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环境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和环境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和环境的关系

篇1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作用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进行森林培育可以有效的恢复生态环境、改善自然条件,通过森林所具备的功能来平衡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中,由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其所产生的影响无法立刻消除,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要根据其发展现状及实际需要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及恢复,通过森林培育来恢复其所具备的生态功能,以此来促使生态系统可以得到有效恢复,进而满足现代社会在持续发展中对自然生态的需要。

1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人类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是在社会及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难以避免,但是在实际中,自然环境破坏所产生的负面因素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无法忽视的影响,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地质灾害频发等都是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所带来的影响,根据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其主要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水土流失。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因此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形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呈多样化,流失面积也较大,且水土流失在不同的地质区域都有分布。我国已针对水土流失现象展开了全面的预防和治理,但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的现象。

1.2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经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到262.2万hm2。占据我国国土总面积的27.3%。土地荒漠化是继水土流失后出现的又一土地恶化类型,土地荒漠化的出现会导致大面积土地的衰退。土地荒漠化的持续不断发展,就会形成沙尘暴。当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是致使沙尘暴发生频率不断增多,强度不断增大的直接原因。

1.3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是环境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如今我国的森林资源与发展需求极不对称。主要由于我国的森林面积小,森林资源的严重匮乏致使森林分布不均匀,总体呈东多稀少、北多南少的大致特征。除此之外,我国近些年对森林资源的大量采伐,却对树种培育和植树造林等积极措施实施较为被动,因此致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另外,人们为了搞建设、促发展,对森林、草地等植被用地大量掠夺,使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致使多种物种都濒临灭绝。

1.4淡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大,使有限的淡水资源更加入不敷出。水资源的急剧消耗造成许多河川径流量严重衰减,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断流使得河道内水资源大为减少,直接影响到沿岸以河水为主要水源的饮用水和生产用水的供应,而且直接影响到沿河以河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绿洲生态系统,还会影响到航运业务、能力急剧下降和下游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据测定,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94%;1万hm2林地可蓄水300万m3。森林可以使集水区的径流较缓地进入溪流,在暴雨情况下延缓洪峰,减小洪水量;在枯水季节,又可使河流有一定的流量,对流域水量的平衡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中国把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一项整治国土的重大战略措施。

2.2防风固沙,遏制土地荒漠化。森林在实际中具有极好的防风固沙的效果,风沙在经过森林时因树叶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沙粒经由树叶的阻隔可以避免其随风侵蚀土壤,并且森林还可以使风调转风向。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在防风范围内,风速减低20%~50%。如果林带和林网配置合理,就可以把灾害性风变为无害的小风、微风。乔、灌木根系可以稳固土壤的颗粒,或者把被固定的沙土经过生物作用改良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2.3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在森林覆盖的区域,其区域内通常会形成较为良好小气候,根据调查发现,一般在有森林的区域,其周边气候相对稳定,尤其是在冬季及夏季的时候,在低温及高温的控制上森林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在有大片森林覆盖的区域,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空气质量,并增加空气湿度。因此防护林网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播种、生长和越冬。森林对减轻水旱灾害的综合作用是明显的,能减轻干旱风、霜冻等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2.4吸收、固定CO2,缓解全球“温室效应”。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5600~8300亿t,其中90%的碳自然存贮于森林之中。每生长出1m3的木材,大致可吸收、固定350kg的二氧化碳。森林既能固定二氧化碳,但森林破坏后又能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当前,由于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千方百计保护森林,减少砍伐森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碳库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以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5保护物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万种,占世界总数的10%,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森林的破坏,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据统计,中国的物种有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5%。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中国大部分濒危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也保护了约2000万hm2的天然林和约1200万hm2的各种典型湿地,它们分别占全国森林和天然湿地总面积的14.6%和50%。

3结论

森林培育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其在实际中对生态系统起到了维护及恢复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建设来说,森林培育可以有效的恢复生态功能。因此在实际中相关单位必须要对森林培育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重视起来,加强研究与探索,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支持以及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努力振兴中国的林业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孔繁辉.试论森林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J].科学与财富,2016(4):201.

[2]吕陆海.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11):76-77.

篇2

前言: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与进步,能源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随之而来的还有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的长远发展。直至二十世纪末,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四大经济形势的相继提出,为人们改善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不同的经济形势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各个经济形势的相应内容,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规划,才能从根源上改善经济发展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研究来看,展开对各类经济形势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经过不断的了解、调节才能够更好的协调好各个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一、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之间的区别

1.研究角度不同

所谓生态环境的研究角度,其主要是针对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二是经济,其更倾向于宏观经济发展的转变,其对生产、消费、废弃有着严格的要求,即密闭循环;而循环经济则与之不同,其更加注重于循环、生态效率,其能够使同一项资源得到反复使用,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绿色经济更注重以人为本,其在各个领域中均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环保等为主要目的,其可以使人们实现精神、物质的双向满足;低碳经济的研究角度与目前的环境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如能源匮乏、全球变暖等,其提倡实现低碳生活[1]。

2.实施控制环节不同

在对其进行控制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自然系统;二是经济系统,两种系统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作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均是资源,一个是资源的输入端,而另一个则是废弃物的输出端,同时循环经济更侧重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绿色经济则主要注重环境保护,其也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均在为改善或保护环境做着不同的努力,但两者之间不同是,后者属于经济活动输入端。

3.核心内容不同

对于生态经济而言,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最为关键的,而循环经济重点在于物质,其需要将所有有使用价值的物质进行反复使用,显著提升资源效率;再观绿色经济,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希望能够为人们创造出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其核心内容在于实现以人为本;低碳经济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理念相符,其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来改善或改造消费观念,该方面创新主要表现在能源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方面[2]。

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之间的关系

1.理论基础相同

目前来看以上四种经济均立足于两大理论系统,一是生态经济理论,二是系统理论,且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有机统一,使经济、社会、生态三种系统协调发展,其所要研究的系统囊括的范围一致,即整个生态大系统,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质、能量等进行转换,将资源与环境能够共同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其在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探索人力经济活动、自然生态两者的关系,以上几种经济在发展中均布倾向于个体研究,而是将多种元素融合一处[3]。

2.技术手段相同

生态技术是其主要的手段之一,其中囊括了社会作用、科学技术功能等多个方面,同时也会对科技伦理、科技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所谓生态技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生态经济规律为辅,最终实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节约能源的目的,能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方法均可以归纳其中,并且该技术也使得整个社会趋于较为完整的有机体。在此种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势必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优化、经济实力提升的双重目标[4]。

3.目的相同

篇3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09

0引言

旅游业是资源与环境高度依赖性产业,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侧重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将视角转向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限制研究,并开始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1世纪以来,国内旅游学界开始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及方法研究旅游与环境的协调问题。杨士弘较早提出了协调发展度的划分体系与判别标准,李雪丽、程晓丽分别对我国24个旅游城市及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河南省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代表了旅游业发展速度快、生态环境压力大、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绝大多数省份,因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研究尤为重要。

1.2计算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是测定协调关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协调度反映的是系统或要素间总体协调程度或在一定水平下为使系统内要素综合协调程度最高,系统或要素间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协调发展度反映的是系统或要素间总体协调发展程度或水平的高低。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C表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因本文涉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故K取值为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T表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河南省将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均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故α、β各取值为0.5。D表示协调发展度,D值越大,说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的协调发展程度、水平及综合效益越好,反之,亦然。

1.3协调发展类型的判断标准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协调发展度D的大小,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分为五个类别,若DE(0,0.2),属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衰退类;D∈(0.2,O.4)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D∈(0.4,0.6)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DE(0.6,0.8)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D∈(0.8,1.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对比旅游经济综合指数f(t)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g(e)数值的大小,可判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滞后性,若f(t)>g(e),说明是生态环境保护滞后型,若f(t)一g(e),说明是旅游与生态同步发展型,若f(t)

2河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2.1协调关系相关指标计算结果

根据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步骤及公式,可计算出河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指标(见表1)。

2.2旅游经济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根据表1绘制出河南省2004―2013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的动态演变曲线(图1)。

首先,河南省旅游经济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旅游经济指数低于同时期生态环境指数,但旅游经济增长快,保持了年均25%的增速,10年来,旅游业总收入增长576%。相比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一直稳中有增。2013年旅游经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几近相等,按照旅游经济增长的势头,未来的几年内,生态环境有可能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环境方面应引起重视。

其次,河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势头良好,但协调关系起点较低,2004―2006年协调发展度均低于0.7,主要原因是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但从2011年之后,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的协调程度日益增强。

最后,从协调发展度曲线看,因河南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旅游业起步晚,2004年和2005年协调发展程度属于勉强协调类且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2006至2008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步入中度协调发展阶段;自2009年起,河南省旅游业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进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2013年,河南省明确提出推进生态省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结论与建议

篇4

1.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审美对象,其研究目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长寿。环境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环境伦理学、自然美学以及景观美学。环境美学要求物质条件既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条件,又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现主要针对的环境为自然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室外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包括:风景旅游区以及周围建筑等;室内环境包括:房间格局布置、室内设施等;室外环境包括:街道设施、周边绿化等。总之,环境美学的兴起是对传统美学的突破。

2.生态美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然而这两门学科在研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生态美学就生长在这个结合点上。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二、从文化立场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西方环境美学是中国生态美学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参照。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都是以保护当代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早在1966年,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就发表了《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赫伯恩也因此文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从时间上看,中国生态美学明显接受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资源。

然而,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产生的时代、地区以及历史背景是不相同的。环境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当时,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步形成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逐步深化的时期,人们发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必须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审美相结合,于是,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美学建设面对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要求。

三、从字意学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字意学的角度来说,“环境”与“生态”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环境”(Environment)有:围绕、包围、围绕物等含义,明显是外在于人的事物,与人是二元对立的。而“生态”(Ecological)的含义则是: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其词头“eco”有:家庭的、生态的、经济的等含义。“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将okios(“家”或“家园”)与logos(研究)这两个希腊词组合而成的。因此,“生态”一词除了有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等含义,还有居住、家园、逗留等含义。

四、从美学内涵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美学内涵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这两者中,生态美学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生态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了人类一百多年来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探索成果。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人类努力寻找着人与自然生态的科学关系,经历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苦痛教训。事实证明,人类作为生态环链中的一员,与所有包括在内的物种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因此,“生态中心主义”的绝对平等观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即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综合与调和,汲取二者的有利因素、摈弃二者的不利因素。生态美学也正是以这种“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评估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03-106

篇6

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意义,概念,特征

 

一、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提出

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学术范畴而被严格界定和科学论述,严格地说是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人们对政府管理活动进行新途径、新方式、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探索开始的。在学术界,诸多专家和学者对政府管理创新问题有着研究兴趣,并撰写出相应的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政府管理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但多数研究仅仅局限于政府管理实践活动层面上,没有突破政府管理学的理论境遇和思维逻辑,难以摆脱传统政府管理创新理论的羁绊与禁锢,认为政府管理创新就是管理理念的革新、管理方法的改进和管理内容的变更和管理手段的变换,将政府管理创新视为外在于管理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实践活动。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主题转向了理论分析的方法论层面。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共生和持续演化,其所内涵的动态、多样、平衡和有序的思想使得其逐渐成为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有效工具。如果将政府管理创新置于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内加以审视,可以发现: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与所依存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和共生关系;不论在构成要素方面,还是在要素之间关系方面,乃至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方面,政府管理创新都处于一个构成要素多样、环境因素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以将这个系统理解为“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

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典型形态,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必须由人和人围绕的政府管理创新要素、条件、活动组成。人和政府管理创新要素、条件、活动既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第二,基本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具有特定的功能,这是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决定的,而单个构成要素则不具备,一旦特定功能被取代,系统就会面临升级转型或者解体消亡。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才是所谓的生态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任何条件的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都会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活度。

二、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认知。认知是行动的先导,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行动过程及结果的绩效水平。目前,一些地区政府在进行管理创新时,既不充分了解自身的管理实践情况,也不全面顾及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外环境,进而造成政府管理创新过程的不通畅和创新绩效的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政府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营造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梳理政府管理创新要素的内在关系,规整政府管理创新的各种环境条件,实现要素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动态平衡与协调统一,有利于培养政府管理创新主体的生态认知,使其在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既注重要素、环境条件的客观性,也强调要素关系和环境条件利用的差异性和整体性。

其次,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价值。生态文明的不断崛起和生态意识的渐入人心,使得生态理念逐渐成为指导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理念,人们在评价实践活动价值时,不仅考虑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越来越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生态价值。对于政府管理创新而言,生态价值也是其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每个政府管理创新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一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例如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机制等,由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所差异,因而这些构成要素的生态位也各不相同。论文参考,意义。每个要素生态位的错位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内部要素关系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序发展。这也正是目前部分政府管理创新绩效不明显的原因所在。论文参考,意义。通过营造生态系统,来实现政府管理创新要素功能和要素关系的最优化,进而提高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价值。

最后,有利于增强政府管理创新的竞争优势。对于政府管理创新主体而言,对自身情况和内外环境条件的准确认知是其合理利用内外环境因子,充分发挥管理创新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要有效调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使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作用。要素和要素之间关系的重叠竞争,要素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无序紊乱,都会造成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之间的功能妨害与效能内耗,进而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竞争优势的提高。为此,在内部层面就需要保持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之间关系的有序稳定,在外部层面就需要保持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正常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内外层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平衡有序的生态系统,使得政府管理创新过程得以持续开展,竞争优势得以有效提高。

三、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持续不断的运作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协同共生的内外环境关系,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动态性和自校性等基本特征。

1.整体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它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与内外部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空间形态既可以表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也可以反映政府管理管理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取向;既可以为政府管理创新目标的确定、创新方向的把握和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为相关

主体了解政府管理创新的本质和规律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参考,意义。政府管理管理生态系统的空间形态主要由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自然空间组成,社会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空间、教育空间、文化空间、科技空间和制度空间等;经济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价值目标的主要指向;自然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空间范围。自然空间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和客观性。三个空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的空间形态,共同制约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论文参考,意义。

2.层次性。结构是要素之间关系的结合形式和联系状态。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比例特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以及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形式。论文参考,意义。由于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既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发展演化规律的有机系统,因此,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既表现社会生态系统的部分性质,也表现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特征。从规模大小上,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可分为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主要以社会环境结构为背景,中观结构主要以区域社会环境结构为背景,微观结构主要以某个政府的具体管理环境为背景。从时空维度上,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可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纵向结构主要是各级政府行政级别的大小不同形成的结构,横向结构主要是同一级别政府部门形成的结构。宏观中观微观结构相互渗透、纵向横向结构彼此交融,共同形成动静结合、纵横交错的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

3.复杂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是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组成的有机系统。政府官员、政府工作人员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人员等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对生态主体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的结合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各层面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运作产生影响。不同的生态主体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同一生态主体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主体之间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影响环境的能力,并不断实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演化。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发展的快速化、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日渐明显,分配差距的拉大、腐败现象的蔓延、阶层分化的多元等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1],使得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更加复杂,给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4.动态性。在生态学的理论视域中,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论文参考,意义。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各种生态因子的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环境,每个生态因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可调剂性。同样,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的因子都是生态因子,各种生态因子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制约作用。按照表现形式,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可分为社会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社会制度与政策因子、国际政治因子和科学技术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讯因子、国际经济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地域地缘因子和自然资源因子。[2]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生态因子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进而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5.自校性。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自校平衡性更具有主动性,这是由于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人具有更强的意识性和能动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外部环境,它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发展变化的具体要求,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从过程机制上看,自校平衡主要是由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不平衡所致。物能流转的不平衡往往会带来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的不稳定,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保持系统内外环境关系的平衡有序,政府管理创新主体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创新主体通过优化关系结构、调整功能机理和整合运作机制来保持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平衡有序;二是通过适当改变环境因子、规整环境条件和调试环境空间来实现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景春.研究生党建创新的SWOT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46-50

[2]梁嘉华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25

篇7

随着现代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凸显出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工作也是越来越复杂,我们要找到环境科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在我看来应该是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各生态系统中众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并且依靠对这种规律的正确认识、建立、恢复和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

想要更加明确地了解环境科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就要清楚地认识生态学是什么。生态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环境,也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物的有机体,而是对外界环境和众多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保护环境工作中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治理污染环境的理论基础就是生态学了。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就在于研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其发展规律揭示其实质问题,从而有效地处理之间的关系,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以很好地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生物所处环境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统一体就成为生态系统。不难看出,时间性、隐稳性、流动性和空间性就是生态系统的四个特点。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结构功能相对稳定,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生命物质之间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对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众多构成成员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可以说是没有绝对静止的状态。环境对于被破坏和被污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同时,生态系统自身的趋温稳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程度已经超出了生态平衡自我调节的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就很难长期地恢复到平衡状态,乃至很难恢复。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我国东北以红松林为主的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中, 成功地推广了采育择伐方式, 保护了森林资源, 提高了采伐量, 加快了轮伐期, 保证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至于利用人工饲放天敌以消灭农、林生态系统中的害虫,避免农药污染;建立人工海水、淡水生态系养殖珍珠蚌、海马、水貂等珍贵产品;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林以消除风砂为害,城市植树造林种草以吸收大气毒物尘埃、噪音, 净化空气等等,无不是人类应用生态学知识于环境,定向改变环境以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有意识地打破原来自然平衡,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篇8

关键词: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结构 规律

城市品牌及其生态系统

(一)城市品牌的界定

基于生态学视角,本文将城市品牌定义为:城市品牌是一个包含城市产品体系与利益相关者两个方面要素的生命体。它是城市顾客对城市独特个性的一种综合印象,存活于城市顾客心中,在其生态环境中生长、发展壮大。城市品牌属于公共物品,具有生命性、差异性,是一种无形资产。

(二)生态系统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system)这一概念是1935年由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生物群落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城市品牌作为复杂的“生物”,其发展状态不仅取决于城市品牌内部生态,还取决于城市品牌生态环境。拟生物生态系统概念,本文认为:在一定的区域内,城市品牌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相关环境复合而成的商业生态系统就是城市品牌生态系统(City Brand Ecosystem,简称CBE)。它包括: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和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由城市品牌产品体系与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集合构成,城市品牌生态子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教、自然等环境因素。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模型如下:

S=S1+S2 (1)

S1=∑mi+∑si (2)

S2=∑pi+∑ei +∑ki +∑ni

在式(1)中:S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S1表示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2表示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式(2)中:城市品牌生命子系统S1包括城市品牌产品mi和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si;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子系统S2包括政治环境因素pi、经济环境因素ei、社会科教环境因素ki以及自然环境因素ni。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学认为食物链或食物网是生物种群保持生存和进化的基础。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适应主体对城市品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了城市品牌价值增值过程,形成了城市品牌价值链。城市品牌之间以及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城市品牌价值网。对于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链网结构的识别,有利于放宽城市品牌研究视野,对城市品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品牌价值链

城市品牌价值链是参考生态学的食物链,在美国学者Michael E.Porter(1985)的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的,城市品牌的价值创造是由多个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本文将这些与城市品牌相关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集合称为城市品牌价值链。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是城市品牌价值创造的主体,主要包括:城市品牌运营者(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城市顾客以及城市品牌传播者(公众),他们在城市品牌塑造和维护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创造着各自的价值。政府在城市品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城市功能分析评估、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建设与优化等一系列城市价值增值活动中,打造了城市公共产品,为城市品牌价值创造奠定了基础;私营部门为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适应市场需求,以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了企业品牌,为城市经济增添了活力;非营利组织在城市文化产品的发掘、整理、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公众代表着城市的精神文明状况,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公众的参与使得城市品牌价值创造具有可持续性。城市顾客作为城市产品的消费者,其需求牵引着城市品牌价值创造的各环节的活动,而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旅游者和人才,从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体地说,从城市顾客需求牵引城市品牌运营者制定城市品牌发展战略,城市品牌建设措施的实施城市产品、城市环境的改善,服务功能的提高整合传播的手段城市品牌的塑造又满足城市顾客等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构成了城市品牌价值的增值过程,即城市品牌价值链,形成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链状结构,如图1所示。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网状结构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营养级常常是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很少是单条、孤立出现的,往往是纵横交错、相互连接,从而构成网状结构,此即食物网(food web)。在当今社会中,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态势,整个世界正在形成一个由资本、金融、信息、技术等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价值网络(Gereffi,2001)。同样,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这种价值联系并不仅存在于系统内部,其价值链附属于一个更为庞大的体系之下,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价值网络。单个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组成单条价值链与其众多的竞争或合作者组成的不同价值链条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整体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网状结构,城市品牌个体都是网络结构中的一个节点(node)或枢纽(hub),与系统其他成员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不同,城市品牌价值链各环节之间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系统成员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多个互利共生关系形成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网。城市品牌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流(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和人才)的流动将各自的优势在网络中进行扩散,通过生态流的交换,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运营者要处理好与其城市品牌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保持其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一)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

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关系的本质是既协同又斗争,主要表现为城市品牌受生态环境制约、城市品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城市品牌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三种形式。其中,生态环境对城市品牌的影响称为生态作用(ecological action),城市品牌改变其自身的结构和行为与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过程称为生态适应(ecological adaptation),而城市品牌反过来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称为生态反作用(ecological retroaction)。

从较短的生态时间尺度看,城市品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生态作用和生态适应为主,反作用为辅;但从较长的进化尺度看,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则以反作用为主,例如城市品牌运营者对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调控。生态因子对城市品牌的作用与反作用之间的平衡使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性状稳定在一定的状态,这一状态进一步决定城市品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指出,共同进化是一个比竞争或合作更为重要的概念,在商业中也是如此。由于生态环境的胁迫,城市品牌生物以保持内稳态、增加耐受性、调整自身结构等手段适应环境的变化。生态适应是城市品牌生物进化的基础,城市品牌进化是生态适应的结果。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与其生态环境,城市品牌物种之间,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之间,均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生态关系,这就是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规律。

(三)城市品牌生态位限制规律

城市品牌生态位(city brand niche)是指城市品牌在其生态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利用资源的综合状态。如同自然界生物一样,由于空间位置和资源的有限性,城市品牌的生存发展都要受到生态位的限制,本文将这一法则称为生态位限制定律。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由于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城市品牌只有处在适合的生态位上,城市品牌才能生存和发展。若两个城市品牌的生态位分离时,两者就不会发生竞争;当两个城市品牌的生态位重叠时,若共同利用的城市顾客等资源丰富,则双方竞争程度较弱,甚至不存在竞争;反之,则竞争程度较强。由于城市顾客的多样化,其需求层次和强度不同,加之城市品牌经过激烈的竞争洗礼,城市品牌为了生存的需要必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调整自己的生存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构成了城市品牌生态位体系。

(四)城市品牌生态反作用规律

在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城市品牌在受到其生态环境作用的同时,也对其生存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CBE主体通过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的改造,使其更有利于城市品牌生存,本文将这一规律称为城市品牌生态反作用规律。城市品牌对其生态经济环境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人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美好城市品牌愿景能够使市民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协调社会公众的言行,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就得大力整治城市环境,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市民的绿化行动,可以改善城市品牌的自然环境。但是,由于城市品牌运营者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形势判断失误,采取不当的调控行为,造成城市品牌价值折损,同样也会对城市品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城市品牌对其生态环境的反作用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

(五)城市品牌生态平衡与失衡

城市品牌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其生态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同时也会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负影响。然而,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都有一种自我调整、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这种抵抗变化和保持平衡状态的倾向称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稳态”。

城市品牌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CBE内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城市品牌生态平衡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相对静止稳态、动态稳态以及“非平衡”稳态。城市品牌生态平衡也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的优化与稳定性、能流与物流出入平衡以及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CBE变化超过“生态阈限”,正反馈不受控制,终将导致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衰退或崩溃,造成整个城市经济系统的生态失衡。

总结

文章结合生态学原理分析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并运用价值链理论阐释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的链网结构。将生态学和CAS理论引入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中,指出了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标识、内部模型、积木机制,揭示了城市品牌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和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研究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问题,是城市品牌理论和实践的全新视角,有利于深化对城市品牌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城市品牌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3

2.原毅军,葛海鹰.城市价值与城市功能优化.中国城市化,2004(4)

篇9

关键词:绿色奥运;学校;体育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244-02

前言

北京在申办2008 年奥运会过程中,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悉尼经验,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确定为2008 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无论是悉尼或北京的“绿色奥运”,其关注的都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是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久前,中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并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全国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科学概括和行动指南,同时,也给学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为解决学校进程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弊病提供了途径和范例。

一、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1.体育生态系统的含义

体育生态系统是通过满足来自生态环境的各种需求,化解压力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体现了体育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活动,这些活动有其客观性的一面,也有其主观性的一面。客观性的一面指体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物质循环、能量、信息的交换关系,这三层关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制约着体育生态系统的能量及信息。主观性的一面是在对生态环境压力和各种来源需求的理解和认识中。通过主观性的努力和活动来谋求与生态环境之间获得动态平衡的过程。体育生态系统谋取动态平衡的主观性活动便是它的基本功能。体育生态系统要有效地完成它的功能,需要完成许多具体的活动,各类具体的活动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

2.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近年来,中国体育学者有过一些研究和论著,2004年7月出版的翁锡全教授主编的《体育环境健康》一书中论述道:学校体育是一个体育―环境―人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要明确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主要指学校的社会环境)。二是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指体育对人的功能作用分析。结合翁锡全教授书中对体育环境涵义的论述,学校体育环境所包含的环境要素也应该为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学校体育的人工环境和学校体育的社会环境三方面。介于学校体育的特定范围,学校体育的环境因素只是体育环境的子环境系统,它所涉及的体育环境研究范围有体育环境的共性反映,也有学校体育环境特殊的个性面,研究学校体育的环境问题既要从生态学的自然科学角度也要从生态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角度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使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得以和谐发展。

二、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与衡量

1.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

环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总称”。自然环境是学校体育开展的环境基础,从体育正常“生产”的特点来分析,学校体育的自然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总运动面积、体育项目运动场地数量比例、生均运动面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场地设施与校园的协调性、不同运动项目场地设施的合理分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人体健康是否有损害(地理环境和气象气候环境)。

2.学校体育的人工环境

体育的人工环境主要是依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室外场地(场地地面质量、不同运动项目的场地地面质量、场地污染、场地噪音)、室内场地(场地布局、场地质量、场地污染、场地噪音、场地色彩环境、景观建筑和生态)、设备设施问题(质量问题、污染问题)。

3.学校体育的社会环境

学校体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还是在体育运动上,这种教育行为和锻炼行为的文化活动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同样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政治环境(学校对体育的方针和政策、学校体育的学科建设、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体育的经济环境(学校对体育的经济投入)、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课程评价、师资结构和课余体育的操作模式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成效、人才输送)。

三、利用绿色奥运理念来指导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1.加强师生们对生态意识的培养

学校领导、师生的生态意识和广泛参与是解决学校体育生态性危机的重要保证之一。通过绿色奥运理念对学校领导、师生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树立体育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辩证认识。尤其要强化体育教育工作者生态理念的内化与培植。不断优化学校体育的自然、社会和规范生态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合理、完善的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严格控制体育课堂教学规模,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确定班级规模,使规模与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到达平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运动场所,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把生态体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2.加强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

体育手段生态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的绿色教育手段,以人为本,体现人性的体育措施和方法。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首先表现是使用了生态型体育器材和产品,从而减少尘土、噪音,美化环境,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其次,人类要努力发展以保护人体健康运动、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尽量降低运动损伤的各种体育技术、产品、手段和措施。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等。这些都是一种生态关系,如果生态关系失衡,就会使体育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建设学校体育人文生态

学校体育中多一些人文观念和人文精神的张扬,克服体育无“人”现象和物化现象,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怀,切实地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趋向人性化、生态化。在学校体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情感体验,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正如胡小明教授所言,“体育不应该是一种把活人制造成某种产品的工具,而是以尊崇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身体运动教育。”因此,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个性化教育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以期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丰富多彩的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感受生命存在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多样性,从而养成对具有无限多样形式的生命世界的尊重。同时也有助于使体育真正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教育目的。

4.加强学校生态体育文化的建设

生态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必须实施“体育―文化―生态”校园计划,突出学校生态体育的文化氛围,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与建设。首先,利用广播、电视、板报、警示牌等广泛宣传生态体育的知识和方法;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生态体育文化节、知识竞赛,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校园运动场的环境建设与维护;第三,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生态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周末、节假日通过班级、学院、工会、学校等组织师生开展郊游、踏青、登山、野外活动、远足、自行车、探险以及森林、沙滩、水中的各类生态型体育活动;第四,将“生态校园计划”和“生态社区计划”有机结合,使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建设融入生态社会发展的快车道。确实使社会体育设施对学生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为社区服务,从而确保学校生态体育良好的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奥运在不断创造人类体育文明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画出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原始和谐到和谐危机,再到需要创造高度和谐的螺旋上升曲线,这便构成了体育生态学校的实践基础。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反映出绿色奥运的整合态势、根本追求,是绿色奥运精神的结合点。学校体育生态系统的理论,是绿色奥运的最好体现和结晶,也是绿色奥运的方向和归宿。绿色奥运的兴起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恶化等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生存与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杰波,曾凡芝.绿色奥运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J].体育: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2,(6).

[2]熊斗寅.解读绿色奥运[J].体育与科学,2002.

[3]项凤莲,项立敏.绿色奥运理念的内涵与延伸[J].浙江体育科学,2006,(4).

[4]许传宝.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6).

篇10

一、“生态感知力”的界定

“生态感知”就是生态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这种感知成为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对该生态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因而,研究决策因素群的生态感知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本文研究的“生态感知力”是指影响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战略的各种决策因素具有周围生态参数的采集、语义表达、语义查询解析和语义推理的能力。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2014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上,江宁区黄龙岘村和大塘金村分别被授牌本年度“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奖”和“中国美丽田园奖”,充分展示江宁乡村旅游的创新路径和整体实力。据官方统计,全区13个旅游“金花村”吸引游客86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75亿元,近3年就有5个村获评“国家级”奖项。目前,南京江宁区的都市休闲农业推进会造就了以“农家乐”为乡村游主题的“五朵金花”,即“世凹桃园”“石塘人家”“汤山七坊”“朱门农家”和“东山香樟园”。“五朵金花”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世凹桃源”和“汤山七坊”已成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研读文献发现,研究乡村旅游产品的文章多数围绕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价值评估,而从生态感知力视角探索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战略的文章甚少。生态感知力和生态行为之间的关系、指标统计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另外,营销战略是在完善统计数据概念体系和多指标方法融入基础上通过生态感知力和行为模式的表达特征来设定的。调研以“五朵金花”为研究样本,以当地的境内外游客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5月通过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主要乡村旅游景区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抽样调查。

设定本调查中研究对象与样本抽样误差为5%,信赖标准为95%,给出公式计算初步样本量:

G初步样本量=A2可靠度标准差数・B特征变异度・(1-B)/C2允许误差(公式1)

K最终样本量=G/(1+G/F研究对象总量)(公式2)

其中,95%A=1.96,B=0.5,C=5%,得出G=384.16。提取南京江宁区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份月平均游客量为研究对象总量,经“江宁统计信息网”和《南京市江宁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江宁区内目前有15家五星酒店、19家四星酒店和27家三星酒店,海内外游客月均入住星级酒店的人数为F=150万人次,代入公式得G初步样本量=384.16,K最终样本量=384.06。此外,设定问卷调查的弃答、拒答率和客观因素导致的统计误差为10%,则Z最小样本量=K最终样本量・(1+10%)=422(份)。

三、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生态感知力的分析需要通过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的显性表达,调研通过针对乡村旅游者对生态意识相关问题的感知态度和行为模式设计调查问卷,并从乡村旅游者的感知力、态度倾向和行为模式分析乡村旅游者的生态感知力和意识特征。问卷整体由游客属性特征、乡村旅游环境生态理念感知度、生态环境态度感知度、生态环境评价感知度及生态环境行为模式感知度组成,同时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法(1-很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满意、4-满意、5-很满意)对观测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调研结合定点调查法和现场随机抽样法、并通过现场观察与访谈形式对问卷进行7天的调查,调查对象具有针对性,并避免人群组合重复发放现象。本次调研共发450份问卷,回收428份,问卷有效率为95.11%,满足统计可行要求。

四、数据分析方法

论文运用SPSS19.0和Excel2007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的构成属性特征;信度分析是对各项同层面指标间的一致性及数据信度检验的分析;因子分析是对多变量或因子间相互关系的分析,通过衡量变量因子间重要程度总结出主次要素;t-test用于休闲旅游者分组差异检验分析;单因子变异分析因子差异的来源。首先,依据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乡村旅游者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统计分析表可以得出,年龄段在18~24的乡村旅游者比例为28.50%,单身和在校学生的出游比例分别为38.08%和24.07%,省会城市乡村旅游者比例为29.67%,年均休闲旅游支出小于0.3w的出游比例为50.00%,该组数据说明统计结果与日常旅游基本模式吻合。

在乡村旅游者的环境生态理念感知度方面,据统计的428份有效样本选项中以“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不只是属于南京江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范畴(3.67)”“农业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农业游憩资源是不可被无限利用的(3.62)”“社区乡村旅游资源节约利用并关注生态环境动态信息(3.53)”的感知力最强,说明大部分乡村旅游者在“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的必要性”和“乡村游憩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外部效应”这两方面持认同感。

在生态旅游环境态度感知度方面,“社区村民为了生活质量,注重生活方式与农村自然环境演变规律的统一和谐(3.93)”“当乡村游憩空间的生态自然遭侵害时会发生系列可持续后果(3.73)”“开展乡村旅游时注意对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的保护(3.52)”感知度较高,而“乡村农业景区具备自我修复功能,游客任意行为均不从本质上改变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和“环保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景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非感知度分别为1.61和1.54,表示多数乡村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态度是明晰的,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应以生态环保的意识态度感知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兼容关系,且明确“生态不经济”和“经济不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评价感知度方面,67.64%的乡村旅游者认为农业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保设施利用程度的责任主体应为政府机关(15.09%)、乡村旅游者(14.68%)和当地居民(5.12%)三方主体。另外,80.23%的乡村游客认为应提前对游客进行生态环保教育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从“乡村旅游导致农业景区生态环境失衡感知度(2.06)”角度说明旅游者对现有乡村游憩空间生态环境的失衡程度仍在其可承受范围内,“生态不经济”现象尚未影响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选择决策。

在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行为模式感知度方面,“农业景区依照环保原则和制度规范开展游憩活动(3.79)”“积极参与日常生态环保型乡村旅游组织并鼓励生态宣传活动(3.65)”“主动参与义务型旅游生态环境知识宣讲活动,注重其与乡村生态宣讲活动的联合开展(3.87)”的感知度较高,而乡村旅游者感知度分别为3.23和2.88的“乡村旅游者环保素养和生态循环理念的缺乏是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的主要因素”和“农业景区管理和营销工作不完善是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引致农业景区环境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在生态环境良好且规模较大的农业景区内破坏点环境是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非感知度1.71)”说明多数乡村游客具备较好的个人素养并能及时规范旅游文明行为。

五、统计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

此调研利用整体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和F检验分析同等级选项下各子选项间的一致性,即利用SPSS19.0软件计算出乡村旅游者的环境生态理念感知度、生态型旅游环境态度感知度、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评价感知度和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行为模式感知度的整体信度系数,若整体信度系数大于除去任意子选项后计算的信度系数则表示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是具有信度的。首先,统计得出乡村旅游者的环境生态理念感知度项的整体信度系数和标准化信度系数分别为0.721和0.738,若除去任意子项目做信度校验和Hotelling’s T-square检验,得出T1~T5信度系数均小于0.721,且乡村旅游空间绿色动植物属性感知力(T1)和乡村旅游空间关于乡村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耦合程度的感知力(T3)相关系数可达0.619,量表得真分数能力为72.1%,且具有一定信度。其次,生态旅游环境态度感知水平项的整体信度系数和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683和0.691,A2和A5外的其他子项系数均小于0.683,且A4和A1相关系数达0.584,量表得真分数能力为68.3%且具有一定信度。再次,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评价感知度项的整体信度系数和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632和0.636,除了R5子项的其他子项信度均小于0.632,且具备信度要求,同时量表的选择相中认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及农业景区开发速度、行政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和环保意识仍处模糊状态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0.2%和27.2%,其表示需要加强乡村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另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行为模式感知度项的整体信度系数和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664和0.662,且平日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型乡村旅游活动组织并鼓励生态宣传活动子项(B4-28)和平日愿意参与生态环保知识宣讲并注重联合社区、旅行社进行生态型旅游服务子项(B4-29)间相关系数为0.761,符合量表一般信度要求。

另一方面,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对乡村旅游者的环境生态理念感知度项的部分数据进行Varimax正交旋转和Regression回归因子分析,选择KMO and Bartlett’s test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检验,利用KMO值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其值越接近1则变量的因子分析效果越明显。而该调研量表的KMO值为0.736,表示本项因子分析结果合理可行。T1~T5子项变量中T3和T4的Communality共同度较大且分别为0.678和0.781(方差解释量为67.8%和78.1%),因子内含量和重要程度较高;A项KMO值为0.742且A7和A9共同度达0.762和0.739(方差解释量为76.2%和73.9%);R项因采用评价量表而不采用因子分析,而B项KMO值为0.787,B4-25项和B4-26项的共同度达0.872和0.827。

乡村旅游者群体属性的差异直接体现在各种调查子项感知表达上,选取乡村游憩空间农业旅游资源感知能力子项做数据统计,得出:感知能力依照职业属性排序,体现教育程度与乡村旅游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感知力成正比;从家庭结构排序则有孩家庭大于夫妇家庭和单身家庭;从居住地域类型和年均家庭收入看,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地级市的资源环境感知力大于县级市和乡镇;从年均休闲旅游支出上表明对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感知度高低和支出大小成正比,游客在游憩时也增进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认知和行为规范。

根据在A项中选取A7和A9子项做数据,得出:城市群体、高等教育群体、有孩家庭和较高年收入家庭对乡村旅游空间环境保护的感知力较高,而在社区参与管理能力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感知力方面,科研人员、在校学生、有孩家庭和年高收入家庭的感知力较高。在R项中,67.48%的调查者认为行政机构(15.57%)、乡村旅游者(15.23%)和当地居民(6.98%)三方共同负责游憩空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保设施的利用;而针对旅游者感知生态环境较以往质量有所下降的原因,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及农业景区开发速度因素占26.2%、行政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因素占20.2%和环保意识仍处模糊状态因素占27.2%,营销战略角度上讲,生态农业景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环境宣传标识体系、导服生态理念灌入方式、游客生态理念教育和义务生态环境保护宣讲等均能被95.73%调查者所接受。在B项中,为保护生态旅游环境,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循环联动式发展,游憩空间内采取生态便捷式交通工具及垃圾循环处理系统等绿色环保措施,其行为感知度与高学历者、中青年旅游者和高年均旅游开销群体紧密相关。