困难。

5、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情况看,尽管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抗禽流感疫苗等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整体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据农业部科教司提供的数据,200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48%,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不仅导致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降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又产生了原始性科技创新成果少、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以及科技成果储备的明显不足等问题。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农业的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断地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要素的过程。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加上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制约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1.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

众所周知,在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意味着从根本改变农民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局面,逐步把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数据,2007年全国农业劳动人数占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在40.8%,要达到建国100年以后降到20%以下,每年至少需要减少0.4--0.5个百分点,也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

2.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较长的过程

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1994--1996年平均每个农业就业者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为193美元(按1987年美元计算),美国约为中国的103倍,日本是中国的86倍。1979-1981年3年平均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为161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有数据的86个国家的第83位,属最低国家之列;1996--1998年在有数据的115个国家中,中国为307美元(按1995年汇率计算),排在第95位。

2001年,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谷物783公斤,仅为美国的7%、英国的20%、日本的18%;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肉类126公斤,仅为美国的10%、英国的19%、日本的12%。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尽管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因此,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过程。

3、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改革开放后,虽然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国民经济分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据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张忠法等人(2004年)的研究,1953--1978年的25年间,中央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差获得收入总额达7000--8000亿元。改革以后,中国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8年的3.38:1。二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02年全国农村养老覆盖率仅为2.3%,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现养老保险。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城市。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全国仍有46%的村不通自来水,4%的村不通汽车,7%的村不通电话,相当多的农村没有卫生厕所,没有粪便无害化和污水处理设施。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城乡关系,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过程

据《中国农业年鉴》的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专以上程度仅占1.06%,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学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美国农民高中毕业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了37%,大学毕业的比例达到5.3%。由此可见,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需要较长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程度不同,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同步实现,只能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建设。

1.分地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资源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以发展区域农业经济为突破口,围绕农业部制订(2008―2015年)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平台,按照“重点突出、梯度递进”的原则,重点抓好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现代农业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基本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2.分阶段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有不同的阶段目标,不同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发达省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这些省份的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率、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就业水平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它们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优越条件。而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从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来看,有些处于起步阶段,有些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无论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收入都与东部地区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东部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可以考虑选择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安排上,可以考虑同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适时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基本实现特色农业现代化创造积极条件。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建设内容安排上,应重点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适用农业技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林牧渔业的产值比重,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强与东部地区联合与协作,组织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转移,对特别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应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和生态环境,为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积极条件。

3.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农业发展水平,表现为不同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等级、规模等的差异,从现代化进程水平分析,存在着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层次等;从区位上划分,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从劳动工具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的层次,有畜力农业、半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等;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划分,存在家庭经营、合作形式、国有农场、公司制农业、外资农业等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反应不同的农业生产层次,这就是农业发展的层次性。从区域的差异性出发,根据各地不同的农业发展层次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要求不同的农业发展政策与之相适应。应根据各地不同农业发展的层次,建立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目标明确、手段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对此系统加以调控与管理,通过优化配置其资源与投入要素的组合,实现各个层次的经济均能最大化生产和更快增长。从而指导各地在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不失时机地促进层次提高,又要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跨越层次发展,导致不应有的资源浪费与损失。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战略和技术路线

(一)实施战略

1.实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战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从根本上来说要靠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推进科技进步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始终不懈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把支农和惠农政策完全落实到农民身上,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同时,建立农业科技带动农民增收的机制,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使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四个增收:一是加强农作物和粮食作物重大增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现增产增收。二是加强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节

本增收。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增殖增收。四是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持续增收。

2.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使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崛起,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较多的启动资金和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而且还吸纳了农村大量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这个事实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只有农村自身的工业化,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出路。因此,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使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进行,尽快拆除实际存在的城乡壁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要让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让务工经商的离农的农业人口既离土又离乡,引导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使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实施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

借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借鉴工业注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引进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新材料,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二是借鉴工业资本运作的理念,拓宽农业的投融资渠道。三是借鉴工业重视组织形式的理念,培育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要特别注重推进农村组织形式创新,要特别注重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四是借鉴工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运用工业中的现代营销策略,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采用会展促销、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期货交易等现代营销手段和流通方式,使农产品尽快走出买方市场的困境,让我国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4.实施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战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既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又要大力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在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同时,培育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等,使产业服务体系全面化、多元化,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体系。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起带动作用,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又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平台和有效的发展模式,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推进。

5.实施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延长产业链,对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连接和整合,拓展主要环节的覆盖面,在每个主要环节追加资金和投入,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增加每一个环节的附加值。农业的产业链条的延长和发展,一方面在农产品通过加工、销售环节不断增值的同时,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通过产业化链上的各个环节多层次获利,不但增加了农户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农户参与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链条的拓展,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就业领域,增加了农民的致富门路。

6.实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并重的战略

发展现代农业须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但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注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培养,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这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理念教育农民,以丰富的内容培训农民,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大规模培养创业农民和新型农民,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7.实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行为,要警惕某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先进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导致了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如过量使用石油产品、化肥、农药等造成环境破坏、粮食减产等。有了前车之鉴,我国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生态农作制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吸取某些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失败的教训,使我国传统的生态农作制与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走出有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技术路线

1.实施稳定小农、发展大农并举的技术路线

在现阶段,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模式,适宜走的是一条将两种农业经营模式并举的新路。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稳定发展以小农家庭经营为基础,走内涵式的小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即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生物技术(主要是良种良法)、农业设施(设施农业和农田水利设施)、物质和资金投入,引导小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集约化种养殖、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合作化经营,生产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以达到尽可能扩大农业内部劳动力吸纳率,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前提下实行多种形式土地流转,实行有偿转让土地,选择国有集体农场、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大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农经济,走内涵式的大农集约经营的道路。在规模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物质和高新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的支撑,降低劳动投入的比重,在高效种养业、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采用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适度,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经营项目,以达到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收入的目的。把加快对我国传统农业改造,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作为发展我国大农经济的主攻方向。其重点是要加快“三大转型”:即向种养殖业与加工销售农业一体化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功能拓展相结合的转型,向种养殖业与循环生态经济相结合的转型,实现四大升级:一是农业发展理念上由传统农业的产中领域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产后、产后的产业链延伸升级,发展方式上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升级,发展策略上由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向以质取胜的差别化品牌战略升级,发展主体上由传统农民向新型、经营型的现代农民升级。

2.实施以节省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替代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技术路线

由于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应更多地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如推广设施农业栽培技术、间套种技术、复种以及立体种养等集约用地技术。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对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更显得紧迫和重要。强调土地节约型技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劳动节约型技

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标志的劳动节约型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它与先进的节地技术相辅相成。如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是一项重要的节地型技术措施,但复种指数提高后将是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季节性不足的矛盾更为凸显,如没有适宜的机械技术相配合也是难以为继的。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上看,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进节地型机械技术的条件,应选择一些经济条件和规模较好的沿海地区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率先推行农业机械技术,根据条件的成熟再向其他地区逐步转移。因此,在技术选择取向上,我国应坚持节地型技术和节劳型技术相结合,以节约土地型技术为主的技术路线。以土地替代和劳动替代相结合,在近期要在以土地替代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前提下,实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的策略。

3.实施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必须推行高就业和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实现高就业要靠两条:一是拓展农业集约经营领域和范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领域,适当分流生产过程中过量投入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实行劳动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发展高附加值种养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如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养殖、食用菌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尽量高的附加值,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利用我国各地气候、土壤和自然资源千差万别,农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加强农村综合开’发,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另外,农村的休闲观光产业也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做好规划,大力发展。

实现低成本发展农业路径,具体办法有:政府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提供其它公共物品;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主要由政府组织和提供,让农民免费或低偿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对农民种粮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如良种、农机具购置、化肥、农药给予直接补贴,并控制这些投入品的价格;对农民转产、退耕还草、还林、还湖实行扶持政策,给予受损补贴或支持性补助。

高就业、低成本路线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本。下功夫开发人力资本。这也是中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培养大量新型农民。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植农村科技示范大户和种养殖专业大户的计划,并结合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的素质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使大户的队伍更加壮大,形成“培训大户、大户带动农民”的运作模式,通过大户在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4.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领域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使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环节,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系统。

我们认为,在推进高新技术与我国农业经济结合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发扬我国的生态农作制、再生能源、有机肥料等传统农业的精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业为主、多业互促、多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经营模式;使有机肥料与新型肥料加工、沼气能结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农业能源体系;逐步使新材料用之于农业机械设备,形成小巧灵活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并逐步使所有这些方面同生物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设想,我国农业的生态经营模式,如果进一步的同遗传工程、良种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工程设施相结合,在管理上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体制上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高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因此,“生态农作制+生物工程(良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农业工程(设施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因特网+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技术改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万江,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1,(1):19―25。

[2]尹成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3):4―9。

[3]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N],农民日报,2008―04―18,第三版;

[4]柯炳生,关于加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18―23。

[5]刘志澄,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7,(2):4―7。

[6]曹林奎等,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5,(7):78―83。

[7]卢良恕等,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04,(1):1―6。

[8]张德元,论小农集约经营[J],经济学家,2004,(1):24―30。

篇6

关键词 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城市化

1.在现实实践基础上,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发展问题的概念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贯穿社会发展的主线。城市与乡村即使在二元分割体制下一直都维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策的关注点不同,导致二者发展程度的差异。

“城乡一体化”,通常指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规划上协调、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对早期“城市化”内涵的具体化、明确化和时代化。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化”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内涵发生了质变,“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无疑使“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得以诠释。“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或者说一个题目、两篇文章。既要注重在“乡”字以外做文章,坚持推进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更要紧紧围绕“乡”字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

2.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1)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1在处理城乡发展中,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要继续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建设省辖市,带动县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重农抑城,依然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劳动力。实际上,“膨胀病”和大城市并无必然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要转移、压缩、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先进产业与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大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着眼整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

2.1 破除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

总书记强调:“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的关键。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措施增添动力和活力。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金融组织向农村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和事后问效,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遵循国家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规律。1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农村,同时要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建设用地和非农产业用地等。

2.2 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实现城乡产业均等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应是农村经济的支撑,它是农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商业为满足城乡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商业、服务业是城乡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多种产业。1)实地考察当地的能源、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因素,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逐步做大做强,适度发展企业群;2)根据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鼓励城乡居民探索建立投资有限公司,引导集聚社会资金建设农村;3)提高农村原有的农药供药商科学管理的能力;4)对农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建立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农民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

参考文献:

[1] 阎书钦. 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J]. 河北学刊,2008,(01).

[2] 李怀. “城中村”研究的三种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06,(03).

[3] 张永谊. 切莫误读“城乡一体化”[J]. 中国发展观察,2010,(09).

篇7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就地城镇化;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大中城市难以再承受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传统的以大工业为推动力带动农民“进城”为主的城镇化衍生出的“城市病”和“农村病”愈发凸显。在此双重背景下,探索以农业自身发展为推动力,带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亟待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功能,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销售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借此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水平,三产是引领,即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品基础,农产品的加工、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一产的种植业和第三产的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审计,增强了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后劲。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二、三产业共赢与发展的过程,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农民的进城城镇化而言的。在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带动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以城市大工业带动农民“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城镇化发展模式。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与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与农业联系较少的工业)带动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不同,这里所指的就地城镇化是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内生力量为依托,在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对外转移农业人口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以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横向融合发展,推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可见,这种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既能规避乡镇工业带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兼业、进厂不进城的半城镇化现象,也能缓解进城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抛荒、农村三留守等“农村病”以及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和雾霾严重等“城市病”,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从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不难发现,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二者统一于我国的“三农”现代化。同时,农村产业融合本身也内涵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所搭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工业融合、农业旅游业等新的产业体系既为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也为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引擎。此外,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也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量农民就地接近转移就业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人力和市场支撑。可见,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不是单向的表征关系,而是互为动力,相互促进,是当前我国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

二、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是相契合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推力和工业化发展的拉力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产业融合内涵了三大产业的交融互动发展,从其互动发展的模式看,一是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即农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横向融合;三是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三种典型融合模式其实质都是依托农业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通过发挥农业的基础动力、第二产业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的后续动力来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农民就地就近的产业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的。其具体机理为:

(一)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强调工业、服务业等商业活动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合与延伸,它以市场为导向,旨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以农业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部分属于工业产业,如肥料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部分还属于第三产业,如物流运输业、农业技术开发等。这些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企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进行产业转移提供了产业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此外,对农业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够优化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农民就地城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伴随着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农工贸相关产业逐渐向农业产业园区聚集,而农业产业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需要农业产业工人、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等,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区人气、财气逐渐聚集,小城镇逐渐形成。

(二)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简称农业工业化,从广义上讲,农业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装备农业,如用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信息技术等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3]其实,农业工业化其实质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实质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具体而言,农业工业化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是指立足农村实际,用工业化理念、思路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为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另一方面,要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化,以工业和农业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就是依托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城乡之间人员与物质的交流,打破农业、农村、农民相对封闭状态,使现代文明在农村得以传播和普及,促进农民生活、生产观念的城镇化和现代化。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民在自己的家园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非农化,还可以充分发挥女性、老年劳动力等农村弱势劳动力的作用,实现劳动力多元化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新路。[4]

(三)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产生了工厂式农业、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无土栽培、沙地种植,水体养殖等技术,摆脱了农业因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带来的发展难题,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保障,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进而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农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局面,并且农业信息化使得精准农业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农民从繁琐劳累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实现高层次的耕种细作,无限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的生产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农民与城里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生产的产品不同,赚钱的方式不同,农民不再是身份的标签,而是与工人一样成为一种职业。此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为农产品、农业旅游提供服务平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乡交流的频度和层次,为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提了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其基本要义就是强调在不放弃农业优势、不改变农业性质,通过发展以农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旅游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让农民过上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最终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民就地城镇最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是,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走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倾斜和支持。当前,尽管我国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但主要以农业直补、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主,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这一促进农村内生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利用一些宏观调控措施或制度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价值链进行交叉、重组、整合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政府要注重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必要的激励规制,促进其他产业加入到农业竞争中。具体而言,要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市场准入、税收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开发,农产品生产等项目,在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引导金融组织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

(二)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供给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目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农村的土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到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户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农民生活空间的转变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土地流转不畅和农村宅基地的闲置,既影响农村产业融合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从而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的有效整合,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就地城镇化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通过以宅基地换房等形式,为分散的农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制度支撑。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给原来严格控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松绑的同时,拆除户籍壁垒,改革户籍制度与福利挂钩的局面,同时要改变就业、社会保障、就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进而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要素支持。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影响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近几年农村医疗、养老覆盖率较高,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全覆盖。其实,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是阻滞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的最大障碍,也抑制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很多农业科技人才望农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而却步。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多途径的筹措社会保障性资金,寻求有效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机制,并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缩小城乡社保差距,才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

(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主体,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需要农民提高素质技能,适应大量机械化作业和企业化管理这种新型生产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来改变传统后的小农思想。对此,要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此外,还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发展与农村环境相配合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知识外,还要强化对农民进行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农业政策及农业文化、农业管理、农业法律等农业教育,同时对于培训费用、设施、师资方面要给予支持。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和农业技能及管理培训,为农民提供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使农民不再是愚昧落后的传统农民,而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工人,从素质上和身份上拉近农民与城镇居民的距离。

(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是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不是在原地城镇化,也需要农村人口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企业集聚等方式引导村庄合并,形成小城镇。由于小城镇就业门槛低,就业风险低,生活成本相比大城市较低,天然地成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因此,政府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发展以农业企业、特色加工业、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同时要注重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N].经济日报,2016-02-25

[2]张贞,曾令秋.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N].人民日报,2014-08-26

[3]孟晓颖,孙一恒.城镇化”视域下的三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10)

篇8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粮食生产稳定跃上新台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增收成效明显;另一方面资源有限,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经营主体缺失问题愈发显现。下一步农业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内容。它的一个主要标志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和产后服务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所以,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如果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就会缺乏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接纳、消化、吸收能力,就会出现对科技成果应用“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风险不敢用”的现象,就会影响农业科技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影响农业科学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当今世界农业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已是高新技术的竞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竞争。伴随着高新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知识将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2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说,“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真正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今后将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基于对将来“谁来种地”问题的战略考虑,是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且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农民。培育职业农民不但可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种好地”的问题。我相信,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劳动者主体之日,就是农业巩固强大之时。

篇9

地方职业院校存在地缘优势,向基层农村市场输出素质相对较高,技能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加快,缩短城乡差距,加快小康社会的进步速度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本文简要说明了新农村建设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教育力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分析了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篇10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模式 政策 需求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13-01

黑龙江省的战略目标中,已经明确提出把黑龙江省建设为农业示范区作为战略目标,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农业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关系着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然而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哈尔滨市的农业存在着产业水平不高、农民素质低、科技水平低等缺点。

一、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几种模式

1.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利用地区优势,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大连市便是最好的例证,具有毗邻韩国和日本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花卉五大优势产业,扩大对日本、韩国及欧洲水产品、蔬菜、肉鸡等传统农产品出口,现代化农业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模式

农业部通过《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了35个优势产区。在优势产区中,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同时带动贮藏、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3.都市农业模式

我国大中城市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生产力强,劳动者素质高等优势。城市通过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被称为都市农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农业教育或观光农业。以上海市为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合理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大力开发产品质量高、生产周期短的绿色农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将都市农业与教育、旅游等产业相结合。

4.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资源综合开发模式是一种面向市场、依托当地资源、确定发展产业和项目的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以北京平谷县为例,平谷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色。建立了大桃优良品种基地,引进蟠桃、油桃和白桃系列新品种20余个,推广优良品种2万亩,成功地在温室里种植了反季大桃,使蟠桃能够连续供应,新鲜大桃能够周年供应。大桃产业使得平谷县七千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收益。

二、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需求分析

1.完善农业政策体系

一方面要完善对不断种粮农民的粮食补贴,提高粮食补贴水平,将农民种植粮食所得达到各行业的平均水平从而促进粮食生产总值的提高;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农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农机产品管理的机制改革,科学划分公益性、运营性的农机服务,合理设置农机管辖点,达到优化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的目标。

2.完善农村品市场流通体系

一方面来说,要将市场与政府相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通过把握现有的农村品流通体系,结合当地市场特点,改善市场环境,限制产品垄断,鼓励竞争,促进流通市场的规范,完善现有农村品的流通体系,使其达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准与要求。此外,还应完善现代农产品的物流体系,以绿色生产的观念为依托,加强绿色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消除流通过程中的污染,科学规划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降低农村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同时增强农产品的外观设计,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农户对生产供应商在规模、流通形式、交易方式上进行审查。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家庭责任承担制,从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2)扩大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严重制止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积极发展高品高质的优势农产品。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农村服务业、与大企业配套的企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对农民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科学种田。

4.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国家在财政政策或区域政策方面,要对西部地区有所倾斜,对西部贫穷、偏远地区投资补贴、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内力外力共同结合,促进区域经济走入协调发展的轨迹。

5.提高农村劳动人员文化素质

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建立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发挥带帮扶作用,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以及思想觉悟。可对其颁发考核证书,鼓励其他农民,带动整体素质。另外,还应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必须结合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定期对农民进行普法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参考文献

[1]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